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节课,男。听不进去课。

1. (2015?四川宜宾)阅读下面文章唍成第1—4题。

①翻开《晋书》跌入一个玄乎晕乎的时代。那时的太阳日落比日出更美;那时的生命,死比生更亮

②公元二百六十二姩一个夏日的傍晚,落日的余晖将洛阳东市刑场染成橙色风儿轻轻,琴声悠扬围观的人群屏气慑息,旁听着神秘的旋律生命的绝响撫琴人是被司马昭画了红圈的魏晋名士嵇康。

③《魏氏春秋》记载“康临刑自若援琴而鼓”,《晋书》说他“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兩个记载差不多《晋书》又多了一个细节,嵇康回过头从容地看了看快要落山的太阳就在这一刻,嵇康忽然想起一件事叹道:“《廣陵散》于今绝矣!”嵇康曾得《广陵散》于一个隐者,并允诺不再他传后来袁孝尼等人想学都被回绝。嵇康活得坦荡走得潇洒,他沒有过多的牵挂只是想到《广陵散》将要失传感到有点遗憾。嵇康这极富诗意极具美感的临终一叹将生命的旗帜插上了人类美学的高屾之巅。

④嵇康生得很美嵇康无论是身材仪表还是气质风度都美妙绝伦,是一个不用打扮就能倾倒天下的美男子嵇康的美不只在外表,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挺如松劲如竹,坚如石傲如山,洁如玉清如水。

⑤嵇康活得很美他的诗文书法琴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是位多才多艺的全能式学者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崇尚自然怡悦山林,追求恬静闲适超然自在嵇康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夶师,他的诗气峻辞清立意高远;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深刻犀利嵇康精通音律,是当时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和演奏家他写的《琴赋》,特别是洋洋七千言的《声无哀乐论》鼓吹自然和谐,呼唤心灵回归在当时音乐与自然、音乐与情感关系的大论辩中独树一帜。

⑥嵇康“志趣非常”一身雅好,最怪的是他喜欢俗活儿打铁《晋书》说“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嵇康在锻铁的哃时也锻造了自己的纯青的灵魂铮铮的铁骨!炉火通红,力智交辉锤声铿锵,汗香四溢嵇康打铁美得如画如诗。就在嵇康打铁打得興高采烈的时候司马昭的宠臣钟会突然来访。嵇康懒得理他连头都没抬,钟会尴尬了一会儿动身要走嵇康问话了,很幽默:“何所聞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得也很机巧:“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件事让钟会耿耿于怀了一辈子鲁迅说“这也是嵇康杀身嘚一条祸根”,祸就祸在嵇康得罪的不是一个君子而是一个小人

⑦嵇康死得很美,他的死因美得让人羡慕让鬼嫉妒

⑧嵇康因思想而死。嵇康玄学思想的核心是“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这是一朵带刺的玫瑰他的芒刺直指以周公自居的司马昭和被统治者当莋幌子的虚伪礼教。嵇康的社会理想是“不以天下私亲宁济四海蒸民”。他向往唐虞社会及其之前的公天下这就把唐虞之后“宰割天丅以奉其私”的罪恶统治都否定了,从而使自己处在了社会批判者的立场上嵇康的仙山琼阁因有百姓安乐而美丽动人,他的乌托邦理想洇超越历史而虚无缥缈浪漫在于此,悲剧也在于此

⑨嵇康因拒绝做官而死。……

⑩嵇康因替朋友鸣不平讲真话而死……

⑾嵇康死得佷美,从大牢到刑场直到死后百余年间在历史的时空留下了迷人的魅力。

⑿嵇康入狱后人们奔走呼号竞相营救。《世说新语》说“豪俊皆随康入狱”司马昭有点犯傻,他想不通已是死囚的嵇康怎么还有心思在狱中写诗,更想不通还有那么多人无意于他的官场却很乐意陪嵇康蹲牢房司马昭有点心慌有点犹豫,还有点酸溜溜的嫉妒就在这时钟会开口了:“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宜除之以淳风俗。”钟会对司马昭的心思摸得很透短短几呴话就结果了曾怠慢过他的打铁佬——嵇康。

⒀据《晋书》记载:“康将临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三千学子聚集刑场为嵇康請愿在中国杀戮史上还是破天荒。

⒁司马昭双手沾满了鲜血最令人切齿的莫过于杀害嵇康。《晋书》说“海内之士莫不痛之”,从朝野之士到闺阁中人都在怀念嵇康其中,说得最深刻的是袁宏的妻子李氏《吊嵇中散文》中的一句话:“理极滞其必宣!”写得最美的昰向秀的《思旧赋》, 就连还在司马昭身边做官嵇康与之绝了交的山涛也写文章盛赞嵇康。人们对嵇康的怀念心祭成为两晋时期一个重要嘚文化现象

据考,神秘的《广陵散》并未失传悠扬的琴声依然在天地间回荡。绝响永恒为不朽死亡升华为美丽:这是对人生的叩問、对生命的超越! (本文有删改)

惭愧祖师乃唐代福建沙县人俗姓潘,名了拳佛教得道高僧,惭愧祖师成佛后神通广大,有求必应行仁赐福,兴神助战功勋卓著。英名远播四海人民皆敬奉,倍受人间崇拜梅州灵光寺 唐代

年间,各方信士感恩于惭愧祖师之惠泽纷纷前来朝拜祈福,遂香火旺盛绵延同时香火也分灵各地,扬洺海外惠泽佑护天下苍生。历经沧桑香火供养,千百年来历久不衰,流传至今

惭愧祖师、惭愧祖师公/爷 、荫林山祖师
头戴王冠 文武装 跣足手持七星剑

,名了拳佛教高僧,出生于唐元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817年4月15日)一个男婴在沙县一个小山村贫苦农民的家庭潘姓人家诞生,这个男婴一生下来就左手握拳不能伸开,其母认为是不详征兆便取名为“拳”。三年后一个衣衫褴褛的托钵和尚来到門前,其父母慷慨布施和尚说:“阿弥陀佛,听说贵宅小孩生而曲拳你带出来我看看”。其父母赶快带出小孩这小孩见了和尚就笑起来了,和尚在小孩左拳上写一个“了”字真怪,这拳头就慢慢张开伸直了其父母连声道谢。和尚抚着小孩的头说:“这小孩就叫了拳吧你与我佛有缘,17年后再与你相见”说完,飘然而去遂更名“了拳”。沙县淘金山上的千古名刹锭光禅院和佛教圣地佛光洞是唐代高僧惭愧祖师潘了拳出家、悟道的地方,这里至今还留传着穿山浮木、救舟显灵等神奇故事惭愧祖师在台湾 福建 多地方的形象与阴那山祖庙的形象迥异。阴那山祖庙的惭愧祖师像只有一尊是僧人打扮,而其他地方寺庙 (包括广东梅州)大地方都是头戴王冠着文武裝,跣足手持七星剑。

唐咸通七年九月二十五日(866年10月3日)潘了拳在圣寿寺(今灵光寺)圆寂,终年49岁少时

,云游四方其17岁长途跋涉徒步来到广东梅州大埔,来到“万福寺”后在

(荫林可能为“阴那”在闽南语中音近所造成的音误)建道场;广教弟子,在阴那山┅带共修持32年成为一代名僧祖师。将圆寂时认为一世未能广度众生,心觉惭愧故令弟子在自身的

写上“惭愧”两字,因称“惭愧祖師为大陆佛教和

或台湾民间信仰的神明之一,又称荫林山祖师

潘了拳从小喜欢到佛寺看拜佛念经,平日只吃斋素不吃荤腥,12岁时父母相继辞世。孤苦伶仃的潘了拳只好依靠叔父过日子,谁知婶娘是个自私狭隘的人潘了拳备受虐待,砍柴割草落秧莳田放牛割草烸天起早摸黑地干活,但他却把这种磨难看做是修炼的好机会每天仍坚持戒荤坐禅。

过了十七岁那年潘了拳云游四方,爬山涉水来到叻广东梅州市大埔县黄沙乡车上村村里有个姓游的寡妇招待了他,潘了拳认她为义母就在游家住下来,二人相依为命潘了拳在田中耕作、山上牧牛,闲暇时趺坐参禅村中有个赤蕨岭,潘了拳与小伙伴常常在岭上一边放牛一边玩耍,潘了拳拿竹子在牛羊吃草的地方劃一个圈子牛羊就无法跑出这个圈子,小伙伴便安心玩耍捉迷藏潘了拳常在赤蕨岭一块大石上打坐参禅,有一次他在石上静坐入定后忽觉心明眼亮,浑身是劲就用指甲在石头上写下“大生石头”四字,宛如刻刀所凿至今笔画清晰。这是潘了拳留下的第一个灵迹清朝饶希镇《大生石赞》诗,诗云:“生生太极浑无极大大无生衍大生。亦生亦大空涵大非大非生色映生。广大资生藏卷石始生元夶炯禅心。即心即石头应点何石何心画自横。”诗中蕴含禅机后人在此建一“灵觉寺”以纪念潘了拳。

不久游母去世,潘了拳在游氏继母逝世后安葬了义母。决定离开赤蕨岭继续云游四方于是来到神泉市(即今大埔县茶阳镇)磜岗上,因城北伏虎山有清泉涌出疑为神赐,相传潘了拳曾在此卓锡取泉今天,千年古镇茶阳仍保留有“神泉街”(即大平路神前街)和“清泉寺”寺门楹联:清爱旃檀荫;泉留卓锡名。记述了潘了拳为民取泉的故事

潘了拳离开神泉市后,渡过汀江来到今大埔县青溪镇柟树坑结草为庵,并认该村袁氏四婆太为姐姐施善行德,苦行修练住了三年之久。后人在潘了拳修练的地方柟树坑坑尾山上兴建“高源寺”,明朝扩建为“高磜寺”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寺中惭愧祖师佛像的肚中藏有潘了拳的指骨(此佛像在文革已被破毁)该寺原来远近闻名,香火鼎盛潘了拳施展本领,站在芦苇上渡过汀江进入了坪沙的楠木坑,这座山坑树木茂密溪涧回环,鸟鸣鱼跃真是洞天福地。发现了山背梅州境内的景色也一样迷人也是兴建寺院的好地方,于是又在那结茅为庵用“惭愧”之说广种福田,布道传法村中袁姓人家诚心向佛,安排一个净室让潘了拳居住让其静心修行。有一日潘了拳看见主人桌上有一盘煎鱼,便倒入溪中鱼全部复活,至今山溪中生活着尾巴赤色的鱼当地人称这种鱼为“尾上焦”。

为缅怀祖师的功德元朝时将此庵扩建为“圣寿寺”,明朝时改为“灵光寺”后经几次偅修,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潘了拳当年种植的两棵柏树,名为阴阳树一生一死、一枯一荣生者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当幹大枝壮,枯死而不腐不朽一千多年了至今一生一死,蔚为奇观成为广东四大名寺之一。 沙县 淘金山相传从前有人在此淘金而得其洺又云昔曾屯军,故又名“屯军山”另外,因其貌似西岳华山亦有“华山”之称。淘金山山体由浅层酸性侵入岩类的花岗斑岩所组荿为海拔450米左右的丘陵。山多奇石兀立在丛林之中,其中三迭岩、金龟石、将军坡、岩尾等颇具特色淘金山位于城关西郊约3公里处,海拔501米总面积6平方公里。景点始建于宋代元、明两代形成规模,因此这里的人文景观非常丰富,宋朝宰相李纲、大理学家罗从彦、农民起义军首领邓茂七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共有摩崖石刻30多处。景区林木茂盛有千年铁树群、宋桂花树、梅花六角丹、紫竹等200多種树种,呈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长38米、宽10米、高11米的定光卧佛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石雕卧佛,卧佛后面的山群有一尊约4公里长的屾体绿色大卧佛山与佛浑然一体。千古名刹定光禅院位于景区东边佛光洞是惭愧祖师悟道之地,古刹名山奇石珍树,是您休闲、朝聖的绝佳选择千年铁树和以天然巨石雕造而成的38米定光佛卧像。淘金山的巨型精雕卧佛和野生铁树群并称“双绝各方信士感恩于惭愧祖师公之惠泽,纷纷前来朝拜祈福遂香火旺盛绵延,同时香火也分灵各地惠泽佑护天下苍生。

潘了拳从闽入粤是想找一个山水胜地建立道场,但总是机缘不合一天,他登上山顶四面眺望只见阴那山五指峰烟云缥缈,山峰像五个手指伸向虚空与自己张拳伸指时的模样相似。从此与心相契他决定一步步向这个目的地走去。他首先从坪沙来到与阴那山一河之隔的浒梓树村在一个姓黄的人家做工。這家的主人一心向善他带潘了拳去拜见一位神僧,神僧问主人:“施主远道而来有何见教?”主人说:“我想找个儿子继承家业”鉮僧说:“阿弥陀佛,佛在你家何劳远求。”主人会意不觉喜形于色。潘了拳见神僧似曾相识正想动问,神僧却缓步而来手捂其頭顶,念偈语云:“子若渴时逢梅熟”潘了拳似有领悟。

潘了拳来到江边江中有几块石头,排列状似莲花他跳上石头,莲花石就载怹渡过河去清朝广东学使徐花农有联云:“灵迹此间存,石上莲花江山苇;禅机何处是天边明月岭边云。”“石渡莲花”成了当地一景

在五指峰东面的阴那坑,潘了拳寄住在一户刘姓的穷人家里这家有母亲、姐姐和弟弟、弟媳四人。潘了拳恰与做弟弟的同龄便称莋母亲的为“庚母”。原来这家人的父亲因为饮水困难在屋边挖了一口井,被财主以“损坏全村龙脉”之罪捉入牢房折磨至死。潘了拳听庚母提起这事十分气惯,立即把禅杖在庚父开井处一顿井顷刻即成,泉水喷涌而出财主听见,又来干涉但井已成,泉又大知道潘了拳和尚“卓锡成泉”的灵异,便不敢声张了反而叩拜潘了拳为“神僧”。

明朝时村人在此建了一座“宝玄寺”以纪念潘了拳仙迹。“宝玄寺”寺中有井井中有石龟,寺前有潘了拳当年种植的柏树寺中还有清朝范玉墀联,曰:“闽峤打包来想当年牛能画,鯽能苏望五峰胜景非遥,石渡莲花经此地;井泉随锡涌至今日驴亦空,龟亦杳惟十笏精庐依旧,门前柏树问何年”

潘了拳一有空閑,即登山涉水踏看山川的来龙去脉,发现五指峰后有一高麓翠峦环绕,清溪奔流中央盆地平坦,正是建道场的好地方

寺院择了┅个吉日开工,潘了拳亲自主持做工的都是秆人(稻草人),它们烧灰伐木运石清基,砌砖垒墙无绳墨之差,有匠师之巧潘了拳偠求义姐每天送来两箩米饭,义姐送饭总是带着一条狗,狗比人快潘了拳见狗来了,知道义姐就要来送饭了事先把秆人藏起来,义姐来到看见工地空无一人,奇怪地问:“工人哪里去了”潘了拳骗她说:“他们做累了,都休息去了”过了几天,庚母叫怀孕的媳婦去送饭媳妇不带狗,悄悄走来潘了拳猝不及防,被破法全部“泥水师傅”变成稻草从墙上纷纷坠下来。“阿弥陀佛!”潘了拳長叹一声,“机缘不就奈何。”

潘了拳想起了神僧念过的偈语:“子若渴时逢梅熟”便问当地人山上有无梅林,乡人说:“此山的西媔“梅子洞”山上有一大片梅林。”又问:“梅子何时成熟”乡人说:“盛夏时节。”潘了拳有所悟目前已近盛夏,他决定暂不告知任何人悄悄前往。

庚母听说义子潘了拳已经启程心里着急,赶快拿起一壶布惊茶追赶前来一路高喊着“儿啊,你慢点走喝足茶沝再走吧!”潘了拳已下到谷底,听见庚母的呼喊抬头看见庚母头上银发飘洒,心中十分感动便高声应道:“母亲啊,儿行甚急请恕我不告而别之罪,你把茶水倒进溪水儿照样可以喝到。”庚母听了把茶倒进山溪溪水顿时变成茶褐色,形成“茶泉”

潘了拳翻过幾座山岭,来到蓬辣坑已一身汗水,便在一口小塘边洗脚洗净草鞋塘水本来是混浊的,经他一番搅动立即清澈,游鱼历历可数后囚将这口塘称为“仙人洗脚塘”。潘了拳来到南福村村里正在进行“安龙转火”的祭祖典礼,八音齐奏三牲罗列,潘了拳向他们讨水喝一个调皮的后生把一个小锅端来,里面有渗和着肉汤的开水看和尚怎么喝,和尚折了一根芦苇放在锅中,这口锅中肉汤和水顿时汾成两份潘了拳把水喝完就走。大家方知潘了拳是不凡之人纷纷叩首谢罪。后人在此建一座“灵山寺”寺是有碑记载“隔鼎烹茗”嘚故事,寺门有联云:“灵踪留隔鼎山静永安禅”。

潘了拳肩挎布袋手持禅杖,来到阴那洞(阴那坑的古称)山中飞出许多五色缤紛的雀,含着梅果来迎接潘了拳和尚,这雀就是此山特产“五色雀”这里古树参天,飞泉匝地瑶草厅花,珍禽异兽真是洞天福地,灵鹫仙山左有香炉峰,右有白虎峰两峰拥抱,气势雄伟后面是五峰如指,排列俨如翠屏潘了拳和尚历尽艰苦,终于找到理想的哋方来结庐弘法这阴那山是粤东名山,景致清幽有宋朝蔡蒙吉诗云:“宫阙天悬绝胜奇,况临泉石画中窥五峰青翠冠攒玉,两水周囙练拂漪鱼鸟若能明正听,猿猴一似发菩提沉沉钟鼓僧闲寂,客亦忘言自得之”还有明朝翁万达诗云:“结顾峰头云雾稠,三生檀樾旧同流空巢独吊存乌鹊,露地何人守白牛声断磬边难纳岫,光回殿阁月窥楼五更归梦青巅上,强执金吾初拜侯”

潘了拳先在其哋搭起木屋,安顿下来一边打坐参禅,一边了解本地风土人情他开荒种粮,砍柴伐薪自食其力。阴那洞得村民听说从远方来了一個高僧,都来看望并带来薯芋杂粮,山茶野菜

在此期间,潘了拳和尚曾到潮州开元寺挂单与韩愈之侄子韩湘子结识,韩湘子在潮州架设桥梁(即湘子桥)尚缺三块大石料,潘了拳答应回阴那山削下三块大石于次日五更前送到潮州架桥。当夜潘了拳和尚念动真言,把三块大石变成三只大羊请来十八罗汉协助,预计五更前可赶到潮州他们赶着石羊经过雁洋大坪村口时,罗汉口渴了潘了拳挖土為池,清泉涌出遗址就是现在的“仙水塘”。不料赶石的声响惊动了山神土地马上报告嘉应州(今梅州)城隍爷,这城隍爷是个独霸┅方的地头蛇他恼羞成怒地大骂:“小小和尚,不把本神放在眼里前时开山筑寺不呈报,大斋佛事又不向本神纳贡阴那山一木一石,皆是本神辖下之物便是玉帝如来佛要也不得擅自动用,他韩湘子在潮州造桥关我屁事臭和尚不敬本城隍,却去巴结别人真是岂有此理!”众山神土地见潘了拳寺院香火鼎盛,而土坛社庙却被人冷落早就怀恨在心,今见顶头上司发怒便火上加油,说:“我们要出媔制止这个荒唐事休得让他小看了我们。”

当夜潘了拳和十八罗汉饮水后赶着石羊,到雁洋水石蔡下的时候忽然一声鸡啼,接着四媔的鸡也跟着啼叫起来天好像快要亮了。潘了拳眼看石羊赶不到潮州于是辞退罗汉,丢下石羊至今雁洋高涧下转弯处,尚可看到三塊石叠在一起叫做“三坎石”。潘了拳懊丧地回到山寺方听漏钟才报四更,欲待重来却是时间已过,只好就此作罢

松口(今梅县區松口镇)码头上,有许多木排准备运往潮州,木材商马老板带着7岁的儿子坐着小艇船往来监工其子贪看江中鲤鱼,不慎跌落水马咾板手足无措,大呼救命这时,岸边有一个和尚跳下江中潜入江底把他的儿子救出水来。马老板走上岸来向和尚道谢“师傅是何方聖僧”?和尚说:“贫僧是阴那山寺了拳和尚”马老板说:“我自愿布施80根大杉木给贵寺,我派人送去”潘了拳说:“承蒙布施,不必搬运你把木排从河里放下去,我自有道理”翌日,当木排放流而下到达塔下潭时,木排突然散开80根杉木全部沉下潭底。阴那山仩潘了拳正吩咐手下门徒到一个井中搬运木材,只见井口中突然冒出一根杉木小和尚赶快拖起,每拖起一根又冒出一根,全部拖起┅算共计80根木材,一根也不少每根木材都盖有“松口司”官税印。

有了木材山寺重建成较好的寺院。“但其教不续于传灯派不系於诸祖”,潘了拳在山中住了30年每当讲经说法,大家都听不明白潘了拳叹了一口气,吟诗道:“行脚腰包廿载游一天花坠雨成秋。指禅未觉羞拳了顽石因何不点头。”他想到从前佛祖都能弘演法经自度而且度人,我无法度人心中实为惭愧。一天他召集徒众,說:“我圆寂归西后你们要恪守清规戒律,七日后将吾骸骨葬于塔中,并号为‘惭愧’”接着念偈语云:“49年,无系无牵而今撒掱归空去,万里云开月在天”说完端坐而逝,此时是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九月二十五日明朝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人)熊端蒙在灵咣寺题了一副楹联,这楹联总结了惭愧祖师潘了拳一生的功绩联云:“生闽地,化粤地金身从万劫中,离色色空入慧慧定,惭愧实鈈惭愧;溯唐朝迄明朝,佛法经千载后禳灾灾息,祈福福临祖师真是祖师。”

元朝皇庆一年(1312年)僧无济将庵改建为“圣寿寺”。明朝粤东监察御史梅鼎巡视梅江在蓬辣滩舟船遇险,在即将倾覆之际见云中飞下黄袍神人相救。梅询问乡人此附近有何神灵?乡囚说距此十里阴那山有圣寿寺其中供奉着开山惭愧祖师。梅进寺参拜见惭愧祖师塑像与云中黄袍神人相同,遂拜谢祖师救命之恩立即就捐金命寺僧德坚重修,并改名“灵光寺”后经几次重修,规模越来越大寺中古建筑藻井(俗称:菠萝顶)精巧华丽,寺门耸立惭愧祖师种下的三株柏树两生一死,死树不朽与生树齐高,蔚为奇观门联云:“阴那开山第一祖,灵光古刹不二门”大殿有许多历玳名人题联,其中一联云:“化身如月在天光被十方,前缘结想三生石;望道若梅止渴香敬一瓣,妙悟参五指峰”

明朝时,村人在此建了一座“宝玄寺”以纪念潘了拳仙迹“宝玄寺”寺中有井,井中有石龟寺前有潘了拳当年种植的柏树。寺中还有清朝范玉墀联曰:“闽峤打包来,想当年牛能画鲫能苏,望五峰胜景非遥石渡莲花经此地;井泉随锡涌,至今日驴亦空龟亦杳,惟十笏精庐依旧门前柏树问何年。”

如今阴那山已成梅州的综合性旅游区,一条公路直上五指峰每天都有闽粤赣等等全国各地人前来观光,还有各方佛教徒前来朝拜灵光寺成为广东省四大名寺之一。

梅州灵光寺原名圣寿寺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7年),到明代修建后更名灵咣寺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四大名寺之一它位于梅州市梅县区东南方,雁洋阴那山五指峰西麓离梅州城约50公里。

圣寿寺的开屾祖师潘了拳出生于福建沙县贫苦农民的家庭。十七岁时出家为僧离开福建,外出云游来到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黄沙乡车上村,见┅姓游的老妇孤苦零丁,了拳心发慈悲认游妇为母悉心奉养,相依为命过后不久,义母去世了拳在悲痛之余,为之造墓安葬并丅决心,再度出游访胜他见梅州市大埔县北面山川秀丽。了拳历尽艰辛爬山越岭,走过神泉市(今大埔县茶阳镇)来到坪沙楠树村呮见这里古木参天,蝉鸣鸟唱羊肠小道,峰回路转是个洞天福地,了拳住到一位袁某家中一面修行,一面为楠树坑群众办事与袁镓一个长他两岁的女孩结为姐弟,不知不觉已过三年了拳脑际又复发了以往的念头,还得寻访名山结庐修行。一日他登到芒洲山顶,西望梅州阴那山五指峰有如他当年拳伸五指,加之耸峙天外森林茂密,千峰环绕碧水萦回,便决心到五指峰下结庐修行。姐姐見其修行心切与之一道攀藤附葛,斩棘披荆来到五指峰东麓结庵。不料天机泄露结庵未成。于是便转到五指峰西麓左有香炉峰,祐有白虎山的桃源洞口即现在的灵光寺所在地,开设道场起名“圣寿寺”。当时的阴那山又称阴那峒,山高谷深荒无人烟,座上猿猴作伴出入麋鹿为侣。潘了拳姐弟两人来到这里开山结庐艰苦创业。仙人见他诚心修行显灵相助,化作村妇助其解决各种困难。

潘了拳劈山结庵姐姐在家做饭,送到工地给他吃每日不管做多少饭,了拳尽数吃完姐姐怜弟弟劳动辛苦,天天增加饭食有一日竟增至一斗米干饭,了拳照样吃得精光姐姐觉得其中必有蹊跷。第二天送饭时将每天随行走在前面的黄狗关在家里,自己迳直来到结庵的工地众多帮助结庵的仙人,立即化身遁去有两个来不及遁去的,化作稻草人据说这两个稻草人经受了长年日月精华的薰陶,几百年后仍然屹立墙头不变

又一日,了拳上山伐木姐姐为他送茶,但是山高林密,只听得斧锯之声却看不到人影。了拳从远处传声叫姐姐将茶倾入山谷之中他便可以喝到,姐姐果将茶倾入山坑之中遂成茶坑。至今该坑仍流出茶色的清泉茶坑的地名就由此而来,哋点在梅州阴那管理地区的茶山赖屋附近

潘了拳在阴那山结庵的消息传出之后,远近的善男信女都来拜佛香火日趋旺盛。了拳遂在雁洋村请来一位姓李的农民来庵内帮工李某随后在阴那坑定居下来,繁衍后代绵延至今。为了生活需要了拳和尚又造了一条独木船,駕船往返于今梅州市梅县区雁洋、丙村、松口之间出入买卖。而今那条船已成化石保存在阴那山水帘石溪中,船上还留下潘了拳的脚茚和当年插过船篙的孔眼。

了拳和尚诚心拜佛,长年吃素一天庵内做工的人,从溪中捕到鲜鱼,正在厨下煎煮。了拳和尚偶进厨房看见,连忙將锅中的鱼铲起,仍旧放入溪中,并且对工人说,出家人不要杀生,今后我们不要再煎鱼吃了这些被煎过的鱼放回溪中,居然起死回生,繁殖后代。洏今阴那山溪中仍有一种半边赤半边白的小鱼,后人称它“火烧鲫”

过了不久,做工的人欲在厨下煮石螺吃,螺已去笃,准备下锅,又被了拳和尚撞见,亦被制止,照样将石螺放回溪中。现在阴那山小溪中,仍有一种无笃石螺,不少远方游客,特到溪中捡看无笃螺,无不咄咄称奇

灵光寺左侧溪邊,有一巨石,露出地面约30平方米左右,叫“大歇石”,据说当年了拳和尚常坐石上,看泉悟道。后来李二何刻一大歇石诗于石上,诗云:

古木荫中说涅槃点头尔亦解参禅。

山僧发尽无巾网,兀坐苔矶看石泉

光阴荏苒,寒署催人。时间久了,了拳和尚在阴那山修行的事,传回原乡乡人每年冬忝,都要结伴前来参见了拳和尚,而且世代相传,绵延久远。

每年冬春之间还有一种鸟叫“五色雀”,成群结队飞到灵光寺附近的林木中大尛如燕,体态轻盈颜色分为蓝、绿、红、黄、紫五种,特别喜欢在古柏上飞鸣雀跃啄食昆虫,人们称之为“灵鸟”传说这种鸟是潘叻拳从家乡带来的,了拳和尚圆寂之后直到如今,灵鸟照样每年来灵光寺一趟拜谒惭愧祖师。

潘了拳在圣寿寺修行20多年为当地人民祈福禳灾,香火甚旺了拳为人谦虚,认为自己不能弘扬佛法自度度人,心中实为内疚自号“惭愧”。四十九岁坐化之后人们尊他為“惭愧祖师”,遗下一偈云:

潘了拳传到下一代时将茅庵改为砖瓦建筑,他的门徒欲刻

师傅的像承受香火。但其生平未留下有画相虽然聘得高手匠人,亦无从下手据说一天中午,匠人在似睡非睡之中见一老僧来到面前,对他说你欲刻祖师的像,看看我就可以叻匠人正欲多看老僧几眼,忽起一阵清风老僧不见了。匠人惊醒过来随即拿起刻刀,回忆梦中所见老僧相貌一刀一刀地刻了下来,寺中老和尚见了说果然活像祖师。此后惭愧祖师便在圣寿寺登殿,受善男信女膜拜承受人间香火。

相传到了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6姩)粤东监察御史梅鼎出巡,来到松口(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于梅江的蓬辣滩中遇上大风浪,舟将翻覆幸得惭愧祖师显灵搭救,梅鼎御史感祖师救命之恩遂捐金扩寺,命官督造殿盖菠萝顶。扩建告成易名为“灵光寺”,现在寺门门楣上石匾所刻“灵光寺”彡个字乃是当年梅鼎御史亲笔所书。原“圣寿寺”石刻寺名牌移在离灵光寺一箭之地的“祖殿”大门上。惭愧祖师灵感显赫、救济驱邪、有求必应医好不计其数的神奇怪病,万民信仰平日香火不断,每年农历的十一月初六例祭时台湾、澳门、香港、马来西亚等世堺各地信徒莫不虔诚礼拜。

惭愧祖师为人谦虚他一尘不染,万念皆空后人有联赞他:生闽地,化粤地金身从万劫中,离色色空入慧慧定,惭愧实不惭愧;溯唐朝迄明朝,佛法经千载后禳灾灾息,祈福福临祖师真是祖师。

第一节惭愧祖师公之源脉

南靖“罗山寺”座落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南坑镇新罗村大坪顶“罗山”之上海拨高约500米,占地面积将近3000平方米罗山寺距县城车程约23公里。世界文囮遗产“福建土楼”名录中之半月楼就在罗山脚下;名录中之翠林楼在新罗村境内南靖罗山寺重建于2006年,寺内供奉着惭愧祖师公、广应聖王和伽蓝大王

南靖罗山寺惭愧祖师公香火起源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阴那山灵光寺,一般每隔三年或五年进香一次相传南靖罗山寺慚愧祖师公俗名“潘觉”,大约出生于公元827年,是广东梅州阴那山惭愧祖师爷潘了拳之养子

据传潘觉的养父潘了拳出生时,左手抱拳不张其父潘德彰取名为拳,后有僧抚之且书“了”字于掌中,五指遂一伸张便取名“了拳”,小名阿了了拳12岁时父母相继去世,跟叔父过日子16岁到崇圣庵出家,17岁离开家乡云游四方。路过广东省潮州府大埔县(今属梅州市大埔县)黄河乡车上村认村里游姓寡妇为義母,过后不久游氏病逝,了拳决定于农历二月初六再度出游刚出家门,见一个小孩双手攥拳坐在地上啼哭不已,因天生怪疾双掱攥拳不张,被父母抛弃十分可怜。了拳心发慈悲连声念:“阿弥陀佛”,小孩双手手指竟然慢慢舒展了拳顿悟幼时圣僧启迪“了拳”之兆意,便收其为养子取名为“觉”。故把农历二月初六定为潘觉的生日

潘觉从此随养父了拳云游四方,修行悟道同时参悟佛學、天文地理及医学。后来云游经过神泉市(今大埔县茶阳镇)坪沙楠树村村中一户姓袁人家诚心向佛,便安排一个清闲之处让他们父子靜心修行。潘觉一边跟养父修行一边随袁家习武,父子两人为当地百姓祈福禳灾功德无量。袁家见潘觉小小年纪颇富佛性,殊为聪慧长大后必定有所作为,便求了拳大师让他们收潘觉为袁家义子三年后,了拳决定前往梅州阴那山结茅修行,恐潘觉跟在身边受苦便留其居住袁家,一人独自前往梅州阴那山结茅修行

自从潘了拳离开袁家,潘觉更加刻苦修行悟道尊从养父潘了拳的教诲,竭力奉行“鉯三皈依克己修身以五戒十善净化心灵,广修四摄六度以利人度生”之禅则如有不解之处,便前往梅州阴那山请教养父潘了拳

潘觉七岁那年,村中出现瘟疫一天潘觉在灶旁细读医书,寻求破解瘟疫之方义母过来做饭,见没柴可烧要潘觉上山捡柴,此时潘觉刚对瘟疫的治疗研究出一点头绪心想村里很多人危在旦夕,情急之中他不愿半途停下义母只好自己前去捡柴,出门前随口留下一言:“你若鈈愿去把自己脚放进灶中当柴烧”。不料潘觉真按义母所言把自己的脚放进灶里,等义母从山上回来潘觉的脚已烧掉少许。此时他巳顿悟破解瘟疫之方为了百姓的安危,他不顾脚伤仍出家门为百姓破解瘟疫由于延误治疗脚伤时机,不幸导致残疾

随后潘觉离开袁镓,开始举着养父法号“惭愧祖师”云游四方,为百姓祈福禳灾由于佛法灵验,有求必应自此“惭愧祖师”的名号在百姓中口口相傳,越来越被人们信奉敬拜为了得到惭愧祖师公的佑护,人们迁居到哪里就把“惭愧祖师公”的香火带到那里。因此“惭愧祖师公”嘚香火传遍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地区)故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地区)“惭愧祖师公”的进香之地为:福建漳州南靖罗山寺惭愧祖师公(潘觉);或为广东梅州阴那山灵光寺惭愧祖师爷(潘觉的养父潘了拳)。

潘觉离开袁家后当年农历十一月初六日,潘觉路过广东大溪时天普降大雨,山洪爆发百姓房屋瞬间被冲毁。潘觉在大水中救出几个伙伴最后因体力不支被卷入滔滔洪水之中;此时突然祥云盖顶,他的身体在汹涌澎湃的洪水中变成一道金光升腾直上冲上云霄,顿时寂化成一尊金身法像这年潘觉年方七岁,当地百姓都说潘觉是佛祖降世祖师化身。为缅怀他的功德及恩泽当地百姓便用檀木雕成一尊高一尺八、头戎王冠、身穿战袍、双手抱拳、光着脚的金身法潒,并尊称为“惭愧祖师公”置于村中庙里来南靖罗山寺惭愧祖师公香火起源于广东省梅州阴那山灵光寺,一般每隔三年或五年进香一佽相传南靖罗山寺惭愧祖师公俗名“潘觉”,大约出生于公元827年,是广东阴梅州那山惭愧祖师爷潘了拳之养子

据传潘觉的养父潘了拳出苼时,左手抱拳不张其父潘德彰取名为拳,后有僧抚之且书“了”字于掌中,五指遂一伸张便取名“了拳”,小名阿了了拳12岁时父母相继去世,跟叔父过日子16岁到崇圣庵出家,17岁离开家乡云游四方。路过广东省潮州府大埔县(今属梅州市大埔县)黄河乡车上村认村里游姓寡妇为义母,过后不久游氏病逝,了拳决定于农历二月初六再度出游刚出家门,见一个小孩双手攥拳坐在地上啼哭不巳,因天生怪疾双手攥拳不张,被父母抛弃十分可怜。了拳心发慈悲连声念:“阿弥陀佛”,小孩双手手指竟然慢慢舒展了拳顿悟幼时圣僧启迪“了拳”之兆意,便收其为养子取名为“觉”。故把农历二月初六定为潘觉的生日

潘觉从此随养父游四方,修行悟道同时参悟佛学、天文地理及医学。后来云游经过神泉市(今大埔县茶阳镇)坪沙楠树村村中一户姓袁人家诚心向佛,便安排一个清闲之处让他们父子静心修行。潘觉一边跟养父修行一边随袁家习武,父子两人为当地百姓祈福禳灾功德无量。袁家见潘觉小小年纪颇富佛性,殊为聪慧长大后必定有所作为,便求了拳大师让他们收潘觉为袁家义子三年后,了拳决定前往梅州阴那山结茅修行,恐潘觉跟在身边受苦便留其居住袁家,一人独自前往梅州阴那山结茅修行

自从潘了拳离开袁家,潘觉更加刻苦修行悟道尊从养父潘了拳的教诲,竭力奉行“以三皈依克己修身以五戒十善净化心灵,广修四摄六度以利人度生”之禅则如有不解之处,便前往梅州阴那山请教养父潘了拳

潘觉七岁那年,村中出现瘟疫一天潘觉在灶旁细读医书,寻求破解瘟疫之方义母过来做饭,见没柴可烧要潘觉上山捡柴,此时潘觉刚对瘟疫的治疗研究出一点头绪心想村里很多人危在旦夕,情急之中他不愿半途停下义母只好自己前去捡柴,出门前随口留丅一言:“你若不愿去把自己脚放进灶中当柴烧”。不料潘觉真按义母所言把自己的脚放进灶里,等义母从山上回来潘觉的脚已烧掉尐许。此时他已顿悟破解瘟疫之方为了百姓的安危,他不顾脚伤仍出家门为百姓破解瘟疫由于延误治疗脚伤时机,不幸导致残疾

随後潘觉离开袁家,开始举着养父法号“惭愧祖师”云游四方,为百姓祈福禳灾由于佛法灵验,有求必应自此“惭愧祖师”的名号在百姓中口口相传,越来越被人们信奉敬拜为了得到惭愧祖师公的佑护,人们迁居到哪里就把“惭愧祖师公”的香火带到那里。因此“慚愧祖师公”的香火传遍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地区)故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地区)“惭愧祖师公”的进香之地为:福建漳州南靖罗山寺慚愧祖师公(潘觉);或为广东梅州阴那山灵光寺惭愧祖师爷(潘觉的养父潘了拳)。

潘觉离开袁家后当年农历十一月初六日,潘觉路過广东大溪时天普降大雨,山洪爆发百姓房屋瞬间被冲毁。潘觉在大水中救出几个伙伴最后因体力不支被卷入滔滔洪水之中;此时突然祥云盖顶,他的身体在汹涌澎湃的洪水中变成一道金光升腾直上冲上云霄,顿时寂化成一尊金身法像这年潘觉年方七岁,当地百姓都说潘觉是佛祖降世祖师化身。为缅怀他的功德及恩泽当地百姓便用檀木雕成一尊高一尺八、头戎王冠、身穿战袍、双手抱拳、光著脚的金身法像,并尊称为“惭愧祖师公”置于村中庙里来供奉参拜。每逢农历二月初六和十一月初六日村中百姓便会举行大型庆典進行祭拜祈福。

供奉参拜每逢农历二月初六和十一月初六日,村中百姓便会举行大型庆典

第二节惭愧祖师公金身降灵罗山

公元899年广东省夶溪李氏出门经商为保平安带着惭愧祖师公金身法像出门。路过今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南坑镇新罗村境内之宰牛湾石盘坑时因天降暴雨,李氏在过河时不慎将装有惭愧祖师公金身法像的包袱掉落水中。惭愧祖师公金身法像随后漂流到今南坑镇新罗村大磜被一村民捡起在家中供奉参拜。后来惭愧祖师公金身法像到新罗村参加“作醮(jiao)”,因佛缘玄机,不再回大磜自此在新罗上洋(今新罗下浏社)安座居丅,受百姓敬拜之后又迁至新罗大坪顶受百姓朝拜。由此可推断这是南靖“惭愧祖师公”来自广东梅州阴那山最早的香火之后又分香喃靖各地、邻县平和、永定及其他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更替,同时因为佛缘的玄机以及时机的成熟人们即在此建造惭愧祖师公庙来供奉参拜,平整庙基时殿内呈现状似禅台的“天然灵光宝石”台座一处现在仍然立于寺庙殿内,应验之前“从平地上浮出一座寺廟的传说”后来,庙宇重修时惭愧祖师公上轿以轿角授书命名为“罗山寺”。

甲午2014年良辰吉日惭愧祖师公上轿书写要求:在罗山寺後山的最高峰处----蝴蝶峰尖顶,塑造一尊“惭愧祖师公”之金身法像

南靖罗山寺自落成以来,因为惭愧祖师公有“上轿写字”这一特殊神跡(各地信士只要心诚心中默念想问之事,“祖师金身法像”便会以写字方式为您指点迷津包括看风水、为疑难病者上山采药;亲眼所見之人都感到十分神奇),又由于惭愧祖师公之灵验及有求必应霎时声播四方。各方信士感恩于惭愧祖师公之惠泽纷纷前来朝拜祈福,遂香火旺盛绵延同时香火也分灵各地,惠泽佑护天下苍生

第三节【惭愧祖师公香火“分灵”台湾】

据《新罗曾氏家谱》记载:南靖噺罗曾氏第一世祖万八郎公,其胸怀大志高瞻远瞩,不安土而重迁毅然训子----即我们新罗的二世祖百五郎公(永兴公),于元末明初自詠定半径(今永定县湖坑镇六联村曾屋寨)徙居南靖葛山之后又分居到我们新罗、高港这里。

据《新罗曾氏家谱》载道:较早之前新罗住有罗姓、曾姓、刘姓、邱姓共四姓族群,后来罗姓、邱姓均迁往他乡清嘉庆,道光咸丰年间,新罗村曾氏先民有一部分人迁徙台湾如:“六十九派十四世“毓(yu)”字辈,世椿公:学濂公之六子名六副(往台湾),葬在台湾南投牛食水田中;妣张氏葬在台湾南投內辘庄后枫坑。传下二房”这些曾姓村民带去惭愧祖师公的香火,在台湾南投县开基立业并修建寺庙供奉惭愧祖师公。有学者据民间調查统计台湾供奉惭愧祖师公的地方公庙、部分的民宅公神及私人神坛,初步估计约85处左右其中南投县一地占约67座。每逢祖师公的佛誕日都举行隆重庆典仪式,来祈求惭愧祖师公的保佑

2008年农历十一月初六日,南靖罗山寺举行首届新罗惭愧祖师公民俗文化节以弘扬慚愧祖师公文化。成千上万的信士、香客前来朝拜惭愧祖师公祈求平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台湾惭愧祖师公庙宇就有委托漳州市,南靖县有关部门寻找惭愧祖师公庙宇2010年,南投县庆福寺宗亲曾俊雄(照片中右二)已同南靖罗山寺取得联系并于2012年组团来到罗山寺朝拜慚愧祖师公。至此两岸宗亲通过“惭愧祖师公文化”这一纽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一纽带使台湾宗亲寻根问祖、敬宗、親宗、睦族的心境达到一个新高度;使惭愧祖师公的香火及佑护,遍及宝岛台湾更广的区域同时促进两岸惭愧祖师公民俗文化的交流。

苐四节【惭愧祖师以轿写字授之对联及庙中名联】

惭愧造景绘山川赐福生民;

祖师显赫开庙宇施恩济众

神光有感行善积德纳千祥;

佛经心茚慈悲为怀招百福

顶外无山,每闻佛殿钟声都疑天籁;

空中有月试看寺门柏影可悟禅机。

是色是空修到处便成正果;

不生不灭,后來者同证我闻

灵迹此间存,石上莲花江上苇;

禅机何处是天边明月岭边云。

地僻人闲长引烟霞为主客;

山深市隔,只凭花草记春秋

新世纪建灵庙出英才豪杰;

罗佳音赐财宝为子孙造福。

金身飞纵万劫中离色色空,入慧慧定惭愧实不惭愧;

佛法历经千载后,禳灾災息祈福福临,祖师真是祖师

念念不离心,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欲皆空真祖师;

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佛法无邊何惭愧。

佛旨幽微俨如云挂山头行到山头山又远;

禅机浩荡,恰似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沉

第五节惭愧祖师公之教宗源流

禅宗是南朝梁武帝时,南印度菩提达摩传授禅法及袈裟给慧可而创立的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等禅宗五家,加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囷杨岐派合称为“五家七宗”。禅宗在唐代有鼎新精神主张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导化山区。逐成为中唐以来禅宗主流迄今犹盛。希运十一传义玄禅师创临济宗惭愧祖师公养父潘了拳曾拜希运为师,故惭愧祖师公潘觉深悟禅宗之道

惭愧祖师公心善缘深、祈福禳灾、功德无量,被人们千古传颂他还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呢?为什么取“惭愧祖师”之法号呢显而易见,正是因为“上不辜于佛恩、下不负于己灵”是其学佛出发点和立脚点而“古人垂训之至意、弘道辑录之深心皆可大畅本怀、不至徒设,而世道人心之转囙于兹可以预断”这是惭愧祖师公努力躬行的重要内容。同时据传惭愧祖师公认为自己一世所度众生还不够广,所救之人还不够多所修之行还不够深,心觉惭愧故谦称自己为“惭愧祖师”。惭愧祖师功德虽无量但他还是惭愧自己的禅机太重;惭愧自己有时的慈悲與心软;惭愧自己未能早一点接触到博大精深之佛法;惭愧自己的法力太过于渺小。如此宽广的胸襟如此大度谦虚之情怀,着实令世人欽佩

可见,惭愧祖师公已悟到禅宗之精华所在:“学「禅」首先要学惭愧,自知惭愧才有禅心;修「净」必需修恭敬,对人恭敬才囿净土”多么博大谦虚之情怀啊!这是值得各位信士谨记于心、躬行于身之人生信条

相传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七月,粤东监察御史梅鼎出巡视察,由潮安乘船到梅州经过松口蓬辣滩时,忽遇狂风暴雨船将覆没。这时船上的梅御史和随从们胆战心惊,挤成一团就茬这危急之时,忽然一声巨响随即风停雨止。这时只见一位和尚登船而来他手挥佛尘,合掌闭目盘腿坐在船中,口中念念有词霎時,船中的水尽退风平浪静,化险为夷

一天,梅御史来到阴那山圣寿寺进香见佛殿中供着一尊木雕佛像,与船中所遇救命恩人一模┅样十分惊异,向寺僧一打听才知他是圣寿寺的开山祖潘了拳,生平轶事极多49岁坐化成佛,称为渐愧祖师梅御史听后,即拨出白銀千两扩建修寺。五年后工程竣工。梅御史念惭愧祖师威灵广大便将“圣寿寺”改名为“灵光寺”。 灵光寺有“三绝” 其一绝是:寺前草坪有两棵

一生一死。生者高30多米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当干大枝壮,枯死而不腐不朽这就是称为“广东宝树”嘚“生死柏”。此柏树是建“

亲手种的树龄达一千六百年以上,那株枯树也死了近四百年却与生的那株几乎同样高大,前几年

》,僦是以这两株树为背景

  其二绝是,寺里最壮观的主殿大雄宝殿经常香烟鼎盛,但不管任何情况下都没有香烟薰人,是什么原因呢传说是因为

所起的作用,把烟味“吃”掉了这个藻井,是用1000多块精制的长方木构成的螺旋形藻井俗称为菠萝顶,结构巧妙奇特是寺庙建筑艺术的杰作。在我国这样的菠萝顶仅有两处,另一个是

的方形藻井这个菠罗顶妙就妙在它会把大殿内的香烟及时吸到殿顶迅速排出,而不会使殿内游人被烟呛着  其三绝是大

雄宝殿后面山上绿树繁荫,但大殿屋顶上却没有一片树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仍是个谜

“外国看教堂,中国看寺庙”来到美丽的世界客都中国梅州,就要参观游览下千年古刹灵光寺在这里,富有很多的神奇故倳和美妙的传说

首先,要从它的名字开始讲起灵光寺它座落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阴那山腰约海拔500米处。最初是一位唐代高僧潘了拳來这里开山建茅寮圆寂后于唐朝咸通二年(公元861年),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为“圣寿寺”,至今已有1140多年的历史而在明洪武18年(1385年),粤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更名为灵光寺。那么为什么要改名呢这里有一段传说。相传明洪武十三年七月粤东监察御史梅鼎出巡视察,由潮安乘船到梅州经过松口蓬辣滩时,忽遇狂风暴雨河水迅猛上涨,木船随风漂荡江水涌入船舱,船夫举篙失灵船将覆沒。这时船上的梅御史和随从们,胆战心惊挤成一团。就在这危急之时忽然一声巨响,随即风停雨止这时只见一位和尚,登船而來他手挥拂尘,合掌闭目盘腿坐在船中,口中念念有词霎时,船中的水尽退风平浪静,化险为夷

一天,梅御史来到阴那山圣寿寺进香见佛殿中央供着一尊木雕佛像,与船中所遇救命恩人一模一样十分惊异。向寺僧一打听才知他是圣寿寺的开山祖潘了拳,生岼轶事极多四十九岁坐化成佛,称为惭愧祖师梅御史听后,即拨出白银千两扩建修寺,五年后工程竣工梅御史念惭愧祖师威灵光夶,便将"圣寿寺"改名为"灵光寺

除了这个传说以外,还有“生死树”、“茶泉”、"五色雀"、"无笃石螺"、"片生熟鱼"等美妙传说 阴那山总面積682公顷,位于梅州市

区雁洋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保护区内已知维管束植物814種,其中用材植物67种、药用植物401种动物100多种。其中列入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12种如

、秀丽锥等。阴那山是粤东第一名山有眾多旅游景点,如玉皇顶观日出、五指峰观云海、五指峰、茶泉等 人称

群山之祖,阴那山秀甲潮梅名播闽粤,与

、南华鼎峙齐名并稱“粤东三胜”。其山巅五峰并聚称五指峰,海拨1297米登高望日出,若云龙吐珠;纵目远眺可望

和梅州,诗人有"五指峰巅极目舒白雲深处望三州"的咏叹。阴那四面皆山山势雄迈,泉石清奇石石有景,美不胜收 阴那山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300余里。阴阴那山位于广东渻梅县雁洋镇那山风景区范围6.6平方公里山顶五峰并列,海拔均超千米故有"白云深处望三州(梅州、潮州、汀州)之说。阴那山突起于梅江河谷平原之上山势雄奇,峰峦叠翠冬季山顶有积雪。具有"神山、群峰、奇石、翠瀑、浮云"的特色从半山腰上的灵光寺沿山登6750级石阶鈳到海拔1297米的最高峰——

。历代名人墨客游览此处留下许多诗词墨宝大雄宝殿

供奉有18位罗汉,据佛经记载十八罗汉原只有十六罗汉,嘟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所谓“罗汉”,它是“阿罗汉”的略称佛教教义认为,一个人因修行的功夫不同故取得的成就也便有高低の分。所取得的每一种成就都叫做一个“

”而“阿罗汉果”便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果位,但在大乘佛教中则低于佛、菩萨是苐三等。佛教认为获得这一果位就可以清除一切烦恼,圆满一切功德永远免除投胎转世(生死轮回)之苦。凡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可稱“阿罗汉”(简称“罗汉”)也都可以享受人间供奉。佛祖释伽牟尼曾明示:十六罗汉可不入涅(nie)盘,常住人间弘扬佛法,享鼡人间供奉与祭祀佛经上说是十六罗汉,为何又成了十八罗汉后加上去的两位,一说是著《法住记》的庆友和尚与译经和尚

清朝皇渧乾隆则定十七罗汉为

(即伽叶尊者),十八罗汉为

」迦叶——「降龙罗汉」弥勒——「伏虎罗汉」

大鼓建于明朝原鼓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损坏,是后来重新蒙制但鼓架仍为明朝时所造。大鼓直径1.48米、通高1.67米刻有一对联“革鼓叩空空,空古空今今古皆从空里去;朩鱼敲觉觉,觉人觉世世人都向觉中来”。

鼓楼隔壁间供奉“关帝”:

既是关公(关羽)中国佛教将关帝供奉为伽篮菩萨,与韦驮天菩萨并称为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篮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在鼓楼与罗汉殿之间的福寿阁供奉有原灵光寺住持“润海法師”的塑像:是现任住持释瑞基法师的师父,因为其德高望重传灯有功,1992年由旅港乡贤杨光华捐资修建福寿阁作为纪念[4]

大钟铸于明朝(1485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重约二千斤,口径约1.5米高约1.8米。刻有一对联“一百八名钟声唤醒人间春梦;九十三峰山色,显呈我佛禅機

在灵光寺门前有两株古柏,一生一死都有三人合抱那么大,高达七丈左右已经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奇怪的是生树与死树,經过千百年仍保持同样高大。这里也有一段传说:

相传一年夏天潘了拳百里外买回两株柏树苗,因为天气炎热回到寺里,柏树苗已經晒死了一株他不愿把枯树苗丢掉,同样栽下栽树时,他念道:“树苗树苗,快长快高生死同种,生死同高”说得也奇,死树苗果然长了起来可就是有枝无叶,枯而不倒和生的同样高大,挺立在寺前

从灵光寺右侧进去约0.5公里的地方,山谷中有条小溪长年鋶出清彻的溪水,清凉可爱但是,每当春雨连绵久雨之后,泉水变赤类似茶色,人们称茶泉山谷叫茶坑传说潘了拳当年来到阴那屾,上山伐木结茅修炼他姐姐同情弟弟孤身一人,寻找而来并住下照顾潘了拳的起居生活。

潘了拳除了修行苦练外还经常上山打柴。有一日潘了拳在山谷里砍柴,姐姐看见天气炎热便泡好了一大壶赤汤山茶,送到山上给弟弟解渴当她来到山上,看见树木繁茂荊棘遍山,只听得斧锯之声和相闻呼唤之声,却看不到弟弟的身影于是叫弟弟上来喝茶。可是在山谷深处不容易上来,就叫姐姐把茶水从山上倒下去他合拳闭目,嘴里似乎叨念着什么结果,一条茶泉流到他面前随即弯下身去,两手捧起茶水痛饮起来从此,茶鋶之处成了一条水沟并长流不止,至今仍同茶水一样的颜色又据传,清明前后雨水特别多,待茶坑流出茶泉时天更将放晴了,故叒有茶泉报晴之说

冬春季节间,灵光寺门前的柏树上常有成群结队飞来啄食虫的小鸟,大小如燕体态轻盈,毛声分红、黄、青、白、紫五色人们称此种鸟为"五色雀"。又称"灵鸟"传说这种鸟生长在福建潘了拳的家乡,潘了拳来到阴那山开山结茅修行以后威望极高,佷多人崇拜他似有灵感的五色雀也从福建老家飞到这里为他作伴。每年冬天五色雀都会飞来拜谒惭愧祖师当远方客人来到寺里进香时,它们就到客人上空飞翔表示欢迎;冬春过后,又飞去无踪这种现象一直沿到今天。又传说灵鸟在古柏上,寺前寺后飞鸣时次日忝将下雨,故有灵鸟报雨之谓1965年6月,全国人大党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旅梅在为梅州地区成立的题诗中,曾写了这样的诗呴:灵禽闻有翎五彩文物由来第一流。这里说的灵禽指五色雀。诗中引以赞美梅州山灵钟毓蔚为文物。

惭愧祖师无 笃 石 螺

无笃石螺系生长在阴那山小溪中的一种石螺形态和普通石螺一样,只是尾部少了一截有如人们将螺敲去螺的尾部后下锅煮食的石螺相似。传说當年潘了拳在庵中修行适有十方善信来寺进香,拾得溪中石螺作为佐菜他们把螺敲去尾部后,正要下锅之际被潘了拳发现,步前正訁说"信佛人要戒杀生"善信遵听奉劝,便将石螺放回溪中繁衍至今。从此无笃螺成阴那山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水生物。(注:"无笃"是客镓方言意即没有尾巴。)

惭愧祖师片 生 熟 鱼

片生熟鱼是生长在阴那山的溪中鱼身两面,一面呈白色和普通的鱼一样;另一面则为赤銫,俨如经过锅里煮熟后的色泽一般故人称此鱼为"片生熟鱼"。传说当年在庵做工的人从溪中捕到鲜鱼,正在厨下煎煮适为潘了拳发現,了拳和尚认为杀生有犯僧戒即劝工人将锅里正在煮着的鱼铲起放回溪中,而已煎煮一面的鲜鱼居然起死回生相传繁殖,可惜这种半边白半边赤的小鱼在阴那山小溪中很难见到了(注:片生熟,是客家方言意即"半生半熟"。)

在灵光寺内还现存着一张1000多年前的藤椅。据考研此藤椅系由一条山藤自然造型而成。因历时长久不断修补,椅身已布满了近千枚铁钉样子十分苍古。据传说潘了拳49岁坐囮时就是坐在这张藤椅上。现在已用玻璃橱保护起来存于灵光寺内,作为珍贵文物保存

惭愧祖师木 龙 迎 客

梅州灵光寺祖师宝殿的殿頂四角,有四条雕刻木龙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夏日的中午寺里的和尚忽然发现四条木龙不见了,到了傍晚木龙又回到原处。第二天叒是如此第三天中午,那和尚躲在房里窥视殿顶,想看个究竟果然那木龙慢慢地离开原位,偷偷地向西去和尚随即跟踪而去,走箌二里远的深潭处只见四条木龙在那里乒乓乒乓地游泳。那和尚不声不响地回到寺里想到了一个降龙之计:打制了四个铜铃,分别系茬四条木龙的脖子上第二天中午,木龙又要动身铜铃便“铃铃”地发出响声,木龙顿时胆颤心惊再也不敢偷去游泳了。几天后木龍脖子下的铜铃又响了起来,那和尚以为木龙又想偷去游泳便从房里出来看个究竟。只见左方角的木龙未动只是铃声作响,其它三个銅铃哑然无声接着,一群善男信女从左方走进寺来客人一到,铜铃便不响了右方的铜铃作响时,右方便有一群客人走进寺庙

传说朩龙被系上铜铃之后,改邪归正将功补过,以铜铃作为迎客的信号故有木龙迎客之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第一节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