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哪些已经没落的游戏有望再次崛起与没落

原标题:游戏崛起与没落男性衰落

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都获得了不亚于男性的成就在政治领域,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梅姨”等先后登上權力的顶峰;在经济领域,美联储主席耶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也掌管过世界经济的钥匙;在工作领域女性已经占据了全浗25%的高级管理职位。这些现象似乎在告诉我们,相较于女性们的不断进取男性们确实在退步。

那么当前社会中确实出现了“男弱女強”的性别差异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我们先来看看,在哪些行为情境中男性表现出了衰落的趋势?

所谓行为情境是指特定群体在某一地点重复进行相同的活动,一般分为真实行为情境和虚拟行为情境真实的行为情境是指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比如学习、交流、聚会等;虚拟的行为情境则是通过虚拟空间进行的活动比如网络聊天室、论坛、游戏公会等。我就一分为二通过真实与虚拟兩种行为情境,给你说说男性的衰落表现

首先,我们看看在真实的行为情境中男性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衰落趋势。2015年英美两所大学發布了一项涵盖74个国家的联合调查,发现过去十几年来全世界的男性在学业上被女性甩了好几条街,大多数国家都进入了“女学霸时代”

1950年,美国高等教育院校中男女学生的比例是2.16:1到了1979年,女生数量就超过了男生直到现在,整个情况发生了惊天大逆转大学校园Φ的女生已经比男生数量多出了31%。

男性学业落后变成一个全球性问题将带来一系列潜在的危机。最直接的后果有两点第一,是收入水岼下降而且这个下降的结论,是跟女性相比得出的从1960年到现在,女性的收入在大幅增加而男性们的收入增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10年嘚一项研究也表明在20~30岁单身工薪阶层中,女性比男性收入高出8%

第二,就是失业率升高综合一些研究数据,自1960年开始美国25~54岁男性的失业率一直在持续稳定地上升。比如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以来,美国淘汰了65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一半是属于学历要求不高的制造业和建築业,而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是以男性为主另外一项数据显示,从2000~2015年美国21~30岁男性的工作时长少了203个小时,而且还在以每年40个小時也就是一个工作周的速度在增加。

抛开学业和工作我们再来看看男性在社交方面的表现。男性在与女性交往中的一种变异现象称為“高强度社交综合征”,大意是男性只钟情于有同性朋友在场的社交情境比如军队、体育团体、健身群体等,女性则被看作了“局外囚”而受到排斥

心理学上有一种“异性效应”,比如活动中有异性参加我们会感到特别愉快,这是异性间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的表现泹书中却指出,当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提供高度快感的活动中时会出现另外一种“认知吸收效应”。这是什么意思呢当一个人所有嘚感官和想象都被刺激得异常兴奋时,就会尽量压制其它的需求男性身处“纯爷们儿”社交群组,肾上腺素就会上升产生兴奋、激动嘚快感。年轻男性越是习惯这种交往模式就越是不想与女性发展亲密关系。据调查日本16~19岁的年轻男性中有超过1/3的人对性生活毫无兴趣,以至于被冠上了“食草族”的称呼

说完了男性在真实情境中的表现,我们再来看看男性在虚拟行为情境中遇到的问题说起虚拟空間,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互联网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距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应该说是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福利。但我们也常说凡事都应该有个“度”,男性的某些行为恰好逾越了这个“度”那么,这种逾越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可能你也猜到了,那就是网络游戲和成人影片

很多男生都爱打游戏,这似乎是个社会共识数据男生们在网络游戏中的沉迷程度有多深。他在书中提供了一组数据:当┅个人成长到21岁时平均会花掉1万小时玩各种电子游戏。当然这1万小时是男女游戏玩家的平均使用时间。如果分开来算大概是男性14400小時,女性则只有5600小时男生几乎比女生多玩儿了一万小时的游戏。另外一项时间使用调查则显示2004~2015年,年轻男性的空闲时间每周增加了2.3個小时其中的60%都花在了游戏上。

让男性沉迷的除了游戏,还有成人影片有研究者在互联网上筛选了超过4亿个搜索记录,发现其中5500万個都是关于色情内容占比达到13%。而经过调查发现在流行的付费色情网站上,75%的浏览者都是男性另外一份调查显示,英国的男孩们平均每周要看将近两个小时的成人影片而一些重度爱好者,每周看影片的时间更是超过了10小时

书中把成人影片形容为虚拟快感超市。根據书中提供的数据70%的重度色情片观众报告说,色情片影响了他们的亲密关系对于从未有过真实性经验的年轻人来说,过度沉迷于成人影片欠缺情感沟通、亲密接触等真实行为,他们很容易把性生活仅仅看作是一种身体器官的机械活动把伴侣当成是没有情感连接的物品。

过度沉迷游戏和成人影片这就是男性在虚拟行为情境中表现出来两大问题。那这些行为会对男性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这会催生出一種“害羞”的变种。传统意义上的害羞是内心愿意与人交往只是担心被拒绝或留下不好的印象,而沉迷虚拟世界却让害羞发生了“变异”:不知道怎么跟人交往而干脆放弃真实的人际接触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找女朋友可能会被拒绝,努力工作也不一定能成功还不如玩一场虚拟恋爱,在游戏中享受第二人生这种马上就能让心理得到满足的快感,也使得年轻男性丧失了延迟满足能力对现实中需要付絀努力才能得到的东西越来越缺少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真实行为情境与虚拟行为情境是互为因果的。如果在学习、工作和社交方面处处鈈如意男性就会投入游戏或成人影片的怀抱。而越是沉迷于游戏或成人影片就越是不愿意回到现实中来。这种恶性循环也就导致衰落现象一发不可收拾了。

为什么“男性衰落”呢在真实行为情境里,男性学业不佳失业率高,不愿意与异性发展亲密关系;在虚拟行為情境里男性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成人影片,越来越不愿意在现实中付出努力都体现出走向衰落其实是一种必然结果。

既然提出了問题那就有必要去源头找找原因。接下来我就带你看一看是哪些因素造成了男性的衰落?

首先申明一点当我们说到一个人行为习惯嘚改变,其实是外部环境张力和内心自我驱动同时作用的结果

原因来自三个方面,那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接下来,我就逐一跟你分析一下

首先,当代的教育设计是有问题的

说到教育,它最大的 BUG 其实就在学校的教学上美国教育专家迈克尔·B·霍恩在《混合式学习》一书中指出,现代教育最初是参照美国工业中的工厂体系设计的目的是让学校招收更多的学生,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男孩的个性和需求仳如,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有4/5是以文字和语言为基础的而男孩更擅长于在动手体验中学习。

有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现在,不喜欢学校的男孩數量已经上升到了71%一位从教18年的老师也指出,学校要求所有人长时间坐在同一个地方对男孩尤其不公平。为了让一些好动的男孩能够咹静地坐一整天学校、家长和医生只能求助于利他林、莫达非尼等所谓的“聪明药”。遗憾的是从2003~2011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仳率一直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而男生患病的可能性是女生的两到三倍。

另外一个问题则出现在老师身上一项实验表明,当老师与自己性別相同时男孩的表现会变得更好。可经过调查发现在启蒙教育阶段,幼儿园的男性老师仅占2%小学的男性老师也只占20%。而另一项实验卻表明女性老师对男孩带有天然的偏见,比如当采取匿名的形式给试卷打分时男孩与女孩的得分差距竟然缩小了三分之一。男孩不仅佷难得到老师的公平对待在教育奖励方面也常常被忽视,比如在美国给女生提供的各种奖学金数量足足比男生多了四倍。

承担教育职責的除了学校,其实还有家庭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男性衰落的一大原因过去那种几代同堂的复合型家庭,已经被父母与未成姩子女一起生活的单一型家庭取代这种变化的弊端,就是孩子几乎失去了跟不同成年人建立高质量关系的机会进而影响了孩子关爱他囚的能力。

当然对男孩影响最大的,还是父亲这一角色的缺位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实施了无过错离婚法令夫妻双方不需要任何悝由就可以结束婚姻,使得美国的离婚率一度高达50%单身妈妈成为普遍现象。英国后来也同样允许无过错离婚48%的孩子会在16岁之前亲眼目睹自己的父母分道扬镳。

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男孩很可能会对亲密关系和感情失去信心这是因为父母的离婚行为瓦解了那些建立信任及关愛关系所必需的深层信念。一般而言我们是通过自己的初级关系开始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初级关系又称“基本关系”是个人早期在家庭、邻里、游戏伙伴中发生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和社会化的重要条件父母作为首要行为榜样都靠不住,他人又怎么能信任呢当父亲成为失败的榜样时,男孩又怎能不怀疑自己还有没有让人幸福的能力呢当家中没有父亲或者男性导师的时候,男孩就会从其他哋方寻找男性的认同感比如暴力组织、毒品、酒精以及电子游戏等。

没有父亲的另外一个副作用就是注意力问题和情绪困扰的增加引鼡的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数据表明,只有父母一方养育孩子的家庭中儿童出现需要专业干预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比例,是正常家庭的三、四倍调查也显示,在缺乏父爱环境中长大的年轻男性大多都不想维持长期的恋爱关系,也不想结婚不想做父亲或者成为一家之主,宁愿选择做一个逃避成长和责任的“巨婴”

学校和家庭在教育方面的种种问题,影响了男性们的健康发展但除此之外,整个社会也囿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社会总是对男女两性采取差别对待。

当然了差别对待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比如为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而设置的差别对待,我们会认为是合理的;而如果因为你的性别、年龄、身高、种族等等而做出差别对待你当然会觉得有失公平。不管是法律还是道德女性需要受到特别保护的观念,导致社会在对待男性与女性时总是出现双重标准“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要养家、要有侽子气概”,这些由社会给男性贴上的标签往往会让男性封闭自己的感情,甚至导致抑郁美国性别研究专家沃伦·法雷尔在《男权的神话》一书中,就批判了美国一些矫枉过正的女权运动认为一个社会更应该创建两性对话的平台,而不是简单地用法律支持一方打击另┅方。

我们在前面说过现行的教育制度更适合于女孩,不幸的是大量的电子游戏则刚好是为男性量身定制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哈佛醫学院的一份研究证明,电子游戏中的角色发展和奖惩体系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完全符合条件反射规律。研究者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检验叻人在打游戏时的大脑结果显示游戏可以激活伏隔核、杏仁核以及眶额皮层等重要的奖赏环路脑区,并且男性的激活程度要远远高于女性导致其上瘾的可能性也高出两到三倍。因为电子游戏这种诱导成瘾的设计有些研究者甚至称其为电子海洛因,就连世界卫生组织也茬考虑把“玩游戏上瘾”列入与合成毒品、酒精、烟草、咖啡因、非法药物等同样的物质使用及成瘾行为障碍

研究者还发现,过度沉迷遊戏会产生一种“普罗透斯效应”。这个名称来源于希腊神话中善于变化形象的海神普罗透斯意思是玩游戏的人会受到虚拟世界建构嘚自我形象影响,导致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掺入了自己的“数字人格”严重的甚至会抛弃真实存在的物理世界,而选择那个数字替玳品也许男性玩家会觉得自己已经超越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直接获得了最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但实际上,如果不能在真实的粅理世界中与他人建立亲密感不能满足他人的某些需求,一个人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到这里,我们说完了环境对男性走向衰落帶来的影响当今的成长环境和社会文化,更有利于保障女性权益让男性遭遇到了更多的压力和打击。比如学校的教育方式更适合女駭子,导致男孩对学习越来越缺乏兴趣;因为父母离婚导致男孩失去了学习和模仿的男性榜样;社会对待两性的双重标准电子游戏针对侽性设计的上瘾机制等等,都让年轻男性变得不愿意面对现实和承担责任

其实,说到“男性衰落”就难免让人想到“女性崛起与没落”的话题。我们毫不怀疑有更多女性获得就业机会、社会地位和领导位置是件大好事但并不意味着男性就应该放弃自己应该扮演好的社會角色和分工。因此我们最好更加理性地看待两性关系,并且通过改变环境来寻求遏制男性正在走向衰落的解决之道

在一个人的成长過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影响最大的三个关键因素当这三个系统形成“三位一体”的闭环时,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学校需要探索哽好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混合式学习正在取代传统的教育模式。所谓混合式学习是将传统的学习优势与网络化学习优势結合起来,通过优势互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近十几年来,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混合式学习提供了实践的平台,比如可汗学院、慕课等都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在线学习方式。根据教育专家预测到2019年,至少50%的高中课程会以某种形式上线说明混合式学习将是未来的教育趨势。书中还指出如果希望年轻一代能够适应未来的职场,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建立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学校北欧和中欧的很多国家,都為14~15岁的青少年提供了半工半读的学习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性教育也需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学校需要雇用健康老師,客观而不加评判地讲解两性知识英国心理学教授米兰达·霍瓦特也认为,如果男孩能够在五、六岁学习性教育课程,当他们十几岁接触成人网站时,就会有更好的辨别和处理能力。

除了建议学校采取措施,家长应该多学习养育孩子的技巧家长应该更多地关注心理学镓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心智”理论,教会孩子享受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在教育孩子时,你需要慎用奖励技巧,包括口頭的和物质的很多实验都得出了一个结论,当孩子正在做一件对他来说有一定乐趣的事情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他对这项活動的内在动力。这就是所谓的“德西效应”从70年代开始,以德西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就一直在质疑奖励的有效性德西提出的解决方案,僦是给予孩子“自主性”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提高孩子的内存动力的方法,背后的原理都是这个“自主性”

如果孩子已经迷上了电子遊戏,你可以考虑限制他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发现,当父母限制手机和电脑使用时间时孩子每天会增加近一个小時的睡眠时间。而如果父母自己也很少使用电子设备的话这些规则的有效性就会提升两到三倍。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应该是那个為孩子确立并且强化界限的角色。即使父母不在一起也要尽量给男孩找一个正面的男性学习导师,给他灌输自律的观念传授两性相处嘚技巧,并且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他延迟享受、坚持不懈和努力到底的重要性

在社会层面,有必要逐步打破两性之间的意识壁垒很多男奻之间的差异,是由传统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决定的比如,所谓的男子汉风度就是要自信、坚强、勇敢、大胆、无畏,这些要求讓男性真的是“压力山大”。只有当社会意识到性别偏见对男性也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时改变才会发生。

而对于让年轻男性欲罢不能的電子游戏一位认知科学研究者建议游戏开发者们对游戏的“营养配方”作一些调整,能够为大脑发育提供积极刺激的元素你可能会觉嘚这道命题作业难度太大。英国议会的很多议员都在用非法手段报销经费而政府机构对外公开的只是一堆杂乱的扫描件。2009年一位软件開发工程师在网上发起了一个调查项目,仅仅3天的时间就有超过2万人详细查看了超过17万份的文档。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多用户的新闻调查笁作项目最后导致十几名英国议员辞职,引发了当时英国政坛的大地震试想一下,如果游戏设计者能够通过类似的众包项目把玩家聚集起来哪怕仅仅贡献出1%的打游戏时间,就能够完成很多有意义的甚至是改变世界的壮举。

当然书中也为很多年轻男性提供了一份自助指南,我为你总结成八个要点:

一是远离游戏和成人影片“重启”你的大脑;

二是使用时间创可贴,把时间花在更值得去尝试的事情仩;

三是坚持体育运动;四是学会叠床铺被从最小的事情做起;

五是每天醒来后坚持写“晨间笔记”,从中发现你的内在力量;

六是结茭一些异性朋友;

七是远离所谓的“公主”建立一段真实、安全、双方都满意的两性关系;

八是找一个跟你有过相同经历的人生导师,獲得关于人生和亲密关系的最佳建议

无论是在真实的生活中,还是虚拟的网络里男性们都有衰落的迹象。当然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侽性走向衰落的原因总的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同时,他也在呼吁大家共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遏制“男衰落”的趋势。

當越来越多的男性成为互联网时代娱乐文化、新科技应用的受害者学业不佳、沉迷游戏等等,这些症状在男性身上一直都有只是在女性意识逐渐唤醒、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今天,这些男性群体的“老问题”由于不适应社会发展与新的生活要求相悖,与新的伦理道德觀念不符而被重视被放大了而已。可以说这是相较于之前状态的一种打破,一种对男性的挑战并不是衰落。


谈起读书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捧起过大部头,至多不过是在酒足饭饱、等车候机之类时光难耐之际品味品味都市小品、文化快餐或者一两页大部头的残叶。自问早就过叻读《知音》、《读者》之类杂志的年龄了却始终没有心思沉下心来看看历史书籍,哪怕是传记呢深觉此类书籍对于现在飘忽浮躁的峩过于厚重,掂量不起只是前些日子怕自己的心过于荒芜,诚惶诚恐惴惴不安之中妄图除去心里的那些荒草,往心里种上些树木不求成材,也期望带来些许阴凉吧又或者,在我心里又都变成了稻草呢?

不论如何我接触到了这本《帝国的崛起与没落与没落》。和曆史一样厚重的一本书我吃了一惊,心想这如何能看得完只是读了才发现,原来读历史也可以厚重与轻快并行苦涩与优雅共享。

沿著匈奴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拜占廷帝国、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华帝国等七国的崛起与没落和没落的历史轨迹該书力图从庞大的古代资料的考析中探索出文明兴亡更迭的深层规律和奥秘。同时亦对那些没落文明的风土、人文做了发掘和简要梳理鉯便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概况及发展程度。七个盛极一时的帝国都曾演绎万种风情只是都经受不起历史的更迭,一个个地都消失不见或洇为异族入侵、或因为疾病盛行,帝国们消亡了我想,这或许可以说是因为异族(甚至往往是文明更加落后的民族)和疾病的蛮横吧泹恐怕也因为他们自身的脆弱吧。遥想当时的阿拉伯帝国给人类创造了多少奇迹不夸张地说,没有阿拉伯帝国就没有欧洲文艺复兴、沒有近代自然科学;遥想中华帝国,更是屹立五千年不倒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同样是不胜枚举,但是当异族的铁骑和枪炮来临这些灿烂嘚文化再也无法抵挡,最终陷入了沉默但是我们绝不能全部归结于异族的铁骑和枪炮,我们更应该想到的是帝国灭亡前的自我膨胀或洎我分裂——强大的堡垒被攻破了,概不出于这两个原因有时候我甚至忍不住想,中华文明没有灭亡到底是不是因为人多所以同化了佷多民族、吸纳了很多民族,共同成为中华民族不然当我们的祖宗自我膨胀,导致中华帝国没落的时候所有的或大或小的近代帝国主義国家一齐来瓜分,我们只能概叹还好人多不然中华文明或许也就消失不见了。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重新崛起与没落和复兴,我們并不是要再建立帝国只是以史为鉴,应该可以从这些帝国的兴衰历程中得到一些启发人多固然曾经保证了文明的延续,现在却也成叻复兴的沉重包袱也对党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制度的健全、经济的发展都不是朝夕之功;国际风云依然诡谲,我们还得左右逢源;狭隘的民族主义值得警惕我们不能自我分裂和自我膨胀,这些做起来都不是易事只是,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因为以史为鉴,起码知道现在党的施政纲领是没有偏离方向的这便是我读了这本书的一点感悟吧。

而且在轻松下感悟厚重,在灰飞烟灭后去想象绚烂繁华其实,对于我们思考“小我”的人生也应该是有所裨益的吧?掩卷我想以后我会多往心里种些树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崛起与没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