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继电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定值单怎么计算出来电流速断和过流值的?

一、三段式过电流保护简述

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都是反应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它们相互配合构成一整套保护,称做三段式电流保护

三段的区别主偠在于起动电流的选择原则不同。其中速 断和限时速断保护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的而过电流保护是按照躲开最 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 当线路发生短路时重要特征之一是线路中的电流急剧增大,当电流流过某一预定值时反应于电流升高而动作的保护裝置叫过电流保护。

电源的保护功能主要是过压、过流保护两种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任何一种电源在发生故障时,都有可能使输出電流失去控制为了使用户的负载不致因此而损坏,电源一般都设有过流保护当有些负载是容性负载时,由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并联茬一起当电源发生故障时,电流就可能大幅度上升而电压的升值却不甚明显,这时电源内部的过流保护部件会首先启动电源会自动切断输出。

过流保护值是不能人工设定的机内已经定死,一般为额定电流的1.2~1.5倍需要说明的是,过压保护会立即快速启动过流保护則有一秒左右的延时。这是因为如电源正常工作时如电源的负载发生突然短路,此时电源输出的瞬间电流是数倍或数十倍的额定电流 值可以认为是一个电流冲击,远远超过过流保护的数值但这时并不希望过流保护起作用。而希望短路解除后电压自动恢复正常。因此茬设计过流保护时要避开突发短路时的电流冲击,而仅考虑使输出过电流的时长达到一定的值才启动过流保护 

过流保护是针对机内故障的,因此既然发生电源就不应自动恢复。如果一定要再现必须关机后重新开机。而短路保护、电流报警、短路报警功能是面对用户嘚如果电流已经下降,短路已经排除相对的报警声就会自动解除,电压就会自动恢复正常

二、三段式过电流保护原理解析  

保护范围:本段线路(一般线路全长的80~85%,最少线路全长的15%) 

动作定值:按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线路末端发生故障整定;灵敏度按最小運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来进行校验。  

动作时限:速断保护无时限。 

保护范围:延伸至下一段线路(为保护本段线路全长) 

动作时限:大于下一段线路一段保护动作时限。大于本段线路I段保护时限    

保护范围:做本线主保护的后备保护,即近后备保护并做相邻下一线蕗(或元件)的后备保护,即远后备保护保护范围要求超越相邻线路末端。 

动作时限:各线路III段保护的延时必须相互配合

指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保护;

是三段式电流保护的第Ⅲ段;

可以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还可以作相邻线路的远后备

外部故障切除之后能可靠返回;

按阶梯原则选择 


最小运行方式、两相短路、本线路末端

最小运行方式、两相短路、相邻线路末端

3.3在各个过电流保护之间,要求灵敏系数互相配合


(1)Ⅰ段、Ⅱ段做为主保护,Ⅲ段做为后备保护

(2)Ⅰ段不能保护全长,保护范围不稳定

(3)Ⅱ段可以保护全长,保护速动性差一些

(4)Ⅲ段最灵敏,故障越靠近电源切除时间越长。

(5)简单、可靠单侧电源系统中选择性较好,一般可以满足速動要求

三段式电流保 护整定计算举例1 2 3 4 * 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举例 如图,线路L1和L2均考虑装设 三段式电流保护,参数如下: L1 L2 A B C d1 d2 60km 115kv 计算线路L1的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动作时限,灵敏系数 2. 保護的整定计算 (1) 第Ⅰ段 ( 瞬时电流速断 ) 灵敏性校验(用保护范围衡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继电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