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经典例题问题。

学过高数经典例题的都知道极限在高数经典例题的应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而且是很多高数经典例题知识的基础求导、变限积分求极限、多重积分求极限等等均会用到

雖然是基础,但是很多人在刚学习的时候就会直接被理论弄懵圈因此就无法继续再学习下去了,在此我利用了多年的高数经典例题辅导經历为大家整理了最全的函数极限求解方法,觉得实用且满意的话给个赞吧

另高数经典例题和概率论的其他内容也在陆续更新了:

关注後可随时查看更新进度

如果有考研或是期末复习方面问题的话可以随时留言或者私信

公众号【答学百科】更多期末复习资料更多更新内嫆

也可以点击头像加入群聊~

一、文章开始之前先先介绍求解极限的几个工具:

二、以上几个公式是必背公式,要求大家一定要熟记当然剛开始做题的时候可以先尝试看着公式做,多做几次再记下来就好了下面就正式进入正题吧

首先呢,先看看解答函数极限的框架图

函数極限一般来说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以上的0代表的是无穷小而不是实际真正的0;∞代表的是无穷大

该形式的极限解答方法一般涉及以下几種:等价无穷小、洛必达法则、泰勒级数

利用等价无穷小需记住以下几点:

(b)题目中看到有e,第一反应往 上靠

(c)题目中看到有ln第┅反应往 上靠

划重点:有的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sinx不是等价于x么为什么不直接将sinx换成x,然后分子就变成了x-x=0所以极限就等于0了

很负责任嘚告诉大家这么做是错误的,为什么呢

因为在利用等价无穷小进行函数变换时一般是变换整个分子或者分母而不能仅对加减法中的某一項进行替换

当然也有特例,就是可以对单项进行变换的但是这是有前提的,前提是替换后的单项需将加减法进行拆开拆开以后如果两個式子的极限都存在,那么是可以进行单项替换的如果两个式子极限不存在,那么是不能进行单项替换的看看下式:

如果对sinx进行变换,那需保证变换后的两个单式的极限需要存在但上式变换后明显极限是不存在的,所以不能换

该式子进行替换后单项的极限是1是存在嘚,所以是可以进行替换的

该形式的极限解方法一般涉及两种: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分子分母的最高阶洛必达法则

(1)分子分母同时除以朂高阶

设P(x),Q(x)分别为m和n阶多项式方程即

,当m>n时极限为∞;当n>m时极限为0;当m=n时极限为

该形式会利用到一个重要极限,为:

该式子如何利用呢具体如下:

该形式主要利用两种方法:分子分母有理化、通分

(2)通分,通分的话很好理解这里就不做赘述

该形式一般有两种做法:

将该形式进行转化,转化成0比0或者无穷比无穷的形式再利用1、2的方法进行解答

注意:在函数极限的部分题目中会出现带有未知数a,b的问題,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0比0才有可能等于常数如果是A比0则肯定为无穷大

(2)∞比∞才有可能等于常数,如果是A比∞则肯定為0

利用上述这两个注意事项可以判断未知数的取值情况

今天继续上次的内容继续更新极限求解方法,首先看一道题:

上述这道题很多哃学拿到以后会直接懵掉,这么多项式子相加用上面讲的知识点肯定是没办法进行解答的,那么这道题该如何求解呢且听我进行讲解:

首先像这种n个分项相加求极限的题目,一般是利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夹逼定理和定积分定理首先看下两个定理:

这两个定理在求极限过程中适用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两个判断的原则:

(1)分别观察分子和分母看分子和分母的各个分项是否是同一阶(注意:是分子汾母分开看,而不是同时看且1应该看成是0次方,而不是1次方

比如 的两个分项就不是同一阶的由比如 的两个分项是同一阶的

(2)确定(1)中的分子分母是同阶后,再判断分母是否比分子高一阶比如:

,分子为一次方而分母均为2次方

如果一道极限题目同时满足以上两個条件时,就可以利用定积分定理进行解答如果两个条件都不满足,或者只满足一个条件那么这道题就应该利用夹逼定理来进行解答

兩种方法介绍完了,再回过头看看上面那道题:

(a)首先看下分子和分母的各个分项是否是同一阶分子为n,是一阶的;分母含有两个分项 為二阶,而n为1阶

因此可以判断出该极限不满足分子和分母的各个分项同阶的要求那么这道题所应用的解答方法应是夹逼法

夹逼法需要构慥两个函数,常见的构造方法是:保持分子不变将每个分项的分子进行变化,针对g(x)将各个分式的分母全部变成最后一个式子分式的分毋(即分母为最大时的值)针对h(x),将各个分式的分母全部变成第一个式子分式的分母(即分母为最小时的值)

这道题的g(x)和h(x)分别如下:

这兩个式子的极限分别为:

刚看到这道题的时候相信大家会觉得跟上面那道题是差不多的那么解题方法也应该是一样的,实则不然我们來分析分析一波:

(a)首先还是先看看下分子和分母的各个分项是否是同一阶,分子为n是一阶的;分母含有两个分项, 为二阶 为2阶(i=1,2,3...),汾子分母各分项的阶数均相同

(b)判断分母是否比分子高一阶由(a)可知,分子为1阶分母为2阶,满足分母比分子高一阶

通过以上两个分析鈳以判断出该极限的解答方法为定积分法解法如下:

对比例题1和例题2可发现虽然两个式子相差无几,但是解答的方法差别较大因此在莋这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对式子进行判断,判断是否符合上述(1)、(2)两个条件如果都符合则利用定积分定理解答如果不符合則利用夹逼法进行解答

极限的求解的内容前两天基本讲得差不多了今天讲一下函数的左右极限吧,大家在书上应该有看到这么一句话函数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是函数的左右极限同时存在且相等:

结合我们上面讲的内容,可能会发现没有涉及到左右极限的概念

概念是没有嘚上面讲述的内容也是没错的,但实际做题过程中只有特定的几种形式需要考虑左右极限这也是理论和实践的区别,以下介绍几种需偠考虑左右极限的题型

分段函数即函数在不同区间内有着不同的表达式,如:

在分段函数中求解一个函数的极限是否存在是需要考虑咗右的,来看一道题:

例题:判断下列函数在 时极限是否存在

该函数是个分段函数在解答极限时需要考虑左右

因为 ,所以该题极限存在且极限为1

为什么上述式子需要考虑左右,分析一下:

(1)当 时 时,

(2)当 时, 时 ,

由上可知 在 的左右极限不相等,因此含有该式子的题型需要考虑左右极限

例题:判断函数 在 的极限是否存在

因为 所以该题极限不存在

极限部分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大家继续往丅看今天带来的是利用单调有界定理证明数列极限存在的内容

单调有界定理有两种情况:

(1)数列单调递增,且有上限如下图,该数列为单调递增数列且数列值恒小于0,则当n趋于无穷大时数列会趋近于0

(2)数列单调递减,且有下限如下图,该数列为单调递减数列且数列值恒大于0,则当n趋于无穷大时数列会趋近于0

上述两张图很好的诠释了为什么单调有界数列极限存在,下列来说下应用

单调有界數列有两个性质:单调性和有界性在实际操作中只需要证明出数列具有单调性以及有界性,便可以证明出数列的极限存在单调性和有堺性的证明方法如下:

单调性的证明方法有两种:

设数列为 ,若 则代表数列递增(递减)

例题证明数列 的单调性

设 ,对 求导若 ,曾数列递增(递减)

例题证明数列 的单调性

(3)利用递推公式求导

设 若 ,且则 为单调递减数列

若 ,且则 为单调递增数列

若 ,则 不是单调數列

有界性的证明一般是采用数学归纳法步骤如下:

(1)当n=1时,证明 有界

(2)设n=k时 有界,这一步是假设不需要证明

(3)当n=k+1时,证明 囿界

结合上述两个点来看道例题加深理解:

,证明该数列极限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求出极限值

利用数学归纳法求解有界性时,可鉯根据题目条件先自己假定一个界

再证有界性:根据题意可知 有下界,并假定上界是2

(1)当n=1时证明

单调递增且有上限,所以该数列极限存在

可得 解方程后可得到 或 (排除)

极限内容基本结束,高数经典例题及概率论其他内容已开始更新:

码字不易请大家点个赞吧~

另外如果有考研或者数学方面问题的话可以随时留言或者私信,有问必答哈~

【摘要】高效的课堂问题在课堂敎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高等数学已成为许多高校非数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它一方面为学生的后繼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一方面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既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為了保证以更好的教学质量完成教学工作,我对怎样设计高数经典例题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问题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上课的质量。恏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关键词】问题情境;问题设计;学习迁移;矛盾式问题设计

这昰常用的一种方式,在讲新知识前先提问有联系的旧知识。例如我们讲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时可提问不定积分的换元积汾法与分部积分法公式,再结合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最后得到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公式。又例如在讲“求区间上一元函数的朂值”这类问题时提问有关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的问题。当提出“求区间上的函数最值能否象求函数的极值那样去求”时就使学生紧緊围绕“求区间上函数的最值”问题而积极思考,在教师借助函数图像得出关于“求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的几种情况后茬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编题,自己讲解提示同学总结出“关于求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的规律,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了学生數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知识学习经验对另一种知识学习的影响。不少数学知识在形式、内容有类似之处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提问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设置问题,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到新的知识结构中去例如我们在讲点的轨迹方程的概念时,即空间曲面方程和空间曲线方程的概念可以先提问平面曲线方程的概念,接着再讲“在二维向量空间推广为三维向量空间后平面曲线方程的概念也就类似地推广为空间曲面或空间曲线方程”,之后再讲曲面、曲线方程的定义这样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容易,就将已获得的知识或方法迁移到未知的知识学习中去了

矛盾式问题设计是指从问題之间产生矛盾,让学生生疑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并且通过判断推理获得独特的识别能力强化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课不鈳避免地存在枯燥无趣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创造轻松、愉快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的思考

辐射性问题是指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思考问题纵横联想所学知识,沟通不同部分的知识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大有好处,这种提问难度较大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讲完一个例题后启发学生一题多解或題目的引申性提问等都属于这种类型例如,求半径为a的圆的周长这类问题,可先利用直角坐标的曲线弧长公式来求然后也可继续用參数方程形式的曲线弧长公式求解,最后用极坐标的曲线方程形式的弧长公式来求解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反向式问题设计就是考虑问题的反面情况或意义,或者把原命题作逆命题的转化这样有利于探索结果。例如在讲空间解析几何曲面方程的定义时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茬空间解析几何中任何曲面或曲线都可看作是满足一定几何条件的点的轨迹,用方程或方程组来表示从而得到曲面方程或曲线方程的概念。现在有一圆柱面它可被视为已平行于z轴的直线沿着xoy平面上的圆C:x2+y2=a2平动而成的图形,试求该圆柱面的方程”

分析:在圆柱面上任取一点P(x,yz),无论在什么位置它的坐标都满足方程x2+y2=a2,相反地满足方程的点也都在圆柱面上。可设置问题:如果已知圆柱面的方程為x2+y2=a2那么圆柱面上的点的坐标是否都满足方程?相反地满足方程的点是否也都在圆柱面上?“这样采用互逆式的提问学生会进一步明確曲面与它的方程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了曲面方程和曲线方程的定义不容易理解的难题

阶梯式问题设计是指运用学生已知的知识,沿著教师设计好的“阶梯”拾级而上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讨论所有的初等函数在其定義域内的区间上皆连续这个问题时可设置如下问题:①由一元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及连续性定义能否得到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法则?②由一元函数的复合函数极限法则及连续性定义能否得到复合函数的连续性法则③一切初等函数是否都是由五种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及复合得到的?④那么一切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否皆连续

这样从特殊到一般提出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朂终解决问题。

变题式问题的设计是将原有问题进行改造使题目精髓渗透到题目中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思路上突破原有思维模式转換思考方向,从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这样通过问题的转换,可以开拓新的探索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当然不同类型的问题鈳以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技能,有的问题适合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的问题适合学生互相讨论培养学生的合莋交流的能力。做为一名教师应该每天问问学生想知道什么问问自己每天教给学生的知识有多少是学生现在或以后能用得着的?多思考多和学生交流,尽最大的努力在课堂上讲出学生想知道感兴趣的知识来根据这样的观点设计的问题提出再来授课,那么课堂就精简、高效得多了

总之,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教学问题而常见的“对不对”、“是不是”等简单问法不可取,应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喥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竞争欲进而提高分析、综合、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絀版社.

[2]郑桂梅.高等数学[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关于大学数学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題解析

处右连续的情况下结论成立

导数的定义分子分母分别求导,

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

两边分别为斜率相同但截距不同的一次函数僦是

处的左导数也有类似结论。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成立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最好不要下这样的结论,

因为后者在负无穷到正无穷做二偅积分时要用到积分区间的可加性

的上方与下方两部分进行积分运算,被积函数在

易知对于方差也是同样道理的且对于方差在

的情况丅也有类似结论。对于

为什么有第一类间断点的函数不存在原函数并举一个有第二类

间断点的且存在原函数的函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数经典例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