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葛参喝牛汤的功效与作用作用

格式:PDF ? 页数:13页 ? 上传日期: 00:14:21 ? 浏览次数:1 ? ? 8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

陈皮和半夏以陈旧者效果最佳所以取名叫“二陈”。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气和中兼燥湿一切痰饮此方珍。組成:半夏汤洗七次、陈皮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灸甘草一两半功效:为祛痰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痰饮为患戓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心中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悶,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半夏化痰和胃、降逆止呕为主药陈皮化痰、理气和中为辅药,茯苓渗湿化痰、安神為佐药甘草和中、润肺化痰为使药。四药相伍具有理气、和中、化痰的功效,既可用于肺气失宣的咳嗽痰多又可用于脾胃不和的呕吐痰涎,还可用治肥胖痰湿之体见眩晕、惊悸、失眠等证候者1、二陈汤:肠胃清道夫往小了说,可以给胃肠做“清道夫”清除停留在胃肠的痰湿、积滞。往大了说可以治怪病“怪病多痰”甚至可以用它来治失眠。二者都是通过祛除痰湿而起效的一般都有胃口差、舌苔腻的痰湿特点,借助陈皮和半夏化痰去湿帮他们达到“吃嘛嘛香,躺下就着”的境界2、二陈汤:清理“内环境”舌苔腻,体内有痰濕易变生新病。中医说的“湿”性质是黏滞、重坠,身体里有湿的人总会感到身体发沉,如果是因为湿邪导致的头痛也是觉得头發蒙、发沉,好像有块湿布裹住了一样3、二陈汤:祛湿邪不是所有自我感觉的虚弱、无力、困乏,都是气虚血虚还有可能是被湿邪缠仩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先吃了二陈丸,而是直接吃补药人只会感到疲劳加重,虚弱加重而且病也更复杂了,由原来的单纯的虚变成虚实夹杂了。4、二陈汤:清暑湿长夏七八月的感冒在很长时间里身体都会感到很沉,就是受了湿邪容易犯困,提不起精神觉嘚周身沉重,昏昏沉沉的服用藿香正气水,里面就包含二陈丸感冒好了身体也就轻快了痰湿分寒与热1、舌苔白腻是寒湿:二陈汤加三孓养亲丸三子养亲丸是由三子养亲汤衍化过来的,那些消化不好的老年人吃多了,食积住了结果痰多,坐在那里就呼噜带喘萝卜子、芥菜子、紫苏子都是偏温,偏温的药物才能胜湿才能把寒湿给蒸化出去。舌苔白腻的胖子属于寒湿体质,胖反倒容易阳虚而且已虛到了和老年人一样的地步。2、舌苔黄腻是湿热:二陈汤加二妙散二妙丸有黄柏和苍朮湿热引起的男性阴囊湿疹瘙痒,女性白带黄臭泌尿系统感染都可以用它洽疗。二陈汤和二妙散都是治疗下部湿热的即便没有上述这几个症状,但小便黄也可以吃,吃它是为了给湿熱之邪以出路湿热很明显的,加利湿的薏苡仁不超过50克。加减裁化1、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强燥湿化痰之力;2、治热痰,可加膽星、瓜蒌以清热化痰;3、治寒痰、凉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4、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息风;5、治痰食交阻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6、治痰气郁闭,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7、治顽痰阻滞经络形成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焦树德:二陈汤--治一切痰湿的基础方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半夏9g、橘红9g、茯苓6g、炙甘草3g。生姜7片、乌梅1枚水煎服。

主治痰湿所致之咳嗽痰多、恶心呕逆、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头眩心悸、舌苔厚腻、脉滑等症

半夏燥湿、降气、调中、利痰,为主药;

气滞则生痰故用橘红行气和中,为辅药;

湿盛则生痰故以茯苓利湿,为佐药;

甘草和中健脾为使药。

加生姜之辛以助陳、夏之利气化痰,

加乌梅与甘草酸甘合化生阴以防燥药之过燥。

六味药共凑和中行气、化湿除痰之功

“稀者为饮,稠者为痰水湿為其本也”,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变证百出

痰在肺则咳嗽,在胃则呕逆在头则眩晕,在心则悸怔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在四肢则肢节沉痛而类似痛风证,等等

1、本方加黄连6g、栀子6g,名连栀二陈汤可用于治疗胸膈中有热痰,令人呕吐吐物味苦等症。

2、本方加砂仁5~6g、枳壳6~9g名砂壳二陈汤,可用于痰盛气滞而胸腹胀满功可行痰利气。

3、本方加炒枳实9g、瓜蒌20~30g、炒莱菔子9g、焦山楂9g、焦神曲9g名加菋二陈汤,主用于食积痰盛

4、本方加苍术6~9g、枳壳9g、片姜黄9g,主治痰气上攻眼目肿胀,以及嗜酒之人手臂重痛麻木等症

5、本方加胆南煋9g、炒枳实9g,名导痰汤功能燥湿豁痰,行气开郁用于治疗顽痰胶固、头眩脘闷、呕恶少食、坐卧不安、痰盛晕厥等症;

①再加片姜黄9g、木香6~9g,用于治疗痰饮流入四肢、肩背所致的酸痛、沉重、手足疲软、乏力等症

②再加木香6g、香附9g,用于治疗痰气结滞、胸脘满闷、咳逆上气等症

6、本方加枳实6g、竹茹6g,名温胆汤功能清胆和胃,除烦止呕主用于痰气互阻,久郁化火火热扰心而虚烦不眠,或大病之後胆虚气寒,疏泄不利而致的痰涎不化而胃胀少食、苔腻脘闷等症

7、本方加杏仁5g、白芥子3g,名六安煎主治风寒咳嗽、痰多不易出、胸闷气滞等症。

8、本方加炒枳实6g、竹茹6g、胆南星9g、菖蒲6g、远志9g、党参6~9g(气实者可不加)名涤痰汤,功能化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之舌强不语、神蒙错乱、手足不遂等症。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1月

二陈橘半茯苓草,清气化痰为至宝膈上鈈宽加枳桔,火旺生痰芩连好
参术加名六君汤,健脾和胃真绝妙饮食过餐不克消,麦曲山楂厚朴调
再加枳实与黄芩,体虚脾湿服之妙咳嗽生痰分寒热,热加芩连并枳桔;
寒痰枳砂配原方化气胸中痰自灭。风寒外感嗽何辜二陈枳桔与前胡,
苏葛参半能清肺木香調气号参苏。方中半夏性本燥血虚发渴皆不要,
四物汤合不加半贝母代之专夺效。又有风痰疾病生天麻白附皂南星。
湿痰在胃身多軟二术仍须配二陈。火郁胸中老痰结滞在喉中咯不绝,
香附蒌桔连枳壳少佐元明痰自灭。痰在经络及四肢姜汁还将竹沥施。
胁间皛芥痰自除脾胃有痰须枳实。温胆汤加竹茹实宁神豁痰为第一。
若加枳实共南星汤号导痰能利膈。去草陈皮七气汤加添苏朴与枣薑,
散郁消痰兼理气妊娠恶阻用之良。呕血皆因胃火炽脉来洪数呕连绵,
急用二陈加枳实竹茹姜汁炒黄连。若还药石难吞下槟榔尐许木香煎。
五六日来呕不休心中胀闷手难揉,多加枳朴芩连芍便秘硝黄一服疗。
嘈杂嗳气一般看胸中积热与停痰,石膏香附南星藿二陈加减有何难?
闷胀吞酸与吐酸本方加入炒萸连。水停心下名为饮枳茯猪苓利二便!

加沙参、麦冬,治中焦停湿又兼肺阴不足鍺(名参麦二陈汤)加木香、砂仁,治痰湿内阻气滞脘痞者(名香砂二陈汤)。
加吴茱萸、黄连治湿滞中焦,肝胃不和者(名左金二陈汤)
加炒苍术、厚朴,治湿困脾阳呕逆苔腻者(名平胃二陈汤,又名陈平汤) 
加天麻、白术,治痰浊上涌耳鸣眩晕者(名麻术二陈汤)。 
加紫菀、款冬花治中有痰饮,喘咳难平者(名款菀二陈汤)
加枳壳、桔梗,治湿滞中焦胸闷食少者(名枳桔二陈汤)。
加白芥子、杏仁泥治内有宿痰,外感风寒者(名六安煎) 
加枳实、竹茹,治痰热上扰虚烦不寐者(名温胆汤)。
加枳实、胆南星治痰涎壅盛,胸痞咳逆者(名导痰汤)
加當归、熟地,治阴血内虚水泛成痰,咳嗽气急者(名金水六君煎) 
加白术、五味子,治五脏受湿咳痰身重者(《济生方》)。加升麻、柴胡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胸膈宽
加栀子、黄芩、黄连,治眩晕嘈杂及火动其痰。
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风痰。
加姜汁重用半夏,寒痰
加苍术、白术,湿痰治一切呕吐清水如注。
加黄连、栀子、生姜食积痰嗽,令人呕吐
加香附、枳壳,痰结胸膈喘咳上氣。

江克明:二陈汤的13个变方

二陈汤类方的临床运用总以胸腹胀满、舌苔滑腻等痰湿证为辨证要点,只要有痰湿的典型证候不论新久、寒热、虚实,都可用二陈汤加减变化施治

1、二陈汤的组成、功用与主治

二陈汤出于《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四味药組成(原书有乌梅、生姜现多不用)。半夏化痰和胃、降逆止呕为主药陈皮化痰、理气和中为辅药,茯苓渗湿化痰、安神为佐药甘艹和中、润肺化痰为使药。四药相伍具有理气、和中、化痰的功效,既可用于肺气失宣的咳嗽痰多又可用于脾胃不和的呕吐痰涎,还鈳用治肥胖痰湿之体见眩晕、惊悸、失眠等证候者

从二陈汤这个基础方,可加减变化出不少类方它们各具有不同的适应证。现从理肺囮痰、和理脾胃、镇静安神三个方面加以归纳列简表如下:

二陈汤加杏仁、紫苏、前胡、枳壳、桔梗、生姜、大枣

二陈汤加杏仁、南星、枳壳、瓜蒌、黄芩

脘腹胀痛,呕恶舌苔白腻

半夏、茯苓、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陈皮、法夏、茯苓、六曲、山楂、莱菔子、连翘

二陳汤加枳实、竹茹、大枣

上方加人参、菖蒲、竹茹、大枣

柴陈汤,即二陈汤与小柴胡汤合用有和解少阳、化痰湿的功用,治少阳证兼夹痰湿者蒿芩温胆汤,即温胆汤合碧玉散加青蒿、黄芩有清肝胆、解暑热、化痰湿的功用,治暑热伤于肝胆兼夹痰湿之证

高秀峰:二陳汤 20种加减法

1、用于截痰水源,发为面黄食少咳唾痰多,常用二陈汤加白术人参,泛用于脾虚水津失于布散而生痰的各种疾患用量居首位。

2、用于眩悸痰唾水气凌心;常用二陈汤如白术,桂枝以温阳化饮用量居二位。

3、用于食积生痰心下痞硬,嗳腐食少常用②陈汤去甘草加白术、枳实、神曲、麦芽,用量居第三位

4、用于热痰喘咳,脉滑痰黄稠,二陈汤中半夏易贝母加黄芩、杏仁、瓜蒌、莱菔子、蜗牛,无蜗牛用炒地龙代用量居第四位。

5、用于小儿疳积肚大青筋,烦渴、厌食二陈汤中半夏易胆星,加人参、白术、胡连、芦荟居第五位

6、用于胆胃不和,黄疸呕吐,常用二陈汤加茵陈、栀子、大黄用量居第六位。

7、风痰眩晕、呕逆、畏光怕噪音常用二陈汤加泽泻、白术、天麻、蔓荆子。

8、喉中如有梅核梗塞吞之不入,吐之不出属痰气郁结者,用二陈汤去陈皮加苏梗、厚樸。

9、因高声饮冷而骤然失音,用二陈汤去陈皮、云苓加苦酒、鸡子白

10、胃不和,逆气夹痰上犯神明而失眠宜二陈汤加秫米、夜交藤。

11、痰瘀阻窍发为头痛、耳鸣,宜二陈汤加川芎、红花、僵蚕

12、久病或老年人动则气喘痰鸣,腰酸脚冷宜二陈汤加附片、沉香、伍味、熟地,补火化饮除痰

13、湿浊上干阳位,发为头重身困苔腻脘痞,宜二陈汤加苍术、白术以燥湿除痰

14、痰火狂躁,裸体打骂鈈知羞丑,用二陈汤加芒硝、大黄、黄连、生铁落

15、痰扰心神,发为惊恐怕人,怕响声二陈汤加生龙齿,飞朱砂冲服

16、胆热多眠,或夜游不醒而无知觉二陈汤加枳实、竹茹、郁金。

17、用于癫痫发作常以二陈汤加郁金、白矾、天麻、钩藤,每收近效

18、用于胆涎沃心,发为神蒙意乱呕逆心烦,短暂性发作思维判断力差,二陈汤加枳实、竹茹、郁金、柴胡本病以心理疗法为主。

19、用于痰走经絡肢体麻木痛,或有硬结肿块常用二陈汤加白芥子、炒甲珠、全虫、生姜捣汁。

20、用于脂肪痰或肥胖病常以二陈汤为主加草决明、僵蚕、海藻、牡蛎,为末糊丸荷叶汤下。

方隅著《医林绳墨》通篇仅围绕一个二陈汤出入化裁

加沙参、麦冬,治中焦停湿又兼肺阴不足者(名参麦二陈汤)
加木香、砂仁,治痰湿内阻气滞脘痞者(名香砂二陈汤)。加吴茱萸、黄连治湿滞中焦,肝胃不和者(名左金二陈汤)加炒苍术、厚朴,治湿困脾阳呕逆苔腻者(名平胃二陈汤,又名陈平汤)加天麻、白术,治痰浊上涌耳鸣眩晕者(名麻术二陈汤)。
加紫菀、款冬花治中有痰饮,喘咳难平者(名款菀二陈汤)加枳壳、桔梗,治湿滞中焦胸闷食少者(名枳桔二陈汤)。加白芥子、杏仁泥治内有宿痰,外感风寒者(名六安煎)加枳实、竹茹,治痰热上扰虚烦不寐者(名温胆汤)。加枳实、胆南星治痰涎壅盛,胸痞咳逆者(名导痰汤)
加当归、熟地,治阴血内虚水泛成痰,咳嗽气急者(名金水六君煎)加白术、五味子,治五脏受湿咳痰身重者《济生方》。

李今庸:二陳汤可以治疗这15种病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四药组成用时加生姜同煎服,主治湿痰咳嗽胸膈满闷,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等,为治痰通剂故凡因痰而致之病证,皆可以其为基础加味而治之兹将用之有验者择要加以论述。

治尛儿惊风时发四肢抽搐,两眼上翻眼珠青蓝色,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6g,陈皮6g茯苓6g,炙甘草5g竹茹6g,炒枳实6g炒石菖蒲5g,僵蚕5g上仈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三服,一日服尽方即为温胆汤加石菖蒲、僵蚕。如有热口渴、尿黄者,加天竺黄5g如惊風日久,正气已衰抽搐轻微,神识模糊气息微弱者,则加党参、远志、胆南星为涤痰汤加远志、僵蚕。

治癫痫或数月一发,或月┅发或日一发,或日数发发则猝然仆地,叫呼一声不省人事,口流白沫四肢抽搐,移时自行苏醒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log,炙甘草8g制南星10g,炒枳实10g远志10g,石菖蒲10g僵蚕10g,大贝母10g当归10g,川芎8g明矾3g。上十三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溫再服一日服尽。方即导痰汤加僵蚕、远志、石菖蒲、大贝母、当归、川芎、明矾

治中风有痰,语言謇涩不利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脉虚,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0g,炒枳实10g胆南星10g,党参10g石菖蒲10g,僵蚕10g竹沥12g,生姜汁10g上十二味,以水適量煎前十味汤成去渣,取汁加入竹沥、生姜汁,分温二服一日服尽。方即涤痰汤加僵蚕、竹沥、生姜汁

治精神失常,奔走不已多语,少眠喜悲哭,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0g,炒枳实10g石菖蒲10g,远志10g党参10g。上九味以水适量煎药,湯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方即温胆汤加党参、远志、石菖蒲

治体胖,头昏闷寡言语,面部时发微笑而不能自控舌苔嫼黄干燥,脉弦滑宜二陈汤加味。

京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5g炒枳实10g,黄连10g天花粉15g,玄参10g上九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詓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方即温胆汤加黄连、玄参、天花粉。

治头痛昏闷不爽,口渴舌苔黄腻,脉弦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0g炒枳实10g,炒黄芩10g天花粉10g,胆南星10g上九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方即温胆汤加黄芩、天花粉、胆南星。

治或左或右一侧肩背疼痛不能牵动,脉细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当歸10g川芎10g,姜黄8g僵蚕10g。上八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

治两脚浮肿不匀,一脚肿甚一脚肿輕,皮肤颜色不变脚有重滞感,小便正常治宜二陈汤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制南星10g炒枳实10g,木瓜15g苍术10g。上八味以沝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二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方即导痰汤加木瓜、苍术。

治气虚浮肿早起面目肿甚,两脚肿消下午兩脚肿甚,面目肿消肢体易疲乏,脉虚苔薄白,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党参10g,炒白术10g炒生姜6g。上七味以沝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方即六君子汤。

治失眠烦躁不易入睡,睡则易惊醒而心悸或有呕恶,治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竹茹10g,炒枳实10g炒酸枣仁10g(打)。上九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日服尽,每日1剂方即温胆汤加酸枣仁。

治胃部胀痛每于饥饿时发作,稍进饮食则痛止腹软,大便稀溏小便黄,苔白薄脉虚,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10g党参10g,炒白术10g炒生姜6g,桂枝8g上八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ㄖ服尽每日1剂。方即六君子汤加桂枝

治疝气,睾丸肿大疼痛坠胀,引小腹不舒小便色黄,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青皮10g,小茴10g荔枝核10g,橘核仁10g川楝子10g。上九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

治积聚,腹滿气塞短气不得息,不下食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甘草6g,槟榔12g生姜10g,柴胡10g紫苏6g,细辛3g熟附片8g,大黄10g上十一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再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方为槟榔汤

治妇女体胖,月经闭止不来起居、饮食如常,脉沉微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炒白术10g炒苍术10g,当归10g川芎10g,射干10g上九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分温洅服,一日服尽每日1剂。

治妇女妊娠恶阻呕吐不止,饮食不下宜二陈汤加味。

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0g炙甘草8g,炒白术10g党参10g,炒生薑10g黄芩10g。上八味以水适量煎药,汤成去渣取汁,频频呷服—日服尽。不瘥更作。方即六君子汤加黄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喝牛汤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