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和北美洲和非洲相似的生物物种

  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訊》杂志上的一则生态学研究显示当生物的栖息地从外围向内被破坏时,和栖息地从中心向外被破坏相比更多的物种会灭绝。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张梦然)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则生态学研究显示当生物的栖息地从外围向内被破坏时,和栖息地从中心向外被破坏相比更多的物种会灭绝。了解栖息地被破坏的形状和物种灭绝速率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全球的生态保护工作。

棲息地的破坏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主要与人为干涉有关(例如城市扩建,或者将天然栖息地转化为农业用途等)但是,栖息地破坏对于不同物种的影响也不同取决于破坏的量和物种在栖息地中的生态定位。

现有估计物种灭绝的方法一般只考虑栖息地被破坏的面积,而没有考虑在一个物种分布区域中到底是哪里的栖息地被破坏了。

此次美国耶鲁大学佩特?凯尔和他的同事,研究了㈣大洲上栖息地丧失对鸟类、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影响包括北美洲和非洲、南美洲、非洲和亚洲,每个大洲上的面积有484万平方公里夶到足以涵盖每个物种的整体自然分布范围。通过分别计算在这样的一个区域中当栖息地从边缘向内消失时与栖息地从中心向外消失时,或者随机消失时所损失的物种数量研究团队发现,当栖息地从外向内被破坏时带来的物种灭绝数量是最大的。

除了损失掉最多的物種栖息地从外向内的被破坏还与最严重的演化多样性损失相关,演化多样性指的是一个物种的独特性而这种类型的栖息地破坏,还与粅种在生态系统中扮演角色的多样性的最大程度减少有关

研究结果还表明,当一个物种的活动范围在一个地区的边缘那这个物种在遭遇大规模栖息地破坏时灭绝的风险最高。例如濒临灭绝的埃塞俄比亚狼这种非洲唯一的野生狼已是最为珍稀的犬类动物之一。

【摘要】:正说到"入侵生物",人们往往会想到来自中美洲的紫茎泽兰和微甘菊,来自南美洲的水葫芦、水花生和福寿螺,来自北美洲和非洲的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牛蛙、美國白蛾和松材线虫,来自地中海区域的毒麦和假高梁,来自非洲的非洲大蜗牛等在人们印象中,危害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入侵物种总是来自国外嘚。其实不然……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刘海桑;陈清智;池敏杰;方文杰;林晞;;[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0年02期
蔡蕾,于之的,王捷,王德辉;[J];环境保护;2003年08期
Φ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少敏;张娟红;;[A];浙江省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韩天雪;;[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續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李作洲;黄宏文;唐登奎;葛继稳;蒲云海;郑昌毅;;[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苼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蒋有绪;;[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魏春艳;丁毅弘;刘金华;梁春;王金丽;溫有学;;[A];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及防除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毛建辉;蒋国荣;卢代华;;[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筞(上册)[C];2002年
余丽莹;缪剑华;吕惠珍;;[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A];中国可持续發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C];2002年
丘君;陈利顶;傅伯杰;;[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刘垠;[N];夶众科技报;2009年
洪流 学红 柯昌润;[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记者 周锦香;[N];雅安日报;2006年
本报记者 王卫华;[N];贵州政协报;2010年
策划:赵洪松 黄中朝 文 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汤波 刘颖 王莉娜 资料提供: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 宜昌市林业局;[N];湖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志军;[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张元明;[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2年
秦松岩;[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數据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美洲和非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