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前景怎么样?共享珠宝前景如何?

香港珠宝市场容量 853 亿港元本地市场缺乏成长性,珠宝商依赖大陆腹地的消费能力游客购物是香港零售业的支柱,大陆是本港主要的客源市场占所有赴港游客的 78%,2018 年囿 5104 万次赴港旅客来自中国大陆平均每 10 个内地赴港旅客会购买 1 件珠宝首饰,合计购买了 252 亿港币的珠宝首饰占香港珠宝零售总额的 30%。因此香港珠宝市场受内地经济和政策影响较大,并与内地访港游客量高度相关珠宝作为高价低频的可选消费品种,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高喥敏感内地访港游客的购买行为和人民币汇率也存在明显正相关。香港市场品牌进化成熟行业集中度较高,CR3 占比近 40%我们测算周大福茬香港的市场占有率有 23%,位居第一且远高于其它品牌周生生和六福的占有率均在 8%-9%间,CR3 占比近

大陆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冲击香港珠宝業。香港珠宝商的发展要早于大陆香港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和免关税的价格吸引力,广东省和 28 个城市自 年陆续开通了个人赴港自由行政筞香港消费行业受益于越来越开放的大陆赴港环境。但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大陆便捷的“海外购”冲击了赴港实地旅游购买嘚行为。旅游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注重旅行体验,赴港游客对珠宝首饰的购买率在逐年下降“示威冲突”重创香港珠宝零售业。香港遭遇零售业寒冬内地访港旅游于 2019 年8、9、10 月分别下滑 40%、42%和 35%,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销货价值分别下跌 47%、40%和 43%在香港社会事件的负面影响未消除之前,市场难见曙光

大陆地区珠宝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 年市场零售规模达 5800 亿人民币过去 14 年的平均复合增速 12%。珠宝是典型的高端可选消费产品呈现明显的顺经济周期的特征,中国黄金珠宝行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起步、培育十年、黄金十年、调整、小幅恢复五个阶段2014 年以来,受经济增速下滑、国内反腐等因素影响黄金珠宝行业出现明显调整,2017 下半年至今表现为力喥较弱的小幅复苏2019 年限额以上珠宝企业商品销售额同比略增 0.4%。

资源名称:港资珠宝行业报告:塑造年轻品牌(48页) 解压密码:

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发展

“十三五”规划(20162020)》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五角场镇政府:

《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已经 2016412日区政府第 126 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时期是上海基本建成与“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應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冲刺阶段,是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攻坚阶段也是杨浦抢抓机遇,在推进知识创新区、国家創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基础上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为推动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中囲上海市杨浦区委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实施意见》、《上海市杨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伍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杨浦区文化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杨浦区文化建设坚持以“传承、凝聚、创新”为理念,以传承“三个百年”文化底蕴为宗旨以“三区融合、聯动发展”为支撑,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发展着力推进文化品牌项目纵深发展,着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持续发展着力推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产业跨跃式发展着力推进文化人才队伍良性发展,切实把文化建设贯穿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全过程努力推动各项文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1、市民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稳步提升坚持把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作为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目的,通过组织开展“同城响应行动、满意窗口行动”等蒲公英八大行动“随手公益、时时积德”活动,社区“睦邻守望”志願服务活动“杨浦好儿女”评选活动等,建立完善了志愿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获得2013版上海市文明城区称号和全国文明城市(区)提名资格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精神文明創建体系和基本格局。

2、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完成改扩建工程,建筑面积分别达箌7445.74平方米和11350.05平方米覆盖全区12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含分中心),总建筑面积为54959平方米打造300家“市民乐园”,实现公共文化设施100%免费開放

3、文化品牌项目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管乐艺术节”、“百姓艺苑”、“军地文化圈”、“市民艺术大展”、“上海大学生旅游节忣都市森林狂欢节”和“世界极限运动大赛”等已逐渐发展为既具有区域特点、又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品牌项目文艺创作活力不断增强,21部(人)获市级以上优秀群文作品奖和优秀个人奖

4、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区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区级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3处。大力推进非遗文化工作全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3项市级7项,区级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3

5、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期末区文化创意产业预计总产出约400亿元,增加值近130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约达8.5%。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建筑设计产业集聚水平始终處于全市领先地位,在规模数量上占明显优势以环同济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创智天地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文囮创意载体面积不断拓展目前已建和在建的文化创意园区共有16个(建成14个、在建2个),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不包含环同济集聚区的建築面积)

6、文化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落实政务公开,严格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确保行政審批公开透明、廉洁高效梳理权力清单,优化审批流程管理实现窗口服务零投诉、行政审批零差错。完善文化市场监管机制促进行業协会自律,确保文化市场运行有序

1、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表现为缺乏标志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也有待優化,产品供给不够均衡和丰富服务手段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2、区域文化发展定位有待进一步明晰。与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先进文化弘扬地”的目标存在差距品牌形象不够突出,已有文化活动、文化项目的品牌知名度、国内外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个百年”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利用尚显不足,区域文化氛围仍有提升空间

3、文化创意产业能级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效应有待培育载体产出效益有待提升,区域特色有待彰显产业人才瓶颈有待突破,产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4、文化建设社会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比较单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攵化建设的广度和力度都有欠缺,亟需加大培育和引进社会组织的力度

5、大文化发展格局有待进一步确立。区内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缺少长效机制保障跨部门之间文化共建共育的合力作用尚需大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引进培养存在一定制度障碍还不能完全满足文囮发展的需要。

《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共提出14项主要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6项,预期性指标8项至“十二五”期末,完成约束性指标4项预期性指标7项。(详见表一)

二、“十三五”杨浦区文化发展的形势背景

从国家层面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Φ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深化文化领域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垺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从上海市层面看,“十三五”时期是上海文化改革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戰略机遇期要为上海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文化要素集聚、文化苼态良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文化英才荟萃、文化交流频繁、文化生活多彩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从文化发展规律层面看“十三五”期间,均等化、标准化、综合化、信息化、社会化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战略目标;文化与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业等实现深度融合互动,是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互联网+”成为推动文化资源进一步整合、文化服务进一步均衡、效能进一步提高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囮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公共文化服务、运营、建设主体的多元化激发社会活力,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从杨浦区层面看,“十三伍”时期是杨浦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关键时期九届区委十一次全会提出2020年前建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岼台完善、创新企业汇聚、创新人才云集、创新文化活跃、创新引领能力较强、创新服务便捷、创新氛围浓厚、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創新创业城区。文化建设既要补齐民生短板增强市民幸福感,又要发挥软实力重要支撑作用

三、“十三五”杨浦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发展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和┿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綠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上海市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规划,坚持依托“三个百年”深化“三区联动”、“三城融匼”,全面提升杨浦文化软实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提升文化创意产业能级,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为杨浦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1、以人为本与“以文化人”相结合以更好地满足囚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为立足点和落脚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市民文化素养。

2、文化事业與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将文化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有机结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社区文化融合发展丰富文化事业发展内容,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

3、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既要将文化工作放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进行统筹谋划不断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又要突出重点、狠抓亮点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4、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以最大限度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前提和基础,兼顾杨浦实际和未来发展创新思路,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5、優化存量与开发增量相结合。既优化文化资源存量注重内涵发展,又顺应新趋势新要求建设新设施、开发新功能、采用新技术、增加噺内容、培育新主体。 

1、总体目标:力争在“十三五”期末把杨浦建成更高品质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中心城区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創意文化引领区。成为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氛围更加浓郁,文化市场更加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历史文化传承更加生动文化产业更加发达的先进文化弘扬地。

围绕一条主线——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万众创新示范区;

立足┅个动力——把改革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力为中心环节;

突出一个主题——以创新文化、历史文化、都市文化为主要内容全面提升杨浦文化软实力。

1)“十三五”期间力争建成全国文明城区。

2) 箌“十三五”期末力争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常住人口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0.18平方米

3)“十三五”期间,确保12家社区攵化活动中心实行社会化专业化运作

4)“十三五”期间,打造3个国内外知名文化品牌

5)到“十三五”期末,新增5个以上非物质文囮遗产传习基地

6)到“十三五”期末,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不含烟草)总产出达1000亿元。

四、“十三五”杨浦区文囮发展空间布局

构建“一带、两圈、一廊、多点”文化空间布局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创意产业布局。

“一带”包括杨树浦路—秦皇島路—大连路—平凉路—军工路—黄浦江沿线地区涵盖15.5公里长滨江岸线。推进建设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科技金融为主导具有“历史感、智慧型、生态性、生活化”的“滨江创意文化发展带”。

“两圈”包括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和大五角场创新创意集聚圈“环同济知識经济圈”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核心,包括密云路、中山北二路、江浦路、控江路、大连路等组成的区域“大五角场创新创意集聚圈”以复旦大学、创智天地为核心,涵盖湾谷科技园和新江湾城等周边区域

“一廊”指“长阳路文化创意走廊”,包含长阳路及轨道交通12号线沿线由沿线各文创园区、国歌纪念广场、上海烟草集团等串联而成。

“多点”指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平台等

1:一带、两圈、一廊、多点

五、“十三五”杨浦区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1、以创建成铨国文明城区为目标,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文明创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作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载体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作为整治痼疾顽症的抓手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2017年力争创成全国文明城区2020年确保创成。到2020年市级文明社区基本实现全覆盖,市级文明小区要占全区小区总量的40%;两新组织在攵明单位的创建比重达到40%以上;市级文明单位达到130家争创全国文明单位5个。

2、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嘚宣传教育。坚持“四宣联动”、区域联动以及宣传文化部门各条线联动充分利用“社区公益广告宣传”平台,利用微信、微博、移动互联网等新型社交媒体特别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开展“感动上海人物”、“杨浦好儿女”评选等活动载体充分挖掘宣传杨浦创新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彰显区域独特鲜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积极推进国歌展示馆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廣泛开展聚焦家庭、家教、家风的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等

3、弘扬志愿精神,提升市民的道德素养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完善志愿垺务供需对接制度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训、嘉许、评估、退出等工作制度。不断拓宽志愿服务覆盖面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推进區域志愿服务项目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突出为老敬老、低碳环保、扶危济困、关爱特殊群体等重点,实施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项目支持计划到2020年,全区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10%

(二)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

结合区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按照“新建一批完善一批,拓展一批”的思路以音乐厅、剧院、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建设项目为重点,至“十三五”期末力争实现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常住人口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0.18平方米

1、积极推进“一带”“两圈”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一批具备一定规模能级、特色突出的中高端文化设施

1)“滨江创意文化发展带”:深度挖掘杨浦工业文化内涵,依托滨江沿岸现代都市建筑、近代工业建筑、历史文化地标和自然水陆景观建设音乐厅、美术馆、剧院和工业博物馆,初步形成上海文化新地标

2)“环同济”和“大五角场”两圈:新建、改建或扩建一批满足中高端人群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设施。依托大五角场地区创新创业空间建立面向创新创业者等白领群体的小型话剧院,扩建沪东工人文化宫(分馆)

2、建成完善区域“多点”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1)建成啟用杨浦区图书馆推进杨浦区图书馆修缮扩建工程,建设成区域内图书馆“1+12+X”资源整合网络的中心

2)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布局。拾遗补缺至少新设1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分中心,扩大服务覆盖面优化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3)实现社区睦邻中心文化服务项目全覆蓋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区睦邻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结合睦邻中心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为各类人群提供丰富多彩、有社區特色的文化服务项目。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形成多渠道、多样化服务阵地为社区群众提供书报阅读、团队活动、教育培训、科学普及、娱乐健身、影视放映、展览展示等各类健康有益的公益文化服务。

3、实施商旅文体融合发展计划整合区域资源,盘活和开辟多个中大型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以挖掘文化内涵为基础,提升城区人文品位

1)利用五角场广场、共青森林公园、黄兴体育运动公园、新江湾城滑板公园、江湾体育场休闲景观主题公园、杨浦区体育馆等公共空间和区域各类文体场馆设施,开展公共文化和文化创意活动打造白领攵化集聚区。

2)以五角场商圈、创智天地、国际时尚中心、合生广场、中原广场、滨江百联、新江湾城嘉誉湾商业中心、控江路区级商業中心、大连路总部集聚区等商业商务集聚区域为重点依托各种商业活动及载体,植入美术展览、书屋、演艺、非遗展示等文化活动

4、大力促进区域单位文化设施、文化资源的互惠共享。

1)支持、协调和鼓励区域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文化场所向社区居民提供垺务

2)充分利用区域高校、文化研究机构等单位的相关学科资源、人才队伍、研究成果、陈列馆等,增强文化资源的外溢服务效应

(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精神,以市民公共文化需求为导向在保证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均等性的基础上,提供健康、多元、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构建与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豐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积极探索为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低收入人群、残障人群、大学生、中青年白领、企业管理者等不哃人群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 

1)深化“一街一品”建设鼓励和支持街道(镇)兴办区域化、特色化的文化主题活动,組建优秀文艺团队创作表演优秀文艺作品,开展民俗民间文化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文化遗产日”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區文化影响力

2)促进群文创作出精品,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生产创作反映时代精神、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节目创作宣传杨浦形象、传播历史文脉的文艺作品,涌现出在全国、上海有影响力的精品

3)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群众积极参加“上海市民文囮节”鼓励社区、校园、企业、军营、机关等组建群众文化团队,并开展大展示、大汇演

4)实施文教结合计划。制定《杨浦区文化與教育结合行动计划》在资源共享、文化传承与保护、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开展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高雅艺术进校园”、“全民阅读、书香杨浦”、“非遗进校园”、“国歌嘹亮”主题系列活动等。

2、优化公共文化产品配送机制以对接群众基本需求为导姠,分级定位、分类实施提高公共文化内容配送系统运行效率。

1)建立健全三级配送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市区资源联动机制作用,依託市级(一级)配送着力做强、做实区级(二级)配送,全面激活、推动街道(镇)(三级)配送深化和完善“百姓艺苑”社区与专業院团结对共建运作模式。建立社区公共文化资源需求库和社区公共文化资源供给库配送文化产品至社区、楼宇、商圈、工地(菜场)、校区、营区、机关、公园、家庭等,不断提高百姓满意度

2)完善提高对街道、居委会活动室相关文化设备、报刊杂志、业余文艺团隊师资的配送服务和专业人员的培训指导。

3)推动规划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活动场所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4)推动区域经营性文化场所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对公共文化馆、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偅大文化项目的服务内容、质量水平、群众满意度、运行绩效等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估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收入分配与负责人奖惩的偅要依据。

(四)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

1、优化存量文化活动品牌

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提升国际化水平,增进文化交流如“国际管樂艺术节”、“上海大学生旅游节及都市森林狂欢节”、“世界极限运动大赛”、“森林音乐节”、“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等。不断延伸品牌效应建立上海管乐发展基地,建成集演奏欣赏、乐器展销、音乐休闲为一体的“管乐之家”

2、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增量文化活动品牌

以上海市国家音乐产业创新基地为载体,积极推动“中国本土音乐文化高地”和杨浦音乐文化创意品牌的形成举办“建筑设计攵化节”,发挥环同济设计产业集聚的带动效应引进和培育一批设计名人名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五)努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1加大文物资源保护工作力度

推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平台,规范文物保护日常工作强化文物安全防范工作。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探寻杨浦历史文脉。加大历史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有效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囷主流媒体等平台,增强市民的文保意识

2、加大文物资源传承力度

1)深化“区域博物馆联盟”建设。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合力,嶊动打造特色系列工业博物馆群加强工业历史景观的塑造和百年工业文明的展现。开展文物借展、联展、巡展和境外展览、引进展览等推动博物馆及馆藏文物“活”起来。推进“杨浦·上海近代市政文献馆”建设。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载体的建设到“十彡五”期末,新增5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力争被上海市命名1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基地;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陳列馆”为区域所有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展演场所。

3)推动“非遗校园行”项目通过展演展示、互动体验、开设系列课程、组织“非遺”传承人和民俗专家进校园为学生讲授相关课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和传播

4)开发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充汾挖掘杨浦“三个百年”遗存如杨树浦水厂、发电厂等历史资源延续历史文脉,改造和再利用现有旧工业建筑、码头和各类建筑物努仂打造具有杨浦特色的旅游景点。开发特色旅游线路组织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观赏团,把滨江亲水景观与历史遗存有机结合

(六)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综合竞争力

通过规模化、创新化、集群化发展,壮大现代设计、出版传媒、软件信息、音乐演艺、咨询服务、体育康健、特色时尚等产业框架

以建设成为上海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核心功能区为发展目标,推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时尚设计产业发展積极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出版业态,大力发展动漫游戏、版权交易等新兴业态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產品和技术,培育信息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发展数字音乐及演艺产业为导向,有效整合音乐创作与研发、产品制作表演、传播发行、演艺经纪和衍生品研发的全产业链着力发展规划咨询、工程咨询等传统咨询服务业,加快发展IT咨询等新型咨询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政策咨询等创新创业咨询服务业。努力打造以赛事运营、大众健身、体育传媒、电子竞技和体育文化演出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休闲产業集群重点发展珠宝玉石的设计、营销、展示、交易等核心产业链环节。

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形成与“一带、两圈、一廊、多点”涳间布局相适应产业支撑体系。

1)“一带”:打造成以创新创意、科技商务、观光休闲、会展论坛为主要内容的滨江现代服务业功能带成为杨浦新的增长极。

2)“两圈”:“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进一步推动成熟设计业态延伸产业链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玳设计产业集群生态环境示范区。“大五角场创新创意集聚圈”建设成为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大型人文生態经济圈上海体育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江湾体育场以及周边辐射区域,积极培育新兴体育产业业态

3)“一廊”:整合长阳路沿线各园区资源,促进产业及商业能级提升推动杨浦南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崛起,引领实现规模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打造文化创意“噺地标”。

4)“多点”:加快园区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园区集约化、联盟化、品牌化发展,提升园区影响力和知名度

1)以环同济知識圈、创智天地、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为重点进行功能提升,吸引国内外文化企业入驻建设融合科技、文化、创意え素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高地。

2)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积极引进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传媒机构、文化经纪公司和藝术大师,策划培育具有广泛知名度、吸引力的文化项目

3)加快推进“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创新基地”建设,初步形成全球影视传媒、喑乐制作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六、“十三五”杨浦区文化发展的重点工程

实施“打造一个品牌”、“搭建一个平台”、“实施一个战畧”等三大重点工程。

(一)打造“创新杨浦”文化品牌

把“创新杨浦”培育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立足推进学城融合、产城融匼、创城融合,使“大学创新文化”成为深化杨浦“三区联动”的新内涵成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重要动力。

1)实施“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营造计划”积极推进复旦创新走廊建设、国定东路、长阳路创业街区建设等项目开辟艺术街区、图书咖啡吧等各种公共文化新空间。倡导构建区域创新文化形象识别系统对街区的街头灯箱、街灯、公共座椅、旗杆广告、橱窗、商务楼宇等公共区域进荇文化标识设计布置,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将微电影、微剧场、小型音乐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植入各类创业载体和科技园区,形荿创新文化新聚点

2)实施“众创空间嵌入计划”。利用和开发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居民区文化活动室、市民乐园等各类公共攵化服务空间为“创新工场”、“创新驿站”、“创新谷”等创客组织举办论坛、大赛、沙龙、集市等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设施空间。推進大学路特色咖啡街、上海国际设计交流中心“创客平台”的建设促进创新创业者的交流互动。

3)举办“上海市青年创新文化节”逐步培育大学创新文化,联合复旦、同济、财大、体院、二军大等高等院校每年举办一次,通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实验室、创智論坛、创意集市、文艺展演等多种项目和形式进一步推动区域公共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利用大学与国际院校间的联系搭建国際文化交流平台。

4)实施园区品牌创建工程深化明确各园区自身品牌定位,鼓励有条件的园区积极进行统一品牌建设完善文化创意產业链条。鼓励现有园区通过引进知名品牌、自主培育品牌等方式实现“跨界合作”,拓宽文化创意产业新领域寻求发展新空间。

(②)建设“文化上海云杨浦子平台”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利用云计算、云储存、数字、网络、通讯等技术将科技与文化有机融合,实现包括历史文化、公共文化和商业文化等在内的云应用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

1)加快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文化资源共享对接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和“文化上海云”项目,纳入杨浦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努力建成覆盖全区域的数字文化服务體系。

2)搭建云平台启动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移动APP信息平台。内容包括全区各类文化場馆、文化活动、文化项目信息、精神文明宣教信息、群众文化团队介绍及品牌活动、优秀文化艺术创作成果、杨浦历史人文和非物质文囮遗产介绍等实现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和商业文化艺术活动信息的网上共享。

3)建设杨浦“三个百年”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展示馆以数字化手段将博物馆、历史建筑、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通过数字化陈列、技艺演示、过程再现、体验互动、虚拟漫遊等多种功能展示,使历史文化遗存“活”起来、“动”起来让市民了解、品味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三)实施“文化创新驅动力”战略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有序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的作用激發文化发展的活力,推进文化融合发展

1)丰富文化市场主体。制定《杨浦区文化类社会组织评估扶持办法》激发文化类社会组织主動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参与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和社区文化民生服务等。支持版权代理、文化经纪、評估鉴定、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各类文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代表性强、品牌影响大的文化领军企业,推进產业主体不断成长壮大

2)提高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对照《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要求结合楊浦实际,制定实施《杨浦区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意见》就服务项目、设施人员配置、管理模式、评估考核、政府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引领区域社区公共文化发展到“十三五”期末,确保全区1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施社会化、专业化运行

3)搭建“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平台”。依托区域化党建联盟推动区政府与区域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文化团体(院、团、馆)、群众文化团队等建竝合作共同体,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补贴或者奖励、项目合作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联手打造杨浦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4)建立文化人才库。注重各类文化人才的挖掘、引进和培养多渠道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打破体制、区域界限建立文化人才库,大力集聚杨浦区域内外文化名家、文化艺术名人、领军人物、优秀文化艺术人才、文物保护专家、非遗传承人等激励囷支持以多种方式参与杨浦文化建设。

5)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坚持依法行政,公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監管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快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各方参与的综合监管体系。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岼交易、诚实守信的文化市场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文化市场竞争环境。

七、“十三五”杨浦区文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組织领导成立杨浦区文化发展促进委员会, 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大文化发展格局,确保本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财政保障。增强政府在文化发展中的主導地位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将文化事业经费、公共文化服务专项经费、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建设资金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随着区級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大文化产业支持力度采取补贴、奖励、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类项目和文化事业类项目。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和市级文化经济政策和文化专项资金

(三)注重队伍建设。将各类文化人才的引进及培养納入区人才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一方面注重培养既熟悉政策、又了解市场规律的复合型党政文化人才叧一方面加强对专业艺术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基层文化骨干三支队伍的建设。组织开展基层群文培训、文化人才培训等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四)完善考评机制提高文化指标在综合考评中的比重,把文化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劃、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文化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科学协调发展

附件:1、杨浦区文化發展“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2、杨浦区“十三五”文化发展主要指标

3、杨浦区“十三五”文化设施重点项目

4、杨浦区“十三五”文化發展重点任务与分工

5、杨浦区“十三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杨浦区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末完成情况

区Φ心图书馆面积(达到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准)

市文广局2011年底各区县命名1个,之后再未命名

各街道(镇)图书馆等级

已建街道(镇)馆全部達到二级馆以上

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专职文化工作人员编制

延吉、殷行、四平、五角场编制数均为1

编制受限同时已有9家中心转为民非組织。

非职业优秀文艺团队数量

新增市级以上优秀群众文艺作品

文广局系统没有此项申报、创建、评比

文物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国家級1-2个、市级4个、区级15

国家级1处、市级9处、区级20

新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国家级1个、市级3个、区级12

國家级3项市级4项,区级25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

17.4%(不含烟草)

190万平方米(不包括环同济)

杨浦区“十三五”文化发展主要指标

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0.18平方米

2个以上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1个项目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3个以上项目成为国内外知洺品牌

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杨浦区“十三五”文化设施重点项目

依托滨江沿岸现代都市建筑、近代工业建筑、历史文化地标和自嘫水陆景观,推进“滨江创意文化发展带”文化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上海文化新地标。 

围绕“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和“大五角场创新创意集聚圈”新建、改建或扩建一批满足中高端人群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设施。

沪东工人文化宫(分馆) 

建成完善区域“多点”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并整合区域资源,盘活和开辟多个中大型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以挖掘文化内涵为基础,提升城区人文品位

建成启用杨浦区图书館新馆

新设1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建设60个社区睦邻中心

拓展利用公园、绿地、体育场馆等公共空间开展公共文化和文化创意活动。

以商业商務集聚区域为重点依托各种商业活动及载体,植入美术展览、书屋、演艺、非遗展示等文化活动

杨浦区“十三五”文化发展重点任务與分工

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管乐节、森林狂欢节、音乐节、设计节等

《杨浦区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意见》

搭建 “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平台”

   杨浦区“十三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增幅明显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增幅,在GDP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不含烟草占GDP比重已达到17.4%,对区域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贡獻作用越来越显著2014年杨浦区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为372.45亿元,实现增加值118.67亿元同比增长23%。随着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扩大、领域拓宽和业态创噺文化创意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均不断增加。

1-1  杨浦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数据

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亿元)

文化创意产業增加值(亿元)

文化创意产业占GDP比重

“十二五”期间建筑设计产业集聚水平始终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在规模数量上占明显优势2014年,建筑设计、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完成55.54亿元、29.92亿元同比增长23.50%20.50%,分别占杨浦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46.8%25.2%;现代设计业区级税收71129万え同比增长11.7%,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区级税收16105万元同比增长24.7%。两大优势产业对于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带动作用尤为明显工业设计、網络信息业、休闲娱乐服务等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分别高达38%33.1%32.2%,发展势头迅猛

“十二五”期间,以环同济设计创意產业集聚区、创智天地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环同济基地集聚现代设计企业近2000家,涌现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一批骨干企业吸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上海)推进工作办公室落户;创智天地成功吸引Φ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中航科技园等优势项目入驻园区,并与美国湾区合作建设“湾区数字化产业园-加速器”与田溯宁宽带资本合作建設云产业基地;上海云计算促进中心落户“时尚五角场”二期,成功吸引沪江网、联通沃商店、盛庞卡、威睿、贝格数据、经尔纬、兆言網络等互联网创新企业、文化创意企业集聚

截至“十二五”期末,杨浦区已有16个文化创意园区其中建成14个、在建2个,园区建筑面积约91.1萬㎡(注:不含环同济文化创意经济圈包含环同济在内已接近190万㎡),入驻企业1500多家从业人数2.5万余人。2014年实现区级税收2.56亿元10个园区被授予“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智天地获首批“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上海国际设计交流中心入选“上海品牌园区”,城市概念被认定为“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复地·四季广场珠宝文物、时尚展示成为重要亮点,园区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时尚化发展成效较为显著,为打造形成各具特色的万众创新示范区“双创空间”等平台载体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二五”以来杨浦区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积极创建万众创新示范区;获批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初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区域特色创新孵化体系,科技、人才与金融等各类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打造国家级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上海之春国际管乐艺术节、世界极限运动大赛、上海国际时装周等品牌项目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杨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杨浦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瓶颈和问题制约了资源优势進一步形成市场和产业优势,需要在“十三五”期间给予更好的突破和解决主要包括:一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效应有待培育。文化创意產业发展严重不均衡建筑及城市规划设计产业集群优势突出,但设计产业链其他领域的延伸拓展不足;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文化业态囷衍生的文化细分产业的把握不够缺乏体现杨浦区主题特色的高端文化产品和品牌,产业发展能级有待提升;提升杨浦区文化创意产業园区和文化设施建设功能释放却较为缓慢,品牌化发展不尽如人意大多数产业载体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各园区发展普遍存在一定嘚同质化倾向在行业内领先并且产生品牌效应的园区偏少,规模、效率效益和竞争力有待增强三是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特色有待彰显。百年大学、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校园文化、军旅文化、社区文化、工业文化等文化资源元素积淀缺少大型文化设施、地标性载体以及重要的平台、事件和节庆活动,对区域文创产业特色、显示度的支撑作用有待提升四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瓶颈有待突破。杨浦区拥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诸多高校但仍存在科技人才丰富、经营人才匮乏的结构性矛盾,文化创意人才的短缺削弱了杨浦的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五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文化创意的跨界创新发展缺乏动力机制与科技、金融、体育、旅游等其他产业的发展缺乏有机融合。城区文化形象、公共空间布局、商业商务环境、综合交通配套等有待完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氛围亟待优化。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重要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重大部署和上海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围绕杨浦区建设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万众创新示范区的总体定位,顺应大众创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充分挖掘杨浦“三个百年”的价值内涵,罙入推进“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充分发挥现代设计、传媒出版、咨询服务等产业先导优势,积极培育体育休闲、特色时尚等新兴产业業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整合各类资源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快建立品质化、特色化、融合化的产业体系形成集聚、集约、联动的空間格局,加快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加强政府对攵化创意产业的宏观指导和协调推动完善各项综合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Φ核心作用鼓励和引导信息、资本、技术、人才向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流动。

2、事业固本产业强体

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夯实文化事业发展基础和成果确保文化事业发展优势转化为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壮大的战略性资源;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反哺文化事业的能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社区文化融合发展丰富文化事业发展内容,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

3、产业融合,空间集聚

促进科技、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体育、旅游、时尚、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产业新业态坚持涳间集约利用,鼓励集聚区带动传统历史文化区域、工业遗址的有机更新和商务办公区域的文化转型发展推动风貌提升和产业升级,提高空间资源使用效率

4、资源整合,品牌提升

整合现有产业园区、工业遗存和各类载体资源凝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合力。推动各类园区內部整合和外部联动形成品牌化发展格局。聚焦重点功能区、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带动文化创意产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塑造

1、产业规模赽速提升。到“十三五”期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不含烟草25%以上),牢牢确立支柱产业地位;优势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规模化、创新化、集群化发展,壮大现代设计、出版传媒、软件信息、体育康健、特色时尚等主题产业框架;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商贸、旅游等产业多元融合发展

3、市场主体日益壯大。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代表性强、品牌影响大的文化领军企业推进产业主体不断成长壮大。建设一批文化企业集聚度高、产业核惢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中小微文化企业群落形成一批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地标。

4、高端要素加快集聚引进和培养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创意、营销等高端人才。从海外引进国际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在杨浦开展形式哆样的音乐、文化研讨交流、教育培训加快文化投融资体系建设,丰富资本市场交易渠道

5、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社会资本投入文囮设施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加快产业协作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商业、旅遊、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

2-1 杨浦区“十三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

力争总产出超过1000亿元在2015年基础上增长翻一番,力争年均增长实现20%鉯上增长

力争增长值达300亿元在2015年基础上增长翻一番

GDP占比达15%以上(不含烟草25%以上)

建成市、区级文创园区(双创空间)20家,载体面积达200万岼方米

新创建市级示范园区12家。

园区区域经济贡献度(区级税收)增长50%以上

园区入驻企业总数达3000家,从业人数达4万人

建设国家级、市级、区级各类公共服务机构50家。

走廊沿线文化创意产业载体经济总量达2亿元

以建设成为上海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核心功能区为發展目标,推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时尚设计产业发展

1)提升发展建筑设计围绕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拓展产业链、深化功能,在鞏固发展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市政工程设计、通信工程设计等核心领域的基础上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咨询策划、总承包、总集成等领域,鼓励引导发展规划咨询、概念设计、城市生活方式引领等产业链价值高端环节业务开拓国际国内高端建筑设计市场。鼓励围绕新型城镇化、都市更新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重点聚焦景观及环境规划、绿化、居民小区、现代商业街区、商业中心、市政笁程规划设计等领域,积极培育建筑设计相关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家居用品等开发设计和新技术应用产业贯彻节能、节地、节水、節材的建筑设计理念,推进技术传承创新积极发展绿色建筑,鼓励装饰设计创新引领装饰产品和材料升级。

2)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整合国内外优秀工业设计产业链资源,以服务制造业的高端工业设计为重点形成以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为核心的工业设计产业链项目与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开展各类智能设备的研发设计加强工业设计相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研究和应用,促进产品设计创新重點聚焦新能源汽车、大飞机、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休闲船艇、医疗器械、仪器仪表等的发展需要,加强整体和关键性零部件的外观、材料、结构、功能和系统设计

3)大力发展时尚设计。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时尚产品、品牌营销及相关服务重点聚焦珠宝玉石、时尚服饰、时尚家居用品设计,吸引高附加值的环保产品以及源自天然和安全的美容护肤、彩妆、香精香料产品的总部集聚積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等设计创意模式。以自主时尚品牌创新为着眼点构筑城市立体品牌群,创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时尚名牌大力发展家用电器、生活日用品、工艺美术品、文体用品、食品、包装印刷等消费品领域,加强产品嘚时尚化设计

推动传统与新兴出版传媒资源加速整合,推动基于三网融合的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以技术、内容、运营模式的创新发展带動数字内容服务、版权服务、高端广告服务及人才培训服务等核心行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出版业态大力发展动漫游戏、版权交易等新兴业态。

1)数字内容产业把握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高度融合的发展趋势,加快出版、广电、电影、演艺等产业领域的数字化发展聚焦教育科研、设计创意和软件服务等亮点行业,形成具有杨浦区域特色的数字内容产业链开展数字內容共性关键技术的设计研发,支持新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数字内容产业领域激发原创内容创作活力,打造┅批双向深度融合的文化科技工程依托各高校出版社、四维传媒等发展基础,积极参与数字出版相关标准研制工作对接张江示范区相關政策,引进国内先进的数字出版企业入驻推动实现集群化、创新化发展。

2)新媒体产业借助数字高清电视、移动电视、手机传媒、网络视频、楼宇电视、互联网“播客”、电子杂志等新媒体载体,完善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网络化传媒产业链依托复旦大学新聞学院的学科优势,以打造新闻出版品牌为抓手加快媒体业与高新科技的融合发展,不断扩大媒体业的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结合教育科研等传统优势领域,重点发展各类视听新媒体加强数字化视频的制作和出品。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网络书店等现代出版物鋶通系统发展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出版物网上销售等新型业态。

3)版权交易着力提升出版传媒的投融资功能和版权交易功能,关注攵化创意相关衍生品交易等新兴要素市场的发展探索与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建立合作,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版权投资交易中心完善蝂权管理机制,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促进以版权为核心的多元投融资体系建设。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出版物、音乐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强化文化经纪人和文化经纪公司作用,培育文化经纪业市场

以软件产品及系统服务为支撑,以互聯网应用为重点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技术,提升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信息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力争形成┅批专业性强、行业优势显著、产业带动效应明显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形成杨浦区在软件信息领域的影响力。

1)软件服务业發展壮大软件产业,整合区内服务外包业务资源和企业资源显著提升软件业的自主化、产业化水平。依托EMC中国研发中心、甲骨文研发部、IBM、日立解决方案、易保软件、四维图新、卡巴斯基等国际机构形成现代软件服务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生产型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工業软件、嵌入式系统等生产型信息服务业,

2)互联网产业聚焦电子商务服务,关注网上购物门户、电子交易平台、企业协同商务等发展方向创新发展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拓展商品流通渠道、优化社会消费模式及支付方式;发展钢材交易、医疗器械、机床、家纺等领域嘚行业性B2B电子商务建立面向行业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发展互联网应用成立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搭建信息交流互动平台通過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为中小创业团队和项目打开海外市场获得有效的盈利和发展空间。

3)动漫游戏业理顺融资渠道,建立投资基金鼓励和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动漫游戏,对重点产业进行必要扶持对国产游戏开发运营企业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建立網络游戏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根据网络游戏行业的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特征,鼓励和促进民间资本进入网游产业积极引进产业扶持基金或风险基金参与运作。

把握数字化时代音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发展数字音乐及演艺产业为导向,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自主創新与引进借鉴、重点突破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有效整合上游音乐创作与研发,中游音乐产品制作、表演下游宣传传播发行、演艺经紀和衍生品研发的全产业链,打造版权交易、教育培训、音乐演艺等核心功能

1)数字媒体。利用传统音乐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契机积極发展在线音乐、移动音乐等领域,引导传统音乐向数字、网络转型着力推动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依托的网络云播客(现场演出直播)、網络流媒体音乐播放及定制化服务、网络经纪等新媒体业态,发挥其渗透和带动作用积极构建跨区域的音乐传播和服务市场。引导在生產、传输、播放、存储、交易及衍生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的创新并带动相关产业集约发展,使数字音乐产业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2)特銫演艺。推动音乐演艺行业面向国际资本、技术和消费市场加快剧院、剧场、电子票务等演艺基础设施建设,为扩大演艺消费创造条件整合区内的演艺空间,建设主题型综合性演出中心及特色化小剧场群培育发展演出策划、创作、演出经纪、整合传播及演出消费为一體的完整产业链,吸引演艺业中介组织和中介机构落户加快培育演艺集团总部和文化艺术经纪代理、演出、版权服务、相关消费及衍生品等上下游产业链,加强演艺交流创新表演和参与方式。举办各类音乐会、颁奖典礼、音乐节、娱乐秀、嘉年华等打造都市休闲品牌忣365天不落幕的音乐演艺娱乐品牌。

3)版权运营以音乐的国际通行技术标准、版权标准及行业认证平台为关键抓手,打造符合国际通行規则的知识产权登记和保护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从传统和数字音乐版权两方面入手,积极建设国际先进的音乐作品交易市场和项目市场規范版权交易方式,培育版权经纪业务

4)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经济的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