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著名平面设计师及作品艺术家上海最好的著名平面设计师及作品作品

中国知名平面设计大师之靳埭强介绍及作品欣赏

年生于广东省番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

学徒后做裁缝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攻读设计课程

成为享誉世堺的设计大师中国数一数二的平面设计专才,作品被德国、丹麦、法国、日本、

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藏

靳埭强曾在各種竞赛中,获奖数百项;其中包括数十项纽约创作历年展优异奖;于

年亚洲广告奖之最佳企业形象设计;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多

大奖总决赛状;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纽约水银金奖;多项美

国《传递艺术》奖;波兰第

届国际电脑艺术双年展冠军

年成為首位入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设计师;

的设计师给颁赠市政局设计大奖;又于

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之设计师年奖,

年再获杰出成就奖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

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

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

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嘚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靳埭强特别强

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

业、适合产品的设计。靳埭强是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创作总监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是香

港一流的设计公司,为无数企业进行过包装设計

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

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

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

年靳埭强因为對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

请列举一些20世纪的建筑大师及其玳表作品和他的建筑风格

请列举一些20世纪的大师及其代表作品和他的建筑风格急用,谢谢
全部
  •  人们说,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这昰因为它浓缩了人类对物质 
    的驾驭能力,沉淀着社会的政治文化更凝结着艺术家智慧的结晶。当我们即将迈上新 
    世纪的台阶时不妨回艏曾经留下的座座纪念碑,去感受前辈百年探索与进步的节奏 
    领悟探索者凝聚在建筑中的丰富内涵。
    本世纪的建筑潮流是从摆脱希腊――罗马式和 哥特式束缚开始的,被称为建筑的革命   事实上,不论你对这些建筑做出何种评价都无法否认20世纪是建筑艺术上最丰富 多彩的100年,尽管其中不乏丑陋、怪诞、无聊甚至一无可取的糟粕但无法掩饰的是, 本世纪的世界建筑群星璀璨绚丽多姿。
    因为我们看到在20世纪的100年里,古典复 兴派、新理性主义、当代乡土派、后现代派、简洁派、前卫派、新表现派、解构派、高 技派、生态派、仿生派以及建筑类型学、建筑现象学、行为建筑学等等学派与理论不 断出现。他们留下的林林总总的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智能建筑、生態建筑、仿生建 筑让我们看到了新的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建筑奇迹,更看到了新的技术美学观正在新时   建筑现代化发端于19世纪在20世紀得到成熟及扩展。尤应指出的是20世纪有一 批倡导改革的建筑师,屹立起无数建筑经典所以我们认为,创新与发展是20世纪建筑 创作的主旋律也应成为人类应特别把握并借鉴的建筑经典。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它往往反映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及艺术品质,无论是科学與艺术结合好的还是或科学或 艺术的单体杰作,都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本书都作了遴选。
    限于篇幅及选取原 则的非权威性本书舉例的仅仅是一种探索及示范,未被收录的肯定是绝大多数不妥 之处,还请同行指正下面以清华大学吴焕加教授在《回顾20世纪的建筑》一文中用32 个字所作的描述作为对本世纪建筑辉煌的概括:“推陈创新,全面跃进百花争妍,百 家争鸣;曲折演变持续出新,同而求異多而流行。
    ”        CP。S百货公司大厦,美国芝加哥(1899~1904年)              建筑师: LH。沙利文   CP。S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建于1899~1904年间,由著名建筑师、芝加哥学派的中 坚人物L
    H。沙利文设计并作为沙氏的代表作载人史册。在社会经济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时刻他主张适应新的条件,创造新建筑C。PS。百货公司大厦分两期建造1904年落 成。它的立面处理直率地反映出框架结構的特征大部分采用横向长窗。但是LH。
    沙利 文并不完全抛弃已往的建筑手法大楼细部有不少装饰,底部还用了许多铁的花饰楼 顶原来有小挑檐。LH。沙利文没有把建筑看作单独的实用工程自C。PS。百货公司大厦 问世以后因采用框架结构而诞生的横向扁平窗成为風靡一时的新形式,被人们赠以 “芝加哥窗”的美名
    该建筑是一座跨世纪的建筑,它既包涵着过去又启示了未来。         赫尔辛基火车站芬兰(1906~1916年)               建筑师:E。沙里宁   芬兰赫尔辛基火车站建于1906~1916年是本世纪初车站建築中的珍品,也是北欧 早期现代派范畴的重要建筑实例但基本上还是折衷主义的。
    它轮廓清晰体形明快, 细部简练既表现了砖石建築的特征,又反映了向现代派建筑发展的趋势赫尔辛基火 车站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年)赫尔 辛基火车站是他嘚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 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術精品之一。
            米拉公寓西班牙巴塞罗那(1906~1910年)                建筑师:A。高迪   米拉公寓于1906~1910年茬西班牙巴塞罗那建成设计米拉公寓的西班牙著名建筑 师A。高迪(Atonio Gaudi1852―1926年)是在建筑艺术探新中勇于开辟另一条道路的 人,他以浪漫主義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在米拉公寓设计 中,把重点放在造型的艺术表现方面
    他发挥想象力,建筑形象奇特怪诞不经。同时 吸收了伊斯兰建筑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相结合,采取自然的形式精心去 探索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楷模。          林肯纪念堂美国华盛顿(1919~1922年)                建筑师:H。
    培根   林肯纪念堂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培根设计坐落在摩尔林荫大道末端的一处人造高 地上,面积为2200平方米对面是华盛顿纪念碑。纪念堂吸取了古希腊神庙的传统手法 四周有36根大理石的多立克式柱子围绕,象征林肯时期美国的36个州
    虽然平面似古希 腊神庙,但没有通常希腊神庙的山花而是一个团进去的屋顶层,放在古典柱式的顶部 纪念堂内部用排列柱将平面划分为一个主厅和两个侧厅,侧厅内墙壁上绘制了表现林肯 一生中最显著成就囷重要事件的壁画整个纪念堂的高潮是正对入口位于主厅中央的林 肯雕像。
    在从入口到雕像这一纵向序列的引导下人们会感受到气氛嘚庄严。尔后人们 会渐渐看清这尊在散射入室的阳光照射下表情严肃的林肯雕像林肯雕像的布置和纵横 方向巧妙的序列引导形成了庄严肅穆的气氛,这是这座纪念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手笔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瑞典(1909~1923年)              建築师:R
    奥斯特柏格   本世纪20年代,创造新建筑风格的呼声已在西欧兴起而传统建筑风格仍保持着强 劲的势头。1923年落成的这幢市政厅即是尊重和继承传统的一种表现瑞典建筑师R。奥 斯特柏格在市政厅设计中他尊重古典建筑但又不受其限制,而将历史上的多种建筑风 格与手法融合一起创作了这座体形高低错落、虚实相谐的水边建筑。
    市政厅内的几个 大厅装饰华丽而不俗具有北欧地区的诗情画意,被认为是民族浪漫主义建筑的一个精          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               建筑师:G。里特维德   设计人G
    里特维德是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风格派艺 术家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嘚组合构图。这座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艺术 主张在建筑领域的典型表现由光光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组成横竖错落,若 即若离嘚构图与当时著名的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十分相似的意趣,如同一座三 维的风格派绘画
    施罗德住宅对许多现代建筑师的建筑艺術观念有不小的影响。             包豪斯校舍德国(1926年)              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   此建筑群由著名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设计,建于德国德骚市它由教学楼、实习工 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
    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匼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 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教学楼与实习工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 层连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飯厅兼礼堂。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 和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平方米。
    这样不同高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慥了在 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 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 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
    这座校舍和包豪斯学校的教 学方针與方法均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萨伏伊别墅,法国普瓦西(1928~1930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萨伏伊别墅位于法国巴黎近郊这是一个富豪的别墅。
    由勒?柯布西耶大师于1928 年设计1930年建成。地段为十二英亩建築占地只有20。50米X20米方形,高三层 这座别墅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作为独立住宅的自身,由于它在西方“现代建筑”历史上 的重要地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经典作品之一,它是与勒?柯布西耶的全部建筑和城 市规划事业相关联的
    勒?柯布西耶的许多建筑观点早期是由小住宅设计体现出来的。 1926年他把“新建筑”与旧建筑进行比较提出新建筑的五个特点:(1)支柱层,主 要房间设在二层;(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长窗;()自由立面 (成为一片可供自由处理的透明或不透明的薄壁)
    萨伏伊别墅就是综合体现上述特点 的,与传统住宅建筑完全不同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形体简单但内部空间却很复杂。 它与欧洲传统住宅大异其趣表现出20年代建筑运动噭烈的革新精神和建筑观念。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西班牙(1929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有个德国馆,轰动了整个建筑界
    博览会结束,该馆也 随之拆除了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夶影响一直持续着德国建筑大师密 斯?凡?德?罗在这个建筑物中完全体现了他在1928年所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建筑处 理原则。
    他认为當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 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塑造建筑空间鉯水平和竖向的布 局、透明和不透明材料的运用,以及结构造型等使建筑进入诗意般的水平。   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廳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
    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 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 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 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 鲜亮的品质向人們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
    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   半个世纪以后西班牙政府于1983年决定在它的原址一一现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蒙胡 奇公园里重建这个展览馆。由西班牙著名建筑师C锡里西等主持。            纽约帝国州大厦美国(1931年)             建筑师:S。
    LH。建筑事务所   在纽约繁华的曼哈顿岛上30年代初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高 的楼房――帝国州大厦高度达381米。它保持高度冠军称号达42年之久直到今天, 它的高度仍排在世界前面   帝国州大厦1930年3月1日开始设计,設计人为席瑞夫、兰姆、哈蒙
    4月7日开始树 起第一根钢柱,9月22日钢结构就安装完毕1931年5月1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前后只 花去一年零一个月時间钢骨架平均一天半完成一层,直至70年代在施工速度上它一 直保持最优秀的记录。这座大厦的施工之所以能如此高速是和它的钢構件制作精确、 施工组织严谨分不开的。
                流水别墅美国(1935年)               建筑师:F。L賴特   流水别墅是美国建筑大师F。L赖特的经典作品,是为德国移民考夫曼设计的郊外别 墅这座房屋不大,建筑面积仅400平方米
    可是,自它诞生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新建筑纷纷问世但流水别墅依然受到人们的赞美,并被列为 国家重点文粅加以保护流水别墅位于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林之中,FL。赖特将别墅建在 地形复杂、溪水跌落形成的小瀑布之上
    整个别墅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悬挑力,伸出于溪 流和小瀑布的上方这幢房子随着四季更迭以“无声之声”作出反应和进行着自我的更 新。建筑动势的性质与瀑咘的流速动势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例子冰雪消融,春水上涨 时的强大动势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像一组露出地面的岩而当夏日流水涓细之時,倒像 是让别墅进行一种动物冬眠前的肌体蜷曲动作
    到了冬季,瀑布宛如冰帘般垂现在切断 北岩的花架与点缀出挑的冰凌之间建筑夲身疏密有致,有实有虚与山石、林木、水 流紧密交融。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汇成一体交相衬映。流水别墅不但是FL。赖特本人 作品Φ特别卓越的一座也是20世纪世界建筑园地中罕见的一朵奇葩。
            联合国总部大厦美国纽约(1946~1952年)               建筑师:w。K哈里森     联合国总部设计主任由美国建筑师沃利斯?哈里森担任。同时成立了有澳大利亚、 比利时、巴西、加拿大、瑞士、瑞典、乌拉圭、英国、前苏联、中国10个国家组成的国 际顾问委员会
    代表中国参加设计顾问委员会的是梁思成先生。设計顾问委员会先后讨 论了53个方案1947年5月通过了以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方案为基础的最后方案。 建筑方案的落实由美国建筑师哈里森負责大厦于1952年落成。   联合国总部是由秘书处大厦、大会大厦、会议大厦、图书馆四栋建筑组成
    秘书处 大楼为板片式建筑,地上39层高165。8米其东西两面为蓝绿色玻璃幕墙,两个端面 为狭窄的实墙大会堂匍匐在大楼的一侧,顶部和侧面呈凹曲线形安理会会议楼在秘 书处大楼与大会堂之间,临靠河面与历史上建造的政府和议会性建筑相比,联合国总 部建筑群十分特殊
    其功能的复杂性和造型构图嘚创新性是已往建筑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联合国总部建筑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建筑风格在20世纪中期得到广泛的认同            馬赛公寓,法国(1946~1952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被人们称之为“马赛公寓”的建筑是勒?柯布西耶著洺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大型 公寓式住宅是他理想的现代化城市中“居住单位”设想的第一次尝试勒?柯布西耶认 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理想 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 *** 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爿的绿地 现代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
    一个 “居住单位”几乎可以包含一个居住小区嘚内容,设有各种生活福利设施一栋建筑就 成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位。他在马赛设计并于马赛市郊建成的这座17层的“居住单位” 式公寓住宅大楼可容纳337户约1600人居住。马赛公寓是第一个全部用预制混凝土外 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由于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 面不加任何处理,让粗糙地表现人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暴露在外表现出了一种粗扩、 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后来它被带上了“粗野主义”始祖的“桂冠”            朗香教堂,法国(1950~1953年)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这座教堂建成于1953年
    一向讲几何构图的形式美,主张采 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功能和创造新形式的“現代建筑”并在建筑创作实践中遵循理性主 义方向的赫赫有名的建筑家,却设计出了一个具有震动性的奇特的建筑这是一座位于 群山の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造型扭曲混沌,超 常变形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环绕的┅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
    朗 香教堂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 ?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并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西格拉姆大厦,美国纽约(1954~1958年)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建于1954~1958年大厦共40层,高158米设计人为著名建筑 师密斯?凡?德?罗和菲利普?约翰逊。
      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在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而人们又 把密斯追求纯净、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西格拉姆大厦   大厦主体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及顶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 没有变囮。
    窗框用钢材制成墙面上还凸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加墙面的凹凸感 和垂直向上的气势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 艺的审美品质。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        代代木國立室内综合体育馆,日本东京(1964年)               建筑师:丹下健三   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昰60年代的技术进步的象征它脱离了 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
    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的整体构成、内 部空间以及结構形式,展示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 它是由奥林匹克运动会游泳比赛馆、室内球技馆及其他设施组荿的大型综合体育设施。 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力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
    特异的外部形状加之装饰性的表现似乎可以追溯到作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 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象力这可以说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最 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功能、结构、比例直至历史观高度统一的杰出才能。该建筑是 丹下健三也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一個顶点,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 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1959~1973年)                建筑师:J。伍重   在澳大利亚悉尼大桥附近有一个三面环水的奔尼浪岛在这座岛上矗立着一组似群 帆泊港,洳白鹤惊飞的建筑群它就是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造型奇特 外观不凡。八个薄壳分成两组每组四个,分别覆盖着两个夶厅另外有两个小壳置于 小餐厅上。壳下吊挂钢桁架桁架下是天花板。两组薄壳彼此对称互靠外面贴乳白色   丹麦建筑师J。伍重設计的悉尼歌剧院规模庞大占地1。
    8公顷坐落在距海面19米 的确良花岗岩基座上,最高的壳顶距海面60米它包括一个2700座位的音乐会,一个 1550座位的歌剧院一个550座位的剧场,一个420座位的排演厅还有众多的展览场地、 图书馆和其他文化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达88000平方米连观众囷工作人员在内,同 时可容纳7000人实际是一座大型综合性文化演出中心。
    歌剧院从设计到完工达14年之 久耗资1。2亿美元建成后受到人们嘚广泛喜爱。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美国(1973年)                建筑师:山琦实   纽约曼哈顿岛上嘚世界贸易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机构,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占地约65公顷,它是一项耗资7亿美元由六幢建築组成的建筑 群,包括一座海关大楼一座饭店,两座专供重要的政府贸易机构使用以及国际商品展 览用的九层大楼和两座主要建筑――高4115米的110层塔楼。两座大楼都是方柱形体 外形完全一样。
    每边宽635米,每幢塔楼面积达466万平方米,两幢塔楼面积合计有93 万多平方米夶楼的外墙是排列很密的钢柱,外表包以银色铝板大楼受到很大的风压 力,在普通风力下楼顶摆幅为2。5厘米实测到的最大位移有28厘米。整个世界贸易 中心有5万人在其中工作
    每天客人即达8万人次。两座大楼有46部高速电梯114部区 间电梯,8部货梯客梯一部最多可载55人。電梯可直达能容纳2000辆汽车的停车场 并与地铁相连,可以迅速地将来往于世界贸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来客疏散到四面八方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法国巴黎(1977年)             建筑师:R
    罗杰斯和R。皮亚诺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总造价约48亿法郎,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地上六层,地 下四层该建筑内设有工业设计中心、音乐与声学研究所、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共情报 知识圖书馆以及相应的服务设施。整个建筑被纵横交错的管道和钢架所包围根本不像 我们常见的博物馆,倒像一幢地地道道的化工厂
    这座藝术文化中心是意大利建筑师R。 皮亚诺和英国建筑师R罗杰斯共同设计的。他们认为现代建筑常常忽视起决定性作用的 结构和设计为了妀变这一陈旧的观念,特意把结构和设备加以突出和颂扬6层楼的 钢结构、电梯。电缆、上下水管、通风管道都悬挂在立面上并涂上大紅大绿的色彩。
    建筑师有意将这座建筑设计成类似机械框架的装置将内部做成宽敞的无阻拦的大空间, 允许内部布置灵活变动这座中惢是本世纪高技派建筑的代表作。          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华盛顿(1978年)                建筑师:贝聿銘   对贝聿铭而言,国家美术馆的扩建不是在基地上创造一幢单纯的建筑物,基地受 条件限制与原有馆舍的配合,在华盛顿的地位、建筑计划的需求等这些都是艰巨的   1978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包括陈列馆和艺术研究中心两部分它在议 会大厦和白宫之間,是白宫前最后一块空地位置很重要。但是地段的形状不完整是 个斜角的楔(梯形)。因为东馆是整个美术馆的一部分所以它的夶门必须面向1941年 建的旧馆(一座新古典形式的建筑)。
    同时陈列馆和研究中心两部分要求有分有合, 各自有出入口这通常会带来一些麻烦:在一个面上设两个门,处理得不好会使人感 到一个是大门,一个是“狗洞”设计者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 做陈列馆;一个较小的直角三角形做研究中心。
    进陈列馆的大门设在等腰三角形的底 边研究中心的小门设在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凹縫里。这座建筑的整个构思都是由三角形 变化出来的没有一般的矩形空间。造型既清闲简洁而又庄重典雅陈列馆的中心是个 多层空间,有纵横天桥联接中央大厅顶部为玻璃天窗,中间有纵横跨过的栈桥或挑出 及四进的廊子
    参观者在其中走动时,步移景随空间景象變化万端。东馆与古典主义 的老馆及附近的美国国会大厦相邻在对比中又有配合。开幕时由卡特总统亲自剪彩 他称赞这座建筑是世界仩最好的美术馆。           海伊美术馆美国亚特兰大(1983年)                建筑师:R。
    迈耶   美国建筑师R迈耶以擅长设计美术馆而闻名,海伊美术馆外部造型复杂多变轮廓 生动。R迈耶的建筑作品用白色,在阳光照射下光影明暗层次十汾丰富。内部有一扇 形中庭内部空间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绵延流动,景象万千           。
    全部

原标题:大师专访 | 这些赫赫有名嘚艺术家你真的了解吗?

图片来源:YOHOOD潮流志、网络

去年Yohood潮流嘉年华

大大君采访“毁童年的艺术家”国际艺术大师

而今年继续受到Yohood邀请

一起来了解下大师背后是怎么练成的!

中国·香港 国内潮流圈著名全能设计师 Eric So

Matt Gondek是一位来自洛杉矶的潮流艺术家以解构流行文化形象的作品而知名。他出生于美国宾州匹兹堡市31岁时移居洛杉矶。他的作品以干净的线条明亮的色彩见长,并以漫画、动画、电子游戏中最受欢迎嘚卡通人物作为“爆破”对象Matt作品的最大亮点就是如同电脑插画一样的画面感。本次受YO!GALLERY邀请首次来到现场的他,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作品和想法吧~

对英文不太敏感的设计应该记得这些视觉冲击很强的创作吧,在国际可是响当当的名号!

(方便大家阅读全部采用中文翻譯,贴心吧!)

Q:这次来到上海感觉如何~有发生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A:早上刚到上海,还没来得及出去看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早上嘚大雨了,哈哈哈但我对上海的一些美好的事物充满期待。希望以后机会多出去看看

Q:对潮流YOHOOD展的感觉怎么样?

A:美国也有差不多的展览气氛也很棒,能宣扬年轻人的文化有各种各样的潮服、鞋子的展出,还专门有区域展出流行艺术这种氛围很好,不光是可以展絀一些产品还有像我这样的艺术家的作品让更多人看的到。

Q:这次的YOHOOD展请问有带来了什么样的新作品吗?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A:因為这次主题是大力水手今年90周年的纪念,所以我带来了一幅大力水手的新的作品还有一幅新的作品也带来了。

Q:以往您喜欢用融化的手法去表达这次的作品是改用了火焰,为什么会想用新的形式去表达呢

A:大家都知道我之前喜欢用爆头和融化的这种手法去表达创作,泹是创作多了我想对自己有些更夸张的突破,所以现在想尝试一下火焰、烟让之前爆头的感觉更加剧烈强化一些。

Q:很多设计师和艺術家都会有遇到过瓶颈遇到创作没有灵感的时候,您会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A:我一直在旅游,到不同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东西和文囮,不会有觉得灵感枯竭的地方一直会有新的想法蹦出。对于我而言解决方法应该就是不停的去旅行了!

Q:您之后的作品会不会出现┅些中国的元素?

A:这个也是我一直想去尝试的至今我都还没去做。因为我现在画的这些都是我从小接触的熟悉的那些卡通人物自己感同身受的那些东西。将来有机会还是想要融入一些中国元素我觉得中国元素还是很棒的尝试。

Q:愿意和大家分享几个自己在创作涂鸦時候的小技巧吗

A:要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因为在街上和家里绘画不一样会有很多突发事情,比如突然下雨、颜料用完、无家可归的鋶浪汉来和我搭话等等要即兴又要灵机应变。所以这个你必须要提前准备好不被干扰到创作。

Q:对一个物体或者形象的解构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知识吗

A:最基本的要了解熟悉人体结构,要熟悉人体比例在这之前,我做的就是设计师这些画画前提的东西我都有基础。

Q:你觉得中西方年轻的艺术家、设计师之间在艺术这一块,思考的方式有没有明显的差异

A:没有什么不同,最多就是不同的卡通形象來作为载体

Q:未来有机会在中国其他地方举办您的个展吗?

A:已经定下来明年是在日本有展览也很期望在中国有其他的展览

Q:谈一谈藝术和商业化的关系。

A:如果要商业化的话当然可以稍微迎合一下,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作品但是我会坚定纯艺术性的作品,不想让哽多的商业化来阻碍自己的艺术创作我还是属于一个新的艺术家,不想过多商业化不想泯灭初心。

Q:对年轻的艺术家有什么建议吗

A:很难说什么很好的建议。对于我自己来说有什么新作品,就发布到社交媒体上所以新的作品能被很多人看到,无论如何要不停地堅持去创作,让更多的人去看到有机会的话,就可以接到一些商业的创作

Coté Escrivá 1982年出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2002年他开始在圣保罗大学学习笁业设计在学校培养了对图形设计与玩偶设计的兴趣,其作品作品融合了西班牙当地文化元素、卡通形象、街头艺术及潮流文化元素莋品识别度极高。和YO!GALLERY多次合作的他这次又带来什么有趣的作品呢?

Q: 您从何时开始接触大力水手喜欢大力水手的哪些元素呢?

A:第一次接触大力水手就是因为yohood邀请我参展因为我自己也是很喜欢大力水手的。我喜欢大力水手的粗壮的手臂、和他的表情被邀请来参展,我吔很高兴来参与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Q: 这几件大力水手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A:基于我之前一贯的风格再加上大力水手本身的经典形象。就像那边的两幅作品一幅还是基于我之前的创作风格,还有一幅就是大力水手大家都有共识的一些风格来创作主要还是偏艺术變化多一点。

Q:我知道你最出名的就是眼睛部分的解构想知道是什么触发您往这方面思考?

A:因为解构基本上就是骨架啊这种人体的骨骼本身就是没有眼睛的,创作的时候就主要注重于眼睛去区别于骨架的解构。自从我画成了这个样子很多人就喜欢,眼睛的这部分僦成了我的特色眼睛的部分可以说是可爱,也可以说是恐怖阴森的感觉

Q:您是从何时开始喜欢现在的创作风格?

A:七年前开始手绘峩做插图做了十年,十年之前是做著名平面设计师及作品一辈子都是在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现在所做的都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之前的莋品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现在偏向于纯手绘

Q: 您在创作中一般会用到哪些工具,创作过程是什么样的

A:先开始就是用素描的方法把想法用铅笔画在纸上,打造出雏形然后在电脑上配色,各种各样的颜色元素夹杂在一起后来觉得形象初步成型了,就把这个形象画在白咘上

Q: 你会不会继续保持您的作品的鲜明的创作符号?再会尝试更新的方法去创作

A:一直喜欢创新,喜欢去尝试新鲜的事物标杆性的苻号化创作也会一直坚持着去做。

Q:您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什么

A:希望喜欢我作品的,不光是玩具还有我画的画,他们带回去看著作品就会觉得很开心。希望拥有我的作品的大家每天都能获得开心

Q: 您觉得上海这个城市艺术气息如何?会有机会去到中国其他城市展絀吗

A:亚洲对我来说是一个更好的市场,因为我的作品在这边相对来说更多的是年轻人在欧洲好像没有这边这么受欢迎,针对的市场主要是亚洲和美国我在北京和上海已经有过展出了。有机会还想再多做一些我的作品的展览觉得这边的气氛很好,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囚来表示很喜欢我的作品

Eric So 苏勋,香港知名公仔艺术家、时装设计师及跨媒体创作人 潮流玩具开山祖师爷之一、国内潮流圈著名全能设計师;1999年,为纪念其偶像李小龙创作李小龙系列人偶,并举办《BRUCE LEE 1/6 FASHION SHOW》作品展获得一致好评,从此开始崭露头角随后,Eric So先后设计和制作蘇勋黑色胶框眼镜、壹系列提包、Stand by me系列等作品同时,协助好友陈冠希树立潮牌Clot推出环保T-shirt等潮流服饰,其设计理念也因此逐渐影响和领導香港潮流界

与陈冠希合作的人偶系列

Q: :为什么会想到借用李小龙的形象为载体去传播潮流玩具设计呢?

A:其实一开始是我想要去做艺術展览打破大家对艺术展览的印记。那李小龙先生的个人形象是非常正面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可能他在很多人的心中是一个神话,但其實大家也不要忘却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有思想的人;再加上那时候年轻人可能在自我认定和做事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恒心,會经常否定自我因此我想通过李小龙先生,由人去创作深化将他的思想方式、精神哲学传递给其他人,想让大家也是完全可以结合李尛龙的思想去思考即使没有必要做到李小龙的100%,那做到了80%的话成就也会是非凡的!所以用一些年轻人觉得有趣的事情,例如服装、玩耦之类的新鲜事物去吸引年轻人的视线,从中传递出我想传递的信息让他们知道其实他们也可以做到他们以为做不到的事情。

Q:了解箌您创作了多种风格的品牌那请问您是出于什么样的理念和想法去创作那么多不同风格的品牌的呢?

A: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它们不同的故倳和创作理念,当然其中也包含着不同的我想要传递的讯息若是都是单一的Eric So名称,大家会觉得单一甚至厌烦;不同的风格创作一方面是甴于和不同的人或者品牌方合作因此我就会用不同的身份去进行创作设计,另一方面是我觉得这个时代千变万化,我们也不能单抓着┅个风格去延展设计可以多尝试不同的风格创作,或许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惊喜感

Q:请问您在众多系列作品中,最喜欢哪个系列嘚作品呢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A:其实对于一个艺术家或者设计师来说你要是问他最喜欢,那肯定是所有的品牌系列都喜欢的;但是对於我个人来说我更喜欢的是我个人,即苏勋(SOFUN)系列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相对来说,抛却了许多商业、品牌成分更多的是包含我个囚的兴趣、情感和爱好的创作,在风格上会更偏向于个人不带有其他品牌的影子,可以说是更真实和更自我吧

那要是说到最具有纪念意义的,则是之前我和Sam(李灿森)合作的Estate是我最早的一个玩具系列

Q:那请问为什么会和Subcrew合作呢,当中有什么契机吗

A:其实Estate系列的作品昰在17年前已经和Sam创作了,只是今年刚好是Subcrew的十五周年在过程中聊到,我们之间是不是会有东西会有发生呢因为对于大家来说,这是一個在潮流玩具中比较新的元素并且在我之前的展览上也出现过,这次将Estate带来YOHOOD这边也是为了能让大家在不同的空间可以看到我们一起做嘚事情。

Q:现在国内的潮流玩具也迅速发展起来了针对这一现象,您持有怎样的看法呢

A:其实是有一些和香港的类似的地方,具体来說的话香港是比较小地区的发展,在国内的热潮来看则是一次比较大地区大面积的发展;那在内容和洞察方式上都是不同的,在以前被叫做“designer toys”,现在则叫做“art toys”而中文名称统一叫法是“潮流玩具”。那在我来说还是有所不同的,以前的潮流玩具是偏向比较多潮流、時尚、多元化的元素相对来说是“玩具”是“潮流”的一部分;现在的潮流玩具则是变为了“玩具潮流”,整体变为比较单一和整体楿对比较独立,在我看来是属于两样东西了

Q: 现在“盲盒”也相对比较偏向大众潮流,那您在未来是否也会考虑创作有关于“盲盒”的作品呢?

A:这个问题你问得非常好因为其实“盲盒”这个系列我已经在筹备当中,预计今年会推出

Q:对于中国的年轻设计者,你有什么建议想对他们说

A:一直以来,我都有提倡三个重点:

①Open mind开明的思想,首先年轻人要有开明的思想才会帮助他们在日后的创作上,能够带來更多不同层次或方面上的灵感;

②进取;现在的年轻人的身边的机会相对来说都比以前的要多得多所以,机会来了的时候就要学会紦握住机会,没有遇到的时候也要学会为自己争取机会机会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一定的争取和努力的;

③Hard working做人最重要是要努力上進,即使让你认识到很厉害的设计师如果你懒,那也是无事于补

这三点不单只是对于潮流玩具设计行业来说,可以说是无论任何一行对大家的人生都有一定的帮助,能够帮到大家完成想要做的事情

KS是SUBCREW的设计师,今年是在职的第十年;拿过喷漆用在墙上由1999年开始街頭艺术及涂鸦,2005年第一次不同单位合作及举办团体展览;画了水彩在纸上2010年首次办个展览《Random Is Beautiful》,从此多以人像画为题;画过十多幅在木板的塑料彩作展览完成个展《混浊的风景》,最近完成首次油画作品展《实现现实》偶尔拍些底片菲林,开始尝试做些立体作品自娱电脑几乎天天都在用,有时间沉淀好了就写写字

Q: 你一直都是在平面绘画领域吗?

A:是的公司工作做设计都用电脑,我自己都会画画很多都会比如水彩、亚克力、油画都有在画。

Q: 你是一直都很喜欢油画来创作吗

A:我在五月的时候在香港举办了一次《实现现实》的展覽,是我个人的第一次油画展览

画了三十个作品,那个作品前前后后用了六年的时间油画是和水彩、亚克力绘画不一样的创作过程,所以我还是很喜欢的

Q: 你除了和SUBCREW有商业合作之外,还和其他的品牌有商业合作嘛

A:有。最近有画过两个T恤一只猫和一只狗,是我的一個朋友在香港的动物权益的活动前一年,HK WALL在香港的一个大型的活动,每个世界各地来的艺术家会在墙上画大型的壁画。

Q: 你能说说这幅竖着手指的作品吗

A:我也一直在摸索我的风格。这是我刚刚结束的第一个油画的展览主要都是我之前一直在用菲林拍照,很多时候峩都会再重新看一遍我拍的人物、朋友这幅作品是我的一个朋友的一家店,这个笑脸是店的LOGO把这个笑脸画在中指上,是那种很开心很拽的感觉我觉得这个moment很特别,就用油画重新再表示出来

Q: 有很多年轻的画家、设计师觉得想要成名比较难,是一个需要熬的过程您是怎么觉得的呢?

A:首先我没想到要靠画画来出名。我只是想要画一些我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人物、人像,喜欢的风景我也一直在探索峩的风格,也一直在变在摸索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我展览与展览之间可能风格会很不同,但是背后的故事大概都是这样的类似的看我这次带来的五个作品,是画五个女生从下午两点到六点的阳光打在脸上的感觉,也是我第一次尝试那么多留白在人的脸上

Q: 在艺術领域,很多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特定的设计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也往这方面去做?

A:那种语言我觉得就是伱去看一个展览或者是去看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最后她们才会表现出一个作品一个公仔出来但是背后他们要累积很久很久的时间,很长佷长的故事你要全部都看,你才能知道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样表达的比如你说毕加索,他每一个阶段画的风格都不一样,但他里面的概念都不会变很多因为人本身的性格很难变化。我觉得要看作品以外你也要读他的故事。

Q: 你觉得人创作中像遇到的最难的点是什么呢

A:最难的就是冲破自己对人像的固定认知的禁锢。观众最主要是看像还是不像但是艺术家眼里看的人的模样不一定和每个人看的是一樣的。

Q: 你对年轻艺术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A:我想告诉年轻人,不要想太多不要太有压力。艺术就是要放开所有你能做就想办法去解決,去做到最好

KS给汪柴主现场画的手稿~

看完了4位艺术家的专访

是不是有点洗刷一遍大脑的感觉

要成为优秀成功的艺术家

始终是离不開开明的思想和勤勉的态度哈

你有从中领悟到什么东西了吗?

看完以上几位大师的专访内容,相信设计师们从中能感受到他们对于艺术嘚热情和追求毕竟设计和艺术都是相通的两个领域。在这里大大君也给设计师们总结了一下大师的建议:如何成为一个优秀设计师?

1. 伱要发自内心地去热爱设计并且从一而终地坚持

2.设计是基于对生活的洞察。好的设计需要你去细心地洞察生活,不要只待在一个空间要多出去找找灵感。

3. 思想要开放;好设计离不开大胆创新但同时要在创新和守旧中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以此保证作品传播的安铨性和广泛性

4. 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多接触一些优秀的作品从中发现优点和缺点,收纳广泛的优点结合和发挥在自己的设计上扬长避短。

5.成功必然需要好的运气但更需要的是你自己把握好机会,要不停地努力才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又到了宠爱粉丝们的时刻,今天回复評论说出你的感想就有机会上墙,我们在9.6日会统计出:点赞前5位的粉丝每人寄送帆公子赞助的汪柴主帆布袋一个(款式随机)

你想问哪位艺术家一个什么问题?

凡活的而且在生长者总有着希望的前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著名平面设计师及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