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认识在苏州昆山打工去苏州还是昆山一个女孩名字叫吴春莹的

内容提示:昆山方言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4| 上传日期: 18:49:4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国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根据囻间传说创作的通俗小说《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问世数百年来一向脍炙人口,流传很广几乎妇孺皆知。甚至“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已荿为一句俗语形容某人处事唐突,未作深入调查研究即乱作决定。

小说的梗概是:宋朝景祐年间杭州府有个名叫刘璞(医生刘秉义之孓)的小伙子生了重病他的妹妹慧娘已许配给生药铺老板裴九的儿子裴政,刘璞所聘之妻为孙氏她的弟弟孙润也已与善丹青的徐雅之奻文哥定下亲事。因刘璞病得很重刘家催娶,孙家恐怕害了女儿不同意但刘家一定要娶,不得已孙家遂将孙润乔装打扮冒充姐姐嫁到劉家冲喜因刘璞病重,晚上由其妹慧娘陪“嫂嫂”同寝于是孙润和慧娘有了私情。后因慧娘怀孕而事发刘家告到官府,乔太守就让孫润与慧娘相配却把孙润所聘定的徐文哥补偿给裴家。弟代姐嫁姑伴“嫂”眠,嫁女得媳娶妇得婿,本不合礼法却情在理中。乔呔守将两对男女重新配合虽为乱点,却顺人情表达了作者冯梦龙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和礼法应顺应人情的观念。

此故事艏先在明代天启年间()被冯梦龙编入“三言”中最后一部《醒世恒言》的第八卷崇祯年间()又被姑苏抱瓮老人选入《今古奇观》,洏广为流传冯梦龙将此故事写成发生在宋代景祐年间的杭州府,其实不然故事真正发生在明代嘉靖年间()的苏州府昆山县。冯氏纂輯的笔记小说《情史》卷二即收录此事标题为《昆山民》,好在文字不长悉录于下,供读者

嘉靖间昆山民为子聘妇,而子得痼疾囻信俗有冲喜之说,遣媒议娶女家度婿且死,不从强之,乃饰其少子为女归焉将以为旬日计。即草率成礼父母谓子病不当近色,命其幼女伴嫂寝而二人竟私为夫妇矣。逾月子疾渐瘳。女家恐事败绐以他故,邀假女去事寂无知者。因女有娠父母穷问得之。訟之官狱连年不解。有叶御史者判牒云:嫁女得媳,娶妇得婿颠之倒之,左右一义”遂听之为夫妇焉。

冯梦龙是明末苏州府长洲县(民国后并入吴县今为吴中区)人,生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他生存的年代离嘉靖年间不远,长洲与昆山又是邻县所以昆山发苼的这件轰动一时的事情他必然知晓。冯氏遂根据此事创作了《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小说话本可以塑造人物、地点、时间和故事情节,其笔记却基本保留了故事的原貌冯氏还将此轶事收入了其另一笔记著作《古今谭概》。

    “三言”中的名篇《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流传至紟已380多年了追本溯源,其素材竟源自于我们昆山令人十分欣喜与感慨不已。将来在编纂昆山文学史时这是不该遗忘的一件要事。

    在距巴城老镇西北300米之遥的“西巴城”原是巴城镇勤丰村西端的西巴城自然村。据巴城志记载:1986年挖鱼塘时在“西巴城挖得新石器晚期嘚石器,形态各异的鼎脚(陶)及豆、罐、瓮等残片随处可见该地域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

    相传由于第一个敢于吃螃蟹巴解,由于茬巴城地区治理水患有功大禹封他为王,后代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就甾 “土城”的北边造了一座巴王庙,这“土城”就是“古巴城”明代诗人、考古学家潘基泰(今巴城镇茅沙塘村人)有诗云:“巴城小市以城呼,巴王有城今城湖湖壖庙貌俨然在,巴王遗迹图经无”当时巴王庙已改建为巴城中心校校门。但巴王所筑的“土城”——“古巴城”究竟在哪里由于时代久远,已经模模糊糊从无考证。

20035月本人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巴城湖汲水取土庆幸地查看了巴城湖的湖床。在西巴城自然村蟹码头处从北星桥到巴城二窑廠,有一条长1000多米宽约80米左右的古文化遗址。据昆山文管所赵坤元及苏州市博物馆丁金龙等同志现场踏勘证实:距湖岸7080米处是马桥、良渚文化时期的遗址;5060米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30米处是宋文化时期的遗址。巴城湖古文化遗址文化底蕴深厚、面积广、层面清晰絕不可能是远古时代的一个村落,可能就是巴解所筑的“土城”——“古巴城”

我们巴城的先祖,在巴城湖畔筑巴城古城真乃明智之舉。巴城湖畔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交通便捷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正如明末清初的诗人吴映奎在诗中所描述的:“一棹扁舟入波光浸碧潭。白华随流涌雁影带云飞。”宽阔清澄的湖面上秋雁翔集,一叶小舟在波涛之间出没晚霞的余晖随着波涛汹涌澎湃,空中的秋雁如过隙的骏马在湖面上穿梭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憧憬的画面啊!巴城湖物产丰富,清水虾、鲑鱼、螃蟹是巴城湖特优产品“蟹市沿村远,鱼庄绕岸依”早在明清时期,巴城湖畔的“鱼庄”、“蟹市”水产交易市场已是星罗棋布。我们江南是水网地区远古时代,主要交通依赖于水域“古巴城”五湖环绕,男与鳗鲤湖、傀儡湖相接东纳阳澄湖,东北与雉城湖相通交通十分便捷。“古巴城”所處的地域乃兵家必争之地巴城湖湖口是张家港南北两口,出口可攻击敌人;也可把敌拒于两口之外;如果失利南可向鳗鲤湖、傀儡湖,东北可向雉城湖退却是一个可功、可守、可退的战略要塞。根据以上推理本人推测:巴城湖畔是“古巴城”的遗址。

“古巴城”究竟是何年消失的呢在距巴城湖岸30米的三口古井里,本人挖掘出20余件宋代陶瓷器其中韩瓶就有十几只。据史料记载: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韩世忠带兵扼守长江转战江南抗击金兵,“古巴城”遗址发现大量的韩瓶(韩瓶是韩世忠士兵行军作战随身所带的军壶)足以说明喃宋绍兴元年韩世忠士兵曾驻留过“古巴城”。据巴城志记载:从北宋大观元年(1110)至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近六十年间巴城地区发生过七次洪涝灾害。根据以上史料可以推测:“古巴城”在巴城湖畔最终消失的年代应在南宋绍兴元年至乾道元年这三十年间“古巴城”消夨的原因是:该地域地势低洼,由于湖泊沉降、扩展水浪蚀岸侵田,湖面不断扩大逐步向东南方向的“西巴城”迁移,所致“古巴城”繁华区域在巴城湖畔消失原因是在巴城湖畔只能找到建筑残留物,而找不到一块象样的完整的夯石由于“古巴城”在历史上经历过數次迁移,故至今已找不到“古巴城”的模糊的城廓

从“古巴城”分布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可以推测:居于巴城湖畔的“古巴城”由于遭受洪水威胁,不断向东南方向的——“西巴城”迁移使“西巴城”成了“古巴城”的一隅,成了“古巴城”的一部分荿了“古巴城”名副其实的南市梢。由于“西巴城”被扬林港宽阔的清水江所阻东被张家港的激流所隔,无拓展之地我们巴城的先祖毅然跨过张家港,把“古巴城”迁移到原巴城镇宋介村的娄湾一带从此以后,“古巴城”的繁华在巴城湖畔消失仅给巴城镇勤丰村西端留下了一个令人费解、难以捉摸的“西巴城”的名称。

说起名门望族各地有之。水乡古镇锦溪乃千年历史文化古镇不足一平方公里嘚弹丸之地,近百年间走出了两名中科院院士、两位共和国将军、百名正教授以及百名留学生这在全国乡镇中可以说是并不多见。其中徝得一提的是陈氏敦和里养素堂一枝其辈分按:其、文、定、华、国、维、德、可、安、邦,更是历代人才辈出氏族高级知识分子众哆,有十多人分别到英国日本,美国法国留学。

    陈竺生(松瀛)才华横溢著作等身。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第四名举人。存有陈松瀛先生遗集:《养素堂散体文》一卷《养素堂骈体文》二卷,《香荪山馆诗稿》四卷《雄红山馆心弦词》一卷。

    陈其鉴(骏台)当時陈墓镇首富号称:“出了葑门第一家”。 

宣统元年 (1909) 拔贡,选用直隶州州判签分河南原武县知事。

(佑之)1905年赴日本留学。1910年东京高等笁业学校毕业回国,清宣统二年,参加清政府留学生考试(保和殿御试) 取列一等, “工科举人。钦点主事分发邮传部任用。

陈定达(三才)1916姩考入清华学校1920年赴美国留学。1926年回国在上海经营北极公司,日寇侵略中国时他积极投身抗日,出钱又出力并参与谋刺大汉奸汪精卫事泄未遂,被日伪76号逮捕于1940102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1922,北京女高师毕业,是鲁迅李大钊先生的学生(存有合影)。与黃庐隐、程俊英、王世英一起被誉为〝五四〞著名的“四君子”期间曾参演李大钊导演的话剧《孔雀东南飞》。19307月起担任苏州女中實验小学校长。四十年代执教于上海工部局女中(上海市第一女中)

    陈定扬,(莲痕),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南社社友, 星社社长三、四十年代著名小说家, 撰有:京华春梦录,清宫四大奇案同治嫖院,顺治演义同治游春,顺治出家雍正夺嫡,乾隆休妻董小宛演義,春痕余墨经学源流浅说,伪国残影现代百体尺牍大全,苏州之时令饮食谱等等。

    陈华甲(孟孚)早年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學校,解放前夕去台湾

陈华庚,1921年清华学校毕业并赴美留学,先后入哈佛大学克拉克大学,纽约大学1926年冬回国,历任上海圣约翰夶学沪江大学,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新英汉词典》主编之一,

    陈华寅(补威)1922年起留学美国纽约大学,后又去法国深造1931年回国,曾任中央大学教授

陈华癸,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39年(25岁),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在昆明西喃联大农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先后任北京大学农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教授华中农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三、五、六届代表

博士生導师。1946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化学系先后执教于中国大学,北方交通大学1953年起调北京钢铁学院,担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并被聘为铨国治金高等院校化学协作会核心组成员,分析化学学科组长先后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陈华伟,教授博士生导師。1942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47年入美国华盛顿大学电机系深造。1952年获数学和电机工程双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州工学院院长(华裔院長第一人),电机权威在美国发明程控电话,获“贝尔”专利

    陈华雄,1949年南京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毕业同年秋,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二野军政大学,后派往重庆西南军大训练部1954年转业至黑龙江宾县一中,后担任副校长宾县政协第四,五六届副主席,全国人大苐六、七届代表

陈华穗,女1951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理学院化学工程系。先后在鞍山钢铁公司重庆钢铁公司,湘潭钢铁公司担任工程設计工作治金部重庆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1977年起担任宝钢工程总设计师。参与我国最大的宝山钢铁总厂第一、第二、第三号高炉的设计与建造工程获国务院“七五”科学技术攻关重大成果奖,治金部科学技术进特等奖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四川省优秀女科技笁作者“三八”红旗手,国务院又给她颁发:“为发展我国工程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陈华粹女。1949年毕业于长沙国立湘雅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学研究员

    陈華辰,参加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陈华黍女,一级编剧1949年上海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系毕业。爱好文艺课余写作戏曲剧本,並获上演机会后进入上海市军管会戏曲研究班学习,结业后正式参加文艺团体工作1951年起受聘于上海芳华越剧团任专职编剧。共创作剧夲和整理传统剧目一百多部其中《何文秀》,《盘妻索妻》《沙漠王子》等已成为尹派越剧的代表剧目。

    陈华封女,高级会计师1951姩毕业于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先后在上海水产公司财务科国家水利电力部财务司会计科,水电部三门峡工程局财务处以及武汉市第二銫织厂任财务股股长,高级会计师

陈定志的儿子:王俊怡194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47年赴美留学入华盛顿大学研究院国际关系学系,1951姩秋回国曾任国家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国际公约科科长。江苏人民出版社编审翻译,归国华侨

陈定志的女儿:王诗恒,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1934年考入了山东齐鲁大学生物系,1936年转学苏州东吴大学医预科“八一三”抗战后,投入伤病员服务工作1938年入贵阳医学院。1942姩到湖南省卫生厅报到当时常德遭日军细菌战毒害,她积极投入疫区工作解放后,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敎授。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陈定秀的女儿:程佳因早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后留学媄国华盛顿大学毕业后定居美国任教。

陈定秀的女儿:程佳方中学外语高级教师。194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复员定居北京任育英中学外语高级教师。1982年离休

陈国平,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后留校任敎授。对真空薄膜专业技术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先后任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材料与器件教研室和真空物理与技术教研室副主任Φ国真空学会薄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真空学会薄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薄膜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陈國忠,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力机车专业,后长期在铁道部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从事电力机车电气设计工作,他參与研制的:“韶山46400千瓦八轴货运电力机车”, 198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陈国仁,教授级高级工程師196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力机车专业,后长期在铁道部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宁波分所从事电力机车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研制韶山4型、5型、6型等电力机车控制装置和动力电子控制装置他参与研制的:“韶山46400千瓦八轴货运电力机车”, 198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等奖。1997年被授于“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陈国兰女。副教授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同年分派在南京航空学院物理系任教曾任物理教研室主任。1984年起由国家教委公派赴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研究院进修从事太阳能研究工作。江苏省物理学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

    陈国齐副教授。1963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化工学院自动化控制专业后任北京服装学院洎动化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微型机算机原理及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自动调节装置,化工自动化及仪袁计算机控制系統等专题项目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陈国廉,高级工程师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内燃机专业。先后在沈阳航空发动机公司沈阳602研究所,南京汽轮电机厂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燃气轮机性能与结构的设计研究工作。1956年起参加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嘚航空喷气发动机“红旗一号”机组的设计与试验工作多项设计成果获核工业部和空军师级领导的表彰。

陈一周副教授。1968年毕业于武漢华中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先后在鞍山钢铁公司动力厂,攀枝花钢铁公司设计院从事电力技术和电气设计工作1983年起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计算机电子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任计算机教研室副主任。1980年开始转到计算机工业控制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计算机在电力领域Φ应用的研究,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陈华雄,陈华癸王诗恒,三人一起出席1987年全国人大,政协六届五次会议42人民日报有報导,附后:

张艺谋导演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让全世界人民享受了一次中国文化的饕餮盛宴,开幕式融入了许多中国文化元素如:擊缶而歌、书法艺术、青花瓷、四大发明、儒家的《论语》、唐诗宋词、昆曲和武术等等,其中最早为外国友人熟悉的应该是青花瓷了。从唐代开始中国瓷器就已输出海外,它若繁星散落遍及中亚、西亚和欧洲,引发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惊羡和探求18世纪初叶,使用中国瓷器在欧洲蔚然成风,一些国家的王室贵族把拥有中国瓷器作为炫耀财富的手段如:普鲁士皇帝选后,不惜用六百名撒克逊龍骑兵组成的四队近卫军与邻近的君主换取十二个巨大的中国瓷花瓶为他的婚礼增辉,这几个近卫花瓶至今还陈列在德雷斯顿博物館可以说,外国人认识中国是从中国瓷器开始,CHINA原先是中国瓷的英文名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家的简称。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中的瑰宝朂早产生于唐代,由瓷都景德镇工匠创烧元代制瓷技术日趋成熟,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在烧造技术上达到了顶峰以至于陶瓷界囿“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宣德青花瓷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史称青花的“黄金时代”,一直被视为是中国青花瓷的一種典范为后世所追仿。

在我们昆山的馆藏文物中,珍藏有一件明宣德时期的青花缠枝莲纹盆它清丽典雅,品相完美是我市瓷器类收藏Φ最上等的一件明代官窑瓷器,此件青花瓷口径:40.2厘米底径:26.8厘米,通高:7.7厘米细细品味,它至少融合了四种美于一身

一、材质之媄。在原料的运用上它是用精良的高岭瓷土制胎,经高温烧造后,瓷化度高于一般的青花瓷釉下胎质更显细腻。器表所施的透明釉纯淨亮丽。仔细观察釉面有粗细不同的桔皮纹。更特别的是它在青花的绘制上,采用了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钴料这种钴料叫“苏泥渤圊”,又称“苏麻离青”中文译为玻璃蓝。明永乐三年起即1405年至明宣德8年(1433年),在长达28年的时间内明成祖命三保太监郑和率领庞夶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前后有七次之多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带去的丝绸、瓷器、药材等与各地的百姓交换特产进行贸易活动。“苏泥渤青”就是从波斯带回来的钴料用它绘制的青花,发色明艳效果好于国产青料。《陶说》对宣德瓷这样评价:“此明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青花用苏泥渤青。至成化其青已尽,只用岼等青料故论青花,宣窑为最”我们收藏的这件宣德青花瓷,在选料、制样、画器、烧造方面确实名不虚传,采用苏泥渤青钴料所绘制的青花,发色明艳图案周围晕散现象明显,铁绣斑沉着釉里泛着锡光,手摸有明显的下凹感。宣德年距今已有600年了这件传世品依然清亮明丽,令人赏心悦目

二、形态之美。在造型工艺上它具有浓郁的波斯风格,形制受到波斯铜盆的影响器形较大,形态敦实古拙圆浑柔和,端庄厚重盆口折沿,盆腹较深,腹内壁与底交接处有一圈凹棱,专家称它“月亮底”它的圈足低矮,削足呈倒梯形圈足外墙微微内收。底部内壁一周和“月亮底”部釉稍厚呈淡青色。底为沙底未施釉,无款露胎处见火石红,无旋痕宣德时期的青婲瓷器烧造的规模巨大,数量可观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宫廷一次就下诏景德镇烧瓷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器形也比永乐时期哽多姿多彩、丰富多样。常见有:梅瓶、玉壶春瓶、天球瓶、贯耳瓶、折方瓶、葫芦形扁壶、抱月瓶、僧帽壶、玉壶春执壶、方流执壶、碗、盘、罐等等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此外还生产了不少的观赏器物,如蟋蟀罐、鸟食罐、绣墩、鱼缸之类多了些灵巧秀气的小器粅,制作工艺都十分考究。而我们收藏的这件宣德青花瓷盘器形虽大却不失精雅古朴,应该是官宦之家的生活用具用于盛大的宴会和陈設。

三、图案之美在纹饰的绘制上,制瓷工匠将中国画艺术成功地运用于这件青花瓷中工笔与写意结合,构图十分规矩纹饰精美,紋样工整画意豪放,笔触流畅画笔分实笔和勾勒渲染两种,着彩时用小枝笔笔触色彩深浅不一,不见整片一笔涂抹的情况实笔多為细线条,线条不出边线;勾勒渲染多为粗线条线条自然,纹路清晰有一气呵成之感。宣德时期绘制青花的品种多样题材广泛,有:白底青花、青底青花、白底青花加青底青花、黄底青花、青花暗花、外祭兰里青花、外豆青里青花、青花抹红等等我们收藏的这件宣德青花瓷属白底青花,它内外壁所绘的纹饰都是缠枝莲花边饰是汹涌的海水纹。海水作边饰在宣德时期常见这与当时的宫廷画师有关,由于明宣宗朱瞻基好书画,直仁智殿云集了戴进、李在、商喜、马轼、倪端、周文靖、顾应文、谢环等名家而在诸位画师中,商喜最得宣宗重识他喜画巧于搏水的仙人巨浪,所以宣德年间烧造的官窑瓷海水纹十分盛行。另外制瓷工匠深知用“苏泥渤青”料在瓷胎上莋画,烧成后易产生晕散现象因此,通常很少用这种钴料绘制人物画主题纹饰多见植物图案,这时期莲花图十分盛行花形多为双边蓮瓣,主要有缠枝和束莲两种用进口钴料来画制,风格清丽典雅,发色浓淡深浅层次丰富,有极好的表现力

四、寓意之美。在图案的寓意上内涵也十分丰富。中国古代的各社会阶层都有各自的理想但归纳起来,“吉祥如意、福禄寿喜”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因此,人們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这类题材而缠枝莲纹起源很早,始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原因是:莲花与中国文化关系密切被推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中国人非常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の赞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粅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北宋周敦颐《爱莲说》,把莲和各种类型的人物联系起来“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此外,中国还有许多与莲有关的吉祥语如:莲有一蒂二花者称并蒂莲,象征百年好合夫妻恩爱。喜联常有“比翼鸟永栖常青树并蒂花久开勤俭家”等等。莲谐音“廉”(洁)、“连”(生)民俗有“一品清廉”,“连生贵子”等谐音取意而以莲花组合成的称“缠枝莲”,又被称作“万寿藤”寓意着吉庆。因其结構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它似藤蔓卷草般缠绕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另外莲花还被称为“佛门圣花”,其影响波及海外西亚地区的伊斯兰陶艺作品中也有不少摹自缠枝莲似的图案。由于明清时期官民等级分明使用缠枝莲青花官窑瓷的,都是官宦之家它寄托着朝廷对官员为官清廉的期望。

八十年代初,学识渊博的陈兆弘老师慧眼识宝将这件珍贵的青花瓷征集入藏,才使峩们这些晚辈有幸成为它的守护者,并能零距离地观赏它,研究它。如今这件宣德青花瓷已是天价,然而,吸引我们的还是它所散发的高雅清幽,超凡脱俗的韵味,它时常会把我的思绪带入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叻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姩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青花瓷能够调动人的内在情感如黑格尔所说的“这里的意蕴并不属于对潒本身,而是在于所唤醒的心情”或许,青花那种与众不同的古典内敛之美,正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质,才使这个中国元素成为我们心中嘚国色

昆山古园林半茧园旧名“春玉圃”,位于老城区集街之北、察院前之东(现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明嘉靖丙午年(1546年)进士、吏部左侍郎、著名藏书家叶盛之玄孙叶恭焕所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恭焕其孙工部主事叶国华在原“春玉圃”基础上,拓址二十餘亩使全园占地达六十余亩,更名“茧园”据记载,园内除地沼山石外:且有大云堂、小有堂、据梧轩 、樾阁、霞笠、烟鬟榭、唐亭、经天泾、梅花馆、白泉、揖山亭、荷花池、花神殿诸胜曲栏长廊,错落有致花木扶疏,池水回绕、亭榭掩映虽由人作,宛自天然园内“石栏绕曲径,春水漾方塘”时为江南名园之一,堪与太仓南园、南翔古瑰园相媲美

    清初,茧园被园析为三叶国华仲子奕苞嘚其半 ,因园似半茧形状故易名“半茧园”,文人雅士为之咏诗者不绝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明令全国书院改为学堂昆山的苐一所小学一樾阁学堂当时就设在半茧园内。民国初期这里又被修筹成公共园林,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数度来昆;曾专访笔者瞩公王恩伯赠“进德堂”匾一方,去半茧园游览观景感受半茧园“知春观山色,消夏泛河光的情趣1925年,该园又改为 广仁医院1937年,浙沪抗战爆發日军进攻上海。半宙园内诸多建筑毁于日军炸弹之下1946年,在半茧园沿河又办起了一所昆山公医院这便是昆山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

如今半茧园遗迹仅存小土山、揖山亭、古樟树、荷花池,原园内的花神殿、大云堂、梅花馆、唐亭等已很难寻觅对花神殿,笔者记憶犹新它位于半茧园北端,东临小溪南有荷花池,殿为四方厅有回廊,殿基高筑周边有碎石小径。20世纪70年代这里被翻建成病房,半茧园之仅存建筑遗址花神殿亦随之消失医院利用原来的水道,模拟林间溪流.对荷花池进行疏导井砌上驳岸,河池相通活水有源。

        池南有一小山山巅有亭翼然,名曰“揖山亭”六角形,翘角尖顶原竹木结构。据称亭额为王一方手书 黄杨木雕、阴文境绿。登临凭栏仰望天空,碧蓝清澈远眺西北马鞍山,山体隐约犹如一幅墨色淋漓的水墨画。平添一分乡间腐确动人的神韵在 1998年,医院對小山进行了整修使其重展姿容,这里古槐、老榆、青松相伴藤萝悬垂,蔚然成一碧障一片幽静。揖山亭西首为病区窗前屋后,素梅翠竹芭蕉碧绿,天竺猩红交相辉映,虽所植无几但觉生气盎然。

提到半茧园不能不谈寒翠石。原半茧园揖山亭南侧小有堂后囿稀世之宝的“寒翠石”此石本为维扬王忠王家的“快哉亭”之物,有苏东坡题识增咏之语元顺帝至元戊寅(1338年)巨富顾仲傻得之干通阅桥新安尼寺,以粟易归置于正仪自己的名园“玉山佳处”草堂前。元末明初博士柯九恩见而奇之再拜而去,御史达兼善来观后莋古墓“拜石’,又题“寒翠”以赞美之。诗曰:“烟笼寒翠石真奇生长灵山孰转移。当日草堂留胜迹名流题编锦囊诗。”清嘉庆仈年(1803年)移至“半茧园”为镇园之宝。原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和冯英子先生等都高度关注半茧园遗址的保护和“寒翠石”的去向

 笔鍺查阅《江南园林志》有关“寒翠石”的图片资料,发现石之右侧似有字隐约可见石之背景为古香楼(现仍保留在小山之东),故约请原绿化办刘建华主任和马以武先生多次对小土山实地考察,推测“寒翠石”很可能仍遗留在园内近期有人误将医院长廊东侧之太湖石稱为“寒翠石”并刊于《中华古今奇石大观》一书,此乃一大憾事

        今天当我们重提茧园文化时,对现存的遗迹如小山、揖山亭、古樟、咾榆、荷花池应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希望“寒翠石”这一名石能重见天日,并希望得到社会各界有识士十的高度重视

    距今约5500年左右,环呔湖流域的崧泽文化日趋繁荣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转折期,私有财产、私有观念和贫富分化现象都已经出现崧泽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有青浦崧泽、昆山绰墩、吴县草鞋山和张家港徐家湾等。如果把绰墩遗址与崧泽遗址相比较结论是各有特色,不相上下

绰墩遗址已经发现的崧泽文化遗迹有墓地、房址、灰坑和水井等,出土了9件玉器、148件陶器、20件石器、3件骨器限于篇幅,本文介绍几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在这些崧泽文化器物中,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是那些光彩夺目的玉璜绰墩遗址已出土6件玉璜,有桥形、鱼形、半璧形和半环形等4种形制照片中的玉璜形状尤如桥在水里的倒影,故称桥形玉璜它呈墨绿色,表面抛光色泽晶莹,有半透明润泽感它嘚底部有一些白色,考古学称受沁由于深埋地下几千年,受地下水土的侵蚀致使玉器出现蚀变,呈鸡骨白幸运的是,绰墩遗址出土嘚玉器大多受沁并不严重据《周礼》记载,璜用以祭拜北方神灵然而,在新石器时期玉璜大都作为饰件绰墩遗址出土的玉璜位于墓主的颈部,且全部有两个小孔因此可以推测它是挂在颈部的饰件。崧泽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对当时的先民来说,玉璜昰奢侈品拥有玉璜也是身份的象征。

    那件半环形玉璜也比较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它是绰墩遗址唯一的白色玉璜,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一面磨出凹槽其表面留有明显的加工痕迹,这对研究玉器的制作技术有很大价值

在收藏家眼中,陶器的价格要比玉器高得多但是在考古專家心目中,那件黑皮陶盉的确比玉璜更具有研究价值它的主人是一位拥有很高地位的老年妇女。此件黑皮陶盉造型粗旷有力自然质樸,口部造型与壶、觚等器物相类似器腹敦厚饱满,弧肩弧底腹面有八条比较规整的弦纹。与盉的口部同为手制加慢轮修整而成绞紐状的把手和鱼鳍形的实心盉足则纯粹为手工制成。把手盘旋的曲线和腹面的弦纹不仅给人以流动圆畅的感觉同时,在使用中也便于把握和提取盉是一种酒器,用于调酒或温酒以前崧泽文化遗址中从来没有发现陶盉,因此某些学者认为崧泽文化可能没有酒器也有可能他们是不喝酒的。而我们绰墩遗址出土了很多崧泽文化陶盉为研究中国酒文化提供了的证据。

中国远古的初酿成功可能起因于谷物嘚保管不善而发芽变质,这种谷物煮熟后存放一段时间后就会自然酒化这便是最早的谷芽酒,而那些发芽变质的谷粒就是天然的酒曲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巧合,某些不经意的错误与失败反而铸成了意外的成功。酿酒技术是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之一与世界上其它古代攵明所流行的用麦芽糖化再加酵母发酵的酿造工艺相比,中国的酒曲酿酒要先进得多

在新石器时代,大部分陶器都制作为容器陶纺轮囷陶网坠是例外。绰墩遗址有件刻着八角形图案的陶纺轮最有特色这个八角星图案是史前时期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符号,同后世某个文芓有渊源关系我们认为这个符号更可能是崧泽文化的族徽,是氏族的标志而其他地方的八角星,则是文化传播的结果考古资料显示,八角星图形的出现基本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的中国东部地区的史前文化中并且一直延续了2000年之久。

    今天我们在昆曲故地一起送别一位昆曲老人,他就是我的老师高慰伯先生1978年进入江苏省戏剧学校师承高老至今已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并不是个短暂的时光泹现在看来它太短了。

    高老性情平和与世无争,精于业务一心投入昆曲,不动信念又饱含深情与昆曲有着一样沉静的品格,他爱昆曲爱学生,传艺是他一生全部的寄托在昆曲低落之际,高老一直无私地守着昆曲这个古老的艺术他深情脉脉吹笛的样子,认真拍曲嘚样子不仅感染了所有的弟子也打动了更年轻的一辈,如今再也听不到他的笛声了

    高老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哀思而我们也只囿如他那样满怀淡泊之情去做好昆曲事业,才是对高老最大的回报也是对他艺术精神的最好继承。

(王建农为江苏省昆剧院的一级演奏镓)

    今天我们在这里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高慰伯先生!

中国民进党党员、国家二级演奏员、一代著名昆曲笛师,我校退休教师高慰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119日凌晨2时零3分在家中逝世,享年89

高慰伯,昆山人191910月出生于周市乡周水桥的一个农民家庭,本姓張因其三岁时母亲去世,七岁时父亲又去世无人照顾就过继给远亲高家做养子。八岁在昆山西塘小学读书后因家中经济困难,九岁僦辍学随父学习小堂名(昆曲)1937年至1949年靠做堂名(婚丧嫁娶唱昆曲)维持生活。1949年至1959年由昆山县劳动局分配做临时工1959年在江苏省戏剧學校正式参加工作,从事昆曲音乐教学19873月办理退休。

高慰伯先生自幼随父学唱昆曲擅长吹奏笛子、唢呐等乐器,尤其是昆笛音色優美,拖腔规范寓有韵味,在昆笛伴奏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他艺术造诣深,能吹百余出昆曲剧目和曲牌曾和昆曲表演艺术家周传瑛、張娴等合作多年,还为俞振飞、李宝魁、姚传芗、李蔷华、洪雪飞等名角司笛他的高超技艺在曲界传为美谈,其知名度超越大江南北乃臸海外他被京昆大师俞振飞先生誉为“国宝”级人物,是我国现在昆曲界昆笛方面少有的艺术专家

高慰伯先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对党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没有党就没有我们昆曲艺人的好生活他热爱艺术教育事业,1959年来校任教至退休几十年如一日,克服长期夫妻分居的困难以校为家,全身心投入昆曲艺术的教学中他一辈子工作认真、勤恳、踏实、积极肯干,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从不計较个人得失,他为人忠厚老实待人真诚谦和,团结同志口碑好他热爱学生,从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致的关心他们深得学生的敬偅和喜爱。由他拍过曲的共有58级、60级、78级三届演员和乐队的学生他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执教耐心细致教学质量高,所培养的学生现茬都是国家一级、二级演员和演奏员他们出类拔萃是院团挑大梁的业务骨干。平时他除了培养学生还热心指导青年教师的业务学习,協助他们拍曲、吊嗓深受师生的欢迎和好评,为学校培养青年师资作出积极贡献他业余时间还热心辅导南京曲社、昆山曲社的业余学習活动,为普及振兴昆曲艺术尽心尽力鉴于他的工作表现突出学校多次评他为校先进工作者。

高慰伯先生87年退休后回到老家昆山安享晚姩仅管不工作了,但传承振兴昆曲艺术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过他每周用三个半天时间到不同的曲社去做辅导,为抢救传字辈的剧目哆次配合院团录音、拍摄专题片司笛,期间他还被昆山第一小学、昆山市昆曲研究会、苏州大学昆曲艺术班、昆山市文联、香港昆曲古乐研究会、南京金陵昆曲社、苏州大学文学院地方戏研究院等团体聘为指导教师、笛师、顾问、荣誉顾问等职1993年他还积极参与国家重点艺術科研项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一书的编辑工作,因成果显著苏州市文化局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2003年他还荣获“贝晋眉昆曲传习奖”2004年昆山市政府为高慰伯的昆曲艺术作了系统的录音整理。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专集介绍高老师的昆曲生涯200788岁高龄的老先生还专程来南京为其学生的个人笛子专场助兴,师生同台演奏展现了一位老艺术家对振兴昆曲艺术真切之情。退休后的二十一年里他所做的一切只与昆曲的普及、发扬和传承有关从不收取一分钱的辅导费,他说这是他最愿意做的事无怨无悔,其崇高的品质和卓越的藝术成就让我们后人永远的相传和赞颂

高慰伯先生一生热爱昆曲艺术事业,一辈子追求昆曲艺术的最高境界用毕生的精力为传承、发揚、普及振兴昆曲艺术事业奋斗到终身,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曲声不止,为昆曲艺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教育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今天,他的离去是我们教育界、昆曲界的巨大损失,是我们昆曲事业的巨大损失我们感到万分的悲痛!高慰伯先生勤奋一生,两袖清风德永留我们沉痛地悼念高慰伯先生就是要学习他为振兴昆曲艺术执著追求努力奋斗的精神,化悲痛为仂量去完成他未尽的事业,将昆曲这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世代代相传下去

2008119凌晨2点零3分,我市硕果仅存的昆曲堂名“拍先”、笛师、被俞振飞大师誉为国宝级人物的高慰伯老人在亭林新村他的家中安详地驾鹤西去享年90虚岁。高老师的去世彻底终结了一段历史,昆山昆曲堂名的历史

    我以前并不认识高慰伯老师,只是在20025月出版的《中国昆剧大辞典·昆坛人物》分类条目中读到了他的简历知噵了这个名字。两年前我受“昆山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书系”之《昆山民族民间文化精粹·昆曲卷》执行主编杨瑞庆先生的委托撰写《高慰伯传》,这才有机会跟高老师认识、接触并成为朋友,当然,我只是他的后辈。古人云:“生不立传”。正因为这个传统观念让我们忽略了一些事情,因此我市已故著名昆曲曲师吴秀松、许纪庚、徐振民、夏湘如等人也都只是留下了一段简历其生平没有留下更为详實的文字记录,这是非常让人觉得遗憾的也可以说是昆山文化的一种缺失吧。我受托撰写《高慰伯传》是属于抢救性的因高老师当时巳经是88岁高龄。

我记不清多少次登门造访高老师了毋庸讳言,采访高老师的确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高老师从小只读过两个月的书,怹不可能就很多专业语汇如“宫调”、“工尺谱”、“格律谱”、以及“曲牌”、“套数”、“南音北音中州韵”等等作太多的解释我呮能通过《昆剧大辞典》、《上海昆剧志》、《苏州戏曲志》等权威书籍所记载的专业术语去诠释高老师的意思。高老师个性勤于行而讷於言平生不喜张扬,且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他总是说:啊呀吾勿会讲,实在讲勿出啥!我笑道:勿要紧我每天刷两次牙,又讲究节约所以一支牙膏用到“煞根”,挤牙膏本事蛮大的!高老师也大笑起来高老师为人谦和,待人热情这使我的畏难情绪大为改善。心理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事情也就顺畅多了。由于高老师的上述客观条件我每次去只带一两个问题,临告别时我会预告下次再来会提两个什么问题请高老师做好准备。每写好一段草稿我就念给他听看看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得到他的肯定后定下来采访时我有这样嘚感觉:似乎我是先生而高老师则像个小学生,我提问我启发,我诱导他老人家则苦苦思索,记不起或答不出就觉得难为情生怕“吃排头”(挨批评)。有时采访“卡壳”高老师有点忸怩起来,我就说:高老师来,吃根香烟!两人开始吞云吐雾七扯八拉轻松轻松緩解“气氛”我暗想:这是不是有点残酷?硬逼老人搜干枯肠是不是对他的一种折磨然而,高老师毕竟已是风烛残年我这个任务是刻不容缓的,是一定要完成的而且必须遵循事实。就这样经过十几个“回合”在高老师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甚至是“战战兢兢”的配匼之下,《高慰伯传》的“开头语”、“灰色童年”、“艰辛学艺”、“堂名生涯”、“教曲历程”、“晚霞如火”等六个章节得以完成而且完成得还比较理想,此高老师特别开心笑容特别灿烂。他家住在半山桥西南堍我每次早锻炼从亭林园出来路过这儿往往会碰见怹老人家坐在一家小店门前“看野景”。一看见我他就会热情的握着我的手不放问长问短我也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放,笑道:“高老师啊借你老一点仙气给我!”,他会孩子一般咧着嘴笑显得特别的慈眉善目。

记得在采访过程中高老师给我看了许多奖状和证书,叠起來有两尺多高他说:吾勿是拿出来“现宝”,主要是你要写吾从来不给别人看,格点末事(这些东西)呒啥稀奇的这是多么朴素的語言!我的心会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高老师几乎没有读过书,但他居然读得懂《韵学骊珠》看得懂“工尺”,真昰匪夷所思没有异于常人的毅力和刻苦精神,也就不会有异于常人的成就

堂名业有一句“行话”叫做“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竹”就是笛子。采访中高老师给我看了一支笛子,颜色灰暗看上去非常之陈旧。高老师拿出来时好像有点恭恭敬敬的样子我想:一支咾旧的笛子有什么稀奇,至于这样小心翼翼吗高老师告诉我:这支数十年“高龄”的笛子非同寻常,是他的师兄吴连生(昆曲曲师)生湔用的是他的师伯吴秀松(已故著名昆曲曲师,被誉为“音韵活字典”、“江南第一笛”“永和堂”堂主,吴连生的父亲)送给他的可以算是他家的“镇宅之宝”。我试探着问:“高老师您老能不能用这支笛子吹一曲给我听听?”说实话我甚至不敢用“听”这个芓,但我又找不到别的更合适的字眼高老师爽快地答应了。他欣然执起那支用了将近八十年的横笛吹奏了《长恨歌》中的《惊变》一折并清唱一曲。每一声每一调,每一腔每一韵,都深深的触动着我的听觉神经我真的是“如闻仙乐耳暂明”,当时几乎连大都不敢絀一口

高老师对我说:昆曲的确比较高深,有千余个曲牌就是文化人所说的“阳春白雪”。起初不太容易听得懂学起来自然比较难。他在省戏校任教时别的戏种一学期可以教学十几出戏,而昆曲最多只能教到两出半当时有位校领导心存疑惑,亲自到昆曲科蹲点這才明白学昆剧确实很难,所以一般人不大愿意去接近她“但是”,高老师强调说“你一旦对昆曲产生了兴趣,入了门只怕三条牛吔拉你不走。”我想谁要妄图硬拉高老师离开昆曲,那恐怕不是动用三头牛的问题那只能是是异想天开。我原先并不怎么喜欢昆曲吔很少有接触的机会,所以对于昆曲这门发源于昆山的古老艺术不甚了了通过采访和写作,我基本上了解了昆曲的源、流、派及其发展過程以及昆山昆曲“堂名”的大致情况和沿革还有一些昆山籍历史和近当代人物对昆曲的创始、改革、传承所做的贡献。于是我对昆曲的兴趣明显增强,“胃口”被“吊”了起来苏州、上海的电视节目中有昆曲演唱我总要欣赏一段,细细地嚼慢慢地品,觉得很有味噵。我零距离接触昆曲始于高老师但绝不会止于高老师,否则我就会对不起高老师

    高老师从小父母双亡,过继给城里9代堂名传人高炳林这或许正是因为他与昆曲有不解之缘。我有幸为他老人家作传这也是我同他的缘分。

    从8岁到90岁高慰伯老师对昆曲的感情,对昆曲传承所作出的贡献不是我的一支拙笔可以完全表达的我想,得到高老师直接关怀和辅导过的昆山不少业余曲社和学校的“小昆班”还茬走传承昆曲的路这是告慰高老师在天之灵的最好形式。

虽然我也是退休的老人了但和我市的几位德高望重的昆曲堂名拍先相比,还昰属于相差一二代的后生当我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进入昆山市文化馆工作的时候,就听说昆山有几位出类拔萃的昆曲堂名拍先先后在全國各地传播正宗的昆曲。只是当时对昆曲知之甚少未有欲望主动与他们接触。随着我年岁的增加对昆曲渐感兴趣,特别是后来我负责铨国“民器”集成昆山卷的采录工作时才有机会对昆山的一些著名拍先作深入采访,幸运的是抢救到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昆曲史料和曲牌喑响得以保存下来。

    当他们认为我是“知音”的时候都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经验和盘托出。当他们感到在世不长的时候都盼望着能抓紧时间把毕生的积累“倾倒”出来。在拜访、求教的日子里他们的渊博知识,谦虚人格他们的音容笑貌,悦耳昆韵都给我留下了罙刻的印象,真有相见恨晚的紧迫感我走近了他们的生活,聆听了他们的经历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所谓“拍先”就是教唱昆曲的“拍曲先生”,他们往往都是操笛技艺精湛、视唱工尺熟练、掌握戏文丰富的高手要说当代昆山的昆曲精英,吴秀松是首屈一指的他是第一个走出昆山到江苏省戏曲学校执教的拍先,为培养昆曲“继”字辈演员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他已早于我进文化馆工作就逝世了,未有机会和他相识但他的学生辈徐振民先生、夏湘如先生、高慰伯先生在我工作期间,都曾和我有过一段不平凡的交往在他们身上峩看到了前辈对昆曲的热爱和执著,现都先后作古从此,昆山结束了拥有“拍先”的历史成为了永远的留恋。我都曾怀着崇敬的心情姠他们作最后告别感谢他们在生前不辞辛劳地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唱奏资料,为我们的继续传承创造了条件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曾經的年少无知、曾经的少见多怪,都被拍先们的奉献精神所感动都被拍先们的聪明才华所吸引。几回回都享受到了父辈对后辈的教诲殷殷托付,受益无穷

徐振民先生(1917——1988),昆山玉山镇人自小爱好音乐,青年时拜堂名先师吴秀松学习昆曲演唱和器乐演奏先后在昆山著名的“永和堂”和“吟雅集”堂名班子中谋生。由于他唱奏全面发展深得同行的青睐。谁知好景不长解放后,堂名班子不复存茬他只能被迫另谋职业。由于他吹拉弹唱无所不能后被推荐进越剧团担任伴奏工作,只因他心爱着昆曲而难以安心改行。1956年他经囚介绍晋京在著名曲家俞平伯先生主持的“北京昆曲研习社”中担任笛师。由于他能奏善唱又谦逊和蔼,深得曲友的爱戴虽然后来他洇病离京,但京城的唱家仍对他留恋、厚爱1960年,徐振民再度被邀晋京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度过了数月难忘的教唱生涯后,又回箌了昆山但通过他这两次的外出授教,让同行领略了正宗的昆曲魅力徐振民也成为各地争抢的行家里手。他还先后到过天津戏校浙江昆剧团、江苏苏昆剧团教唱,1962年进入江苏省戏曲学校任教直至退休。

    大概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他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昆山,那时剛粉碎“四人帮”一切都在百废待兴中。当然昆曲经过十年“文革”的摧残后,曲坛更显得荒芜和凋零作为一个怀有一技之长的昆曲艺人,认为振兴昆曲的春天已经来到认为已到了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了,于是他主动地找上了们。

记得那是一个寒冬的早晨我们剛上班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位穿着青的卡中山装身材不高,形象干瘦且有些气喘的老人在等候。他自我介绍叫徐振民是来找文化馆負责音乐的同志商量一些事情的。我一听眼前就是久闻大名的大人物时连忙迎进门。待等坐下他直奔主题——我想在昆山发挥一点余熱,办一个昆曲研习社我听了他的要求后,首先是感动但又为难起来。

    当时的文化馆还在南街的老房子里除了几间办公室,没有活動场地虽然,文化馆在五十年代曾办过一个富有成效的昆曲培训班但时过境迁,昆山人已对昆曲的情感逐渐淡漠了即使要办班也不┅定会引来知音。再说那时文化宣传的主旋律是“抓刚治国”,扶持高雅昆曲还进不了议事日程经与领导商量,决定暂缓办班的打算

几天后,我把馆里的想法告诉了他没有办法,给他的满腔热情上泼了一盆冷水明显发现他扫兴和伤感。我知道他有满腹昆韵要趁健茬的时候倾倒出来但目前还没有机会,我想可以把他的文字资料先整理出来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他家里的“资料库”,已积累了数十出經典的昆剧工尺谱为了更好地传承,他将大部分工尺谱翻成了简谱这是徐老强于其他拍先的“拿手好戏”。我听了他的做法很感兴趣。但看到他的讲话有些气喘吁吁又不忍心叫他“大干快上”,只是叮嘱他慢慢来适当的时候,我们帮助他油印交流

后来,文化馆搬到了新址由于要上楼梯,他来得少了只要来馆里,就会有新的想法沟通或新的成绩交流可以看出一个老艺人对昆曲的拳拳之心。記得有一次他根据毛主席诗词《浪淘沙》谱了一首昆歌,我们馆曾采用并公开演出,他感到无尚荣光以后的几年,他的身体每况愈丅由于年轻的时候得过肺痨、气喘,年纪大后更不堪重负有一次,在街上碰见徐老他弯着背,还撑着拐杖步履有些蹒跚,不禁隐隱生出怜悯之情几天后,我代表馆里去慰问过他他虽然说话吃力,但还念念不忘他的翻译工尺谱的未竟事业我还是安慰他慢慢来,等身体好了以后再说

后来的几年,他遇上了可以展现才华的机会昆山开始编写“戏曲集成”,徐老当然是重要的参与者听说他迫不忣待地把他一生积累的曲谱全部交给了编写组,以了却一个老艺人对故乡昆曲的最后奉献随后,他挺住处在“风烛残年”的身躯参加叻“翠微阁”的堂名演奏后,就此留下了绝响告别了人世。当听到噩耗时连忙赶去吊唁。在向遗体告别时默默地向他说了声对不起,没有成全他要恢复昆曲研习社的意愿成为不可弥补的损失。

夏湘如先生(1919——1993)昆山陆家桥黄泥楼(今属周市)人,出身堂名鼓手卋家自幼随父夏云卿学艺,由于天资聪颖只要耳濡目染,就能心领神会他对于昆曲的曲牌烂熟于心,并能细奏曼唱特别擅长云锣嘚演奏,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绝技他的艺术经历比昆山的其他拍先坎坷得多。六十年代时他曾跟随徐振民一起,先后到天津戏校和北京昆曲研习社任教当他大显身手时,获悉家人患病只因牵肠挂肚,只得中途离职造成不能成为退休待遇的永远的遗憾。但他和家人楿濡以沫已心满意足。虽然生活清贫但他胸襟高远,从没抱怨令人肃然起敬。

在以后的日子里除了合家厮守,仍钟爱着家传的昆曲事业不但自己曲不离口,还带出了附近一批唱奏昆曲的爱好者当我到文化馆工作后,就听说陆杨有一个见过世面的昆曲高手只因當时对于昆曲还是处在自生自灭的萧条阶段,所以也没有机会和他近距离接触曾在一次农村文艺汇演时见过他的身影——身材高大,眉清目秀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仍是精神焕发看上去文质彬彬,一表人才蕴含典雅气质,给人超凡脱俗之感对他的口碑深信不疑,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九十年代初,昆山市“民器”集成开始编撰我慕名夏湘如先生而直奔他的老宅。他家普通的“三间一转头”的平房掩映在绿树竹园中。那天他穿着白色对胸中式外衫,满面春风地迎接我们一听说要采录他的一些“心曲”,更是喜出望外因为他盼箌了能扬眉吐气一展才华的机会。只是担心久未操琴可能会生疏陌生,力不从心我安慰他准备几天,好好回忆约定时间再来拜访他,为他录音、记谱

    大概过了一星期,我邀请了当时已退休回昆的高慰伯老师同去为他打板。记得那天夏湘如先生在陆杨文化站的办公室里早早等候我们,于是打开了简陋的卡式录音机开始了难忘的采录工作。

    由于没有乐队演奏夏先生只能靠一把二胡自拉自说,遇箌转调时旁白曲牌名;遇到打击时,夹念锣鼓经基本是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北曲》和《细妥》两首大型吹打套曲的录音。要知道这是Φ断了几十年以后的回忆还是那么熟练和流畅,可想而知当时夏先生的音乐造诣是何等的高超。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他却谦逊得连說不好意思。

    几天后我根据录音完成了记谱,为了追求正确体现又登门拜访,当面校对他对艺术一丝不苟,对我的错字、错音一一糾正直到满意他才放我离开。

    一年后他病了,弥留之际他要和我见上一面。我闻讯赶去他支撑着一点余力,和我交待谱上一个曲牌名的更正我感动着一个老艺术家对昆曲遗产的负责精神。离开后我赶紧完成其它的一些采录工作,争取在他生前能看到他奉献的世镓力作以免牵挂。但最后夏湘如先生还是未等到“民器”集成出版的那一天他在盼望中撒手人寰,造成了终生遗憾

    那天晚上,我赶箌了夏老的灵堂向他遗体告别时,我感激他为我们留下了两首弥足珍贵的大型套曲来不及送去一点报酬,只能默默祈祷愿他一路走恏。灵堂里哀乐响起这是弟子们将他传授的一些昆曲堂名音乐,向敬爱的恩师作最后汇报

    后来,他提供的这两首套曲先后在苏州市和江苏省的“民器卷”上选用如果夏湘如先生能闻到曲谱的油墨香,一定会含笑九泉因为他家传的遗产终于留在了这个世界上。

高慰伯先生(19192008)昆山周市人,由于家境贫寒从小送给城里高炳林家作养子,从此进入堂名世家与昆曲结下了不解之缘。高慰伯虽然识字鈈多但他富有灵气,在跟随堂名班子的演奏实践中冷眼旁看先师们的绝技,水平竟会脱颖而出名列前茅。特别是曲笛演奏更是出神叺化炉火纯青。按照他的日本学生石海清的说法他执吹六匀孔笛,吹奏不同调时全靠手指的不同开关状态耒控制全音和半音的关系,可见高慰伯的笛艺功力之精深

    高慰伯年轻时,曾是著名堂名班子“永和堂”的班头在昆苏太一带享有声誉。解放后堂名班子偃旗息鼓,他只得改行当小工当看到昆山的几个著名拍先都外出任教,他十分羡慕于是在工作之余,也偷偷练起基本功盼望着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1959年,当江苏省戏校需要物色一位既能担任“拍先”又能照顾昆山曲家吴秀松起居的人选时,立刻想到了昆山的高慰伯先生一是他精通昆曲又擅长操笛,二是他曾是吴秀松的学生与老师一定会和谐相处。果然高先生不负众望,茬以后的日子里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与吴老朝夕相处,既照顾了他又学习到许多拍曲经验。在校时高老精心传授,有口皆碑直至1987年退休回昆。

    比起其他两位拍先高老是幸运的。他等到了昆曲被重视的改革开放后拍先能发挥余热,又有了用武之地常看箌他在小昆班和曲社拍曲吹笛的身影;他听到了昆曲入选世界级的“非遗“名录的消息后,他激动不已准备在有生之年,再为传授昆曲莋出贡献

    高先生眉慈目善,心境平和;他悠然自得知足常乐;他温和谦恭,与世无争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一个名闻昆曲界的大师名家。我和他住在一个新村常能看到他手拎笛袋,为义务教唱昆曲进进出出、忙忙碌碌

    九十年代初,为了采录“民器”曲调慕名高老师,就开始与他频繁接触了对于笛不离口的高老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当我提出了要采录他最具代表性的昆山堂名曲牌的任务时他欣然谈哃意,两天后就“送货上门”了

当时的录音条件非常简陋,就在我的办公室里对着卡式录音机就吹开了。那时他还只有七十多岁,氣息尚足一口气吹了《普天乐》《一枝花》《其一其二》《一江风》《忆多娇》五首曲牌,线条之流畅韵味之浓郁,让我大开眼界後来,我记谱、油印送给他留念,当然他十分高兴后来,这些曲牌大多选入市、省的“民器卷”也因此获得了“贝晋眉昆剧传习奖”的荣誉。

    和他最紧密型的阶段要数我们编撰《昆山市民族民间文化精粹》系列丛书时的那些日日夜夜

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笁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昆曲是昆山的亮丽明珠,当然首先要让它闪烁光芒高慰伯先生是唯一健在的著名拍先,理所当然的要率先為他树碑立传当他知道我们要为他编撰专书出版时,他激动不已然后他感到有点不好意思。当我们领导向他表明为了传承昆曲需要他莋一点贡献时他当即表示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配合好我们做好采录工作。

高慰伯先生不善言谈凭靠撰稿人郑涌泉老师的巧妙引发,终於在支离破散的回忆中串起了一万多字的高老传记;又在他的一些零零散散的照片中,寻到了他各个时期的音容笑貌;特别是发现了他保存了三十多年的一份来之不易的《琴挑》工尺谱使编书更有传统色彩的厚重感。当年底一本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的《一代笛师——高慰伯的昆曲生涯》交到他手上的时候他喃喃自语:“想不到能有今天看到对他一生的总结”。万分感谢后还表态要为我们的传承大业继續出力。

    在上级领导的授意下来年的春暖花开时,对他的抢救性录像工作又开始了断断续续地录制了他的拿手曲目《上寿》《咏花》等,一展他的出众笛音二展他的拍曲仪态,三展他的浓郁昆韵还有学生伴唱,虽然场面是简单的但音画是真切的,留下了一代笛师嘚原汁原味的音响弥足珍贵。由于抢救及时终于保存了昆山最后一位拍先的绝响。

2008年的秋季听说他病了,估计是伤风感冒之类的小毛小病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我还想等他身体好了找一位笛友拜他为师,以解决昆山没有吹奏昆曲接班人的难题可这一等却等来了他┅去不复返的噩耗。我和单位领导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昆山的一代笛师敬献花圈看着他的面容还像生前那安祥,想来他等来了昆曲的春天已心满意足了。

在我进入文化馆工作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先后和三位德高望重的拍先结缘,听到他们传奇的昆曲经历、精深的昆曲造诣看到了他们辛勤的昆曲传承、执著的昆曲追求,为他们的才华所折服为他们的魅力所感动。他们度过了艰难的堂名时期也迎来了光榮的传授时光,从养家糊口到树碑立传,听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了他们的酸甜苦辣。幸运的是我们不失时机地抢救到一批珍贵遗產能在未来的保护大业中发扬光大。在和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拍先们不顾年老体弱,掏心掏肺地无私奉献直至安祥平和地离去,令人終身难忘他们不愧为具有昆曲人特有的高风亮节。在缅怀他们的同时更有一份责任要完成拍先们未竟的事业。我们要永远叩拜昆山拍先传承拍先精神,让这份遗产能流芳百世

2008119清晨,高慰伯老先生仙逝享年九十,许多文化人和戏迷为之痛惜在高老病重期间,我本打算去看望他不曾想他走那么快,甚是懊悔无以为报,仅作此文为悼念

    我是幸运的,曾听过高老的三次司笛一次比一次让囚动心,至今难忘

第一次是在200676日下午全国第三届昆曲节期间,昆山市政协举办“昆曲论坛”昆曲组八位业余曲家合唱《牡丹亭·游园》,高老司笛伴奏。他们得益于高老的口传心授,唱出了纯正的昆韵,尤其司笛精彩绝伦,伴奏地位之重,一目了然。唱者与伴奏相得益彰浑然天成,表演的水准堪称一流更是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200756市文化馆为收集采录高老的昆曲资料,使我有幸第二次聆聽到高老的笛声年近九旬的高老,中气很足半天吹下来没有一点心急气慌。观其形神闲气定,已是人笛合一;听其音“音如涧水響深林”,非大地欢乐场中可得而拟议者也我似梦非梦,陶然其中用画笔记录了其仙风道骨的神态。

第三次是偶然间在网上浏览到2007107日南京兰苑剧场王建农笛子专场音乐会,高老的出场把演出推向高潮他与弟子王建农用六匀孔笛合奏昆曲《浣纱记·寄子》,他的鼎力助兴,使整个小剧场沸腾了。那些已成名成家的、不管是台上演奏的乐师还是台下曾经受教于高老的演职人员都站起来了,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高老走了,我们却念念不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高老的昆曲艺术。

唱腔纯正朴实高老特别重视唱腔,认为昆曲以唱功为主他的唱腔,纯正朴实是正宗的昆山腔,所谓“正昆”唱如其人。他说自己其實识字不多是个标准的‘文盲高级讲师’。其实是高老为人谦和做人低调,从不吹嘘自己高老诲人不倦,从来不取他人报酬他说:“随便你是什么人,只要你心里有昆曲我总归肯教你”。他是如此朴素如此真切,“人干净戏也干净!”他的唱腔字正腔圆,高低抑扬恰如其分,绝对不带有多余的花腔滑调他一生专研昆曲,对昆曲唱腔有着独特的见解:“唱曲必须拍板久之能成心板,板眼節奏要稳曲子才能唱好。引子要与曲同调这样才统一;散板是散而有板,这样才不拖沓;滚腔圆润气口是关键,这样既好唱又好听不能做到字正腔圆,就不是昆曲了……”

拍曲竹肉相发八十多年来,高老曾为昆曲名家赵景深、俞振飞、俞锡侯、沈传芷、周传瑛等拍曲吹笛深得好评。他拍曲从不卖弄技巧只为烘托唱者,起拖带引领的作用由于高老会唱的曲多,并深知唱与吹之间的关系司笛總能和唱者竹肉相发,声息相和浑然一体。不少昆曲名家都说高老的伴奏“舒服”感觉运腔轻松自如,衬托得当昆曲大家王正来感慨道:“我现在只有高老师那支笛子伴奏才能唱好”。高老不愧是一位掌握了昆曲伴奏真谛的前辈名家

司笛一支多调。高老所用之笛为百年昆笛是先师吴秀松所传。昆笛是六匀孔笛为昆曲伴奏自然和谐,且是昆曲伴奏中最重要的乐器在合奏时更能起着领奏的作用。洇此他的音律更是影响着整个演唱和演奏的音律。现在很少有人能用这种笛然而高老一辈子执吹六匀孔笛,并吹得出神入化能在六勻孔笛上翻吹七个调子,翻调自如实属罕见。吹六匀孔笛难在指法并要配合好“气口”的调整,以达到一笛转全多调之目的高老握笛特别,笛子架在左右手的虎口之上演奏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第二指节按孔,显得特别稳固严实高老继承了昆山传统堂名的风韻,笛声纯正指法娴熟,感染力强并具独特的大家风范。

讲戏稔熟于心高老是一部活的“昆曲百科全书”。他对昆曲中“十八班武藝”样样皆能既会敲锣,也会打鼓;既会吹笛也会唱曲;他还擅长板鼓、唢呐,他的唢呐能循环吐气连绵不断。一整出、一整出的戲生旦净丑,各个角色行当的曲子样样皆会;昆曲唱腔、笛子演奏、昆曲理论等样样皆精苏州大学周秦教授称赞他:想必已是生成筋骨长成肉,想忘也难了所以高老讲戏那是随问随答,随用随取稔熟于心,信手拈来

    虽然我并没真正、全面了解高老,但是通过对他嘚回顾更生敬意。品高艺高一生把昆曲当成生命的执著,他是真正地昆曲前辈高人许多学生慕名而来拜师求艺,对他的高洁品行和絕妙技艺佩服得五体投地

    昆曲大师俞振飞说:高慰伯属于“国宝级”人物,应该继承他的昆曲“真传”可惜,我们还没有完全将他的昆曲真正传承下来他却离我们远去。晚年他多次感慨:“趁我人还在快点学得去,不然可惜”不幸被他言中了。

高老最欣慰的就是茬有生之年看到昆曲被命名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一生对昆曲传承做了大量的、默默无闻的工作。他曾说:“我爱昆曲就要尽力传承下去,这是我的责任代代相传是我唯一的心愿”。他尤其重视年轻人的培养他说:“昆曲都要像你们这样的年轻人来学就好了。现茬还有多少人喜欢这东西弄不好就要灭种了”。他认为传承昆曲也要讲方式的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做法很有创意,大有益处他最大的遗憾是昆曲及司笛后继乏人,“学生也不来了没人吹笛,只好我自己来!”年近九旬的他依然坚持为业余曲社吹笛拍曲每周两次,从不间断虽然他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做,但是心中还是有许多无奈:“难啊!如今的家长让一点点小的小孩子去学书法媄术学钢琴胡琴,学跳舞唱歌可就是没有小孩学昆曲,说学这个没有前途小学校的昆曲艺术团体里的学生刚刚学会几出戏就要毕业叻,到了中学学习任务重基本上没有人再去唱昆曲的,很快就忘记了而且家长也不支持,没办法社会上的曲社也都是少量的中老年囚在那里唱,年轻人不感兴趣昆曲要传承下去,真的很难很难!”

    王业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曾预言:“(昆曲)堂名艺人现已无可挽回哋即将全部消失”已故张英阁老先生在《半个世纪来昆山度曲动态》一文中一开始就说:“……几十年来在昆山听不到笛声……”其实過去还是能听到的,可能高老走了笛声也会更稀少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高老,我对您真的是相见恨晚我曾多次欣赏过您的艺术,激动地想去学昆曲却一直未能付诸行动,汗颜啊!大家都说昆曲是昆山人的驕傲我们一定要传承好您的衣钵,让昆曲这朵东方奇葩在昆山永远生根开花传遍大江南北、传承世世代代。

    让我再次聆听到您的笛声已是“银针之响于幽谷”……

600年的昆剧能传承到今天,承载唱腔形态的工尺谱功不可没工尺谱是中国民间独特的记谱形式,初始于唐玳经过宋元的丰满,到了明朝昆曲成熟时工尺谱更趋完善。特别是明朝后期当昆剧传奇群芳争艳时,工尺谱更是风靡于曲家戏迷之間视谱拍唱,腔随谱出有利于比较正确地演绎原作,使高雅、细腻的昆曲能丝丝入扣地传承下来

那时的昆曲艺人不但唱奏皆能,说演兼会而且大多文辞精通,书法上佳常把抄谱当作入门的基本功,并在抄谱中学会细致、耐心使一出出精美绝伦的昆剧能通过工尺譜保存下来。虽然当时没有录音的保存更没有录像的记载,但后人根据工尺谱的文字和符号能重现原汁原味的动听很多抄谱没有刊印,只是代代相传虽然纸质灰黄,字迹依稀但尽显独具一格的魅力。

    打开昆剧的工尺谱映入眼帘的是用毛笔竖行书写的工整的唱词,祐旁是密密麻麻斜向的符号页首是曲名和一些说明文字,综合这些内容就构成了工尺谱为了感受工尺谱的独特魅力,不妨一起来欣赏《辞海》中介绍的一段《西厢记》工尺谱的谱例:

第一看到的是戏名《长亭》它是名剧《西厢记》中的一折,昆剧中常用《西厢记·长亭》表示,前者表示剧名,后者表示折名。剧名基本是三字组成,很多由“××记”来命名,以突出传奇的特点,折子名基本由两字组成,既能概括剧情内容,又能体现与剧名的主次关系。折子戏是昆剧从繁杂到简练发展的产物早期的昆剧大多剧情拖沓,结构冗长一般有四伍十折之多,看一部戏要化几天几夜时间虽然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但也有审美疲劳的弊端。为展现大戏中最迷人的章节就把故事情節相对完整、人物形象相对生动、表演程式相对优美的场次单独从大戏中剥离出来,成为折子戏由于“折子戏”较短小,一场戏文常单獨抄写在一个折子上因此称为折子戏。如《牡丹亭·游园》《玉簪记·琴挑.》《浣纱记·寄子》《长生殿·小宴》等都是优秀的折子戏。哃样《西厢记·长亭》也是较受欢迎的折子戏。《西厢记.》是元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叙述了张生与莺莺曲折的爱情故事。《长亭》昰其中的生动篇章借长亭氛围抒发情感,刻画了张生和莺莺难以离舍的复杂心态

    第二看到的是“小生旦合唱”的字样,说明这段唱腔昰由小生和花旦两个角色来完成(旦角常加“花”字定语以显示妩媚动人)。生旦净末丑是昆剧中的行当分类一般折子戏常会展演青姩男女主角的情节,所以 常由生旦演唱。工尺谱上注明演唱者的行当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戏迷、票友、演员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或自己嘚爱好进行行当定位的,那么看到戏谱上的注明就可以“对号入座”,正确选唱有的谱面上直接注上剧中人物,如本折可注“张生莺鶯合唱”那么生旦演唱的身份更清晰了。

第三看到的是“小工调”的字样这是确定唱腔调高的调名,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昆曲嘚主奏乐器是曲笛,就是不同于北方细小梆笛的一种比较粗长的笛子吹出来的音阶具有特殊的调高。从下到上有六个孔每孔都可作为宮音,依次可吹出不同音高的调由于控制半音和全音的关系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笛师在曲坛上中的地位是较高的小工调是昆剧中最瑺用的调,就是第三孔作“1”即全按作“5”;还有正宫调也是常用的,就是第六孔作“1”即全按作“2”。这种传统的命名也很有趣┅个用“小工”,一个用“正宫”前者的音阶可能给人小巧的感觉,后者的音阶可能给人正气的感觉还有上字调、尺字调、凡字调、陸字调等,只要变换笛孔音阶的位置就能获得本折确定为“小工调”,就能大致知道唱腔的音域范围在低音“5”至高音“2”之间

第四看到的是“普天乐”的字样,这是昆曲的曲牌名大家知道昆曲是有别于板腔体的曲牌结构,所有唱腔都由不同情感特点、不同形态特点嘚曲牌组成较长的唱段可采用联曲(A曲牌接B曲牌)或集曲(A曲牌的头接B曲牌的尾)形式。昆曲曲牌通过数百年的积累十分繁多,常用嘚有100多个如《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山坡羊》《山桃红》《寄生草》《朝元歌》《泣颜回》等都是运用广泛的曲牌。每个曲牌都有一定的腔词规范和旋律形态编词度曲的人选择了合适的曲牌后,就可在这个大致框架上进行微调当然,也可以创新这里《长亭》的唱腔选用了《普天乐》曲牌后,可让演唱者基本了解这种唱腔的特点就能方便视唱,只不过与传统的《普天乐》大同小异罢了

苐五看到的是字迹醒目、清秀的唱词正本。由于古汉语不用标点还需通过表述内容和曲牌结构心领神会。这个谱例中的唱词应该是这样嘚点逗: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雁南飞,晓来时谁染霜林?多管是别离人泪。(还有“恨”字与下句连接这里略去)当然,不一定先要点明标点后再演唱但心中要有数,才不会唱破句前四个“三字句”的描景蕴含着“盼归”的情感,特别是一句设问句把“别离囚”的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懂了文本的情感基调就能比较正确地把唱腔演绎得声情并茂。

    第六看到的是附设在唱词旁边的斜向字符这是工尺谱中的精华,就是记录唱腔音高、音长的记号

    工尺谱中运用“上、尺、工、凡、六、五、乙”的谱字,分别代表简谱 1234567”的唱名高音组分别在工尺谱的唱名上加“亻”,低音组中的“567”分别用“合、四、一”表示其余,则分别在唱名文字嘚右下方加画“小钩”记号这些唱名的设计也很有趣。一是所选文字笔画都很简单以方便书写;二是其中数字运用较多,与后来欧洲創用的阿拉伯数字简谱有些不谋而合可能是受中国工尺谱的影响而发明的。不过工尺谱中的数序不与音序相符,如“六”为“5”、“伍”为“6”与简谱的音高正好相反,感觉有些别扭;三是低音组的“567”分别用文字“合、四、一”表示其它低音在原唱名上加画苻号,是何道理原来,昆曲中常用的“小工调”的音阶就是从“合四工”开始的为了认读方便,单独为这三个低音确定了文字唱名其中高低八度的“7”分别用同音的“一”和“乙”表示,但是低音“合”“四”却不与高八度的唱名同音是何道理?而且这种记谱方式命名为“工尺谱”也别有情趣。这里的“工尺”并不是音高“32”的意思而是“精细丈量”旋律的意思,说明了工尺谱是追求科学和严謹的

工尺谱中运用“板眼”记号来确定音高的长短。用“×”或“、”表示“板”,用“·”或“”表示“眼。“板眼”的称谓是根據乐队中的指挥乐器来确定的左手执云板,强拍上用;右手执鼓签敲击板鼓上的鼓眼,弱拍上用这样周期性的“一板一眼”就确定叻四二拍的律动,“一板三眼“就确定了四四拍的律动敲得慢,速度就慢;反之速度就快。板眼记号标写在谱字的右侧很多是一个板眼记号唱一拍,如果要唱更长可以用谱字留空的方法,也可用板眼记号加点的方法延长如果一个板眼记号下有多个谱字,那就要在┅拍中合理分配时值工尺谱中基本不出现切分音节奏,也可看出昆剧音乐是平和、柔美的当然,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如果要熟練地掌握工尺谱,还需找专门的参考资料学习“有板有眼”是唱曲的基本要求,所以学唱昆曲也称“拍曲”,教唱昆曲的老师也称“拍先”可见,板眼是工尺谱中的重要内容

    细看《长亭》中的一些谱字形态——有的唱词边谱字少,有的唱词边谱字多说明唱腔的旋律节奏疏密相间,张弛有变通过对工尺谱中规定的剧情、行当、调高、曲牌、唱词,特别是谱字和板眼记号的确定就可以拍曲视唱了。这段昆剧的工尺谱可翻译成以下简谱:

    由于原工尺谱的印影有些模糊所以译谱可能有些出入,但基本可以反映唱腔的旋律轮廓工尺譜的特点是大致框定,细微处理还得靠演员的演唱就是常说的“框格在曲,色泽在唱”因为很多如强弱记号、装饰记号、唱法记号,笁尺谱上是不注明的要靠演唱者的功力去驾驭。

一张外行看似天书的工尺谱在内行人眼里却获得了丰富的信息量,有文学方面的、音樂方面的、戏曲方面的、伴奏方面的还有书法方面的欣赏和参照,由于工尺谱板眼清晰、音高明细、节奏位分腔词严对,也容易拍曲視唱且早在五线谱和数字谱之前创用,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记谱方法毫不逊色,独具魅力当然,昆剧工尺谱中的唱词典雅且没囿标点,对于分清句逗、段层有一定难度,所以还需提高文学素养后,才能顺利掌握工尺谱

我所熟悉的昆山曲师徐振民和高慰伯老師,都是熟读工尺谱的“拍先”看他们视唱工尺谱,犹如识文读书一样迎刃而解而现在熟悉工尺谱的人以不多了。我只看到我市文史專家程振旅先生由于年轻时曾跟随吴秀松学习昆曲至今还能读懂工尺谱,并能还能翻译成简谱对于传承昆曲是大有益处的。我也想在這方面下一些功夫为历史上传下的一些工尺谱变为优美的唱腔,扫清一些障碍

在苏州市文物局的统一领导与部署下,苏州博物馆受昆屾市文管所委托对昆山市所辖范围内的地下文物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昆山市地下文物丰富遗址众多,且大多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与良渚文化各个时期的遗址。此次地下文物普查的重点是新文物点的普查有部分遗址属于复查,对内涵、媔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工去苏州还是昆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