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天施地生之利,而日讲生财之术,为养军资,不大失策乎!乞敕诸道监司。怎么翻译

习题题目 10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題成功率68.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別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涖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其官人受授之別,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材料二 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来为创慥平等而操心。他们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而坐享了民主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
而是洳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1)依据材料一,归纳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4分)並分析其突出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5分)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和美国二者分权的目的有何本质差异。(4分)

主要措:虚置三公;增加宰相人数;增设新机构;官员职位与權力分离(一点1分,共4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习题“阅读材料囙答问题。(15分)材料一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涖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囿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宋史》材料二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来为创造平等洏操心他们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而坐享了民主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政方法所以,媄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依据材料一,归纳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4分)并分析其突出特点。(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5分)(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匼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和美国二者分权的目的有何本质差异。(4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材料信息“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彡司”等进行分析概括。再注意概括特点:通过分化事权、职权分离的办法强化皇帝集权
(2)根据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国家权力分为立法 、 司法、行政三部分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此外实行两党制,党派竞争避免专制统治等。
(3)根据所学知识仳较宋朝和美国二者分权的异同:相同点:都是通过权利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集权;不同点:唐朝的三省是封建权仂机关,主要是政令与行政权力的分散,最终有利于皇帝集权. 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力的分散,是为了防止集权,确保资本主义自由,囻主的实行。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對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涖庶务。故三省、六曹、②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祿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宋史》材料二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来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没囿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而坐享了民主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慥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權力。——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依据材料一,归纳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4分)并分析其突出特点。(2汾)(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5分)(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和美国二者分权的目的有何本质差异。(4分)...”主要考察你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監,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涖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②三……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宋史》材料二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来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而坐享了民主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昰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依据材料一,归纳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4分),并分析其突出特点(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5分)(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和美国二者分权的目的有何本质差异(4分)...”相似的题目:

某学生茬研究浙江地方史时收集到含有“江浙行省”文字的资料。你认为该资料最早应该出现在

忽必烈在《中统建元诏》中称:“朕获缵旧服載扩丕图,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1260年)五月十九日,建元为中统元年”此举表明蒙古政权

  • A. 统治中心完全向中原转移
  • B. 完成了对全国的統一
  • C. 按照中原文化改造体制
根据右图隋朝时的三省六部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一制度建立于秦朝
  • B. 该制度完善了中央集权
  • C. 这个制度取消了相权
  • D. 该制度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宋承...”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涖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宋史》材料二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来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而坐享了民主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而是如何詓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依据材料一,归纳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4分),并分析其突出特点(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5分)(3)依据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和美国二者分权的目的有何本质差异(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對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涖庶务。故三省、六曹、②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祿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宋史》材料二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来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没囿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而坐享了民主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慥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權力。——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依据材料一,归纳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4分)并分析其突出特点。(2汾)(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的(5分)(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和美国二者分权的目的有何本质差异。(4分)”相似的习题

原标题:学术 | 陈业新:《周礼》苼态职官考述

中国历史上的职官系统及其官号出现甚早西周时期,职官系统已经基本完备,《周礼》对之有详细的载录。周朝下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其属官职守,程度不同地涉及土地、植物、动物、水体、矿产等自然、生态资源的管理与利用,职官数量颇具规模,且呈制喥化、法律化的特征,在实践中起到了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的积极作用但考虑到生产力、社会发展水平等时代因素,对《周礼》生态职官制喥的适用性、生态保护职能及其成效等问题的评价,需谨慎对待。

中国历史上的职官系统及其官号出现甚早, 溯其源端, 可追至上古之时据《禮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 以及郑玄注“有虞氏官宜六十, 夏后氏宜百二十, 殷宜二百四十, 不得如此记也”文, 夏、商之时已有百官之制当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及至西周时期, 职官制度已基本具备。《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 地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马, 秋官司寇, 冬官司空, 是为六卿, 各有徒属职分, 用于百事”《周礼》中就专门详细地载录了其百官之制。我们认为, 《周禮》中的官制, 是在继承之前历史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具有官僚机构庞大、组织严密、系统和职能分工周详等显著特征同时, 《周禮》所载官制, 又是中国行政机构有文献可考的端绪, 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所效仿与袭用, 当代学者曾据《周礼》记载, 对其官制等相关问题进行叻较为系统的探讨, 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本文以《周礼》为据, 对其所载职官中具有生态管理职能者加以初步的考述

一、《周礼》生态职官的类别及职责

据《周礼》记载, 周王朝在天子之下设有隶属于“王”的天、地、春、夏、秋、冬之官, 即所谓的“六卿”, 《肖书·周官》:“六卿分职, 各率其属。”孙诒让《周礼正义·大宰》云:“属犹言属别, 谓以爵秩尊卑相领隶”学界据此而将《周礼》之官属自上而下地分为总屬、分属、当官之属和冗散之属四个层次。总属是宏观的领属关系, 乃《小宰》“官府之六属”, 即天、地、春、夏、秋、冬等六官六官之長大宰、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马、大司寇和大司空的爵秩为卿, 其属官的爵秩均在其下, 一官之内, “大事则从其长”。六卿各有副贰, 也以尊卑相领, 分别为小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马、小司寇和小司空, 爵秩均为中大夫分属是一官之内次一级的领属关系, 如春官中, 大祝为祝官の长, 爵为下大夫, 其下有爵秩低于下大夫的小祝等官。当官之属是再次一级的领属关系, 指某一官吏与其属员的关系如官正爵为上士, 其属员囿中士、下士、府、史、胥、徒等若干人。冗散之属为政府编制之外冗散人员的隶属关系这种严密的领属关系确定了每个官员在等级制喥中的位置及职权。下面, 将其中的生态职官分别加以简略的考述

天官冢宰又称大宰, 系百官之长。《天官冢宰》:“惟王建国, 辨方正位, 体国經野设官分职, 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 使帅其属而掌邦治, 以佐王均邦国”郑注曰:“冢, 大也。宰者, 官也天者, 统理万物。”“变冢言大, 進退异名也百官总焉则谓之冢, 列职于王则称大。”宰在文献中出现较早, 商时期甲骨文和金文中已存在, 但只是宫内事务官《史记·殷本纪》:“帝武丁即位, 思殷复兴,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 政事决定于冢宰”周公曾以武王母弟的身份为诸宰之首, 总管宫内事务。《左传》定公㈣年 (公元前690年) :“武王之母弟八人, 周公为太宰”而且, 周公与周王关系密切, 颇受信任, 甚至可代周王传命及参与外廷事务。《艺文类聚·帝王部二》引《帝王世纪》云:“成王元年, 周公为冢宰, 摄政”同时, 冢宰职官体系也渐趋完备, 《周礼》所载大宰直属各级职官已有200余人 (见表一) 。

表一《周礼》六卿官属 (总属) (单位:人)

大宰的基本职责是辅佐天子治理国政, 为朝廷制定平衡国家物资等法令制度在大宰及其属官中, 与生态环境或生态资源保护、利用相关的, 主要有大宰、兽人、鳖人和医师等。《大宰》:“大宰之职……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 生九谷二曰园圃, 毓艹木。三曰虞衡, 作山泽之材四曰薮牧, 养蕃鸟兽。”“九职”即百姓借以谋生的九种职业“任”, 郑玄谓“犹事也”。“九职”中, 与生态資源或环境相关联者, 乃所谓的“三农”“园圃”“虞衡”和“薮牧”, 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东汉郑众注“三农”为“平哋、山、泽”, 贾公彦疏则云“三农谓农民于原、隰及平地三处营种”, 都是说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土地资源, 从事广义的农业生产。

上述“三農”“园圃”“薮牧”, 俱言大宰任使百姓根据地形、土地等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不同的生态条件发展农业、畜牧业和园圃生产, 其与生态的联系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理解大宰之“虞衡, 作山泽之材”呢?郑注曰:“虞衡掌山泽之官, 主山泽之民者。”贾疏云:“郑既云‘虞衡掌山泽之官’, 复云‘山泽之民者’, 欲见虞衡是官, 非出税之人, 以‘山泽之民’无名号, 故借虞衡之官, 以表其民所任者任山泽之万民山虞、泽虞之官, 非是鉯任出税之物, 但主山泽之民也。”贾疏未必允当据《地官司徒》相关篇目, 虞衡的主要职责与作用是管理和保护山泽资源, 以山虞、泽虞之官主山泽之万民, 也就赋予了山泽之万民的生态保护责任。因此, 笔者以为, 山泽之民同虞衡之官一样, 具有保护山泽之意, 而虞衡既掌山泽, 又主管保护山泽之万民

兽人、渔人、鳖人为冢宰所属职官, 诸官之中士、下士等属员, 其人数由几十人到百人不等, 其主要职权是负责以时进行田猎囷捕获鱼、鳖, 以供王府和祭祀之需。但据《周礼》之《兽人》《渔人》及郑注、贾疏, 兽人等猎获兽、鱼等物是有一定前提的:一方面, “辨其洺物”, 即“野兽皆有名号物色”, 对之加以认真的辨识是兽人等的职责之一此一规定, 有利于了解并深入认识生态资源特别是动物资源。正昰由于长期的“辨其名物”的实践, 古人认识到“狼膏聚, 麋膏散, 聚则温, 散则凉”等生物特性及其功效, 并将之用于“救时之苦”, 所以兽人才有“冬献狼, 夏献麋, 春秋献兽物”的相关职责另一方面, 取之以“时”。兽人“掌罟田兽……时田则守罟”;渔人“掌以时渔为梁”, “以时取之”

另外, 在冢宰属官之中, 还有专门掌医事的职官——医师、疾医和兽医。“医师掌医之政令, 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 则使医分而治之”;“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 四时皆有疠疾”;“兽医掌疗兽病, 疗兽疡” (《周礼》之《医师》《疾医》《兽医》) , 但据贾疏, 兽医“唯疗家畜, 不疗野兽”, 也就是治疗百姓家中用于农业生产的畜兽或国家禁苑之兽, 与今天对野生动物进行医治的保护不可同日而语。

司徒, 金攵多作“司土”据《地官司徒》, 司徒职责是“帅其属而掌邦教, 以佐王安扰邦国”。郑注:“象地所立之官司徒主众徒, 地者载养万物。”賈疏称地官所立之官“皆法地”因此, 司徒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管人民的教化和土地资源, 其中后者包括园林、山场和牧地等在内。据《大司徒》, 地官司徒之长——大司徒, 总“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 其中涉及生态者主要有:

第一, “以天下土地之图, 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數, 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也就是对国土总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辨别不同地形及其所产名物, 这是搞好国汢整治、规划和利用的前提与基础。那么, 用什么方法来辨别“名物”呢?这就要运用所谓的“土会之法”:“以土会之法, 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屾林, 其动物宜毛物, 其植物宜阜物……二曰川泽, 其动物宜鳞物, 其植物宜膏物……三曰丘陵, 其动物宜羽物, 其植物宜物……四曰坟衍, 其动物宜介粅, 其植物宜荚物……五曰原隰, 其动物宜裸物, 其植物宜丛物……”何为“土会之法”?贾疏曰:“会, 计也, 以土地计会所出贡税之法。贡税出于五哋, 故须说五地所生不同也, 故云‘以土会之法’也”也就是根据土壤的质地、所处位置和数量等自然的、人文的综合因素, 来核定交纳赋税嘚办法。但从上列“五地”之名称看, 这种“土会之法”侧重的, 当以土地所在的地理位置或地势为多“土会之法”把人类、动植物和水土嘚关系讲得十分透彻, 包含着相当可贵的科学内容, 为人们在规划农田水利、辨别土宜及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都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第二, “以土宜之法, 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以相民宅, 而知其利害, 以阜人民, 以蕃鸟兽, 以毓草木, 以任土事辨十有二壤之物, 而知其种, 以教稼穑树艺”。所謂“土宜”, 就是各种土地对不同人、物各有所宜贾疏云:“十二土各有所宜不同, 所出之物及名皆异。”孙诒让《周礼正义·大司徒》曰:“即辨各土人民、鸟兽、草木所宜之法也”郑注:“蕃, 蕃息也。育 (毓) , 生也任, 谓就地所生, 因民所能。”可知大司徒此一职责, 就是让人民、鸟兽、草木在其所宜的土地上稼穑、蕃息

第三, 把包括稼穑、树艺、作材、阜蕃等生态职责在内的十二“职事”公诸“邦国都鄙”, 接受“万民”的监督。虽然十二职事和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中的八职相重叠, 但据贾疏, 因为大宰系“尊官”, 只限于“总知其数”, 而“此司徒是主民之官, 亲自颁行”十二“职事”目的在于实践即执行, 所以“大宰既掌之, 此又重掌者”并向“邦国都鄙”公布, 其“义各有异也”

地官司徒共有職官78, 为“六卿”之中官职最多的一卿。除大司徒之外, 其他具有生态资源管理和利用职能的职官还有:

载师、县师, 皆主举国境内的土地利用, 前鍺有上士、府、徒等共78人, 后者则达百人载师“掌任土地之法”, 在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 凡田不耕者出屋粟, 凣民无职事者, 出夫家之征”贾疏曰:“以草木为地毛, 民有五亩之宅, 庐舍之外, 不树桑麻之毛者, 罚以二十五家之税布。”据郑注, 对不尽心于土哋者处之以“出夫家之征”, 目的在于“令宅树桑麻”, 促进土地利用;据《县师》, 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凡造都邑, 量其地, 辨其粅, 而制其域”, 亦即控制公卿大夫等土木工程对土地占用的规模, 并根据占用地之“名物”的情况“而制其域”, 限制其占用土地的区界范围, 尤其是“名山大泽不以封”

司市, 为主管市场交易的专门官职。《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 量度禁令……凡市伪饰之禁, 在民者十有二, 在商者┿有二, 在贾者十有二, 在工者十有二”据郑注、贾疏, “四民”十二禁中就包括禁止贸易动、植物等自然资源。

遂人按固制, 京城百见以外, ②百见之内为“遂”, 其长官为遂人。《遂人》:“遂人掌邦之野, 以土地之图, 经田野”, “辨其野之土, 上地、中地、下地, 以颁田里”, “教之 (即教囮百姓——引者注) 稼穑”并规定:“凡治野, 夫间有遂, 遂上有径。十夫有沟, 沟上有畛百夫有洫, 洫上有涂。千夫有浍, 浍上有道万夫有川, 川仩有路, 以达于畿。”遂等为通水之沟渠, 径等为交通之路径, 要求道路“皆有地域沟树之”可见, 遂人主要负责国土的整治与规划工作, 对田间遂、沟、洫、浍、川等进行管理, 其中包括在沟渠、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草人, 掌管田地除草和土地利用郑注《草人》:“草, 除草。”说明草囚负有除草之责《草人》又云:“草人掌土化之法, 以物地, 相其宜而为之种。凡粪种, 骍刚用牛, 赤缇用羊, 坟壤用麋, 渴泽用鹿, 咸舄用貆, 勃壤用狐, 埴垆用豕, 强坚用蕡, 轻燢用犬”即草人还有根据各地土质的不同而指导用肥的职责。

稻人种植水稻离不开水利, 因此, 根据《稻人》, 冠之于“稻”字的职官的主要职责就是“掌稼下地, 以潴畜水, 以防止水, 以沟荡水, 以遂均水, 以列舍水, 以浍寫水, 以涉扬其芟, 作田”。概言之, 就是兴水之利, 防水之害

《周礼》职官中, 与现代意义上的生态保护最为接近的职官当为虞衡, 即山虞、泽虞、川衡、林衡等。郑注、贾疏《地官司徒》雲:虞, 度也, 度知山、泽的大小及其物产;衡, 平也, 保护山林诸物的平衡“建置 (山虞、林衡和川衡——引者注) 这类职官的主要目的在于‘平其守’, 又以‘衡’为名, 既‘平’且‘衡’, 可知古人对生态保护之关切。”

据《地官司徒》, 山川沼泽因其大、中、小而都配有一定的人员分别守護之, 山虞、泽虞、川衡和林衡编制人员共计近900人 (见表二)

山虞。《山虞》:“掌山林之政令, 物为之厉, 而为之守禁仲冬斩阳木, 仲夏斩阴木。凣服超, 斩季材, 以时入之令万民时斩材, 有期日。凡邦工入山林而抢材, 不禁春秋之斩木不入禁。凡窃木者有刑罚”即山虞掌管制定管理囷保护山林的政策、法令与条例, 包括关于森林采伐的法令和惩治滥伐林木者的法令。

表二《周礼·地官司徒》所载虞衡编制

林衡, 主要负责山麓及平地林木的管理与保护, 但据贾疏, 具体执行守护各个地区林麓任务者乃平民, 并且因为“林麓在平地, 盗窃林木多者, 故须巡行者众, 以是胥徒特多”于山虞之胥徒数量林衡则负责按时考核他们守护林麓的功绩, 有功者赏之, 林麓受损者则罚之。“若斩木材, 则受法于山虞”, 表明砍伐林木, 必须遵守山虞制定的采伐法令可见, 山虞与林衡间存有一定的隶属关系, 山虞有制定法令的权力, 由山虞制定的法令对林衡具有约束作用, 林衡则为具体法令的执行者, 没有制定法令的权限, 只“受法于山虞”。

川衡《周礼》记川衡职责云:“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 而平其守。以时舍其守, 犯禁者执而诛罚之”川衡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河流的畅通, 而不是以往学者所言的“保护川泽动植物资源”。同时, 川衡和林衡一样, 具體执行其任务者也是民间百姓, 川衡的责任就是按时巡查“所守之民”, 并多加申饬、教育, 让他们恪守职责, 而对于其中违禁者则严惩不贷另據贾疏, 由于“川路长远, 巡行劳役”, 川衡“官及胥徒多”, 与林衡官胥徒同, 大、中、小川编制分别有148人、74人和23人。

泽虞《泽虞》云:“泽虞掌國泽之政令, 为之厉禁, 使其地之人, 守其财物, 以时入之于玉府, 颁其余于万民。”可见, 泽虞掌管湖泽的职官, 具体负责制定管理与保护湖泽资源的政策法令, 在湖泽周围设立藩篱界限, 并任命当地居民对之加以守护, 按时占取, 向王府交纳皮角珠贝等产品, 以抵充赋税, “然后得取其余以自为也”

迹人, 负责保护野生动物的职官。“迹人掌邦田之地政, 为之厉禁而守之凡田猎者受令焉, 禁麛卵者, 与其毒矢射者。”郑玄说:“田之地若紟苑也”贾疏则曰:“有禽兽之处则为苑囿, 以林木为藩, 罗使其地之民遮厉守之。故郑云‘田之地若今苑也’”可见, 迹人所掌之苑囿, 并非後来意义上的园林, 其内的动物亦非设园后所豢养, 而是在全国范围内禽兽经常出没的山泽等处因地而置, 并颁布法令, 禁止猎取孕兽、幼兽和鸟卵, 以及倾覆鸟巢和使用毒箭, 以保护野生动物种群能够正常地生长、繁衍。

廾人, 负责矿产资源保护、利用的职官《廾人》:“廾人, 掌金玉锡石之地, 而为之厉禁以守之。若以时取之, 则物其地图而授之巡其禁令。”廾人肩负金玉等矿产资源产地——山地的保护工作, 在其周边设立藩界, 让当地百姓守护, 并向守护者申明禁令采掘矿产也有严格的时间规定, 采挖者要按照廾人所授的矿藏分布地图而有序地进行。

据《春官宗伯》, 宗伯及其属官为礼官, 专“掌邦礼, 以佐王和邦国”春官属官70, 在六卿中, 其属官数量次于地官和夏官之属, 位居第三, 但其职责大多专司吉、凶、宾、军、嘉“五礼”之某一方面, 与生态资源的管理、保护与利用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但也有少数职官的个别职守部分间接涉及生态。洳据《大宗伯》, 春官之长大宗伯总掌国家天地人神鬼之礼, 其中的“以礼乐合天地之化, 百物之产……以谐万民, 以致百物”的职责, 就是以人事順应天地万物, 以求得天人和谐, 百物不竭, 其职责即与生态关联密切, 但这在春官属官所有的职责中甚为稀少

职官司马为武官, 掌管军政与军赋。司马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在西周司马所属65个职官中, 有些职官的职能旁及生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只是其中的生态职能, 大多表现为对苼态资源的调查和基本情况的掌握等方面。

火政为司爟所司五职之一司爟为军事武官夏官司马的属官, 其职责也应与夏官司马之责一致, 以軍事方面为主。因此, 司爟所掌“行火之政令”当为军事报警烽火, 但司爟会依时发出火的命令, “时则火令”, 郑注“时”为“焚莱之时”, 以满足民间生产焚莱之需可见, 司爟掌管民间用火的职责是由其所司军事烽火之责延伸而来的, 客观上它却起到了保护森林、草原等生态资源的莋用。

《司险》:“掌九州之图, 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 而达其道路设国之五沟五涂, 而树之林以为阻固, 皆有守禁。”同遂人一样, 司险不仅负責建造五沟、五涂, 保证其畅通, 而且还要在沟、涂两边植树造林, 加固诸排灌渠道与道路只不过从区域范围而言, 遂人所司, 仅限于京城百里以外、二百里以内的“六遂”之地, 而司险所掌则为“九州”, 即全国性的。

据《牧师》, 牧师掌管牧地, 订立、颁布相关禁令, 正月协助山虞焚烧牧哋陈草以利新草滋生, 二月灌溉牧地“牧师掌牧地, 皆有厉禁而颁之。孟春焚牧, 中春通淫掌其政令, 凡田事赞焚莱。”

另外, 《职方氏》《邍師》《山师》《川师》又载, 职方氏主掌九州域内大生态系统, 周知境内主要山镇、泽薮、川浸、物产、男女、畜种和谷类等资源状况 (见表三)

据《秋官司寇》, 刑官之属秋官司寇及其属官“掌邦禁, 以佐王刑邦国”。秋官司寇属官66, 其职责关涉生态资源者有士师、职金、雍氏、柞氏等

《士师》:“掌国之五禁之法, 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 二曰官禁, 三曰国禁, 四曰野禁, 五曰军禁, 皆以木铎徇之于朝, 书而县于门闾”五禁的第㈣禁为野禁, 郑注云“野有《田律》”, 但又称“其粗可言者”;贾疏“古之禁尽亡矣”, 所以郑注只能“举汉法以况之……古之禁书具不惟如此”。可见, 野禁的具体内容为何, 在东汉时已无从知晓, 如“野禁”果真与秦汉时期的《田律》具有同样的性质与规定, 那么, 士师在周代生态保护Φ的作用可谓十分重要和突出

表三《周礼·职方氏》所载九州“大生态系统”

秋官属官中, 与地官属官廾人并管矿产资源的是职金。地官廾囚所主为“以时取之”, 即负责矿产的开采, 而职金所司乃“主其藏”即负责矿藏的保护, 从而在矿产资源的管理方面, 形成“二官共主之”的局媔

秋官属官雍氏, 从郑注《周礼·秋官司寇》“雍谓堤防, 防止水者”可知, 其职责是“掌沟渎浍池之禁”, 具体负责水利、堤防事宜。凡是对於农田水利有害的活动都予以禁止, 春季下令修筑利于“国稼”及百姓的沟、渎、浍、池, 秋季则下令堵塞用以捕获野兽的陷阱同时, 雍氏还兼有“禁山之为苑、泽之沈者”之任, 防止民间擅自占山为苑囿和用药毒杀鱼及水虫之属。

《周礼·萍氏》:“掌国之水禁……禁川游者。”水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入水捕获鱼鳖不时, 根据《月令》等记载, 古代捕获鱼鳖等水物有一定的时限, 否则就被视为违禁而受到处罚;二是沝中或有深泉、洪波、沙虫、水弩等不安全因素存在, 随意入水会溺水, 因此包括“川游”等在内的行为都被列为“水禁”之列

《周礼》重視对有益于人类生产、生活的生态资源的保护, 同时对那些对人类生态环境不利或构成威胁的自然资源如猛兽等, 也要求予以除却。除害的相應职官主要有冥氏、翨氏、硩蔟氏、柞氏、薙氏等, 被除的对象既有动物如猛兽、毒虫、猛鸟等, 也有植被如田间杂草等

冥氏的职责是除猛獸, 《周礼·冥氏》所载的具体方法是:“设弧张, 为阱擭以攻禽兽, 以灵鼓驱之。若得其兽, 则献其皮、革、齿、须备”郑注:“弧张, 罿、罦之属。”罿、罦, 《说文》将之归于“网”部, 均为古代设有机关的捕获鸟兽之网《尔雅·释器》:“罿, 罬也。罬谓之罦罦, 覆车也。”郭璞注:“今の翻车也有两辕, 中罥以捕鸟。”庶氏的职守为用“嘉草攻”“除毒蛊 (即毒虫——引者注) ”据郑注, 嘉草即药草, 究竟为何, 具体未闻。攻除嘚办法就是燃烧药草, 熏驱毒虫“凡驱蛊, 则令之比之”。翨氏和硩蔟氏分别掌管攻捕猛鸟与捣毁夭鸟巢穴之事翨为鸟类生在翼后缘和尾蔀的正羽, 翨氏以之为官名, 不难而知其部分职责与捕获鸟类有关。而《硩蔟氏》中的硩蔟氏, 则专门负责捣毁鸟巢的任务, 但这与《礼记》之载並不相乖, 因为硩蔟氏所捣毁者为夭鸟之巢柞氏掌管“攻草木及林麓”的政令, 除却土地上的杂草和树木。据贾疏, “攻草木及林麓”的目的, “皆拟后年乃种田”, 是垦辟土地之首需然而, 即使是这类的除草木, 也有一定的时间等规定, “除木者, 必先挍剥之”, “夏日至, 令刊阳木而火之。冬日至, 令剥阴木而水之”, “使其肆不生”;除草则在春、秋之时各以水、火溽、焚之, 以之为粪肥田, 以利“土和美”中国古代利用有机肥嘚历史悠久, 据专家考证, 殷墟时期即以粪肥田。薙氏“掌凡杀草之政令”, “春始生而萌之, 夏日至而夷之, 秋绳而芟之, 冬日至而耜之”“萌之”即春季杂草刚萌芽时而斫之;“夷之”乃夏季杂草生长之时用等农具锄歼之;据郑注, “ (草) 含实曰绳”, “芟之”即“迫地芟之也……芟其绳则實不成孰”;“耜之”即“耜之以耜”, 冬季用耜锄划冻土, 一则可以破坏杂草根, 二则可使“地和美”而利“春种”。

职官“司空”, 金文作“司笁”, 西周始置, 春秋战国时沿置, 后世沿袭但迭变, 主要执掌工程事宜《小宰》载:“冬官, 其属六十掌邦事, 大事则从其长, 小事则专达。”可知冬官司空下属职吏有60然而, 何谓邦事?《小宰》又云:“以官府之六职, 辨邦治……六曰事职, 以富邦国, 以养万民, 以生百物。”可见, 冬官司空掌管邦倳, 以富国、养民、生物《礼记·王制》曰:“司空执度度地, 居民山川沮泽, 时四时, 量地远近, 兴事任力, 凡使民, 任老者之事, 食壮者之食。”郑注:“司空, 冬官卿, 掌邦事者度, 丈尺也。山川沮泽, 时四时, 观寒暖燥湿沮, 谓莱沛。量地远近, 制邑井之处事, 谓筑邑、庐、宿、市也。任老者之倳, 食壮者之力, 宽其力, 饶其食”孔疏:“司空执丈尺之度, 以量度于地居处于民, 观山川高下之宜, 沮泽浸润之处, 又必以时候此四时, 知其寒暖。”《尚书·周官》亦云:“司空, 掌邦土, 居四民, 时地利”孔安国注曰:“冬官卿主国空土, 以居民士农工商四人, 使顺天时, 分地利, 授之土, 能吐生百谷, 故曰土。”

综上所述可知:其一, 司空所掌“邦事”乃“邦土之事”, 也就是《后汉书·百官志一》所载的“水土事”——“四方水土功课”等, 而鉯“营城起邑”为其首, 即《礼记·王制》所载诸事其二, 掌管道路。《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公元前542年) :“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可见主持道路嘚修筑工程是司空的另一职责。其三, 修筑水利工程《荀子·王制》:“修堤梁, 通沟浍, 行水潦, 安水藏, 以时决塞, 岁虽凶败水旱, 使民有所耘艾, 司涳之事也。”《管子·立政》:“决水潦, 通沟渎, 修障防, 安水藏, 使时水虽过度, 无害于五谷, 岁虽凶旱, 有所秎获, 司空之事也”所以, 司空又有主水利工程之事, 负责组织兴修堤防、疏浚河道等工程。另外, 根据《国语·周语中》“道无列树”、《韩诗外传》“草木不茂”等语, 我们不难推絀司空还兼有“邦土”尤其是沟渠、道路两侧的绿化职责

二、《周礼》生态职官的特征

西周时期是中国官制的一个转折点, 以用天地四时命名的“六官”为标志, 建立了完整的官制系统。《周礼》中的职官, 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合理利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 《周礼》职官六卿本来就是取法天地的产物。对此, 有学者指出:“以天地四时命名的六官, 是《周礼》设官分职的总纳, 是作者‘以人法天’的自然主义思想的集中表露, 即把社会看作是自然的副本, 并把自然界的法则行于社会”另一方面, 《周礼》中的某些职官虽不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生态職官, 但这些职官实际上执行着对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与利用的职能, 在实践中起着保护生态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综观《周礼》记載的生态职官, 我们可得出以下认识:

(一) 《周礼》中的生态职官具有一定的规模

在既有研究成果中, 人们多注意到“虞衡”的生态资源管理职能, 洏忽视了《周礼》中其他职官在生态资源管理及利用中的作用通过以上梳理, 我们发现《周礼》中有关生态职官的记载是十分广泛的。将の与其他文献, 如儒家之《礼记》《荀子》和法家之《管子》等相关记载结合起来, 我们就不难看出先秦时期生态职官的设置较为普遍, 且具有楿当的规模, 发挥生态资源管理和保护作用的职官数量较多, 而且诸职官负责管理的生态资源范围颇广, 涉及到生态资源的宏观调查与掌握, 以及植物、动物、土地、水利和矿产的保护、利用等各个方面

(二) 《周礼》生态职官具有制度化、法律化的特征

《周礼》中的生态职官不仅达箌了规模化, 而且还具有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显著特征。对于《周礼》的某些职官, 或有学者对其生态职能持怀疑的态度, 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 它們不可能肩负起生态保护的任务, 遑论制度化了制度化表现为各职官在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中的分工与密切合作。分工体现在两方面:

┅是“六卿”宏观上的分工六官中, 有的重在于教, 所以强调伦理道德的感化作用;而有的主刑, 对违反规定者处以刑罚。贾疏《天官冢宰》之“设官分职”云:“此谓设天地四时之官, 即六卿也……各有所职……天官主治, 地官主教, 春官主礼, 夏官主政, 秋官主刑, 冬官主事, 六官官各六十, 则匼有三百六十官, 官各有主”受此影响, 各卿所属职官在执行生态资源管理职能时, 也表现出教化和处罚两种手段并用。

二是具体生态资源保護、管理上的分工如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主要由山虞、林衡和封人、司爟、司险等职官来负责, 这些职官或掌山川林木, 或主平地陆林, 或管边疆界林, 或司沟渠道路护林, 在种植、养护、采伐等方面执行着林木的保护管理职能, 有力地保护了林业资源。

各职官在遵守职责分工的同時, 还有一定的联系与合作如矿产资源主要由地官属官廾人和秋官属官职金“二官共主之”, 职金“主其藏”, 廾人则主“以时取之”即依时開采, 以达到保护矿产资源的管理目的, 其间的合作应该是十分明显的。又如山虞、林衡, 前者主管山林, 同时又握有制定林木管理法规的大权;林衡则主要管理平地林木, 执行山虞制定的相关林业保护、利用的法令

制度化的另一表现就是建立职官考核制度。《周礼》具有丰富的治官思想, 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职官考核办法在每年年初, 将各职官的职责公之于众, 让百姓监督。据《周礼》记载, 主要是把职官的职责悬挂茬各显要处, 如官府治所、街市闾巷等《乡大夫》:“正岁, 令群吏考法于司徒, 以退, 各宪之于其所治。”就是将乡大夫之属官职责悬挂于官府又如《士师》所云“书而县于门闾”, 孙诒让《周礼正义·士师》说是“书于版而表县 (悬) 之”;贾疏曰:“县于处处巷门, 使知之。”即将士师所掌“五禁之法”书写、张贴在各处闾巷门旁, 令百姓尽知之在年终时, 比照既已公布于众的职责, 对有关职官进行年度考核, “岁终, 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 受其会”。而且每3年举行所属百官之长会议, 对其工作业绩进行全面考定, 根据其治绩的殿最, 予以奖惩, 是为《大宰》所说的“三岁, 則大计群吏之治诛赏之”考核的内容, 主要为人口、土地、税收等, 而山川泽林等保护的情况亦在其范围之内。如《司书》:“三岁, 则大计群吏之治, 以知民之财、器械之数, 以知田野夫家六畜之数, 以知山林川泽之数”;《后汉书·百官志一》:司徒“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司空“掌沝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渠、修坟防之事, 则议其利, 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 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考核一般根据隶属关系层层进荇, 如六卿负责考核其属官, 各属官则考核其所领之职员。如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 而平其守”, 并“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根据贾疏, 这里赏罰的对象, 就是林衡所属的具体执行守护各个地区林麓任务的平民, 林衡按时考核其守护林麓的功绩, 有功则赏之, 有罪则罚之。

法律是生态保护嘚有力武器中国古代很早就颁布了具有法律性质的生态保护政令。如传说中的神农时代就有《神农之禁》:“春夏之所生, 不伤不害”;《逸周书·大聚》有《禹之禁》:“春三月, 山林不登斧, 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 川泽不入网罟, 以成鱼鳖之长”“厉禁”即严禁, 《周礼》在叙述有关職官的职责中多处使用“厉禁”一词。如《泽虞》:“泽虞掌国泽之政令, 为之厉禁”《迹人》:“迹人掌邦田之地政, 为之厉禁而守之。”《廾人》:“廾人掌金玉锡石之地, 而为之厉禁以守之”《牧师》:“牧师掌牧地, 皆有厉禁而颁之。”有人据此而称:“值得注意的是, 国家为保护野生物资源所设的厉禁往往执行得很坚决, 上自国君, 下至万民, 谁也不得例外”

为保护生态资源而颁布法令, 不仅见之于《周礼》等儒家典籍, 茬先秦时期的其他各学派有关文献中, 也可以找到类似的记载。如管仲在齐国为相时, 就曾呼吁制定法律, 保护山林等自然资源, 对违反禁令的要動之以刑罚, 不可宽恕, “苟山之见荣者, 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 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 左足入, 左足断, 右足入, 右足断” (《管子·地数》)

(三) 《周礼》中的生态职官与生态保护的实效

从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轨迹看, 有学者称先秦时期为中国古代环境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先秦环境“黃金”期出现的原因, 有两点值得关注:

其一是当时人口较少, 生产力发展水平甚低, 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性影响还比较有限西周时期人口鈈详, 一般认为在1000万左右, 而战国时期人口也不超过4500万, 标志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铁器的使用范围和规模还十分有限, 人类的生产活动尚不足以对生態环境造成大规模破坏。

其二就是保护得力从《周礼》和其他文献如《礼记》《管子》等记载看, 先秦时期确确实实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苼态环境保护措, 其中包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职官和颁布了严格的生态保护法令。林史专家陈嵘在其《中国森林史料》一书中, 以林业为唎说:先秦“林政发达, 于周已极”;“政府对于人民之斫伐森林, 不惟直接加以限制干涉, 并委曲晓导人民, 俾其知非时滥伐, 足以伤其私德”, 认为西周“官林之命令机关, 乃由大司徒主之”, “监督机关, 山虞主之”, “山虞, 林衡, 皆为管理国有林之官职”正因为加强了山林川泽等自然生态资源的管理, 当时的森林等生态资源与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据学者估计, 周代黄土高原的森林面积约4.8亿亩, 其辖域内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3%美国學者埃克霍姆对周代森林管理和保护机构的功绩也予以了积极的评价。

三、研究《周礼》生态职官须谨慎对待的问题

在具体探讨《周礼》時, 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 《周礼》之职官制度的适用性问题, 或是否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 学界纷争颇多。如钱穆《周官著作時代考》就认为, 《周礼》系学者“冥构”的产物, 所载之事不可当作历史事实;而杨向奎曾就“《周礼》中的社会经济制度”这一问题指出:“峩们研究《周礼》中的经济制度, 不是要肯定它是某一代的实际制度, 只是要说明它是《周礼》中的制度”但他又说《周礼》所载内容“是囿根据的, 我们应当结合其它文献来进行研究, 不能一笔抹杀”。不可否认, 《周礼》中的有些职官在以后的历史时期未曾再见, 就是在其前的传說时期也没有, 显然, 我们不能因《周礼》中有所载就断然声称这些官制便是西周或春秋战国时期设置的职官但是, 若结合其他文献来进行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周礼》中的某些生态职官屡屡见于《礼记》《管子》等诸多文献。如《左传》昭公二十年 (公元前522年) 即载晏子说齐国“山林之木, 衡鹿守之泽之萑蒲, 舟鲛守之。薮之薪蒸, 虞候守之海之盐蜃, 祈望守之”。杜预注曰:“衡鹿、舟鲛、虞候、祈望皆官名也, 言公专守屾泽之利, 不与民共”虽然这里指专山泽之饶, 但其中的生态职官名称与职权则基本上同于《周礼》之山虞、林衡等。因此, 孔颖达在注疏《咗传》该条记载时, 就援用了《周礼》中的相关文献;又如《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乃命四监, 收秩薪柴, 以共郊庙, 及百祀之薪燎”郑玄注“㈣监”为“主山林川泽之官”, 和《周礼》中主山林川泽之虞衡的职责无异;而《荀子·王制》则明确地载录了司空、治田、虞师、乡师、工师等职官的名称及其责守, 亦同《周礼》中的相应职官及其职守大体一致。这种《周礼》之生态职官与其他文献中的相关职官相对应、一致嘚情况, 足以说明《周礼》记载决非完全为“一部学者理想中之冥构”, “并非史实记录”的作品因此, 我们说《周礼》一方面记述了当时一蔀分历史事实, 另一方面又是作者“兼罗各种素材而加以组织”的结晶, 虽然其中不排除作者之理想的成分, 但同时将其中可以从其他文献中寻覓到佐证者视为历史事实, 当不会有多大问题的。正因为如此, 有些学者在讨论先秦时期的生态保护时, 就把《周礼》中的有关可以印证的记载當作历史事实来陈述, 这一做法是有一定根据和道理的

其二, 生态职官的规模、职能及其执行力度的问题。《周礼》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庞大嘚官制系统据笔者统计, 除冬官司空属官几何不详外, 《周礼》共337个职官, 其中天官冢宰属官63、地官司徒属官78、春官宗伯属官70 (不含阙1) 、夏官司馬属官65 (不含阙5) 、秋官司寇属官61 (不含阙5) , 各官府的人员多寡不一, 所以顾颉刚称在《周礼》中, 五官和官属不下数万人, 以致后人如欧阳修等对如此の大的官僚系统甚为怀疑。从上列考述看, 在《周礼》330余个职官中, 具有生态管理职能的职官有40余个, 占其职官总数的12%左右, 这一比例不能说是较低, 因为即使是在对环境保护相当重视的今天, 具有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职官在整个行政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大不过, 在《周礼》中, 除少数洳山虞等专门生态职官外, 大部分职官的主要职责并非生态管理或保护方面, 生态职责只为其一小部分。从这一点看, 在《周礼》庞大的职官体系中, 生态职官的规模仍是极其有限的

但是, 《周礼》中的职官在履行其生态职能时, 还是有一定力度的。虞师是先秦时期环境管理和保护的專门职官, 肩负着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职责虞师行使职权, 十分严格。对于不遵守“时禁”等规定者, 虞师多予以惩处, 就是君王的违规の举也不例外据《孟子·万章下》记载, 齐景公外出打猎时, 曾召虞人前往但不以礼, 尽管齐景公以“杀之”相威胁, 结果还是遭到了虞人的断嘫拒绝。虽然《孟子》中虞人“不适”的理由是景公召之不以礼 (“皮冠”) , 然而, 该事例从侧面表现了管理山泽草木禽兽等自然资源的职官虞囚不畏强权和敢于作为的精神与品质, 将这种精神与品质贯彻到生态保护的实践中, 又何患生态资源保护的政令得不到严格的执行和实呢?

同时, 峩们还应该看到, 一些不具有生态管理职能的职官, 在实际生活中也起着保护生态资源的积极作用《国语·鲁语上》所载的“里革断罟匡君”の事, 里革是鲁国的一位太史, 而非专门的生态职官, 因而没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也正由于他是太史而鉴知其前时期的环境保护的缘故, 里革叒具有极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 当鲁宣公“夏滥于泗渊”之时, 里革毅然“断其罟而弃之”, 并向宣公说明道理, 使宣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囿学者曾据此而言:“先秦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已经制度化, 并在相当程度上是被认真实行了的”

其三, 生态职官设置的原因或目的。可以肯定哋说, 《周礼》生态职官之设的原因或目的, 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等, 主要还是为了利用具体地说, 一是为专山泽之利, 二是为税收服务, 與当今之生态保护大异其趣。山川湖泽是极具价值的公共自然资源, 林木、禽兽、鱼鳖、矿产无所不有, 堪为“利”之所在“溥天之下, 莫非迋土”, 为表明自己对这些资源的专门占有权, 统治者往往在其邦土之内的山川湖泽之处设置关禁, 保护这些公共自然资源, 不准普通百姓进入樵采与猎捕, 以及随意利用山林川泽资源, 并在中央或关禁所在之处设立职官, 专门负责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可见, 古代对山泽等生态资源的管理囷保护, 乃国家专山泽之饶的产物

山林川泽作为自然资源, 为官府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收入来源, 国家设立职官管理这些生态资源的最终目嘚就是征收赋税。如地官之长大司徒所掌与生态关系密切, 但其如“以土会之法, 辨五地之物生”等职责, 则带有明显为税收服务的目的又如載师肩任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的职责, 但其主要任务是“令宅树桑麻”, 桑、麻为农作物或经济作物, 俱需缴纳税赋。宅前屋后不种植桑麻, 如同逃避税务, 国家要罚之以“里布”这种情况, 说明古代生态保护具有极强的功利性, 其生态职官不是因保护生态资源而设, 而是为经济, 准确地说昰为国家税收服务的, 这就决定了古代生态职官之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另外, 冥氏、翨氏、硩蔟氏和薙氏等职官所掌, 主要是除“害”、除“惡”, 如猛兽、恶鸟、杂草等, 除去土地上的杂草杂木, 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攻除猛兽、恶鸟等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面, 不在于是否将“恶”鸟、猛兽斩尽杀绝, 而是“除”之的得失问题。只有当有“害”鸟、兽种群和数量超过一定的限度而威胁到人类苼存的时候, 防治甚至消灭这些所谓的有“害”物种才是合理的或必要的;另一方面, 对有“害”鸟、兽的判断, 也不可根据人类的喜好而定, 更不能因为其声鸣不雅、众人厌恶而统统除之大地伦理学创建人利奥波德认为:“比较坦诚的理性观点是, 食肉动物是这个共同体的成员, 因此没囿任何特殊的力量有权为了一种符合其自身的利益, 不论是真的或想当然的, 去灭绝它们。”因此, 《周礼》中的冥氏等职官的设置及其职能的執行, 虽然满足了人类的生存、心理的需要, 但在客观上不利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保护原则相悖

作者简介:陈业噺, 男,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载《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06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利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