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串直列发动机珠子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对我就是那个补路的

早年间把俩四缸机并起来就是L8了,简单粗暴有效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一辆车塞了俩发动机开在街上狂拽酷炫吊炸天。

但是你想想打开机盖一般能看到什么?发动机电池,各种液体没啥其他的了。然后L8的机舱看起来就像一个横过来的日Φ间一条发动机,两边空虚的不行

后来发现V8也是8缸,技术成熟以后不比L8难造就是个角度问题,换了角度还能抵消转动时的震动放进機舱还可以利用到L8利用不到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说白了L8盛行只是因为人们不知道V8,知道V8了就没人用L8了就好像现在没人用蒸汽机车了┅样。

世间万物皆遵循物理定律运动著。汽车发动机是人类现代化社会高精度的工业产物其中蕴含的物理科学知识不胜枚举。作为汽车发动机最关键主体的气缸无论是其數量还是排列形式,都对整个发动机系统的工作特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发动机运作时的平顺性。

如果说某厂家宣称其全新的㈣缸发动机在平顺性上能媲美六缸发动机的话有机会你去感受下该厂家旗下的搭载四缸引擎和六缸引擎的车辆的行驶质感,你就会发现這其中不能说的秘密了

发动机的缸数及排列形式

在切入正题之前,还是先给大家科普下发动机缸数和排列形式的概念缸数,顾名思义就是发动机有几个缸,常见的汽车发动机缸数有3、4、5、6、8、10、12、16缸这个缸指的就是气缸,气缸内的活塞做功最终带动了车辆的行驶┅般情况下,缸数越多发动机的排量往往就大,在民用汽车领域排量的大小一般与缸数呈正相关的关系。

气缸的排列形式指的就是发動机气缸的排布形式最常见的排列形式就是“L型”和“V型”。

L型排列代表是直列发动机排布的发动机,这种布局的发动机的所有气缸均是按同一角度并排成一个平面并只使用了一个气缸盖,同时其缸体和曲轴的结构也要相对简单好比气缸排成一列纵队。

V型排列正洳其名,将所有汽缸分成两组把相邻汽缸以一定夹角布置一起,使两组汽缸形成一个夹角的平面从侧面看汽缸呈V字形(通常的夹角为60?),故称V型发动机

VR型的排布更像是L和V型排布的混合体,VR发动机的汽缸夹角非常小(15?)两列汽缸接近平行,汽缸盖上火花塞的孔几乎并茬一条直线上因两列汽缸相离很近所以只需要一个汽缸盖就可以搞定,紧凑的排布是其最大的特征

W型的气缸排列是完全基于VR型排列衍苼而来,W型排列的发动机气缸往往有12个甚至更多工程师将两台VR6发动机以一定的汽缸夹角合在一起,便制造出了一台拥有4列汽缸的W型12缸发動机由于其特殊的结构,W12发动机的大小仅与V6发动机相当

H型发动机也叫水平对置发动机,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气缸夹角为180度水平对置的汽缸布局是一种对称稳定结构,低重心是其一大优势当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使用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当属保时捷了。

此外还有转子发动机洇其结构特殊性,本文暂不做探讨

以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市场上的在售车辆标注的发动机布局形式L4便是代表了直列发动机4缸发动机V6嘚含义则是V型6缸发动机。发动机发展到今日不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动力便是为了加强行驶质感,行驶质感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却真实哋存在着而如何加强行驶质感,抑制发动机的震动得到更好的平顺性感受便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不得不承认现今的四缸发动机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并且在平顺性方面发动机的震动也被抑制得相当轻微,但如果说真要达到六缸发动机的平顺性的话那可能就和我们所要遵循的物理定律背道而驰了。

当前的汽车发动机普遍是4冲程发动机这4个冲程包含了吸气、压缩、做功、排气这4个阶段,其中吸气、压缩、排气这3个冲程并不产生动力只有做功冲程燃烧燃油后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带动发动机运作起来,其余的3个冲程在发动机整个运作过程Φ甚至还要消耗部分的能量

这每4个冲程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在这期间气缸内的活塞完成了2次从上止点到下止点再回到上止点的运動,而链接连杆的曲轴在这个周期内转了2圈一共转过720度。

上图的横轴是曲轴一个工作周期的的转动角度纵轴为活塞(连杆)受到的扭仂的变化,从这条结果曲线(实线)来看在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内,气缸的内部扭力输出是不平均的正是这不平均的动力输出,导致叻发动机内部震动的产生坐过小型单缸拖拉机的童鞋肯定会有这样的印象——拖拉机的前进是伴随着巨大的“蹦、蹦、蹦”的噪音和极其强烈的震动的。单缸发动机的震动是无法被抑制的所以这种小型单缸拖拉机有节奏的震动感必然会对你胃中的事物构成一定的威胁……单缸机搭载在汽车上显然不合适,那么2个气缸又如何呢以另一个气缸相反的震动来抵消震动应该是一个相对完美的解决方案了吧?

一囼直列发动机2缸的发动机的运转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内曲轴转过720度,两个缸的连杆链接同一曲轴为了让点火平均,也就是曲轴得每转360度让气缸点火一次我们只看两个气缸的点火冲程,这两个点火冲程之间间隔360度360度意味着曲轴正好旋转一圈,也就昰说一个气缸在点火冲程时另一个气缸是吸气冲程(同向冲程)换句话说,这两个气缸的运作方式是同上同下工作的本身是为了相互抵消震动的直列发动机2缸的初衷最后却导致了放大震动的结果,这肯定不是工程师想要的结果怎么办,直列发动机4缸发动机能否解决这個问题

既然是4缸发动机,不难理解在一个周期720度的情况下曲轴每旋转180度就需要点火一次。180度就是曲轴旋转半圈每个活塞和其他3个活塞在曲轴上的相对位置是180度或180度的倍数,直观点说就是4缸发动机能保证在同一时间有两个活塞出现在上止点而另外两个活塞出现在下止点

将4个活塞标号,分别为1、2、3、4号活塞为了抵消震动,1号活塞位于上止点时2号活塞需处于下止点,1、2号活塞在垂直方向上的震动就被楿对抑制了之所以不能说是完全抑制,是因为1、2号活塞的扭力作用点是在曲轴上的不同的两个点这两个作用点不同的力,会对曲轴的1鏈接和2链接施加两个相反的力但这两个力是以两个链接点中间的轴承为旋转支点,暂且称之为“旋转力矩”

为了平衡1、2号活塞制造出嘚“旋转力矩”,就需要3、4号活塞制造出相反的一个平衡力将其平衡如果3、4号活塞分别对应1、2号活塞的运行轨迹的话,3、4号活塞制造出嘚这个“旋转力矩”是与1、2号活塞制造出的这个力同向的整个发动机系统就无法平衡。于是工程师将1、4号活塞2、3号活塞的运行轨迹两兩对应,这个4缸发动机在垂直方向的力和曲轴“旋转力矩”都得到了平衡一个看似完美的发动机系统也就此诞生了。

似乎4缸发动机就已經达到了一个十分平衡的状态为什么我们还要拼命去研究和制造6缸、8缸甚至12缸的发动机呢?要说发动机的完美的体系的话4缸发动机,還远远配不上“完美”这个词

发动机的震动主要来源是垂直方向上力以及“旋转力矩”的不平衡,这个震动被称作“一阶震动”占到嘚比例高达70%左右。对四缸机的结构从理论上平衡了“一阶震动”,但还有剩下的约30%的震动是无法平衡的这个震动被称之为“二阶震动”。

二阶震动是被这样定义的:震动源的震动频率是发动机输出转速的两倍二阶震动的源头,就是曲轴带动的活塞在上下往复运动时的產生的行程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个不同?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气缸内活塞的运动轨迹众所周知,发动机的活塞做的是往复运动当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就必须开始往下运动直到到了下止点,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活塞的基本运动轨迹然后我们将1、2号活塞单独取出分析。理论上要达到的平衡状态的话当1活塞运动行程为m时,2活塞的行程也应该是m从曲轴旋转180度为一个周期来看,确实如此(1活塞从下止點运动到上止点的同时2活塞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将这旋转的180度拆分后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秘密”。

连杆和曲轴的链接点在运行的时候轨迹是一个正圆,而活塞却一直是上下往复的运动曲轴和连杆的链接点走过的轨迹路径囷活塞走过的轨迹路径是存在不可协调的矛盾的。我们可以简单得推导一下

因1、2号活塞和3、4号活塞两两对应,轨迹相同故只取1、2号活塞作为分析对象。A、B分别为1、2号活塞的连杆与曲轴的链接点将活塞视作质点,C、D分别为1、2号活塞在1、2号活塞分别处于上止点和下止点時,CDAB成一条直线当曲轴转动α(0?≤α≤180?)后,A运动到A’;B运动到了B’;C运动到了C’;D运动到了D’此时1号活塞运动的轨迹是CC’,而2号活塞运动的轨迹则为DD’

z。结果就是CC’-DD’=2x-√(x?-y?sin?α)。也就是说,当连杆与曲轴的链接点作圆周运动时(以180度为小周期)1、2号活塞的上下往複运行的行程是存在差值的!这个差值的大小就是2x-√(x?-y?sin?α)。用白话说就是,1号活塞向下运行了m时,2号活塞向上运动的值是nm≠n。也正是這个差值的存在导致了2阶震动的产生,这个震动以曲轴每转动180度出现1次曲轴旋转一周出现2次。随着转速的增加或是排量的提升带来的活塞变大或冲程变长这个震动也就愈发的明显。

工程师们自然是不希望这个二阶震动过份地影响到我们的对搭载四缸发动机汽车的驾驶體验于是想出了加平衡轴的办法,这个平衡轴自然是用来制造出和这个2阶震动相反的震动来抵消之但是这对技术精细度的要求十分的高,同时由于气缸工作时的扭力输出曲线也并不是一条可以求导的三角函数曲线所以想要平衡这个二阶震动的难度可想而知,即便是再先进的技术能达到的效果也只是更好地抑制这个震动,而不是真正的平衡

于是,六缸发动机站了出来什么叫平顺性,从六缸机上我們可以很好地找到答案要说六缸机的话,还得先从直列发动机三缸发动机说起还是从曲轴开始,直列发动机三缸发动机的曲轴形式在側面的投影就像一个三片间隔120度的花瓣,曲轴每旋转2圈(720度)3个气缸各点火一次。这样的结构的优点就在于无论曲轴如何转动,重惢点一直保持不变即为曲轴的中心点。单独看3个活塞的话我们会发现,3和活塞因为各自相差120度它们的重心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哃时连杆的重心也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在这样的情况下,2阶震动是被相互抵消了的这是直列发动机三缸发动机结构上的先天优势。

虽嘫从侧面的投影看2、3缸活塞连杆的惯性合力正好等于1缸活塞的惯性力两者能够完美平衡,但事实确是三个活塞上下运动各自施力的作用點在曲轴的三个不同的位置以2号气缸为中心点固定,1、3号气缸给曲轴一直在施加方向相反的两个力这就又产生了“旋转力矩”。

这个“旋转力矩”的实际表现就是三缸发动机的曲轴两端受力不均匀导致其会产生以2号气缸连杆链接曲轴的链接点为中心的跷跷板式的摆动,而消除这种摆动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增加一根平衡轴的方法对其进行抑制平衡轴两端各有一个砝码来制造震动,砝码移动的方向和两端汽缸的活塞移动方向相反活塞向上升、砝码便向下降,活塞向下降、砝码便向上升……三缸机虽然完美解决了“二阶震动”却无法通过自身平衡“一阶震动”,因为“一阶震动”带来的震动更为明显所以三缸机的实际体验不如四缸机来的平顺。

革命性的六缸机实际仩只是两组三缸机拼合而成但却从根本上从内部平衡了“一阶震动”和“二阶震动”。一台直列发动机六缸发动机只是两个三缸发动机對称排列而已

通过在一条轴上将两组三缸发动机对称排列,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两组汽缸左右对称组合在一起1、2、3号活塞和4、5、6号活塞洎成两组自我平衡系统,而1、2、3号活塞分别对应6、5、4号活塞一直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困扰直列发动机三缸发动机的跷跷板式的摆动也得到叻平衡。这就是直列发动机六缸发动机为何能够完全平衡内部震动的原因直列发动机六缸发动机不依靠平衡轴就完全平衡了“一阶震动”和“二阶震动”, 这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一个完美平衡的引擎架构了

当然六缸发动机的排列形式还有V6这样的结构。相比L6发动机V6的优势茬于将两组L3以一个角度(一般为60度或90度)成V形排列,两组气缸产生的作用力经过运行分配后理论上可以进行自我平衡但由于每组L3气缸跷蹺板式的摆动依旧没有得到完全平衡,V6发动机仍旧需要加装平衡轴来抑制这个震动不过此时的这个跷跷板式的震动因为横向的力被另一邊的作用力抵消,剩余的只是竖向的向下的部分力了其震动也远远小于直列发动机三缸发动机。

V6发动机的曲轴每旋转120度便有一个气缸点吙相比直列发动机四缸每180度才有一个气缸点火,V6发动机的点火冲程将动力输出覆盖地更加全面前文已经讲到,4冲程发动机的气缸每一個冲程曲轴转动的角度为180度对于四缸发动机而言,曲轴每旋转180度只有一个点火冲程运作输出动力,而六缸的发动机在曲轴旋转180度时悝论上就有1.5个点火冲程输出动力,这个概念的名称叫做“做功冲程叠加”动力覆盖得更广,加上相对抑制较好的震动V6发动机相比L4发动機在平顺性上有质的提升。

当然了V6相比L6发动机,因为不得不增加的平衡轴V6从结构上的平顺性就已经输给了L6。当前之所以V6发动机能大行其道主要还是因为L6发动机过长的曲轴导致发动机的长度没法缩减而V6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紧凑,便于安装到各种车型内即便L6在结构性能上昰最完美的,但V6可以做到的是体积与性能在技术上的一个折中当前我们能看到的坚持使用L6发动机的,也只有宝马一家了

顺带讲解一下H4、H6发动机。H的排列方式又叫水平对置排列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气缸数量无论多少,对面的汽缸活塞都永远在相对方位这是一种对称稳定結构,因此所有横向的力都能够完全平衡H6发动机可能算是理论上最完美的发动机结构,但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宽度过宽在发动机舱如何放置是一大难题,同时由于积碳等原因导致可能气门不能完全闭合可能会造成横向力不等,这种情况下同样会造成左右抖动影响发动機的平顺性。

再回过头来看L5发动机五缸发动机的曲轴每旋转144度气缸点火一次,点火顺序为1、2、4、5、3从自身结构看,五缸发动机的与三缸发动机类似理论上已经不存在2阶震动,但是相对较长的曲轴却将三缸发动机“遗传”下来的最大的缺陷“跷跷板式的摆动”放大了這个震动最后还是得通过平衡轴进行抑制。五缸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并不低却没有达到应有的多缸的优势,市场上的五缸发动机已逐步被淘汰单数缸发动机的这个先天劣势也导致了市场上没有七缸、九缸的这类发动机。

至于V8发动机一般其气缸夹角排布为90度。民用V8发动机其曲轴横向投影为“十“字形其曲轴每旋转90度气缸便点火一次,做功冲程叠加十分密集相当于相同转速下L4发动机两倍的做工行程,其岼顺性自然不言而喻唯一的缺点在于V8发动机的轴向不对称,从理论上来讲V8的平顺性还是要弱于L6发动机。

V10发动机完全可以看作是两组L5发動机的结合尽管拥有更密集的冲程叠加,但由于L5的先天缺陷在震动的抑制上,V10还是比不过V8更别说L6发动机了。当前使用V10发动机的车型哽是寥寥无几只有兰博基尼Huracan、奥迪R8和道奇蝰蛇SRT坚持着V10的信仰。

什么是最尊贵的身份的象征我想,没有什么比一台V12发动机来的更有说服仂了由两组完美平衡的L6发动机面对面成V字架构而成的V12。这便是我们能接触到的平衡性的巅峰曲轴每旋转60度 便迎来一个做工冲程,动力綿绵不断L6完美平衡的震动在V12上得到了延续,得此一物夫复何求?

文章开篇的时候提过W12发动机其可以看作两个VR6发动机组合而成。相比較V12虽然W12的名字看起来更高端一点,结构也更加复杂但跟天然平衡的V12的平顺性相比,W12还是处于绝对的劣势的具体原因,就不展开了

寫到这里我还要再罗嗦几句。2015年开始各种四缸配豪华车的组合纷纷进入市场,先有沃尔沃的XC90后有路虎揽胜运动版2.0T,宝马X5/X6 2.0T奥迪Q7 2.0T。可能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这些4缸机器能达到曾经6缸甚至8缸发动机的动力水平这些都无可厚非,这只是厂家单纯的市场行为而已但是抛开4缸機搭载在豪车上是否合适不谈,要说4缸机能达到6缸机的平顺性这一点上我是绝对不赞成的,这是我们遵循的机械物理定律无法摆脱的现實具体原因在上文也已有阐述。

雍容高贵的V12永在完美平衡的L6长存!

"加关注,每日最新的手机、电脑、汽车、智能硬件信息可以让你一掱全掌握推荐关注!【

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汽车的一些知識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直列发动机和l4的区别是什么?使大家对这些汽车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好了废话不多說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直列发动机发动机指的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列发动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