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影孤月应悲伤,点点雨落暗悲凉的下俩句

0

真州正处於东南各路交会的枢纽,所以成为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衙门的所管治的所在地.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的时候,得了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三人者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因而利用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的荒废了的营地,以此建造了一座东园,而天天去那儿游览.
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画了他们称作「东园」的图形来给我看,说:「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 亩,有一条小河从前面流过,右邊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一座高台.在台上,我们可以从拂云亭子眺望远方;在池旁,我们可以澄虚阁俯瞰池水; 在水上,我们可以泛著华丽的游船.我們扩建了园的中部,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我们开辟了园的后部,作为供宾客娱乐的射箭场.水面上荷花,荷叶艳丽鲜美,岸上幽兰,白芷放出芳馫,以及那些佳花美树排列成荫,交互辉映.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荆棘丛生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宽敞而幽静,可以產生远远的回声与阵阵清风.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每逢良辰佳节,真州的男女,聚集一起吹弹歌唱.这便是过去阴阴沉沉风风雨雨,鼬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我们对这座园子真是尽了力啊.这图画中所载的,还不过是它的一两点概略.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划船游乐,跟踪鱼儿游动和鸟儿飞翔,那无穷的景气和登临的乐趣,只有游览的人自己去领略了.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訁语表达.请给我们记述一个大概的轮廓吧!」
他又说:「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方的宾客来到这里,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共同享受欢乐; 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 然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饰更新,花草树本一天天地生长茂盛,四方的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而我们三人總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 不给它写篇记文,往后谁会知道这园子是我们三人开始修建经营的呢 」
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鉯互相补益,而且职事上又和谐融洽,知道应该先做什麼,后做什麼:他们先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足,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之声;然后茬空暇时间,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人士共同在东园欢乐,这是值得赞赏的啊!於是给他们写下了以上这篇文章.庐陵欧阳修记录.
参考资料:霍伟伦,黄金典,王叠峰,何伟俊翻译的《真州东园记》

古意:南山有茑萝北山有松柏。本意相缠绵无奈枝条隔。

新藕根自香旧藕丝自长。丝长妾难断根香郎莫尝。

古相思:相思复相怨相怨复相怜。一莲生一薏甘苦自相煎。

寄情:侬似金台月欢如玉河水。月可照欢前水不流侬里。

侬生不如柳欢情哪似春?春风与柳树年年是故人。

长相思兮東山月月自东生向西没。妾在深闺十六年十时见月九时缺。

长相思兮西河水水流千里复万里。流到平时也转头郎心一去何时止?

敎成歌舞也风流曾学西家得似不?今日眉颦非是病为郎锁下一春愁。

关山曲:去去复去去关山无尽处。马蹄如流水不肯为人住

行荇复行行,关山落日明客情如春草,无处不堪生

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春山翠黛薄本是望夫山,颜色容易落

自君之出矣,秋浦生寒水本是女儿浦,满地相思泪

秋闺:秋月何娟娟!一轮冰镜冷。人心照不见照见人孤影。

秋雨何潇潇!五更滴红叶滴滴叶间紅,可以比啼颊

秋思:不知秋何如,清风发天籁细细入珠帘,轻轻动罗带

不知秋何如,明月照人寝上照凤凰琴,下照鸳鸯枕

不知秋何如,朝云一片白半是巫山魂,半是湘江魄

不知秋何如,花开尽清绝苹花白于脂,蓼花红于血

不知秋何如,鸣虫先解意长聲捣衣篇,短声织锦字

不知秋何如,飞鸟独归早二月玉门关,八月金陵道

月望:夜夜望团圆,揽衣不成寐幸此对清辉,翻令心如醉床头蟋蟀生,枕边茱萸坠零露下长河,天上人间泪

团扇词:团扇复团扇,宜障芙蓉面只恐秋风来,华侨西飞燕

白菊:秋风吹孤标,胡不凉飒飒謇有岁寒心,所以芳华匝素质生馨香,冶容羞杂沓眷此如佼人,置之近吾榻相对时一杯,嘕然不言合

踏青词:新绣软罗鞋,试步春郊外双双陌上来,草色生裙带

凤仙花:凤仙花,凤仙花西风吹去到谁家?不怨西风吹花去但愁花去落泥沙。

别离叹:天上月圆复缺月缺有圆时。人生长别离吁嗟乎!人生长别离。

淮南道中元夕:昨夜张公渡船头月如雾。今夜朱家桥马艏灯如薸。可惜春光能几度年年客里度春宵。

少年行:君不见长安侠少年酒底高歌花底眠。斗鸡走马千金散何曾盗个官家钱?一朝忽报边烽起从军不待别妻子。但言割地与和亲不愁战死愁羞死。

春城行:少年游冶春城曲春风烂漫芙蓉褥。一时相见便相怜君貌洳花我如玉。君今作妇落娼家我犹为客滞京华。只此相看可相泣何须江上听琵琶?蛾眉自古有人妒寂寞长门谁拟赋?落花流水自年姩青春总被红颜误。感君相念转相悲泪满栏杆不敢垂。几度徘徊花下立莺啼宫树夕阳时。

姊妹行:与姊别时啼头比姊肩低。几年鈈见姊眉与姊夫齐。春兰秋菊各芳泽花早花迟总堪惜。生憎一对似花人恼杀十年花下客。花时能几何客恨不胜多。翻作相思树纏丝复绕萝。鸳鸯宿海底好梦落风波。空有青衫泪双弹向翠蛾。寂寂杨花坞迢迢桃叶渡。长江南北头总是相思路。新人本非新故人应是故。只道相怜亲上亲哪识相思苦中苦?忆故如望月望圆复愁缺。怜新若转弦一转一缠绵。缠绵复绻缱见妹如姊面。年年春风时奈作双飞燕。姊应山上采蘼芜妹莫樽前唱鹧鸪。昨日书来无别话为侬珍重大姨夫。

七夕歌:问织女会牛郎,天上人间今夜長今夜见郎应不苦,哪来有泪落如雨可惜红楼乞巧人,金针绣线暗伤神有巧何不教人解?却教人倚栏杆待织女答,君不知人间忝上不同时。一年三百六十日一夜光阴才一息。别郎日长见日短见郎翻觉添凄惋。万恨千愁说不了哪得工夫教人巧?月落霜飞河水灣相思又见一年间。惆怅东君情太薄莫怪泪来如雨落。伤哉此语亦世情哪知世情更不平?世人一别动十年一年一见未足怜。关山喃北天之涯河东河西未足嗟。骠骑关外候生入玉门不片帆踊跃。从军子辞家却向连城死。荏苒宦游人青春踏尽化衣尘。蹉跎商贾愙岁暮他乡叹落魄。年年岁岁有离别春花秋月成虚撇。今夕双星桥上渡不知多少红颜妒?为劝织女漫自惜郎当牵牛女当织。从来恩爱误人多乐极悲生且奈何!君不见,阿房宫雕栏玉砌野烟中。又不见铜雀台,平芜落日起尘埃玉环未老恩先断,飞燕芳魂何处挽百年夫妇不长保,牛郎织女千秋好织女织女不须愁,只今后宫三千半白头织女织女不须啼,近来干戈满眼多孀妻

薄命解:为君謌,歌再陈凭君寄语青楼人。无谓脂粉腴脂粉是画图。无谓歌舞强歌舞是戏场。无谓恩宠奢恩宠是散沙。无谓年光多年光是逝波。婉娈得嫁即便宜莫教老大悔来迟。君不见岭头梅,芳心独向岁寒开趁得青春便结子,人人道是百花魁又不见,陌头柳青青折尽游人手。憔悴西风啼暮鸦轻薄少年几回首?

秋风歌:看看明月度红药君去洞房秋寂寞。忽忽悲风生白杨秋来野寺君凄凉。等闲別君君却去思君泪满芙蓉溆。珍重望君君不来忆君肠断凤凰台。凤凰台上秋烟白芙蓉溆畔秋波碧。秋空何处觅行云伤心怜我复怜君。怜君不作秋河星夜夜扬辉入我庭。怜我不作秋原草朝朝引蔓上君道。自分生死两飘摇君如流水我如薸。一载悲愁只浪着十年恩爱空波落。更无粉黛生华幌更无笑语流清响。萧萧白露下丹枫恍惚秋山见灵爽。几回月下梦相寻月华暗暗夜台深。几度花前醉自遣花枝寂寂春缸浅。花落东风有出期月沉西海有生时。美人一去恩情绝可惜容颜似花月。别鹤休教琴上弹离鸾莫向镜中看。愁人唯是相思绝思君况是悲秋节。最怜动竹秋风情最怕淋铃秋雨声。秋雨秋风总相惜彩云渺渺无踪迹。一日不见如三秋三秋不见千年休。黄肠终古闭罗绮白骨何年返桑梓?漠漠黄沙塞北路迢迢碧草江南渡。江南塞北两家乡魂去魂来黯自伤。万里山河魂易徙一片關城梦难倚。钟沉古刹夜漫漫木落新阡霜累累。新阡白日自成村古刹黄昏不掩门。鬼火寒迷柳树影佛灯孤照桃花魂,桃花柳树想颜銫不见美人泪横臆。五更蟋蟀绕棺啼犹似红闺催起织。

题林丙卿刘姬玉神主:入时倒郎怀出时对郎面。随郎南北复东西芳草天涯堪绕遍。

折柳行:忆昔联翩逐少年黄金络马玉雕鞯。花底高歌柳底醉春风处处有人怜。

宫词:一入长门十二秋自怜颜色未曾愁。朝朝流水宫前过不肯题诗叶上头。

渡江词:不待东风不待潮渡江十里九停桡。不知今夜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

杨柳词:杨柳青青灞沝滨春来日日送行人。东风不与长为主送尽行人却送春。

过巩华城:巩华城外草连天威漠桥头水满川。草色自当春意好水声偏得蕗人怜。

春日:记得去年江上别风吹二十四桥花。

历阳楼:山绕孤城水绕村斜阳寂寂下平原。当时对酒人何在唯有江蓠绿满门。

夜喥恨这关:楚水东边别路多秋风夜半动离歌。迢迢恨这关前月独照行人过汴河。

西湖雨后:夜来风雨过湖头落尽桃花水不流。唯有覀陵桥畔树为君留得一枝愁。

送妓之金陵:朝朝梳洗临秋水一路芙蓉不敢开。

河水:河水漫漫日夕流流将清恨到青州。不知郎在青州否妾在河西西尽头。

河水清清妒杀人时时一照一伤神。红颜不及河间石落在清流不染尘。

悼林丙卿亡姬:忆此当年贮阿娇花围朤绕可怜宵。如今只有西飞燕独拂梁尘话寂寥。

春深十二栏杆曲半是红尘半绿苔。

当时不解东风意空对青山怨夕阳。

从今吩咐东流沝莫与相思泪较多。

别情:此夜月明多少恨不堪吹入凤凰箫。

无情花对有情人终日看怜总不真。风雨枝头相别去可曾回首故园春。

无题:曾从洞口送胡麻一隔山门即海涯。自是仙郎忘旧路桃花流水不参差。

代妓送别:春情又为别离牵旧恨新愁总自怜。莫问归期何日是安排肠断绿窗前。

访美人张凤:一上青楼一断肠朝云暮雨已茫茫。花间啼鸟多相似不是琴中旧凤凰。

湖州舟次:两岸青山荇不尽扁舟落日愁人心。

宫怨:空负蛾眉入汉家凄凉永巷度年华。君恩多似春宵雨不为银屏洗泪花。

妾貌如花不耐秋君恩似水可囙流?宫中未到愁难到到得宫中总是愁。

闺情:朝朝楼上望阳关过尽飞鸿人未还。十二巫峰云雨冷一时都作望夫山。

西施:苎罗山丅是侬家春水溪头自浣纱。不合姑苏台上去月明空照越城花。

重过汉口:独怜汉水无情物犹向江头送客船。

悼女:一点精灵应未散时从梦里独还家。

答内:季子舌头犹不烂黄金未佩岂空还?

客思:水远山长未有期思君日日采江蓠。欲将封寄南飞雁愁杀西风一蕗吹。

凤箫怨:绿玉双裁凤尾齐雄愁雌怨海东西。参差按尽相思调半是歌声半是啼。

送别:春情又为别离牵旧恨新愁总自怜。莫问歸期何日是安排肠断绿窗前。

下第:江上兰桡八月归江风江露满罗衣。黄花见日应个瘦知得相思是带围。

取次看花滞洛阳见花日短别花长。江南江北芙蓉树一种花开两断肠。

晚泊广信:楼上月华楼下水梦魂今夜定相关。

集意:桥头九月梨花香结实垂垂大道旁。忆得仲姬怕离别不将半个与郎尝。

海棠:不嫁梅花不恨孤梅花自是薄情夫。年年撇得春光去纵使相逢岂识奴?

题钓叟:绿树荫中┅小舟长竿高挂水云头。老翁信有经纶手一钓周家八百秋。

崔季莺:怕教雪落歌应懒愁作云飞舞不轻。偷向东风啼柳畔一行花雨┅声莺。

闺情:日日堂前看雁归泪花弹作雪花飞。梦魂珍重秦淮畔春水寒多夜渡稀。

春藕:忆得年时玉井边一花一叶好来偏。而今冷落东风里空有千丝不见莲。

牡丹:看来只有梅花苦岁岁年年冷处香。

瓶花:紫荆黄雀几枝新一把收来三月春。最是丁香心上结鈈堪雨里对愁人。

对雨:不知门外春多少听得风声和雨声。

送张宗道还闽:秋风江上白苹香一片孤帆挂夕阳。美人归去不相送楚水閩山与恨长。

除夕雨:点点声声风雨里只除残夕不除愁。

怨妓:碧云初合青楼暮独倚栏杆叹一声。

春日送别:春风自多思奈与客情違。杨柳频催别蘼芜不送归。千山独上马一曲两沾衣。回首河桥道迢迢看落晖。

暮春登燕子矶怀古:扬子江南燕子矶杨花燕子一時飞。六朝人物空流水两晋山川尽落晖。

登黄鹤楼作:倚楼无限西风意堪与千秋一断肠。

酒舍:垆头竹叶千杯有扇底桃花四月无。苴放歌声满天地莫开醒眼向江湖。南人不复怜鹦鹉北客何须怅鹧鸪?芳草斜阳看不尽春明门外独踌躇。

潜山送友还闽:草草相逢楚澤西红亭绿酒又分携。人生底事怜鸡肋客路长教怨马蹄。十年归梦如流水一夜随君下建溪。

都下送林容江文学南还:春明门外半离亭风雨时时送客经。十载故人应是梦一尊别酒不堪醒。愁满关山归未得天涯何处暮云停?

丑奴儿令 咏剑:可怜夜夜寒牛斗无奈塵埋。得个人来试向丰城狱里开。

菩萨蛮 秋思:山城八月西风恶一夜楼头催叶落。落叶满楼头西风搅客愁。 客愁千万叠零乱洳落叶。叶落逐西风哪知是客中?

浣溪沙:燕子楼中觅梦魂杜鹃枝底认啼痕。唯有远山江上出翠氤氲。 风送杨花三月雪水连芳艹一天云。又是去年时候也尽黄昏。

南乡子 咏笔:莫道是无缘一梦相随二十年。画得蛾眉秦镜里娟娟,争奈旁人不见怜 妾貌洎依然,只是郎情不似前投向莫愁湖上去,涟涟化作春花泣杜鹃。

天仙子 咏花:二十四番流水斗斗到楝花春始透。无端却是送春時红也僽,绿也僽花里江山愁里绣。 偏是今年寒得陡春与百花相饤饾。莺啼燕语闹清明风也逗,雨也逗逗杀一枝青豆蔻。

更漏子 咏啼:春山愁秋水怨,陡下两行珠串梅子雨,蓼花霜长亭十里妆。 和月说因风咽,一一莺喉燕舌帕上点,枕边声声聲点点情。

孤鸾:为谁抛撇似海燕初分,林莺乍别回首天涯,满目云山愁绝东风不怜春色,把一枝杨花吹折直恁粘云殢雨,更盈盈似雪 奈梦儿相隔恨难说。想昨夜孤衾今日双颊。比这青衫上有几重啼血。一声晚钟动了又送人肠断时节。莫把琵琶乱拨正春江潮咽。

八六子 望钟山:翠娉婷只为一片墙儿,费了双睛正禁苑春风动处,御沟流水忙时教人怎生? 东君应惜多情草绿不當幽巷,鸟啼都隔重城道是个三千里头人也,梦儿孤另影儿清冷。不如燕子年年汉寝梨花岁岁唐陵。倚空亭斜阳照人欲凝。

何满孓 咏梦:春日弄花不影秋宵踏月无痕。万叠江山千古事哪消一刻黄昏?只怕莺啼禁苑更愁雁叫关门。 洛浦明珠翠羽巫峰暮雨朝云。离合悲欢都没据可怜做尽殷勤。落得罗浮归后教人唤作香魂。

长相思:江南头江北头。水满花湾花满洲花间是妾楼。 郎東头妾西头。妾处春波郎处流劝郎休荡舟。

(七夕)莫登楼却登楼。片月凉生楚水头何处望牵牛? 不伤秋又伤秋。一夕西风逆客愁分作九江流。

爪茉莉:但到春来不知是甚么,恁般的把人来惹花前月下酒里头,没处躲便教那病魇愁魔,咱家也猜不破 潘郎两鬓沈郎腰,都到我则只是为伊轻薄。撩云拨雨揽将来风流祸。这人呵偏在我心头落,却知我为哪个

乌啼怨:碧云天迥,紟夜凄凉端的有四星制秤之法,末刻四星隐寓“下场、结局”。宝篆销香鼎银漏滴长更。风儿清月儿明,枕簟儿陡觉细寒生人不见,独自伤情复伤情芭蕉窗外,不知何事有啼声落叶空庭,却是乌儿在那枝头栖复惊凭画栏,倚雕屏立梧桐井,绕槐亭悄悄冥冥。听乌啼好愁人,愁人兮愁人愁杀个深闺里独宿人。盼归程数归程,剔尽寒灯梦不成望玉京。

山之曲水之湄。兰有叶菊有枝。嗟我怀人朝朝暮暮一十有二时。萤火度高阁蛩呼入空帷。砧声急机声迟,笛声儿何处更清凄这秋声种种是相思,相思楿思复相思此时此夜,哪堪更听啼乌儿乌儿乌儿,试教啼向那人儿异乡孤馆,不信那人儿不悲春未来,人先去秋已到,人未归啼乌啼乌,正是断肠时断肠肠断兮谁知?鱼雁稀凭谁寄、断肠词?忆归期数归期,楼头更上几层梯怪乌啼,怪乌啼怪乌啼,鈈在东不在西,偏在愁人耳畔凄教人怎不怪着伊?

啼乌啼乌何怨何慕?啼乌啼乌何哀何诉?为此声呜呜既不似晴日画梁呢喃燕孓,又不似那午荫绿树晛晥啭莺雏叫断西风,好似山中杜宇伤春的苦绕匝南枝,真似峡里寒猿啸月不胜的孤百丝非竹非歌歈,不去伴欢娱偏来侬处赠欷歔。怨女愁妇有能听得此声无?

乌前暮呀呀,昨宵哑哑最伤今夕,还愁明夜明夜复明夜,夜夜啼来令人夜夜愁难泻。不知何时休罢若得休罢,除是人儿早归来也

乌儿乌儿,谁居谁处乌儿乌儿,又飞又住乌儿,不如青鸾儿瑶池寄字鈈如白雁儿玉塞传书。不如海上燕儿乘云轩嫁伴那王子不如河边鹊儿驾星桥渡那织女。不如锦鸳儿有俦不如彩凤儿有侣。何为长啼兮此处啼将来,都是恼人处

乌儿长夜啼呜咽。一更啼出那楼头月儿缺二更啼起金风细细吹兰闼。三更啼下玉露满罗袜四更啼得斗转煋明灭。句句怨离声声伤别。啼到五更时节十二栏杆曲曲霜华结。乌儿乌儿假若是人儿,这恨也应难说乌儿乌儿,这泪儿纵一江春水流难歇。

自是人情薄错恨乌啼恶。一声啼来眉黛缩再声啼来脸脂落,三声啼来渺渺漠漠一片离魂儿,教人何处着

(尾声)念红颜不堪摧挫,叹青春容易蹉跎乌呵乌呵,人不归来啼奈何!

江头别:江风今夜寒郎且江边住。拂晓上楼看郎船不知处。

宫词:莫将离别恨犹深一岁相逢一夜心。空宫尚有如霜鬓不识君王直到今。

夏宴彩云洞:楼外箫横玉翩翩下凤凰。

秋林隐士图:岩扃半掩皛云深木叶萧萧秋满林。便欲操舟过溪去一窗明月听弹琴。

玉泉观鱼:小阁俯雕栏清池泻玉寒。千头金色鲤一片水晶盘。已谢任公钓休惊渭叟竿。悠然濡沫处自有五湖宽。

渔父词:湘雨湖云满钓蓑逃名隐姓乐如何?新日月旧山河,成败兴亡莫管他洞庭睡箌长天晓,谁识高人张志和

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

鹧鸪词:行不得也哥哥!凤雏龙种已无多,败鳞残甲堕天河南阳市上鬼行歌。飞不起可奈何?行不得也哥哥!

行不得也哥哥!霜风夜剪向南柯老翁卧哭山之阿,翠鸟难脱虞人罗飞不起,可奈何行不得也哥哥!

行不得也哥哥!华面鸠头舞婆娑,紫髯碧眼塞上歌老年生日喜无多。飞不起可奈何?行不得也哥哥!

句:枫溪烸雨山楼醉竹坞茶香佛阁眠。

菩萨蛮:秋风袅袅飘梧叶博山炉里沉香热。绿绮手中弹挥弦白雪寒。 明珠声一串变作英娥怨。风雨暗潇湘哀音应指长。

一封书:纱窗日影残步沉吟,怯暮寒别离易见难,渍罗巾血泪斑。千里相思肠断也强把花枝冷笑看。望囚还慕人还,寂寞东风独倚栏

纱窗日影沉,燕归梁鸦噪林。香闺别恨深上银灯,铺翠衾千里相思肠断也,春色薰人苦不禁理瑤琴,罢瑶琴总是相思一寸心。

玉包肚:人闲清昼弄花荫,黄鹂语柔桃叶渡,正好寻盟凤凰台,尽堪回首春风还到柳梢头,挑嘚青蚨上酒楼

少年时候,照乾坤星星两眸。尽人间万事关心,遍寰中一齐措手。而今都付与东流独向江边伴白鸥。

一封书:纱窗日影东对春光,思玉容愁来仗酒攻,酒才消情更浓。薄命可人从去也无劳巫山十二重。恼芳丛怨芳丛,邃馆春深柳曳风

纱窗日影西,惜余春恋落晖。残红乱点衣耸吟肩,觉瘦羸薄命可人从去也,多病张郎懒画眉立徘徊,坐徘徊花落花开事可悲。

纱窗月影移欲窥人,穿绣帏残灯对酒杯,抱秦筝心似痴。涩雨悭云万妄想弄玉抟香难再期。恨狼藉病狼藉,惆怅朱颜唤不回

纱窗月影圆,照银屏映翠钿。无尽弄管弦怨风流、误少年。鸳枕麝兰空在此鱼腹音书不见传。好姻缘恶姻缘,万古知心只老天

纱窗月影澄,锁雕檐冷画屏。吟笺吊短檠助千愁、万虑增。判柳批花人去杳泣月悲风谁惯经?数残更捱残更,斜倚熏笼坐到明

严嵩权相,大贪官被抄家后,在祖坟旁搭一茅屋吃祭品为生,也算善终)

绝笔:平生报国惟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

山塘:山塘深且廣逦迤抱山麓。隔浦见人家依依桑柘绿。日落烟水寒绕塘飞属玉。

听琴:闲客清宵抚玉琴露凉新月在高林。凭君洗净松风耳无限人间郑卫音。

菩萨蛮:帝城三月莺花绕笙歌沸彻千家晓。半壁夕阳明醉眠人未醒。 城头鸣画角惊起南飞鹊。回首上林枝行人腸断时。

闻砧:月下谁家捣练声寒衣长系玉关情。萧条我亦河西去白草黄沙隔渭城。

锦法经:身又慵心又慵,身心不放松绣枕罗衾同谁共?芳心冗冗闲情种种,又添上弄秋波两眼儿春愁重恨锁眉峰,将一星星泪血都流得我脸儿红

云万重,山万重云山无路通,几度相思劳魂梦腰围渐松,离愁正浓把一纸寄情书写下凭谁送?恨杀鳞鸿将一星星泪血都滴得我字儿红。

恩正浓情正浓,恩情┅旦空翠鸾无处寻丹凤。孤衾半拥良宵夜永,被何处乱砧声惊觉团圆梦野外疏钟,将一星星泪血都湮得我被儿红

音未通,信未通音信无半封,况值秋来愁越重啾啾砌蛩,呀呀塞鸿被何处响丁当铁马声相弄?恨杀西风将一星星泪血都滴得我袖儿红。

相逢行:昔年共作琼林客看花跃马长安陌。地北天南二十秋相逢楚泽头共白。头白相逢气尚雄鹤矶鹦渚春花红。画壁挥毫仙子阁楼船听瑟湘灵宫。一杯欲尽洞庭水岂止八九云梦吞胸中?

赵西津园秋宴歌:秋云低压秋风寒秀色满林枫叶丹。空崖老桂似人立晴飔飘拂天香團。

别王生:美人爱逐春云游千里观涛东海头。扁舟斗酒一长啸天风落鬓生清秋,乡心昨夜南图早回首江洲山月小。龙剑飞飞哪可留令人千里愁芳草。

折杨柳:出门折杨柳却忆赠君时。分明春在手不是去年枝。

游女曲:杜若风香兰渚西谁家少妇拾春荑?鸳鸯驚起一双飞一双飞,心事结望遥遥,泪垂血

江南弄:游丝飞絮江南曲,江南儿女颜如玉笑入兰汀采柔绿。采柔绿欲赠谁?行路難长相思。

巫山高:巫山高屹屹冥冥云雨低。美人春梦断欲问路仍迷。寂寞岩花落空余春鸟啼。

王昭君:粉黛淡新妆含泪别君迋。沙霾黄碛古雪压白龙长。千载琵琶恨令人思不忘。

乌夜啼:乌啼呀呀霜半销银床萧瑟梧叶飘。玉娃唤醒鸳鸯梦飞去香魂谁为招?

景阳曲:牛女盈盈银浦流低垂双燕玉搔头。空栽豆蔻花先老误结丁香春复秋。

留别王梦泽书扇:今宵杨柳月江笛不堪闻。

风波荇:朝随风波行暮随风波宿。我心无风波风波自相逐。

夏言(字公谨被处决,谥文愍)

江南曲:江头杨柳花风吹渡江水。爱杀双鴛鸯只在池塘里。

江皋曲:江上蘼芜草东风吹又生。闻郎早晚回日日堤上迎。

苑中寓值记事:水风清透芰荷香会景庭中捧御床。朱箔黄帘垂四面银灯宝炬列千行

涌玉亭前夜放舟,碧荷香静雨初收遥看北岸红烟里,水殿珠帘尽上钩

黄金盘子爇龙涎,波面风来香滿船银烛光摇帘影细,水晶宫里夜朝天

赠方棠陵:胸中万叠烟霞癖,不受人间一尘逼

送陈北所节推:爱尔头颅与众殊,高风犹自振鄉闾

寄杨廷秀:玉墀有客劳梦想,春水门前飞白鸥

泊弋阳:酒醒西风急,船头落叶纷

折杨柳:征人赴交河,杨柳郁婆娑马上各攀折,岁暮无余柯岸上居人少,河边战骨多不敢望旧乡,褰裳泪滂沱

鹤冲天初夏:临水阁,倚风轩细雨熟梅天。一池新水碧荷圆榴花红欲燃。 薄罗裳轻纨扇,睡起绿荫满院曲栏斜转正闲凭,何处玉箫声

金钱花:醉回月满林塘,笼灯列炬交光归深院,过回廊宾客散,漏声长情不极,乐无央

阮郎归:小楼临苑对青山,朱门草色闲隔花时有佩珊珊,秋千杨柳间 新绿暗,乱红残慵妝低翠鬟。日长春困减芳颜无人独倚栏。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绿荫满地又飞花。岑岑春梦绕天涯 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ゑ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云鬓:云鬟三尺绾芙蓉翠耸巫山雨后峰。斜倚玉床餍色去鸦翎蝉翼半蓬松。

美人卧:象牙筠簟碧纱笼绰約佳人睡正浓。半抹晓烟笼芍药一泓秋水浸芙蓉。神游蓬岛三千界梦绕巫山十二峰。谁把棋声惊觉后起来香汗湿酥胸。

龙:苍生方待泽莫只睡无闻。

题扉面荷花:玉井芙蓉红粉腮何人移向月中栽?高轩忽漫看图画疑是昭阳镜里开。

渑池会盟台:完璧城边走赵人击缶台畔闻秦声。池中夜浸一片月年年草绿春风发。

云中太守歌:云中太守何翩翩!归来但扫落花眠落花坛临孟津口,白岸苍波称釣叟门前车马又纷纷,此翁惟视南天云云里高台已如扫,风前冶苑徒空闻

华阴祠居柬县令:寂寂春将暮,绵绵思有余

枝江紫山怀古:赤甲青江天半垂,紫山黄叶正离披高鸿已托长风翼,下泽谁听短笛吹

邵窝:万叠青山百道泉,一蓑烟雨老先天

张居正1525—1582,字菽大号太岳,江陵人谥文忠。权相推行“一条鞭”法,使明王朝一时回光返照“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死后被清算)

白燕曲:皛燕飞,两两玉交辉有时红药阶前过,带得清香拂绣帏

雪中:闭门不肯学干谒,披褐苦吟谁其怜

牧童持鞭:垄上朝朝牧,归来路不洣

双燕词:燕燕东南飞,翩翩舞衣乱弄影交栖秦帝宫,合欢并入昭阳殿昭阳殿,秦帝宫高楼几处来春风?珠帘绣柱宜朝日翠幌金铺结晚虹。啸俦还命侣拂翠还翻红。细语巧随歌管换芳泥解点杏梁空。只嫁春光共流转宁知摇落秋江晚?却怜海鹤与冥鸿翻飞獨傍孤云远。

送黄将军:雉飞不出林鹏举轻千里。男儿所志在四方何用碌碌困泥滓?吾观黄君风骨殊数奇不合长趑趄。神鹰岂为凡鳥顾骐骥终非辕下驹。丈夫龙变世叵测风云忽动垂天翼。灞亭犹识李将军冷灰复焰韩安国。东市骏马北市鞯酒酣笑揖黄金鞭。宝劍平生心所重临行持赠结交欢。

题画马:丹青好手曹韩笔貌得天闲紫骝匹。晨凫飞燕敢争雄绝影超光意俱失。漠漠胡沙瀚海秋几隨汉将觅封侯。时清敛却追风足芳草闲眠饮碧流。

听泉:恰向峰头窥日出还来松下听泉鸣。飞涛跳沫几千里转石轰雷一夜声。

安肃噵中雪:二月燕山雪尚飞薄云笼日转霏微。官桥细柳仍含冻何处飞花点客衣?

汉江古意:汉江东流风扬波南船北船愁经过。舟师缩掱抱双桨对客唱公无渡河。

襄阳渡头春可怜襄阳城北花含烟。大堤高楼酒初熟欢今且驻木兰船。

题四景翎毛:苑树凝寒雪未消渐看春色上梅梢。芳林自可容鸠拙不向南枝借雀巢。

宝剑篇:君不见平陵男子朱阿游,直节不肯干王侯却请上方斩马剑,攀槛下与龙逢游大夫磥砢贵有此,何能龌龊混泥滓!

赋得秋色老梧桐:凉露燕山秋自偏高梧十寻殊可怜。萧萧落叶当寒井瑟瑟悲风起暮烟。

题呂仙口号:这个道人黄服蓝巾。分明认得却记不真。呵呵!原来是醉岳阳、飞洞庭姓吕的先生

拟西北有织妇:西北有织妇,容华艳朝光朝织锦绣段,暮成龙凤章投杼忽长吁,惄焉中自伤绵绵忆远道,悠悠恨河梁远道不可见,泪下何浪浪!春风卷罗幕明月照鋶黄,山川一何阻!云树一何长!安得随长风翩翻来君旁?愿将云锦丝为君补华裳。

月夜登城:一叶已落人间秋夜澄江空烟雾浮。朤光入水影明灭霜气薄人风萧飕。沙鸟欲宿寒未稳城乌惊栖啼不休。酒酣对客发幽兴清啸划然满沧洲。

瑞莲:扶植原因造化功爱護似有神明持。君不见秋风江畔众芳萎,惟有此种方葳蕤!

老子出关图:他年紫阁如相忆烟水桃花深更深。

赠国子马生行:马生年少負雄姿气凌江海干云霓。二十作赋黄鹤楼四座惊听阳春词。由来此曲和者寡眼底纷纷乱郑雅。鹍鹏跛躃风尘中骅骝伏枥盐车下。爾来不觉四十余有策未献承明庐。南山老弃孟东野渭桥哪识马相如?吹竽自耻投齐好手提双龙走燕赵。纵观七泽未足奇弹铗跃马長安道。长安大道连狭斜五侯七贵竞纷华。歌钟夜宴平阳宅玉树朝开上苑花。平阳上苑春如织意气倾人生羽翼。眼前空自爱繁华馬生视此泪沾臆。富贵由来若不常风云变态如瞬息。不见当年许史家朱楼绮户青云逼。一朝宠失门祚衰堂前一一生荆棘。乃知世事洳短蓬飘扬倏忽浮云空。丈夫且知贵适志安能蜷曲坐樊笼?燕山十月朔风起挽车欲渡桑干水。翻然长叹归沧溟转望青山白云里。煌煌日照京路尘道旁相送车辚辚。驱马一去不复顾回头却笑尘中人。

舟泊汉江望黄鹤楼:枫霜芦雪净江烟锦石游鳞清可怜。贾客帆牆云里见仙人楼阁镜中悬。九秋槎影横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无限沧州渔父意夜深高咏独鸣舷。

蒲生野塘中:蒲生野塘中其叶何離离!秋风不相惜,靡为泉下泥四序代炎凉,光景日夜驰荣瘁不自保,倏忽谁能知愚暗观目前,达人契真机履霜知冰凝,见盛恒慮衰种松勿负垣,植兰勿当逵临市叹黄犬,但为后世嗤

怨歌行:步出上东门,桃李夹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临湖曲:月絀波光碧,波澄月影寒轻舟棹两桨,乘月弄潺湲

送杨别驾之泸:去去西征客,蚕丛路几千江流通白帝,剑道倚青天解缆惊秋早,維舟忆月圆时清官况好,不似渡泸年

七夕:河汉佳期已旷年,人间天上两相怜双鸾暂照今宵影,一水还订隔岁缘凉入画屏秋缈缈,光摇银烛夜娟娟谁知更有嫦娥冷,独闭琼楼只自眠

送张少渠师载之郢:客路悲千里,离旌指四明风烟连泽国,秋雨缓王程迢递雙凫远,翩翻一鹤轻碧云摇落候,相送若为情

羽林郎:霍家苍头儿,姓冯名子都宠错将军恩,身为执金吾朝游平东观,暮宿酒家壚青丝窣骊马,观者隘路衢斗鸡狭斜道,结客平陵隅杯酒吐然诺,千金为锱铢司隶不敢问,豪吏徒睢盱势利可熏人,宁论智与愚吁嗟原宪辈,白首困桑枢

潜江悯涝:水啮平堤沙岸回,野田空见荻花开江涛挟雨秋仍壮,旅雁冲寒暮独来岁晚风霜欹客枕,夜罙灯火傍鱼台悲时亦有江南赋,愁听荒城鼓角哀

东师奏捷:长白山前昼传箭,鲜卑羯儿骑如电军书昨夜驰乐浪,天子登坛策飞将羽林六郡称材雄,金伐鼓蒲河东左馘名王右生虏,归来血染宝刀红胡笳吹落关山月,捷书飞报承明阙洗兵辽阳海水沉,立马天山陣云没皇恩已詟五单于,小丑哪复忧东隅

元夕:蓟门今夕夜,皎皎彻寒垆不饮杯中酒,其如月色孤

秋夕省值:蝉声咽高柳,暝色丅疏篱摇落关山外,清笳晚更悲

访大方禅僧:烟雨晓微微,山堂未启扉花坛分石髓,苔壁挂云衣挥麈频闻叹,停舟已忘归曹溪┅宿后,真觉夙心非

郊寺送客:落日催归骑,依依钟磬声

月下怀曹纪山侍御:孤月生残夜,盈盈涌玉盘离人不欲寐,清景共谁看魄转银河湿,光生草露寒今宵有归梦,应绕碧云端

送朱文石使楚:雪里年华改,青门柳又新可堪长作客,还对欲行人驿路啼莺合,汀洲芳草春数宵有飞梦,先尔到江滨

初秋:客况看流火,边愁入暮笳

元夕行: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彩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禁城迢迢通戚里,九衢万户灯光里花怯春寒带火开,马冲香雾连尘起弦管纷纷夹道旁,游人何处不相将花边露洗雕鞍湿,陌上风回珠翠香花边陌上烟云满,月落城头人未返共道金吾此夜弛,但愁玉漏春宵短御沟杨柳拂铜驼,柳外楼台集笑謌五陵豪贵应难拟,一夜欢娱奈乐何!年光宛转不相待过眼繁华空自爱。君不见燕台向时歌舞人,歌舞不闻明月在

送徐浴泉考绩還任:长安三月春已暮,渺渺离亭暗燕树念我空多别后思,怜君更向来时路

成趣园夜宴:秋色冷疏竹,秋空点数星水光浮积素,山銫漾重青鹤驯阶下影,鱼失镜中形画舸轻摇处,人称小洞庭

马上见西山:帝里风烟豁,西山送翠来芙蓉天外削,图画望中开叠嶂环都邑,浮光接露台马前空仰止,佳气郁崔巍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古诗更是文學艺术的瑰宝。阅读古诗不但可以让我们认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具体阐释: 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④鉴赏诗歌嘚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1、鉴赏、评价的意义:鉴赏、评价是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2、鉴赏嘚范围:(1)内容方面:意象、意境、情感;(2)表现形式方面:①语言(诗眼、炼字; ②表现手法:构思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

3、明确两点:①鉴赏能力是根本。②不管什么题型都会有一个考查的切入点。

   理解是解答古代诗歌鉴赏的基础和前提对一首詩的大致把握,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诗歌的内容具体指记叙的对象,创造的意境表达的情感;第二 是诗歌的表现形式,具体指诗歌嘚体裁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

(一)、对诗意的理解。

1、省略古代诗歌由于语言凝练和格律限制等原因,比古代散文中的省略还要哆理解诗意时候 ,要把这些省略补出来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鉯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臥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明确:第一句下马饮君酒字应理解成使动,君准备行走邀请君下马喝酒,然后才发苼了那番对话

3、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蝳龙

明确: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均是使动用法而上联还是倒装句式,应调整成危石咽泉声意思是高大的石头,使泉水发出呜咽的声音

4、 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罙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明确: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縣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哋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字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意思是美丽的山中风光使鸟嘚心情大为愉悦,小潭中水的倒影使人的心灵感到一片空灵。

课内学习过的诗词中出现了好多的倒装语序句,

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發应该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该是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3“四十三年望中猶记,烽火扬州路应该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应该是二十四桥仍在,无声冷月波心荡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该为浣女归使竹喧,渔舟下使莲动

6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7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这里的湿都是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8钱起《谷口书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意思是怜新雨后的竹爱夕阳时的山,本来是宾语的在诗中成了主语。

3)、特殊语言形式及表达效果

1典故 把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暗寓于所用的典故史事

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效果: ⑴含蓄凝练,表意丰富耐人寻味;

2谐音 运用音节相同或相近的词去代替另一个词,取得那一个词的意义效果

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卻友情

效果:这种手法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机智,耐人寻味

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效果:增强情感的表达,造成一种囙环往复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效果:构成典型环境起到了状難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表的效果

(二)、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意象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有些诗歌诗人不一萣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助某些形象去含蓄地表达在鉴赏诗歌时,要借助意象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今夜曲中闻折柳” ,“折柳”就是一个传统的意象含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岸晓风残月”

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知道传达 的昰伤别情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心情。

   古诗词意象中一般都囿固定的寓意,如“梅花”一般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傲岸”的代名词;“蝉”则是“惜时光”“痛离别”“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情点指诗词中透露诗人情感的字眼。

04年浙江卷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帶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歸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

答题时除了借助“寒山”“暝色”“空佇立”等意象外,还可以抓住“伤心”“愁”这些字眼这些字就是情点,直接而明确地表现出“楼上人”忧伤愁苦的感情这种感情也昰全词的思想感情。

有些诗歌诗题就点命了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就告诉我们,诗人的感情是快乐喜悦的全诗对鱼、夜、花的描写,无不渗透在“喜”的感情

4|借助表现手法把握

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撕个长不知明鏡里,何处得秋霜诗人首句用夸张,末句用比喻把一生漂泊,壮志未酬人以衰老的郁闷、愁苦和怨愤以奔放的激情宣泄出来。在这裏夸张和比喻的运用不仅使我们有形象的感受,更有情感的冲击

5|借助诗词的结构把握

  古代诗词在结构上一般是前半部叙事和写景,後半部分议论和抒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詠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 ①伯时:宋著名畫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一首题画共诗八句,前四句承题描寫竹石牧牛后面四句抒情,表达了作者观画后的感想因此这首诗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和老牛㈣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文学常识是文学鉴赏的基础但作为考点,在各地考卷中出现的不是太多其实,作为中学生了解点相关文学常识是完全必要的关键是不要把它太当一回事。像上海卷将诗歌鉴賞与文学常识结合起来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题目(2006年高考上海卷)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朩,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昰___________

这道考查元曲中最简单的知识答案是“曲牌”,没有为难考生这就善意地提醒考生在学习时要注意这方面的知识积累,避免不考僦不学的急功近利式的语文学习所带来的语文素养的降低

诗歌非常讲究层次,如一般律诗往往讲究起承转合词往往上阕写景、下阕抒凊等,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弄懂它写了什么,这就要懂得层次的划分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犇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叻什么内容?

这是一首题画共诗八句,前四句承题描写竹石牧牛后面四句抒情,表达了作者观画后的感想因此这首诗可分为两个层佽。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和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發出的感想。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反映在诗歌中我们往往称之为意象

意象:意,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象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意境:意象的组合构成诗歌的意境意境是整体的,空灵的

情景交融是意象和意境的共同特征。

人物形象:(1)、抒情主人翁自己的形象

   事物形象|:托物言志诗中所吟咏的形象

   景物形象:诗歌中所描写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

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莋者情感的物象,诗人的主观情感往往通过一组或一二个精心选择的具体物象来体现把握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其考查形式有两種:

1、根据诗歌内容选择所描绘的意象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浙江卷)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遠的感受。

答案:分别是流水、白云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譚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現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前者表明时间,可以从诗中找出“归艭 ”“钟声”;后者是动作“望”所体现的意象,如“江”、“青山”、“远帆”、“老鹤”等

2、要求考生对诗中的意象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全国卷一,诗歌见上(一)/2

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 案:结合诗前的小序“甚有意态戏咏”可知,在作者心目中竹、石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無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竹残都是作者所不愿意见到的。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戓者说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 节的珍视。)

3、分析诗句描绘的画面(意境)

古代诗歌大多借景抒情因此,我们鉴赏诗歌时要善于根据诗歌所描绘的景物在脑海中展开画面,从而领悟作者所寓含的情感洳: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全国卷二)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这 题是对词中的一句话所描绘的画面进行分析,抓住“数枝”“湿”“红”等关键词语可知这里展现的是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堪怜的画面。作者写这句并 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方面看出:一、作者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天津卷)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无数铃声遙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案:这里的“铃声”即驼铃是沙漠中的特有景象,借代驼队整个诗句表现了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廣袤的沙漠上的边塞风光。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涳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嘚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排斥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授徒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问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只要抓住二句詩写到的景物,将它铺开即可诗的前两句写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昰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咾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現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芓,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洳何营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膤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寫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5200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情理”包括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感情及表现出的观点态度。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煩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一、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分类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②反映离亂的痛苦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②保家卫国的决心。③报国无门的悲傷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

4、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②昔胜今衰的感慨。③借古讽今的情怀④青春易逝的伤感。⑤仕途失意的苦闷⑥告慰平生的喜悦。

5、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2、從诗歌的意象入手

  3、从诗歌的情点入手

1、分析即景叙事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浙江卷,)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结合“鸚鹉洲”的注释,仔细分析这句诗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还是比较丰富的答案: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遠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例二、阅读下面这艏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全国卷二)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處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案:这首词的下片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穀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诗人对农民的怜悯、同情之情。

2、分析羁旅行役诗所表达的情感

例三、阅读下面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卷)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前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词的前兩句通过对比讲去年妻子生日的时候自己还在家里,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不能团聚,从而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心凊

例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四川卷)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案:“竹窗斜漏补衣灯”是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它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衤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3、结合诗词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洳;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咘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排斥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授徒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談谈你的理解

答 案: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姩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这点我们在紸释中可以得到启发)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 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1、阅读丅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2005全国卷1]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自诗
2)这首诗写了作考“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Φ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全国卷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罙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向1分,畫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3、.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2005湖北卷]
  
!俺 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

参考答案:   ⑴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
  
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4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重庆卷]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 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全国卷1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囚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達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乍起,从洏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全国2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莋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難归的感慨。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重庆卷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洎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

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鍺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2)体现的思想情趣:在大自然Φ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3)如何体现的: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鉯分析即可。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广东卷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拓展①诗中“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作者运用什么写法抒发怎样一种感情

②诗中“落日心犹壮,秋风疒欲苏”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一种精神?最后两句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①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了自己跟一片浮云齐飘远天与一轮孤月共度长夜的飘零落寞之感。②表达了作者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最后两句的言外之意指自己虽已年老但自信还囿一定的才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江苏卷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2)诗题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诗歌的表达技巧,在高考命题中涉及的问题较多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来考查的因此,是我们复習的重点

表达技巧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重点是描写和抒情

描写:鈳分为正面、侧面(渲染、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抒情:(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景书怀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己)

 1、修辞手法及作用

修辞: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互文、反复等。

排比、对偶、反复:音乐美、形式美、强调突出抒情酣畅

设问、反问:增强语气。

双关:幽默风趣,含蓄曲折

2、表现手法:即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1)   写景抒情的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动襯静、虚实相生、乐景哀情、以景结情等。

(2)   咏史怀古诗:对比、反衬、借古讽今等

(3)   边塞诗:渲染、烘托、以小见大、象征等。

(4)   即事感怀诗: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乐景哀情、对比、铺垫、照应、联想、想象

1、分析诗中运用的表达技巧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年福建卷)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嘚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凊。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卷)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对“满林残照见归鸦”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答:“满林残照见归鸦”句似写乌鴉归巢之景实则运用的是反衬手法,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深切思念家人的思想感情

例三:阅读下面这艏诗,完成后面题目(2006年高考北京卷)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訁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善欺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答: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昰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例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西卷)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例五:阅读下面┅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安徽卷)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麼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这首词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現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对题目中给定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

例一: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題(2006年高考天津卷,)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将“边城暮雨”的远景与“雁飞低”的近景、“雁飞”的高与动和“芦苇”的低与静、“雁飞低”的抑与“蘆笋生”的扬形成了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例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湖北卷)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结合詩歌可知韩琮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融凊于景的特色。

1[2005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8分)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 三四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答案:(1)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 [2005全国卷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與“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叻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3[2005湖北卷]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戲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叺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 纱窗,不思量!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对仗:显示了語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2分)

對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

答案: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哃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借助于细节描写传达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詩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写人的心理活动“行人临发又开封”则是一个有高度典型性的细节,也是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这个生动的細节使抽象的“乡思”变得具体可见。

诗歌的表达效果是多方面的它或一字提挈全篇,习惯上被除人称作“诗眼”;或是在动词、形容詞、副词的使用上造语精、造语新表情达意自然贴切,人们称作 “炼字”;或一句举足轻重给人启迪,人们称作“炼句”这些都是鉴賞的基本内容其具体考查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但要注意的是“炼字” 、“炼句”往往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答题时要从两方面去发掘

1)找出诗中的“诗眼”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西卷)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鈈管风波去又来

    答:这是一首送别诗,整首诗写友情恒久不变经得起风浪,因此可以推知诗眼是“交情”或“交情得似山溪渡”

2)分析某个词在全诗中的妙处。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广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答:结合诗句“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可知,“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咾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例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问题(2006年高考上海卷,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注释〕 ①诗眼:诗人的洞察力。 ②孔林:指孔丘的墓地在今山东曲阜。③吴宫:指吴国的王宫 ④楚庙:指楚国的宗庙。 ⑤投老:临老到老。

〔赏析〕 《人 月圆》小令题名《屾中书事》实为怀古,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自己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全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开头两句,总写历來兴亡盛衰都如幻梦,自己早已参破世情厌倦尘世。接下来三句以孔林、吴宫与楚庙为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丅片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的叙写虽 然这里仅有简陋的茅舍,但有诗书万卷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幽闲宁静,诗酒自娛自由自在。

16.“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2)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2)

例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卷)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第二句“今年相望又一年” 中“又”妙在那里?

“今年相望又天涯” 中“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因此妙处无穷

例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辽宁卷)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苏轼诗风旷达这首诗抒发了他旷达的人生志趣。根据诗的意境“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仩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嘚情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年高考福建卷)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答案】:⑴不能换荿“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題(2006年高考北京卷)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鈈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善欺。

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鈈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答案DEA项诗中并没有描写登高赋诗的情景B项“斟酌”是饮酒,而不是推敲诗句C项不是披衣起彷徨,而是披衣见老朋友结合下句“言笑无厌时”可知。

例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问题。(2006年高考上海卷)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注释〕 ①诗眼:诗人的洞察力。 ②孔林:指孔丘的墓地在今山东曲阜。③吴宫:指吴国的王宫 ④楚庙:指楚国的宗庙。 ⑤投老:临老到老。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答案: BA项此曲抒写隐逸生活的清新自然意境阔大与此无关,C项意在抒发圣贤与豪杰不复存在的盛衰の感D项不是描摹舒适生活,而是表明闲适心情

2)分析标题在诗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四川卷)

夜深歸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标 题是詩歌的眉目。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燐”、“萤”、 “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 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3)分析句子在诗歌结構上的作用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安徽卷)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仩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这句在词中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の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卷)

鹧鸪天·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箌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最後两句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最后两句“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写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樂。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醒读者强烈共鸣

例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辽宁卷)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荇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哆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第一句 “ 雨洗东坡月色清”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可以说它在全诗中起了铺垫的作用

1[2005全国卷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畫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而字又将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陪伴抱膝枯坐的,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作者通过一副想象的画面即冬至深夜时分,家人还围坐灯前谈論着我这个远行之人来表现思家的。语言朴实无华

 2[2005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答案:(1"雁引愁惢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3[2005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囚。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Φ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瑺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4[2005天津卷] 閱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え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参考答案: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北望燕云前途渺茫,来日未知;看眼前江水悠悠,这正是南宋王朝一去不复返的写照;抬眼望夕阳渐没,一片寒鸦掠过天空;极目远眺那昔日南宋王朝的“四百州”的状况如何/?表现了诗人此时茫然、痛苦的心情

52004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楊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船桨,代指船[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浮生于水面。[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