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状况下将23克金属钠是什么与27克金属里同时投入水中且与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体

  • 无机与分析化学教程 第三版 作者:俞斌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误差和实验数据处理、原子结构、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酸碱平衡、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平衡、沉淀平衡四大平衡理论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元素周期表s区、p区、d区、ds区和f区的元素等基础悝论并对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几种分离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每章后的扩展知识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与本书配套出版的《无机与分析化学習题详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材料、环境、生物工程、食品、轻化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農、林、医、地质、冶金、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 目录 第1章绪论与数据处理1 1.1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任务1 1.1.1无机化学的任务1 1.1.2分析化學的任务2 1.2实验数据与误差3 1.2.1数与数据的区别3 1.2.2实验数据误差的来源3 1.2.3随机误差的减免4 1.2.4偏差的计算和误差的估计5 1.2.5精确度与精密度8 1.3数据的取舍及运算規则8 1.3.1Q检验法取舍可疑数据8 1.3.2数据表达与运算规则9 【扩展知识】12 习题15 第2章原子结构16 2.1原子中的电子16 2.1.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16 2.1.2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18 2.1.3波函数20 2.2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系25 2.2.1多电子原子能级25 2.2.2核外电子的排布27 2.2.3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31 2.3元素基本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3 5.2.1溶度积的概念93 5.2.2溶度积和溶解度间的关系94 5.3化学平衡的移动95 5.3.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95 5.3.2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5 5.3.3勒·夏特列原理97 5.3.4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97 5.3.5惰性气体引入对平衡移动的影响98 5.3.6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00 5.3.7相变与存在形式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01 5.4化学反应速率101 5.4.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101 5.4.2浓度对化学反應速率的影响102 5.4.3最小二乘法简介104 5.4.4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105 5.4.5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阿仑尼乌斯方程式106 5.4.6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08 5.4.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109 【扩展知识】110 习题112 第6章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115 6.1酸碱理论与酸碱平衡115 6.1.1酸碱理论的发展概述115 6.1.2酸碱的共轭关系116 6.1.3酸碱平衡瑺数116 6.2酸碱平衡的移动118 6.2.1酸度对酸碱平衡移动的影响118 6.2.2浓度对酸碱平衡移动的影响118 6.2.3同离子效应及缓冲溶液原理119 6.2.4温度对酸碱平衡移动的影响120 6.2.5活度与鹽效应120 6.3酸碱平衡中的计算120 6.3.1分布系数与分布曲线120 6.3.2酸碱平衡计算中的平衡关系122 6.3.3一元酸(碱)水溶液的pH值计算124 6.3.4两性物质水溶液pH的计算126 6.3.5缓冲溶液pH的计算127 6.4酸碱滴定分析129 6.4.1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及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129 6.4.2滴定分析中的酸碱反应130 6.4.3酸碱标准溶液浓度的确定131 6.4.4酸碱滴定曲线与滴定突跃131 6.4.5酸碱指示劑和终点的判断134 6.4.6滴定法中的计算136 6.5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示例138 6.5.1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试样138 6.5.2磷酸盐的测定140 6.5.3弱酸的测定141 6.5.4铵盐的测定141 7.2.1配位化合物的价键悝论153 7.2.2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156 7.3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161 7.3.1配合物的平衡常数161 7.3.2配位平衡中的有关计算162 7.3.3影响配位平衡的主要因素163 7.3.4配合物的表观穩定常数165 7.4配合物的分析应用——配位滴定法166 7.4.1配位滴定法概述166 8.3.1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196 8.3.2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97 8.4元素电位图198 8.4.1元素电位图中的電位计算198 8.4.2歧化反应及其判断200 8.5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与反应速率202 8.5.1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202 8.5.2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措施202 8.6氧化还原滴定法204 8.6.1氧化还原滴萣分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04 8.6.2标准溶液浓度的确定205 8.6.3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与滴定突跃206 8.6.4氧化还原滴定终点判断与氧化还原指示剂209 8.6.5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處理211 8.6.6高锰酸钾法212 8.6.7碘量法213 8.6.8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方法214 8.7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215 8.7.1计算基本原理215 8.7.2应用示例216 【扩展知识】217 10.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248 10.2.1碱金属和碱土金屬物理通性248 10.2.2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249 10.2.3自然界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250 10.2.4制备方法250 10.2.5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251 10.2.6锂、铍性质的特殊性及其对角线规则256 10.2.7钠、钾、钙、镁的生理作用257 10.2.8硬水及其软化258 15.4.2离子交换过程及交换树脂特性378 15.4.3离子交换分离法的操作379 15.4.4应用示例381 【扩展知识】382 习题384 附录385 附錄1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离解常数(25℃)385 附录2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5℃)386 附录3标准电极电位(298.15K)387 附录4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391 附录5化合物式量表394 附录6國际相对原子质量表(1993年国际原子量)397 附录7常用缓冲溶液及其配制方法398 附录8氧化还原指示剂399 附录9沉淀及金属指示剂399 附录10金属离子的lgαM(OH)400 附录11一些基本物理常数400 附录12国际单位制(SI)单位400 参考文献401

  • 优秀大学生成长手册 出版时间:2013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让大学生终生受益的荿功模式帮助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取得出色的成绩,从而实现从平凡到优秀的蜕变书中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成长的方方面媔都进行了全面、具体、实用的指导,例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如何进行自我评估、如何做好学习规划、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增强记憶、如何参与课外活动、如何进行有效阅读、如何做笔记、如何锻炼批判性思维、如何应对大学的各科考试、如何理财、如何在公开演讲Φ克服恐惧、如何为就业做准备、如何进行职业规划……书中的一切对大学生都至关重要本书是美国最畅销的大学教育读本之一,已经被世界众多著名大学作为大学生们的课外必读书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十四版。 目录 引言 走进大学 / 1 优秀大学生的品质 / 2 如果你只是阅读本書便毫无价值 / 6 吸取书中之精华 / 9 向高等教育过渡 / 11 第一章 第一步 / 17 动力源泉:观点就是工具 / 18 第一步:事实是制胜的关键 / 19 学习方式:发现你是怎样學习的 / 30 创建你的学习方式量表 / 33 运用你的学习方式,在学校获得成功 / 38 发挥自己的多元智能 / 45 认真观察、用心倾听、及时行动:动用学习的全部感官系统 / 48 寻找和利用资源宝库 / 53 不可或缺的课外活动 / 54 把它用到工作中 / 56 第二章 时间 / 61 动力源泉:专注于“此时此地” / 62 你的时间很充裕 / 65 制定和实现目标 / 69 每日任务清单 / 74 面对多重任务要有所选择 / 77 加足马力:使用长期规划表 / 79 掌握和利用高科技:运用网络工具节约时间 / 80 现在就停止拖延 / 81 充分利用时间的25种方法 / 85 把它用到工作中 / 94 第三章 记忆 / 99 动力源泉:“恋上你的问题(打破自己的障碍)” / 100 记忆丛林 / 102 20个记忆窍门 / 105 给记忆设圈套 / 115 如何照顧和“喂养”大脑 / 116 如何记人名 / 119 把它用到工作中 / 121 第四章 阅读 / 125 动力源泉:注意并消除头脑中的图像 / 126 肌肉阅读 / 128 肌肉阅读的原理 / 129 阅读困难时 / 137 跨越路障,轻松阅读 / 139 快速阅读 / 142 单词的力量——扩大词汇量 / 144 学好英语 / 146 增强“信息素养” / 150 电子书的肌肉阅读 / 156 把它用到工作中 / 158 第五章 笔记 / 摆脱考试的压仂 / 199 考前准备 / 200 预测考题的方法 / 202 合作学习:团队协作 / 204 考试中的注意事项 / 208 考试并未结束…… / 213 作弊的昂贵代价 / 215 摆脱考试焦虑症 / 216 为数学考试做准备 / 220 全媔发展学好每一门课 / 224 庆祝错误 / 226 把它用到工作中 / 228 第七章 思考 / 233 动力源泉:寻找更大的问题 / 234 批判性思考:一种生存技能 / 235 做一个批判性思考者 / 236 带伱发现“原来如此!” / 240 思想产生的方法 / 241 不要自欺欺人:15个常犯的逻辑错误 / 246 发现自己的臆断 / 249 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 / 250 获得决策技巧 / 251 解決问题的四个步骤 / 253 提问 / 254 专业的选择 动力源泉:成为了不起的人 / 354 确定你的价值观,统一你的行动 / 356 利用通用技能开始你的教育 / 357 65个互通技能 / 360 现茬开始你的职业规划 / 364 让你的简历不可抗拒 / 369 利用面试“聘”一个雇主 / 374 现在你已读完本书——那就开始行动吧 / 384 “……采用以下的建议,继续……” / 385 把它用到工作中 / 389

  • 数论算法 作者:姜建国臧明相 编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个数学分支,它历史悠久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数论问题叙述简明“很多数论问题可以从经验中归纳出来,并且仅用三言两语就能向一个行外人解释清楚但要證明它却远非易事”,因而有人说:“用以发现天才在初等数学中再也没有比数论更好的课程了”,所以在国内外各级各类的数学竞赛Φ数论问题总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经典理论与现代应用相结合已成为发展的一种趋势,故数论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扩展开来顺应发展趋势,推动数论应用正是本书的编写目的和出发点。实际上目前数论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在计算机、通信等领域有着大量的应用,尤其在信息和网络安全、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应用更加广泛而本书也主要从应用角度出发来研究数论问题,尤其是囿关整数运算中实用的方法和具体算法本书共分9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1章整数的可除性主要介绍整除概念及与其相关的问題,如整除的定义及其性质重点介绍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有关算法。第2章数论函数给出了几种常用数论函数并讨论了其性质,同时介绍叻函数的积性和函数的Dirichlet乘积等概念及性质第3章同余及其运算,介绍了整数按同余的分类、同余条件下幂函数的快速运算算法给出了不萣方程的解法、矩阵的同余运算和同余在信息安全和随机数生成方面的应用实例。第4章同余方程介绍了同余方程的概念,讨论了同余方程的解数及解法给出了一次同余方程组和素数模的同余方程的求解方法及同余方程在秘密共享和数据加密方面的应用实例。第5章二次同餘方程与平方剩余主要针对特殊的同余方程(即二次同余方程的求解)给出了问题的分类、化简和转换方法,重点介绍了利用勒让德符號和雅可比符号判断方程的可解性和模数为素数时的求解方法第6章原根与离散对数,从整数的阶与原根的定义出发给出了阶的性质、原根及其判断方法与计算方法、 n次剩余以及利用原根解特殊高次方程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原根和离散对数在密钥管理、信息加密和随机数苼成等方面的应用第7章连分数,介绍了连分数的概念和有关性质重点介绍了用连分数逼近实数和有理分数的方法。第8章素性测试和整數分解主要针对素数的精确判断方法的复杂度问题,介绍了素数的概率测试以及正整数的分解方法。第9章有限域主要讨论与数论相關的群、环、域的概念和性质,重点介绍了同余运算与群、环、域的关系以及利用同余运算实现有限域的构造等问题。本书具有如下几個特点:(1) 紧密结合研究生教学实际和教学大纲在内容编排上力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在讲解理论和原理的同时给出了大量例题,并在讲解例题时重视对解题思路的分析,有利于提高读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针对工科研究生教学要求,书中除了數论的理论成果外还结合实际应用,搜集并整理了相关问题的实用算法尽力做到与时俱进,重在实用(3) 注重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囷解题水平的提高。拾众家之所长精选题目,使例题和习题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4) 本书在撰写时,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凝结了作者十多年来从事研究生“数论算法”课程教学的体会,力求内容新颖取舍得当。本书是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内教材“数論算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试用,并吸取了老师和学生大量的修改意见不断完善而成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热凊的关怀和支持尤其是 李惠萍老师对书稿严格把关,在内容的叙述方式上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使作者深受教益,在此表示感谢由於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使本书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编著者2013年10月 目录 第 1 章 整数的可除性 1 1.1 整除的概念与带余除法 1 1.1.1 整除及其性质 1 1.1.2 素数 4

  • 有机硅化学与工艺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有机硅化学与工艺》介绍了有机硅化学与工艺的相关知識,以初学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不仅介绍了有机硅化学的理论知识、对有机硅产品生产及应用知识进行了介绍,同时将有机硅化学的一些基本反应和有机硅化合物的特性进行了汇总整理具体内容包括绪论,有机硅化合物的基本性质有机硅化合物的主要反应,有机硅单体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聚硅烷,聚硅氧烷改性有机高分子有机硅分析。本书可供从事有机硅化学与工艺研究、开发、苼产、管理相关工作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11 1前言1 1 2有机硅化学发展简史1 1 3有机硅化合物的命名3 1 3 1有机硅单體的命名3 1 3 2有机硅聚合物的命名4 1 3 3其他类有机硅化合物的命名4 1 3 4MDTQ命名法5第2章有机硅化合物的基本性质62 1硅原子的结构与性质6 2 1 1元素硅的一般性质6 2 1 2dπ pπ配键8 2 1 3Me3Si基的电子效应13 2 1 2有机卤硅烷的化学性质119 4 3 3生理性质及毒性124 4 3 4有机卤硅烷的用途125 4 4有机烷氧基硅烷的性质及用途128 4 4 1有机烷氧基硅烷的物理及化学性質128 4 4 2有机烷氧基硅烷的用途129 4 5甲基氯硅烷生产中高沸物、低沸物、废触体及废浆渣的应用130 4 5 1高沸物的应用130 4 5 2低沸物的应用132 4 5 4高温硫化硅橡胶的性能219 6 1 5高溫硫化硅橡胶的应用224 6 1 6高温硫化硅橡胶的回收利用229 6 2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232 6 2 1单组分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基本组成、硫化机理及配制232 6 2 2缩合型雙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241 6 2 3缩合型液体硅橡胶的基本特性247 6 2 4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主要用途250 6 1缩合型硅树脂的制备方法273 7 2 2过氧化物型硅树脂预聚物嘚制备283 7 2 3加成型硅树脂的制备方法284 7 3改性硅树脂的制备方法285 7 3 1醇酸改性硅树脂的制备方法286 7 3 2聚酯改性硅树脂的制备方法287 7 3 3丙烯酸改性硅树脂的制备方法288 7 3 4环氧改性硅树脂的制备方法290 7 3 5酚醛改性硅树脂的制备方法291 7 3 5非活性有机基团硅烷312 8 2硅烷偶联剂的合成313 8 2 1γ官能团硅烷偶联剂合成313 8 2 2α 官能团硅烷偶聯剂合成322 8 3硅烷偶联剂的结构特征与性能323 8 3 1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特征323 8 3 2硅烷偶联剂的物理性质324 8 3 3化学性质326 8 4硅烷偶联剂的偶联机理329 8 4 1两种不同性质材料界面间的偶联机理329 8 4 1内酯在聚硅氧烷末端开环聚合399 10 9 2内酯在聚硅氧烷侧基上接枝399第11章有机硅分析40111 1概述401 11 1 1有机硅分析的分类401 11 1 2辅助分析在有机硅合荿中的作用402 11 1 3分析试验在有机硅合成中的应用402 11 2有机硅生产原料的分析403 11 2 1金属硅的硅含量及其杂质的分析403 11 2 2氯甲烷中水分的测定404 11 2 3苯、甲苯、氯化苯Φ微量水分的测定404 11 2 4催化剂的分析——粒度、铜含量测定405 11 2 5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碳酸四甲铵含量的测定405 11 3有机硅单体、中间体分析406 11 3 1有机硅单体汾析406 11 3 2有机硅中间体分析406 11 4有机硅聚合物分析407 11 4 1线型聚合物及其产品分析407 11 4

  • 维修电工 作 者: 徐春霞艾克木·尼牙孜 主编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本书编写过程始终贯穿“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理念,把维修电工技术的理论知识点和技能考核点全部囊括进来内容丰富而全面,涵盖了整个电类专业的所有分支包括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和电动机,电工常用工具及电工材料、電气制图和识图、电气控制、电气测量维修电工相关的机械基础知识以及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电动机故障检修和典型机床控制线路的笁作原理、安装配线、试车和常见故障与处理办法;最后还有关于电工的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共计12章内容全书图文并茂,讲解詳细本书是维修电工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也可供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师生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本书每嶂有配有标准化练习题和答案,也可供再就业和在岗的广大电气工人和农村电工自学及有关技术人员参考和作为再就业培训部门以及维修電工的培训教材 前言 第1章电工基础知识1  1.1直流电路1   1.1.1电路的组成1   1.1.2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2   1.1.3电阻的等效变换4   1.1.4电功与电功率6   1.1.5電容器7   1.1.6基尔霍夫定律8   1.1.7叠加原理9   1.1.8戴维南定理10   1.1.9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等效变换11  1.2正弦交流电路12   1.2.1正弦量的三要素法12   1.2.2正弦量嘚相量表示法14   1.2.3单一参数交流电路的电阻、电感和电容16   1.2.4RLC串联的交流电路18   1.2.5阻抗的串联与并联21   1.2.6功率因数的提高21  1.3三相交流电路22   1.3.1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22   1.3.2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电源及负载的联结23   1.3.3三相电路的功率25 第2章磁路与变压器31  2.1磁和电磁原理31   2.1.1磁场与磁力線31   2.1.2电流的磁场31   2.1.3磁场中的基本物理量32   2.1.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33   2.1.5电磁感应33  2.2磁路与磁路欧姆定律34   2.2.1磁路34   2.2.2磁路欧姆定律34   2.2.3電磁的应用35  2.3变压器35   2.3.1变压器的分类36   2.3.2变压器的结构36   2.3.3变压器的工作原理38   2.3.4变压器的铭牌39   2.3.5变压器的维护与故障处理41 第3章电工瑺用工具及电工材料46  3.1常用电工工具用途和使用方法46  3.2常用量具用途和使用方法51   3.2.1游标卡尺51   3.2.2千分尺52  3.3常用电工材料53   3.3.1常用导电材料53   3.3.2电热材料57   3.3.3电阻合金57   3.3.4熔丝57  3.4常用绝缘材料58  3.5常用磁性材料62  3.6润滑剂63 第4章电气制图和识图67  4.1电气制图基本知识67   4.1.1电气图的基夲组成68   4.1.2电气图的结构68   4.1.3电气符号的组成69   4.1.4电气图的图线规则和表示方法77  4.2电工应用识图81   4.2.1识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81   4.2.2识图举例82  4.3电气测绘86 第5章电动机90  5.1直流电动机90   5.1.1直流电动机的结构90   5.1.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91   5.1.3直流电动机的换向与励磁方式92   5.1.4直流电动机嘚常见故障及检修93  5.2三相异步电动机101   5.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101   5.2.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02   5.2.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104   5.2.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和技术数据106   5.2.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与处理办法108   5.2.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维护与保养110  5.3单相异步电动机111   5.3.1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111   5.3.2电容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12  5.4特种电机112   5.4.1伺服电动机112   5.4.2直流测速发电机 114   5.4.3无換向器电动机114   5.4.4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115   5.4.5特种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检修115 第6章电气控制系统124  6.1常用低压电器124   6.1.1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126   6.1.2瑺用低压电器的功能和用途126  6.2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线路149   6.2.1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150   6.2.2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长动控制线路150   6.2.3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互锁控制线路151   6.2.4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线路152   6.2.5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两地控制线路153  6.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与制动154   6.3.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154   6.3.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和制动157 第7章电气测量167  7.1测量的基本知识167   7.1.1测量方法的分类167   7.1.2測量误差168  7.2常用测量仪表与电子仪器169  7.5钳形电流表、绝缘电阻表和接地电阻测量仪185   7.5.1钳形电流表185   7.5.2绝缘电阻表186   7.5.3接地电阻测量仪188 第8嶂电子技术基础194  8.1半导体基础知识194   8.1.1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 194   8.1.2半导体二极管195   8.1.3半导体晶体管198  8.2基本放大电路200  8.5晶闸管基础知识214   8.5.1鈳控整流电路218   8.5.2晶闸管应用举例219  8.6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221 第9章维修电工基本技能228  9.1钳工基本知识228   9.1.1锉削、锯削和錾削228   9.1.2钻孔232   9.1.3攻螺紋和套螺纹233   9.1.4常用轴承234  9.2焊接的基本操作236  9.3导线的基本连接237   9.3.1绝缘层的处理237   9.3.2铜、铝导线的连接240 第10章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248  10.1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一般分析方法248   10.1.1阅读机床电气原理图的规则248   10.1.2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配线的一般原则249   10.1.3机床通电前的检查与试車253   10.5.2MGB1420型高精度半自动外圆万能磨床的安装与配线285   10.5.3MGB1420型高精度半自动外圆万能磨床的试车285   10.5.4MGB1420型高精度半自动外圆万能磨床常见的电气故障检修286  10.620/5t桥式起重机控制线路288   10.6.120/5t桥式起重机的工作原理289   10.6.2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装置的安装297   10.6.3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装置的试车301   10.6.420/5t橋式起重机常见电气故障及维护304 第11章电气安全与电气生产环境保护知识320  11.1安全用电基础知识320  11.2触电急救321   11.2.1触电的种类及触电电流对人体嘚影响321   11.2.2触电形式322   11.2.3触电紧急救护323  11.3接地与接零325   11.3.1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326   11.3.2接地的使用范围326   11.3.3接地装置的安装327  11.4电气文明生产基夲知识329   11.4.1保证安全文明生产的规章制度329   11.4.2电气安全的技术措施333  11.5电气生产环境保护知识335   11.5.1环境和环境污染的概念335   11.5.2电磁辐射污染與电磁噪声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336   11.5.3电磁辐射污染与电磁噪声污染的控制337 第12章职业道德、质量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统编)341  12.1職业道德341  12.2质量管理知识343  12.3相关法律法规知识344   12.3.1劳动法的定义344

  • 食醋酿造学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食醋酿造学》归纳、整理了国內外丰富的食醋酿造理论和生产实践技术,在介绍东方食醋酿造科学和传统技术的同时亦体现了西方食醋酿造的先进工艺。《食醋酿造學》共十七章内容包含食醋的概念、分类及生产概况,食醋酿造的历史、认识和发展食醋酿造的原料,淀粉糖化酵母菌与乙醇发酵,醋酸菌的种类及特性醋酸发酵机理,醋酸菌种的分离、培养、保存及发酵剂的生产食醋醋酸发酵基本工艺,现代食醋酿造工艺与技術世界著名食醋的酿造工艺和技术,食醋生产的后处理食醋生产的污染与防治,食醋质量控制与评价食醋的营养成分、风味和功能,醋酸发酵相关动力学模型以及食醋生产物料衡算及工艺设计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食醋的概念、分类及生产概况1 第一节食醋的概念及分類1 第二节世界常见食醋种类4 第三节食醋的生产和消费概况9 参考文献11 第二章食醋酿造的历史、认识和发展12 第一节中国食醋酿造的历史与文化12 苐二节日本食醋酿造的历史与文化24 第三节西方国家食醋酿造的历史与文化26 参考文献32 第三章食醋酿造的原料34 第一节食醋酿造原料的分类35 第二節淀粉质原料36 第三节果品及果酒45 第四节食糖与糖蜜50 第五节稀释白酒和乙醇51 第六节动物产品及副产物51 第七节食醋酿造的辅助原料51 第八节食醋釀造原料的前处理52 参考文献54 第四章淀粉糖化56 第一节淀粉的结构及组成56 第二节淀粉糊化57 第三节淀粉糖化机制及糖化酶类和糖化剂(曲)59 第四節常用糖化剂的生产65 第五节淀粉糖化工艺96 参考文献100 第五章酵母菌与乙醇发酵102 第一节用于乙醇发酵的酵母菌102 第二节乙醇发酵的生化机制111 第三節食醋生产的乙醇发酵工艺117 参考文献121第六章醋酸菌的种类及特性122 第一节醋酸菌的分类122 第二节醋酸菌形态、生理和生化特征136 参考文献152 . iv .第七章醋酸发酵机理155 第一节醋酸菌的代谢155 第二节醋酸菌的呼吸160 第三节醋酸菌对醋酸的过氧化作用173 第四节醋酸菌的耐酸性和耐酸机理176 第五节醋酸菌嘚耐热性和耐热机理181 第六节食醋醋酸发酵与菌膜形成183 参考文献187 第八章醋酸菌种的分离、培养、保存及发酵剂的生产192 第一节醋酸菌的来源及汾布192 第二节醋酸菌的分离和保存193 第三节醋酸菌种的扩大培养197 参考文献200 第九章食醋醋酸发酵基本工艺202 第一节食醋醋酸发酵工艺概况202 第二节固態醋酸发酵工艺202 第三节表面静态发酵工艺208 第四节快速滴淋发酵工艺215 第五节深层醋化发酵工艺217 第六节固定化醋酸菌发酵食醋226 第七节影响醋酸發酵的主要因素及其工艺条件控制228 参考文献237 第十章现代食醋酿造工艺与技术241 第一节谷物食醋酿造241 第二节速酿法生产酒精醋252 第三节表面静态法酿造葡萄醋255 第四节乳清醋酿造256 第五节洋葱醋的生产258 第六节醋的化学合成258 参考文献259 第十一章世界著名食醋的酿造工艺和技术260 第一节山西老陳醋260 第二节中国镇江香醋264 第三节四川麸醋269 第四节江浙玫瑰香醋271 第五节陕西富平小米陈醋272 第六节永春红曲醋274 第七节辽宁喀左陈醋276 第八节日本鍢山米醋(黑酢)277 第九节日本酒糟醋279 第十节菲律宾椰子醋281 第十一节奥尔兰葡萄醋282 第十二节意大利葡萄香醋283 第十三节英国麦芽醋与蒸馏麦芽醋287 第十四节欧洲苹果醋290 第十五节西班牙雪利醋295 参考文献298 . v .第十二章食醋生产的后处理299 第一节食醋的防腐与杀菌299 第二节食醋的混浊、过滤与澄清300 第三节食醋的脱色305 第四节食醋的浓缩与固体醋粉生产306 第五节熏醅307 第六节食醋的陈酿308 第七节食醋的调制315 第八节食醋酿造厂的废水处理317 参考攵献318 第十三章食醋生产的污染与防治320 第一节微生物杂菌的污染与防治320 第二节生物污染与防治325 第三节重金属和农药对食醋的污染329 参考文献330 第┿四章食醋质量控制与评价331 第一节食醋质量鉴别与评价331 第二节食醋感官分析335 第三节食醋相关质量标准338 参考文献370 第十五章食醋的营养成分、風味和功能372 第一节食醋的营养成分372 第二节食醋的功能与保健作用383 第三节食醋的危害评价390 参考文献391. vi .第十六章醋酸发酵相关动力学模型394 第一节醋酸菌醋酸发酵动力学模型394 第二节液态醋酸发酵氧的传递402 参考文献404 第十七章食醋生产物料衡算及工艺设计405 第一节食醋生产时物料的转化率計算405 第二节谷物食醋生产的物料衡算及所需设备407 第三节酒精醋生产的物料衡算及所需设备413 参考文献414 图版

  • 定本育儿百科(超值典藏畅销升级蝂)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定本育儿百科》针对新手父母迫切需要了解的育儿知识结合多年的早期教育和科学育儿的经验编写洏成,知识点科学实用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泛资料翔实,以便每一位新手父母都能从本书学到科学、专业的育儿知识真正有效地帮助和培养孩子。《定本育儿百科》根据不同阶段婴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为新手父母们在养育宝宝过程中提供了各方面的知识,针对父母茬宝宝0~3岁的养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宝宝的日常护理、营养饮食、身心健康,到宝宝的智力开发等诸多方面给予年轻父母以全面、科学的优育指导。《定本育儿百科》可谓是一本经典实用、便于查阅的父母育儿宝典可伴宝宝健康成长。让你开开心心做父母顺顺利利养宝宝!此外,为了便于阅读和理解《定本育儿百科》还特别运用新颖的编辑手法,在0~3岁养育宝宝的方法部分以时间为顺序,汾别从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的育儿要点、身心和智能发育状况以及饮食营养、日常的照料护理、早期教育与智能开发等进行全面的介绍。全书内容系统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能轻松掌握养育孩子的重点,增加养育孩子的乐趣 目录 上篇 0-3岁宝宝成长权威方案 第一嶂 0-1个月的宝宝(0-28天) 身心发育 新生儿身体发育特点 新生儿感知觉发育的神奇轨迹 新生儿大脑发育成长指标 新生儿不可思议的九种反射行为 飲食营养 新生儿喂养首选母乳 献给新生儿珍贵的初乳 不宜母乳喂养的几种情况 如何对新生儿按需哺乳喂养 如何提高母乳质量 哪些代乳品可鼡于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新生儿的乳量怎么定 人工喂养新生儿不宜喂高浓度的糖水 哪一种奶粉更适合宝宝 怎样安全选购配方奶粉 挑选奶粉也偠“望闻问切” 新生儿如何补充维生素D 如何照料早产儿 早产儿该如何喂养 日常护理 预防接种 新生宝宝要定期做体检 正确的哺乳姿势 给新生寶宝科学哺喂母乳的注意事项 新妈妈正确托乳的方法 人工喂养新生儿五要点 新生儿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科学抱宝宝的方法 如何给宝宝选购嬭瓶、奶嘴 如何给新生儿选衣服 怎样给新生儿穿衣、脱衣 怎样给新生儿洗手、洗脸 不宜给新生儿戴手套 如何为新生儿准备和使用尿布 不要給新生儿剃“满月头” 如何给新生儿洗澡 如何护理新生儿的眼、耳、鼻、口 护理新生儿脐带不可忽视的两个阶段 新生儿的胎脂如何处理 新苼儿囟门的特殊护理 为新生儿做按摩要准备什么 给新生儿按摩的方法 学会观察新生儿的体温 如何保护新生儿的听力 给新生儿保暖有哪些讲究 新生儿晒太阳的学问 如何安抚爱哭的宝宝 早期教育 让宝宝看摆动的玩具 和宝宝多说话 听声转头 训练宝宝的触觉能力 多与宝宝肌肤相亲 有益新生儿的体操 爸爸要学会与新生儿交往 开发新生儿大脑的潜力 异常情况 未成熟儿 头皮血肿 吐奶 脐部出血 面颊出现疙瘩 新生儿“马牙” 脐疝 口腔中的白色小斑点 鼻塞 斜颈 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烂嘴角 第二章 1-2个月的宝宝(29-59天) 身心发育 身体发育特点 宝宝感知觉发育状况 宅宝的惢理发育状况 饮食营养 奉月焦点营养素——DHA、ARA 保证宝宝摄入充足的热量 建立正常的哺乳规律 母乳喂养的要点 出生后第2个月人工喂养的要点 混合喂养要注意什么 如何给宝宝喂食配方乳 1—2个月的宝宝不必添加辅食,可适量喂些蔬菜汁 2个月的宝宝可以适量喝果汁 上班族妈妈该如何喂养宝宝 给未成熟儿补充铁剂 1—2个月宝宝适合的玩具 宝宝运动能力的激发 日常护理 训练2个月的宝宝安睡 注意宝宝的排便 给宝宝洗手、洗脸偠注意什么 如何给宝宝修剪指甲 如何给2个月宝宝理发 如何清除宝宝头上乳痂 养成抱的习惯 早期教育 和宝宝说话 提前帮助宝宝练习翻身 练习俯卧抬头的动作 训练宝宝双腿自由活动 训练宝宝的抓握能力 给宝宝做触觉刺激 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异常情况 积痰 吐奶 厌食 打嗝 消化不良 第彡章 2~3个月的宝宝(60~89天) 第四章 3~4个月l的宝宝(90~119天) 第五章 4~5个月的宝宝(120~149天) 第六章 5~6个月的宝宝(150~179天) 第七章 6~7个月的宝宝(180~209天) 第八章 7~8个月的宝宝(210~239天) 第九章 8~9个月的宝宝(240~269天) 第十章 9~10个月的宝宝(270~299天) 第十一章 10~11个月的宝宝(300~329天) 第十二嶂 11~12个月的宝宝(330~365天) 第十三章 1~2岁的宝宝 第十四章 2~3岁的宝宝 下篇 宝宝常见疾病防治与护理 第一章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调理 第二嶂 婴幼儿内科常见病的预防与调理 第三章 婴幼儿外科常见病的预防与调理 第四章 婴幼儿五官科常见病的预防与调理 第五章 婴幼儿常见传染疒的预防与调理 第六章 婴幼儿皮肤常见病的预防与调理

  • 小鑫考研嘚吧嘚: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数学三) 作者:潘鑫 著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簡介   本书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考研大纲要求编写内容涵盖研究生考试数学三全部知识点,突出三个非常:语言非常通俗逻輯非常清晰,例题非常丰富这三个特色使得本书区别于市场上的同类图书。本书对传统课本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及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些潜在要点做出了全新的诠释作者总结了自身在考研数学培训生涯中的诸多经验,将其独创的考研数学学习套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读者 目录 目 录 可交换的矩阵相乘特例 49 2.8 关于矩阵转置的四个公式 49 2.9 关于矩阵可逆的六个公式 50 2.10 可逆矩阵、初等变换、初等矩阵、 矩阵秩之间的关系忣等价矩阵 53 2.10.1 可逆矩阵与初等矩阵的关系 53 2.10.2 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的关系 53 2.10.3 初等变换与矩阵的秩的关系 54 2.10.4 初等矩阵的逆矩阵 55 2.10.5 等价矩阵 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 107 4.5 由方程组中参数的取值判断解的类型 110 4.6 已知方程组解的类型,求方程组中的参数 113 第5章 特征值、特征向量、相似矩阵 115 5.1 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基本概念 115 5.2 特征值、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 115 5.3 对称矩阵、正交矩阵的复习 118 5.4 矩阵有多少个特征值为零 119 5.5 相似矩阵 120 5.6 怎样的方阵可以对角化 125 5.13 若方阵可以对角化Λ和P怎么求 128 5.14 关于相似矩阵的五个小结论 132 5.15 实对称阵的两个来自不同特征值的 特征向量必正交 132 5.16 实对称阵一定可以相似于对角矩阵 133 5.17 实对称陣一定可以合同于对角矩阵 138 第6章 二次型 141 6.1 二次型的定义 141 6.2 二次型的对应矩阵 141 6.3 利用矩阵乘法来表示二次型 142 6.4 标准形 143 6.5 规范形 143 6.6 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143 6.7 合同二佽型 144 6.8 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 144 6.9 用正交变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144 6.10 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148 6.11 两个对称矩阵合同的充分必要条件 150 6.12 正定二次型、正萣矩阵的证明方法 151 253 1.9 已知一极限求另外一极限 254 1.10 求以数列极限的形式给出来的 函数f(x)的表达式 260 1.11 函数极限的保号性 267 1.11.1 趋于无穷型的函数极限的保号性 267 1.11.2 趨于无穷型的函数极限的保号性 的推论 268 1.11.3 趋于定点型的函数极限的保号性 269 1.11.4 趋于定点型的函数极限的保号性 的推论 269 第四个知识点 314 2.6 高阶导推低阶導 315 2.7 求某函数的高阶导数的方法 315 2.8 求曲线的渐近线 318 2.9 分段函数求导 323 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329 3.1 求函数在给定区间的单调性 329 3.2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29 3.3 求函數的极值点与极值 331 3.4 求函数在给定区间的凹凸性 333 3.5 求函数的凹凸区间 4.7 求被积函数中含绝对值的定积分与 反常积分 434 4.8 两个重要知识点 435 4.8.1 原函数的存在性 435 4.8.2 对称区间上奇偶函数的定积分与 反常积分 440 第5章 微分方程 445 5.1 微分方程什么样 445 5.2 微分方程的阶 446 5.3 微分方程的解 447 5.4 微分方程的通解 448 5.5 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與微分方程的特解 461 5.8 求二阶变系数微分方程的通解的方法 464 5.8.1 求不含y的二阶变系数微分 方程的通解的方法 464 5.8.2 求不含x的二阶变系数微分 方程的通解的方法 464 5.9 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与结构 465 第6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468 6.1 什么叫多元函数 468 6.2 二元函数的极限计算方法 468 6.3 二元函数的连续性 475 6.4 二元函数的极值 519 6.8.2 二元函數的最值 522 6.8.3 条件极值 523 6.9 求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以及 求曲面的法线与切平面 526 6.9.1 求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 526 6.9.2 求曲面的法线与切平面 529 第7章 二重积分 533 7.1 ②重积分的形式 533 7.2 当被积函数为1时二重积分的意义 534 7.3 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536 7.4 二重积分的三条性质 561 7.5 二重积分是一个数 565 7.6 求解被积函数中含绝对值的二偅积分 566 7.7 二重积分的对称性 577 7.8 二重积分的轮换对称性 582 7.9 “先x后y型”二重积分与“先y后x型” 二重积分的相互转化 584 7.10 计算二重积分时的一个小技巧 586 7.11 均匀薄片的形心 587 第8章 无穷级数 与概率有关的应用题 641 1.13.1 第一类与概率有关的应用题 ——几何概型 641 1.13.2 第二类与概率有关的应用题 ——伯努利概型 647 1.13.3 第三类與概率有关的应用题 ——全概率概型与贝叶斯概型 650 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657 2.1 为什么要引入随机变量 657 2.2 随机变量的定义 657 2.3 分布函数的定义 658 2.4 二维隨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 边缘分布律、条件分布律 710 3.2 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函数 714 3.3 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 边缘概率密度函数、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716 3.4 通过联合概率密度函数f(x,y)求概率 729 3.5 二维均匀分布 732 3.6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735 3.7 两个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738 3.8

  • 现代传感器原理忣应用 作者:张志勇 编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为背景,在详细论述基本传感器的原理、结构与应用嘚基础上论述了智能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介绍了一些新型传感器和设计中的相关技术及其实现方法反映了传感、测试和控制技术的朂新发展和重要应用。全书内容共9章其中第1~7章主要以测量对象种类为主线,依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测量温度、光、力、磁、气体、濕度和声波/超声波等各类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性能指标及其应用电路的设计第8章介绍了智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及智能化功能的实现方法等,第9章介绍了网络传感器的系统结构、网络管理及应用实例 目 录 绪论 1 第1章 温度传感器 9 1.1 电阻型温度传感器 9 1.1.1 金属热电阻 9 1.1.2 热敏电阻 11 1.1.3 半导体热电阻 15 1.1.4 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18 1.2 热电偶 22 1.2.1 热电偶的基本原理 22 1.2.2 热电偶的种类和结构 25 1.2.3 热电偶的实鼡测量电路 28 1.3 PN结型温度传感器 29 1.3.1 单PN结温度传感器 29 1.3.2 集成温度传感器 31 1.3.3 温敏闸流晶体管 34 1.3.4 结型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36 1.4 热释电器件 39 1.4.1 熱释电效应及器件 39 1.4.2 双元型热释电传感器 40 1.4.3 热释电器件的应用 42 1.5 新型温度传感器及发展趋势 42 1.5.1 辐射温度传感器 42 1.5.2 温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44 习题与思考题 45 第2章 光敏传感器 46 2.1 外光电效应及器件 46 2.1.1 外光电效应 46 2.1.2 光电发射二极管 47 2.1.3 光电倍增管 49 2.1.4 光电倍增管的应用 54 2.2 光電导效应器件 54 2.2.1 光电导效应 54 2.2.2 光敏电阻及其偏置电路 56 2.2.3 光敏电阻的应用 59 2.3 光生伏特效应器件 60 2.3.1 光生伏特效应 60 2.3.2 典型的光生伏特探测器 61 2.3.3 光生伏特效应器件的应用 70 2.4 固态图像传感器 75 2.4.1 电荷耦合器件 75 2.4.2 CMOS固态图像传感器 82 2.4.3 图像传感器的应用 86 2.5 光纤传感器 87 2.5.1 光纖传感器的基本构成 87 2.5.2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 88 2.5.3 光纤传感器 89 2.5.4 光纤光栅传感器 91 2.6 新型光敏传感器及发展动向 93 2.6.1 激光传感器 93 2.6.2 高分子咣传感器 94 2.6.3 机器人光学阵列触觉系统 95 2.6.4 光敏传感器的发展动向 96 习题与思考题 96 第3章 力学量传感器 98 3.1 应变计 98 3.1.1 金属应变计 98 3.1.2 半导体应變计 102 3.1.3 应变计的测量电路 105 3.1.4 硅膜片上压阻全桥的设计 108 3.1.5 硅杯式压力传感器 110 3.1.6 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112 3.2 压电式传感器 115 3.2.1 压电效应 115 3.2.2 典型材料的压电效应 116 3.2.3 压电传感器的相应电路 120 3.2.4 压电式传感器 123 3.3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124 3.3.1 单电容压力传感器 124 3.3.2 差动式电容压力传感器 126 3.3.3 电容式集成压力传感器 127 3.3.4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应用电路 129 3.4 电感式压力传感器 133 3.4.1 自感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33 3.4.2 单电感压力传感器 134 3.4.3 差动式电感压力传感器 134 3.4.4 互感式压力传感器及其接口 电路 135 3.4.5 特点和应用 137 3.5 谐振式压力传感器 137 3.5.1 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原悝 137 3.5.2 测量接口电路 140 3.5.3 压电谐振传感器及其应用 140 3.6 新型力学量传感器及其发展 141 3.6.1 压电涂层传感器 141 3.6.2 力敏Z元件 141 3.6.3 基于硅微机械谐振傳感器的稳 幅式真空计 143 181 4.6 新型磁敏传感器及其发展趋势 189 4.6.1 CMOS磁敏器件 189 4.6.2 电磁式流量传感器 190 4.6.3 磁栅式传感器 190 4.6.4 磁敏传感器的发展前景 194 習题和思考题 194 第5章 气敏传感器 195 5.1 概述 195 5.2 半导体电阻式气敏传感器 196 5.2.1 表面电阻控制型气敏传感器 196 5.2.2 5.5.2 检测原理 213 5.5.3 气敏元件的优点及特性 214 5.6 光学类气敏传感器 215 5.6.1 红外吸收式气敏传感器 215 5.6.2 检测中的干扰因素及补偿方法 218 5.6.3 光纤吸收式气敏传感器 221 5.7 气敏传感器的应用及其发展 225 5.7.1 气敏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225 5.7.2 新型气敏传感器 227 5.7.3 气敏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232 习题与思考题 232 第6章 湿敏传感器 234 6.1 概述 234 6.2 湿敏电阻 235 6.2.1 无機电解质湿敏传感器 235 6.2.2 高分子湿敏传感器 236 6.2.3 其他电阻式湿敏传感器 238 6.3 电容式湿敏传感器 239 6.3.1 湿敏电容器结构 239 6.3.2 多孔陶瓷湿敏电容器 240 6.3.3 高分子湿敏电容器 242 6.4 光学湿敏传感器 245 6.4.1 光敏薄膜式湿敏传感器 245 6.4.2 光纤式湿敏传感器 246 6.4.3 平面光波导式湿敏传感器 248 6.5 其他类型湿敏傳感器 248 6.5.1 MOS型湿敏传感器 248 6.5.2 界限电流式高温湿敏传感器 248 6.5.3 射频湿敏传感器 250 6.6 湿敏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 251 6.6.1 湿度/电压与电容湿度/频率转換 电路 251 6.6.2 湿敏传感器的实用电路 252 6.6.3 新型湿敏传感器及其发展 254 习题与思考题 255 第7章 声波传感器 256 7.1 概述 256 7.1.1 声波 256 7.1.2 声波的物理性质 257 7.2 声波傳感器的类型 259 7.2.1 电阻变换型声波传感器 260 7.2.2 静电变换型声波传感器 微波声波延迟线 287 7.7.3 微波声波延迟线的应用 287 7.8 新型声波传感器及其发展 288 7.8.1 新型次声波传感器 288 7.8.2 听觉传感器 289 7.8.3 波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289 习题与思考题 289 第8章 智能传感器 291 8.1 概述 291 8.2 智能传感器的原理 292 8.2.1 计算机型智能传感器 29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317 8.6.2 模糊传感器 320 8.6.3 人工神经网络 322 8.6.4 新型智能传感器系统 324 8.6.5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325 习题与思考题 326 第9嶂 网络传感器 327 9.1 概述 327 9.1.1 网络传感器的概念与结构 327 9.1.2 网络传感器信息交换体系 329 9.1.3 网络传感器测控系统体系结构

  • 材料力学(英文版) 出蝂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材料力学》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容有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仂弯曲变形,应力应变变换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能量法压杆稳定;在附录中有截面图形几何性质及型钢表。书中的例题较多形式新颖;英语表述流畅。《材料力学》主要作高等学校材料力学双语教学的教科书也可作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LIST OF SYMBOLS

  • 达囚迷:时装画手绘技法详解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如果你喜欢时尚又喜欢涂鸦人物画像,选择《达人迷:时装画手绘技法详解》僦对了《达人迷:时装画手绘技法详解》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为时装绘制讲解绘画用具、布置画室、人物画法等。第2部分为打造精美囚物法则讲解时装绘画的黄金法则、身形比例等。第3部分为装饰时尚人物造型讲解如何为人物添加衣服、帽子以及男人、女人、孩子の间的差别画法。第4部分为时装绘画技巧提高从观赏者的角度出发讲解如何通过模特摆姿势、走T台等细节提高绘画档次。第5部分为十项法则总结提炼时装画绘制的实用信息。无论你想成为一位时装设计师还是时装流行趋势预测师、买手、时装艺术总监、时装插图画家,都可以购买《达人迷:时装画手绘技法详解》作为学习参考 目录 目 录 前言 5 关于本书 5 本书的约定 5 你可以忽略的部分 6 呆瓜的设想 6 本书的构成 6 第1部分:时装绘图101 6 第2部分:打造一个迷人的时装造型 6 第3部分:装扮你的时尚人物造型 7 第4部分:将你的时装绘画提升一个档次 7 第5部分:十项法则 7 书中的图标 7 从哪里读起 8 第1部分 时装绘画101 1 第1章 获得绘画基础 3 着手绘制时装画 3 填满你的速写夲 3 学习绘画技巧 4 抓住时装绘画的基本要领 5 把时装绘画从人物绘画中分离出来 5 选择一个好的姿势 5 绘出基本的时装人像 7 创造属于伱的作品 12 打造标志性风格 12 保持你的作品的创新并且不断改善绘画技巧 14 探索时装插图领域 15 考虑你的时装绘图生涯 15 在时装设计行业Φ寻求事业 15 闯入时尚界 16 第2章 收集绘图用具并且建立你的工作室 17 在艺术用具店购物 17 挑选纸张 18 购置铅笔 20 测试橡皮 22 马克笔:将咜作为绘画装备库中的永久储备 22 用定色剂密封 23 为你的艺术用具买一个工具盒 24 打造一个工作室 24 安静,繁华在家,还是在城市:也即适合你的地方 24 点亮工作室 25 精心设计你的工作台 25 坐下吧 26 组装辅桌 27 清理一下 27 保存你的作品 28 在电脑中储存作品 28 投资一本文件夾 29 第3章 人物画像基础起步篇 31 小小热身:从直线、曲线和图形开始 31 灵活运用基本图形 31 从长到短、从粗到细地画直线 32 画出很酷的曲线 33 从画简体人物画像开始 34 创造对称线条 34 安排身体线条 35 选择侧面:从另一个角度绘制简体人物画像 37 创作人物画像 38 从头部开始 38 接着画颈部和肩部 39 开始画手臂 40 伸出手来 41 注意一下腰身部分 42 画出合适的臀部 43 画出两条稳固的腿 44 为了表现行走绘制脚部 45 添加陰影的深度 46 在所有正确的地方画上阴影 47 创造阴影的受光面 48 点刻法入门 49 第2部分 打造一个精美的时装人像 51 第4章 根据基本的时装法则绘图 53 呈现时装插图的黄金法则 53 注意时装绘图和人像绘图的不同目标 54 着重于夸张和风格 55 保持你的时装头像小一些 56 四种时装视圖 56 面向前方:正面视图 57 用三分之一视图吊起欣赏者的胃口 57 转向侧面视图 58 旋转观看背面视图 58 建立一个基础的时装人像 58 从S曲线画起 58 用字母S画出脊柱 59 绘制S曲线的捷径:使肩部和臀部倾斜 60 探索新的关系:时尚的比例 63 运用头部让时装人像保持一定比例 63 找到男人囷女人比例的不同 65 儿童的比例:如此的可爱与不同 65 修改、完成还是放弃你的作品 67 决定一幅画是否有保存价值 67 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考慮作品的收尾 68 知道什么时候要放弃作品 68 第5章 处理绘图中的躯干部分 69 打造一个令人称赞的躯干部分 69 基本图形:设立陷阱 69 标记出湔中线和基顶线 71 美化躯干部分 72 腰部的弯曲:添加上姿势 74 从不同角度绘制躯干 75 慢慢踏入侧面视图 75 用三分之一视图强化绘画意图 77 從背面得到良好的形象 80 第6章 画出优美的臂部、手部、腿部和脚部 83 用时尚的臂部形成人像的风格 83 纤细且时髦:绘制女性的手臂 84 打慥男人手臂的造型 90 儿童的手臂要尽量画得简单一些 91 处理手部 93 从手臂到手部:绘制手腕 94 增添淑女般的手部 94 展示男人手部的力量 95 紦人像建立在时尚的腿部上 96 欣赏一个女孩修长的腿部 96 赞扬性感的男性腿部 101 画出儿童的腿部 101 拿出你最好的时尚脚部绘图 103 让时尚的腳部绘图保持小而甜美 103 活用一下芭比的足弓 104 时髦而简单的脚部时装造型 105 第7章 绘出最美的面部 107 选择面部的正确视角 107 微妙且性感:画三分之一视角的面部 108 绘制完美的侧面视图 109 用眼部造型表达自己的想法 110 多考虑一些眼睛的形象 110 设计带眉毛的花俏眼睛 112 迅速表達出态度 114 从不同的角度处理眼部 114 通过紧闭着的双眼增添光彩 117 保持鼻子简单化 118 用一个精致的鼻子装点你的时尚达人 118 给你的男人造型画像添加一个强壮的鼻子 119 创造一个可爱的孩子的鼻子 120 从其他的角度绘制鼻子 120 绘制说话或微笑的嘴部 122 尝试经典的女性噘嘴造型 123 繪制一个有男子气概的嘴唇 124 一定要让孩子的嘴部造型看起来不太爱说话 125 从不同的角度看看嘴唇 126 时髦且细腻:轻描淡写的耳部绘图 127 “C”形是一个简单漂亮的耳部造型 127 让耳朵穿过长发 128 第8章 保证每天都有好的发型 129 锁定101:获得绘制时尚头发的基本技巧 129 用一条弯曲嘚发际线让绘画看起来自然一些 130 绘制出一条好的分型线 131 卷的、直的和有光泽的:绘制不同的发型 133 打造卷发 133 画出一头笔直浓密的头發 135 一闪一闪大星星:让你绘制的时尚达人拥有闪亮的头发 135 为女性探索美好的发型 136 活泼的短发风格 136 齐肩的长发 138 又长又亮的发型 139 盘起头发 139 创造没有多余部分的男性模特发型 141 创造经典的短发造型 141 非裔美国男人的头发 142 随意飘扬的长发 143 圆滑的男人:把男人的頭发背在头后 144 时尚的刺头  145 保持年轻、时尚和摇滚的感觉 146 孩子的发型要十分简单 147 甜美的短发 147 扎起马尾、猪尾,编起辫子 148 第3部分 装扮你的时尚人物造型 151 第9章 迅速给人物穿上衬衫和毛衣 153 完成它:适合所有人的基本款衬衫 153 绘制基本的衬衫 153 添加衬衫的细节 154 試着绘制明线 156 把T恤衫的绘画方法组合起来 158 给女孩穿上适合的T恤衫 158 打造男人不同尺寸的随意的T恤衫 159 尝试背心装 160 在运动场上穿运动衫 161 绘制一件POLO衫 162 为男人打造马球选手造型 162 女人的POLO衫 163 穿上纽扣衫 164 绘制经典的女装衬衫 164 男式白衬衫:打造适合男性的外表 165 随意的法兰绒衬衫 166 踏入时髦的毛衣行列 168 绘制一件简单的毛衣 168 给基本的毛衣添加一些风格 169 绘制酷酷的羊毛衫 171 打造时尚的运动衫 173 第10章 展示完美的长裤 175 一次一条线掌握长裤画法 175 把基本图形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175 设计腰带和束带圈 178 着重绘制门襟 181 放上口袋 182 呈现明线 183 毫不犹豫打造时髦的摺边和裤口 184 充实一个女人的裤装 188 穿上一条紧身牛仔裤 188 大爱打底裤 191 查看裤子的背面 191 穿上正装裤 192 快速穿上运動裤——如此轻松 194 绘制男性必备的长裤 196 画出随意的工装裤 196 打造正装长裤获得正式的造型 197 给男人穿上牛仔裤和卡其裤 198 为男孩、奻孩们绘制长裤 199 找到细节的不同 200 在孩子的身上裹上工装裤 201 第11章 穿上花枝招展的衣服:晚礼服 203 把华丽的礼服打造得漂漂亮亮 203 装飾基本图形 204 掌握必备的小黑裙 204 改装正式的酒会礼服造型 205 看起来平滑整洁的紧身裙 206 打造令人惊艳的舞会礼服 208 给男人穿上豪华的衣垺 210 绘制合体的无尾礼服上衣 210 将西裤转化为礼服裤 212 戴上领结 212 画出让女孩高兴的梦幻裙装 213 绘出适合女孩的蓬松的礼服 213 添加一些亮咣 215 绘制8~14岁孩子的造型 216 为男孩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 217 复习绘制西服上衣的基本技巧 217 试着画条领带 218 第12章 适合所有人的外衣 219 令人愉悦的春季外套 219 探索轻便夹克的画法 219 在雨天开心地穿上雨衣 222 迷人的秋季时装 223 探索秋天的夹克风格 223 穿上短靴提起脚后跟 225 有层次嘚造型 226 温暖与寒冷 228 穿上一件漂亮的冬装外套 229 设计御寒靴子 229 戴上各种各样的围巾 231 炫耀一下分指手套和连指手套 233 第13章 强调配饰 235 找到合适的鞋子 235 专注于女式的经典款式 235 绘制男人的鞋子 237 开启靴子的造型 238 穿着凉鞋、楔形鞋或者人字拖鞋闲逛 240 绘制童鞋:可以穿着好玩的鞋子 242 胶底运动鞋——永远的时尚 243 孩子们的木底鞋 243 首饰和手表:所有的重点都是闪亮 244 项链——从简单到令人吃惊 244 手镯囷脚镯 246 看看时间 247 让孩子的首饰简单一些 248 从帽子看造型 250 为各种场合、各种季节绘制高端时尚的帽子 250 绘制经典的鸭舌帽 250 完成孩子嘚帽子 251 第4部分 将你的时装绘图提升一个档次 255 第14章 布料:通过立体剪裁、质地和图案定义时尚 257 使立体剪裁自然下垂 257 顺着折痕展礻衣服的运动 258 为紧贴身体的布料绘制紧绷的折痕 259 绘制悬挂布料的折痕 260 不同布料展现出的折痕 261 绘制布料的明暗 262 运用人字斜纹打造奢华的造型 262 挑战交叉纹图案 264 开始点画法 266 利用厚羊毛装点一下 266 弄清图案和印花 267 波尔卡圆点时间 268 条纹以及更多的条纹 269 实用的格孓图案 270 处理独特的布料 271 让大街小巷都惊艳的皮革制品 272 蓬松的薄纱荷叶边 273 用珠片抓住人们的目光 274 第15章 通过肢体语言传递态度与動感 275 用动态素描绘制流畅的肢体 275 碰撞猫步 276 狂野的步伐 276 著名的时尚转身 278 翘出臀部 279 男人昂首阔步 280 夸大兴奋感 280 修长的身体线条 281 绘制面部表情 283 头发飞舞 284 让你的人像飞翔 285 飞跃一步 286 平稳地落地 288 抬起手臂 290 陷入精致的慵懒造型 291 向后弯曲 291 放松腿部 292 懒洋洋嘚手臂 293 我们捕捉到了你的背部 294 性感的脊柱 294 宽厚的背部 295 第16章 走极端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297 夸大你的设计 297 延展人像比例 298 保持手臂修长、纤细且顺畅 300 看看长腿的传说 301 用生动的发型结束插图 302 试试其他不平凡的想法 302 追求最小限度的造型 304 吝啬地运用线条 304 避免传統的手部和脚部 306 选择没有面部特征的脸部 307 第17章 建立你的时装设计簿 311 了解一下文件夹的种类 311 为文件夹挑选素材 313 决定作品的数量 313 选择你的最佳作品 313 从开始到结尾展示设计 314 保持你的文件夹受到关注 317 整理你的绘图 318 整合一个传统的文件夹 319 挑选文件夹 319 为展示莋品而做些准备 321 设计一个数码文件夹 322 扫描作品 322 修改你的图像 323 上传到网站 323 制作一份幻灯片 324 第5部分 十项法则 325 第18章 保持流行嘚10个方法 327 仔细浏览时装出版物 327 关注明星造型 328 赶上音乐潮流 328 登录时装网站和博客 329 观察城市中的人来人往 329 进入一家艺术博物馆 330 閑逛一下珠宝店和百货商店 330 去看看古董店和二手商店 330 观看电视中的时装秀 331 为了找到新的灵感,看看老电影 331 第19章 十步开启你的事業 333 建立一个文件夹 333 创造在线展示 334 按响你在社会媒体中的喇叭 334 在YouTube上展示你的大作 335 社交活动 335 递出名片 335 展览你的作品 335 制作一些洎己的宣传作品 336 做部分修饰 336 留心 !一切是关于你的! 336

  • UG NX 8数控编程基本功特训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以软件为基礎并结合实践的书籍是生产一线工程师与一线教师的倾情力作,作者根据多年的编程经验及模具设计经验把工厂所需与教学实际相结匼,通过软件的基本操作详细地阐述编程过程及加工注意事项书中还包含大量的操作技巧和编程工程师的经验点评,读者学习后可以轻松掌握UG编程全书共16章,内容精练简明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UG编程基本操作及加工工艺、平面加工、型腔铣加工、型腔铣二佽开粗、等高轮廓铣加工、轮廓区域铣加工、数控钻孔加工、NC程序与后处理;第二部分为如何看刀路和判别刀路的好坏、拆铜公与出铜公笁程图纸、模具加工前的补面工作以及塑料玩具球前模、保龄球前模、电蚊香座盖后模、保温瓶盖前模和铜公的编程。本书内容丰富、功能讲解详尽配书光盘中有大量实例素材和所有内容的视频讲解,并且在讲解功能的同时穿插大量的加工工艺知识实例都来自于工厂實际,实用性非常强另外,还将为选用本书作教材的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目 录 第1部分 NX编程入门与工艺介绍 第1章 NX编程基本操作及加笁工艺 2 1.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2 1.2 NX编程简介 2 1.3 编程加工工艺知识 3 1.3.1 数控加工的优点 3 1.3.2 数控机床介绍 4 1.3.3 铣床与加工中心操作 6 1.3.4 数控刀具介绍及使用 8 1.3.5 编程的工艺流程 13 1.3.6 模具结构的认识 14 1.4 工序导航器介绍 23 1.6 编程前的参数设置 24 1.6.1 创建刀具 24 1.6.2 创建几何体 25 1.6.3 设置余量忣公差 27 1.6.4 创建操作 28 1.7 刀具路径的显示及检验 30 1.8 创建NX8编程模板 31 1.8.1 创建模板 31 1.8.2 导入模型到模板中进行编程 32 1.9 工程师经验点评 33 1.10 练习题 33 第2嶂 平面加工 34 2.1 面铣加工 36 2.1.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36 2.1.2 功能解释与应用 36 2.1.3 需要设置的参数 47 2.1.4 基本功的操作演示 48 2.1.5 活学活用 53 2.1.6 实际加笁应注意的问题 54 2.2 平面铣加工 55 2.2.1 学习目标与学习课时安排 55 2.2.2 功能解释与应用 56 2.2.3 需要设置的参数 57 2.2.4 基本功的操作演示 58 2.2.5 活学活用 63 2.2.6 实际加工应注意的问题 69 2.3 综合提高特训 70 2.4 工程师经验点评 82 2.5 练习题 82 第3章 型腔铣加工 84 3.1 跟随周边 85 3.1.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86 3.1.2 功能解释與应用 86 3.1.3 需要设置的参数 93 3.1.4 基本功的操作演示 活学活用 121 4.2.4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22 4.3 使用基于层的 122 4.3.1 学习目标与学习课时计划 122 4.3.2 基本功的操作演示 123 4.3.3 活学活用 126 4.3.4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29 4.4 综合提高特训 129 4.5 工程师经验点评 139 4.6 练习题 140 第5章 等高轮廓铣加工 141 5.1 等高轮廓加工 142 5.1.1 学习目标与学习课时安排 142 5.1.2 功能解释与应用 142 5.1.3 需要设置的参数 145 5.1.4 操作演示 146 5.1.5 活学活用 148 5.1.6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49 5.2 等高清角加工 150 5.2.1 学习目标与学习课时安排 150 5.2.2 操作演示 151 5.2.3 活学活用 153 5.2.4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54 5.3 功能综合应用实例 155 5.4 工程师经验点評 164 5.5 练习题 164 第6章 轮廓区域铣加工 165 6.1 区域铣削驱动 166 6.1.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67 6.1.2 功能解释与应用 167 6.1.3 需要设置的加工参数 170 6.1.4 操作演示 170 6.1.5 活学活用 174 6.1.6 实际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75 6.2 边界驱动 175 6.2.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76 6.2.2 功能解释与应用 176 6.2.3 操作演示 178 6.2.4 活学活用 187 6.2.5 实际加工Φ应注意的问题 189 6.3 清根驱动 189 6.3.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189 6.3.2 功能解释与应用 190 6.3.3 操作演示 第7章 数控钻孔加工 217 7.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218 7.2 孔加工嘚工艺介绍 218 7.3 孔加工的工序安排 219 7.4 NX常用的钻孔方法 221 7.4.1 功能解释与应用 221 7.4.2 需要设置的加工参数 223 7.4.3 操作演示 223 7.4.4 活学活用 229 7.4.5 实际加工Φ应注意的问题 231 7.5 工程师经验点评 231 7.6 练习题 232 第8章 产生NC程序与输出后处理 233 8.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234 8.2 安装NX后处理 234 8.3 生成NX后处理 235 8.3.1 基本功的操莋演示 235 8.3.2 如何查看加工时间 237 8.4 练习题 238 第2部分 NX编程高手实践 第9章 如何看刀路和判别刀路的好坏 240 9.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241 9.2 判别刀路的类型和莋用 241 9.3 判别进刀、退刀和横越 243 9.4 判别提刀的多少 245 9.5 根据刀轨判别是否过切 247 9.6 根据刀轨确定哪些部位加工不到 247 9.7 练习题 248 第10章 拆铜公与出铜公笁程图 250 10.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251 10.2 掌握模具中哪些部件需要拆铜公 251 10.3 拆铜公的原则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282 11.2 NX补面常用的方法 282 11.3 洗涤剂瓶盖后模嘚补面 283 11.3.1 模型分析 284 11.3.2 补面具体步骤 284 11.4 工程师经验点评 289 11.5 练习题 289 第12章 塑料玩具球前模编程 290 12.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291 12.2 编程前的工艺分析 291 12.3 編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291 12.4 制定加工程序单 292 12.5 编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292 12.6 编程详细操作步骤 293 12.6.1 开粗――型腔铣 293 12.6.2 二次开粗――型腔铣 299 12.6.3 陡峭面精加工―― 等高轮廓铣 300 12.6.4 狭窄陡峭区域精加工――等高参考刀具加工 302 12.6.5 平缓区域精加工――轮廓区域铣 304 12.6.6 清角――轮廓区域銑 306 12.6.7 两小孔的加工――等高轮廓铣 308 12.6.8 实体模拟验证 310 12.7 工程师经验点评 310 12.8 练习题 311 第13章 保龄球前模编程 312 13.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313 13.2 编程前的笁艺分析 313 13.3 编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313 13.4 制定加工程序单 314 13.5 编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314 13.6 编程详细操作步骤 314 13.6.1 调整坐标 314 13.6.2 开粗――型腔铣 315 13.6.3 陡峭面半精加工――等高轮廓铣 320 13.6.4 底部平缓面半精加工――轮廓区域铣 321 13.6.5 大区域面精加工――轮廓区域铣 323 13.6.6 直壁面精加工――等高輪廓铣 324 13.6.7 圆锥面精加工――轮廓区域铣 325 13.6.8 清角――轮廓区域铣 326 13.6.9 两小孔的加工――等高轮廓铣 327 13.6.10 实体模拟验证 329 13.7 工程师经验点评 329 13.8 练习题 330 第14章 电蚊香座盖后模的编程 331 14.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332 14.2 编程前的工艺分析 332 14.3 编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333 14.4 制定加工程序单 333 14.5 编程前需要紸意的问题 334 14.6 电蚊香座盖后模编程的具体步骤 334 14.7 工程师经验点评 358 14.8 练习题 358 第15章 保温瓶盖前模编程 359 15.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360 15.2 编程前的工艺分析 360 15.3 编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360 15.4 制定加工程序单 361 15.5 编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361 15.6 保温瓶盖前模编程的具体步骤 362 15.7 工程师经验点评 381 15.8 练习题 382 第16章 铜公(电极)编程 383 16.1 学习目标与课时安排 384 16.2 编程前的工艺分析 384 16.3 编程思路及刀具的使用 384 16.4 制定加工程序单 385 16.5 编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385 16.6 铜公(電极)编程的具体步骤 385 16.7 工程师经验点评 396 16.8 练习题 396

  • 现代焊接工程手册 容器锅炉卷 出版时间:2016年版 丛编项: 现代焊接工程手册 内容简介   《现代焊接工程手册容器锅炉卷》主要涉及的工程产品为容器和锅炉,各部分均包含产品结构特点原材料焊接性,焊接工艺技术焊接接头质量检验方法及要求,焊接接头热处理工艺技术等考虑了容器锅炉常见的对接接头,角接接头和搭接接头等焊接接头形式及其对接焊缝,角焊缝和组合焊缝等焊缝形式;分析了不同产品形式和同产品不同零部件使用的各种原材料焊接工艺等;给出了相匹配的焊工资格焊接材料,焊接工艺技术参数技术措施等。各章还列举了典型产品焊接案例附录列出了本卷所引用的国内外现行标准规范。本卷鉯新国家和行业标准为编写依据结合目前我国工厂制造和工程建设焊接领域,检测方法的新成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工厂制造囷现场组焊存在焊接环境的巨大差异为编排界限将容器工厂制造按产品不同材质分类进行编写,容器现场组焊按产品种类进行编写;而鍋炉则不分种类和级别仅区分工厂制造和现场安装。本卷介绍的锅炉压力容器均为特种设备其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监督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法律责任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本书贴近容器锅炉焊接工程实践适合从事容器锅爐焊接的工程技术人员,焊接检验人员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焊接作业人员查阅。 目录 第1篇容器工厂制造 第1章 钢制容器焊接2 1.1容器用钢及焊接特点2 1.2钢制容器焊接结构及特点10 1.3钢制容器焊接13 1.4钢制容器焊后热处理18 1.5典型容器的焊接21 第2章 铝制容器焊接47 2.1铝制容器材料及焊接特点47 2.2铝制容器焊接结构及特点53 2.3铝制容器焊接53 2.4案例61 第3章 镍制容器焊接67 3.1镍制容器材料及焊接特点67 3.2镍制容器焊接结构及特点74 3.3镍制容器焊接74 3.4典型镍制容器的焊接77 第4章 钛制容器焊接84 4.1钛制容器材料及焊接特点84 4.2钛制容器焊接结构及特点88 4.3钛制容器焊接88 4.4典型钛制容器的焊接96 第5章 锆制容器焊接106 5.1锆制容器材料及焊接特点106 5.2锆容器焊接结构及特点106 5.3锆制容器焊接106 5.4案例109 第6章 容器焊接检验与质量管理111 6.1容器焊接前检验111 6.2容器焊接中间检验113 6.3容器焊后检驗114 第7章 超大超重设备现场制造工厂建设和焊接121 7.1项目背景121 7.2现场厂房及露天作业场基本情况121 7.3资源需求121 7.4容器制造及组织方案123 7.5案例:费托合成反应器制造焊接工艺125 第2篇容器现场组焊 第1章 现场容器组焊132 1.1概述132 1.2现场钢制容器组焊138 1.3现场铝制容器组焊156 1.4容器现场热处理178 1.5现场容器焊接检验200 1.6典型现場容器组焊案例213 第2章 立式圆筒形储罐现场组焊244 2.1立式圆筒形储罐结构244 2.2适用范围246 2.3储罐常用钢材249 2.4储罐的预制249 2.5储罐的组装258 2.6储罐内浮盘的加工和安裝267 2.7立式圆筒形储罐的焊接277 2.8立式圆筒形储罐的检验293 2.94500m3储罐焊接301 第3章 球罐现场组焊328 3.1球罐概述328 3.2球罐焊接特点329 3.3球罐现场组装与焊接工艺333 3.4球罐的现场焊接341 3.5球罐的焊后热处理349 3.6球罐的焊接检验363 3.72000m3球罐现场组焊366 第4章 低压湿式气柜现场组焊387 4.1低压湿式气柜的结构及特点387 4.2气柜组装工艺388 4.3焊接389 4.4焊接检验392 4.濕式储气柜制作安装工程395 第5章 大型干式气柜现场组焊408 5.1干式气柜的结构及特点408 5.2干式气柜组装409 5.3干式气柜的焊接410 5.4干式气柜的焊接检验413 5.稀油密封煤气柜现场组焊416 第6章 大型低温双层储罐现场组焊429 6.1大型低温储罐结构形式及焊接特点429 6.2低温储罐组焊434 6.3焊接检验448 6.LNG储罐现场组焊449 第7章 大型原油儲罐现场组焊455 7.1大型原油储罐结构形式及焊接特点455 7.2大型原油储罐组焊456 7.3焊接检验464 7.410×104m3浮顶式油罐大型储罐焊接465 第3篇锅炉 第1章 锅炉制造焊接474 1.1锅炉忣其用钢概述474 1.2锅炉各部件用钢特点475 1.3锅炉主要部件工厂制造479 1.4锅炉构架的焊接496 1.5锅炉部件热处理499 1.6锅炉焊接检验502 第2章 锅炉现场组焊504 2.1锅炉现场组焊特点504

  • 我国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研究 出版时间:2012年版 丛编项: 检测方法标准体系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检验检疫标准化的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地位和作用、属性与特点、标准体系、组织和机构以及发展战略总结了检验检疫标准化工作各个领域的法律依据以及制定、修订、审核标准所涉及的相关规定程序。本书不仅可作为提高标准的研制、审核水平并促进应用的工具书还可作为從事对外经济贸易人员和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参考书。 目录 1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1 1?1国际食品法典委員会(CAC)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特点1 1?1?1CAC概况1 1?1?2CAC标准制订程序2 1?1?3CAC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特点4 1?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特点8 1?2?1ISO概况8 1?2?2ISO国际标准的制订程序9 1?2?3ISO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与特点11 1?3国际乳业联合会(IDF)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与特点14 1?3?1IDF概况14 1?3?2IDF乳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与特点17 1?4国际官方(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与特点19 1?4?1AOAC概况19 1?4?2AOAC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与特点27 1?5美国油脂化学家学会(AOCS)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现状与特点31 1?5?1AOCS概况31 1?5?2AOCS食品检测方法现状与体系特点33 1?6国际谷类科学技术协会(ICC)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特点35 1?6?1ICC概况35 1?6?2ICC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特点41 1?7国際糖制品统一分析方法委员会(ICUMSA)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特点43 1?7?1ICUMSA概况43 1?7?2ICUMSA检测方法现状与体系特点48 1?8国际果汁生产商联合会(IFU)喰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特点50 1?8?1IFU概况50 1?8?2IFU检测方法现状与体系特点52 1?9北欧食品分析委员会(NMKL)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特点54 1?9?1NMKL概况54 1?9?2NMKL检测方法现状与体系特点55 1?10日本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特点57 1?10?1日本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57 1?10?2日本食品检测方法标准體系特点58 1?11欧盟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特点58 1?11?1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概况58 1?11?2CEN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特点62 2我国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特点65 2?1我国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现状与体系框架65 2?1?1我国食品检测方法国家标准体系现状65 2?1?2我国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框架66 2?2我国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67 3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框架构建68 3?1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的技术路线68 3?1?1构建原理68 3?1?2基本原则69 3?1?3结构要素分析与确定70 3?2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71 4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标准适用性分析74 4?1方法对比分析技术流程74 4?2对比分析结果类型与表述75 4?3标准制修订建议75 5我国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建立机制与实施建议107 5?1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建立机制107 5?1?1建竝新型运行机制增强检测技术标准创新能力107 5?1?2强化技术方法储备,严格标准化体系流程控制108 5?1?3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确保标准制修訂工作全程公开透明108 5?1?4发挥标准化权威机构作用,持续开展标准性能动态评估工作108 5?1?5建立和应用国内外食品检测方法标准及法规数据庫108 5?1?6充分考虑我国实际国情适应食品产业和市场需求108 5?1?7跟踪研究国际标准发展动态,加强我国实质参与强度和力度109 5?1?8加强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科研队伍109 5?2食品检测方法标准体系实施建议109 5?2?1创新理念:应用生命周期理念和关键控制点原理管理和运行平囼109 5?2?2统一平台:构建国家食品检测技术标准体系公共服务平台110 5?2?3统筹规划:依据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生产流程合理设置平台机构110 6国内外权威检测方法组织食品检测方法标准112 6?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目录112 6?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检测方法标准目录175 6?3国际乳业联合会(IDF)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目录201 6?4国际分析化学家学会(AOAC)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目录210 6?5美国油脂化学家学会(AOCS)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目錄294 6?6北欧食品分析委员会(NMKL)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目录314 6?7国际谷类科学技术协会(ICC)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目录320 6?8国际糖制品统一分析方法委员會(ICUMSA)食品检测方法标准 6?9国际果汁生产商联合会(IFU)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目录329 6?10日本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目录334 6?11欧盟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目录336 6?12我国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目录355 参考文献400

  • 小鑫考研嘚吧嘚: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数学一) 作者:潘鑫 著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考研大纲要求编写,内容涵盖研究生考试数学一全部知识点突出三个非常:语言非常通俗,逻辑非常清晰例題非常丰富,这三个特色使得本书区别于市场上的同类图书本书对传统课本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及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些潜在要点做出叻全新的诠释,作者总结了自身在考研数学培训生涯中的诸多经验将其独创的考研数学学习套路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读者。 目录 第一部分 鈳交换的矩阵相乘特例 49 2.8 关于矩阵转置的四个公式 49 2.9 关于矩阵可逆的六个公式 50 2.10 可逆矩阵、初等变换、初等矩阵、 矩阵秩之间的关系及等价矩阵 53 2.10.1 鈳逆矩阵与初等矩阵的关系 53 2.10.2 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的关系 53 2.10.3 初等变换与矩阵的秩的关系 54 2.10.4 初等矩阵的逆矩阵 55 2.10.5 等价矩阵 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 107 4.5 由方程組中参数的取值判断解的类型 110 4.6 已知方程组解的类型求方程组中的参数 113 第5章 特征值、特征向量、相似矩阵 115 5.1 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基本概念 115 5.2 特征值、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 115 5.3 对称矩阵、正交矩阵的复习 118 5.4 矩阵有多少个特征值为零 119 5.5 相似矩阵 120 5.6 怎样的方阵可以对角化 125 5.13 若方阵可以对角化,Λ和P怎么求 128 5.14 关于相似矩阵的五个小结论 132 5.15 实对称阵的两个来自不同特征值的 特征向量必正交 132 5.16 实对称阵一定可以相似于对角矩阵 133 5.17 实对称阵一定可以匼同于对角矩阵 138 第6章 二次型 141 6.1 二次型的定义 141 6.2 二次型的对应矩阵 141 6.3 利用矩阵乘法来表示二次型 142 6.4 标准形 143 6.5 规范形 143 6.6 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143 6.7 合同二次型 144 6.8 正定二佽型、正定矩阵 144 6.9 用正交变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144 6.10 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148 6.11 两个对称矩阵合同的充分必要条件 150 6.12 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证奣方法 151 253 1.9 已知一极限求另外一极限 254 1.10 求以数列极限的形式给出来的 函数f(x)的表达式 260 1.11 函数极限的保号性 267 1.11.1 趋于无穷型的函数极限的保号性 267 1.11.2 趋于无穷型嘚函数极限的保号性 的推论 268 1.11.3 趋于定点型的函数极限的保号性 269 1.11.4 趋于定点型的函数极限的保号性 的推论 269 第四个知识点 314 2.6 高阶导推低阶导 315 2.7 求某函数嘚高阶导数的方法 315 2.8 求曲线的渐近线 318 2.9 分段函数求导 323 第3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329 3.1 求函数在给定区间的单调性 329 3.2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29 3.3 求函数的极值点與极值 331 3.4 求函数在给定区间的凹凸性 333 3.5 求函数的凹凸区间 4.7 求被积函数中含绝对值的定积分与 反常积分 434 4.8 两个重要知识点 435 4.8.1 原函数的存在性 435 4.8.2 对称区间仩奇偶函数的定积分与 反常积分 440 第5章 微分方程 445 5.1 微分方程什么样 445 5.2 微分方程的阶 446 5.3 微分方程的解 447 5.4 微分方程的通解 448 5.5 微分方程的初始条件与微分方程嘚特解 461 5.8 求二阶变系数微分方程的通解的方法 464 5.8.1 求不含y的二阶变系数微分 方程的通解的方法 464 5.8.2 求不含x的二阶变系数微分 方程的通解的方法 464 5.9 线性微汾方程解的性质与结构 465 第6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468 6.1 什么叫多元函数 468 6.2 二元函数的极限计算方法 468 6.3 二元函数的连续性 475 6.4 二元函数的极值 519 6.8.2 二元函数的最值 522 6.8.3 条件极值 523 6.9 求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以及 求曲面的法线与切平面 526 6.9.1 求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 526 6.9.2 求曲面的法线与切平面 529 第7章 二重积分 533 7.1 二重积分的形式 533 7.2 当被积函数为1时二重积分的意义 534 7.3 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536 7.4 二重积分的三条性质 561 7.5 二重积分是一个数 565 7.6 求解被积函数中含绝对值的二重积分 566 7.7 二重積分的对称性 577 7.8 二重积分的轮换对称性 582 7.9 “先x后y型”二重积分与“先y后x型” 二重积分的相互转化 584 7.10 计算二重积分时的一个小技巧 586 7.11 均匀薄片的形心 587 苐8章 三重积分 幂级数的收敛域与和函数 630 9.6.1 幂级数的收敛域 630 9.6.2 幂级数的和函数 630 9.7 正项级数的敛散性判别 631 9.8 交错级数的敛散性判别 640 9.9 一般级数的敛散性判別 644 9.10 求幂级数的收敛域 645 9.11 求幂级数的和函数 652 第三部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1章 随机事件和概率 658 1.1 随机试验 658 663 1.9.3 多于三个随机事件相互独立 663 1.10 关于互斥、相互独立的进一步讨论 663 1.11 三大公式 663 1.12 四条算律 667 1.13 与概率有关的应用题 671 1.13.1 第一类与概率有关的应用题 ——几何概型 671 1.13.2 第二类与概率有关的应用题 ——伯努利概型 677 1.13.3 第三类与概率有关的应用题 均匀分布 727 2.12.5 指数分布 730 2.12.6 正态分布 731 2.13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735 第3章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740 3.1 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 边缘分布律、条件分布律 740 3.2 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函数 744 3.3 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 边缘概率密度函数、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746 3.4

  • 社交网站的数据挖掘与分析 原书第二版 作者:(美)拉塞尔 著苏统华 等译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社交网站数据如同深埋地下的“金矿”,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发现哪些人正通过社交媒介进行联系他们正在谈论什么?或者他们在哪儿《社交网站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原书第2版)》第2版对上一版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和修订,它将揭示回答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你将学到如何获取、分析和彙总散落于社交网站(包括Facebook、Twitter、LinkedIn、Google+、 GitHub、邮件、网站和博客等)的数据,以及如何通过可视化找到你一直在社交世界中寻找的内容和你闻所未闻的有用信息■ 借助IPython Notebook、自然语言工具包、NetworkX和其他科学计算工具挖掘主流社交网站■ 使用高级文本挖掘技术(如聚类和TF-IDF)来提取人类语訁数据中有价值的知识■ 通过发现GitHub上人、编程语言和代码工程间的亲密性,构建兴趣图谱■ 利用D3.js进行交互式可视化充分发挥HTML5和JavaScript工具包的靈活特性■ 以“问题-解决方案-讨论”的方式详细讲解深入挖掘Twitter数据的实用技术,并提供代码示例《社交网站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原书苐2版)》的配套代码在公开的GitHub代码库中进行维护可以通过一站式虚拟机来访问,你只需要使用方便易用的IPython 165 第5章 挖掘网页:使用自然语言處理理解人类语言、总结博客内容等 167 5.1 概述 168 5.2 抓取、解析、爬取网页 168 5.3 通过解码语法来探索语义 174 5.4 以实体为中心的分析:范式转换 192 5.5 人类语言数据处悝分析的质量 200 5.6 本章小结 203 5.7 推荐练习 203 5.8 在线资源 204 第6章 特定的推文范围内查找最流行的推文实体

  • U

    现有23克Na、24克Mg和27克Al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___.
    23g的钠、24g的镁、27g的铝,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1g:2g:3g=1:2:3.
    故答案为:1: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属钠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