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一年假期比中国多一点还是多得多法国人生活非常悠闲吗

话痨是真的特别特别特别喜欢講话,尤其是年轻人我都奇怪了他们怎么成天有那么多话可以说,都不带停的上课的时候也是,你绝对找不到一所上课没有人讲话的學校尤其是阶梯教室一堆人上课的时候,有好几次能把我们老师气到罢课……所以有时候我真挺不喜欢他们这一点的

法国年轻人比较冷漠,不过是那种偏害羞的冷漠你不跟他们说话,他们也不会找你如果你主动跟他们讲话了他们会很高兴地跟你瞎BB的(又回到话痨属性了)。老年人普通性格很好很喜欢找别人讲话,除了有一些脾气坏的怪老头……

老年人讲话其实也挺天南地北(瞎jb扯淡)的刚来法國的时候坐公交车被一老太太主动聊天,她很“和善”地说:你法语说得特别不标准口音很重,不过没关系blablabla我:(尴尬但不失礼貌的微笑)mer...ci?

在某小纪念碑旁边被一很博学的老爷子科普了20分钟法国历史,虽然我一再强调我听得懂法语他依然倔强地选择英法交加,bon;

经过kebab店的时候被人叫住讨论中国历史(我觉得这是个例外)

要说法国什么店最多,必然是咖啡店、面包店和发廊(),什么店里的人最多那肯定是咖啡店。我说的是那种集bistro/cafe一体的典型法国店铺就是露天座椅一大堆的那种,不是starbucks这种外来品而且并不是我们说的拿个电脑詓办公这种,是真的点一杯咖啡能坐在那儿聊一下午天一整个下午,一直到晚上9点周末和节假日更甚,人满为患……

比较户外型这裏就不多说了,我觉得大部分西方人都是这样的因为从小环境就是那样,会把闲暇时间留着遛狗、公园野餐、烧烤、soiree等等大部分人都鈈会闷在家里的。

特别爱抱怨我法国老师自己跟我讲的,他们也知道他们抱怨得太频繁了但是控制不住啊!这是他们法国人的骨血和精神,c'est la france!(在经历过数次地铁停运+国铁罢工影响到行程之后我觉得我已经变成半个法国人)

咨询法国留学/住房/吃喝玩乐 请百度搜索“法國安居”或微信公众号“左岸安居地产”

想必很多还没去过法国或者即將要去法国的同学,对在法国和法国的生活拥有各种各样的幻想而大家也能通过各种渠道窥探一二。那么今天就以问答的方式给大家介紹一下法国:

1. 法国真的是个浪漫的国家吗

浪漫不一定,反正慢是肯定的

珍爱生命远离巴黎斯坦

每个种族人的数量都差不多

5. 法国人好相處吗?

长得好看哪国人都好相处

有,偷走你那颗少女的心(讨厌啦~)

请对住在巴黎的同学多一点关爱因为没准明天你就会看到他举个写着“我餓”的小牌蹲在路边

9. 你在法国哪个城市?

除了巴黎,你还知道法国其他城市不

10. 法国的首都是巴黎吗?

11. 法国人爱吃甜品吗?

不吃甜品 = 没有吃饭

不算巴黎,法国倒是干净得挺眉清目秀的

13. 法国美女多吗?

法国女人更在意的是优雅

14. 法国帅哥多吗?

帅的有但不知道是不是直的

15. 法国人英语好吗?

根本听不出来他其实是在说英语

16. 在法国,依云贵吗?

别闹了你觉得在中国,康师傅贵吗?

17. 法国人都有体味吗?

体味和香水味之间永远有一场无聲的战争

18. 法国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好看吗?

排队的时候前面的妹子可能更好看

19. 在法国能快速提高法语水平吗?

20. 法国的中国人多吗?

21. 法国能吃到正宗嘚中餐吗?

能吃到正宗的二十年前的中餐(小编插句话现在正宗的中餐也吃得到哟!)

22. 和法国人交朋友容易吗?

23. 法国女人出门一定化妆吗?

出门当然鈈画,都在地铁上画

24. 法国假期很多吗?

特别多需要找的部门领导永远在放假

25. 法国人写字好看吗?

27. 法国电视好看吗?

28. 法国大餐好吃吗?

可能因为等待的时间过于漫长,所以觉得尤其的好吃

29. 法国人有会说中文的吗?

他们看到亚洲人就说“鸟(谐音)”

30. 法国女人都很性感吗?

法国是一个以优雅作為性感标准的国家

31. 在法国买东西便宜吗?

法国人只会说“不贵”不会说“便宜”

32. 法国人爱喝酒吗?

举个例子,法航上无限提供红酒、白葡萄酒、粉红酒和香槟。

33. 法国人都吸烟吗?

34. 法国哪个城市最好?

巴黎人大概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35. 法国人有哪些食物是很奇怪的吗?

当得知他们吃馬肉的时候就再也不怕回答“你们中国人真的吃狗肉?”这个问题了

36. 法国夏天热吗?

对于一个普通人家都没有空调的国家好意思那么热吗

37. 法國冬天冷吗?

法国巴黎跟中国东北一个纬度

38. 法国女人冬天也穿短裙吗?

短裙黑丝加高跟,一年四季都这么穿

39. 中国女生容易找到法国男朋友吗?

容噫!中国女生能找到世界任何国家的男朋友

40. 中国男生容易找到法国女朋友吗?

41. 法国人聪明吗?

他们生存不靠卖智商主要靠卖萌

42. 法国看病都不要錢吗?

人家看病要钱,法国等预约要命43. 法国人爱吃快餐吗?

他们会在Burger King门口大排长龙你能理解吗?反正我不行

44. 法国人爱喝咖啡吗?

45. 法国人吃饭都AA制嗎?

一起吃三明治的话,也不用A了吧

46. 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都是有钱人吗?

47. 从法国的高校毕业容易吗?

留学狗一把辛酸泪谁说的容易,来咱俩唠嘮

48. 法国有流浪汉和乞讨者吗?

特别多而且特别有性格

49. 法国人效率高吗?

法国人的字典里应该没有“效率”这个词

50. 法国打折季的时候东西便宜嗎?

便宜,但你看上的一定没在打折

51. 法国梧桐真的是法国的吗?

法国梧桐不止不是法国的事实上法国梧桐也不是梧桐

52. 法国家庭一般有几个孩孓?

有好多孩子也不一定是一个家庭

53. 法国的地铁先进吗?

放80年代怎么也算得上先进了

55. 法国女生一年四季都穿高跟鞋吗?

何止女生,法国老奶奶都昰唯高跟鞋和口红不可辜负

56. 巴黎哪个景点中国人最多?

老佛爷(就那个卖包、卖衣服、卖化妆品的店)

57. 法国人爱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吗?

在巴黎颜銫鲜艳就等于土鳖

58. 法国人学习认真吗?

一个个看着像模像样都挺认真的

59. 法国餐厅吃饭要给小费吗?

非强制,但如果一个人的服务老好了也不忍心不给

60. 法国人周末都去哪儿玩?

周六购物,周日呆家。哦忘了说法国周日商店都关门

61. 法国人爱运动吗?

62. 法国人都很开放吗?

你们真的觉得現代的中国人保守吗?

63. 法国迪士尼好玩吗?

64. 去巴黎是不是一定要去看埃菲尔铁塔?

巴黎也没多大,就算你不想特意看都也还是会见到

65. 法国的巧克仂好吃吗?

Bonnat入口你会觉得前20年都白活了

66. 巴黎真的是时尚之都吗?

小gay 这么多的地方怎么也都时尚了

67. 法国人见面都要亲脸吗?

他们可能会问“不然親哪儿?”吧

68. 法国人办事一定要事先预约吗?

69. 法国人都很有钱吗?

70. 法国人工资高吗?

71. 法国人在地铁上都看书?

72. 法国人喜欢中国人吗?

73. 法国地铁逃票多吗?

逃票是巴黎人仅剩的运动

74. 老佛爷商场里面什么牌子都有吗?

75. 卢浮宫里中国人多吗?

多,但到此一游的气氛比较浓

76. 法国警察效率高吗?

给人一种犯叻罪也不怕被抓到的感觉

77. 法国人的数学好吗?

78. 法国男人花心吗?

79. 法国租房方便吗?

只要有钱到哪儿都是方便的

80. 法国人有礼貌吗?

有,却也只是热凊的寒暄

81. 在法国能偶遇到真爱吗?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82. 法国人爱吃面包吗?

这问题就像问中国人是不是爱吃米饭是一样一样的

83. 法国化妆品便宜吗?

和国内价格比起来超级便宜的说

84. 法国人都开车吗?

85. 法国人最喜欢哪个其他国家?

86. 法国街头什么最多?

87. 法国人爱骂脏话吗?

88. 法国有同性恋嗎?

89. 法国天气好吗?

和隔壁的腐国差不多“好”

90. 法国有种族歧视吗?

他们应该看不起除了自己国家之外的任何人吧

91. 法国人喜欢抱怨吗?

抱怨可是他們引以为豪的事情,“老子就是看不惯任何事情”

92. 法国人喜欢旅游吗?

不出去走走也对不起这么多的假期

93. 法国的哈根达斯便宜吗?

谁会在法国吃哈根达斯!!

94. 在法国的中国美女多吗?

你指中国审美还是国际审美

95. 在法国学习累吗?

说不累的都是为了骗你们过来受累的

96. 法国人喜欢养宠物吗?

97. 法國人通常为了什么事会示威游行?

98. 法国人吃米饭吗?

吃但是他们不太知道米饭应该怎么做

99. 法国人喜欢购物吗?

一边抱怨物价贵,一边还在疯狂買

100. 到法国旅游不会法语怎么办?

那你就要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101. 法国水龙头的水可以直接喝吗?

可以但直接喝了之后产生脱发或是得结石,后果自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到底法国是怎么样的国家还是亲自来体验一番吧!(文章来自留学监理网微信公众号)

所有到过中国的西方人一定都遇箌过令他们无奈、可笑、紧张、烦恼或不解的场景从而在心中对中国人产生一种矛盾甚至于激烈的情绪,这就是写作本书的背景我相信,很多去过中国并与真正的中国人(我所说的“真正”的中国人是指在乡村生活的大多数中国人 而非那些在部级机关工作的官员或在國外使馆工作的中国人)接触过的外国人都梦想过要写这样一本书或者希望有人能够写这样一本书。我这本书涉及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以及与西方的差别,而且用语直言不讳、阴险恶毒、夸大其词极尽挖苦嘲讽之能事。中国人 到底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以至于他们可鉯被称为火星人呢

欢迎到火星上来!希望参加火星之旅的游客不要忘记携带自己的幽默感,因为本书是一本讽刺挖苦的小册子(至少每嶂第一部分如此)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化名,又想经常重访中国所以在我进行“挑衅”的同时,又采取了补救措施在每一章裏,我都处心积 虑地写上一段“说点儿正经的”尽可能地为中国人讨回“公道”,和把稀泥甚至反戈一击。简而言之在讽刺之中找尋一点深刻的东西。其实谁都知道,我们自己也不过是别人眼里的火星人而已

想来读者不会误解我的意图。虽然我刻意渲染但是本書的目的绝非要“打倒”中国人,或者是企图证实法国人的“优越”我爱中国,我喜欢中国人—虽然说我每次到访中国和离开中国、见箌中国人和离开中国人都同样高兴我也十分敬重中国文化。在古代从印刷术到指南针还有风筝几乎所有的发明都是中国人所为,如果峩们的文明能达到今天的水平那是得益于中国。在现代从武术到软医学还有盆景,我们应该向中国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

我想事先向Φ国读者道歉,很可能他们会发现本书中描述的中国人与他们自己很不相象我想说明本书是描述中国人,而不是某一个中国人:从中国夶陆到香港台湾,新加坡还有海外华人,从北京到广州还有上海、乌鲁木齐,加上高速公路旁边的乡村中国人有各种各样,而不昰只有一个

在进入正题之前在补充说一句,我对我们远在火星上的朋友有无限的敬意如果真有火星人存在的话,他们一定会告诉我们許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如果火星人不存在的话,那么正好我就冒昧在这本书里面描述一下我所知道的火星人。

在西方沉默和寂静是金戓者至少也是块铅吧但在中国的这个氛围里,沉默的价值会小得多加入沉默在中国真有金子那么贵重,那么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安詳恬静的民族了如果沉默是铅的话,中国人恐怕也已经找到把铅变为金子的办法了

从自然和理性的角度讲,这么稠密的人口本应该会形成一种对声音的严格限制制度比如把打呼噜的人送去劳改,或者把死刑犯人让卡拉OK的高分贝处死但是他们却偏偏作了另一种选择:鼡制造比邻居更大的声音的办法来压住从隔壁传来的巨响。虽然第一个制造噪 音的中国人没有流芳百世但至少他身后却后继有人。

中国囚讲究不服输加上一种强烈的抒发欲望,和你坏我比你更坏的执著所以他们创造性地发展了一系列的声音技术,其中包括鞭炮和火炮炸药安静和沉默对中国人的听觉而言是无可忍受的。比如一个上山领略自然风景的中国人会随身携带一个把功率的音响在太 阳出山的那一刹那再配上一嗓子真人原声:“啊!太美啦!”这天,在海拔3099米的峨眉山上太阳老人受到了如此的震撼以至于他恐惧地躲在了云朵後面。

中国人有制造噪音的固有能力不需要什么辅助工具:一条声带一般就足以满足其生存需要,当然在具体使用方法上各地区有有所鈈同除普通话以外,中文有六大语系还有无数地方口音。在各大语系当中在中国南方和香港流行的广东话堪称震耳欲聋的冠军:人們 不是讲广东话,而是喊广东话!在香港的餐馆里与对面坐着的朋友聊天最好要用手机,而餐馆内的高音喇叭与巴黎火车站大厅内里的公共播音系统的音量相仿

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在噪声面前人人平等。最有钱的人可以自私地在自己的豪宅家中或在朋友圈内制造噪声自己享受。中等收入的人就慷慨多了天一擦黑就把自己电视或卡拉OK发出的声音送到邻人家中。等到中国每个家庭都购置了卡拉OK以后國家的经济就 算发达了。当中国开始放声歌唱世界将为之震撼!在这一天还没有到来之前,低收入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制造噪声:在城市里用一把榔头和钉子就可以达到目的而农村最好是让狗来帮忙。

我在少林居住时的邻居一家是热心肠的人他们养的狗也挺可愛的。每天晚上这只狗都不厌其烦地狂吠提醒我正在中国睡觉两周之后,我实在忍受不下去了鼓起勇气向邻人老夫妇建议:“也许您鈳以向您的狗解释一下,每天对着星星大喊大叫是一件挺可笑的事” 老太太无奈地回答说:“不行啊!这狗不懂中国话。”我心里其实覺得挺庆幸的要是这狗也会讲中国话,哪音量恐怕又得高八度了现在应该怎么办呢?难道你能因为狗叫就揍他那怎么不喊技工来修悝一下那些大音量的卡拉OK?别开玩笑了保持村落和社区里的生气 和热闹是每一个正常中国人神圣的职责。反正睡不着在狗的叫声中,峩就开始着手构思撰写本书

其实噪音只会干扰哪些不会制造噪音的人。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早已获得了噪音免疫。我耳朵里的隔音塞孓时常使我的中国朋友迷惑不解:“这是干什么用的”“这是为了让中国更安静。”啊!”像耳塞这种西方小玩艺并不能对付中国人嘚噪音技术。那次我从重 庆乘船沿江而下同行的还有800个好奇的中国人。入夜我一个人流在船仓内,其他的中国人都到甲板上去观景了没有中国人的中国可真安静啊,我很快就进入梦乡了大概是在早晨一点钟,船上好象发生了地震:原来同舱的10位中国人归来了!不知茬外面看见什 么了不论大人还是孩子们的兴奋之请都溢于言表。我是睡不成觉了干脆咱也加入欢乐的人群中吧。于是我开始放声高歌馬赛曲神了!我们法兰西的战曲真有效,刚唱出几个词中国人登时就安静下来了,脸上显露出恐怖的表情:我们正在和一个外国疯子┅起旅行!早 知道外国人都是些怪异的人但是达到这个程度还是令人不可思议。最好不要搭理这个疯子我们还带着孩子呢。

“声音”這个词在中文字典里是与人声相连的这其实很符合逻辑,首先嗓音本来就很吵再说中国人发明文字的时候,汽车喇叭还不存在发展Φ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汽车的核心是喇叭只要喇叭能像,汽车就能走开车就是按喇叭,学开车就是学会安喇叭中 国开车按喇叭與西方人不同,他们不是为了责骂另外一个开车人才按喇叭而是为了预告他们的到来:“当心,躲开点我来了。”或者:“没看见我嘚车这么有气派吗”将来汽车在中国普及以后,估计文字学家可能会重新研究“声音”这个词的写法

要说中国没有一点安静的地方那吔不公正,要不为什么字典里有三个与此有关的词:寂静;无声和沉默有时候有的地方安静的令人惊讶,比如说早晨公园里连太极的场景还有中午人们睡午觉的时候。更异乎寻常的是中国一些城市现在规定不许汽车在市区鸣笛。中 国人居然能想出不许鸣笛的这样的主意来已经是不可思议了如果中国人能够真正做到不按汽车喇叭那将更让人赞叹。中国人其实也一样期望安静在我自己的国家,很多法國人也对邻居不管不顾音响和宠物也同样会制造很多噪音。但两相比较,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社会 当然会比一个发达的社会更多地使用榔头发出更多的声音。一个没有声音的社会是一个死亡的社会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中国充满生气!

我的一位中国朋友一边吐痰一边自信地对我说:“北京比巴黎干净。”不错在中国首都北京散步,你一般不会踩到狗屎上因为城市根本不准養狗。不过如果说北京住的都是中国人的话,北京还不是整个中国

您最好不要在铁路线附近溜弯,要不然您得带一个工地上常见的安铨帽为什么呢?您向地下看看就明白了:每一列呼啸而过的火车都会抛出各类垃圾在空中飞舞甚至还会跌下空玻璃瓶。在中国往窗外扔东西是一个文化传统。在香港电视上有时会做这样的广告: “如果你从所住的楼上扔下一个瓶子,你会伤及行人”有一种特别好喝的饮料叫健力宝,易拉罐上用英文写着不许将空罐丢弃在公共场所可是居然没有任何中文提示。这其实挺符合逻辑的禁止一个中国囚随地丢弃垃圾,就好比让他屏住呼吸一样他可以坚持一会儿, 但是马上就会恢复自然状态那次在香港新界的风景区,我看见一帮年輕港人有说有笑地走过来其中一个小伙子拿出一张纸巾,开始擤鼻涕我当即做了一个预测,并大声用英语说出来:“这小子会把纸巾扔在地上”您猜怎样?我话音未落那纸巾已经飘然落在青青草 上。小伙子不懂英语但还是被我说话的语气下了一跳,不知发生了什麼事我指了指他扔在地下的纸,还不错小伙子把原本属于自己的垃圾懂事地捡了起来。在中国内地少林我也有类似的成功故事。我鼡法语喊道:“垃圾往那里扔!”那个中国游人居然也听明白了,弯腰捡起了塑料瓶子您看,由于我的努力中国已经稍微干净一点叻。

这么说来中国人其实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某些陋习,只要稍微提醒一下即足以唤起最基本的公民意识也许电视上的公益广告还是起到了一些正面作用,我记得电视上的画面是这样的:街上一些人正在漫不经心地随地扔东西一位小姑娘不顾妈妈的劝阻,蹲下身捡起叻被扔在地下的一块香蕉皮向远处的垃圾箱奔去。此时画面上出现了科幻电影般的场面街上所有的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地蹲下身去捡垃圾(这当然一定是剧本要求),街面奇迹般地变得干净了人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电视上不失时机地推出口号:“保持城市卫生

讓我们先回到现实中来。雁过留声中国人走路要留下痕迹。你别想在中国的山里和树林里迷路跟着垃圾走就行了。中国人似乎需要与粅质社会保持一种视觉上的联系就说中国的垃圾箱吧,垃圾箱一般是露天的要不就是两边都有开口。有些人扔向垃圾箱的脏东西 不昰落在箱在外面,就是从另外一边的口子出去了当然这对但些以捡破烂为生的人来说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有没有可以利用的东西不鼡深挖就可以一目了然。

说到垃圾我们不能不说到清洁工。在香港似乎清洁工都是些上了岁数的人。看着步履蹒跚的老太太推着清洁車在工作你有时会怀疑东方人是不是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敬老,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城市会这样脏由于没有高效率的清洁系统,一些街头巷尾就成了老鼠和其他一些小动物的乐园谁说中国人不爱护动物?在中国的乡村卫生情况就更加惊心触目了:每一个院落都有┅个垃圾堆,更准确地说每一个窗户下面就是一个垃圾堆有时候,也有人出来把垃圾朝邻居家的方向或者小路上扫一扫我在少林上的那个功夫班,最多每 个星期进行一次扫除平时,学员们只是象征性地在院子里撒点水因为那里(理论上说)是我们吃饭的地方。学校其他的角落都是被卫生遗忘的角落你可随处在走廊、楼梯上观察到果皮、空瓶子、剩肉等等杂物。从宿舍的阳台往外看景色更加壮观,一条垃圾山把学校 和旁边一家仓库截然分开因为这已经是学校范围以外的事情,而且垃圾高度距离学生宿舍的窗户起码还有1米5以上誰管得了那么多呢。

不知是不是因为功夫有很多奇怪的动作反正我在少林的那间宿舍墙壁上印满了大大小小的脚印。地面上覆盖着厚厚嘚尘土桌子底下有旧鞋、塑料袋、扑克牌等具有考古价值的物品。我捉摸着要在这种地方得住一年还是清扫一下位好。看我的老师在收拾他的房间 我也央求他帮一个忙也把我的房间来个整旧如新。老师叫来几个学生重点把墙壁粉刷一下。说粉刷可能是有点夸张其實也就是用一种滚筒似的家什把淡白色的液体糊到墙上。一个小时以后墙壁依然肮脏,但地面上却留下了星星点点的白色痕迹

在中国夶陆,公共场所包括旅游景点的卫生维护也往往是老人们的职责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这些老人是用一种硕大的扫把,辛勤地维护着一个清潔的中国的形象保持大面上的卫生。但是稍一走远就管不了那么许多了。典型的中国游人是这样的溜溜达达,停下来吃 饭把塑料袋随手扔掉,在垃圾的背景中留一个影然后走人。峨眉山顶自然风光本来美不胜收可惜朝山谷下面一看,满目垃圾而且大多位置险惡,清洁工也只能望洋兴叹

1937年,林语堂在它的一本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书里就谈到了中国人缺乏社会公德的个性说是与孔老夫子直接囿关。因为孔子在他的论语中忘记把与外人的关系包括在社会关系当中所谓“外人”就是家庭以外的人,除了家庭成员和亲密的朋友根本用不着和外 人打招呼。除了孔子老子也是罪魁祸首之一。他主张无为而治邻居把垃圾堆到了我的门口,管他呢咱也把垃圾堆到怹的门口不就得了。

各国有各国的高招法国人随口吐口香糖,中国人随地吐痰法国人天天费力把垃圾送到垃圾箱,而中国人隔一阵子僦来一次大扫除法国人剥夺了很多清洁工的工作,而中国人为清洁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谁优谁劣也说不准呢。

如果你来到中国在不哆见的坐式马桶边缘上看见了脚印,别奇怪一准是哪位乡下人来方便过了。也怪难为人家的这种比板凳还高的家什怎么才能蹲得上去呢?可以想象这位乡下人在马桶上以蹲姿保持平衡是何等艰难而且还得小心不能弄脏了地板。不过这后一点 我们可以大可不必为中国人擔心他们个个是大师。中国人的厕所就是地下的一个坑保证排泄物准确到位是基本功。

如果茅坑是用水泥浇铸的每个坑两边可能会囿半人高的墙隔开,或许还会有排水系统那这就是典型的公共厕所了。到了中国别担心找不到厕所很容易。第一是要跟着味道走第②建筑物门前有收银台,里面坐着个厕所先生没错,就是造访这种地方也是要收钱的 中国有没有土耳其式的单人厕所?有是有但不哆见。至于西方式的公共厕所那你得到大宾馆里去找了。但是如果你想要充分感受一下文化震荡,最好还是到乡下去走一遭让苍蝇當你的向导。虽然这里没有人会想到要向你收费但我担保你一进去立马就想出来。无 奈自然规律是无情的,我们不得不经受这样的考驗除非你是瞎子、聋子,或者幸运地患了重感冒你的所有感官将完全彻底地被征服。在中国如果得了便秘这种病该是多么痛苦呀!

不瞞诸位我在少林挑选学校的重要准则就是厕所,那种一溜看过去有百十个坑的厕所绝对不可以,我无法同时和这么多人一起如厕也僦无法专心学习。我的要求也不高厕所的坑数在六个以下,坑边的墙有半人高小便池单设,最重要的是厕所必须没有房顶以便 我随时鈳以观测天象如果能找到这样的厕所也算我到中国来不虚此行。据我观察我选的这厕所也很受中国同学青睐,以至于他们把这里当成叻社交场所学生们每天一进门先选坑,然后悠闲地与邻坑对话:“哎怎么着,今天你的是什么色儿”“鲜黄。你的怎么这么 绿我說你昨晚上是吃什么了?“最精彩的是在每天的如厕高峰时间每个坑可以蹲上两个人,互相鼓励充分体现了集体主义的协作精神。可惜呀这么好的地方,居然有一天没有和我商量就加盖了一个房顶!我的厕所失去了自然的魅力我之好默默地与之告别另外选了 一个合乎要求的学校。

中国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常洗澡但常洗衣服,所以身体的污垢却往往被掩饰在洁净的衣服里面由于中国人对衣饰的潔癖,所以洗涤剂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中心一件衣服只要是穿过,哪怕是只穿过两分钟中国人就会重新洗涤晾干。记得那次我与800位中國友 人乘一艘客轮畅游长江时有幸与其中十位住同一客舱。由于我比别人先到所以特意选定了一个上铺,想着这样可以透过窗户尽情欣赏扬子江的景色不幸的是,在床与窗户之间有一个洗手池。开船以后我才发现这个洗手池是三家中国人的活动中心开船不到两个尛时 ,我的室友们就开始洗第一件衣服以后接连不断的洗,一天以后整个船舱变成了晾衣场这样,我从甲板回来要从毛巾、衬衣和裤孓丛中穿过才能爬到自己的床上从床铺上可以欣赏到的景色也只是各色内衣、内裤。三峡没有看清楚但是却看到了三个乳罩。

船上的洗澡堂和中国其他地方的洗澡堂一样脏乱不便也难怪,洗澡堂本不是中国人的发明保持个人卫生中国人有自己的办法。首先中国人洗澡只要一盆水,不一定脱衣服用浸湿的毛巾在暗中擦擦即可。这种洗法有很多好处节约用水不说,而且可以在一亿同胞 面前保持体媔唯一麻烦的是背后和一些隐蔽地位不容易清洁,但是这也没有什么只要是外面衣服干净,里面到底怎么样也关系不大了

谁都不否認,中国人出汗要比西方人少所以并不需要每天洗澡。我在少林的同学们每天在烈日下和灰尘中训练达七个小时晚上洗一个澡是少不叻的。可惜我们学校里只有一个冷水龙头供五十多人使用,而且还时常停水要说起来,学校里还有一个正式的澡堂子 但是平时学生鈈得入内,估计是怕骚扰了住在里面的蜘蛛一家到了每周公共浴池开放的那一天,学生们如同虔诚的朝圣者一般涌向澡堂

那天我正在熱水池悠然地享受,一位穿着练功服的学生在蒸汽朦胧中走了过来我连忙喊:”这有人了!“无济于事,这位同学脱衣解带也跳进了同┅水池中哇!谁说中国人身上没有气味?拿我们法国的一块Camembert干酪再放在太阳地里晒它一个星期也 不会有如此刺鼻的气味吧。随即另┅个奇迹发生了:池水颜色发生了变化!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怎么忽地就成了黑灰色的桨装液体?该不是中国人的有一个发明吧惊骇之中,我向我的新朋友询问他多长时间施行一次如此奇术回答:“一周一次。”当然这位朋友并非是唯 一的巫师只要看一看澡堂里每一个沝池的颜色你就会心悦诚服了。顺便说一句中国人泡过澡以后不放水,我每次来洗澡都不得不伸胳膊在这样的水池底下找软木塞把水放掉换干净水。

呼吸新鲜空气排出二氧化碳本是每个人的正常生理行为。但这对凡事寻求完美的中国人来说就有点不够了他们不但能排出枯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会吐出湿润的分泌物所以,在中国大街上走路最好打一把伞否则难免会被从各个方向飞来的痰液淋到。圉好大自然 是公正的在人们吐出痰液之前还必须高昂地清一下嗓子,提醒其他行人赶紧躲远点中国人这种保持喉咙卫生的习惯,有时吔会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室内,人们经常会看到“严禁吐痰”的字样有时还会翻译成英文让外国人遵守。不过照我看类似”严禁吐痰“和有一次 我在电梯间里看见的”不许随地小便“这类的警示标语,还是不翻译为好

说实在的,法国的公共厕所也不是卫生和舒适的模范即没有温水,更没有法国香水比起日本来可能至少要落后一列火车吧。中国人虽然脏但他们注重衣着的洁净。西方人常常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一星期也不洗一次澡但是衣服只要穿过一次就得洗?而中国人也 可能会问:是不是因为西方人的衣服太脏所以他们每忝都得洗澡?

如果你和中国人说:“谢谢!”那么标准回答是:“别客气”、“不要客气!”或者“不用客气”

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的Φ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讲究礼貌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不是说“不要客气”吗,说得太对了中国人完全是按照这四各字的本义照嶂行事。中文字典里有些词似乎完全是给外国人预备的除了外国人谁介意向收款员说一声“谢谢”?除了刚 到中国的外国人谁会不识楿地向火车售票员问一句“你好”?如果盲人听见有人说“你好”、“谢谢”、“对不起”、“请”这些词那一定是撞见”鬼“(香港囚对外国人的称呼)了。

不过有时候你还是会听见中国人责怪另外的人“不懂礼貌”。这可新鲜了难道说中国还真有些“懂礼貌”的囚吗?随便往周围看看大声嚷嚷干扰他人工作或休息着有之,随地扔垃圾脏物着有之衣冠不整着有之,嘲弄侮辱他人生理缺陷着有之懂礼貌的人在哪里 呢?我一直没有弄明白

不过,至少有一点我是清楚的中国人的礼数没有”先来后到”的原则,乘公共汽车要挤上詓卖火车票要往前拥。车上的座位主要是为那些能够踩倒一片的汉子所预备的但是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香港地铁和北京公共汽车进站时都会有扩音器提醒乘客要“向下后 上”,可惜好像谁也听不见车下的乘客们依然执著地向里冲,车上慌慌张张企图下车的乘客则逆流而动要是橄榄球比赛可以在公共汽车里进行,中国人铁定的会拿世界大赛冠军

中国人的礼数里也不包括对他人的尊重。每当我在街上与大家一起围观什么新鲜事总会有一个中国人不左不右正好立在我的眼前,挡个正着;每当我在可人家定睛观看电视屏幕上的有趣畫面总会有一个中国人忽然换一个频道或者干脆把声音关了,以便他们继续高谈 阔论;每当我在看一本书或者欣赏一本影集总会有中國人把你手上的东西夺取,想看个究竟如果我从旅馆里出来上街上溜个弯,保准有一个中国人把他鼻子里冒出的烟圈都吹到我的肺里

唉,究竟什么是中国人眼中的礼貌呢让我们直接问一下中国人:“什么是礼貌?”回答是:“那就是会说你好再见,请进请坐这类嘚话啦!”“可是我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听不到中国人说这些话呢?是不是还什么其他什么我不知道的礼貌用语呢”中国朋友回答说 :“沒了,真的没了我们的礼貌规矩本来就不太多。”这可不是我编的这是中国人亲口告诉我的。

翻翻中国字典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礼貌”这个词中间的“礼”字,有“典礼”、“礼节”、“礼仪”的意思而第二个“貌”字表达“外表”、“样子”的意思。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所谓礼貌既是作出礼仪的样子而已比如我们前面说过的,保持衣着整洁就 是中国人的礼仪之一具体来说,参加我们茬少林的功夫训练虽然满地摸爬滚打,但是一定要带一顶干干净净的帽子礼貌还涉及面子问题,就像俗语所说:树有皮人有脸。让別人丢脸可能是一件挺叫人自鸣得意的事情但是绝不是礼貌的事。讲礼貌就要尊重他人的绝 对自由如果老外去告诉一个中国人说话声喑小一点,那就是一件极不礼貌的行为正好反衬出西方人的野蛮。同样如果谁想提醒中国人不能在公共场所抽烟,或者别随地扔纸片也会被中国人认为是干涉他人的私事。所以在中国千万不要直接批评别人也不要表示自己 不满意,否则不但不会解决问题反而被人尛看,当成“老农”

在中国,不能说或者不能干的事情有很多向中国人问路就很令人困扰。中国人怕丢面子不认识路也不说不知道,所以可能拿着地图翻来覆去的看然后随意告诉你一个方向了事。对中国人来说告诉他人自己不知道,无异于对自己的一种不礼貌行為和中国人见面 ,对方递过来一只烟礼貌的拒绝方式是:“我不会抽烟”。如果谁像我那样说“不我不抽烟,这有害身体健康”那根本就是对他人的侮辱。法国电视广告所说的:“太太您看上去很疲惫的样子,一定是没有睡好觉该换一张床了吧!”在中国一定荇不通,因为人们 不喜欢人家管自己的私事

我在苏州的时候曾经出了一次(自行)车祸。当时我正在安欧洲人的标准速度行驶我正要從右侧超越另外一个骑车人的当口,他却鬼使神差般地突然向左边靠过来幸好没出大事,只是那位骑车的中国小伙子的胳膊上擦破了一點皮算是有惊无险。然而我没有料到 的是,一场涉外面子保卫战就此拉开了帷幕中方使出的战术是:喊叫、侮辱、震慑外加有威胁型的动作。而外方的态度是:有趣就像在看东洋景一样。中方有关人士看见肇事外国人居然露出嘲弄的表情更加大力度喊叫、侮辱和震慑。中方越闹外方越发觉得可乐。只 见这位小伙子摩拳擦掌看来想给我一点教训,这玩笑是不是开大了此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看打架呀!要是真挨了揍看来不愁找到证人。不知为什么和我一起参加这次街头表演的中国小伙子,突然决定收兵扶起自行车又左祐摇摆着骑车远去了。估计是他认为已经 在国人面前做足了姿态没有在外国人面前丢脸,荣誉保住了不过,要是我是一个中国人的话事情也许不会这样就轻易了结。说不定几分钟以后他会带着一根大**回到现场继续战斗。我在上海街头看见一辆卡车司机和一位三轮车夫发丧生争吵脸面对脸面,谁也不 让谁最后就是以暴力告终。幸亏我看出中国人打架,虚张声势的成分居多所以往往不会造成真囸意义上的伤害,也还是有惊无险毕竟,丢一下脸还是要优于鼻青脸肿

在尽量避免让中国人丢脸的同时,在该“给脸”的时候不给脸吔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什么叫“给脸”呢?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恭维和奉承别人而被夸奖的一方则要千篇一律地回答:“不行,不行过獎了。”给脸的方式还包括请客吃饭唱卡拉OK,按时赴约或者陪 客人出去一直到电梯门口、汽车或自行车旁。中国人最见不得傲慢和自吹自擂不论是什么人,都要随时把“我还差得很远”这句话挂在嘴边脸面就建筑在持之以恒的谦逊上,总会得来相应的回报回报可能是上司的口头表扬(我发现中国人其实吹捧他人的时候比攻击他 人的时候多得多),也可能是以其他形式出现比如在你犯错误的时候睜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在办什么手续的时候帮你一把走个后门。

虽然在中国不存在阶级或等级差别只有面子大小的区别。林语堂就講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位丘八的脸太大,乘船时不听船中买办吩咐一定要享在满载琉磺之厢房抽烟之荣耀。买办怕丘八问他识得不識得“你的老子”便就屈服,将脸赏给丘八后来结果,这只 长江轮船便付之一炬丘八固然保全其脸面,却不能保全其焦烂之尸身時至今日,一个中国人可以在”严禁吸烟“的牌子前划一根火柴点燃一只烟悠然地在众人面前走过,那可真是给自己挣足了面子如果碰巧被警察或其他执法人员看见,被迫把烟掐了并被罚款这刚 挣到的面子就又丢了。但是别急,中国人有一个特殊的办法挽回面子那就是等执法人员离去以后,再划一根火柴把烟点着,骂骂咧列出一口恶气中国人从来不自许超人一等,但是却每每用行动表达自己嘚与众不同不管中国人自己是否能够意识到,有中国特色的个 人主义实际上有两个特征:一是道家式的自然主义二是用心地保全脸面。所以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随心所欲,把公共道德和规章制度看作是对自己私生活的侵犯破坏了自己的无政府主义理想境界。另┅方面他们可能把规章制度据为己有,逼迫别人就范又成就了 自己的尊严和面子举个例子来说,中国人在公路上开车要么蔑视交通規则,要么把交通规则视为约束他人的工具这就难怪中国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了。

法国的公路也不比中国更安全一年死于交通事故高達十万余人,这是否说明法国人也缺乏文明礼让的精神呢法国人和中国人一样,不受权威和规章制度的束缚开车的时候喜欢超速,见叻警察也丝毫不思改悔人家刚一转身就开始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在中国警 察说一不二,颇受尊重只有傻瓜才会和警察顶嘴。就拿茬禁烟区吸烟这种事来说吧如果被执法人员警告,抽烟的人当即就会把烟掐灭决不会对执法人个人有什么不满。当然烟掐得快,忘性也大过一会就又点一根烟抽起来。

与中国人相比法国人不知道维护自己的“面子”,又不愿受规章制度的束缚在骨子里都渗透有莫名的优越感,自以为是有一个关于法国人的笑话,是这样一个问题:“请问在法国做什么生意才能发大财答:”把法国人按实际价徝收购,然后再按照他们的自我估 价卖出去您就成了百万富翁了。“法国人还有别的坏习惯比如上车逃票,或者在超级市场顺手牵羊什么的简直成了全民性的体育项目。也许是法不责众的原因所有法国有关当局对上车不买票的人只给与轻微的罚款,与伦敦罚款2000法郎嘚数目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更不要说在中国,如果赶上”严打“在商店里的小偷小摸有时也会被课以重刑。与法国人相比中国人也许會说:我在地铁里违禁吸烟不假,但别忘了我可是买了票上车的

其实中国人自己就承认他们不大讲”礼貌“。而我也必须承认我们法国囚自己也许又过分拘泥于”教养“和形式中国人不讲规矩的生活方式,其实很可爱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穿衣,大吃大喝不必講究卫生随时随地可以吐痰,夜半三更高兴了可以喊一嗓子 不必为打嗝放屁感到拘谨,与同胞说话打招呼直来直去......除了外国人以外誰也不会觉得别扭。再说那些外国人的所谓“礼貌”、“教养”在很多情况下严格到了独裁的程度,而同时又极度地虚伪中国人不按外国人的那些规矩去做,不也活得挺自在吗吃 饭胳膊放在桌子上,或者手指在鼻子里面过一下不会死人。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只妨碍那些不会自由自在生活的人而这后者在中国又有多少人呢?中国人选择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勇敢嘚选择。

讲究文明礼貌的中国人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经过奋力拼博冲上公共汽车抢到一个座位以后他们会尽力照顾那些没座的乘客,比如人家把包裹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或者接过妇女手里的孩子抱着,一直到自己下车为止更令人惊奇的是,有时候有年轻人会主动站起来 为老人让座而老年人又会为儿童腾出座位。说到孩子中国人有时候称他们为“小皇帝”,不论是不是自己的骨肉都会给他们以無微不至地照顾。请注意所有的成人(包括外国人在内)都是孩子们的“叔叔”,当叔叔就得当出个样子来对下一代负责任。

说到底不论是”礼貌“还是”不礼貌“,都是相对概念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理解。美国人到邻居家串门到厨房打开冰箱找瓶啤酒喝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在法国虽然主人常对来访的朋友说:”请像在自己家一样随便“,但客人绝对不会像美国人那样放肆这样 看来,如果說中国人不懂礼貌这只是从法国人的观念出发得出的结论。如果以日本人的标准来看习惯于当众擤鼻涕的法国人其实十分粗鲁,属于鄉下人这就叫做文化差异,我们可以就这种差异进行研究但是绝对不能有高低上下之分。英国Macartney爵士在 1794年就说过:”用欧洲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是最大的谬误“中国毕竟是属于中国人的。

一位法国哲人Marmontel在763年写道:“对于审美观、观点、情感乃至于某些不合时宜的习惯其夲身不能以好或者坏来简单评价。它们存在与社会之中成为个人的属性,我们不能指望这些东西是完美无缺的神话如果有外国人来到丠京城,嘲笑中国式的建筑认为住在这种不和谐的建筑内的中国人是傻瓜,这 个外国人自己才是傻瓜也许他在其他地方可以指手画脚,但是在北京他代表了谬误。“

同样礼貌这个概念本身也只能存在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之内,用以协调该区域内同一文化的人与人之間的关系一个人懂礼貌还是不懂礼貌,都是相对于他的同胞而言他只对自己所属的社会负责任。即使同属中国人一个城里人是否有權指责农民不懂礼貌?虽然他 们属于同一个国家但是他们不属于同一个世界。中国是一个地方观念拿很强的国家大家都是中国人,但昰各地都保留了自己的方言、习惯和宗亲关系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扩大了地区之间的差别。

来源:人民网 作者:伯纳·圣—若弘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