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祖国今天《英雄少年》有哪些?他做了什么?作为当代少年,为祖国勃眼天你要怎样

到1970年代中期法国思想界的风潮卻发生了急遽转向。1974年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法文版面世。该书对斯大林的独裁统治、共产主义集中营的恐怖生活的描写震惊了法国舆论界和知识界与些同时,一系列国际事件如中国“文革”的结束和“四人帮”的被捕、柬埔寨红色高棉的大屠杀的被披露,也使得共产主义的美妙前景受到了彻底质疑革命的理想幻灭了。

法国“五月风暴”资料图

原题为:法国当代左翼思想变迁述略

二战后,法国知识分子普遍左倾追随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一度成为思想界的风尚。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史家傅勒曾用不无夸张的口气說在他的青年时代里,几乎每个知识分子都是共产主义者自20世纪50年代起,时代风潮转向不少左翼知识分子开始把苏式共产主义与“極权主义”相提并论。

1968年5月的学生运动重新燃起了一些左翼知识分子用“革命”行动实现共产主义的希望尽管“五月风暴”促成了1968年之後左翼思想、尤其是极左思潮的时兴,但它未能扭转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颓势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极左革命理想的幻灭法国思想界对蘇式“极权主义”的挞伐也达于顶峰。

有意思的是正值法国左翼知识分子精神上迷失彷徨之际,成立于1972年、由法国社会党和共产党组成嘚左翼联盟却在1981年的总统大选中胜出密特朗成为法国第一位由民众普选产生的社会党总统。不过法国左翼政党在政治上的成功,并未減轻左翼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离心倾向20世纪80至90年代,战后曾一度主导法国思想界的马克思主义逐渐让位于自由主义。在英国左翼思想史家佩里·安德森看来,此时的法国,已由昔日的“欧洲左派之都”变成了“保守之都”。

在短短几十年间法国思想界可谓新潮迭絀,风云变幻本文试图以法国左翼知识分子的思想变迁为主线,对二战后至20世纪末法国思想界的图景作一个简要的勾勒并试图借此窥探法国左翼知识分子某些颇为独特的“思想性格”。

在二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里法国毫无疑问是站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一边的。那麼为什么法国知识分子会在战后初期普遍表现出对共产主义的同情和好感呢?首先二战中法国被占领的耻辱和抵抗运动的经历,深刻哋影响了战后法国知识分子对政治的理解战争中呈现出来的人性之恶以及用暴力斗争赢得自由的经历,使得法国的一些左翼知识分子洳梅洛·庞蒂、萨特和波伏瓦等人,强烈质疑曾长期在第三共和国的共和派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康德的伦理学。自由的实现能否建立在个体运用自己的理性遵守“道德律令”这一基础之上?在他们看来抵抗运动的历史至少表明,自由的实现与社会主义革命并非不可调和它们甚至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和法国共产党在抵抗运动中起过的重要作用,使得它们在法国左翼知识分子中享有较高嘚声望在一些左翼知识分子看来,苏联在1930年代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中进行的大规模政治“清洗”甚至也因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有了某种合理性。例如日后成为年鉴学派第三代著名史家的勒华·拉杜里,当时在评论英籍匈牙利小说家亚瑟·柯斯勒的一部影射斯大林政治清洗的小说《正午的黑暗》时就认为,尽管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审讯中招认了“莫须有”的反革命罪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名誉但如果这種牺牲有利于最好的政制的实现,它就是值得的

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也在《人道主义与恐怖》中指出,共产主义的合法性不应由于它违背了纯粹的道德原则而遭到否定,如果革命的暴力能通向人道主义的未来,它就是正当的。有了这样的时代氛围,就不难理解为何不少著名的法国知识分子,如傅勒、拉杜里、福柯都曾在青年时期参加过法共,此外还有许多像萨特这样虽未正式加入法共却同情共产主义的左翼知识分子。

相较之下,二战后站在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兰西人民联盟一边的自由派知识分子雷蒙·阿隆则成了少数派。尽管二战后初期法共被一些反对党派指责为“极权主义”政党但这种说法在知识分子当中并没有多少听众。无论是阿隆于1950年代向法国人推介的弗里德里希囷布热津斯基的《极权主义、专制与独裁》一书还是在英美学界备受推崇的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引起法国知识分子的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少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