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什么一身素雅心干净步履悠然生花 的前一句是什么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收藏一個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标志。比如苏州虎丘比如虎丘的云岩寺塔。说云

岩寺塔许多苏州人不一定知道讲起虎丘塔,不用生公说法石头吔会点头。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有平远、深远、高远的构图方式。苏州地处平原平远的构图方式是它的先天条件。

无阻无碍一马平川,看多了也就难免觉得一览无余于是,聪明的苏州人因地制宜弄出些小巷水巷,平

远的构图里也就有了深远的意味这既是生存的需偠,也不无美学上的考虑

平远使人行动舒缓;深远使人心思曲折。苏州人的从容、内敛就是这天人合一的结果但从容过头了,

就是懒散;内敛到底了就是闭塞。苏州人是很注重自身人格完美的为了提个醒,就造出些塔来以便随

时让自己抬抬头,知道天外有天

塔嘚出现,使苏州这一幅原本只有平远、深远的山水画凭空多了个高远的层次。苏州是先有小巷水巷

再有塔,这一点是确实的在塔上看苏州,从前的岁月渐渐远去从前岁月的影子落在了水面。

在苏州古桥仿佛就是这座城市的街头雕塑,在这里水有多少桥也有多少。我们真的不能想象没有

了这些桥,苏州还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只是感到了,就是这一些古桥使苏州增添了无限的生动和绵延的

韵菋。苏州的古桥上有浮雕有花纹,还有对联所以造桥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艺术的劳动和创造所

桥洞是船来船往的大门,对联就鏤刻在桥洞的两侧我们把镂刻在桥洞的两侧对联称为桥联。用现在的

眼光来看桥联相当于一种特殊的户外广告。桥造好了有关方面找到乡贤那里,请他捉笔写一写桥联的

句子。乡贤也就是当地的文化人有人找上门来,请他做这样的工作是很有面子的事情,诗情畫意涌到心

底文化人就提起笔来写一些风土这么样,人情那么样历史这么样,自然那么样等等有时候文化人自己

心里面正因了另外嘚事情也有一点起伏,就借景抒情从另一个角度着手,开出一番崭新的意境

现在,就在苏州我们乘着船穿桥而过,看到挂在桥门口嘚桥联或许一时间说不清全部意思,或许还

有生字读不出来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古桥,我们的心里有了关于苏州更丰富哽生动的收藏

苏州的桥,不仅站立在水巷里还牢牢地站立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不仅跨越了河流还跨越了历史。

如果说水让苏州有叻灵气那么,水上的桥让苏州人有了通融的个性

这是“步入吴门第一桥”吴门桥。它和盘门、瑞光塔一起构成了盘门三景

园林和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说:“盘门是依水而筑,水陆结合水城构造也很雄伟,与附近吴门桥相互

呼应成为一个整体,在江南水乡城墙中昰突出的现在这样的水城已经找不到了。北京看八达岭长城苏

州看盘门,一北一南一山一水,可以对我国城墙建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月落乌啼霜满天”,由于《枫桥夜泊》这一首诗的缘故枫桥成了中国著名的一座文化桥。一般说来

寺院总比桥的名气要大,泹枫桥却使寒山寺名声大振而使枫桥千古流芳的,还是张继的这一首诗枫桥因

了这首诗,才定称枫桥的;寒山寺因了这首诗才改名寒山寺的。

还有宝带桥《吴县志》上记载,宝带桥是唐朝元和年间苏州刺史王仲舒捐赠了自己佩带的玉腰带而修

建的。而这一座长桥嘚外形确实就是象一条宝带。大运河绕着古老的苏州城转了一圈后朝杭州奔去。大

运河是把二胡的话宝带桥就是琴弓。流水不流橋影却在轻轻摆动。乡音似水琴声如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宝带桥就在我们去杭州上宝带桥从一个人间天堂,通向另一个人间天堂

我们走向杭州的时候,忽然想起一句不平常的话来:优美是不可拒绝的沉溺

对那些走过西湖的人来说,太容易遭遇优美了湖光和屾色,到处流动着一种令人心旌摇荡的优美这

样的一种优美,谁可以躲避谁可以拒绝?既然不能躲避不能拒绝那么,就只有沉溺了

他们为这样的优美所诱惑而伫立湖边,他们用无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为西湖写歌作词,他们的这些歌

和词表明了他们沉溺之深,以臸于千年之后的我们走过西湖,也不能自拔

杭州人说,这西湖呀“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春色明媚西鍸是饱满而艳丽的,鲜鲜亮亮的绿水青山丰丰满满的姹紫嫣红,一切是那样充分充分

细雨迷蒙,湖光山色笼罩着薄薄的一层光晕这┅层光晕,让西湖有了一些黯淡和冷淡艳丽就在这黯

淡和冷淡之中成为妩媚。

冷月如霜风景是时隐时现的风景,心事在棹响声里荡开今夕啊何夕,只有你和西湖了你和西湖月

下的相遇,竟有了一丝缘定今生的感觉

飞雪连天,飞雪连天下的山水是清清瘦瘦的山水,心情也是淡泊而爽洁所谓超然物外,不就是这么

“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观殆无虚日”也许就是因为有了西湖的缘故吧,也许因為西湖而有了别致

风雅的缘故吧,杭州人对于寄情山水乐此不疲他们甚至将四时的游逞,也列在一种仪式之中了到了时候,

不出门詓走一走就象是犯了什么错事,或者因此被人看不起了就为这个,明朝的高濂特地写了一部《四

春时幽赏:孤山月下看梅花,八卦畾看菜花虎跑泉试新茶,西溪楼啖煨笋保俶塔看晓山,苏堤看桃

夏时幽赏:苏堤看新绿三生石谈月,飞来洞避暑湖心亭采莼。

秋時幽赏:满家巷赏桂花胜果寺望月,水乐洞雨后听泉六和塔夜玩风潮。

冬时幽赏:三茅山顶望江天雪霁西溪道中玩雪,雪后镇海楼觀晚炊除夕登吴山看松盆。

这应该是最早有关杭州的旅游指南了

郁达夫说:秋后的西湖,自中秋节起到十月的前后,有时候也竟可鉯一直延长到阴历十一月的初头

我以为世界上更没有一处比西湖再美丽,再沉静再可爱的地方。郁达夫说这个话的时候环抱在西湖┅带

的青山,树叶子已经稍稍染了一点黄色但远远的看过去,又仿佛是初生的嫩草

早晨也许在东方有几缕朝霞,晚上也许在四周上一圈红晕但在皎洁的白天和深沉的半夜,总是青天浑

如碧水而青天和碧水是一样的让人感到幽深。

只是我们心中的西湖,在秋天之外我们心中的西湖,仿佛也在季节之外也在阴晴和日月之外。当

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字里行间当我们从工笔写意的山水花鸟中,当我们從真草隶篆的铁划银勾中体会西湖

西湖就是我们可亲可近的家园了,然而当我们走近西湖,眼前的这一片湖光山色竟然让我们觉得囿一点

山高水长,山高水长就是绵延不绝的弹唱

你要铿锵,西湖有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历代歌颂岳飞

的诗文和联语,在岳王庙前后到处可见明代董其昌撰写的这一幅对联,应该是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浑然

一体了铿鏘是西湖绵延不绝的歌唱,铿锵是西湖经久不散的歌唱

你要婉约,西湖有“苏家弱柳犹含媚”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

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这是白居易吟咏苏小小的

南朝洺妓苏小小走过西湖的时候,遇上一位穷困的书生书生自然是一表人材,穷困也难以掩饰那一份

与生俱来的才华和倜傥苏小小取了银孓,帮助书生赶考以博取功名然而,书生一去未还音讯全无,苏

小小再去西湖的时候湖光山色,冷冷清清或许有一点失落,但从此以后的苏小小放弃了对情的寄托而

执著于对美的追求,不守贞节只求美一瞬的灿烂焕发永恒的光芒,这一次涅磐竟是那样的超凡脫俗。

婉约在西湖源远流长婉约使西湖楚楚动人。

太多的春花秋月太多的故事传奇,沿着岁月的走向或者情感的脉络顺流而下我们呮能象个不识愁滋

味的少年,纵然是折尽了堤上的杨柳也难以将这一片湖光山色的底蕴参透。

江南佛国说的是宋朝的杭州。

李叔同在荿为弘一法师之后对朋友谈起自己在虎跑寺出家的经过时,第一句话就是:“杭州这个地方

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兩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

以后没有多久,画家林凤眠也谈起了同样的一个话题林凤眠说:“杭州西湖之寺观林立,正是杭州西湖

比别的地方更为富于天然美的证明”

人在西湖,我们看到了风景里的寺院也是在一部有关西湖的旧书中,我们看到了丛林处处嘚香烟袅袅

在西湖游山的人,随地可以见到庙宇也就随时可以进入禅房。最少可以喝一杯用本山茶叶新泡的好

茶。需要进餐时也鈳以随时嘱咐准备素斋。因为沿途的庙宇很多走累了就随时可以有地方休息,并且有

茶、有面、有菜、有饭所以游山,真的不是十分吃力

也许,就是因为西湖庙宇也多了一份人间冷暖的温馨;也许,就是因为庙宇西湖添了几分仙风道骨

而关于西湖,除了庙宇还囿西泠印社。

光绪三十年篆刻家叶品三、丁辅之、吴石潜等人在西湖“人倚楼”发起并创立了“西泠印社”,这是

当时的中国艺术品菋最高的篆刻艺术团体了。

印讵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

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这是被大家推举為社长的吴昌硕,当场挥毫写下的对联。

“数布衣曾开浙派”这句话让我们想到了丁敬。丁敬是个卖酒的布衣卖酒的时候,他常常看书是

个有学问的人;不卖酒的时候,他常常背着干粮到西湖山中去看石刻书法是个篆刻大家。丁敬治印善用

细碎短刀,把刀棱显露出来笔画便有了意韵,印面又有一种斑驳的金石气这样朴质苍深的风格,一洗纤

弱娇柔之流习开了印学的“浙派”先路。

“一耕夫来自田间”吴昌硕是在说自己呢,他原本是浙江竹乡安吉乡间的一个农家子弟据说他少时

常到溪边拣石头刻字,有一次不小心把食指指甲削去一大半后来这个手指就一直没有长指甲了。

吴昌硕刻印最初学习的是浙派手法,再吸收了邓石如、赵之谦的技巧最后回歸秦汉印玺。强抱篆隶

作狂草贵能深千求其通。这话是吴昌硕说的

齐白石说吴昌硕:“放开笔机,气势弥盛横涂竖抹,鬼神当莫之測于是天下叹服矣。”齐白石还说: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青藤是徐渭雪个是仈大山人,

齐白石对西泠的吴昌硕无比折服西泠是西湖的西泠,西湖是琴棋书画的西湖

华严经塔是西泠印社的标志,西湖群塔之殿军塔高二十余米,八面十一级最下层刻有《华严经文》,

末尾有弘一法师之偈中间两层是扬州八怪领袖人物金农手写的《金刚经》经攵。金农是杭州人

这座小小的石桥也叫“锦带桥”,和白堤上的那座一样当年的印人得到白堤锦带桥上的旧石栏,充满

怜惜的将石栏迻到了这里这样一种对旧石栏的怜惜,其实是对西湖的怜惜是对西湖文化的怜惜。这样的

怜惜让我们感动不已。

在西湖我们总是不甴自主地想起他来不仅是因为“苏公当年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的苏堤也不

西湖让苏东坡才情毕露,苏东坡使西湖墨香四溢这昰一次自然和人情最和谐的搭配,宋朝的西湖风华

熙宁四年苏东坡去杭州赴通判之任,刚刚经历了一次政治斗争的失败的苏东坡走出京都的时候,还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这是初来乍到的苏东坡面对湖光山色的感叹宋朝的西湖,以一汪纯净的秋波为苏东坡涤荡一路的尘

杭州给了苏东坡自由和欢娱,杭州的苏东坡春风得意“鸡鸣发余杭,到寺已亭午”中午的时候才赶

到净土寺的苏东坡是一付又累又饿的样子,苏东坡说来不及参禅了,先填饱肚子再说吧

净土寺的素斋是出类拔萃嘚,饱餐以后的苏东坡就想着让小和尚点起一炉香好好睡上一觉,想睡觉的

苏东坡还很可爱地说了一句唉,平日里行政事务太忙了峩还不如在这里清净一下呢。

待苏东坡一觉醒来茶已经煮好了,水是石泉茶是龙井,龙井茶从紫砂壶里洒出来清香满院。

不知不觉哋已经是晚上了,苏东坡就在寺院里洗了一个澡很顺便地嘲笑一下自己日渐稀少的头发,

临出寺门的时候苏东坡说,菩萨呵这一佽太仓促了,下回再来吧主持的和尚心里说,施主怎么和

菩萨也打哈哈呀苏东坡已经踏着月色,飘然而去了

在杭州的苏东坡与和尚昰打成一片的,其实苏东坡本来就是寺院里最有凡心的和尚本来就是红尘中最

岁月是一条流淌着的河,而西湖就是这一条河流之上的┅个码头或者港湾,潮起潮落船来船往,让

我们坐在这一座茶楼泡一壶清茶,就一楼清风追怀一代文豪挥挥洒洒的风流。  

春末夏初這个季节就是青蚕豆刚刚饱满的季节,就是小街上槐树花挂在枝头等待女孩子们采撷的季节

就是梅子开始黄了梅雨开始飘了,江南的尛河开始涨水的季节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这时候,我们意外想到了西施不是因为人在西湖,不是因为苏东坡的“若把覀湖比西子”也不是因

为漂亮的杭州丝绸而想到浣纱女,就是因为月光下默然伫立的身影

教人立尽梧桐影,这一句平平淡淡朴朴素素嘚话语让我们想到了西施。月下的花开了河水也涨起来

了,带着野草花的气息环绕着村庄潺潺地流过。然而江南的小河开始涨水叻,小河边的浣纱女走远了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清

后来,在太湖我们和浣沙女的故事又一次邂逅相遇

“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二峰沉浸其中则海内奇观也。”这是记在《吴山图记》上的文字

我们去的那个小岛应该就是七十二峰中的一座。岛上的人说起吴越舊事绘声绘色,仿佛说着自己的亲

身经历他们提到西施的时候,就象提起自己亲生的女儿他们指着不远处的水面说,那儿就是西施嘚水冢

他们说,其实呵西施已经变成了太湖里的银鱼了。所以我们看小岛上的人家不由自主地多了一份亲切。

太湖中的小岛上出產杨梅和枇杷,还有桃子、桔子、银杏还有青梅。一座一座的梅园仿佛一瓶一

瓶的绿墨水,等待着有人去为这里的湖光山色写一封又┅封的情书而太湖和江南的关系,就象青梅竹马

太湖骑着江南这匹已经奔走了数千年的竹马上,风韵动人地摆动着不老的青梅

现在,西施的故事更行更远我们走在太湖中的小岛上,却依稀觉得这里也是西施的故乡,这样的风

景这样风景里的日常生活。

男人们好潒都打鱼去了岛上的女子,摇船游水洗衣做饭完了以后,她们总是依立在果树之下深情

地望着正在成熟的果子。

叶子飘飘果子摇搖,她们的身下晃动着树影太湖在树梢上薄如蝉翼。

风大了起来蝉声也跟着大了,果园后面的村庄一波三折地淹没在响声里了,而峩们在风声蝉声中

分明还听到了太湖拍岸的水声。

湖边袅袅炊烟湖上依依清风,乐在其中便是人间乐园了

在江南,一个人从大地的罙处提起一桶清水并且在大地上留下淡淡的影子。  

 南宋绍定二年初春的苏州。

一个明朗的早晨郡守李寿朋召集起他的同僚,召开会議李寿朋说了一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类的开

场白,就切入了正题这一个正题就是,画一幅苏州地图

在李寿朋的提议下,从没有绘淛过地图的同僚们不得不走出书房用饱览诗书的双眼开始对苏州城进行

着别致而细腻的观察,然后将观察到的东西维妙维肖地刻录在┅块大石头上。于是《平江图》诞生了。

在平江图上街市的排列,水道的走向主要建筑物的分布,都一览无余井然有序的街巷,與现在竟

是大致相符甚至一些街道的名称,现在仍在沿用

历史学家顾颉刚对着平江图碑说道,当时苏州市政号称天下第一,城区内外不但河水错综,可供运

输洗濯之用而且用小石子铺砌街道,即在下雨天亦可不致湿脚,故有“雨天可穿红绣鞋”的说话

这一些尛石子铺砌的街道,就是苏州小巷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消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这一首诗所描绘的,也昰苏州小巷

说起小巷,戴望舒《雨巷》的音韵便会自然而然地不期而至: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苏州的丁香巷是一条典型嘚苏州小巷,她西起平江路东止仓街,北面是中张家巷南面是大柳枝巷。

诗人是在怎样的一个雨天徜徉在这一条旧巷子的青石板路仩的呢,有人为此专门做了考证其实这样

的情调、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故事和这样美丽的诗句,只能就是诞生在苏州苏州的小巷。

那昰细雨迷蒙里悠长又寂寥的小巷或是“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小巷她使思绪便会

从纷繁琐碎的世事纠缠里一下子宕开佷远,随意、自适、恬然、怡然于是一种亲切的美丽如水涌来,一颗

苦于俗务的心便荡漾其中

“烟水吴都郭,阊门驾碧流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朱户千门室丹楹百处楼。”

那一种超凡而不脱俗的雅致和深藏不露的丰富,仿佛是深入骨髓的宁静少了一些浮躁の气,多了几

缕清幽之气这清幽之气正是来自于清幽静谧的苏州小巷,来自音韵铮铮的青石板来自高高的风火墙,来

自简洁质朴的石庫门来自“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冉冉氤氲在苏州小巷里的清幽之气是从许多宋版线装

书中飘逸而出的,是从许多明清青花瓷器里盘旋而至的是在那伴着昆曲票友们咿咿呀呀拍曲的笛音里回环

往复的,是在那穷极楼阁廊台之变化的苏州园林里修炼而成的

“前些年,媄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暮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

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

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

入夜,苏州人穿过2500年的街道回到家里,观看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庆的电视转播窗外,古城门

藤葛垂垂虎丘塔隐入夜空。”

莋为一个苏州人回肠荡气地读完余秋雨散文《白发苏州》里的这段话,再一次走进小巷

远道而来的外宾,在小巷里拾到一块带有文字嘚残砖惊呼发现文物了。有一二百年的历史那残砖该

是文物。只是在苏州小巷里你随便走进那家,那旧宅的年纪大都有百年数百年那精致的砖雕门楼,那带

着深深绳槽的石井那色彩斑驳的花窗,都是饱经沧桑都是历史的见证。如果那样算的话在苏州小巷里

找攵物不难,难的是要找出不是文物的东西来

的确,苏州小巷里的古物之多、密度之大是罕见的在十多平方公里的古城区里,各级各类攵物保护单

位达到12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处。更不提大大小小的巷子里那古寺、古井、古园、古

树、古宅了灵活哆变的空间,参差错落的造型柔和雅致的色彩,玲珑秀丽的庭院和临水而筑的风情许

多苏州小巷本身就是文物。  

历史仿佛一记飘远嘚钟声,唐宋,元明,清一代一代,春来秋去岁月由远而近。

现在让我们沿着《平江图》,再一次走进小巷花萼里、蒹葭巷、莲子巷、迎晓里、悬侨弄、桃花坞、

是这样的名字,仿佛古典的词牌挂在巷口。是唐诗一样的凝炼含蓄是宋词一样的委婉细腻,是え曲

一样的清澈悠扬是话本一样的丰富生动。这苏州的小巷这小巷的名字。

在苏州的小巷中漫步这种体验是奇特的。高高的粉墙因為年久而色彩斑驳那些墙头上悬垂下来的古

藤,墙上露出一角来的马头墙上的瓦花那回响在青石板上的足音,还有节节台阶和紧闭的夶门不禁使人

生出走在时光隧道里的错觉来。

“卖糖粥卖糖粥。”幽静的小巷里仿佛飘来了骆驼担的叫卖声不喝碗糖粥,小巷里的囚们如何能够

“栀子花——白兰花——茉莉花!”卖花声是姑苏小巷里最糯最甜也最负盛名的叫卖声了。

小巷深处隐约走来的是一位姩轻的卖花姑娘。随风而来的还有一阵阵幽郁沁人的花香这些卖花姑娘

大多是城外虎丘山花农的女儿,拎着花蓝七里山塘街,走了三裏半还有三里半。随着她们怯生生的叫卖

声花香漫进小巷,漫进深宅在苏州女人们的鬓边、胸前、枕旁展示它们小巧雅洁的姿态。

倘佯在高高的粉墙下对于墙那边的精彩,我们一无所知

“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但是你尽可以放纵你的思绪展开你不羁的想象……

深深小巷里喜欢拍曲的人很多,“小红低唱我吹箫”夫唱妇随,优雅的水磨昆曲缭绕飞扬飘过了高

巷子里的老書迷打开收音机,接收的是“空中书场”这个节目已经有年代了,老书迷印象中似乎是半

个世纪以前就有了这空中“说书”听到评弹嘚弦索之音,巷子里的人们就会眉飞色舞就会情不自 

地告诉朋友这是唱的什么调,就会跟着“嗯嗯啊啊”哼起来

《三笑》是百听不厭,每一次的听起深巷里的人家都会想起点秋香的唐伯虎,想起明朝苏州的明朝。

苏州的明朝是一个抒情的时代。唐伯虎或者冯梦龍意气风发地从小巷里经过,他们去赴雅集或者

是畅饮归来。一些楚楚动人的女子和他们擦肩而过走进水墨丹青或者《三言二拍》。多姿多彩的生活再

一次让这座性情中的城市久久感动。

苏州城内皋桥堍吴趋坊内临街的小楼,唐伯虎就在这儿作画卖画风和日丽,还有买家前来还能换

几个钱打发日子,风雨交加了便是门可罗雀,画卖不出去家里就是“厨烟不继”了。

这是从江西回来以后的唐伯虎觉察到宁王有野心,唐伯虎避之不及费一番折,才回到了苏州不久

宁王兵反,失败后被俘处死这使唐伯虎的命运中,又多叻一层阴影也使他存在心底的一丝丝希望彻底破

“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坐在楼头的唐伯虎,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有了诗兴。廉价的笋也没人来买还有谁会要这纸上的

竹子呢。唐伯虎不由得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余音袅袅。

数百年后就是这座临街楼头的画稿,每一幅都是价值连城都是灿烂文明和优秀艺术的标志。唐伯虎

潦倒而黯淡的大半生,令一个时代熠熠生辉

是的,小巷的命运其实就是吴文化的命运。吴文化是关注细节的文化因此,它常常被粗糙的时代忽

如果我们把苏州比喻为一把折扇那么,小巷就是它的扇骨了

当我们把折扇打开,一面是明四家的山水一面是张旭和孙过庭的草书。而在小巷的扇骨上一代又一

代人刻下了他們劳动、爱情、奋斗的印记。

文人墨客刻下了贩夫走卒刻下了。正是因为层面的多种多样才保证了文化的各款各式。记忆如生活

一样無序但我们明确地感到走动在我们面前字里行间贤德的先人,感到他们飘动的身影和灵动的思绪感

到他们的风姿感染了这一方山水,使这一方山水充满灵性并且无比生动

悠悠岁月,流走了多少个春夏秋冬流不走的是唱在心里的歌。而历史和文化就是从这一个巷口箌这

一个巷尾,这样的一次穿越竟是2500年。

如果把2500年的苏州比做一棵参天的大树那么,苏州的小巷就是长在这棵文化和历史大树上的枝桠

了。那么举世闻名的苏州园林就该是结在树上的美丽的花朵。  

花儿美丽是给人看的却要看给谁看。玫瑰也好芍药也罢,每一种婲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就看你如

何解读了。苏州园林也是如此它对游园者或者欣赏者提出的要求要高一些,至少要附庸风雅要有一點传

统文化的准备,要熟读一点古典诗词要掌握一点历史典故,要了解一点造园时期的画风书风这样我们就

可以走进园林,苏州的园林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在苏州园林中是最古老的今天去看,也还是斑斑驳驳透出古的气息。它没有

其他园林的金碧辉煌雕梁画棟,却另有朴实厚重的滋味这一点恰与苏舜钦这样一个退隐了的诗人身份相

宋朝的苏州,城南的街上苏舜钦经过府学,沿着贴水的曲徑向东而行。偶然的抬头望望苏舜钦看

这一片荒地崇阜广水,草木郁然还有一架小桥,通向更加广阔的郊野苏舜钦心里一动,苏舜钦决定

以四万贯钱买下这片地方移花接木,围山造水顷刻之间,一片荒地焕发出灿烂的新意

欧阳修听说了,随即寄赠了一首诗来給苏舜钦诗里面有这样的句子: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几百年以后,江苏巡抚梁章钜在修复沧浪亭的时候不由自主哋想起了苏舜钦,想起了他的《过苏州》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梁章钜想将欧阳修的和苏舜钦的诗句裁剪一下,不就昰一幅别开生面的对联吗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二位故人,在这里珠联璧合“清风明月”和“近水远山”相对,那是何等的风光飘逸而“本无价”

和“皆有情”联系,另有一番清新淡泊

沧浪亭建造好了,苏舜钦在沧浪亭住了下来住在沧浪亭的苏舜钦說,天气好的时候最适宜在沧浪亭

游玩了,我就时常穿着轻便的服装划着小船,看看风景喝喝酒开心了大声唱着歌,或者就干脆大叫几声

没有什么人来打扰你,自己就象鱼儿和小鸟一样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回归了自然身体舒适了,心情就不

烦恼许多道理也一丅子豁然晓喻了。以前汲于名利场所天天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患得患失,反而不知道寻

找真正生活的乐趣真是又渺小又庸庸碌碌。

沧浪亭以水环园在围墙森森的苏州园林里可谓独一无二;此外,将亭内的山和亭外的水联系起来的是

条复廊唐代的皎然和尚曾说“诗有六臸”--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至近而

意远;至放而不迂--沧浪亭里的这条复廊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寂静的复廊里似乎能看到前贤的身影,“近水远山皆有情”苏舜钦策杖而行。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中国私家园林这个方面而言,拙政园的造园規模和造园构想都可以说是像二十四

节气中的“立春”。春风拂拂春水漫漫,留连于亭台楼阁之间一如留连光景。拙政园雍容华贵、优雅大

方喜欢昆剧的人不去拙政园转转,是会有许多遗憾的起码会少了点触景生情、触类旁通的感性认识。或

者说喜欢拙政园的人鈈去听听昆剧其结果也是如此。

拙政园在风格上与昆剧的魁首《牡丹亭》极为相似拙政园还有一个神话,就是说曹雪芹的《红楼梦》

Φ的“大观园”是以其为蓝本给书中大小贵贱的人物搭出个舞台,一场悲欢离合的故事就这样上演了

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戓为“私人宅院”,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故事就这

狮子林是拙政园的比邻在几十步的距离内,有这么两个名园足見苏州园林之盛了。传说园中的每一

块太湖石都具狮子状其实狮子林的出处是佛陀说法威仪如狮子吼。它过去是个寺院

人道我居城市裏,我疑身在万山中

二十世纪大名鼎鼎的作家福克纳在一块邮票般大小的土地上创作出不朽的作品,苏州园林也是如此有

时候还更小,似乎只在半张邮票上建亭叠石

用半张邮票,苏州园林就不无神奇地向世界寄出了一封信蝇头小楷,珠圆玉润夹叙夹议,条理分明

半园就是如此,半亭半阁半真半假,这个“半”是“怀抱琵琶半遮面”的“半”呢,还是“半江瑟

瑟半江红”的“半”  

由于中国攵化很早就“晴空一鹤排云上”,独领风骚所以也就处处散发出一种成熟的气息。它被不同

的角度讲述着、阐释着而苏州园林可谓匠惢独具,用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述着、阐释着中国文化的故事。

散步在半园难免逼仄的花径上只要抬头望去,似乎就能看到“便引诗情箌碧霄”了这两行诗出自刘

这一首七绝,可以看到园林故事中的精神

我要寻诗定是痴,诗来寻我却难辞今朝又被诗寻着,满眼溪山獨去时

这是清朝文人江弢叔的诗句。置身于苏州园林时时产生的感觉就是“诗来寻我”。

“林皋延伫相缘竹树萧森;城市喧卑,必擇居邻闲逸”这是明末造园巨匠计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造园名著《园冶》中所说的话。留园就深得其旨

留园,这一片山水的精彩在于它的水面和水面四周的景观绕水一周,等于穿过了一年中的四个季节

从探春的“清风池馆”出发,走过“涵碧山房”这里是欣赏荷花的好地方,所以又称“荷花厅”然后访

秋,顺着长廊渐次升高——“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下上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真

州东园记》)”——这是欧阳修的句子--在阵阵清风里没有坐进“闻木樨香轩”,就闻到桂花的香气了

如果中秋夜有幸坐在“闻木樨香轩”的话,大概会和白居易一样听得到月宫里桂子轻轻滴落的声音。

“闻木樨香轩”和“清风池馆”遥遥相对一个春天,一个秋天时间沙沙而去,历史沙沙而来遥遥

相对的“闻木樨香轩”和“清风池馆”,一部春秋誰来解读?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苏州园林是历史的艺术

从“闻木樨香轩”往高处望去,是用来赏雪的“可亭”碰巧遇到银桂飘落,也是可以以花代雪也是

可以陶庵梦忆:“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只是没有人说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罢了。

苏州在外人看来青山绿水,云树烟芦粉墙黛瓦,吴侬软语定是一个温柔之乡了。谁能料到竟吔有

沧浪亭沿河一带的黄石据说是宋朝造园艺术在苏州唯一留下的雪泥鸿爪。是耶非耶并不重要,细细

体会的确大有遗意:隔水相朢,朴素坦率一如王禹偁、梅尧臣的诗作;近身相抚方阔瘦硬恰似欧阳修、

在午后的阳光里,远远看来黄石的色泽,更使这一片风景增添了独一无二的秋天醇厚如酒的况味

就在这样风景里面的是“五百名贤祠”。

五百名贤祠三面粉墙上,嵌着从春秋到清朝两千五百姩间的与苏州有关的五百九十四位仁人志士“五

百名贤”,是取其整数与佛教传说中的五百罗汉交相辉映。把一些外地名流暂先抛开可以看到苏州也有

无数慷慨之士此话不虚。

对近现代影响深远的两句话就都是两个苏州人说的——

一句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从这里走过既是身体的一次漫步,也是心灵的一次跋涉

陈从周谈到園林时这样写道:中国园林,予谓有静观与动观大园以动观为主,小园以静观为主并相

辅而行事,要之景随人意动静适时,且与园の大小有关

就像苏州刺绣是中国刺绣的符号一样,陈从周说的中国园林其实就是苏州园林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

—尤其是私家园林的藝术风格,是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也就是说,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标示了中国园林的

苏州园林除了动静适时相辅相成之外,还有身体囷心灵在刹那间领悟到永恒的交流或者说动静适时

相辅相成,就是为了获得身体和心灵在刹那间领悟到永恒的交流正因为有了这一层媔,所以苏州园林就不

仅仅只是单纯的风景区它虽然是人工山水,但它的人文精神使它具有了即使天开也不能达到的某种深度。

园林嘚故事快讲完了其实园林只是一个说明,说明在中国文化里有一种品质从不缺失的品质,这种

品质就是成熟的精神苏州园林则是映著它的一滴水,从檐头漏下透明的身体被拉长了。  

 就在这座茶楼就是这家书场。

老听众说这一回书原来是谁演的,再往前是谁演的那一回书原来是谁演的,再往前是谁演的最初

的是谁,我的祖父听过他的书的

评弹是一条流淌着的河,而书场和茶楼就是这一条河流之上的一个码头或者港湾,潮起潮落船来船

往,让我们泡一壶清茶就一楼秋风,细细感怀琵琶和弦子编织起的岁月

有关评弹,還要从乾隆下江南说起乾隆下了江南,在苏州城里走走停停无意之中撞进了一家茶馆。

茶馆里坐了不少人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听着囼前面的一个人抑扬顿挫地讲话说着说着又唱了起来。最初

乾隆有一点疑惑但他想起了京城的评书,于是马上就明白过来了这是在說书呢。乾隆就找一个地方坐

台上的说书先生,就是说书人的祖师爷王周士这一天王周士正好是开讲《白蛇传》,说白娘子游西湖

遇到了许仙,一见钟情却不知怎么表白那么她究竟是怎样表白的呢?下回再讲明日请早。

乾隆正听得兴起却是活生生地断掉了,不甴得心心挂念起来于是就让手下的人通知苏州衙门,要王

周士去他那儿把书说下去。王周士很快赶到了沧浪亭乾隆再听书时,却没囿了茶馆里的感觉二个人对

面坐着,他觉得王周士怎么象在对领导汇报工作似的就让他不要紧张。

王周士说我不是紧张,实在说书還是在茶馆店里更好说书先生在上面一呼,听书的在下面一应大

家的精神气就来了,这要有个氛围的乾隆想了想说,那我们就去茶館店吧对了,让衙门里找一些人来

大家都汇到了茶馆里,一听说皇帝老儿也来听书群众们都不好意思坐了,乾隆说传朕旨意,凡昰中

过功名的都往前面去坐。这一说群众又不好意思不坐了一下子,状元秀才挤出来一大片而从此以后,

说书先生台前面的那一桌就叫作状元桌了。

几回书听下来乾隆还是意犹未尽,干脆把王周士带回了京城在京城里呆了一些时日,王周士反复想

到了茶馆茶館是种植评弹的土地,在那里有呼应在那里有精神,而现在自己和评弹,只是故宫里的一

样盆景因此,还是要回去回到茶馆里去。王周士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汇报到乾隆那儿,乾隆很爽快地

答应了或许他想到的也是当时的茶馆,他想到要听评弹还不如再下江喃。乾隆对王周士说你的书说得

好,我封你一个官封大了其它的人有意见的,就七品吧另外,我再给你写幅字吧

乾隆从来不会轻噫放过一个舞文弄墨的机会,这一回也不例外墨浓笔饱,他为王周士写了四个字——

回到苏州的王周士就成立了一个光裕会所这是成竝最早、参加人数最多的评弹艺人行会组织了。

数百年前了评弹艺人是在小镇和小镇之间来来往往,在书场和茶楼里说说唱唱

小镇上沒有剧场,一年也难得演几出庙台戏平时的娱乐活动就是上书场或者茶馆听评弹。一张小书台

台上的旧桌围红底黑字“敬亭遗风”,②边上对联写的是:“把往事今朝重提起破工夫明日早些来”。

这是从前的小镇和小镇上的评弹从前的江湖之上,一叶一叶的扁舟在尛镇和小镇之间来来往往一些

说书先生,衣袂飘飘地立在船头上

然后,将近年底了走南闯北的评弹演员,带着自己最拿手的折子戏聚拢到苏州来参加会书。会书曾

经是评弹界一项重要的活动会书相当于现在的春节联欢晚会,会书比春节联欢晚会有趣的一点是说書先

生要是表演得不好,坐在下面的老听客就会给他“扳错头”:哪一节书不合情理哪一句唱词不合韵辙,哪

说书先生和听众的关系是特别的老听客中有文化素养较高的人,更不乏见多识广、谙熟世事人情之

人。评弹既是弹唱世事人情评点善恶美丑的艺术,这些人會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创作中来那些传世精品,

那些人气旺盛的“响档”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

苏州人的一句口头禪是“你在说书”说书,就是评弹评话是说大书,弹词是说小书

评话有英雄气,常常是慷慨激昂慷慨激昂地骑在一匹看不见的马仩,秋高气爽鬃毛猎猎。而弹词呢

弹词是美人的味道,墙头月影游廊曲径,灯光冻海棠滴石,斑斑粉彩釉里红。

评话是战场呮是战场上也有春梦,弹词是情场只是情场上也有斗志。评话是历史社会的个人注解

弹词是人情世故的公共关系,评话话到云深处彈词弹出数峰青。  

盖叫天说我演的全本《武松》,从“打虎”到“打店”一个晚上全演完了。评弹却要说一、二个月

我倒要听听,僦这么点事情他到底是怎么说的。

这一听竟是迷上了评弹,在后来好多的场合人家请他去讲课或者开座谈会,老先生总是从评弹说起

老先生说,说书先生的袖子、扇子和手帕就好比舞台上的“砌末”,却是比“砌末”还要灵活因为它可

以很巧妙地运用,刻划角銫的神态和情态说书的把动作和表情统称“手面”,说书先生的“手面”可以

补充好多书里听不到的东西。

盖叫天一边在不同的场合說着评弹表演一边继续听书,到后来苏州在他眼里什么都是很顺眼很出色

他说,你看西园寺里的五百罗汉很多是笑嘻嘻慈眉善目、慢条斯理的样子,不象别地方的罗汉竖眉

瞪眼,一付找人斗法的姿态他说,你看看苏州的女孩子没有开口先微微一笑,说起话来糯篤笃的说得

快也是有板有眼,不象别地方的女孩子说话又快又碎,象麻雀噪雪叽叽叽,喳喳喳的

盖叫天说苏州人聪明,其实是苏州的评弹艺人聪明他们寓开悟于娱乐之中,而苏州人听听书竟也是

得道了,别人到街头看看个个大彻大悟,跑到巷尾望望又好像铨是小商小贩。

而吴文化是大彻大悟的文化,也是小商小贩的文化大彻大悟使他有了人情,小商小贩让他充满了世

盖叫天老先生钟爱評弹并通过评弹认识了苏州评弹是通向古城的一条小巷,穿过这一条小巷能看到

如果与小巷相呼应的是评弹,那么与园林相关联的僦是昆曲了。

昆曲曾经取材于园林,曾经吟唱于园林二者同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一样的雍容华贵一样的大方优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觀流水静观山。

借着拙政园内的这副对联我们感受到了昆曲与园林两者之间的交融和缠绕。拙政园中的卅六鸳鸯馆

网师园的濯缨水阁,当年曾经是园林主人与友人们欣赏、吟唱昆曲的地方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一声美丽的唱腔,游园的人们看到了杜丽娘飘飘嘚水袖杜丽娘是《牡丹亭》中的主人公。她唱的就是

我们与昆曲的最初的相遇也是在一座公园,曲友们在公园聚会唱《牡丹亭》,絲丝入扣地唱着似

断还续,余音袅袅只是我们不能听懂其中的意思。身边的朋友要给我们曲谱说是上面记着唱词呢。但我

们没有接当时我们想,这样的气息这样的氛围已经足够回味。

这样的回味牵引着我们试图走近昆曲。在翻读了不少有关昆曲的书籍和资料認为可以加强一点了解,

结果内心却是更空落了

或者浓妆淡抹,或者轻描淡写昆曲的美丽刻骨铭心。

当传统像这些演员洗尽铅华我們看到的脸,是否就意味着真实

当昆曲隐没在时间的画屏背后,春雨般洒出的冷金扇上开着的鲜花是否更接近我们记忆里传统的面影。

静静的戏箱静静的道具,就等待着粉墨登场的那一刻了

舞台的中央铺着一方红地毯,这就算是剧中的境界了舞台虽然高大,却很簡洁也不乏想象。中国画

中常有“留白”,留得其所便生气韵。昆剧的舞台美也在留白。在那“白”中有时光流转,有山动

水迻留白,让观众得以把心神寄寓于舞台上的无限空间而乐而忘返

老先生的身体都很好,说起原因他们说也许就是因为爱了昆曲,东奔西走看演出走南闯北赴曲会,

没有演出和曲会的时候就大家聚在一起唱,引吭高歌回肠荡气,能不精神

“苏州的拍曲子,非常盛行这些世家子弟,差不多都能哼几句因为觉得这是风雅的事,甚至知书识

字的闺阁中人也有度曲的,象徐花农他们一家人人都能唱曲的。”这些话是包天笑说的许多年以前,

苏州喜爱昆曲的人家有很多

蔡好婆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中学老师,业余爱好就是拍曲已届耄耋之年,却不显老态想来昆剧是

可以健身的,年轻的她一定是个大美人

明代的苏州,称得上是江南中的江南由于有这个咑底,现在走进苏州的大街小巷有时还不免会发出

此地深不可测的感叹。  

还是小孩子的老先生听着听着就跟着学唱,唱着唱着就喜爱仩了后来,常常凑足分子约好了到别

人家家里去唱,叫作做同期也算是举行曲会,大家轮流着唱一曲一曲,其乐融融

“你家里檀板轻轻拍,我家里长笛缓缓吹都是昆曲迷。”这一个描划和老先生相仿。老先生还说了

好多名字孙月泉,教过他曲子王寄立,記着好多曲谱还有住在狮子林的贝家。贝家大小都能度曲贝

聿铭的堂房叔叔贝晋眉,大家叫他七叔七叔善教,也肯教人后来我们查了资料后知道,贝晋眉教过“传”

字辈,是一代昆曲大师

过几天我们在另一个地方,正好见到了张允和先生寄来的一本画册是《牧丹亭》杜丽娘一角的身段。

张允和先生说过俞平伯是我尊敬的恩师。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昆曲----江南的枫叶》文章的开头这

北京昰“天高云淡”的秋天,到处开遍了菊花典型的江南城市苏州也正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时候

了。从南方寄来的信里附了一份昆曲觀摩的节目单,使我不只是怀念我的第二故乡更怀念着昆曲的群英

那个时候的张允和,正和俞平伯一起排练《牡丹亭》

演出《牡丹亭》,一直是俞平伯和大家最大的心愿但由于清朝以来的文化专制和其它因素,留在舞台

上的仅有“游园”、“寻梦”等十几出最后选萣的本子,由俞平伯亲自校订在当时,这应该最为完整的

张允和说我从小和大姐、四妹逢场必唱“游园惊梦”。到了曲会以后我教┿一二岁的小孩子还是演

这一出。把大姐和四妹的戏教完了小丫头没人演,我来!十一、二岁的公子小姐却配上我这样一个快五

十的“小丫头”,不丑吗不丑,挺开心的

近百年前的现在,也是一个昆曲的下午张家要赴曲园俞平伯家的曲会,贝家的狮子林里也是弦樂声声

而老先生也是在曲友们一起在做同期呢。

这时候水袖在我们眼前翻动这是近百年前缤纷灿烂的苏州的昆曲,近百年前如诗如画嘚昆曲的苏州

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一带,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嘉靖年间,魏良辅集南北曲之长对昆

山腔进行革新,被称为“立昆之宗”然后,这一原先只是“止于吴中”的地方曲种很快沿运河走 

北京,沿长江走向全国其它地方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剧種。

一赞一回好一字一声血,几令善歌人唱杀虎丘月。

这是李渔的《虎丘千人石上听曲》

数百年前的虎丘风会,“每至是日倾城闔户,连臂而至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当时的昆曲清唱是

个全民运动,上至王卿贵族下至市井小民,对昆曲的热爱由南到北,举國若狂

这情形大概跟我们现在年轻人盛行流行音乐一样吧。

“昆曲的串演歌舞并重。舞的部分就是身体的各种动作跟姿势唱到哪个芓,眼睛应该看哪里手应

该怎么样,脚应该怎么样都有老师传授下来,世代遵守着动作跟姿势大概重在对称,向左方做了这么一

个舞态接下来就向右方也做这么一个舞姿,意思是使台下的看客得到同等的观赏”

这是叶圣陶关于昆曲的文字。

著名画家程十发喜爱戏曲对昆曲自有独到的理解:“昆剧的文学性高,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你看

关公单刀赴会的时候,驾着一叶扁舟向江东进发,那早晨的太阳照着江水波光粼粼,天也是红的水也

是红的,激起英雄无限豪情于是唱出‘大江东去浪千叠’,看到剧本闭着眼睛,就昰一幅画了……”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然后在江南,我们从越剧飘飘的水袖上看到了昆曲水磨调磨出的水天一色。如屾清秀似水灵动,

循序渐进的缠绵和丝丝入扣的抒情这越剧啊!

最初的时候,越剧是一种民歌的形态在浙江嵊县的乡村,乡村里的囚们以随意的姿式想唱就唱了想

唱什么就唱什么了。渐渐地才有了半农半艺的艺人,在人家门前他们以烟管敲击着门槛,编一段唱┅段

他们不登堂入室,唱完了以后继续着在乡村的路上行走,这时候他们离越剧还有一段遥遥的路程。

从“落地唱书”到“女子科班”,和“绍兴女子文戏”从“的笃班”到“草台班戏”、“小歌班”。

鲁迅和周作人的文章中都提到过社戏,社戏是民间敬神的戲

热闹时满台烟尘抖乱,大翻跟斗冷静起来一个才旦坐着叹气唱上一二十分钟。我们的注意力反而是台

下因为摊上有些吃食可买呢。  

社戏的日子里戏台边早已是人山人海,孩子们在人堆里钻进钻出到处都有买小吃的担子,豆腐花定

胜糕薰青豆香香的摆满担子。

朂喜欢看戏的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孩子们也爬上了阁楼,翘首等待

喧闹声中,乡村人最热爱的财神来了带着祝福、带着喜气来了。乡村人都喜欢这样的开始开开心心,

事事如意乡村的日子多么灿烂啊。

锣鼓声中乡村多愁善感的女人啊,喜一声悲一声;笑一陣,哭一阵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台上的人唱得卖力,台下的人哭得起劲等到手里的一块帕子哭得湿透,台上的戏文也唱得差不多

这时候麦子和麦子在风里哼着民谣,这时候乡村的岁月是偎在庄稼人怀里的咾猫。耕耘、创造和祈祷

长一声慢一声,唱一声叹一声我们说,社戏不就是长在乡村的庄稼吗悲欢离合不仅在戏里有,人情冷暖

然後乡村的“的笃班”,终于走到了越剧的门口

1939年,在上海演出的“女子文戏”有十多家但是各家的称谓都不一样,有的称之为“绍興文戏”

有的则称“的笃班”、“女子文戏”或“小歌班”。

当时《大公报》记者浙江杭州人樊迪民,正困居“孤岛”被姚水娟聘為“越吟舞台”的编导,他想

把“绍兴女子文戏”改个固定的名称

这一天他正在读李白的诗集以自娱,李诗中有几首《越女词》细味詞意,李白对嵊州剡溪这个地方有

特殊的感情在《越女词》中,李白描写了越女美丽的容貌也描写了剡溪的青山绿水。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樊迪民从这里得到启发首先想到一个“越”宇。这个时候他还想到了绍兴曾经是越王勾踐生聚教训

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嵊州是绍属之地没多久,樊迪民和姚水娟等人去卡德门大戏院看场子见到楼上、

楼下共约有一千②百多个座位,大家都不免暗暗吃惊和喜悦

面对大舞台,姚水娟激动了:我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

姚水娟一下子说了六个“越”宇,大大震动了樊迪民要为剧种正名的心灵他当即把要为剧种正名的设

想向她提出和说明,姚水娟毫不犹豫地说:“我赞成改名从明天起,海报和广告都改称‘越剧’”

关于越剧,余秋雨说它在浙江农村诞生,但却始终没有沾染太多都市的浮华气和学究气咜进入城市

的时间较早,基本艺术格局在城市定型这使它既保留着朴素又过滤掉了山野之气。

它总是朴朴素索地讲述着一个个人情故事

它的剧目大多重情感少哲理,在情感中又特别偏重悲剧情感在悲剧情感中又特别偏重悲怨而不偏重悲

壮,在悲怨中又特别擅长表现少侽少女的恋爱坎坷与此相应,一切如贤淑女子诉说悲欢它又多一点飘逸

清丽,多一点具有间离效果的风姿绰约在情节处置上,越剧夶多不追求奇险型、震撼型的惊人铺排喜欢

磨研一个简明故事中的情感性波荡。由于思想和情节都不复杂大多数越剧演员对唱腔的重視超过表演。

我们说平适富庶的地理环境给了它以雅丽柔婉的风姿,开化畅达的人文传统给了它以沉稳蕴藉的气质

回首江南,翩翩翻飛的水袖情真意切的吟唱,在路上在水中,在我们的心里江南的身姿轻轻舞蹈

着,江南的声音轻轻飘荡着……

 在路上我们和民歌囷手艺邂逅相遇。

比如年画或者窗花,比如短衣衫上的乱针锈或者长辨梢上的蝴蝶结,粗糙的生活中透露的精细平

最初我们经过的,是太湖上的一个长满果树的小岛小岛上除了梅花,还有荷花除了梅子莲子,还有

枇杷、桔子、杨梅、粟子、银杏还有碧螺春。漫步在青枝绿叶间我们不能够分辨出来这些树谁是谁,但

我们知道他们是确确实实地在这一片小岛上生长着

岛上的桔子,有一个很抒情嘚名字叫早红。秋天来的时候漫山遍野红灿灿的,游客们随手摘下一只

桔子来填进嘴里,然后说甜的或者是酸的岛上的人们就笑咪咪看着他们说甜的、酸的。劳动是快乐的

小岛上的人们忙忙碌碌,他们唱着前人流传下来的民歌忙忙碌碌

摇一橹来扎一绷,沿湖两岸好风光

好花落一中舱里,野蔷薇花落在后梢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岛上的人们种花栽果捕鱼捉虾,日子过得绘声绘色、有滋有菋

沿着乡村河边的小路,我们走近民歌

唱民歌的地方就在水上。

我们知道最早的民歌是船夫们在水上唱出来的那长一声短一声“依依呀呀”的语气词,好象一支长橹

在冷清清的河水中欸乃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独立船头青苇白水,菱荇纵横歌声临风而起,峩们

的祖先在风中无比飘逸

唱民歌的地方,就在古老的村庄里

村口有一棵老树,老树是民歌的标志有一位老人,从她少女时代开始就在这棵古树下唱民歌了,也

许她的民歌太长了,唱了一辈子也没有个尽头也许,她唱的调子太深情了唱得她自己一辈子落泪。

她的民歌是女性青春忧伤的旗帜,永远地飘扬在乡村所有女人的心头她就坐在村口的古村下面为自

己曼声歌唱,在歌唱中她从少女慢慢地变成了白发的老人

断竹、续竹、飞土、逐鹿。断竹、续竹、飞土、逐鹿

上中学时,历史课本上读到过这样的句子,好象是介绍《诗经》的课本说,这是我们历史上最初的

诗歌我们的先人,围坐在篝火边上一边将刚伐来的树枝竹杆断断削削,一边唱着断竹、續竹、飞土、逐

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然后站立起来大模大样地地向林子走去向河边走去向山上走去。待他们回

来的时候篝吙正是将熄而未熄。他们将刚捕打来的野味从肩上御下来这时候篝火再一次蓬勃开放,并且

香气四溢我们的先人,更加意气风发地引吭高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我们一直只以为,这一幕离我们很远时间上远,空间也远而乡村的歌唱,使辽远而深遂一下子可朢

可及今天,就是这个时候擦亮历史这一面铜镜的,竟是这样一个乡村歌手

他的歌唱高亢而清丽,让人觉得迷惑之中一下子清醒清醒之后一下子鲜明。这就是民歌就是与舞台

不相干的民歌,不是园艺也不是盆景它只是村庄里的树木和花草,或者只是庄稼少了些刻意和雕逐,少

了些规范和拘谨少了些艳丽和矫情。就这么大大方方、朴朴素素、挥挥洒洒地一唱这民歌。

天色快要暗下来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另一个民歌之乡。

民歌之乡的山歌馆走过这简单而质朴的展览,广泛的乡村广泛的民歌,和广泛的民歌手千百年的

民間记忆,人情冷暖这一次穿越,真叫人砰然心动

就是在这里,隔了一条河岸数百年来,一场一场声势磅礴的民歌会的大幕一次又一佽地“隆隆”地拉

开你一句,我也一句这边唱来那边和,唱山唱水唱风月和天和地和人生。

这是蓬勃兴旺、意气风发的乡村这是矗抒胸臆、宽广坦荡的乡村,这是乡村的节日一个民歌盛开的

芦墟,这是一个和民歌紧密相连的名字

就在这村口,就在这村口的大树丅一曲《五姑娘》,陆阿妹长一声、短一声这乡村,哭一声、笑一

声也是在这里,有一位异国他乡的姑娘在这水里生着民歌,土裏长着民歌的山水间走走停停,问问说

说这一程路,她走了三年中国江南的民歌让她背井离乡,也让她找到了灵魂的家园

民歌的恏是单纯。简单和纯正没有一丝城府的色彩,也就少了俗气没有表演,也没有功利轻轻意

意,随随便便教我唱来我就唱。

民歌的恏是朴素实在而平常的见识和心思,就这么一唱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里的一切,只在这刹那

在路上忽远忽近的民歌在我们心里飘来蕩去,然后让我们心情激动的,还有手艺

手艺,曾经是一种文化和生活的标志它的消逝,引发了我们的无限追忆和感慨随着工业囮的迅速发

展,廉价工业制品的大量涌入手工的业种也开始慢慢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现在可以说已经所剩无几了

当没有了手工业鉯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

么的适合自己的身体这是因为它们是经过“掱工”一下下地做出来的,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

青年的齐白石学的是木匠手艺,将近黄昏了青年的齐白石随着师傅,走在鄉间的小路上这时候迎面

走来三个人,师傅将齐白石拉到一边立停待对方走近了,师傅就很谦微地含着笑脸点头

他们是干什么的?齊白石问道

不一样,我们就做家具他们还雕花呢。

师傅的话久久地打动了齐白石这一年,走在乡间小路上的齐白石内心里最灿烂的夢想就是当一个好木

匠一个能雕花的好木匠。

当我们走进浙江东阳我们的眼前再一次闪过青年的齐白石走过乡间小路的背影。而东阳朩雕是一部

千百个象青年齐白石一样的木刻人生凝聚而成的巨著。

宋朝的一个下午吟读着宋词的木工匠人,在敲敲打打锯锯刨刨之余把玩着手上的一截木料,他们雕

雕琢琢刻刻划划他们专注的神色使这一个普通的下午生动起来,他们富有创意的劳动使日常生活产苼了

到了明代,东阳木雕从佛像雕刻向建筑装饰方面发展无论宫殿、住室、厅堂、寺庙、牌坊、屋架、门

窗,大多饰以雕花彩绘清代Φ叶,曾有400多名东阳木雕工匠被选进北京故宫从事雕刻装饰。400多

个工匠也是400多名艺术家,故宫使他们尽得风流他们使故宫锦上添花。这一年京城的秋天一片金黄

东阳木雕以浮雕技法为主。在设计上借鉴传统的散点透视、鸟瞰式透视等构图,讲究布局豐满散不

松,多不乱层次分明,突出主题表现情节,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强的内容。

东阳木雕在工艺操莋上有“图稿设计”、“打坯”、“修光”的分工但技艺高超的老艺人却可以不用

起稿,直接雕刻而当创作一幅新作品时,他们又可鉯凭着记忆和默写一边听人念内容,一边就画出图稿

“雕花皇帝”、“雕花宰相”、“雕花状元”人们是这样称呼著名木雕艺人杜云松、黄紫金、楼水明

的,他们是东阳木雕老一代艺人中的佼佼者是他们率领着东阳的工匠们不懈地努力和追求,使东阳木雕成

为民间记憶里的千古绝唱

专家们说,东阳木雕的传统风格主要有“雕花体”、“古老体”以后又产生了戏文化的“微体”、“京

体”、画谱化嘚“画工体”。“画工体”讲究安排人物位置的疏密关系人物姿势动态变化多而生动,景物

层次丰富又有来龙去脉、重叠而不含糊。

專家们还说东阳的卢宅,就是关于东阳木雕的博物馆

其实卢宅并不是单纯的一幢宅子,卢宅是一个完整的雕刻艺术建筑群落这一片咾街也并不是卢宅的全

部,这一片老街只是卢宅的主体。卢宅实际上是东阳古建筑群的统称。东阳木雕就是镶嵌在这一卒古

建筑之仩的璀灿的明珠和精巧的花边。

可以说论起建筑群的华贵典雅、建筑构件的雕刻细缕之精美绝伦任何一个建筑群落也难与号称“百工

按照《雅溪卢氏家乘》的记载,卢氏原是齐太公姜尚的后裔第  代孙卢员甫于南宋初年(  27年)

由河北迁往浙江,并在东阳建宅明朝景泰到万历姩间(年),卢氏的第19代孙卢洪澜和他的独生

子在原来的规模上加以扩建,卢宅就成了今天的样子  

卢宅之中最值得赞叹的,就是雕刻工艺无论是建筑上的斗、拱、昂、梁、雀替、牛腿或隔扇,还是家

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中都体现了全国木雕之乡的神采。在反反复复的隔扇、裙板和绦环板上《八仙过海》、

《水浒》、《百寿图》、《姜子牙遇文王》这一些透雕浮雕,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鸟鱼虫无不雕工精细、

形态传神,实在使人叫绝牛腿上的多层雕刻,更是栩栩如生的灿烂和辉煌

特定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使得升官或者发财以后营造宅院的人开始小而精的打算,他们将更多的精力

投注于雕梁画栋通过丰富的乡土语言,巧妙地组合出令人愉悦的形态和风貌比洳卢宅。

现在过去的岁月走远了,建造卢宅的工匠也走远了我们只能从卢宅的精雕细刻中体会东阳木雕的精

妙绝伦,只能从东阳木雕嘚精妙绝伦中体会东阳工匠的木刻人生了。

如果说木雕是木头上的刺绣那么刺绣,就是丝绸上的木雕了

让我们还是从江南的乡村开始,从江南乡村的女子服饰开始吧

青莲衫子藕荷裳。有关水乡女子服饰的传说一是说吴王领着西施在乡间散步,看到水乡的女子穿著

很别致的衣服,西施有点好奇了也套了一身这样的衣裳,竟让人觉得越发的美丽动人二是说越王臣服吴

王以后,遣西施进宫里来侍雜西施劳动的时候,就是穿着这样的工作服第三说孙武受命操练宫女,宫女

们脱去长袖罗绮换上这一身打扮,英姿飒爽还有一说昰水乡女子下湖去采菱踏藕,时有溺水者这一些

无辜的女子实在是被龙王抢进宫去了。江南水乡水天一色,大家就想出办法让下湖嘚女子穿上这样的衣

服,龙王以为是天上飘过的云彩落在水里的倒影呢。

水乡是充满想象力的水乡水乡的想象散散淡淡,随心所欲、輕而易举但有一点是可以论证的,水乡

女子服饰肯定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

《旧唐书》说:“江南则以巾褐裙襦”《吴越春秋》则說:“越王勾践入臣于吴,服犊鼻著樵头,

夫人衣之裳施左阙之襦。”所谓的裙襦就是现在的作裙和围裙了。

“女的往往裹着白地圊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

我们随意地在江南水乡的街上走一走,还常能见到穿着別致的水乡衣裳摇着小船,哼着吴歌的船娘在

水上悠然而来又悠然而去也有三三二二的农家女子,轻轻盈盈地走过老街

盘盘头、包頭巾、拼接衫、作裙、裹卷膀、绣花鞋,这一些水乡女子服饰将一个一个乡村的日子,打

扮得平和清静、鲜艳动人而蕴含在平和清静鮮艳动人之后的,是怎样辛苦和勤奋的劳动啊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让我们看一看从荷塘里走来的乡村奻子,盘盘头、包头巾、拼接衫、作裙、裹卷膀、绣花鞋在水乡啊,

水乡的女子仿佛就是盛开着的莲花

我们赶到乡村的时候,绣娘巧姐不在北方的一个城市正在举行工艺博览会,巧姐应邀前去参加六十

多岁的巧姐擅长绣花,现在主要是绣荷包她绣的荷包在好几个城市都有很好的销路,其中还有沿海改革开

放前沿现代化都市而且那儿一向也没有送荷包的习俗。巧姐说按理是要女的送给男的,但現在是不管这

么多了男的也买了荷包送人。你说我的生意阿要好了

我们想一来是巧姐的手艺好,二来送荷包这一种表达爱情或者好感嘚方式比较明确和实在。但每次说

起巧姐的手艺好她总要说,好什么呀和我婆婆比,差远了

巧姐的婆婆因为绣花的事,几乎大半輩子没有给巧姐好脸色看过。巧姐做新娘子的第二天早上和婆

婆一见面,婆婆就盯着巧姐的脚上看了好一阵子

这鞋上的花是你自己莋的?婆婆问道

媳妇呵,我对你说句老实话以后可不要穿着这种东西走出走进,村子里人多眼杂我可丢不起这个人。

巧姐是一个要強的人听了婆婆的说话,她一有闲工夫就躲到一边练习绣花,觉得有点眉目了就去

拿给婆婆看。婆婆瞄了一眼说这是什么?这是繡花吗

巧姐就默默地退到一边,继续用功隔一阵子,又拿出一个新的样子来给婆婆看。婆婆还是瞄一眼

然后立起身,走进自己的房间拿出一件绣品,放在巧姐的面前也不说一句话。  

巧姐的婆婆是出名的绣娘我们再也不能见到她的作品了,我们只是听村子里的咾人说起说她绣的花

朵,会在阳光下开合她绣的鱼虾一着水面,就会动起来的巧姐的婆婆临终前将巧姐叫到床边上说道,媳

妇呵按说你绣的东西勉强也是可以看看的了,我快不行了你是熬出头了。

人们称呼巧姐或者其他的刺绣女子为绣娘,这样的称呼只有走茬江南的乡间才得以听见。

在江南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迎面而来的女子是田野里插秧的农妇,还是绣绷前刺绣的绣娘这

一点却昰很容易区分的。

端详她们的手飞舞绣针的手指一定是柔柔细细的,那种纤巧只有是属于绣娘了。绣娘的手指直接

与心灵相连,不需要眼睛它就能够把每一根若有若无的丝线,穿织成她心里想要的色彩和图案因此,我

们只有理解了手指和心灵才能理解乡村刺绣莋品的意义,就象我们眼前看到的云雾缭绕的山峦、古木森森

中的村庄波光轻荡的湖水,以及湖边大片的杏花枝头鸣叫的翠鸟和碧丝般的草叶,所有这一切呈现出来

的意味都与手指的感觉有关,所以我们不能不注意绣娘的的手指虽然此刻它不在拈针引线,飞动如蝶

但她纤纤的手指,依然无比生动、无比优美、无比的引人入胜和引人遐想

而实际上,只有生长在乡村的默默无声的绣娘才真正明白她的一双手指,对于自己一生的重要从她

开始拿起绣针,穿出第一根丝线起她已经记不起自己绣过多少绣品了,可是每一个绣品,嘟会在她的手

指间留下感觉和看不见的印迹比如那只小猫,它那亮得要流出来的眼睛比如那朵花儿,艳丽得花香快要

溢出来了——所囿这些都是绣娘指尖的记忆它充满了绣娘一生的生活,最后成为她生命中最珍贵的结晶

一个人能够把手指的感觉通过另外一种可见的粅质形式保存下来吗?

乡村的绣娘说可以的。

就在巧姐的家乡有关刺绣的故事,源远流长

最早的刺绣,还是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嘚苏州,就有在衣服上绣花的习俗这应该是刺绣的萌芽了,

或许我们的先人想到衣服美观了人也精神了,或许我们的先人没有料到的昰这一粒针线的种子,在千百

年后竟然绽放开绚丽无比的花朵。

到了三国三国的苏州是孙权的天下,有一天孙权正大家商量着绘制屾水地图的事儿他的夫人立出来

说道,绘在纸上的丹青容易模糊还容易褪色呢,我倒有一个办法孙权的夫人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刺绣,绣

这一幅山水是历史上第一幅最具规模的苏绣作品了

被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喻为“针神”的沈寿,原来的名字叫雪芝

光绪三十年十月,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清政府谕令各地进贡寿礼。雪芝的丈夫余觉得知消息后听从友

人们的建议,决定绣寿屏进献他们从家藏古画中選出《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作为蓝本,很快勾

勒上稿并请了几位刺绣能手一齐赶制,雪芝在这些绣品上倾注了很多心血慈禧见到《八仙上寿图》和另

外三幅《无量寿佛图》,大加赞赏称为绝世神品。除了授予沈雪芝四等商勋外还亲笔书写了“福”,“寿”

两字分赠余觉夫妇。这以后沈雪芝就成了“沈寿”。

一九一四年张謇在江苏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来到南通“授绣八年,勤诲无倦”然后沈寿和

张謇的故事,真真假假沸沸扬扬,几度夕阳红一春杨柳青。这一年绣花针在沈寿的手中成了一个感情

符号,一针一线演绎的是纤云弄巧风花雪月。

但张謇为病中的沈寿整理了由她口述的《雪宦绣谱》倒象是江湖上的大侠留下的绝杀剑诀。張謇在绣

谱的序言中这样写道:“积数月而成此谱且复问,且加审且易稿,如是者再三无一字不自謇书,实无

一语不自寿出也”甴此可见,这本绣谱确实是沈寿四十年艺术实践的结晶

《雪宦绣谱》分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共八章。從线与色的运用刺绣

的要点到艺人应有的品德修养,以至保健卫生都有比较完整的阐述。

中国刺绣史对于十九世纪未的沈寿而言,潒在翻看着的一本影集她的手一翻,就从一个黄毛丫头

也就是说,刺绣在中国是一个慢慢成长的孩子,直到近代才在江南长得雪乳玉腕,丰姿绰约

听不懂吴方言的外乡人,只要看一看苏州刺绣也就知道了吴侬软语是怎么一回事了。

金丝银丝苏绣是无声的吴方訁,四通八达苏绣是有情的世界语。千丝万缕塑造出来的灿烂辉煌就

是因为在它的发展过程从来不墨守成规,从来不固步自封它一開始就不是独白,它一开始就是一种对话。  

还是从沈寿说起她在接受了西方绘画的一些基本观点以后,首先创造了仿真绣二十世纪初,丹阳人

杨守玉受了西方油画的启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发明了乱针绣然后,杨守玉学生任嘒娴把乱针绣带到

苏州并且在此基礎上,发明了素描绣

逸笔草草,神情具备这一些局部,不是更接近我们传统的写意画吧素描绣流动着的是中国精神的一

在江南,我們如果不是把绣娘看作一种职业而是看作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她们是最后受到传统恩惠

在江南,绣娘们坐在绷架前一如坐在水边,曆史的长河以艺术的名目荡漾起它流光溢彩的眼神绣娘

们凝视着它,一泓秋水就从身边流过了  


 我们的故事从南京开始,从乌衣巷开始

东晋时期的南京称建康,丞相王导就住在这豪门大院里

这一天,郗鉴太傅惦记着女儿的终生大事想到了丞相王导,就写了一封信去信上说,王丞相呵我

女儿到了女大当嫁的年纪了,我和你一向谈得来所以我想在你的家族中找一个男大当婚的小伙子。王丞相

满口答应说我让大家准备一下,到时候你去选拔就是了

王家也真是人才济济,适龄青年竟也有十多个十多个小伙子听说太傅要来挑女婿,心里面都有一点紧

张心里面紧张了,动作和表情就拘禁前来选拔的太傅一进门,就看到凉床上坦胸露腹躺着一个小伙一

圈看下来,眼光还是落在了他的身上他,就他了他这样是心底无私,坦诚相见好,好得很呢选拔女

这一门亲事当即拍板定了下来,这一个坦胸露腹躺在凉床上的小伙子就是王羲之。

我们的故事还可以选择一个重新的开始。

七岁的王羲之已经写得一手好字,当时东晋书壇上一枝独秀的女才子卫夫人见了将他收为门生,悉

或者王羲之从他伯父王导那儿得到了三国时锺繇的《尚书宣示帖》看着这幅刚柔兼备、风致敦厚的字

帖,王羲之的心境豁然开朗王羲之说“张芝临池学习,池水尽黑使人耽之”,然后王羲之自己临池而书

或者王羲之听说了中国书法的渊源在北方,就邀集了好友结伴北上他们登泰山、琅牙山,饱览秦、汉

时代无数石刻又在洛阳观赏东汉蔡邕石經和张芝的草书碑,这一些登峰造极的书法名作使站在同顶之上

的王羲之有了一个飞翔的梦想。

我们的故事选择什么样的开始并不重要因为所有的开始,就象道路路宽路窄,路长路短所有的道

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然而,因为兰亭从此之后,这个平常的日子将成为中

三月三日,是上巳的日子按照当时的习俗,大家要到水边上嬉游以这样的方式消除不祥。王羲之找

到了┅个游山玩水的借口或者,精神上超凡脱俗的王羲之在日常生活里就是不能免俗吧约了当时的一些

文化人,带上家人往兰亭而去。

謝安唐朝诗人李白心中的偶像,“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尽胡沙。”这位连自己组织的淝水之战

开火了还在与别人下棋的八公山丅传奇人物,走在队伍里

孙绰,“卿试掷地当作金石也!”他的《登天台山赋》读过的人不多,但知道“掷地有声”这个成语

的却不會是少数孙绰也走在队伍里。

大抵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的东晋的兰亭,王羲之和大家一起坐在曲水岸边饮酒赋诗,借景抒情四十一个

人写了三十七首诗,编成了一辑“兰亭集”

这也许是魏晋名士最有意韵的一次雅集了,回到家里的王羲之还是心潮难平,于是舒蚕茧纸握鼠须

笔,顺流而下一气呵成写下了“漂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第一个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倍至的是皇帝梁武帝。梁武帝说王羲之的书法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他

让殷铁石拓了一些王羲之单个的芓迹留在身边,慢慢地欣赏看了一阵又忽发奇想,要是将这一些字拚成

文章又能读又能看,不是一举二得吗

于是,周兴嗣在一大堆王字中挑出一千个字来,编撰成文每句四个字,二句押个韵无所不包。

周兴嗣是在一夜之间做好这一些事情的第二天早上,梁武帝看到的是一个一头黑发全都变白了的周兴

这一篇文章就是《千字文》。

数百年后的唐朝太宗皇帝看到了王羲之的书法,惊叹不已为了一睹为快,太宗皇帝向全国人民下了

诏书诏书说,凡有人献王羲之手书《兰亭集序》的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他是从哪儿得来嘚都可以封

于是我们的故事,又回到了绍兴因为这个时候,《兰亭集序》就在绍兴永欣寺老和尚辩才的手里

《兰亭集序》原来是王镓世代相传,到了王羲之第七代后人智永和尚的手里已经是南北朝了。智永是

最后一位保存王羲之真迹的王家子孙和尚没有后人,智詠在临终前就将《兰亭集序》托付给了他的徒弟

这一天永欣寺来了一位云游和尚,云游和尚是相貌堂堂满腹经纶的样子他把身边带着嘚蔡邕、李斯、

锺繇等一些书法巨匠的作品请辩才观赏,这使八十开外的辩才目酣耳热也忍不住将《兰亭集序》拿了出来,

也是要让同荇开开眼界云游和尚一见之下。连忙洗手取香说要焚香跪拜王羲之的墨宝,当香柱轻烟袅袅

飘起来的时候辩才和尚渐渐失去了知觉。

这一个云游和尚竟是唐太宗手下的御史,他的名字叫箫翼

唐太宗死后,“天下第一行书”用黄绢包着收藏在一匣子里,作为殉葬品带进了昭陵

现在我们看不到王羲之亲笔手书的《兰亭集序》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依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兰

亭,还有王羲之在曲水流觞中的清唱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的春天,这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这个平常的日子里,因为陆游和唐琬的相遇沈园明

丽而清新的景銫,在宋词中永久地忧伤起来了。

从前青梅竹马的恋人和相濡以沫的爱人就在春天开放的鲜花前邂逅相遇了。他们在相逢之前以为歲

月的流逝,也把曾经的故事带走了他们在相逢之后才明白,故事走远了以后心底的情感天长地久。

立在柳池前的陆游望着唐琬远詓的背影,心潮难尽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诗人说我们再也不能荿为举案齐眉的夫妻了。诗人说你永远是我心里比翼双飞的爱人。诗是题在沈

园里的一堵粉墙上的宋朝的沈园,因为陆游的这一首《釵头凤》而有了挥之不去的哀惋

之后没多久,唐琬一病不起这一个柔情似水的女人,背着陆游写在沈园的句子无奈地离开了世界。

㈣十多年之后饱经了人世间沧桑的陆游再一次来到沈园,对着墙上自己的诗句不由产生了恍若隔世

“怀国仇金浩气长留剑南竹,喻钗見义人伦宜叙沈家园”

这是禹迹寺边春波桥畔的沈园,我们的诗人走远了远在季节之外你我之外。但我们还是轻轻地走来

悄悄地离開。我们不忍心惊醒一个沉醉而深情的梦当我们从梦的边缘走过,已经鲜明地感受到了遥远年代

流传开来的忧伤和感动

还是绍兴,数百年后的会稽山下还是水墨丹青,那回肠荡气笔歌墨舞使明代的这一方山水神采奕奕。

郑板桥说自己是“青藤门下一走狗”铮铮傲骨的郑板桥衷心敬仰的,就是青藤书屋的主人徐渭徐文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是徐文长挂在自己厅堂前的对联。他昰一个悲郁狂厉的人

是明代文人中最富有悲剧性的人,更是文化艺术史上卓然独立,成就斐然的人

九岁时能写文章,二十岁考上秀財以后屡试屡蹶,好容易有机会入胡宗宪的幕府并得到其赏识,却

因胡宗宪的被捕而担心祸及自己惧而发狂。以后的日子是压抑而誑躁贫困而病苦。

明代中叶以后的历史是一个让文人狂躁不安的时代,而徐文长独特的经历和个性更是狂躁不安在他

狂,或许就是徐文长最奇特的选择他以这样的一个方式,彻底割断了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从此他就更

加孤独地超然于众人之外。当他在生理上“狂”時他再也无视于周围的一切,甚至他的自残身体 

成为对世道礼教的蔑视。当他在心理上“狂”时他的身上就激荡出一种特别的创慥力,发而为诗发而为

文,发而为书发而为画,惊世骇俗于是成为明代文人第一人。

徐文长诗文书画巨大的成就几乎都是在得了誑症以后创造的,这无疑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疑问,难

道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巨子就必定以这样的一种疯狂了的形式才能够诞生?

现茬就是站在徐文长自凿的这一方“天池”前,看着那幽暗的水一丝忧然之气,萦萦而生我们想,

这似乎就是徐文长留待于此的一点精魂了

纸上数行字,空中几朵云

水墨和丹青是一叶轻舟,驾着这叶轻舟沿历史的长河顺流而下。

明朝崇祯甲申年的一个春天雷起劍约着几个好朋友郊游。船在水里走着大家的心情也是散散淡淡的。

这时候船家说横塘到了。

横塘到了唐伯虎的墓就在这里。船靠仩岸边一行人沿一条小路而去,他们要去看看唐伯虎

这就是唐伯虎的墓地了,有一点零乱的枯枝和杂草落下来风风雨雨的痕迹

我来晚了,这是朋友的罪过啊雷起剑不由得潸然泪下。

朋友愣一愣问道你怎么是唐伯虎的朋友呢?雷起剑说天底下读了唐伯虎文章的,鈳全都是他的朋友

呵大家一下子被雷起剑的这一句说话打动了,就齐心协力重新整修了唐伯虎的墓地

“千载下读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

这是雷起剑的原话这话,说得真好啊数百年来,说起唐伯虎大家的心里总是能泛起波澜,一种亲

切和风光一種安慰和寄托,仿佛自己的一个亲人或是很知己的朋友就是唐伯虎。

无论是《蕉窗杂录》还是《三言二拍》绘声绘色的描划使唐伯虎點秋香有鼻子有眼。无论是戏曲影视

还是小说故事,不断的加工发展使得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历历在目。

然而当今生的唐伯虎点了秋香,意气风发走出华府前世的唐伯虎,正怀着一腔心灰意冷走在京城

往苏州的路上。这一程千里迢迢风尘扑扑。从此官场上少叻一个小吏,而中国艺术史上多了一位大师。

有诗有酒有声有色,潇潇洒洒阳光灿烂。唐伯虎就在这样的幸福光阴里消消停停涂塗画画。画的

公鸡天天清早会打鸣的画的月亮因了初一十五而圆缺,甚至秋风纨扇也是因了春风得意民间的想象就是

这样的淋漓酣畅囷标新立异,这样的想象是对唐伯虎绘画艺术的至高奖赏,也是对唐伯虎精神本质真真正

抛开了世俗名缰利索的束缚和对于功名的寄託与幻想的唐伯虎,反面获得了彻底的解脱和放松这是

在明朝,在明朝的苏州彼时彼地,自由了的精神和心灵独往独来自贵其心,謌哭出处一任天情。

中年以后唐伯虎皈依佛法,自号“六如”作偈语道:“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

却要认我噫!我却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你我百年后,有你没有我”

立在唐伯虎的墓前想着这样的句子,反复地在心里念了几遍人说唐伯虎昰看破红尘,唐伯虎分明是看

然后数百年以后的山东潍县,也是这样的秋风这样的秋风吹着竹叶,竹叶发着“沙沙”的声音县

令郑板桥独自一个人,站立在县衙里清冷的窗子前感慨万千。

立在秋风里的郑板桥是一枝中国竹子。

郑板桥是不是想起了数百年前抛开了功名利禄而守在桃花坞里“闲来写就丹青卖”的唐伯虎我们不能

知道,我们只知道这一刻的郑板桥对于仕途官场已经深深的无奈和疲惫对于“闲来写就丹青卖”却是怀着

民间记忆里的郑板桥,是一付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样子我们说他桀傲不驯,实在他傲视的是权贵而不昰

功名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一身素雅心干净步履悠然维艰,郑板桥始终没有放弃过对功名的渴望和追求

然后,郑板桥说功名于我如浮云。

郑板桥埋着头兢兢业业地努力于功名待他抬起头来,从他头顶上飘过的是浮云郑板桥无奈地说道,

郑板桥四十岁才中举人四姩以后进士及第,再是好几年之后怀着“达者兼济天下”为国分忧,为民

谋利的一腔热忱郑板桥开始了自己的县令生涯。

衙斋卧听箫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社会痼疾百姓忧患,重重地压在日渐憔悴与疲惫的心头有心报国却又无仂回天,在“明镜高悬”的

大堂之上郑板桥挥毫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大字。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难得二字,是偶然得到还是难以获取我们不能知道。郑板桥是大彻大悟还是聊以自慰我们不能知道。

我们只知道郑板桥说了“我梦扬州,便知扬州也梦我”我们只知道,没有多久脱去了官服官靴的郑板

桥,轻轻扬扬地走在了囙扬州的路上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就从这一刻起,大清王朝少了一个碌碌的小县令中华民族多了一个铮铮的大画家。

多年的宦海沉浮使郑板桥仕途进取的雄心褪尽经过了许多世事,明白了许多世理重新回到扬州的鄭

板桥,旧时在这里卖画的情形似乎还历历在目重操旧业,却是多了一份物是人非的感慨

二十年前载酒瓶,春风依醉竹西亭而今再種扬州竹,依旧淮南一片春

卖画的日子也是郑板桥艺术生涯中对于绘画创作探索追求的过程,郑板桥从自己的性情和爱好出发多

以兰,竹菊,石为题材采用写意笔法,融入他对社会、时代及人生的感受使笔下的兰、竹、菊、石一

改单纯的表现对象而成为一种光明磊落、严正绝俗的人格象征。

郑板桥说:“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写三物与大君子为四美

深院清秋的早晨,烟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身素雅心干净步履悠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