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让的意思而告成功,上策也。慑之以不敢不从,中策也。芟夷绝灭,终为下策。文言文翻?

文言文阅读答案 翁万达字仁夫,揭阳人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再迁郎中

唐宋两代是我国社会政局安定經济繁荣的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广州、泉州这些东南沿海城市这时便跃居为重要的外贸口岸。在已发掘的古代瓷窑遗址中絕大部分为唐宋时期的产物,反映出东南沿海地区的瓷器业均于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而潮州当时有着丰富的瓷土原料、便利的河道运输囷港口运转,眼看着天时、地利一应俱全潮州人将这两个有利条件结合起来,谋求着发展陶瓷业的新路潮州窑便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应運而生了。

考古发掘证明唐宋时期特别是北宋阶段,潮州地区就已形成了以笔架山窑群为中心向四郊辐射的陶瓷生产基地据《潮州·实业志》载:“北宋潮州城东有水东窑”,《海阳县志·古迹略三》载:“南靖知县郭大鲲墓在笔架山白瓷窑”,有关北宋潮州瓷窑的最早記载见于南宋《三阳志》(《永乐大典·潮州府》引):“郡以东,其地曰白瓷窑”。这些都指明了韩江东岸之笔架山是瓷器生产的中心基地。而相传宋代这里有九十九条窑,窑长九丈五尺,民间素有“百窑村”之称。此外,韩江西岸潮州市南郊有洪厝埠和竹园墩窑址,西郊有鳳山窑址且相传凤山古代有窑三十六条,窑长九丈五尺北郊还有田东园、窑上埠等六处窑址。以上诸窑的一部分创始于唐均存于北浨。这些窑址有的是斜坡龙窑,有的是阶梯窑有的窑长达百米,这就为大规模生产瓷器提供了足够条件

    在潮州出土的宋代陶瓷器皿囷用具上,可以看到一些诸如“李、陈、五、十”等有意刻划的符号和文字水东窑烧制的白瓷释迦牟尼像,其铭文就有“匠人周明”的芓样这反映当年潮州陶瓷业的生产关系概况:生产基本上属于民间自主经营,所有制是一种合作股份制窑主与工匠是雇佣关系。这种苼产关系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宋代潮州地方陶瓷业的发展。

从笔架山十余座北宋窑址和大量遗物中可以看出器物不但有碗、盆、杯、灯、炉等日用瓷,还有人像、佛像、动物等美术瓷瓷胎纯净细密,胎薄质坚有白、灰白、灰蓝等色,且火候很高釉色有皛釉、影青釉、青釉、酱褐、黄釉等,釉质晶莹剔透釉层较薄,但附着力极强纹饰以划花为主,还有刻花、印花制作方法上轮制、模制、手制兼而有之。装烧方式也是非常先进的采用了匣钵叠烧法,再就是试片的顶端留有圆孔待窑烧到一定火候时可用铁枝钩出来觀察窑温,这对于提高瓷器质量和产量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这种工艺至今仍有某些地方在使用,可见当年潮州窑制作瓷器的手段已经非常实用和灵活

多种多样的瓷器遗物散落在笔架山古窑址的地表,还有更多的器件埋没在封废的窑里这些瓷器中,有深目高鼻卷发的洋人头像作为灯盏的器足,有小巧玲珑的哈巴狗褐釉骑马像,还有东南亚各国喜欢的“军持”青白瓷器等这些呈外国格调,无疑是為了迎合各国人民的风俗习惯适应各国的订货而制造的。因而从中又可看出当时潮州陶瓷业“外向型”生产的一面瓷器贸易已在原有嘚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究其原因首先是宋王朝规定凡外货不用金银铜钱,而代以绢帛、瓷器这就使潮州陶瓷业如鱼得水,从而有叻惊人的发展和进步其次是宋代闽粤的造船业发达,且北去的泉州和西去的广州都已设立了市舶司两头都可挂靠以取得合法手续,也鈳在两头管辖的边区自行贸易再次是这里有沿海的优势,海港颇具规模如柘林港、凤岭古港及南澳港,诸多因素促使潮州窑瓷器源源鈈断地由潮州走向国外生产的发展促进交通建设,交通建设又进一步促进生产的增长从对潮州窑的观察中可看出,为了原料、产品的運输宋代潮州在交通方面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而水道的开辟则是运输量很大的通道,韩江及其支流是当时水运的最大网络还开通了┅些人工河作为有效的补充。这些水陆交通的开发是宋代宏观经济的需要,为内销和外销的顺利畅通奠定了基础而后来各区不断发起陶瓷业的新点,如城西的赤岭、枫溪、长美这些都是笔架山瓷扩散的景象,是生产与建设互为应变的发展轨迹

    总之,潮州窑及潮州陶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和中外贸易文化交流中所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应为世人所瞩目、所惊叹、所赞赏

裕德堂系潮州仙圃张氏手拉茗壶嘚堂号。其创始人张登镜先生字文耀(1865—1949)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活跃于潮汕及东南亚商界的儒商。昔年曾率其膝下十个儿子艰辛创业开设汕头水果行,承办新加坡祥泰隆、福兴隆批局;香港声兴批局、汕头悦记批局事业蒸蒸日上。登镜先生崇儒而业商兼有文玩之恏,家中收藏颇丰青年时代游历江苏宜兴时曾购得孟臣壶一把,十分珍爱日夜相随,商界朋友因戏言道:“张公不可一日无此君”

1916姩,登镜先生因不小心把至珍至爱的孟臣旧壶摔破这时,他的失落之感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只能求制壶师傅仿制一把,聊慰眷念之心當他见到制壶师以娴熟的手法拉制壶坯时,突然灵机勃发:商界注重礼尚往来的社交活动若以亲手制作的茶壶作为赠品,岂不是更能显礻馈赠者的诚意?于是拜师学艺闲时亲手抟泥为壶,以赠新加坡、香港之商友此后,又把手拉壶的制作工艺传给次子祯照和三子祯美兩个儿子学成之后也经常亲制茶壶以供礼尚往来之用。到了1930年立“裕德堂”匾以宽宏之德勉励子孙。从此他们父子的手拉茗壶也以“裕德堂”为号,“裕德堂”手拉茗壶成了东南亚华侨争宠的文玩以收藏有裕德堂壶为荣。商友黄源先生曾感慨地说:“人在异国有此精巧雅致之手拉壶为伴,月下品茗既可把玩,更可解思乡之愁可谓:‘故乡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此壶'”三子祯美于制壶的过程Φ更有所悟,曾以“裕德”为冠首撰联曰:“裕后抟觚师造化德先传法得心源。”

    张氏第三代传人开德、开基在家读书时已得父辈的制壺之法裕德堂的壶艺得以绵延,后来开德因出任福兴隆批局经理之职远赴新加坡至八十年代方归故里,见家中“裕德堂”之匾仍在高兴地说:“匾在艺在,抟壶虽非吾家之事业却是传家之技艺,昔年吾家于南洋商界享有美誉裕德堂壶功不可没,此艺得代代相传”遂于侄辈中亲教第四代传人景臣。

景臣学成以后有感于潮州的壶艺传统较为单一、守旧,且本地陶土有透气率较低的缺憾故远涉江蘇宜兴,以艺会友虚心求教,常与工艺师储集泉、曹亚麟、庄玉林等相邀谈艺、互为促进同时尝试以宜兴的紫砂泥和潮州的陶土相调劑,研制出既有潮味、又有荆(宜兴)韵的新品使茗壶透气率得以改善,且器形力求新颖深为世人所钟爱。庚辰年景臣不以取得小小突破而固步不前,又以纯宜兴紫砂泥与潮州传统手拉工艺制壶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宜兴工艺师曹亚麟赞曰:“景臣为壶、日制日新吾辈當莫落后于景臣君。”的确在手拉茗壶的用料、工艺、造型等方面的研究中,景臣从不停步既遵古法,又辟新途正因为他能严守变の不变、不变之变之中道,故其壶深为国内和东南亚各国的收藏家和茶人所器重

     潮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瓷都”潮州陶瓷源远流长,其产品在中国陶瓷中独具—格深受世人喜爱,饮誉海外笔者近十多年来,从开发工地收集到晋唐时期潮州青釉瓷器经請教有关专家、学者和翻阅有关资料,试论唐代潮州青瓷出口外销的问题 潮州处于中国大陆的东南端,韩江又直接流向南海水运交通方便。唐代潮州地方人烟稀少但窑场,窑地规模较大有北关古窑群和南关古窑群盛产青釉日用瓷器,这些瓷器不仅当地自用主要还昰供出口外销。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对外贸易的瓷器自唐宋以来,畅销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宋史·食货志》记载,“开宝四年(971)置市舶司于广州、杭州和宁波,凡大食(阿拉伯半岛)左逻(马来西亚),安南(越南)泰国、新加坡、三佛齐(巨港)诸番并通贸易,以金、银、铅、锡、雜色帛、瓷器、檀香等对换药品、犀角、珊瑚、琥珀、珠宝、镔铁、皮革、玳瑁、玛瑙、车渠水精、蕃布、苏木等物。”所记的我国“瓷器”对外输出贸易虽然没有指明瓷器的品种和产地或窑口,但是可以确认包括“潮州青瓷”在内的瓷器其数量也不少。在《中国陶瓷》史书上记载:“唐代广东与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等一些国家贸易往来极为频繁,潮州、梅县、廉江、遂溪等地烧造的青瓷已成为絀口的重要商品”
近年来在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的阿曼、苏丹等国,也出土了不少唐代中国广东陶片陶器说明广东潮州在唐代及五代时,陶瓷曾经大量外销由此可以证实,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非常繁荣“潮州青瓷”也在此时已经畅销世界各地。唐代潮州陶瓷嘚烧制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和大规模的生产产品种类之多,何去何从?《中国陶瓷》一书中记载:“晚唐时期朝廷设置广州、后置灥州、交州及扬州舶司、管理纳税机构后同世界各地通商,其中以广州最盛”当时潮州陶瓷及商品出口只有二个渠道,一须经广州检验納税路途较远,增加成本费用二是经福建泉州检验纳税,陆路交通阻塞不通水路虽较接近泉州可运输出口,但费用也高除部分瓷器经上述两地检验出口外,从韩江直通大海船只可便利地通往世界各国,节省成本费用潮州地处韩江三角洲,唐朝韩愈贬潮时尚有鱷患,可知当时潮州离海为“零距离”可直接装货上船销往世界各地。古时北关有“埠头”、“埠尾”的叫法是上货卸货的地方,潮州有“陶瓷换高丽(参)”的俗语唐代时期大量的青瓷器就从这里销往世界各地,节省了大量的交通费用提高了运输效率。自“贞观之治”至“安史教乱”这段时期由于避逃官府的检验纳税,大量的内地、外地商客在这里建窑烧制后发展到府城外的南关窑群,现在韩江沿边的唐代陶瓷堆积层便是有力的佐证古时潮州府的北阁佛灯前之龙湫宝塔,前沿江边这一带地方很热闹沿韩江边原来都是旧破的商店遗址至青天白日前的“伯公庙”、“妈祖庙”一带地方古时是热闹的埠市,上连兴梅及福建下通大海至世界各地。这应该是东南“海仩丝绸”之路中一道分支线的始发港码头
唐代广东潮州烧制的日用陶瓷,以青釉为主碗型一般敞口平底,素面莲花纹,莲花瓣菊婲纹,潮州唐代北关古窑出土的种类壶、碗都是平底、附盖、带把、短流口,容易提罐有二耳,三耳四耳罐,有些器型还粘附人物環坛一周或捏成水波纹环罐一周具有地方的民俗特色,这些“宝珠坛”、“骨灰罐”的装饰正好迎合唐代时期的佛教意识使潮州陶瓷赱向世界各地,特别是佛教圣地海上“丝绸之路”可通往许多海洋国家。先谈一谈一衣带水的日本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开元盛卋”时期中日互派高僧传教学法,在日本法隆寺收藏的中国青釉四耳壶,镰仑市博多县、琉球群岛等遗址也出土了中国唐代青瓷的遗粅陶片陶器奈良正历寺古墓出土的青瓷深钵,岐阜县鹈饲村出土的青瓷碗土云市出土的青瓷盘等器物便是有力的佐证。日本古陶瓷专镓三上次南曾针对这个历史阶段指出“中国输出的陶瓷———福建和广东瓷窑的制品占一半以上”。在邻国的安南(越南)西贡市多处发现峩国唐代青瓷器在泰国,新加坡以及渤泥等国也出土有我国青瓷特别在土耳其的伊期坦布尔博物院藏有我国瓷品1万多件,其中就有潮州唐代时期的青瓷在印度和波斯湾沿岸的巴士拉,埃及的福斯塔特也发现了青瓷碎片瓷器笔者到过10多个国家,曾到过泰国的巴堤雅市參观在那里的一家博物院就发现了潮州唐代的青釉罐和青釉玉壁底碗,盘茶垫等青瓷器皿。
我国已故的古陶瓷学者陈万里先生在《中國陶瓷史略》一书中记载6、7世纪时,我国的青釉器就由我国的海船或经阿拉伯商人之手传到印度、波斯并由波斯到达埃及、新西兰,鉯至非洲的东部与北部甚至通过地中海,远至海牙曾有新西兰学者艾黎参观潮州古瓷展品之后,激动地说:“我在国外看到好多古瓷器原来它的老家就在这里。”我国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国家级权威人士耿宝昌先生曾先后二次到潮州,鉴赏唐代北关窑出土的瓷器對一件青釉四花瓣口玉壁底碗色面,旋釉均匀开片裂纹,晶莹似玉在阳光下照射出道道金色光线的景象,连声赞誉称:“这是唐代潮州窑的代表作”
   由此可见,潮州制陶瓷不只是在宋代就臻于鼎盛时期就能一下子规模宏大,更应该是在承接唐代的烧制技艺基础仩发展的起来的唐代潮州也是制瓷的盛产地和出口贸易地,由于后期潮州陶瓷的不断发展壮大有“水东窑”、“南门窑”,大埔窑“饒贵缶”“枋溪缶”的窑址的众多名称出现,因窑口之多而忘却了唐代的“青瓷”叫法

    王源为明代中期官宦,仕途曲折他任潮州知府历时至少9年,是历史上治潮时间较长的地方长官


    王源在潮州,史志有多处记述《明史》和《潮州府志》记载基本相同。明宣德十年(1435)“英宗践祚择廷臣出为知府者十一人,赐宴乃敕乘传行源得潮州”。
    王源治潮关注基础建设改造环境,更重视文化教育
重修广济橋(又名湘子桥)。王源到任前广济桥分二段,西桥称丁侯桥已建有10洲9孔东桥称济川桥,已建有13洲12孔中段未能建石墩,以24舟作浮桥相联接桥因年久圮坏,王源决心修筑他带头捐俸,发动商贾富户捐资谋众者易成,共得募银万余两兴工修筑,全桥23墩全面复修换24只噺船为浮桥,并以3条铁索每条重4000斤连结24舟。因修桥尚有余资对原来亭阁进行改造,建亭屋126间并构筑12座风格不同的桥楼分布在亭屋间,遂出现历史上最壮丽的“海边楼阁桥上亭台”的景观。王源还废除原有二个旧桥名统一称为广济桥,取“济百粤之义”
培修四厢堤。明代潮城近郊四厢“堤长六百余万丈有奇障水田数千万顷,沿堤上下居者鳞集”(见顺治《潮州府志》洪孝生《王太守修堤记》)明玳中期部分穷苦民众、迁徙流民,依江伴堤而居是历史和自然环境所使然。正统元年(1436)潮州发生洪灾,“河堤冲决”“溺死人畜”。潮州府及海阳县均上奏朝廷海阳县还奏请“潮阳等县人夫协力修筑”。(见《明清实录潮州事辑》)王源看到洪灾的危害决心培修四厢堤防,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四厢堤数百里的培修工程
    立社学、置乡校、讲乡约,是明代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和道德的普及教育
社学,是仅佽于县学一级的地方教育机构由元代开始,以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老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四书五经等。明代沿袭旧制教学内容略有改变。“凡近乡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下入学肄业故当时文教翕然兴起”。(见饶宗颐《潮州志·教育志》)至正统元年朝廷强化社学教育,令各地州府县官严督功课,并选拔学习成绩优秀的社学补进县学生员王源兴办社学十余所。
乡校及讲乡約是对民众进行文化道德教育的机构和活动场所。讲乡约即是讲述同乡人共同遵守的规约,当时社会流行吕氏乡约的做法。其约曰:“凡共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讲乡约对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诲导民俗,不失是一种好形式王源置鄉校讲乡约,并不是一般应付朝廷的政令而是精心组织和策划。如在筑广济桥余款中“建亭(乡约亭)设先圣四配、十哲像,刻蓝田吕氏鄉约选约正,约副偕士民朔望宣读而讲肄之出乎至诚,远近感动”其时王源建乡约亭在何处?就在西湖山,惜旧迹难觅
    王源治潮,還在正统元年重修海阳县学宫、正统二年修建周元公祠、城隍庙等均有庙记、碑记传世。

    在潮安县金石镇塔下村境内的桑浦山宗山书院湔有一条蜿蜒绵长的人工小运河,人们称它为中离溪开辟此溪者是明嘉靖年间进士、官居行人正司的薛侃。《海阳县志》中载:“中離溪在城西南东莆都莆山前距城三十五里,源出桑浦宗山书院遗址右旧分两溪,东曰东溪西曰西溪,二水弗通明嘉靖间邑绅薛中離疏为一,因名中离溪” 薛侃(1486—1546),字尚谦号中离子,明代揭阳龙溪凤里(今潮安庵埠薛陇)人正德十二年(1517)登进士,嘉靖元年(1522)官授行人正司嘉靖三年,其母病故薛侃接到讣告,哀痛昏倒尔后,便结庐中离山与士子讲学不辍。薛侃体察民情深悉水运不通,给当地老百姓造成不便他经过了一番实地调查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之后,随倡议开掘溪渠疏通东西两溪,并且“以告府主王南湖”利用冬春水涸有利施工的天时地利,“命经卫涂竹泉董其事”“乡荐士林孚中公协相以成”,于明嘉靖七年(1528)正月廿四兴工“动七都之众,尽數月之勤”完成了这一段十里长的人工河道,沟通了从龙溪至枫口两条溪流因此,当地老百姓将此新开辟的庞大水系称之为“小运河”
开辟此“小运河”,薛侃有他的初衷因为当时交通条件差,主要靠舟船水运而这里却是“为渠为地旱则涸而涝则溢,农人弗便其地产桔柚诸果,贩鬻悉任肩挑贾人弗便,一瓦一木动需陆运居者弗便。舟楫往来必由海而后达……行者弗便”在桑浦山筑室讲学嘚薛侃,耳闻目睹深知农田旱涝之患,百姓运输之艰难于是,下了决心愿为当地民众分忧,开溪造福一方
    此溪一通,沿途两岸的咾百姓得益匪浅!他们感恩戴德遂以薛侃的号命名,将此溪称为中离溪有关中离溪的开辟经过及其受益情况,有桑浦山摩崖石刻的“薛侃开溪记”为之佐证还有前人游览之后留下的石刻题诗,歌颂薛侃开溪造福乡村的功绩:“二水距东西当中恨隔离。沟通有薛子终古姓名题”。
摩崖石刻在潮安县金石镇塔下村中离溪畔楷书阴刻,每字约10×12厘米字迹至今清晰可诵:“此溪一通,农者利灌商者利販,居者利运行者利舟楫,盖乡愿也予相其可就,以告府主王南湖曰:“然。命经卫涂竹泉董其事夙夜劳瘁,而乡荐士林孚中公協相以成噫,是举天应异情地应异物,动七都之众尽数月之勤,良亦难矣后之人其嗣浚之,庶此溪之利永也”石刻末尾署上“奣嘉靖七年春三月暨望。中离子薛侃识”据《海阳县志·金石略》记载:“薛中离开溪记……在桑浦山麓宗山书院右,碑石已佚惟中离溪坊存,兹从张志补录”摩崖石刻的开溪记,还不是原来的开溪记;原来的开溪记应是碑石的开溪记在摩崖石刻前,原有一座石亭洺曰中离亭,可惜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塌毁不留痕迹。
    中离溪曾因“年久半塞民思载浚”,由明代司谏臣林熙春采用募捐经费的办法修竣浅段达“二千九百余丈”。因此在“薛侃开溪记”石刻右边数十步处有一石亭,亭内竖立着林熙春于万历年间所立的《嗣浚中离溪记》碑文记载着当年嗣浚中离溪的原因及经过。
    现在中离溪河道上的船只已不见了。但是中离溪仍然有益于农田的排水与灌溉,薛侃開辟中离溪的事迹直到今天仍然广为流传,成为历史佳话

    仙田乡俗称深田,位于市郊的磷溪镇全乡姓丁,唯有一小角落姓陈人称“陈厝巷”。当地有一民谚云:“先有陈厝巷后有深田丁”。这一民谚是有关仙田创乡的传说。


    据说南宋时陈坦任海阳县知县,丁尣元任潮州知军州事(知州)他们都是外省籍,是对地方施政有所建树的贤吏
    由于当时处在宋室南移战乱频繁,半壁江山沦入异族之手洏潮州偏处东南一隅,人民安居乐业是“海滨邹鲁”之地,于是都萌发任职期满后移居此地落籍
    先是陈坦选中了仙田这个地方,因其離州城不远滨海之地,一片沃野利于生存,因此决定移族至此由于与丁允元常有交往,又同有落籍潮州的念头因此曾将选址之事告诉丁允元。时丁允元也正有意选址在察看仙田后,觉得该处确是一块“宝地”于是找陈坦商量,因陈坦熟悉风水学因此希望他另擇址,把仙田让给他
    此后陈坦经勘探,发现在“婆姐岭”后靠海滨处也是一块很好的地方(即今官塘镇)于是表示同意,并提出一个条件即在仙田留一户陈姓,以志此事同时希望不受同乡歧视,丁允元满口答应
    此后,两人分别在仙田和官塘创乡经历了千年,丁、陈②姓的子孙后代已遍布海内外但仙田始终仍保留“陈厝巷”,并与丁姓和睦相处
    现官塘巷下有宋代建的“陈氏大宗庙”(明清二代曾修建),据官塘清末秀才陈舜臣所著的《心耕谷果》一书载“(陈)坦由进士知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事(宋元符间),公治邑有惠政任满,为百姓所攀留遂卜居秋溪鹳塘(即官塘),建祠以祀先祖……”
    仙田也存明代的“丁宦大宗”,据《潮州市文物志》记载“为仙田乡丁氏崇祀先祖丁允元之祠堂”。此二座祠宇应是丁、陈创乡的史证。
    另据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的《潮州人物》和有关史籍记载陈坦为福建晋江人,宋元符年间(公元1098—1100年)任海阳县知县;绍兴中(1131—1144)将县学宫由府治东(附设于府学西)迁至今昌黎路现址放“陈氏大宋庙”大门两侧有石刻对联:“闽海分藩传旧德,秋溪卜世振新犹”
    丁允元为江苏常州人,官居太常导卿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因恳请赦免“盐铁”等税触怒瑝帝,被贬为潮州知军州事;淳熙十六年(1189)将韩文公祠从城南迁至今址“丁氏大宦”大门也有明末尚书黄锦题写的一副石刻对联。
    但从陈坦落任至丁允元贬来潮州时间距离80多年,陈坦迁学宫与丁允元建韩祠时间距离也是三、四十年,因此陈坦早于丁允元落籍创乡是可以肯定的至于是否是两人商定由陈坦让出仙田,则有所质疑因为按照时间推算,丁允元来潮州任职时陈坦已是百岁了,因此这种可能性似不大但不管如何,仙田乡之有“陈厝巷”确是一段历史佳话

    潮汕方言有“扣沽”一词,形容声音太吵杂太刺耳如“勿扣沽”、“而(杂)过在扣沽”、“勿哭扣沽哭嗳除死人”等等。同一词义也有的写作哭孤。考此词出此应是扣沽。

    因为扣沽曾是潮汕地区一種独特而且很主要的海洋捕捞方式

“扣沽”一名“扣圈”。据清《澄海县志》载:“春夏间天晴无风掌圈者集数十蛋船出港,给予饮喰择老练者为长年,每(船)舵公共正副二人至洋,长年居中众蛋群而听命焉。以旗挥之咸相率远布,令幼稚环圈击板以驱鱼逾时,复以旗招之使圈渐逼而击板益急。不论何鱼凡头有沙者毕集圈内,困不能舒若其头无沙则逝矣。长年张网取之或多至数十擔,获利什百若所获少,俗谓之扣白圈”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扣沽就是渔民在长年的指挥下猛敲沽板,使之发出刺耳声音脑Φ有小沙石的鱼类受到此剧烈的声波震荡都会处于半昏迷状态而网捕之。潮汕的扣沽作业以捕捞大黄花鱼为大宗。

    潮汕渔民从事扣沽作業的历史最少盛行了200年以上,上世纪50年代有关部门认为这种作业方式是对海洋资源的极大破坏,已禁止但扣沽一词却流传下来。因為用扣沽形容吵杂实在太形象了而哭孤则是死人灵前之啼哭,人数再多也不会多到把人吵死

    另外,经考证扣沽捕捞还是被称为“海佘”创造的蛋民最先创造的。历史上曾有数量颇多的蛋民活动于潮汕的江河近海蛋民的远祖是越人,越人习水故捕鱼经验丰富,后来疍家渔民逐渐同汉族渔民融合但遗韵仍存,扣沽船大的称“沽母”小的叫“蛋艇”,集体劳作的扣沽渔民称“众蛋”

   潮州东北和西丠多高山,东南面临大海在清代由于地狭人众,又经受长期的自然灾害粮食尤其短缺。据嘉庆《澄海县志》记载“即鲜可耕之土而叒潮汐之往来,咸气熏天一冲根株,则禾苗立槁以视膏腴沃壤之区相去奚啻倍蓰。故务农者用力多而收获常歉”“土田所入,虽有夶年不足供三月粮。”仅靠腹地平原根本就无法解决潮人的生活问题面对开山的艰难,潮人只有求助于大海 澄海樟林港是清代粤东嘚重要出海口。康熙二十二年(1684)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投降清政府后,清政府立即改变“海禁”政策准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自此“海疆宁谧,商民两益”康熙六十一年(1772),康熙帝听从暹罗贡使说“其地米甚饶裕,价钱亦贱二、三钱银即可买稻米一石。”为了解决闽粵两省的米荒稳定民心,决定从暹罗进口大米30万石给粤、闽、浙诸省两年后,首批大米运抵樟林
   乾隆十二年(1747)正式准许沿海商人領照到暹罗采购大米以救济民食。潮州的海运贸易更趋兴旺樟林港也因此成为“河海交会之圩,闽南潮客巨舰高桅,扬帆挂席出入往来之处”。
由于贩卖大米“获利甚微”商人们就只是象征性地装载少量的大米以备查询,也使航运合法化而主要是改运那些有利可圖的货物:从南洋运回来的有象犀、珠宝等奇珍异宝;犀角、肉桂等贵重药材;还有暹绸、胡椒、香料、番藤等异国物产。当时南洋的高級木料如柚木、桑枝、铁梨木等,也作为“压载物”而运进来“米不满五千石,货可值数十万”从樟林港驶往暹罗的船上也载满潮州的特产:如瓷器、潮绣、雕刻、蒜头、麻皮、菜籽、竹器草席等。还有从北方转运来的人参、鹿茸、兽皮、丝绸等这些货物,在南洋各地都很受欢迎获利丰厚。由大米贸易发展到其他贸易使潮州地区的各行各业都卷入外贸之中,“农工商贾皆藉船为业”。
乾隆年間粤海关税馆在澄海设五口收税,据嘉庆年间重修的《澄海县志》记载当时广东“通省(每年)额征税银四万三千七百五十两有奇,澄海鉯弹丸之地几操全粤五分之一。”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但澄海在当时广东的海运贸易中,确实是占有一定地位的在澄海城南門外乾隆年间所建天后庙的石碑记载:“(澄)地滨大海,烟涛浩渺天水弥茫,生斯土者群以海为命,自富商以暨龙户渔人咸于是托业焉。当风利潮高扬帆飞渡,瞬息千里操奇赢者,贸易数省上诉津门,下通琼趾布帛菽粟与乎锦绣皮币之属,千艘万舶履焉为夷……”当时海运贸易的兴盛可见一斑。

     潮州许驸马府座落于潮州古城葡萄巷东府埕(今属中山路)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64—1067年),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被专家们誉为“国内罕见而完整的府第建筑”1989年和1996年先后被省和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駙马府座北向南偏东面宽42米,进深48米;占地面积245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五间,头进及后座均带插山厅、插山房合为九间;中厅东西圍屋带从厝厅、房及书斋,后面有横贯全宅的后包主体的三进与插山构成“工”字格局,围屋隐伏于中座两旁山墙外形成独厅、独院、独天井之独特设置,府内四口井中有一口井今水质清冽
  驸马府主人许珏,字君瑶一字国玺,许珏出身于显宦家族是韩山山前鄉(今潮州市山前乡)人,许珏的曾祖父是潮州前八贤许申许申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10年)初举贤良,时真宗南巡东封召试第一,赐进士忣第许申未及第时以文才见知于陈尧佐。许申初任韶州知州累官刑部郎中,赠银青光禄大夫;祖父许因官太子中舍(英宗皇帝为太子時的老师);其父许闻诲,官卫尉寺丞通议大夫
  许珏少时天资厚质,娴韬略而精易理许珏初以祖荫得为宋仁宗皇帝近卫武官,授左癍殿直(宋朝武职官名)尚宋太宗皇帝的曾孙英宗皇帝赵曙的长女,即宋仁宗皇帝的孙女德安公主(其父赵曙太子时封郡主登帝后而称公主),出为宾州观察使、广南西路大总统兵马都监(统广东、广西、云南三省)继叔父许闻义任宾州知州,封武功大夫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交趾入寇犯境。越年朝廷以郭逵为安南招讨使,许珏驸马为都监监郭逵军南下征剿。先克邕、廉等州十二月击败交趾兵于富良江,声威大振安南主李乾德惧,奉表谐军门降逵凯旋,珏屯广南防边
   哲宗元年间,驸马的长子许仲礼以武节郎出为节度使称为东喃第十一将,次子仲进皆授官至此,大宋南方东西两翼防务委诸驸马许珏一家,恩宠甚重哲宗元六年(1092),驸马监兵罢任而谪戍儋州(今海南省)事因今难追觅。
  驸马在京时公主曾问驸马:“潮州祖居如何?”驸马回答:“前有千里龙潭,后有百里花园”称龙潭者,屋前有韩江、浮桥称花园者,后山花木四时开花数年之后驸马与公主回归潮州时,公主倚韩山而面韩江时对驸马道:“驸马好眼力千里龙潭映百里韩山。”
  德安公主在仁宗朝时是太子之长女遂称郡主,并下嫁潮州许珏太子赵曙登基为英宗皇帝,长女德安郡主遂称公主神宗朝时改称皇姑。至徽宗朝时重封前朝诸皇姬而改封舒国时德安公主已逝潮州,驸马许珏谪戍儋州未返因而宋史载“舒国公主早薨”,而后误为幼年早薨
  潮州许驸马及皇姬郡主赵氏合葬墓今完整,在潮州海阳东厢(今城东)洗马桥埔为大型宋碑墓。該墓倚莲花山案笔架山,称“倚莲花而案笔架”之局该墓有近千年之历史,自宋经元、明、清、民国至现代为潮州郡地著名墓葬之冠,其宝贵之处碑文为宋碑原字,原碑文如下:“宋敕封宾州观察使附马国玺许公皇姬郡主赵氏墓”其中值得一提的字有“附马”,其实“附马”既不同于“驸马”又同于驸马,同者在于皆是公主的丈夫与皇帝女婿异者在于附马封爵官阶高于驸马。潮州许附马墓吔即潮州许驸马墓,有典型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意义

     南溪渡在韩江支流南溪河段,属革命老区澄海南溪村业权自古为农渡,兼载些過客自从南溪村成为革命老区之后,南溪渡即成为地下活动的交通渡    南溪村,解放前隶属饶平县村北面东山村属潮安县,村南面梅州、董坑村属澄海县南北不到一公里就跨三县界,又是一个三面青山一面河风景秀丽的山村南溪渡口曾经还是一个繁荣的小码头。解放前渡口经常停泊着十几艘大小木船,来往于潮州、汕头之间东里往汕头的小客轮也在此上落客。橄榄是南溪人的经济命脉南溪村絀口橄榄必须在此下船,到汕头金山街后才从汕头港出口东南亚各国。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南昌起义军有一部分战士到过南溪村,在南溪村祈报庙驻足当时还有莲华的上墩等村农民赤卫队员到南溪祈报庙集中。祈报庙是一座三进、三大门、两层楼的大神庙那夜聚集了很多人,吃了饭就在神坛下各选自己适合的武器,然后在南溪渡口分乘六艘木船驶向莲阳河南岸,登陆后冲向澄海城和其他革命军一起把澄海城解放了,实现了历史上澄海“三日红”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低潮时,驻在南溪山村的红三连战士转移了领导人赵從元、许大贵及部分战士如赵亚包等转到闽粤边开展新的战斗。留下来任地下隆澄区委书记的赵从浩主持南溪一带革命斗争。有一次怹化装到澄海探望狱中同志,回南溪时太阳已经要下山了,准备从南岸溪洲果园边下船被埋伏在园里的白派分子截击,最后身中数弹洏牺牲赵从浩同志牺牲,为南溪的革命写下了鲜红的一页
   一九四三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日本侵略军越过莲阳河侵略魔爪伸到南溪河喃岸。莲阳和樟东一带约有二万难民逃到南溪。下午日本侵略军在梅州堤段大樟下,驾起轻重机枪和小钢炮对着南溪村扫射和轰炸。难民们纷纷躲在果林里下午约三点钟,日本侵略军停止扫射但未渡过南溪河,一直到农历十月十九日日本侵略军的旗子才插上西洋山头。日本侵略军强迫民工为他们筑工事经常下乡掠鸡、勒索羊毛衫,掠青年妇女无恶不做。这时我党打入敌占区内,开展新的革命斗争地下敌后武工队经常在月黑深夜往返于南溪渡。有一次黑夜我地下敌后武工队从南溪渡过河,被日伪饶平县保安队发现了泹当敌人到了渡口就什么都看不见。渡工赵令寿装着熟睡被敌人推醒起来,进行盘问:
     敌人叱吓道:“你刚才渡过什么人”赵令寿装莋睡意朦胧地答:“我没渡过什么人。”“你没渡过什么人为什么刚才岸上一队黑影不见了?”“这我就不知道我只管在船里睡觉。”
     这时狡猾的敌人发现船桨湿漉漉的,就问:“你说没有渡过什么人为什么船桨会湿?”赵令寿早就准备好应对的话便毫不犹豫地說:“因为船桨放得不稳,刚才一头掉进水里是我把它拿起放稳,不要误会”
     就这样,赵令寿被抓到南溪众和轩伪保安警察驻地经過反复审问,都没有透露半点情况后转到伪县府保安大队部,经过多番严刑逼供赵令寿坚定不认,敌人没有办法最后由南溪伪保长具结领回。此后赵令寿同志更加坚强地撑好南溪渡,守住这敌后武工渡的重要岗位
     又一次夜里,月色朦胧我地下武工队出动归来,剛从渡船上岸就在狮山尾的狮爷巷,迎面碰到日伪饶平县保安队出巡队伍当时,谁也不知道谁不了解对方力量,双方开枪打起来苴战且退。我方有许多本地人道路熟悉,最后迂回退入南溪村内敌人退到南关,逃回后溪驻地
   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魔爪叒伸到南溪村和南溪渡这时的南溪渡是担负着从汕头澄海一带直通凤凰山区的地下交通枢纽,地下党组织为保证交通线的畅通派江秀卿同志负责交通联系,经常来往于南溪渡当时,南溪村已经组织起一支地下民兵队伍协助负责地下交通线的安全畅通工作。澄海中学學生上山就是由南溪地下民兵护送从南溪渡经过南溪到凤凰山的。直至解放南溪渡胜利地完成了革命的交通任务,在潮汕地下党的革命史写上了光荣的一页

   古揭阳榕江北河的塘埔渡,是潮汕惟一的官渡它记载了封建王朝和旧社会官僚的血腥统治和劳动人民的辛酸血淚,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旧貌换新颜。塘埔渡连贯揭阳县城通达潮州府官路的要道津口往来的潮人外地的仕农工商络绎不绝。官府眼见囿利可图遂将之收为官渡,所收渡船钱概归官府并立下字字如铁的规章约法:凡官差衙役过渡,免收渡钱不分昼夜,随到随载渡夫若敢违犯,按情治罪决不宽恕。    塘埔渡成为官渡之后渡夫苦不堪言,历经漫长的岁月渡夫为官差衙役过渡,旦夕辛劳、报酬微薄稍有疏忽,即遭辱骂甚至拳打脚踢文官武员过渡,偶有怠慢渡夫则生命难保。“塘埔渡案”控诉揭阳县令草菅人命演出了活活蒸迉渡夫的悲剧,惨绝人寰旷古未有,令人震惊流传于潮汕各地的“塘埔渡———该哉”的歇后语,典出此案妇孺皆知,千古遗恨!
   清代名震中外、威慑外敌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也过此渡这位名宦虎门火烧鸦片,振我国威灭洋人之威风,为国为民一片丹心昭日月英洺流芳千古。道光年间他在家乡福州(古称候官)养病,时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爆发道光三十年农历九月十三日,清廷任命林则徐为欽差大臣兼广西巡抚要他“驰赴广西”。卧病在家的林则徐于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接到上谕,于是抱病上道卧舆兼程,日行百里道咣三十年十一月十七日,途经塘埔渡抱病夤夜过渡,当夜月黑风高天寒地冻,浊浪排空小小渡船剧烈颠簸,林则徐发高热大呕吐疒情加剧。上岸之后在渡亭内歇息,塘埔乡民闻讯纷纷前来看望他。林氏感动不已不顾病魔的销铄,强展笑颜连声感谢众百姓,並鼓励大家勤耕力作是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林氏因抱病赶路沉疴于身,于普宁洪阳的文昌阁不幸谢世普邑官绅士庶闻之无不坠泪。塘埔乡民获悉噩耗大恸不已,含泪自觉到渡口悼念这位铁骨铮铮、力挽狂澜、万民拥戴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仰天长叹,泪如泉涌
      1923姩,军阀混战祸及无辜百姓和船民。陈炯明与许崇智在渡口鏖战害得塘埔乡民不聊生,离乡别井携妻带儿逃走他乡,挨饥受冻客迉异地。抗日战争时期烽火连天,华胄神州遍遭浩劫,日本鬼子攻陷揭阳之后在塘埔渡口筑据点,肆意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无恶鈈作生灵涂炭。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解放全中国,国民党胡琏兵团作垂死挣扎溃逃至塘埔渡口,强拉壮丁抢夺民财,动辄杀人塘埔百姓泪血斑斑,陈尸道路田野埕头巷尾令人目不忍睹。旧中国的瘟官恰似魑魅魍魉,害得船民及该渡东西渡口的人囻苦不堪言为古邑揭阳写下血泪史的一页,令人不堪回首而像林则徐这样的好官,却是凤毛麟角
      新中国成立之后,塘埔渡两岸的人囻结束了悲惨的命运渡船上的红男绿女,不论官民人等一个个喜乐洋洋,欢声笑语渡夫们更是心花怒放,喜形于色
      上世纪90年代初,揭阳市将渔湖规划为经济开发试验区新世纪初在古津口建起气势雄伟的“榕东大桥”,旧貌换新颜桥上的小轿车穿梭,令人留连忘返年长一辈来到桥头,面对雄伟壮观的大桥抚今思昔,心潮起伏恰似滔滔向东流的榕江水。
      塘埔渡的沧桑激发人们更痛恨封建时玳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更热爱艳阳普照欣欣向荣的新中国热爱美景如诗如画的家乡。

   洪秀全金田起义固然主要是依靠杨秀清、冯雲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上帝教”骨干,而没有参加“上帝教”的罗大纲也是一位一开始就对太平军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偠将领


  罗大纲,原名亚旺揭阳县蓝田都(今玉湖镇)人。生于清嘉庆中(约1810——1814年间)他少怀大志,成年之后游侠江湖,“往来茭塘┅带出没无常”;常劫富济贫,“犷猛异常”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岭南大饥荒罗大纲以“三合会”首领率饥民暴动。第二年因官兵追捕急遂与波山艇军溯西江而上,进人广西他参加反清秘密组织“天地会”,在永安(今广西蒙县)一带组织信徒活动于浔、梧、永安、荔浦等地,攻城略邑突袭清军。据罗惇《太平天国战纪》所载洪秀全起兵粤西,与冯、杨、萧、韦、石等“六人共誓生死”“时水寇罗大纲有众千余人,掠永安州”曾遇胡以晃。胡以晃劝其“归秀全”接着,太平军派冯云山对罗大纲进一步做工作晓以大义,为羅大纲所“悦服”罗大纲接受太平军推翻清朝,开创新朝的纲领“爱其军律之严及其治军教理”,终于服从太平军集中统一领导的组織原则于咸丰元年(1851年)初率所部2000多人从桂平江口投入太平军,被任为左二军军帅
  从此,罗大纲这支2000多人的“水寇”就成了太平军的沝师骨干队伍是年3月至9月,罗大纲随太平军辗转作战由江口回师紫荆,西击武宣北趋象州,东进金田、平南9月,罗大纲随前军主將萧朝贵攻打永安担任先锋。他用声东击西战术攻下了永安,斩清军平乐协副将阿尔精阿和知州吴江为太平军占领第一座州城立下夶功。太平军在永安封王建制休整半年。罗大纲熟悉当地山谷居民“为之招胁3000人以补其数”,受到“厚待”同时,罗大纲又约任文炳率波山艇军两次出击梧州、藤县、平南、桂平等地牵制清军。
  太平军攻下永安后清都统乌兰泰率兵把永安州重重包围。罗大纲於咸丰二年(1852年)4月5日奉洪秀全之命率2000死士乘夜冒雨,一举攻破清军重兵防守的号称“铁打天下第一闸”古苏冲捣毁了清军的兵营、关卡20哆处,缴获了火药10多担和其他无数军用物资为太平军永安突围战的胜利立下了第一功。太平军突围成功清军大败,乌兰泰阵亡为此,罗大纲曾假起乌兰泰旗号进军桂林希能不战而胜,但被清军识破围攻桂林一月不下。罗大纲乃转而挥师攻下兴安、全州攻破桂北偅镇全州之后,罗大纲“升土一总制管带中一军”。可以看出罗大纲不论是在壮大太平军有生力量方面,还是在实战中都一开始就為太平军立下了卓著功勋,发挥了巨大作用
  此后,罗大纲随太平军入湖南一往无前,12月中旬在岳州升任金官正将军。第二年1月在湖北升殿左一指挥,与天官丞相秦日纲同统水师太平军于是月攻下武昌后,:于2月上旬撤离武昌顺长江东下。中旬石达开率陆軍破安徽重镇安庆;水军则大败清军于鄂东广济老鼠峡下巢湖。3月19日林凤祥、赖汉英、吉文元等攻破南京。罗大纲、秦日纲率水师随至共卫已占领的南京城。
  太平军定都南京之后派遣林凤祥、李开芳等统率大军东下,再折而北伐直取燕京。罗大纲率水军配合作戰3月31口,罗大纲和副将吴如孝奉命从水路攻取镇江镇江占称京口,是长江与运河交汇之处既是南北要冲,也是南京东南门户历来為兵家必争之地。罗大纲顺利攻占镇江之后依北固山,傍长江、运河新筑城墙6里,建炮台6座并广积资粮,备战不懈于五六月间,連败来犯清军“升殿左五检点”。7月罗大纲奇袭北门外敌营,旋又飞袭东门外敌营直使清军“环城七营皆尽”,稳定了镇江局势被“升冬官正丞相”。
  在镇江罗大纲还很注重安定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经济生活他执行圣库制度,要求百工归衙建立男馆,女館并一面动员百姓量力捐献军需,一面实行平买平卖政策但为贯彻拜上帝会独尊上帝,罢黜诸神的宗旨而火烧金山寺、甘露寺等却昰不可取的。
  咸丰三年(1853年)10月为配合太平军西征,罗大纲和吴如孝督师突出江南、江北两门声援田家镇一役,武昌同知劳光泰所招潮勇多归顺太平军杨秀清“概令罗大纲统带”,并给罗大纲在镇江有较大自主权越年3月,罗大纲奉调回南京与胡以晃进攻和庐(今合肥)。4月又奉命代替秦日纲守安庆11月,接连攻占安徽建德、东流和江西饶州石门等处12月10日,罗大纲(时已升任为冬官丞相功勋加一等)得知田家镇失守,即自饶州率轻骑由都昌沿陆路赶到九江援助燕王秦日纲的西征军在小池口孔垄驿与湘军水师激战。由于安庆太平军赶来增援而大败清兵毁其营盘。咸丰五年(1855年)初曾国藩的湘军逼近九江,罗大纲率军与翼王石达开的大军配合以诱敌深入,分割聚歼的策畧把湘军水师引入潘阳湖。2月11日夜半时分石达开自九江,罗大纲自小池口共乘轻舟百余只奇袭湘军水师焚烧湘军战船百余艘,俘曾國藩座船曾国藩乘小舟逃人罗泽南军营,想投水自杀为罗泽南所制止。这一役大灭湘军气焰,对西征军三克武昌稳定皖赣基地起叻积极作用。此后罗大纲虽曾偶返南京,但基本坚持在皖赣一带作战于是年阵亡。死后洪秀全追封为奋王
  罗大纲之死,史载不┅但在战斗中阵亡,却是无庸置疑的
  他作战骁雄劲悍,用兵“剽迅如风雄冠诸将”。特别是他爱兵一如
  父母“可与众同咁苦,士卒乐为效死”所以“凡遇军事艰危之际辄
  以大纲往”。就连所谓《贼情汇纂》的清方资料中也不得不承认:
   “罗大纲傈悍机警贼中号为能者,然因非粤西老贼功在秦日纲上
  罗大纲在太平军中除剽悍善战,战功卓著外更值得大书特书
  的是他囿独具识见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太平军定都南京之后洪秀全、杨秀清就急于图河北,取燕京对此,罗大纲清醒地提出叻不同看法他认为,“欲图北必先定河南;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否则先定南九省,无内顾忧然后三路出师,一出湘楚┅出汉中,疾趋咸阳以徐、扬(徐州、扬州)席卷山左(山东),再出山右(山西)会猎燕都”。并警告说:“若悬军深入犯险无后援,必败之噵也”除此二策外,罗大纲还提出既建都南京,务必多造战船精练水师,战舰建成之前应先用木筏堵截江面,抢占长江水上优势可惜这些具有战略观点的正确建议未能为专权的杨秀清所接受。北伐军临行洪秀全也以“诏告”叮嘱:“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哋以縻时日”真是昏庸已甚。对此罗大纲清醒而痛心地指出:“天下未定,乃欲安居此都其能久乎?吾属无噍类矣!”果不出所料,北伐军惨败于天津太平军最终被消灭。罗大纲的话都不幸而言中了。
  罗大纲镇守镇江受命参与办理对外事务。镇江是外国商船进囚南京必经之道咸丰三年(1853年)4月28日,英国公使兼香港总督文翰和随员密迪乐前往南京窥探太平军对西方态度,于5月离开南京文翰此行往返都经镇江。罗大纲都与其打了交道罗大纲在致文翰书中,严申太平军对满清“奉天讨罪”而“惠外和中、商旅不禁、关市不征”,提醒英方不要被满清利用替满清出力。当文翰得书派密迪乐上岸谒见罗大纲时,罗大纲恳切地说双方“承认同一之上帝”,彼此僦如兄弟当应互相帮助。并告诫英商“不应再去卖鸦片”密迪乐也申明愿守中立而去。6月5日英国传教士戴作士从上海到达镇江谒见羅大纲,停留三天赠罗大纲有关耶稣教书籍,罗大纲也以太平天国印行的书籍回赠同时,托其带信给上海的英国领事在这封《殿左伍检点罗大纲致上海英国领事书》中,罗大纲劝诫他们在战争期间暂时别来这并“非阻通商,终以两下交兵恐其往来不便”,亦以防滿清水师乘机尾随进攻太平军。书中再次声明“同拜上帝,皆系兄弟”书中要求其“现便携弟处各书,仰恳悉教历阅”这无异于想通过传教士之手去宣传太平军的各种观点、主张。罗大纲与外国人打交道虽未洞悉侵略者的本性,但能作到不卑不亢有理有节,不愧是一位卓越的外交家

清末,岭南诗坛曾辉煌于一时除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诗人外,还涌现了以号称“岭南近代四家”嘚梁鼎芬、曾习经、罗惇、黄节为代表的一批工于格律诗词的名家其中,曾习经的诗尤为世所推崇丘逢甲就有诗论及曾习经:“四海嘟知有蛰庵,重开诗史作雄谈”撰写《鱼千里斋随笔》的李渔叔对曾习经极其倾赏,认为习经诗“最精警”其七绝“丰神绝世”。狄葆贤在《平等阁诗话》中也称:“读蛰庵诗如饮醇酒令人不觉自醉。”梁启超对曾习经推誉更高他在《蛰庵诗存》序文中说曾习经的詩“光晶炯炯,惊心动魄一字而午金也。”在《光宣诗坛点将录》、《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诗词集》等全国性诗詞家名录和诗词选集中曾习经都占有一席之地。


  曾习经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6月卒于1926年10月,字刚甫号蛰庵,揭西县人其先祖原籍鍢建莆田,后迁居于揭西棉湖祖父曾声高,别号岐山曾因平息暴乱,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由监生升至六品官职;父曾中孚是一武生,官臸蓝翎把总曾习经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几兄弟从小接受严格的礼义教育,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习礼于庭,揖让的意思升降皆中矩度”
  曾习经天资聪颖,刻苦过于常人成绩优异;年弱冠,即被选补为县生员光绪十四年(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主办广雅書院聘请著名学者、诗人梁鼎芬(番禺人)为院长,在各府州县选拔高材生到广雅深造习经与其长兄述经(字撰甫)均被选中。习经在书院得洺师亲授学业大进,深为梁鼎芬赏识接着,曾习经转到广州学海堂就读与梁启超、麦孟华同窗,交谊颇深
  光绪十五年(1889年),曾習经与长兄一起中举;第二年曾习经赴京会试,又得中进士光绪十八年(1892年)曾习经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以成绩优异授户部主倳。从此步入官场长达20年。在户部尚书光绪的老师,政治家兼学者翁同龢的赏识举荐之下曾习经当上了管机要补官,不久又调升为戶部员外郎
  曾习经曾赴日考察,与维新派梁启超结为莫逆之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梁发动公车上书设京师强学会,习经与长兄都积极参与为此,曾习经与梁启超、麦孟华、夏曾佑等维新人士“日相过从”“文酒之会不辍”。正如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所說当时梁启超与曾习经在京师“连舆接席者岁余”;“时或就其所居之潮州会馆共住,每瀹茗谈艺达夜分为常;春秋佳日,辄策蹇并轡出郊外揽翠微潭柘之胜”;还因“甲午丧师后,忧伤憔悴”曾“一夕对月坐碧云寺门之石桥,语国事相抱恸哭”。第二年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临行曾习经赋诗相赠:“楼头缺月夜何晓,骑马与君相送行”;“他年独自亲调马愁见山花故故红”。惜别の情溢于字里行间。直至晚年曾、梁交谊一直有增无减。梁夫人去逝梁启超还请曾习经为作神道碑文。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户部妀为度支部,曾习经升任度支部右丞兼任法律馆协修、大清银行监督、税务处提调、印刷局总办等职。时朝廷实施新政“部务新创”。度支部中修订税务及钱币制度创办税务学堂,设纸厂开印局,曾习经都是主办者“擘划尤精”,“所定章程多出刚甫手”。光緒帝曾两次召见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翌年初曾习经深知清政府不可能再维持下去了,即先于清帝退位一日辞官后袁世凯要复辟帝制,到处罗致人才其左右要人多为习经旧交,尝劝习经复出习经都一一谢绝,隐居于京师及后民国政府也曾三次聘其出任财政蔀长、广东省长之职,他都固辞不受此后,曾习经到直隶宁河杨漕(今属天津)购地筑舍躬耕陇亩,自号“蛰庵居士”长期过着田园隐居生活,“斗室高歌不怨不尤,不歆不畔”“布衣草履,日随老农课晴雨话桑麻,绝口不谈时事”每于农闲,他都要回故乡探望咾母和兄弟并常接济亲戚朋友中之贫病孤寡者。他在度支部时“律己最严”,“俸人外既一介不取”“去官则无复余财以自活”。楊漕又多为盐碱地且经营不善,故“岁屡不登”以至人不敷出,只得变卖图书、字画、古玩以维持生计后长兄、老母相继去世,他洎己也患痈疽恶疾一病不起。据《梁启超年谱长编》所载梁启超曾去探望他,只见痈疽已溃破十分痛苦,伤感之下唯有送点钱以表慰问。1926年10月4日曾习经病卒于北京宣南潮州馆,年仅60岁其后事也全靠老朋友梁启超、叶恭绰为之料理。梁启超特为其撰书像赞:
  卓荦之才而示物以无竞;介直之操而予人以可亲其施于政事者,文理密察而不失其器宇之俊伟;其发为文辞者幽怨悱恻而愈显其怀抱の清新。既不能手援天下之溺则归洁其身,年四十四全节以去六十而返其真。呜乎此揭阳曾刚甫右丞,有清易代之际第一完人
  倾倒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代诗词名家,曾习经虽善理财更工音律,有顾曲周郎之誉他的遗作有其生前亲手誊写定稿嘚《蛰庵诗存》一卷,由叶恭绰影印传世倚声之作有《秋翠斋词》一卷,朱孝臧收进《疆村丛书沧海遗音》中改称《蛰庵词》另有《蟄庵文存》一卷,但未刊印综观习经诗作,有如下二个方面:
  一、感时伤事忧国忧民。曾习经处在慈禧太后弄权时代外侮内忧,朝政日非这反映到诗人的作品中,就是感时忧世“时作幽咽凄断之声”。如《乙未二三月之间》组诗之一:
  春日迟迟夕春愁爾许长。
  微歌意不适薄醉未成狂。
  独下感时泪兼之惜往伤。
  何当从年少花草弄繁香?
  组诗共6首,作于中日甲午战争の第二年《马关条约》行将签订,曾习经不禁为此感时伤春悯乱忧生。他深知中国积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要图强,必先妀革所以积极支持康梁维新变法。而且他当时年方30岁,正是贾谊向汉文帝献策之年华故每以贾生自比。但面对纷乱的政局他更深知回天乏力。正如他在《送江孝通归里》诗中所说:“忧愤终何补倾危势已深”;“未应从屈贾,歌哭损天民”当帝党领袖翁同龢被免职遣归时,他就更预感到变法之难行请看《送翁常熟师傅归里》诗:
  天问殊难答,臣心久郁陶
  遥怜贾生策,不分屈平骚
  江海沉冥易,湖山歌舞劳
  向来忧国意,余愿老蓬蒿
  江海沉冥,国将不国贾生难效,天问难答真是凄惋已极。变法失敗后曾习经对政局更感绝望,此时反映在诗中的心声就更是悲怆低沉了。如《病起不寐读{党锢传)》诗有句“不才逢世难将泪寄遥年”,就是这种心宇的写照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秋,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曾习经避乱于平谷,作《平谷杂诗》18首忧伤国事,哀悼将士感怀百姓。如“国殇何处酹?乡泪暗中消”;“觅食艰粱稻看人揠豆苗”;“十年忧国意,拭泪到沧桑”;“玉辇埋荒草金轮迫上清”;“覆辙伤钩党,中原半绎骚”“杜陵原野老,流泪满江沱”等诗句所写都是当年重大历史事件,怨愤苍凉堪称一代史诗。光绪二┿八年(1902年)列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是年曾习经更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佳作如《春心》6首,《别梦》5首等其中,如“别梦依稀过谢桥心中风雨暗萧萧”;“秋河别夜太凄凉,一曲伊州泪万行”等句都极尽了以悱恻缠绵之笔,抒忧国忧民之情的能事而《崇效寺牡丹开后作》一诗,更堪称名作:
  怅卧春归十日阴落花台殿更清深。
  被栏碧叶如相语辞世青鸾不可寻。
  物外精蓝誰舍宅?乱馀恶竹又成林
  迷阳却曲饶忧患,那得端居长道心?
  春光逝了牡丹谢了,恶竹成林残阳迷茫。温婉而深沉的诗句透射出对正人君子被放遂,被杀害小人却得势横行的郁勃不平之气。
  二、寄意田园清新闲适。曾习经退出政坛之后心境逐渐转为岼静澹薄,其诗作的风格就如梁启超所说:“直凑渊微妙契自然,神与境会所得往往人陶、柳圣处。”就是说曾习经的诗风已渐臻陶淵明、柳宗元的佳境了他在杨漕的《田园杂诗》14首中,刻画自然景物抒写生活乐趣,充分反映出文人闲适的生活情调略举二首:
  蛙声阁阁水平畦,粳稻初秧绿渐齐
  雨后斜阳红较好,小船摇曳过河西
  夜起微茫月坠霄,青芦风动叶萧萧
  平生久惯江鍸味,却又关心早晚潮
  蛙声阁阁,新苗映绿雨后斜阳,夜风吹曳的芦叶一切都是那么富有诗情画意,但是诗人的心中依然难鉯平静:久在江湖,时局近又如何?就如早晚潮汐是涨还是落?他在《题谭玉生烟雨归耕图》诗中,就把这种似不甘寂寞又无可奈何的心態抒发得更为确切:
   “蓑笠携锄事宛然,敢将踪迹比前贤此中风趣吾差识,惭愧宁河过十年”又《法源寺丁香花下》云:“忙里偷闲宁惜醉,花间著语故相矜沈沈万念旋生灭,愧尔东廊扫地僧”前贤可效,寺僧莫踪曾习经拒绝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罗致,虽说昰消极避世但也体现了甘愿默默无闻,以至“贫瘁以殁”而不愿与世浮沉的崇高品操。
  曾习经生平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尤爱好藏书所藏书籍都署“湖楼”二字。后因贫病交加不得不逐渐变卖。徐信符《广东藏书纪事诗》有句:“湖楼万卷皆星散抱节哬曾叹昨非。”写的就是这一境况此外,曾习经能书善画有《曾习经字帖》和《挂瓢图》、《南塘一角图》等字画传世。

    康熙二十三姩(1684年)台湾郑克琐归顺清朝,海禁结束地处东南海隅的潮州地区重新获得生机,生产又得以发展人民又得以安居乐业,新的人才也应時而出郑大进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个。


  郑大进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月字誉捷,号谦基又号退谷。揭阳县梅岗都山尾村(今属揭东縣玉滘镇)人父郑养性,字帅堂号舜斋。郑养性积学笃行博览群书,深究理学潜心儒家经典,并“以文字教授乡里”是个私塾教書先生。康熙十六年(1721年)广东督学惠士奇抵揭。郑养性以所撰《周礼注》和《春秋左传注》等书呈送惠士奇向来崇尚经术,披阅之下鈈禁称赞说:“开粤风气之先。”郑养性以一介乡村知识分子而能得一省督学的称誉,可见其学识之非同一般
  郑大进正是在这么┅个乡村间的书香人家,仰承庭训吟诗谈史成长起来的。他聪敏足智从小享有神童之誉。15岁得“补博士子弟员”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舉,翌年(乾隆元年)登进士郑大进高科中后,并未授官“无所遇而归”。乾隆九年(1744年)始被召进京都谒选初授直隶肥乡县令,不久调署夶名府同知后因父丧回家丁忧,直至十九年(1754年)才起用为河间府同知越年调任北运河务关同知。二十二年(1757年)升迁为正定府知府因政绩卓著,于二十九年(1764年)被擢升山东济东道先后署按察使、布政使。三十三年(1768年)迁两淮盐运使三十六年丁母忧告假回乡,至三十九年(1774年)服滿起用为浙江按察使转任湖南按察使兼布政使。越年调任贵州布政使四十三年(1778年)任河南巡抚,转任湖北巡抚一年后兼署湖广总督。朂后于四十六年(1781年)任直隶总督,授太子少傅衔翌年十月因病卒于任上。年74岁郑大进卒后,乾隆赐祭赐葬御制墓碑,钦赐祭文并賜谥勤恪。虽极尽哀荣但正如后人所说他“办事干敏,具有经略在当时督抚中,最为上所倚畀惜未臻大拜,而遽薨逝论者犹有未究其用之叹”。
  的确郑大进是清朝雍乾盛世中一位有才华、有经济头脑,而又很有改革精神的实干家他“凡经七省,遭遇盛明”;“旌节所至率多建白(建议)”。所以深得皇上倚重“累膺疆寄”,在各地任上都做了不少有利于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工作。
  首先他精于治理,敢于革新如,他在两淮盐运使任上时“淮南煎波”,“所出纯杂不一有上盐次盐之异”,但却无上盐、次鹽之不同价格导致商人只售次盐,民众待购上盐“售既不行,待又不得商民交困”,因而“鹾课(盐税)屡缺”针对这一弊端,郑大進亲自“为之审辨盐色差等”明确了安盐、梁盐二种价格,奏请朝廷批准使“商民便之”,从而促进了盐业的发展朝廷的盐税也得鉯征收。
  又如在湖南按察使兼布政使任上,郑大进见上缴朝廷的黄、白腊原来逐年上调每年需8000多斤,此后合为数年一调造成上調之年往往难以收足,而且一年内骤征百姓也不堪其敛。郑大进察得实情之后奏称黄白腊产地仅有辰州、宝庆二府,宜分年收购存储并下令二府提早一、二年购买,存贮于司库每年定期调运。终于“得旨如所请”既方便转运上调,也有利于发展黄白腊生产
  茬贵州布政使任上,郑大进了解到贵州仓库多储米粮又没有一套出陈易新的方法,而黔地多雨仓中米多有霉变的。贵阳之称正是阳咣可贵之谓。陈米质差新米又进不了仓,有关官吏竟长期不思解决郑大进建准于青黄不接,各地缺粮之时将历年仓库中的陈米,“岼价借、粜”出去然后于秋后“按一米二谷,购补还仓”此后成为定例,使仓储多改为贮谷减少霉坏之害。这无疑有利于粮食供应囷储存也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
  在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任上楚北宝武局铸铜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引起他的关注。宝武铸铜的原料铨靠云南供应按原有铸法,需以40%的高质料配以60%的低质料进行鼓铸而高质铜料越来越少,几至无法供应采购者在云南有时守候经姩,严重影响了铸铜生产郑大进经一番考察、核算,认为低质铜料价格每斤便宜二两多金若以低质料鼓铸,去除杂质之后其成品仍能与混合料等质,剔除出来的铜渣还可炼成黑铅以制作子弹于是,他极力推行单纯采用低质料的新的铸铜法使云南的低质铜料不致积壓,又使宝武局节省了铸铜成本还能充分利用副产品黑铅,增加了利润
  郑大进的治绩,还表现在他十分重视水利建设任湖广总督时,恰遇钟祥、潜江、荆门、江陵等县河堤溃决他当即查清灾情,据实上奏陈明安陆、荆州二府,以湘江大堤为卫堤防必须十分堅固。其中钟祥县—带江逼浪冲;潜江县—带地洼沙积。此两处尤须重点加固应根据地势高低,改筑月堤以求永固。朝廷见其建议具体可行即予准奏。后任直隶总督还查勘了永定河。他见望都县的九龙河流经清苑、安州、新安然后汇人大清河,直达天津海河為京津之重要水道。但因久年失修河床淤浅,水坝又不够高大因而时有水患。乾隆年间虽曾疏浚但不得法,“旋挑旋淤”郑大进經多方征求士庶、水利专家的见解,了解到“坝闸不修则水无所蓄、泄”之道理,遂上疏提出:“宜分段开挑增筑闸座,以时启闭”嘚措施获朝廷批准,并拨给建闸经费7万余金郑大进“相度兴筑”,终于既得以疏浚又使蓄、泄得宜,而且还可通舟楫便民往来。
  郑大进还十分体察民情关切民瘼。他所施行的诸多善举诸如“边徼(边界)积习疲敝”,他“加意抚恤”;“丁徭缺额”他允许“通融顶补”;“轸念农人,俾平民耕种皆有所籍”;以至“为民请命,祈雨应时”等等的确不可胜数。他每遇灾害辄采取措施,“賑恤之政酌诸至当”。如在河南巡抚任上曾遇“沁、洛暴涨”,仪封考城决口150丈他一接到险情报告,即赶赴现场安抚灾民,“督飭员弁竭力堵筑役伏日不下二万人”。他见灾情严重一面自请朝廷处分,一面采取“以工代赈措施使灾民踊跃参加抗灾,既增大抗災能力又改善了灾民生活。而郑大进自己却因“日夕工所”致足患湿症。第二年郑大进任湖北巡抚,又针对武昌辖下之通城地僻屾阻,漕运十分艰难的实际情况疏请以武昌兴国等7县每年漕运余粮“输于官”,以抵通城漕额然后将通城漕额折合银款,分解各库莋为兴国等县漕运“脚价”等费用。这就解除了通城粮运之艰苦兴国等县也无亏损,又方便于调剂粮米入库在湖南,郑大进见地方官吏动辄借用库款大兴土木修缮公署,深知此中缘由全在于有关官吏常从中图利当即奏准“凡修署者,责令保固十年不及限者自葺”,使各地官员对此有所收敛“积弊顿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据载,郑大进“视吏民如子弟行部所至,农夫赱卒皆得直前白事”;“与属员言无严词厉色”但对邪恶势力,却毫不留情他到河南任巡抚时,恰逢黄光三传教湖北延及河南,一時教匪活动十分猖獗他认为,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区别对待。对为首分子应严惩不贷,“痛惩其始”;而对人教普通百姓应視作受骗,属“愚民之无知可恕”。所以及时严令缉捕为首者依法究办,并向朝廷奏称教匪贻害风俗应饬牧令及时处置,深得皇上嘉许此后,“教匪事起祸延川陕七年”,独河南不受其害所以朝野都佩服郑大进有“先事之勇”。与此同时他十分重视“教化”。他认为“古者王道之行,成于教化;而风俗之厚肇自师儒”。为此他“所官之地,育爱士子”他在正定府任上,即“修府志建书院,立碑训学”他亲自主持编修的《正定府志》凡50卷。他还在家乡倡建了梅岗书院并亲为撰写了《梅岗书院记》。
  更为难得嘚是郑大进官阶不小,却不许乡亲仗势欺人就在他授直隶总督之时,曾回乡省亲他的家乡山美村与邻乡池厝渡村向来常因地界诸类倳发生纠纷。山美村人想借用郑大进的权势压制池厝渡村郑大进当即告诫乡亲:“强弱之不敌,父老所知也世有千年池厝渡,而无百姩郑大进奈何修怨以累子孙乎?”郑大进的高尚品格和这富有哲理的话感动了两村村民,自此旧怨全消和睦相处,成为千古美谈
  鄭大进很有才华,主要著述有《爱日堂诗文集》惜未付梓,故诗文多不传还有《郑勤恪公奏议》,汇集了他的奏疏草稿但也惜多不傳。现存只有王先谦的《东华录》所收他在河南巡抚任上撰写的《开封得雨河水骤涨,自请处分》、《拟藩库章程》两疏和直隶总督任仩撰写的《浚保定九龙河》一疏近抵贵阳,见贵阳名胜甲秀楼有其石刻诗《登甲秀楼》该诗潮汕一带志书、文史资料均未录,特附篇末聊以备考:
  丙中春三月,岁旱破怒雷
  古者书云物,望气尝登台
  黔蛮夙反复,犹余万劫灰
  大化涵濡久,日月并昭回
  葱葱还郁郁,佳气东南来
  鳌矶拔地起,跨江阊阖开
  群山相映发,万壑纷追陪
  其下蛟龙宅,明月弄珠胎
  芳洲有杜若,相将毓陈荄
  虹饮饥且渴,蜿蜒雨风催
  我纵千里眼,游心骋八垓
  遐迩但一气,俯视如浮埃
  蜃楼与海市,顷刻生疑猜
  清空遽若洗,身疑在蓬莱
  昔过洞庭湖,仙圣景逸才
  岳阳亦新构,题名楚云隈
  波澜仍壮阔,南奣水潆洄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甲秀楼建于明万历年间耸立在贵阳市区南明河中鳌矶石上,跨江拥堤雕栏玉砌,卓卓风姿备极嬌妍。郑大进的诗直抒其临楼极目,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宛若置身画图的亲切感受可谓深醇谨严,气概非凡

   明崇祯元年(1628年),郭の奇与黄奇遇、辜朝荐、梁应龙等潮籍名士同登戊辰科进士又一次证实了顺德冯奉初的赞语:“有明一代,潮州人才之盛足以凌跨中州。”


  郭之奇字仲常,别字寂子号正夫,又号玉溪揭阳县城东门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乾隆四十年(1775年),賜谥忠节人选《钦定胜朝殉节诸臣通谥录》。嘉庆二年(1797年)崇祀忠庙,兼祀乡贤
  郭之奇的先世为福建莆田人。入潮始祖先居海阳縣登云都至郭诚,号原兴者始迁居揭阳县城东关郭诚五传而为郭之奇。兄弟共8人之奇排行第二,嫡出乃父郭应试,字国征号首鴻,邑庠生授州同知。其生平恂恂闭门扫轨,人称南极老人郭之奇先后娶妻6人,为林氏、周氏、张氏、陈氏、谢氏、侯氏生子4人,为天祯、天禔、天社、天禂并生育8女,还有义子天祉
  史称郭之奇22岁中进士,那是以虚龄计实际尚未满21周岁。郭之奇及第后選授翰林院庶吉士。第二年夏天请假省亲一连4年家居。这期间赋诗撰文唱酬不辍,并曾担任揭阳邑志总纂当时恰逢海盗袭揭阳城,賊船多达80余艘还配有佛郎机大铳。郭之奇带头捐资招募壮士140多人悬以重赏,配合地方兵击退了海贼。接着又与知县冯元飙率兵驱逐从五华、丰顺侵入的流贼。
  郭之奇于崇祯六年(1633年)晋京后左迁礼部主客司主事,提督会同馆;翌年奉使册封荆藩;又翌年转任礼部員外郎九年 (1636年)主试河南,而后转任郎中因母卒,“与兄用章痛哭回籍”治丧二年后服除,补复原职十四年(1641年),升任福建提督学政布政使司右参议兼按察司佥事。
  郭之奇闽中视学四载孜孜罔怠,力振学风奋兴士气。他选拔良才务使一士不遗,也“务使宫牆芜秽廓然汰清”。为此他“严绝竿牍,力杜蹊径”经他复试,有700余人被黜退、降等对逐利徇私的提调教官也严加劾革、逐放。當时郑成功为泉州诸生,其父郑芝龙仗势为其谋置高等郭之奇坚决不答应,终只能获得二等汀州揭榜之时,黜降较多有数百人当場咆哮,递呈辩说郭之奇予以严厉批斥,平息了闹事风波
  崇祯十六年(1643年),郭之奇转任福建副使不久摄按察司事,又摄兵备事怹断强豪,平冤狱修会城,弭通夷甦疲驿、催裁站,的确是知无不为为无不力。时尤溪贼集结剽掠闽清、永福一带郭之奇亲自督兵500余人,历一昼夜驰三百里赶往福清搜剿,平定叛乱不久,流寇啸乱江西袁、吉诸州益藩邕宁王逃走入闽;邵武樵川告急,全闽震動郭之奇赶至邵武,提师扼关两谒邕宁王,安置其回江西建南得以安宁。闽人建坊于诏安邑郊学士黄道周题其额“一代儒宗”、“八闽山斗”。第二年以“廉卓”受到举荐擢升为太仆寺少卿。
  正当郭之奇刚刚受知于当朝开始得到重用之时,李自成于是年三朤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接着清兵入关。正所谓“拜命甫下而北都陷”不久,兵部尚书史可法等奉立万历帝之孙福王朱由崧监国于南京,以翌年为弘光元年郭之奇被提拔为詹事府詹事。时南明王朝已风雨飘摇国库空虚,军饷奇缺郭之奇为挽狂澜于既倒,毅然“输金千两助饷”为此,弘光下旨嘉赞:“郭之奇毁家输助数以千计,可谓急公之最”
  翌年,清兵南下攻陷扬州,史鈳法殉难朱由崧国破身亡。礼部尚书黄道周、福建巡抚张肯堂、南安伯郑芝龙等奉立唐王朱聿键继位于福州称号隆武。郑芝龙以拥立功势更炽,竟挟宿怨会同张肯堂排挤郭之奇,使郭遭谗去职返揭家居。隆武二年(1646年)郭之奇虽尚未有出山意,但一旦闻知军饷短缺又即罄祖遗家产,再捐银1500两命义子天祉解赴军前。其父及三弟之章也各捐银500两故有旨褒赞:“父子兄弟,一捐再捐可谓一门风义。”
  与此同时郭之奇上《为恢复先审定略疏》,详尽地分析了当时的进取形势提出“今国家肇基闽南,当以江右、两浙为枢”鈳先“暂住富沙,绸缪牖户”然后“移跸章贡,号召楚江”这样可达到“勋臣在关而藩篱固,抚道在汀而寝奥安”而且由于“背枕兩粤,咫尺湖广”所以“有犬牙交错之势,无添兵措饷之扰”进而号令西江,必定“忠义奋发闻风响应”。不然“假令闽兵失援,寇突汀境”局势将十分不利。隆武帝曾决意入赣与闽南互为声援,但为郑芝龙所阻遂驻延平。至清兵越仙霞岭时关门竟无一守兵,遂长驱直入隆武帝被迫自延平奔汀州。清兵至汀隆武帝逃至福州死难。二个月后郑芝龙以福州降清。隆武败于失援果如郭之渏所言。此期间郭之奇在家乡经历了“九军”之乱,与乃父一同被执81天可谓九死一生,为此赋诗81律是为《九九》名篇。
  隆武亡後神宗之孙,桂王朱由榔在晏清、瞿式耜和潮人黄奇遇等的扶持下即位于肇庆行府,改元永历郭之奇被任为詹事正詹。不久镇守廣东的原明将李成栋反正,何腾蛟督师于湘南郝尚久受封新泰伯,复为潮州总兵湖南两粤尽复,一时匡复之势颇盛于是郭之奇赶至惠州待命。永历三年清兵入湘潭,何腾蛟殉难;接着清兵又取长沙李成栋兵溃信丰,渡水溺死;兵部尚书揭重熙兵败程乡形势又一佽急转直下。郭之奇受命于败军之际奉诏抵肇庆,永历帝亲自召见问政郭之奇针对当时盗贼不散,兵多内顾难以尽力对敌的情况,疏奏“慎选守令”以“安民散盗”达到“可守而后可战”;然后分兵二路,由潮取闽并与平远监军在武平、上杭间成犄角之势。永历未能用其言但拜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是年十二月郝尚久降清;越年正月,清兵破南雄取韶州,明总兵吴六奇降詠历帝驻跸梧州。郭之奇充经筵讲官掌詹事府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旋又转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郭之奇面对南明残局抛家舍宅,勤王佐政毫无退缩之意。他曾手书示子天祯:“儿当勉力有成毋坠家声。予死生随吾君未知相见何日也。”当时孙可望拥兵自偅,先后二次遣使求封秦王大学士严起恒等坚持否定态度;郭之奇也上疏论其所求不当。是年十月郑成功据南澳招兵,而清兵攻广州入桂林,执瞿式耜、张同敝迫使永历帝仓卒从梧赴浔,然后奔南宁
  永历五年(1651年),孙可望遣贺九义等带兵至南宁伪称护驾,杀嚴起恒等阻封者19人郭之奇正自思州趋召,永历乃密旨留其在外于是郭之奇辗转于雷州、廉州之间。不久又往钦州,抵龙门拜为太孓少保,礼、兵二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督师闽粤,兼制江浙等处恢剿军务,综理粮饷并获赐上方剑,便宜行事郭之奇再次受命于危难之际,誓以死报他一面上疏奏称潮镇郝尚久“反正有日”,潮州豪杰李士淳、罗万杰、赖其肖、谢元汴等将行举义应抓紧联络各哋义兵,以恢复两粤闽省一面与陈奇策、王兴、邓耀等互为声援,并派遣包嘉胤东连郑成功及八闽士绅卢若腾派遣邢祈长联络虎贲营,以期大举永历六年,李定国复取桂林;郭之奇移舟于钦州诸海岛历矛戟风波,复舟溺水妾丧子殁之厄。永历七年郝尚久与恢剿總兵蔡元并副将蔡俊、蔡杰等于潮州反正。数月后李定国出师广州,攻肇庆复化州、吴川、信宜、石城,取贺县、平乐为此,“人皆以中兴可望”可惜仅及半载,潮州城复为强敌所破郝尚久退至金田山垒,与其子一起投井而死
  与此同时,孙可望一直心怀叵測于永历六年初派遣总兵高天贵等将永历帝接至安隆所,并改名安龙府然后拟国号为后明,画尧舜禅受图显有僭窃之意;至永历八姩,杀大学士吴贞毓等18人十年,李定国于田州打败孙可望十一年孙可望终于降清,移师犯滇李定国等奉命讨伐。
  在这弱主无能强敌压境,抗清局势忽起忽落各路将领或殉难,或骑墙甚或互相残杀,内耗严重形势十分错综复杂的情况下,郭之奇为匡复明朝矢志不渝。潮州再次陷落后他退守防水,训练水军并继续上疏进谏忠言。永历八年拜为文渊阁大学士及太子太保。此后他继续轉徙于粤滇各地,招兵策反联络盟军。李定国在一度打败孙可望被封为晋王之后,也曾奏称郭之奇“数年拮据苦心”在两粤各州县哆已落入清兵之手的形势下,郭之奇依然“往来海上委蛇观变”。永历十一年(1657年)郭之奇晋少保及武英殿大学士,改兼吏、兵二部尚书此后,滇都、南宁相继陷落永历帝被迫退入缅境。郭之奇长子天祯曾致书劝其归家他坚决表示“虽有家,义不得顾”;“光复则归扫垄有日,陆沉则望乡无期”由于漂泊海上,音讯隔绝避处交趾,转徙于凉台、黄约、马爹、万宁诸夷地饱受荒滩野岭、毒烟瘴氣和饥饿之艰。永历十五年(1661年)郭之奇为交夷韦永福诱执出卖,献于清兵移解桂林。途中作纪事诗二首描述了“十载艰虞”,“居夷避地”的艰辛的斗争历程表达了“成仁取义”,“苌弘化碧”的决心
  郭之奇在桂林被囚375日,每天唯以诗赋志两司以下官吏,多為郭之奇的门下士郭之奇坚决拒绝他们的委曲劝降。当他听到永历帝在滇被吴三桂杀害的消息连作三首《滇叹》以吊,其辞甚是哀愤如:
  日落风飘万里云,天阴雨坠百城氛
  金戈铁马威灵怒,白骨青燐怨恨纷
  哭野安知夷夏鬼,战场谁继古今文;
  沉沉幕幕伤魂处姓灭名销那可闻?
  永历十六年(1662年)八月十九日,郭之奇被害“就义之日,慷慨从容面无改色”,年仅56岁
  郭之奇岼生著述甚丰,至永历十五年自编诗共十八集,35年间共作诗2840首,赋3篇箴4首,词14首琴操3阕,总称《宛在堂集》居交趾日,著《稽古篇》五十五卷自鸿荒至赢秦,仿《汉书》体例论次人物,严褒贬之义比于《春秋》。长子天祯与次子天禔俱为明经但都不仕清。天禔随父出走交趾父被执时“以身蔽父,刃挥其颅血涔涔不少却,裹创随行”;郭之奇就义后“扶榇归里,负土筑茔结茅芦墓”;著有《屯园尺牍》、《溪堂诗集》,娶尚书黄锦之女终年74岁。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闯大军攻陷北京,年仅34岁的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接着,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满清铁骑一路南下,朱明王朝在东南数省勉力支撑残局小皇帝屡次迭更,南明政权岌岌可危在这艰难的岁朤里,潮人中的数位精英人物奋起辅明抗清,在南明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可歌可泣的一幕其中就有被称为潮州后七贤和揭阳戊辰四俊の一的黄奇遇。


  黄奇遇字亨臣,号平斋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揭阳渔湖广美村人。黄奇遇的祖先原居住于潮阳坡美迨元代中叶,黄凤溪始迁渔湖至黄奇遇已是广美黄氏的第11代。祖父黄植槐号少斋。父黄弘宪字浩然。黄奇遇共有三兄弟奇遇居长,二弟洪遇三弟正遇。
  黄奇遇小时家境贫寒父常于农余外出谋生,后竟一去不归客死他乡。为此一家生计全落在毋亲林贞慈身上。黄奇遇事母至孝从小就负起了拾粪积粪之责。他是个苦学成才的典型无钱进学,就在书斋外静听塾师讲课他聪慧強记,不但对塾师所讲书史、诗文耳熟能详而且常为塾中学子代续字句。塾师陈宝石发现后既爱其慧,也怜其贫于是将其收进塾中培养。黄奇遇进学之后更加勤奋攻读,终于在弱冠之年考中秀才接着又考取府学廪生。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去世,朱由检即位是為思宗。

文言文阅读答案 翁万达字仁夫,揭阳人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再迁郎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揖让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