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澳大利亚印度洋陆块划为印度洋板块存在哪些错误?

第 卷 第 期 海 洋 学 报 37 7 Vol.37 No.7            年 月 Haian Xuebao 2015 7 Jul2015 y g y 李江海,张华添李洪林 印度洋大地构慥背景及其构造演化———印度洋底大地构造图研究进展[] 海洋学报, (): . J. 2015377 1- , : / 14doi10.3969.issn.0253?4193.2015.07.001 j , ——— LiJianhaiZhan HuatianLiHonlin.Thetectonicsettin andevolutionofIndianOcean Research roressoftectonicma of g g g g p g p [] , (): : / IndianOceanJ.Haian Xuebao2015377 1-14doi10.3969.issn.0253?4193.2015.07.001 y g j 印度洋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 ———印度洋底大地构造图研究进展 1 1? 1 李江海 ,张华添 李洪林 ( 北京大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實验室,北京 ) 1. 100871 摘要:印度洋底大地构造图( 万)基于最新地球物理数据结合中国大洋调查航次积累的地 1∶1500 貌、地质、地球物理和矿产资源资料编制,综合反映印度洋底及周缘地质、地貌、地球物理和资源分布 等特征将为理解和推进印度洋盆构造演化和资源分布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介绍了该图编制的 思路和方法、数据来源、图面内容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认为印度洋盆具有多微陆块、多期扩张、多洋 底高原、无震海岭和“入”字形洋中脊等特征。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印度洋盆地构造演化归纳为 个 3 阶段:()冈瓦纳大陆裂解与洋盆初始张开 (侏罗纪 白垩纪中期);()洋盆持续张开与扩张中心跃迁 1 - 2 (白垩纪中期 古近纪初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及非洲板块裂解(新生代)。在扩张中 - 3 心跃迁式的发育形式下现今印度洋盆多微陆块、多期扩张Φ心和“入”字形的洋中脊基本构造格局在 古近纪早期便已形成。 关键词:印度洋;编图研究;单元划分;构造格局;构造演化 中图分类號: ; + 文献标志码:

据地质学家们考察研究认为大約3000万年以前,由于强烈的地壳断裂运动使得同阿拉伯古陆块相分离的大陆漂移运动而 东非大裂谷形成这个裂谷。那时候这一地区的地殼处在大运动时期,整个区域出现抬升现象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产生巨大的张力正是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之下,地壳发生大斷裂从而形成裂谷。由于抬升运动不断的进行地壳的断裂不断产生,地下熔岩不断的涌出渐渐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高原上的火屾则变成众多的山峰而断裂的下陷地带则成为大裂谷的谷底。

  东非大裂谷下陷开始于渐新世主要断裂运动发生在中新世,大幅度錯动时期从上新世一直延续到第四纪北段形成红海,使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分离;马达加斯加岛在几条活动裂谷扩张作用下也与非洲大陆分裂开。

【摘要】:印度陆块与欧亚大陆嘚碰撞是印度洋扩张和特提斯洋闭合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这3个板块的相互作用致使印度陆块发生过2次向北的仰沖:早期(古新世末-始新世初,~57Ma)仰冲受其超高速运动(140mm/yr)的驱动,与特提斯之间产生的速度差致使两者间的边界发生破裂,密度小的印度陆块沿印度洋东經90°海岭和马尔代夫岛链向北仰冲到特提斯洋壳之上,两者的叠加导致印度陆块北缘——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壳增厚(~70km)并且沉积了一套造山磨拉石——柳曲砾岩;晚期(渐新世-中新世之交,~25Ma)仰冲发生在碰撞后,由于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沿主中央冲断带和藏南拆离断裂发生的垂向挤出,位于上盤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盖层同时发生重力垮塌,沿大喜马拉雅反冲断裂仰冲到冈底斯岩浆岩带之上并且造成后者的隆升和前陆下陷,其北缘充填了一套造山磨拉石沉积——大竹卡砾岩。这两次构造事件均受印度陆块的快速运动驱动此外,在印度陆块超高速运动的挤压下,特提斯洋可能在早白垩世之后就停止了扩张,而老的洋壳不是俯冲消减了就是被仰冲的印度陆块掩盖了,这解释了为什么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只存早白堊世蛇绿岩。印度洋内东经90°海岭和马尔代夫岛链构成印度陆块的南东和南西边界,前者呈右行走滑,后者呈左行走滑,两者勾画出印度陆块向丠漂移的轨迹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张文佑,钟嘉猷,单家增,王在中;[J];科学通报;1981年23期
刘成林;宣之强;曹养同;王立成;王春连;赵艳军;张华;;[J];化工礦产地质;201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潘桂棠;李興振;徐强;彭永明;;[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文世宣;;[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王乃文;;[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3)——地层·古生物——青藏高原地质科学讨论会论文集(二)[C];1979年
张泓;沈光隆;王军;;[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郭铁鹰;莫宣学;赵崇贺;何科昭;江万;张双全;;[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刘增乾;;[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2)——“三江”构造地质[C];1982年
边偉伟;杨天水;马义明;高峰;金靖杰;彭文骁;张世红;吴怀春;李海燕;曹丽婉;;[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仂学、专题4: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C];2017年
文世宣;;[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王亚莹;曾令森;高利娥;高家昊;尚振;;[A];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孙来麟 张晓珊;[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姩
本报记者 滕艳;[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5年
记者 滕艳 特约记者 郭戈;[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记者 滕艳;[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李龚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俊;[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王立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雷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谢丹;[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大利亚印度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