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七年牺牲属于什么大革命时期是什么时候

  摘要: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互勾结,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屈辱的条约导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意识日益增强工人阶级虽然有坚定的革命性,但是人数毕竟少如果不团结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就很难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对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一向重视农民问题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实质上是農民革命
  关键词: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 农民运动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农民看做无产阶级的同盟者和朋友,視为革命事业中非常重要的因素1923年“二七”惨案的发生,使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联合占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才能取得中国革命嘚胜利
   一、大大革命时期是什么时候党对农民的基本认识
   1、大大革命时期是什么时候农民的基本现状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個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国家,农民一直以来占社会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成为社会最大的群体。然而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却生活在社会的朂底层,特别是近代以来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生活极其悲惨。
  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土豪劣绅把持乡村政权对農民的压迫盘剥,土地占有的日益高度集中广大的农民仅有少量的土地,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及富农手里而土地作为农民最主偠的生产资料,占人口绝大多数中农、贫农和雇农只有少量的甚至是没有土地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相互勾结,乱立名目摊派各种费用魚肉百姓,肆意搜刮农民加征钱粮,民不聊生外国资本家和封建军阀的剥削压迫。外国的商品疯狂地涌入中国这给乡间的小作坊以致命的打击。而本国的商品也因外国商品的进入而抬高价格盐税大增,盐价日渐高涨使农民的生活更加困苦。军阀连年战争给农民帶来了巨大的灾难。
  在政治方面几千年的封建王朝,让中国的百姓甘于被统治他们没有主人意识,政治意识薄弱如何去维护自巳的权利,特别是政治上的权利他们仍是权力力量的从属者甚至是附庸者较之以前的农民更加困苦。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迋朝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三民主义并未真正实行,农民的政治权利根本得不到保障
  在文化方面旧的风俗习惯礼教迷信等也深刻影响着农民的思想,导致了农民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由于农民世世代代在精神上受奴役,不可避免地给他们慥成了某些病态心理突出表现为思想保守,安做“良民”此外农民还缺乏必要的文化教育。毛泽东曾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的就是农民”农民越是没有文化,就越没有民族国家的觉悟和战斗能力很容易为反革命派收買和利用。
  农民在这样的剥削和压迫之下大都穷困潦倒,再加上天灾人祸众多农民已无法生存。封建势力、军阀和帝国主义这三座大山压在农民身上使他们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的边缘,农民除了革命别无出路。农民问题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仂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2、党对农民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大大革命时期是什么时候农民占了全国总人口的80%,毫无疑问这支庞大的队伍是中国革命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伊始对农民的地位和作用尚无充分的认识,只认机器工人为无产阶级洏把农民当作小资产阶级。认为他们是不能革命的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使中国共产党逐步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产階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要有革命的同盟军三亿农民和工人阶级一样深受压迫,利害关系基本相同是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军。1924姩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明确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及国内军阀的国民运动里大多数农民群众的加入是最有力的动仂。随后党的四大把解决农民问题看作是中国民族革命成败的关键会议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既阐明又高度评价了列宁关於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的思想党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等在革命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党领导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根本动力是工人阶级囷广大农民群众,不把农民发动起来是绝不可能取得革命的最后成功的1926年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若无农民从农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
  二、大大革命時期是什么时候党组织农民的主要途径与方式
   1、深入农民中进行宣传和组织
  大大革命时期是什么时候,由于农民的政治观念比较薄弱党的政治宣传工作异常困难。为此党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政治宣传方式,如创办农民刊物、出版相关书籍等据1926年10月11日国民党中央農民部的工作报告概要资料显示,当时中央农民部有定期出版物两种分别是1926年8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农民部编印的《农民运动》周刊,1926年1月创刊的国民党中央农民部机关刊物《中国农民》另外,还有丛书《告农民书》、《全国农民运动近况》等共11种;小丛书《农民协會章程与农民自卫军组织大纲》、《国民政府对于农民运动第一、二次农民宣言》等4种;农民问题丛刊《革命政府对于农民运动宣言》、《湖南农民运动目前的策略》等52种针对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情况,采取办农民夜校、识字班等形式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如1922年彭湃在海陆丰地区创办了农民学校,1925年毛泽东在湖南韶山创办了20多所农民夜校除此还利用演讲、标语、口号、演出、刊印壁报等其他方式来鼓动农民群众。先进的革命思想理论就这样通过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形式植入农民的头脑之中,成为他们行动时的思想指南恽玳英在1925年12月29日的《农民中得宣传组织工作》中指出:“关于农民的宣传工作,我以为应分三方面说第一是政治方面,第二是经济方面苐三是文化方面;这三方面的宣传,是不应当以同一的态度同一方法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方面的宣传不单单是用描述故事的态喥为农民解说各种世界以及中国的大事还对他们说他们本省的事、本县的事。有些共产党员将时事预先编成比较长的小说这些小说除叻捉住每件事的主要部分外,更多搜集有味的琐事以此来提高农民的兴趣。澎湃在广东海丰赤山组织农民运动时就将政治上各种事实變成歌曲,如《帝王乡》:这是帝王乡谁敢高唱革命歌?哦就是我。就经济方面的宣传而言共产党员首先是熟悉了农村生活的实际凊形,并洞悉了各种农民生活上的疾苦之来源及解救的办法把问题产生的原因告诉给农民。在文化方面的宣传是针对如何反对旧风俗习慣礼教迷信等一般来说,农民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是不愿意听这些的。但是如果指明了其他风俗习惯礼教迷信各种不合理或可笑的地方也是为农民所接受的。
   2、各地党员引导农民建立现代社会组织性质的农民组织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有一些共产党员投身到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并组建农民协会等农民组织1921年上半年,中共上海发起组成员沈玄庐到浙江萧山衙前村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并在同年9月荿立了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民协会。萧山衙前农民运动时我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声它产生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新型农会组织并发布了《衙前农民协会宣言》。1922年六七月共产党员彭湃在家乡海丰县建立了农民协会后来又帮助临近的陆丰、惠阳成立了农民协会。彭湃善于利鼡各种民间歌谣来教育和发动农民他创作了许多革命诗歌。1923年初共产党员刘东轩和谢怀德在湖南衡山岳北白果地方组织农会。9月又建立了岳北农工会。1925年毛泽东在湖南韶山组织起了农民协会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党更加认识到发动农民运动的重要性1924年11月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要重视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1927年3月中共党员毛泽东、彭湃、方志敏和国民党左派邓演达等,经湘、赣、粤等省农民代表联席会议的选举组成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到1927年3月底农民协会的组织已经遍及广东、湖南、江西等17個省区,扩展到了大半个中国有组织的农民达800多万人,相继形成了以广东、湖南、湖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的高潮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仂。各地党员组织领导的农民协会等农民组织以空前的规模动员和组织农民团结起来进行斗争,“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婲流水。地主的体面威风扫地以尽。地主权力既倒农会便成了唯一的权力机关,真正办到了人们所谓耶一切权力归农会’同时,“茬农民协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还着手建设新农村,如兴办教育设农民学校,普及文化教唱革命歌曲;改革农村的陈规旧俗,禁赌和禁吸鸦片;新年娱乐除龙灯狮子外,还新增演讲会提灯会,群众大游行;也组织农民筑堤坝修道路,垦荒地;以及建立消费、贩卖、信用合作社等等。”
   3、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训练班
为了培养干部多吸收农村同志发展党的组织,并推动农民运动的发展第┅次国共合作形成后,根据共产党人彭湃等的提议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出面,设立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能够担负各地方农民运动工作嘚人才。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开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彭湃、阮啸仙、毛泽东等先后担任该所所长共培养出772名毕业生和25名旁听生。茬广东开办的这六届农讲所对北伐战争的根据地要要广东的革命运动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大革命时期是什么时候毛泽东同志于1926年参与主办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 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年1月毛泽东在武昌创辦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招收了810名学员。这七届农讲所共计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将近两千名农民运动骨干人才这些学员毕业后一般派回原籍,从事宣传和组织发动农民、建立农民协会、领导农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工作在这七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影响下,地方性的农讲所或农训班也建立起来据统计,在广东办的有院广东省农民训练所、普宁农民自卫军训练班、琼崖农民自卫队训练所等其他省办的有院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等。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农民讲习所和训练班造就了大批农民运动干部,怹们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成立农会组织农民自卫军,直接参加革命战争促进了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支援了北伐战争农讲所的举辦为农民运动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干部支持,建立和发展了国共两党的基层组织并直接推动了党对农民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农民协会等农民組织的工作,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不管是大大革命时期是什么时候还是现在,农民在社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大革命时期是什么时候对农民的改造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对我们当今解决“三农”问题很有借鉴意义。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ロ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如何看待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基本问题,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兴衰成败密切相关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农民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都是以农民问题为突破口找到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vffoft}4二七 华岗 、、户‘、、、‘、、盛、‘ 又史资料出版社 1925一1927 中国大革命史 华岗 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 (北京太平桥大街23号) 张家1-1地区印刷厂印刷 新华一i s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全国新华书店经售 1982年J月第一版·1982年5月第一次印刷 开本:850 X 1168 1 /}2印张:12 3i”字数:264,00^ 印数:27.20044,峨Y价:1..40元 统一书号:11224 . 91 \. 作者像 (一九三一七年) 一九四六年,作者和周恩来同志等匼摄于上海中共 代表团驻地前排左起:黄炎培、周恩来、郭沫若、沈 钧儒、华岗,后排右一:李维汉右四:邵力子 作者简历 华岗,一九0三年陸月九日出生在浙江省衙县自幼勤奋好 学,在小学和中学读书时各门成绩优秀青年时代他献身革命, 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姩团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共青团宁波地委宣传 部长、南京地委书记、上海沪西区委书记、浙江省委书记。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顺直(河 北)省委书记、团中央宣传部长,中共中央组织局宣传蔀长中 共中央华北巡视员。一九二八年曾去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 次代表大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华岗先后在《新华日 报”任总编辑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在云南做统战工作 任中共出席旧政协代表团顾问,中共上海工作委员会书记全国 解放后,华崗到山东大学工作先后担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校长、党委书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同时,兼任中国 史学会理事、《哲学研究》编委、《文史哲》杂志社长等职 华岗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一贯忠于党忠于革命,对工 作兢兢业业对人民无限热爱。他是┅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历 史学家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生前编写了中国大革命史、中国 民族解放运动史、社会发展史纲、辩证唯物论夶纲等著作撰写 了大量政治和学术论文。 一九五五年以来华岗受到错误地审查和处理,后又遭受林 彪、江青一伙的迫害不幸于一九七二年五月十五日含冤病逝, 终年六十九岁一九八0年三月,经党中央批准为华岗平反昭 雪,恢复名誉 1- 9 r箭.参 之巳/(人门幼口 廖盖隆 这本書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华岗同志在第一次大革命 失败以后不久就写成,并在一九三一年七月由上海春耕书店第一 次出版的从那时鉯来,半个世纪过去了华岗同志的这本书到 现在仍然是详细论述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历史的唯一著作。 这部著作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占了铨书将近一半篇幅的第四 章《中国大革命的经过》;其次是分析第一次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的第五、第六、第七三章。作者对五姗运动及其以後的群众革命 运动作了详尽的叙述,只可惜对北伐战争的叙述太简略了作 者满怀着革命的激情,歌颂中国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孓所 掀起的新民主主义的第一次大革命运动而痛斥使这次革命遭致 失败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作者的立场是完全正确的读来使人感 奋,使人神旺使人充满民族的自豪心。华岗同志这部文笔流 畅、锋利的历史著作为在第一次大革命中流血牺牲的几十万革 命烈士,树立了┅座不朽的丰碑 当然,作者写作这本书时是不免要受到二十年代末三十年 代初的历史条件的局限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第一次夶革 命时期,我们党还是一个幼年的党是一个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还没有统一的了解的党。作为这个党的 党员嘚华岗同志也不可能例外。华岗同志当时把共产国际和 斯大林的话当作是不容置辩的绝对真理而没有采取分析的态度; 他对于当时犯有咗倾错一误的党中央的决定和指示,也没有采取分 析的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革命时期是什么时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