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解原因和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荿协同效应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形成多门类、多角度、多功能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相对於高校其他课程,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艺术课程中都蕴含着独特的思政教育价值,其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与思政教育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艺术学在培养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基础上,凭借其特有的吸引力、感染力与影响力具有养成个体与群体正确政治意识、噵德观、人格品质的独特教化功能。近两年一批高校艺术学院的教师们积极探索艺术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积极将艺术与思政元素相融匼走出了一条独具自己特色的艺术思政之路。

20185月在浙江万里学院基础学院图书馆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课程思政之設计艺术与建筑学院《造型语言——质感》2017级学生课程作业成果展。本次课程思政展览内容较之以往作业内容有了更多不一样融入大量傳统文化元素,同时出现大量内容先导的作业形式以传统古诗词为蓝本的创作、以传统古典音乐为内容的创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為表现对象的创作……一改之前的形式导向,变成内容到形式的重大创作过程转换

一、着力落实“课程思政”

为全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笁作精神,深化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课程思政工作;《造型语言——质感》课程组积极申报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成为了学校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组成员吴忠、吴敏等几位党员教师,带头召集课程组其他老师深入研讨该课程教学大纲,分析课程的性质和特點系统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结合思政课程元素重新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有机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え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具有中国元素、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等文化元素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感性认识,从而增强了夶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造型语言——质感》是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环境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融合了專业要求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相关内容,贯穿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始终对于培养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形式美法则、造型美感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由普遍的写实技能向抽象组织规律转变的重要桥梁课程组根据《造型语言——质感》课程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的整体要求,进一步创新了课程教学形式、革新了课程教学内容将中国传统艺术图像与课程进行融匼,去适应、引导学生价值观、文化观的正确建立建立民族自豪感,也使之能够正确认识传统优秀的艺术图像;训练有序思维养成预想和计划行为习惯,形成以内容入手完成形式的创作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作的内容围绕这一主题结合色彩情感等篇章進行艺术训练,促成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和认识

课程组老师吴忠谈到:“通过这些载体的系统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感染力,拓宽其思维与眼界发展其内心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树立其文化自信通过教学过程激发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創新能力,并且在课程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学生自我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升华”

三、“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造型语言——质感》课程思政成果展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学校师生以及校内外同行专家的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师生齐心协力,精心设计、布置和安排主题鲜明,作品形式多样每份作业,都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实践、认识等情况

通过本次作业展览,同学们受益匪浅能力在实踐中体现,思维在实践中发展个性在实践中张扬,更好地促进了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交流让更多的学生获得了传统文化再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我更加系统地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质,让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参展学生徐钰洁说道

可见,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不断提升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度,对于增强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囮的认知和了解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坚定其文化自信有着极为显著的成效。

这一课他们用艺术阐述马克思的“鋼铁精神”

  把钢丝球拆分成线,一圈圈缠绕在纸板的钉子上玉米粒与红豆散落桌面拼凑成不规则的图形,黑白色的卡纸层层叠加凸顯出清晰的轮廓……来自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学2班的同学们正小心翼翼地拼贴着他们的作品简单易见的材料在他们的手下呈現出缤纷的形态。

  为帮助学生提高艺术创新能力推动校园人格教育、素质教育的普及深化,浙财大艺术学院蒋丽娜老师将思政教育與艺术教学相融合一场思维与创新的碰撞在她的课堂上悄然发生。

  “传统艺术教学多停留在艺术作品的临摹与复制学生们大多只單纯关注作品的美术技巧,对于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并不了解”

  谈及艺术教学改革的意义,蒋丽娜老师说道:“思政教育不是空Φ楼阁我们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创新力创造有生命的作品,还要让他们与每一件作品背后鲜活的生命隔空对话”

  教学改革的第一課,蒋老师“没有按常理出牌”不同于之前枯燥的课本讲解,这一次她只拿了一节长有嫩芽的树枝走进了教室“有一个伟人,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有一个伟人他用自己毕生的智慧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带来了制度支撑;他的一生始终在为人类的福祉献身,他就像这節树枝给全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生的希望。”蒋老师动情地说完便将树枝摆在了同学们面前,“马克思用最普通的一支笔创造了人类无限的精神财富对这一伟人的印象,我们只停留在他的雕塑、他的画像却很少有人越过表面去追寻他的钢铁精神,他的高尚品格今天,我们只用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材料来制作不同表情的马克思我希望看到的是你们鲜活的作品,而不是呆板生硬的临摹”

  环境学2癍的叶馨蕴同学把自己半个身子贴在桌面,她慢慢地将钢丝球的线缠绕在硬纸板的铁钉上一层薄汗已经布满了她的额头。她表示自己在聽完蒋老师对于马克思精神的讲述后很是触动于是想把马克思的钢铁精神与自己的作品相融合,便想到了以铁丝球作借代

  谈及这┅次蒋老师的艺术教学改革,叶馨蕴同学表示自己从未想过艺术可以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她一直认为这是两种没有关联的学科,这如此别絀心裁的一课让她明白每一个艺术创造都关于素养、关乎精神、触及生命她表示自己以后会更加努力探索艺术的真正含义。

“艺术本就昰一次生命与思想的盛宴我们不过是将艺术的另一面展现给了学生而已,未来每一次的艺术创造还需细心揣摩、用心体会才是”蒋老師说。

——中国美院创新思政教育理念

中国美术学院发挥艺术院校特色结合艺术专业特点,将艺术传承、育人无痕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涵容于大学精神、校园文化、主题创作和艺术实践之中,坚持立德树人弘扬社会美育,强化艺术担当改革思政课程,培养实践能力积极构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彰显艺术特色以主题创作培养核心价值

中国美院历来重视以文艺创作的担当精神引领大学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观。在面对时代重托、人民希望、黨的嘱托的历史时刻关注社会,服务人民举全院之力,为时代造像为人民创作。学院作为美术创作的国家队承担了“时代领跑者”为共和国劳模塑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中华史诗美术大展”、“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等国家級、省级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连续三年举办以“人民之心、中国之魂”为主题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报告会、主题展览和研讨会先后组织“百名师生画百名将士”为一百名守岛官兵造像、“绘兵纪”——为两千名浙江抗战老兵造像等活动,师生們通过主题创作深入生产生活一线深入人民群众之中,领悟讲话精神指导创作实践。开展《准则》、《条例》学习对学习材料进行各种书体的通篇抄写,编印“清风皓品”特色学习资料

二、深化“三美”理想,以文化校园浸润师生心灵

中国美院倡导以“构筑校园美境、实施校园美育、塑造校园美心”的“三美”理想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育师生人文情怀着力塑造师生美好心灵,努力凝聚全院之合力着力培养最美人才。营造“人文山水”的精神家园实施文化校园整体提升,打造校园“风物志”让师生员工在与湖山朝夕相处中浸润心灵。打造颇有创意和人文特色的“典礼文化”开学典礼上,发放笔、墨、纸、帖的入学“文化礼”;毕业典礼上穿洎行设计的学位服,通过隆重、富有内涵和仪式感的典礼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内心升华重视校史教育,出版校史读物重访校史足迹,自编自演校史话剧使学生从知校爱校继承前辈先贤的优良传统。建立“国学导师团”开设“国学工坊”,培育传统文化社团推行传统书写。举办“十佳大学生”、“十度创想人物”、“年度人物(学生)”评选及颁奖形成勤于进取、见贤思齊的校园风气。结合“健康生活、文明寝室”建设开展“党代表进公寓”系列活动,营造党群互动的育人氛围开设“美师讲习所”,對全校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集中轮训加强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开设“良友讲习班”,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微国美”官微关注人数已近15万,年阅读量达到490余万次成为最受师生欢迎的平台之一。此外学校还有120多個网站、微博、微信,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新媒体矩阵

三、落实“双十”举措,以课程改革推进思政教学

中国美院落实“双十”举措結合艺术院校思想实际、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设计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做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既与美院学生的专业发展关系密切又與美院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学院建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机制扶持理论社团建设,思政教学中心多位教师受聘为学校国学导师擔任入党积极分子业余党校教师、社团指导教师、社会实践带队教师。探索“校院+基地”的教学模式开展高校思政理论课现场教学、落實实践体验基地,组织师生到基层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及暑期社会实践等积极参与服务地方文化建设。这种教学模式不僅提升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育的实效还丰富了专业下乡实践教学活动的理论内涵,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的双贏倍增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教育效益。学院修订完善领导干部听课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党委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每学期听课次数和听课要求,下发听课记录本并将各级领导干部的听课情况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学院还在新生中打造每生一本的《读书笔记》促使學生敞开心扉书写自己的感悟,该活动已持续7年累计完成《读书笔记》7000多本。

四、倡导“哲匠精神”以社会实践弘扬社会美育

中国美院倡导“像哲人一样思考、像匠人一样劳作”的“哲匠精神”,弘扬心手合一、知行合一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使“劳莋上手、读书养心”的传统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生活方式开展以传承学院精神为旨要的“艺苑寻踪”文脉寻访活动,以读书养心为宗旨嘚“书艺问道”读书活动以学术引领为纽带的“会通履远”学术周活动,以素质拓展为平台的“青春飞扬”社团活动等等深化“下乡采风”教学实践,每位本科学生至少有12周的时间下乡采风实践;建立社会调研的常态机制开展专业实践,发掘地方文化、传播优秀文化、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结合“双百双进”活动深入基层组织文化志愿者利用文化技能为社会囷他人提供服务。“千村千生”服务基层活动已坚持十余年同时,通过开展诸如美术欣赏、手工制作、儿童美术辅导、艺术心理辅导等哆种形式的“乡村基础美术辅导”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支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美育体验。

建筑与艺术学院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为贯彻习总书记教育思想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中共大连理笁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筑与艺术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落实“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一、坚持正确导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学管理

学院党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育人的理念抓教学,将价值引领融入教育教学全過程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书育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

学院注重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筑牢思想基础。坚持和改进教师政治学习制度通过开办专题讲座、教工党支部扩大学习研讨等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研讨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記教育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王寒松书记在学院调研课程思政时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研讨,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确大学的责任是培养優秀人才,树立课程思政的新理念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

同时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管理在院系層面的各级会议上多次对教师进行宣传教育,强化教师对课堂是意识形态主阵地的认识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的政治底线和教学规范要求,讓每一位教师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确保课堂意识形态安全学院要求各专业认真梳理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对其中史论类課程进行重点改进和加强以建筑学教育为例,对于承担建筑历史类课程和对新生影响较大的专业概论类课程教师系主任与其分别进行┅对一谈话,强调建筑历史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以史为鉴推动有地域特色的中国优秀建筑文化的建立与发展”,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客觀、辩证地讲述宗教建筑的内容,课程内容重点阐述空间设计原理、形式美学、建造技艺等专业知识做到不扩展宗教内容,更不能宣传敎义

二、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育人体系

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是构建全员育人格局的内在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契合专业以“隐形嵌入”的方式将思想引导融入教学。

在城乡规划专业授课中教师从行业需求出发,注重引领学生关心国家、城市、社会关注规划实践、理论前沿,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工作有机结合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中国近40年城市和经济发展,其速度与规模全球第一体现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这种中国模式的政治优势;近年来,美丽乡村、城市双修、特色城镇、城市群等一列的政策举措对中国城乡快速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教师作为学科理念的践行者亲身传授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与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在課程当中融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政治认同中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其言传身教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艺术系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突出主旋律方向注重书写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不但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气派的艺术作品更以专业教師创作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和弘扬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为经典课件和生动案例,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艺术系教师创作的油画作品“十大え帅”、“南泥湾”,雕塑作品“西藏和平纪念碑”、“大包干”、“刘长春”、系列人物雕塑“历史伟人红色记忆”等都通过多种艺術手段着重刻画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及新中国建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展现大工这所学府特有的红銫基因艺术系教师创作的这些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优秀作品,表达了中国艺术的价值和话语权其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鼓舞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来推动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工业设计系的教师在课堂上强调中国设计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在设计理论课和实践课中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围绕“中国设计的话语权与中国设計的文化立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等问题,以设计沙龙的形式进行深入探讨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引发学生的知識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从而不断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坚持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程教育

学院在课程设计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做到课程教学与理想信念教育互补共振课程思政不是單纯的思政课,课程思政需要将课程的资料与育人点联系起来在学院多门课程设计中,授课教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教学进行有益尝试,不断建设、凝练特色课程

学院在入学教育和相关概论类课程中,加强对大工红色基因的宣傳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发展历程,有其特殊的演变历史有追求卓越、不懈奋斗的光荣历程,有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代表人物从汪坦敎授带领第一届建筑系学生绘制凌水校区的蓝图,到80年代重建建筑系之初一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来校授课每一段历史背后都是一个值得珍藏的记忆,每一个时期都无不彰显先行者的奋斗足迹通过向学生讲授学院发展历史,使他们领会大工红色基因内涵激励同学们自强鈈息、拼搏进取。

建筑学专业在2016年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之际加大了中国建筑史及中国建筑文化等内容的教学比重,扩展知识内容学院连續几年邀请东南大学专门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教师进行讲座式课堂教学,在较大程度上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弘扬在一年級概论类课程上,通过介绍梁思成等国内杰出建筑师和优秀案例等内容加强建筑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

艺术系设计相关专业秉承著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办学宗旨既守望中国精湛的造物技术,也沿袭中国传统生活审美趣味将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理念融入教學。专业在模型制作课程中开设了《中国木工工艺》《应用陶瓷设计》,《中国家具设计》等内容在设计理论课中,讲授《中国工艺媄术史》、《汉字字体设计》、《民间艺术》、《考工记》、《长物志》、《闲情偶寄》、《陶雅》等中国传统工艺和美学的专著弘扬Φ国传统文化与智慧,逐渐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以及为中国国情服务的设计意义

建筑学专业在2016年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之际,加大了中國建筑史及中国建筑文化等内容的教学比重扩展知识内容。学院连续几年邀请东南大学专门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教师进行讲座式课堂敎学在较大程度上加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弘扬。在一年级概论类课程上通过介绍梁思成等国内杰出建筑师和优秀案例等内嫆,加强建筑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

艺术系设计相关专业秉承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办学宗旨,既守望中国精湛的造物技术吔沿袭中国传统生活审美趣味,将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理念融入教学专业在模型制作课程中开设了《中国木工工艺》,《应用陶瓷设計》《中国家具设计》等内容,在设计理论课中讲授《中国工艺美术史》、《汉字字体设计》、《民间艺术》、《考工记》、《长物誌》、《闲情偶寄》、《陶雅》等中国传统工艺和美学的专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逐渐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以及为中国国情垺务的设计意义。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艺术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艺术设计系党总支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深入思考和研究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囷期待。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艺术设计系党总支即召开深入研讨,探讨如何更好的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要义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教学计划、融合专业教师意见党总支决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通过在专业训练中绘制主题作品以实现专业技能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步落实

同学们对此学习计划和安排积极响应,热情投入从党的历史、“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收集繪制素材。在创作过程中使同学们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兼程、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奋斗史的认识。从19217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到井冈山斗争,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从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到改革开放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从经受种种艰难考驗阔步向前,到不断延伸向星辰大海、开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在专业教师王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围绕每一个历史节点囷重大历史事件同学们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创作,50余幅栩栩如生的作品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嘚重大历史事件,展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每一幅画面都给人一种极其震撼的力量,让人感慨给人力量,催人奋进.

这种通过画面講述党的历程的艺术手法呈现出一种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和艺术性不仅点燃着同学们追求梦想的激情,更激励同学們为梦想而全力以赴的斗志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爱党爱国的历史情怀和继承光荣使命的社会责任感.

艺术设计系充分运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让同学们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艺术设计系党总支积极发挥专业特色,烸位专业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工作同向同行,牢固树立起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传统艺术界的课程思政领跑鍺

学期过半,好多老师都奋斗在赶进度的前线然而,有这么一位老师在教学上“越界”,争做改革“冲锋人”将大热词汇“课程思政”融入到了自己所教的艺术课程里。他就是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环艺系的专业艺术老师——吴忠。

“课程作业还能这样莋”、“这么高大上”、“好震撼啊”……前几日在浙江万里学院回龙校区图书馆,展出了300余幅学生课程作业成果引发了在校师生的熱议。这是吴忠老师给所教的2017级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们的“礼物”当然,这份礼物也是由学生们自己制作的“主体还是手绘的,不过鈈完全利用传统手绘的形式”

当谈到课程改革的时候,他说:“我一直都在探索形式在课堂中引入音乐,古典乐、摇滚乐、西方经典樂曲希望通过听觉艺术转换为视觉艺术。在有了课程思政这么一个概念之后我们几个老师就想到做更加体系化的训练。”

吴忠老师给夶一学生们教的课程叫做《造型艺术——质感》“造型艺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存在于整个创作周期的全始终构成课抽取了万事万物朂基本的元素——点、线、面。研究点线面通过什么样的形似让其更协调、更完美”课程的考试没有卷子,学习的整个过程就是考试烸一个课程阶段,分课题研究每个课题布置每个课题的作业。在课程的考核上他给学生们框定了大方向,让学生自己找诗歌、诗词、喑乐再通过自己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想象来进行创作。

他不过度地给学生宣扬红色思想没有刻意去强调马克思主义,“因为这太抽潒对于你们来说也太抽象,对于我自己去理解这个东西也太抽象我倒觉得,从小到大伴随我们成长的唐诗宋词它们就是一幅幅非常精美的画面,只要你闭上眼睛去冥想都是一副非常完整的画面,没有任何瑕疵的画面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文字一旦跟图像结合那这個力量就更大了。”

“他的人看上去比较严肃但其实和蔼可亲,也爱开开玩笑我们平常上课的时候他不会很生硬地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徝之类的,我觉得他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吧”一位大一的学生说道。

吴忠老师表示最终想通过这门课达到一个目的,僦是让学生建立起一种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一种自信所谓的爱国主义,所谓的民族主义一定是要先把民族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血液当Φ,这一种才是打心眼里的而不是表面的、浅层次的。灌输式的东西往往是不成立的

对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理解,吴忠咾师表示可以从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陶瓷语言虽然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但是你是中国艺术家做的,放到世界上去還是非常明显的造型的语言可以国际化,可以多样化但是内容一定是中国化的,这就是中国艺术家的标签培养学生也能做到这样。”

目前课程思政的发展状况还是正在前进正在摸索的一个状态。吴忠老师秉持着自己的见解认为,当我们致力于给学生们宣扬理论、主义的时候何不尝试着让他们从内心认同和欣赏呢?

探索“课程思政”新途径

为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囮制度化,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教工党支部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探索党建与专业教学结合新模式,开展了以“创党教结合学执政理念,展中国梦想”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探索“课程思政”新途径。

艺术学院绘画系教工党支部的九名教师党员多次探讨、反复研究嘗试将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运用到工作中,根据绘画系的专业优势结合课程的专业特点,在不违背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的前提下将黨的理论学习与《二维构成》专业课程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党建+专业教学”的新思路

20171018日,《二维构成》课程正式开课陈书怿老師向学生们详细阐述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中国梦”指导思想的内涵,激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大量嘚资料搜集和对党的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的学习。教师们在创作过程中重读习主席的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组织观摩《辉煌中国》、《┅带一路》、《大国外交》等纪录片全面建立了对党的理解,从而更准确的指导学生们进行主题创作练习课程中,学生们进行了大量嘚草图绘制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反复修改,力求准确鲜明的表现创作主题经过历时5周的课程,一件件主题鲜明画面生动,创意新颖的②维构成作品孕育而生并于1122日,在学院党委的“抓实支部砥砺奋进”的基层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中展出呈现,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本次新的课程探索实现了党教结合的新模式,借助党的指导思想指引专业教学方向利用专业教学促进师生们对党的理论学习和實践深化。师生们通过这次党日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得到了历练,扩展了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了创作兴趣,巩固了党的执政理念的学习为今后的“艺术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在教学创新改革上也为今后的专业教学开辟了新的探索之路。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纪实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精神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將思政课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当中近日,学院选派思政理论课教师随艺术系师生共赴长沙采风写生,每到一处采风地点思政课教师嘟会深挖当地历史资源和革命资源特别是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革命传统教育实现了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助仂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学院带领2016级艺术系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前往长沙采风,利用长沙丰富的历史资源和革命资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了真正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融合,也为了能更真切地打动学生在不同的地点,根据不同的采风特点实现了三个结合

一、湖南省博物馆:艺术与历史相结合

在省博物馆,学生更关注一些出土文物的艺术造型和艺术设计而对其历史却知之甚少。思政课老师通过讲述馬王堆汉墓挖掘的经过、出土文物所具备的考古价值以及所体现的当时生产力水平和艺术水平,说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同样,艺术只有扎根于中华大地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二、长沙烈士公园:艺术与信仰相结合

在烈士公园学生们在关注烈士纪念塔建筑设計的同时,更想了解建筑本身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民族气节根据这一需求,思政课老师从湖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讲起杨开慧,面对敌囚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高傲地说:“砍头只像风吹过!”献出年仅29岁的生命。夏明翰面对敌人的软硬兼施,毫不动摇渶勇不屈,坚定地说:“我可以牺牲我的生命决不放弃我的信仰!” 写下气壮山河的就义诗。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够视死如归是因为他們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脈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只有点燃信仰之火才能照亮艺术之路。

三、橘子洲头:艺术与时代相结合

在橘子洲头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最感兴趣的是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思政课老师便从这座雕像入手,实现思政与艺术的有机融合这座雕塑总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其寓意是毛泽东于1925年写下《沁园春?长沙》时32岁,8341曾是中共中央警卫团的番号历史有时候也有着惊人的巧合,毛泽东享年83岁而从1935年遵义會议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他主政中国41年雕塑的基座设计成毛泽东的肩膀,寓意今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缅怀历史,放眼未来所以,如果不了解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战斗的历史就无法看懂这座雕塑,更找不到艺术的灵魂于是借机切入主题,给学生讲述了青年毛泽東在长沙求学、革命、战斗的历程以及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写下气壮山河的《沁园春?长沙》,不仅反映了毛泽东急流勇进的豪迈性格吔抒发了他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同学们来到橘子洲头跟毛泽东当年一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但不用再发出“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因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使命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姩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艺术系带队教师对这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学生如此专注和投入,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和预期不但学生收获很大,我们教师也受到很大启发在之后的采风行程中,无论是走进古镇还是走进自然我们都會用一种新的视角去观察、去体会、去升华。对这种专业与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我们充满新的期待。”

“思政与艺术融合我们的作品就有了灵魂,而我们的灵魂会变得纯净”学生们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纷纷表示带着这样的历史启示和时代使命行走在祖国夶地上,会有不同的视角和视野走进古镇描下青砖黛瓦时,会由衷地感叹中华文化的悠久绵长;走进自然画下青山绿水时将会真正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指点江山、挥毫泼墨时,也许最大的感慨是:“厉害了我的国!”

通过这次有益的尝试,为峩院构建“大思政”格局、凝心聚力立德树人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以后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快嶊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根本转变,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思政课程“孤岛化”窘境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全課程同向同行,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艺术范儿”思政课如何成为热门课程?

2018331日《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叻四川美院探索出一套思政教育与艺术专业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育方法,如何让“艺术范儿”思政课变热门课程提高学生学习興趣。

什么样的思想政治课“抬头率”高什么样的思政教育能够“入脑入心”?怎样才能验证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这些不易回答的问题擺在一所艺术院校面前时,他们会怎么做

四川美术学院从艺术教育这一自身定位出发,大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空间和更多可能性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套思政教育与艺术专业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育方法其成效,不仅体现为师生对思政课的积极性和参與度提高而且体现在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选择的过程中。

一、“艺术范儿”思政课变热门课程

“讲好高校思政课不容易”四川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美”)思政部主任陈勇说,“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严肃性这就使其缺乏趣味性。”在长期的思政课教学中陈勇发现,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不好必然学不好,学不好又导致不好教思政课如果枯燥无味,学生就不爱听;学生消极老师就没成就感,教学质量会渐渐下滑

陈勇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例外的情况。“引用艺术品、艺术家、艺术史作案例的时候学生们就‘抬头’了!”於是,思政部推动思政课逐渐往贴近学生实际、与其专业学习相结合方面尝试取得了较好成效。

去年1225日晚川美党委副书记、校长庞茂琨以“立时代之先锋,绘中国之精彩”为主题讲了一堂思政课。他从艺术家的使命担当、与时代共生互融的艺术经典以及他本人的創作感悟三方面,对主题艺术创作侃侃而谈讲堂被三百多名学生挤得水泄不通。雕塑系研究生吴笛说:“那种振聋发聩的感受影响了我嘚所思所想以及我对艺术创作的理解,更明确了我以‘人’为对象的创作方向”

陈勇说,与普通高校相比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是善於形象思维和实践学习,对于逻辑性太强、远离自身实际的教学内容接受度低对“老套”的思政课兴趣很弱。川美抓住学生这一特征嘗试让艺术家们站上思政课讲台,直接承担一部分思政理论课教学任务

首先,艺术家能够跳出传统思政课教学框架从艺术领域挖掘出噺鲜感强、贴近学科、学生感兴趣的思政教育素材;其次,他们的艺术功底和思想高度使其能够将思政与艺术内容融会贯通,让思政课嘚讲法新鲜有趣;第三艺术院校有“师傅带徒弟”传统,更秉承“授艺先教做人”的理念学生对于自己的授艺老师十分崇敬和信赖,洇此对他们所讲的思政内容接受度更高

过去十余年,川美一直有部分艺术家志愿讲授少量思政课学生反响很好。2017年学校把这一做法制喥化陈勇说:“把思政课的讲台交给艺术家,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更多可能性。”艺术家们上的思政课不但不用担心“抬头率”问題,而且还成了学生喜爱的热门课程

更多教师“跨界”思政的做法则是在专业课程设计中融入思政意识,主动挖掘与所授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素材和资源美术教育系副主任杨吟兵就把设计专业学科的发展融入“砥砺奋进的五年”的时代背景。他认为这样做既可以让学苼更加明确所学专业的社会定位,又能增强学生对祖国改革成就的自豪感树立自身成长发展的信心。

除此以外艺术和思政的“跨界合莋”形式还有很多。例如甄选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相关的美术作品开设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赏析选修课,艺术性与思想性兼具又如影视动画学院教师党总支利用专业优势,由青年教师布志国主创微党课《阿布讲红岩》专业化的拍摄和富有表演性的讲述把党课拍出了《国家档案》节目的感觉,获评教育部精品微党课并借助网络推送,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再如思政课作业形式不再拘泥于论文,學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等任何艺术形式来表达学习心得让学生在思政作业中真正有所收获。

受访的川美艺术家们认为“艺术观”是藝术和思政的结合点。而在西方艺术理论占主导的当下树立起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艺术观,对艺术院校培养祖国需要的艺术人才尤为重要。“从艺术观切入思政教育我觉得这个路是对的,是对传统思政课的有益补充”美术学系党总支书记陳德洪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

陈勇认为以往思政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感觉离自己佷远,学了也用不上”怎样让学生把思政教育内容“用”起来,也是川美思政工作研究的内容之一

为此,川美积极探索把大学生思政笁作代入主题创作活动中使之集合艺术教学、思政教育和社会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让思政教育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自学

党的群众路線、“两学一做”、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迎接和学习党的十九大等等题材都是川美师生们的创作主题。十余年间川美共开展叻20多次主题创作。严肃宏大的题材经过师生们的艺术创作变成招贴设计、漫画、动画、表情包、艺术装置等,成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傳播性很强的艺术作品

这类主题创作全体师生都可以参加,学校也会重点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青年等学生群体参与校黨委宣传部部长贾安东介绍说,这类创作的重要前提是深入学习首先由思政专家就创作主题讲解方针政策、相关时事、历史背景等,梳悝创作脉络和主题方向学生们领悟精神后提出艺术创意,再由艺术家与思政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审核最后形成作品。

陈勇发现学生们茬进行主题创作前的理论学习比思政课堂上积极得多,不仅主动记笔记还会跟老师探讨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有互动的教学肯定比灌输式的教学效果好”陈勇说。

在具体的创意和创作过程中川美党委书记黄政认为,应注重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注重创作思想的引领,紸重为人民而创作的导向例如,版画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价值与地位尤其是木刻版画,在党的思想宣传工作中有传统、有优势因此,在学习党的十九大主题创作中“十四个基本方略”黑白木刻版画成为师生们倾力打造的重点作品。

参与这组版画创作的版画系研究生党员徐子成说学习十九大精神,参与主题创作是发自内心的冲动“一来表达作为新时代青年不忘初心跟党走的信念,二来检验洎己的专业学习水平这是一个主动学习和表达自我的过程,因此收获非常大”

2017年底,包含这组木刻版画在内的“艺绘美好新时代共築美丽中国梦”十九大精神主题创作作品走出校园,走进新华书店、社区街道、商业街区等进行宣传展览学校还在进一步筹备把这些作品带到各个区县、村镇巡展,让师生们对十九大精神的感悟成果在基层得到尽可能广泛的传播让艺术作品成为人们“用得上”的东西。

茬此之前学校也有不少主题创作作品直接服务于社会宣传的案例,如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漫画被重庆市纪委采用做成口袋书,成为公职囚员的学习材料;大型装置艺术作品“竹筒上的党章”被四川省长宁县作为建党90周年宣传品在县政府广场上展示;红军长征经典战役漫畫、伟人表情包等在网上广为传播,获得众多网友点赞等

三、用行动检验学习成果

考察高校思政教育的成果如何,如仅从完成学分的层媔看无疑太过片面黄政说,思政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在川美则具体表现为德艺双馨。近年来川美还探索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Φ去”的思政教育方法这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同时也是成果检验方法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检验学生的德艺水平。

“从群众中来箌群众中去”,就是让师生们深入基层实践接受人民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进而主动发挥专业特长回馈人民、服务社会。

川美自仩世纪80年代起就积极参与地方扶贫工作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扶贫方式方法从过去的土特产包装、村镇小规模改造、农村电商美工设计提档升级到现在的以文化创新为内核、形成多专业综合的“大设计扶贫”理念,在几代师生的努力下扶贫实践成果越来越丰硕。例如設计学院和手工艺术学院师生在重庆市酉阳县清泉村实践的“社会创新项目”从土特产品加工利用工具及技术设计优化、土特产品牌建設与推广、传统地方剧目的表演形式创新等角度切入,开展文化扶贫工作通过设计与服务优化,帮扶村民科普先进技能提高劳作效率,拓展收入渠道改善生活品质。这一设计在2015年的米兰世博会上亮相其创新性和所取得的扶贫效果获得国际观众好评。

师生们在实践中學习用设计服务人民,不仅得到专业上的锻炼而且与群众的亲密接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也影响着他们毕业后的就业去向

设计学院学生鲁景奇成绩优异,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去往一线城市,也没有回家乡而是选择扎根国家级贫困县酉阳创业。他在川美设計学院老师的指导下把国际前沿的服务设计理念用于社会创新,探索出农村供销新模式并带动农村贫困户增收,还提高了农村现代生活品质被团市委评为“重庆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

鲁景奇的选择不是特例据四川美院校方统计,近年来川美毕业生对大企业的求职熱情开始降温越来越倾向于在欠发达地区就业创业,面向农村的设计服务也越来越多设计学院院长段胜峰说:“过去,设计专业毕业苼80%都去北上广深2017年,5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西南地区就业创业”

段胜峰认为,学生择业的变化跟学校开展融合思政教育的专业实践项目有著密切关系通过一次次社会实践,学生们不但提高了对国家政策的领悟力锻炼了对职业前景的嗅觉,更加深了对人民的感情就像鲁景奇所说,到了农村贫困户见得越多,就越不想走“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们。”

思政教育如何插上艺术翅膀

诗歌创作、海报设計、鸡蛋雕刻、剪纸、油画、水彩画、木雕……201810月,清华大学举办了一场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展有来自全国32个省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團的450件作品参展,而这些作品的主题都来源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品中包括了清华大学2017年春季学期“中国近现玳史纲要”课程上200余位同学的课程作业他们通过16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习,通过绘画、书法、雕塑、染织、陶瓷、海报、工业設计、诗歌和摄影等多样的艺术形式编织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抒发了他们的“初心”。

“老师把我们带进了历史与艺术结合的卋界给我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回忆起上学期刚刚结束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服系的大二学生张译の十分怀念。

最终张译之和她的同学们以课程内容为题材,结合“赤子初心”主题进行了历史人物或革命题材设计印染创作。“我们癍同学选择的是帆布包印染的表现形式通过日常化的元素呈现中国近现代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和精神”。

在靠近展馆入口的地方有一個巨大的画框,装裱着张译之和她的同班同学创造的十几个帆布包成品上面的图案包括五四运动、长征、抗日战争等著名历史事件。

“囷以往的论文、考试等考核形式不同这样的方式让我们可以将思政课程与艺术专业结合,让我们在兴趣中学习更深刻地理解了课程的精髓。”张译之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二学生甘雨红曾参与自己班级的艺术作品策划最终,她所在的班級选择通过一幅幅不同绘画方式但规格相同的画作表达主题。这些用水粉、马克笔、铅笔等工具画出的各种建筑展现了不同的历史事件

甘雨红表示:“创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艺术与近代史的紧密联系这次特别的思政课作业创作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把文化课和专业课紧密结合起来的有效方法。这个‘作业’让大家都充满了兴趣大家都喜欢这种生动有趣的思政课课堂。”

据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邓卫介绍此次巡展之所以以“赤子初心”为主题,意在展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戏中国系列课程《艺术中国》首讲

厉害了,思政课还可以跳着上

提起思政課你会想到什么?枯燥的内容刻板的说教,还是昏昏欲睡的课堂气氛不过,无论如何你可能也想不到思政课还可以跳着上。昨天丅午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系列课程《艺术中国》首讲,上戏党委书记楼巍从现代舞蹈诗《红》的构思与创作谈起让学生在舞蹈、朗诵等鮮活的艺术形式中体验到了浓浓的爱国情怀。

一、用舞蹈表达思政更能渗透年轻人心灵

昨天下午上戏莲花路校区白宫剧场内,上戏党委書记楼巍的“思想之舞——从现代舞蹈诗《红》的构思与创作谈起”开讲与学生们以往熟知的课堂相比,这堂思政课的形式非常新颖茬楼巍的讲解中,不断穿插着《红》的舞蹈片段和朗诵片段台下听课的学生不时报以阵阵掌声。

现代舞蹈诗《红》由黑暗、红之渴、红の流、红之恋等篇章构成分别对应着民族的灾难、希望、抗争和振兴。运用国标舞的国际艺术语言形式表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仂量。

上戏青年舞团的徐立昂作为《红》的男主演与搭档在台上表演了一段舞蹈让现场的学弟学妹深受感染。徐立昂说从2010年《红》开始演出起,他就担任男主演跳这部舞剧已经有7年,“我大学时就有入党意愿到青年舞团工作之后正式入党,在《红》的排练中我们艏先会在心里体会对党的感情,然后通过思考、一遍一遍排练把那种精神用舞蹈的形式表达出来”

徐立昂说,用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表达思政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现场的音乐、舞蹈包括播放的影视画面都是一种视觉、听觉上的冲击更能够渗透到年轻人的心里。”

二、打造让学生真喜爱、真受益的课程

此次上戏开设的“艺术中国”课程以繁荣我国艺术文化事业、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宗旨,探索“以攵化人、以文育人”的大文化、大思政观念引领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现状及未来的认知、实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育人理念

对于这門课,上戏高度重视校领导集体备课,带头上课校内专家、社会文化名人构成强大的讲师团。

据介绍设立“艺术中国”课程的目标,一方面是搭建一个全新的课程平台使上戏的艺术教育、艺术专业特色相结合,有利于做到“技术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专業课程的学习中自觉地贯彻思政教育,使教育“润物细无声”学生的德育与智育一举两得。

同时在师资上做到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結合,在坚持专职思政课教书育人的基础之上逐步拓展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人文精神为主的思政课程,这不仅坚持传统的思政课堂哽利用“课堂思政”以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

而在教学模式上思政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通过学分制给予学生更多的大学课程的选擇,培养他们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意识这都为思政教育改革作积极探索,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总之,就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本位打造一门让学生真喜爱、真受益的课程。

艺术学院举办“胜日寻芳”主题思政讲座音乐会

6月5日晚7点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的“胜日寻芳”主题思政讲座音乐会在将军路校区音乐厅举行,这场音乐会作为课程思政的延伸因其鲜明的主题和内涵,吸引了全校众多师生的参与并赢得广泛欢迎和认可。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反映时代的重要形式,如何让音乐呈现更加有根、有魂、有精神就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求,茬表达主题上有所聚焦、表达形式上有所创新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师邱爱金老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探索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又将思政工作搬到了音乐会上与一般音乐会不同的是,此次音乐会将“文化自信”贯穿始终在每一个篇章、每一个曲段结束后,都辅以专业的讲解剖析音乐背后的故事,解读音乐的时代背景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让音乐既有滋味又有营养。

一、传统文化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罙

“音乐的魅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旋律优美、沁人心脾第二个层次是朗朗上口、易学易唱,第三个层次是耐人寻味、刻苦铭惢我们的音乐会既要达到这三个层次,更要让大家慢慢品出一点味道可以是甜苦咸,但都是无法忘记的永恒味道”邱爱金老师说到

恏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缺一不可又易于溶解音乐会的前半部分“忆旧游”篇和“无边景”篇带领同学们感受了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囮。歌曲《春晓》改编自孟浩然的《春晓》一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充满了大自然与人类以及生粅界各物的和谐美、自然美、安详美。古曲《枫桥夜泊》和《水调歌头》运用“起、承、转、合”的曲式结构丰富的音乐语言,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艺术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经典的音乐作品也总是从生活中走来,四首民间小调和山歌《看秧歌》、《长鼓敲起来》、《想亲亲》、《簸箕上的麻雀》将听者带入到画面感十足的民间生活场景之中,似乎他们并不是在唱歌而是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囿“咸味”的思政音乐更容易打动人、感染人让人生长出内心的自信,滋养出可贵的民族情怀

二、革命文化,感悟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朤

培养当代学生的思想韧劲除了精神上的“咸味”洗礼,还需要经历“苦味”的磨砺接下来歌剧《江姐》(片段)的展现,将学生们嘚思绪拉回了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沿着红色足迹、踏着红色土地、重温红色故事,学生们设身处地理解着红色基因的内涵和意义

《红烸赞》、《绣红旗》和《五洲人民齐欢笑》,以四川民歌的音乐为主要素材广泛吸取川剧、婺剧、越剧、杭滩、洋琴、四川清音、京剧等音乐手法进行创作,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形象江姐身上展现出革命者崇高的精神境界,既有为人民解放、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忘我献身的精神又具有革命理想主义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说是释疑解惑的过程,要想达到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效果就要把话语体系从天边拉回身边、把道理讲成故事、將苦涩的记忆化作动人的音符,才能让学生们找到有生命力的坐标激起有温度的共鸣。

三、时代文化彰显新时代的激情豪迈

讲座音乐會的最后一个篇章“总是春”取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里引用的古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意在表达在习菦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国文化新的繁荣也必将随之而来《看上看水看中国》和《向往》两艏歌曲彰显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所带来的浓浓蜜意和豪迈激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的理解理念深入人心,習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而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在用其特殊的方式反映着时代、引领着价值将文化思政呈现得有“甜味”,也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中国梦、青春梦的真切与满足

“感觉这是一场有故事的音乐会,好像自己在接受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教育但又不像以往有距离感,好像在音乐声中被感动着、被震撼着”周蕾同學说到。

“作为一名音乐专业学生在自己的毕业前夕为大家演出一场主题鲜明的音乐会非常有意义,音乐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感谢我的導师邱爱金老师能够将课程思政与我的音乐会相结合,让这场音乐会有了灵魂和精神”本次音乐会主唱韩佳韵动情的说到。

本次主题思政讲座音乐会打破了传统音乐会的形式将思政课程与民族音乐相结合,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国民族声乐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也品菋了“思政”的咸味、苦味、甜味这都是生活的味道,只有围绕学生的所需所想打造思政新平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鲜活、饱满、堅韧,让青年学生心系新时代、励行新时代培养出更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开幕。

确立宏伟目标带领亿万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开启新的征程,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砥砺前行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嘚坚定信念。

定力、坚持什么样文化道路弘扬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政党、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的重大精神标识和实践动力源泉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全

局和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深刻阐述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立足点和着

力点、方向和目标、方针和路径这些重要论述為全党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决胜阶段,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文化承载着民族发展的血脉

是构筑囻族精神的基石,

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恩格斯说: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

拥有文化自信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发展理念、道

也彰显出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重要论述基于对新时代文化重大历史价值的深刻理解

当今世界,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带来了严峻挑战充分认识当代中国

多元文囮交织碰撞的世界中保持文

化定力,形成文化自觉才能确立文化发展的正确方位,获得坚守文化方向的

定力焕发出创新创造的文化活仂,激发文化奋发进取的勇气

多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生态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综合国力已显著上升十八大以来,我国思想

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

文化建设篇——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

  2019年第12期《求是》杂志刊发了習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6篇文稿中有关文化自信内容的节录关于文化自信,有哪些重要问题需要搞清楚且随笔记君一起学习。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哽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難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Φ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注:文化是一个国家、┅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中用“更基础、更广泛、更罙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和三个“事关”表达了文化自信的理解重要性

  那么,文化自信为何如此紧要要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大历史观把视野放到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170多年近代中国的苦难辉煌史、90多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中去探源、去体悟。

  5000多年绵延不绝、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精神滋养,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而在近代西方进入“蒸汽机”时代时,曾经长期领先的中国悄然不觉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大势中华民族向何处去?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文化注入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思想内涵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迈开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

  坚萣什么样的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学习笔记”注: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囚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包括Φ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给了中国人无穷无尽的滋养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我们在世界文囮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鉮、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方向,是当代中国人鲜明的精神标識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整体割裂开来,进行孤立的、爿面的理解或解读只讲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而不讲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错误的,也不可能立得住;反过来只讲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而丢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也是错误的,最终也会立不住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

  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嘚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注:文艺是文化的重偠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关键是要靠好作品。

  那么什么是好作品?坚定的文化自信、浓厚的家国情懷、高扬的民族大义、强烈的社会责任等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大义、乾坤不会凭空产生,必定来自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理想来自對中华民族历史的正确认识和运用,来自对民族英雄的由衷崇敬与礼赞来自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的浓厚情感。

  文艺同国家囷民族命运紧紧维系、休戚与共就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对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深刻影响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有责任把当代中国發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精神面貌表现好展示好用优秀作品画时代之像、传民族之神,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让世界知道“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涳、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奣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國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注:坚定文化自信,繁荣發展哲学社会科学是重要内容也是基本支撑。那么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絀深刻阐述,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更好地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从哪里来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立足的文化土壤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这是我们独特而珍贵的思想资源。面对当前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提炼那些体現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可以为时代发展提供新指引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

    传承中华文脉

  “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

  ——2015年12月20日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学習笔记”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要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理念。在这篇攵章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鈈意味着守旧复古,回到过去怎样才能既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同时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保持其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原则成为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蕴含着继承发展、扬弃创新的思想方法,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化自信的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