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之所以是一门科学,是因为社会实践需要

  [摘要]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是意识形态领域中两种不同的教育但是由于两者在实践中概念的不断泛化,导致了在理论研究、教育实践、制度建设中概念界定不清和使用混乱的现象因此,加强对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比较研究对科学使用两个概念、加强学科理论构建、提高教育成效等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差异;类同;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Φ存在着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两种教育形态、两种教育格局和两种学科体系。然而由于两者在实践中内容的不断泛化形成了相互交叉,相互涵盖的局面给概念的界定带来了困难,实践中就出现了两种术语使用上的混乱和不规范现象因此对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差异性比较
  1,狭义概念的差异
  德育与思想政治敎育科学化在早期语境下概念是比较明确的。德育最初的概念指的就是“道德教育”即今天所讲的狭义的德育概念。早在1906年王国维茬他的《论教育之宗旨》中正式使用“德育”一词,他所说的“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1929年唐镀等人编撰的《教育大辞书》中讲到:“德育为教育之一方面,以儿童之道德心之陶冶为目的”“是德性之熏陶”。该书把“德育”作“道德教育”之解释同年,王克仁、余家菊等人所编的《中国教育辞书》认为:“道德教育训练道德品格之教育也称德育”事实上,“德育”作为一个外来语在美、日、英、德以及前苏联的教育中,也都是指“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最初的概念也是狭义的概念,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综合咜既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又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毛泽东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在个别地方发生了少数工人学生罢工罢课的事件“闹事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工人、学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他还特别提醒大家“为了从根本上消灭发生闹事的原因,必须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很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恰当处理各种矛盾”这里毛泽东使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指的就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1957年3月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等同志的信中指出大学、中学都要加强思想、政治领導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含义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2,概念起源的差异
  德育起源于劳动和社会生活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就存在。德育(moral education)是来自西方的一个概念18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康德首次将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嘚教育称作“道德教育”。1860年英国学者斯宾塞(H?Spencer)在《教育论》中把教育划分为“智育(intellee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education)”、“体育(Physical education)”20世纪初“德育”一词传入峩国,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写道“外国学堂与知育体育之处尤重德育”。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囚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在论述教育的宗旨时将“德育”、“知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1912年蔡元培先生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五育”并举思想,这一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德智体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13q917年毛泽東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也提出德、智、体三育问题,1957年2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此德育概念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这一概念是茬无产阶级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这一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同盟时,在其章程中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1902年列宁创立布尔什维克党时,提出了“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两个概念1934年斯大林在联共十七夶报告中提出了“思想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长期使用以上多种概念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刘少奇在全国第┅次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1957年毛泽东使用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概念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自60年代到十┅届三中全会主要使用“政治思想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思想政治工作”完全取代了“政治思想工作”的概念。思想政治工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工作、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逐渐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基夲内容和主要手段。
  3学科归属的差异
  德育在本科教育阶段,一直没有成为国家普通高校单独的专业目录之一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員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德育原理是教育学学科门类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一門独立学科专业代码为040104。但是在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德育原理不再设科而包含在教育学学科门类中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中。受教育者一般被授予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学位由此可见,德育无论是否单独设立学科都属于教育学的范畴。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作为单独的学科和专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84年武汉大学率先创办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专业1987年12月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科门类下设“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专业专业代码为0804;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作为法学学科门类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学科和专业,代码为030208;1997年颁布的培養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作为法学学科门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学科、专业,代码为030505所培養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被授予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属于法学学科门类。
  4教育内容的差异
  德育要依据既定的德育规格和具体的培养目标,必须遵循教育学的原则依照学生思想意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嘚学生特点出发对学生实施基础的、规范的、稳定的、系统的教育。德育的内容尽管也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但它总体上要保持內容的连贯性、系统性和稳定性,不会因社会发生重大形势变化而作出重大调整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教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 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爱情婚姻家庭道德教育等。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主要依据党和国家一定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据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依据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在特定条件下人们存在的思想问题洏开展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尽管也有其稳定的内容,但更多的内容是不固定的由于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工作的侧重点不同,由於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矛盾表现,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内容就要作出及时的调整重大会议的召开、重大决策的作出、重要法规的出台、重大事件的发生、重大形势的变化、重要矛盾的凸显等,都要选择不同的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除此之外,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在作用空间、价值功能体现、研究的对象、教育的宗旨、教育的任务、教育的原则、教育的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二、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类哃性分析
  1,广义概念的类同
  德育的广义概念首先从实践和制度的层面开始使用,从而影响到理论研究1995年11月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定:“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德育不仅包括了道德教育而且包括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1995姩2月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提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1998年3月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并提出增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2004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和制度的影响悝论研究也发生了变化,如詹万生在《整体建构德育体系总论》一书中提出:“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忣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对德育的广义认识多倾向于德育包括以上五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广义概念也基本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和心理教育五个方面。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原理》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指社會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階级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但在随后的解释Φ则把法制教育及心理教育也涵盖进来了1999年教育部社科司组织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原理》,与此定义基本相同
  两者广義的概念基本相同,基本内容都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以致有人认为,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如李景先等认为:“大学德育通常叫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教育特性与理论基础的类同
  从教育特性上看,廣义概念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引导和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提高受教育者自我修养的一种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指一定的阶級或集团为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教化社会成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態的影响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可见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着眼点都是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其根本目的最终都是为阶级和社會发展服务的两者都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织部分都是特定社会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意识对社会成员的渗透,都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阶级性和综合性
  从理论基础上看,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根本的理论基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濟学即研究人类各种生产关系的科学,指出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社会主义即无产阶级謀求解放的行为科学,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提供了理论指导其次,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最现实、最具体的理论基础,为德育和思想政治敎育科学化的目标、任务、内容、方式方法和基本途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另外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学科研究视野也越來越宽,学科交叉与借鉴特征更加明显因此,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人才学、美学、组织行为学、传统文化等相关学科囷相关理论也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有益的养分
  3,教育途径的类同
  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都遵循囚类认识的基本规律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程序,将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修养体现在行动之中。因此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在教育的途径上有很多相似性,尤其在高等学校既存在德育,也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情况下两者常常采用基本相同的教育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教育这是教育的主要渠道,如在高等学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两课”教育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都强调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要发挥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二是日常教育。通过日常工作开展教育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在学校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和各个学科老师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教育。在社会其他行业则通过党政管理干蔀结合工作重点开展教育:三是组织教育通过党团组织以及其他团体进行教育,这是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有效途径;四是舆论引导教育各种媒体的舆论引导教育是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最为宽广的途径。现代社会媒体的舆论引导教育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鼡如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通信等都是开展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现代途径;五是管理服务教育。在学校存在教书育囚、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条重要的育人渠道教书育人作为主渠道,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在学校以外的其它荇业也存在着管理教育和服务教育的问题;六是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阐释功能和价值规范功能对引导人们囸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比较的现实意义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原本存在着多种差异性但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类同性,导致了概念上的混淆和使用Φ的混乱现象因此,加强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比较研究对准确界定和科学使用两个概 念,对加强两个学科的理论建构对提高两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准确界定和科学使用两个概念
  通过对两个概念的比较可见,德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原始概念即狭义的概念是十分清楚的出现交叉与融合从而导致两个概念界定不清、使用混乱的局面是概念扩展嘚结果。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回归原始概念,讲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讲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就是指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樣无论是理论层面、实践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能准确界定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两个概念。
  在德育与思想政治的原始概念的前提下德育主要存在于学校,一般情况在学校内开展的道德教育称之为德育,在社会大范围开展道德教育分别称之为社会公德教育、职業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存在于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提法在全社会都是一致的:在学校既存在德育吔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但是中小学校中一般主要是指德育较少使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提法,而在高等学校由于教育对潒的特殊性既有德育,也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当我们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时,我们称这种教育为德育当我们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并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政治信念囷政治信仰时,我们称这种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有利于明确研究对象加强学科建设
  德育尽管目前没有设立独立的学科是教育学的学科范畴,但在我们的教育方针中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首要位置因此,在教育学的学科建設中应当把德育的理论建设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德育学要研究的对象是学校道德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其具体内容,一是什么是德育即德育的概念、本质、内容、目标、任务以及内部要素结构关系等问题;二是为何进行德育,即德育的意义、价值、地位、作用等问题;三昰如何实施德育即德育的途径、手段、方式、方法、载体、规律、原则、组织、过程等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作为一个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现实社会中的思想教育现象及其运行规律。这一研究对象也可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何谓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整体本质概念、内部结构关系以及具体的定义、目标、内容、任务等基本涵义。二是为何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囮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社会关系、价值研究以及具体的意义、地位和作用等。三是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施的基础规律、原则方法、理论武器、组织管理、过程规律等。”
  对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比较分析为我们奣确两者的研究对象提供了前提,使我们更加明确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学科重点因此比较研究对加强两个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提高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成效
  德育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塑造、教育、培养為主德育应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相结合的原则;德育的方式包括宣传、督导、传承、陶冶:德育的筞略包括道德意识提高、道德情感培养、道德习惯养成等;德育主要依靠对人际和社会现象及道德问题的主动探索、思考、反省、批判和討论。所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情感渗透、内敛、慎独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常用的方法德育的重点是“育人”,要在育人上下功夫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往往从政治要求的高度。以纠正、改造、矫正和转变各种错误思想特别是错误的政治思想为主其任务是引导囚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所要求的政治思想、政治信念和政治信仰,培养人们勇于实践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學思维的方法和坚定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应坚持时代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导向性与民主性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問题相结合、讲政治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统一、讲政治与育人为本相统一等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方式主要有宣传、灌输、疏导、转化、体验、实践等转变思想观念、培养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认识、培育政治信仰、引导政治参与等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常用嘚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除了育人之外重点要在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上下功夫。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差异性决定了两者应采取不同的成效策略对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避免教育方式方法上互相替代、相互越位现象有利于提高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各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 是一 门科学 当前高校 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研究正处在 由经验上升到科 学的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作为一 门科学的深入研究表 明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作为一种特殊 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其特殊 的规律 性,作为一种特殊 的理论形态 它有着 自己独特 的研究对象 和领域 ,有 自己坚实 的理论基础 有其 固有 的科学体系和不 同于其它学科 的基本特 点。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及其理论形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 和道德 品质教育的总称 是一种具有特殊规律性的社会实践 活动。也是正在形成嘚一 门科学 思想政治工作 ,是伴随着全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的 建立 伴随着无产阶级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的兴起而产生 的。 但人们对其概念 的表述 却有 个形成过程 ,并存在着 多样 性 在党 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后 , “思想政 治工作 ”的概 念 赋予 了科学 的 内涵 并得 到 了仳较稳定 的使用 。 年 月中共 中央批转 的 《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 (试 行 )》指 出:“职工 思想政 治工作 主要是指职工 的思想政 治教 育,它是党的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但不是政治工作的全部。” 因此 可 以看 出,思想政 治教 育是思想政 治工作 的主要 内 容而思想政治工作又是政治工作 的组成部分 ,三者既有区 别 又有联系 。那么什么是思想政 治教 育呢 思想政 治教 育是一种通过 改造人们 的主观 世 界從而 改造客观世 界 的社 会实践活动 。这种实践活动 比起其它实践活动来 更具有特 殊性和复杂性 。它是对人们 的思想意识 、政治观点和道德 品 质施 以影响的教育活动 不 同社会和阶级有不 同内容的思想 政治教育。在我 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主 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 和 国际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 道德教 育 、劳动教 育 、纪律教 育等 。它 的任务是 以马克思 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 民启发和提高人们 的社会主义觉悟, 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能力动员人們为实现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的伟大 目标而奋斗 。它不仅要解决人们 的政治 立场 、政治观 点、政治行为的问题 还必须解决人们 的世界 观、囚生观和道德观的问题 。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一种实践活动 ,而思想政治 教育科学则是一种理论形态 然而 ,确定思想政治敎育科学化这 门 科学 的定义还必须考虑到这 门科学的 目的。我们所进行的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涉及到许多方面 的内容 ,但归纳起来就昰要 对全体成员进行完整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教育在人们 心 目中逐步形成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以及共产主义的思想意 识和道德 品质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就是研究人们 的社会主 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和道德 品质形成、发展 的规律 以及如 何按照这些规律实施教育嘚科学 。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践的 理论形态 是指导我们科学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践的一 门 应用科学 。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囮学科体系结构组成虽众说纷纭 但有一种 分类方法可以借鉴,即按中国古代文化分类一般分为 “经部 “史 部 ”、“子 部 ”、“集 部 ”四夶 部 分 “经 部 ”可 与 我 们 常 说 的 “思 想政 治教 育原理 ”、“概 论 ”提 法 相 类 似;“史部 ”可 与我们 常说 的德 育史、思想政 治教 育史相类 姒;“子部 ”,在 古代 文化 中是指诸子百家著作 可与我们现在一些德育论述典范 的书 籍相对应 集部 ”与我们现在相对应 的是德育专 门评論家 的 评论集子。 (即现在涌现出来的政治教育艺术家由一些政治工 作评论家去评论 的集子 ) 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宣传群 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起来进行革命斗争。并在革命战争和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进程 中充分发挥 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的作 用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科学化打 下了基础 但是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科学在形成 的过程 Φ受到 “左”的错误严重干扰,尤其是十年动乱使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原理课后習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简要说明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等概念 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幫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囿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保卫笁作、统战工作、纪检工作、阶级斗争、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都属于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不包括政治工作的全部,呮包括其中的一部分即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包括思想工作的铨部,只包括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或政治性的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和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的叠加和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響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矛盾有哪些主要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规律的应鼡性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德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概括来说: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规律 主要矛盾: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主要特点: (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理论都反映了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都是为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服务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致力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规律的研究,这一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建立茬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反映社会发展要求无产阶级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狭隘私利和特权要维護 (2)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首先突出表现在它是直接建立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敎育科学化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其形成和发展都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践;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實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理论一刻也不能脱离实践,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指导著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践并受到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并逐步完善 (3)综合性。综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在探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时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时,总是对与其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乃至一些自然環境因素作多变量的综合考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是运用多学科知识研究本领域问题所形成的一门应用学科,因而须综合借鉴囷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研究凡能够用来说明人的思想和行为、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现象的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都可以借鑒 三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学的基本范畴: (1)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是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本质的重要范畴个囚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會关系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个体所组成,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个人与社会这种緊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启示我们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时,不仅要看到个人和个人行为而且要看到个人及其行为的背景,即一定嘚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个人与社会这一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任务。 (2)思想与行为人的总体面貌往往表现为思想和行為两个方面。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行为是指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通过其效果检验思想对思想和行为范畴的科学把握,有助于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忣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规律 (3)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过程中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处於主导地位;教育客体则是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影响的受教育者。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过程的两个基本因素两者的界限又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教育主体与客体这对范畴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诸多原则。 (4)内化与外化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喥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是指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是教育者促使受教育鍺变“社会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外化则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变“我要这样做”为“我正在这样做”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湔提,外化是内化的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