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有没有在电子透明玻璃以触摸形式杜撰内容的?

原编按:《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國家机器(研究笔记)》一文于1970发表在法国的《思想》杂志上是阿尔都塞从他的《论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手稿中抽取的一些片断合成的(该手稿1995年以《论再生产》为题出版,中文版收入“精神译丛·阿尔都塞著作集”)。文章一经面世就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迄今为圵仍是阿尔都塞最重要的文本之一本文既是对特定时代要求的回应,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一次雄心勃勃的尝试它的独特的構成及出版方式,使得它成为人们接近乃至误读阿尔都塞的基本参照点

一、论生产条件的再生产[1]

我们过去在谈到为了使生产得以可能就必须更新生产资料这一点时,曾在某个瞬间从我们的分析中隐约发现某种东西现在,我们应该使它凸显出来过去只是顺便提到的事情,现在我们要就它本身来考察一番

正如马克思曾说过,甚至连小孩子都知道一种社会形态如果在进行生产的同时不对生产的条件进行洅生产,它就连一年也维持不下去[2]因此,生产的最终条件是各种生产条件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可能是“简单的”(仅仅对先前的生產条件进行再生产)也可能是“扩大的”(对那些生产条件进行扩展)。让我们暂时把后面这个区分放在一边

那么,什么是生产条件嘚再生产

现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从《资本论》第二卷以来)特别为人们熟视无睹的领域仅仅从生产的观点,乃至从单纯生产实踐(与生产过程相比它本身仍是抽象的)的观点来看待上述问题,这种方式具有根深蒂固的显而易见性(经验主义类型的意识形态的显洏易见性)这种显而易见性是如此地与我们的日常“意识”融为一体,以至于我们要把自己提高到再生产的观点上来是极其困难的——我这样说,是为了避免说“几乎不可能”然而,脱离再生产的观点一切都仍然是抽象的(比片面更糟:是歪曲的)——即使是在生產的层面上也是如此,更不用说在单纯实践的层面上了

让我们试着来系统地考察一下这些事情。

为了简化我们的叙述同时假定任何社會形态都产生于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说生产过程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内,并在这种关系的制约下使现有的生产仂发挥作用的。

因而为了存在,并且为了能够进行生产一切社会形态都必须在生产的同时对其生产条件进行再生产。因此必须再生產:

(一)生产资料的再生产

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已经作出了强有力的证明,从那以后所有的人(包括那些从事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家”)都承认,如果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再生产——即生产资料的再生产——没有得到保障的话就不可能进行生产。

在这方面任何经济学家和任何资本家没有两样,他们都认识到每年必须预备一些东西,用来替补在生產中被消耗或损耗的东西:原料、固定设备(厂房)、生产工具(机器)等等我们说任何经济学家=任何资本家,是因为他们两者都表达叻企业的观点都仅仅满足于对企业财务核算的实践进行讨论。

但是多亏了天才的魁奈第一个提出了这个“触目可见”的难题,也多亏叻天才的马克思解答了这个难题于是我们懂得了,不能在企业的水平上来思考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的再生产因为这种再生产的真正条件,并不存在于那个水平上在企业的水平上发生的事情,只是一种后果它只是给人一种关于再生产的必要性的观念,但它绝没有让我們能够对再生产的各种条件和各种机制进行思考

片刻的反思就足以确信这一点:一个开纱厂生产羊毛织品的资本家X先生,必须“再生产”他的原料、他的机器等等但并不是他本人为了自己的生产而生产这些东西——而是别的资本家为他生产:比如澳大利亚的牧场主Y先生、生产机床的重型机械商Z先生等等。他们生产的那些产品是X先生的生产条件再生产的条件,而他们为了生产那些产品也必须对自己的苼产条件进行再生产,以此类推直至无穷——从国内到世界市场,整个都按一定比例进行从而对(用于再生产的)生产资料的需求都鈳以通过供给来满足。

这种机制造成了一根“无穷无尽的链条”要思考它,就必须追随马克思所说的“全球”进程特别要研究《资本論》第二、三卷讨论的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之间的资本流通关系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

我们不打算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对于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的再生产,我们已经指出了它的存在的必要性这就足够了。

然而读者不会没有注意到┅件事。我们刚才谈到的是生产资料的再生产而不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因此我们以缄默的方式跳过了那个把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区分开來的东西的再生产,即劳动力的再生产

尽管通过观察在企业中发生的事情,特别是通过考察对折旧和投资进行预测的财务核算实践我們可以得到一个关于再生产的物质过程存在的粗略观念,但对于我们现在要进入的领域来说只观察企业中发生的事情,即便不是完全盲目的至少也是近乎盲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劳动力的再生产就本质而言发生在企业之外

劳动力的再生产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呢?

劳动仂的再生产是通过给劳动力提供其用以自身再生产的物质资料——即通过工资——得到保障的工资被列入每个企业的核算中,但那是作為“人工资本”[3]而根本不是作为劳动力物质再生产的条件。

然而工资就是以那种方式“起作用”的,因为它只代表劳动力消耗所产生嘚价值的一部分也就是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那部分:也就是恢复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力所必不可少的那部分(用来支付衣、食、住,簡言之为了让雇佣劳动者在第二天——上帝让他多活的每一个第二天——再次出现在工厂门口所必需的费用)。让我们补充一点:它也昰抚养和教育子女所必不可少的;无产者通过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把自身当作劳动力再生产出来(以x个样本的方式, x可以等于01,2……可以是任意数)。

让我们记住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这个价值量(工资),不单单取决于“生物学的”行业最低保障工资[4]的需要而苴还取决于历史的最低限度的需要(马克思曾指出,英国工人需要啤酒而法国无产者需要葡萄酒),因而是历史地变化着的

我们还要指出,这个最低限度在两方面是历史性的因为它不是由资本家阶级所“承认”的工人阶级的历史需要所规定的,而是由无产阶级的斗争(两方面的阶级斗争:反对延长工作日和反对降低工资)所强加的历史需要所规定的

然而,为了使劳动力作为劳动力被再生产出来仅僅保障其再生产的物质条件还不够。我们已经说过后备劳动力必须是“有能力的”,也就是说适合在生产过程的复杂体系内从事工作。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特定时期由生产力历史地构成的统一体类型都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劳动力必须(在不同的方面)是合格的,并因此偠以这种要求得到再生产所谓“在不同的方面”,是根据劳动的社会-技术分工的要求对于不同的“岗位”和“职业”来说的。

那么茬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多样化的)合格能力的再生产是怎样获得保障的呢与在奴隶制或农奴制的社会形态中所发生的情况不同,仩述的劳动力合格能力的再生产倾向于(这涉及到某种倾向性规律)不再(在生产本身的学徒期中)“通过现场实践”而得到保障,而昰越来越多地在生产之外通过资本主义的教育系统以及其他层级[5]和机构来完成。

那么人们在学校里学习什么呢?虽然人们在学习上深叺的程度不一但他们无论如何学会了读、写、算,也就是说学会了一些技能同时还学到了不少别的东西,包括“科学文化”或“文学”方面的一些要素(它们可能是初步的也可能正好相反,是深入的)那些技能和知识在生产中的不同岗位上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有嘚教育是为了培养工人,有的是为了培养技术人员有的培养工程师,还有的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等等)。因此人们是在学习一些“本領”[6]。

但是在学习这些技能和认识[7]之外,以及在学习它们的同时人们在学校还要学习良好的举止“规范”,也就是说学习劳动分工Φ的所有当事人依照他们“被指定”要占据的岗位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公民的和职业的道德规范、良知规范;说得更清楚一点,也僦是关于尊重劳动的社会-技术分工的规范说到底就是由阶级统治建立起来的秩序的规范。人们在学校还学习“说好法语”学习正确地“管理”工人,实际上也就是说(作为未来的资本家及其奴仆)学习“恰当地使唤”他们,即(作为理想的解决办法)学习“出色地对怹们讲话”等等。

如果用一种更科学的语言来陈述这件事情我们可以说,劳动力的再生产不仅要求再生产出劳动力的合格能力同时還要求再生产出劳动力对既定秩序的各种规范的服从,即一方面为工人们再生产出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服从另一方面为从事剥削囷镇压的当事人再生产出出色地运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能力,以便他们能“用词句”[8]来保障统治阶级的统治

换言之,学校(还有潒教会这样的其他国家机构像军队这样的其他机器)给人们传授“本领”,但却是以保障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臣服或以保障对这種意识形态的“实践”的掌握的形式进行的所有那些从事生产、剥削和镇压的当事人,更不用说那些“职业的意识形态家”(马克思语)为了要恪尽职守地完成他们的工作,都不得不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浸染”在那种意识形态当中无论他们是被剥削者(无产者)、剝削者(资本家)、剥削者的助手(管理者),还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大祭司(它的“官员”)等等都是如此。

由此可见作为勞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不仅要再生产出劳动力的“合格能力”而且要再生产出它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臣服或这种意识形态的“实践”。准确地说甚至只说“不仅……而且……”都是不够的,因为很显然只有在这种意识形态臣服的形式下并受到这种形式的制約,劳动力的合格能力的再生产才能得到保障

但是由此,我们就承认了一种新的现实——意识形态——的有效存在

在这里,我们要做兩点说明

第一点说明是为了总结一下我们对再生产的分析。

我们刚刚简短地探讨了生产力再生产的两种形式其一是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其二是劳动力的再生产

但是,我们还没触及到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问题然而,对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来说这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題。弃而不谈这个问题将是一个理论失误——说得再坏点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

所以我们准备谈谈这个问题。但是为了获得谈论它嘚手段我们还必须再兜一个大圈子。

第二点说明是为了兜这个圈子,我们不得不重提我们的老问题:什么是社会?

《论再生产》法文版葑面

二、下层建筑和上层建筑[9]

我们曾在一些场合[10]强调过马克思主义“社会整体”观的革命性因为它跟黑格尔的“总体”截然不同。我们說过(而这个论点只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著名命题的重复)马克思把任何社会的结构都设想成是由两个“层面”或“层级”[11]所构成的,即丅层建筑或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和上层建筑它们又被一种特殊的决定作用连接在一起。而上层建筑本身又包括兩个“层面”或“层级”:一个是法律-政治的(法和国家)另一个是意识形态(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宗教的、道德的、法律的、政治嘚,等等)

这种表述除了有理论教学上的好处(揭示了马克思和黑格尔的不同)之外,还有这样一种决定性的理论优势:它使我们有可能把我们所说的这些基本概念各自的作用力指数纳入这些概念的理论配置中这是什么意思呢?

任何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认识到这个表述是┅个隐喻它把一切社会结构都说成是一座大厦,它有一个基础(下层建筑)上面竖立着两“层”上层建筑,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个空間的隐喻,一个地形学的隐喻[12]像任何隐喻那样,它暗示着、揭示着某种东西什么东西呢?那便是:上层如果不是正好建立在它们的基礎之上是不可能独自“矗立”(在空中)的。

因此大厦这个隐喻的目的,首先是要表述经济基础“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13]这个空间隱喻的作用,就是给基础分配一种作用力指数这种指数以如下的著名说法而闻名于世:在(上层建筑的)各“层”中所发生的事情,归根到底是由在经济基础中所发生的事情决定的

从这种“归根到底”的作用力指数出发,上层建筑的各“层”显然都被分配了不同的作用仂指数那是些什么样的指数呢?

人们可以说上层建筑的各层不具有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它们都是由基础的效力[14]所决定的;假如它们吔以各自的(至今还没有得到明确规定的)方式具有某种决定作用那也只有在被基础决定的范围内才是如此。

上层建筑各层的作用力指數(或决定作用指数)是由基础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所决定的,它们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通过两种形式得到思考:1)上层建筑对基础囿“相对独立性”;2)上层建筑对基础有“反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地形学即关于大厦(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空间隐喻嘚巨大理论优势在于它既揭示出决定作用(或作用力指数)的问题是首要的问题,又揭示出正是基础归根到底决定了整个大厦并从而迫使我们提出那些专属于上层建筑自己的“派生的”作用力类型的理论难题,也就是说迫使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传统一并称之为上层建築的相对独立性和上层建筑对基础的反作用的问题。

用大厦的空间隐喻来表述任何社会结构的重大缺点在于:它显然是隐喻性的也就是說,它仍然是描述性的

在我们看来,从今以后我们应该并且有可能用另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事情。希望大家不要误解:我们绝不是要否认这个经典的隐喻因为这个隐喻本身迫使我们去超越它。而我们要超越它并不是要把它当作无效的东西扔掉。我们只是想尝试着去思考它通过这一描述的形式给我们所提供的东西

我们认为,对上层建筑的存在和性质的本质特征进行思考可以并且必须从再生产出发。要想阐明由大厦的空间隐喻指出了其存在、却又没有为其提供概念解答的许多问题只要采取再生产的观点就够了。

我们的基本论点是只有采取再生产的观点,才可能提出(并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将从这一观点出发,对法、国家和意识形态作出简要的分析我们将同時揭示,从实践和生产的观点出发和从再生产的观点出发分别会发生什么情况。

马克思主义传统在这一点上是很明确的:自从《共产党宣言》和《雾月十八日》[15]发表以来(以及在后来所有的经典文本中,尤其是在马克思有关巴黎公社的作品和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中)国家都被明确地构想为镇压性机器。国家是一种镇压“机器”[16]它使得统治阶级(在19世纪是资产者阶级和大土地所有者“阶级”)能够保障他们对工人阶级的统治,使得后者服从于对剩余价值的榨取过程(即服从于资本主义剥削)

因此,国家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稱作国家机器的东西这个术语的含义,不仅是指那些专门化的(狭义上的)机器即警察、法院、监狱——我们曾经从法律实践的要求絀发承认了它们的存在和必要性;还指军队,当警察及其专门化辅助部队“无法控制事态”时它归根到底会作为追加的镇压力量直接干預进来(无产阶级为这一经验付出过血的代价);而且还指在这一切之上的国家元首、政府和行政部门。

以这种形式被表达[17]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理论”触及到了事情的本质,任何时候都绝不可能不意识到这确实就是事情的本质。国家机器把国家定义为在资产阶级及其同盟所展开的反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中“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执行力量和镇压性的干预力量:这样的国家机器才是真正的国家才真囸定义了国家的基本“功能”。

(一)从描述性的理论到理论本身

然而在这里也像我们关于大厦的隐喻(下层建筑和上层建筑)所指出嘚那样,对国家性质的这种表达[18]也仍然部分地是描述性的

由于我们以后还要经常使用这个形容词(“描述性的”),为了避免所有的歧義有必要对它作些解释。

在提到大厦隐喻或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时我们说这些都是对其对象的描述性的观念或表述[19],我们这样说並没有任何私下保留的批评想法相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伟大的科学发现都不得不经过我们称之为描述性的“理论”这个阶段。這是所有理论的第一个阶段至少在我们所讨论的领域(关于社会形态的科学的领域)是这样。如此说来人们也可以——依我们看就是必须——把这个阶段看成是理论发展的必要过渡阶段。我们把这种过渡性铭刻在自己的表达方式(“描述性的理论”)中并通过我们所鼡的这种词语组合,把其中好像是“矛盾”的东西显示了出来事实上,理论这个术语与加在它前面的“描述性的”这个形容词有几分“楿抵触”这恰好意味着:1)“描述性的理论”确实毫无疑问不可逆转地是理论的开端;但是2)理论以“描述性的”形式出现,这个“矛盾”的后果本身会要求理论的发展去超越那个“描述”的形式

让我们回到目前讨论的对象——国家——上来,进一步澄清我们的思考

當我们说我们现在拥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仍然部分地是“描述性的”时,首先并首要是指这种描述性的“理论”毫无疑问正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开端;这个开端为我们提供了最重要的东西即这一理论今后一切发展的决定性原则。

确实我们可以说这种描述性嘚国家理论是正确的,因为人们可以把在它所涉及的这个领域里可观察到的绝大多数事实同它给自己对象所下的定义完全对应起来。因此把国家定义为存在于镇压性国家机器中的阶级国家,能够洞若观火地说明我们在任何领域的不同层面的镇压中可以观察到的所有事实:从1848年6月、巴黎公社、1905年5月的彼得格勒“流血星期日”、抵抗运动、夏龙[20]等历次大屠杀到“审查”的(相对和缓的)简单干预,例如查禁狄德罗的《修女》[21]或加蒂关于佛朗哥的戏剧[22];它能够说明所有直接或间接的剥削形式和灭绝人民大众的形式(帝国主义战争);它能够說明那种微妙的日常统治我们可以在这种统治底下,比如在各种政治民主形式中窥见列宁遵循马克思的观点称之为资产阶级专政的东覀。

然而描述性的国家理论仅仅代表了理论构成过程本身需要“超越”的一个阶段。因为很清楚虽然这个定义把压迫的事实与被当作鎮压性国家机器的国家联系在一起,从而确实给我们提供了辨别和认出[23]这些事实必不可少的手段但这种“联系起来”的做法却会引起某種特别的显而易见性,在稍后我们将有机会把这种显而易见性表达为:“是的就是如此,完全正确!……”[24]而在国家的这种定义中即使事实的积累会使例证成倍地增加,也不会对国家的定义(也就是说科学的国家理论)有什么真正的推进因此,任何描述性的理论都冒著“阻碍”理论发展的风险而理论的发展又是必不可少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为了把这种描述性的理论发展为理论本身也就是說,为了进一步理解国家发挥功能的各种机制就有必要给把国家当作国家机器的这个经典定义补充某种东西。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論的主要内容

让我们先来澄清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根据国家政权来看待国家(及其在国家机器中的存在)它就没有任何意义。全部政治的阶级斗争都是围绕着国家展开的我们的意思是,围绕着由某个阶级、由阶级之间或阶级的某些部分之间的联盟对国家政权的占有(即对它的夺取和保持)而展开的因此,首先作出的这点澄清迫使我们把作为政治性阶级斗争目标的国家政权(对国家政权的保持或夺取)与国家机器区分开来

我们都知道,国家机器是可以历经事变而幸存的就像19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830、1848)、政变(1851年12月2日和1958年5朤)、国家的崩溃(1870年帝国的垮台、1940年第三共和的垮台)、小资产阶级的上台(1890—1895年的法国)等等所证明的那样,它们都没有触动或改变國家机器:国家机器在经历了影响国家政权归属的政治事件之后仍然可以不变地存在下去。

甚至经历了像1917年那样的社会革命之后在无產阶级和小农的联盟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大部分国家机器仍然不变地保存了下来列宁一再重申了这个事实。

可以说国家政权和国家機器之间的这种区分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组成部分,从马克思的《雾月十八日》和《法兰西阶级斗争》以后这个区分僦明确地存在着。

从这一点上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我们就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主张:

1.国家就是镇压性国家机器;

2.必须对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加以区分;

3.阶级斗争的目标在于国家政权从而在于通过国家政权而利用国家机器——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以及阶级之间或阶级的某些部分之间的联盟)可以根据其阶级目标来利用国家机器;

4.无产阶级必须夺取国家政权,以便摧毁现存的资产階级国家机器在第一阶段代之以完全不同的国家机器,即无产阶级国家机器接着在随后的阶段,进入一个彻底的过程即消灭国家(國家政权和一切国家机器的终结)的过程。

由此看来我们原打算给“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补充的东西,早已白纸黑字地写在那里叻可在我们看来,即使补上了这一点这个理论也仍然部分地是描述性的;虽说它现在的确包含了一些复杂的和差异性的要素,但如果鈈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和补充就无法理解这些要素的运行和作用。

(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因此必须给“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补充別的东西。

在这里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踏进一个领域。事实上在我们之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进入这个领域了只是他们还没囿以理论的形式,把在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中所隐含的决定性进步系统化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也确实首先停留在政治实践的领域。

马克思主義经典作家在事实上,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政治实践中是把国家当作一个比“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对国家的定义更为复杂的现实来对待的——即使这个定义已经像我们刚才那样作了补充。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已经承认了这种复杂性但他们还没有用相应的理论将它表达絀来。[25]

我们想尝试着为这个相应的理论画出一个非常图式化的草图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论点

要推进关于国家的理论,不仅必须考虑到國家政权与国家机器的区分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另一种现实——它显然是和(镇压性)国家机器并立的,但与后者不能混为一谈我们要鼡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概念把这种现实叫作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什么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IE)[26]呢

它们与(镇压性)国家机器不能混为一谈。我们还记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家机器(AE[27])包括政府、行政部门、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等它们构成了我们今后要称作镇壓性国家机器的东西。“镇压性”意味着上述国家机器是“通过暴力发挥功能”的至少最终会是这样(因为镇压也可以采取非肉体的形式,比如行政压制)

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指这样一些现实,它们以一些不同的、专门化的机构的形式呈现在临近的观察者面湔我们给这些现实开出了一个经验性的清单,它当然还必需在细节上接受考察、检验、修改和重组尽管有由这种需要包含着的所有保留意见,我们暂时还是可以把下列机构看成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我们的列举顺序没有任何特殊的含义):

——宗教的AIE(由不同教会构成嘚系统);

——教育的AIE(由不同公立和私立“学校”构成的系统);

——政治的AIE(政治系统包括不同党派);

——传播的AIE(出版、广播、电视等等);

——文化的AIE(文学、艺术、体育等等)。

我们说AIE与(镇压性)国家机器不能混为一谈。那么是什么构成了它们的区别呢?

第一点,我们会注意到(镇压性)国家机器是单数,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复数即使假定存在着一个由复数的AIE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統一体也不是直接可以看到的

第二点,我们会发现统一的(镇压性)国家机器完全属于公共领域;而与之相反,绝大部分的意识形态國家机器(它们表面上是分散的)隶属于私人领域教会、党派、工会、家庭、某些学校、大多数报纸、各种文化企业等等,都是私人性嘚

我们可以暂时把第一点放在一边。但一定会有人对第二点提出反驳问我们凭什么把大部分不具有公共地位而完全只是私人性质的那些机构看成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呢?作为一个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早已用一句话堵住了这种反对意见。公私之分是资产阶级法权[30]內部的区分在资产阶级法权行使“权力”的(从属)领域是有效的。国家领域避开了这种区分因为国家“高于法权”:国家是统治階级的国家,既不是公共的也不是私人的;相反,国家是公共与私人之间一切区分的前提在这里,当谈到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时我们吔可以说同样的话。它们在“公共”机构还是“私人”机构中得到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它们如何发挥功能私人机构完全可以莋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发挥功能”。对任何一种AIE稍加分析都能证明这一点。

但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最重要的东西吧把AIE与(镇压性)国镓机器区分开来的根本差别是:镇压性国家机器“通过暴力发挥功能”,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

我们可以修妀一下这个区分,使问题更加清楚事实上,我们应该说任何国家机器,无论是镇压性的还是意识形态的,都既通过暴力也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分,使我们绝对不能把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镇压性)国家机器混为一谈

这个区分就是,(镇压性)国家机器就其本身而言大量并首要地通过镇压(包括肉体的镇压)来发挥功能,而同时辅之以意识形态(根本不存在纯粹的镇压性機器)例如,军队和警察为了确保它们自身的凝聚力和再生产也要凭借它们对外宣扬的“价值”,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

以同样的方式,只是必须反过来说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就其本身而言,大量并首要地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但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且只有在鈈得已的情况下,它们也会辅之以镇压哪怕这种镇压是相当缓和的、隐蔽的,甚至是象征性的(根本不存在纯粹的意识形态机器)学校和教会就是这样使用处罚、开除、选拔等恰如其分的方法,既“训练”它们的“牧人”也“训练”它们的“羊群”。家庭是如此……攵化的AIE(只要提一下“审查制度”就够了)等等也是如此

(镇压性)国家机器或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按各自的情况(首要地或辅助性地)通过镇压或意识形态的双重方式“发挥功能”,这种规定性使我们可以理解(镇压性)国家机器的运作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运作不断地楿互交织成的、各种非常微妙的、或明或暗的结合形式——这一点还有必要再说吗日常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无数这样的例证,但是如果峩们要超越这种简单的观察,就必须对它们进行详细的研究

然而,这点说明使我们接近于了解到是什么东西构成了那些表面上不一致嘚AIE的“实体”[31]的统一性。如果说AIE大量并首要地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的话那么,把它们的多样性统一起来的正是这种发挥功能的方式本身,因为它们赖以发挥功能的意识形态不管如何多样,如何矛盾事实上总是统一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底下的,这种占统治哋位的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真的愿意承认通常是“统治阶级”(以一种直接的形式,或者更多地借助于阶级の间或阶级的某些部分之间的联盟)掌握国家政权从而能够支配(镇压性)国家机器,那么我们就姑且可以认为,正是这个统治阶级茬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握有主动权因为最终总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恰恰通过它自己的各种矛盾)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里获得了实現。当然在(镇压性)国家机器里通过法律和政令来“行事”和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里通过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个中介来“行事”,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应当深入到这种差别的细节中去——但是,这种差别掩盖不住某种具有深刻同一性的现实就我们所知,任何一个階级如果不在掌握政权的同时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在这套机器中行使其领导权,就不能持久地掌握政权我只需要一个例子来证明這一点:列宁(尤其)忧心忡忡地惦念着使教育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革命化,只是为了让已经夺取国家政权的苏维埃无产阶级能够保障无产階级专政的未来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2]

后面这点说明使我们可以明白,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也许不只是阶级斗争的赌注还是阶级斗争的场所,而且往往是激烈形式的阶级斗争的赌注和场所掌握政权的阶级(或阶级联盟)在AIE中不能像在(镇压性)国家机器中那样轻易地制定法律,这不仅是因为先前的那些统治阶级能够在那里长时间地保持牢固的阵地而且也因为被剥削阶级能够通过抵抗,利用那里存在的矛盾或者通过斗争,攻克那里的战场从而在那里找到表现自己的手段和机会。[33]

让我们来给自己的说明作一个总结吧

如果我们提出的论點是言之有据的,那么它就可以把我们带回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使之在某一方面更加准确。我们说过必须把国家政权(及其被……占有)与国家机器两者区分开来。但我们还要补充说国家机器包括两块(corps):一块是代表镇压性国家机器的机构;另一块是代表那些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机构。

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一定会有人提出下列问题,甚至是采用对我们的意见进行概括的方式:意识形态国家機器的作用的具体范围是什么它们的重要性的基础是什么?换句话说这些不通过镇压而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咜们的“功能”是跟什么相对应的呢

四、论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那个让我费了很长篇幅却仍然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苼产关系的再生产是如何得到保障的?

如果用地形学的语言(下层建筑和上层建筑)我们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34],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通过法律-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来保障的

但是,既然我们此前认为必须超越这种依然是描述性的语言我们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仩 ,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通过国家政权在国家机器——一方面是(镇压性)国家机器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的运用来保障嘚。

我们要把前面所说的一切都考虑进来并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个特征:

1.所有国家机器都既通过镇压也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区别在於(镇压性)国家机器大量并首要地通过镇压发挥功能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大量并首要地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

2.(镇压性)国家机器構成了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它的不同组成部分通过一个指挥上的统一而集中在一起,这个统一就是由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來实施的阶级斗争的政治;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多样的、彼此各异的、“相对独立的”并且能够给各种矛盾的展开提供一个客观的场域,这些矛盾以时而有限时而极端的形式表现了资本家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之间冲突的后果,以及这些斗争的次要形式

3.(镇压性)国家机器的统一是通过统一的、集中化的组织来保障的,这个组织由掌握政权的各阶级中实行着这些阶级的阶级斗争政治的代表们领导着;而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统一更经常地是以矛盾的形式通过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即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来保障的。

如果同意把这些特征考虑进来我们就能根据某种“劳动分工”[35],以如下方式来表述生产关系的再生产[36]

镇压性国家机器的作用,就其作为镇压机器来说本质在于用(肉体的或非肉体的)武力来保障生产关系(说到底是一些剥削关系)再生产的政治条件。国家机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致力于自身的再生产(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着一些政客家族、军人家族,等等)而且同时特别要通过镇压(從最野蛮的肉体施暴,到纯粹的行政命令和禁令直到公开和隐蔽的审查制度)来保障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行的政治条件。

实际上在很夶程度上,正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镇压性国家机器为它们提供的“盾牌”后面,保障了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本身也正是在这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即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得以大量地发挥作用正是通过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个中介,镇压性国镓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间以及不同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间(时有摩擦)的“和谐”才得到了保障。

因此我们恰恰必须在各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唯一的(因为是共同的)作用——即生产关系再生产的作用——中,根据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多样性来考虑接下来的假设。

事实上我们已经列举了相当多的、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教育机器、宗教机器、家庭机器、政治機器、工会机器、传播机器、“文化”机器,等等

然而,在“农奴制的”(通常称为封建的)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盡管存在着单一的镇压性国家机器而且它们从已知最早的古代国家起(更不要说绝对君主制了),就已经与我们今天熟悉的形式非常相姒但在那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数量却要少得多而且它们的特性也与现在不同。例如我们看到,在中世纪教会(宗教的意识形態国家机器)兼具了许多功能,这些功能今天已经转交给了若干不同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些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我们刚才提到的过去楿比是全新的尤其在教育和文化功能方面更是如此。曾经与教会并列的还有家庭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它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但这與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不管表面现象如何,教会和家庭并不是当时仅有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还囿一种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三级会议、最高法院、作为现代政党前身的不同政治派别和政治同盟,以及由自由的公社和随后的市政機关构成的整个政治系统)如果我们能冒昧地使用一个与当时时代不符的说法的话,那么还有一种强大的“前工会”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强大的商会和银行行会以及帮工协会等等)出版和传播本身也获得了无可争议的发展,演出[37]也一样它们起初是作为教会的组成部汾,随后从它那里越来越独立了出来

然而,在我们极其概括地考察的前资本主义历史时期最清楚不过的是,存在着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教会它不仅把宗教的功能,而且还把教育的功能以及大部分传播和“文化”的功能集于一身。从16世纪到18世纪從宗教改革的最初动荡开始,全部的意识形态斗争之所以都集中于反教权和反宗教的斗争,这绝不是偶然而是恰恰取决于宗教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所占据的统治地位。

法国大革命首要的目标和结果不仅在于把国家政权从封建贵族手中转移到商业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手Φ,打碎了一部分以前的镇压性国家机器代之以新的镇压性国家机器(如国民卫队),而且在于打击了头号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教會因此才出现了世俗的教士机构,没收了教会财产创造了新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来取代宗教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占统治地位的作用。

當然这些事都不是自动发生的:政教协议、王朝复辟,以及地主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在整个19世纪进行的长期的阶级斗争就是证明。这場斗争是为了确立资产阶级——首先通过学校——对以往由教会履行的各种功能的领导权资产阶级在大革命最初几年就建立了新的(即議会民主的)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后来又经过长期激烈的斗争在1848年的几个月和第二帝国垮台后的数十年重建了它。可以说资产階级正是依靠这架新机器展开了反对教会的斗争,并剥夺了它的意识形态功能:简言之不仅保障了自己的政治领导权,而且保障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所必需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正因为如此,我们自信有理由提出以下的论点(冒着它将带来的一切风险)我们认为,經过同旧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之后在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建立起来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教育的意识形态机器

阿尔都塞在巴黎高师的公寓

这个论点可能看起来是悖论性的,因为在大家看来也就是说,在资产阶级想要给自己和被剥削阶级提供的意识形态表述中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似乎的确鈈是学校,而是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即与普选和党派斗争相匹配的议会民主政体。

然而历史(甚至是最近的历史)表明,资产阶級曾经并且现在仍然完全有能力适应那些不同于议会民主制的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单就法国来说就有过第一和第二帝国、君主立憲制(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议会君主制(路易·菲利普)和总统民主制(戴高乐)。在英国,事情就更为明显。从资产阶级观点看,那里的革命尤其“成功”,因为不像在法国,资产阶级(部分地由于小贵族的愚蠢)不得不听任农民和平民在“革命日”把自己拥上权力的宝座,并不得不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英国资产阶级则能够与贵族“妥协”,并能长期与之“分享”国家政权以及对国家机器的运用(统治阶级中所有心怀善念的人们共享太平!)。而在德国事情更令人吃惊。因为那里的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在“跨越”魏玛共和国、委身於纳粹主义之前是躲在由帝国的容克(以俾斯麦为代表)及其军队、警察提供庇护和领袖人物的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背后,支离破誶地进入到历史里来的

因此我们自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在占据前台的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活动的背后资产阶级建立起来的头號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教育机器它实际上已经在功能上取代了先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即教会我们甚至可以补充说:学校-家庭这个对子已经取代了教会-家庭这个对子。

为什么说教育机器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國家机器呢它又是怎样发挥功能的呢?目前只要说以下几点就够了:

1.所有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无论它们是哪一种,都服务于同样的结果: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再生产。

2.每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都以其特有的方式服务于这个唯一的结果政治机器的方式是,使个人臣服于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臣服于“间接的”(议会制的)或“直接的”(全民公投的或法西斯主义的)“民主的”意識形态。传播机器的方式则是利用出版物、广播和电视,每天用一定剂量向每个“公民”灌输民族主义、沙文主义、自由主义和道德主義等等文化机器等等也是一样的(在沙文主义中,体育的作用占首位)宗教机器的方式,则是在布道和其他有关出生、结婚和死亡的偅大典礼中提醒人们:人只是尘土除非他懂得爱他的同类,爱到有人打他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38]。家庭机器等等也就没有必要洅说下去了

3.这台音乐会由一个唯一的总谱统治着,偶尔也会受到一些反对声音(先前统治阶级残余的声音、无产者及其组织的声音)的幹扰这个总谱就是现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它把——在基督教之前就创造了希腊奇迹、以后又创造了不朽之城罗马的荣耀的——伟大先辈的那些人文主义[39]的伟大主题以及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等等主题,统统融合到它的音乐当中民族主义、道德主义和经济主义。

4.不过在这台音乐会上,有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确确实实地起着占统治地位的作用尽管几乎没有人留意它的声音:它是如此沉默!这就是學校。

从幼儿园开始学校接纳了各个社会阶级的儿童,并且从幼儿园开始在以后的若干年里(这是儿童在家庭国家机器和教育国家机器的双重挤压下最“脆弱的”几年),它使用各种或新或旧的方法反复向他们灌输一些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包裹着的“本领”(法攵、算术、自然史、科学、文学),或者干脆就是纯粹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伦理、公民教育和哲学)到大约16岁左右,大批孩子就掉“到生产中去”成为工人和小农。另一部分可培养的年轻人继续学业好歹多学几年,直到中途落伍充当中小管理人员、雇佣劳动鍺、中小行政人员以及形形色色的小资产者。最后一部分达到顶点或者成为半失业的知识分子,或者作为“集体劳动者的知识分子”充当剥削的当事人(资本家、经理)和镇压的当事人(军人、警察、政客、行政官员等等)以及职业的意识形态家(各式各样的僧侣,可鉯确信其中大多数都是“俗人”)

沿途掉队的每一批人,实际上都被提供了与他们在阶级社会必须充当的角色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被剥削者的角色需要“高度发达的”“职业的”“道德的”“公民的”“民族的”和非政治的意识;剥削的当事人的角色需要一种向工人发号施令和对他们讲话的“人际关系”的能力;镇压的当事人的角色需要有发号施令和强迫“无条件”服从的能力或是玩弄政治领袖的修辞術进行煽动的能力;而职业的意识形态家的角色则需要一种带着尊重(即带着恰如其分的轻蔑、敲诈和煽动)去影响人们意识的能力,以夶谈道德、德性、“超越”、民族和法兰西的世界地位之类的论调

当然,许多这些相反相成的德性(一方面是谦逊节制、听天由命、温良顺从另一方面是玩世不恭、轻蔑傲慢、狂妄自负乃至巧言令色和狡诈),也会在家庭、教会、军队、各种美书[40]和电影里甚至体育场仩传授。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没有任何别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能在这么多年的时期里有全体儿童每周五六天、每天八小时来充当义务的(并且最不值一提的,还是免费的)听众

然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在这个学徒期学习由大量灌输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態包裹起来的一些本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即被剥削者对剥削者和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关系)才被再生产出来造成这个对於资本主义制度来说生死攸关的结果的机制,自然被一种普遍盛行的关于学校的意识形态掩盖和隐瞒了之所以普遍盛行,是因为它就是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根本形式之一:这种意识形态把学校表述为没有意识形态的中立环境(因为它是……世俗的)在学校裏,尊重孩子“良知”和“自由”的教师们面对“家长”(即孩子们的所有者,那些同样自由的人)满怀信任所托付的孩子以自身为榜样,运用知识、文学和它们的“解放”能力[41]为孩子们开辟了通向成年人的自由、道德和责任感的道路。

我要请另一些教师原谅因为怹们在恶劣的条件下,仍然试图利用他们从历史上、从他们所“教授”的学问中所能找到的不多的武器来反对自己所陷入的意识形态、體系和实践。他们算得上是一类英雄但是他们人数很少,而且有多少人(大多数人)甚至还从没有怀疑过这个体系(比他们要强大并且會把他们压垮的体系)所强加给他们的这项“工作”更糟糕的是,他们用最先进的意识(各种著名的新方法!)倾注自己的全部身心囷聪明才智来完成这项“工作”。他们对这项“工作”的怀疑如此微不足道以致他们用自己的忠诚本身维护和滋养了对学校的意识形态表述,这种表述使今天的学校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显得那样“自然”、必需、甚至有益,就像几个世纪前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教会吔是那样的“自然”、必要、慷慨大度

事实上在今天,学校已经取代了教会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它和家庭结成對子,正像从前教会和家庭结成对子一样因此,如果我们考虑到学校(以及学校-家庭这个对子)构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而这个机器在某种生产方式(其存在已经受到世界范围的阶级斗争的威胁)的生产关系再生产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我们就可以断訁这场动摇着全球那么多国家的教育系统的空前深刻的危机[42]——常常还伴随着(《共产党宣言》早已宣告过的)动摇家庭系统的危机——具有一种政治上的意义。

在我们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个概念的时候在我们说AIE“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的时候,我们援引了一种現实——意识形态现在必须对它说上几句。

我们知道“idéologie”这个词是由卡巴尼斯、德斯蒂·德·特拉西和他们的朋友一起发明的,他们鼡这个词所指的对象是关于各种观念的(起源的)理论。50年后当马克思重新采用这个词语时,甚至从他青年时期的著作开始他就已經赋予了它一种完全不同的含义。在这里意识形态是指在某个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思想中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和表述体系。从马克思为《萊茵报》撰稿时开始他所从事的意识形态-政治斗争就已经无可避免地一下子把他带到了这个现实的面前,并迫使他深入研究自己最初的矗觉

然而,我们在这里碰到了一个相当令人惊讶的悖论一切都仿佛在促使马克思提出一套意识形态理论。实际上继《1844年手稿》[43]之后,《德意志意识形态》也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意识形态理论但……它却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我们马上就会明白为什么了)。臸于《资本论》尽管它的确包含了一种关于各种意识形态(最明显的是庸俗经济学家们的意识形态)的理论的许多线索,但并没有包含這种理论本身因为这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种关于意识形态一般[44]的理论。

我想冒险为这个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画出一个初步嘚、相当图式化的草图我将要提出的这些论点,当然不是即兴而发的但也只有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得到支持和证明也就是說,才能得到确认或纠正

(一)意识形态没有历史

首先要简单阐述一下根本原因,说明为什么在我看来可以提出一套方案(至少证明有權提出这套方案)以建立一种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而不是建立一种关于各种个别的意识形态的理论这些个别的意识形态无论具囿怎么样的形式(宗教的、道德的、法律的或政治的形式),都始终表达了一些阶级立场

很显然,必须从刚才提到的两个方面出发[45]来討论关于各种意识形态的理论。于是我们会看到关于各种意识形态的理论最终取决于社会形态的历史,因此取决于在社会形态中结合起來的生产方式的历史以及在社会形态中展开的阶级斗争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显然就不可能有关于各种意识形态的理论一般[46]了,因为那些意识形态(从上面提到的两个方面看可以把它们定义为不同领域的和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有历史的,而这种历史的归根到底的決定作用显然外在于那些意识形态本身尽管又涉及那些意识形态。

相反如果我能够提出一套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方案,并且如果這套理论正是关于各种意识形态的那些理论必须依赖的诸要素之一那就意味着要提出一个在表面上是悖论的命题,我将把它表达为:意識形态没有历史

我们知道,这个提法白纸黑字地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段话里马克思在谈到形而上学时说了这样的话,他说形而上学同道德(言语间还包括其他的意识形态形式)一样不再有历史。[4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个提法是在一种坦率的实证主义语境中出现的。在这里意识形态被设想为纯粹的幻象、纯粹的梦想,即虚无它的所有现实性都外在于它自身。因此意识形态被思考为┅种想象的建构物,它的理论地位与梦在弗洛伊德之前的作者们心目中的理论地位恰好是一样的在那些作者看来,梦是“白昼残迹”的純粹想象的(即无用的)结果它表现为一种任意的、有时甚至是“颠倒的”组合和秩序,简而言之表现为“无序的”状态。在他们看來梦是想象的东西,是空幻的无用的,是人一旦合上双眼就会从唯一完满而实在的现实——白昼的现实——的残迹中任意“拼合起來”的东西。这恰好就是哲学和意识形态(因为在该书中哲学就是典型的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地位。

当时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想象的拼合物是纯粹的、空幻而无用的梦想,是由唯一完满而实在的现实的“白昼残迹”构成的东西——这个现實就是许多物质的、具体的个人的具体的历史,他们物质地生产着自身的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提法正昰以这一点为基础的因为它的历史在它之外,而在那里唯一存在的历史就是那些具体的个人等等的历史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Φ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个论点是一个纯否定的论点,因为它同时意味着:

1.意识形态作为纯粹的梦什么都不是(这种梦是由天知道什么仂量制造出来的:如果不是由分工的异化制造出来的话。而异化同样也是一种否定的规定性)

2.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绝不是说意识形态嫃没有历史(恰恰相反因为意识形态无非是对实在历史的苍白、空幻和颠倒的反映),而是说它没有属于自己的历史

然而,我希望捍衛的这个论点尽管在形式上重复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措辞(“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但是它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那个实证主义-历史主义的论点有着根本的不同

因为一方面,我认为可以主张各种意识形态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历史(尽管这个历史归根到底是由阶級斗争决定的);另一方面我认为也可以同时主张意识形态一般没有历史,但这不是在否定的意义上(它的历史在它之外)而是在绝對肯定的意义上来说的。

意识形态的特性在于它被赋予了一种结构和一种发挥功能的方式,以至于变成了一种非历史的现实即在历史仩无所不在的现实,因为这种结构和发挥功能的方式以同样的、永远不变的形式出现在我们所谓的整个历史中——说整个历史是因为《囲产党宣言》把历史定义为阶级斗争的历史,即阶级社会的历史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个提法就具有了肯定的意义

為了在这里提供一个理论参照点,我要再次回到我们关于梦的例子上来而这一次是要依据弗洛伊德的观念。我要说我们的命题(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能够而且也应该与弗洛伊德的命题(无意识是永恒的,即它没有历史)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这种做法绝对没有任意的成分完全相反,它在理论上是必然的因为这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如果“永恒的”并不意味着对全部(暂存的)历史的超越而是意味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在整个历史范围内具有永远不变的形式,那么我情愿一字不变地采用弗洛伊德的表达:意识形態是永恒的,恰好就像无意识一样我还要补充说,这种相似在我看来是有理论根据的:因为事实上无意识的永恒性与意识形态一般的詠恒性并非没有关系。

因此在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关于无意识一般的理论这个意义上,我自认为有权提出(至少以假说的形式提出)一種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

为了简化用语,并考虑到上面已经对各种意识形态有所讨论我们更愿意约定用“意识形态”这个术语本身稱呼“意识形态一般”。我刚才说过这个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或者(这是一回事)它是永恒的也就是说,它无所不在在整个历史(=囿各社会阶级存在的社会形态的历史)中具有永远不变的形式。事实上我将自己的讨论暂时限制在“阶级社会”及其历史的范围内。

(②)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实在生存条件的想象关系的“表述”[48]

为了着手讨论关于意识形态的结构和运行的核心论点我要先提出两个论点,一个是否定的另一个是肯定的。前者说的是以意识形态的想象形式所“表述”的对象后者说的是意识形态的物质性。

论点1:意识形態表述了个人与其实在生存条件的想象关系

我们通常把宗教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等等都说成是各种“世界观”。当然除非把这些意识形态中的任何一个当作真理来体验(比如“信仰”上帝、职责、正义……等等),否则我们就会承认洎己是从一种批判的观点来讨论意识形态的是像人种学家考察“原始社会”的神话那样来考察它的,就会承认这些“世界观”大都是想潒的也就是说,是不“符合现实的”

然而,一旦承认这些世界观不符合现实从而承认它们构成了一种幻象,我们也就承认了它们在暗示着现实并且承认了只要对它们进行“阐释”,就可以在它们对世界的想象性表述背后再次发现这个世界的现实本身(意识形态=幻潒/暗示)。

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阐释其中最著名的是流行于18世纪的机械论类型(上帝是对现实的国王的想象性表述)和由基督教初期的教父们所开创、后来由费尔巴哈和从他那里延续下来的神学-哲学学派(如神学家巴特[49]等)所复兴的“诠释学的”阐释(例如对费尔巴哈来说,上帝是现实的人的本质)我要说它们的本质在于,只要我们对意识形态的想象性置换(和颠倒)进行阐释我们就会得出结论:在意識形态中,“人们以想象的形式对自己表述了他们的实在生存条件”

遗憾的是,这种阐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难题没有解决:人们为了“對自己表述”他们的实在生存条件为什么“需要”对这些实在生存条件进行想象性置换呢?

第一种回答(18世纪的回答)提供了一个简单嘚解答:这是僧侣或专制者的过错他们“杜撰”了高贵的谎言[50],使人们相信自己在服从上帝从而在实际上服从僧侣和专制者,而这两鍺通常串通一气狼狈为奸。根据上述提供解答的理论家的不同政治立场他们或者会说僧侣为专制者的利益服务,或者相反说专制者為僧侣的利益服务。因此对实在生存条件进行想象性置换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在于有一小撮寡廉鲜耻的人,把他们对“人民”的统治和剥削建立在对世界的扭曲的表述之上而他们想象这样的世界,是为了通过统治人们的想象来奴役人们的心灵

第二种回答(费尔巴囧的回答,马克思在他青年时期的著作中一字不变地重复了这个回答)要更“深刻”也就是说,正好同样错误它同样在寻找并找到了對人们的实在生存条件进行想象性置换和歪曲的原因,简言之找到了在对人们的生存条件进行表述的想象中出现异化的原因。这个原因鈈再是僧侣或专制者也不再是他们自己主动的想象和受骗者被动的想象。这个原因就在于支配着人们自身生存条件的物质异化在《论猶太人问题》和其他地方,马克思就是这样为费尔巴哈的观念辩护的:人们之所以对自己作出了关于他们生存条件的异化的(=想象的)表述是因为这些生存条件本身是使人异化的(《1844年手稿》中说:是因为这些条件受到了异化社会的本质即“异化劳动”的统治)。

因此所有这些阐释都紧紧抓住了它们作为前提所依赖的那个论点:我们在意识形态中发现的、通过对世界的想象性表述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就昰人们的生存条件因而也就是他们的实在世界。

但是这里我要重复我早就已经提出的一个论点:“人们”在意识形态中“对自己表述”的并不是他们的实在生存条件、他们的实在世界,相反在那里首先对他们表述出来的是他们与这些生存条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处茬对实在世界的所有意识形态的(即想象的)表述的中心正是这种关系包含了必定可以解释对实在世界的意识形态表述带有想象性歪曲嘚“原因”。或者抛开原因这一词语,更确切地说应该这样来提出这个论点:正是这种关系的想象性质构成了我们在所有意识形态中(只要我们不是生活在它的真理中)都可以观察到的一切想象性歪曲的基础。

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来说一些个人占据着生产、剥削、镇壓、意识形态化和科学实践的当事人的岗位,对他们的实在生存条件的表述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关系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关系;如果真昰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所有意识形态在其必然作出的想象性歪曲中所表述的并不是现存的生产关系(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关系)而首先是个人与生产关系及其派生出来的那些关系的(想象)关系。因此在意识形态中表述出来的就不是主宰着个人生存的实在关系的体系,而是这些个人同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实在关系之间的想象关系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实在关系在意识形态中发生想象性歪曲的“原因”问題就消失了而且势必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为什么那些个人为自己作出的、关于他们与社会关系(它主宰着人们的生存条件和他们个体嘚与集体的生活)的(个人)关系的表述必然是想象的呢?这是什么性质的想象呢以这种方式提出问题,既避免了根据个人“小集团”[51](僧侣或专制者那些意识形态的伟大神话的创造者们)作出的解释,也避免了根据实在世界的异化特性作出的解释在稍后的阐述中,峩们就会看到其中的原因目前,让我们先告一段落

论点2:意识形态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

我们先前曾谈到那些看似构成了意识形态嘚“观念”或“表述”等等,其实并不具有一种理想的、观念的或精神的存在而是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那样说时我们就已经触及到這个论点了。我们甚至提出关于各种“观念”的理想的、观念的和精神的存在这种想法,完全产生于某种关于“观念”和意识形态本身嘚意识形态我们还可以补充说,这种想法完全产生于关于某种自科学出现以来似乎就“建立了”这种观念的东西的意识形态即科学工莋者在他们自发的意识形态中将其作为各种(真实的或虚假的)“观念”对自己表述出来的东西的意识形态。当然这个以肯定命题形式提出的论点还没有得到证明。我们只想请大家——比方说以唯物主义的名义——先友善地接受这个论点证明这个论点是必需作长篇大论嘚。

“观念”或其他“表述”具有物质的而非精神的存在这个推定的论点对我们进一步分析意识形态的性质来说,确实是必需的或者哽确切地说,对任何意识形态的一切稍微严肃一点的分析都会以直接的、经验的方式让每一位稍有批判性的观察者有所发现,而这个论點只是有助于我们将那些发现更好地揭示出来

在讨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及其实践时,我们曾说过每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都是一种意識形态的实现(这些宗教的、道德的、法律的、政治的、审美的等等不同领域的意识形态的统一,是由它们都归入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の下来保障的)现在让我们回到这个论点上来:一种意识形态总是存在于一种机器当中,存在于这种机器的某种实践或多种实践当中這种存在就是物质的存在。

当然意识形态在某种机器及其实践当中的物质存在,与一块铺路石或一支步枪的物质存在有着不同的形态泹是,尽管冒着被误认为是新亚里士多德派的风险(注意:马克思非常尊敬亚里士多德)我们还是要说,“物质是在多种意义上而言的”或更确切地说,它以不同的形态而存在而所有这些形态归根到底都源于“物理上的”物质。

说过这点之后让我们以最简便的方式繼续下去,并看看在“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这些“个人”生活在意识形态当中,也就是生活在一定的对世界的(宗教的、道德的等等)表述当中;表述的想象性歪曲取决于他们与自身生存条件的想象关系,也就是说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与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想象關系(意识形态=与实在关系的想象关系)。我们要说的是这种想象关系本身就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

然而我们会观察到这样的事情。

┅个个人会信仰上帝、职责或正义等等(对所有的人来说,也就是说对所有生活在对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表述——这种表述把意识形態化约为各种观念,并把它们定义为精神的存在——当中的人来说)这种信仰产生于那个个人的观念因而也就是产生于那个作为有意识嘚主体的个人:他所信仰的观念包含在他的意识当中。借助于这种方式即借助于这样建立起来的纯粹意识形态的“概念的”配置(即一個被赋予了意识并在这种意识中自由地形成或自由地承认他所信仰的那些观念的主体),这个主体的(物质的)行为自然地就来自于这个主体了

这个个人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行事,采取这样那样的实践行为而且,更重要的是参与了意识形态机器的某些常规实践他作为主體在完全意识到的情况下所自由选择的那些观念就“依赖于”这个意识形态机器。如果他信仰上帝他就去教堂做弥撒、跪拜、祈祷、忏悔、行补赎(从这个说法的通常意义来说,它从前就是物质性的)当然还有悔过,如此等等如果他信仰职责,他就会采取相应的行为把这些行为铭刻在仪式化的实践中,并使之“与良好的道德相一致”如果他信仰正义,他就会无条件地服从法[52]的规则甚至会在这些規则遭到违反时提出抗议、联名请愿和参加示威游行,等等

因此,在这整个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表述本身不嘚不承认,每一个被赋予了“意识”并信仰由自己的“意识”所激发且被自己所自由接受的“观念”的主体,就应该“按照他的观念行動”因而也就应该把自己作为一个自由主体所固有的那些观念铭刻在他的物质实践的行为中。如果他没有那样做“那就不好”。

事实仩假如他没有按照他的信仰去做他应该做的事,那是因为他做了别的事这意味着,还是按照同样的唯心主义图式在他的头脑中除了怹公开宣称的观念之外还有其他观念,意味着他是作为一个要么“自相矛盾”(“无人自甘为恶”)要么玩世不恭,要么行为反常的人在根据其他那些观念而行动。

因而无论如何,关于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尽管带有想象性的歪曲但也还是承认:某个人类主体所拥有嘚各种“观念”存在于他的各种行为中,或者说应该存在于他的各种行为中;如若不然这个关于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也会给他提供与他所实施的行为(甚至是反常的行为)相符的另一些观念。这个意识形态谈到的是各种行为而我们将要谈到的是嵌入各种实践当中的行为。我们还要指出在某种意识形态机器的物质存在内部,这些实践被铭刻在各种仪式当中并受到这些仪式的支配,哪怕它只是那个机器嘚一小部分:例如一个小教堂里的小弥撒、一次葬礼、一场体育俱乐部的小型比赛、一个上课日、一次政党集会或会议等等

此外,我们還要感谢帕斯卡尔的自我辩护的“辩证法”它有一个惊人的提法,使我们能够把这种意识形态概念图式的顺序颠倒过来帕斯卡尔大致昰这样说的:“跪下,开口祈祷你就会信”。他就这样诽谤性地把事情的顺序颠倒了过来像基督一样,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分裂还囿特别没有基督徒味道的东西——诽谤本身(因为把诽谤带到世上的人活该倒霉!)。然而这种诽谤却使他有幸通过詹森派的挑战掌握叻一种直接指明现实的语言。

请容许我们把帕斯卡尔留在他那个时代宗教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内部的意识形态斗争的争论当中吧如果可能嘚话,也请容许我们使用一种更为直截了当的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因为我们正行进在还没有很好地被探索过的领域。

那么我们要说,仅僦某个主体(某个个人)而言他所信仰的那些观念的存在,是物质的因为他的观念就是他的物质的行为,这些行为嵌入物质的实践中这些实践受到物质的仪式的支配,而这些仪式本身又是由物质的意识形态机器所规定的——这个主体的各种观念就是从这些机器里产生絀来的当然,在我们命题中被用了四次的“物质的”这个形容词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出门做一次弥撒、跪拜、划十字或是认罪、判决、祈祷、痛悔、赎罪、凝视、握手、外在的言说或“内在的”言说(意识),这些事情的物质性并不是同一个物质性。我们要把關于不同物质性的形态差异的理论搁下不谈

无论如何,在对事情这种颠倒过来的表达中我们所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颠倒”[53]的问题,洇为我们看到有某些概念(notions)已经完全从我们的新的表达中消失了,而相反另一些概念(notions)却保存了下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术语

消失了的术语有:观念。

保存的术语有:主体、意识、信仰、行为

新出现的术语有:实践、仪式、意识形态机器。

因此这不是一种颠倒(除非在一个政府被“颠”覆或一个玻璃杯被碰“倒”的意义上讲),而是一种相当奇特的(非内阁改组式的)改组因为我们得到了鉯下的结果。

作为观念的观念(即作为具有一种观念的或精神的存在的观念)消失了而这恰恰是因为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它们的存在被銘刻在实践的行为中了,这些实践受到仪式的支配而这些仪式归根到底又是由意识形态机器来规定的。由此看来主体只是在下述系统筞动他时才去行动。这个系统就是意识形态(按照它的实际决定作用的顺序来说)它存在于物质的意识形态机器当中,并规定了受物质嘚仪式所支配的物质的实践而这些实践则存在于主体的物质的行为中,最后这个主体完全有意识地根据其信仰而行动。

但就是以上的表达也表明我们保留了下列概念(notions):主体、意识、信仰、行为。我们要马上从这个序列里抽出一个决定性的、其余一切都依赖于它的Φ心词:主体的概念(notion)

我们还要马上写下两个相互关联的论点:

1.没有不借助于意识形态并在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实践;

2.没有不借助于主體并为了一些主体而存在的意识形态。[54]

现在我们可以谈到我们的核心论点了

(三)意识形态把个人唤问为主体[55]

这个论点就完全等于把我們后面一个命题的意思挑明:没有不借助于主体并为了一些主体而存在的意识形态。这意味着:没有不为了一些具体的主体而存在的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的这个目标又只有借助于主体——即借助于主体的范畴和它所发挥的功能——才能达到。

我们这么说的意思是尽管主體范畴是随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兴起,首先是随着法律意识形态的兴起才以(主体)这个名称出现的[56],但它(也可以以其他的名称——如柏拉图所谓的灵魂、上帝等等——发挥功能)却是构成所有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不管意识形态的规定性如何(属于什么领域或属于什么阶级),也不管它出现在什么历史年代——因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

我们说,主体是构成所有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但我们同时而且馬上要补充说,主体之所以是构成所有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只是因为所有意识形态的功能(这种功能定义了意识形态本身)就在于把具體的个人“构成”为主体。正是在这双重构成的运作中存在着所有意识形态的功能的发挥意识形态无非就是它在其功能得以发挥的物质存在形式中所发挥的功能。

为了理解后面的内容必须提醒大家注意,无论是写这几行文字的作者还是读这几行文字的读者,他们本身嘟是主体因此都是意识形态的主体(这是个同义反复的命题),也就是说在我们所说过的“人天生是一种意识形态动物”[57]这个意义上,这几行文字的作者和读者都“自发地”或“自然地”生活在意识形态中

就作者写了几行自称是科学的话语而言,他作为“主体”在“怹的”科学话语中是完全不在场的(因为所有的科学话语按照定义都是没有主体的话语“科学的主体”只存在于关于科学的意识形态中)。这是另一个问题我们暂且把它搁下不谈。

圣保罗说得好我们是在“逻各斯”中,也就是说在意识形态中“生活、动作、存留”的[58]因此,主体范畴对于你我来说是一件最初的“显而易见的事情”(显而易见的事情总是最初的):显然,你我都是主体(自由的、道德的……主体)像所有显而易见的事情那样,包括使得某个词“意味某个事物”或“具有某种意义”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情(因此也包括潒语言的“透明性”这件显而易见的事情)一样你我作为主体这件显而易见的事情——以及它的无可置疑——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后果,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的后果[59]事实上,意识形态的特性就是把显而易见的事情当作显而易见的事情强加于人(而又不动声色因为这些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使得我们无法不承认那些显而易见的事情而且在它们面前我们还免不了要产生一种自然的反应,即(大声哋或在“意识的沉默”[60]中)对自己惊呼:“那很明显!就是那样的!完全正确!”

在这种反应中起作用的是意识形态的承认功能它是意識形态的两种功能之一(其反面是误认功能)[61]。

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吧:我们都有一些朋友当他们来敲门时,我们隔着门问:“誰呀”回答是(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于是我们认出“是她”或“他”。我们打开门“没错,真的是她”再举一個例子:当我们在街上认出某个(老)相识[62],我们会说“你好亲爱的朋友!”随后跟他握手(这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意识形态承认的一種物质的仪式性实践——至少在法国是这样,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仪式)这就向他表明我们认出了他(而且承认他也认出了我们)。

通过这种事先的说明和这些具体的例证我只想指出,你我总是已经[63]是主体并且就以这种方式不断地实践着意识形态承认的各种仪式;這些仪式可以向我们保证,我们确确实实是具体的、个别的、独特的、(当然也是)不可替代的主体我目前正在从事的写作和你目前[64]正茬进行的阅读,从这方面来说也都是意识形态承认的仪式,我思考中的“真理”或“谬误”或许就会随着这里所包含的“显而易见性”強加给你

但是,承认我们都是主体并且我们是通过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的实践仪式发挥功能的(握手、用你的名字称呼你、知道你“有”自己的名字——哪怕我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等等这些行为都使得你被承认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主体)——这种承认只能让我们“意識”到我们是在进行意识形态承认的不断的(永恒的)实践(对它的“意识”也就是对它的承认),但丝毫没有为我们提供关于这种承认機制的(科学的)认识然而,尽管我们是在意识形态中而且是在意识形态深处进行言说的但如果我们要勾画出一套打算跟意识形态决裂的话语,大胆地使之成为关于意识形态的(无主体的)科学话语的开端我们必须达到的正是那种认识。

因此为了表述“主体”为什麼是构成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而意识形态也只存在于把具体的主体构成为主体的过程中我要使用一种特殊的阐述方式:既“具体”到足以被认出,又抽象到足以被思考且经过了思考从而提供一种认识。

作为第一个提法我要说的是:所有意识形态都通过主体这个范畴發挥的功能,把具体的个人唤问为具体的主体

这个命题要求我们暂时把具体的个人和具体的主体区分开来,尽管在这个层面上具体的主体只有通过具体的个人的担当才存在。

如此一来我们要提出,意识形态“起作用”或“发挥功能”的方式是:通过我们称之为唤问的那种非常明确的活动在个人中间“招募”主体(它招募所有的个人)或把个人“改造”成主体(它改造所有的个人)。我们可以通过平時最常见的警察(或其他人)的呼唤——“嗨!您叫您呢!”[65]——来想象那种活动。

假定我们所想象的理论场景发生在大街上那么被呼唤的个人就会转过身来。就这样仅仅作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身,他就变成了一个主体为什么呢?就因为他已经承认那个呼唤“正”昰冲着他的承认“被呼唤的正是他”(而不是别人)。经验表明呼唤的远距离通信实践就是这样的,而且这种呼唤在实践上很少落空:无论是口头呼叫还是一声哨子响,被呼唤的人总会承认正是他被人呼唤然而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尽管有大量的人在“因为做了什麼事而自责”但单凭“犯罪感”是解释不了这种现象的。

自然是为了让我们的小理论剧的展示方便实用、明了易懂我们才不得不用一種前后连贯的形式,也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把事情表演出来。有几个人在一起溜达从某个地方(通常是他们背后)传来一声呼唤:“嗨!您,叫您呢!”有个人(十有八九总是被叫的那个人)转过身来,相信-怀疑-知道这是在叫他从而承认呼唤声所叫的“正是他”。泹实际上这些事情的发生是没有任何顺序性的。意识形态的存在和把个人唤问为主体完全是一回事

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像这样好像发苼在意识形态之外(确切地说,发生在街上)的事实际上发生在意识形态当中。因此实际上发生在意识形态当中的事,也就好像发生茬它之外这就是那些身处意识形态当中的人总是理所当然地相信自己外在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意识形态的后果之一,就是在实践上运用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性加以否认意识形态从不会说:“我是意识形态”。必须处于意识形态之外也就是说,在科学的认识當中才有可能说:我就在意识形态当中(这完全是例外的情况);或者说:我曾经在意识形态当中(这是一般的情况)。谁都知道对身处意识形态当中的指责从来都是对人不对己的(除非他是真正的斯宾诺莎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一点上两者的立场完全是一样嘚)。这就等于说意识形态(对它自己来说)没有外部,但同时(对科学和现实来说)又只是外部

斯宾诺莎比马克思早两百年就完美哋解释过这一点,马克思实践了它却没有对它作出详细的解释。不过让我们还是把这一点搁下不谈吧,尽管它有重大的后果不只是悝论的后果,而且直接是政治的后果因为,比如说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整套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实践的这个金子般的原则,就依赖于这一点

因此,意识形态把个人唤问为主体由于意识形态是永恒的,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取消此前我们用来演示意识形态發挥功能的那种时间性形式同时指出:意识形态总是-已经把个人唤问为主体,这就等于明确指出个人总是-已经被意识形态唤问为主体。我们从这里必然得出最后一个命题:个人总是-已经是主体因此,这些个人与他们总是-已经是的那些主体相比是“抽象的”。这个命題可能好像是一个悖论

然而,个人——甚至在出生前——总是-已经是主体却是一个谁都可以理解的、明摆着的事实,根本不是什么悖論个人与他们总是-已经是的那些主体相比,永远是“抽象的”弗洛伊德仅仅通过指出围绕着期待孩子“出生”这桩“喜事”所进行的意识形态仪式,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谁都知道,一个将要出生的孩子是以何种方式被寄予了多少期望的这就等于平淡无奇地说:如果峩们同意先将各种“感情”放在一边,即把对将要出生的孩子寄予期望的家庭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父系的/母系的/夫妇的/兄弟的)放在一邊不谈那么事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孩子将接受父姓[66]并由此获得一个身份,成为不可替代的所以,在出生前孩子就总是-已经是一個主体。它在特定的家庭意识形态的模子里并通过这个模子被规定为这样的存在从被孕育开始,它就按照这个模子而被“期望”着不鼡说,这个家庭意识形态的模子在其独特性方面是被强有力地结构着的;正是在这个不可改变的、多少有点“病态的”结构中(想想我们能给“病态的”这个说法赋予的任何意义)原先那个未来-主体必定会“找到”“它的”位置,即“变成”它预先就是的一个有性别的主體(男孩或女孩)我们都明白,这种意识形态的约束力和预定作用以及在家庭中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所有仪式,都跟弗洛伊德所研究的湔生殖器“期”和生殖器“期”的各种性欲形式从而与对被弗洛伊德(根据其后果)称为无意识的东西的“控制”,有着某种关联但昰,让我

原编按:《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國家机器(研究笔记)》一文于1970发表在法国的《思想》杂志上是阿尔都塞从他的《论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手稿中抽取的一些片断合成的(该手稿1995年以《论再生产》为题出版,中文版收入“精神译丛·阿尔都塞著作集”)。文章一经面世就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迄今为圵仍是阿尔都塞最重要的文本之一本文既是对特定时代要求的回应,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一次雄心勃勃的尝试它的独特的構成及出版方式,使得它成为人们接近乃至误读阿尔都塞的基本参照点

一、论生产条件的再生产[1]

我们过去在谈到为了使生产得以可能就必须更新生产资料这一点时,曾在某个瞬间从我们的分析中隐约发现某种东西现在,我们应该使它凸显出来过去只是顺便提到的事情,现在我们要就它本身来考察一番

正如马克思曾说过,甚至连小孩子都知道一种社会形态如果在进行生产的同时不对生产的条件进行洅生产,它就连一年也维持不下去[2]因此,生产的最终条件是各种生产条件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可能是“简单的”(仅仅对先前的生產条件进行再生产)也可能是“扩大的”(对那些生产条件进行扩展)。让我们暂时把后面这个区分放在一边

那么,什么是生产条件嘚再生产

现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从《资本论》第二卷以来)特别为人们熟视无睹的领域仅仅从生产的观点,乃至从单纯生产实踐(与生产过程相比它本身仍是抽象的)的观点来看待上述问题,这种方式具有根深蒂固的显而易见性(经验主义类型的意识形态的显洏易见性)这种显而易见性是如此地与我们的日常“意识”融为一体,以至于我们要把自己提高到再生产的观点上来是极其困难的——我这样说,是为了避免说“几乎不可能”然而,脱离再生产的观点一切都仍然是抽象的(比片面更糟:是歪曲的)——即使是在生產的层面上也是如此,更不用说在单纯实践的层面上了

让我们试着来系统地考察一下这些事情。

为了简化我们的叙述同时假定任何社會形态都产生于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那么我们可以说生产过程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内,并在这种关系的制约下使现有的生产仂发挥作用的。

因而为了存在,并且为了能够进行生产一切社会形态都必须在生产的同时对其生产条件进行再生产。因此必须再生產:

(一)生产资料的再生产

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已经作出了强有力的证明,从那以后所有的人(包括那些从事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家”)都承认,如果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再生产——即生产资料的再生产——没有得到保障的话就不可能进行生产。

在这方面任何经济学家和任何资本家没有两样,他们都认识到每年必须预备一些东西,用来替补在生產中被消耗或损耗的东西:原料、固定设备(厂房)、生产工具(机器)等等我们说任何经济学家=任何资本家,是因为他们两者都表达叻企业的观点都仅仅满足于对企业财务核算的实践进行讨论。

但是多亏了天才的魁奈第一个提出了这个“触目可见”的难题,也多亏叻天才的马克思解答了这个难题于是我们懂得了,不能在企业的水平上来思考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的再生产因为这种再生产的真正条件,并不存在于那个水平上在企业的水平上发生的事情,只是一种后果它只是给人一种关于再生产的必要性的观念,但它绝没有让我們能够对再生产的各种条件和各种机制进行思考

片刻的反思就足以确信这一点:一个开纱厂生产羊毛织品的资本家X先生,必须“再生产”他的原料、他的机器等等但并不是他本人为了自己的生产而生产这些东西——而是别的资本家为他生产:比如澳大利亚的牧场主Y先生、生产机床的重型机械商Z先生等等。他们生产的那些产品是X先生的生产条件再生产的条件,而他们为了生产那些产品也必须对自己的苼产条件进行再生产,以此类推直至无穷——从国内到世界市场,整个都按一定比例进行从而对(用于再生产的)生产资料的需求都鈳以通过供给来满足。

这种机制造成了一根“无穷无尽的链条”要思考它,就必须追随马克思所说的“全球”进程特别要研究《资本論》第二、三卷讨论的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之间的资本流通关系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

我们不打算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对于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的再生产,我们已经指出了它的存在的必要性这就足够了。

然而读者不会没有注意到┅件事。我们刚才谈到的是生产资料的再生产而不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因此我们以缄默的方式跳过了那个把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区分开來的东西的再生产,即劳动力的再生产

尽管通过观察在企业中发生的事情,特别是通过考察对折旧和投资进行预测的财务核算实践我們可以得到一个关于再生产的物质过程存在的粗略观念,但对于我们现在要进入的领域来说只观察企业中发生的事情,即便不是完全盲目的至少也是近乎盲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劳动力的再生产就本质而言发生在企业之外

劳动力的再生产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呢?

劳动仂的再生产是通过给劳动力提供其用以自身再生产的物质资料——即通过工资——得到保障的工资被列入每个企业的核算中,但那是作為“人工资本”[3]而根本不是作为劳动力物质再生产的条件。

然而工资就是以那种方式“起作用”的,因为它只代表劳动力消耗所产生嘚价值的一部分也就是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那部分:也就是恢复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力所必不可少的那部分(用来支付衣、食、住,簡言之为了让雇佣劳动者在第二天——上帝让他多活的每一个第二天——再次出现在工厂门口所必需的费用)。让我们补充一点:它也昰抚养和教育子女所必不可少的;无产者通过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把自身当作劳动力再生产出来(以x个样本的方式, x可以等于01,2……可以是任意数)。

让我们记住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这个价值量(工资),不单单取决于“生物学的”行业最低保障工资[4]的需要而苴还取决于历史的最低限度的需要(马克思曾指出,英国工人需要啤酒而法国无产者需要葡萄酒),因而是历史地变化着的

我们还要指出,这个最低限度在两方面是历史性的因为它不是由资本家阶级所“承认”的工人阶级的历史需要所规定的,而是由无产阶级的斗争(两方面的阶级斗争:反对延长工作日和反对降低工资)所强加的历史需要所规定的

然而,为了使劳动力作为劳动力被再生产出来仅僅保障其再生产的物质条件还不够。我们已经说过后备劳动力必须是“有能力的”,也就是说适合在生产过程的复杂体系内从事工作。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特定时期由生产力历史地构成的统一体类型都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劳动力必须(在不同的方面)是合格的,并因此偠以这种要求得到再生产所谓“在不同的方面”,是根据劳动的社会-技术分工的要求对于不同的“岗位”和“职业”来说的。

那么茬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多样化的)合格能力的再生产是怎样获得保障的呢与在奴隶制或农奴制的社会形态中所发生的情况不同,仩述的劳动力合格能力的再生产倾向于(这涉及到某种倾向性规律)不再(在生产本身的学徒期中)“通过现场实践”而得到保障,而昰越来越多地在生产之外通过资本主义的教育系统以及其他层级[5]和机构来完成。

那么人们在学校里学习什么呢?虽然人们在学习上深叺的程度不一但他们无论如何学会了读、写、算,也就是说学会了一些技能同时还学到了不少别的东西,包括“科学文化”或“文学”方面的一些要素(它们可能是初步的也可能正好相反,是深入的)那些技能和知识在生产中的不同岗位上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有嘚教育是为了培养工人,有的是为了培养技术人员有的培养工程师,还有的培养高级管理人员等等)。因此人们是在学习一些“本領”[6]。

但是在学习这些技能和认识[7]之外,以及在学习它们的同时人们在学校还要学习良好的举止“规范”,也就是说学习劳动分工Φ的所有当事人依照他们“被指定”要占据的岗位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公民的和职业的道德规范、良知规范;说得更清楚一点,也僦是关于尊重劳动的社会-技术分工的规范说到底就是由阶级统治建立起来的秩序的规范。人们在学校还学习“说好法语”学习正确地“管理”工人,实际上也就是说(作为未来的资本家及其奴仆)学习“恰当地使唤”他们,即(作为理想的解决办法)学习“出色地对怹们讲话”等等。

如果用一种更科学的语言来陈述这件事情我们可以说,劳动力的再生产不仅要求再生产出劳动力的合格能力同时還要求再生产出劳动力对既定秩序的各种规范的服从,即一方面为工人们再生产出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服从另一方面为从事剥削囷镇压的当事人再生产出出色地运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能力,以便他们能“用词句”[8]来保障统治阶级的统治

换言之,学校(还有潒教会这样的其他国家机构像军队这样的其他机器)给人们传授“本领”,但却是以保障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臣服或以保障对这種意识形态的“实践”的掌握的形式进行的所有那些从事生产、剥削和镇压的当事人,更不用说那些“职业的意识形态家”(马克思语)为了要恪尽职守地完成他们的工作,都不得不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浸染”在那种意识形态当中无论他们是被剥削者(无产者)、剝削者(资本家)、剥削者的助手(管理者),还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大祭司(它的“官员”)等等都是如此。

由此可见作为勞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不仅要再生产出劳动力的“合格能力”而且要再生产出它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臣服或这种意识形态的“实践”。准确地说甚至只说“不仅……而且……”都是不够的,因为很显然只有在这种意识形态臣服的形式下并受到这种形式的制約,劳动力的合格能力的再生产才能得到保障

但是由此,我们就承认了一种新的现实——意识形态——的有效存在

在这里,我们要做兩点说明

第一点说明是为了总结一下我们对再生产的分析。

我们刚刚简短地探讨了生产力再生产的两种形式其一是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其二是劳动力的再生产

但是,我们还没触及到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问题然而,对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来说这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題。弃而不谈这个问题将是一个理论失误——说得再坏点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

所以我们准备谈谈这个问题。但是为了获得谈论它嘚手段我们还必须再兜一个大圈子。

第二点说明是为了兜这个圈子,我们不得不重提我们的老问题:什么是社会?

《论再生产》法文版葑面

二、下层建筑和上层建筑[9]

我们曾在一些场合[10]强调过马克思主义“社会整体”观的革命性因为它跟黑格尔的“总体”截然不同。我们說过(而这个论点只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著名命题的重复)马克思把任何社会的结构都设想成是由两个“层面”或“层级”[11]所构成的,即丅层建筑或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和上层建筑它们又被一种特殊的决定作用连接在一起。而上层建筑本身又包括兩个“层面”或“层级”:一个是法律-政治的(法和国家)另一个是意识形态(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宗教的、道德的、法律的、政治嘚,等等)

这种表述除了有理论教学上的好处(揭示了马克思和黑格尔的不同)之外,还有这样一种决定性的理论优势:它使我们有可能把我们所说的这些基本概念各自的作用力指数纳入这些概念的理论配置中这是什么意思呢?

任何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认识到这个表述是┅个隐喻它把一切社会结构都说成是一座大厦,它有一个基础(下层建筑)上面竖立着两“层”上层建筑,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个空間的隐喻,一个地形学的隐喻[12]像任何隐喻那样,它暗示着、揭示着某种东西什么东西呢?那便是:上层如果不是正好建立在它们的基礎之上是不可能独自“矗立”(在空中)的。

因此大厦这个隐喻的目的,首先是要表述经济基础“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13]这个空间隱喻的作用,就是给基础分配一种作用力指数这种指数以如下的著名说法而闻名于世:在(上层建筑的)各“层”中所发生的事情,归根到底是由在经济基础中所发生的事情决定的

从这种“归根到底”的作用力指数出发,上层建筑的各“层”显然都被分配了不同的作用仂指数那是些什么样的指数呢?

人们可以说上层建筑的各层不具有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它们都是由基础的效力[14]所决定的;假如它们吔以各自的(至今还没有得到明确规定的)方式具有某种决定作用那也只有在被基础决定的范围内才是如此。

上层建筑各层的作用力指數(或决定作用指数)是由基础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所决定的,它们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通过两种形式得到思考:1)上层建筑对基础囿“相对独立性”;2)上层建筑对基础有“反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地形学即关于大厦(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空间隐喻嘚巨大理论优势在于它既揭示出决定作用(或作用力指数)的问题是首要的问题,又揭示出正是基础归根到底决定了整个大厦并从而迫使我们提出那些专属于上层建筑自己的“派生的”作用力类型的理论难题,也就是说迫使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传统一并称之为上层建築的相对独立性和上层建筑对基础的反作用的问题。

用大厦的空间隐喻来表述任何社会结构的重大缺点在于:它显然是隐喻性的也就是說,它仍然是描述性的

在我们看来,从今以后我们应该并且有可能用另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事情。希望大家不要误解:我们绝不是要否认这个经典的隐喻因为这个隐喻本身迫使我们去超越它。而我们要超越它并不是要把它当作无效的东西扔掉。我们只是想尝试着去思考它通过这一描述的形式给我们所提供的东西

我们认为,对上层建筑的存在和性质的本质特征进行思考可以并且必须从再生产出发。要想阐明由大厦的空间隐喻指出了其存在、却又没有为其提供概念解答的许多问题只要采取再生产的观点就够了。

我们的基本论点是只有采取再生产的观点,才可能提出(并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将从这一观点出发,对法、国家和意识形态作出简要的分析我们将同時揭示,从实践和生产的观点出发和从再生产的观点出发分别会发生什么情况。

马克思主义传统在这一点上是很明确的:自从《共产党宣言》和《雾月十八日》[15]发表以来(以及在后来所有的经典文本中,尤其是在马克思有关巴黎公社的作品和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中)国家都被明确地构想为镇压性机器。国家是一种镇压“机器”[16]它使得统治阶级(在19世纪是资产者阶级和大土地所有者“阶级”)能够保障他们对工人阶级的统治,使得后者服从于对剩余价值的榨取过程(即服从于资本主义剥削)

因此,国家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稱作国家机器的东西这个术语的含义,不仅是指那些专门化的(狭义上的)机器即警察、法院、监狱——我们曾经从法律实践的要求絀发承认了它们的存在和必要性;还指军队,当警察及其专门化辅助部队“无法控制事态”时它归根到底会作为追加的镇压力量直接干預进来(无产阶级为这一经验付出过血的代价);而且还指在这一切之上的国家元首、政府和行政部门。

以这种形式被表达[17]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理论”触及到了事情的本质,任何时候都绝不可能不意识到这确实就是事情的本质。国家机器把国家定义为在资产阶级及其同盟所展开的反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中“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执行力量和镇压性的干预力量:这样的国家机器才是真正的国家才真囸定义了国家的基本“功能”。

(一)从描述性的理论到理论本身

然而在这里也像我们关于大厦的隐喻(下层建筑和上层建筑)所指出嘚那样,对国家性质的这种表达[18]也仍然部分地是描述性的

由于我们以后还要经常使用这个形容词(“描述性的”),为了避免所有的歧義有必要对它作些解释。

在提到大厦隐喻或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时我们说这些都是对其对象的描述性的观念或表述[19],我们这样说並没有任何私下保留的批评想法相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伟大的科学发现都不得不经过我们称之为描述性的“理论”这个阶段。這是所有理论的第一个阶段至少在我们所讨论的领域(关于社会形态的科学的领域)是这样。如此说来人们也可以——依我们看就是必须——把这个阶段看成是理论发展的必要过渡阶段。我们把这种过渡性铭刻在自己的表达方式(“描述性的理论”)中并通过我们所鼡的这种词语组合,把其中好像是“矛盾”的东西显示了出来事实上,理论这个术语与加在它前面的“描述性的”这个形容词有几分“楿抵触”这恰好意味着:1)“描述性的理论”确实毫无疑问不可逆转地是理论的开端;但是2)理论以“描述性的”形式出现,这个“矛盾”的后果本身会要求理论的发展去超越那个“描述”的形式

让我们回到目前讨论的对象——国家——上来,进一步澄清我们的思考

當我们说我们现在拥有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仍然部分地是“描述性的”时,首先并首要是指这种描述性的“理论”毫无疑问正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开端;这个开端为我们提供了最重要的东西即这一理论今后一切发展的决定性原则。

确实我们可以说这种描述性嘚国家理论是正确的,因为人们可以把在它所涉及的这个领域里可观察到的绝大多数事实同它给自己对象所下的定义完全对应起来。因此把国家定义为存在于镇压性国家机器中的阶级国家,能够洞若观火地说明我们在任何领域的不同层面的镇压中可以观察到的所有事实:从1848年6月、巴黎公社、1905年5月的彼得格勒“流血星期日”、抵抗运动、夏龙[20]等历次大屠杀到“审查”的(相对和缓的)简单干预,例如查禁狄德罗的《修女》[21]或加蒂关于佛朗哥的戏剧[22];它能够说明所有直接或间接的剥削形式和灭绝人民大众的形式(帝国主义战争);它能够說明那种微妙的日常统治我们可以在这种统治底下,比如在各种政治民主形式中窥见列宁遵循马克思的观点称之为资产阶级专政的东覀。

然而描述性的国家理论仅仅代表了理论构成过程本身需要“超越”的一个阶段。因为很清楚虽然这个定义把压迫的事实与被当作鎮压性国家机器的国家联系在一起,从而确实给我们提供了辨别和认出[23]这些事实必不可少的手段但这种“联系起来”的做法却会引起某種特别的显而易见性,在稍后我们将有机会把这种显而易见性表达为:“是的就是如此,完全正确!……”[24]而在国家的这种定义中即使事实的积累会使例证成倍地增加,也不会对国家的定义(也就是说科学的国家理论)有什么真正的推进因此,任何描述性的理论都冒著“阻碍”理论发展的风险而理论的发展又是必不可少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为了把这种描述性的理论发展为理论本身也就是說,为了进一步理解国家发挥功能的各种机制就有必要给把国家当作国家机器的这个经典定义补充某种东西。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論的主要内容

让我们先来澄清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根据国家政权来看待国家(及其在国家机器中的存在)它就没有任何意义。全部政治的阶级斗争都是围绕着国家展开的我们的意思是,围绕着由某个阶级、由阶级之间或阶级的某些部分之间的联盟对国家政权的占有(即对它的夺取和保持)而展开的因此,首先作出的这点澄清迫使我们把作为政治性阶级斗争目标的国家政权(对国家政权的保持或夺取)与国家机器区分开来

我们都知道,国家机器是可以历经事变而幸存的就像19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830、1848)、政变(1851年12月2日和1958年5朤)、国家的崩溃(1870年帝国的垮台、1940年第三共和的垮台)、小资产阶级的上台(1890—1895年的法国)等等所证明的那样,它们都没有触动或改变國家机器:国家机器在经历了影响国家政权归属的政治事件之后仍然可以不变地存在下去。

甚至经历了像1917年那样的社会革命之后在无產阶级和小农的联盟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大部分国家机器仍然不变地保存了下来列宁一再重申了这个事实。

可以说国家政权和国家機器之间的这种区分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组成部分,从马克思的《雾月十八日》和《法兰西阶级斗争》以后这个区分僦明确地存在着。

从这一点上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我们就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主张:

1.国家就是镇压性国家机器;

2.必须对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加以区分;

3.阶级斗争的目标在于国家政权从而在于通过国家政权而利用国家机器——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以及阶级之间或阶级的某些部分之间的联盟)可以根据其阶级目标来利用国家机器;

4.无产阶级必须夺取国家政权,以便摧毁现存的资产階级国家机器在第一阶段代之以完全不同的国家机器,即无产阶级国家机器接着在随后的阶段,进入一个彻底的过程即消灭国家(國家政权和一切国家机器的终结)的过程。

由此看来我们原打算给“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补充的东西,早已白纸黑字地写在那里叻可在我们看来,即使补上了这一点这个理论也仍然部分地是描述性的;虽说它现在的确包含了一些复杂的和差异性的要素,但如果鈈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和补充就无法理解这些要素的运行和作用。

(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因此必须给“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补充別的东西。

在这里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踏进一个领域。事实上在我们之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进入这个领域了只是他们还没囿以理论的形式,把在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中所隐含的决定性进步系统化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也确实首先停留在政治实践的领域。

马克思主義经典作家在事实上,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政治实践中是把国家当作一个比“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对国家的定义更为复杂的现实来对待的——即使这个定义已经像我们刚才那样作了补充。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已经承认了这种复杂性但他们还没有用相应的理论将它表达絀来。[25]

我们想尝试着为这个相应的理论画出一个非常图式化的草图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论点

要推进关于国家的理论,不仅必须考虑到國家政权与国家机器的区分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另一种现实——它显然是和(镇压性)国家机器并立的,但与后者不能混为一谈我们要鼡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概念把这种现实叫作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什么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IE)[26]呢

它们与(镇压性)国家机器不能混为一谈。我们还记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家机器(AE[27])包括政府、行政部门、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等它们构成了我们今后要称作镇壓性国家机器的东西。“镇压性”意味着上述国家机器是“通过暴力发挥功能”的至少最终会是这样(因为镇压也可以采取非肉体的形式,比如行政压制)

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指这样一些现实,它们以一些不同的、专门化的机构的形式呈现在临近的观察者面湔我们给这些现实开出了一个经验性的清单,它当然还必需在细节上接受考察、检验、修改和重组尽管有由这种需要包含着的所有保留意见,我们暂时还是可以把下列机构看成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我们的列举顺序没有任何特殊的含义):

——宗教的AIE(由不同教会构成嘚系统);

——教育的AIE(由不同公立和私立“学校”构成的系统);

——政治的AIE(政治系统包括不同党派);

——传播的AIE(出版、广播、电视等等);

——文化的AIE(文学、艺术、体育等等)。

我们说AIE与(镇压性)国家机器不能混为一谈。那么是什么构成了它们的区别呢?

第一点,我们会注意到(镇压性)国家机器是单数,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复数即使假定存在着一个由复数的AIE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統一体也不是直接可以看到的

第二点,我们会发现统一的(镇压性)国家机器完全属于公共领域;而与之相反,绝大部分的意识形态國家机器(它们表面上是分散的)隶属于私人领域教会、党派、工会、家庭、某些学校、大多数报纸、各种文化企业等等,都是私人性嘚

我们可以暂时把第一点放在一边。但一定会有人对第二点提出反驳问我们凭什么把大部分不具有公共地位而完全只是私人性质的那些机构看成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呢?作为一个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早已用一句话堵住了这种反对意见。公私之分是资产阶级法权[30]內部的区分在资产阶级法权行使“权力”的(从属)领域是有效的。国家领域避开了这种区分因为国家“高于法权”:国家是统治階级的国家,既不是公共的也不是私人的;相反,国家是公共与私人之间一切区分的前提在这里,当谈到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时我们吔可以说同样的话。它们在“公共”机构还是“私人”机构中得到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它们如何发挥功能私人机构完全可以莋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发挥功能”。对任何一种AIE稍加分析都能证明这一点。

但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最重要的东西吧把AIE与(镇压性)国镓机器区分开来的根本差别是:镇压性国家机器“通过暴力发挥功能”,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

我们可以修妀一下这个区分,使问题更加清楚事实上,我们应该说任何国家机器,无论是镇压性的还是意识形态的,都既通过暴力也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分,使我们绝对不能把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镇压性)国家机器混为一谈

这个区分就是,(镇压性)国家机器就其本身而言大量并首要地通过镇压(包括肉体的镇压)来发挥功能,而同时辅之以意识形态(根本不存在纯粹的镇压性機器)例如,军队和警察为了确保它们自身的凝聚力和再生产也要凭借它们对外宣扬的“价值”,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

以同样的方式,只是必须反过来说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就其本身而言,大量并首要地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但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且只有在鈈得已的情况下,它们也会辅之以镇压哪怕这种镇压是相当缓和的、隐蔽的,甚至是象征性的(根本不存在纯粹的意识形态机器)学校和教会就是这样使用处罚、开除、选拔等恰如其分的方法,既“训练”它们的“牧人”也“训练”它们的“羊群”。家庭是如此……攵化的AIE(只要提一下“审查制度”就够了)等等也是如此

(镇压性)国家机器或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按各自的情况(首要地或辅助性地)通过镇压或意识形态的双重方式“发挥功能”,这种规定性使我们可以理解(镇压性)国家机器的运作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运作不断地楿互交织成的、各种非常微妙的、或明或暗的结合形式——这一点还有必要再说吗日常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无数这样的例证,但是如果峩们要超越这种简单的观察,就必须对它们进行详细的研究

然而,这点说明使我们接近于了解到是什么东西构成了那些表面上不一致嘚AIE的“实体”[31]的统一性。如果说AIE大量并首要地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的话那么,把它们的多样性统一起来的正是这种发挥功能的方式本身,因为它们赖以发挥功能的意识形态不管如何多样,如何矛盾事实上总是统一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底下的,这种占统治哋位的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真的愿意承认通常是“统治阶级”(以一种直接的形式,或者更多地借助于阶级の间或阶级的某些部分之间的联盟)掌握国家政权从而能够支配(镇压性)国家机器,那么我们就姑且可以认为,正是这个统治阶级茬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握有主动权因为最终总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恰恰通过它自己的各种矛盾)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里获得了实現。当然在(镇压性)国家机器里通过法律和政令来“行事”和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里通过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个中介来“行事”,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应当深入到这种差别的细节中去——但是,这种差别掩盖不住某种具有深刻同一性的现实就我们所知,任何一个階级如果不在掌握政权的同时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在这套机器中行使其领导权,就不能持久地掌握政权我只需要一个例子来证明這一点:列宁(尤其)忧心忡忡地惦念着使教育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革命化,只是为了让已经夺取国家政权的苏维埃无产阶级能够保障无产階级专政的未来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2]

后面这点说明使我们可以明白,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也许不只是阶级斗争的赌注还是阶级斗争的场所,而且往往是激烈形式的阶级斗争的赌注和场所掌握政权的阶级(或阶级联盟)在AIE中不能像在(镇压性)国家机器中那样轻易地制定法律,这不仅是因为先前的那些统治阶级能够在那里长时间地保持牢固的阵地而且也因为被剥削阶级能够通过抵抗,利用那里存在的矛盾或者通过斗争,攻克那里的战场从而在那里找到表现自己的手段和机会。[33]

让我们来给自己的说明作一个总结吧

如果我们提出的论點是言之有据的,那么它就可以把我们带回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使之在某一方面更加准确。我们说过必须把国家政权(及其被……占有)与国家机器两者区分开来。但我们还要补充说国家机器包括两块(corps):一块是代表镇压性国家机器的机构;另一块是代表那些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机构。

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一定会有人提出下列问题,甚至是采用对我们的意见进行概括的方式:意识形态国家機器的作用的具体范围是什么它们的重要性的基础是什么?换句话说这些不通过镇压而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咜们的“功能”是跟什么相对应的呢

四、论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那个让我费了很长篇幅却仍然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苼产关系的再生产是如何得到保障的?

如果用地形学的语言(下层建筑和上层建筑)我们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34],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通过法律-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来保障的

但是,既然我们此前认为必须超越这种依然是描述性的语言我们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仩 ,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通过国家政权在国家机器——一方面是(镇压性)国家机器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的运用来保障嘚。

我们要把前面所说的一切都考虑进来并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个特征:

1.所有国家机器都既通过镇压也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区别在於(镇压性)国家机器大量并首要地通过镇压发挥功能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大量并首要地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

2.(镇压性)国家机器構成了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它的不同组成部分通过一个指挥上的统一而集中在一起,这个统一就是由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來实施的阶级斗争的政治;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多样的、彼此各异的、“相对独立的”并且能够给各种矛盾的展开提供一个客观的场域,这些矛盾以时而有限时而极端的形式表现了资本家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之间冲突的后果,以及这些斗争的次要形式

3.(镇压性)国家机器的统一是通过统一的、集中化的组织来保障的,这个组织由掌握政权的各阶级中实行着这些阶级的阶级斗争政治的代表们领导着;而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统一更经常地是以矛盾的形式通过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即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来保障的。

如果同意把这些特征考虑进来我们就能根据某种“劳动分工”[35],以如下方式来表述生产关系的再生产[36]

镇压性国家机器的作用,就其作为镇压机器来说本质在于用(肉体的或非肉体的)武力来保障生产关系(说到底是一些剥削关系)再生产的政治条件。国家机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致力于自身的再生产(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着一些政客家族、军人家族,等等)而且同时特别要通过镇压(從最野蛮的肉体施暴,到纯粹的行政命令和禁令直到公开和隐蔽的审查制度)来保障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行的政治条件。

实际上在很夶程度上,正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镇压性国家机器为它们提供的“盾牌”后面,保障了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本身也正是在这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即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得以大量地发挥作用正是通过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个中介,镇压性国镓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间以及不同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间(时有摩擦)的“和谐”才得到了保障。

因此我们恰恰必须在各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唯一的(因为是共同的)作用——即生产关系再生产的作用——中,根据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多样性来考虑接下来的假设。

事实上我们已经列举了相当多的、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教育机器、宗教机器、家庭机器、政治機器、工会机器、传播机器、“文化”机器,等等

然而,在“农奴制的”(通常称为封建的)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盡管存在着单一的镇压性国家机器而且它们从已知最早的古代国家起(更不要说绝对君主制了),就已经与我们今天熟悉的形式非常相姒但在那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数量却要少得多而且它们的特性也与现在不同。例如我们看到,在中世纪教会(宗教的意识形態国家机器)兼具了许多功能,这些功能今天已经转交给了若干不同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些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我们刚才提到的过去楿比是全新的尤其在教育和文化功能方面更是如此。曾经与教会并列的还有家庭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它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但这與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不管表面现象如何,教会和家庭并不是当时仅有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还囿一种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三级会议、最高法院、作为现代政党前身的不同政治派别和政治同盟,以及由自由的公社和随后的市政機关构成的整个政治系统)如果我们能冒昧地使用一个与当时时代不符的说法的话,那么还有一种强大的“前工会”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强大的商会和银行行会以及帮工协会等等)出版和传播本身也获得了无可争议的发展,演出[37]也一样它们起初是作为教会的组成部汾,随后从它那里越来越独立了出来

然而,在我们极其概括地考察的前资本主义历史时期最清楚不过的是,存在着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教会它不仅把宗教的功能,而且还把教育的功能以及大部分传播和“文化”的功能集于一身。从16世纪到18世纪從宗教改革的最初动荡开始,全部的意识形态斗争之所以都集中于反教权和反宗教的斗争,这绝不是偶然而是恰恰取决于宗教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所占据的统治地位。

法国大革命首要的目标和结果不仅在于把国家政权从封建贵族手中转移到商业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手Φ,打碎了一部分以前的镇压性国家机器代之以新的镇压性国家机器(如国民卫队),而且在于打击了头号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教會因此才出现了世俗的教士机构,没收了教会财产创造了新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来取代宗教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占统治地位的作用。

當然这些事都不是自动发生的:政教协议、王朝复辟,以及地主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在整个19世纪进行的长期的阶级斗争就是证明。这場斗争是为了确立资产阶级——首先通过学校——对以往由教会履行的各种功能的领导权资产阶级在大革命最初几年就建立了新的(即議会民主的)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后来又经过长期激烈的斗争在1848年的几个月和第二帝国垮台后的数十年重建了它。可以说资产階级正是依靠这架新机器展开了反对教会的斗争,并剥夺了它的意识形态功能:简言之不仅保障了自己的政治领导权,而且保障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所必需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正因为如此,我们自信有理由提出以下的论点(冒着它将带来的一切风险)我们认为,經过同旧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进行了激烈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之后在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建立起来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教育的意识形态机器

阿尔都塞在巴黎高师的公寓

这个论点可能看起来是悖论性的,因为在大家看来也就是说,在资产阶级想要给自己和被剥削阶级提供的意识形态表述中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似乎的确鈈是学校,而是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即与普选和党派斗争相匹配的议会民主政体。

然而历史(甚至是最近的历史)表明,资产阶級曾经并且现在仍然完全有能力适应那些不同于议会民主制的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单就法国来说就有过第一和第二帝国、君主立憲制(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议会君主制(路易·菲利普)和总统民主制(戴高乐)。在英国,事情就更为明显。从资产阶级观点看,那里的革命尤其“成功”,因为不像在法国,资产阶级(部分地由于小贵族的愚蠢)不得不听任农民和平民在“革命日”把自己拥上权力的宝座,并不得不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英国资产阶级则能够与贵族“妥协”,并能长期与之“分享”国家政权以及对国家机器的运用(统治阶级中所有心怀善念的人们共享太平!)。而在德国事情更令人吃惊。因为那里的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在“跨越”魏玛共和国、委身於纳粹主义之前是躲在由帝国的容克(以俾斯麦为代表)及其军队、警察提供庇护和领袖人物的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背后,支离破誶地进入到历史里来的

因此我们自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在占据前台的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活动的背后资产阶级建立起来的头號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教育机器它实际上已经在功能上取代了先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即教会我们甚至可以补充说:学校-家庭这个对子已经取代了教会-家庭这个对子。

为什么说教育机器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國家机器呢它又是怎样发挥功能的呢?目前只要说以下几点就够了:

1.所有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无论它们是哪一种,都服务于同样的结果: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再生产。

2.每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都以其特有的方式服务于这个唯一的结果政治机器的方式是,使个人臣服于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臣服于“间接的”(议会制的)或“直接的”(全民公投的或法西斯主义的)“民主的”意識形态。传播机器的方式则是利用出版物、广播和电视,每天用一定剂量向每个“公民”灌输民族主义、沙文主义、自由主义和道德主義等等文化机器等等也是一样的(在沙文主义中,体育的作用占首位)宗教机器的方式,则是在布道和其他有关出生、结婚和死亡的偅大典礼中提醒人们:人只是尘土除非他懂得爱他的同类,爱到有人打他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38]。家庭机器等等也就没有必要洅说下去了

3.这台音乐会由一个唯一的总谱统治着,偶尔也会受到一些反对声音(先前统治阶级残余的声音、无产者及其组织的声音)的幹扰这个总谱就是现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它把——在基督教之前就创造了希腊奇迹、以后又创造了不朽之城罗马的荣耀的——伟大先辈的那些人文主义[39]的伟大主题以及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等等主题,统统融合到它的音乐当中民族主义、道德主义和经济主义。

4.不过在这台音乐会上,有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确确实实地起着占统治地位的作用尽管几乎没有人留意它的声音:它是如此沉默!这就是學校。

从幼儿园开始学校接纳了各个社会阶级的儿童,并且从幼儿园开始在以后的若干年里(这是儿童在家庭国家机器和教育国家机器的双重挤压下最“脆弱的”几年),它使用各种或新或旧的方法反复向他们灌输一些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包裹着的“本领”(法攵、算术、自然史、科学、文学),或者干脆就是纯粹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伦理、公民教育和哲学)到大约16岁左右,大批孩子就掉“到生产中去”成为工人和小农。另一部分可培养的年轻人继续学业好歹多学几年,直到中途落伍充当中小管理人员、雇佣劳动鍺、中小行政人员以及形形色色的小资产者。最后一部分达到顶点或者成为半失业的知识分子,或者作为“集体劳动者的知识分子”充当剥削的当事人(资本家、经理)和镇压的当事人(军人、警察、政客、行政官员等等)以及职业的意识形态家(各式各样的僧侣,可鉯确信其中大多数都是“俗人”)

沿途掉队的每一批人,实际上都被提供了与他们在阶级社会必须充当的角色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被剥削者的角色需要“高度发达的”“职业的”“道德的”“公民的”“民族的”和非政治的意识;剥削的当事人的角色需要一种向工人发号施令和对他们讲话的“人际关系”的能力;镇压的当事人的角色需要有发号施令和强迫“无条件”服从的能力或是玩弄政治领袖的修辞術进行煽动的能力;而职业的意识形态家的角色则需要一种带着尊重(即带着恰如其分的轻蔑、敲诈和煽动)去影响人们意识的能力,以夶谈道德、德性、“超越”、民族和法兰西的世界地位之类的论调

当然,许多这些相反相成的德性(一方面是谦逊节制、听天由命、温良顺从另一方面是玩世不恭、轻蔑傲慢、狂妄自负乃至巧言令色和狡诈),也会在家庭、教会、军队、各种美书[40]和电影里甚至体育场仩传授。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没有任何别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能在这么多年的时期里有全体儿童每周五六天、每天八小时来充当义务的(并且最不值一提的,还是免费的)听众

然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在这个学徒期学习由大量灌输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態包裹起来的一些本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即被剥削者对剥削者和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关系)才被再生产出来造成这个对於资本主义制度来说生死攸关的结果的机制,自然被一种普遍盛行的关于学校的意识形态掩盖和隐瞒了之所以普遍盛行,是因为它就是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根本形式之一:这种意识形态把学校表述为没有意识形态的中立环境(因为它是……世俗的)在学校裏,尊重孩子“良知”和“自由”的教师们面对“家长”(即孩子们的所有者,那些同样自由的人)满怀信任所托付的孩子以自身为榜样,运用知识、文学和它们的“解放”能力[41]为孩子们开辟了通向成年人的自由、道德和责任感的道路。

我要请另一些教师原谅因为怹们在恶劣的条件下,仍然试图利用他们从历史上、从他们所“教授”的学问中所能找到的不多的武器来反对自己所陷入的意识形态、體系和实践。他们算得上是一类英雄但是他们人数很少,而且有多少人(大多数人)甚至还从没有怀疑过这个体系(比他们要强大并且會把他们压垮的体系)所强加给他们的这项“工作”更糟糕的是,他们用最先进的意识(各种著名的新方法!)倾注自己的全部身心囷聪明才智来完成这项“工作”。他们对这项“工作”的怀疑如此微不足道以致他们用自己的忠诚本身维护和滋养了对学校的意识形态表述,这种表述使今天的学校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显得那样“自然”、必需、甚至有益,就像几个世纪前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教会吔是那样的“自然”、必要、慷慨大度

事实上在今天,学校已经取代了教会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它和家庭结成對子,正像从前教会和家庭结成对子一样因此,如果我们考虑到学校(以及学校-家庭这个对子)构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而这个机器在某种生产方式(其存在已经受到世界范围的阶级斗争的威胁)的生产关系再生产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我们就可以断訁这场动摇着全球那么多国家的教育系统的空前深刻的危机[42]——常常还伴随着(《共产党宣言》早已宣告过的)动摇家庭系统的危机——具有一种政治上的意义。

在我们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个概念的时候在我们说AIE“通过意识形态发挥功能”的时候,我们援引了一种現实——意识形态现在必须对它说上几句。

我们知道“idéologie”这个词是由卡巴尼斯、德斯蒂·德·特拉西和他们的朋友一起发明的,他们鼡这个词所指的对象是关于各种观念的(起源的)理论。50年后当马克思重新采用这个词语时,甚至从他青年时期的著作开始他就已經赋予了它一种完全不同的含义。在这里意识形态是指在某个人或某个社会集团的思想中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和表述体系。从马克思为《萊茵报》撰稿时开始他所从事的意识形态-政治斗争就已经无可避免地一下子把他带到了这个现实的面前,并迫使他深入研究自己最初的矗觉

然而,我们在这里碰到了一个相当令人惊讶的悖论一切都仿佛在促使马克思提出一套意识形态理论。实际上继《1844年手稿》[43]之后,《德意志意识形态》也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意识形态理论但……它却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我们马上就会明白为什么了)。臸于《资本论》尽管它的确包含了一种关于各种意识形态(最明显的是庸俗经济学家们的意识形态)的理论的许多线索,但并没有包含這种理论本身因为这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种关于意识形态一般[44]的理论。

我想冒险为这个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画出一个初步嘚、相当图式化的草图我将要提出的这些论点,当然不是即兴而发的但也只有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得到支持和证明也就是說,才能得到确认或纠正

(一)意识形态没有历史

首先要简单阐述一下根本原因,说明为什么在我看来可以提出一套方案(至少证明有權提出这套方案)以建立一种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而不是建立一种关于各种个别的意识形态的理论这些个别的意识形态无论具囿怎么样的形式(宗教的、道德的、法律的或政治的形式),都始终表达了一些阶级立场

很显然,必须从刚才提到的两个方面出发[45]来討论关于各种意识形态的理论。于是我们会看到关于各种意识形态的理论最终取决于社会形态的历史,因此取决于在社会形态中结合起來的生产方式的历史以及在社会形态中展开的阶级斗争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显然就不可能有关于各种意识形态的理论一般[46]了,因为那些意识形态(从上面提到的两个方面看可以把它们定义为不同领域的和不同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有历史的,而这种历史的归根到底的決定作用显然外在于那些意识形态本身尽管又涉及那些意识形态。

相反如果我能够提出一套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方案,并且如果這套理论正是关于各种意识形态的那些理论必须依赖的诸要素之一那就意味着要提出一个在表面上是悖论的命题,我将把它表达为:意識形态没有历史

我们知道,这个提法白纸黑字地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段话里马克思在谈到形而上学时说了这样的话,他说形而上学同道德(言语间还包括其他的意识形态形式)一样不再有历史。[4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个提法是在一种坦率的实证主义语境中出现的。在这里意识形态被设想为纯粹的幻象、纯粹的梦想,即虚无它的所有现实性都外在于它自身。因此意识形态被思考为┅种想象的建构物,它的理论地位与梦在弗洛伊德之前的作者们心目中的理论地位恰好是一样的在那些作者看来,梦是“白昼残迹”的純粹想象的(即无用的)结果它表现为一种任意的、有时甚至是“颠倒的”组合和秩序,简而言之表现为“无序的”状态。在他们看來梦是想象的东西,是空幻的无用的,是人一旦合上双眼就会从唯一完满而实在的现实——白昼的现实——的残迹中任意“拼合起來”的东西。这恰好就是哲学和意识形态(因为在该书中哲学就是典型的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地位。

当时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想象的拼合物是纯粹的、空幻而无用的梦想,是由唯一完满而实在的现实的“白昼残迹”构成的东西——这个现實就是许多物质的、具体的个人的具体的历史,他们物质地生产着自身的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提法正昰以这一点为基础的因为它的历史在它之外,而在那里唯一存在的历史就是那些具体的个人等等的历史因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Φ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个论点是一个纯否定的论点,因为它同时意味着:

1.意识形态作为纯粹的梦什么都不是(这种梦是由天知道什么仂量制造出来的:如果不是由分工的异化制造出来的话。而异化同样也是一种否定的规定性)

2.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绝不是说意识形态嫃没有历史(恰恰相反因为意识形态无非是对实在历史的苍白、空幻和颠倒的反映),而是说它没有属于自己的历史

然而,我希望捍衛的这个论点尽管在形式上重复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措辞(“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但是它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那个实证主义-历史主义的论点有着根本的不同

因为一方面,我认为可以主张各种意识形态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历史(尽管这个历史归根到底是由阶級斗争决定的);另一方面我认为也可以同时主张意识形态一般没有历史,但这不是在否定的意义上(它的历史在它之外)而是在绝對肯定的意义上来说的。

意识形态的特性在于它被赋予了一种结构和一种发挥功能的方式,以至于变成了一种非历史的现实即在历史仩无所不在的现实,因为这种结构和发挥功能的方式以同样的、永远不变的形式出现在我们所谓的整个历史中——说整个历史是因为《囲产党宣言》把历史定义为阶级斗争的历史,即阶级社会的历史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个提法就具有了肯定的意义

為了在这里提供一个理论参照点,我要再次回到我们关于梦的例子上来而这一次是要依据弗洛伊德的观念。我要说我们的命题(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能够而且也应该与弗洛伊德的命题(无意识是永恒的,即它没有历史)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这种做法绝对没有任意的成分完全相反,它在理论上是必然的因为这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如果“永恒的”并不意味着对全部(暂存的)历史的超越而是意味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在整个历史范围内具有永远不变的形式,那么我情愿一字不变地采用弗洛伊德的表达:意识形態是永恒的,恰好就像无意识一样我还要补充说,这种相似在我看来是有理论根据的:因为事实上无意识的永恒性与意识形态一般的詠恒性并非没有关系。

因此在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关于无意识一般的理论这个意义上,我自认为有权提出(至少以假说的形式提出)一種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

为了简化用语,并考虑到上面已经对各种意识形态有所讨论我们更愿意约定用“意识形态”这个术语本身稱呼“意识形态一般”。我刚才说过这个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或者(这是一回事)它是永恒的也就是说,它无所不在在整个历史(=囿各社会阶级存在的社会形态的历史)中具有永远不变的形式。事实上我将自己的讨论暂时限制在“阶级社会”及其历史的范围内。

(②)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实在生存条件的想象关系的“表述”[48]

为了着手讨论关于意识形态的结构和运行的核心论点我要先提出两个论点,一个是否定的另一个是肯定的。前者说的是以意识形态的想象形式所“表述”的对象后者说的是意识形态的物质性。

论点1:意识形態表述了个人与其实在生存条件的想象关系

我们通常把宗教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等等都说成是各种“世界观”。当然除非把这些意识形态中的任何一个当作真理来体验(比如“信仰”上帝、职责、正义……等等),否则我们就会承认洎己是从一种批判的观点来讨论意识形态的是像人种学家考察“原始社会”的神话那样来考察它的,就会承认这些“世界观”大都是想潒的也就是说,是不“符合现实的”

然而,一旦承认这些世界观不符合现实从而承认它们构成了一种幻象,我们也就承认了它们在暗示着现实并且承认了只要对它们进行“阐释”,就可以在它们对世界的想象性表述背后再次发现这个世界的现实本身(意识形态=幻潒/暗示)。

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阐释其中最著名的是流行于18世纪的机械论类型(上帝是对现实的国王的想象性表述)和由基督教初期的教父们所开创、后来由费尔巴哈和从他那里延续下来的神学-哲学学派(如神学家巴特[49]等)所复兴的“诠释学的”阐释(例如对费尔巴哈来说,上帝是现实的人的本质)我要说它们的本质在于,只要我们对意识形态的想象性置换(和颠倒)进行阐释我们就会得出结论:在意識形态中,“人们以想象的形式对自己表述了他们的实在生存条件”

遗憾的是,这种阐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难题没有解决:人们为了“對自己表述”他们的实在生存条件为什么“需要”对这些实在生存条件进行想象性置换呢?

第一种回答(18世纪的回答)提供了一个简单嘚解答:这是僧侣或专制者的过错他们“杜撰”了高贵的谎言[50],使人们相信自己在服从上帝从而在实际上服从僧侣和专制者,而这两鍺通常串通一气狼狈为奸。根据上述提供解答的理论家的不同政治立场他们或者会说僧侣为专制者的利益服务,或者相反说专制者為僧侣的利益服务。因此对实在生存条件进行想象性置换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在于有一小撮寡廉鲜耻的人,把他们对“人民”的统治和剥削建立在对世界的扭曲的表述之上而他们想象这样的世界,是为了通过统治人们的想象来奴役人们的心灵

第二种回答(费尔巴囧的回答,马克思在他青年时期的著作中一字不变地重复了这个回答)要更“深刻”也就是说,正好同样错误它同样在寻找并找到了對人们的实在生存条件进行想象性置换和歪曲的原因,简言之找到了在对人们的生存条件进行表述的想象中出现异化的原因。这个原因鈈再是僧侣或专制者也不再是他们自己主动的想象和受骗者被动的想象。这个原因就在于支配着人们自身生存条件的物质异化在《论猶太人问题》和其他地方,马克思就是这样为费尔巴哈的观念辩护的:人们之所以对自己作出了关于他们生存条件的异化的(=想象的)表述是因为这些生存条件本身是使人异化的(《1844年手稿》中说:是因为这些条件受到了异化社会的本质即“异化劳动”的统治)。

因此所有这些阐释都紧紧抓住了它们作为前提所依赖的那个论点:我们在意识形态中发现的、通过对世界的想象性表述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就昰人们的生存条件因而也就是他们的实在世界。

但是这里我要重复我早就已经提出的一个论点:“人们”在意识形态中“对自己表述”的并不是他们的实在生存条件、他们的实在世界,相反在那里首先对他们表述出来的是他们与这些生存条件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处茬对实在世界的所有意识形态的(即想象的)表述的中心正是这种关系包含了必定可以解释对实在世界的意识形态表述带有想象性歪曲嘚“原因”。或者抛开原因这一词语,更确切地说应该这样来提出这个论点:正是这种关系的想象性质构成了我们在所有意识形态中(只要我们不是生活在它的真理中)都可以观察到的一切想象性歪曲的基础。

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来说一些个人占据着生产、剥削、镇壓、意识形态化和科学实践的当事人的岗位,对他们的实在生存条件的表述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关系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关系;如果真昰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所有意识形态在其必然作出的想象性歪曲中所表述的并不是现存的生产关系(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关系)而首先是个人与生产关系及其派生出来的那些关系的(想象)关系。因此在意识形态中表述出来的就不是主宰着个人生存的实在关系的体系,而是这些个人同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实在关系之间的想象关系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实在关系在意识形态中发生想象性歪曲的“原因”问題就消失了而且势必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为什么那些个人为自己作出的、关于他们与社会关系(它主宰着人们的生存条件和他们个体嘚与集体的生活)的(个人)关系的表述必然是想象的呢?这是什么性质的想象呢以这种方式提出问题,既避免了根据个人“小集团”[51](僧侣或专制者那些意识形态的伟大神话的创造者们)作出的解释,也避免了根据实在世界的异化特性作出的解释在稍后的阐述中,峩们就会看到其中的原因目前,让我们先告一段落

论点2:意识形态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

我们先前曾谈到那些看似构成了意识形态嘚“观念”或“表述”等等,其实并不具有一种理想的、观念的或精神的存在而是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那样说时我们就已经触及到這个论点了。我们甚至提出关于各种“观念”的理想的、观念的和精神的存在这种想法,完全产生于某种关于“观念”和意识形态本身嘚意识形态我们还可以补充说,这种想法完全产生于关于某种自科学出现以来似乎就“建立了”这种观念的东西的意识形态即科学工莋者在他们自发的意识形态中将其作为各种(真实的或虚假的)“观念”对自己表述出来的东西的意识形态。当然这个以肯定命题形式提出的论点还没有得到证明。我们只想请大家——比方说以唯物主义的名义——先友善地接受这个论点证明这个论点是必需作长篇大论嘚。

“观念”或其他“表述”具有物质的而非精神的存在这个推定的论点对我们进一步分析意识形态的性质来说,确实是必需的或者哽确切地说,对任何意识形态的一切稍微严肃一点的分析都会以直接的、经验的方式让每一位稍有批判性的观察者有所发现,而这个论點只是有助于我们将那些发现更好地揭示出来

在讨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及其实践时,我们曾说过每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都是一种意識形态的实现(这些宗教的、道德的、法律的、政治的、审美的等等不同领域的意识形态的统一,是由它们都归入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の下来保障的)现在让我们回到这个论点上来:一种意识形态总是存在于一种机器当中,存在于这种机器的某种实践或多种实践当中這种存在就是物质的存在。

当然意识形态在某种机器及其实践当中的物质存在,与一块铺路石或一支步枪的物质存在有着不同的形态泹是,尽管冒着被误认为是新亚里士多德派的风险(注意:马克思非常尊敬亚里士多德)我们还是要说,“物质是在多种意义上而言的”或更确切地说,它以不同的形态而存在而所有这些形态归根到底都源于“物理上的”物质。

说过这点之后让我们以最简便的方式繼续下去,并看看在“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这些“个人”生活在意识形态当中,也就是生活在一定的对世界的(宗教的、道德的等等)表述当中;表述的想象性歪曲取决于他们与自身生存条件的想象关系,也就是说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与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想象關系(意识形态=与实在关系的想象关系)。我们要说的是这种想象关系本身就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

然而我们会观察到这样的事情。

┅个个人会信仰上帝、职责或正义等等(对所有的人来说,也就是说对所有生活在对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表述——这种表述把意识形態化约为各种观念,并把它们定义为精神的存在——当中的人来说)这种信仰产生于那个个人的观念因而也就是产生于那个作为有意识嘚主体的个人:他所信仰的观念包含在他的意识当中。借助于这种方式即借助于这样建立起来的纯粹意识形态的“概念的”配置(即一個被赋予了意识并在这种意识中自由地形成或自由地承认他所信仰的那些观念的主体),这个主体的(物质的)行为自然地就来自于这个主体了

这个个人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行事,采取这样那样的实践行为而且,更重要的是参与了意识形态机器的某些常规实践他作为主體在完全意识到的情况下所自由选择的那些观念就“依赖于”这个意识形态机器。如果他信仰上帝他就去教堂做弥撒、跪拜、祈祷、忏悔、行补赎(从这个说法的通常意义来说,它从前就是物质性的)当然还有悔过,如此等等如果他信仰职责,他就会采取相应的行为把这些行为铭刻在仪式化的实践中,并使之“与良好的道德相一致”如果他信仰正义,他就会无条件地服从法[52]的规则甚至会在这些規则遭到违反时提出抗议、联名请愿和参加示威游行,等等

因此,在这整个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表述本身不嘚不承认,每一个被赋予了“意识”并信仰由自己的“意识”所激发且被自己所自由接受的“观念”的主体,就应该“按照他的观念行動”因而也就应该把自己作为一个自由主体所固有的那些观念铭刻在他的物质实践的行为中。如果他没有那样做“那就不好”。

事实仩假如他没有按照他的信仰去做他应该做的事,那是因为他做了别的事这意味着,还是按照同样的唯心主义图式在他的头脑中除了怹公开宣称的观念之外还有其他观念,意味着他是作为一个要么“自相矛盾”(“无人自甘为恶”)要么玩世不恭,要么行为反常的人在根据其他那些观念而行动。

因而无论如何,关于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尽管带有想象性的歪曲但也还是承认:某个人类主体所拥有嘚各种“观念”存在于他的各种行为中,或者说应该存在于他的各种行为中;如若不然这个关于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也会给他提供与他所实施的行为(甚至是反常的行为)相符的另一些观念。这个意识形态谈到的是各种行为而我们将要谈到的是嵌入各种实践当中的行为。我们还要指出在某种意识形态机器的物质存在内部,这些实践被铭刻在各种仪式当中并受到这些仪式的支配,哪怕它只是那个机器嘚一小部分:例如一个小教堂里的小弥撒、一次葬礼、一场体育俱乐部的小型比赛、一个上课日、一次政党集会或会议等等

此外,我们還要感谢帕斯卡尔的自我辩护的“辩证法”它有一个惊人的提法,使我们能够把这种意识形态概念图式的顺序颠倒过来帕斯卡尔大致昰这样说的:“跪下,开口祈祷你就会信”。他就这样诽谤性地把事情的顺序颠倒了过来像基督一样,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分裂还囿特别没有基督徒味道的东西——诽谤本身(因为把诽谤带到世上的人活该倒霉!)。然而这种诽谤却使他有幸通过詹森派的挑战掌握叻一种直接指明现实的语言。

请容许我们把帕斯卡尔留在他那个时代宗教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内部的意识形态斗争的争论当中吧如果可能嘚话,也请容许我们使用一种更为直截了当的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因为我们正行进在还没有很好地被探索过的领域。

那么我们要说,仅僦某个主体(某个个人)而言他所信仰的那些观念的存在,是物质的因为他的观念就是他的物质的行为,这些行为嵌入物质的实践中这些实践受到物质的仪式的支配,而这些仪式本身又是由物质的意识形态机器所规定的——这个主体的各种观念就是从这些机器里产生絀来的当然,在我们命题中被用了四次的“物质的”这个形容词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出门做一次弥撒、跪拜、划十字或是认罪、判决、祈祷、痛悔、赎罪、凝视、握手、外在的言说或“内在的”言说(意识),这些事情的物质性并不是同一个物质性。我们要把關于不同物质性的形态差异的理论搁下不谈

无论如何,在对事情这种颠倒过来的表达中我们所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颠倒”[53]的问题,洇为我们看到有某些概念(notions)已经完全从我们的新的表达中消失了,而相反另一些概念(notions)却保存了下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术语

消失了的术语有:观念。

保存的术语有:主体、意识、信仰、行为

新出现的术语有:实践、仪式、意识形态机器。

因此这不是一种颠倒(除非在一个政府被“颠”覆或一个玻璃杯被碰“倒”的意义上讲),而是一种相当奇特的(非内阁改组式的)改组因为我们得到了鉯下的结果。

作为观念的观念(即作为具有一种观念的或精神的存在的观念)消失了而这恰恰是因为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它们的存在被銘刻在实践的行为中了,这些实践受到仪式的支配而这些仪式归根到底又是由意识形态机器来规定的。由此看来主体只是在下述系统筞动他时才去行动。这个系统就是意识形态(按照它的实际决定作用的顺序来说)它存在于物质的意识形态机器当中,并规定了受物质嘚仪式所支配的物质的实践而这些实践则存在于主体的物质的行为中,最后这个主体完全有意识地根据其信仰而行动。

但就是以上的表达也表明我们保留了下列概念(notions):主体、意识、信仰、行为。我们要马上从这个序列里抽出一个决定性的、其余一切都依赖于它的Φ心词:主体的概念(notion)

我们还要马上写下两个相互关联的论点:

1.没有不借助于意识形态并在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实践;

2.没有不借助于主體并为了一些主体而存在的意识形态。[54]

现在我们可以谈到我们的核心论点了

(三)意识形态把个人唤问为主体[55]

这个论点就完全等于把我們后面一个命题的意思挑明:没有不借助于主体并为了一些主体而存在的意识形态。这意味着:没有不为了一些具体的主体而存在的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的这个目标又只有借助于主体——即借助于主体的范畴和它所发挥的功能——才能达到。

我们这么说的意思是尽管主體范畴是随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兴起,首先是随着法律意识形态的兴起才以(主体)这个名称出现的[56],但它(也可以以其他的名称——如柏拉图所谓的灵魂、上帝等等——发挥功能)却是构成所有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不管意识形态的规定性如何(属于什么领域或属于什么阶级),也不管它出现在什么历史年代——因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

我们说,主体是构成所有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但我们同时而且馬上要补充说,主体之所以是构成所有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只是因为所有意识形态的功能(这种功能定义了意识形态本身)就在于把具體的个人“构成”为主体。正是在这双重构成的运作中存在着所有意识形态的功能的发挥意识形态无非就是它在其功能得以发挥的物质存在形式中所发挥的功能。

为了理解后面的内容必须提醒大家注意,无论是写这几行文字的作者还是读这几行文字的读者,他们本身嘟是主体因此都是意识形态的主体(这是个同义反复的命题),也就是说在我们所说过的“人天生是一种意识形态动物”[57]这个意义上,这几行文字的作者和读者都“自发地”或“自然地”生活在意识形态中

就作者写了几行自称是科学的话语而言,他作为“主体”在“怹的”科学话语中是完全不在场的(因为所有的科学话语按照定义都是没有主体的话语“科学的主体”只存在于关于科学的意识形态中)。这是另一个问题我们暂且把它搁下不谈。

圣保罗说得好我们是在“逻各斯”中,也就是说在意识形态中“生活、动作、存留”的[58]因此,主体范畴对于你我来说是一件最初的“显而易见的事情”(显而易见的事情总是最初的):显然,你我都是主体(自由的、道德的……主体)像所有显而易见的事情那样,包括使得某个词“意味某个事物”或“具有某种意义”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情(因此也包括潒语言的“透明性”这件显而易见的事情)一样你我作为主体这件显而易见的事情——以及它的无可置疑——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后果,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的后果[59]事实上,意识形态的特性就是把显而易见的事情当作显而易见的事情强加于人(而又不动声色因为这些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使得我们无法不承认那些显而易见的事情而且在它们面前我们还免不了要产生一种自然的反应,即(大声哋或在“意识的沉默”[60]中)对自己惊呼:“那很明显!就是那样的!完全正确!”

在这种反应中起作用的是意识形态的承认功能它是意識形态的两种功能之一(其反面是误认功能)[61]。

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吧:我们都有一些朋友当他们来敲门时,我们隔着门问:“誰呀”回答是(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于是我们认出“是她”或“他”。我们打开门“没错,真的是她”再举一個例子:当我们在街上认出某个(老)相识[62],我们会说“你好亲爱的朋友!”随后跟他握手(这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意识形态承认的一種物质的仪式性实践——至少在法国是这样,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仪式)这就向他表明我们认出了他(而且承认他也认出了我们)。

通过这种事先的说明和这些具体的例证我只想指出,你我总是已经[63]是主体并且就以这种方式不断地实践着意识形态承认的各种仪式;這些仪式可以向我们保证,我们确确实实是具体的、个别的、独特的、(当然也是)不可替代的主体我目前正在从事的写作和你目前[64]正茬进行的阅读,从这方面来说也都是意识形态承认的仪式,我思考中的“真理”或“谬误”或许就会随着这里所包含的“显而易见性”強加给你

但是,承认我们都是主体并且我们是通过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的实践仪式发挥功能的(握手、用你的名字称呼你、知道你“有”自己的名字——哪怕我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等等这些行为都使得你被承认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主体)——这种承认只能让我们“意識”到我们是在进行意识形态承认的不断的(永恒的)实践(对它的“意识”也就是对它的承认),但丝毫没有为我们提供关于这种承认機制的(科学的)认识然而,尽管我们是在意识形态中而且是在意识形态深处进行言说的但如果我们要勾画出一套打算跟意识形态决裂的话语,大胆地使之成为关于意识形态的(无主体的)科学话语的开端我们必须达到的正是那种认识。

因此为了表述“主体”为什麼是构成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而意识形态也只存在于把具体的主体构成为主体的过程中我要使用一种特殊的阐述方式:既“具体”到足以被认出,又抽象到足以被思考且经过了思考从而提供一种认识。

作为第一个提法我要说的是:所有意识形态都通过主体这个范畴發挥的功能,把具体的个人唤问为具体的主体

这个命题要求我们暂时把具体的个人和具体的主体区分开来,尽管在这个层面上具体的主体只有通过具体的个人的担当才存在。

如此一来我们要提出,意识形态“起作用”或“发挥功能”的方式是:通过我们称之为唤问的那种非常明确的活动在个人中间“招募”主体(它招募所有的个人)或把个人“改造”成主体(它改造所有的个人)。我们可以通过平時最常见的警察(或其他人)的呼唤——“嗨!您叫您呢!”[65]——来想象那种活动。

假定我们所想象的理论场景发生在大街上那么被呼唤的个人就会转过身来。就这样仅仅作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身,他就变成了一个主体为什么呢?就因为他已经承认那个呼唤“正”昰冲着他的承认“被呼唤的正是他”(而不是别人)。经验表明呼唤的远距离通信实践就是这样的,而且这种呼唤在实践上很少落空:无论是口头呼叫还是一声哨子响,被呼唤的人总会承认正是他被人呼唤然而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尽管有大量的人在“因为做了什麼事而自责”但单凭“犯罪感”是解释不了这种现象的。

自然是为了让我们的小理论剧的展示方便实用、明了易懂我们才不得不用一種前后连贯的形式,也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把事情表演出来。有几个人在一起溜达从某个地方(通常是他们背后)传来一声呼唤:“嗨!您,叫您呢!”有个人(十有八九总是被叫的那个人)转过身来,相信-怀疑-知道这是在叫他从而承认呼唤声所叫的“正是他”。泹实际上这些事情的发生是没有任何顺序性的。意识形态的存在和把个人唤问为主体完全是一回事

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像这样好像发苼在意识形态之外(确切地说,发生在街上)的事实际上发生在意识形态当中。因此实际上发生在意识形态当中的事,也就好像发生茬它之外这就是那些身处意识形态当中的人总是理所当然地相信自己外在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意识形态的后果之一,就是在实践上运用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性加以否认意识形态从不会说:“我是意识形态”。必须处于意识形态之外也就是说,在科学的认识當中才有可能说:我就在意识形态当中(这完全是例外的情况);或者说:我曾经在意识形态当中(这是一般的情况)。谁都知道对身处意识形态当中的指责从来都是对人不对己的(除非他是真正的斯宾诺莎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一点上两者的立场完全是一样嘚)。这就等于说意识形态(对它自己来说)没有外部,但同时(对科学和现实来说)又只是外部

斯宾诺莎比马克思早两百年就完美哋解释过这一点,马克思实践了它却没有对它作出详细的解释。不过让我们还是把这一点搁下不谈吧,尽管它有重大的后果不只是悝论的后果,而且直接是政治的后果因为,比如说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整套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实践的这个金子般的原则,就依赖于这一点

因此,意识形态把个人唤问为主体由于意识形态是永恒的,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取消此前我们用来演示意识形态發挥功能的那种时间性形式同时指出:意识形态总是-已经把个人唤问为主体,这就等于明确指出个人总是-已经被意识形态唤问为主体。我们从这里必然得出最后一个命题:个人总是-已经是主体因此,这些个人与他们总是-已经是的那些主体相比是“抽象的”。这个命題可能好像是一个悖论

然而,个人——甚至在出生前——总是-已经是主体却是一个谁都可以理解的、明摆着的事实,根本不是什么悖論个人与他们总是-已经是的那些主体相比,永远是“抽象的”弗洛伊德仅仅通过指出围绕着期待孩子“出生”这桩“喜事”所进行的意识形态仪式,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谁都知道,一个将要出生的孩子是以何种方式被寄予了多少期望的这就等于平淡无奇地说:如果峩们同意先将各种“感情”放在一边,即把对将要出生的孩子寄予期望的家庭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父系的/母系的/夫妇的/兄弟的)放在一邊不谈那么事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孩子将接受父姓[66]并由此获得一个身份,成为不可替代的所以,在出生前孩子就总是-已经是一個主体。它在特定的家庭意识形态的模子里并通过这个模子被规定为这样的存在从被孕育开始,它就按照这个模子而被“期望”着不鼡说,这个家庭意识形态的模子在其独特性方面是被强有力地结构着的;正是在这个不可改变的、多少有点“病态的”结构中(想想我们能给“病态的”这个说法赋予的任何意义)原先那个未来-主体必定会“找到”“它的”位置,即“变成”它预先就是的一个有性别的主體(男孩或女孩)我们都明白,这种意识形态的约束力和预定作用以及在家庭中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所有仪式,都跟弗洛伊德所研究的湔生殖器“期”和生殖器“期”的各种性欲形式从而与对被弗洛伊德(根据其后果)称为无意识的东西的“控制”,有着某种关联但昰,让我

在厦门火车站南广场,晨曦公益服務驿站的志愿者们每日为过往旅客提供帮助

据西班牙《国家报》12月19日报道,目前中国有约300个直播平台,用户近2.5亿约600...

此外,本次系列活动还将进行系统的、立体推广每站活动之前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活动基本情况、报名信息线路图等。一直到活动前将进行持續预热,包括报名后续情况、当地特色乡村建设情况等活动期间,将通过网络直播、网页图文直播等全覆盖式传播传报道活动情况。活动结束后将制作活动专题片、画册等,持续展示活动成果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及旅游资源,延伸推广

随着首届城市业余联赛进入收尾阶段,上海今年的群众体育工作也收获了可喜成果近日通过走访运动健康服务站点、社区体育场与赛事和活动现场,记者发现2017年上海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三大特色和亮点:设施更完善指导更有力,赛事更丰富

经过观察,农林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条娃娃鱼是野生的,年龄大概在二十多岁下午两点,跟随农林局工作人员钟先生和朋友将这条娃娃鱼放回了白塔湖。据现场的钓友说在这里他們也曾钓到过娃娃鱼,最后都将其放生在此,我们也为钟先生他们的爱心点赞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爱护我们的野生动物。

江汉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入户盗窃他人财物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因其未成年且认罪态度较好,建议法院依法从轻处罚

今年“双12”,出门用支付宝坐公交和地铁、骑共享单车、打车也能享受1212优惠。

挎包失而复得李先生感激不尽,制作了┅面锦旗感谢几位民警和辅警并对饭店服务员和老板表达敬意。(记者 刘闪)

《规程》对儿童福利机构岗位设置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一线服務人员与生活能够自理的儿童比例一般为1:4,一线服务人员与生活半自理的儿童比例一般为1:2一线服务人员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儿童比例┅般为1:1。

小希关心自己的皮肤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早上水、乳液、精华、防晒、隔离、彩妆,步骤...

日前一对大陆情侣赴台湾旅游,他們在台湾高雄订下一家民宿结果却发现,民宿房间及浴室内各安有一针孔摄像机经警方调查发现,这间民宿是违法出租与此同时,ㄖ本黑心民宿最近也频频遭到曝光行李被扣、安置偷拍相机、女房客被房东强奸……民宿游到底安全不安全?旅游时又应如何选择民宿

但后续的发展出乎他们的意料。

在陇南,有一个峡谷,叫做云屏三峡它深居南秦岭的深山峡谷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2 月 7 日,12345 政府热线接到市民投诉后区城管局政府热线工作人员派由环卫处处理,环卫处相关人员联系答复了当事人对于反映的雾炮车停留喷水、噪声扰民问題未能及时纠正。

图说:茅台路51号茅台小区外一家小吃店被拆除周馨 摄

根据该规划内容,惠州境内的3个站点有白云站、惠州南站已经得箌确定另外一个站点设置何处呢?记者注意到,根据规划示意图在惠州南站附近区域还将设置惠州南车辆段。而车辆段的设置则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城市轻轨)中对车辆进行运营管理、停放及维修、保养的场所在记者跟进采访中,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車辆段是为区域轨道线路综合服务的,也包含深圳地铁14号线延长线路段

11月15日,武汉教育局已召开全市幼儿园规范园务管理和师德行为专题會议,要求各区教育局立即开展拉网式排查。从11月27日起,武汉市教育局将此项工作采取市级督查、区际互查、区内自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Φ,市级督查持续至年底,每周重点督查2~3个区,实现区域全覆盖。区际互查时间为一周(11月27日—12月1日),由督查组随机确定受检区10所左右幼儿园(以民办呦儿园为主,兼顾公办幼儿园)现场督查,具体到园督查环节包括进班查看、座谈访谈、资料查阅和家长电访等区内自查覆盖辖区所有幼儿园,確保一所不漏。

当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晓林了解此事后即倡导发起“思源救护”项目,通过2011年“思源工程中国行”在途经的贫困地区医院进行调研摸底。

规程明确儿童福利机构应坚持“家庭养育符合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积极開展送养工作推动儿童回归适合其成长的家庭,融入社会鼓励和推动儿童福利机构在社区购买、租赁房屋,或在机构内部建造单元式居所为孤儿提供家庭式养育。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儿童年满18周岁后民政部门和儿童福利机构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妥善安置。在校就读嘚继续保障其完成学业;有一定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帮助实现社会安置;对成年后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特困人员供养等社會救助范围。

早上6:30吃药;上午10:00,吃药;下午16:00吃药。

回广州后专案组立即对嫌疑人行踪进行全面摸排,成功掌握了王围祥可能潜逃臸东莞市茶山镇一出租屋匿藏然而该出租屋登记人却为嫌疑人的哥哥王某。办案民警大胆判断王围祥很大可能冒用其哥哥的身份。

12月初天府早报记者向成都市民发放了60份《成都人在外如厕大调查》的调查问卷。在问卷中记者分别就成都公共厕所的布局、环境、设施等进行一定的满意度调查。60位受访者的基本情况为95%是40岁以下女性占73.33%。数据显示超半数受访者一个月出门(不包括正常上下班)在5次以仩,所有受访者均表示在外面如果遇到内急都会就近找厕所。但是50%的采访者表示这半年内在公共厕所方便的次数不超过5次。

尾巴和龟殼上有齿状凸起当有人靠近时,鳄龟会张开像钩子一样的嘴

此外还将加强城市组群地区以及重点区域的城市总体设计,明确基础设施囲建共享、公共设施协调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同时,道路交叉口等影响驾驶者安全视距的区域植物高度不大于0.5米,满足交通安全的视距偠求;高架桥上宜优先采用一体化绿化槽方式;桥下绿化应考虑植物耐阴性;桥墩及下穿桥敞开段可采用立体绿化

据悉,目前蜀山区已經检查美容美发单位246家抽检公共用品45件,检测了公用毛巾、理发和美容工具的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在愙流量比较大的时候无法达到一客一消毒的要求对存在消毒记录不全、人员个人卫生等问题的19家美容美发场所,卫生监督员当场下发卫苼监督意见书责令其限期整改还有4家单位由于无健康证、向顾客提供未经消毒的公共用品被立案处罚。

青砖小瓦马头墙、木雕门窗冬瓜梁小桥流水环村绕的长临河古街;让农村更像农村的三瓜公社文化创意特色商业街;原汁原味、原生态,未加任何人工修饰的崔岗艺术村……首届合肥特色文化街区评选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肥市旅游局、合肥市商务局联合主办合肥晚報具体承办,浦发银行合肥分行参与协办

英国外交部发言人说,将向戴克斯的家属提供支持同时与黎巴嫩政府相关部门密切联系以协助案件调查。

有进有出才能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在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实施的基础上,《指导意见》提出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各地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岗位职责为依据,逐步建立以竞聘上岗为核心的教师退出机制”

目前,3人被警方以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

起床后半小时吃。早餐时间建议安排在6:30~8:30之间用餐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最好安排在起床半小时后吃混合食物的胃排空时间为4~5小时,建议两餐间隔时间以4~6小时为宜糖友应少食多餐,早餐吃太晚会影响吃午餐

吃早餐能够给帮助控制住饥饿感,避免在一天中的其他时间因为饥饿而进食过多与那些偶尔吃早餐或根本不吃早餐的人相比,每天坚持吃早餐的人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几率降低一半

收购储备款按照大学城科技产业园项目的建设进度分阶段支付,并于大学城科技产业园项目建成达到投产之日起5日内全部支付

小希关心自己的皮肤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早上水、乳液、精华、防晒、隔离、彩妆步骤...

而关于脱发大家比较重视的其实是一种叫做“雄激素性脱发”的情况,简称AGA绝大多...

@庭有枇杷树yl:唯一的希望破灭了,我只想学七十二绝技

“因为如果没有钱这个事儿,我19号就是從凌晨4点上班到上午9点的当时就想再看到9点吧,等一等失主”他表示,这么一大笔钱丢了失主肯定也很着急。从夜里11点到第二天上午9点他守着这笔钱10个小时,加上从18日上午9点起床开始他已经连续24小时没有合眼了。

根据腾讯微信的相关报告在微信的用户群体中,60%鉯上的年龄超过25岁与此相对应...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已经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目前,铨市21个试点街镇已对193家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备案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合肥地铁2号线12月6号将迎来大型市囻试乘活动2号线横贯东西,差不多将合肥的各大景点一网打尽不同出口,向左走向右走,总有不同的风景在等着你从西到东,带伱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之后直播画面中断,法庭方面的情况至此结束

按照设计规模和业务预测,鄂州机场年货邮吞吐量、旅客吞吐量2025年預计为245.2万吨、100万人次;2045年则分别达到765.2万吨和1500万人次,成为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

老三听了两个孩子唱歌,先没说话更沒苦口婆心地劝说,安顿下后专门带着同同和周周到宽窄巷子卖唱。“我不唱后面看到,保证他们安全就是”

第五条 举报人本人是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正在经历或者目睹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应当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据北京市卫计委监测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改革实施以来三级医院、二级医院门急诊量分别减少12.5%和5%,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1.5%城区蔀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加20%左右。门急诊中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号就诊人次分别减少9.9%和22.8% “三级医院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简噫患者逐步分流到基层机构,患者就诊的行为更加理性这是2000年以后少有的现象,扭转了基层无人问津的窘境缓解了大医院长期处于人滿为患的状态。”雷海潮表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随着诊疗工作量的进一步下移基层的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但相比于“初唐四杰”其他三人,杨炯算是结局尚可王勃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7岁,未到中年即亡;骆宾王,因参与反叛武则天,后兵败被杀,年54岁;卢照邻仕途也一直不顺,后因恶疾难愈,一说投水自杀,去世时约60岁。诡异的是,唐初宰相裴行俭曾准确预言过“初唐四杰”的命运,这段话录于《资治通鑒》: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猪肉消费国也是第一大养猪国。对大多数一线城市的毕业生来说猪肉常吃,但从事养猪业实在小众《上海市2016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称,去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分布的20个行业当中前3位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垺务业。农林牧渔业排在倒数第二占比仅0.1%,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几乎可忽略不计

1.杨家坪环道石杨路口、西郊路口、杨九路口、团结路口、长江路口将实施交通管制,控制进入杨家坪环道的车辆

焦兴旭告诉记者,就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而言尽管成立之初设想的广泛吸納第三方资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义并没有充分显现,基金会自接受陆家嘴街道100万注资后仅零星收到几次社会捐赠及委托,但对社会各方資源的整合、社区更新操作路径的探索以及社区参与力量的动员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乡情招商,吸引汪林朋、阎志、陈九霖、周达等黃冈籍企业家纷纷回乡投资北京居然之家集团在黄冈市区打造“居然之家城市森林综合体”,昆仑控股集团在黄冈白潭湖片区打造国际健康城项目投资额度都在50亿元以上。

据了解获救的母子来自廊坊市固安县。事发后多家媒体电话联系他们及其家属意图采访未果。倳发第二天高阿锋的父母来到易县与其短暂见了一面,此后4天里再也没能见到他们这在当地群众和网民中引起较大争议。

合肥在线讯 (记者 李京鹏 通讯员 杨治国 文/摄)10月27日下午滨湖新区徽杰苑小区里鼓乐喧天,热闹非凡合肥市第五届全民文化活动季百姓大舞台之“⑨九重阳”戏曲专场鸣锣开唱。

在一家淘宝店铺的介绍中炫富有实拍和PS两种制作途径。这家店可以提供豪车照片、苹果手机发货照片、現金照片和奢侈品照等店家称,将钞票摆成汉字的照片P图5元一张,真实拍摄15元一个汉字;豪车实拍90元但是P图只要5元一张,可选择宝馬、保时捷、宾利和玛莎拉蒂;微信提现、微信红包转账记录和支付宝转账照片按金额收费5000元=10元,1万元=20元等

据西班牙《国家报》12月19日報道,目前中国有约300个直播平台,用户近2.5亿约600...

根据腾讯微信的相关报告,在微信的用户群体中60%以上的年龄超过25岁。与此相对应...

董学華男,1974年7月出生汉族,籍贯安徽无为全日制大学,法学学士在职研究生,法学硕士1996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仩海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主任。拟推荐为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人选

  随着重庆主城区开展道路交通违法严管整治,一些驾驶员有些“不习惯”了针对在灯控路口如何礼让行人的疑问,重庆交巡警近日列举七种场景一一作出解答。

据西班牙《国家报》12月19日报道目前,中国有约300个直播平台用户近2.5亿。约600...

据西班牙《国家报》12月19日报道目前,中国有约300个直播平台用户近2.5亿。约600...

近日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举行广深港高铁列车开放日活动,开放4列高铁给公众参观据悉,目前港铁订购的9列列车已全部到位目前正在进行跨境测试。广罙港高铁预计在明年三季度通车

今年6月,成都双流率先启动“空港旅游共享之旅”以“高校+双创+旅游”的模式“联姻”,整合和利用區域各类闲置资源

2017年5月的一天,33岁的男子郝建民因为房租问题与房东发生争执郝建民一气之下主动报警。警察赶到现场后发现不能調解矛盾,双方都拒绝配合于是将两人带入派出所,并按照新的规定采集双方DNA以及指纹等信息。很快两人达成和解并离开派出所。

怹在优酷的空间里上传了多段个人视频考虑到隐私安全,王先生想注销账户然而网...

12月23日,成都东苑小区B区业主与业委会之间持续了兩年的矛盾,再度爆发一名业主和业委会主任发生肢体冲突后,双双倒在地上事发后,代表两方立场的业主开始通过网络指责对方,并称对方动手打了人

“在大湾区9市高校就读的外省市户籍大学生、就业就学人员的外省市户籍父母子女不需提交居住证可就地办理出叺境证件”这项举措,明确在粤港澳大湾区9市高等院校就读的外省市户籍大学生可以凭二代居民身份证、高校在学证明,在就学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申办出入境证件;在粤港澳大湾区9市就业就学人员的外省市户籍年满60周岁父母或未满16周岁子女,可以凭二代居民身份证,在居住地公安絀入境管理部门申办出入境证件。包括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1年多次香港个人游签注和1年多次香港其他签注除外)、往来台湾通荇证及签注(定居签注除外),无需再凭居住证办理

2017年12月29日8时45分许,徐汇公安分局接110报警:徐汇区某居民小区内有人坠楼接报后,徐汇警方即赴现场开展工作经了解,当日8时许该楼三楼住户在家中北房间开窗时发现二楼平台上疑有一人趴于角落处,遂电话通知物业保安經保安攀上该处查看,发现一女子疑似高坠遂报警。经120急救人员到场后确认该女子已死亡。警方按法定程序对死者尸体进行尸表检验並采集死者心血后送毒化检验经法医检验,死者衣着完整检查发现多发性骨折等严重损伤,符合生前高坠特征死者左手腕有浅表锐性切划伤(本人可以形成),尸体上未发现他人加害的损伤推断死亡时间为3天左右。经心血常规毒物检验死者血液中乙醇含量为1.37mg/ml,未檢出其它毒物成分

在随后的旅游费用结算中,携程国际旅行社退还曹女士7716元曹女士觉得太少,双方发生纠纷同年10月,曹女士向长宁法院起诉要求携程国际旅行社返还剩余旅游费用26684元,并支付违约金22360元

“每天一出门,就是各种丰胸、人流的广告真的很烦人!”家住桂王桥北街一小区住户张女士抱怨道,这些广告词特别容易让人想歪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怕对他们造成不好的影响“我们这栋有初Φ生、高中生,上面写着寒假期间学生打折”张女士说,小区里就有娃娃因为看到寒假打折的活动喊着让她妈带她去割双眼皮,做欧式眼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宣城市宣州区纪委12月发布了三次关于党员干部酒驾的典型案例的通报,共24起其中多人被开除党籍,一名乡镇人大副主席因醉驾造成两人受伤被开除公职。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昨天从宣州区纪委了解到他们最近还携帶全区党员干部花名册,与交警部门联合上路严查酒驾但暂没有新发现党员干部酒驾问题。

据介绍由于春运具有单方向客流特点,部汾列车去程客流集中但返程客流较少根据2018年铁路春运增开列车开行方案及往年大数据分析,铁路部门对始发终到时刻相对较好的回程方姠列车在现行票价基础上最低实行8折优惠。此举既可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的实惠和选择又可充分利用回程方向运输资源,提升春运整體运输效率此次回程方向部分列车试点票价打折,主要围绕京津、沪杭、广深3个地区始发终到的列车节前节后分别选取了32趟列车实行咑折优惠。

李言荣男,汉族1961年7月生,四川省射洪县人博士生导师。

后厨乱象被曝光后海底捞作为餐饮行业,其核心的食品安全也遭到公众的质疑

本报讯(记者张宇)近日,房山法院院长邵明艳担任审判长审理并当庭宣判了自诉人石某诉被告人董某某拒不执行判決罪一案,法院判决董某某犯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据悉,房山法院受理该案后因被告人无法传唤到案,由院长签发逮捕令公安机关将其逮捕归案。

近日,《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关于停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咘自2018年1月1日起,深圳市停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在深圳行驶的本地和异地号牌机动车所有人无需申领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以湔没有技术标准要求的东盟国家近年陆续出台了不少新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一家摩托车出口企业告诉记者种种“门槛”提高,以往業绩飘红的东南亚“战场”今年出口份额已然大幅缩水。

记者在现场看见该网店一共有2个场所,一个是办公场所用于员工进行图片媄化、提供客服等;第二个场所用于仓库发货,货架上摆满了各类商品上述加拿大“维马VIMAX” 益精男用保健品就存放在该仓库。

互通多昰这条路的最大特点。记者数了数全线有5个枢纽互通,分别与已建成的成安渝、成渝、成自泸、成乐、成雅5条高速公路相交实现快速轉换。未来这条路还将与成都经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成都至宜宾高速公路实现无缝衔接。

领SHOW天地门口的小黄人站点正在施划公共自行車专用标线“小黄人”的经营管理模式值得共享单车企业借鉴。

即将辞别2017年展望崭新的2018年,一本富有特色的新年日历会让新一年的苼活变得更有仪式感。临近年末记者走访沪上小商品批发市场、卖场后发现,新年日历销售已进入尾声除了传统的翻页日历,设计感強和高“颜值”的新式日历也受到青年职工追捧

上海应该向外传递求才信号,市委组织部指出:“要加大人才高峰建设的海内外宣传擴大在全球高峰人才群体中的知晓度、吸引力和影响力。”

据中安在线报道 1月21日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淮北拉响全省首个重污染天气红銫预警当日11时,淮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提升至红色预警相应地,重点排污单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削减30%以上、停止所有大型户外集体活动等多项强制措施实行

同时,记者也在重庆市政府网看到南川一名购房者写信反映無法使用公积金贷款。南川区政府回复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委派专人进行了调查和核实,并对涉事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约谈责令整改。

广东再次重拳整治传销记者4日从广东省工商局了解到,该局与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关于广东省打击传销举报奖励的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举报传销违法犯罪案件的奖励金额与罚没额、涉案金额挂钩,最高奖励金额为30万元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前9个月天然气消费量1677亿立方米增长18.4%。这一增长幅度创出了近年来新高。

2017年12月28日淮萧客車联络线正式开通运营,淮北迈进高铁时代首次乘高铁回淮北的大学生王中旭激动不已:“以前从淮北到上海,普通列车要八九个小时到徐州转乘也得7个多小时。现在乘高铁不要4个小时就到家了,旅行越来越惬意 ”

1月6日下午2点20分许,资阳市安岳县顺城大街金福祥金店遭遇两蒙面抢匪抢劫店主称被抢黄金首饰价值近百万元(警方正在鉴定中)。

昨晚记者从武汉交管部门获悉,武汉ETC收费取消后经过え旦和1月2日、3日两个工作日全市交通运行及过江通道通行平稳,未出现流量异常增大状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科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