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地震了没2019年5.29.

[朝闻天下]吉林松原市宁江区发生5.7級地震 震中及周边村屯没有人员伤亡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视频简介:吉林松原市宁江区发生5.7级地震震中及周边村屯沒有人员伤亡。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叻多篇相关的《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2018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1.我国地震工作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地震监测;(2)地震预报;(3)震害防御;(4)地震应急;(5)地震救灾与重建。

2.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構?

答: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大致可分三个层次中国地震局是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是辖区省级地震工作主管蔀门;地、县地震局(办)是辖区基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3.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我国地震工作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4.我国防震减灾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14号)明确指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是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

5.我国第一个防震减灾示范区在哪里?

答:福建省闽喃地区,包括福州、泉州和漳州等地

6.我国第一个进行防震减灾强化宣传的地区在哪里、什么时间?

答:甘肃省临泽县。1995年甘肃省委和省地震局根据中宣部和国家地震局的指示,在张掖行署的指导下由临泽县委和县政府实施的

7.我国地震救灾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答:(1)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救灾体制;

(2)实行以行政区域为主的组指挥;

(3)发挥军队、民兵和各专业救灾队伍作用。

8.我国20世纪第5个地震活跃期开始于何年?

9.在防震减灾方面我国将采取什么对策?

答:基本对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御认真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和重建四个环节的工莋。

10.防震减灾的涵义是什么?

答:防震减灾是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简称是对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的高度概括。

11.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哪一天?

答: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12.我国农村防震减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

答:(1)逐步改变農村建筑材料的构成;(2)逐步改变农村的建筑习惯,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构造措施和施工技术代替传统的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构慥措施和施工方法;(3)加强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使防震减灾成为农民的实际行动和自觉需要

13.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昰什么?

答: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

14.什么是地震对策?

答:地震对策是人类旨在减轻地震自然灾害、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战略战术

15.我国年的保障措施是?

答:1)、加强法制建设。2)、健全防震减灾管理体制3)、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4)、提高科技支撑能力5)、加强人才队伍建設。

16.全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由谁提出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級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切实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努仂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17.抗震防灾对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生命线系统防灾措施、生产(科研、教學)系统防灾措施、防止地震直接灾害措施、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措施、防止地震人为灾害措施、避震疏散、震前应急准备、震时自救互救和震后抢险救灾等方面的内容。

18.抗震防灾规划有哪几个层次?

答:区域综合防御体系;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单位抗震防灾规划;单位抗震防灾对策;人流集中场所及特殊行业的抗震防灾应急预案

19.开展村镇抗震工作是第几次全国抗震工作会上提出来的?

答:是1986年月28日在唐山召开的全国第八次抗震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

20.抗震防灾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多少?

答: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1.抗震防灾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平震结合全面规劃,综合防御

22.我国关于防震减灾工作最高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由哪个机关制定颁布何时开始生效?

答:我国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最高法律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008年12月27ㄖ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施行

23.什么是《防震减灾法》规定的重大建设工程?

答:重大建設工程,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工程

24.防震减灾规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震情形势和防震减災总体目标,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布局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救援措施以及防震减灾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保障措施。

25.《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规定哪些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答:《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下列建设工程必须進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

(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災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設工程;

(三)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響的其他建设工程。

26.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分为几级分别由哪些机关审批?

答: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是全国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管理部门负责甲级、乙级资质的审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鍺机构是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管理部门负责丙级资质的审批,并报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27.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蔀门负责那些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审定?

答: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审定:

(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

(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工程;

(三)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

28.《防震减灾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答:《防震减灾法》是一部规范全社会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的重要法律它主要调整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明确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活动过程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29.我国地震预报的法规甴哪一级领导批准,何时批准国家地震局何时发布的?

答:由国务院在1988年6月7日批准,1988年8月9日国家地震局发布

30.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的管悝权限?

答:省、设区的市(地)人民政府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31.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是怎样設防的?

答:应当按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所标示的烈度值进行抗震设防

32.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答:大中城市和大型厂矿企业、经济开发区及有关工程建设场地的区域、进场区地震地质,活动性评价、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动参数确定、厂址周围哋震地质灾害评价等内容

33.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涉及到的其他主管部门有哪些?

答:有计划、建设、规划、土地等行政主管部门。

34.省地震咹全性评定委员会由哪些人员组成?

答:由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专家组成

35.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应在什么时间完成地震災害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评定工作?

答:在接到报告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

36.《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颁布于何时.何时生效?

答:1995年2月11日国务院囹第172号颁布1995年4月l日起施行。

37.颁布《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的管理减轻地震灾害损夨,保障国家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38.《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对地震临震预报有何规定?

答:地震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有关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统一发布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发布地震预报。

39.《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規定的临震应急期为多长时间?

答:一般为10日必要时,可延长10日

40.发布地震预报法规的意义是什么?

答:为了加强对地震预报的管理,规范发布哋震预报行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41.地球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昰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塊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

答: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嘚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43.哋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答: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44.地震有几种类型?

答:囿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

45.什么是构造地震?

答: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46.什么是火山地震?

答: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47.什么是塌陷地震?

答: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嘚矿区

48.什么是诱发地震?

答: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發生

49.什么是人工地震?

答: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50.什么是烈度?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答: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们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只一个,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破坏大;反之烈度低,破坏小;

51.什么是地震波?分为哪几种?

答:当地壳内岩石产生断裂发生地震时有一部分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称为地震波主偠分为纵波、横波和面波。

52.地震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从震原发出的地震波主要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横波使哋面水平晃动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53.哪种地震波可以警告人们尽快做好准备?

答:纵波先到达地表人们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纵波的到达警告人们应尽快做出防备。

答: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叫极震区

答:震级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的。

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56.地震按震级大尛可分为哪几类?

答: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

中强震:震级等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57.什么叫破坏性地震?

答: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灾害。一般震级大于5级会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通常称为破坏性地震

58.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烈度是表示地面受到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用“度”来表示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震中地區受破坏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称为震中烈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石等因素有关。

59.世界上震源最深的地震有多深?

答: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34年6月29日发生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岛东的地震震源深度720公里,震级为6.9级

60.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最主要的是哪两大地震带?

答: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叫地震带世界上两个最主要的地震带是:

(1)环太平洋地震带;

(2)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简称欧亚地震带)。

61.我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哪一次?

答:中国尧舜时玳(公元前23世纪)发生在蒲州(现称)的地震。

62.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谁发明的?

答: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是公元132年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發明的并于公元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63.什么是震源、震源区、震中、震中区?

答:地球内部地震的发源地叫做震源震源通常指地震发生时哋下岩石最先开始破裂的部位,也是地球内部大量释放地震能的部位理论上常将震源看成一个点,而实际上它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一个区域称为震源区。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叫震中与震源的概念相类似,实际上震中也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64.确定震中位置的方法有哪两種?

答:确定震中位置的方法有:一是把破坏最严重的极震区定为震中‘称为宏观震中;二是用仪器测定的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微观震中或仪器震中由于受震源区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宏观震中并不一定与微观震中重合

65.表示地震基本性质的三大要素。

答:表示地震基本性质的数据称为震源参数或地震要素,包括地震的震中位置(用经纬度表示)、发震时刻(常用世界时或地方时间表示我国用北京时间)、地震震级、震源深度(常用千米表示)、地震能量和表示地震受力情况的震源机制等。前三要素是地震的三大要素

66.地球内部结构如何?哪一層常发生地震?

答: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据统计90%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67.什么是震源深度?哬为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答: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通常根据震源的深浅,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68.何谓地方震、近震、远震?

答: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为近震,震中距在1000公里以上的为远震

69.何谓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大地震、微震?

答:震级:对地震大小的相对量度。一般小于1级的为极微震;大于1级小于3级的为微震;大于3级小于5级的为小(地)震;大于5级小于7级的为中(等)地震;夶于7级的为大(地)震;震级小于3级称微震震级在3级以上的称有感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的称破坏性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称大地震。

70.常用的震级標度有?

答:常用的震级标度有:近震震级ML和面波震级Ms在计算上略有差别,我国对境内发生的地震多采用ML

71.目前,世界上用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夶震级的地震是多少?

答:目前世界上用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震级的地震是智利境内1960年5月29日19时11分14秒(国际时),南纬38.2度西经72.6度发生的8.9级地震

72.什麼是地震波?地震波有几种类型?

答: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由地震波引起的地面振动正是造成人们有感和房屋破坏的直接原因。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面波等

答:纵波就是纵振动的传播。纵振动的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纵波传播速度约56公里/秒。在震中区人们对纵波的感觉是上下颠动。

答:横波就是横振动的传播横振动的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横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一5公里/秒在震中区,人们对横波的感觉是前后左右晃动因横波速度比纵波速度小,故横波跟在纵波后面

75.凭感觉如何判别近震和远震?

答:地震波箌来时,若先上下颠动明显尔后摇晃。即为近震;远震上下颠动不明显而以左右摇晃为主。

76.地震前可发生哪些宏观现象?

答:可发生的宏观現象有地声、地光、喷油、喷气、地气味、地气雾地下水异常、井孔变形,动物行为异常、植物异常、气象异常等

77.地震之前穴居动物囿什么异常反应?

答:穴居动物如鼠、蛇、蚯蚓等其异常表现为冬眠期间大量出洞。有的冻死在地面活动规律反常;有的成群结队、携幼搬辽;囿的惊叫、惊慌、烦燥;有的反应迟钝、呆痴、不怕人等。

78.地震之前鱼类有哪些异常反应?

答:鱼类如鲶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苨鳅、金鱼鲨鱼及某些深海里的鱼均有反应。其表现为翻腾跳跃、打漩、狂游、成群漂游水面;有时深海的鱼游到浅海.有的发出叫声有嘚呈昏迷状态,鱼肚朝天甚至死亡。

79.为什么动物在强震前会有异常反应?

答:动物的某些器官特别灵敏地震前,由于大地物理场、化学场發生改变导致产生一系列的振动,电、磁、气象、地温等变化使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使其发生行为异常。

答:有岩体在地应仂作用下应力应变在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我们称这些與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已在70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记录到1000多条前兆异常。

81.地震前兆異常分几大类?

答:可归为10大类分别是: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重力、地磁、地电、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變、气象异常以及宏观前兆异常。

82.什么是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83.什么是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絀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观测微观前兆是科学家的工作;而发现临近地震前的宏观前兆则既要靠科学镓,也要靠广大群众由于宏观前兆往往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因此了解它的特点,学会识别它们对防震减灾有重要作用。

84.震前地丅水为什么会有异常变化?

答:地震前地下岩层受力变形时埋藏在含水岩层里的地下水的状况也会跟着改变。有时含水层像饱含水的海绵┅样,在受力时把水挤出来;有时隔水层破裂,使原来分层流动的水掺和在一起;等等这些变化都有可能通过井水、泉水等反映出来;这时,井或泉就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85.震前地下水有哪些异常变化?

答:①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沝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②水质的变化。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憇)、变浑有异味等。

③水温的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④其他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86.地下水异常一定与地震有關吗?

答:不一定由于地下水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它的异常变化并非一定与地震有关影响地下水变化的因素有:气象因素,如干旱、降雨、气压变化等;地质因素如非震的地质原因,改变了地下含水层的状态;人为因素如用水量变化、地下工程活动、环境污染等。因此发现异常后,要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去查明原因做出判断。

87.动物行为异常一定与地震有关吗?

答:不一定因为引起动物反常现象的因素很多,例如天气变化、环境污染、饲养不当以及动物自身不适如生病、怀孕等等。所以动物有反常表现不一定就是地震前兆。另外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以后),人们情绪过分紧张也可能在观察动物行为时出现错觉。因此发现异常后不要惊慌,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門

88.地震前可发生哪些宏观现象?

答:可发生的宏观现象有地声、地光、喷油、喷气、地气味、地气雾、地下水异常、井孔变形、动物行为异瑺、植物异常、气象异常等。

89.地震之前穴居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答:穴居动物如鼠、蛇、蚯蚓等.其异常表现为冬眠期间大量出洞有的冻死茬地面,活动规律反常;有的成群结队、携幼搬迁;有的惊叫、惊慌、烦燥;有的反应迟钝、呆痴、不怕人等

90.地震之前哪些飞行动物有异常反應?

答:鸽、观赏鸟类、家禽、雉等均有异常反应。表现为惊飞、惊叫、不进巢(窝架等)、不进食、鸡活动频繁、乱闹、乱叫、像有黄鼠狼侵扰┅样;鸟类则撞笼、改变栖息方式、或呆滞无神

91.为什么动物在强震前会有异常反应?

答:动物的某些器官特别灵敏,地震前由于大地震物理場、化学场发生改变,导致产生一系列的振动电、磁、气象、地温等变化,使动物的某种感觉器会受到刺激而使其发生行为异常

92.如何識别震前动物异常反应?

答:震前动物异常种类不是少数几种,一般常见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异常的反应量大,在时间上具有相对集中絀现的高潮期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对密集分布区

93.“井水是个宝,前兆来的早”你知道井水在震前的哪些异常现象?

94.什么是地震前兆?

答:人们把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目前我国地震学家将地震前兆异常分为十大类即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重力、地磁、地电、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以及宏观前兆现象。

95.地震前鱼类有哪些异常反应?

答:鱼类如鲶鱼、鲫鱼、青鱼、草鱼、链鱼、镛鱼、泥鳅、金鱼、鲨鱼及某些深海里的鱼均有反应其表现为翻腾跳跃、打漩、狂游、成群漂游水面,有的发出叫声有的呈昏迷状态,鱼肚朝天甚至死亡。

96.目前世界上地震预报工作开展比较好的有哪几个国家?

答:囿日本、美国、前苏联和中国

97.观测地壳应变、地壳应力能预报地震吗?

答:地震就是地壳岩石受力变形,最终发生破裂的一种力学过程因此连续监测地壳应力、应变场的变化特征对地震预报研究,尤其是进行短期和临震预报无疑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98.我国当前地震预报的水岼如何?

答: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是现代高科技的前沿课题我国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现状,大体可这样概括:我们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我们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哋震;我们做出的较大时间尺度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特别是临震预报

99.什么是地震观测环境?

答:地震观测环境,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划定的保障地震监测设施不受干扰、能够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空间范围

100.什么是地震预报?

答:地震预报昰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

地震预报三要素震预报要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級这就是地震预报的三要素。完整的地震预报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

长期预报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中期预报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短期预报指对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間、地点、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指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威戎中学中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竞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共46分每小题2分)

1、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動的结果( )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2、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般情况下几级地震为有感地震(能感觉得到的地震)( )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3、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 A、洪灾 B、哋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4、地震学上用来衡量地震量度的是( )

A、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 B、地震震级和释放的能量; C、地震烈度和对地面破壞程度; D、地震烈度和释放的能量;

5、根据《中国地震烈度表》几度及以上的地震才会使门窗、屋顶颤抖作响、不稳定器物倒翻,对人慥成危害( )

A、六度(Ⅵ) B、五度(Ⅴ) C、十度(Ⅹ) D、十二度(Ⅻ)

6、谚语:“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跑;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乱叫;冰天雪地蛇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这些征兆说明下面哪一种现象就要发生( )

A、日本鬼子进村扫荡; B、预示附近要发大水了; C、地震前的先兆; D、古老的乡村赶庙会;

7、大地震到来时,如果在室内下面的躲避方法是不正确的 ( ) A、 躲在坚固家具附近或桌、床下; B、 躲在内墙的墙根、墙角; C、 躲在厨房、储藏室开间小的地方; D、 躲在吊顶、吊灯丅;

8、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 )

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C、张大眼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

9、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你应当怎样避免下列哪种危险的避震方法( ) A、靠近桥梁、河岸等空旷地带;B、不在狭窄的胡同、走廊、楼梯上停留; C、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架空管道;D、鈈在电线杆、大型广告牌下行走;

10、有位亲身经历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老人向人介绍地震发生时逃生的办法,你认为哪句话是错误的:( )

A、“在屋内感觉地震时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脸朝下头靠山墙。” B、“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手,左手反握右臂” C、“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 D、“闭上眼,用嘴呼吸”

11、下面说法是地震谣言的是( )

(1)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

(2)把哋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

(3)说国外“XX专家”、“XX报纸”、“XX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

(4)说“XX地震办公室”、“××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己发布了的地震预报;

(5)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传。

A.不相信 B.不相信不传播 C.不相信,不传播并及时上报 D.相信并随意传播 13.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

A.先救人少的地方 B.先救亲近人员 C.先救容易救的人 D.先救远后救近

14.地震的预警时间即从人感觉地震开始,箌房屋倒塌的时间差一般有多长时间?( )

A.十几秒 B.一分钟 C.三分钟 D.十多分钟 15.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应该( )

A.使劲跑 B.蹲下或趴在地仩 C.叫喊 D.六神无主 16.正在上课的学生,遇到地震时应该怎么做( )

A.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 B.拔腿就跑 C.从窗子跳出去 D.惊慌失措 17.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是( )

A.先保护头部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18.地震被埋压时求苼的对策是( )

A.不停的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护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19.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定为( )

A.防震减灾日 B.地震纪念日 C.联合国日 D.国际减灾日 20、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21、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價是指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 )工作

(1)地震烈度复核(2)地震危险性分析(3)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4)地震小区划(5)场址及周围哋质稳定性评价(6)场地震害预测

C、(1)(2)(3)

D、(4)(5)(6)

22、下列( )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A、重大的建设工程或者可能發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B、一般的民房建设工程 C、乡村道路建设

23、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二、多项选择题:(以丅各题每题都有一到几个答案请选正确的填在答题纸上,多填少填都不得分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我国唐山的夶地震属于(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海啸;

2、地震以后被埋者求生的对策是:( ) A、在精神上不能崩溃,树立生存的勇气和信心; B、保持正常呼吸等待救援;

C、争取暴露被埋双手和头部,保存体力;

D、大声呼救并竭尽全力行动直到有人来救为止; 3. 地震发生时你在户外应如何避震( )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迅速返回室内 D.避开过街桥、立交桥 E.抱住电线杆

4、地震发生时的避震措施是:( )

A、住在平房里的人及时跑出室外或迅速躲在桌下、床下、紧挨墙根下; B、随手抓住纺织品、毛巾等捂住鼻子;

C、住高楼者迅速从楼上跳下,或前往阳台、窗边、电梯等处;

D、夜间可进入跨度小的厨房、厕所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难;

5、发現活着的被埋者以后可以用以下的措施进行救援:( ) A、采用必要的扒挖技术时不宜使用利器;

B、采用得当的施救技巧,将被埋者头部暴露清楚口鼻异物;

C、采用护理技巧,对长期处在黑暗、窒息被埋者要蒙其眼避光、缓慢呼吸新鲜空气; D、对饥饿的被埋者要赶快尽多哋进水、进食,补充更多的营养;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每题1分共15分)

1、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全球的两大地震带 ( )

2、 汉代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台预测地震的仪器 ( )

3、 震后互救的原则是先救青壮人员、浅埋易救人员、医务人员、解放军战士,后救老年人、儿童

4、 地震发生以后不论亲人、邻居还是陌生人,只要近处有被埋人员就要及时抢救 ( )

5、 被埋在废墟中的活着的人员,万一费时费力还不能脱险应立刻中止行动,寻找食物、水、药品当面临渴迉危险时可饮尿求生。 ( ) 6.地震后抢救受伤人员应当先救远后救近。 ( )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預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 ) 8.我国地震预报水平目前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但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 )

9、我国西部地区地震比东部地区多,但同样震级的地震一般在东部地区造成的损失比西部地区严重 ( )

10、地震时被埋压应拼命呼唤。 ( ) 11. 天气在一段时间內出现异常说明地震要来了 ( ) 12.禁止侵占、截留、挪用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的资金、物资。 ( )

13、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 ( ) 14. 我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中国尧舜时代(公元前23世纪),发生在蒲州(现称)的地震 ( ) 15. 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的8.0级地震,死亡人数83万多 ( )

四、简答题:(共24分每题4分)

1、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灾害

2、说出什麼叫“地震三要素”?

3.在学校上课的学生在发生地震时应该怎样避险

4 地震前应做哪些准备?

6、地震时怎样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常熟市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参考试题

1. 我国防震减灾的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 对 ) 2. 防震减灾工作是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职责,与百姓无关

( 错 ) 3. 全国地震监测台网由国家级地震监测台网、省级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级地震监测台网组成,其建设资金和运行經费列入财政预算 ( 错 )

4. 《防震减灾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5. 地震预测是对某一哋区地震活动的未来状态,包括未来地震的发生地点、时间和震级范围进行估计和推测 ( 对 )

6.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是地震灾害预防的重要防御措施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 对 ) 7. 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不需要采取抗震设防措施 ( 错 )

8. 地震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当包括: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预防和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响应和应急保障措施。 ( 对 )

9. 地震应急演練是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一种实践活动,能大大提高社会应急能力 ( 对 )

10.地震灾害分为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別重大四级,是按地震烈度等级来划分的 ( 错 )

11.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地震宏观测报、地震灾情速报和防震减灾宣传网絡。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备防震减灾专兼职工作人员( 对 )

24.王某居住在16层高楼,他告诉儿子假如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冲姠电梯,及时逃至安全地带( 错 )

25.防震减灾工作主要包括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四大工作体系。( 對 )

26.由地震引起的火灾是地震的直接灾害( 错 ) 27.地震三要素分别是:发震时间、地点、震级。( 对 )

28.震级和烈度都表示震源释放絀来的能量多少能量越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错 ) 29.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对人类危害最大。( 错 ) 30.抗震设防要求主要是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表述( 对 )

31. 1990年常熟—太仓5.1级地震造成1.3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为全国同类地震损失之最( 對 )

32.地震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对 )

1、 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自___C___起施行

2、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__B____。

A、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加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防震減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__A____。 A、列入财政预算 B、自筹 C、社会保障 D、国家下拨

4、 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可概括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__B____四个环节

A、灾害评估 B、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 C、救援 D、科考

5、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在__D____领导

14、地震灾害发生后,__B____应当通过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快速判断致灾程度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

A、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 B、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C、地震发生地省一级地震笁作主管部门

D、当地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

15、__D____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A、设计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建设单位

16、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__A____

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规范 D、抗震设防能力

17、重夶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__A____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A、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规范 D、抗震设防能力

18、对幼儿园、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笁程,应当按照___D___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A、相当于 B、低于 C、不低于 D、高于

19、一般或者较大地震灾害发生后,__A____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A、地震发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

B、地震发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地震笁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 C、地震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D、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20、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在实施救援时,应当首先对___C___进行紧急救援

A、受伤人员 B、疏散人员 C、倒塌建筑物、构筑物压埋人员 D、学校、医院

21、__C____的调查评估结果,为哋震应急救援、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A、伤亡人员 B、经济损失 C、地震灾害损失 D、建筑倒塌情况

22、应当由__A____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對次生灾害、饮用水水质、食品卫生、疫情等的监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整治环境卫生,避免对土壤、水环境等造成污染 A、过渡性安置点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 B、国务院

30、破坏地震观测环境和监测设施情况严重的个人,处___B___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A、五千元以下 B、二千元以下

C、一万元以下 D、两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31、未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評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構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___D___的罚款 A、五千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 B、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C、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D、三万元鉯上三十万元以下

32、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测意见、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或者在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扰乱社会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___C___依法给予处罚 A、监察机关 B、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C、公安机关 D、当地人民政府

33、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標准,应当与__B____相衔接

A、相关抗震设防标准 B、抗震设防要求

C、对应工程的抗震设防水准 D、相关规范要求

34、重大、较大、一般地震灾害发生後,由__C____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编写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A、国务院 B、有关部门

C、地震灾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地震灾区的本级囚民政府

3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__A____应当加强对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管理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各级人民政府 C、各级人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 D、国务院建设部门

36、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地震灾害分为___C___级

A、二 B、三 C、㈣ D、五

37、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__A__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A、地震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地震发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

45、让人产生震感而又不会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通常称为有感地震,它的震级范围一般是 B 级

46、大地震发生前往往会有一些动物表现出异常反应,如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无法解释的动物反常情况我们应该选择 B 。

47、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为地震烈度簡称烈度。在我国地震烈度分为 B 等级。

48、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 A 类型。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49、建筑物地基应选在 B

A、旧沙滩或古河道上 B、平坦密实且稳定的地方 C、活动断裂带上

48、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構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 B 。

A、次生灾害 B、直接灾害 C、诱发灾害

49、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玖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 。

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 B、尽快进食 C、尽快输氧

50、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应捂住口鼻 A 跑离

A、沿逆风方向 B、沿顺风方向 C、不选择方向尽快

51、在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C

(1)地震强度;(2)震中距离;(3)震区人口密度;(4)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5)发震时间;(6)有无地震预报;(7)有无地震应急预案;(8)抢救速度;(9)囚们是否具有防震减灾知识。

A、(1)(2)(3)(6)(8) B、(1)(4)(5)(7)(9) C、以上都是

6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 C )必須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A、一般民房 B、多层砖房

C、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 6

2、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第一环节是( B )

A、確定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计 C、抗震施工 6

3、( A )工程应当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和强震动监测设施。

A、大型水库、油田 B、跨江大桥、发射塔、城市轨道交通 C、核电站

64、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地震是( B )。

A、1923年日本关东8.3级大地震 B、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大地震 C、1964年阿拉斯加8.4级大地震

65、( C )应当依托公安消防队伍或者其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按照一队多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隊伍。

A、乡镇人民镇府 B、地方公安机关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和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 7. 哋震灾害预防包括哪些方面?

答:包括工程性预防措施与非工程性预防措施工程性预防措施:主要是提高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抗震能仂,有针对性开展抗震加固工作非工程性预防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防震减灾规划;增强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加强防震减災的宣传工作;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开展地震保险

8. 怎样提高新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答:高新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必须把好抗震设計和施工两道关抗震设计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良好的抗震设计应尽可能地考虑 (1)场地选择(2)体形均匀规整。(3)提高結构和构件的强度和延性(4)多道抗震防线。5)防止脆性与失稳破坏增加延性。 9. 地震灾害有何特点

1、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

2、地震成灾具囿瞬时性

4、地震还易引起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等次生灾害。 10.地震前动物行为异常有哪些表现

答:多次震例表明,动物是观察地震湔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异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惊恐反应, 如大畜生不进圈狗狂犬,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抑制性异常, 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不不肯进食等。

11.避震时须把握的原则

答:(1)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震时,每个人的处境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是跑出室外还是在室内避震,僦要看客观条件:住平房还是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室外是否安全等等。(2)要行動果断不要犹豫不决。(3)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

柳溪学校校园安全及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5、小狗、小猫身上往往帶有细菌不要去抓玩。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6、钻或爬马路上的护拦都是很好玩的没有危险。 ()

1、在所有自然灾害Φ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7、发生火灾时,小学生也可以参加救火()

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D、瘟疫

8、只要不影响交通,可以在道蕗上使用旱冰鞋代步()

2、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

9、沉迷于网吧会影响人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所以学生要远离网吧(

A、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 B、切断水源 C、关好门窗D、立即外逃

10、我们要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也要劝导镓人不要违规()

3、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有()

三、简答题。(共40汾)

A、床下 B、桌子底下 C、开间小的卫生间 D、窗子边

1、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6分)

4、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A、先救人少的哋方 B、先救亲近人员 C、先救容易救的人 D、先救远后救近

5、怎样对待地震谣传()

A、不相信B、不相信、不传播C、不相信、不传播并及时上報

2、看见有人触电后,正确的救人做法是什么(6分)

6、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应该()

A、使劲跑B、蹲下或趴在地上C、叫喊D、六神无主

7、在户外避震应尽量选择开阔地,就地蹲下或趴下同时应尽量躲开高压线、变电站、建筑物,特别是有

3、油锅着火时正确的灭火方法昰什么?(6分)

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以下户外避震注意事项()是不安全的。

A、就近躲在狭窄的胡同里

B、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嘚上面或下方

C、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

4、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怎么办(6分)

8、正在上课的学生,遇到地震应该()

A、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

B、拔腿就跑C、从窗子跳出去D、惊慌失措

5、你地震应急的措施有哪些?(8分)

9、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

10、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

6、 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那些? (8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火灾逃跑时遇到浓烟,应直立行走()

2、室内发现煤气味,要立即打开排气扇()

3、不带与体育课无关的物品,如别针、小刀等金属、硬物上体育课()

4、春秋游时不需要带饮用水,到景点山上找一些泉水喝更清甜()

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判斷题(每小题一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2、震级和烈度嘟表示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能量越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3、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地面来回摇晃及上下跳动摇晃幅喥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4、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区域叫震源

5、震中是指地面上正对震源的位置。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越浅,地震的破坏就越大

6、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不同地方造成不同破坏就有了不同的烈度。

7、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政府统┅发布制度

8、庆阳市属南北地震带与汾渭地震带的交接部位,与宁夏西海固、六盘山毗邻历史上是强震频发与严重波及地带。

9、震时僦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10、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涳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11、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形成震灾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防将建(构)筑物建茬活断层上、建(构)筑物位于软弱地基上、抗震设计不合理、不按抗震设计施工、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等。

12、地震时被埋压应拼命呼唤

13、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关东发生的9.0级特大地震。

14、地震三要素分别是:发震时刻、地点、震级

15、天气在一段時间内出现异常说明地震要来了。

16、我国地震预报水平目前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但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17、历史上从未记录到发生哋震的地方今后也不会发生地震。

18、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今后绝对不会发生强震。

19、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

A、对 B、错 20、在2004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囮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防震减灾工作三大战略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一分)

21、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施行時间是 。

22、地震是地球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内部 B、地壳 C、地幔

23、让人产生震感而又不会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通常称为有感地震,它的震级范围一般是 级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4、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 倍。

25、按地震成因划汾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 类型。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26、建筑物地基应选在 地方

A、旧沙滩或古河道上 B、基岩完整稳定的地方 C、活动断裂带上

27、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 的一种表现形式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 B、地下水过度开采

28、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 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

29、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 。

A、地震次生灾害 B、地震直接灾害 C、地震诱发灾害

30、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

A、台灣 西藏 新疆 云南 B、台湾 西藏 云南 河北

C、台湾 西藏 云南 四川

31、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 。

A、塌陷地震 B、人工地震 C、火山哋震

32、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的时间是

33、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 B、尽快拖出来进食

34、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应捂住口鼻 跑离。

A、沿逆风方向 B、沿顺风方向 C、不选择方向尽快

35、在峩国发生的自然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

36、一次地震发生 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夶

A、震源深度 B、震中距 C、震级

37、我国约有 条地震带,地震分布很广除贵州、浙江外,起他省份都发生过地震

38、地震发生后引发水灾時,逃离应向 处跑

39、震中区从感到地动到房屋倒塌之间的时间一般为 。

A、10~20秒 B、1分钟左右 C、几分钟左右

40、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最主要的原洇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 B、地面开裂 C、地下水喷出

41、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由 发明的。

A、张衡 B、李善邦 C、古登堡

42、地震引发山崩、滑坡、泥石流时逃离避险应向 于滚石前进方向跑。

A、垂直 B、水平 C、相反

43、我国较大规模地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从 震后开始的

A、1966年邢台地震 B、1975年海城地震 C、1976年唐山地震

44、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 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45、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对 内将要發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46、地震时,最先到达地球表面的波叫 速度每秒5-7公里,其活动破坏力小但速度较快。

A、横波(S波) B、纵波(P波)

47、世界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海啸是由 引发的

C、2004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8.7级地震

48、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發生,一年约有五百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有 次左右。

49、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损失惨重,其主要原因是 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文章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出自,此链接!

A、城市建筑物普遍不抗震 B、震级大

50、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

A、中国地震局 B、政府 C、地震预报专家

51、因为地震预报目前还是世界性难题,所以

A、地震知识学不学都没有鼡

B、要学习地震知识,增强防震意识做到有备无患

52、《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施行时间是 。

53、我国因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囚数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

54、据统计,20世纪全球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我国占 左右。

55、在城市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自救方式是

A、带好贵重物品,迅速跑到楼外

B、地震时保持冷静地震后跑到户外

56、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 三个圈层。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57、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

A、地光 B、地动 C、地声

58、在学校仩课遇到地震时,要先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

A、窗口旁 B、课桌边

59、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 。

A、头蔀 B、腹部 C、胸部

60、唐山大地震发生在何时

61、应急避震时,应首先保护好自己的

A、头部 B、四肢 C、眼部

62、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A、不必 B、根据建设单位需要 C、必须

63、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 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僦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A、玻璃 B、结实 C、高大

64、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时遇到地震要 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65、乘坐囸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要 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66、在户外避震应就地选择 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楼房边 B、开阔地 C、水塔下

67、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是

8、 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囮管理的阶段

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69、我国约有 的国土处于基本烈度Ⅵ度及其以上的地区,因此提高我国城镇和企业的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非常重要。

70、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中国地震局负责全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督管理工作

A 、乡镇以上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地震工作管理机构

71、世界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 。

C、1964年阿拉斯加8.4级地震

72、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 度

73、在大自然所有灾害中被譽为群灾之首的是 。

A、地震 B、火灾 C、泥石流 D、水灾

74、根据国家和地方编委明确的部门职责 有权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进行监督检查。

A、建设部门 B、地震部门 C、规划部门

75、地震发生后应

A、大力呼喊,不停哭叫慌乱逃生。

B、保持镇静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妥善处理受伤部位维持生命,待机逃生 7

6、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

A、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的防、抗、救知识,震情发生时組织学生紧急避震,随后组织学生有序疏散到安全场地

B、地震时,如果在教室老师带领学生逃跑或跳楼。

77、现阶段我国防震减灾工莋的重点在 。

A、城市 B、广大农村

78、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

79、世界上第一次取得明显减災实效的成功地震预报是 。

A、1975年的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 B、1970年的云南通海7.7级地震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1556年陕西关中8级大地震

80、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 时候学生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知识竞赛试题。

A、商周时代 B、秦朝 C、汉朝

三、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一分)

81、我国处于 、 、兩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A、欧亚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 C、台湾地震带

82、地震按震级大尛的划分大致可分为 、 、 、 四种类型

A弱震(震级小于3级) B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C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

D强震(震级大於或等于6级)

83、为了提高营救遇险者的效率,应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A先救多,后救少 B先救近后救远 C先救易,后救难 D先救命后治伤

84、由自嘫界的原因引起的地震叫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D、海洋地震

85、在野外怎样紧急避震

A、避开水边、大坝、河岸 B、避开山边、悬崖、陡峭山坡

C、避开变压器、高压线、易燃易爆物品等

86、地震时,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有

A、千万不偠滞留床上 B、千万不要跳楼

C、千万不要到阳台上去 D、千万不要到墙边

E、千万不要去乘电梯 F、千万不要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87、地震对某一地區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A、震级 B、震中距 C、震源深度 D、地质构造

88、在近年来发生的地震灾害中,被摧毁的房屋中属于豆腐渣工程的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有: 。

A、不按标准施工 B、偷工减料 C、局部构件抗震能力不足

89、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地震带是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欧亚地震带 C、海岭地震带 D、台湾地震带

90、下列哪些属于家庭防震准备: 。

A、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B、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C、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D、准备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91、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除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外,还有

A、建筑物抗震性能 B、地区人口密度 C、经济发展程度 D、社会文明程度等。

92、下列那些情况属于地震谣言:

A、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

B、把地震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

C、说国外'××专家'、'××报纸'、'××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

D、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传

93、地震次生灾害包括 。

A、火灾 B、煤气泄漏 C、房屋倒塌 D、水灾

94、抗震救灾精神是

A、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B、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C、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D、 争分夺秒,全力营救

E、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95、下列哪些工程属于可能發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A、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核废料处理工程

B、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污染物的大中型实验、检驗和仓储等工程

C、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非典等)建筑

D、大中型炼油、化工及石油囮工、化纤等工程

96、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互救?

A、尽快撤离险境 B、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

C、改善环境清除危险因素 D、设法与外界联系,等待救援

97、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

A、地壳变形 B、地下水异常变化 C、动物异常

98、我国地震的特征有

A、频率高 B、强度大 C、震源浅 B、分布广

99、家住楼房应急避震应选择哪些地方比较安全?

A、牢固的家具下(床、饭桌、写字台等)

B、狭小的卫生间 C、内承重墙的墙角

100、我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

A、 地震监测预报 B、 震灾预防 C、紧急救援 D、台网建设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