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物还是借喻是啥?

用明喻、暗喻、借喻是啥、拟人、拟物、夸张各造一个句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地中海沿岸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
卢沟桥像一位饱經风霜的老人,静静地见证着北京城的变迁.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隐 喻 [暗 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現,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母亲啊!你 是 荷叶, 我 是 红莲.
(本体)(喻体)(本体)(喻体)
借 喻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子:天上张著灰色的幔.
全部

莲花似六郎 六郎似莲花 一篇短文讀懂诗词创作中的拟人与拟物

  前天写了一篇关于比喻的文章《飞红万点愁如海 一篇短文看明白 诗词创作如何用好明喻隐喻和借喻是啥》比喻分为三种:明喻、隐喻和借喻是啥。

  甲像乙 是明喻;甲是乙,是隐喻;例如:旧恨【如】春江流不断是明喻;旧恨【是】春江流不断,是隐喻

  没有主体的比喻是借喻是啥,例如: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这两句不见主体不见譬喻词,只囿两个喻体白雪比喻丝,黄云比喻麦子虽然没有主体,但是读者“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说过了比喻再说一下什么是比拟,比擬也是一种比喻最早的比拟在《诗经》和《离骚》中就已经在应用了。

  从句子结构形式上看比喻可以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是啥。而比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从比喻的内容上来看,比拟有两种:拟人和拟物

  比拟在古诗词中比比皆是,古人也早已注意研究这一修辞手法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卷九“诚斋论比拟”中有一段话,既有拟人也有拟物

  白乐天女道士诗云:“姑山半峰雪,瑶沝一枝莲”此以花比美妇人也。东坡海棠云:“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此以美妇人比花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喻是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