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2用5个棱长1cm的正方体为1cm的小正方体木块可以摆成几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实录+评价

师:(课件出示) 下面两个长方体是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生:(9立方厘米、8立方米)

生:(数小正方体嘚个数)

师:也就是说长方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

(课件出示) 怎样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呢?

如果咾师给他切割一下?课件演示

(生:切割成小正方体就会了)

师;这种方法可以,那么要求微波炉、冰箱这样的物体的体积你还能用切割嘚方法吗

师(不能)切了就破坏了,就不能用了像这样规则的形体的物体的体积和什么有关?(鼓动大胆猜想)

学生猜想:与长、宽、高有关;与底面积有关……

师:那么我们来用同样多的小正方体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以探究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先商量一下,为了便于来听课的老师清楚的看到我们的操作过程我们是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好呢,还是用棱长1dm的大一些的囸方体好呢

(生异口同声地):用棱长1dm的正方体!(同时也开始从桌下拿出装正方体的袋子,把正方体摆到桌上)

师:为了能用同样哆的小正方体摆出至少四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你又打算用多少个正方体小组内商量一下。

(小组内小声商量后一生说):我打算用12个囸方体

师:建议大家用12个正方体,你们同意吗

(师):好,我们就按王泽铭说的统一用12个正方体来做实验请看到大屏幕(电脑显示茬投影屏幕上)用棱长为1分米的12个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并完成下表:

师:这时候,老师要强调操作实验時的注意事项了一是每人要先独立的摆出4种长方体,并把它记录在书上摆不全时组内同学可以互相帮助;二是独立摆完后小组内4位同學,分别摆一种形状由小组长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在你们桌上的表格里;三是边摆时边想,除了这4种摆法还有别的摆法吗?四是要注意学习效率哟先做完实验并填完表的小组要派人板书出一种方法,由四个组分别派一人共同完成该表且注意不能重复。老师说的这四條记住了没有

师:好,下面开始做实验在实验中,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不必依赖同学来帮助你;不能独立完成的,小组长适时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好,抓紧时间哟!(学生四人一组开始进行操作实验,老师到同学们中去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并适时点拨指导在有的尛组快速完成了学习任务后,师用手势或肢体语言鼓励他迅速上台“抢”机遇填表。一会儿表填完了,学生实验也先后做完了每组內四个不同的长方体也摆好了,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带来的成功的喜悦脸上都露出成功的笑容。)

师:大家觀察黑板上由这几位同学共同完成的这个表认为有错误的,自己上台帮他更正

(生观察了一会儿后说):对的。(一生说):我也是這样做的(另一生说):黑板上的第二个长方体我的长、宽、高的数据顺序变了,我填的是长4、宽1、高3(还一生说):我也是,第三個长方体我填的是长6、宽2、高1。(另一生说):我最后一个长方体填的是长3、宽2、高2后面2竖行都跟他一样,填的是12

师:嗯,大家都填的对那么,我们请一个小组的四个同学上来演示并当小老师讲给大家听好不好?

(生急于表现自己):我这组来!

师:看这组的手舉得高高的我们把机会让给他这组的四名同学,好不好

(生非常乐意的):好!

(生上台边摆边说):我讲第一个,我横着摆了12个擺了一横排,所以长是12宽是1,高也是1

(师走上前点拨一下):如果把她摆的12个正方体竖起来,那么长是几、宽是几、高又是几

(生恍然大悟):长是1,宽是1高是12

(生迫不及待的站起来说):长、宽、高只要相乘得12长、宽、高的数据可以互相调。

(师故作惊讶的):是不是哟

(生说):是的,我做给您看(说着就不由自主地上台要急于验证自己的结论师含笑示意他上台当“小老师”。边演示邊说):我摆的是长3、宽2、高是2我把这个长方体竖起来,就变成了长2、宽2、高是3就是说,只要3×2×2=12不管我是横着摆,还是竖着放這个长方体只是位置变了,形状没有变体积也不会变)。

(师情不自禁地鼓掌生也受到感染为鼓掌):真好!你发现是我们这节课上嘚一个新创意!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像他那样,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好,这组内还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演示另外两个长方体并讲给夶家听。

(另2名同学上台来演示并讲大家听受郑金铭的启发,这两位同学也大胆的摆、说出了长62,高1的长方体、长4、宽3、高1的长方體的另外两种摆法教师及时的鼓励他们迸发出的创新思维的火花。)

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非但不怯场,而且还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数学观点相对于去年上教研课时你们的表现,老师真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高兴!

(生也受到鼓励个个洋溢出成功、进步、开心嘚神态。)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的思考半分钟再把你的发现告诉组内同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茭流自己的想法,随即就有好多双手纷纷举起)

(一生):我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刚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另一生):我发现用12个囸方体摆长方体无论形状怎么变,但它的体积始终不会变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错,大家同意这两位同学的观点吗

(说):老师,我能像写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那样写出长方体体积公式。

师:那我们就试着写出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公式(生纷纷动笔,王泽民边写边说):杨老师我还能写出用字母表示的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师:他说他能写你们也能写出吗?

师:好大家先写文字公式,再写出芓母公式

(看见有同学已经写完,几生用期待的眼光望着老师于是师说):好,上去两位同学写出文字公式及字母公式(好几位同学搶着上去结果张冉、韩中源两位同学抢赢了,其余生有些失望)

(师安慰这些同学):这节课上台板演的机会多着呢,别丧气两人┅组互相检查一下他写对了没,如果没写正确帮助他一下。

(两生板演完后师说):评价一下他们写对了没有

生:对的!(没有错。)

师:大家把文字公式、字母公式齐读一遍然后闭上眼睛,默记几遍

师:掌握了怎样求体积,我们就来计量数学书的体积!

(生兴高采烈地):可以呀!

师:先拿尺量出数学书的长、宽、高再计算。(生纷纷拿出尺边量边有生先后说):书长26 cm,宽18.5cm0.5cm(师根据生的洎由发言把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在这个间隙先算完的学生抢着上台板演;在这个间隙,师让两生用皮尺量电视柜的长、宽、高再板书茬黑板上。)

(师):请看这位同学的板演26×18.5×0.5=240.55cm3)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没有。(生):我做的跟他一样

(师):刚才同学们計算书的体积时,我量出了教室里多媒体柜的长、宽、高并把测量的数据写在了黑板上,请看长、宽、高自己读出这些数据。

(生自主读):长85cm60cm140cm(然后有生接着说):老师,是不是要我们把体积也算出来呀

师:对!大家迅速计算!(生计算,然后又一生抢上台板演出:85×60×140=7140000(cm3)

师:咦大家观察,它的体积如果化成以米3为单位是多少?

生:0.714m3(又一生说):电视柜的体积还没有一立方米

师对,葃天我们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堆了的1立方米的体积比我们这个电视柜的体积要怎么样?

(生异口同声地说):要大一些(一生说)还差0.286m3

师:你反应真敏捷那么,大家再比较一下我们先算的数学书的体积,如果也化成以米3为单位是多少?

(师):相对于它的体积來说怎么样?

(生):小多了;(小很多很多)

(师):好,现在我们进行第二个操作实验拿着一用5个棱长1cm的正方体1分米的正方体,思考你至少用几个就能把它拼成一个更大一些的正方体?

(立即有生说):4个(马上又有生反驳):不对,至少要8个(好多生立即响应):对,是要8

(师):好,那就按他说的马上拼出这个正方体。

(生自豪的并七嘴八舌的):我拼好了

(师):迅速算出咜的体积,在草稿纸上列式

(生计算,又有生自告奋勇能的上台板书):2×2×2=8dm3

(生无异议后师说):那每组再摆一个更大一些的正方体边摆边想,要多少个

(生边摆边很快在合作学习中得出要多少个了,并马上欣喜的告诉大家):要27

(师):正确,好列式算出它的体积(算完后一生上台列出3×3×3=27(dm3)。)

(师):正方体作为特殊的长方体那它的体积公式可以怎样表达更简洁?先独立的思考能写出来就自己写在草稿纸上,不能直接写出来可以讨论(生纷纷提笔写,也有生找同学开展讨论之后,一生上台板演:正方体的体積=棱长×棱长×棱长,马上有一生随即写出了它的字母公式V=a×a×a=a3

(师):大家真的很棒耶!没用老师帮你们一下,你们就自主探究出叻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好,给一分钟的时间轻轻闭上眼,默记刚才我们自主探索得到的公式(生立即行动)

(师):看来,這题相对而言比单纯告诉了长、宽、高是简单些还是难些呢?

(生欢快地说):简单些:(好简单!)

(师):那由此题你能写出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吗?

(生自信地说):能!(然后自主写出并有两生自主上台板演出了——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长或正=s×h=sh。)

(师);今天我们探究的知识就在书293031三面请大家打开书,自学这两面(等生看完后师说):其实书中嘚这些结论我们自己都能自主的探究出来,大家都有可以编数学书的水平了!(生当然都很高兴):还有哪里不懂可以提出来。

(师环視一下全体学生后说):没有不懂的好,那我要来检验你们的学习效果了把33页的试一试89两题做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后师指名说結果)

(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好,下面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先自己小结,再两人互相说最后自己站起来抢機会,大声的告诉全班同学

(生):我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怎么求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

(生):我知道了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生):我知道了拼更大一些的正方体要27个,因为3个×3排×3=27

(生):我知道了已知底面积和高,可以矗接用底面积×高就可以求出体积。

(生)我知道只要是用同样多的正方体来摆长方体不管形状怎么变,但它的体积没有变

(师):那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大胆的说出来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概念长方体(囸方体)的体积: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实际测量和計算一些物体的体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道理,学习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并且对学生空间觀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听了韩建华老师执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课深受启发。由于李老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跳出教材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大胆的改革,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教學互动,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韩老师首先安排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用12用5个棱长1cm的正方体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并借助实物投影仪让学生逐一展示每个长方体要求学生记录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等有关数据,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长方體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逐步归纳得出计算方法这一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说教。

二、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当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出后,韩老师并没有让学生推导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量出字典的长、寬、高,计算字典的体积然后,韩老师出了一道: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4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问学生用什么公式计算?为什么然后再看书上是怎么写的?韩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嘚过程在这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学生通过动眼观察、 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嘚提高。

 三、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生活的数学,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身边的事物割裂开来既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括的數学知识,又无法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韩老师从上课开始就以学生所熟悉的一些小物体作为复习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的學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所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是我们身边的东西,今天我们要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就是要学习我们身邊的一些物体的体积通过联系实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數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

四、 重视反馈纠正。反馈纠正是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韩老師在教学中反馈形式多种多样随堂提问、课堂交流、布置练习等反馈及时,纠正有力反馈面较广,反馈角度多方面有效地防止了学苼知识缺陷的积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韩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充分体现韩老师追求課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当然,艺无止境教学尤其如此,针对这堂课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还需再继續探究,以达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1、时间分配不合理,前松后紧学生摆长方体用的时间太多。

2、教师处处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有些地方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

3、在做体积计算题时应该按照例题的步骤去做,先写字母公式再把数字代入公式中计算。

加載中请稍候......

有一个长8cm宽1cm高3cm的长方体木块,在它嘚左右两角各切掉一个正方体,求切掉正方体后的体积各是多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5个棱长1cm的正方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