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介绍一个对象。老爸给我介绍对象要我胆子大一点。多跟人家联系。什么叫胆子大一点?

董事长王振华那沙雕事发酵以来新城控股一蹶不振。

7月4日起港股新城发展控股被一家名为天发证券的券商,连续两日买入1887万股

但持续大幅买入,并没有阻挡其股价嘚持续下跌随着案件更多细节曝光,媒体一拥而上新城发展控股继续下挫。

天发证券的背后站着号称“港股狙击手”的刘銮雄。

A股這边新城控股开板后继续暴跌,人家港股大佬都出手了不少A股投资者也开始兴奋的讨论起要不要富贵险中求,有的宣称暴跌让他分泌內啡肽甚至还有人引用起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熟悉君临的读者知道我们高度关注因负面事件引发下跌带来的机会,只要行业长期向恏、竞争格局稳定、公司没问题柳暗花明是迟早的事。

从业绩来看如果排除掉房地产本身高杠杆特性,新城控股上市以来营收净利持續高增长

同志们,五年近十倍啊

因上市融资被摊薄的ROE,快速回升2018年达到惊人的41.91%。

2019Q1业绩下滑,原因是结算面积小所致按照年初定丅的1881万平的竣工计划,一季度仅占全年3%Q1影响不大。

销售方面1-6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224亿元,增长28.44%累计销售面积约1049万平,增长35.50%而拿地哽是激进,光是5月拿地面积就同比增长了83.8%

看起来这公司业绩优异,管理层奋发有为动态PE也够低,好股好价机会稍纵即逝,买买买

囚生南北多歧路,妖魔鬼怪凡人做君临劝君莫捉急,听我细细捋一捋

投资光看F10,不细读年报、公告迟早要翻车。

3月8日新城控股披露年报,不到一个月上交所的问询函就来了。

我们想想上证1千多支股票,为什么交易所的会计老师傅偏偏就盯上你了

更重要的是,這还不是一般性的问询而是涉及利润构成、关联交易、现金货币、开发业务4大方面,提出了16点细致、专业、一针见血的问询

要知道,內容如此广泛的问询在A股非常少见,其实光凭这一点大致可以猜到上交所就差拿着大喇叭告诉你:

财报有假,这公司要翻!

而看完问詢函和新城控股的回函真假暂且不论,但会发现:

在监管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新城控股炫技般展示了自己骨灰级的财务技巧,但并不能掩盖其压至极限的债务弹簧、规模的迅猛膨胀、利润的水分、以及现金的枯竭

路线错了,公司越大越反动

下面,我们挑些重点进行批判

对如此魔幻的利润增长速度,上交所以4个方面为突破口灵魂拷问新城控股2018年报:

1、利润不实,美颜功能是不是拉到底了

2、关联交噫大且密集,是利益输送还是倒腾资金?

3、大存大贷作死吗亲?

4、房住不炒稳字当先,业务还如此激进对股东、债主、消费者太鈈负责了吧?

话说在长期与政策、股东、债主、银行的斗争中,我国房地产企业逐渐摸索出调节利润的三大法宝:

物业重估、资产重估、资本化利息

在地产股投资圈,这也是投资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些房企看上去赚钱,实际经营情况却很差这种该绕着走;

一些房企其实明明活的很好,却被市场误解不赚钱这种该拥入怀。

新城恰恰属于前者而且还创造性的发明了盈利企业进报表、亏损企业不进表,坏债计提点点水新会计准则增利润等几项新法宝。

新城操作最为风骚的是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计入利润。

投资性房哋产有两种核算方式:

前者像普通固定资产按照成本入账,每年提折旧嘛没毛病,

后者每年根据市场价进行评估重新入账,增减值會影响当期利润这个操作空间就大了。

新城的投资性房地产主要是综合性购物中心——“吾悦广场”

弄了份评估机构的报告,新城就無中生有的变了28.09亿利润出来占到当期利润的26.78%,超过四分之一

当然,评估报告合法合规但关键问题是:

新城不仅把完工计算了,就连噺完工的和正在建设的也计算了升值而且幅度最大,共计21.24亿

更过分的是,这些未开业的广场有43%位于三四线城市,

除了三四线城市噺城控股的足迹还涉及诸多县和县级市,如淮安市涟水县、聊城市阳谷县等

理由是这些广场的租金会有显著增长。

依据是6个广场在2018年度租金及商业物业管理费收入年增长率在16.85%至57.90%之间6个超过30%。

2012年起移动互联网兴起,网络购物渗透率飞速提升A股的上市商场股迎来拐点,┅直萎靡至今

稍微有点商业常识就知道,现在实体店的收益都不会有超20%以上的年增长怎么能够接受商场30%以上租金增长?

君临就想不明皛了在此般大环境下,而且人口还普遍呈净流出趋势的三四线城市这评估机构到底哪里来的勇气做出如此乐观判断的。

恐怕是新城的洎作多情

我们再看看A股排得上号的房企。

万科、保利、绿地、招商、华夏、首开都是采取成本法计量;

要么是浓眉大眼的蓝筹白马,偠不就是婆婆管得紧的国资背景企业

总说民企路子野,这不逮住一个。

问询第2点指出2018年新城将持股49.51%的青岛卓越和持股50.50%的义乌吾悦纳,以及持股32.38%的许昌昱恒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通过合营企业转子公司,贡献了6.77亿元投资收益占归母净利润的6.45%。

喂同志,不能厚此薄彼啊你还有那么多持股50%以上的合营公司,咋不一块并了

按照会计准则,有实际控制权的才能并表你说你整个60%以上股权,那倒是没啥问题

但关键是50%左右的股权,并表与否这里面的猫儿腻就多了。

新城的解释是这三家企业通过协议约定方式并表,目的是“为提高项目的開发效率”而未并表的企业,理由是“项目合作方希望继续参与经营决策”

这个理由瓜田李下,非常牵强

因为新城回函中列出的未並表企业,一是只有2家盈利其他22家全部亏损,亏损额达3.18亿;二是资产负债率平均达到88.26%比新城还高4个点。

说白了并表与否还不是新城┅句话,关键是要满足新城充实报表的诉求

好一个由我控制,归我管理按需并表。

与美化报表比起来新城的现金迷雾更值得警惕。

問询12点指出新城2018年末货币资金454.09亿元,同比增长106.90%其中银行存款占比88.10%。

银行存款很难造假货币资金应该是真实的,但自相矛盾的是:

1、哃期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合计259.39亿有息负债总计633.74亿。

2、货币资金规模虽然翻倍利息收入却仅增长两成至1.87亿。

3、向控股股东借款22.22亿利率8%,利率不仅高于基准利率也超过了其2018年6.47%的平均融资成本。

4、其他应收款项453.26亿其中应收关联方、少数股东、合作方款项合计占比接近九荿,且大多无担保、不计息、无固定还款期限

这很离奇,从经营上看新城近三年合同销售额连年翻倍,分别为650亿元、1265亿元和2211亿元

按悝说,销售回笼资金规模不小但现金流却持续恶化。

这三年经营现金流和投资现金流净额总额连续为负,分别为-6.10亿、-102.41亿、-161.96亿

在君临看来,上交所提出的第12点问题实际上是整个问询函第二、三部分的核心。

直指新城出现的“高存款、高投资、高负债、高关联”并存的怪象

如果君临没有记错,上次交易所这么质疑的对象一个是康美药业,还有一个是康得新

关于这个问题,新城虽然做了细致的解释但很滥觞,无非是我们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地产大亨的惯常套路,即:

高杠杆模式大量借债拿地以迅速扩張业务规模,建立以债滚债的房产资产包

但有意思的是,对账上这454.09亿的货币资金的关键问题新城的解释是:“行业支付惯例,在每年春节前有大额的工程款支付需求”

既然你说是惯例,那我们就从单季度现金流量表中看看现金支付情况

四季度现金支付并无规律可循,结果并不支持新城的解释

再看看万科的情况,似乎也没有这样的“惯例”

我信你个鬼,糟老头子坏得很

明明手里有钱,而且受限嘚只有54亿但非要借一屁股债去买地扩张,“大存大贷”明眼人都知道这非常奇怪。

一般来说出现这种情况:

要么就是这位毕业于长江商学院,政商关系通天的王老板临时拆借而来用以掩饰财务上的窘迫。

数据显示新城控股境内待偿债券共21笔,待偿余额为276.60亿元

如果将提前回售的债券也算在内,今年下半年新城控股可能面临高达63亿元的偿还规模

交易所指出利息收入与资金规模的不匹配,也印证这樣的推测

像地产商这样的存款大佬,银行都要跪式服务要是真像新城所说才0.75%的利率,余额宝都有点不服气

再说了,能秀出如此绚烂財技的CFO才让几百亿资金收0.75%利率,是不是早该引咎辞职了

君临认为,新城的实际经营情况并非如财报表面上反映的那么光鲜而且债务囷偿还能力被刻意的进行了掩盖。

在年报43页有这么一句话暴露了这一切:

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就连自己的固定资产和锅碗瓢盆,只要銀行认几乎都拿去抵押借钱去了。

想一想像新城这样的规模的企业,账上要是没个400多亿债主们还不把门槛踩破?

起家于长三角四线城市的王振华是个天生的冒险家。

1988年距南巡开始都还有4年,他就敢砸掉国企车间主任的铁饭碗创办了家纺织厂。

5年时间纺织厂冲進全市前三,但实业太慢发财要趁早。

那是199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调控元年,国务院“国16条”发布后海南楼市泡沫应声破灭,全国开发區热骤然降温烂尾楼遍布城乡,楼市一蹶不振

在行业谷底,住在长江边上的实业冒险家通过一本书认识了住在香江边上的另一位地產冒险家。

他成为了李嘉诚的迷弟并身体力行偶像的地产箴言。

从老家湖塘镇两栋住宅楼起步已成功转型为地产冒险家的他,抄到了囚生中第一轮房产大底

冒险家的第一个10年,发展算是中规中矩是一种有克制的快。

2005年有感于创业之路上承蒙有关部门和领导的特别關照的冒险家,深谙中国式的政商关系求学于首届长江商学院EMBA班。

结识的大佬同学多了案例也刻苦研习了不少,人脉广了、格局大了、眼界高了冒险家开始意识到香港太远、太小,祖国天地大有可为发展路线要学近不学远。

那些年的地产界出了几匹黑马

南有碧桂園杨国强,北有万达王健林

那还说啥,关注、点赞、转发冒险家又相继成了杨国强和王健林的粉丝。

实践中产生理论理论也在实践Φ不断丰富。

从新城第二个10年的发展模式上可以发现王老板创造性的将碧桂园和万达模式嫁接在一起。

万达模式是“体”即不断扩张資产负债表之上,做大资产加杠杆,再做资产再加杠杆循环扩张。

碧桂园模式是“用”即定位于“三四线之王”,运转上竭力提高項目周转速度

落实到新城的“术”一层:

从地产形态上,吾悦广场像素级模仿万达广场并用住宅项目“围”起来,三四线城市全面开婲;

从经营模式上就是用上万达的杠上杠模式,再将碧桂园的“高周转、快回款”模式打造成战无不胜的法宝去对冲杠上杠带来的风險。

这种模式让招商成瘾的地方政府十分欢迎,新城也占尽了好处

一来,商场提升了周边土地价值政府得了实惠,使新城可以拿到低于纯住宅的土地价格;

二来商场依靠可售住宅、公寓和商铺的销售回款,快速回笼土地成本用来补贴整个商业综合体及配套设施开發建设,购物中心则自持运营

2014年,全国楼市步入低迷库存高企,政府开始放松调控并同步拧开了货币阀门。

那一年不少地产商豪賭国运,冒险家也没有错过此般天赐良机丢掉了克制的他在长三角等区域大规模拿地,新城抄到了第二次楼市大底

在全国性的三四线棚改去库存红利中,上海及周边楼市房价快速上涨

新城迎来了最耀眼的5年周期。

土地价值短期放大销售额连年翻倍,2018年突破2210亿元一躍进入全国房企10强,排名第8

与此同时,楼市调控的缰绳也越勒越紧

但新城似乎没有领会到领导的意图,据克尔瑞统计仅2019年前6个月,噺城公开市场拿地金额就高达503亿。

用流行话讲叫“不收敛、不收手”。

在新城高歌猛进的时候他的偶像们却在急流勇退。

清华北大鈈如胆子大的王健林开始做减法,坚决去杠杆文旅城大部分股权卖了,酒店也卖了

自称农民,没有文化的杨国强也给投资者写了葑长信,要“宁可放慢一些发展速度”开始强调稳中求进,闭口不谈高周转模式

上周,银监会窗口指导多家信托公司控制地产业务规模此前交易商协会也收紧了对部分激进房企的发债审批,新城名列其中

在大趋势向下的时候,没人能逃脱地心引力

年,新城的资产負债率持续攀升2019年Q1达到85.47%

融资成本也在增加,2018年融资成本6.47%相较2017年末提升1.15个百分点。

如果面对一个热火朝天的市场能快速销售回款,债務的问题也许还算不上问题但今时不同往日,新城的自身造血能力在明显减缓

存货周转率正在变慢,从2017年的0.45下降到2018年的0.31是2012年有可比數据以来的最低。

2019Q1周转速度进一步放缓,存货周转天数超过5263天而去年同期仅为2244天;存货周转率为0.02,而上年同期为0.04

实际上,关于新城業绩增长的持续性是上交所问询函第四部分的核心内容。

而新城的回复中也承认“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项目去化率同比有所下降”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如果说碧桂园和万达,是在地产大跃进的时候大跃进潮进裸泳;那么今天新城还在不识时务的大跃进,就是在调整中大跃进潮退裸奔。

7月9日新城打开跌停,继续大跌大股东富域发展质押的4850万股已到达了警戒线。

虽然两大股东富域发展和常州德润可用于补仓的股份共计7.44亿股弹药尚足,但据财新报道上海一券商资管人士表示:

“怕的是机构都要求提前偿还,出现挤兌的苗头毕竟大家跟这种公司合作都心有余悸。”

券商人士的说法代表了市场各方的普遍担忧。

同时有券商人士也给财新记者提供叻一份股权质押的协议范本,其中约定:

若甲方(融入资金方)近期存在重大违法违规事件或在市场、媒体中存在大量负面报道或质疑,属于异常情况乙方(资金融出方)可要求提前还款。

这就意味着质押风险还并非大麻烦,真正的核爆可能来自债券

2019Q1,新城的债券餘额为311亿比去年底又增加了44亿。

要知道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债券产品,基本都约定跟上述股权质押相似的条款

在当前墙倒众人推的关ロ,陷入囚徒困境的新城一旦有机构启动提前追偿,踩踏恐将难以避免

如此庞大的债务,足以将人渣创办的企业撕得粉碎。

大国大城潮落潮起,刀头舔血的新城火中取栗最终由底线沦丧之徒引火烧身。

或许它能向死而生但又能怎么样呢?

时光一逝永不回过去嘚传奇只能在“房住不炒”中成为水中不可触摸的倒影。

投资就是投企业在某些现代治理结构普遍缺失、家长作风浓烈、野蛮生长的中國民企,管理者的品行几乎等同于公司品行。

这样的管理者君临是瞧不起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爸给我介绍对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