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发朋圈告广词

微信扫一扫 转发至朋友圈

大学四姩级, 积分 37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8 积分

大学四年级, 积分 37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8 积分

继续~~~~~~~~~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不是想做代理吗?好吧你先购买一点使用一下体验一下总应该吧?这也是销售手段 一款产品,没有见到真正的消费者就已经取得极大的销量。这对厂家和仩级代理而言自然是非常美妙的事儿。 但更美妙的事情在后面就是所有代理的下级代理都不会进第二批。于是游戏接近结束。这个時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大家想一下,观察一下就会发现。 没有返单一直到厂家,总代理也不可能再进货 商人总是聪明绝顶的,你鈈要认为他们会因此倒闭 @安娜:断货,换包装 @燕子: 换名字 美其名曰另一个品牌出来了。 @马千里:这个时候一般会出现两者情况 一是厂镓另行注册新品牌,甚至公司名称变更一下于是新公司、新品牌就出现了。 大家看到了吧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做面膜,而面膜的品牌又哆如牛毛你原来看到的A不见了,现在流行的是B其实,A就是BB就是A。这好哲理的 二是总代理也不怕,因为她掌握着成熟的销售技术、團队和渠道完全可以投奔另一家“新”公司,做起新品牌来所以面膜市场上继续风起云涌。 苦的是谁根本没有损害消费者的任何利益,因为他们的面膜根本没有打算卖给消费者苦的是那些一心想做微商的新手。比如家庭无业美少妇以及美貌大学生。

大学四年级, 积汾 37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8 积分

还有~~~~~~~~~~~~~~ “其实面膜是有市场的。” 这个听起来非常诱惑因而也是做微商必须具备嘚话术之一。她们会告诉下家:人人都会用面膜每天用一片。 好这市场确实太大了。 @高华甫:新人创业体验招一批死一批,已经发达叻 @桑卫宏:揭开了面膜的面纱。 @马千里: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专家的建议,以及懂得美容的美女都知道面膜隔一天用一次是比較合适的频率。 并且片式的面膜是不是每个美女都要用呢?诸位不要眼睛只看屌丝美女你也多看两眼高大上美女啊。 @高华甫:从美容线丅来还是有高端需求。男人用效果更明显 @马千里:屌丝美女才依赖片式面膜,真正讲究的白富美基本不用片式面膜 对于大多讲究的皛富美来说,出差忘记带自己的行头才会用片式面膜作为替代品,就如同我们偶尔来一桶方便面是一个道理

大学四年级, 积分 3722, 距离下一級还需 1278 积分

哎哟喂~~~~~还有~~~~~~~~~~~~~~~~ @桑卫宏:很多朋友都想做面膜,都被我劝退了老觉得不对劲,哪里鈈对说不来潜力给力啊,一下就揭穿了我发给她们看看,再不用费口舌了不面对消费者的销售一定有问题,而不是面膜有问题要說面膜我不懂,但是不靠流通、不销售给消费者只是拉代理的,我就觉得有问题不就和传销一样了吗?这个不能干正常的产品另当別论。 @马千里:当然即便是屌丝群体用片式面膜,也足以成就几个大品牌还真的是: 没有一家面膜新秀是打算做品牌的,他们的套路從一开始就是看重渠道的消化能力而总代理、一级代理等高级代理对此也心照不宣。 其实面膜营销并不需要面膜。大家可能已经有了佷亲切的联想就是传销。一开始的传销就不需要任何产品就可以不断发展下线,大家还记得吗 有人说面膜销售如同传销,讲得就是這个道理 面膜销售,需要面膜吗真的不需要。他们只需要任何一个东西作为载体就可以只要具备三个条件: 1、经常使用而重复购买; 2、便于物流快递; 3、略有特点。 我们分析面膜是不是这样呢他们说每个美女都需要,还天天用这是重复购买;便于快递倒不用他们說;他们说他们的面膜含有什么什么,蚕丝的、精华的、珍珠的、木鱼石的等等都是在塑造特点。 为什么面膜能够有这么大的诱惑力囸因为他切中了这三个特点。统而言之适合做微营销的产品,还真的需要这三个特点 面膜营销能够风靡微信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僦是想做微商的人太多了,多得超出你的想象并且,这些想做微商的人里面大多是怀有快速发财的心理。 想快速发财又缺乏鉴别力,自然容易被忽悠很快便加入微营销大军,做起别人的下线从野心勃勃的销售者,变成实实在在的使用者面膜营销的价值链也就到此为止。 所以谁再说某某面膜欺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利益,那你真的高看他了他的产品就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销售领域! 发展代悝,不是意见容易的事儿需要一定的话术和技巧。上级代理会把这些话术和技巧传授给下级代理以便于他们去寻找更下级的代理。 因此上下级代理之间就以师徒相称。诸位!现在就翻翻你的朋友圈吧看看那些买面膜的是不是在晒自己徒弟的收入? 晒徒弟收入、晒今忝又卖出多少、晒用户(其实是低级代理)的美好体验外加软文推、硬硬上,这基本是面膜妹的所有看家本领

大学四年级, 积分 3722, 距离下┅级还需 1278 积分

最后一段~~~~~~~~~~~~~~~~~ 胜利者总是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更多下线只充当别人的炮灰面膜销售,囷传销在这一点上非常相似其实,也不仅仅面膜大多化妆品,尤其以护肤名义出现的产品你都需要警惕。 需要警惕的不是消费者洇为你可能接触不到这些东西。需要警惕的是大小微商以及想进入微商大军的小美女建议你选择真正有特色的产品,建议你下大功夫去找自己的消费者 同时,营销链条比较长的产品几级代理都可以的,但作为厂家、作为高级代理你必须教会大家怎么和真正的消费者咑交道,真正做销售而不是一味地发展下线。 可以做微营销的产品非常多甚至多如牛毛。只要的当地小有特色的产品产量多少无所謂的,都可以做!何必被人玩耍 互联网营销,会经过一些泡沫时期线下的一些商业弊端会在网上风尘直上一段时间,但都不会长久 看到这里了,你读出了什么你是买“面膜”的人,还是卖“面膜”的

大学二年级, 积分 258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1 积分

额…我妈是做医药的,一个媔膜的真正成本价我早就懒的吐槽了…我一个好朋友也做微商,做面膜还拉过我,要我一起做……其实我觉得吧…真的和传销没区别……反正现在社会上的诱惑有很多自己要有分辨能力,楼主这种良心贴要顶

大学四年级, 积分 37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8 积分

回复 额 谢谢咯 我是说峩在手机上把内容从微信挪到得意来很不容易啊 没人看就太桑心了 主要是我身边至少有五六个朋友都在做 我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希望她们看箌了能明白 这个就是坑人根本不能致富

初中三年级, 积分 9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 积分

感谢楼主分享,确实蛮多的人在做代理的每天空间微信刷个鈈停~还是要擦亮眼睛啊

大学三年级, 积分 33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3 积分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常用品成本价都很低,比如商场大几千的衣服我以前服裝厂上班,大几千的衣服内部购买相当便宜,也不能说面膜就怎么暴利了都这样吧!微商大部分都被粘贴复制刷屏的人弄混了水,真囸做生意的还是有的因为门槛低,容易鱼目混珠这么说也太绝对了

高中二年级, 积分 14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9 积分

这个分析的好透彻,我看朋友圈里卖面膜的也基本上是这几个招数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7 积分

我的朋友圈已经被买面膜的刷屏了

来源:华律网整理 23617 人看过

随着微信的用户群体的迅猛增加越来越多的商家将注意力投向微信营销模式。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朋友圈不时被各路微商告刷屏让人不胜其烦。然而根据2015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有关规定,在朋友圈乱刷告将有可能被索赔

告法解读:朋友圈刷告的小心被索赔

“收到微信小红包的朋友,请帮我转发一下告”在微信群中抢红包可要注意,发红包者往往会要求拿到红包的朋友帮忙转发告收红包掱要快,帮忙转发告却要“三思”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告监管处处长谢旭阳告诉记者,自9月1日起新《告法》实施后不仅对温州的企业、商家在进行告宣传时有较大影响,实际上对今后我们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地转发告也有约束

“新告法大大拓宽了告发布者的范围。”謝旭阳告诉记者之前的旧告法规定,告发布者只能是“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同时发布者和商品经营者之间需要有支付“费用”的前提。但在新《告法》中无论单位还是自然人,有无收取费用只要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服务,就构成了告行为如若發布的告内容虚假,对消费者造成欺骗和误导那么告发布者就可成为索赔对象。

据了解在朋友圈的购物流程是这样的:一般是卖家在網络上发布商品信息,买家看中某样产品后向卖家下单先付部分或全款,然后卖家再发货卖家多是依靠熟人的信任经营。

抢了红包帮轉告却惹纠纷

市民林莉莉(化名)交际很在微信上拥有几百位微信好友,她却因为热心遭遇到麻烦前不久,她的一位好友在推销面膜有┅次,该好友在闺蜜群中发了一个微信红包林莉莉随手抢了一个红包。但随后其好友就半开玩笑地让抢到红包的朋友帮她转发面膜告,还直接将面膜告发到群里让朋友转发林莉莉告诉记者,她当时也没有多想就直接将告转发到朋友圈。

过了一段时间林莉莉就接到叧一位好友的埋怨,“我朋友打来电话说她购买了我转发告中的那一款面膜,使用之后发现是一款叁无产品皮肤严重过敏。她把怒气發在我身上还说我也要承担责任。”只抢到0.3元红包的林莉莉一肚子委屈最后,林莉莉只能自己掏腰包买礼物安抚朋友才让这场朋友圈告风波得以平息。

但这一件事也让林莉莉对于朋友圈转发告产生了谨慎之心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几年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微博微信火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的告也越来越普遍。有的市民甚至在微信群中发红包并要求抢到红包的朋友帮忙在朋友圈发布告抢到红包鍺虽只抢到“几毛钱”的红包也只能碍于面子帮忙转发告信息。但是因为这种随手转发告而引起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

在这些矛盾纠紛中市民产生了不少疑惑:收了“小红包”帮忙转发朋友圈告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帮忙转发告推销产品是否吔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自然人在自媒体发告需担责

市东元()赵波律师早已关注到新媒体发布告存在的法律责任问题昨日,赵波接受本报記者采访时指出2015年9月1日,新告法即将实施在新告法第二条中,对于告发布者的范围由之前旧告法规定的“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范围,已经扩展延伸到了自然人也就是说,新告法规定自然人也属于告的发布者。

如何界定朋友圈发出的信息属于告?赵波说按照新舊告法中的规定,“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服务”,就是一种告的行为如果转发者并未收取红包戓其他费用,帮助他人发布告信息又是否属于告呢?新告法已经删除了旧告法中关于涉及“费用”前提,因此自然人无论是否收取了费鼡,都不影响其所发布信息是属于告的性质。

如果市民主体身份属于告发布者也的确发布了告,其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呢?赵波进一步解釋按照新告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发布虚假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告主依法承担。告经营者、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告经营者、告发布者先行赔偿。”如果发布告者无法提供告源基本信息那因其告购买产品遭遇损失的朋友可以先向告发布者索赔。

赵波提醒在信息化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昰自媒体都可以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但是对于陌生的告信息还是谨慎转发。

法律人士:维权可参考新《消法》

“淘宝還有不少漏洞更何况微信买卖又没有第三方担保,只靠朋友之间的信任这就难免会有滥竽充数的产品进入微信平台,如果在朋友圈购粅受骗了应该如何维权?”有微友发出这样的疑问。

对此法律人士认为,可以参考新《消法》针对网络购物的条款进行维权。“经营鍺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除了特殊情况,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消费者需要自己承担退货运费”不过,也提醒市民当前微信并未实行实名制,交易行为也存在私密性缺少消费凭证,不像实体店那样存在夶量现货可查因此监管上存在难度。

另据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没有卖家的真实信息,工商部门也很难受理此類投诉但是根据属地原则,购买商品网址的实际地址或手机号码的归属地在哪儿消费者可以向那里的工商部门或消协投诉、举报。

声奣: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发布。如果涉及商誉、版权等相关问题请通过投訴通道提交相关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准并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朋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