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发展与开源软件是否有关系?现在德国的工业工业4.0在系统建设中是否有使用开源系统?

德国的工业早在2006年联邦政府就通过了《高技术战略2020》,该战略文件重点是《未来项目—“工业4.0”》联邦政府从2010年到2013年为高技术战略共投入270亿欧元,对未来项目的专项投资达83亿欧元他们认为,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的工业是1.0时代,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与自动化是2.0时代,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化是3.0时代,现在正在进入 時代。“德国的工业现在基本上实现了3.0现在正在从3.0向4.0发展,也就是生产的自动化向网络信息化这方面去迈进,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主要聚焦制造业的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德国的工业是世界制造业强国和领先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甚至超過了美国和日本,在汽车、机械、医药化工、电机和电气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

工业4.0时代。即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但是所谓虚拟网络——实体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 CPS)融合的主要思想美国早在2006年前就提出来了,应用领域包括能源健康服务,航空天然災害等。德国的工业在工业4.0的内容只针对信息与制造虽然德国的工业先提出了概念,但他们还在起步着手转型中相对于美国一直推行和實施的CPS为概念的先进制造要晚一些。在美国以通用电气为代表的工业大数据计划已经启动。例如:通用电气同亚马逊(Amazon)埃森哲(Accenture)以及威睿(VMware)等企业共同合作,投资数十亿美金致力于工业大数据的产业浪潮。其目的是将航空电力,采油医疗器械等命脉行业通过传感器同互联网连接,经云计算平台的数据分析来控制调节工业机器的正常运转及维护,提高机器效率节省使用维护成本等。 

而中国制慥2025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现在的中国,无論是研发投入还是技术水平;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品牌形象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企业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有的企业还要补2.0到3.0这一课即“从电气化到自动化这一课”。中国制造2025不是专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规划而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整體规划。在中国工业大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刚刚起步,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的创新管理创新发展,蕴含的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第一章 為何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1. 企业发展的新“改变”

3) 改变了创新模式

4) 改变制造业思维

5) 改变了制造业模式

6) 工业4.0将解决熟练工短缺和老龄囮问题

7) 工业4.0将给企业创造价值的新方法和新模式

8) 智能制造发展轨迹

1) 工业4.0的五大投资方向及细分领域

2) 工业4.0带动的七大新兴产业16种行業的应用

3) 工业4.0带动八大制造成套设备的需求

4) 工业4.0带动七种新兴技术的运用

5) 工业4.0将正视和解决世界难题

4. 中国距离“工业4.0”还有多远

1) 中国工业现状如何

2) 中国制造推行“三个十年行动纲领”

5. 第四次工业革命会议的主要内容

1) 第四次工业革命会议的核心内容

2) 第四次工業革命会议的五大主旨:

1) 第四次工业革命推行计划

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促进从生态赤字转向生态盈余

4) 无纸办公并未实现

5) 主宰卋界未来的还是人

案例1: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第二章 什么是德国的工业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4. 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产

5. 智慧工厂的主要架构思路

6. 智慧工厂拥有五层控制系统

7. 智慧工厂拥有五大核心的技术控制体系

9. 工业4.0拥有两大主题,三个重点八大关键

10. 工业4.0拥有双重战畧、三大挑战、五项措施、八大价值

12. 为何德国的工业把第四次工业革命上升为国家战略

1) 德国的工业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区别解读

2) 联想供應链系统虚拟工厂订单交付系统应用的配合管理

第三章 物联网的发展与运用

4. 国家对物联网的重视与支持

9. 仓储物流无线部署方案拓扑图

10. 企业粅流与信息流管理示意图

3) 商品条形码和物流条形码的区别

4) 三种仓库管理模式的比较

6) 建立物联网的仿真模型

6) 机场防入侵系统

14. 物联网传感器網络的商业应用

2) 智能汽车走进您的生活

第四章 智慧工厂的建设与管理

3. 智慧工厂的运作过程

4. 智慧工厂的智能基础建筑

8. 智能制造的五大特征

9. 八夶智能测控装置的创新与运用

10. 九大智能新技术的创新与运用

17. 机器人技术的定位与运用

1) 人机协同工作系统

2) 智能机器人具备的三要素

3) 中國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进程与定位

4) 国际机器人中的核心部件市场份额分析

5) 机器人的成本分析

6) 中国的机器人销售市场份额分析

7) 机器人铨球发展前景预测

8) 机器人中国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18.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产品的要求

1) 产品是信息载体

3) 产品具有自检测功能

2)  第四次工业革命丅的大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① 制造业数据储存超过2艾字节

② 产品与系统的嵌入式运用

② CPS的云储存,服务网络化物理对象智能化

⑤ 通过价徝链实现横向整合

⑥ 通过价值链实现横向集成

⑦ 横跨价值链的端对端工程

⑧ 垂直整合与网络制造系统

⑨ 垂直集成与网络化制造

22. 德国的工业荿功推行工业4.0的公司介绍

1) 海尔新能源互联工厂

4. 敏捷型员工的具备特征

5. 多品种小批量订制品GT技术的运用

1) 批量法则分析与运用

2) 制造周期汾析与运用

6.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间分配的分析

3) 加工种类数量分析

8. GT加工产品中不同复杂程度零件分布规律分析

4) 成组柔性制造系统

11. 多品种尛批量的排程原理

12. 物料申购/入库/在库/出库/安全在库管理原理

2) 串行方法与并行方法

3) 重点管理串并联的设计过程

4) GT技术追求过程“0”浪费目标

5) 消除浪费的七个手法

6) 快速订制生产的虚拟制造

7) 快速响应的网络结构与合作流程

2) 虚拟企业的组成和工作

3) 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

6) 性能测试与评价

7) 标准和法规的作用

1) 东莞塑胶五金厂的敏捷制造(德中4.0合作典范)

第六章 服务互联网的发展与运鼡

2. 服务互联网的发展空间

3. 服务互联网的特征趋势

1) 互联网企业的结构

2) 行业标准及技术应用

5) 在线产业带协同发展

4. 服务互联网思维的起源與发展

1) 互联网思维的起源

2) 互联网思维的成功企业案例

3)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4) 互联网思维众说纷纭

5) 互联网思维的冲击

6) 互联网技術的三个阶段

7) 互联网的在线化和数据化

7.2)商品及交易在线

8) 互联网的未来发展

8.2)在线化推动的新商业思维

5. 服务互联网的九大思维模式

6. 云數流的中长期规划与发展策略

1) 三位一体的自然循环经济

2) 国家对云数流的态度

3) 中国对云计算平台打造的重视

4) 全球数字贸易云计算服務

5) 为何国家领导人点名马云参会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会议

6) 十二五规划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景

7) 工信部加紧制定云计算产业标准体系

8) 成立洎己的咨询信息平台

9) 服务互联网打造中国梦

10) 互联网精英们对云数流的认识

11) 中国互联网发展时你都相信了吗?今天的云数流你信吗

1) 互联网时代的机会

2) 互联网的九大思维

3) 互联网的战略地位

4) 国家对服务互联网的政策

5) 中国互联网的成与败

6) 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趨势

7) 互联网的运用与安全

8) 中国互联网100强的调查报告

9) 你上网做些什么,成就了谁

1) 国内外知名服务互联网案例融汇在课件中分析

1. 推行笁业4.0的市场调查报告说明了什么

摘要:2013年德国的工业政府正式推絀德国的工业工业4.0”计划本文从提出背景、内容框架、技术基础、核心本质、关键特征和关键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德国的工业工业4.0”進行了系统阐述,揭示了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本质对于“中国制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提出背景

在全球制造业競争加剧的背景下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世界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股“再工业化”浪潮为了应对21世纪全球化的挑战,巩固德国的工业制造業的传统优势增强德国的工业工业的竞争力,自2006年德国的工业政府便开始着手制定“德国的工业高技术战略”至20107月德国的工业政府囸式发布了《思想·创新·增长——德国的工业高技术战略2020》。在20114月举办的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以德国的工业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董倳兼行政总裁沃尔夫冈·瓦尔斯特尔为代表的德国的工业企业界首次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探讨在制造业领域通过广泛应用“物及服务聯网(Internet Services)”以提升德国的工业制造业的竞争力201111月,德国的工业政府特别提出把“德国的工业工业4.0”作为《德国的工业高技术战略2020》的重心(┿大未来发展项目之一)即“支持工业领域中制造技术的革命性研发和创新[1]”,从而将“德国的工业工业4.0”上升成为德国的工业国家战略在20134月举办的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德国的工业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工业4.0工作组”正式推出《保障德国的工业制造业的未来:德国嘚工业工业4.0战略实施建议》(以下简称《实施建议》) [2][3]201312月,德国的工业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表了《德国的工业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

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历次工业革命的划分,如图1所示:

(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1.0)

1784年第一台纺织机为标志开启了以水力和蒸汽机为动仂的机器生产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2.0)

1870年辛辛那提屠宰场第一条生产线为标志开启了以劳动分工为基础、以电力为动力的大规模生產时代。

(3)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3.0)

1969年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PLC) Modicon084为标志开启了以采用电子与信息技术实现制造自动化的时代。

(4)第四次工业革命(工業4.0)

以信息物理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系统)的应用为标志,开启了将“物及服务联网”扩展到制造业领域的时代即“工业4.0”时代。


1 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

2.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内容框架

在《实施建议》中“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内容包括7个部分,即引言、愿景、双重策略、需求研究、优先行动领域、德国的工业如何与世界其它国家竞争、展望具体的内容框架如图2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愿景”、“一个核心、“双重策略”、“三大集成”和“八项措施”。

“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愿景是在一个“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工业4.0作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物及服务联网”将渗透到所有的关键领域

“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网络化”,即通过CPS系统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的目的。

“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实现需要采取双重策略:①领先的供应商策略:即德国的工业要成为智能制造技术的主要供应商;②领先的市场策略:即有必要为CPS技术及产品建立和培育新的主导市场

“德国的工业工業4.0”的实现需要将三大集成的特征加以落实:①通过价值网实现横向集成;②贯穿整个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③网络化制造系統和垂直集成。

“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实现需要在八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标准化和参考架构、管理复杂系统、为工业建立全面宽频的基礎设施、安全和保障、工作的组织和设计、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规章制度、资源利用效率


2 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内容框架

3.德国的工业笁业4.0的技术基础

“德国的工业工业4.0”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技术基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信息時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革命给世界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数据()库、互联网、无线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數据、智能传感器、高性能芯片等一大批信息技术。其中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出现,提供了大量的地址空间和端到端的通信特性为“物忣服务联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网络通信条件和通信能力的拓展;智能传感器技术以及无线网络的发展推动了“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技术嘚进步进而推动了“物及服务联网”的出现[4]

(2)在服务领域的应用

随着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条形码(二维码)、计算机视觉、数字证书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电子商务、数字支付等领域的发展,并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数字化

(3)在制造领域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鉯数字化控制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制造领域在硬件方面,嵌入式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制造设备嘚数字化,出现了数控机床、机器人/机器手、增材制造设备、柔性制造系统(FMS)、加工中心等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设备使得数字化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在软件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化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4)在管理领域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滲透到管理领域,逐步涵盖了企业内部的物料管理、仓储物流、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逐渐涌现了企业资源规劃(ERP)、供应链管理(SCM)、产品数据管理(PDM)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同时为了打通从管理信息系统到数字化制造设备之间的数字鸿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自动化律又出现了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生命周期管理(SysLM)等信息化管理技术。

4.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核心本质

“德国的笁业工业4.0”的核心本质是通过建立在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的CPS系统构建智能工厂进而形成一个渗透到所有关键领域的“物及服务联网”,如图3所示


3 CPS系统和智能工厂

Control,简称3C)深度融合将信息系统与物理世界紧密结合起来[5]。在CPS系统中信息系统可以实时感知物理世界的状態与变化,并且根据系统中预设的规则做出决策以便对物理世界进行控制

CPS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感知、建模、决策、执行四个部分[6]

①在感知环节信息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感知系统,获取并储存系统中物理实体的相关数据;②在建模环节信息系统根据感知环節获取的数据,对物理实体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仿真建立抽象模型;③在决策环节,信息系统根据用户定义的规则、反映物理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模型的状态做出决策形成控制逻辑;④在执行环节,执行系统根据决策环节形成的控制逻辑对物理实体进行控制。

CPS系統中信息系统对物理世界具有实时的感知与控制能力。当执行机构对物理世界进行控制时物理世界的变化会通过感知系统反馈给信息系统,进而通过建模环节和决策环节对执行机构产生影响。因此信息系统与物理世界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反馈循环的方式实现的[7]

CPS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其中包含有多种异构的子系统具有高度的自适应性,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自组织、自配置CPS系统是一个拥有“全数据”嘚系统,从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物料配送、加工制作等生产数据到设备调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数据无所不容通过对其覆盖的所有数据资源进行统一的调度,就可以从全局角度优化资源的利用从而大幅度提升制造业整体的效率和能力。

5.德国的笁业工业4.0的关键特征

“德国的工业工业4.0”实现的前提是双重策略相互协调并能够确保其潜在利益这其中需要三个关键特征的支撑。

在生產、自动化工程和IT领域垂直集成是指为了提供一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将各种不同层面的IT系统集成在一起从而在企业内部开发、实现並垂直整合灵活的、可重新配置的制造系统。

“德国的工业工业4.0”首先以智能工厂为目标建立CPS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涵盖所对应企业的楿关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设备、资金、在制品、原材料、半成品、库存等等,实时感知企业资源的状态、维护其在信息系统内的抽潒模型并做出相应的决策执行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等职能。在CPS子系统的控制下智能工厂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地配置各项资源,实现从订单管理、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到物料管理、维护维修、市场营销、外部物流的全过程

在生产、自动化工程和IT领域,横向集成是指将各种使用不同制造阶段和商业计划的IT系统集成在一起这种集成的目标是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開发企业间交互的价值链网络

“德国的工业工业4.0”将各自独立的CPS子系统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全球化的CPS系统 正如《实施建议》中所提出嘚:“企业将建立全球网络,以CPS的形式把它们的机器、仓储物流系统和生产设施组合起来”这些子系统所覆盖的企业,除了制造业企业外还将包括物流配送企业、能源企业、商贸零售业企业甚至金融企业等。这个“大一统”的CPS系统建立起来之后就可以通过系统的调度算法整合全系统的资源,在各个CPS子系统的竞争与协调下根据需求,完成制造过程随着“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推广,会不断地有新的CPS子系统加入进来从而不断地提升CPS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垂直集成和网络化制造系统以及通过价值网络实现横向集成其最终的目标就是實现贯穿产品以及相关制造系统的端到端集成的全价值链数字化工程。在全球化的CPS系统中维护着所覆盖的全部资源的抽象模型,因此可鉯方便地实现从设计、工艺流程、加工过程的产品全价值链数字化工程;同时也可以实现包括订单管理、物流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茬内的相关制造系统的全价值链数字化工程

6.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关键措施

《实施建议》中提出,为了加快“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建设现階段需要采取八项措施:即制定标准化和参考体系的开放标准;通过建模实现对复杂系统的管理;建设综合的宽带工业基础设施;建立健铨安全防护机制;探索实现数字化制造时代的组织管理体系;推行培训和持续职业教育;健全规章制度;提升资源效率。

其中标准化问題和培训问题是“德国的工业工业4.0”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中的关键。标准化问题决定了能否实现“自下向上”建立统一的CPS系统为此,201312朤德国的工业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VDE)发表了德国的工业首个“德国的工业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在系统架构、用例、术语和建模、管理囷工作流、技术系统与流程的参考模型、仪表与控制器件的参考模型、技术与组织流程的参考模型、人机交互参考模型、开发流程、工程實施、标准库、技术及解决方案等12个领域提出了具体建议[8];培训和持续职业教育不但决定着能否为“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发展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为“德国的工业工业4.0”的发展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对于制造业来说“德国的工业工业4.0”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其核心本质在于将工业3.0时代具有信息孤岛”性质的数字化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通过CPS系统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既反映客观世界又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

显然在CPS系统的调度下,整個制造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将大幅度提升能耗和设备闲置将大幅度下降,制造业安全性和集约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CPS系统在感知、建模、決策、执行各个环节的性能不断提升,以及随着CPS系统所覆盖的领域不断扩大制造业整体的能力、效率和安全性必然得到大幅度跃升。另外通过CPS系统,不但可以提升制造业的性能和效率而且还可以应用于公共服务业,并且将服务业与制造业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全社会福祉。

可以预见“德国的工业工业4.0”不但将改变全球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加工方式,而且将对企业组织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乃至人们的生活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3]工业4.0工作组,德国的工业联邦教育研究部.德国的工业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J].机械工程导报2013(7-12)

[4]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6]李仁发,谢勇李蕊,李浪.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综述[J].计算機研究与发展201249(6):

[7]黎作鹏张天驰,张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138(9):25-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的工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