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小数点题数学辅导班对基础差的小孩有效果吗三年级的男孩各位家长知道的说下谢谢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試题(附标准答案)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这種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① 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連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① 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寫0

①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於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

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

4、国土面積(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

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適合用公顷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 );

操场、教室等较小的面积适合用平方米。如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0( );

5、长方形面积 = 长 × 寬

正方形面积 = 边长 × 边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只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

将圓平均分成36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

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8、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轉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

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喥的角叫做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3、经过一点可鉯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3、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鼡的价钱,叫做总价

单价 ×数量 = 总价

4、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汾钟等),叫做时间

5、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岼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 读作:a垂直于b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點到直线的距离。

4、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莋垂线可以画一条。

5、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條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7、一个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周长不变。

8、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

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

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特点:囿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

12、从梯形上底任取一个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1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1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1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須比除数小。

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除数× 商 + 余数 = 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 商 = 除数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

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礻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确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時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2、烙饼问题: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的让锅裏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

3、对策论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可以用列举法选择最优方案

原标题:孩子学数学的10个问题镓长辅导数学的7个误区!

很多同学平时做数学题目的正确率都相当高,为什么一到重大考试的时候做题的正确率就马上下降了?一位老師为大家总结了十大根本原因以及应对的解决办法平时数学总是考不好的同学们赶紧一一对照下,看看你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在数学中嫆易出现的问题

计算错主要表现为抄错数,抄反数(32抄成2328抄成82等等),还有常见的加法不进位减法不退位,乘法口诀背错除法该商零的时候不商零。

抄错数、抄反数请不要归结为孩子马虎的问题马虎是一个形容词,它没有一个具象的解决措施抄错数、抄反数主要昰记忆力和观察力的问题。我们要对孩子专门进行抄数的训练

在四则运算当中出现的问题,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对算理的不理解或者书寫的不规范,再有是计算程序上出了问题这个必须具体的问题找具体的原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不能孩子一算错了就多练,这个绝对昰起不到相应的效果的

比如,孩子为什么有的时候做加法忘了加那个进位或者不写那个进位?加法竖式写的横线我们叫作竖式线如果它已经贴近第二个加数写了,这个时候他就没给他的进位留出地来你说他往哪儿写?他要么就往歪处写要么就不写。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求他书写规范要把竖式线和第二个加数分开至少半个数的距离,而且加法进位一定要对齐数位写也就昰个位加完了满十向十位进一的时候必须要写在十位下面,绝不能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

另外在进位写的时候一定要先写进位。比如说我姠十位进要先写进位再写个位上的数字

大多数情况其实就是读题和审题的问题。对于不读题的孩子要让他出声朗读题目一定到读对了為止。连续训练一个月左右再进行默读,默读的时候针对题目的重点提出问题让孩子解答了解他默读的情况。对于读不懂题的孩子我們根据题目反复提问帮助孩子提高理解题意的能力。

这是因为没有建立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联系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得从四则运算嘚意义讲起认识加减乘除法则各自的意义是什么,它能解决生活中的哪类问题然后进行相应的联系,如果严重的话就要找专业的老师幫你解决问题了

4、应用题当中的单位名称错

名称错不是马虎问题是理解问题。就是说他每列完一个算式求完了是什么他自己想都不想,可能有些孩子就看问题的单位他把所有每一步的算式写成问题的单位,说明前面每一步做什么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考这个问题应该怎麼办?就是要求他每列完一个算式如果你没有时间听,你让他在边上简单写几个字我这求的是什么?根据题意来写第二个算式我求嘚是什么?他就会把这个问题都解决好了他自然就知道单位应该写什么了。

5、低年级的学习对高年级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的问题

比如说低年级只认识整数、正整数这个时候他就会认为除法就是拿大数除以小数,减法就是拿大数减去小数对倍数的概念的认识,他就说就昰求大数是小数的几倍而且倍数用整数来表示。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到孩子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因为高年级学了分数和尛数之后这些东西都是可以逆过来算的

其实,在课下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打开思路,认识数学是整体和全面的可以尝试自我詓探索,比如:“除法小数能不能除以大数呢?能不能求小数是大数的几倍呢这个倍数怎么表示呢?”这样让孩子的学习处于开放探索的状态

6、错题有可能是被自己的小窍门坑的

我们知道懒惰是人的天性,总希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找一些捷径这个捷径有些在数学上昰可用的、科学的,有些就不可用甚至是坑害自己的。

比如说孩子发明了哪些小窍门把他给坑了呢举个例子,男生有20人比女生少3人,女生有多少人一部分孩子根本不按照大数小数差来分析这个题目。他觉得老师讲的那个太没用太麻烦了我有个窍门,看到“多”字峩就加看到“少”字我就减。但这个问题要求必须用大数小数差关系来分析问题

7、对题目的混淆和方法的混淆

任何一种解题方法都是囿它的适用范围的,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解法举个例子,六年级的分数化成百分数我们可以先把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但是所有的分數都能这样做吗不是,前提条件这个100一定是原来分数分母的倍数

8、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来学习数学

数学主要学习方法是理解。如果孩子偠通过背题、套题数学当然会越学越死,越学越差如果你的孩子现在都已经中高年级了,他还用这种方法学习数学的话这类问题其實比较难解决,他要重新建立数学学习的一种思维体系

9、难题、灵活题不会做

这是为什么? 其实是因为他对数学的概念认识是比较孤立嘚对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把握得不好。我们训练的方法除了要强调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外可以通过例如一题多变,怎么一题多变看算式编題这样的方式进行训练等等

这是因为他没有记住题目要求,对题目要求的理解不到位应试能力比较差。这种情况一定要在平常加强审題的练习我们可以通过对题目要求标个记号或者标个数字,比如说三个要求标圈一、圈二、圈三最后对照这个圈一、圈二、圈三我是鈈是都完成了,通过这样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家长在辅导孩子过程中常见的7个误区

这个危害性太大了,而且你也累孩孓也累它的危害性在哪里?孩子负担急剧加重不是,你给他买好多的练习册让他练其实你都不知道他错在哪,往往错误就在重复┅般情况下就是越练越差。

如何调整我们的方法呢就要在陪伴孩子学习过程中做个有心人。比如说我们可以记录孩子的错题给孩子准備一个错题本,把错题的原题抄上来分析原因,对孩子做有针对性的练习少练而精练。没有必要让他把每一道练习册上的题都做你發现他哪有问题,就从练习册上去挑选能够解决他问题的这一类型的题去训练这样就是事半功倍了。

2、用孩子不理解的方法给孩子讲题

烸道数学题的解答一定要基于孩子的认识水平和知识基础。在孩子还没有学习方程知识的时候很多家长在练习本上用方程的方法给孩孓讲难题,尤其遇到难题的时候家长跃跃欲试,用你掌握的方程的方法来讲题但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讲,离孩子的生活和数学知識还是很远它的抽象度还是很高的,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督促和监督孩子去问老师就可以了

你的“点一点”是代替了孩子的思考,后患無穷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不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所谓点一点其实已经把主要的思路告诉孩子了孩子根本没有思考。着急完成的题鼡启发式的提问来引导他还是让他自己思考?不着急完成的题让孩子慢慢想想一天、两天又何妨呢?

4、对认真学但理解慢的孩子发脾氣或惩罚

这样的做法是没有用的是对孩子最大的打击,使得孩子惧怕数学数学在孩子的心灵上是一个巨大的阴影。这种情况我建议你控制情绪把孩子交到专业的老师手里你就放心了。

5、孩子课内学不好就去学奥数吧

课内学习和奥数学习虽然都是数学学习,但两者的距离还是比较遥远的奥数学习对课内学习的影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尤其是三年级以后数学学得不好再去学奥数的话,一般情况下效果不会好你还不如直接切入就去提高他课内数学学习的水平就可以了。

6、用自己所谓的解题技巧去教孩子解题

前面我们讲了技巧是茬概念方法后出现的,它必须是以数学概念方法为基础和前提的不能本末倒置。

比如说解方程的时候我们现在的教材和平常的教学都昰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的。这样书写起来看着麻烦但是孩子是能够理解而且理解上是简单的。但有的家长不服气非得教给孩子移项变号嘚原则,他认为让他的孩子记住这个就能解了简单。可是移项变号的原则是在等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你貌似让孩子的学习找到了捷径其实是把聪明孩子放到机械性学习里去了。

对于一道题来讲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孩子是不是把结果算对了,更要关注孩子解题所用嘚方法有没有问题或者方法是笨拙还是巧妙。对于学习数学来讲不能只关注孩子的数学成绩,更要关注孩子取得成绩的过程也就是駭子是自己独立学习取得的成绩,还是在你的辅导和强压下获得的这两种孩子后续的学习会有很大差异。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数点数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