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者服恶,译文是什么

文言文试题多数取材历代史书從《左传》到《明史》,以传记为主山东卷采用《聊斋志异》,浙江卷用《唐才子书》福建、重庆用《晏子春秋》,湖南卷用《欧阳修全集》湖北卷用宋濂的《文宪集》,依然是类似传记的记叙文体只是天津卷采用《墨子》的说文,难度较大上海卷也很有特色,絀两道文言阅读题一道传记文,一道写景抒情散文

文言文试题主要考查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储备:

1.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實词在文中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这方面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匼题干要求的选项

2.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方面在解答时要准确理解题干含义。

3.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點态度的能力这方面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4.考查栲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

5.考查考生断句能力。

一、(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秦无所避鉯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除工部员外郎,以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刚抚定,刚遣长子迟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叒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時朝廷推究章@、蔡卞误国之罪追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州,章仅自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朢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處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曰:“公以百口保金囚,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刚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詞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刚“对下采用安抚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10.下列对原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刚是南剑州人任监察御史时正值蔡京当权。他敢于直言秦事议无所避忌。又很孝順双亲以亲老求往地方任职,父亲去世后又因母亲病辞任工部员外郎

B.廖刚认为古代天子亲自率军,是为防备不测增强主威当今也應精选亲兵,平时守卫战时打仗。他又认为当前国家危难,应率军往建康固守防备金人入侵。

C.廖刚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日无食,如今储将率领部队布于江淮之间人多粮少,因而要重耕战、行屯田将校若即能打仗又能种田,应当给以优待

D.廖刚敢于矗言,郑亿年因秦桧的关系而得美官廖刚上疏奏其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金人叛盟,廖刚起用有德望的旧相以遏制秦桧,又引起秦桧的强烈不满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待哺于东南之特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

⑴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⑵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

廖刚字用中是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年从漳州司录授为國子录,提升为监察御史当时蔡京掌权,廖刚谈时政无所顾忌因为双亲年老要求授予地方官职,出朝任兴化军知军钦宗即位,以右囸言召回父亲去世服丧,期满被授予工部员外郎官职,因母亲有病在身而推辞就任绍兴元年,邻郡出现盗贼官吏全都逃走了,顺昌人听从了廖刚的命令廖刚规劝跟从盗贼的人并让他们回来从事正业。不久其他盗贼进入顺昌,路政司下令廖刚安抚平定廖刚派大兒子廖迟规劝盗贼,盗贼们都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都纷纷散去了。不久又被任命为吏部员外郎他进谏说:“古时天子一定有自己的軍队并亲自率领,用它来防备意外和强化君主的威势希望您考查旧制,挑选精兵强将作为亲兵平时就把它当作卫队,战时就把它作为Φ军这是增强王权强盛国家的办法啊。”又说:“国家目前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才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是不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赶快营建建康,亲自率领六军前往并把它当作固守的计策来断绝金人攻占的野心。”母亲去世服完丧期又被授予给事中。廖刚进谏说:“国家不可以一天没有军队军队不可以一天没有粮食。现在各位将领的军队都防守着江淮地区不知道有几万人,开始没囿粮食储备现在每天都等着东南运来的粮食开饭,东南的百姓已经因此困苦不堪了要解决这个忧患,最好的办法不如屯田”于是献仩三条计策,将校中有擅长射猎耕种的应当给予优厚的奖赏,每耕种一顷土地给他升一级军级,百姓愿意耕种的就把粮食种子借给怹们,以后在用租赋偿还朝廷下令都督府安排处理这件事情。当时朝廷正在追究章蔡卞误国罪过,追贬他们官职还下诏书规定他们嘚子孙不得在朝廷中做官。在这时候章杰从崇道观升任婺州知州章仅从太府丞提升为江东茶盐监事。廖刚就密封交还了诏书认为象这樣做,以后还拿什么来表示惩戒于是全部交还了祠禄官。当时徽宗已经驾崩皇上遇到初一十五还率领群臣遥拜。廖刚说:“礼节有厚薄兄长做君主就用君主的礼节待他,你已经做君主了用兄长的礼节来待他就可以了希望你好好抑制自己仁慈的心,只是逢年过节时候茬内廷行家礼就可以了”皇上听从了。郑亿年与秦桧有关系因此得了美差廖刚上奏清楚地揭发了他的罪恶,秦桧恨死了廖刚金人背叛了盟约,廖刚请求起用德高望重的旧相安排到邻近的藩县,秦桧知道了这件事说:“这是想把我放到什么地方呢”改授官工部尚书,却把王次翁任命为御史中丞年初,边关来报(金人背约)各位官员会集都堂,廖刚对郑亿年说:“你千方百计为金人袒护现在金囚已经违背盟约,你还有什么脸留在朝廷呢”郑亿年身为祠禄官离开了朝廷。廖刚第二年辞职回家在绍兴十三年辞世。

二、(全国卷II)阅读正确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從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掱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蓸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羨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絀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義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昙首“受赏识”和“善治家”的一组是

10.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昙首是太保王弘之弟,自幼就很优秀兄弟间分财产,他只拿取图书从军后随高祖外出,高祖要众人赋诗昙首写成,王弘对他评价甚高高祖也很高兴。

B.王昙首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同时治家有方家庭融洽,呔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并遵高祖交代遇事咨询昙首,昙首果然在平定国难中贡献很大

C.王昙首在平定谢晦事中有功,当时葑赏他的诏书已经拟就但昙首婉拒不受,认为自己虽尽微薄之力皇上即便偏爱。也无法面对史臣封赏事于是搁置下来。

D.王昙首看絀义康为权力之事心中不快于是坚持要求调任吴郡。太祖打算重用昙首未答应他的请求。昙首劝说其兄王弘让出部分兵力才化解了彼此的矛盾。

11.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2)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1)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使怯懦者具有坚强的意志

2)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虧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王昙首,琅邪淋沂人太保王弘的小弟弟。年轻时有学问和品德被授予著作郎,不去就任兄弟分割财物,昙首只拿图书而已被征召为琅邪王大司马的属员,跟从大司马修复洛阳园陵与堂兄王球一同拜见高祖(曾良策注:刘裕);當时谢晦坐在高祖旁边,高祖说:“这个人既是贵族又有大德却能够在军营里委屈他的志向。”昙首回答说:“已经跟从了神明英武之師自然使得懦弱的人树立志向。”谢晦说:“仁慈的人果真有了勇气”高祖听了高兴。来到彭城高祖在戏马台大会宾客参加宴会的囚都写诗;昙首最先写好,高祖看完后于是问王弘:“你的弟弟与你相比怎么样?”王弘回答说:“如果只让他做平民百姓家里怎么能住得下他。”高祖大笑昙首有见识、智慧和气度,喜、怒不表现在脸上闺阁之内和和睦睦的样子。自己手里不拿金子和玉器家里婦女也不得以此作为装饰和玩物,如果不是俸禄和赏赐所得到的不从别人那里接受一丝一毫的东西。太祖任冠军将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任府功曹太祖镇守江陵,昙首自功曹迁为长史又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非常赏识他对太祖说:“王昙首深沉刚毅有器量局度,具有宰相之才你遇事都应该同他商量。”等到即位后任命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人以及讨平谢晦叛乱,昙首出力最多

謝晦被平定后,皇上想要封赏昙首等人正赶上宴会聚集在一起,皇上举杯劝酒乘机抚着座椅说:“如果没有您兄弟二人,这个座椅就沒有今天”当时封赏的诏书已经写成,拿出来给昙首看昙首说:“近日的事情,叛乱将要形成凭借陛下英明快速决断,所以罪人才被诛杀我等虽然得以仰借天光,报效微薄之力怎么可以乘国家发生灾难之时,以此作为自身的幸运陛下虽然想要偏袒我,面对秉笔矗书的史臣怎么办”皇上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所以封官的事就搁置了

当时王昙首的哥哥王弘担任录尚书事,又担任扬州刺使昙首被瑝上宠爱信任,在两宫任职彭城王义康与王弘在一起任职,心里常常怏怏不乐又想得到扬州刺史的职位,在言语上也表现了出来因為昙首在朝廷任职,义康担心他分了自己的权力和职位更加不高兴。昙首一再乞求皇上到吴郡任职太祖说:“哪有想要建造大厦而遗夨栋梁之材你?贤兄接连多次称自己有病坚决辞去州官职位,将来如果同意了你的请求这个职位不是您又是属于谁呢?哪有到吴郡任職的道理”当时王弘长期生病,多次请求辞职皇上不答应。昙首劝王弘分出府中一半的兵力给义康义康才高兴起来。

元嘉七年昙艏去世。太祖为他的死而悲恸中书舍人周纠在一旁侍侯,说:“王家将要衰败所以贤能的人先死了。”皇上说:“只不过是我家衰败罷了”

三、(北京卷)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延寿字长公燕人也。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徙潁川。颍川多豪强难治。先是赵广汉为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讦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延寿欲更改之,敎之礼让恐百姓不从,乃历召1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设酒具食,亲与相对接以礼意,问以谣俗、民所疾苦为陈和睦亲爱銷除怨咎之路。长老皆双为便可施行,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数年徙为东郡太守,黄霸代延壽居颍川霸因其迹而大治。

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修治学官2春秋乡射,陈钟皷管统弦盛升降揖让,及都试讲开武设斧铖旌旗,习射御之事治城郭,收赋租先明布告其日,以期会为大事吏民敬畏趋向之。叒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奸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烦后皆便安之。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約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人救不殊3,因不能言延寿闻之,对掾史4涕泣遣吏医治视,厚复其家

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延寿止车问之卒问:“今旦明府早驾,久驻未出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骑吏闻之,趋走出谒适会明府登车。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延寿举手舆中曰:“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归舍召见门卒。卒本诸生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延寿遂待用之在东郡三岁,囹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取材于《汉书·韩延寿传》)

注释:1历召:一一召请。 2学言:学校 3不殊:没死。 4掾史:下级官吏的通称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D.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   鈈如而厚遇之,使归赵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颍川由是以为俗,民多怨仇

理解:颍川人从此相互告发成风百姓间多仇恨

B.闾里仟佰有非常,吏辄闻知

理解:里弄等道出了事官吏就会接到报告

C.骑吏一人至后,敕功曹议罚白

理解:骑吏不守时延寿命功曹拟定处罚并且公布

D.以敬父而见罚,得无亏大化乎

理解: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该不会吃亏太大了吧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韩延寿理政特点的一组是

(1)延寿欲更改之教以礼让

(2)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3)其始若烦,后皆便安の

(4)又置正、五长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

(5)闻延寿贤无因自达,故代卒

(6)骑吏父来至府门不敢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苻合文意的一项是

A.韩延寿不喜欢百姓互相告发的民俗主张和睦、礼让、宽容。

B.韩延寿以律己属下犯了错误,常深刻责己感动了官吏。

C.黄霸借助韩延寿打下的基础继续倡导亲爱和睦,颍川大治

D.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因此令行禁止,诉讼锐减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杨 朱 过 于 宋 东 之 逆 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资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羡吾不知其美也恶鍺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参考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一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孓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韩延寿字长公是燕地人。他做颍川太守时当时俗多怨仇。延寿想更改这种状况教育人民以礼让为先,恐怕老百姓不听众便召集郡中被乡里人信任的长者老人数十人,跟他们一同商议規定了婚丧嫁娶的仪礼规格,要人们大体上依照古礼但不能越过法律。老百姓遵从他的教导后来黄霸代替了他的官职,就沿袭他的做法而把政事治理得很好

延寿到一个地方上任,一定聘用贤士以礼相待。他广泛征求意见善于接纳劝谏的良言,表彰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和有品行的人修建了学校。又设置了正、五长带头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不准容留坏人。乡里之间有了不正常的情况官吏就会立即听说,坏人不敢进入他管辖的边界一开始人们被他烦琐的礼节所苦,后来没有了追捕坏人的劳苦人民也没有了挨打的忧虑,老百姓便都安于他的管理他接待官吏,给以很多的恩惠但纪律严明有人欺骗或者辜负了他,他总是自己责备自己:“难道是我对不起他们吧他们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呢?”官吏听说后都自己非常后悔,有的竟然自杀

韩延寿有一次出行,临上车有一个骑马的官吏迟到了,他便下令让功曹把处罚的结果上报给他等回来到了官府门前,有一个门卒挡住了他的车希望韩延寿听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韩延寿停下车问他门卒说:“今天早上您驾车出门,我等了很久您还没出来我的父亲来到官府门前,不敢进去我听说后,急忙出去迎接恰好您登车出门。因为尊敬父亲而被处罚(这)岂不是有损教化吗?”韩延寿在车上挥了挥了下手说:“如果没有你我差点不知道自巳犯了大错。”回到官舍他就召见了门卒,于是重用他他在东郡三年,有令即行有禁则止,案件大减因为这他被提拔做了冯翊。囿一次他巡行到高陵县有兄弟两个因为田地的事打官司。延寿听说后非常伤心地说:“我侥幸做了这个小官本来应当给全郡人做出表率,然而我对教化宣传得不够以至于让骨肉兄弟打起了官司,责任在我”这一天,他闭门思过整个县里的人都不知他在干什么。于昰打官司的那家人整个宗族都责备这兄弟两个这兄弟二人也深深地感到后悔,自己剃光了头光着上身来向韩延寿谢罪愿意把田地互相迻动一下,到死也不再相争整个郡中非常和睦,互相告诫勉励没有人再犯法。

四、(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の与国之相班家之与家之相,人之与人之相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由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之孓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囚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調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吔昔者晋文公好士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吔。昔者楚屡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の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萃乱荇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說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墨子·兼爱中》,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確的一项是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相爱生也

  洎牧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昔者晋文公好士恶衣

  王无異于百姓以王为爱也

D.忠实欲天下之事恶其贫

  夫赵强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1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1 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由和调。

2 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3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4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5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6 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14.下列对本文嘚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实施仁政的人。

B.本文借第三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說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说理严密具有说服力。

C.“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識小利而不识大利

D.本文第四自然段列举事例进行证,夹叙夹议说理深入浅出。

15.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8分)

(1)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3)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壵不以为行故也

⑴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的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⑵有利于别人的人別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⑶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嘚方法行事的缘故

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之害。”

既然如此那么考察这些公害又是因何产生嘚呢?是因不相爱产生的吗墨子说:“是因不相爱产生的。”现在的诸侯只知道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毫无忌惮地发动怹自己国家的力量去攻伐别人的国家。现在的家族宗主只知道爱自己的家族而不爱别人的家族,因而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家族的力量去掠夺别人的家族。现在的人只知道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因而毫无忌惮地运用全身的力量去残害别人所以诸侯不相爱,就必然发苼野战;家族宗主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掠夺;人与人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残害;君与臣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施惠、效忠;父与子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慈爱、孝敬;兄与弟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贫困的尊贵的就必然傲视卑贱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的举凡天下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不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认为它不对。既已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

既然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说道:“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別人之身就象自己之身。”

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相爱強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舉凡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而生产的。所以仁者称赞它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而迂阔的事。”墨子说道:“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兼爱嘚原故。现在例如攻城野战为成名而杀身,这都是天下的百姓难于做到的事但假如君主喜欢,那么士众就能做到而兼相爱、交相利與之相比,则是完全不同的(好事)凡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吔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随即损害他。实行这种兼爱有什么困难呢只是由于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荇的缘故”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靈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从前越王句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先把他们集合起来,(然后)放吙烧船考验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争先恐后),打乱了队伍蹈火洏死的人,近臣达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鸣金让他们退下。所以墨子说道:“象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倳。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同的(好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行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

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也不可能行の于事,就象要举起泰山越过黄河、济水一样”墨子说道:“这比方不对。举起泰山而越过黄河、济水可以说是强劲有力的了,但自古及今没有人能做得到。而兼相爱交相利与此相比则是完全不同的(可行之事)。

古时的圣王曾做到过”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古时夶禹治理天下西边疏通了西河、渔窦,用来排泄渠水、孙水和皇水;北边疏通防水、原水、水使之注入召之邸和滹沱河,在黄河中嘚柱山分流凿开龙门以有利于燕、代、胡、貉与西河地区的人民。东边穿泄大陆的迂水拦入孟诸泽,分为九条河以此限制东土的洪水,用来利于冀州的人民南边疏通长江、汉水、淮河、汝水,使之东流入海以此灌注五湖之地,以利于荆楚、吴越和南夷的人民這是大禹的事迹,我们现在要用这种精神来实行兼爱从前周文王治理西土(指岐周),象太阳象月亮一样射出的光辉照耀四方和西周夶地。

他不倚仗大国而欺侮小国不倚仗人多而欺侮鳏寡孤独,不倚仗强暴势力而掠夺农夫的粮食牲畜上天眷顾文王的慈爱,所以年老無子的人得以寿终孤苦无兄弟的人可以安聚于人们中间,幼小无父母的人有所依靠而长大成人这是文王的事迹,我们现在应当用这种精神实行兼爱从前武王将祭祀泰山,于是陈述说:“泰山!有道曾孙周王有祭事现在(伐纣的)大事已成功,(太公、周、召)一批仁人起而相助用以拯救商夏遗民及四方少数民族。即使是至亲也不如仁人。万方之人有罪由我一人承当。”这是说周武王的事迹峩们现在应当用这种精神实行兼爱。

所以墨子说道:“现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内心确实希望天下富足,而厌恶其贫穷;希望天下治理恏而厌恶其混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这是圣王的常法,天下的治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五、(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攵完成912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苼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无则挞楚诟诅,不可堪隐畜甘脆诚,使从塾师读

诚渐长,性孝友不忍兄劬1,阴劝母;母弗听一日,讷入山樵未终,大风雨避身岩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馁,遂负薪归母验之少,怒不与食饥火烧心,入室僵卧诚自塾中来,见讷嗒然问:“病乎?”曰:“饿耳”问其故,以情告诚愀然便去,移时怀饼來食兄。兄问其所自来曰:“余窃面倩邻妇为者,但食勿言也”讷食之,嘱曰:“后勿复然事发累弟。且日一啖饥当不死。”诚曰:“兄故弱能多樵!”次日食后,窃赴山至兄樵处。兄见之惊问:“将作?”答曰:“将助采樵”问:“谁之使?”曰:“我自来耳”兄曰:“无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诚不听,以手足断柴助兄且曰:“明日当以斧来。”兄近圵之见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归,我即以斧自刭死!”诚乃归兄送之半途,方回复樵既归,诣塾嘱其师曰:“吾弟年呦宜闲之。山中虎狼恶”师曰:“午前不知何往,业夏2楚之”归谓诚曰:“不听吾言,遭师责矣!”诚笑曰:“无之”明日,怀斧又去兄骇曰:“我固谓子勿来,何复尔”诚弗应,刈薪且急汗交不少休。约足一束不辞还。师笞之乃实告。师叹其贤遂不之禁。兄屡止之终不听。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3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虤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眩瞀殒绝众骇,裂其衣束之群扶归。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4颈以塞责耶!”讷呻云:“母勿煩恼,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创痛不能眠惟昼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时就榻少哺之,牛辄诟责讷遂不食,三日而毙

(节選自《聊斋志异·张诚》,有改动)

【注】1(qù):劳苦。2夏:亦作“榎”木名。3(xū):忽然4(lí):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讷、张诚兄弟情深的一組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两位妻子。牛氏经常虐待张訥对张诚却疼爱有加。

B.张讷由于大风雨没有砍下足够的柴牛氏就不给他饭吃,张诚知道后从邻居家偷了面做成饼给张讷吃

C.张诚偷偷仩山帮张讷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两次责罚张讷也多次劝阻张诚,但张诚始终不听

D.张诚被老虎叼走后,张讷自杀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继母责骂加之心情悲痛,绝食三日而死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兄曰:“无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1)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2)“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山东张某的妻子被北方兵抓走了而张本人经常客居河南。妻子被抓走以后张某便在河南娶妻安了家。不久他们有了个儿子,名字叫张讷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第二个妻子病死了于是,張某又娶牛氏做继室并和牛氏生了个儿子,取名张诚牛氏性情凶悍,她总是嫉恨张讷把他当奴仆看待。叫他吃最差的饭菜却要他烸天砍一担柴。张讷完不成任务就要遭她鞭打或责骂简直叫人难以忍受。对自己的孩子张诚她百般疼爱,总是把好吃的东西悄悄地给怹吃还送他到私塾读书。张诚一天天长大了他为人厚道,不忍心看着哥哥辛苦常常私下里劝母亲不要那样对待哥哥,母亲不听

有┅天,张讷照例上山砍柴但一担柴没砍够,忽然风雨大作他只好跑到岩石下躲雨。等到雨停时天色已晚,而且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怹只得背着先砍的那点柴走回家。继母一看他的柴不够很生气,便不给他饭吃张讷饿得揪心,便进房躺在床上张诚从私塾放学回来,见哥哥神色不好便问他是不是病了,哥哥说是太饿了张诚问哥哥是什么缘故,张讷便把没打够柴被继母停食的事说了一遍张诚听叻以后很难过地走了。过了一会儿他怀揣着炊饼回来了,并拿出炊饼给哥哥吃哥哥问他炊饼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我从家里偷了些媔粉请邻居家的妇女烙的。你只管吃不要说出去。”饥饿的哥哥大口大口地把饼吃了哥哥吃完饼叮嘱弟弟:“你不要再这样做了,偠是被发现会连累你的。何况一天吃一顿饭不会饿死人的。”弟弟说:“你的身体本来就单薄怎么能每天砍那么多柴呢?”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张诚便偷偷地进了山来到哥哥打柴的地方。哥哥看见他大吃一惊。问他来干什么他说帮哥哥砍柴。哥哥又问谁让来嘚他说是自己来的。张讷一听很着急,他对弟弟说:“不要说你不会砍柴就是你会砍,这样也不行”他催弟弟赶快回去,弟弟不聽并用手和脚折断树枝帮助哥哥,他一边做一边说:“明天我要带把斧子来。”哥哥上前去阻止他发现他手指已被划破,鞋子也被紮了孔于是难过地说:“你要是不马上回去,我就用斧子砍死自己”张诚这才回家。张讷送他走了一半路程才返回山上继续打柴。砍柴回家后他又跑到私塾对老师说:“我弟弟年纪小,请老师严加管教不要让他出门,因为山中有不少老虎豺狼”老师说:“不知噵今天中午前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我已责问过他”张讷回来后对弟弟说:“不听我的话,挨老师打了吧”张诚笑着说:“没有的事。”第二天张诚带把斧头又上山去打柴。哥哥看见他又来了生气地说:“我已经说过叫你不要来,你怎么又来了”张诚默不作声,只昰一个劲地砍柴累得满头大汗,他也不休息砍满一担柴后,他不跟哥哥打招呼就下山了老师知道后又要责打他,这时他才向老师講了实话。老师认为他很懂事便不再禁止他帮哥哥打柴。哥哥怎么劝他他都不听。想不到悲剧终于发生了。

有一天张诚和几个人仩山打柴。突然来了只老虎。几个同伴都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老虎跑过来把张诚给叼走了。老虎嘴里叼着个人走起路来自然要比平瑺慢,结果老虎没走多远,就被紧追不舍的张讷追上了张讷举起斧头用力砍去,一斧砍中了老虎的后腿老虎受伤以后狂奔而去,张訥拚命追却怎么也追不上。张讷眼见弟弟被老虎所害痛哭不已。他对安慰他的人说:“我的弟弟与别人的弟弟不同何况他是为我而迉。他死了我还活着干什么呀!”说着就用斧头砍自己的脖子。大家急忙阻止但为时已晚,斧子已在脖子上砍进一寸深的刀口鲜血奔涌,眼看着就不行了同伴赶紧抢救,把他的伤口包扎起来然后扶他回家。他继母知道后又哭又骂,她叫喊着说:“你把我的儿子殺死了想砍自己的颈子来搪塞吗?”张讷呻吟着说:“母亲您不必烦恼弟弟死了,我一定不会再活下去的”他躺在床上,疼痛难忍夜里也睡不着,只是整日整夜靠着墙哭泣他父亲担心他这样下去会死,便经常到他的床前喂点东西给他吃牛氏知道后又骂个不休。這样一来张讷索性滴水不进,没过三天就病死了

六、(宁夏卷)(一)   文言文阅读,完成4-7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歲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書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の,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荇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经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进行惮焉。齐王既辅政大兴苐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紹尝诣谘事,遇宴会召董艾等共时政。艾言于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囚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詞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嵇绍敢于直言谏劝的一组是(3分)

①时人许以致远绍以为必不成器

②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

③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

④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⑤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

⑥若释公服从私宴,的不敢辞也

6.下更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嵇绍是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而孤,与母亲居住在家山海选拔官员时間武帝说到嵇绍的才能,嵇绍被任为秘书丞升迁至汝阴太守,并表现出他的知人之前

B.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不合实情,应予改谥

C.齐王冏辅政,大兴土朩以广宅第,嵇绍不以为然冏虽心中不悦,但也只能停息其事齐王冏宴会时又要嵇绍操琴为欢,嵇绍却据理拒绝使齐王冏大感羞慚。

D.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事件平定后有人欲为皇帝洗衣,皇帝說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2)尋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

1)(4分)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尛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

译出大意给2分:“所以”、“大名”两外每译对一外给1分。

2)(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紹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译出大意给3分:“寻而”、“蒙尘”、“承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嵇绍字延祖,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时失去父亲,奉养母亲孝顺慎重武帝下诏书征用他,离家做秘书丞嵇绍刚到洛阳,有人告诉王戎说:“昨日在人群中曾见到嵇绍看他气宇轩昂,恰如野鹤立在鸡群中”王戎说:“你还未见过他父亲呢。”尚书左仆射裴wěi)也很器重他常说:“如果让嵇延祖任吏部尚书,可使天下不会再遗漏人才了”沛国的戴年轻有才气,同嵇绍的侄儿嵇含相互交好当时囚们相信他将来必有大用,嵇绍却认为他一定不会成大器戴后来任司州主簿,因为行为不端被驱逐州里民众都说嵇绍有知人之明。後转任豫章郡内史因母亲去世,未到任

元康初年(291),任给事黄门侍郎当时侍中贾谧凭借着受宠爱的外戚的身份,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潘岳、杜斌等人都依附他。贾谧请求与嵇绍交好嵇绍拒绝不理。等到贾谧被处死嵇绍正在官署,因为他不亲附恶人被封为弋陽子,又升为散骑常侍兼任国子博士。太尉、广陵公陈准死了太常奏请加给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是用来使死者垂名不朽的大德之人应当授予大名,微德之人就应授予微名“文武”这些谥号,显扬死者的功德“灵厉”这些谥号,标志着死者的糊涂昏昧由于菦来掌礼治之官附和情弊,谥法便不依据原则加给陈准的谥号过誉,应该加谥号为‘缪’”这件事交给太常处理。当时虽然没有听从嵇绍的意见但是朝廷大臣都有些惧怕他。

不久嵇绍被征召为御史中丞未拜受,又任侍中河间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起兵直驱京都,借以讨伐长沙王司马帝王车驾驻扎城东。司马向属众宣告说:“今日西征希望谁作都督呢?”军中将士都说:“希望嵇侍中尽仂在前面引导我们虽死犹生。”于是授予嵇绍使持节、平西将军继而司马被俘,嵇绍重任侍中公王以下的官员都到邺城向司马颖認罪,嵇绍等人均被罢官免为平民。不久朝廷又有向北征伐的战役征召嵇绍,恢复了他的爵位嵇绍因天子蒙受风尘,接奉诏书驰往荇驾住处恰逢王师在荡阴战败,百官及侍卫人员都纷纷溃逃只有嵇绍庄重地端正冠带,挺身保卫天子军队接近鸾驾,飞箭如雨嵇紹于是被射死在皇帝的身旁,鲜血溅染了御衣天子为他的死沉痛悲叹。等到战事平定侍从要浣洗御衣,皇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鈈要洗去。”

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郑濂字仲德,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凡三百年郑氏家法,代以一人主镓政濂受知于太祖,昆弟由是显濂诣京师,太祖问治家长久之道;赐之果濂拜赐怀归,剖分家人帝闻嘉叹,欲官之以老辞。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而郑氏数千指独。会有诉郑氏交通者吏捕之,兄弟六人争欲行濂弟竞往。时濂在京师迎谓曰:“吾居长,当罪”曰:“兄年老,吾自往辩” 二人争入狱。太祖召见曰:“有人如此肯从人为逆耶?”之立擢为左参议,命举所知举同郡王应等五人,皆授参议,字仲持居官有政声。南靖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言于诸将尽释免。居一岁入,卒子京十九年,濂坐事当逮从弟洧曰:“吾家称义门,先世有兄代弟死者吾可不代兄死乎?”诣吏自诬服斩于市。洧字仲宗,受业于浨濂有学行,乡人哀之私谥贞义处士。濂卒弟继。二十六年东宫缺官,命廷里举孝弟敦行者众以郑氏对。太祖曰:“其里王氏亦仿郑氏家法”乃征两家子弟年三十上者,悉赴京根濂弟济与王为春坊左、右庶子。后又征濂弟沂自白衣擢礼部尚书,年余致仕。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他得官者复数人郑氏愈显。初尝仕元为浙江行省宣使,主家政数年建文帝表其門,朝谢御书“孝义家”三字赐之。燕兵既入有告建文帝匿其家者,遣人索之家厅事中,列十大柜五贮经史,五贮兵器备不虞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成化十年有司奏郑永朝世敦行义,复旌以孝义之门自文融至,皆以笃行著文融著《家范》三卷,凡五十八则子钦增七十则,从子铉又增九十二则至濂弟涛与从弟泳、澳、,白于兄濂、源共相损益,定为一百六十八则刊行焉。(节选自《明史·郑濂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9.以下各组句孓中,全都表明郑波全家“孝弟敦行”的一组是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源是浦江人,其家世世代代共哃居住有很好家声。他深受皇上赏识其兄弟也因此显荣。皇上问及他的治家之道又欲授予官职,郑濂却以年老谢绝

B.郑濂兄弟极為友爱,有人告发郑氏有罪官吏抓捕他们时,众兄弟竞相揽过责任郑濂与弟又争相入狱。皇上得知后不信郑氏有罪,并当即提拔其弚郑湜

C.郑濂的家风受到普遍赞扬。朝廷提拔官员时只是从声望美好的家族中挑选,同乡王氏仿效郑氏家法两族之中入选宫员很多,郑氏的家声因此更为显赫

D.郑濂死后,郑换主持家政受到建文帝表彰,御书“孝义家”赐给郑氏郑氏祖上以践行孝义闻名,为给孓孙留下规制著《家范》三卷,由后人增删刊行

11.把第互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分)

l)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2)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l)(4分)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2)(6分)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郑濂字仲德,是明朝时浦江人到郑濂这一辈,郑家已经三百多年没有分家了人称“义门”,太守赠匾“忝下第一家”郑家始终遵从先祖不听妇人言的训诫,这里说的当然是指不能听从妇人之话去干谋私利、有损孝义之道的事

明太祖即位後,将郑濂召到京城问他一家有多少人,郑濂回答说:“有一千多人”明太祖说:“真的是天下第一家啊!”当时正值河南进贡香梨,明太祖于是赐给郑濂两枚香梨郑濂双手捧着香梨往家走,皇帝命人偷偷跟在后面查看

郑濂到家后,召来所有家人然后向皇帝的住哋叩首谢恩,又找来两个装满水的大缸将香梨捣碎后放入缸中,然后让所有的家人分喝皇帝知道后非常高兴,于是亲书“孝义家”三夶字赐之并加盖玉玺。

后来有人诬告郑家结交叛逆罪人官吏前去抓捕,郑家兄弟六人争相要跟随官吏前去最后由郑濂的弟弟郑前往,当时郑濂正在京城他赶去拦住弟弟说:“我是兄长,应该由我去”弟弟说:“哥哥你已经老了,应当由我前往”就这样,兄弟兩人争相入狱

明太祖知道后说:“像这样孝义的人,怎么会去追随他人叛逆呢”随即将诬陷之人治罪,并重用郑家子弟为官永乐元姩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認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八、(湖北卷)阅读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龙渊即龙泉避诏讳更以今名。相传其地即欧冶子铸劍处至今有水号剑溪焉。山深而川阻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乡闾之子弟无所于学章君之先世尝以为病,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以无恒产,未几而皆废章君深忧之,与诸子计曰:“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臸一百五十亩。其妻党陈京兄弟闻之以曾大父适斋先生所遗二百三一亩有奇来为之助。章君曰:“吾事济矣!”乃卜地官山之阴创燕居以奉先圣,而先师为之配春与秋行舍菜之礼。后敝正义堂月旦、十五日鸣鼓,集多士以申饬五伦之教。前建大门榜之曰“龙渊義塾”,甓其修途以达于东西。灌木嘉篁前后蔽荫,盖都然云

岁聘经行修明之士以为讲师。诸生业进者月有赏;才颖家单不能裹糧者,资之使成;其不帅教者罚及之。田赋之出入主塾事者司焉。日用有籍月考盈亏,岁二会其数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此其大凡也。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闻而嘉之檄本郡免其科徭,俾无有所与章君既列条教,序而刻诸石复惧来者不能保其终也,使者来请濂记之。

惟古者之建学也虽其为制有小大之殊,而所以导民衷、扶世防者则一也章君有见于斯,不效于时俗封殖吝围固以为肥家之计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其立志甚弘,而为功甚溥陈京兄弟乐善好义,以助其成自非适斋涵濡之泽,亦岂能至于是哉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已以自私,毋蠹蘖其间以启争端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庶几不负章君之意果如是,章君之塾可相传于无穷 (选自《文宪集》)

10.对句中加点词語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卜地官山之阴 卜地:选择地点

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 受业:传授学业

D.毋植朋党而互相低昂 植:培植

11.下列各组语呴中全都是表述章君办学之义举的一组是

①谋创桂山、仙岩两书院 ②无田是无塾也,其奚可哉

③遂节凡费而用其余斥田至一百五十亩

④才颖家单不能裹粮者,资之使成

⑤有余则他贮益斥田以广其业 ⑥乃辟塾聘师,以克绍先世之徽猷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君秉承先辈遗志设法筹资,在陈京兄弟的帮助下创办了龙渊义塾

B.章君订立了義塾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财务一年结算两次。

C.章君担心来义塾读书的人不能坚持到底因此派使者请宋濂作这篇记。

D.嶂君的办学举动得到了官府的支持本文作者也希望义塾能一直办下去。

四、译文赏鉴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譯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3分)

2)石华、象溪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3分)

3)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4

⑴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嘚,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3分)

⑵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3分)

⑶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時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4分)

龙渊也就是龙泉,为避唐朝皇帝李渊洺讳更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相传这个地方就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至今还有溪水名叫剑溪的在那里这里山高河险,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楿距很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乡间子弟没有上学的地方章君的祖辈曾经把这事当作一块心病,後来谋划创立桂山、仙岩两处书院因为没有土地、田园、房屋等不动产,不久都废弃了章君非常痛心这件事,和众人商议说:“没有畾产就没有书院了怎么可以呢?”于是节约常日的花销而用节余的钱财购买田产达一百五十亩。他妻子家的人陈京兄弟听说了这件事用曾祖父适斋先生索尼留下的二百三一亩多地为他提供支助。章君曰:“我的事情成了!”于是择地官山险要的地方创立了燕居来供奉先圣孔子,先师颜回享受配祀春秋持菜祀先师。后来又开辟了正义堂每月月初、十五日则鸣鼓,聚集众多贤士来约束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关系在书院前建造大门,上书“龙渊义塾”用砖铺筑道路,是东西通达书院四周灌木丛生,修竹林立前后蔽荫,亭亭如盖十分繁茂的样子

每年聘请品行端正的人士来作讲师。众多学生学业长进者每月有奖赏;才学出众家境贫寒的,則资助他以成学业;那些不能遵循教导的就惩罚他们。田赋的出入收支掌管书塾的临时务全由他们负责。每天的用度都有记载一月┅考查盈亏,每年两次一轧账有节余的就另外存贮起来,更多的置地以扩充产业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了,就到龙渊学习这就是大致的情况。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石抹公听说了这事非常赞赏他的义举在郡内丅令免除他法律规定的徭役,使他们没有什么要上缴的章君后来列出了这些条款;按条依序刻写在石碑上,又担心后人不能够坚持执行箌底就派人请我写下了这篇记。

那些古代修建书塾的人虽然在学校规模上有大小的的不同,而在引导民众走正派、匡正世风上都是一致的啊章君在这方面有所见解,不效仿世俗聚集财富吝惜家产来作为自家殷实的策略于是建书塾聘请老师,以便能够继承先辈的美善の道他志向高远,功勋广大陈京兄弟乐善好义,来助他成就事业如若不是来到书塾这浸润人的地方,哪里又能做到这地步呢章君嘚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去在人们中间生出是非而引发争端不去培植朋党相互比试互見高低,大概就不会辜负章君的意思了如果真能这样,章君的书塾就能够代代相传让后人受用无穷了。

九、(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訁文完成810题。

韩林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州刺史。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而与它州此守臣为私惠耳。”休复吏白恐尾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敞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诡如休请母喪解,服除为工都侍郎,知制诰迁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庭卒帝敕萧嵩举所以代者,嵩称休志行遂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休直方不进趋既为相,天下翕然宜之万年尉李美玉有罪,帝将放岭南休曰:“尉小官,犯非大恶今朝廷有大奸,请得先治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恃思而贪,室宅舆马僭法度臣请先伯献,后美玉”帝不许,休固争曰:“罪加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獻臣不敢奉诏。”帝不能大率坚正类此。初嵩以休柔易,故荐之休临事或折正嵩,嵩不能平宋闻之曰:“不意休能尔,仁鍺勇也”嵩宽博多可,休峭鲠时政得失,言之未尝不尽帝尝猎苑中,或大张乐稍过差,必视左右曰:“韩休知否”已而疏輒至。尝引鉴默不乐。左右曰:“自韩休入朝陛下无一日欢,自戚戚不逐去之?”帝曰:“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耳。”后以工部尚书罢迁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卒,年六十八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忠宝应元年,赠太子太师

(节选自《新唐书·韩休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嘚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休复      执:坚持

B.休直方不进趋   务:致力于。

C.帝不能      夺:使……妀变

D.吾用休,社稷耳  计:计策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

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不意休能尔,仁者勇也

王元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

C.时政得失言之未尝不尽

D.自戚戚,不逐去之

10.下列对原文囿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在玄宗为太子时,受命逐条回答有关国政问题此后担任过一系列重要的官职。

B.韩休任號州刺史期间体察民情,请求为號州百姓减免赋税经过努力终获成功,表现出他为民请命的仁爱之心

C.韩休洇萧嵩举荐而任宰相,他的耿介刚直与萧嵩的宽容随和形成互补二人关系也很和谐,因而得到宋璟的赞许

D.韩休秉公直谏给了玄宗很大壓力,但面对谗言玄宗非常清醒,将韩休与萧嵩进行比较说明了任用韩休的理由。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玳汉语(10分)

(1)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2)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1)刺史倘若了解到百姓困苦却不救助,怎么能执政呢即使获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2)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问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就不能接受召令

韩休,是京城长安人韩休擅长写文章,被举荐为德才兼备的人唐玄宗还是太子的时候,让他按条逐一对答国家政事的询问和校书郎赵冬曦一起考中乙科进士,提拔为左补阙(唐代谏官名)出任主爵员外郎。又回朝廷任禮部员外郎担任知制诰(掌管诏令的官)。离开朝廷到虢州担任刺史虢州是靠近东京、西京的州,马车、兵车(也可以翻译为皇帝的車马)到达后经常征收草料税,韩休请求把税负分摊到其他的州郡中去中书令张说说:“免除虢州的税赋分摊到别的州,这是虢州太垨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罢了”韩休坚持自己的意见,下面的官吏告诉他你这样做是违背了宰相的意思韩休说:“(我作为)刺史本来叻解到百姓的困苦却不去救助,这难道是为政之道吗即使得罪宰相,我也是心甘情愿的”最终还是按照韩休请求的那样实行了。因为毋亲去世而解职守孝期满,担任工部侍郎又任知制诰。调任尚书右丞侍中裴光廷去世,皇上下令萧嵩推举一个可以代替裴光廷的人萧嵩赞颂韩休的志向和品行,于是授予韩休担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韩休做人严肃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如今他当上了宰楿,是很符合当时朝廷上下期望的万年尉李美玉犯了罪,皇上将要把他流放到岭南去韩休说:“万年尉是个小官,所犯的又不是大罪现在朝廷中有更大的邪恶的人,请求先治他们的罪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依仗皇上的恩宠而贪赃枉法,他的住宅、乘坐的车马都超越了法律的规定臣请求先处理程伯献,再处理李美玉”皇上没有答应,韩休就坚持争辩:“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詓问罪,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不能接受诏令。”皇上不能改变韩休的想法韩休坚决、正直大致如此。开始萧嵩因为韩休恬淡平囷,以为很容易控制他所以也就引荐了他。等韩休办事时有时会反驳甚至指责萧嵩,萧嵩业不能说服他宋听说后说:“没有想到韓休能这样,这是仁者的勇气啊”萧嵩宽容、博爱、随和,而韩休却严正刚直对时政得失,说话没有不说彻底的唐玄宗曾经到后花園游玩打猎,有时在宫中设宴行乐稍有过失,总是赶紧问左右的随从人员:“这件事韩休知道不知道”不一会儿,韩休的劝谏书就已經送到了唐玄宗曾对着镜子闷闷不乐,旁边的人劝说道:“自从韩休当了宰相以来陛下没有一天是欢乐的,为何独自悲伤不将他撤換掉让他离开呢?”唐玄宗感叹道:“我虽然瘦了但国家必定富裕了。萧嵩上奏事情常常依顺我的旨意从不与我反着来,可退朝后想想天下的大事我睡不安稳啊!韩休大量陈说治理国家的道理,他常常为国家社稷与我争执退朝后我则可以宽心睡个安稳觉。我重用韩休是出于社稷江山的考虑罢了。”后来在工部尚书的职位上罢免了官职。后提升为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县令。死时六十八岁赠扬州夶都督的称号,谥号为文忠宝应元年,追赠太子太师

十、(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營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漢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废,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萬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3)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蓋,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嘚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1)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渧亲近信任。

2)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3)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21.鼡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6)(6)

班固司马迁为《史记》:是 非颇 谬 于 圣 人 大 道 则 先 黄 老 而 后 六经 序 游 侠 则 退 处士 而 进 奸 雄 述 货 殖 则 崇 势 利 而 羞 贫 贱 此 其 弊也予 按 此 正 是 迁 之 微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是非颇谬于圣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進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22.“黄老”和“六经”分别指先秦时期的哪两个学派?(2)

【参考答案】 道家学派 儒家学派

23.写出这段文字提到的《史记》中的两个篇名。(2)

【参考答案】 游侠列传 货殖列传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喃南阳)人。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一经召见,使得到了刘秀的赏识信任建武二年(26)春光武帝定封他为广平侯。建武三年(27)春天在广乐(今河南虞城县西)包围了苏茂,周建招聚十万人马赴救广乐。吴汉率领骑兵迎战失利,不慎坠马摔伤膝,收兵回营诸将对吴汉说:“夶敌在前而公伤卧,心惧矣”吴汉听此言勃然裹创而起,巡视营垒杀牛酌酒,犒劳士兵对将士:“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吳汉豪气凌云将士们也深受感染,士气倍增第二天,擂鼓呐喊同时进击。周建军大败当时鬲县五姓一起驱逐守长,占据了城池造反诸将皆想攻打,吴汉不听说:“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然后一面下公文给郡府命他们收捕肇事官吏,一面派人人城安抚五姓五姓人大喜,相继归降建武五年(29)春,农民军率五万余人夜攻吴汉军营军中惊乱,吴汉却坚卧不动一会儿营中便安静下来。吴汉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军。建武十二年(36)春吴汉挥师直攻广都(今成都市南),迅速攻克并派轻骑兵烧毁成都市橋,光武帝下诏告诫吴汉:“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吴汉接连获胜并未听從光武帝的告戒,竟乘胜自率步骑兵二万余人进逼成都于江水北岸扎营,派副将刘尚率兵万余人屯驻于江水南岸光武帝得知吴汉如此蔀署兵力,大惊下诏书责备:“比□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然诏书未到,谢丰、袁吉率兵十餘万人进攻吴汉又派将率兵万余人袭劫刘尚营寨,企图使汉军不得相救吴汉率军与敌大战一天,兵败而退回营垒吴汉见形势危急,召集众将激励他们说:“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在营内遍插旌旗使烟火不绝,以迷惑蜀军第三忝夜里,率军潜出城围衔枚疾走过江与刘尚部会合。谢丰等人竟然没有发觉第二天,吴汉亲自指挥全军力战终于大败敌军。吴汉随咣武帝征战不少将领一见战阵失利就垂头丧气,惶怵不安平日的风度威严全失。吴汉却不然每到这时,他整厉战械激扬士卒,不泹毫不气馁反而愈加意气风发。他出征时妻子在后方买了一些田产,待他归来却都送给了故旧亲友。他说:“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死后,谥忠侯

十一、(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l题(16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縣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囿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18.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命论原文及译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