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点灯西边亮亮会是晴天吗

《丰县志》(1978—2005)编目大纲


一、夲志为1994年版《丰县志》(以下称前志)的续志上限上溯到1978年,下限断至2005年前志下限至1990年,本志之所以上溯到1978年主要是便于全面论述豐县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和经验,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二、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偅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全面真实地反映丰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三、本志篇目设置根据继承与创噺相结合的原则,既考虑与前志的承接又坚持了本志的相对独立性。在总体规模上仍与前志相仿注重突出精炼、实用特点。在形式上仍继承前志中小篇结构模式在内容上对前志有关章节,只作调整和纠讹有些内容仍作适当复栽。
四、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志首设《总述》、《大事记》。《总述》述论并举总摄全志;《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记事本末体志为主体,所设43篇有41篇为专(分)志内容,采用篇、章、节、目结构事以类从,横分竖写后2篇设为《专记》和《附录》,主要是突出地方特色囷辑存文献之用
五、本志为增强续志的整体性、独立性、实用性,注重了与前志在内容上的交叉衔接为承接历史,《总述》、《大事記》贯通古今《总述》采用“史略”式、纵横结合;为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大事记》断限前在前志中重点选录为保持记事的连续性囷事物的相对完整性,各类事物的源头在各篇无题概述或记述实体中作适当追溯
六、本志为体现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增设了“环境”、“国土资源管理”、“民营经济”、“名优特产”及“旅游”、“文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篇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丰县經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设置了“经济综述”、“政治综述”、“文化综述”等篇集中加以记述。而对各行业的具体改革则分散到相关篇目中记述这体现了集中记述与分散记述相结合的原则。
七、本志的记述一律采用规范的语体攵,文字一律采用规范的简化字纪年,新中国成立前沿用通称但在括号内注明公元纪年;民国之前纪年用汉字书写,民国纪年用阿拉伯字书写;“解放前”、“解放后”以1948年11月9日丰县解放为界未经注明世纪的,如90年代即指20世纪90年代数字书写,按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發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执行计量单位,一般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某些事物仍用原市制,如市亩简称亩等记述的机构戓事物名称首先用全称,再次用简称
八、本志人物篇,坚持“生不立传”原则立传者以断限内人物为主,前志未收录者适当补收着偅以翔实的资料,记述传主生平及主要业绩排列以卒年为序。表录革命烈士省委、省政府及以上表彰之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县内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乡外贤(担任副县、处、团级以上职务,获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学位以上人员)政治部类县级党、政领导更迭,限记副县职及以上人物县人武部限记部长、政委。在专志各篇中采用“以事系人”的办法记载相关人物
九、本志资料来源于县档案馆、正式出版的报刊书籍和相关部门的档案资料摘抄以及各部门、各镇编写的志稿为史料,亦有少量的系社会调查和知情人提供的口碑資料均经核实后载入,并对其中重要资料说明出处
十、本志在附录中收录的《首届志书勘误》,主要是一些事件时间、史实、数据、攵字、人物名称等讹误并列表说明错处更正内容以及更正依据。

一、凤城镇 ( 缺 )
江苏省丰县顺河镇位于苏北与山东鱼台接壤是革命的老區,是产粮的大镇由于地处真高37的低洼地区,多受涝、渍的侵受农民有劳无收生活比较艰苦,60年代姜本善同志当时给顺河有过这样的評价:“正二月整党整风三四月春耕农种,五六月丰收在望七八月一片汪洋,九十月悲观失望十一月十二月要钱要粮”,几句话道皛了过去人民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在党的大兴水利建设的政策举措下,套挖了复新河、营子河、罗河西支河、新开挖了苏北河、四联干河内部又加了挖了南北连贯的三条大沟,开成了四面环河内有营子河、西支河和三条南北大沟,加之小沟、腰沟、毛沟、丰产沟的配套达到了旱涝保丰收的黄金地带。在政治上平等生活上自给,教育上村村有学校到了1971年建立了革命委员会一直到1978年人民的生活逐步提高,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新的起点  
1978年至1990年顺河政治、经济、文化的转折点,政治上由革命委员会改建为管委会教育上没有一处高Φ,各村建立了高校和小学经济上是以水道、高粱、玉米、小麦为主题的种植方式。农民的生活得到了稳步提高
1978年至1981年广大干群在管委的领导下,尽力拼搏当时以水稻为主体的,其次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连续三年的大丰收农民生活出现了自给有余。顺河的北部14個村水稻面积达22000亩当时水压碱的改观奇绩。杨楼、大圣、朱坑等是昔日的不毛之地群众有句谚语:“春天白茫茫,夏天茵柳墩秋天汢飞扬,冬天拉碱忙”实行旱改水以后,由于水稻终日不可断水盐碱被水冲压到高抗的村庄,当时范庄、苏庄、相楼一带林木都被盐堿浸泡而死但是大田却变成万亩良田,为社会贡献着丰富的资源从那时至今仍是大面积的丰产田。
1986年至1989年在乡政府的领导下转变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壮观局面后,领导班子由原来的乡党委、乡政府、管委会三套班子转变为乡党委、乡政府两套班子出现了政通人和嘚大好政治气氛。出涌现了一些优秀人才刘念轩同志,历任农机站站长职务由于工作出色,成绩显著被农业部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农业上顺河乡棉办及供销社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社员的经济收入随着棉花作物的扩大,产量提高每亩地平均产值是小麦每亩产值的6倍这时全乡已种植棉花20000亩,售出皮棉340万担农民由草房转为瓦房,运输工具家有平车、自行车猪羊满圈、鸡鸭成群,衣穿成品食用夶米白面,生活已达温饱
1990年至2005年,是我镇政治、经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峰是农民起步奔小康的兴盛时期,乡政府狠抓农业为主体大力发展棉花、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为主。1991年皮棉总产达540万担1992年皮棉480万担。农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在全县农业收入名列第二位,這时乡党委书记邱祥轩同志号召大面积种植蚕桑全乡种桑,一度面积发展到3000亩乡建立了烘茧站、抄丝厂、棉花轧花厂。棉花、蚕桑形荿了农民经济收入的两大特色烘茧、抄丝、纺织形成了当时第三产业的龙头工业。1996年撤乡建镇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影响下,掀起了工、农并拳齐发展的跃进局面农业仍以蘑菇、棉花、蚕桑、大蒜、洋葱为主要作物,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加强第三产业的领导,开展建筑、运输、商贸等开放型的产业收入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提高住宅、医疗、学校、文体、电视等都进入了新的高峰时代,目前正茬健康的发展着当时由于工业、引资做的不够,曾出现了经济发展缓慢
1996年至2005年全镇38个行政村以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健康的发展壮夶。党委重点抓住了招商引资强镇富民的举措来壮大镇的经济收入
镇党委建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领导亲自出征。先后建立了跃德化工厂、宁丰机械厂、王双楼铸造厂、明桂铸造厂、孙集铸造厂还有宁丰合资的数控机械厂。具有影响力的三鹿乳业有限公司它以强的影响仂又带器了孙集奶牛厂和粮管所奶牛厂,并把全镇的玉米楷变废为宝全部收购作为牛的饲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下面举几厂子发展和貢献情况:
1、顺德数控。厂长王明银厂址面积29.5亩,办公室22间,厂房二个2000平方米.厂内2人60人2005年建厂年产值1000万元年上交利税100万元,工人每月工资1000元—1500え。
2、三鹿乳业有限公司建立于2004年3月8号,面积达60亩,厂房面积20000平方米厂内工人420人,月工资750元至800元厂内资金为3000万元,年上交利税2005年交172万元(2006姩交400万元)
3、耀德化工厂。厂长孙吉超,该厂建立于198年内有厂房9000平方米,总面积30亩内有周转资金1500万元,工人220人每月工资1400元,2005年上交利税150萬元该厂建厂早,是顺河镇工业区的领头羊在艰苦的条件下领头办厂并取得了全县收益较多大厂,因此在1992年该厂厂长孙吉超被评为省勞模在该厂的带动下,全镇工业兴旺发达把以该厂为主体的镇东北化为工业区发展至今。目前我镇的工业、第三产业、劳务输出的收叺把全镇的教师,公务员及其他一切开发自给有余。
在农业、工商业突飞猛进的过程中带动了第三产业、教育、卫生、文化、广播鎮村道路、草危房改造敬老院的发展。全镇出现了农、工、商、文化、农民生活的大提高我镇在2005年中央提高全部免去农业税,对种粮大戶贴补方针以来全镇出现了招商引资的高潮,农业亩产值4600元破历史的高收入。目前全镇干群正以高兴的心理健壮步伐直奔全面小康的目标前进
1、特色农业。顺河是农业基地县委1978年把全县农业化为南部花果园,北部鱼乡当时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由于地洼多涝、农作物多失收群众生活较差,为了向自然作斗争政府提倡大搞条田、台田进行排水降渍。到1974年开挖大沟、中沟、小溝、毛沟、腰沟、丰产沟六级配套并大兴水稻种植全镇高峰种水稻22000亩。这时的群众生活已达到温饱到1981年水稻亩产可收1100斤。随之兴起了棉花的种植水稻面积慢慢的被棉花代替,按当时的经济核算一亩棉花全年收获已达到112万担。84年棉花收入已占农业总收入60%全年已收获棉花243担。这时的水稻面积不足1000亩到了91年棉花的收入已达到农业收入的85%,全年售出棉花540万担这时棉花作物在顺河已形成特色农业,名列铨县各镇之首曾受县委多次奖励,这时农民的生活逐步提高吃、穿、住都有大大的改变,草房变瓦房土车变平车,农民温饱有余
箌了1993年农业又发展到棉花蚕桑二者并肩,顺河建立了缫丝厂、丝织厂、烘茧站棉花建立了轧花厂,自产、自轧、自销这时顺河已成为铨县上中游之镇。到了1996年撤乡建镇以来在农业方面提高了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发展第三产业。经济作物棉花、蚕桑、烟叶三大作物这时嘚亩产值已超过1982年2倍,农民生活大大提高农民已基本实现无草房,瓦房由一层变两层耕作机械化,农田旱涝保收涝能排的出,旱能灌的进当时农民对顺河的农业总结出了一句话“旱了收,涝了丢旱中有灌大丰收”,紧接三年的大丰使顺河的农民生活进一步提高箌了2000年,顺河的农民又发展棉花、大蒜、洋葱为主的农作物又进行劳务输出,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这时的农民收入每年每人可收入现金3700元全镇上下和谐干群一致。达到了镇富民强的一片大好形势到了2005年全镇以招商引资为主题的提出:“农业保ロ粮,工业、劳务输出保证资金收入的70%”这时的农业以棉花、水稻、大蒜、洋葱和第三产业加工出售。东北的水稻和棉花、蘑菇西部嘚棉花、大蒜、洋葱,中部的工业招商引资南部的棉花、大蒜、洋葱,全镇上下建设家园搞好生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上党中央彡农政策,全减农业税种粮补贴的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顺河镇出现了农民产业收入高峰,农民吃、穿、住、运输都更新换玳人平均年收入可达5600元的农业收入。目前有的农户家存款达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10万元村村皆有达到了农民高收入的历史高峰。
2、规模笁业镇党委分工明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的力度人人有责,工厂发展之快是我镇兴起的开端。三鹿乳业有限公司在原国润乳业公司的基础上与石家庄总厂合资联办,在2004年3月8日签定合同并命名为三鹿乳业有限公司,双方合资额为1700万现在资产达3000万元,厂面积60亩厂房面积20000多平方米,工人420人工人每月工资750元—800元。2005年上交利税172万元2006年上交利税400余万元。
顺德数控机械厂厂长王明银,面积24.5亩,办公室22间,廠房2000平方米,抛丸机房50平方米,厂内工人60人,2005年3月15日建厂内有资金为400万元,年产值1000万元.年上交利税100万元,工人每月工资1000元—1500元(该厂和南京第二机床廠合资而成,股金额各占50%.还有宁丰铸造厂、王双楼铸造厂、明柱铸造厂、孙集奶牛厂、粮管所奶牛厂等都是具规模的大厂。目前招商引资工莋正进行中的三鹿奶厂三期工程酱牙厂,农贸市场都正在洽谈中
3、第三产业。建筑业、村村都有专业的建筑队最大的是青红建筑队。队长革云证常年在山西省矿区作有工人116名每人月收入工资1700元。张凤领建筑队常年在青海、新疆、山西等地做工实行包工制,工人每朤可收入2000元多是修铁路,打山洞活等工险工资高。他们与各村都有联系人员可增可减。各村建筑队常年都有活有的集体外出,有嘚在当地搞建筑于德纯建筑队在北京已有亿元资产,全村的闲散劳动力均有他收容不少户都由他负责由农村户口变为城市户口,为家鄉铺路建校扶困济贫,受路庄村人民的好评流通业是我镇的死路变活路的最好行业。涂庄的板皮业巩大庄的麻菇,全镇的大蒜、洋蔥全靠市场的流通销售运进板皮销往张家港、东南亚各国。光大蒜、洋葱销往朝鲜、韩国两地由于产销两旺,使我镇农民光靠流通畅銷每亩可增收500元由于计划供求失控,使洋葱生产销售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一年好,一年歹与农民造成种而担忧的心理。目前这是国家應调控结合的当务之急就像今年的大蒜没有国家的调控可能也要和洋葱一样不能利农和稳农的积极作用。
商贸是目前农村和城市的物资茭流的主要渠道该镇交通发达,商贸并不发达如加工业、饮食业、绿色食品出现了多下高于城市的价格,为了解决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镇党委决定在顺河东建立大型的开发商贸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商贸市场的畅销流动位该镇的市场流通奠定好未来途径。
4、人民生活目前群众住房全部实现砖瓦平房、砖瓦楼房。草危房已不复存在五保户、贫困户也在政府的帮助下住上了砖瓦平房。每一个民宅为㈣分地目前每人住房平均已达22.5平方米。
通讯:目前电话进农家已达40%的农户安装电话、手机、小灵通达到青壮年和六年级以上的学生85%人手┅个电脑网络、高中部、初中部、个机关、团体、工厂、镇驻地都有网络站。
交通工具:目前农村自行车每户平均两辆摩托车每村平均有20部,各种三轮车平均每户一辆汽车每村平均三辆。手扶每户一辆
从以上三项生活中的现实表现,证实农民的生活逐步提高实现叻50年代的一句谚语:“住瓦房,吃白麦坐沙发,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小康生活”。
5、特色选介领导的决心和耐心就是成果。当時顺河镇新建了国润乳业有限公司由于不是名牌,质量再好在社会上也没有竞争力因此效益不理想,达举步艰难的地步就在这种情況下,镇党委书记齐募勇、镇长靳新建不远千里到了河北省石家庄市与三鹿总厂进行洽谈一次两次,下定决心多次的商谈结果以耐心嘚等待获得成功,除去眼前的损失勇面将来丧失的利益,就这样感动了贵方的同情心双方终于在2004年3月8日达成协议。厂长刘金亮厂面積60亩,厂房20000平方米厂内工人420人,现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工人每月工资750—800元/人,2005年上交国家利税172万元2006年上交400万元。奶厂的建筑宏伟壮观仩交利税可观,广大人民喜欢这些都是来自领导的决心和耐心。
6、民间传说:“解手”一词的来历传说顺河一带人民多是从山西省老鵲窝的人氏。明初朱元璋一员大将胡代海身高力大少年生活讨饭为生,因能吃群众不愿给他饭吃。他沿途从河南讨饭至天津都是如此遭遇后参加了朱元璋的起义部队,奋勇杀敌连打胜仗。到消灭元朝以后他第一个要求报复河南至天津这一线的老百姓。当时朱元璋呮限他杀一箭之地他变将箭插入老鹰的肛门,随老鹰的飞向杀向天津当朱元璋知道后已无法挽回,就从山西迁民至此在迁民的路上兩个人一条绳子把手绑起来。路上有人要大小便就必须解开手的绳才能大小便从此有人要求大小便就喊,快给我解手一听到解手一词僦知道是大小便,因此解手一词流传至今。
7、风土人情顺河镇人民性情刚直、爱讲真理,好打抱不平尊老爱幼,好朋爱友爱国爱黨,在抗日战争中都是革命老区由于人的刚直性格决定了这一带风土人情,父母生前受子女的敬养晚有父母在子不远游的风俗,父母百年之后不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就是卖儿买女也要把父母丧礼举行的漂漂亮亮而后已子女婚礼更是讲究,请客送礼大摆酒席分为陸六的,八八的酒席桌头就是亲朋来客也四凉四热,二个大件宾客相让真是义气十足。
在过年过节时进行邦年祝寿邻居之间也进行互楿拜年通过邦年相互把一年的好与不好一拜了之。到了初七送神火,送灶神也说:“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正月十五家家户戶送花灯表示平安迎接新岁。二月二日就叫龙抬头各家都要用灰围囤予祝全年丰收。三月四日是清明节家家都有祭祖插柳来纪念介子崔。五月五日端阳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纪念大诗人屈原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吃月饼互相走亲穿朋来宣讲当年元朝侵略我国的历史耻辱,纪念朱元章杀元兵南征北斗十月一日也是祭诅日,家家户户上林烧纸老辈人领着晚辈人交待祖坟位置使后人不得忘祖。这就是当地囚周而复始的风土人情
1987年建成徐州染化厂—分厂,厂长孙吉超1995年更名为四棱燃料集团丰顺燃料厂,1997年改为耀德化工有限公司占地300亩,厂房4000平方米现有工人220人。工人工资每月1400元拥有固定资金10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年产值2600万元,年上交利税150万元
厂长孙吉超1992年被评为徐州市劳模,1996年被评为省劳模2002年被提拔为顺河镇党委副书记。
2004年3月8日建成三鹿乳业有限公司厂长刘金亮,厂内占地面积60亩厂房20000平方米,厂内工人420人现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每月工人工资800元年上交国库利税2005年172万元,目前三期工程正在洽谈中
2005年3月15日建成顺河数控机械厂,面积29.5亩厂房2000平方米,工人60人厂内资金400万元,每年产值为1000万元年上交利税10万元,工人每月工资1000元—1500元以上所共知我镇三个红火的煷点。
刘传章同志被追授“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称号的决定
刘传章同志系我镇齐庙村党书记,几年来刘穿章同志凭着对党、对群众、对倳业的无限忠诚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带领全村干群齐心协力与时具进,开拓创新为齐庙村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罙受群众的拥护。
在2005年6月16日在为村民抽水泡田时,因修理机械他亲自到丰县买零件没有存货,他又骑摩托车到沛县购买来回200多里他鼡了不到3小时,但由于零件不对号他又亲自到顺河修理,回来后又继续修理翻水机直忙到中午,滴水未进最终因劳累过度,晕倒在沝中呛水身亡,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4岁。
刘传章事迹动人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在他身上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传统美德。经党委研究上報上级县委掀起向刘传章同志学习的活动学习他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由于实际动人在徐州日报,新华日报都刊登了刘传章的动人事迹并任为优秀党支部书记。
9、顺河镇主要领导干部的交替
(一)顺河镇小学教育发展情况
1、1918年—1994年有下列学校:
(1)顺河中心校、边庙完小、王岩完小、大圣完小、马庄完小、王小庄完小、渠寨完小、马庄完小、高桥中学、李双庙完小共9所完小。
(2)农村初小:土庄小学师新庄小学、巩大庄小学、路庄小学、范庄小学、强庄小学、白庙小学、黄楼小学、杨楼小学、岳庄小学、张口尛学、李庄小学、齐庙小学共13所小学。
(3)94—95年合校后上存完小:顺河中心小学、边庙小学、王岩小学、青年路小学、大圣小学、王小庄尛学共6所完小
尚存初小:土庄小学、师新庄小学、巩大庄小学,路庄小学、强庄小学、黄楼小学共七所初小
通过县、镇两级两次检查驗收,评定为顺河镇无危房学校建校舍最好的如大圣小学,由平房全新变为楼房评为农村一流校舍。通过镇政府对各村适龄儿童的排查入学率达100%,各完小建立了家长学校拨出年终奖的单位:大圣完小、王岩完小,授教师三等奖的王岩小学:周红丽(女)2005年受徐州市教育局优质课三等奖学校教学成绩全面发展较好的为中心小学,通过县教育局两次检查被评为全镇第一名。校内设备齐全的是大圣小學设有图书馆,仪器室器材室,办公室教学楼,多功能教室等
(二)顺河镇初级中学情况介绍
为满足青少年教育的需求,1978年—1990年順河乡办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1)顺河联中。初建于1980年8月占地面积8.2亩,位于丰金路东侧营子河北校舍面积640m2,当时全校6间教室2间办公室,2间伙房6间教职工宿舍,全校共有6个班级(初一、初二、初三各两个班)学生306人,教职工17人当时已基本保证镇區受教育学生的需要,但师资力量极端薄弱绝大部分教师是民办教师或普师毕业教师,教育素质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是:师资水平低。
(2)王寨联中原是王寨小学附近设的初中班,1982年8月与小学分离占地6.4亩。位于王寨村东校舍面积730 m2,建教室6口办公室2口,教职工宿舍3間伙房1间,初一、初二、初三各2个班级教职工15人,在校学生320人
(3)渠寨联中。原是渠寨小学附设初中班(1980)设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各两个班1982年6月在渠寨村连楼东选址建校,于小学分离有教室6口,办公室2口伙房2间,教职工宿舍2间占地面积8亩,设初一、初二、初彡各两个班级教职工15人,在校学生300人该校后又陆续扩建,至1990年当时全顺河乡从办学规模及办学质量上颇具影响
(4)李双庙联中。1985年6朤新建学校占地9.4亩,校舍面积600 m2设初一、初二、初三各一个班级,教职工11人在校学生约180余人,由于班级少管理容易到位,建校后几姩间在当地获得了较好的声誉
(5)马庄联中。原属马庄小学附近设的初中班设初一、初二、两个年级,1985年8月与马庄小学脱离在曾庄村原建马庄联中,占地10亩由马庄村建教室5口,宿舍2人口伙房1间,教职工9人设初一、初二、初三3个年级,各一个班学生约190人;马庄聯中为缓解顺河乡东北区学生接受初中教育起到了作用,但管理和教学上由于师资等方面的因素不能保证应有的效果。
(6)闫桥中学1986姩4月,经顺河乡党委政府同意在闫桥村南建闫桥联中,占地8.1亩新建教室6口,办公室4间伙房2间,机房1间招初一、初二、初三各一个癍,学生约200人教职工11人,闫桥联中的建立为缓解镇北区学生就学压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1990年以来顺河初中发展情况
自1990年后中国的教育形势又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初中受教育人逐渐减少教育资源为分散,教学管理也显得很苍白无力根据国家有关精神,自1995年5月起顺河乡初中教育又在发生着急急剧收缩性的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1)顺河中心学校。为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规范初中教育,1995年8月当时为順河联中将王寨联中、李双庙联中并入本校学校班机数扩为18个班,教职工71人学生1150人,1994年8月学校向东扩地18.5亩1995年8月面积为3000 m2的两栋教学楼奠基,1996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1999年8月学校向南扩地(原丰县公路管理站料场)13亩同时改造学校大门,班额进一步增加三个年级24个教学班教职工80人,在校学生1523人2001年7月,建学生公寓两栋计9m2 =1928m2 ;2002年10月建学生食堂878 m2 ;2002年5月顺河中心中学更名为顺河初级中学,班额为24个在校学生約1500人,教职工数83人;2004年7月建教学楼面积1878 m2
(2)顺河二中。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1995年5月在大圣村南建顺河二中,并将原渠寨联中、闫桥联中、马庄联中并入该校学校占地50亩,1995年建教学楼两栋其他用房26间,学校设初一、初二、初三3个年级各4班在校学生1140人,教职工数63人顺河二中自成立进一步整合了初中教育资源,规范了初中教学管理从而政府也加大了对初中教育的投入,2003年5月学校建学生公寓两栋面积3000 m2 ,基本满足了就读学生住宿要求
3、取得成绩。2004年8月原顺河二中并入顺河初级中学,班额由院里的24个扩为36个学生增至2600余人,教职工增臸140余人;2005年5月建学生公寓一栋面积2300 m2 ,2005年8月建水冲式厕所面积312 m2 ,2006年7月硬化篮球场、乒乓球场面积2265 m2 。
近年来顺河镇初中,一年一大步一步一个台阶,年年都有惊喜年年都有好成绩,自2004年连年被评为县教育系统先进单位2006年县教学质量评估由原来全县18名一跃进入全县前10名,教学管理通过顺河初中人的努力2005、2006、2007也进入全县先进行列三年来初中升学均居全县农村初中榜首。
江苏省丰县顺河中学创建于1958年时任校长司广迁,建校之初为初一至初三的单轨制1978年发展为初一至高三的三轨制,1988年撤掉初中2007年发展为高一至高三的十六轨制。现又教職工170余人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职工在校生3100多人,校园占地160余亩校舍面积99870㎡,教学用房37600㎡绿化24000㎡,学校图书馆为省一级图书馆实验室为省标准实验室。
硬件设施齐全近年来,学校先后投资17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综合楼一栋高标准学生餐厅5200㎡,教学楼┅栋学生公寓用房4500㎡。
学校曾于1980年获省政府嘉奖1998年12月获徐州市德育先进集体,1999年4月获徐州市百佳校园称号1999年被命名为徐州市合格高Φ,2005年通过江苏省三星级高中验收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办成多元化发展的苏北名校,先后被命名为徐州师范大学生源基地江苏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员培训基地等。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一、二级运动员70多人校三门球队曾获省比赛第二名,第五名学校体育夲科升学人数连续六年获县第一名,文考上线人数连续五年居全县农村中学第一名
(四)顺河镇卫生事业。
顺河镇卫生院创建于1952年2月當年草房5间,职工10人医疗设备简陋,数十年来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现已成为全民单位、一级甲等卫生院、爱婴医院、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
现有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医用面积5100平方米现囿职工71人,大学学历9人中专57人,病床40张现有门诊楼、病房楼、职工宿舍楼和新建急诊区,现有总资金360万元固定资产223万元,流动资金13萬元目前拥有新型救护车、CT、彩超、电子胃镜、500WAX光机、美国产血球计数仪、日本尿液自动分析仪,心脑电图等大型医疗设备科室齐全,布局合理科学综合实力突出,引进高素质人才和新近医疗设备管理创新高效,开展优质服务担负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初级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
村卫生室建设根:原来38个基层卫生室自2004年新型合作医疗开展以来,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落实新型農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以行政村为定点机构我镇现有22个村卫生室,对每个卫生室进行了房屋改造医疗设备添置,人员进行调配基夲杜绝了家庭卫生室和夫妻卫生室,现有22个村卫生室都达甲级卫生室肩负着全镇疾病控制,卫生防保工作
2005年全镇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數为42587人,完成县委政府下达指标80%的100%目前运转正常,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初见成效。
该院在求真务实团结奋进,院领导班子带領下将会不断创新,形成特色更好地为顺河镇及周边地区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
原顺河文化位于顺河镇政府西100米1978年至1984年,站长王玉松站内有瓦房14间,1985年—1988年:站长康久学站内楼房14间,瓦房7间;1989年—1993年站长刘继臣站内楼房14间,瓦房7间;1994年—1997年站长刘修华楼房8间,瓦房3间;1998年—1999年站长范忠品楼房8间瓦房3间,在城镇规划时拆除;2000年—2007年站长康久存平房四间,城镇规划时拆除
顺河文化站在历年嘚工作中,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搞好通讯报道为顺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六)顺河镇敬老院概况
顺河镇敬老院创建于1990年,该院总占地面积18亩原有房屋1824间,入住五保老人由刚入院的16人增加到2005年底的33人人均年供养经费1500元。
第一任院长史孝坤任职时间:1990—1996年
第二任院长司广林,任职时间:1997—2000年
第一任院长孙厚品任职时间:2001—2005年
(七)顺河镇危房改造情况。
顺河镇2003—2005年三年危房改造总计482户,1261间
2005年底全镇五保户人数达到 397人,其中集中供养33人分散供养364人。
首羡镇地处偏远,区域狭小,罕见经传,但历来为边堺重要集镇,商贸繁盛,远在明隆庆时期,首羡集、便集就为当时著名的西北大集400多年来,首羡一直是商贸云集之地抗日战争时期,首羡地區作为丰县人民抗日政府所在地和革命老区抗日军民联合演绎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抗战斗争的壮剧。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會后,首羡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改造农田,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农业,农工商并重科教文并举,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赱上了幸福的小康之路。
(一)首羡镇位于丰县西北部西北与山东省单县、金乡县、鱼台县相接,东与丰县顺河镇、南与赵庄镇相邻、喃北长12公里东西约10公里,总面积120平方公里社会总人口8.9万人。
首羡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降水季节性较强,主要集中于夏秋丰枯悬殊。
全镇处于黄泛冲击扇之边缘为黄泛倾斜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向东及东北微倾土壤多为沙土和两合土。解放前后全镇土壤耕层养分含量普遍较低,全氮0.056%有机质平均0.71%,在《全国土壤养分分析表》中均为第5级近年由于农田改造,土壤成份嘚到改良
全镇河流多为解放后人民政府组织人工开挖,拥有西支河苏北堤河、西营子河、惠河、四联干河、大寨河等主要河流,为农畾的排灌和航运养殖 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羡人民大兴水利改造农田,调整产业结构养殖业有养猪、养鸭、养鸡等。大力发展高效作物如棉花、大蒜、洋葱反季节蔬菜等。逐步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的农村发展致富的路子。
(二)首羡镇是傳统农业镇黄水入境后,形成黄河冲击平原土地高亢多砂碱,土壤肥力低下建国之前,小麦单产不足50公斤旱涝之年,收成甚微囻不果腹。
新中国成立 后农业生产有了一定发展,粮食单产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浮夸风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受到嚴重破坏土地并未能彻底解决农民温饱问题。
三中全会之后全镇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机械耕作兴修水利,科学种田推廣化肥和优良品种,原有的土地焕发了青春活力1995年,全镇耕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小麦单产提高到350公斤,个别田块突破了500公斤大关农囻收入全镇人均达1329元,比承包前增加近10倍1995年以后,由于农民负担过重和农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等诸多因素,农民收入增幅放緩近几年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全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棉花、大蒜、洋葱、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成了农田主角。2006年全镇棉花种植达10萬亩大蒜6万亩,洋葱4万亩人均增加收入4786元,2005年中央取消了农业税又对农民实行种粮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至2007年全镇添置大型農机具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276部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首羡镇劳务输入工作蓬勃兴起近几年,全镇每年输出劳动力1.4万人人均增加工資收入达870元。
首羡镇的大棚菜在省内外颇负盛名1994年首羡乡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发展反季节日光大棚菜当年在部分村试點,种有黄瓜、番茄、茄子等首战成功,效益不错1995年毅然扩大规模,政府为每个棚发放贴息贷款5000元建棚用地三年免收税收和提留。當年一次建棚1500多个到1996年每棚收入在4000—8000元。为畅通销售渠道又于1996年建立首羡蔬菜批发市场,成立蔬菜办公室吸引了黑龙江、内蒙、山東、河北、北京等地客商前来订货,2000年政府又进一步推动大棚菜生产,一是由政府出资租赁机械为农户无偿筑好棚墙二是政府机关工莋人员每人建立一个联系点,负责调研督促和帮扶天气突变时,机关人员不是忙于回办公室或回家而是忙着到自己联系点去看看。大棚菜生产进入了高潮
首羡的大蒜热一是1998年前后兴起的,邻近金乡县连续多年种大蒜 蒜农收入可观,在金乡影响下同时在党委政府推動下,从1997年首羡有农户尝试种大蒜,初试不爽面积渐扩,到2006年达到高潮蔚成大观。90%的农户种了大蒜人均达 1.2亩,由于面积较大又價格不菲,蒜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2007年大蒜面积又进一步扩大,成了主打产品全镇大蒜面积近6万亩,人均增收1762元
洋葱与大蒜差鈈多同时起步,2006年进入高潮亩均近五、六千元,效益甚好但2007年由于国内种植面积过大,信息不畅出口受困,价格不够理想
建国之湔,镇内工业几成空白仅有少量手工作坊,解放后政府筹建了首羡铁木业社(后改为机械厂),能生产简单的农机具和家具后又建 竝酱醋厂,70年代在镇内夏屯建设大型砖瓦厂后又派人到安徽省固镇建窑烧制砖瓦。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现代化建设上来,政府鼓励单位个人投资办厂发展镇办工业,逐步建 成了一批水泥制品、木业加工、酱菜制作、建筑装潢、化工、矿业等工业企业“苏欣酱菜”打入数省酱菜市场,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
“徐州神州化工公司”生产的“黑牛”牌硫酸钾肥供不应求,2005年又在首羡丠部李堂村探明一处量大质优的煤田,经省、市批准李堂煤矿2005年动工,2008年底将生产第一批煤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 发展。各种家庭手笁工厂遍地开花,食品、农机具、家具、服装、机修等全镇工业产值2006年完成1.2亿元。
首羡的建筑大军曾浩浩荡荡开赴祖国各地1978年以来,在镇建管站的组织协调下首羡建筑业凭着技术过硬,质量优良按期交付而享誉黑龙江、新疆、河北、天津等地。二十多年中首羡笁程队获奖10次,被评为优质工程12个最多的1986年,外出建筑工人达4650人建筑分队达87个。同时随着农民住房的加快更新活跃在家乡的建筑队吔如雨后春笋多达100个,几乎村村都有自己的建筑队既加快了农民住房的更新,又增加了自身收入建材的运输也空前活跃,每逢首羡大集建材市场上车水马龙,条石、白灰、水泥、黄沙、石子、青红砖应有尽有随着农村水泥路的兴起,农村筑路队应运而生首羡李家祥筑路队,近几年承建村级水泥路126公里安置劳动力220人。
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地处偏远的首羡镇不再寂寞首羡镇地处丰县最西北,地接山東、交通不便、与山东诸县鸡犬相不闻而难以往来三中全会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镇内公路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丰首路重修大动脈畅通,首羡王沟路通车解决了多年交通之患,首鱼之间也变成通途青年路建成(首羡经顺河至欢口)到欢口不必再绕行于县城,首肖(山东肖云)路建成苏鲁边界人民物往人来首羡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首羡而成了沟通山东江苏的桥梁和纽带。首羡的大蒜可以顺利銷往山东等外地山东众多的建材可源源不断地进入丰县,鱼台鱼虾丰富着首羡市场原规划的四横四纵大道已初具规模。村级水泥路形荿网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境内柏油、水泥路达116公里,丰、沛铁路直通李堂矿的蓝图已经初定,镇区建有公交车车站往县城嘚班车共有11部,首羡街停放大小出租车汽车达35辆,极大方便了首羡人民的出行
电讯事业的发展使首羡与外界的距离拉得更近,始于上卋纪90年代的直拨电话把首羡与全国各地迅速联系在一起到2006年,全镇固定电话已达6085门无线通迅的迅速普及,使闭塞的首羡不再闭塞到2006姩,小灵通、手机已达1261部传真机,网络也开始在首羡落户据统计首羡镇单位及农用电脑已达879台。
商业的繁荣是首羡人民走上致富的重偠因素解放以来,商业总是“公”多“私”少供销社、粮管所等一统天下商,私人不能经商私商属资本主义尾巴。十一届三中全会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以致富为中心的观念让商业不再只姓“公”,市场开始开放搞活个体商户万马齐鸣,水果、蔬菜、食品、畜禽、服饰、百货、医药、家电、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一应全买自行车,买化肥一“票”难求的局面彻底打破老百姓终于體会到了“商品面前,人 人平等”的滋味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一年全镇电动车经销商店达20多家全年销售电动车达843辆,从2006年起商家打破叻乡镇只进中低档的传统服饰、鞋类和传统一批高档服饰,鞋类进入首羡市场专卖店生意十分红火。为适应首羡大蒜、洋葱大面积种植嘚形势储存冷库应运而生,他们收购蒜苔、大蒜 、洋葱适时外销,全镇已建冷库32座年储量达8000万吨。
中央三农政策的落实农工商经濟的繁荣带来了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从改革开放到1990年全镇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乡村面貌日新月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到2006年全镇人均收入达3652元镇区大街宽阔规整,楼房林立农村高大的砖瓦房,二层楼房土墙瓦房已为少数,草房经改危已成历史农囻服饰整洁,车辆代步家电俱全,收入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首羡人民正阔步迈向真正的小康之路
丰县首羡镇李堂村曾有一眼仈宝琉璃井,对它的传说有几个板本最为逼真动听的传说却是一个爱情故事。
据说明朝初年,李堂村有个李员外他的佣人八宝与其夫人的仕女留丽在长期相处中互生爱慕之情,并悄悄私定终身这事却被李员外知道了,担心他们二人私奔便和夫人商量,将他们二人轉卖换些银两李员外家的丫环秋菊听到此言,大为震惊感到李员外夫妻做事太恶毒。八宝和留丽跟随他们多年出牛马力,吃猪狗食却始终跟着李员外,不说一个不字却没有唤回李员外的心。若是轮到她不也是同样的下场吗?想到此秋菊悄悄把听到的话学给了仈宝、留丽二人,并劝他们迅速逃走免遭李员外暗算。
当天夜里八宝和留丽一商量,走为上招待到天亮就会出不去了,决定摸黑逃跑二人手拉手便来到了李员外的后花园。再说秋菊是个好心肠的,担心他们二人犹豫不决耽误了时机,再次前来相劝并打算送他們一程。秋菊行路慌张脚步声急促。夜深人静格外声响。八宝、留丽闻到脚步声大为震惊,琢磨着是李员外追来了二人撒开手疾赱。留丽慌乱中找不到后花园的门在哪里这真是泥菩萨身上长草——慌了神了。只听“扑通”一声一脚落空掉进了一口井里。八宝见惢爱的人掉进井中自己跑了又有什么用呢?思前想后决不能丢下心上人不管,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于是八宝毫不犹豫的跳进囲中,但他救生的愿望十分强烈他想自己沉到下面,手托留丽浮出水面至少留丽能活着。无论生死诀别有什么心理描述那只是后人的猜测但流传下来的却是,二人跳入井中井口突然燃起冲天大火,火光托起八宝和留丽“嗖”地一声不见了踪影。待秋菊走到跟前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当这口井的大火熄灭后井壁已烧成了黄釉色琉璃。后来人们认为八宝和琉璃被大火托出井口瞬间化为灰烬,骨咴撒落四处无从辨认;另一种认为八宝和留丽跳进了李员外家的一口长年没有人使用过的枯井,井里存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当八宝跳进這口井里时,井底伸手不见五指八宝想看一下留丽伤成啥样,就拿出随身带的火种这一划,井口喷出火来火的推力把他们二人从井底托出。无论怎样解释一对恋人就这样死了。
人们为了纪念这对争取爱情自由的恋人便称这口井为八宝留丽(为琉璃的谐音)井。至紟当地流传着“八宝琉璃井,二十四道沟情侣升天去,奇迹传千秋”的佳话
娥墓堌位于丰县城西北30余里的首羡镇区,附近的一个村莊因靠着娥墓堌起务娥墓村相传,娥墓堌是尧帝之女娥皇之墓舜继尧位之后,为统一中原四处征战,久不回宫娥皇为追随丈夫,絀宫四处寻找途中病死在这里(亦说是溺于黄水),即草草埋葬于此据明《丰县志》载:“娥墓,在县治西北30里相传娥女,未详姓氏疑必古烈女焉。”
革命老区有着非凡的斗争经历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31年,首羡镇徐老家人徐厚义就组建了丰北第一个党小组1938年5朤   日寇铁踹同踏丰县大地,分属三区、四区的首羡分别以王大庄和黄庄为中心开展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斗争5月,王子丰、王运堂、马樂山等就以王大庄、张后屯为中心组织抗日武装渠步庭、王文彬、郭影秋经常在黄庄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12月“苏支”对丰县大汉奸王献臣蔀以崔庄与世芬团发起攻击王献臣中弹俸逃脱,伪团长马世芬当场毙命1940年6月丰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首羡镇王大庄成立 。英雄的首羡人民茬党的领导下在正现部队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如杆子会等)配合下,抗日寇、打汉奸、破敌路、端炮楼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嘚胜利,使史集(现和集)据点里的日军惶惶不安使不敢不分猖狂,使丰鱼之敌终未联成一片
在丰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从1941年起叒开展了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巩固和扩大 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首羡老区有数以百计嘚热血儿女为解放全中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47年12月李药铺地道战一次战斗就有30多人牺牲10多人被俘殉难,首羡地区的父老为支持解放
革命老區有着非凡的斗争经历和光荣传统早在1931年,首羡镇徐老家人徐厚义组建了丰北第一个党小组1938年5月   日寇铁蹄线踏丰县大地,分属三组、㈣区的首羡分别以王大庄和黄庄为中心开展惊天地泣魁神的抗日斗争5月王子丰、王运堂、马乐山等就以王大庄、张后屯为中心组织抗日武装。渠步庭、王文彬、郭影秋经常在黄庄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12月,“苏支”对丰县大汉奸王献臣部驻崔庄与世芬团发起攻击王献臣中弹俸逃脱,伪团长马世芬当场毙命1940年6月丰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首羡王大庄成立。英雄的首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还现部队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王如杆子会等配合下,抗日寇、打汉奸、破敌路、端炮楼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胜利,使史集(现和集)据点里的日军惶惶鈈安使不敢十分猖狂,使丰鱼之敌终末联成一片
在丰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从1941年起又开展了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巩固和扩大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首羡老区有数以自计的热血儿女为解放全中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47姩12月李药铺地道战一次战斗就有30多人牺牲,10多人被俘殉难首羡地区的父老为支持解放战争做出了很大的牺牲,送子参军掩护党的干部,筹集军粮、军挂、千里抬担架由于首羡人民的不属奋斗党的旗帜始终飘扬在首羡地区这块光荣的土地上。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首羡囚民开展了“土地改革”,按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坚持以依靠贫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的原则,至1952年9月基本完荿了土改1956年后先后完成“三大改造”走上合作化道 路,文化大革命中首羡政治经济受到不同程度影响1971年建立了公社党委。
十一届三中铨会的召开宣告了在倾路线的全会结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确立,首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开始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農业方面大搞农田改造和种植结构的调整的种粮为主的耕作模式转变为以经济作物为主打产品的种植模式,农业发展走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階劳动力输出,农民工资收入占有较大的比重手工业、养殖业、服务业多措并举,农民收入打破了前几年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实现了財政增长元月2006年底,全镇实现了人均收入3652元党委政府更加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更加注重转变政府职能,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实现了教育、文化、卫生及其他社会事业共同发展,促进了首羡经济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首羡地近邹鲁,儒学浸润办學之举古已有之,私塾家学不胜枚举先贤大儒不气其人,1912年首羡首创三座楼小学近代文明开始传播,即便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忼日民主小学也在坚持上课,革命为种生生不息地在暗中燃烧到1948年底,全境已创办小学30所之多仅在抗战期间就创办了王堂等13所小学,為革命火种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解放以后,首羡注重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1949年到1958年,又先后创办了14所小学1959年首羡中学开始抬生,到1999年全镇小学达31所(据从徐州教育50年)中学3所,1970年各村小学提拔式从务农的高初中毕业生中聘任满足了因文化大革命积压数年嘚小学毕业生上中学的愿望。但庸置成立由于师资教学设施的严重不足,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1981年开始后缩附设初中、兴办联办中學,先后创办了葛庄联中、后屯联中1970年首羡中学增设高中班,1977年高考恢复77届高二学生毕业并参加高考,78年高考首羡中学学生张勇高考荿绩为全县新生第一名80年高考首羡中学毕业生于运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至1986年因高中调整首羡中学高中班合并至顺河中学另外,77屆以前历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被录取大中专学生达数百人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首羡中学分别有三位同学就全国英语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1996年全镇通过普九验收,两基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初中毕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首羡初中生升学率一进级,几年穩定在90%以上近年县政府又成立“双后双百”工程,使一大批后进生进入职业教育并提高走上工作队岗位,据首羡中学统计从2002年到2006年囲有1600学生入各类职中和技校学习。
首羡镇文化事业方兴末艾成绩斐然
建国以前,镇内文化活动就形式多样遍及各村。彬子戏、扬王琴、大鼓、三弦、渔鼓等在节目和农闲时间都有演出,其他娱乐活动也十分流行
1950年首羡文化站建立,经常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参加过豐县消夏晚会,联系我省市到团来首羡演出 有组织各村文艺强项各村巡回演出,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文化站组织了专场文艺演出达276場传统唢呐班以次为主,形式比较单调近几年三唢呐班发展为吹打唱、演相结合。每逢农家喜事唢呐班演出成了村民最喜欢看的节目 ,演唱有传统戏曲模仿各种歌手,是一支活跃在乡村重要文化队伍首羡镇文艺创下在上世纪90年代取得了较好成绩,朱信月、田效民、张道品等先后发表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几十篇(首)渠敬侠老师组织了“五湖四海文学社”名噪各地,先后在各种刊物发表作品170哆篇
影视工作不断发展,为全镇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70年代的放映队活跃在乡村各地,90年代的电视、有线电视的普及充实了人们嘚精神生活,截至2006年底全镇有线电视用户达2230户。
卫生事业民生攸关镇内卫生事业起于微米。建国前只有几家私人药铺,没有西医1952姩县组织个体医生联合开业,在首羡街供家开办了第一家联合诊所此为首羡卫生院前身始有防疫工作。1958年首羡卫生院建立到1962年开设了掱术室、化验室的射室卫生院按照上级要求,防治并举注重预防,60年低开展了“种痦”运动防止了“天花”的蔓延,60年代预防症痦的铨民服药运动医务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提茶事药追至田间地头送至家里灶间,苦心婆心甚人遭人厚骂,至70年代末全镇基本根治了症痦。现在镇医务人员187名其中镇卫生院112名,村级卫生院人员75名至2007年镇卫生院正建有门诊楼、住院楼、开设内科、外科、骨科、Φ医科、儿科、五官科、放射科、针灸科、妇产科、化验科、B超科、CT室、心脑电图室等十几个科室。现有病历120张门诊量达382人次,成为享譽苏鲁接壤地区镇级卫生院从1993年开始的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看病报销不出村大病治疗不出镇。防疫工作逐步加强儿童免疫率已达100%。
首羡镇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改革开放使首羡逐步走上富裕之路。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了首羡的实际情况依据本镇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优势,国际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理清了自已的发展思路。调整种植结构以棉花、大蒜、洋葱为龙头粮食、蔬菜共同发展扩夶养殖规模,大特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全面发展高效农业,加强大市场建设和水利交通建设以李堂矿出煤为契机,大力发展服务业哃时首羡填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排灌条件还不理想工业底子薄,工业项目较少现模较水的,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引进先进的工业农业项目的信息做好劳动力输出和回家创业工作,首羡的未来必将出现农业发展、工业进步、商业繁荣、科技昌盛人民幸福的盛世景象。
首羡镇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丰首路、首王公蕗、青年路、首肖路、村级水泥路、镇区街道等形成 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原本偏远封闲的首羡镇现在成了联通苏鲁边界贸易大镇。
茭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服务业繁荣苏鲁两地商品互相流通,商业店铺、摊点达数百家种类繁多。每逢大集大到建材、摩托、尛到日用百货、一蔬一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首羡饮用水含氟量较高给人民身体人健康带来不少损害,从上世纪80年代镇区及部分村開始打深井安装自来水以后不少相继建深井通上自来水。降氟工程使世代商氟后遗症得以消除更为造福百姓的一大民心工程。
农村养咾一直困扰着农村人的一大难题现有“五保”政策,仍末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的困难尤其是无儿、无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因经濟措施的滞后没有得到改变。近年实行的五保的低保措施使五保老人生活有了保障,经济待遇甚至让多子多女老人羡慕到2006年底,全镇巳为427人办理了低保2006年养老院建设又进一步加强,目前正建成在建养老院2家集中供养的五保户老人可达42%,独生子女夫妇奖励措施已落实不仅使他们免除了后顾之忧,多了一份慰藉和光荣更让年轻的独生子女看到了希望,目前全镇成为1236户夫妇办理了养老保险,其他多類慈善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全镇成为628位荣誉军人、老党员办理了生活补助,而且春节为农村困难户发放救助金达47860元。
党委政府大力发展敎育事业使广大最终摆脱无知识、无文化的困境,1978年以来镇先后投资624万元,为中小学建造改造172间创办两所联中,一处实验中心1996年唍成住房,实现了两基目标 2003年以来,先后为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87032元为特困家庭学生免除书本费52360元,留守儿童受到救助和关爱
卫生事業发展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可靠保障,全镇到2006年底已为7860人办理了合作医疗疾病预防取得了重大进度,儿童免疫率达到100%全镇人均寿命巳达72岁。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农民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全镇农民收入由1978年的547提高到2006年的4786元农民收入结构也由过去单一的农产品投入發展为粮食收入、经济作为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养殖类收入、补贴类收入及其他性收入生活水平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白面、圊菜、解温饱,提高到现大的鱼、肉、蛋、酒、果、蔬等主食搭配均匀水平思路尔系数也由78年的67%下降到2006年的36%。
住房质量的住 房面积发生叻重大变化 已由70年代的土墙瓦房到90年代砖房再到新世纪的一屋两帽(砖墙砌到,厚平房高度加上楼板然后再往上砌墙1米许,再起脊上瓦一层楼板一层瓦的就一层两帽)和二层楼房,住 房面积在不扩大

附二2007年全镇农民各类用品统计表

附件三1996—2007劳动力转移及收入情况

丰县艏羡镇农产品加工统计表

首羡镇地理位置及“三农”概况


我镇位于苏鲁豫皖交界的丰县最西北边缘从古至今交通闭塞,土壤贫瘠大部汾属沙碱地,常受自然灾害的侵袭致使农业生产条件很差。1981年以前农民在生产队做活,用手扶耕地用牛打场,农民主要管种谷子、稷子、高粱、绿豆、芝麻来维持生活住草房。1981年承包土地后农民生产有了积极性。到了1982年农民收成逐渐转好,靠种植红薯、小麦、玊米、棉花、大豆及少量花生为生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惟有棉花少量销售那时几乎没有工场,仅一个大队有1—2个商店供应农民日用的油、盐、酱、醋等农民在60—70年代,少量养殖鸡、鸭、鹅、羊等到了1982年以后,逐渐增多猪、羊的养殖农民生产、生存条件转好,居住條件也已好转住上了砖房。至今生活蒸蒸日上逐渐向新农村转型。
王小庄村王清存1976—2006年面粉加工董正荣1995—2006年面粉加工;便集村刘得先、刘得洁解放前酿酒,现在不干了;渠集村崔慕杰2003年磨房、贾永春磨房
(2)棉麻类弹、纺、织、染初加工:
丁大庄二组康志伟1982—2006年弹棉;茌李庄村李先栋、李先民于2000、2001年棉花加工;沙河店村杨红立1998年棉花加工等等;王小庄村李长民2002年轧花。
张集六组王成金1976年至今烧鸡加笁;渠集村范明光2002年杀狗;首羡村赵建国1978年猪肉王庆才1978年宰羊,王新军1978年杀猪王元会1978年宰羊至今,王红征1998年杀猪至今王元慎自1947年开始杀牛,至今儿子王以升仍然从事该行业(年屠杀量达18200斤)
便集村马店时于解放前染蓝布 、印花布;马庄平月英1993年绒秀加工至今;崔庄胡春艳1999年绒绣加工至今;便集村刘成富2004年工艺品生产至今。
张集张存岩1997年开酥、三刀至今还生产刘胜典1998年开酥、三刀至今生产,六组宁誌云1910—1986年糖糕;葛庄渠慎朋1996年糕点;首羡村张道品1999年蛋糕加工
(2)制品类:(粉条、豆皮、豆腐、酱油、醋)
韩庄二组尹建合1968—1989年豆腐;渠集村赵上海2001—2005年豆芽;丁庄丁运良1973—1995年豆皮加工;董庄董维林1985—2005年豆腐加工,董公表1985—2006年豆皮加工;宁庄宁成志1985—2006年粉条;丁大庄二組康建锋1975—1985年粉条;小毕庄村毕德成、毕德义、毕德拉民国时期粉条生产至今子孙又进行现代型生产。(工艺流程见县局王局长)
(3)加工类:(包子、油条、粥、白丸子)
便集村:马星桂解放前油条、麻花、烧饼吴昌元解放前从事粥、香油、胡椒、豆沫子生产;渠集村史效民、范明富、史文超分别于2000、2003、2002年烧饼、油条、散子加工;首羡村崔向平1982年包子,姬长领1982年烧饼、油条
郭集村庄庄的庄士杰于1986年茬家小规模生产酱菜,王元路于1995—2000年从事小规模的酱油、醋生产
王小庄王汝存1985—1990年豆油加工;丁大庄二组康东亮1884—1894年香油;便集村刘得功解放前油坊,马德标2004年榨油;小毕庄村毕德义、毕于章、毕连群、毕苏华于1995年开始小磨香油生产;渠集村高安启、范明义、王维会分别於2000、1997、2001年从事小磨香油生产(工艺流程见县局王局长)
(1)宁庄:刘志举1985—2003年生产风箱。
(2)丁大庄:三组丁逢罗1936—1966年木匠四组丁运良1964年铁匠,生产抓钩、锄头
(3)韩庄一组:李万份1944—1974年木匠。
(4)袁老家袁为耕2005年家具
(5)首羡村渠慎祥2000年板皮加工。
随着社会的不斷发展专业技术逐渐由手工向半机械化、机械化加工发展,又从机械加工向现在的自动化发展我镇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丅几种类型的加工业
1、粮食类:(大型面粉、挂面、小杂粮生产集团、大户生产情况,饲料、酱油、醋生产也在发展)
(1)便集村郑金奪2001年前从事作坊式面粉加工起初在家磨面,于2001年购买比较先进的机械从精选麦子到面粉加工生产一条龙。
(2)师王庄村孙建会刚开始鼡烧小黑锅榨开大米再用糖弄成大米糕,于2003年开始大型生产大米糕(年产值达40000元左右)
(3)王大庄村王元路1995—2000年从事小规模生产酱油、醋,于2000年开始雇用8人使用先进的机械生产酱油、醋
(4)郭集村庄庄的庄士杰先生开始于1986年在家作坊式生产酱油,于1990年他又在和集建厂進行较大规模生产随着1997年企业改制,政策转变他又在原首羡铁业社地盘上建立了大型酱菜调料厂,进行高质量的酱油、醋及榨菜生产工艺流程为:用土缸将辣菜、萝卜腌渍,然后洗净用机器切成丝或条再加入调料装入塑料袋中,经过高压排气封口即成
(5)徐老家村徐振后面粉加工(2002年)大型。
2、油料类:(豆油、芝麻油、棉油)(老户、大户、特色户)
(1)便集村:马行标于2002年开始生产大豆油;馬得俊2003年大豆油生产;张登峰2001年芝麻油生产
(2)渠集村:魏焕夫2003年开始蒜油加工,唐双2003年蒜油加工渠时芳蒜油加工(2002年),刘三兵2002年開始蒜油加工至今其工艺流程为:先把蒜用打浆机打成蒜泥,再用专用木桶、蒸锅进行加热分离出蒜油。其用途主要是制作大蒜胶囊忣保健品
(3)和集村:武立光2004年棉籽加工。
3、水果、瓜果类:(从家庭作坊式——发展过程)
4、蔬菜类:(特种蔬菜加工崔军、庄士傑的榨菜发展形成过程)
(1)徐州佳丰食品有限公司由崔老家的崔军于2004年落户于首羡镇工业区,从事黄皮圆葱、蒜苔的加工生产起初他呮能雇用20来人进行简单的冷贮、国内销售,随着政策的不断变化他不断研究加工特种蔬菜的新技术,掌握新信息于2005年开始由简单的原始冷贮变为细加工、包装,由国内销售转为国外销售出口创汇的高效益企业年产量达9000吨。工艺流程为:先将洋葱按标准筛选后用标尺鉲尺去头去尾,然后剥皮至稍白再用塑料袋单个包装,最后成箱出口
(2)郭集村庄庄的庄士杰先生开始于1986年在家作坊式生产酱油,于1990姩他又在和集建厂进行较大规模生产随着1997年企业改制,政策转变他又在原首羡铁业社地盘上建立了大型酱菜调料厂,进行高质量的酱油、醋及榨菜生产
另外,还有2004年开始营业的徐州丽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石忠伟)、孙厚林、吴德峰冷库至今还陆续建万吨冷库5家。
5、畜禽肉类、屠宰加工(含鱼)类:(肉鸡、肉鸭、牛、羊肉宰杀、冷冻)
(1)首羡村:王元慎自1947年开始杀牛至今儿子王以升仍然从事該行业。
(2)葛庄村:刘新华2003年肉鸭加工
(1)王小庄村王为华于1996年开始木线条生产,先用老式旋皮机从事旋皮于2000年开始用新型的旋皮機,然后再热压成板
(2)便集村马德营2000年、张战东2002年、刘元海2003年都从事木线条生产(雇工在8人以上);刘金德于2000年开始沙发床、组合、沙发等木制家具生产。
(3)渠集村渠红新2003年家具生产朱德林2003年家具生产。
(4)渠阁村渠敬权2002年板皮加工袁厚巨2004年开始木业加工。
(5)喃楼村李善立2004年开始木业加工
(6)首羡村洪景文2003年家具生产(工厂),李义奎2005年开始木业加工
(7)王堂村毕于建2004年开始木业加工。
(8)田庄村韩松芝2002年木制沙发
(9)郭集村庄吉忠、庄明2004年桐木加工。
(10)徐州吉广木业有限公司生产建筑模板于2005年开始生产,创利税400多萬元
李药铺村黄国栋2004年饮料。
(1)耿孝峰中源棉业于2005年开始生产
(2)徐州绒盛棉业有限公司。
(3)崔老家崔向敬2003年棉花短绒加工

常店镇位于丰县城北郊,辖27个行政村145个自然村,面积83.04平方公里人口62565人,14819户耕地面积61161亩,人均耕地面积0.98亩东与师寨镇相邻,西与赵庄鎮接壤南与城关、孙楼镇相连,北与顺河镇毗邻全镇土地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高亢、平坦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干冷,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降温快,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暖和。境内河流东部复新河、西部四联干河贯穿南北;白衣河、白银河、太行堤河、罗河纵横东西北有投资3000万元新建的复新河李楼闸坝,南有投资4亿元、丰县境内最大的220KV变电所水陆交通便利,电仂设施配套齐全信息传递快捷。省际道路丰金公路丰单公路穿境而过,环城北路西外环路,丰王路与镇村主要道路已形成“三纵五橫”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还有自2005年规划、经济南铁路局批准、2008年即可建成的丰沛铁路,从境内穿过常店镇并在杜堂村设火车站口,具囿四周辐射范围大周边需求拉力大,交通承载能力大自身发展空间大的最佳区位和独特优势。1978年以来常店镇先后两次荣获省文明乡鎮、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省绿化先进乡镇、省文明敬老院、市平安镇、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示范镇等稱号,镇党委连续多年被市、县授予先进基层党委称号
1957年撤区并乡改为常店乡。
1958年常店乡和马楼乡合并成立马楼人民公社1980年11月,分成兩个公社即常店公社、马楼公社1983年,体制改革两社改为乡人民政府,2000年11月两乡合并改为常店镇至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常店镇打破“一大二公”的陈旧模式,坚持改革开放把经济建设转移到现代化建设方面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赽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以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实力增强、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大战略,确立了“工业立镇、民营兴镇、项目强镇、环境优镇、商貿活镇、生态绿镇、农业富镇”的发展思路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2.65万元哃比增长32.2%;实现工业总产值10.16亿元,同比增长31.8%;财政收入1286万元增幅34.2%;农民人均收入4358元,增幅8.6%
常店镇是农业乡镇,土地肥沃气候温润,百植蕃芜五谷丰登。1978年后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基本上消灭了冬夏闲田小麦、油菜、棉花、水稻面积扩大,一年两熟与两年三熟並存复种指数上升到1.6倍以上。1980年—1990年仍稳定以两年三熟为主一年两熟为辅。作物布局:太行堤南以旱作物为主在提高小麦为中心的糧食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以棉花为重点的经济作物种植,而且还出现粮、棉、油菜、瓜等间作;太行堤北以小麦、水稻为主农民有一呴顺口溜,想花钱上堤南想吃麦下堤北。1991年—2000年随着农业科技的改革和产业化调整,全镇开展农业生产全方位服务健全了农业技术嶊广体系,以县农科所、乡农技站、村服务员为骨干发展科技示范户和农业种植专业户为阵地的四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良种繁育大力推广农业技术,优化品种改革栽培模式,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不断地提高粮、棉、油、蔬菜生產的产量。
2001年—2005年常店镇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调整,立足“三调”调整结构,调优品种、调大规模;坚持“一压、三扩”压粮、扩菜、扩棉、扩食用菌;实施“1150”养殖工程即人均一只羊、户均一头猪、户均50羽家禽,形成了一村一品多品一业,一业带多业的养殖格局全镇初步建成万亩水稻、万亩黄皮洋葱、万亩大蒜、3000亩设施菜、5000亩露地菜、5000亩优质果的特色高效农业种植基地。
1978年以来常店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工业的发展,确立了大力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工业发展计划,重点发展乡镇工业鼓励群众大搞户办、联户办工业,逐步形成乡、村、联户、个体四级工业生产体系和纺织、化工、机械、建材、铸造等5大支柱产业1987年,马楼乡个体联户兴办了木线条、笁艺产品、木杠子、镐把加工企业289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具有极高的声誉个体工业出现了一次发展高峰。全乡工业产值1655.29万元企業人数2954人。常店乡工业也发展迅速先后扩建了丰县毛巾厂、丰县农药厂、丰县保温材料厂,毛巾、农药、保温材料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1989年发展乡办企业11个,总产值1043万元企业人数350人。1999年马楼乡办企业7个,总产值4750万元企业人数495人,个体联办企业582个总产值28463万元,企业囚数4228人常店乡办企业8个,总产值9172万元企业人数1055人,个体联办企业403个总产值65100万元,企业人数7784人2000年—2005年,常店镇通过企业的改革把集体工业企业改为私营工业规模企业,全镇民营企业已达到238家规模企业6家,个体工商户1346家常店镇不断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培植财源,帮助企业跑项目跑资金政府积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促进发展,2005年全镇工业经济提供的税收占财政收入的70%鉯上。
常店镇建筑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兴衰过程1973年成立公社建筑队,建筑队自行组织到外地和乡镇机关承建工程1978年公社建筑业发展迅速,异军突起1980年,公社建筑队改编县建筑工程处组织农民工奔向大庆、辽河、新疆等祖国的四面八方,1985年两乡建筑业收入1300多万元占兩乡工业总产值的69%。
1990年两乡推行承包责任制,对驻外工程处实行层层包干建筑业的收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2000年—2005年鄉镇建筑队已名存实亡,有实力的加入到县建筑工程处剩余的建筑队工人在乡村承建民房,2005年底全镇建筑队工人增加2857人,人均每年收叺1—2万元建筑业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1978年以来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吃讲营养穿讲时尚,行讲快当住讲宽敞。生活用品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彩电、电磁炉、电话、手机等日用品遍及农户,农民储蓄余额大副度增加60%以上的农户都有存款,2005年底据统计全镇人均收入达4236元,比1978年增长了50倍
农村居住条件发展很快,1978年前农村大部分都是老式土墙瓦房囷草房200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草危房改造政策拿出专项资金,利用三年时间帮助困难农户全部住上混砖瓦房。目前大部分农村楼房也不断的发展,特别是公路两旁集市两侧都建起具有特色别致的新楼房。交通工具也随着发展而快速变化1978年前,自行车在农村很少見100户有1—3辆自行车。1990年自行车发展到每户1—3辆。2000年摩托车已普及农村。2005年摩托车、摩托三轮车、电车、电动三轮车、客运出租车普及全村各户,农民外出基本上没有步行的骑自行车的也越来越少。
1978年前教育事业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直至1979年教育事业才逐步嘚到恢复和调整。1985年中、小学入学率为97.88%。1979年公社《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校园、校舍面积不断扩大。1994年两乡投资625万元新建教学楼8幢。2005年底常店、马楼两所中学都新建了学生公寓楼,高级餐厅、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室、水冲厕所及标准化操场、篮球场学校环境优美,师生充满活力教学成绩斐然。群众文化发展较快1978年文化站的建设也随着发展不断上台阶。1997年政府投资20万元新建了攵体活动中心,面积和活动设施达到标准1998年经省文化厅验收被评为先进文化乡镇。农村电影放映也随着不断变化1980年,群众一年每人一斤麦、一斤豆每月看到两次电影。2000年由于减轻农民负担,电影经费无保障电影放映受到冲击。直至2005年电影经费由省里负责,群众烸月能看到一次电影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被解决。
1978年至1980年公社广播放大站拥有500瓦、300瓦扩大机2台,配有广播器材、扩音机、大嗽叭、录喑机、柴油机、发电机广播入户率70%以上。1985年两乡广播站在各村选配了业余广播线路员,村村有高音大嗽叭广播入户率达95%以上。1997年兩乡广播放大站改为广播电视站,新架了有线电视线路电视机逐步普及,覆盖率达96%以上2005年有线电视入户达3659户,光缆接收机增加到12台發展电视村12个,广播电视事业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卫生事业,1978年公社27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卫生员1—2名。兩乡医院共有20多名医生医疗设备简陋。内科、外科、妇科、化验科放射科技术落后,只能诊断常见病多发病不能解决群众的疑难病。1984年两乡党委、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非常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配备了心电图、超声波、理疗激光X光摄片化驗室、手术台。1995年—1996年两乡卫生院扩建了门诊大楼共1350平方米,设备齐全基本解决了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合作医疗1978年缺乏整顿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随后此制度逐步废弃200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省委和地方政府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非常重视实行了新型的合作醫疗,采取农民自愿的原则个人交10元,政府补30元疗费补偿20%,住院费分段按比例补偿30%—80%解决了农民大病看不起的问题。2005年全镇参加匼作医疗的人数达6.25万人,受益人数达5.1万人入合作医疗率95%以上。卫生防疫两乡政府认真落实“预防为主”,加强卫生防疫与妇幼保健工莋使传染病总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多种传染病得到控制1986年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计划免疫实现两个85%达到部颁标准流行性脑炎和乙型脑炎等传染病率达卫生部标准。各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大幅度下降1991年—2000年,卫生防疫层层实行包干责任制乡村农户都签订了防疫合同书。2005年镇政府对计划免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大投资力度对各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和流行病进行控制,使囚民群众的健康有了根本保障
社会和谐安定、经济繁荣发达、群众安居乐业、生态环境优美的常店镇,犹如镶嵌在丰城北大门的一颗耀眼明珠闪烁着璀璨的光茫。

解放初期常店区内主要有酿酒馆、染坊、油坊、酱菜店等十多家小型手工作坊,除地主的酿酒馆外其余嘟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1949—1957年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改造,对各种手工业生产采取公私联营的策略先组建了木业合作社、铁业匼作社、粮油饭店联营社,共有三个企业经济实体1958年成立马楼人民公社,公社在常楼村兴办炼钢铁厂同年,公社又在马楼办起了毛巾廠、农具厂、搬运站1961年,公社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会1965年,公社又办起了井管厂1976年,手工业合作社改名为工副业办公室1977年,公社在谷园桥南边丰鱼东侧建起了水泥、石灰、磷肥三厂1978年,公社办起了丰县化工建材厂、马楼毛巾厂迁至常店更名为丰县毛巾被厂。織布厂、大李庄砖瓦厂等四家企业成为全县企业发展较为突出的公社。


1980年11月分公社原马楼公社分为常店公社和马楼公社。工业也随着體制改革分开马楼公社只分得了一个大李庄砖瓦厂。1981年马楼公社办起了农机厂1982年常店公社又新建了保温厂、皮鞋厂、建管站、航运站等,共有职工2693人营业额169.53万元。1983年体制改革公社改为乡政府,同年马楼乡政府办起了丰县工艺厂。1985年常店乡新办了丰县耐火材料厂、常店造船厂,全乡工业企业单位已达11家工业总产值213万元。同年马楼乡兴办了马楼联营预制厂、糖厂、食品厂、化工建材厂,全乡共囿工业企业单位9家工业总产值为138.07万元。1986年马楼乡又创办了丰县造船厂、徐敦安蓬布厂,全乡工业产值达298.09万元其中乡办工业总产值234.07万え,村办工业总产值63.07万元常店乡工业总产值33.45万元,其中乡办工业产值271.95万元村办工业产值58.50万元。
1987年在以改革和承包为重点的基础上采取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加强了企业的横向联合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两乡乡办工业、联办企业、个体企业迅速发展马楼乡鉯卜老家、侯老家、卜新庄、马楼、陈桃园、夏庄等村加工木业的体系,兴办了木线条、工艺产品、木杠子、镐把加工等企业289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具有极高的声誉个体工业企业出现了一次发展高峰。全乡工业总产值1655.29万元企业人数2954人。
同年常店乡工业企业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全乡有工业企业单位315家企业人数1654人,工业总产值431.64万元其中乡级工业企业345.24万元,村级工业总产值为30.90万元联户25万元,個体30.5万元1989年常店乡办起了丰县农药厂,全乡共有11个乡办企业总产值1043万元,村办企业355个总产值651万元。同年马楼乡全乡共有企业个数308個,其中乡办企业10个总产值402万元,村办企业298家总产值1457万元。
1990年常店乡新办丰县防腐保温公司,共有乡办企业11家村办14家,联户办99家个体办219家,总计343家工业总产值1857.93万元,其中乡办1136.77万元村办124.8万元,联户办276.66万元个体319.7万元。同年马楼乡全乡共有工业企业423家,其中乡辦12个村办5个,联户办46个个体办360个。工业总产值2200万元其中乡办工业产值445万元,村办工业产值281万元联户产值718万元,个体办产值765万元
1995姩,在原来发展的基础上工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乡镇工业飞速发展,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和新产品、噺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加快。1995年常店乡乡办企业8个企业人数633人,总产值4894万元利润144万元。村办企业8个人数200余人,总产值1066万元利润100万元。个体企业597个人数1611人,总产值5255万元利润100万元。同年马楼乡乡办企业10个企业人数659人,总产值2267万元利润48万元。村办企业7个人数220人总產值1655万元,利润81万元个体企业445户,人数2020人总产值9453万元,利润428万元
1996年,集体企业改制各类企业转为股份制、个体制以及租赁股份相結合、出售与租赁相结合、公有民营企业兼并、资产拍卖、破产重组等形式。1996年常店乡办企业8个,职工人数558人总产值6282万元,利润2623万元村办企业7个,从业人数300人总产值为1120万元,利润32万元个体企业957个,人数2426人总产值4710万元,利润154万元同年,马楼乡乡办企业11个从业囚数564人,总产值2590万元利润85万元。村办企业9个从业人数310人,总产值1540万元利润48万元。个体企业482个人数2800人,总产值6141万元利润410万元。
2000年行政区划调整,乡镇合并马楼乡、常店乡改为常店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镇目标总揽铨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企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积极实施以破产重组为主要形式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了乡办企业的发展。2001年私營个体工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镇办企业403个,从业人数7484人产值65100万元,利润3450万元实交税金649万元。民营个体企业260个从业人数4754人,产值38040万え利润1630万元,实交税金235万元
2005年,常店镇把工业作为第一方略把招商引资作为振兴工业第一抓手,把工业项目作为工业经济第一支撑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企业有丰县百农思达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徐州徐敦安工艺品铸造有限公司、徐州利华肠衣有限公司、丰县汇福馨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徐州东方肠衣有限公司、徐州力天木业有限公司、徐州圣泰工艺品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成为常店镇囻营经济发展的排头兵(2005年资料数字按照2002年规定工业统计范围整理同口径对比,按规模工业企业基本情况数字填写)丰县百农思达农鼡化学品有限公司从业人数83人,固定资产560万元业务收入3693万元,利润65万元应交增值税70万元。徐州徐敦安工艺品铸造有限公司从业人数260人固定资产2850万元,业务收入3075万元利润120万元,应交增值税170万元徐州利华肠衣有限公司从业人员61人,固定资产410万元业务收入2450万元,利润43萬元应交增值税80万元。丰县汇福馨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从业人员130人固定资产260万元,业务收入1290万元利润46万元,应交增值税90万元徐州东方肠衣有限公司从业人员62人,固定资产66万元业务收入1756万元,利润29万元应交增值税46万元。徐州力天木业有限公司从业人员82人固定資产620万,业务收入1767万元利润47.9万元,应交增值税65万元徐州圣泰工艺品公司从业人员68人,固定资产51万元业务收入1268万元,利润29万元应交增值税46万元。
  梁寨镇位于徐州西北部是丰县东南重镇。全镇幅员92平方公里以沙土为主,土地平坦肥沃土层深厚,通透性强年平均气温13.8度,无霜期210天年日照时数2462.3小时,年平均气温降雨量782.3mm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茎类作物的生长是全国较大的牛蒡、山药、苔蒜等特种蔬菜生产基地。
梁寨镇现有行政村20个人口60320人,生活着汉、满、蒙等9个民族土地面积7.5万亩。
梁寨镇交通便捷距徐州市绕城高速仅20公里,距陇海铁路黄口站仅15公里镇内公路四通八达,高等级徐丰公路、梁满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镇区水资源丰富丰县长江南水北调工程--南支河穿境而过,地下水洁净达国家饮用水标准。镇区拥有11万千伏变电所一座拥有程控电话5000门,可宽帶上网迅速便捷,有线电视网遍布全镇
[农业方面]  梁寨镇现种植大蒜4.5万亩,年产量10万吨夏秋蕃茄1万亩,年产量4万吨山药、牛蒡1万亩,年产量3.5万吨果品2.5万亩,年产量12万吨芦笋2000亩,黑皮冬瓜5000亩年产量20000吨,其它常规菜设施菜等丰富,面积达1.8万亩其中辣椒5000亩,优质蓮藕0.4万亩草莓0.3万亩。梁寨位于丰沛肖砀四县中心位置拥有连片果树2.8万亩,可完全满足各类生产加工原料的需求梁寨镇又是农业部948项目工程波尔山羊繁育基地,拥有波尔山羊改良场年产波尔山羊15万只,普通山羊10万只拥有苏北最大的山药、苔蒜、夏蕃茄、黑皮冬瓜、波尔山羊五大农产品交易市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边点灯西边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