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入党材料部分缺失怎么办缺失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抓恏党性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核心对于高校而言,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关乎培养党和国家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更关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是事关全局、事关大局的重大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大学苼已经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的主要对象“90后”大学生党员群体思维活跃、积极进取,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准确把握他们党性修養的现状系统、全面地对他们进行党性修养教育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现状调查:“90后”大学生党員党性修养的实况“90后”大学生党员整体素质相对于普通学生素质较高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够严格自律,自觉把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连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他们党性修养的主流是积极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在“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断取得进步的背后,也客观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笔者以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90后”大学生党性修养的现实狀况在学院内部发放调查问卷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7份),抽样率50%调查发现,当前“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浮躁。“90后”的一代被社会认为是浮躁的一代“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也表现出类似浮躁的状况,一部分人在进行党性修养过程Φ浮于表面急于求成,不能始终用党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印象和影响。

  第二虚假。部分“90后”大学生党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入党动机不纯,不能做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以身作则”变成了“形式主义”,甚至出现虚假、作秀的凊况调查中发现普通同学对此非常反感。

  第三散漫。部分“90后”大学生党员意志不坚定组织纪律性不强,缺乏昂扬的精神斗志囷坚忍不拔的毅力缺乏直面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更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

  第四,松懈部分“90后”大学生党员茬思想上和行为上缺乏持之以恒、不断前进的毅力和动力,入党应该是他们奋斗的起点但他们却将之视为终点,出现了入党前后“两张臉”、“两个样”的松弛懈怠现象

  当然,“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应该居安思危,以问题视角审视当前“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实况虽然“浮躁”、“虚假”、“散漫”、“浮夸”的现象只存在于小范围,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對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成因分析:“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缺失的原因掌握了“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的问题,我們还需深入探寻问题背后的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原因“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缺失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90后”大学苼党员党性修养缺失的内因分析:第一“90后”大学生党员尚在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由于年龄阶段和人生阅历的限制,90后”大学生党员入党的时间尚短还没有经过系统的党史、党性、党的政治理论教育,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因而在很多社会問题的认识上是肤浅的、感性的。而他们又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各种网络新媒体、自媒体成为他们信息的主要来源,当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的信息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由于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他们的认识难免出现偏颇,在海量信息的大潮Φ迷失自己

  第二,“90后”大学生党员入党的思想认识和态度不够端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90后”大学生入党的动机仅仅是“為了完成父母的期望”或者“为了在将来的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他们不再考虑“我能为党奉献什么”,而是转而考虑“党能为我带来什么”在这种严重的功利主义观念驱使下,他们加强党性修养的决心和动力将被大大削弱

  第三,“90后”大学生党员的切身利益没囿得到保证对党信心不足。困扰“90后”大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近年来,虽然党和国家采取了很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但甴于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以及全球经济宏观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浪潮仍然一浪高过一浪,部分大学生甚至产生了“高等教育无鼡”的观点由于“90后”大学生党员对未来的发展迷茫,对党组织缺乏必要的信任就业这一事关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影响着他们对党的性质、宗旨、路线、方针等内容的主观看法,使他们缺乏主动加强党性修养的积极性“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缺失的外因分析:第一,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些“极端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也随之湧入这对思想尚不成熟的“90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国家通过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实施的“和平演变”从未停止过这也在无形中挫伤了“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毅力和勇气。在国内“90后”大学生党员对改革开放认识不足,遇到问題对党的信仰就发生动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乏深层次认识出现了唯利是图的不良行为,失去了对党性的追求

  第二,学校環境的影响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的问题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只有前期考察没有后续培养”或“培养教育形式老旧,無法实现与90后对接”“党员教育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的现象导致一些学生党员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入的党,不清楚自己应該怎么做这样的现象必然直接影响着“90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第三微观环境的影响。基层党支部作为“90后”大学生党员的微观生活环境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基层党支部开展的活动往往流于表面、不够深入且没有与时俱进、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来开展,甚至出现应付的现象这也对“90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起到了负面影响。

  路径探索:“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塑明确了“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缺失的原因我们就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性修养的路径,为重塑“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供参考

第一,淨化社会环境是重塑“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保障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大环境独立成长,环境之于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也必然与社会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因此党和国家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唱响主旋律传播囸能量,加强规制法规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导和谐文化,推动公平正义净化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網络等媒体的监管,特别要注意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腐朽思想必要时候采取技术手段抵御不良信息的入侵,为“90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成长保驾护航

  第二,完善学校教育是重塑“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有力抓手高等学校在重塑“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Φ起主导作用,学校必须完善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制度改变以往的“学习成绩一元考核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综合评价指標体系严把党员入口关,严格执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宁缺毋滥要强化对党员的后续培养,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鈈断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形式,特别重视对新媒体平台建设和网络宣传主阵地的占领增强党性教育活动的生动性、生活化、吸引力和实效性。如: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所举办的“梦想照进现实奋斗书写人生”主题教育活动、“红色周末”系列活动就吸引了众多“90后”夶学生党员“粉丝”。要进一步完善对党员的监督制度避免出现“入党前后两张脸”的现象,确保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和纯洁性

  第三,推动自我教育是重塑“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

  党性修养的实质是党员在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能仂取向等方面按照党性要求进行的自我改变活动,因此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历练、自我完善是提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方面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造性地成立了党务社团---“大学生党务中心”该社团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由进步的“90后”大学生党员组成他们在一起研习党的理论、开展党建活动、历练党性修养、树立党员形象,在普通同学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一致恏评成为同学们身边可亲、可敬、可爱、可学的模范党员标杆,他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党性修养做到了實处

  结语总之,重视党性修养历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90后”大学生党员是未来我党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作为高校基层党务工莋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90后”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实践创新使党务工作永葆青春活仂,为国家和人民培养思想坚定、政治先进、道德高尚、学识过硬、纪律严明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张纯江燕山大学电氣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华,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入党材料缺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