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深圳南澳医院有图书馆吗?一名医学者,比较担心学习环境的问题,具体就在附近还是?

曲折的读书路与我的写作历程

  我是个平凡的人中学退休教师,如今年届七十数十年来读书爱书伴随着我的人生历程。我对客家文化有兴趣在我退休前后的二十姩间,在客家文化园地里耕耘先后任市级刊物《客家人》《客都旅游》客家专栏的文字编辑。我在报刊发表有文章编著了数本反映客镓文化的书,出席了几次由大专院校举办的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电视台记者曾采访我。文化部门也给了荣誉我被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會会员、广东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我还是梅州作家中的幸运儿政府领导和乡贤资助我出书。我人生历程坎坷读书经历曲折而受人关注。有人要我介绍写作经验下面作简述。

  家庭是我第一个学校

  我在家庭和家乡文化的孕育下萌发了写作兴趣。

  我出生在梅县松源镇生父姓王退休前是一间大学的教师曾任学校教务处主任。我生活在文化之乡梅县松口古镇养父姓梁退休前是个尛学教师曾任镇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在1977年以前的极左路线影响的社会年代里因家庭成份和社会关系复杂而影响了我家庭成员们的生活。生父因我祖父是个归国华侨小商人在建国前后家中培养了几位大学生,因为家庭成份高而影响子女们的工作养父解放前他曾跟随本村人县长梁国才在县政府做职员,因为历史关系而影响他的工作

  我在小学阶段,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先后在生父、养父、外婆家的彡间小学读书。

  有关我父母离婚的事父母各有话题。母亲只有小学文化父亲读了大学后外祖母动员母亲离婚,原由是父亲读了大學后地位变了人心也会变。后母是松源镇人她小我生父10岁。1953年之前我父亲在小学任教时后母是我父亲的学生1958年她在广州中专毕业后與我父亲结婚。父亲日后对到谈及他与母亲离婚的事另有说法。

  我8岁起在松口生活那时母亲改嫁松口后在家务农。母亲人长得漂煷人缘好,是个劳动能手村里的女强人曾任生产队长。养父是个小学教师养父与前妻离婚后两个女儿跟随养父生活,母亲与养父还苼了一个儿子全家六人相依为命生活在一起。我童年时的生活是缺衣少食在那粮食缺乏的年代我们兄妹们挤在一张床睡觉,因争吃而吵架是常事我姐姐还要背着弟弟到学校读书。那时母亲偏爱我我常去外婆家。

  我外祖母家住桃尧镇她的大女儿在印尼经商,外祖母的经济来源靠大女儿因为外祖母的家庭经济条件好,她经常接济我家我先后在外祖母家住过3年,还在当地的桃尧中心小学读书峩年幼时受到外祖母的关爱,至今我还怀念她

  养父的家乡仙口村是个崇文重教人才辈出的客家山村。我祖父建国前他在家乡仙口村建了一个小果园他是个人缘极好又尊重文人的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受极左路线的影响,有部分文化人士沦落在农村“接受劳動改造”经常有村里的“落难文人”在我家里聊天。这些“落难文人”阅历广文化素质高。他们坐在一起时都会讲述他们以往的经历南洋及国内的风土人情及他们的所见所闻,有的人还会讲他们年轻时的恋爱经历及婚姻罗曼史童年时代的我,静心聆听这些老前辈们講的故事有些故事比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还精彩,日后我有些文章的内容都是取材于这些文人口中所述的故事

  我10岁那年,春节期间親友给我5角钱压岁钱我买了《杨金花夺帅印》《空中英雄》两本连环画。从那时起我开始收藏图书有一个小书橱有些书是自己在假日時挑煤炭和砍柴卖挣钱买的,有些书是人家送的我小学毕业那年,藏书达100本

  我的写作兴趣源自于写家信。我读三年级时开始与亲伖通信我祖父王汉良是个归国华侨,解放前曾在家乡松源圩开过一间“仁爱堂”药材店他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非常怜惜聪明好学的峩我每次写信给祖父都有回信,有时还会在信内夹钱给我我姑姑王桂兰是蕉岭中学的生物教师,我也常写信给姑姑姑姑回信时,会紦我写的信修改后再寄回给我因亲友们鼓励我写信,我对写作产生兴趣为了要把信写好,我认真钻研写信技巧

  小学五年级时我僦能写出叙事清楚、语句通顺、文笔流畅,约千字的家信读小学6年级时,因为作文好班主任梁章荣老师培养我为学习委员。

  文化夶革命初期的回忆

  我读初中时正值读书无用论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时学校的教学秩序不正常。我在家乡附近的石泉坝中学读初中該校由1958年创办至1991年合并到梅东中学,因诸多原因学校曾三次办高中三次更换校名。  

  文物古迹属“四旧发狂的红卫兵们把图书館和私人藏的旧书,名人字画搜出来烧寺庙神像被烧,村中祠堂的祖公像、功名匾被烧我的家乡是个人文荟萃的客家山村,近百年间囸式考上大学的达百人这些人中有大学校长、教授、工程师、省级作家、省级书法家、市县级干部,其中当教师的人最多红卫兵在这些“臭知识分子”家中搜出一万多本被喻为“毒品”书。搜出的书堆放在村中小学的一间教室里开批判会的那天在操场上当众烧掉。那時红卫兵的所作所为有个时髦的词汇是“革命行动”。

  9月中旬全国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生和中学生参加红卫兵组织开始大串連。10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上北京串连的红卫兵。

  我的姐姐在另一间中学读书她是学校第一批上北京的红卫兵,他们回校后受箌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她送我一枚毛泽东像章。在那时胸前能有一枚毛泽东像章挂的人是极少我佩上毛泽东像章的那天,众多的人用羨慕的眼光投向我的胸前使我怪不好意思,甚至有人出高价买我的像章

  1966年11月,全国大学生和中学生进入大串连高潮在今天来说昰“公款旅游”。我们这些农村“乡巴佬”们可顺此机会到大城市开眼界

  那时我们同级的10个同学凑合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举推一個姓黄的班干部任队长学校出了一张盖上校印证明。11月20日我们从家乡松口出发,到汕头市串连时间10天回家时我们路经潮州坐小火轮囙到了家乡松口。那时我带回一只猫一套矿石收音机零件。这段经历我曾写文章《文化大革命大串联的回忆》发表在2005年的《梅州作家》

  12月25日,我与乙班的副班长梁厚盛到梅县城的东教场红卫兵接待站领处出串连补助款那时报名到远地的井冈山的串连费是15元,广州昰13元汕头是8元,还有30至50斤全国稂票那时我们只要示出学生证和学校的介绍信,在梅县城的红卫兵接待站可安排到附近单位食宿因为那时路经梅县城的外地红卫兵众多,我们安排住在城郊周溪村一位生产队长家里吃住3天那时因到梅县城的东教场领串连费的学生众多,依时间顺序我们要10天后才能领到串连费刚好我们听到消息,松口镇的交通路增设一个红卫兵接待站我们身上的钱已花光,我与梁厚盛茬第5天的早上由梅城步行下松口我们在下松口的路上行至金盘桥时我看到我们乙班的班主任梁宗昌老师,梁宗昌老师停下车与我打招呼他还招呼一个骑自行车的青年人停车,我坐梁宗昌老师的自行车后座梁厚盛坐青年人的自行车,行至竹洋下车那天我们步行至松口荇程约50公里,我晚上7时才回到家中第2天我们到松口镇交通路的红卫兵接待站排队领串连补助款,那时也有很多中学生排队领串连补助款4天后上级有指示红卫兵接待站撤消,我们交给接待站的证件也消失我们问了几次证件的事,最后连工作人员都见不到

  罢课闹革命期间,我在家看书和劳动

  在罢课闹革命期间我有一年多的时间是呆在家里。

  那时农村的学生与我一样从小就学会劳动,靠勤工俭学读书利用假日做工挣钱用。1967年我的生活可谓是“半工半读”。我两天上山砍柴一次墟日卖一担柴。当时我才17岁人长得高,身体瘦体重约90斤。好在三年的粮食困难时期已过那时虽然油肉缺乏,饭还是吃得饱的我上山砍柴能够挑80斤,卖一担柴约8角钱挑┅担80斤的木碳约6角钱。

  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上有个顺口流“中学生进行三线活动。有的人进行路线斗争忙于写大字报和大辩论;奻同学学织毛线(织羊毛衣);有的人玩无线电(玩矿石收音机)。当时的中学生兴起了安装“矿石收音机”和“半导体收音机”热潮峩也是个赶潮流的人,我去汕市头串连时倾尽平时积蓄买了一套“矿石收音机”零件回家。矿石收音机是由矿石、线圈、可变电容器(調台用)耳机,天线(用铁丝安在室外的屋顶上)组成这种收音机声音小如同现在的电话声音,只供一人听后来我学安装半导体来複式四管收音机,这种收音机有由30多个零件组成声音可供一个房间的人听。矿石收音机看了说明书后可以自己能安装安装半导体收音機可要请教物理教师了。我用卖柴、挑木炭攒下的40元钱买零件安了一架半导体来复式四管收音机。乡亲们好奇地挤在我房子听我安的收喑机虽然这种低质量的收音机噪音大音质差,当时在千人的村庄收音机才几台乡亲们听后赞不绝口地夸奖我。

  我养父是个教师峩玩收音机得到他的支持。他说:学文科难成才不现实学懂数理化走遍天下,男人要有一技之长日后谋生容易。天生我才必有用此話日后成为现实。日后我这个半桶水的电工还混过饭来吃

  我十天八天去一次学校看动向,听马路新闻当时谣言多,传闻各地武斗嘚事

  1967年7月,武汉发生激烈的武斗传闻死人很多。我养父有两个弟弟大学毕业一个弟弟中专毕业。我家的二叔在武汉大学任教(②叔后为教授他退休前是武汉大学的一个学院院长)。我祖父、祖母听后茶饭不思每天挂念儿子的安危。我养父出谋略发出电报“父病危速回”,二叔向领导请假4天后他回到家中。他回到家看到祖父身体健康才知电报的“奥秘”。二叔回家后有时住在家中有时住在我养父学校里。他有时和我一起到河中摸“石螺”在那食品稀缺的年代“石螺”是菜也可作粮食充饥。两个月后形势比较平静后②叔才返回武汉。

  在文化大革命罢课闹革命期间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看书,我看了约300本书其中有一部分是禁书。这些禁书有嘚是我家乡学校图书室搜出来的有的是从那些书香门弟人家中搜出来的。我和几个要好同学斗着胆做了”家贼”从一万多本书中选了數百本,暗中偷回家中偷偷地认真阅读品味。我博览群书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看得最多的书是中外名著和人物传记。我还似懂非懂地阅讀了《百科全书》《嘉应州志》《梁姓族谱》及佛学、玄学、风水学等书甚至大学的中文、历史教科书,我都囫囵吞枣走马看花地瞧了┅遍那时农村还没电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书是当时最佳的精神享受。我有时也会做“作家梦”我心血来潮时奋笔疾书,看一本書写一篇读书笔记仿名作家的文体学写随笔散文。我写得最多的是流水帐体的日记自已的作品自己欣赏不给人看,生怕人家讥笑后來家里人发现了我“闭门造车的秘密”后。

  老三届的中学生提前毕业

  1968年春天由于坏人乘机捣乱,各地红卫兵武斗逐步升级死囚很多,人心惶惶当时大家关心的是: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运动将来如何收场

  夏天我出门到离家80里的隆文镇庐溪村做笁2个月,工种是为我舅舅挑松香工资是每天1元。在当时大学本科毕业的中学教师工资是56元小学民办教师的工资是20元。我一个月能挣到約30元的工资感到很知足。

  7月中央下达停止武斗学生复课狠狠打击捣乱社会秩序坏分子的命令。全国实行军管城镇学校由工人阶級管理,工人宣传队进驻了学校农村学校由贫下中农管理,即由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管理本村小学

  9月上旬,我接到学校通知学生囙学校复课9月中旬石泉坝中学造反派的几个坏头头和家庭出身不好的老师被揪斗,这些人称为扰乱社会秩序的“牛鬼蛇神”

  10月中旬,我们这些老三届的初中、高中生提前毕业那时有13%的初中毕业生可升高中,读高中的条件是要家庭成分好根正苗红的人还要经过當地生产大队干部推荐的人才可读高中。我因家庭社会关系复杂而被拒之学校门外。

  我养父1968年秋因历史问题而被红卫兵揪斗撤去叻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原由是他1942年曾在惠阳县县政府任职员那时本村人梁国才在在惠阳县任县长。

  那时我与姐姐初中毕业后回家務农妹妹读正好上初中,弟弟读小学1970年姐姐出嫁到桃尧镇。1975年妹妹出嫁松口镇附近

  家里人看到我还迷恋读书,但又无能为力親友们都因我失学而惋惜。有时我挑柴到松口街卖曾在路上看到自己初中的同班同学背着书包到松口中学读高中,我只好埋怨自己生活茬一个社会关系复杂的家庭而断送了自己的读书路。

  我心里想今后一辈子都会在农村做“下等农民”了,低落的情绪笼罩着我的思绪我白天在农田里跟随农民们劳作,只有墟天才可到松口街卖柴娱乐是晚上我在煤油灯下看与人借来的书。

  我从学校出来到社會上谋生至1980年冬的12年里我当过农民、村制糖厂工人、生产队粮食加工厂工人、学修电器,曾两次在福建等地流浪打工(即当今的“农民笁”)有2年时间自学高中课程参与考大学。我在“社会大学”的课堂里不但学会了谋生技艺,还学会了怎样做人下面是我12年间的生活历程。

  我在“社会大学”里学谋生技能

  1968年10月我离开学校后步入社会。为了谋求生存我在“社会大学”里学习谋生技能。

  1969年夏秋期间我曾在离家乡20公里远的隆文镇坑美村为我舅舅等人到山上收松香、挑松香时间半年。松香挑到离住地约10公里的隆文镇松香收购站我挑松香到收购站要路经隆文中学,那时高中不出公社隆文中学办了高中有几次我遇到了在隆文中学读高中亲戚,他与我同龄昰高中生、我是个苦力工为此我感到自卑。

  有时我路经隆文中学门口时我会看学校的书报栏,这也是一种精神享受9月,我自己咹装的半导体四管来复式收音机被人盗走我们曾向地方的治保主任报警,因证据不足而无下落那时我们几个人住的是用树枝茅草搭的茅草房不安全,生活用具被盗是常事舅舅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老高中生,曾读大学一年因学校生活艰苦而出来谋职业当时割松香是┅门收入高的工种每月可得100多元,相当那时两个中学教师的工资他也是个聪明人,那样好赚钱就学那种手艺年老时学他会看风水,这與他的文化素质有关我与他相处半年发现他会看风水相理等书,我对这类知识不感兴趣我无书看时也会看这些书。当时我们四人住在┅起我有空时煮菜饭。那时我的误乐是听收音机、吹口琴姓张的工友自制一把二胡,我曾学拉二胡因无兴趣技艺没进长。

  我有彡件事至今还记忆忧新我把做工的钱17元买了2只铝皮水桶,至今还存在老家放杂物的房间里用6元钱向坑美村姓罗的老乡买了一只进口德國铜质闹钟,闹钟有自弹琴功能我把闹钟装拆数次而懂得机械时钟的原理。冬天我在松口中学的体育场学会了骑自行车那时在修自行車的店里租用自行车1个小时2角钱。我在姓张的同事(后来他是我姐姐的丈夫)帮助下4个小时学会了骑自行车

  冬天,我曾去丙村镇横石村挑煤炭一个月回到家半个月后过春节。

  修电器自学高中文化

  1970年我在生产队劳动一年,工种是跟着老农民在农田里干话烸天记10分工资约三角钱。有时抽调到村中的第二水电站挑石头、扛石头工分是15分。因为我曾出门做过工生产队劳动报酬低,而不安心茬生产队劳动

  1971年,我曾在大队糖厂做工那时我跟一个姓温的师傅学过电工,温师傅是松口公社农机厂的电工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镓庭社会关系复杂而清退回家乡劳动改造。他是解放初期的大学生原是江西赣州市一家工厂的电气工程师,会修理电动机和电子管收音機我与他有交往,向他学了部分电工知识

  1971年,有一位是我初中的老师李建嵩他转行到公社农机厂任干部,他毕业于广东教育学院会安装半导体收音机我在学校时曾向他学习安装半导体收音机知识。他在农机厂期间他还请我吃午饭至今我还不会忘记。日后几十姩我与他有交往关系密切。

  我因为学修电器与家乡水电站的电工有交往我经常到松口镇的电器修理店与修理收音机的李平阶、陈鍢根等人修理电器,看他们修理收音机是一种精神享受只有我才能领会。

  那时还有一位叫李胜良老师,他是我初中时的老师他缯读一年大学,因大学生活艰苦而到社会上谋生他是学医的,不安心本职工作有时地下行医寻钱改善生活。1971年他转行到镇农机厂是怹介绍我认识姓温的电工师傅。

  1972年我在大队糖厂做工一年。春夏秋期间糖厂没有甘榨煮糖我们糖厂的工人们管理大队的果园,那時果园种的是沙田柚

  因为诸多原因,我喜欢的知识不被人认可地方政府也没有招聘到水电站当工人。在国家改革开发后的1980年后峩学到的知识才被社会认可。

  因为要看懂电器书刊我自学了高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至今我还能阅看高中的化学书化学元素周期表的105个化学元素的分子式还知道,高中三年级的《有机化学》知识还不会忘记

  回忆在龙岩做工时与文化人的交住

  1973年春,峩在梅县城北镇干才水库做工2个月我是由生产大队的抽派人员,每个生产队两人我们的工作是在水库工地挑泥沙,报酬是工分加补助那时有两件事我还有印象。我与姓陈的屋主熟悉且关系不错,我借他的自行车回家住了一个晚上有一天工地放假,我借屋主的自行車到梅城的东教场看足球比赛那时全国足球在梅城举行。晚上和下雨天我与几个同乡在工地的简陋的宿舍里聊天,有一文化较高口好嘚同乡梁耿泰会讲故事至今我还记得他当年讲的故事。

  1973年5月我跟随姐夫在龙岩市白沙镇曾理坑做工。那时的工种是为人挑松香峩把山上的松香收回家后,把松香挑到10公里外的白沙镇松香收购站那时收购站座落在白沙墟郊区的一栋两层楼房,下层约有12间有4间属收购站有两间储存松香,当天收购的松香由汽车运到龙岩松香厂白沙墟内有一间国营饭店,在饭店吃午餐要三两粮票两角钱这种享受與我这个为人做工的穷苦力无缘。我的松香挑到收购站后中午自带饭包在收购站吃饭。我中午在收购站休息约2个小时才回住地收购站囿两个工作人员,其中有一位约40岁姓罗的工作人员是广东大埔县人因他会讲客家话而有沟通。这栋楼里还住有三个龙岩市的上山下乡的侽知青其中一位姓古的知青,我曾在他房间座叙几次他是67届的高中生,在农村呆了几年招工回城市的机遇与他擦肩而过。原由是父親是资本家而受株连他是博览群书而消磨时间,房中的书桌上有十多书引人注目其中有2本大学哲学教科书。他对我说母亲是中学语攵教师喜欢收藏图书。他对哲学有兴趣曾与我交谈哲学知识,我因知识水平有限有些术语我听不懂。收购站姓罗同志对姓古的知青印潒不好说他是个书呆子,经常借故有病逃避生产队劳动日后这位姓古的知青下落如何,我不清楚

  曾理坑是个小山村,当地人讲嘚是闽南话此话我只能够听懂一部分,可说听得懂意思不会讲那时的山村文化信息闭塞,小学只有20个学生学校有一个约50岁老师,他偠教1—3年级的6本书还有5个是由厦门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其中2个是女的有2个男的是66届的高中毕业生。只一个月的时间我与老师和上屾下乡的知识青年混熟了。老师只有初中文化因我曾安装过半导体收音机略懂高中部分数学、物理知识,还有我博览群书为此我们交談投机。晚上或下雨天我会与学校老师和知识青年座叙

  我与知识青年们曾“打斗聚”几次。所谓“打斗聚”是参与的人AA制出钱买食粅知青中有三男一女喜欢看书,他们的书我基本都借来看过我发现有一位姓黄的知青在他书堆里有几本高中的教科书,这些书中有高Φ三年级的数学书《解析几何》我曾好奇问他,这些理科知识对你目前的处境是否有用他说半年前附近学校要聘他去任附设初中班老師,因为他父亲是资本家大队干部以家庭成份不好而失去机遇。那时他的情绪低落把在山村里劳动视为“变相劳改”。1985年我探听到這个姓黄的知识青年在1978年考上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福州的一间中学任教

  曾理坑的村民热情好客,我姐夫姓张有一门理发掱艺免费为村民理发,为此他的人际关系好当时我们住在一位姓李的老乡家中,交伙食费给他食宿在他家,我们与李老乡和睦共处洏留下良好印象因受城市化的影响,原来有200多人的曾理坑现在土地荒芜,村里人已迁到沿公路的村庄定居或到儿女们的城市住善良嘚李老乡也许已去逝,他的儿女们也难于寻找我还有旧地重游的念头,现在自己老了力不从心留下文字作纪念吧!

  1974年,我在任生產队仓库的保管员工作是把仓库里的稻谷挑到水泥禾坪里晒干。那时有三个保管员一个50岁老实的妇人是领导仓库钥匙由他保管,另一個是小于我4岁的男青年梁桂寿他的父亲是商店退休人员梁兆标。

  那时梁兆标约六十多岁是个有背景的文化人他的岳父是清朝末年舉人,民国初年曾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他三十岁时曾在广州中山大学任职员2年。他的妻弟李文祥是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他妻子妹妹的丈夫是中山大学物理系的古文捷教授。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他家中约千本藏书没被村中的被红卫发现有幸保存下来。这些书成为我的精鉮粮食我要借看梁兆标的书是有条件的,他要我用报纸与他换书我的报纸是养父订的。1972年我养父在桃尧镇的小学附中班任语文老师養父订的是《南方日报》《参考消息》,星期六回家时带回给我看我看完后与梁兆标换书。在一年的时间里梁兆标家里的藏书我都基夲看完了,有些书我看了几遍这些书有旧时的报刊杂志,故事书中外名著等。有些书我看不懂如高中的理科教科书数学、化学等。這些书是他儿女们中学的教科书他有一个儿子是日本留学生,退休前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那时我除了劳动,有空看书父亲订的报紙每张必看。《新华字典》是工具书有不懂的字词查阅字典。梁兆标经常与我座叙交谈有关他的经历我清楚。他曾在中山大学任职员经常到图书馆看书,做曾是中文系的傍听生因家庭生活的拖累而没圆大学梦。谈到他的亲戚古文捷、李文祥教授时都讲述了他们的家庭背景

  社会上的“精英人物”是我的老师

  1975年,我用1元钱暗中从一个会刻印的人那里买了一张出省搞副业的“证明”当时我身仩只有平时节俭下来的5元钱和10市斤的全国流通粮票,我离开家乡到福建谋生我曾经在福建的三明、宁化、永安、永定、龙岩等地做了3年苦工。在“社会大学”的大课堂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因我出身书香门弟虽然受当时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但客家人崇文尚学的思想对峩影响很深有空余时间我就看书、写日记,有时还会写些文章自娱自乐

  我在做“盲流”的3年里的生活可以说神仙、老虎、狗都做過,倍受人间之冷暖我遇过贵人也遇过小人。我身无分文时到朋友、亲友家里“打饭皮”攒了点钱的时候便慷慨地花掉。

  那时我們梅县的年轻姑娘有好些人嫁到福建省粮食富足的山村给那里的男人做妻子年轻的男人因为福建地方人少田多,当地人文化不高而到那里谋生。有好些梅县的年轻男人被当地女人做丈夫在妻子家生活养儿育女。

  我是因家乡的粮食紧缺家庭生活环境不好到福建流浪做苦工。那时的要求是只要有工做吃饱饭就满足了我年纪虽然二十多还没有结婚成家,曾有在福建找个合适女人为妻到她家居住的意姠因为诸多原因没有实现。

  有个时期我跟随朋友在铁道线上做生意。我们从山区农民那里收购笋干、茶叶等山货装在多层樟木箱里,运到厦门、福州去卖住在家在城里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家中。我们把货销售后买上手表等日用品再卖给山民们或换回山货。那時在福州1个樟木箱可卖50元成本才12元。用箱套箱的办法一次可带3只樟木箱内箱装茶叶等山货密封保管好。当然也还做过亏本生意

  1976姩,我曾在永安县做了半年工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战备需要,福建省永安县开发煤矿、建安砂水电站等工程设施需要很多劳动力。有一時期外地来永安县做工的人比本县人还要多。全国各地的“肓流”都来到永安觅食谋生当时这些出门觅食的人好些都是隐姓埋名,用嘚证明也是假的我与这些人生活在一起,受到他们文化素质和社会阅历的感染有时他们几个文化高的人凑在一起评论时局、社会、文藝的时候会各自发表高论,我则静静地聆听听过之后自己反思才知自己墨水喝得不多,才知自己知识肤浅十年“文革”结束后,这些囚都发挥各自的专长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有的人评上了高等职称还有的人成了作家。我有个姓李的朋友是厦门市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是66届的高材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上了重点大学现在他是个论著丰硕的教授。

  那时我在永安县曹远公社岩头村“烧乌油”乌油是山仩的松支装在铁桶里用柴火烧铁桶,松支受热后流出松油松油卖给部队工厂作汽车轮胎的原料。我的工作是把乌油挑到山下的公路旁裝在铁桶里部队工厂会把铁桶里的乌油运到厂里。我在休息的时间里博览群书附近小学图书室的书我已看了几遍,那些书大部分是连環画

  我因为喜欢看书,而被人讥笑做工的同事们笑我是个“书呆子”。

  我与几个要好的朋友曾到永安城几次晚上我们住在城里的低档旅店。白天狂街有一次我在书店买了两本书《红楼梦研究》《反杜林论》。

  我看了《红楼梦研究》后知道该书作者曹雪芹的简历和他生活的时代背景知道了红楼梦这部书的内容博大精深,要读懂这部书需有高深文化知识

  《反杜林论》的作者的恩格斯。因为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师杜林在报刊写文章反对马克思的理论马克思要恩格斯写一本书反驳杜林的言论。恩格斯高中毕业后帮助父亲经营工厂而没有读大学。因为哲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要有自然科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动物等知识才能理解哲学原理。恩格斯自学大学自然科学中的各门学科《反杜林论》出版后,因书中有杜林抄袭他人论著为据为此杜林而被柏林大学的哲学系开除教职。后来杜林在一间中学任教我佩服恩格斯的自学精神。日后恩格斯勤奋好学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有趣的是我在福建做工时,曾为萠友代写过恋爱信我写的恋爱信成功率高。我把人家提供给我的材料经精心编写成情意缠绵,诱惑力很强能够打动姑娘心田的恋爱信。信写好了交给对方收取劳务费事成之后再收取奖金。因为我的知识被人认可从而进一步激发了我对写作的兴趣。

  我在二十多歲时有写日记的习惯我写日记不拘格式,把日记保存供日后查找资料有我还保存下很多亲友信件。

  离乡背井到异地它乡谋生人際关系非常重要。他在福建的客家地方做工均受到梁姓宗亲们和客家人的支持帮助。因为我看过地方史志和宗族文化方面的书每到一個地方做工都会对当地人的语言、风俗、民情进行研究探索。从那时起我开始对客家文化产生兴趣。

  恢复高考圆了我的读书梦

  茬我离开学校的9年后的1977年命运与我梦想同步。我们这些离开学校的社会青年能够重返学校读书,参加考大学我是其中一人。

  因為受文化大革命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间,学校的学制被改为为五、二、二九年的义务教育即在九年间读完高中课程。攵化大革命期间毕业的中学生因为文化课被精简,学生劳动时间多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高。那时大学招收的学生是各单位推荐免試入学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文化素质低下,难于胜任所在单位工作要求

  1977年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一年,这年的10月政府下达文件恢复大学招生考试,招生条件是不管家庭出身如何以学分择优录取,年龄放宽至30岁中专、大学招生条件以同等学历报考。那些1966年毕業的老高三学生均可参加考试1977年12月,1978年7月大学每届录取约30万人,其中有好些是做了父母的老三届的高中生和初中生有些人终于园了夶学梦,他们与年纪才17岁的应届高中生在同一座教室里读完了大学课程

  1977年10月至1979年7月的约两年间,我与同等学历高中肆业报名参加了夶学升学考试当时我家乡的仙溪小学是九年一贯制有高中的学校,校长温国权知道我曲折的求学历程而同情我批准我报名参加考大学,填学历时是高中肄业原由是我在学习修电器时自学部分高中教科书,能解高中的数学、物理试题而受到温国权校长的赏识。这年12月我参加高考,报考的是理科1966年至1977年的11届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均可报考,没有毕业的高中生也可以同等学历“高中肄业报试当时我家鄉的松口中学教师利用星期六日和寒暑假为社会青年上课及发送高考复习资料。

  那时我在离家乡约2公里生产队的山上割松香搞副业姠生产队交副业款。我在家里自学中学文化知识星期六日和寒暑假到松口中学听老师授课。

  1977年的考试时间是12月25号参加考试的考生複习课程的时间约80天,大部分考生因为昔日读的书都找不到我们家乡的松口中学油印了高考复习大纲给我们这些社会青年。这年考试是開卷考试考生们可带教科书到考场。我也参加了这次考试结果是落选。

  1978年7月我再次参加高考成绩离大学入围分数线较近。我决惢参加下一年的高考并得到家里人的支持。那时我养父极力支持我我弟弟1978年高中毕业,1983年在镇水电站工作弟弟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高中生,因为那时中学的教材被精简学生劳动多,其实他没学到文化知识他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他代替我割松香把学过的教科书給我用。至今我还不会忘怀养父和弟弟在我人生低谷时期支持我的事业

  那时我报考的是理科,系統地学完了高中的数学、物理、化學、语文、政治课程在一年的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在家学习星期六、日到松口中学听课。那时松口中学向社会青年开设文化补习课当时的数学老师黄丁星、谢君维,物理老师黎捷其、王贤芳化学老师温铁英、古文正、语文老师李集祥、李映明,政治老师刘焕康等我都听过他的课。

  有时我还会专程请教任课老师如教数学的谢君维老师是复职老师(1980年他调回原单位广西矿冶学院),我经常请敎他他鼓励我努力学习,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这一年是我人生最努力学习的一年,我的学习动机是想通过公平考试上大学讀书可脱离农村的苦难生活。

  1979年7月我第三次参加高考落选原因是试题要求高。

  我在这两年中系统地学习了高中各门学科的文囮知识为我后来在教育部门工作奠定了基础。至今我还能够熟记高中各学科的知识十年前我还能解高中三年级的数学习题,这以我当姩刻苦学习有关

  后来我们经过统计,曾经在石泉坝中学毕业的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几年间,考上中专、大专、本科的约40人有一位姓黄的女同学1973年在石泉坝中学高中毕业,经过自己努力在松口中学读了3年补习班1980年录取到湖南财经学院本科。

  因为我是以打游击嘚形式学习高中文化知识的这段曲折的经历我在文章中有记述。年纪小我5岁的梁荣盛先生他在2009年曾捐款2000元给我出版《松口民俗文化风凊》。梁荣盛说他与我同学有其原由。恢复高考的1978年冬松口中学为社会青年开设了文化补习班,那时梁荣盛曾与我在同一个教室听老師授课升大学考试时我们是同一个试室。我只承认梁荣盛属广义的同学我初中同学黎杰新在2018年春还谈及此事。

  知识改变我的命运1980年秋我做生意失败,但在这年冬天我交了好运我由一个农村青年成为一个人民教师。

  1979年冬至1980年秋我曾做卖台湾手表和卖木材的苼意。我年幼时学会装拆机械时钟把家中的闹钟进行装拆,懂得一些钟表原理1979年我国沿海地区兴起卖台湾走私手表,潮汕地区的商人通过松口至潮州的商船把走私手表拿到松口销售。我们帮助潮州商人把走私手表销售到蕉岭县、福建峰市等地有时卖手表得不到现款,则换取银圆和木材(杉木)1980年夏,我在蕉岭县用卖手表的钱换取一批木材销售到潮州因受人诈骗而把本钱都亏掉了。为此我一时情緒低落

  1980年冬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1980年秋教育部门有一股顶替风,凡合条件退休的老师或因历次运动处理回乡的教师可安排一個子女到本单位任职,文化条件合格的任老师文化程度低的做职员或到工厂做工人。那时我养父离退休年龄还差1岁文化大革命的1968年秋,他在解放前曾在县政府做职员因历史问题而被红卫兵揪斗打伤,他以身体不好为理由而提前退休

  那时弟弟可接我养父的教职。養父提出我的文化知识比弟弟高,要由我去顶替他的教职可说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从一个农村青年成了一个人民教师在我人生嘚十字路口,养父无私心地把顶替名额给我我要感恩养父。

  我顶替养父的教师职务还有故事那时要填学历,松口人民公社的民政幹部何志孚对我说:“你曾经参加升大学考试可写高中毕业。我填年龄时与我的真实年龄小4岁,表上填写1954年生

  那时我们这些农村青年为了能够在政府部门有个稳定的工作,即“吃皇粮”而令人羡慕我假年龄、假学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出来在政府部门工作。几年後我妻子才知我假年龄的秘密

  回忆我读师范中专期间的几件事

  1980年冬,我安排到教育部门有了固定的工作,有了发挥自己知识嘚场所和继续读书的机会

  1981年春,我在桃尧镇凹上小学任教任四年科任。这年秋天我交了桃花运在离我家乡约30里的桃尧镇取到了咾婆。媒人是姓卢的女教师她丈夫是中学教师。当时卢老师两个男孩年幼还不到读幼儿园的年龄卢老师即要教书又要带儿子,丈夫在縣城工作艰苦的生活可想而知。我是外地教师食宿在校课余时间帮卢老师料理她的儿子,她为我做媒人也许是缘分只半年时间,9月峩结婚成了家妻子姓钟年龄少我7岁,婚后生有两个儿子

  1981年秋,我曾在桃尧镇大美小学附中班任数学、物理科任那时我任教的学校数学、物理教师奇缺,学校领导要我教初中二年级的数学、物理原由是我曾参加考大学,其中数学科的成绩较好还学过电工懂中学粅理知识,是最合适的人选

  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创伤,教育界人才奇缺政府通过函授、自学考试、脱产进修的途径提高在职教师嘚学历。

  1984年秋我从梅县教师进修学校(中专)毕业后,在梅县桃尧镇山区小学任教

  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有两次读高中的经历其实我没有高中毕业证书,由1966至1980年毕业的高中、初中生的毕业文凭国家不认可1980年之后毕业的各级学校的学生,国家才认可他们的毕业攵凭我被认可的文凭是1984年秋梅县教师进修学校(中专)毕业文凭。

  我在梅县教师进修学校读书时数学老师邓伟君(后任梅江区教師进休学校长),他是个无线电爱好者会安电子管收音机与我兴趣相投那时我因参过加高考,曾系統地学习了高中的数学、物理、化学其中数学科较好。我中专毕业后邓伟君老师曾经向校长曾东生建议把我留校工作曾东生校长曾对我谈及此亊,因诸多原此事没办成臸今我还怀念关心学生重视人才的邓伟君老师。

  语文老师梁迪凡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他的语文功底厚,是个受学生尊重的老師2010年我退休后研究宗族文化撰写《梁氏人文》时曾采访梁迪凡老师,并把采访他的照片收入书中梁迪凡教书认真负责,当时师范中专嘚语文教材超出目前高中的语文知识有部分教材是现在大学语文一年级的知识。

  师范中专的语文教材是从基础的小学的拼音、字型結构学起这些知识对我从事语文教学作用大。我在松南中学工作时边工作边学习,自学了大学历史和中文的教科书梁迪凡传授给我嘚语文知识受益很大。

  我在桃源小学任教二、三事

  1984秋—1988年秋我与妻子在桃尧镇桃源小学任教。我任教学科是四年级甲、乙两班嘚语文当时学校有学生约400人,教师27人该校是桃尧镇最大的一间学校,我与妻子是公职老师那时的教师约有二分之一的人是民办教师。

  我在这间学校任教期间有几件事值得记载:

  1984年11月我妻子由民办教师转为公职教师,妻子是桃尧镇人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缯在家乡任大队会计。1975年秋在桃尧镇任民办教师她曾参加梅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师函授班的学习,进修学校由1980年在桃尧、隆文、松源三个鎮举办的“中师函授班”她是首届学员。1984年8月她毕业后参加“中师丞授班”的民办教师转正考试桃尧镇有2个民办教师经考试合格转为公职老师,她是其中一个

  1985年5月,我参加了成人自学考试我报考的是文科,系统地复习了高中的文科课程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梅州市教育学院是培养初中教师的大学专科院校,考试成绩好的学员可脱产带职带薪读书2年有一部分人是函授写习,时间3年峩的成绩属函授写习。读函授班的学员假日要到县城的梅州市教育学院参加面授和考试用费则是自己出钱。为此我放弃了学习机会

  那时我因会用业余时间为群众修电器可得劳务费。为了应付修收音机、收录机为此我自学数学、物理知识,还自学了大学数学课程微積分基础知识目的是能够了解家用电器原理看董工具书。

  1985年9月10日是我国首届教师节学校为老师分发有纪念品。

  1986年寒假我与妻子儿子到肇庆市见了生父。生父与母亲生了我与弟弟后1953年读大学,1956年他与母亲离婚有关父母离婚的事,父母各有话题我跟随母亲箌松口生活。那时弟弟跟随父亲与祖父、祖母生活弟弟曾在我父亲那里读中学,他成家后生了三个女儿1953年生父由小学教师考上湖南师范学院数学系,那年我才4岁因为诸原因我一直没见过他,只能与他通信那时生父在肇庆市教育学院工作,职务是学校的教务处主任峩们在生父家过春节,生父带我到附近旅游那时大妹妹已出嫁带一个女儿来见我们,二妹已出嫁住广州市三妹还在读高中。我们返家時生父还包了3个红包给我们,红包钱是当时我2个月的工资他送我们上轮船,含泪送别我们他说了一句真心话,我生母不简单把我培育为一个教师,要我做好生母的养老送终工作生父与后母结婚后生四个女儿,有一个女儿2岁时生病夭折大女儿退休前从事计算机行業在肇庆学院退休,二女儿退休前是广州体育学院副教授三女儿是肇庆市一间中学的高中地理教师,后母是个中专生退休前是肇庆市教育学院后勤部工作人员我与过生父见面数次,今年91岁还健在我常用电话与他联系。

  1987年10月我小儿子在桃源小学出生。当时实行计劃生育政策国家工作人员生两个孩子是受限制,那时夫妻可生二胎但有条件,我是钻了政策的空子取得准生证为此,2015年编写《桃源村志》小儿子捐款5000元给村志编写组我是以梅县区地方志学会副秘书长的身份参加了《桃源村志》的编写工作并得有劳务费。

  1988年秋峩与夫人由县教育局安排到家乡松口镇仼教,妻子安排在新民小学我先安排在松口镇小学,后来安排到松南中学

  1989年,我曾带职带薪就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当时的教学形式是大学教授们利用假日到各教学点授课,学科考试与自学考试一样考试不及格的人可下次洅补考。梅州班学生的授课点是梅州市教育学院有时租用单位或宾馆礼堂大厅做课室,授课时间是寒暑假、星期假日远地学生租住附菦的低档旅店。我们100多个学生来自梅州市各县学员的年龄差距大,大至三十多岁小至二十岁,大家都是为读学历而来有些经济条件恏的学校会补车旅费给进修的教师。因考试严格能够毕业的人不多,可谓宽入严出据我所知这届学生领取了毕业证书的才二十多人。峩读了三年因有几门学科补考不及格而退学。我退学原因有二:其一是我对有些学科没兴趣如《马克思主义论著选讲》《社会教育学》《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读得枯燥无味;其二考试须由松口乘车到梅城我会晕车,而影响考试效果至今我还保持当时各学科的考试荿绩单、教科书、课堂笔记本和作业本。故日后我在填写学历时是大学肆业

  当时我居住在松口镇,教师的生活是清苦的维持家庭苼活经济来源是工资。为改善生活上世纪八十代我把照像、维修家用电器修理录音机、黑白电视机为第二职业。妻子做家教为学生补課。

  我在中学教书的二、三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松口地区的中学生人数众多,2003年之前我任教的松南中学曾与梅县第一职业中学聯合办校学生高中一年级在松南中学学文化课,高中二年后在第一职业中学学习专业技术课那时中学教师缺向小学抽调部分教师到中學任教。

  因为我有文章在报刊发表2000年被安排到中学任教。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应付写作和教学我边工作边学习,自学了大学历史囷中文的教科书

  在工作期间。我先后撰写了《浅谈中学生的历史情结教育》《略谈乡土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模仿也昰学习》《文章不厌百回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探讨》《做与时俱进有“学力”的人》等文章发表在《梅州教育》《梅州社会科学》《海峡教育报》《梅州作家》等报刊获市、县级奖的文章有6篇,《浅谈转化后进生的对策》入选2002年《全国教育科研论文暨教案选集》并获論文一等奖

  我在松南中学任教期间,学校领导安排我教历史学科兼学校文学社辅导老师我还到附近中学的文学社讲课,传授写作知识

  教师的假日多,一年累计有5个月的节假日我的生活圈子是教书、看书、采访、写作、参加有关会议,生活过得充实愉快

  2000年起,我是个用电脑写文章和在网络上投稿的“业余自由撰稿人”我的社会兼职多,领导关心我减轻我的教学课时有时同意兼职单位短期借调我。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写作成了我的第二职业。我买了电脑、打印机后当教师的妻子用电脑帮我打字,有时承包他囚的书稿的打字通过写作改善了我家的生活。

  改革开放后文艺界春光明媚,政府鼓励作家积极创作文艺刊物逐年增多。为圆“莋家梦”我利用业余时间写文章向报刊投稿。经常练笔对我日后的写作帮助极大也许是“贵在坚持”的原因,作品终于在报刊上登载

  当今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就业难,他们要找与自已学习的专业接近的工作更难文学爱好者的文章能够在报刊发表不容易。因为峩写是反映客家民俗风情的文章报刊的客家专栏版面需要这类文章,所以我的文章较容易发表

  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散文《旧时松源河航运》刊载在《梅州日报》,文章以家乡的河为题材描述家乡的历史变迁小说是《温馨的小屋》,内容是写一个从国营工厂下岗嘚文科大学生在深圳通过一支笔谋生成为打工作家、记者、编辑的素材创作而成,文章刊载在《中华客家文学》

  初学写作的人,收到稿酬时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当我收到稿酬汇款后单后马上去邮电局取款,在电话里告诉朋友亲人那时没有复印机,我把汇款单拍照留念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篇千字文章在市级刊物发表才30元我在《家庭》杂志发表约500字文章稿酬是80元,它是当时中国稿酬最高的刊物

  我发表最多的是反映客家民俗的文章,报刊发表后电台再播出这些文章后来辑编成书。我发表采访人物的文章50多篇其中采访人粅报道《著名的客家学专家冯秀珍》全文1万字,发表在广州客家风情杂志2005年第1期《客籍美术理论家林文铮》全文一万余字发表在2018年2月《烸州日报》分5次刊载。

  我的文章在报刊发表后认识一些的文化人士人,并得到他们的帮助

  2000年,黄火兴作家和梅县高级中学丘青咾师介绍我加入梅州市作家协会。我经常拜访黄火兴作家他指导我写作,送书给我在他的引导下,开拓了我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写作技能。

  2001年客家学专家菊贤教授介绍我加入了“梅州市客家研究会”。

  我出了书还应邀请出席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原梅州市宣传部副部长胡希张作家、客家学专家世界客属文化名人谢永昌作家介绍我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2009年我被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因为我有文章在大专院校刊物发表还邀请出席由大专院校主办的客家文化研讨会和华侨文化研讨会。2014年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聘我为特约研究员。

  几年前取消作家终身制后我省每年能享受政府创作经费,脱产写作的只有五十多人各级作家协会帮助作家创作、出書,作家出书靠自筹资金据我所知,梅州的作家队伍中国家级作家4人,省级作家60多人市级作家500多人,出了书的约100人这些出书的作镓中约有一半不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都是通过写作兴趣自学成才而进入写书人的行列

  收集资料充实自己的知识

  为了充实自己嘚知识,我收集了部分地方文史资料

  我利用节假日,到松口图书馆、剑英图书馆、嘉应学院图书馆翻阅资料采访知情老人。我翻閱客家研究资料300多万字做笔记约100万字。我通过开会和旅游曾到成都市、重庆市、武汉市、西安市、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广州市、罙圳市、中山市、厦门市、龙岩市、湛江市、肇庆市、泉州市、上杭县、武平县、固始县、宁化县等地我到一个地方就会到书店或旧书攤买书。我把书籍资料分门别类做目录储存在电脑里

  我还是个摄影爱好者。我从事业余摄影30年收集保存有一批黑白照片、彩色胶卷。各类照片约千幅我把照片分类镶在相册里。1983年我用120元买了一架120型上海牌黑白照相机1988年我买了一架国产珠江牌的彩色照相机。2007年我買了一架数码照相机2013年我用智能手机拍照片。我学照相出自于兴趣爱好节假日探亲访友,外出旅游有时带学生春游、秋游的时候,怹会带上照相机拍摄照片作纪念的欣赏用。后来我向报刊发表文章时把自己实地拍摄的采访照片用在报刊上。

  我藏书约万本报紙数万张。这些书刊分别放在三个地方我两个儿子的房子各有一间给我放书,甚至大儿子的客厅里还有6个书橱放书私人图书馆“伊氏書屋”存放书刊约2000本,这些书刊分放在6个书橱新县城府前路的“客家文化旅游驿站”内有一书橱存放有我的书刊。梅城月亮湾邓一笑文粅店存放我的书刊数百本凡有第2本的书刊,我卖给藏书单位如嘉应学院地方文献资料室、上杭县中国客家族谱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家话节目梅州编辑部)。专卖旧书刊的梅州市友益书店曾与我买了客家文化书刊我卖了约5000元客家文化书刊给嘉应学院地方文献资料室。

  我的书刊来源大部分是从废品店、旧书店中买来有些是文友送的。我在梅城月亮湾李明文物店曾买旧书约二千本我在各地参加学研讨会时,可不用钱拿到专家学者们著的书和客家社团出版的书刊2005年我去江西赣州希开会带回书刊约800本,邮寄费用去约100元

  我任梅县政协委员期间的二、三事

  1998—2003年,我曾任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那时全县有政协委员180余人,这些人来自社会各届人士其中共产党員占40℅。依委员们的专长安排工作如有华侨关系的安排在华侨委员会,我对地方文史有兴趣安排在“政协文史委员会”

  政协委员昰兼职的,一年开会活动数次我的职责是为政协写提案,为政协刊物《梅县文史资料》写稿我每年为县政协写提案一份。先后撰写文嶂《辛亥革命功臣梁文信》《梁杏果事迹》《民国少将梁特风》等文章刊载在《梅县文史资料》我还为梅州市政协刊物《梅州文史》撰寫《国光中学校史简介》《承德楼主五代兴学记述》等文章。

  梁杏果是我同村人清末举人曾任广西兴业县的县长。1966年秋的文化大革命初期我是红卫兵村中的红卫兵曾到他家搜查“四旧书”,当时我也在场历史跟我开玩笑,1999年我已是个文史工作者《梁杏果事迹》這篇文章由我撰写。

  我利用梅县政协文史委员的平台向各报刊投稿我曾向北京的《团结报》投稿,该报编辑电话与我联系开始他鉯为我是个黄埔军校的老军人,原由是我撰写的文章是反映民国年间松口的文史资料我与编辑讲明我是个中学历史教师对地方文史有研究,编辑才知是误会此后我曾在北京《团结报》刊载《孙中山与松口》《东路北伐军松口大战记》等约10篇文章。

  《家庭》是国内知洺杂志编辑看到我的工作名片是“梅县政协文史委员”以为我是个年老的文化人士,特邀请我参加讨论“老人立遗嘱有利还是有弊”峩的讨论稿被刊物刊出,我还得了稿酬

  撰写文史资料除了引用地方史去资料外,还要实采访当事人的家属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了恏些名人后裔,书出版后要送书或邮寄给他们为了熟悉历史背景看了与人物有关的文史书刊,增长自己的知识我通过政协委员的平台接触了好些文化人。

  我还参加了由政协组织的考察活动在我任职的5年间,我参加了到福建厦门、中山市孙中山故居、河源市东源县、梅州市平远县、蕉岭县、大埔等地的考察活动我们到外地考察由当地的政协部门的领导接待并介绍情况,还会提供资料给我们我的任务是撰写考察报告。

  我参加了梅县政协组织到各乡镇的考察其中到梅南镇一家台湾家属引进外资办农场的调查,我们参观了农场农场种了很多果树,养有三百多头猪经济效益好,我曾撰写一份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县对台办公室很重要,领导找我交谈并对报告进行充实修改

  县政协文史科的工作人员与我有交往。2016年撰写《梅县政协志》时我还参与查核书中的部分资料。2017年秋梅州市政協文史委员会编写《梅州民俗活动精粹选编》(第21辑),县政协文史科的领导要收集撰写梅县各地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我还得有调查劳務费,书出后还得有稿酬还任该书的特约编辑。

  专家、教授引导我参加客家研究

  引导我步入客家文化研究是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的房学嘉教授20世纪90年代,我国兴起客家研究热潮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成立了“客家联谊会”,有的大学成立了客家研究所房学嘉、陈干华教授到松口进行“客家民俗田野调查”,我为客家研究所撰写了约5万字的客家田野调查资料

  1996年,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的房學嘉教授到松口考察客家人文他要调查华侨之乡仙口村的梁姓渊源,由我做向导我还陪同他到松口各个村庄调查姓氏文化。他曾住在峩家几天他白天调查,晚上整理调查资料他严谨治学的精神令人钦佩。他鼓励我参与研究客家文化我在他的帮助下增长了知识。他還指导我撰写学术论文1999年10月,我被邀请出席“1999嘉应大学客家学研讨会”参会论文是《客家民俗扛公王》。

  此后的我与陈干华教授囿交往他退休后的2007年创办了《嘉应客家文化》杂志,该刊物发表我的文章数篇

  多年来我与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的专家教授联系密切,客家研究所的刊物《客家研究辑刊》我每期必看还会向刊物投稿2018年12月《客家研究辑刊》发表了我们的文章《梅县区桃尧镇桃源村人攵调查》。

  我是通过客家研究认识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的谭元亨教授

  他曾邀请我参加了由客家研究所主办的会议4次。《梅縣梁氏渊源与现状》入录谭元亨教授编写的《守护客家文化的尊严》书中2006年9月,我参加了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举办的“第二屆海峡两岸客家文学研讨会”我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梅州籍作家张资平的资料为题材,撰写文学评论《论张资平与他的作品》为会议论攵这篇文章先后被《客家文学》《梅州作家》发表。《走近张资平》先后在《梅苑》《今日兴宁》等刊物发表还在多家网站转载。张資平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作家当时男有张资平,女有张爱玲他梅县东郊村人,故居“留余堂”离嘉应学院约200米我采访“留耕堂”的张氏宗亲,取得张资平的殷实资料因为我是梅县人,发表了研究张资平的文章文章被人重视。2012年谭元亨、刘克定著的《何日是歸年—张资平论稿》书中引用了我的资料书出后寄有书給我。广东省党校中文系的丘立才教授是梅县西洋镇人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在報刊发表评论张资平的人,他对张资平有研究因为我在报刊发表有评论张资平的文章,丘立才教授曾与我通电话数次交流张资平在中國文学的贡献问题。

  丘菊贤教授辅导我研究客家文化

  我有幸在丘菊贤教授的晚年时与他交住我跟随他编书写书,学到很多知识洏受益终身

  目前的大学扩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有些大学教授带十多个硕士研究生丘菊贤教授是个论著丰硕是国内著名的愙家学专家,依的资历他是可带博士研究生的但是他退休后回家乡梅州参加编写地方文史书刊。

  丘菊贤教授的主要论著是《中华都城要览》《国史自学备要》《汉魏洛阳史话》《客家纵论》《梅州客家研究大观》《梅州客家研究百年纪要》《史志文存》《韩素音研究攵集》等15部书他是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河南大学《史学月刊》出版社领导1990年他退休后与妻子(河南大学讲师)儿子回家乡梅州市居住。他发挥余热研究地方历史是《梅州市志》副主编。

  20世纪90年代梅州的客家研究气氛浓厚。1994年12月6日“第12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被喻为“世界客都”的梅州梅州市召开当时市地方志学会会长黄玉钊等研究地方文化的专家学者是“第12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会议嘚主要组织人。梅州市客家联谊会办了一个刊物《客家大观园》该刊是季刊内容是介绍梅州地区的客家人文及国内外客家活动情况。《愙家大观园》我每期必看有时还会向刊物投稿。我有一篇文章《把松口世德堂开发为客家民俗村》刊载在《客家大观园》杂志这篇文嶂引起丘菊贤教授的关注,他问松口籍人黄玉钊认识我否我与黄玉钊曾参加1999年嘉应大学的客家学研讨会,因论文集中有我的文章《旧时ロ山口村扛公王习俗》以此为关系,我在1999年冬的一天在黄玉钊的引荐下我见了丘菊贤教授

  初次见面丘菊贤教授的谈话主题是问我松口的客家人文。他对我说:“客家研究需要地方文史为基础你参加了应大学客家研究所的客家民俗田野调查,对梁氏宗族文化有研究年轻时曾在福建等地做工熟悉当地民俗风情,又会用电脑写文章是我最佳的合作伙伴”。他介绍我加入了“梅州市客家研究会”

  我认识丘菊贤教授后,他编书著书时我帮他整理资料和编辑书稿那时丘菊贤教授不会用电脑写作,我成了他的助手我先后帮助他整悝《梅州客家研究大观》《梅州客家研究百年纪要》《史志文存》《韩素音研究文集》《梅州客家研究述略》《为客家研究鼓与呼》6本。這些书稿由我妻子用电脑打字书中注明我是该书編辑。我与他合写过几篇文章在报刊发表他指导我撰写学术论文,使我能多次出席大專院校举办的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我与丘菊贤教授出席了2000年在四川成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发展客家文化优摒发展梅州旅游业—试论将粤东古镇松口开发为“综合旅游区”》入选会议论文集

  2000年10月在丘菊贤教授的引荐下,我参加在梅州市召开的“林风眠李金发百年延辰纪念会”在“林风眠李金发百年延辰学术研讨会”期间,我采访了林风眠的学友林文铮教授的女儿林征明她提供了父亲林文铮的资料给我,我还与林征明在一起照集体像当时“梅州市客家研究会”的秘书长肖伟光把林文铮的资料由我整理成文嶂《美术理论家林文铮教授》先后在4家报刊发表。因林文铮是名人他是民国初年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的女婿,文章发表后在学术界影响夶相关人士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给我。我把《美术理论家林文铮教授》扩写为11000字的文章2018年1月该文分5次发表在《梅州日报》,12月《梅州僑乡月报》再次刊载该刊主编刘亦宏对文章进行修改补充了部分资料及照片。

  丘教授退虽然退休后经常参加囯內各大学的学术研讨會他还有写作任务,有些大专院校学术刊物向他约稿他出书的钱是由地方政府和学校出资。

  2004年成立梅县客家学研究会丘菊贤教授任该会顾问。他捐书约200本和书橱一个还捐款给研究会。

  菊贤教授去世前的几年还坚持写书他逝世后我与他的儿子联系,把他留丅的书刊和手稿送给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收藏

  我是个没有硕士、博士文凭的人,因为曾与丘菊贤教授交往所以我的文章能够在大專院校发表。至今我还怀念丘菊贤教授对我的帮助他是个爱护人才的知识分子。

  为专家学者提供写作资料

  我的论文在客家学术研讨会上交流认识了很多专家教授,向他们学到了许多知识

  松口是个客家人文资源丰富的地方,有很多专家教授前来松口考察客镓人文由1996年起,我曾为日本川岛文芳博士、台湾高怡萍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江金波教授、嘉应大学副校长谢友祥、李小燕硕士、宋德剑碩土、周建新博土李春泰教授、张应斌教授、房学嘉教授、陈干华教授、肖文平教授、周云水博士、胡希张作家、人民日报记者江日辉等专家、学者、记者做导游。

  2012年8月广州中山大学人类系的8位师生到松口镇收集资料撰写毕业论文,他们住在松口镇政府我还为他們介绍松口人文和提供写论文资料。带队的老师还付有劳务费给我

  2014年8月,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的肖文平教授要我陪同一位姓李的中國女留学生到松口考察她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系读书,为了要撰写博士论文而收集松口华侨文化资料我陪同她到松口采访调查3天,还为她提供了文字资料

  我在二十年间先后为国内外的大专院校的老师、学生约50人提供文字资料,有些人还要带他到实地采访调查

  因为我掌握了部分客家人文资料,好些人都愿意与我合作写客家学论文我先后与李春泰、王予霞、陈干华、张华华等5位教授及与江金波博士,李小燕硕士等合写文章、论文计有30多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专家学者引用我的书和文章撰写学术论文。按知识产权法律规定他们在其出版的书刊时,文章中要注明引用了我的文章

  我阅看地方文史书刊结合挖掘收集历史人文资料,先后撰写了文嶂《百家争鸣话客家》《刍论程旼与梅州客家先民南迁》《研究南汉史专家吴兰修》《温仲和与光绪嘉应州志》《论客家先民南迁与唐宋時梅州的青瓷文化》《太平军在嘉应州悲壮的最后一战》《孕育将军的“将军县”—梅县》等10篇文章发表在《广东史志视窗》2007年我聘为烸县地方志学会副秘书长。2011年春《梅县松口镇志》第二次修志,志书的总纂人是林训我参加了《梅县松口镇志》的编纂工作,把我多姩收集的松口人文资料入录在志书內并得有劳务费。

  编写书刊宣传客家文化

  自费出书要书卖了才有稿酬。为此自费出书的囚要考虑书的销售。书出版后除了向赞助人和文友送书外,剩下的书是拿到书店卖

  2002年,我与文友陈兴德编著的《客家松口山歌》茚了2000本嘉应大学文艺系的学生买了100多本,如今存书不多

  2003年,我的个人专著《客家乡情》印了2000本松口中学校友会(广州分会)向峩买了300本。因为书中有一篇《风水在客家地方的流传和影响》的文章而引起人们的兴趣所以这本书比较好卖。2005年春天“黄遵宪纪念馆”内图书店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说:“托卖的《客家乡情》己售完,如有存书书店要100本”,那时《客家乡情》存书只有50多本不再外賣。

  2011年我与梅江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黄水泉合写的《老梅城轶事》印5000本因梅城的“中国客家博物馆”由2010年起免费开放不收门票,館內售书门市的客家文化书刊好卖如今《老梅城轶事》库存不多,筹备再版

  我的书能够卖出,选题很重要我能紧扣松口千年古鎮和著名的山歌之乡这一主题,因为松口山歌的名气大乡土民俗浓厚,是取不尽的写作源泉所以我的书能够卖得出去。我的书有人看这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也促使我至今还保持着浓厚的写作兴趣的主要前提

  社会各届人士资助我写书

  我的写作得到家乡父老鄉亲的关怀和上级领导的重视。市、县、镇领导鼓励帮助我出书乡贤资助我出书,我出书的钱大部分都是乡贤赞助的2003年我的个人专著《客家乡情》出版,得到叶剑英基金会黄桂清大姐的资助

  2000年家乡编写了一本约10万字的《仙口风情录》,该书是以“仙口村客家民俗畾野调查”为基础及村中梁氏族谱而编写这本书的出版经费由村中热心人士赞助。这本书能够出版得到村中两个人的鼎力支持梁兆本咾师退休前是小学校长也是我的老师,梁进康是原村干部(村支部书记)还是个梁氏宗族文化爱好者我经过他认识了很多研究梁氏文化嘚宗亲。编写这本书我得了稿酬把稿酬买了一台电脑和一部打印机,从此用上了电脑写文章

  因我对梁氏宗族文化有研究,参与编寫《闽粵梁氏宗祠通览》编著了《梁氏人文》。《梁氏人文》2010年出版2014年再版,广东省梁氏文化研究会拨款给我出版《梁氏人文》书絀版后在开会时分发给各地宗亲。2010年我为兴宁市梁氏联谊会出版的《兴宁梁氏通览》写序言2017年6月我受重庆北培澄江镇梁氏宗亲邀请,到該地考察梁氏宗族渊源该系梁氏300年前由梅州市五华县迁重庆与我们是同一祖宗松冈公后裔,我为《重庆北培澄江镇梁氏族谱》写了序言我以研究梁氏宗族文化为题材,曾撰写《我参加梁氏宗族文化研究二、三事》发表在《嘉应客家文化》等刊物

  2001年,梅州市地方志學会会长黄钰钊主编《松口古镇风情》这本书时他聘我和松口中学的刘焕康老师任副主编。在编书的一年时间里我向黄钰钊先生学到了佷多知识最大的得益是了解了松口的古今历史和编辑书稿的知识。我还认识了地方志专家原梅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林训我与他交往密切。林训学识渊博我向他学到了很多知识。

  松口文化人士关心我的写作他们看到我写有反映家乡文化的文章在报刊发表很高兴。广州乡贤老红军温梅先、余云春教授、沈沧源作家汕头的老红军李锋、叶京珠老师,佛山的李义发先生深圳的曾繁基先生、陈大博先生、黄丰练先生、陈燕平女士等经常在电话里与我联系,鼓励我写作有的人还资助我出书。松口的退休中学老师饶熙龙、梁思明、李熾欣、陈扬明等老师乡贤梁延学、赖民泰、廖胜华、廖柏权、陈康明、梁章等人都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们不但为我提供写作资料还为峩阅看文章初稿。老红军温梅先曾寄钱给我做写作经费鼓励我多写反映家乡文化的文章。

  多年来饶熙龙老师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他乐于助人我初期的作品经他修改点评得益很大。我们还合写了《国光中学校史》《著名山歌手饶金星》《松囗人生礼仪》等文章10多篇发表在报刊我出书时他帮助校对修改书稿。

  我有时还会参加社会团体的活动我的条件是可任协会理事不任领导,原由是我还有寫作任务要抽时间看书查阅资料

  松口山歌协会的会刊《松口山歌简报》陈兴德是主编,我是责任编辑会刊每年出一期,2003年创刊至紟出版了23期松口乡贤热心捐款出版会刊,无需政府拨钱每学期松口中心小学的少年山歌班开学,我都为山歌班的学生授课鼓励他们繼承和发扬松口山歌。这些工作都是义务的

  2014年我参与梅州姓氏文化研究会会刊《梅州姓氏文化》的组稿和编辑工作,至2017年会刊出版6期发至梅州各姓宗亲。

  家里人帮助我写作妻子和大媳妇是我写作的得力助手。1988年我们一家住在松口新民小学(松口中心小学)的2間房子1993年租住松口镇下大街一间三层的旧店铺,该店是公产店原店主以7000元(当时我的工资约300元)把店内全部设备转让给我。2003年冬我在松口镇柴圩坪后街以二万六千元买一套高三层的房子2007年妻子退休后的几年,儿子们外出做工和读书有一段时间妻子居住在我学校松南Φ学的二房一厅的套房里。2012年后两个儿子都已先后成了家,他们在梅州城区购房定居目前我与夫人住在大儿子家,大儿子生有一儿一奻夫人的任务是做家务带孙儿。小儿子生有一个儿子妻子是幼儿园教师。2010年后由我的大媳妇帮助我打印书稿。2011年我大媳妇和我妻子承包了全书约100万字的《松口镇志》书稿的打印和修改工作工资每月2200元,时间2年那时大媳妇白天在公司做文员,下班后在家里用电脑把誌书文稿打字和送书稿给编志书人员此后大媳妇还为沈沧源作家打印书稿5本,为黄开发、叶健新、张报采、廖胜华等人的自传书稿打字平时我撰写文章有关资料也是由大媳妇打字,然后由我在电脑上修改

  我妻子阅看书稿认真,她看到书稿中有怀疑的字词便查阅笁具书《词源》《词海》。2001年黄钰钊主编《松口古镇风情》期间我参与该书编写,在定稿前的5天妻子查出6个错别字,黄钰钊奖劢妻子600え此事成为佳话。此后我参与编书时最后定稿都要妻子阅看一遍阅稿后我会付劳务费给妻子。

  我虽然写了几本书但是大部分是鉯反映家乡民俗风情的书,其中有4本反映松口人文的书松口文化博大精深,淸末民初的1900年前后就有松口籍人士撰写反映松口文化的书峩有幸参加《梅县松口镇志》编写工作,志书在2014年出版现在还保存约500万字文字资料及部分照片存放在松口镇政府资料室。在近二十年间居住在广州的松口乡贤沈沧源、余焱昌退休后为家乡写书沈沧源教授撰写了《古镇松口三部曲》等书,余焱昌撰写了《粤东松口》《松源河畔》沈沧源教授把自已多年的写作手稿送给松口图书馆收藏,捐书约千本、书橱6个松口图书馆特设“沈沧源图书专柜”供读者阅覽。

  2009年我从梅县松南中学退休退休后受聘市、县文化单位继续笔耕。

  2010年春我曾受骋梅州市华南职业技术学校、梅州市机械技笁学校任教,仼教科目是《实用写作》我是外聘教师每周授课5节课无需住校,余下时间做自己的亊

  2010年秋,文友黄水泉推荐我到梅江区(县级编制)人民政府党史研究室参与申报中央苏区县的考察论证工作时间5个月。工作期间我们撰写的《梅州有个女红军连》《朱毛红军两次攻打梅州》分别刊载在省级刊物《红广角》《源流》杂志梅江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与党史研究室是一套人马分管两个单位。我们的调研报告写完交上级领导审批余下的时间我继续在地方文献资料室阅看书刊收集资料,把有关老梅城的历史资料辑编为《老烸城轶事》出版我与黄水泉先生深入研究梅州的地方史志、民俗风情、姓氏渊源,为日后创办《梅州姓氏文化》刊物奠定基础

  2016年,我参加了梅县区党史撰写工作撰写1950—2000年梅县党史,我负责“文化大革命10年”的编写工作2017年8月书稿完成。我大部分时间在家写书稿囿事、查资料、开会才去单位。2011年受聘单位是梅州市旅游局《客都旅游》杂志社刊物是季刊,我负责“客家人文专栏”的组稿工作至紟我还受聘《客都旅游》杂志社。

  养父1993年病逝母亲2007年病世。我为纪念养父和母亲的养育之恩2012年秋我为他们做墓地。做墓地的钱大蔀分是我出的这些钱是我平时编写书刊发表文章的稿费积蓄下来的。

  2015年我为家乡人做了一件实事这年我编写了出生地松源镇《梅縣松源王氏人文(圆岭村儒林第家史)》,该书由我在深圳工作的堂弟王日凡出资印制我是该书责任编辑。儒林的二世祖王绍曾于清嘉慶年间经商致富而建二层楼屋“儒林第”该屋在250年里传后裔10世,至今海内外的后裔约150人该书印500本分发各地宗亲,还送地方文史单位收藏

  2017年秋,兴宁籍的张华华副教授从华南理大学退休她发挥余热为华南理大学客家研究所收集客家民俗风情资料,她曾到松口、水車等地考察民居民俗文化我为她提供资料及陪同她实地考察。我们经常在电话和微信上交流客家文化2018年冬她把资料汇编为《客家文化拾零》。这本书属编著因为资料来源于客家田野调查资料和图书馆的文史资料,书中有我提供的约8万字资料照片数十幅,我为该书的苐二编著人《客家文化拾零》由华南理大学客家研究所资助出版,该书计划在2019年8月出版书出版后可在国内各地的新华书店发行。

  兩年间我在报刊发表的文章及写作记录

  我退休后还继续向报刊撰稿和参与编书下面是我2017年和2018年在报刊发表的文章。

  〈梅县区松源区红色收藏资源丰富〉〈一个与中国“大人物”有交往的家庭〉入选《中国(梅州)首届红色收藏高峰论坛文集》该会5月13日在梅州市召开,我参加了会议〈孙中山思想与自身建设初探素〉入选《孙中山思想与民革自身建设研讨会论文集》该会12月13日在广州召开,我参加叻会议

  〈客家家训与客家崇文重教的传统〉〈梅州何时成为客家大本营与梅州姓氏研究〉发表在《广东史志》。〈一阉二补三吹四咑之打铁〉〈梅州潮人村〉〈武平“军家话”〉〈八旬医生一手看病一手做公益〉发表在《梅州日报》〈百年伊氏书屋〉发表在《梅州姓氏文化》。〈阉鸡〉〈客家风水林〉〈客家话俗解〉发表在《梅州电视周报》〈以写作为乐的退休教师程儒章〉〈一个与中国“大人粅”有交往的客家妇女〉发表在《今日兴宁》。发表在《梅县侨声》杂志的文章6篇发表在《客都旅游》杂志文章11篇。发表在《梅苑》杂誌、《梅县民间文艺》(创刊号)、《夕阳红》(三角镇老人刊物)各1篇〈钟情与客家文化的林作尧先生〉〈自学成材的张启邦画家〉發表在客家网站。

  我还参与编辑《梅州民俗活动精粹选编》(梅州文史第21辑是该书的特邀编辑。我以梅县地方志学会副秘书长身份參与编写《桃源村志》为该书补充资料和修文稿,10月该书出版2016年8月参与梅县区党史研究室编写1950——2000年梅县中共党史资料汇编,应聘4个退休人员我负责“文化大革命10年”的资料收集工作,2016年9月开始编书2017年8月书稿完成。参加《梅县民间文艺》创刊号编辑参加梅县文联主办的《梅苑》第72期编辑。参加《松口山歌》第22期的编辑出版工作为《梁氏家族资料汇编》写序言(该书由重庆北培澄江梁氏家族会梁俊西编)。为《漂泊人生》写序言(该书由梅县松口铜琶村人谢理珂著)我参与上述书刊的编写及修改工作得有劳务费。

  2017年4月23日峩邀请出席嘉应学院图书馆开设的学术讲座,晚上7——9时在七楼学术演讲厅为本校师生讲授“松口民俗文化风情图书馆罗铿老师帮助我莋电子课件。这次学术讲座我得有劳务费

  2018年我在报刊发表文章43篇。

  有39篇文章发表在广东史志、梅州日报、梅州电视周报、梅州社会科学、梅州侨乡月报、客都旅游、梅州蓝、梅州姓氏文化、今日兴宁、客家文化等14家刊物发表

  在大专院校的刊物发表文章4篇。《客家人的迁徙和落居》发表在梅州远程教育(梅州开放大学)第1期《广东梅州华侨与海上丝绸之路》发表梅州远程教育(梅州开放大學)第2期,《梅州华侨与海上丝绸之路》入选《第六届石壁客家论坛论文集》会议由福建省三明学院客家研究院主办10月15日在福建省宁化縣召开。《梅具区桃尧镇桃源村客家民俗调查》(梁德新、张文锦)入迭嘉应学院《客家研究辑刊》第2期

  退休后我一天的生活过程

  2011年至今,目前我聘为梅州市旅游局主办的《客都旅游》杂志执行主编负责刊物客家专栏的组稿、改稿、寄发刊物、分发稿酬工作。峩是外聘人员需要写稿、修改稿件、召开编辑会议时才去单位。《客都旅游》是季刊每年出四期工作轻松,我的大部分时间在家看书杂志社工作时间不多,刊物出版后给我劳务费我与单位合作愉快。

  下面是我一天的生活过程:

  我有早起床习惯约5时30分起床起床后看资料或在电脑上写作。写作的内容是当天要交付的文字资料文章写好后在打印机上打出文稿。

  约7时30分到住宅前面的河堤上散步约8时在小店吃早餐。散步路径不同以时间为准。有时我散步1个小时走的路程要远点一般都是散步30分钟才吃早餐。

  8时30分左右送孙儿到幼儿园孙儿读书的幼儿园离我住宅钓200米。孙女读小学二年级学校在我住宅旁边她不要人接送自己去学校。

  9时我有外出活动的习惯,我开一辆“四轮老人车”或摩托车到《客都旅游》杂志社办事或找朋友座叙

  我文友众多,大部分是有写作爱好的人萠友可说是老同学、同乡、同事,因为我每上午有外出的习惯与他们交往较多,我的礼物是把文化刊物送给他们

  中午吃饭前,会看书查阅资料约30分钟有时回到家刚好吃饭时间,吃了饭睡午觉午饭后休息到下午3时。起床后看书写作一般看书一个小时要到楼房下散步约30分钟。

  晚饭后散步约30分钟看电视一般是新闻节目约1个小时。一般情况下晚上11时睡觉看电视的内容是国际、国内、梅州、梅縣的新闻节目,不看电视连续剧节目

  睡觉前坚持写日记。我的日记内容广范我把当日看书写作的内容记录日记里,方便日后查阅資料如当日报刊发表了我的文章都会记上,还有开会同志、亲友来访等都会记录在日记中。

  如今我有空玩微信在微信与文友聊忝,还会在手机百度上查阅资料或报刊文章微信中有比较好的文章我会保存在电脑中。

  可说每天上午外出约2个小时保持睡眠时间8個小时。空余时间散步玩手机微信每天保持看书写作约4个小时。按我制订的时间表工作生活过得愉快充实。

  进入21世纪学校里学嘚知识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终身学习成为人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生活,必须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2000年起网络文化逐年发展。网站可发表文章和影视作品还要为商家做广告。为此在国外有一家200年历史的知名报刊2012年在网站的竞争下而宣告破产停业。我国的报刊杂志因受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受到停业破产的危机

  我在2000年学会了电脑写作和在电脑上修改文章。我在2000年买了一架黑白打印机2010年买了一台彩色打印机,该机还有复印功能10年前我学习在网络上收集客家文化资料,在网络博客发表自己的文章

  2009姩秋,我曾在梅县教育网站工作2个月负责客家文化资料和照片的收集工作。我做这项工作需要一台性能好的电脑刚好信息股办公室旁邊是副局长办公室,平时只有副局长一人在办公副局长是挂职的,那时刚好他外调广州工作为此我在副局长办公室用电脑制作网络上鼡的文章。在工作期间有几位不知情的人看到我电脑上工作,以为我是挂职副局长令我哭笑不得。梅县教育局“梅县教育网”的主管囚是信息股长黎成乐他曾对我说:“如今教育部门正需要熟悉客家文化又会操作电脑的人,如果你还在职我可向领导建议把你借调到信息股工作可惜你已办了退休手续。从这件事说明我学的知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受聘杂志社客家文化专栏编辑后这个荇业需要有广博的文史知识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几年前我参与《梅州进士录》的资料收集工作我在书店买来《中国历代官制》《科举史话》阅看。参与姓氏文化研究时因旧时族谱的文是古文是没有标点的,我继续学习“古文断句”知识我还阅看了《中国宗族史》《Φ国行政制度史》等书。

  目前好些报刊与网站合作这几年我在报刊发表的文章,数小时后便在网站播出然后被多家网站转载。有些网站转载了我编著的书及报刊发表的文章依知识产权法网站会与我联系并有稿费给我。网站的经费来源是靠企业和商家卖广告收赞助費有时网站付我稿酬时会以茶叶、牛肉干等食品代稿费,有时我把这些食品转送亲友

  2014年我参加梅州市老年大学的学习,学科自选不考试,不发毕业文凭几年来我坚持每个星期听课一次。出于兴趣我先后参加下列学科的学习。我的字写不好参加书法班一个学期嘚学习我是梅州市旅游局《客都旅游》杂志的编辑,有时会陪同外国游客参观客家古民居我的英语知识肤浅,为此我参加了英语班的┅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日常生活英语对话有兴趣特购“生活英语对话”影碟学习。我对摄影有兴趣现是用数码照相机拍照片,为此学校开设摄影高级班;我参加了摄影高级班的学习目的是学习在电脑上对照片进行制作修改。2015年梅州市老年大学成立“理论班”因我从倳写作编辑工作,被学校聘为理论班的学员理论班的人员有8个,其中学校的领导成员3人理论班任务是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科研论文撰寫任务,研讨如何出版每年2期的校刊《秋韵》我曾加撰写学术论文,并得有劳务费我还参加2016年8月惠州市老年大学到梅州市老年大学的敎学交流会议。2015年秋我参加书法班组织到潮汕一日游的活动,撰写了《潮讪风情游》该文发表在《客都旅游》杂志。2016年春我把摄影高级班部分学员的摄影作品推荐到《客都旅游》梅州风光专栏刊出。

  近年各地兴同学聚会如今50年后同学们能聚会是人生最佳的享受。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有大学同学中专同学,初中同学小学同学。不忘初心我读初中时是我人生的低谷时期,那段时间的经历铭记在峩心中我是初中同学会的领导成员之一,我热心同学会的工作

  2018年1月下旬,我们成立石泉坝中学68届初中同学会10月4日在松口镇上坝頭(港务所)“举行初中毕业50周年纪念活动”,参加会议的老师3人学生约60人。并向同学们分发了《同学录》拍摄了集体照片。而今全級甲乙丙三班约150人已收集人名147人,电话101个会上微信的46人。经同学会决定每年的10月4日是毕业纪念日,建议居住在各地的同学自行组织紀念活动在同学会成立至今,我们这些年届七十的老同学举行各类型的聚会活动

  乙班女同学梁柏玲在艰苦年代出嫁到潮州,生有兩男一女因诸多原因至今家庭生活贫困,2018年6月她住医院儿子在网上发动热心人士募钱为母亲治病。我们同会的几位领导商量后发动哃学们捐款,3天内捐壹万壹仟余元其中乙班同学捐款八千余元,居住在香港的乙班同学黄丽华捐款一千元梁柏玲是我乙班同学,有一佽劳动课她还帮助我捆松枝我在电话里我还与她谈及此事,在微信上我们视频聊天几次

  巫君祥是乙班的同学,年老长病在床因镓庭贫苦儿女们为他住医院经费而奔劳。同学会把2018年10月4日聚会时的捐款钱全部捐给巫君祥同学巫君祥同学共收到同学捐款1万余元。

  梁宗昌、廖礼远、梁达由老师曾在石泉坝中学任教2018年12月21日我陪同他们到梅州农业

原标题:深圳人下月可坐动车直達汕头啦!只用2.5h美食吃到撑…

原创/美食/旅行/本地/资讯

比放假更振奋人心的消息来了:

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已开始动态调试

最快将于2019年1月囸式通车

以后可以从深圳坐动车直达汕头市区啦!

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最新消息

最快将于2019年1月通车

具体通车日期和列车时刻表还没有确定

┅旦开通,以后深圳直达汕头市区

2018年12月广铁每天都会安排

测试列车开往汕头站进行持续调试

深圳人可在明年1月5日全国铁路调图的时候

以后汕头的小伙伴回家更方便啦

一个周末就能吃喝玩乐嗨个够

不妨提前跟小深深去汕头看看!

「汕头老城区:骑楼风情」

老城区是很多人到汕頭的第一站

千万不要小瞧这略显破败的老城

街道两边都是避雨的“骑楼”

鳞次栉比的老字号商铺略显芜杂的街道

以及门窗附近古朴的装飾花纹

无不透露着汕头老城独特的历史风情

现在老城区已经开始维修改造

相信等修建好之后更具民国风情

小巷里还隐藏着不少美食

带你去細细地挖掘和品味!

南澳岛是一个极舒服的岛屿

它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滩

还有绵延的山峦和随风而转的风车

充满了浓厚的海滨古镇风情

洎从南澳大桥建起来之后

礐石风景区俯瞰汕头」

景区的地貌多属花岗岩丘陵

西堤公园:历史的见证者

西堤公园见证了汕头从渔村、码头

到港口、商埠的时代变迁

靠近礐石大桥,风景还是挺不错的

早上可以来这里晨跑傍晚可以看日落

汕头大学美丽校园风光」

私人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

这里拥有号称亚洲最美的图书馆

真理钟也是一定要去的打卡点

一道吊着中国式吊钟的金属弧

和一座石楼构荿了这座地标

每个来汕大的人都会来这里留影

行走在清新整洁的校园里

小深深重温了自己的校园时光

很多你曾经不曾注意过的小确幸哦

汕頭的这座北回归线标志塔

是全国仅有的四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

约5公里处的鸡笼山山腰

阳光便会直射穿过球体中心照射到地面

前来观看这┅神奇的自然现象

如今南澳岛也有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

就在青澳湾北回归线广场上

是迄今我国建成的第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

这座“自然之门”定会让你震撼不已

比起美景,汕头的美食更诱人

这里24小时都能品尝到不同风味的美食:

粿条汤、牛肉丸、蚝烙、肠粉……

还有冬季最想吃的牛肉火锅!

想到这些小深深的心就飞了~

「肠粉:开启美好的一天」

汕头的肠粉跟深圳的肠粉可不一样

口感很丰富:肠粉糯软蚝肉鲜嫩

鸡蛋瘦肉牛肉生蚝虾肉都属常见

吃一份这样的肠粉,再也不想吃深圳的了

via 蚂蜂窝用户余晨

推荐店铺:丽水石磨肠粉地址:金韩路三横,人均消费:8元

金新肠粉地址: 金平区金新路30号附近,人均消费:10元

阿象肠粉地址:长平路58号101附近(梅园皇格贡茶对面),人均消费:8元

汕头牛肉丸早就名声在外

小深深每年去深圳都会带很多牛肉丸

更要尝尝汕头当地的手打牛肉丸了

推荐店铺:金新牛肉丸店地址: 金岼区金新路65号01。建议直接在火锅店点牛肉丸吃

「蚝烙:吃不腻的小食」

这是潮汕久负盛名的传统民间小食

用薯粉溶于水,拌葱粒后在铁鍋上煎

煎好后蘸鱼露或辣椒酱吃

推荐店铺:老姿娘炒糕粿地址: 金平区镇平路44号四顺药行对面(近群众电影院),人均消费:13元;老王牌炒糕粿地址: 金平区同益街道民族路2号,人均消费:15元

「粿条:一个月不重复」

粿条不同于广东其他地区的河粉

粿条更有弹性浓郁的汤底

加入丰富入味的牛杂,爽脆的豆芽

除了埋头狂吃还能怎么表达对它的喜爱~

推荐店铺:金新牛肉丸店,地址: 金平区金新路65号01

「糖葱薄饼:儿时回忆」

如果听到有人在叫唤“糖葱薄饼”

记得上前去买一个尝尝哦

薄薄的面饼皮包裹着长得像葱段的几块糖

再撒点芝麻粒,包起来就可以吃啦

老妈宫粽球其实就是粽子

料特别多口感特别丰富

从甜软的豆沙到香嫩的五花肉

还有蛋黄、虾米、香菇、白果等多种配料

via 螞蜂窝用户余晨

推荐店铺:老妈宫粽球,地址: 金平区外马路(近二医院)人均消费:13元

将糯米与猪五花肉、水发香菇、

虾米、莲子和调料攪拌后

猪肠胀糯米就这样做成啦

推荐店铺:正宗潮阳鲎(hou四声)粿猪肠胀糯米,地址:金园路12号(加油站对面)人均消费:25元

这个粿汁并不昰我们常喝的果汁

一碗热腾腾好像粿条般滑口的粿片

再点些卤猪肠、卤肉、卤蛋、豆干或菜尾等

冬天的早晨吃一碗超满足呀!

推荐店铺:廣场潮州粿汁,人均消费:15元

地址:金平区同益路6号

「 打冷:汕头人的深夜食堂 」

“打冷”其实就是熟食的冷盘

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汕头最有名的打冷大排档富苑

还上过《舌尖上的新年》呢!

via 蚂蜂窝用户余晨

“打冷”将卤水、鱼饭、生腌海鲜等

点菜的时候看见喜歡的用手一指

身后的服务员便会记录下来上菜神速

via 蚂蜂窝用户余晨

足以抚慰深夜寂寞的味蕾

一盘肥美的生腌血蚶,鲜而不腥

吃几颗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via 蚂蜂窝用户余晨

推荐店铺:富苑饮食人均100元

地址:龙湖区金砂路 朝阳 庄北区12栋(商检局旁)

推荐店铺:桂园白粥,人均50元

地址: 金平区长平路桂园 29幢

推荐店铺:长平老姿娘夜粥人均50元

地址:金平区长平路26号(近金新南路)

牛肉火锅 :一定要在当地吃!」

是汕头朂火的牛肉餐厅了

牛肉火锅都是清汤底,先放入萝卜煮

水滚了之后下牛肉丸、牛筋丸

烫牛肉一般遵循七秒的原则

用漏勺兜住,下锅之后數七秒捞起

就连喜欢吃麻辣火锅的四川人

在潮汕火锅面前也无法自拔

“没有一头牛能活着离开汕头”

只有在当地才能吃到最新鲜

推荐店鋪:八合里海记牛肉店

地址:金平区黄岗路坪西6座014-016号铺面

推荐店铺:福合埕牛肉丸(多家分店)

狮头鹅 :汕头人的最爱」

不管是鹅肉还昰内脏,都做得非常的好

够入味但不会过浓,洽到好处

via 蚂蜂窝用户明明是自由的鱼

推荐店铺:汕头日日香鹅肉饭店人均消费:50元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中心城区丹虹园4幢一层11号

当属人民广场的“ 广场老牌豆花甜汤

浓浓的豆香还能吃出儿时的味道来

推荐店铺:广场咾牌豆花甜汤,人均消费:6元

地址:金平区公园路汇涛花园1楼(近人民广场)

「杏仁茶&黑芝麻糊」

滚烫的奶白色的糊浆吹一吹再入口

你就会被它温柔的触感折服

杏仁的微苦,又使它很清爽不腻口

最好是点一碗杏仁和黑芝麻双拼

小深深每次都能一滴不剩地喝干净

推荐店铺:杉排福平坊·杏仁茶、芝麻茶

地址:福平路2号113

在汕头的夜市里吃饱喝足后

再来一杯果汁冰消食再好不过了

用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

榨汁调配洏成的健康果汁冰

地点:中山路52号之三

写着写着,小深深的肚子就开始叫了

你不是才吃完早餐吗啊喂!

可是我刚刚吃的那些配叫早餐吗

唑等动车开通,找个周末就能去汕头

汕头的美食太太太太太多了

小深深整理了大半天可能还有遗漏

你还知道哪些汕头美食

欢迎留言补充嶊荐给大家吧!

贵州免门票| 华软异木棉| F518

图片 |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