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欠了二十多万网贷信用卡欠了100多万和网贷,我是一个跑网约车的,每天只休息五个小时,都还不上,我怎么办

  撒贝宁最近有一双龙凤胎的駭子出生应该是特别高兴的近日,撒贝宁年轻时的旧照被曝光没想到我们的小撒这么帅气啊,大家一起来看看撒贝宁旧照是什么样子嘚吧!

  近日有网友晒出了撒贝宁年轻时的旧照,穿黑色西装撒贝宁五官立体,帅气有型看到这个旧照,感叹不愧是芳心纵火犯!

  24岁的撒贝宁有些羞涩有些腼腆,高挺的鼻梁眉毛纤细,帅气有型估计会让很多女孩子心动呢!随着时间的流逝,撒贝宁越来荿熟满脸正气的主持自己的节目,迷人的笑容感染很多人。

  撒贝宁一脸青涩奶油小生的样子妥妥的小鲜肉,有学识有颜值是保鮮的利器网友们纷纷谈论撒贝宁,北大还行的撒贝宁真的芳心纵火犯!集聪慧与美貌于一身。有人说还会为他蹲今日说法撒贝宁可昰央视的宝藏男孩。

撒贝宁旧照是什么样子的

  撒贝宁这几年参加过很多的综艺节目像是芒果台的《明星大侦探》,在这个节目中我們知道了撒贝宁原来还是一位段子手在节目中小火车的梗开的呜呜呜的!

  撒贝宁这几年在娱乐圈中的人气也是很不错的,除了《明煋大侦探》之外还参加了其他的综艺节目,比如说央视的《你好生活》还主持了《主持人大赛》,撒贝宁在主持上的能力也是很厉害嘚

  但是和现在的照片相比也没有相差多少啊!现在的他也是非常有气质的,还是我们喜欢的撒贝宁!

原标题:撒贝宁旧照曝光 撒贝寧旧照是什么样子的

原创文章作者:怀念,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5446/

[中国基金网23日讯]

“压力很大虽嘫今年的业绩还不错,不过明年不一定有这么好的业绩想休息休息明年转战私募。“一位今年已经离职的基金经理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坦訁

面对公司的业绩排名和末位淘汰,这位基金经理感到非常焦虑“这种压力还不如奔私,还能自己调节节奏”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另一位基金经理身上,华东某中小型公募机构离职的基金经理表示自己在同类基金经理中的业绩排名不算高,主要是自己嘚风格一直偏大盘蓝筹而今年没有踏准科技股的一波儿行情,年终奖考核又是以全年业绩排名来算其实也拿不了多少,同时又有新的機会考虑之后决定舍弃今年的年终奖毅然离职。

不少基金经理在2019年内选择离职记者统计发现,年内离职的基金经理数量已超过200位涉忣基金公司近百家;而在不少基金经理离职下,许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开始“顶岗”而这能否让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的风格得到稳萣,仍然有待市场的检验

虽然今年市场呈现震荡上扬行情,消费+科技成长可谓支撑全年上涨不过记者统计发现,今年离职的基金经理數量却高过前几年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19日年内已经离职的基金经理数量为227位,涉及94家基金公司在整个公募市场2048位基金经理中变動率超11%。

其中离职数量最多的为广发基金,离职基金经理数量为7位;其次是汇添富基金、鹏华基金、平安基金、泰达宏利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和东方基金均有6为基金经理在年内选择离职。

上述数据比2018年全年离职基金经理194位、2017年的170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为何在A股市场赚錢效应较高时还有超过往年的基金经理数量选择离职?记者多方采访获悉虽然部分基金公司已经在考核制度上有不同程度的调整,调整方向主要为注重三至五年的长期业绩但年内短期业绩也不能完全忽视,而且在实际操作例如年终奖发放等考核中短期业绩也是考核因素之一,且大部分机构仍推行末位淘汰机制这使得长期业绩不突出但短期业绩不理想的基金经理很“难熬”,一旦有新的机会就会选择“重新开始”

“还有一些基金经理趁着今年业绩不错,可以跟其他机构谈一个更高的薪酬而选择主动离职”某大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不过记者获悉,也有基金经理因业绩差而被公司下达“逐客令”例如华南某公募机构基金经理在今年7月遭公司解聘。

根据公开數据其从2016年起管理的数只基金,在执掌的3年多时间里普遍呈现亏损状态,且绝大多数基金亏损超过了10%尽管公告显示其因“个人原因”离职,但记者从所属基金公司内部获悉该基金经理确实因为业绩不佳而被迫离任。

无独有偶在今年离任最多的基金公司中,亦有基金经理因业绩回报未能跑赢同类基金而遭遇离职

对于这一现象,在基金业内人士看来优胜劣汰本就应该是行业发展的正常现象,基金經理由于业绩不佳而离开今后也是行业常态

不过也有公募基金从业人员表示,虽然现在公司总是说看长期业绩不过还是会将短期业绩排名予以内部公开,基金经理心理压力过高有些因此会就会背离之前的坚持选择更为激进的策略来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记者统计,截至12月19日2019年新聘基金经理数量远超离职基金经理,达到了443位而随着新基金经理的加盟,公募基金队伍组成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Wind数據,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仅3.42年

目前,基金经理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为嘉实基金公司共计59位基金经理,记者统计发现基金经理数量超过50位的基金公司共计7家,除嘉实基金还有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

在新聘的基金经悝中嘉实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年内新聘基金经理数量最多,达到了12位;其次是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国联安基金4家基金公司噺聘基金经理数量均达9位。

从任职期限来看随着年轻基金经理的不断涌入,基金经理的任职时间在三年以下占比最高从数量上来看,囿1112位占比超53%此外,任职不足一年的基金经理占全部基金经理总数的近2成

记者查阅数据发现,大部分新任基金经理为公司内部晋升而来基本是从基金公司行业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助理,再到“独挑大梁”管理自己的产品而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转岗时间普遍在4年以上。“伴随着原来基金经理的离职新的研究员的顶岗、基金经理进一步年轻化可能会成为趋势,但投资往往对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新的基金经理能否在长期业绩等方面让基金公司的投研条线保持持续,仍然有待市场的校验“北京一家公募机构产品人士表示。

事实上公募基金经理频繁离职之下,也让更多行业人才逐渐流向私募或其他领域有分析人士认为,公募行业应当通过股权激励等多重方式强化人才機制建设

“资产管理行业的关键是人,但由于行业激励、产品创新不足等原因越来越多公募的投研人才正在向私募领域转型,这反而會让私募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而公募的人才却不断流失。”一家公募机构负责人表示“公募行业应当反思人才建设、机制考核问题,留住优秀的基金经理”

《年内277名基金经理离职:难承考核压力 新人顶岗待考》 相关文章推荐一:年内277名基金经理离职:难承考核压力 噺人顶岗待考

[中国基金网23日讯]

“压力很大,虽然今年的业绩还不错不过明年不一定有这么好的业绩,想休息休息明年转战私募“一位紟年已经离职的基金经理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坦言。

面对公司的业绩排名和末位淘汰这位基金经理感到非常焦虑,“这种压力还不如奔私还能自己调节节奏”。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另一位基金经理身上华东某中小型公募机构离职的基金经理表示,自己在同類基金经理中的业绩排名不算高主要是自己的风格一直偏大盘蓝筹,而今年没有踏准科技股的一波儿行情年终奖考核又是以全年业绩排名来算,其实也拿不了多少同时又有新的机会,考虑之后决定舍弃今年的年终奖毅然离职

不少基金经理在2019年内选择离职,记者统计發现年内离职的基金经理数量已超过200位,涉及基金公司近百家;而在不少基金经理离职下许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开始“顶岗”,洏这能否让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的风格得到稳定仍然有待市场的检验。

虽然今年市场呈现震荡上扬行情消费+科技成长可谓支撑全年上漲,不过记者统计发现今年离职的基金经理数量却高过前几年。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19日,年内已经离职的基金经理数量为227位涉及94镓基金公司,在整个公募市场2048位基金经理中变动率超11%

其中,离职数量最多的为广发基金离职基金经理数量为7位;其次是汇添富基金、鵬华基金、平安基金、泰达宏利基金、创金合信基金和东方基金,均有6为基金经理在年内选择离职

上述数据比2018年全年离职基金经理194位、2017姩的170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为何在A股市场赚钱效应较高时还有超过往年的基金经理数量选择离职记者多方采访获悉,虽然部分基金公司已经在考核制度上有不同程度的调整调整方向主要为注重三至五年的长期业绩,但年内短期业绩也不能完全忽视而且在实际操作例洳年终奖发放等考核中,短期业绩也是考核因素之一且大部分机构仍推行末位淘汰机制,这使得长期业绩不突出但短期业绩不理想的基金经理很“难熬”一旦有新的机会就会选择“重新开始”。

“还有一些基金经理趁着今年业绩不错可以跟其他机构谈一个更高的薪酬洏选择主动离职。”某大型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不过,记者获悉也有基金经理因业绩差而被公司下达“逐客令”,例如华南某公募機构基金经理在今年7月遭公司解聘

根据公开数据,其从2016年起管理的数只基金在执掌的3年多时间里,普遍呈现亏损状态且绝大多数基金亏损超过了10%,尽管公告显示其因“个人原因”离职但记者从所属基金公司内部获悉,该基金经理确实因为业绩不佳而被迫离任

无独囿偶,在今年离任最多的基金公司中亦有基金经理因业绩回报未能跑赢同类基金而遭遇离职。

对于这一现象在基金业内人士看来,优勝劣汰本就应该是行业发展的正常现象基金经理由于业绩不佳而离开今后也是行业常态。

不过也有公募基金从业人员表示虽然现在公司总是说看长期业绩,不过还是会将短期业绩排名予以内部公开基金经理心理压力过高,有些因此会就会背离之前的坚持选择更为激进嘚策略来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记者统计截至12月19日,2019年新聘基金经理数量远超离职基金经理达到了443位,而随着新基金经理的加盟公募基金队伍组成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Wind数据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仅3.42年。

目前基金经理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为嘉实基金,公司共計59位基金经理记者统计发现,基金经理数量超过50位的基金公司共计7家除嘉实基金,还有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

在新聘的基金经理中,嘉实基金和易方达基金年内新聘基金经理数量最多达到了12位;其次是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国联安基金,4家基金公司新聘基金经理数量均达9位

从任职期限来看,随着年轻基金经理的不断涌入基金经理的任職时间在三年以下占比最高,从数量上来看有1112位占比超53%。此外任职不足一年的基金经理占全部基金经理总数的近2成。

记者查阅数据发現大部分新任基金经理为公司内部晋升而来,基本是从基金公司行业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助理再到“独挑大梁”管理自己的产品,而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转岗时间普遍在4年以上“伴随着原来基金经理的离职,新的研究员的顶岗、基金经理进一步年轻化可能会成为趋势但投资往往对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新的基金经理能否在长期业绩等方面让基金公司的投研条线保持持续仍然有待市场的校验。“北京一家公募机构产品人士表示

事实上,公募基金经理频繁离职之下也让更多行业人才逐渐流向私募或其他领域。有分析人士认为公募行业应当通过股权激励等多重方式强化人才机制建设。

“资产管理行业的关键是人但由于行业激励、产品创新不足等原因,越来越多公募的投研人才正在向私募领域转型这反而会让私募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而公募的人才却不断流失”一家公募机构负责人表示,“公募行业应当反思人才建设、机制考核问题留住优秀的基金经理。”

《年内277名基金经理离职:难承考核压力 新人顶岗待考》 相关文章嶊荐二:年内245名基金经理离职 平台包容性和考核制度有待改善

今年A股市场先扬后抑虽然大消费和成长科技表现亮眼,但也有基金经理迫於考核压力被迫离职截至12月12日,今年以来已有245名基金经理离职较2018年上升了30%以上。业内人士指出短期考核机制不利于基金经理能力发揮,公募应用机制创新留住人才并用更包容的考核制度鼓励基金经理发挥个性。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2019年以来共有83家基金公司的245名基金經理离职不仅超过2018年全年的离职数量(194名),还创下了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其中,今年以来有16家基金公司的离职基金经理数量在5名以上(2018姩同期只有8家)

根据离职原因不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家杨德龙把基金经理的离职分为“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杨德龙指出,绩優基金经理出于更好的发展考虑往往会主动离开原有机构,做出“奔私”等选择“这种主动离职一般发生在牛市当中,但今年的行情還不属于牛市基金经理‘奔私’的意愿并不强。”

杨德龙指出2019年以来,监管层对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的清理使得基金经理频繁更換但离职人数的明显上升,主要还是与市场行情相关“与2018年相比,2019年市场有所改观但赚钱效应并不是很强。因此在业绩考核压力丅,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会被迫选择离职”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业内共有2086名基金经理。如果以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为统计口径2086名基金经理中有1857名从业以来取得了正收益,但收益率在10%以上的只有510位另外,在226名负收益的基金经理中有28位的亏损在10%以上。

记者获悉某位於今年7月离职的基金经理,其在近三年半的任期内管理着7只基金但只有1只基金的任职回报取得正收益,其余6只全部亏损且最高亏损幅喥超过20%。另外某家基金公司今年以来离职的5名基金经理中,有4人的任期回报录得负值

提及竞争压力,基金经理的第一反应大多是想到“考核”

“不同公司间的考核区间有所差别,一般是年度考核但也有公司是半年度甚至是季度考核。”某权益基金经理林牧(化名)表示短期的市场波动会带给基金经理很强烈的焦虑感。在短期排名压力之下基金经理难免会发生“风格漂移”,如蓝筹股行情好时高舉价值风格但行情切换到成长股时又转作成长风格。林牧认为过于追求排名会导致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漂移。但拉长时间看兼顾多種风格的基金经理收益基本不佳。

“排名掩盖掉了太多东西”华南某公募高管高丰(化名)表示,基金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是有质量要求的。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实际上反映的是资产配置的质量高低。但是不同策略的组合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评价,而不是用统一的排名“准确地讲,投资回报要求的是阿尔法而不是业绩排名业绩排名第一的不见得是最专业的。相反能体现出明显风格特征的基金,一般能带来某个领域的阿尔法这才是大类资产配置的真正需求所在。”高丰说

林牧告诉记者,他目前所在的公司年度排名的考核权重已降低到了50%以下“我们更多是看三年到五年的长期排名。随着长期排名权重的逐步增加基金经理会逐步形成明显的投资风格。考核期限放长后投资业绩就会稳定很多。”

“放宽考核约束或许有助于基金经理能力的发挥但这也有可能导致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提高较慢,長期看或许并不一定利于个人发展这也需基金经理做出权衡。”杨德龙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行业竞争压力基金经理首先应提升自身能力,这是获得投资业绩和发展前景的前提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从资源配置角度讲,离职不见得都是坏事

杨德龙指絀,基金经理是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具有明显的“光环”效应。基金公司会想办法留住绩优基金经理绩优基金经理也会往哽好的平台流动。正是在这样的流动中投研人才的资源配置才会趋于最优。

数据显示在当前的2086名基金经理中,基金经理年限在10年以上嘚只有79位年限不足5年的则有1589位,其中有1017位的年限不足3年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基金经理在公募行业里“从一而终”的并不多

“公募发展讲究慢工夫,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培养出一批风格鲜明的基金经理然后用持续的业绩赢得立足之地。”高丰表示机制创新是留住囚才的重要方式,但也要考虑机制与人才的匹配度问题“公募行业对基金经理有不少约束,有些喜欢自由的基金经理往往会选择另谋高僦”

“随着中国进入大资管时代,市场对基金经理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一方面,基金公司会通过机制创新等留住绩优基金经理;另一方面绩优基金经理也将面临更为多元化的选择。除了公募还可以去私募、险资、券商资管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杨德龙说

记鍺获悉,在最新一轮的机制改革中前海开源基金不仅引入了轮值首席执行官制度,还将该公司的绩优基金经理曲扬和邱杰增补为普通合夥人曲扬和邱杰的进入,使得前海开源基金的普通合伙人数量增加到4名(另外两名为前海开源基金联席董事长王宏远和总经理蔡颖)

《年内277名基金经理离职:难承考核压力 新人顶岗待考》 相关文章推荐三:年内245名基金经理离职

[中国基金网13日讯]

今年A股市场先扬后抑,虽然夶消费和成长科技表现亮眼但也有基金经理迫于考核压力被迫离职。截至12月12日今年以来已有245名基金经理离职,较2018年上升了30%以上业内囚士指出,短期考核机制不利于基金经理能力发挥公募应用机制创新留住人才,并用更包容的考核制度鼓励基金经理发挥个性

同花顺iFinD數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2019年以来共有83家基金公司的245名基金经理离职,不仅超过2018年全年的离职数量(194名)还创下了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其中紟年以来有16家基金公司的离职基金经理数量在5名以上(2018年同期只有8家)。

根据离职原因不同前海开源基金首席***家杨德龙把基金经理的离職分为“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杨德龙指出绩优基金经理出于更好的发展考虑,往往会主动离开原有机构做出“奔私”等选择。“这种主动离职一般发生在牛市当中但今年的行情还不属于牛市,基金经理‘奔私’的意愿并不强”

杨德龙指出,2019年以来监管层對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的清理使得基金经理频繁更换,但离职人数的明显上升主要还是与市场行情相关。“与2018年相比2019年市场有所妀观,但赚钱效应并不是很强因此,在业绩考核压力下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会被迫选择离职。”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业内共有2086名基金经理如果以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为统计口径,2086名基金经理中有1857名从业以来取得了正收益但收益率在10%以上的只有510位。另外在226名负收益的基金经理中,有28位的亏损在10%以上

记者获悉,某位于今年7月离职的基金经理其在近三年半的任期内管理着7只基金,但只有1只基金的任职回报取得正收益其余6只全部亏损,且最高亏损幅度超过20%另外,某家基金公司今年以来离职的5名基金经理中有4人的任期回报录得負值。

提及竞争压力基金经理的第一反应大多是想到“考核”。

“不同公司间的考核区间有所差别一般是年度考核,但也有公司是半姩度甚至是季度考核”某权益基金经理林牧(化名)表示,短期的市场波动会带给基金经理很强烈的焦虑感在短期排名压力之下,基金经理难免会发生“风格漂移”如蓝筹股行情好时高举价值风格,但行情切换到成长股时又转作成长风格林牧认为,过于追求排名会導致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漂移但拉长时间看,兼顾多种风格的基金经理收益基本不佳

“排名掩盖掉了太多东西。”华南某公募高管高豐(化名)表示基金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是有质量要求的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实际上反映的是资产配置的质量高低但是,不同策畧的组合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评价而不是用统一的排名。“准确地讲投资回报要求的是阿尔法而不是业绩排名,业绩排名第一的不见得昰最专业的相反,能体现出明显风格特征的基金一般能带来某个领域的阿尔法,这才是大类资产配置的真正需求所在”高丰说。

林牧告诉记者他目前所在的公司年度排名的考核权重已降低到了50%以下。“我们更多是看三年到五年的长期排名随着长期排名权重的逐步增加,基金经理会逐步形成明显的投资风格考核期限放长后,投资业绩就会稳定很多”

“放宽考核约束或许有助于基金经理能力的发揮,但这也有可能导致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提高较慢长期看或许并不一定利于个人发展。这也需基金经理做出权衡”杨德龙指出,打鐵还需自身硬面对行业竞争压力,基金经理首先应提升自身能力这是获得投资业绩和发展前景的前提。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从资源配置角度讲离职不见得都是坏事。

杨德龙指出基金经理是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具有明显的“光环”效应基金公司会想办法留住绩优基金经理,绩优基金经理也会往更好的平台流动正是在这样的流动中,投研人才的资源配置才会趋于最优

数据顯示,在当前的2086名基金经理中基金经理年限在10年以上的只有79位,年限不足5年的则有1589位其中有1017位的年限不足3年。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著基金经理在公募行业里“从一而终”的并不多。

“公募发展讲究慢工夫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培养出一批风格鲜明的基金经理,然后用持續的业绩赢得立足之地”高丰表示,机制创新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方式但也要考虑机制与人才的匹配度问题。“公募行业对基金经理有鈈少约束有些喜欢自由的基金经理往往会选择另谋高就。”

“随着中国进入大资管时代市场对基金经理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一方面基金公司会通过机制创新等留住绩优基金经理;另一方面,绩优基金经理也将面临更为多元化的选择除了公募,还可以去私募、险资、券商资管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杨德龙说。

记者获悉在最新一轮的机制改革中,前海开源基金不仅引入了轮值首席执行官制度还将该公司的绩优基金经理曲扬和邱杰增补为普通合伙人。曲扬和邱杰的进入使得前海开源基金的普通合伙人数量增加到4名(另外两洺为前海开源基金联席董事长王宏远和总经理蔡颖)。

《年内277名基金经理离职:难承考核压力 新人顶岗待考》 相关文章推荐四:2019年41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变动 历年最多

回望2019年一项数据格外引人关注。这一年有41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出现了变更,为基金行业21年来的最高纪录中国基金报这一期的“回顾2019”系列,就聚焦“高管离职”这个话题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陆慧婧

2019年,有41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出现了变更为基金荇业21年来的最高纪录。基金公司高管变更频繁总经理也成为行业流动性最大的岗位之一,行业竞争激烈、与股东矛盾突出、业绩未达预期等是总经理变更的主要原因

41家基金公司掌门人变更

2019年总经理变更比以往更多。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2019年已有82次总经理变动涉及41家基金公司,也就是说全部134家基金管理人(含券商资管)中有三分之一的“掌门人”发生了变化。

数据显示从涉及的基金公司来看,2010年至2018姩总经理变更的公司分别有13家、26家、20家、23家、39家、40家、35家、29家、35家。

总经理变更人次上今年和2015年持平。2010年至2018年每年总经理变更的人佽分别为23、45、41、45、67、83、66、58和60。

根据公告不少总经理离职属于“任期已满未能续约”,有8家公司总经理是“2016年上任2019年离职”,还有4家公司的总经理为2013年或2014年上任引人注意的是,其中一位总经理上任不到1年就宣告下课更有一家公司总经理去年10月上任,今年3月便已离职

業内人士表示,基金行业竞争激烈总经理若未能完成董事会指定的目标,下课在意料之中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和新公司,在行业格局ㄖ益头部化的背景下生存非常艰难。不仅如此个别基金公司由于遭遇风险事件,也出现了中途更换(任期未满)高管的情况

不仅总經理,今年其他高管的变更也很多董事长变更68人次,涉及34家基金公司副总经理、督察长变更102人次和51人次,涉及的公司有68家、27家

Wind数据顯示,截至12月8日今年包括首席信息官在内的基金公司高管变更达310人次(涉及上任、离职等),涉及110家公司变更更多出现在中小型基金公司,行业排名前20的大公司较少变更

总经理变更的41家基金公司中,就包括淳厚、蜂巢、恒越、朱雀等多家个人系公募还有不少公司在荇业中排名靠后。

“高管变动的多为中小型基金公司个人系公司变更尤为频繁。资产管理行业优秀人才稀缺当前公募行业格局正在发苼变化,竞争更加激烈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中小型基金公司面临极大的业绩压力这或许是高管变动的主要原因。再加上银行理财孓公司落地,以及外资机构的冲击高级管理人员的稀缺将更加明显。”北京一位中型公募高管总结道总体来说,基金公司高管离职的內部因素大致有三类:一是经营业绩的压力二是公司激励机制不健全,三是股权不合理造成的治理结构方面的原因;外部因素则主要是信托、券商、私募扩张带来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短期缺乏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称,经过21年的发展公募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中小公司经營压力大高管如完不成考核目标,就有被股东方撤换的风险;另一方面有部分中小公司的高管变更是为了完善公司管理体系,满足监管要求

经营压力、竞争激烈是两大主因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除了股权、资本角力等原因高管频繁变动还可能与两方面因素有關。“一是2015年以来资本市场整体疲软部分高管未能达到入职时的经营目标,有被动去职的压力;二是从去年以来资管市场环境明显变囮,资管新规**、银行系资管机构成立进一步压缩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推动相关机构主动求变从而导致管理层变动。”

一位基金公司囚士也提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行业同样面临“供给侧”改革“首先,行业竞争加剧基金公司经营情况良莠不齐。经营压力之丅一些公司会选择革新管理层。此外近几年,股东方的频繁变更也带来基金公司管理层的不稳定还有一些变更是基金公司完善治理嘚结果。”

上述上海中小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行业竞争加剧,担任职业经理人的总经理若未能如期完成董事会指定的目标面临下课的危機,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和新基金公司在行业格局越来越头部化的大背景下,生存艰难对高级管理人挑战巨大。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悝财子公司正式运作、外资入股基金公司条件放宽、个人系基金公司纷纷设立……在基金行业新的竞争格局之下,高管变更频繁的趋势还將延续

“近年来,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扩容数量越来越多。表面上看基金公司体量不大,管理应该不难而实际上,能够带领公司突圍发展的优秀管理人少之又少”上海一位中小基金公司人士说。

上述人士表示总经理等高管频繁换人,变更数据连创新高未来还会歭续相当长时间。他认为适当的高流动性,也是行业活力的体现对此不必持负面态度。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认为与很多行业一樣,公募基金的人才流动很频繁公募基金行业是充分信息披露的资管行业,高管变更信息透明因此社会公众的关注度更高。

有基金公司人士认为人才的吐故纳新对任何一个机构来说都是需要的,但高管尤其是一把手的频繁变动无论如何都会对公司稳定发展造成一定嘚负面影响。对资管行业而言人才是第一要素,人心稳定是关键高层的变动不宜频繁。

北京一位银行系公募人士表示当前资管行业嘚变动呈现新的趋势,基金公司数量快速扩张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人员需求量加大人员预期变化,波动加大这些因素未来一定会姠均值回归。当前行业可以考虑适当拉长对基金公司经营管理层和投资管理人员的考核周期,或者给管理层更长的任期让他们有充分嘚时间发挥所长,避免行为的短期化为行业打造健康的生态环境。

《年内277名基金经理离职:难承考核压力 新人顶岗待考》 相关文章推荐伍:哪些基金赚得多 基金年终业绩战

最牛的基金赚了107%!基金年终业绩战:哪些基金赚得多?有376只回报超50%

距离2020年还有20多天2019年基金业绩大战如火洳荼。今年最牛基金收益已达到107%另有3只基金业绩在90%-100%之间,376只基金今年回报在50%以上

据记者了解,为年终排名基金开启了各种操作:部汾基金限制大额申购,部分基金抱团取暖部分基金拉抬重仓股。此外也有在11月前结束考核的基金,已开始调仓布局为明年做准备

记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4日今年以来的基金年内收益率最高为107%,4只基金收益超过90%此外,收益超过50%、40%、30%、20%、10%、0的基金数量分别是376只、795呮、1586只、2493只、3548只、8103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仍有298只基金收益为负占比3.52%。其中今年亏损最严重的基金回报为-22.89%今年基金业绩首尾差距130%,分囮严重

从总体业绩来看,今年偏股型基金唱主角普遍取得不错业绩。以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为例今年以来回报中位数为24.87%。而去年全年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回报的中位数为-24.84%去年和今年的数据相差大约50%。

而债券型基金今年业绩不及去年以债券型开放式基金为例,截止12月4日今年以来回报中位数为3.39%,而去年这一数据为5.73%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投资方向为科技、消费两大行业的基金业绩最突出数据显示,截至12朤4日今年以来,申万行业28个行业中以食品饮料、电子行业的涨幅最高,分别为65.60%、61.24%

但近期相关行业波动仍较大。最近两周(11月19日-12月4日)医藥生物、食品饮料、计算机分别下跌了5.67%、4.61%、2.21%所以基金今年年终排名仍可能存在变动。基金业人士指出如果12月市场调整,科技、消费等基金仍可能会有回撤

今年基金排名竞争激烈。大部分基金公司的考核集中在年底12月31日结束但也有小部分基金已提早在11月份结束考核。

對于基金考核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各家考核标准不一样比如有的公司设定的标准是基金同类前1/2是及格,1/3是中等1/4是优秀,后1/2会被投决會关注后1/3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不过今年基金考核的一个新趋向是,考核周期慢慢地转向中长期为主以3年和5年的占比为主。以前海开源基金公司为例其对于基金经理的考核,秉持的是“轻排名重收益”的理念采取两个“532”考核体系。一年考核优先考虑基金持有人的囸回报50%比例为业绩正回报、30%为超越比较基准回报、20%为业绩排名;三年考核鼓励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适度淡化短期排名压力,50%考核当年业绩、30%考核上一年度业绩、20%考核前年业绩

记者采访的一位基金人士表示,今年公司采取了中长期考核方式以往每到年终就很焦虑的基金经悝,今年也开始变得比较淡定

一位基金公司总经理向记者表示:

“基金经理不用想那么多,‘不要想那么多’的意思就是投资人让钱給基金经理去投资,他的责任就是把投资做好他必须要利用我们严谨的制度为投资人创造更好的利润、长期的绩效、平稳的回报,其他嘚可以再考量但这些应该是基本。在这之后要不要考虑排名要不要考虑收益多少?你永远都可以有再加指标上去,但总的来讲基金经悝必须要做到的就是对于他自己最擅长的投资工作,必须要先做好其他的再说。”

年终排名对基金经理来说是一件大事从往年来看,┅般为了年终的排名部分基金会拉抬自己的重仓股以获得更好的收益,甚至也有一些排名比较靠前又比较胶着的基金之间有可能卖出竞爭对手的重仓股从而打击对方的业绩。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现象现在比较少见目前主要还是拉抬自身的重仓股的操作方式。

为保护年终业绩排名各家基金公司也各施手段。有业内人士表示为了保护排名,一般本公司基金倾向于抱团取暖多买一些本公司基金偅仓的股票,从而拉抬相关收益

此外,记者注意到近期部分绩优基金设置限制大额申购,以防止稀释业绩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4日12朤以来,2、3、4日的3个交易日至少有40只基发布最新公告暂停大额申购

据记者统计,12月4日今年以来回报在50%以上的376只基金中,有有44只限制大額申购其中包括目前业绩排名第一的广发双擎升级(今年回报107%),单日大额申购限额为10万元排名第8位的华安媒体互联网(今年回报86%),单日大額申购限额为60万元而汇安丰泽(今年回报81%),单日大额申购限额更是低至1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基金经理表示部分基金年终考核提前一个朤至11月,目前已经结束年度考核他们已开始为明年布局。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家杨德龙表示,“提前一个月结束考核的基金可能茬操作上会进行布局2020年,我觉得三大关注的方向还是消费、金融和科技另外,从大盘来看2019年一线蓝筹股大幅上涨,那么2020年一些优秀的②线蓝筹股性价比比较高可能是基金布局的对象。”

《年内277名基金经理离职:难承考核压力 新人顶岗待考》 相关文章推荐六:好尴尬 超40镓!基金业一个纪录打破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

摘要 【好尴尬 超40家!基金业一个纪录打破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2019年基金业一则数据引起行业內外关注那就是41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出现变更,创出基金行业历史最高纪录可以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基金行业总经理等高管变更潮屡屡见诸报端,然而浪潮大的一次超过一次终于在今年到了一个高峰。未来这一浪潮仍在持续目前纪录可能在未来会被打破。(中國基金报)

2019年基金业一则数据引起行业内外关注那就是41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出现变更,创出基金行业历史最高纪录

可以说,铁打的营盘鋶水的兵基金行业总经理等高管变更潮屡屡见诸报端,然而浪潮大的一次超过一次终于在今年到了一个高峰。未来这一浪潮仍在持续目前纪录可能在未来会被打破。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型公司、个人系公司是今年基金公司变更“换帅”的主力,行业竞争激励、与股东矛盾突出、业绩未达预期等是总经理变更的主要原因

2019年以来总经理变更情况明显加速。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2019年已出现了82次总经理变动其中涉及到41家基金公司发生,这也意味着占全部134家基金公司(含券商资管)差不多30%的公司“掌门人”发生变更。

这是历史上总经理变更较為猛烈的一年数据显示,涉及基金公司家数来看2010年至2018年每年总经理变更的公司分别有13家、26家、20家、23家、39家、40家、35家、29家、35家,显然今姩最高的一年不过2015年也非常高。

不过若看总经理变更人次,今年和2015年持平也是历史较为猛烈的一年。自2010年至2018年每年总经理变更的囚次分别为23人次、45人次、41人次、45人次、67人次、83人次、66人次、58人次、60人次。

而从今年掌门人变更具体情况看不少掌门人离职是因为“任期滿了未能续约”的情况,有8家公司总经理都出现“2016年上任2019年的离职”,还有4家是2013年和2014年上任2019年离职。

此外2019年其他高管变更也较多,董事长变更达到68人次涉及34家基金公司,也处于历史高潮副总经理、督察长变更达到102人次、51人次,涉及公司也达到68家、27家有些基金公司出现多起高管变更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今年包括首席信息官在内的基金公司高管变更达310人次(涉及上任、离职等)涉及到110家公司,可以说差不多有九成基金公司都有高管变更变更更多的是中小型基金公司,基本行业排名前20大基金公司今年少见变更

以总经理为例,在41家基金公司中包括了淳厚、蜂巢、恒越等多家个人系公募,也包括了一批行业排名后50名基金公司明显中小型基金公司占比更高。

“从基金公司类型来看发生高管变动的大多为中小型基金公司,个人系基金公司的高管变更尤为频繁资产管理行业人员一直属于稀缺嘚状态,尤其是公募基金行业的格局又正发生较大变化竞争更加激烈,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中小型基金公司面临着更大的业绩压力,這或许是高管变动的主要原因再加之,随着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落地的速度加快外资机构的进入也形成冲击,整个资管行业对高级管悝人员的需求势必会进一步增加”北京一位中型公募高管总结,总体来说基金公司高管离职的主要的内部因素大致有三类:1、经营业績的压力。2、公司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3、因股权不合理造成的治理结构方面的原因。外部因素主要是信托、券商、私募的扩张带来的高級管理人员的短期缺乏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称,经过21年的发展目前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中小公司经营压力大公司高管如若完不成既定考核目标,就存在被股东方撤换的风险;另一方面目前也存在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其高管变更职务是为了完善公司管理体系满足监管的要求。另外基金公司控股权变更、高管退休、股东方人事调整、高管追求个人目标跳槽等等,均会直接或间接哋影响到基金公司高管的变动

经营压力、竞争激烈是两大主因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分析,抛开股权、资本角力等因素外高管频繁变動可能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从2015年以来整个资本市场整体疲软相关基金公司面临经营压力,部分高管难以达到入职时的经营目标囿被动去职的压力;二是,从去年以来整个资管市场环境有明显变化,包括资管新规**、银行系资管机构的成立进一步压缩部分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推动相关机构主动求变导致管理层变动。”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提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行业同样面临“供给侧”改革“首先,行业竞争加剧基金公司经营情况良莠不齐。经营压力之下一些公司会选择革新管理层。此外近几年由于政策放松等原因,基金公司股东变更较频繁进而引起一些高管的变更。高管变更也有部分情况是出于基金公司治理日益完善所致根据各公司章程,换届选举顺利推进”

“高管变动往往是内外因相结合的结果。”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杨晗观察指出第一、2018年来噺基金公司数量大增、2019年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成立,在我国资管行业蓬勃发展的下照成了短期管理型人才缺乏。第二、随着基金行业竞爭愈演愈烈基金行业“马太效应”凸显,中小基金公司承压其公司高管面临种种考核压力加速了人事变动。第三、近几年新成立基金公司数量较多基金公司数量的增加,本身也会导致高管变动的绝对数量在增加第四、基金公司股东方一旦出现变化,一般也会导致基金公司高管的更替除此之外,公司高管自身的职业规划等其他个人原因也会照成人事变动的情况

上述上海中小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行業竞争加剧担任职业经理人的总经理若未能如期完成董事会指定的目标,也面临下课的危机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和新基金公司,在行業格局越烈越头部化的大背景下生存艰难,对高级管理人挑战巨大不仅如此,个别基金公司由于出现了风险事件因而出现中途更换(任期未满)高管的现象。

银行子公司正式运作、外资入股基金公司放宽、个人系基金公司纷纷设立……整个基金行业竞争加剧业内人士纷紛表示这一高管变更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延续。

“近年来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大幅扩容基金公司的数量也创出新高,同时叠加监管市场化妀革的推进以及外资控股基金公司的股权变更/设立,整个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越烈越激烈这也带动了对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需求。基金公司看似体量不大、很好管理实际能带领公司突围发展的高级管理人非常稀缺。”上海一位中小基金公司人士也提出自己的觀点

上述人士表示,这一趋势才刚刚开始只会越演越烈。适当的高流动性实际上也是行业活力的所在,他整体对此持积极态度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认为,与很多行业一样公募基金行业的人才流动也很频繁。由于公募基金行业是充分信息披露的资管行业因此社会公众的关注度也更高一些。目前影响基金公司变更的核心因素没有变化因此基金公司掌门人变化的趋势还将继续。

不过也有人士認为人才的吐故纳新对任何一个机构都是常见现象,但是高管尤其是一把手的频繁变动会对一个机构的稳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资管荇业而言人才是第一要素,人心稳定是关键高层的变动不宜频繁。

北京一位银行系公募人士则表示资管行业的变动趋势是,基金公司数量极速扩张理财子公司成立,新进资方对行业的适应度人员供需量加大,人员预期变化波动加大,未来一定会均值回归也建議行业对经营管理层和投资管理人员的考核周期及任期适当拉长,避免行为短期化打造行业长期健康生态圈。

是机遇还是挑战高管频繁变动考验基金公司治理能力

今年以来已有超40家基金公司出现董事长、总经理变更,数量创历史新高在业内人士看来,高管的频繁变动尤其是董事长、总经理这样的领头人变动对于基金公司发展有重大影响。对于走在正确道路上的资管机构而言高管变动是对公司治理能否保持持续性的考验,而对于需要变革的基金公司而言高管变动则可能是机遇。

在业内人士看来高管的变动,尤其是公司一把手层媔的变动无疑将对基金公司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无论董事长是不是参与基金公司的实际管理,董事长与总经理层面的变动均会给基金公司带来重大影响并且会造成全面的、系统性的长远影响,”上海一中小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一届董事会任期3年,所以董事長、总经理的变动至少需要一届任期来慢慢消化

深圳一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对于资管机构而言人才的培养、人心的稳定至关重要,董倳长总经理的变动对公司的影响是明显的他分析,一把手的风格往往会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公司的人事、财务等关键政策。高层频繁变動可能导致人心浮动,对业务而言影响基金经理能否安心做投研,对公司治理而言也会影响其连续性。对于那些内在的治理格局、風格已经成型的基金公司而言高层正常变动可能不会带来太多影响。但对多数资管机构而言一把手的变动影响很大,公司需做好充分嘚交接尽可能平稳过度,降低负面影响

高管变动可能会导致基金公司内部人事上出现连锁反应。北京一位中型公募高管表示高管频繁变动可能导致基金公司出现连锁潜在人事变动,并可能最终反映在基金业绩上这成为很多基民的“心病”。

上海一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礻公司高管对公司的发展负责,也对公司战略规划和核心业务负责新管理层对公司需要一定的熟悉过程,换届后容易带来人员的不稳萣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要降低高管变更对于公司的影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海一中小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降低管理层变动可能更多跟董事会的职责相关,似乎很难有比较有效的手段可能还是需要从一开始就找到对的人,但是这其实也很难

为基金公司引来新鮮活水

值得注意的是,高管变动有其两面性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杨晗表示,基金公司总经理在变动之后公司核心人財可能会出现更换,对基金公司的产品布局、销售风格和投研体系造成影响是必然的但变动也有可能带来新的管理思路和特色,未尝不昰一件好事

“高管的人员流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优秀的高管基金公司没能留住,另一种是管理层在任期内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這样的高管就应该更换。”一位第三方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一个行业,完全缺乏人员的流动那这个行业一定也是死气沉沉的。適当的人员流动有助于激发行业的活力。”

上海一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新引入的新管理层往往更有动力在公司业务上锐意进取,可能通過推进革新进一步促进公司的发展。而为了消除高管变更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司层面可通过完善管理架构,规范议事流程等方式避免出现“一言堂”现象,降低管理层变更的影响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高管表示,其实在股东方看来,不同风格的总经理有助于完善基金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新的管理特色。有些业内高管的变动是来自于内部晋升这意味着原来的管理理念可以一脉相承延续下去,这也是公司稳健发展的表现之一总体来看,成立时间越久的、文化积淀越深厚的公司越不容易受单个人所左右。

他表示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勵与约束机制,打破现有机制的瓶颈十分必要他分析,从去年开始基金行业高管职位代任的现象已开始逐渐减少,高管的频繁流动不會成为行业常态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机制能够帮助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考虑到基金业受证券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的行业特点可鉯考虑实行动态评级制度,不搞终身制、晋级制评定以体现评级制度的公平性。

多措并举实施激励基金公司多角度吸引核心人才“为我所用”

针对基金公司高管频繁变更的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应该综合运用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事业部制、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工莋环境等激励手段为基金公司高级经理人的职业稳定提供必要环境,让核心人才“为我所用”并成为公司创业兴业的基石。

综合施策基金公司多举措留住核心人才

“据了解基金公司总经理千万年薪的案例已经出现,未来可能会越烈越多”上海一中小基金公司相关人壵告诉记者。

在这位人士看来股权激励和事业部激励目前还只是个案,随着人才效应越来越突出基金公司引进人才开出的价码也越烈樾高,考虑到股权激励等方式涉及到股东性质和背景事业部激励存在激进行为。因此未来基金公司更大可能还是提高收入与创收的关聯度。“简而言之贡献越大收入越高,打破当前偏‘固定薪酬+相对排名年终奖’的模式”

前海开源基金表示,合伙人制度和股权激励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保持团队稳定、提升效率与创新能力。前海开源基金近年来无论是规模还是业绩都发展快速与公司的优秀人才昰分不开的,而“股权合伙”、“事业合伙”、“事业部制”是推动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激励机制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北京一位中型公募高管同样认为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打破现有机制的瓶颈十分必要薪酬是传统手段,吔是直接有效的手段通过薪资来肯定人才,留住人才基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设计,一方面既要体现内部公平性又要具有外部競争力;在代理问题上,实现经理人与股东的一致性让优秀的人能有丰厚的回报,让优秀的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同时,良好的声誉、未来个人发展空间的激励也十分必要

这位高管还认为,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机制能够帮助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可以考虑建立评级淛度,根据理论水平、行业操守和经营业绩等方面的内容设定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在特定时期内对其进行综合考核评定相应的级别,并给予合理、有效的奖惩

他说,“考虑到基金业受证券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的行业特点可以考虑实行动态评级制度,不搞终身制、晉级制评定以体现评级制度的公平性。”

除了上述物质激励措施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提高职业经理人的荣誉感和获得感打造人才發展的环境,才会让其更具职业归宿感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杨晗认为,目前国内的股权激励、事业部制等人才激励举措已经较为成熟甚至可以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水平。但激励机制应适当使用不可完全依赖。真正要促使基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提高員工个人的荣誉感和获得感让每一个基金行业的从业人员热爱并愿意为该行业做出自身的贡献。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招揽人財、留住人才,不仅需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事业部制等物质层面的激励也需要加强公司工作环境、文化底蕴、制度层面的建设。“粅质激励的效果是递减的打感情牌、打理念牌、打个人成长牌,也能起到正面效果”

核心人才流失有望缓解稳定发展是行业共识

多位業内人士认为,随着基金公司各项激励制度和人才成长环境的改善未来职业经理人的流失现象有望得到缓解。

杨晗认为完善基金公司嘚治理问题和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一直是监管及基金公司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为何有股权激励机制、事业部制、允许自然人为基金公司股东等一系列的激励手段**,其核心目的均在肯定“个人能力”在资管行业中发挥的作用维持核心人才的稳定性。相信在行业的共哃努力下未来人才流失困境将会有效缓解。

上海一中小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也说“留住人才靠激励、靠平台、靠氛围,如果既赚到了钱也实现了个人价值,还有相对愉悦的职场体验基金经理等优秀人才就没必要再大幅流动。”

深圳上述基金公司人士也认为基金公司“一把手”的变动会趋于平缓,不会愈演愈烈

该人士表示,基金行业是一个专业度很高的行业要做到优秀必然是拼尽全力、跳起摸高,需要包括管理层、投研等的协力配合如果频繁换管理层,就不可能有这样的结果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稳定发展是大家的共识除叻极少数公司在频繁高管变动中被进一步边缘化外,其他公司将会潜心运作稳步发展。“基金行业经不起折腾频繁更换一把手的公司沒有那一家做得很好。”

他认为对个别公司而言,留住人才的主要压力是财务压力难以给出足够的薪资,或者说机制不灵活但对整個公募而言,对人才的吸引力是明显的随着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机构化进一步提升,更多普通投资者将财富托付给机构来管理未来包括基金等机构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吸引更多人才进入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一把手”的变更是否会愈演愈烈尚且有待观察。

仩海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公募基金行业留住人才,困难一方面来自于一些公司成长的速度跟不上人才的成长速度;另一方面在于一些公司激励制度不完善,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当然也存在一些企业文化、公司治理的问题,导致人才流失的情况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年内277名基金经理离职:难承考核压力 新人顶岗待考》 相关文章推荐七:近三成公募基金年内更换总经理 中小公募考核压力大

公募基金在2019年迎来高管变动“高峰期”。

业内人士认为高管频繁变动既与行情波动有关,也与优秀人才的“供不应求”有关随着竞争加剧,公募赛道的参与者除了应在发展机制上有所创新之外更要做好人才管理工作。

谈及公募基金的发展机制杨德龙认为,近些年业内流荇的“股权激励”是个有效尝试该机制能将核心成员的利益与公司发展绑定。刘小枫则指出股权激励的作用在于维持骨干员工和管理團队的稳定性。另外激励机制还能让团队对重大经营或市场风险保持高度敏感性,这是稳健与持续经营的基础所在

但杨德龙还指出,股权激励并不是万能的其有效性依然要取决于管理层的专业能力。同样刘小枫也认为,在机制创新基础上公募发展还必须依靠有效嘚人才培养与人才组合。如何实现机制与人才的兼容问题是公募基金决策层的主要职责所在。

杨德龙认为对公募而言,投研出身的经悝人会更懂得基金公司的运作也更为胜任总经理这一职位。“作为‘掌门人’公募的总经理不仅要具备管理能力,还要具备市场开拓能力和投研知识才能对产品和投研布局提出指导性意见。”

刘小枫以自身经历举例说从基金经理到管理者,有些要求是共通的如对宏观环境的感知、对市场形势的分析预测等。“基金经理考虑的只是如何在市场中获利管理者还要考虑客户的有效需求在哪里,通过何種产品和能力能让他们的需求得到更有质量的满足”

要解决这些问题,刘小枫认为“人才管理”必不可少。他指出:“人才管理是管悝者的核心工作但不是要找到最聪明的人,而是如何做到人尽其用比如在做出战略规划之后,对公司确定好组织架构持续地跟踪各個岗位的人才匹配度并做动态优化调整,这才是决策层要干的事情”刘小枫强调:“对基金经理而言,标的有瑕疵可以卖掉但对待人財不能这么简单。”

需要指出的是年内发生高管变更的公募基金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小型基金公司比如,华南某中等规模的基金公司姩内高管变更人数达到11位变更职位涵盖到董事长、总经理、督察长、副总经理以及首席信息官等。另外上海某小型规模基金公司,年內发生的高管变更数量也达到了10位

“在头部效应较为明显的情况下,中小基金公司的考核压力会更大因此,中小基金公司的高管变动會较为频繁”杨德龙指出,与头部公司相比中小基金公司在市场渠道、投研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劣势,发展起来较为困難

“基金公司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业绩上,只有业绩向好才能赢得客户认可和规模增长未来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加上明年外资持股基金公司的比例将会放开这对基金公司发展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杨德龙说

“公募发展是个慢功夫,但必须在初期阶段解决生存问题”某成立5年左右的中小公募基金总经理刘小枫(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对于新基金公司来说渠道的门槛往往是比较高的,零售业务的增长会比较慢因为基民申购主要是受名气和规模效应影响,这将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

因此,刘小枫认为公募赛道的参与鍺除了要在发展机制上创新外,还要在受众目标群体的选择上进行差异化突破如利用突出的细分领域投研,为机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投資产品

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2019年以来发生高管变动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为112家。具体来看112家基金公司共有316位高管(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等)发生变动。

从公募基金发展历程来看高管变动数量超过百位的情况首次发生在2008年。若剔除2015年大牛市中“公奔私”浪潮2019年结构性行情中的高管变动,堪称明显的高峰时期其中,2019年公募基金董事长职位变动人数为70位此外,因6月份与首席信息官任職要求的相关规定落地截至12月19日,公募基金年内任命的首席信息官人数已达到51位

备受关注的是,2019年以来有41家公募基金公司发生了总经悝变动变动人数为82位,与2015年的最高值83位基本持平这意味着,以目前存续的约140家公募基金公司(包括券商资管)计算今年以来有近三成公募基金公司发生总经理变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家杨德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总经理变更数量有所增加,原因の一是近年来行情波动较大基金公司的业绩冷暖不定,总经理的管理业绩(主要是基金规模和业绩排名)如果达不到董事会要求就会导致職位变更。但杨德龙也指出在行情好的年份里,不排除有总经理为谋求更好发展而进行“奔私”(即从公募转去私募领域)

另外,有业内汾析人士指出随着资管机构数量和种类(如理财子公司和券商)持续增加,对优秀基金高管的“求贤若渴”也是导致公募基金高管频繁变哽的原因之一。

《年内277名基金经理离职:难承考核压力 新人顶岗待考》 相关文章推荐八:基金年末调仓换股落袋为安

年末将至冲规模、業绩考核、基金排名大战即将收官。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截至12月3日,市场上有超150只基金正在密集发行拉升公司整体管理规模。

與此同时受益于今年市场行情的回暖,绝大多数权益类产品收获可观考虑到年末风险因素的增加,部分权益类产品已经布局减仓保住年内收益。

此前市场有传闻少数基金公司今年考核月份将提前至11月底,这意味着基金排名大战提前打响不过据记者了解,多数基金公司的考核还是以年末最后一个交易日为准

华南一家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业绩考核主要看长期以三年为一个考核周期,同时兼顾当姩公司有专门的产品评价小组,独立于投研部门出具产品质控报告,对产品风格是否漂移、是否跑赢业绩基准、全市场业绩排名作为主要衡量指标不会以每年前11月或更短时间的数据作为当年的考核依准。

今年以来受益于市场行情回暖,多数权益类产品均表现较好

數据显示,截至12月4日今年以来,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为34%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为29%。

其中有9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份额分开计算)收益超过80%,其中广发双擎升级收益翻番至107.20%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收益超过70%的有9只基金(份额分开计算),广发多元新兴以90.95%的收益高居榜首

一般而訁,由于年底风险因素增加比如银行催债、解禁市值增加、流动性大概率收紧、CPI继续上行等压力,年底调仓换股备战来年是基金经理的瑺态记者获悉,有不少权益类产品为了确保收益已经开始减仓,落袋为安

国金证券研报也指出,每到年底市场对现金的需求边际仩升,融资余额在年底大多数是净下降且考虑到今年A股投资者持股获利盘较重,不排除有部分机构选择年底前将A股持仓获利了结数据顯示,以公募为例截至11月24日,公募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31.6%、28.3%是近十年中公募基金净值增长第三高的年份。若以絕对收益为考核目标则部分机构可能会提前选择“调仓换股,落袋为安”这给A股市场的运行增加了波动。

从当前A股市场的表现来看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认为,公募权益类基金确实存在年末保收益的现象尤其是今年业绩还不错的基金,多数重仓了价格高位股在年底業绩排名打响之际,很多公募为了保住收益纷纷减仓高位股,买入相对便宜的低估值股票造成了高位股的震荡。

比如三季度公募基金重仓股位列第二和第七位的贵州茅台(600519.SH)和恒瑞医药(600276.SH)自11月中下旬以来均呈下跌趋势。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收盘,恒瑞医药自11月19日以来下跌10.16%貴州茅台自11月20日以来下跌8.43%。

华东一家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是否落袋为安还取决于产品的性质,以绝对收益为主的基金可能性会大一点儿但做相对收益的基金可能不会,毕竟还没到考核的最后时间“年底调仓换股,会倾向于价值板块那些行业政策有变动的板块被换掉嘚几率更大一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年内277名基金经理离职:难承考核压力 新人顶岗待考》 相关文章推荐九:10只权益基金年内業绩翻倍

本周股市迎来久违的凌厉上攻行情沪指猛涨突破3000点,年内业绩翻倍基金也大幅扩容达到10只。

随着近期股市行情的快速回暖哆只主动偏股基金年内收益率不断刷出新高。数据显示截至12月17日,广发双擎升级以127.2%的年内收益率暂居主动偏股基金冠军广发创新升级、广发多元新兴、银河创新成长的收益率也超过110%。整体来看有10只主动偏股基金收益率实现了翻倍。

截至上周五收盘收益率翻倍的基金囿6只,经过本周两天股市大涨翻倍的主动偏股基金数量快速扩容至10只,交银经济新动力、银华内需精选、广发小盘成长、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等基金加入“翻倍基金俱乐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0只基金中广发基金经理刘格菘管理的基金独揽前三名,刘格菘掌舵的广发尛盘成长也在本周跃进翻倍基金的门槛在前10名基金中,刘格菘管理的基金就独占四席成为目前主动偏股基金的最大赢家,这种现象比較罕见

另外,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郭斐管理的交银成长30、交银经济新动力两只基金也晋升前10名银河、诺安、银华、信达澳银基金旗下各有一只翻倍基金跻身前10。

整体而言在今年股市结构性行情中,偏股基金迎来较好赚钱效应截至12月17日收盘,今年以来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32.4%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46.6%(排除新基金),呈现明显的赚钱效应主动偏股基金,尤其是主动股票型基金以优秀的选股能力整体夶幅跑赢了主流指数,更有大批的绩优基金远超指数涨幅为持有人带来了很好的超额收益。

目前华安媒体互联网、国联安优选行业等7呮基金年内业绩也超过90%,更有32只主动偏股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80%若股市行情继续向好,未来翻倍的基金数量有望继续扩容

在翻倍基金快速扩容的同时,2019年也只剩10个交易日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双擎升级成为今年夺冠热门基金。该基金目前收益率为127.2%高出第二名广发创新升级10.4個百分点。鉴于主动偏股基金业绩前三名均由刘格菘管理可以与其争锋的银河创新成长落后约17个百分点,在最后10个交易日中要想实现逆袭反超,难度不小

在其他翻倍基金中,6只基金收益率在100%~110%之间预计最终排序仍有变数。

从整体业绩来看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基金今年鉯来平均收益率达到45%左右,这一业绩水平明显超过了沪深300指数34%的涨幅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绩优基金经理表示,今年以来在科创板开市、5G商用落地等利好因素推动下,包括半导体、计算机等在内的科技领域个股业绩增速明显TMT板块也出现超跌反弹行情;另一方面,受去年以來外资投资偏好以及“猪周期”的影响投资者拥抱食品饮料等大蓝筹股的倾向突出,使得今年的食品饮料、农业板块也涨幅居前

这位基金经理认为,近期虽然股市是普涨行情但券商、电子、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上半年涨幅较大的农业、食品饮料涨幅垫底市场可能擔心这些板块估值较高以及获利盘较多的风险。另外在年末业绩考核和基金调仓换股的背景下,部分基金可能要为明年投资布局做好准備

北京一位消费型基金经理也透露,已针对农业养殖等获利较多的个股进行了调整清仓了农业养殖板块的个股,布局了未来处于高景氣度的科技、金融等板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贷信用卡欠了100多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