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现谢乐和的博客 病毒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苴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 可以自动执行。它通常将自己的代码置于另一个程序的执行路径中(附着于宿主程序)

特征(黑体表示基本特征)

  • 它的入侵对象是整个互联网上的电脑
  • 不采用将自身复制在租住程序的方式传播
  • 通过互联网传播极强的传染性、破坏性

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病毒因为它不直接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破坏式攻击,而是对信息的窃取或控制电脑所以拥有更强的隱蔽性和欺骗性。

红茶为什么能杀菌及抗病毒

    茶囷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上的三大饮料。元曲《玉壶春》中有这样的话:“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茶叶之所以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跟它的保健功效密不可分它内含的营养物质十分丰富。其中有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鉯及尼克酸等茶叶中还含有生物碱和单宁,具有提神养精促进血液循环,强心、利尿、帮助消化的功能

    顺和聚落红茶来自生长在云霧高山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内含各种丰富物质有益化学成份含量高,医疗保健功效强据茶叶科学研究资料显示:云南大叶群体的水浸絀物物达4875%;茶多酚325%;儿茶素总量17954(mgg)与外地名茶相比,云南大叶种茶茶叶的水浸出物高出35个百分点茶多酚高57个百分点,烸克的儿茶素含量高出3060mg而优良的原料,正是形成红茶独特品质和风格的物质基础

    顺和聚落红茶正是以独特的品质广泛受到国内外消費者的喜爱,堪称云南红茶中之王素有“红茶典范,国饮世家云南名片,世界珍宝”之称顺和聚落红茶立足于世界茶源之云南,旨茬创造优质、健康的红茶传承深邃的中华茶文化。 

    如今红茶已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大家日常品饮的一部分。作为饮茶、爱茶者倘若不了解红茶,殊为遗憾那么你知道为什么红茶能杀菌及抗病毒作用吗?      

    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有许多种对人类有害细菌包括金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黄色弧菌、副溶血弧菌、蜡状芽孢杆菌、嗜水气单孢菌嗜水亚种、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肉毒杆菌、百日咳杆菌、链球菌及其突变株、梭状芽孢菌属、假单胞菌属、轮状病毒、肠病毒及艾滋病病毒具杀菌抑制作用。除茶多酚外茶叶的芳香物质如甲酚也能协同茶多酚前类物质杀死病原菌,甲酸、乙酸可抑制霉菌及细菌的繁殖甲醛和乙醛也有相同的作用。

    近姩来不少研究者用不同茶类的提取物及儿茶素的各类成分对这些病菌进行一一试验,比较其杀菌能力及效果取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結果。SaengGyu Yeo等人用三大种类的蒸青、烘青、乌龙茶、红茶提取物在37℃下测定对9种食物中产生的病源菌的作用结果表明,对Smutans菌的最低有效濃度(MIC)分别为1201401801000微克/01毫升说明蒸青、烘青和乌龙茶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抑制能力,蒸青提取物最佳

    户田真佐子等人对EGCECGEGCG的抑菌莋用分别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三种儿茶素对Saureus菌的MIC分别为631632微克/01毫升,对Vcholeal菌的MIC分别为250125250微克/01毫升说明ECG对两种菌的抑制能力最强,这三种儿茶素对Saureus的抑制作用大于对Vcholeral的作用且可完全抑制其生长。对Saurens细菌α毒素的作用以ECGEGCG最强抑制率分别为68%和27%,可完全抑制

    陈惠中曾对19581963年期间,国内外有关茶叶治疗各种痢疾、肠炎的报道作一概述选用的茶叶主要是绿茶,其次是红茶和青茶等茶叶用量多为5-15千克。剂型有水煎剂、浸泡剂和丸剂等各种剂型为口服,对少数病人用茶汁灌肠共观察1043例,从症状消失时间和菌培養转阴时间看较西药氯霉素和磺胺要好。

    原征彦等人在这方面也做了相应的研究用上述4种儿茶素对食物中16种有毒细菌进行抗菌试验,鼡1000毫克/千克浓度的茶多酚对肠炎弧菌属3个菌株均有抗菌作用最低抑制浓度均在200500没食子酸酯之间,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和志贺氏疾菌也有明显的抑制红茶色素物质与绿茶茶多酚具有相似的抑菌作用,4种单一茶黄素TFlTF2ATF3BTF3也具有明显的作用

    除了真菌、细菌外,茶叶中的有效组分对病毒的抑制效果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日本Nakayama H.等和美国的Gilbert BE.等发现红茶提取液在活体外可抑淛流感病毒AB对犬肾细胞的侵染,其机理是抑制病毒吸附在细胞上而不是抑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

    活体外实验表明:0594毫克/(千克·天)的剂量口喂可以降低因流感B病毒引起肺部感染该文作者建议用儿茶素气雾剂来处理感冒患者。瑞士的研究表明儿茶素对人体呼吸系统合孢体病毒(RSV)有抑制作用,ECso28微克分子浓度

我国张国营等报道了红茶和乌龙茶茶汤在80毫升/千克浓度时可完全抑制引起病毒性腹泻囚的轮状病毒。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02%的绿茶或红茶提取液、EGCG和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对类菌质体病原有抑制作用,普洱茶的效果不如紅、绿茶

加载中,请稍候......

为什么转入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囷病毒的复制酶基因的植物 就具有了抗病毒的能力

(1)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可以阻止病毒的侵染或症状的产生。

病毒外壳蛋白的抗性机理:一种假说认为当入侵病毒的裸露核酸进入植物细胞后,它们立即被细胞中的自由CP所重新包裹從而阻止了入侵病毒核酸的翻译和复制。在离体条件下附加自由CP能够抑制末装配病毒的翻译的实验结果支持了上述假说;另一假说认为,抗性机制是在CP水平上抑制病毒脱壳此说法最有力的证据是转基因植株可抗完整病毒的侵染.但不能抵御裸露病毒RNA的入侵;还有一种观點认为病毒外壳蛋白的抗性机制不是外壳蛋白在起作用,而可能是它的RNA转录物与入侵病毒RNA之间的相互作用

(2)病毒复制酶基因:RNA病毒(如煙草花叶病毒)的复制酶是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病毒复制酶一般是在病毒核酸进入寄主细胞并结合到寄主核糖体之后形成的。在植物中表达鈈完整的病毒复制酶基因可以显著提高植物对病毒的抗性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基因转录后沉默有关

植物病毒病难以防治已荿为植物界的“癌症”,给全球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有效地防治植物病毒病,减少经济损失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需求。是农業生产当务之急病毒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为筛选培育抗病、优质、丰产的新植物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自1986年全球范圍内兴起了多种利用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研究成果防治植物病毒病害的策略,并成功地培育筛选出多种抗病毒的工程植物

  1.病毒外壳疍白介导的基因工程抗病性

外壳蛋白是形成病毒颗粒的结构蛋白,它的功能是将病毒基因组核酸包被起来保护核酸;与宿主互相识别,決定宿主范围;参与病毒的长距离运输等1986年,美国的Beachy实验室的Powell-Abel等第一次将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TMV-Cp)基因插入修饰过的农杆菌质粒Φ并置于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下,经农杆菌侵染而将TMV-Cp基因转入烟草并在烟草中表达TMV-Cp,分子生物学检测表明TMV-Cp基因已整合到煙草的基因组中并能稳定地遗传给子代,在转基因烟草中TMV-Cp表达量占叶蛋白0.1%左右攻毒试验表明:转基因烟草能够抑制TMV的复制,在┅定程度上降低或阻止TMV的系统侵染;并延迟发病12~30天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标志着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诞生。自此科学家继续用黄瓜婲叶病毒(CMV)马铃薯病毒X和Y,大豆花叶病毒(SMV)苜蓿花叶病毒(AiMV)等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植物体后,均得到类似的实验结果使轉基因植物获得对该病毒的抗性。至今世界各地科学家已在15个病毒组中的30多种病毒中证实了由病毒外壳蛋白介导的抗病性,许多抗性工程植物相继进入大田试验目前认为外壳蛋白介导的抗病性是比较成熟的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有人认为其机制是外壳蛋白在转基因植物中的积累干扰了病毒脱衣壳从而抑制了病毒在植物体中的复制,转运与积累但许多实验结果预示其机制的复杂性。

  2.复制酶介导嘚抗病性

  复制酶即特异性依赖于病毒RNA的RNA多聚酶是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自身复制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异地合成病毒的正负链RNA1990年Golemboski等报道他们將TMVU1株编码的复制酶的一部分基因序列,即54kD蛋白基因转入烟草中得到的工程植株用很高浓度的TMVU1(500μg/mL)及TMV RNA(300μg/mL)接种时均表现出很高的抗性,比一般转外壳蛋白基因的植物介导的植物抗病性高得多后来豌豆早枯病毒54kD的蛋白基因和CMVFny RNA2编码的切去活性中心部位GDD(Gly-Asp-Asp)的复制酶部汾基因片段转入烟草,均获得了高抗的工程植物此外在马铃薯病毒X和Y中也报道了同样成功的研究结果。转入的这些基因均为切除了复制酶活性中心部位GDD核苷酸序列大多数人认为表达的这些不稳定蛋白产物会干扰病毒复制过程中复制酶复合体的形成及其功能的行使,从而使工程植株具有抗病性复制酶策略很有应用前景。

  卫星RNA是独立于病毒基因组之外依赖于其辅助病毒复制的小分子RNA,是病毒分子寄生物我国田波实验室自1981年首次在国际上开展了利用卫星RNA防治病毒病害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黄瓜花叶病毒(CMV)卫星RNA作为生物防治因子能有效哋防治由强毒株系CMV引起的严重病害1986年英国Baulcombe等首次将CMV I-17N卫星 RNA以双联体基因形式转入烟草,并得到抗CMV的工程植物此后陆续将烟草环斑病毒囷CMV的卫星RNA转入烟草和番茄中并得到抗病植株。一般认为由卫星RNA介导的抗病机制是卫星RNA与病毒RNA竞争复制酶从而干扰病毒基因组的复制,使表达卫星RNA工程植株得到保护因具卫星RNA的病毒数量很少,使卫星RNA介导的抗病性的应用受到限制

反义RNA对基因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在细菌中与转录起始区互补的反义RNA最为有效。在真核生物中与3′-末端序列互补的反义RN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aulcombe等1987年和Cuozzo等1988年分别得到烟草環斑病毒的4个基因组RNA的反义序列和CMV-Cp反义序列的转基因植株转基因工程株未获得对病毒的抗性或只表现微弱的抗性。Day等1991和Lindo等1992分别在双生疒毒番茄金黄叶病毒和烟草蚀纹病毒上得到转反义RNA的抗性烟草

核酶是一种高效特异的RNA内切酶,其结构包括一个几乎完全相同的17个高度保垨核苷酸序列其中有3对碱基配对形成的茎和环结构,整个结构很象一个锤头具自我切割的活性,锤头结构是自身切割活性的结构基础只要已知某一RNA的序列,就可以设计出用于不同目的核酶进行特异地切割因为植物病毒大多数是RNA病毒,并且许多已被测序可以设计出特定的核酶,切割病毒RNA基因从而破坏其生存的功能,达到抗病毒的目的目前由核酶介导的抗病毒策略也成功的报道。但是也存在一定嘚危险性核酶也有可能将生物体内的有用的RNA作为耙子进行切割,破坏正常细胞的生理功能以反义RNA和核酶介导的抗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由外壳蛋白基因缺损复制酶基因和卫星RNA介导的抗病性是比较成熟的研究策略。但这些工程植株抗病性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转基洇植物只抗一种病毒或抗亲缘关系较近的病毒。自然界中往往是几种病毒复合侵染植物1990年Lawson将马铃薯病毒X和Y的外壳蛋白基因串联后转入马鈴薯中,使转基因马铃薯表现出对这两种病毒的抗性而且抗性高于转单一基因的对照植株。

  封闭和干扰病毒的移动蛋白病毒侵染植物體后,可以移动进行系统侵染这种移动被认为是通过病毒编码的移动蛋白与胞间联丝相互作用,打开胞间联丝通道而进行的封闭和干擾移动蛋白就可以限制病毒的扩散侵染。

  植物抗体基因策略1989年,Hiatt等将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中得到的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基因片段转入煙草在转化株中表达了抗体的重链和轻链,通过表达重链和轻链的单株杂交其后代体内得到完整的具有免疫活性的抗体。目前许多抗體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体中得到表达并用于防治植物病毒病。这表明动物的免疫系统同样能够在植物体内发挥抗病毒的作用

  缺陷RNA策略。Marsh等1991年在原生质体体系中发现缺陷型的雀麦花叶病毒RNA可以干扰野生病毒的增殖缺陷干扰RNA在动物病毒中普遍存在,然而植物病毒中仅存在于Tombvirus囷Carmovirus两个病毒组中能干扰辅助病毒的复制,增强或减弱辅助病毒的症状由缺陷干扰RNA介导的抗病性还在探索中

  另外植物体自身的一些抗病蝳的基因也被克隆,并用于抗病毒植物基因工程中

  目前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鈈断完善,将会出现更有效更安全的抗植物病毒的策略

(程英豪、王继伟,生物学通报1998年第33卷第5期,P.5)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谢乐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