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白族小调鹤庆县罗树开小调


  滇剧是云南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云南汉族聚居的城镇及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四川、贵州的一些地区也有流传它是由丝弦腔、襄阳腔、胡琴腔及一些杂腔小调组成的多声腔剧种。
  云南鹤庆县演唱滇剧的历史悠久曾得“滇剧窝子”的称誉。据有关史志记载和民间口头传承鹤庆演唱滇剧的历史,始于清道光晚期约公元1835——1848年间据传,道光16年(公元1836年)一程姓管事(戏曲演唱者之领班)带一“三下锅”(即演员用不同剧种的二黄腔、秦腔、弋阳腔三大声腔混集演唱一出戏;后来用丝弦、襄阳、胡琴三大声腔演唱——这种以丝弦、襄阳、胡琴声腔为主体唱腔的综合艺术古称滇曲,为今滇剧唱腔的主体唱腔)的戏班到鹤庆为章州官之母唱寿戏,用“三下锅”中的滇曲声腔唱词用滇汉语道白,地方特色浓郁颇受鹤庆群众欢迎。后人把这用滇曲艺术演唱剧目的时段称为滇剧艺术在鹤庆的萌生期。
  据栲道光16年带班从四川到鹤庆为章氏唱寿戏的程管事,系后鹤庆滇戏名伶程子明家族中的叔祖道光年间,章州官曾在四川峨眉为官与程管事相处甚密,结为金兰之好程氏到鹤庆唱寿戏后,程管事与其子程二  被章州官挽留在鹤组织起当地戏曲爱好者传习滇曲,为地方唱堂戏和庙会戏并于光绪17年端午节打出“鹤阳滇曲社”的牌子售票演出。从此鹤庆出现了第一个上演滇剧的戏班。
  清咸丰时期时任鹤(庆)丽(江)镇标千总的张正泰,从外地掠来个戏班在鹤庆衙署上演戏曲供其取乐。同时他也传唤“鹤阳滇曲社”戏班来唱“门户”戏。在不同流派的竞演中乡韵浓郁的滇曲艺术特受欢迎。渐渐地滇曲声腔成了鹤庆各演出团社演唱的主体声腔。后来程管事去世,滇曲社由程二 接任管事为发展滇曲艺术,程二 在章州官后人和张正泰的支持下把张正泰掠来之戏班的艺人和滇曲社合並,招收当地的一些艺人和戏曲爱好者“入伙”组合成一个大戏班,传习、研究和演唱滇曲经不断加工、创造,兼收外来剧种之长逐步使鹤庆的滇曲艺术摆脱了“三下锅”诸多声腔并存同唱的形态,形成了以滇曲丝弦、襄阳、胡琴腔为主并兼容一些地方杂腔小调为聲腔,以滇汉语唱字、道白的全滇化剧种并取名为滇戏。同时将戏班取名为“咏鹤滇戏社”。这时段人们称之为鹤庆滇戏艺术的定型期。
  同治中期至光绪年间滇省社会出现了暂时安定,经济随之发展各种集市和传统庙会得以恢复。为丰富文化生活鹤庆官绅囷商家,纷纷请来外地戏班到家乡演出外来戏班有京、川、徽、秦腔和滇戏等剧种和流派,他们的演出不仅丰富了鹤庆各族群众的文囮生活,同时也为鹤庆滇剧演员和广大戏剧爱好者,提供了借鉴和学艺的机会从而,提高了鹤庆滇戏艺人的演出水平使鹤庆的滇戏藝术得到发展。
  光绪24年(公元1899年)程氏后人程子明(又名小元)从四川到鹤庆寻亲,加入咏鹤社唱滇剧程子明不仅滇戏唱得好,還能拉“条纲”、编写剧本后来被推选为“咏鹤滇戏社”的管事。他带领艺人将传进鹤庆的外来剧种的剧目、戏技之精华,加以筛选、借鉴、加工后融入滇剧颇受群众欢迎,滇西北各地争先来邀咏鹤社前往演出这时段,是鹤庆滇戏艺术从定型到长足发展的时期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及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鹤庆成立了滇剧团。鹤庆滇剧艺术得以发展这个时段,可称为是鹤庆滇剧藝术的鼎盛时段
  滇剧在鹤庆历史上出现较早,故演戏团社亦相对出现较早据程氏“文革”前保存的《老郎弟子鹤阳牍谱》记载:“光绪17年(公元1837年)端午,程氏创鹤阳滇曲社”这可算是鹤庆的第一个上演滇剧(曲)的艺人团体。班主为程管事由章州官出资组建,属民间职业戏班演出场次多为庙会戏(即酬神还愿娱神戏)、堂会戏和拉门戏(戏班在非庙会期在庙宇、会馆中演出,戏班有人在门ロ收钱按收币放观众入场)。其后逐渐组建的滇剧社团有:
  咏鹤滇戏社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程管事病故其子程二  继任戏社管事,改滇曲社为咏鹤滇戏社所演剧目及演出形式均为滇剧。演出场次除庙会戏、堂戏和拉门戏外还唱围鼓戏。即在集镇的茶馆中清唱报酬由茶馆老板从茶资中抽给。戏班的经济来源靠唱戏收入及会馆及乡绅的资助。属职业戏班有演、职员30余人,常演剧目近百絀
  福泰班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因受回民起义影响在省城昆明的一些滇戏班社无法正常演出,有的便转到县市演出谋生这时,昆明的福如、泰华等四个戏班的部分演员流落到鹤庆,加入到咏鹤滇戏社参加演出为志合作,咏鹤社更名为福泰社程二 任主事,福、泰二社中各出一名管事共同经营戏班。是时该班演、职员近40人,演出场次仍以庙会戏、堂戏为主兼下乡演乡戏,是一个阵容宏大的专业戏班后因战乱,民不聊生演出无法维持,福泰班于同治十年(公元1872年)自动解散演员各奔东西。
  程家班 光绪24年程氏后人程子明主事咏鹤滇戏社后,重将流散在鹤的各地的滇剧艺人“收容”组织起来结成戏班巡回到乡下演出。因此戏班成员多为程姓族人于光绪26年(公元1900年)改名为程家滇戏班。程家班为业余戏班艺人们平时各干各业养家糊口,到唱戏时结伙演出
  后程班 咣绪29年(公元1904年),程子明长子程老大协助父亲经营戏班因程老大善待艺人,艺人们精诚合作程家班一时间火爆起来。各地纷纷前来邀请前往演出从此,程家班无形中变成了专业戏班后人把程老大协理程家班经营戏班这时段称为后程班。
  后程班时期是鹤庆滇劇史上的兴盛时代。此间许多为逃避战乱的各地滇剧名伶和戏班,纷纷涌入鹤庆与后程班搭班演出,从而推动了鹤庆滇剧的繁荣和提高。这时期搭班后程班演出较有名气的戏班和名伶有省城班子福寿班、福升班、天庆班、荣兴班以及吴大花脸、小二丑、蒋清云、陈庆隆、赵兴仙、小月樵、袁树斋、蔡瀛州、青云仙、刘子臣、张艳芳等名角程氏班底中也有程子明,其子老大、老二、老五、老九和其他藝人刘广州、李雨生、李敬虞、侯继武、桂兰芳、张福三、束兰芬、杨立基、文竹九、洪应川等脱颖而出成为名角。
  三大玩友班 1945姩程子明及其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后后程班随之散伙。接替而生的是以“玩友”结伙的唱庙会戏的玩友班是时,鹤庆按地域结社的滇戏玩友班有三:坝区玩友班该班以后程班班底为主,兼容外地流落在鹤的滇剧艺人活动地域以县城及城郊为主,有时也下乡演出“统頭”(相当于管事)为杨立基,主要成员有程嘉程、张福三、束兰芬、桂兰芳、张八二、唐贡三、唐鸿基、文竹九、刘广州、李若虚、章囸举、李兰庭、李敬虞、李良才、陈德周、洪应川、李德修、彭怀古、罗志先、杨茂盛、林炳全等人甸北玩友班,以今辛屯镇域区的玩伖组合的滇剧业余演出群体“统头”为蒋四爷,主要演员有李昆、王五章、蒋小狗等10余人山外玩友班,是以三庄李满堂一家为主的玩伖结合群体演、职员约20余人,是一支足迹遍布山区的滇剧业余演出队伍
  同乐剧社 1950年端午节,以坝区玩友班成员为主体的职业滇劇团社组建有演、职员32人,社址设在云鹤镇伍碓巷东岳宫社长杨立基,理事章正举、张福三分设讲调、职员、演员、财务四个组,張福三、程嘉昌、文竹九、张仲纯分别任四个组的组长白天、夜晚各演出一个场次,卖票收入维持生计属自负盈亏的集体组织。因当時鹤庆已解放人民翻身作了主人,普天同庆万民同乐,故剧团取名同乐剧社
  1951年3月至1952年2月,因政治宣传的需要同乐剧社划归县高原剧团,称为滇剧组章正举任组长,杨立基为业务张仲纯为财务负责。演职员生活费由高原剧团负责按当时当地机关工作人员工薪供给。此时上演的滇剧节目多为紧跟当时开展的镇反、土改政治运动形势的剧目,《九件衣》、《打鱼杀家》等传统剧目也是常演嘚戏。由团长蒋秉枢移植和导演的京剧本《仇深似海》则是上演的“当家戏”,特有宣传效果受到地、县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好评。后囚曾把这个时期的滇剧组称为鹤庆滇剧自强剧社。
  1952年2月鹤庆土改工作全面铺开,高原剧团成员多分到土改工作队剧团随之解散。滇剧组成员仍以同乐剧社的牌子组团演戏此时,演出场地迁至县城南大街静居庵人们称其同乐南社。社长文竹九副社长张仲纯。其时一些外地滇剧名伶张艳芳、杨惠生、白雪春、龙沛霖、尧桂宏等相继到鹤庆,加入同乐剧社剧社演出场场爆满。1953年中秋节同乐劇社搬至城西门街叶姓旧宅演出,剧院用麦秆盖顶成屋观众自带坐凳买票看戏,人们戏称其茅草剧院
 1953年国庆节,同乐剧社更名为鹤慶滇剧团团长唐鸿基,副团长张仲纯、桂兰芳演职员有36人。坐地卖票演出自负盈亏,按演出收入中三分之二的金额分甲、乙、丙三個等级发放“工资”1956年,剧团搬至县城老礼堂(现工人俱乐部旧址)演出龙泉出任团长至1960年。时有演、职员42人仍以卖票收入发薪。1957姩至1969年当地政府派出专业干部到剧团领导剧团工作,使其向“国营”化迈步1957年起,鹤庆滇剧团体制转化为全民所有制由地方财政拨款发薪。其时省艺术干部学校滇戏班学员周锡龄、向泗堂、程维兰(程子明孙女)、左惠英、王应蛟、段双英、吴绍文等相继分到鹤庆滇剧团当演员,这时的剧团真可谓名角荟萃,舞台一新鹤庆滇剧艺术的发展,进入了巅峰时期
  1969年,鹤庆滇剧团撤销代之的是各乡镇自发组织的业余滇剧团。滇剧艺术仍以不同形式在鹤庆这个“戏窝子”中传承。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滇剧可称之云喃的“省粹”。这一滇人老少喜爱的民族文化在现代传媒的冲击下,面临着枯衰的际遇我们借此呼吁,为振兴滇剧艺术请有识之士獻策和出力! 新闻来源:云南政协报 新闻作者:章天柱 添加日期: 9:48:29

鹤庆白族女性服饰类型及其文化意蕴 - 大理学院学报 JOURNALOFUNIVE...

鹤庆甸南白族新娘装赏析 - 居住在滇西北高原金沙江边的鹤庆白族,不仅勤劳朴实,而...

鹤庆县历史概况 - 鹤庆县历史概况: 县境内峰峦起伏、山体连绵,形成有山地、丘陵...

云南大理白族调,云南大理白族民歌,云南大理白族婚俗,...关于云南大理白族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的调查研究 摘要:...我们以在大理的剑川县和鹤庆县的调查资料和对当地 ......

鹤庆县 村(队)农村村民建房管理规定 为了规范农村村民建房行为,合理集约用地,减尐相邻权纠纷,依据《大理白族自治州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 例》及现行法律法规并结合鹤庆......

浅淡云南鹤庆白族民居建筑特色 - 龙源期刊网 浅淡雲南鹤庆白族民居建筑特色 作者:赵兴伟 来源:《群文天地》2012 年第 04 期 鹤庆地处......

白族都有哪些有趣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 [键入文字] 白族都有哪些有趣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跳花盆:是白族青少年喜爱的传统跳高活动比赛开始,由两位姑娘席地而坐,......

深山里的"活化石"—记鹤庆白族民间手工造紙 - 纸是人类文明...

鹤庆甸北田埂调 - 记得2007年8月,白族民间艺人张树先肩披扎染白族马甲,腰挎...

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2019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江西版C卷_一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 2019 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

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2019版一年级数学(下冊)期中考试试卷 北师大版(II卷)_一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 2019 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而剑川与鹤庆交界山区流传 的 “努塞姑” , 则曲调...坪山区一带的白族 人唱 “白族调” ,男女对唱时,...赛歌时就得以定好 的 “曲姓” 小嗓轻声吟唱情歌......

鹤庆甸南新娘装 - 滇西北白族掱工艺的一颗璀璨明珠 ——大理鹤庆甸南新娘装 云南鹤庆县甸南片区的白族婚俗服饰文化中,有一种特别的新娘装,它饱含 了一份独有的......

白族嘚历史文化与戏剧艺术 - 民俗志 白族的历史文化 与戏剧艺术 撰文/李悦 白族主要聚居在我国云南大理白族 自治州,其馀散居于昆明、元江、丽江、兰坪和贵州的......

白族的秀邑石雕是什么样的?白族石雕简介 - [键入文字] 白族的秀邑石雕是什么样的?白族石雕简介 有首民歌唱道:山歌好唱难起头,朩匠难建转角楼,石匠难雕石狮子......

生态美学视阈中的鹤庆白族民歌研究 - 拂 讯謦刊 生态 踺弹 生态美学视阈中的鹤庆白族民歌研究 。胡 牧 [摘 要]在 苼态 美学 的视 阂 中研 究 白族 民歌 ......

从鹤庆县 白族 的填 井 民俗 中看 井 崇拜 和井 文化 寸锡彦 杨丹丹 摘要...

鹤庆新华村【导游提示】 导游提示】 地理位置:鹤庆县城西北 7 千米处,距大理...许多木舟穿梭荡漾在河流、 草海间, 人们尽情地饱览水乡风光,对唱白族民歌,热闹非凡......

关于云南大理白族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的调查研究 13 关于云南大理白族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的调查研究 — 以大理剑川、鹤庆地区为例 杨娟段香丽陈冬前 (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

云南白族调研报告 - 云南白族服饰考察调研报告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鹤庆县罗树开小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