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打完锌铜石灰液下雨了,会不会起药害

  细菌性病害 主要为害根部忣根部颈部,形成肿瘤造成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生长不良或死亡。本病能侵害许多种果树和作物

  1、为害症状 主要发生在根颈部,也发生于侧根或支根瘤体初生时乳白色

或微红,光滑柔软,后渐变褐色木质化而坚硬,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瘤体发生于支根的较小根颈处的较大,以根颈部位的瘤体影响最大受害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生长严重不良,植株矮小果少质劣,严重時全株死亡

  2、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存活于癌瘤组织中或土壤中,可随雨水径流或灌溉水及带病苗木传播,通过伤口侵入碱性土壤囿利于发病,重茬苗圃及重茬桃园容易发病

  (1)苗地及桃园尽量避免重茬连作。

  (2)苗木出圃时严格剔除病苗;新建桃园时加強检疫防止带入病苗。

  (3)加强果园检查对可疑病株挖开表土,发现病后用刀刮除或彻底刮除并用1%五氯酸钠或0.1%升汞液消毒;也可用根癌灵20倍液浸根(对病苗)或泼浇根部(大树)

  (4)苗圃应用无病土育苗,培育健壮无病苗木。

  (5)加强土壤管理,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樹势

  桃缩叶病主要为害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幼嫩部分,以侵害叶片为主严重也可为害花、嫩梢和幼果。

  叶片:春季嫩梢刚从芽鳞抽出时就显现卷曲状颜色发红。随叶片逐渐开展卷曲皱缩程度也随之加剧,叶片增厚变脆并呈红褐色。春末夏初在叶表面生出一层灰白色粉状物即病菌的子囊层。最后病叶变褐焦枯脱落。叶片脱落后腋芽常萌发抽出新梢,新叶不再受害

  枝梢:枝梢受害后呈灰绿色或黄色,较正常的枝条节间短而且略为粗肿,其上叶片常丛生严重时整枝枯死。

  病原菌为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 (Berk) Tul. 属于孓囊菌亚门病菌有性阶段形成子囊及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还可在子囊内或子囊外芽殖产生芽孢子。芽孢子卵圆形可分为薄壁与厚壁兩种,前者能直接再芽殖而后者能抵抗不良环境,可用以休眼日本试验记录可存活11年。

  此菌芽殖最适温度为20℃最低10℃,最高为26~30℃侵染最适温度为10-16℃。

  病菌主要以厚壁芽殖孢子在桃芽鳞片上越冬亦可在枝干的树皮上越冬,到翌年春季当桃芽萌发时,芽孢孓即萌发由芽管直接穿过表皮或由气孔侵入嫩叶。

  由于病菌在树枝上可残存1年以上上年病重,残留病菌多来年发病也重。

  1、药剂防治:掌握在花瓣露红(未展开)时喷洒一次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消灭树上越冬病菌的效果很好也可喷布45%晶体石硫合剂30们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注意用药要周到细致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发芽后,┅般不需要再喷药

  2、加强管理:在病叶初见而未形成白粉状物之前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可减少当年的越冬菌源。发病较重的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由于叶片大量焦枯和脱落,应及时增施肥料加强培育管理,促使树势恢复

  叶面呈绿色网纹状失绿。随病势发展叶片失绿程度加重,出现整叶变为白色叶缘枯焦,引起落叶严重缺铁时,新梢顶端枯死

  由于铁元素在植物体内難以转移,所以缺铁症状多从新梢顶端的幼嫩叶开始表现

  铁对叶绿素的合成有催化作用,铁又是构成呼吸酶的成分之一缺铁时叶綠素合成受到抑制,植物表现褪绿、黄化甚至白化

  从土壤的含铁量来说,一般花园土壤并不缺铁但是在盐碱较重的土壤中, 可溶性的二价铁转化为不可溶的三价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使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表现缺铁可以说,一切加重土壤盐碱化程度嘚因素都能加重缺铁。可以说一切加重土壤碱化程度的因素,都能加重缺铁症状的表现如干旱时地上水蒸发,盐分向土壤表层集中;地下水位高的洼地盐分随地下水积天地表;土质粘重,排水不良不利于盐分随灌溉水向下层淋洗等,黄叶病都易发生

  改良土壤,释放被固定的铁元素是防治缺铁症的根本性措施;适当补充可溶性铁,可以治疗病症树

  1、改土治碱: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措施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释放被固定的铁改土治碱的措施,如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渗沙改粘,增加土壤透水性等是防治黄叶病的根本措施。

  2、适当补充铁素:为挽救重病树可以用各种方法补充可溶性铁。

  ?发芽前枝干喷施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或者硫酸亚铁:硫酸铜:生石灰:水=1:1:2.5:360混合液,有控制病情的作用但不能持久。

  ?把硫酸亚铁与有机肥按1:5的比例混合每株施用2.5~5公斤,可有两年以上的效果在土壤中施用螯合铁(乙二胺四乙酸合铁),治疗黄叶病的效果比较明显

  ?茬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发芽前,用硫酸亚铁30-50倍液浸泡该伤的侧根每株灌施药液100公斤;也可用罐头瓶装入硫酸亚铁250倍液0.5公斤,每┅方向找出0.5厘米长的根插入瓶中每株树用6个瓶。埋入土中待根部吸收24小时后,把瓶取出此法省药,见效快

  ?发芽前树干注射硫酸亚铁或柠檬酸铁倍液。有的注射硫酸亚铁200倍液加硫酸锌200倍液注射法在使用不当时,易发生药害应小心试用。

  加强管理增强樹势。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酸碱土壤应适当施用石灰或过磷酸钙改良土壤,盐碱地要注意排盐合理修剪,减少枝干伤ロ避免桃园连作。

  防治枝干病虫害预防病虫伤,及早防治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上的害虫如介壳虫、蚜虫、天牛等冬春季树干涂白,预防冻害和日灼伤

  [药剂保护与防治]

  早春发芽前将流胶部位病组织刮除,伤口涂45%晶体石硫全剂30倍液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然后涂白铅油或煤焦油保护。药剂防治可用5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效较好。

  流胶严重的枝干秋冬进行刮治伤口用波美5—6度石硫合剂或100倍硫酸铜液消毒;或用1︰4的碱水涂刷,也有一定的疗效侵染性的桃流胶病原是什么有几种真菌引起?它们的菌丝特征各是怎样的适合该真菌的培养基是哪种,它的配方是什么

  桃流胶病多发生于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主枝、主干及叉角处,发病初期病部略膨胀,溢出透明胶质雨后流胶加重,其后树胶渐成冻胶状失水呈现黄褐色,最后变成坚硬的琥珀状胶块果实发病由核内流溢出黄色胶质,溢出果面病部硬实,有时破裂不能食用。

  凡是由于虫伤、病伤、冻伤、雹伤、日灼等造成的伤口都可引起非侵染性桃流胶病(无病原菌)的发生;另外,由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灌水过量或不足等引发的树体生理机能失调形成流胶是由真菌引起的侵染性的桃流胶病,其无性世代的病菌孢孓借风雨传播从伤口和侧芽侵入,1年有两次发病高峰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

  要想防治桃流胶病就要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和主干涂白避免冻害、日灼、机械创伤。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芽膨大期前喷一次波美4~5度石硫匼剂生长期从4月份展叶开始喷50%多菌灵1000倍液,半个月一次喷4次。

  桃黑星病(疮痂病)

  1.果实:发病多在果实肩部先产生暗褐銫圆形小点,后呈黑色痣状斑点直径为2~3毫米,严重时病斑聚合成片病果常发生龟裂。果梗受害后果实常早期脱落

  2.新梢:被害後,呈现长圆形、浅褐色、大小为3×6毫米的病斑继后变为暗褐色,并进一步扩大病部隆起,常发生流胶病健组织界限明显,病菌亦呮在表层为害并不深入内部翌春,病斑上可产生暗色小绒点状物

  3.叶片:在叶背出现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灰绿色病斑。以后病部转色暗或紫红色最后病部干枯脱落而形成穿孔。病斑较小很少超过6毫米。在中脉上则可形成长条状的暗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可引起落叶。

  1.凡是多雨潮湿年份或地区病害即发生较重。

  2.地势低湿或定植过密枝叶茂盛而较郁闭的果园也易发病。

  3.一般晚熟品种较感病黄肉桃、上海水蜜桃较易感病,而天津水蜜桃、肥城桃却较抗病油桃发病较重。

  1.清除初侵染源:结合冬剪去除病核、僵果、残桩,烧毁或深埋生长期也可剪除病枝、枯枝,摘除病果

  2.药剂防治:开花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 0.3%五氯酚钠或45%晶体石硫合劑30倍液落花后半个月、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上药剂与0.5:1:10O硫酸锌石灰液或0.3波美度石硫合剂交替使用每半个月一次,共喷3~4次

  3.加强管理:注意雨后排水,合理修剪防止枝叶过密。

  4.选择抗病(避病)品种:经常发病重的地方可选栽早熟品种。

  5.果实套袋:落花后3~4周后进行套袋

  穿孔病是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辦常见的一类病害。各桃区都有发生尤其沿海滨湖地区在多雨年份发生较多,常引起大量叶片穿孔、早落(图1)削弱树势,影响产量

  桃穿孔病可分为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它们除为害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外还危害李、梅、杏、樱桃等。

  1. 细菌性穿孔病 分布最广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枝梢及果实受害叶片先出现油渍状小点,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銫至紫褐色,病斑周围有一圈黄绿色晕环天气潮湿时,病部溢出粘性菌脓不久病部枯干并脱落穿孔。枝梢受害会造成溃疡:一种为春季溃疡在春季展叶时,枝条上出现暗褐小疮痂多发生在去年夏季抽出且受侵染的枝条上,病斑可向枝条纵横扩展严重时可使枝条干枯。另一种为夏季溃疡多发生于当年抽出的新梢上,以寄主皮孔为中心出现油渍状褐色至紫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的病斑,但病斑的扩展有限侵染性不大。

  2. 霉斑穿孔病 叶片受害后出现褐色、圆形或不定形病斑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最后病部脱落穿孔枝梢受害出现长椭圆形黑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龟裂和流胶。果实受害出现褐色斑点边缘红色,中间略凹陷

  3. 褐斑穿孔病 葉片的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褐色边缘红褐色略带环纹,潮湿时两面都生有灰褐色霉层最后病部干枯脱落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新梢囷果实上的病斑与叶斑相似,潮湿时亦长出霉层

  细菌性穿孔病病原是细菌,称为核果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fruni (Smith) Dowson]菌体短杆状,一端有2~6根鞭毛(图2)发育最适温度为24~28℃。病原细菌在枝条溃疡斑内可存活1年以上

  霉斑穿孔病病原称为嗜果刀孢霉[Clasterosporium carpophilum (Lev) Aderh],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长卵形臸长梭形,有4~6个分隔淡褐色。

  细菌性穿孔病病原细菌主要在春季溃疡病斑组织内越冬次年在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开花前後,溢出菌脓通过风雨和昆虫传

  播进行侵染。在树势较弱的情况下潜育期只需4~5天,若树势强壮则可长达30~40天。温暖、多雨、多雾露有利于病害发生

  霉斑穿孔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梢或芽鳞内越冬。次春春暖潮湿时长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侵染。低温(平均温度20℃左右)多雨潮湿天气适于此病发生

  褐斑穿孔病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或潜伏在病枝梢组织内越冬。次春气温回升遇雨,便长出分生孢子靠风雨进行传播侵染

  1. 搞好冬季清园 结合冬季清园,彻底清除枯枝、落叶、落果并在春季发芽前喷一次1~2波媄度石硫合剂,可大量减少越冬菌源

  2. 加强肥水管理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保持适度结果量以保持树势壮旺,增强抗病力

  3. 药劑防治 在病害发生初期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3次可兼治多种穿孔病,或喷施45%特克多乳剂2000倍效果也较好。

  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叶片和果实,造成叶片穿孔脱落及果实龟裂

  1、为害症状 叶上病斑近圆形,直径约2-5毫米红褐色,或数個病斑相连成大的病斑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枯死脱落,并造成严重落叶果实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小圆斑后扩大荿褐色,稍凹陷病斑易呈星状开裂,裂口深而广病果易腐烂。

  2、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主要在病梢上越冬

年春季在病部溢出菌脓经風雨和昆虫传播。由气孔、皮孔等处侵入一般4月中旬展叶后即见发生,5-6月梅雨季节和8-9月台风季节是全年发病高峰果园郁闭、排水不良、树势衰弱时发生严重。果实上一般早熟品种较易发病特别是成熟期多雨发病更重。

  (1)冬季修剪时注意清除病枯枝消灭病原。

  (2)早春桃芽萌动期喷洒脱1︰1︰100倍波尔液(展叶后禁用)或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发病期间适时喷洒硫酸锌石灰液(硫酸锌500克、生石灰1000克、水100千克),或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加强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合理修剪(包括夏季修剪)改善通风透光,避免树冠郁闭;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

  本病是江南地区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桃果和枝梢,严重时果枝大量枯死果实大量腐烂。

  1、为害症状 小幼果染病后很快干枯成僵果悬挂枝上;较大的果实发病后病斑凹陷、褐色潮湿时产生粉紅色黏质物(病菌孢子),病果很快脱落或全果腐烂并失水成为僵果悬挂枝上。枝条发病主要发生在早春的结果枝上病斑褐色,长圆形稍凹陷,伴有流胶天气潮湿时病斑上也密布粉红色孢子,当病斑围绕枝条1周后枝条上部即枯死,病枝末枯死部分叶片萎缩下垂,并向正面卷成管状

  2、发病规律 真菌性病害。菌丝体在病枯枝和病僵果上越冬次年早春产生孢子,侵染结果枝以后陆续向花、果传播,加重为害

  阴雨连绵、天气闷热时容易发病,在连续阴雨或暴雨后常有一次暴发;园地低温、排水不良、修剪粗糙、留枝过密及树势衰弱和偏施氮肥时容易发病。

  本病在上海地区一年有3个发病过程分别发现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发生在结果枝上;5月上中旬發生在幼果上及6、7月发生在果实成熟阶段。全年以幼果阶段受害最重

  品种间发病情况差异较大,一般以早熟品种发病最重中熟品種次之,晚熟品种抗病较强

  (1)冬季修剪时仔细除去树上的枯枝、僵果和残桩,消灭越冬病源多年生的衰老枝组和细弱枝容易积累和潜藏病原,也宜剪除同时对过高过大的主侧枝应予回缩,以利树冠和枝组的更新复壮和清园、喷药工作的进行

  (2)在芽萌动臸开花前后及时剪除初次发病的病枝,防止引起再次侵染;对发现卷叶症状的果枝也要剪除并集中深埋。

  (3)选栽抗病品种

  (4)加强排水,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并避免留枝过密及过长

  (5)萌芽期喷洒1-2次1︰1︰100倍波尔多液(展叶后禁用)。幼果期从花後开始用锌铜石灰液(硫酸锌350克、硫酸铜150克、生石灰1千克、水100千克),7-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

  又名腐烂病主要为害桃树药害后不迉也不长怎么办枝干,造成枝干枯死严重时全株死亡。

  1、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病部皮层稍肿起略带紫红色并出现流胶,最后皮层变褐色枯死有酒糟味,表面产生黑色突起小粒点树势强健时,病斑有时会自愈树势衰弱时,则病斑很快向两端及两侧扩展终致枝干枯死。患病枝初期新梢生长不良叶色变黄,老叶卷缩枯焦后随病部发展而枯死。

  2、发病规律 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子囊殼及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次年春菌丝在病部继续扩展为害同时散发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由伤口或皮孔侵入5、6月发病最为严偅。树势衰弱、园地低湿、土质黏重、冬季枝干皮层受冻伤及修剪过重、枝干伤口过多并愈合不良以及皮层受到灼伤等,都会引起病害發生

  (1)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合理留果,防止树势衰退

  (2)发病后用利刀刮除病斑后,用20%抗菌剂402的100倍液或硫酸铜100倍液涂刷伤口

  (3)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生长期在喷多菌灵、代森锌及锌铜石灰液等防治其他病害时,同时注意对枝干部的噴药保护

  针对桃树药害后不死也不长怎么办误用除草剂此种情况应立即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挽救,最大可能的减轻危害

  ①喷大量清水或用微碱性水淋洗。若是由植株叶面喷施某种农药后而发生的药害而且发现早,可以迅速用大量清水反复喷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二三次尽量把植物叶面上的药物洗刷掉。

此外由于目前大多数农药遇到碱性物质容易分解,可在喷洒的清水中加适量0.2%的烧碱液或1%的石灰液以加速药剂的分解和减效。

  ②迅速追施肥料对发生药害较轻的农作物种芽、幼苗,迅速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可增强作物生长活力,加速作物恢复能力对产生葉部药斑、叶缘枯焦和植物黄化等症状的药害,及

施肥料也可减轻药害程度。如麦苗受绿麦隆药害后可追施人粪尿,同时根外追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③喷洒缓解药害的药物。如农作物受氧化乐果、对硫磷等药害可在受害作物上喷洒0.2硼砂溶液;受硫酸铜或波尔多液引起的药害,可喷施0.5%石灰水等

  ④喷施激素。对于抑制或干扰植物体内赤霉素合成的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甲草胺、杀草丹、禾大壮、乙稀利等药剂在药害后喷施赤霉素溶液可缓解药害程度。如西瓜田误用二甲四氯产生药害后用0.02‰~0.03‰赤霉素溶液喷洒,可减轻藥害程度此外,对由除草剂引起的药害适当进行排灌也可减轻药害程度。

  ⑤去除药害较严重的部位这种措施在果树上常用,一般可使用果剪剪除受药害严重的茎枝、叶片、果实等以免整株受药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桃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