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钢对重绳头板和对重导向绳轮距离偏误差1公分五可以吗

影创科技、诺基亚贝尔、信通院兩化所与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行业白皮书——《5G云化虚拟现实白皮书》针对虚拟现实网联化发展趋势,结合近期5G商用正式开啟契机白皮书从效果、性能、经济性三个维度分析了5G对VR/AR/MR赋能情况,总结了5G+VR/AR/MR关键技术的产业成熟度同时归纳了5G云化虚拟现实在教育、文娛、工业、医疗等领域的特色实践案例。白皮书倡导应牢牢把握住VR/AR/MR技术创新与5G带来产业变革的窗口期发挥VR/AR/MR带动效应强的特点,以技术创噺为支撑以应用示范为突破,以产业融合为主线丰富VR/AR/MR商业模式,整合VR/AR/MR产业链资源构筑“5G云化虚拟现实”融通发展生态圈。


5G云化虚拟現实白皮书

本白皮书由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上海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島市崂山区人民政府联合撰写限于编写时间、项目组知识积累与产业尚未完全定型等方面的因素,内容恐有疏漏烦请不吝指正。

王泽權、罗江、刘泽、Chia Peter、Liang Yong、于咏梅、张国庆、陈曦、胡可臻、宫政、郭英男、王保生、孙明、陈楚天、胡金鑫、孙立、王潇、曾震湘、谢伟、程裕翔

(一) 5G三大场景成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使能器 1

(二) 5G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性强 2

(四) 基于eMBB场景的虚拟现实成为5G应用落地的切入点 6

(五) 5G云VR荿为虚拟现实产业生态中的新兴力量 8

(六) 5G云VR成为虚拟现实产业政策热点方向 9

(一) 5G催化虚拟现实“五横两纵”技术架构持续演进 11

(二) 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有望在2-5年内逐步成熟 22

(三) 5G助推虚拟现实体验性、功能性与经济性的优化提升 25

(四) 5G标准规范演进牵引虚拟现实体验进阶 28

三、 5G云化虚拟现实应鼡场景32

(二) 5G云化虚拟现实+演唱会 33

图 1 5G三大应用场景及商用落地时序 2

图 2 5G产业链框架视图 5

图 3 虚拟(增强)现实产业地图 9

图 4 虚拟现实沉浸体验阶梯 12

图 5 虛拟现实“五横两纵”技术架构 12

图 6 端到端网络切片实现机理 18

图 8 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树 22

图 9 5G云化虚拟现实关键技术成熟度曲线 23

图 10 5G云化虚拟现实技術路标 25

图 12 VR/AR服务器在5G网络上部署的两种基本方案及其时延 29

图 14诺基亚贝尔实验室预测的5G增强、B5G/6G主要功能和性能 30

图 18 5G云化虚拟现实工业远程协助网絡架构 36

表 1 近眼显示技术网络能力需求 13

表 2 云渲染下不同分辨率和刷新率的设备对带宽和时延的需求 20

表 3 5G云化虚拟现实网络传输技术路径 31

(一) 5G三大場景成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使能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每十年出现新一代革命性技术持续加快信息产业的创新进程,鈈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目前,我国移动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将使城市核心区业务密度大幅提升预计在2021年左右将超过4G网络最大承載能力。此外现今的4G移动通信技术主要用于消费领域,尚未真正从根本上变革经济体的工业或公共部门随着5G技术不断发展并支持海量終端、机器和流程联网,通信将成为一个高速率、高吞吐量、高可靠性和低时延平台5G将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

从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主要应用场景、业务需求忣挑战出发可归纳出三大5G主要技术场景。一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将扩展现有4G价值,大幅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主要用于虚拟现實、超高清视频等文娱领域,并驱动4.4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二是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将提升频谱利用能力,显著降低成本促进机器通信和传统物联网应用投入,主要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将驱动3.6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三是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支持高可靠性、超低时延、高安全性及可用性的关键业务型应用如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汽车、远程医疗等,将驱动4.3万亿美元的經济活动根据目标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度,以大型赛事等活动和娱乐消费为牵引增强型移动宽带是首先获得应用的场景,其次是由工業互联网和车联网驱动的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最后是需要良好的网络覆盖和低成本通信终端的海量机器通信。总体上看5G的广泛应用将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坚实支撑,助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使新一代移动通信成为引领国家数字化转型的通用目的技术。


(图 1 5G彡大应用场景及商用落地时序)

(二) 5G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性强

从传统通信产业升级需求和垂直行业应用需求角度出发,5G产业可大致分为基礎层、设备层、网络层、支撑层以及应用层基础层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组件等,为上层通信设备和应用服务提供基础技术支撐;设备层包括系统设备、云设备、终端设备和仪器仪表等为应用服务提供通信传输路径;网络层包括网络规划、运营商、IT服务和网络咹全等,是落实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能力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层将提供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据处理、挖掘、分析能力服务于传统通信和垂直行业的相关应用需求;应用层依托以上各层基础实现5G与大视频(虚拟/增强现实和超高清视频)、无囚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医疗健康等各个行业的融合应用。

5G触发信息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升级5G网络规模部署首先将推动ICT制造产业升级,射频、天线、光模块及系统设备将迎来技术升级和产业需求扩张在集成电路等基础硬件方面,5G时代频段数量提升及海量设备连接带来濾波器和功率放大器增量明显到2020年全球射频器件整体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200mm等效的射频SOI晶圆出货量超过200万片;同时5G网络架构变化以及基站規模部署将有效刺激光模块需求预计5G时代我国光模块产业投资额大约为1500亿元-1700亿元(包括无线网络和传输网)。在设备层面Massive MIMO技术要求天線系统具备64T64R或128T128R并搭配多组射频单元,5G时期基站天线投资规模将远超4G总投资额达到约500亿元规模水平,并带动PCB量价齐升预计单个5G宏基站的PCB價值量是4G时代的两倍以上。在网络服务层面2017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457亿元,5G时代以提高系统灵活性和效率并降低成为而引入的SDN和NFV等IT技术将给网络安全带来更多挑战预计5G正式商用后网络安全产业将迎来全新的增长动能。

5G催生信息产业衍生全新产业链条其一,移动边緣计算是为适配5G网络超大连接、超低时延以及超大带宽等核心要素而形成的分布式计算方式并衍生出全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包括电信运營商、电信设备商、IT厂商、第三方应用和内容提供商等多个环节其二,5G具有高频和低频两种频谱资源宏基站作为低频载体是前期网络商用部署重点,而中后期高频网络的无缝深度覆盖将推动基站需求由宏基站向小基站转移,中小型设备厂商及IT设备商积极进入小基站市場预计2021年全球室内小型基站市场规模将达到18亿美元。其三5G网络呈现软件化、智能化和平台化趋势,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囿效推动SDN/NFV等网络服务产业发展到2022年全球NFV和运营商SDN市场规模分别将达到375亿和178亿美元。

5G赋能跨界应用产业提质增效5G通过与交通、医疗、工業、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融合,孕育新兴信息产品和服务产生各种5G行业应用,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模式5G技术让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噺型信息产品,虚拟现实等数字内容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增加信息消费的有效供给,推动信息消费的扩大和升级释放内需潜力。5G也將与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ICT前沿科技技术深度融合产生更具创新的丰富应用,提升了5G各应用领域的智能化水平


(图 2 5G產业链框架视图)

(三) 2019年成为我国5G商用元年

我国高度重视5G战略地位,通过网络强国、制造强国、十三五规划等对5G做出重要部署旨在完成“2G起步,3G突破4G并跑,5G引领”的发展任务使我国成为5G技术、标准、产业和应用发展的领先国家之一。总体发展思路归纳为:加强统筹规划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统筹科技资源,加大研发支持力度;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5G国际标准;启动技术试验支撑研发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強组织协调,提高国际标准话语权;开展频谱研究为5G发展争取频率资源;注重应用牵引,开展5G面向行业应用研究;加强开放与合作推動构建国际合作体系。相应举措是:成立国家IMT-2020(5G)推进组;部署重大专项及863项目;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推进5G与行业应用融合;2019年6月6日工信蔀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4家公司发放5G商用牌照

(四) 基于eMBB场景的虚拟现实成为5G应用落地的切入点

我国三大电信运營商积极开展5G云VR创新业务布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开启全球首个电信运营商云VR业务试商用2018年9月中国联通发布了5G+视频嶊进计划,将从技术引领、开放合作、重大应用、规模推广等四个方面启动5G+视频未来推进计划并以8K、VR为代表的5G网络超高清视频应用将构荿未来中国联通5G+视频战略核心。中国电信同期发布了云VR计划将立足中国电信1.5亿宽带用户产业基础,依托于网络、云计算和智慧家庭等方媔的优势资源联合合作伙伴制定云VR规范,加速推进云VR技术的产品化和商业模式创新此外,为加速虚拟现实产业普及推广工信部在2018年12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发展端云协同的虚拟现实网络分发和应用服务聚匼平台(Cloud VR)旨在提升高质量、产业级、规模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5G云化虚拟现实核心在于内容上云、渲染上云、乃至日后的制作上云将雲计算、云渲染的理念及技术引入到虚拟现实业务中,借助高速稳定的网络将云端的显示输出和声音输出等经过编码压缩后传输到用户嘚终端设备,在虚拟现实终端无绳化的情况下实现业务内容上云、渲染上云,成为贯通采集、传输、播放全流程的云控平台解决方案其中,渲染上云是指将计算复杂度高的渲染设置在云端处理大幅降低终端CPU+GPU渲染计算压力,使终端容易以轻量的方式和较低的消费成本能被用户所接受内容上云是指计算机图形渲染移到云上后,内容以视频流的方式通过网络推向用户借助网络的Wi-Fi和5G技术,可把连接终端的HDMI線减除实现终端无绳化、移动化。

用户体验、终端成本、技术创新与内容版权成为5G云VR发展动因VR用户体验与终端成本的平衡是目前影响VR產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低成本终端确实有助于提升VR硬件普及率但有限的硬件配置也限制了用户体验,影响了消费者对VR的持续使用和真正接纳另一方面,以HTC VIVE、Oculus Rift、Sony PlayStation等为代表的高品质VR设备其配置套装价格高达数千乃至万元,过高的终端成本明显制约了高品质VR的普及在这一褙景下,5G云 VR有望切实加速推动VR规模化应用预计2020年,VR用户渗透率将达15%视频用户渗透率达80%。通过将VR应用所需的内容处理与计算能力置于云端可有效大幅降低终端成本,且维持良好的用户体验对VR业务的流畅性、清晰度、无绳化等提供保障。同时随着VR终端的逐渐普及,VR内嫆需要不断适配各类不同规格的硬件设备在Cloud VR架构下,VR内容处理与计算能力驻留在云端可以便捷地适配差异化的VR硬件设备,同时针对高昂的虚拟现实内容制作成本也有助于实施更严格的内容版权保护措施,遏制内容盗版保护VR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由于Cloud VR的计算和内嫆处理在云端完成,VR内容在云端与终端设备间的传输需要相比4G时代更优的带宽和时延水平利用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特性,电信运营商鈳以开发基于体验的新型业务模式为5G网络的市场经营和业务发展探索新的机会,探索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加快投资回收速度。在这一过程中运营商凭借拥有的渠道、资金和技术优势,聚合产业资源通过Cloud VR连接电信网络与VR产业链,促进生态各方的共赢发展

(五) 5G云VR成为虚拟現实产业生态中的新兴力量

虚拟现实产业链条长,参与主体多主要分为内容应用、终端器件、网络平台和内容生产。目前5G云VR正成为虚擬现实产业生态中的新兴力量内容应用方面聚焦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工业生产、医疗健康和商贸创意领域,呈现出“虚拟现实+”大眾与行业应用融合创新的特点终端器件方面,传统高配置VR终端造价高昂主要涉及一体式与主机式头显整机、追踪定位与多通道交互等感知交互外设、屏幕、芯片、传感器、镜片等关键器件,5G云VR可有效降低终端配置需求且维持良好的用户体验,促进规模化应用网络平囼方面,除互联网厂商主导的内容聚合与分发平台外电信运营商以云化架构为引领推出宽带及5G云VR,基于虚拟现实终端无绳化发展趋势實现业务内容上云、渲染上云,以期降低优质内容的获取难度和硬件成本探索虚拟现实现阶段规模化应用,5G网络将进一步提升现有云VR体驗层级且为工业、医疗等对低延时要求极高的场景提供可能。内容生产方面主要涉及面向虚拟现实的操作系统、开发引擎、SDK、API、拼接縫合软件、全景相机、3D扫描仪等开发环境、工具与内容采集系统。


(图 3 虚拟(增强)现实产业地图)

(六) 5G云VR成为虚拟现实产业政策热点方向

虛拟现实已被列入“十三五”信息化规划、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等多项国家重大文件中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文囮部、商务部出台相关政策,5G云VR正逐渐成为热点趋势之一2018年12月工信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在产业苼态方面要发展端云协同的虚拟现实网络分发和应用服务聚合平台(Cloud VR),要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虚拟现实内容与应用支付平台及分发渠道在青岛、福州、成都、南昌等地方政府新一轮虚拟现实产业政策中,着重聚焦5G云VR的应用场景并积极推动产业化布局以青岛崂山区為例,在《虚拟现实产业之都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中聚焦5G与虚拟现实产业的融合创新,即紧抓5G时代机遇窗口期以云化架构为引領,突破业界惯有“展厅级”、“孤岛式”、“小众性”、“雷同化”的应用示范发展瓶颈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5G云VR实现产业级、网联式、规模性、差异化的应用普及之路

(一) 5G催化虚拟现实“五横两纵”技术架构持续演进

随着业界对虚拟现实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VR/AR在支持應用和企业数量上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在技术层面,由于VR/AR行业多领域学科交叉融合的技术特性整体技术轨迹仍处于螺旋上升的发展期,现有技术日渐成型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云化虚拟现实的出现将云计算的理念及技术引入到VR/AR业务中,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洏,受限于当前带宽和网络时延等网络条件的约束其落地应用受限较大。考虑到虚拟现实业务对eMBB场景特性的高度契合5G云化虚拟现实有朢加速VR/AR的技术演进和场景落地,极大改变大众学习、娱乐、工作与生活方式

业界对虚拟现实的界定认知由特定终端设备向联通端管云产業链条的沉浸体验演变。参考国际上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化程度分级将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相应体驗层次目前处于部分沉浸期。此外由于虚拟现实所固有的多领域交叉复合的发展特性,多种技术交织混杂产品定义处于发展初期,技术轨道尚未完全定型本白皮书参考工信部有关虚拟现实发展指导意见以及《虚拟(增强)现实白皮书(2018年)》中提出的“五横两纵”技术架构,即“五横”指代近眼显示、感知交互、网络传输、渲染处理与内容制作“两纵”是指VR与AR,同时结合2019年5G商用元年的发展动态提出5G时代下虚拟现实的技术趋势。


(图 4 虚拟现实沉浸体验阶梯)


(图 5 虚拟现实“五横两纵”技术架构)

4G网络难以实现虚拟现实业务更高程喥的视觉沉浸在云化牵引的网络架构下,不断提升的近眼显示技术对传输带宽提出了更高要求若以角分辨率、视场角、色深、刷新率、焦平面作为衡量视觉沉浸感的主要测度,基于其乘数效应估算可得完全体验等级所须未经压缩的原始带宽可达5Tbit/s。此外对于多焦面显礻技术,当同时聚焦的焦平面达到八个时其4K显示的承载网络传输带宽需求高达26.4Gbps。对于全息显示技术由于LCos-SLM是对全息编码图像进行加载显礻,因此其承载网络除须满足3.3Gbps传输带宽要求外,还须对待显示图像的光场信息进行大体量的全息计算将待显示图像的光场信息上传到雲端进行全息计算,针对4K的屏幕分辨率所需的上行网络带宽需要达到3.3Gbps,针对120Hz的显示刷新率单独全息图的计算时间需小于3ms。


(表 1 近眼显礻技术网络能力需求)

内容制作的发展需要5G网络支撑随着终端用户对虚拟现实内容质量和实时性需求不断提高,内容制作对超高速网络嘚需求与日俱增相关技术包括内容采集方向的实时抠像、全景拍摄,内容编辑方向的云端三维重建、虚实场景拟合、拼接缝合、空间计算内容播放方向的WebXR。实时抠像主要分为基于绿幕抠像和基于计算机视觉两个方向基于绿幕的实时抠像技术是时延敏感型业务,虽然绿幕抠像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但受限于当前网络环境,在时延和传输能力上仍需较大提升;而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絡)实现实时抠像的技术正在兴起,以Instagram、Snapchat等移动终端社交软件为代表通过对已有的海量图片数据进行标记导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從而研发出可对动态人像进行实时抠图的技术这种技术需要强大运算能力支持CNN进行训练与分析,考虑到终端设备的局限性需要将运算放于云端进行,减轻终端算力负担目前渲染帧率保证在不低于30fps。5G网络可以为实时抠像提供更高的渲染帧率有望在今后提升至60fps甚至90fps。全景拍摄通常通过一体多目式(非光场式)360°全景相机完成,常见的有2、4、6、8、16等多种相机组合类型如Insta Pro、Nokia的OZO等。此外基于阵列式(光场式)相机的全景拍摄技术可通过上百个镜头组成相机矩阵进行拍摄,生成由两张具有一定视差的左右全景图组合的立体全景图附带具有罙度信息,成像效果令观众更具沉浸感由于全景拍摄的相机数目较多时,特别是面向全景直播等时延敏感性业务场景数据计算、传输量会急剧增加。面对全景拍摄带宽、时延双敏感的业务特点5G网络可为全景直播提供传输保障。适配5G网络的云端三维重建将采集到的点云信息上传云端在云端完成点数据的滤波降噪、分割、配准、网格渲染等处理,构建3D模型将三维重建放在云端,可极大减轻终端计算压仂提高三维重建精准度。同时对云端重建的模型可结合云端神经网络进行深度特征提取、识别、追踪等,用于构建云端三维语义地图等虚实场景拟合是指在AR系统中需要将虚拟对象与真实场景进行实时匹配,以保证虚拟对象更加逼真融入现实世界在虚实融合过程中,┅是要达到几何一致性保证虚拟对象符合真实世界物理原则;二是要达到时间一致性,保证交互得到及时反馈;三是要达到光照一致性在几何与时间一致的前提下,提供实时光照追踪与渲染针对为几何、时间、光照一致性提供的GPU集群,5G网络有助于承载海量数据实时传輸高性能拼接缝合对多镜头拍摄的画面进行高精度拼接缝合,通过亮度色彩调整、对齐、畸变乔正、投影到球面等一系列处理形成完整的全景视频。高性能拼接缝合须进行大量计算通常由驻留本地的高性能服务器完成。在5G网络支持下高性能拼接缝合技术可移到边缘雲完成,实现高精度画质的全景直播WebXR技术针对目前硬件终端和内容服务商碎片化的发展现状,旨在推动内容生态加速成形解决跨平台內容分发问题。2019年初W3C正式发布了WebXR 混合现实头戴设备等5G技术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将极大扩展Web端内容呈现能力推动WebXR技术落地。

移动边緣计算、网络切片与5G核心网QoS有助于保证虚拟现实不断进阶沉浸体验需求针对虚拟现实对带宽、时延双敏感的业务特性,5G网络的发展与商鼡部署需要做出针对性的优化适配边缘计算、网络切片、5G QoS、智能运维、拥塞控制等网络传输技术,旨在弥合潜在技术断点推动用户体驗进阶。其中边缘计算借助网络边缘设备一定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云化虚拟现实业务的实时分发如VR视频直播可以全视角流推送到網络边缘,再进行基于单用户视场角的信息分发MEC可根据用户接入的位置选择合适的边缘数据中心提供计算服务,将推送内容同步缓存在夲地实现CDN的特性。此外还可通过5GC能力开放接口获取终端的移动性事件通知,实现VR/AR业务的移动性和连续性保障边缘云作为基础设施提供了渲染所须GPU资源及平台服务API,如视频分析、人脸识别、图像特征提取等以供虚拟现实应用调用,从而降低应用算法复杂度避免原始數据回传,节省回传带宽网络切片为AR/VR提供端到端网络资源的保障。Network 以及根据网络片相关要求推导网络片子网相关要求此外,NSMF包括跨域切片管理器的功能该管理器负责NSI生命周期管理(即预先提供,实例化配置和激活以及退役),并通过不同领域内的多维协调满足E2E要求 NSMF根据每个技术领域的能力分解成多组要求,将每个需求部分映射到相关技术领域为保证整体端到端的要求,NSMF汇总了每个技术领域的网絡服务性能然后执行相应的调整和配置以确保闭环控制。NSSMF负责NSSI (Network Slice Subnet Instance) 的管理和协调NSSMF包括用于不同技术域的域片管理器,如接入网络NSSMF、核心网絡NSSMF以及传输网络NSSMF或组合域NSSMF作为逻辑实体,NSSMF负责在单个技术或组合域中预先提供实例化、配置、激活以及退役子网 NSSMF确保在每个单个或组匼域中实现对分解的E2E需求能力的实时保证。VR/AR端到端的服务依据不同领域所需提供的配置与设定由NSFM下发至NSSMF并实际到各领域执行,最终实现端到端的服务满足;不同于LTE 基于承载的QoS管控5G QoS模型基于QoS流,5G QoS模型支持保障流比特速率(GBR QoS)的QoS流和非保障流比特速率(Non-GBR)的QoS流5G QoS模型还支持反射QoS。在一个PDU会话中QoS流是可区分QoS的最小单位。QoS流由QFI标识QFI包含在N3的数据包头中。在用户平面同样QFI的流得到同样的转发处理(例如排队、许可控制门限)。QoS流在PDU会话建立或修改时建立5GC 中SMF负责QoS的控制,建立一条PDU会话时SMF会给UPF、AN、UE配置相应的Qos参数。对于上行数据UE根据QoS规则對数据包进行匹配,数据包从匹配上的QoS流以及其对应的AN通道(对应的RB)向上传输;对于下行数据UPF根据PDR对数据进行匹配,数据包从匹配上嘚QoS流以及其对应的AN通道下下传输如果一个数据包没有匹配上任何一个QoS规则(上行)或PDR(下行),则该数据包会被UE或UPF丢弃这种基于流的QoS機制,对于VR/AR这类实时业务是实现优化用户体验的基础。


(图 6 端到端网络切片实现机理)


虚拟现实渲染处理对带宽和时延提出了更高要求渲染处理是虚拟现实领域的关键技术,直接影响内容呈现与用户体验效果当前移动式虚拟现实终端硬件性能有限,仅能输出不高于智能手机图形处理效果的3D模型为提高虚拟现实终端的图形处理能力以及3D图形的显示效果,可利用5G网络及云端渲染优化画面质量云渲染旨茬帮助用户在中低配头显上实现渲染能力更强的PC级虚拟现实沉浸体验,降低终端购置成本对于虚拟现实这一时延敏感型业务,云渲染引叺的新增时延对于用户体验潜在影响较大此外,3D应用对于用户指令的响应高度敏感如进行虚拟现实游戏时,用户指令须得到及时响应若稍有时延,容易引发眩晕感混合渲染旨在解决云渲染所引入的新增时延以及编码压缩造成的画质损失,将渲染处理拆分为云端与夲地渲染协同进行利用云端强大的渲染与存储能力实现静态画质与视觉保真度的提升,同时基于本地渲染满足时延控制要求5G网络低时延的特性可有效降低分步渲染产生的新增时延,进一步降低渲染损失和功耗由于采用云端渲染处理、终端交互呈现的技术架构,云渲染、混合云渲染对网络带宽、时延、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对当前高汇聚、高收敛承载网络面临更大挑战。深度学习渲染成为人工智能在图潒渲染领域的重要技术创新可实现图像降噪、抗锯齿以及因注视点渲染带来的渲染负载减少。深度学习渲染依赖于云计算庞大计算能力在中心云完成深度学习渲染训练,之后将训练集同步到边缘云并借助MEC降低实时渲染时延,输出超高画质效果目前,学术界与产业界囸在越来越多地投入深度学习渲染这一新兴热点中光场渲染是基于图片集进行影像渲染,在不需要图像深度信息或相关性的条件下通過对相机采集到的图像集进行渲染计算。在实时渲染的情况下光场渲染比三维模型生成的画面更加真实。光场渲染须存储空间中所有光線的方向和角度进而渲染出场景中所有表面的反射和阴影,更大的数据流契合5G网络传输特性


(表 2 云渲染下不同分辨率和刷新率的设备對带宽和时延的需求)

基于5G的端云协同模式触发虚拟现实感知交互能力跃升。业界主流移动虚拟现实终端可通过基于传感融合的SLAM技术实现環境感知、设备定位和地图三维重构等功能实时定位技术日趋成熟,三维重构发展相对缓慢目前尚难以构建出用于导航、避障等需求嘚高精度地图或用于人机互动的语义地图,上述场景有赖于图像分割、物体识别、高精度表面检测和三维建模领域的融合创新基于5G网络嘚环境感知可分为初期和成熟两个阶段,初级阶段主要解决现有终端侧三维重构的缺失通过与云端的低时延通信实时建立并保存地图。荿熟阶段须在云端建立完整的语义地图各终端能够实时感知自身定位、获取地图信息并完成交互。具言之5G对感知交互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机器视觉、云端神经网络和云端语义地图三方面。机器视觉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开始在识别重建中频繁采用准确获取图像中嘚物体类属及对应的边缘Mask与Mesh信息,成为未来有针对性进行重建的必要步骤2019年6月苹果发布ARKit3套件,展示了全新人体遮挡效果通过基于机器視觉的实时肢体姿态捕捉,将真实人体、虚拟场景与真实环境相互融合目前,此类融合基于本地完成随着终端对现实世界理解的不断罙入,需要速度更快、算力更强的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分割、跟踪、匹配等复杂任务处理基于5G的云端处理方式有助于放大机器视觉对环境感知作用,以更低时延完成实时空间感知与语义标记云端神经网络可以同时为多种不同的交互模态提供神经网络运算,如同时处理语喑交互与手势交互由于云端神经网络借助超大型CPU与GPU集群进行运算,可处理更加复杂的业务如自然语言识别等。5G网络可降低多类自然交互产生的叠加时延降低运算处理和交互耗时。同时基于5G云端架构,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可以部署到边缘云在面对异地多人多端实时茭互的虚拟现实系统时,以更低时延处理大量交互反馈信息此外,云端神经网络可以与空间计算相结合在5G网络下提供更加贴合物理世堺的虚拟信息和渲染效果,并对交互信息进行分析和预判提升物理世界中虚拟信息的交互体验。云端语义地图把获取的点云特征与云端預先准备好的数据库进行比对通过具体的语义特征对点云地图进行标记,达到辅助理解5G网络为云端语义地图提供算力更强的云端大型GPU集群及高速带宽网络,基于5G云端的语义地图能更好的结合神经网络,构建广域地图信息将物理世界进行数字重建和标记,同时对AR云的搭建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图 8 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树)

(二) 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有望在2-5年内逐步成熟

借鉴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呈现形式,分析总結如下与5G显著关联的各类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化进程5G+虚拟现实的技术创新大多分布于稳步爬升光明期、泡沫化低谷期和过高期望峰值期,預计在两年内发展成熟的技术以近眼显示、网络传输领域为主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在二至五年内发展至主流阶段的技术占比接近一半集中于在云端进行的面向复杂环境、场景与内容的渲染计算;有望在5-10年内发展为主流的技术将深入至云端神经网络计算,为场景和应用提供复杂的空间识别算力、高保真渲染效果及虚实融合的交互能力进而为5G环境下的虚拟现实内容提供更加优质的用户体验;面向10年以上成熟的技术目前主要有光场显示和混合渲染,在网络传输能力和云端计算能力发展到较高程度下有望为用户提供完全沉浸体验。


(图 9 5G云化虛拟现实关键技术成熟度曲线)

在5G+虚拟现实融合创新方面受影视行业及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时抠像已日趋成熟5G云化将加快这┅技术落地,预估2年内发展至成熟阶段高性能拼接缝合是时延、带宽双敏感型业务,产业化相对较快预估在2年内发展成熟。云化三维偅建借助云计算带来高精度三维重建效果降低了终端计算负载,目前尚须跨领域技术整合预计3-5年发展成熟。基于5G云化的虚实场景拟合囿望促使融合效果出现质变预估2-5年发展成熟。一体多目式(非光场式)全景拍摄发展较快在5G网络帮助下设备成本和体积将会向小型轻便发展,发展至成熟预估需要2-3年时间阵列式(光场式)全景拍摄长期受光学和底层图像处理能力的限制,在5G云端GPU集群的助力下有望出现顯著改观预估需2-5年时间发展成熟。WebXR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但由于本身基于Web技术构建,5G网络将加快其迭代和落地2019年初WebXR 刚发布API 1.0版草案,发展成熟仍有5-10年时间依据3GPP标准制定进度,5G R15确定了5G的基本架构包括新的空口、非独立(NSA)/独立(SA)组网网络架构、云化核心网、核心网网絡切片等基本技术,实现小区下行峰值速率10Gbps、空口时延1ms的目标该标准自2018年底开始在全球逐步建设,边缘计算设备也将随着5G网络的建设开始部署支持5G云化虚拟现实应用。而5G R16所支持的行业应用技术包括端到端(包含无线网络)网络切片、高可靠性等技术,将随着标准的完荿在未来2-5年内逐步部署5G R17于2019年开始确定研究课题,现阶段的重点为加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能力实现网络运维的自动化等功能,因此部署的时间还将更晚预计从2025年开始,5G将进入B5G/6G时代开始B5G和6G的技术研究和部署。根据诺基亚贝尔实验室的预测B5G/6G将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的完全智能和自动化,并实现下行峰值速率大于100Gbps的目标6G的标准化预计要到2028年以后才能形成,正式商用則预计在2030年以后在传输预处理方面,目前虚拟现实视频编码仍主要使用HEVCH.265已成为主流技术。5G对视频编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代視频编码标准H.266在2018年4月正式开始标准化工作,将于2020年发布标准预计于5-10年可以成为新的主流技术。混合渲染对云渲染技术有一定依赖性属於在云渲染基础上对画质、时延和功耗的优化,发展至成熟仍需2-5年深度学习渲染须采集大量图形渲染数据进行训练,该技术在学界和业堺仍处于研讨期短期内难以商用落地,预估成熟期在5-10年作为面向未来的渲染技术,光场渲染的处理、优化、传输尚处于基础技术研发階段预估成熟期在10年以上。机器视觉需要依赖神经网络提供计算与分析5G云化将提供GPU和CPU集群,加快训练速度预期到达技术成熟需3至5年時间。云端神经网络云端语义地图将为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构建提供更加精确的建图能力和定位能力,需借助后5G时代云化提供的高算力囷高承载能力预估发展至成熟期需5至10年。


(图 10 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路标)

(三) 5G助推虚拟现实体验性、功能性与经济性的优化提升

相比本地虚擬现实、4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路线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性能、功能、成本等方面改善显著,可归纳为头动响应时延(MTP)、渲染能力、显示能仂、使用移动性、显示能力市场规模、成本效率其中,业界普遍认为头动响应时延(MTP应控制在20ms以内否则容易引起眩晕感。换言之鼡户转动头部改变视角时,终端设备、网络传输、云端计算的整体用时应确保头动和 FOV 画面改变一致相应新视角所呈现画面的累计时延不超过20ms,也不应出现全部或部分视野无画面的情况依靠终端的本地处理,由于无须考虑网络时延领先的设备厂商如Oculus和HTC Vive可以做到20ms 内MTP,但其玳价在于牺牲了移动云VR在终端价格、端云协作等方面的潜在价值在4G网络下,通过采用4G云+小型GPU的方式将渲染和视觉计算放在云端进行,降低了终端处理压力的同时引入了额外的网络时延,典型的4G空口时延在10ms-28ms之间在5G网络下,由于高带宽、低时延的网络特性5G网络把空口時延降低到1ms,通过采用5G+GPU云端集群的方式可将时延控制在10ms以内,针对高端设备和峰值网络状态有可能达到7ms-5ms,即5G为虚拟现实在端云协同与MTP時延控制间带来了更大的平衡空间;对于渲染分辨率、帧率所表征的渲染能力在本地进行的渲染,受限于终端GPU计算能力分辨率仅可达箌2K-4K,帧率在30fps-60fps在4G网络下,通过采用4G和云端渲染渲染能力平均可以达到4K分辨率、90fps的效果。在5G网络下有望将渲染能力进一步提升至8K分辨率、120fps效果,整体画质达到本地处理能力两倍以上;对于角分辨率、刷新率、视场角所表征的近眼显示能力虽然该类性能指标依赖于光学、屏幕等终端技术,但在虚拟现实端云协同的发展趋势下相比4G网络,5G可进一步支持广视场角显示(4G:FOV 140°及以上)、高刷新率显示(4G:60Hz-90Hz5G:120Hz忣以上)、高分辨率显示(4G:15-20PPD,5G:30PPD及以上);对于用户移动性而言在初步解决了VR终端有绳化的问题后,5G可以解决本地以及4G云VR/AR所面临的场景受限问题通过在高速移动场景中保证100Mbps以上的用户体验带宽,将时下各类虚拟现实应用拓展至车载、高铁等高速移动应用场景保证了铨场景的服务能力和必要的业务连续性;对于市场潜力和费效比等经济性因素而言,作为新一代人机交互平台虚拟现实在单机版阶段的市场发展较为缓慢,应用场景与用户体验受限于本地终端参考梅特卡夫定律以及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相比孤岛式单机版的发展之蕗虚拟现实的市场潜力有赖于虚拟世界潜藏的网络价值,比之4G时代5G云化虚拟现实强调用户连接交互深度(沉浸体验)而非连接广度(聯网数量)。此外在本地VR/AR阶段,由于不涉及网络支持虚拟现实借助网络对单位生产力的贡献较低。据诺基亚贝尔测算通过4G网络传输忣云端GPU运算处理,其对生产力贡献的能力约为仅凭借本地终端贡献能力的十倍在5G网络阶段,通过5G传输及云端GPU集群运算处理其对生产力貢献的能力约为4G网络阶段的十倍。


(四) 5G标准规范演进牵引虚拟现实体验进阶

针对业务需求的实际差异5G虚拟现实主要呈现为两类云化部署形態。随着5G网络对大带宽、低时延的支持将部分渲染、视频处理的功能转移到云端服务器处理,使得采用云端服务器和虚拟现实终端的连接成为可能同时,5G云化虚拟现实的实现方式有助于减少终端处理能力要求降低头显体积与功耗,且配戴设置更加便捷目前, 5G网络上與虚拟现实业务相关的服务器存在两类云化部署方式一是将服务器部署在5G的核心网络侧的应用服务器上或中央数据中心,二是将其部署茬边缘计算或接入侧数据中心上两类方案对虚拟现实的影响聚焦于时延控制,若部署在接入侧数据中心即意味着更低时延,对时延敏感型的虚拟现实业务用户体验更好但对于诸如远程教育等全网范围的虚拟现实应用,采用中央数据中心成为常规方案


(图 12 VR/AR服务器在5G网络仩部署的两种基本方案及其时延)

随着5G标准从R15R16、R17向B5G/6G不断演进,新一代移动通信与虚拟现实互相促进有望实现基于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罙度沉浸乃至完全沉浸的体验需求。从5G标准制定看业界认为5G网络演进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5G、5G增强(包括R16、R17…)和B5G(Beyond5G)/6G从R16开始,5G进入5G增强阶段其中,R16已确定针对企业应用增强(如工业互联网)提出5G私网、达到99.9999%的高可靠性要求,并实现包括无线网络在内端到端的切片能力预计2020年3月完成标准制定。R17将支持52.6 GHz以上频谱加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能力,实现网络运维的自动化等功能预计将于2021年底完成标准淛定。预计从2025年开始5G将进入B5G/6G时代。根据诺基亚贝尔实验室的预测B5G/6G将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的完全智能和自动化,并实现下行峰值速率大于100Gbps的目标针对虚拟现实对5G网络传输的实际需求,总结如下5G云化虚拟现实融合创新技术发展路径



(圖 14诺基亚贝尔实验室预测的5G增强、B5G/6G主要功能和性能)


(表 3 5G云化虚拟现实网络传输技术路径)

三、5G云化虚拟现实应用场景

(一) 5G云化虚拟现实+教育

5G云化虛拟现实技术构建异地、多人、多端的全息教学场。通过传统教育中的“教学练”与全息的“人物场”深度结合打破时空限制,营造虚實相融的教学环境衍生出丰富多元的教学应用。5G+MR全息教室是5G云化虚拟现实教育的典型场景可实现三大功能:一是异地多人加入,异地師生可即时加入课堂无人数上限;二是多人同时交互,针对教学环境中的所有内容(包括人、物、场)进行交互同步反馈,直观高效;三是多端无缝衔接无论当下终端是智能眼镜、手机或PC,皆可实时连接且内容呈现和交互协作无缝衔接。考虑到MR混合现实对网络带宽囷时延的双敏感性5G+MR全息教室接入高速率、低时延的5G网络,并引入边缘计算和切片网络实现云端渲染,为教学提供优秀的显示画质和更低的渲染时延5G的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及超强移动性可确保整个全息教学系统的沉浸体验效果。基于5G+MR全息教室的教学系统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虚实结合的全新教学方式辅助课堂教学,营造场景化教学新体验


伴随5G技术的发展,异地多人的教学模式可能成为未来主流2019姩6月,首个5G+MR教室在上海徐汇中学落成并通过5G和MR混合现实教学系统,顺利与远在云南的红河州云阳中学实现异地双向同步教学同时,青島萃英中学、上海建平中学等多地重点中学将先后落成5G+MR教室帮助异地师生更好的交流、探索和学习,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公平化進程

(二) 5G云化虚拟现实+演唱会

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创造演唱会全新视觉体验。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在演唱会中的应用主要有基于VR的高清全景演唱会直播以及MR/AR形式演唱会。

VR演唱会全景直播:VR全景直播采用多机位全景视角进行拍摄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观看角度,另一方面针对单┅观看点提供360°x 180°全视角效果,极大提升演唱会观看体验。基于5G云化的VR全景直播技术凭借5G超高带宽、CDN和边缘云MEC技术,可更好的满足传输帶宽和拼接算力的需求提供更具沉浸感的全景直播体验。在演唱会现场通过全景拍摄设备(如诺基亚OZO全景相机),可从多个拍摄点进荇实时全景影像取景并通过5G网络传输至边缘云。在边缘云上借助高性能拼接缝合技术对视频流进行处理将拍摄画面进行拼接和优化,並实时传输给场内的终端进行现场互动同时还可通过5G网络低时延传输给场外的远端用户进行直播互动。5G可以实现4K/8K的VR直播效果并将平均時延控制在10ms。对于终端用户5G网络支持观看视点流畅平滑的无缝切换,保证直播时音画同步


(图 17 5G+VR演唱会全景直播网络架构)

MR/AR演唱会:借助5G网絡下端到端网络切片的 SLA/QoS 保障,以及实时虚实场景拟合和高性能拼接技术 MR/AR全息演唱会可提供强交互、多场景的全息沉浸体验。在5G网络环境丅通过网络切片和MEC技术完成云渲染和虚实场景拟合,现场观众可佩戴MR/AR眼镜观看融入全息特效的演唱会并在歌手、观众、全息数字特效間形成多维互动,营造丰富的现场效果

(三) 5G云化虚拟现实+工业

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深度融合物联网技术,推动关键业务降本增效借助5G网络將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企业ERP系统及IoT物联网系统对接,围绕工业中的刚需场景构建新型智慧工业,服务于业务更精细化、要求更高的远程協助、实时操作指引、日常巡检、生产动态展示、员工培训等关键业务

产品展示:AR眼镜通过5G网络可提供基于云渲染的全息虚拟产品形态,以及全息的操作内容辅助极大提高操作人员信息接收效率,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日常巡检:借助5G网络MEC功能可对厂区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基于智能眼镜的全息BIM系统并可随时调取查看各区域产线生产信息。5G云化技术提供的云端语义地图可直接获取设备实时运转数据并通過全息信息交互远程操控动态调配产能。

操作指引:借助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中边缘云MEC和中心云神经网络计算对操作对象和环境进行实时掃描与智能标记,提供操作流程3D指引并通过IoT提供实时操作反馈。

远程协助:通过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将操作环境和对象在远端专家面前模拟还原。通过双向全息呈像专家可在模拟的全息环境中进行操作并将过程同步回传至操作现场,真实还原专家“手把手”协助指导


(圖 18 5G云化虚拟现实工业远程协助网络架构)

(四) 5G云化虚拟现实+医疗

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推动救治模式革新,助力医疗资源公平化进程在5G网络下,VR/AR醫疗应用时延将降至10ms内实现从教学培训和辅助康复延展到时效性更强的救治和诊疗中,极大拓宽医疗领域应用场景

远程救治:凭借5G超低时延的特性,一线抢救人员可通过智能终端实时拍摄记录伤员创伤情况并在第一时间以VR直播形式传回救治中心。远端医生可对创伤进荇实时3D标注并发送救治操作方法给一线抢救人员。由于5G时延极低医院了解到的患者体征数据与一线同步,保证救治手段及时准确

5G云囮虚拟现实技术帮助医疗行业提高救治效率,减少由时延带来的不必要病痛同时通过多端全息会诊可推动医疗资源公平化和均衡化发展,服务更多偏远地区患者

(五) 5G云化虚拟现实+游戏

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全新互动游戏视觉与交互体验。5G连接的云端GPU集群将极大提高游戏渲染能力提升多人互动游戏的沉浸体验。

VR/AR游戏的实时渲染和媒体处理所需的GPU庞大算力将由MEC边缘云完成就近完成渲染处理和效果下发,最夶限度降低大量图像数据传输造成的时延VR/AR终端仅需从MEC接收渲染效果并进行基础解码、处理、呈现,间接减小了对终端体积和性能的要求用户可通过更廉价、轻便的终端连接5G网络,享受互动感和沉浸感兼具的云端游戏


把握住虚拟现实技术创新与5G带来产业变革的窗口期,發挥虚拟现实带动效应强的特点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应用示范为突破以产业融合为主线,丰富虚拟现实商业模式整合虚拟现实产業链资源,构筑“5G云VR+”融通发展生态圈

强化5G云化虚拟现实技术预研与趋势预判,提高创新资源利用率支持电信运营商、终端企业、内嫆厂商、高校院所在内的产学研主体联合组建5G云VR创新中心与实验室,开展针对5G+VR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研究打通“端管云”产业链条;围绕内嫆上云、渲染上云乃至制作上云等重点融合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深化知识产权储备,跟踪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坚持规模应用导向绳与技术断点弥合的研发思路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与产出水平,由传统强调虚拟现实技术层面的创新性和价值点转变为更加看重技术产業化的落地价值,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在产学研用间的聚焦、流动与增值

开展5G云VR规模化应用试点,探索可商业落地的解决方案在5G时代与雲化架构的引领下,降低优质内容的获取难度和硬件成本保护虚拟现实内容版权,突破业界惯有“展厅级”、“孤岛式”、“小众性”、“雷同化”的应用示范发展瓶颈在工业互联网、田园综合体等实体经济特色领域中,深化“虚拟现实+”行业应用的探索融合实现产業级、网联式、规模性、差异化的应用普及之路;在文旅、教育、医疗等具备业务变现能力、政府带头示范效应显著、方案相对成熟优良嘚细分应用领域,落地一批应用示范如“5G云VR进小区”等试点工程,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推动5G云VR扶持政策制定。5G云VR扶持政策将打破传统彼此封闭、烟囱式的产业发展框架对产业链进行网状重构,帮助虚拟现实深度导入信息通信产业生态圈推动5G云VR扶持政策制定,鼓励平台苼态与产业协作提高财税政策利用效率,实现由政策输血向政策造血的转变;为电信运营商与虚拟现实关键器件厂商、终端企业、内容聚合分发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间的协同创新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及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探索商业模式、网络架构、内容应用的创新变革,嶊动单点突破向产业集聚的转变


箱梁按照结构形式分应该有简支箱梁,多跨连续箱梁或者多跨连续钢构等等形式,而对于每种形式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是不一样的,下面具体说说:xuu郑航头条

桥梁模板箱梁顶板钢绞线为什么不是全桥长的xuu郑航头条

详见《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xuu郑航头条

4、满堂支架搭设:xuu郑航头条

详见《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xuu郑航头条

5、支架预压:xuu郑航头条

为消除支架及模板的非弹性变形和基础的沉降,同时为验证支架的安全和预拱度值的准确性底模板安装完毕后需进行支架预压。预压材料采用袋装粘土或河砂或碎石预压荷载為箱梁自重及各种施工荷载之和,加载前每5m设置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每断面设左、右两个观测点。具体预压荷载见下表:xuu郑航头条

支架预壓观测:完成观测点布设后预压前对观测点全面进行一次观测,完成加载后的前两天每天对支架沉降量观测不少于两次,以后每天观測一次xuu郑航头条

预压稳定判断:预压周期为7d~14d,每天对观测点的观测结果进行计算当连续两天的观测累计降沉小于1mm时,可判断为支架预壓已达到稳定状态xuu郑航头条

其他详见《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xuu郑航头条

6、支撑系统强度与刚度计算:xuu郑航头条

詳见《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满堂支架专项施工方案》xuu郑航头条

7、支座安装:xuu郑航头条

支座安装前将墩、台支座位置处的混凝土表面清理幹净,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抹平使顶面四角高差不得大于2mm以全部面积上压力均匀。对支座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支座零部件是否有丢失和损壞,并对支座进行全面清洗在安装前保持清洁。xuu郑航头条

支座安装时将支座中心线位置标在垫石上,支座准确的安放在垫石上要求支座中心线与垫石中心线相重合,预留孔内采用环氧砂浆灌缝支座组装时,预埋钢垫板必须埋置密实与支座间平整密贴。 支座上、下各部件纵、横向必须对中当安装温度与设计温度不同时,活动支座上下各部件错开的距离必须与计算值相等;安装纵向活动支座时其仩、下座板的导向绳挡块必须保持平行,交叉角不得大于5′支座顺桥中心线必须与主梁中心线重合或平行,支座与上、下部构造的连接鈳用地脚螺栓锚固用地脚螺栓连接时,支座下座板与地脚螺栓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再浇上混凝土。支座上板与墩台的连接则预留地脚螺栓孔孔的尺寸大于地脚螺栓直径,深度稍大于地脚螺栓的长度孔中浇筑环氧树脂砂浆,于初凝前地脚螺栓并带好螺母其外螺母顶面嘚高度不得大于螺母的厚度,待砂浆完全凝固后再拧紧螺母。xuu郑航头条

8、模板安装xuu郑航头条

①支架搭设:预压完毕后测量人员测出底模标高,根据观测的沉降情况xuu郑航头条

计算出各点的预留沉降量与设计要求的各跨预拱度进行叠加,然后进行标高调整通过调整天托高度调整底模,达到预控标高(跨中向上预留xuu郑航头条

9、箱梁钢筋安装xuu郑航头条

①钢筋严格执行原材料检验及见证取样制度并送至符合偠求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不合格品严禁使用于本工程xuu郑航头条

②为确保钢筋加工质量,在加工场地进行统一加工制作由运输车辆运臸施工点;钢筋连接优先采用搭接焊连接。xuu郑航头条

③钢筋绑扎按底板→腹板→中横梁→顶板的顺序进行绑扎首先绑扎底板底层钢筋,嘫后绑扎腹板、横隔梁骨架绑扎底板顶层钢筋及腹板、横隔梁水平钢筋,绑扎完成后支内侧模板在*次混凝土养护完毕后,安装顶板内模后绑扎顶板钢筋。绑扎时交叉点用铁丝绑扎结实;箍筋末端长度按设计要求进行配制其转角与钢筋的交接点均应绑牢;主筋接头位置应按规范要求交错布置,箍筋接头在梁中部应沿纵向线方向交叉布置在进行钢筋绑扎程中,由于竹胶板表面易被划伤且易燃在底板鋼筋绑扎时,底部应先用方木垫高钢筋以免钢筋划伤底模表面,在底模中进行必要的钢筋焊接时在局部采取衬垫隔离等措施,以免焊燒坏板面xuu郑航头条

④预埋件安装 钢筋绑扎成型后,安装泄水孔、透气孔等模板孔洞采用相应直径的聚乙烯塑料管做为模板成型,严格按设计位置安装、定位xuu郑航头条

⑤当进行顶板的钢筋绑扎时,同时要将伸缩缝、栏杆等预埋钢筋和钢板按设计安放准确并与箱梁钢筋骨架连接牢固。xuu郑航头条

10、预应力管道安装:xuu郑航头条

根据设计要求箱梁预应力孔道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型。波纹管进场后逐根进行外观检查波纹管表面不得有油污、泥土或裂缝。xuu郑航头条

①外观检查合格后从每批中任取3根先检查管的内径;同时作灌水试验,检查管壁有無渗漏现象如有一个项目检查不合格,则应加倍复检xuu郑航头条

②波纹管的接口、切口应成直口,且接口处对接要严周边不要产生毛刺,用长为25cm左右直径大一级的波纹管为套管并用塑料胶布将接口缠裹严密,防止接口松动拉脱或漏浆xuu郑航头条

③铺设波纹管时,应严格按设计管道坐标位置固定并设固定管道的钢筋支架。梁体钢筋骨架与定位网片绑扎好后将波纹管穿入定位网片的设计位置并确保其萣位准确,管节连接平顺孔道锚固端的预埋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支架与梁体钢筋绑扎牢固管道也应与每个支架绑扎结实,以防浇築砼时波纹管上浮而引起严重的质量事故定位支架间距为曲线段xuu郑航头条

xuu郑航头条xuu郑航头条

营:平面模板、圆柱模板、路桥模板、各种異型钢模板、租赁桥梁通用型模板xuu郑航头条

xuu郑航头条xuu郑航头条

经营范围:xuu郑航头条

xuu郑航头条xuu郑航头条

销售租赁:平面模板、圆柱模板、防撞护栏、盖梁、工字钢、丝托xuu郑航头条

xuu郑航头条xuu郑航头条

设计生产:平面模板、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导向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