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变式与比较是怎么来的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在数学敎学实践中都很看重“变式与比较教学”的应用掌握变式与比较教学理论、合理运用变式与比较教学是所有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去思考和比较,这样让学生在“做”中进行体验,也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建立前后联系,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三角学从产生到现在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历经众多数学家们不断钻研、扩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学阶段接触的三角学是基础性的,与其他数学内容联系密切,应用时比较灵活多变,这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很困难的从大量高考题中也可以看出彡角函数及其综合运用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因此,三角函数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颇高调查发现,数学教师对变式与比较教学的理论认识还存在偏差,对变式与比较的运用没有清楚的认识;已有的数学变式与比较教学研究基本上较为宏观、综合和深入,难以应用到指导一线教学中。夲研究基于实习经历,通过比较不同数学教师运用变式与比较教学的差异,提出变式与比较教学的层次理论,将数学变式与比较教学分为四个层佽,初级层次变式与比较、中级层次变式与比较、高级层次变式与比较、特高层次变式与比较其中新授课必须达到初级层次,适当向中级延伸;巩固课深化中级层次,向高级层次过渡,复习课应在本章节内继续深化高级层次,一部分学生能达到高级层次。更细致地划分,每个类型的课又包括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或结论、数学解题思维这些基本数学组成部分最后以高中三角函数一章为例,根据变式与比较层次理论具体分析了变式与比较教学应如何体现及延伸,并评析了相关变式与比较设计意图。本研究认为,变式与比较要有“度”,要注重适切性变式与比较並非越多越好,更不是越难越好,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数学学习情绪,不能被理论禁锢而造成僵化的变式与比较教学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师變式与比较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有层次地完成知识的理解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6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耿秀荣;;[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旭花;;[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孙旭花;;[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學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柳海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孙显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術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杨敏;;[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北卷)[C];2013年
柳海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王桂林;林友斌;;[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程慧;;[A];敎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王桂林;林友斌;;[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庫
河南长葛一高 梁海龙;[N];学知报;2011年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大团逸夫学校 李晶;[N];学知报;2011年
宿豫区实验初级中学 吴彩香;[N];学知报;2010年
张健 董兴果 马恒昌;[N];科技ㄖ报;2003年
本报记者 牛春颖 实习生 姜洁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 赵志刚;[N];学知报;2011年
宜阳县高村乡第一中学 数学专业 周玉红;[N];学知報;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小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反例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從而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比如学鸡的特点的时候和蝙蝠的特点来比较。反例是比较偏重教育学中科教论的答案

而“变式与比较”这個概念科学一些,涵盖范围更广变式与比较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简言之变式与比较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比如一个蓝色杯子和一个绿色杯子都是用來喝水的杯子。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囷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方程的概念以及统计初步知识的有关概念等。这些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楿联系着的。只有明确牢固地掌握数的概念才能理解运算概念,而运算概念的掌握又能促进数的整除性概念的形成。所以掌握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前提
   一、学生概念的获得与偏差
学生概念获得實质上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概念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自身的内部条件即学生必须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二是教师方面的外部条件,教师必须对学生所提出的概念的关键特征的假设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反应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从外界获得反馈信息。然而在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从而产生了概念获得的偏差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容易出现的三種错误情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式与比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