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叶草联名什么牌子

来源为杉科植物嫩叶叶片

化学成分参见"杉木"条。

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牙痛,天疱疮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含漱、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风齿肿:杉叶三两,芎藭、细辛各二两上三味,切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半稍稍含之,取差勿咽之。(《备急方》杉葉汤)

②治天疱疮:杉叶(鲜)适量捣汁外搽。(《江西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鲜杉木叶3.2两(10两制)煮沸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加糖浆50%使成杉叶糖浆30毫升分3次饭后服用,连服10天观察407例(绝大部分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单纯型321例近期控制20例(6.2%),显着好转50例(15.5%)好转168例(52.5%),总有效率74.1%无效83例(25.9%);喘息型86例,近期控制3例(3.5%);显着好转15例(17.4%)好转47例(54.6%),总有效率75.6%无效21例(24.4%)。对咳、痰、喘的有效率分别为71.8%、70.1%和62.2%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杉的叶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围达2.5-3m。幼树树冠尖塔形大树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爿脱落。大枝平展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在侧枝上排成二列状,条状披针形革质,微弯坚硬,长2-6cm边缘有细齿,上面中脉两侧有窄气孔带、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粉气孔带雌雄同株;雄球花圆锥状,簇生枝顶;雌球花单生或2-4个集生枝顶卵圆形,苞鳞与珠鳞结合而生珠鳞先端3裂,腹面具3胚珠球果近球形或卵圆形,长2.5-5m径3-4cm,苞鳞三角状宽卵形宿存。种子长卵形扁平,长6-8mm宽约5mm,暗褐色两侧有窄翅。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生境分部广泛栽培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叶条状披针形,长2.5-6cm先端锐渐尖,基部下延而扭转边缘有细齿,表面墨绿色或黄绿色主脉1条,上表面主脉两侧的气孔线较下表面为少下表面可見白色粉带2条。质坚硬气微香,味涩

药理作用杉叶的热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足跖肿胀及组胺兴奋豚鼠离体小肠的作用均有拮抗性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活血;解毒。主半身不遂初起;风疹;咳嗽;牙痛;天疱疮;脓疱疮;鹅掌风;跌打损伤;毒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煎水含漱,或捣汁搽或研末调敷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具匍匐状根茎;水生或生于泥中茎圆柱形,直立粗壮,不分枝径3—5毫米,绿色或带紫色有细条纹,具多数节叶条形或狹长圆形,全缘无柄,(4)6—12枚轮生于茎的各节上长6—15毫米,宽1一2毫米茎下部叶较短小,沉于水中者质薄、柔软露出水面者肉质,哆水分花小,无花被两性或稀单性,着生于茎上部的叶腋;雄蕊1龙丝甚短,被疏毛或无毛花药椭圆形,...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铨株光滑无毛;具匍匐状根茎;水生或生于泥中茎圆柱形,直立粗壮,不分枝径3—5毫米,绿色或带紫色有细条纹,具多数节叶條形或狭长圆形,全缘无柄,(4)6—12枚轮生于茎的各节上长6—15毫米,宽1一2毫米茎下部叶较短小,沉于水中者质薄、柔软露出水面者禸质,多水分花小,无花被两性或稀单性,着生于茎上部的叶腋;雄蕊1龙丝甚短,被疏毛或无毛花药椭圆形,长约1毫米;子房下位椭圆形,花柱稍长于花丝被疏毛,顶端常靠在花药背部两药室之间核果椭圆形,平滑长1.2—1..5毫米,直径约1毫米不开裂。花果期6—7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杉叶草联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