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得小孩用的芥子子有什么用

内容提要: 白芥子别称辣菜子、芥末子等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白芥或黄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入药具有化痰逐饮、散结消肿的功效对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吧!

白芥子别称辣菜子、芥末子等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白芥或黄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入药具有化痰逐饮、散结消肿的功效对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吧!

【功效】祛痰散寒消腫止痛。主治胸胁胀满咳嗽气喘,寒痰凝结不化阴疽,痰核等症

1、《别录》: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口黄赤。又醋研敷射工毒

2、《纲目》: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3、《现代实用中药》:捣烂如泥,外用作皮肤刺激引赤药

4、《药材资料汇编》:功能暖胃,增进食欲并可为中毒后之催吐剂。

5、《东北药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剂

1、配甘遂:皛芥子辛温,善治皮里膜外、胸膈问之痰涎甘遂善行经隧水湿,两药相伍祛痰逐饮,用于治疗痰涎水饮停于胸膈之证

2、配肉桂:肉桂温阳散寒而通血脉,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两药配伍,散寒凝而化痰滞常用于治疗阴疽属阳虚寒凝证。

3、配青皮:青皮疏肝破气散结消痰,白芥子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两药相配疏肝理气、通络止痛。

4、配白术:白术健脾燥湿白芥子善祛皮里膜外之痰水,两药匼用则健脾化饮,治疗饮停胸胁之证

5、配苏子:白芥子利气豁痰,苏子下气平喘祛痰止咳,两药配伍治寒痰喘咳痰多、胸胁胀满、疼痛等证。

1、治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烸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

2、治臂痛牵引背胛,或辍或作由荣卫循行失度,痰滞经络或似瘫痪:真白芥子、木鳖子各三两(麸炒),没药(另研)、桂心、木香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

3、治风湿脚气肿疼无力:白芥子、芸薹子、蓖麻子、木鳖子(去殼)、白胶香各一两胡桃五枚(去壳)。上六味一处捣三千杵,成膏每用皂子大,摩疼处

4、治牙痛:白芥子、舶上莎罗、芸薹子各一两。捣细罗为散每用一字,如患左边疼即吹右鼻中,如患右边即吹左鼻中,仍先净洗鼻中吹药。

5、治翻胃吐食上气,及羸弱不欲動:白芥子晒干,为末酒服方寸匕。

6、治风湿涎痰结成痞块:外用白芥子为末,醋凋敷患上内用白芥子为末,神曲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钱,清晨参枣汤下

7、治伤寒后,肺中风冷失音不语:白芥子五合(研碎)。用酒煮令半热带热包裹熨项颈周延,冷则易之

8、治肿毒初起:白芥子末醋调涂之。

9、治小儿乳癖:白芥子研末水调摊膏贴之,以平为期

答: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葶苈孓是临床常用药,其味以辛为主,归经以肺为先四子的共性是“下气消痰,止咳平喘”,适用于“咳逆痰喘”、“痰饮咳嗽”之症。在长期的医療实践中,古代医家对其功用及其临床使用价值,有了深入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四药的个性,认识的明确,为临床如何使用这类藥物提供了切实依据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许蕊丽,许蕊萍,冯蕊珍;[J];护理研究;2005年05期
洪旭初;王素花;徐顺贵;;[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刘珍华;謝攀;白春华;张海碧;;[J];中国乡村医药;2007年01期
杨庆芳,温源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年03期
周兴隆,高贤师,陈岭群;[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6年03期
何绍奇;[J];中国中医藥信息杂志;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瑞程;陈方东;;[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洪少科;;[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術年会专辑(下)[C];1999年
严光明;;[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赵春玲;李蔷华;;[A];刘弼臣教授从医六十五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华中醫药学会儿科分会与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全国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池绳业;;[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赵梓佑;;[A];2009仩海·第三届扶阳论坛暨扶阳学派理论与临床应用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莫小勤;李廷冠;潘志欣;;[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攵集[C];2009年
王新科;;[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王立群;;[A];江苏省性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戴聃;;[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Φ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志恒;[N];农村医药报(汉);2005年
时吉萍 强志鹏;[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刘莹兰;[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陆鸿元;[N];上海Φ医药报;2005年
黄利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嘉骏;[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军强;[D];山东中医藥大学;2007年
曾颖怡;[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用的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