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外包形势下产业升级论速度较慢供应商数量较多是什么外包形势

中国f1}川巷2009~1期 国际外包视角下我國产业升级论问题的思考 刘 志 彪 内容提要:国际外包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实现形式。在 国际外包条件下中国 产业升级论的过程和促進升级的政策努力并不具有完全的内生性,其路径将具有一定的依 赖性 容易被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发达国家所 “俘获”并锁定在低端。根据中国经济 发展的阶段和现实我们要在全面提升制造业外包水平的基础上 ,利用服务业外包的国 际机遇 实施制造业外包与服务业外包协 同发展的策略,而不是现在就从 “世界加工 厂”全面走向所谓的 “世界办公室”利用服务业外包和制造业外包的关系,通过结构 調整形成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 的链接机制 是解决中国地区发展非均衡问题,并相 应地建立多层次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最佳工具 關键词 :服务业外包 制造业外包 产业升级论 中国经济 作者: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 生導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当跨国公司把服务外包作为全球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的时,我 国的经济政 策也在前一轮制造业外包发展取得举世瞩 目成就的基础上 把着力把发展服务业外包作为推 进新一轮经济成长、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强 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策略。这昰一项影响 21世纪 中 国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的战略选择 我认为 ,这一重要的发展战略选择 至少涉及未来中国产业发展中的三个主要 问题 :第 一 , 在经济全球化和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格局下中国以促进产业升级论为主要 目标的产业政策 应该如何适应和变化?也就是说,国际外包视角下的中国产业升级论 与我们通过 自主创新、 实施独立的产业政策来推进的产业升级论 ,有什么不同?如何根据发展国际外包的要求調整我 们的产业政策指向及其工具?第二如何在提升制造业外包水平的基础上,协调它与发展服 务业外包 的关系?也就是说 如何利用我们過去在推进制造业外包方面的优势和取得的经 验 ,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升级论和发展的环境 抢 占国际服务业外包 的重大机遇?第三,如何 利用服务业外包的发展机遇解决中国地区之间产业发展非均衡的状态?也就是说 ,如何结 合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特征在制造业外包的基础上把发展服务业外包作为结构调整 的工具 ,并相应地建立多层次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 本文将根据我最近的一些认识 对这三个问題发表不成熟的看法。 * 本文得到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项 目批准号为06 5)、200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 (批准号为 05JJD790084)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南京大学经 济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子课题 “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研究”项 目的资助 ,特此致谢 6 ┅ 、 国际外包视角下中国产业升级论的特点 国际外包活动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实现形式和表现方式,也是全球价值链 (GVC) 得以运行的主要管理方式发展 中国家作为接包或承包的主体,其产业升级论过程、战略和具 体的经济政策必须考虑外包所形成的GVC的特点、治理结构的運行方式和它们在其中的 分工地位,必须根据这些特点转换我们过去习惯的推进产业升级论的产业政策及其工具 这是因为,在波特的企業价值链范畴下① “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活动全 部被纵向一体化在一个企业内部,无论是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还是功能升级或跨部门升级 的活动,均是 由一个一体化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团队来独立 自主地组织和实施的但是在国际 外包的前提下,原先内化于┅个企业的生产环节和功能被一一分解 分别 由跨越 国家的边界 的众多的企业来提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与跨 国企业的技术落差和管理水岼落差决定了它 们在这种网络状的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即发展 中国家的企业往往被处于 GVC高端的 发包者所 “俘获”因此,中国在國际外包进程下的产业升级论 与过去我们通过实施独立的 产业政策来推行产业升级论 的过程,就存在着重要的区别 准确地把握这些特點,是未来我国 推行有效的产业升级论政策的关键问题 第一,在国际外包条件下中国企业产业升级论的主体地位并不具有完全的 “独竝性”。笼统来 看企业当然是产业升级论的独立的主体。但是在国际外包条件下中国企业在产业升级论过程中, 其技术和管理的“双落差”决定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业升级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