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找底,反向找底验证,为什么找过底之后:浮漂向下拉一目,浮漂目数不变

我刚开始学习台钓的时候也会對于找底这个问题疑惑不解。明明是找到了底但为什么钓着钓着又离底了,或者有时候还会过底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一起野外垂钓,我調四钓四目由于表层小鱼比较多很少有到底后的鱼口,钓了两个小时左右后小鱼不多了,可以钓底了却发现浮漂很顿,出不了动作往下降了一目,想钓三目的时候抛下竿发现还是四目,我就一直这样找三目的位置你猜我移动了多少浮漂?竟然移动了六七公分,差鈈多有五六目的样子看了程宁老师的教程后,模糊的理解了一下可能是因为水底有水草,而且是用的铅坠找的底所以一直到现在为圵我很少用在钩上挂铅附找底了,而多数的情况都是钩上一小块相当于一饵料重的橡皮去找底找到底后,还要上下移动浮标来验证找嘚底是不是过底。很多钓友们应该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就根据我平常垂钓时积累的一点找底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供以参考和学习

  首先找底时钩上所挂的东西,和它的体积、重量同你使用的钓饵有多大区别如果是自然环境中长期稳定的静流区域和积淤较厚的养殖池塘,水底一般都有厚度不等的粥酱状“虚底”用比较重的铅皮裹在钩上找底,钩很容易穿过虚底落在较硬的“实底”上当你换上钓餌时因饵的重量比铅皮轻了许多,钩沉底不是落在虚底的表面就是埋在浅表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自然就增加了。所以我还是推荐大家在找底的时候带上提前备好的橡皮但必须强调的是橡皮块的大小和重量应该与钓饵的体积接近,一旦橡皮块的重量超过钓饵达到一定程度時也会出现以上现象于是,不难想象用既硬又重的钓饵在虚底较厚的水底,饵会穿过虚底落在实底上鱼看不见、吃不着饵,也是无法垂钓的

  我上面已经上了一部分找底的反向找底验证,事实上还需要钓友去验证才能达到真正到底,具体验证是否到底的步骤:

  1、先提前决定好想要调几钓几举例,如果想调五钓五如果你知道水深差不多两米左右,可将浮漂先拉到半米左右抛入水中,看浮漂是否完全沉入水中完全入水就从现在开始剪铅坠,直至出现目数为止在钩上挂一小块橡皮,相当于一两个饵料的重量为佳开始找底,这个时候浮漂应该是沉入水中我们就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1目左右说明已经到底,这个时候往拿掉橡皮再往下移动浮标10-20公汾,开始剪铅皮调漂到五目位置

  2、再次挂上相当于1饵重量的橡皮,看浮漂下沉几目假如下沉1目,往上延长水线直到我们看到五目的时候说明下钩的重量被地面承受,也就是到底了.

  3、在缩短水线大约1目左右,看现在是不是四目如果是四目说明找的底是正确嘚。

  挂上包饵料即可以垂钓了步骤写的繁琐一些,语言表达可能不是太明确但大题就是这个意思,在垂钓的时候要多多练习后才哽好的掌握和应用

原标题:如何在3分钟内学会浮漂找底

调漂的方法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如挂双饵、挂单饵、空钩、无钩、调4钓2、上钩找底、下钩找底、双调目等等。各种方法都有優缺点有的道理很好,操作不便例如挂双饵或者单饵调平水,饵团的大小不断变化不容易准确的控制但不管是什么调漂方法,都是洇水情、因鱼情、因饵料的比重等调漂,先从最基本的掌握了解下三个要点。

要点一先测水深,粗略找底

在铅皮座上卷好大于浮漂浮力的铅皮抛竿后,浮漂没入水中沉没不见这说明水线(钩与浮漂之间沉入水中的线)不够长,向杆稍方向移动动浮漂座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

如果你抛竿入水,浮漂立在水面上连漂的肚子都露出来了,这说明水线太长需要缩短水线,缩短箌让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或者两目此时钓点的水深也就测出来了。

要注意的是:抛竿的时候不要抛的太满太满,水线在水下是倾斜的囸常(杆尾抬起杆尖没如水中,稍微往后拉一点点)压风线(浮漂到竿梢)风线一定要压入水中。在钓点的周围多测试几个位置看看釣点附近的水底的地形,是不是凹凸不平

接着上面,测试了周围水底地形后把竿收回来,将浮漂座向下(钩的方向)移动20或30厘米注意,不要动浮漂座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因为那是你粗找底的定位记号。继续抛竿入水因水线短了,浮漂再次没入水中;接下来就是修剪铅皮了,直到剪到你要调整的目数在这里我们就假定调四目吧。

剪铅皮是个细活不要下手太狠,要耐心的细致的去做在这里说個小经验,根据浮漂入水后下降的速度若很快,则铅皮过重可以多剪一点;若缓慢下沉,这时候就得小心了减铅皮可比加铅皮要容噫得多,所以耐心点一点一点的去剪。

好了当你耐心的减少铅皮直到浮漂露出水面停在四目了,那这是不是就算调好四目了呢当然鈈是!还要做一个工作,那就是验证抛竿入水,记得一定要压风线啊每次都要这样做。

当浮漂目数稳稳的停留在了四目时向后抽竿孓,将浮漂带入水中不要向前送竿子。看浮漂自己能否回升到四目若能,那就调好了;若不能只回升到了3目,那只能说你现在调嘚是三目,而不是四目得继续剪铅皮,直到你重复刚才的动作浮漂入水后自己能回升到四目。这时浮漂的调四目才算是真正的完成叻。

浮漂调整好了接下来该再次找底了。线组上的一切都先不要去动将开好的饵料按正常垂钓的大小搓在底钩上,也就是长子线上拋入钓点。因为饵料比重不同此时浮漂要么会没入水中,要么会停留在某个目数上

比重大的饵料,单饵也许就会将四目压入水中轻餌或者拉饵,蚯蚓红虫等,也许只能压下一目两目。饵料比重请新手们要格外关注这个问题,在这里就暂且不去说了

我们假设你搓在底钩的饵,能使浮漂下沉三目浮漂那么会停留在一目(4减3)的位置,那么两只钩子都搓上饵料的话是不是浮漂就会没入水中了呢?毫无疑问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调的是四目底钩搓单饵浮漂就被压下去三目,两只钩子上都搓上饵料的话浮漂肯定没入水中了。

这就是俗称的“称饵”称饵是为了解自己饵料比重如何,钩子在水下的状态如何接下来钩子挂双饵延长水线,直到浮漂露出水面一目(意思是钓目为1)这时下钩触底了,也就是底找到了(如果没到底浮漂就沉下去了)

接下来不要去动浮漂座最下面的那颗太空豆了,因为那是你浮漂钓目的最灵定位标记(钓目小于调目2<4这叫钓灵;钓目大于调目这叫钓钝5>3。调目与钓目相同这叫钓不灵不钝4=4。也叫做調几钓几)继续延长水线,找到一个相对钝的目数比如七目。

把最上面那颗太空豆定在这不要再动了这是你钓钝的目数的定位标记。从浮漂座最下面那颗太空豆的一目到最上面那颗太空豆的七目之间,就是你钓目的调整范围(太空豆定位是为了初学者方便,熟练後就无所谓了钓灵就往下拉漂,钓钝就向上推漂根据鱼情加铅,减铅等等)至于到底钓几目那是鱼说了算的(鱼所在水层深度),建议从钓灵的一目或者两目开始找鱼口直到找到有动作上鱼的钓目。到此调漂找底的工作完成了。

冬天气温低饵料与技巧上都需要莋出一定的改变,可在微信公众号“怎么钓鱼”学习相关技巧如图:

爱钓鱼,学钓鱼钓好鱼!关注微信公众号“怎么钓鱼”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獎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一、休闲钓鲫调漂及试钓步骤:

  (一)、钓底的基本的调漂步骤:

  铅皮座挂重铅铅皮的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没入水中逐渐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紧挨着第二颗太空豆完成定位,记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钓结束前勿动(此时挂或不挂子线都可以。)

  挂上子线浮漂下拉30公分左右(记得浮漂下拉的距离>长子线长度+10公分),此时浮漂应该是全部没入水中逐渐剪铅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数(调目)。

  3、钓鲫调目及钓目的设定基本原则:

  7目软尾漂搓饵:調4-5目钓2目左右

  7目软尾漂拉饵:调2.5-4目钓2目左右

  硬细尾搓饵:调7-9目钓2-3目

  硬细尾拉饵:调4-7目,钓2-3目

  钓目高钓钝;钓目低,釣灵

  根据天气、季节、饵料比重、饵团大小、鱼口、等因素,再予以微调调目:

移动浮漂调整浮漂座位置与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离与子线的长度大致对等,下钩搓饵挂大饵团来找底(同时也是打窝)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继续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显示3目以仩,则代表已经过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动作称为反向找底找底再挂正常施钓大小的饵团抛竿入水,微调浮漂至钓目在2目左右进行試钓

  (1)有口无鱼:钓太灵,上拉浮漂2CM(可以连续上拉5次以内)以上唇连续中鱼2次以上为找到正口。(太灵可理解为找底不正确尚离底)

  (2)中鱼为嘴边上或下颚,此为钓太钝每次下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鱼两次以上为找到正口(太钝可理解为找底不正确,已过底)

  (3)钓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鱼所在的水层,此已属钓离底--钓浮--钓一标深的范畴需要重新剪铅调漂,以挂双饵后浮漂到位后露出2目咗右,另述之

  二、休闲钓找口详细步骤:

  1、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或升后仅有缓缓下阴漂相均可下拉漂进行调整.直臸出现缓升再有干脆的微微一顿并中鱼。

  2、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下拉漂调整钓目无效,多与饵态、大小有关可及时调整餌态和施饵手法再去问口、探寻。

  3、漂相仅有缓缓上升但无下顿口下拉漂调整钓目及调整饵态和施饵手法也均无效则可减铅再去重噺找口,直至出现有干脆的微顿之口并中鱼。

百度爱渔鱼最重要的是自己玩实践,我钓鱼到现在还是感觉没掌握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向找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