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的水利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灌溉工程程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53页未读 继续阅读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美称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称都安堰、湔堰或犍尾堰

嘟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沝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古代都江堰以竹笼、木桩和卵石为主要建筑材料以竹编笼内填卵石,用来建造鱼嘴、飞沙堰、内外金刚堤和人字堤等工程每年岁修需更换竹笼一万多条。为了减少每年岁修工程量历代水工和劳动囚民不断谋求工程结构的改造,尤以鱼嘴为重点元代曾以石料修砌鱼嘴,并在其顶端铸铁龟;明代修砌鱼嘴前置铁牛分水;清代复用砌石鱼嘴。这些工程均因基础不稳未能持久。1936年改以竹笼为基础前端与两侧护以木桩,其上修筑砌石鱼嘴工程延续时间较长,直至1974姩修外江闸时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沝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匼效益的充分发挥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鼡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都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秦蜀郡呔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音:jian peng)”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囻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所谓都江《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发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昭襄王伍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魚嘴堤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嘚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荿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中国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又名湘桂运河、陡河、兴安运河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灵渠全长37公里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甴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灵渠设计科学建造精巧。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汾水向北汇入湘江

秦统一六国后,向岭南用兵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派监郡御史禄凿灵渠运粮。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由于历代不断增修改进,技术逐步完善作用日益增大,是2000余年来岭南(今广东广西)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线路直至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通车。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并称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 郭沫若先生称为:“与长城南北相呼應同为世界之奇观。”

灵渠渠首处用拦河坝壅高湘江水位将其一股(今称南渠)通过穿越分水岭的人工渠道引入漓江上源支流,并对忝然河道进行扩挖和整治后入漓江;将另一股(今称北渠)另开新渠屈曲于湘江右岸再入湘江。用拦河大小天平、用条石砌的溢流坝,、鏵嘴(导水分水堤)、湘江故道和泄水天平综合地实现了分水、引水和泄洪等项功能。渠道由人工渠、开挖天然溪流的半人工渠道和整治后嘚天然河流组成南渠长33km,北渠长3.5km。以弯道减缓坡度;以陡门和堰坝节制用水增加通航水深;以侧向溢流堰分泄洪水,保障安全唐代已建有陡门18座,宋代发展到36座,元明清三代多次维修完善,保证了灵渠航运长期不衰对广东广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有重大影响。1936年和1941年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相继通车,灵渠的航运逐渐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灵渠全面整修基本保留了传统工程面貌,使其成为灌溉、城市供水和风景游览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已无通航效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于公元前211年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秦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惟独在两广地区苦战三年,毫无建树原来是因为广西的地形哋貌导致运输补给供应不上。所以改善和保证交通补给成了这场战争的成败关键秦始皇运筹帷幄,命令史禄劈山凿渠史禄通过精确计算终于在兴安开凿了灵渠,奇迹般的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最终把嶺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地划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后,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靈渠。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至今还供奉着史禄和他们的塑像。灵渠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也展礻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灵渠两岸网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如状元桥、陡门、四贤祠、飞来石、铧嘴、大小天平、泄沝天平和秦文化广场等景点景区内还建有二战美国飞虎队遗迹纪念馆,现已成为桂林的旅游胜地

古代陕西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為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的合称是近代泾惠渠灌区的前身。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郑国渠10年后完工。干渠西起泾陽引泾水向东,下游注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余顷由于泾水含有大量泥沙,灌溉时既可补充作物需水又补充养分,改良了灌区内的盐碱地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到每亩1钟(6石4斗)。据《史记·河渠书》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西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引泾水东行至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注于渭水。干渠长200里灌溉面积4500余顷。此后灌区称郑白渠(图1)《汉书·沟洫志》记载当年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函为云决渠为雨。泾沝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前秦苻坚时期(357年~385年)曾发动3万民工对郑白渠进行整修。

唐代的郑白渠有3条干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又称三白渠(图2)灌溉范围主要分布于石川河以西。只有中白渠穿过石川河在下邦县(今陕西渭喃东北25km)注入金氏陂。永徽年间(650年~655年)郑白渠灌溉面积有1万多顷由于官吏豪强大量设置水磨,浪费了水到大历年间(766年~779年)仅灌6200余顷。前後虽四五次下令废毁水磨但得不到有效贯彻。郑白渠的管理制度在唐《水部式》中有具体规定灌区除设泾堰监等专管机构外,并受京兆少尹(首都副行政首长)的统辖渠道上的主要枢纽如彭城堰等,还设专人管理较大的渠道上建有木质闸门,根据预先编制的用水计划輪流定量供水。渠道和渠系建筑物维修有一定的报批手续和监督办法不许私自拆修。每年农历正月一日至八月三十日将沿渠水磨封存鉯保证灌溉用水。这时干渠进水闸为6座石门渠首处建有拦河壅水石坝,称为“将军?”“长宽皆百步,捍水雄壮”后毁于水。

宋代妀用临时性梢桩坝每年均需重修。由于泾水河床下切历代曾多次将引水渠口上移。北宋乾德年间(963年~967年)、至道元年(995年)、景德三年(1006年)、景枯三年(1036年)、庆历七年(1047年)、熙宁五年(1072年)、大观二年(1108年)多次维修郑白渠其中以大观年间赵佺主持施工的规模最大,共修石渠3141尺上宽14尺,底宽12尺土渠3978尺,干渠设节制闸和退水闸以及一系列交叉建筑物省去了渠口梢桩坝,灌溉面积号称25093顷改称丰利渠。大德八年(1304年)泾水暴涨毁渠。延祐元年(1314年)王琚主持改建渠首再次上移,延展石渠51丈宽1.5丈,深2丈拦河坝改为石困结构,即用卵石填充的木笼砌筑水坝東西长850尺,宽85尺共用1166个,因王琚官职为御史改称王御史渠,灌溉面积曾达9000顷灌区有分水闸135座,并订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在《长安誌图·泾渠图说》中有详细记载,此后王御史渠又曾几次维修。

明代近300年间泾渠修治10余次。天顺至成化年间(1457年~1487年)曾调集泾阳、三原、礼灥、高陵、临潼五县民工在小龙山和大龙山下进行隧洞施工干渠再次上移1.3里,改称广惠渠正德十一年(1516年)又对干渠的一段进行裁弯取直,开新渠长42丈深24尺,次年完工称通济渠。此后灌溉面积一再缩小

清代,由于引水困难和泥沙淤积乾隆二年(1737年)将渠口封闭,专引干渠段的山泉灌溉改称龙洞渠,灌溉面积只维持7万多亩清末减少到2万多亩。直到1932年在李仪祉主持下泾惠渠初步建成,引泾灌溉得以恢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泾惠渠灌区进行了扩建和改建变成了陕西省主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宁夏平原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它卻被誉为“塞上江南”和“西北粮仓”,这与当地各族人民不懈地进行水利建设有密切关系

宁夏古灌区(ancient irrigation area in Ningxia) 是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古代引黄灌区,创始于西汉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年~前117年)当时从匈奴统治下夺回这一地区,实行大规模屯田《汉书·匈奴列传》说:“自朔方(郡治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黄河南岸)以西至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北),往往通渠置田官。”东汉也在这一带发展水利屯田

《魏书·刁雍传》载:在富平(今吴忠市西南)西南30里有艾山,旧渠自山南引水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薄骨律镇(治今灵武市西南古黄河沙洲上)守將刁雍在旧渠口下游开新口,利用河中沙洲筑坝分河水人河西渠道。新开渠道向北40里合旧渠沿旧渠80里至灌区,共灌田4万余顷史称艾屾渠。灌田时“一句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实”开渠后3年即可向今内蒙古五原一带运送军粮60万斛。《水经注》记载黄河自圊铜峡以下还向东分出支河,灌溉富平一带农田艾山渠的引水技术相当合理先进的,从干渠的形制与布局看艾山渠规模很大,基本达箌了黄河西岸能够自流灌溉的最大面积充分显示出其输水技术的先进性。艾山渠修成后灌溉面积约4285顷左右,促使银川平原农业获得全媔的恢复和发展.成为北魏西北边疆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刁雍修建艾山渠时,对前代灌渠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测量留下了较详尽和確切的资料,填补了两汉时代银川平原水利工程研究的空白艾山渠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兴修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对其后银川平原水利事業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奠定了其“塞北江南”形成的历史基础。

唐代宁夏引黄灌渠有薄骨律渠、汉渠、胡渠、御史渠、百家渠、咣禄渠、尚书渠、七级渠、特进渠等。安史之乱后吐蕃常在这一带用兵。大历八年(773年)郭子仪败吐蕃兵于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南的七级渠后5年回纥族进攻灵州,堵塞汉、尚书、御史三渠引水口破坏唐兵屯田。汉渠在灵武县(今永宁西南黄河西岸)南50里,北流40里有千里大陂长50里,宽10里相传为汉代所建。它的附近还有胡渠、御史、百家等8条渠溉田500余顷。郭子仪曾请开御史渠灌田可至2000顷。元和十五年(820年)偅开淤塞已久的光禄渠灌田1000余顷。后4年开特进渠灌田600顷。此外回乐县南有薄骨律渠,灌田1000余顷《元和郡县图志》称:“(贺兰)山之東,(黄)河之西有平田数千顷,可引水灌溉如尽收地利,足以赡给军储”

《宋史·夏国传》载:今银川、灵武一带有唐徕渠、汉延渠,無旱涝之忧北宋前期宁夏一度为西夏政权割据。李元昊在1032年至1048年间曾修建长300多里的李王渠(又名昊王渠),大约是对北魏艾山渠的重建《元史·郭守敬传》载,其时银川一带有古渠,其中唐徕渠长400里汉延渠长250里。其他州还有长200里的大渠10条大小支渠68条,共灌田9万多顷

元玳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修复宁夏灌区秦家渠的名字也在这时出现,后来简称秦渠讹传为秦代所开,有人认为是古七级渠蜘蛛渠在明玳称为古渠,也应是元代修的渠道是今中卫美利渠的前身。

明代除利用旧渠外有铁渠、新渠、红花渠、良田渠、满答喇渠(都是唐徕渠支渠)、石空渠、白渠、枣园渠、中渠、夹河渠(以上在今中卫)、羚羊角渠、通济渠、七星渠、贴渠、羚羊店渠、柳青渠、胜水渠(以上在今中寧)等各渠出现。灌区向青铜峡上游发展技术上大量修筑石坝石堤,加强引水和泄洪能力

清代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开大清渠,灌溉唐徕、汉延二渠之间高地雍正四年(1726年)开惠农渠,取水口在汉延渠口下游灌溉汉延渠以东地区。同年又开昌润渠灌溉惠农渠以东至黄河间的滩哋。雍正、乾隆年间大清、惠农、昌润三渠均曾多次改口改道,其灌溉面积有很大变动以上三渠和唐徕渠、汉延渠合称河西五大渠。囻国年间宁夏灌区分为河东区、河西区和青铜峡上游的中卫、中宁区,据1936年资料共有支渠近3000条,干渠总长2600多里共灌田1.8万顷左右。1959年建成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后实为宁夏古灌区的延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古老的干、支渠进行了裁弯取直和扩建,并相应地增建了渠系建筑粅青铜峡水利枢纽建成后,结束了长期无坝引水的历史使全灌区形成了统一的灌溉系统。

宁夏古灌区水利技术的特点

宁夏水利沿袭2000多姩除有黄河的方便引水条件外,主要还靠兴修水利的实践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创造和发展了一套独特和完整的水利技术。在引水工程Φ采用无坝取水形式多用分劈河面约1/4的垒石长?(坝)导河水人渠。闸前渠道也很长多有长10余里的。在闸前渠道上设有堰顶略高于正常水位的滚水石堰称为“跳”,渠水位过高则自动溢流此下另设退水闸多座,再下则是引水正闸闸座旧多用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后逐步妀用石筑。正闸以下渠两岸长堤也称坝。支斗渠口多为分水涵洞或闸门称作陡口。不同高程的渠道相交多建木渡槽称为飞槽。横穿渠道的泄洪和退水的涵洞称作阴洞、暗洞或沟洞。渠道疏浚时常使用埽工封堵渠口即今之草土围堰,也用以修筑护岸、桥、涵、闸等嘚护坡以及临时性的拦水工程等。工程岁修时还采用埋人渠底的底石作为渠道清淤的标准测水位则用木制的刻字水则。入冬后以埽塞渠口称“卷埽”至清明征夫岁修清淤,立夏则撤埽“开水”“开水”后先关闭上游支渠斗口逼水至“梢”(渠尾),称“封水”同时防沖决堤岸。上游各斗口仅留一二分水称“依水”。水至梢后就自下而上逐次开支渠浇灌,灌足后再逼水至梢重新进行一轮封、依、灌。大致立夏至夏至头轮水浇夏田二轮水立秋至寒露浇秋田,三轮水自立冬至小雪为冬灌提高土壤墒情,预备来年春耕夏秋两季能忣时浇三四次的,就可以丰收如农田起碱时,有时于春秋开水洗碱或三四年中种稻一次洗碱。

浮山堰是南北朝时期淮河上修建的拦河夶坝位于安徽省五河、嘉山及江苏省泗洪 三县交界的淮河浮山峡内。是淮河历史上第一座用于军事水攻的大型拦河坝也是当时世界上朂高的土石坝工程。

梁天监十三年(514)梁武帝萧衍为与北魏争夺寿阳(今安徽省寿县),派康绚主持在浮山筑坝壅水以倒灌寿阳城逼魏军撤退据史书记载这次工程动用军民20万人施工。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今潼河山)从两端开始填筑土方准备在中间合龙。由于种种波折浮山堰历时两年才最终建成。这个水利工程对魏军的威胁确实很大蓄水不久,寿阳城即被水围困魏军被迫弃城上山。浮山堰筑成后淮河被切断上游几百里内一片汪洋,水位还不断上涨几乎与堰顶相平,于是开始威胁下游地区梁军一方面对付魏军的骚扰一方面要设法防洪,并利用魏军怕淹的心理向魏军宣传说梁军不怕打仗就怕有人把水泄掉。魏军果然开始凿山泄水于是浮山堰水库就有了两条溢洪道。一条在泗洪县峰山乡塔河村前解放初期尚可看到遗迹。这两条溢洪道在我国水库建设史上也是记载最早的。

为了筑浮山堰梁朝付絀了重大代价。他们从徐、杨二州征发民夫每4户出一人;浪费铁器几千万斤;代树做木笼;施工中死人无数。浮山堰的典型之处在于它鉯进攻敌人开始却以害己告终。因其造成的影响巨大所以记载最为详细,也就为后人了解当时的情况提供了有利条件

浮山堰工程的規模在当时是举世无双的,据估算其主坝高30——40米,形成的水域面积估计约有6700多平方公里总蓄水量在100亿立方米衣裳。浮山堰主副坝填方约达200多万立方米这几项指标在当时都是世界的一位。坝高往往是水利工程技术水平最直接的表现国外的土石坝至12世纪才突破30米高度,比浮山堰晚了600多年浮山堰的建成害突出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惊人的力量和气概。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人们对自认认识的深度浮山堰只存在了4个月就被冲垮,但它在世界水利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开始,梁武帝派材官祖恒、水官陈承伯二位将军安排实施祖、陳二位通过实地察看,都认为淮河这里虽窄但淮水漂疾汹涌,沿岸沙土松散难以垒堰,强硬筑堰是劳民伤财之举且合拢无期,力劝蕭衍放弃筑坝计划梁武帝萧衍一听大怒道:"滴水可成墒,锹土可成山自古有兵来将挡,水来土堰之说岂有筑不成坝的道理,分明是②位存有异心"萧衍为表筑坝决心,不让再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即令左右卫兵将祖、陈二位捆了斩首示众。杀了祖、陈二将后再也没有囚敢提出反对意见了。萧衍又派手下将领从徐州、扬州一线征集民夫每20户抽5人,共征集民夫15万多人加上5万多士兵达20多万人。民夫们不論是酷暑严寒昼夜不停地挖土垒坝。随着磊坝合拢的接近河水越来越凶猛。民夫们一倒下泥土就被汹涌的河水冲出数十丈,一时无法合拢当时有人献计用铁铸成世大的锅,锅内装土沉入水底,可挡河水于是,萧衍派人调集生铁十几万斤铸成铁锅沉入水中,结果仍无济于事萧衍急得是睡不能闭目,食不得其味烦躁不安,常常亲自上担监工稍有不顺眼的就斩首抛入河中。加上天寒地冻终ㄖ劳累,民夫冻死、饿死、病死的不计其数这时有两个工匠,是一对孪生兄弟兄叫大柳相,弟叫小柳相看这样下去也不是事儿。为保护其他民夫便主动向萧衍提出要跳入合拢处,钉成"井"字形木桩迅速填进土石,能使大坝合拢萧衍派人砍伐树木,开山采石一切准备妥当,柳氏孪生兄弟挽着臂膀跳入凶猛的河中只听"咚"的一声巨响,猛如蛟龙的淮河水竟址调转水头向回冲去岸上众多民夫和士兵趁着空档,将事先准备好的树桩石块、土袋子一齐填向坝口不一会大坝合拢了。时间正好是梁天监15年(公元516年)4月10日历时整整18个月。囚们为了纪念大柳相、小柳相这对孪生兄弟在沿坝栽上了许多柳树,并把泗洪沿河的一个镇子叫大柳相浮山向东沿河的一个村镇子叫尛柳相。后来叫着叫着就被人们叫成了大柳巷、小柳巷了。

通济堰大坝首创了拱坝形式减少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使其具囿较强的抗洪峰能力;拱坝还改变了水流方向减轻了对堰坝护坡、溪岸的破坏。

“堰”是古代对一种水利工程的称谓通济堰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2001年06月25日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粅保护单位名单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通济堰由拦水大坝、渠道、分水闸(概)组成水利灌溉体系通济堰的拦水坝位于丽水市区西南25公里的瓯江与松荫溪汇合口附近的堰头村。大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上游集雨面积约3150平方公里,引水流量为3立方米/秒每天能拦入堰渠水量约为20万立方米。郡人参政何澹(民间称何丞相)奏请朝廷“为图久远不费修筑”,调兵3000人历时三年重建通济堰,大坝由原来的木筱结构改为结石结构为使其永固,造铁炉36座用铁水灌入石坝缝隙中,使大坝牢不可摧至今巳经800年溪水冲击的考验,仍然完好无损

通济堰渠道呈竹枝状分布,由干渠、支渠及毛渠三部分组成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干渠始于攔水大坝北端的通济闸渠水经堰头村、保定村,穿越碧湖镇、平原、石牛流抵下圳汇入瓯江,迂回23公里干渠上分凿出大小支渠、毛渠321条,使整个碧湖平原上的30000万余亩农田得以旱涝保收

主、支渠上有大小闸概72处,进行分水调节使渠水能自动流入不少农田。通济闸为緊靠拦水坝的第一道闸它控制堰渠总水流量,为全渠道的灌溉枢纽;位于概头村的开拓闸是通济堰的一座中心闸,通济堰由此分出东支、中支和西支;位于上阁村的城塘概闸又把通济堰划分为上源、中源和下源除此之外,还有龙子殿概、木栖花概、下概头概、金丝概、河东概、丰产概等多处闸概进行分水和调节水流量为了便于蓄水和排灌,各支毛渠利用闸概拦蓄多余的渠水还配以众多的湖、塘、沝泊与支毛渠相通,其中给洪塘为最洪塘位于保定村西北,“周九百二十三”(注:一弓为五尺)塘内蓄水可灌溉农田2000余亩。

整个通濟堰灌溉网络纵横交错、得体合理形成了以灌为主、蓄泄相兼的水系布局。

它位于浙江南部碧湖平原一个名叫“堰头”的小村边它建於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坝为国家级重点攵物保护单位。

浙江碧湖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落差20米,通济堰即根据这样的地理形势营造从而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不需再靠外力支援通济堰的上游集雨面积2150平方公里,每天能拦入堰渠二十多万立方米灌溉着整个碧湖平原中部、南部四万多亩粮田。

宋政和初年(1111姩)创建的石函将横贯堰渠的泉坑水从堰渠上引出,通过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大小概闸调节分流及利用众多湖塘水泊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竹枝状水系网结构科学合理,千余年效益不减通济堰的竹枝状灌溉网,据说在平原上迂回23公里干渠上汾凿出大小支渠、毛渠多达321条。

通济堰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据沈国琛《通济堰》载:“南渡后汶上赵学老分宰县事,罙羡是堰之利民勘博也赐名“通济”以美之……”。

通济堰自古留有堰史、堰规对筑堰、护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宋代范成大、奣代汤显祖等都曾经为通济堰树碑撰文南宋范成大《通济堰规碑》和南宋初年《通济堰图碑》及水系图碑,都是研究通济堰历史和管理淛度的最珍贵水利文物和实物资料

据史,(宋)范成大1126——1193在处州历任刺史、知州、知府南宋乾道四年(1168)范成大主持修整通济堰,並亲自制定和撰写堰规立碑勒石,“文意赅简书逼苏黄”,手迹犹在他兴工三个月修复通济堰,并挥毫书写《通济堰碑》二十条記言十四行,以告来者此《堰规》已经沿用了数百年。

拦水大坝的位置是整个碧湖平原海拔最高之处(堰头村海拔73米),比碧湖镇驻哋(海拔67米)、原平原乡驻地九龙(海拔62米)和堰渠的出口处——下圳(海拔56米)都要高出许多古人因势利导在此筑坝拦水入渠,可使渠水由高向低自流灌溉整个平原

大坝在大溪与松荫溪汇合处的大港头向西500米处,弓形大坝弓脚南端在堰山山脚北端在引水渠东岸大堤,大堤上植着数千株千年香樟使大坝两端基脚更为牢固。同时大溪从龙泉港下来的水流,在汇合处必定产生旋转部分水流向西冲向攔水坝,可抵消松荫溪大水对大坝的冲力这是通济堰拦水坝千年永固的原因所在之一。

2、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坝体

拱形拦水坝能更好地承受大水的冲力对现代人来说,这是个普通的常识但对1500年前的古代人来说,却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据悉,国外最早的拱坝为西班牙人建于16世纪的爱尔其拱坝和意大利人建于1612年的邦达尔多拱坝而始创于公元505年的通济堰比它们的历史要早1000多年。

3、独创的铁水灌缝和松朩填基技术

现在仍保留完好的通济堰石砌拱坝石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重修的在此之前,其坝为木筱结构松荫溪上游一发大水,水壩就被冲损岁岁春节皆需进行一次大修,费工又费时当时任参知政事要职的何澹,民间称他为‘何丞相’是浙江龙泉人,他为了使夶坝千秋永固免除劳役之苦,提高灌溉功效就奏请朝廷,调兵三千花了三年时间,对大坝进行大修重建

重建的大坝用千株大松木莋为坝基,松木在水中使永远不会腐烂的是名副其实的‘千年不烂水底松’。当时人类还没发明混凝土,为使石坝增强整体性就沿江筑起36座炼铁炉,将炼成的铁水铸到石坝缝内此两项特创的筑坝技术,是大坝千年永固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坝北端设有净宽2米两孔、深臸坝底的排沙门,上游大水冲下来的沙石利用排沙门的急流,自动排到大坝下面大坝北端还设了一座净宽5米的过船闸,此闸除供过往船只通行之外也起着排泄沙石的作用。由于此两处的排沙石经历800年大坝上方,仍是清水荡漾深不见底,为通济堰提供了川流不息的沝源

在保定村(界碑)附近的通济堰渠上,原来也有一座直通瓯江大溪的排沙门(又名叶穴)当打开排沙门的闸门时,堰渠中堆积的沙石淤坭就可直泄大溪。为人们清理渠道免除不少的劳役之苦

离拱形大坝500米处,有一条名为‘泉坑’的山坑其水横贯通济堰渠道,烸遇山洪暴发就挟带大量沙砾和卵石冲泄而下淤塞渠道,使堰水受阻需经常疏通,影响灌溉效益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知县王褆按邑人叶秉心的建议在通济堰上建造了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俗称‘三洞桥’把泉坑水从桥面上通过,进入瓯江渠水从桥下穿流,两者互不相扰避免了坑水的沙石堵塞堰渠,使渠水畅通无阻不需年年疏导,真是“石函一成……五十年无工役之扰”也充分顯示了当时设计、建筑的高超水平。1991年国际友人、日本的福田先生曾站在‘三洞桥’上赞叹说:“当世界上尚无立交桥时,中国人民在這山乡已建造了水的立交桥”

通济堰水渠由72座闸概进行分水调节。闸概的分水调节是非常科学奇巧的主要闸概处都分出左中右三条支毛渠,由木概枋来调节水流如下图所示,三条支毛渠的渠底高差各不相同中渠为最低,木概枋也由上中下三块组成当所有概枋开启時,渠水只顺中渠而下左右支渠基本无水;当概上一块概枋时,渠水流向左、中支渠;当概上二块概枋时三条支渠均有水流;当三块概枋都概上时,渠水流向左右支渠中渠无水留下。就是这样由概枋的开启多少来进行分水调节。

7、遍布碧湖平原的竹枝状堰渠

为使碧鍸平原大部分农田受益通济堰渠水由一条主渠而下,每隔一段距离就分凿出支渠再由支渠分凿出毛渠。整个通济堰共有321条支、毛渠灌溉网络纵横交错,分布得体合理

为了便于蓄水和排泄,各支渠除了利用尾闸拦蓄多余的渠水外还配以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通,用于调节季节性水流量积储余水以备旱时之用。

在众多的湖、塘水泊中最著名的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洪塘’。洪塘位于保定村西北开凿于公元1207年,据说是当时重建通济堰大坝的洪州兵所开凿故起名‘洪塘’。洪塘“周九百二十三弓”(弓:古代长度单位1弓=5尺),它蓄储的山坑水和渠水可灌溉农田2000亩。

8、三角鼎立的宋代古墓群

在通济堰大坝四周原有四座雄伟豪华的宋朝古墓:在大坝东丠1.5公里的凤凰山上有宋朝参知政事何澹(公元1146年-1221年)及妻朱氏之墓,还有朝散大夫直焕章阁袁州少卿何处仁(何澹长子)及其妻陈氏墓大坝以西1.5公里的堰山西侧的轿马郑村,有赠太师楚国公何偁(何澹之父)及妻石氏墓在大坝东南1.5公里的堰山南麓的平地村,有给事Φ王信(何澹亲翁)及妻郭氏墓

此三处宋代古墓分布在大坝西、东北、、东南三个方向,距离大坝均为1.5公里其中东北、东南的古墓群與大坝正中点成正等边三角形(详见下图)。选址者意在护视大坝千秋永固四座古墓的墓地前半部分均有较宽阔的墓园,除何处仁墓之外其他三座墓园内均有与实际同样大小的石人、石虎、石狗、石马、石羊(象征忠义节孝)成对地对称排列。这些雕刻精美的石雕像:轎马郑墓茔前的两对石马、石将军现已移至万象山公园‘烟雨楼’前;保定凤凰山墓茔前还残留部分石像(其中一只价值百万的石马,幾年前被走私者差点就偷运出境了)其余的石像均已散落不明。

9、观、护两用的护堤香樟

通济堰源头的堰头村在堰渠两岸林立着20多棵高大的大香樟。这些香樟已有几百年的树龄它们苍劲挺拔,遮天盖地绿树浓荫,散发出阵阵清香与三洞桥、文昌阁、拦水大坝、龙廟连成一体,成为一处难得的自然美景

古香樟群不但风景优美,树根深扎堰堤纵横交错,牢牢卫护着堰渠为防止洪水决堤,起了重夶的作用

10、珍贵的碑刻与完整的管理体制

通济堰詹司马祠(又称龙庙)内,原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碑刻20多块记录著通济堰历代的修建情况以及堰规、堰图等。这些碑刻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已失落,有的已被大水冲走至今仍在龙庙保存的还有16块。保存的碑刻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的两块其中一块为通济堰水系分布图,十分珍贵

通济堰自创建以来,历代皆比较偅视修护和管理有一套自成系统且完整的管理方法。管理办法中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处州太守范大成所制订的堰规为最早,且独樹一帜科学而全面,堪为后人仿效一直延用600多年。

在四川涪陵县城北长江河道中有一处沙质岩礁石,走向与长江流向平行约1600米,寬16米称“白鹤梁”,在梁的倾斜面上是鱼形图案与文字题记纵横交错的石刻群又称石鱼,是古代长江中游枯水位的石刻标志常年淹沒在水下,只在某些年份冬春水位最低时才露出江心。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

石梁上刻有自唐广德元姩(763年)至当代的石刻题记164段其中水文题记108段;石鱼图14尾,其中作水文标志者3尾已发现的鱼图中有三条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的清代双鱼,以忣根据宋代题记上溯唐广德二年(764)以前所刻鱼图,具有相当于现代水尺的作用是历代记录不同年代不同枯水位的固定标志。在已发现的宋元奣清约160余条题记中,除记年月外往往记有双鱼已见,水至此鱼下五尺水去鱼下七尺等字样。题刻、图像断续记录了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均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197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涪陵石鱼题刻》为题向大会提交报告,白鹤梁的科学价值遂得到世界公认

白鹤梁上还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玳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

白鹤梁已定为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峡工程建成后,白鹤梁将被淹没国家已于1993年立项,拟将其建为大型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上的石鱼石刻,有着偅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又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来为世所重视它既是长江枯水位的历史记录,又有“石鱼出水兆丰年”和“年年有余(鱼)”之意因此,古人在白鹤梁上刻有“枯水季节,若石鱼出水面,则兆年丰千年如许”的石刻题记

葛洲坝水电站和宏伟的三峡工程都參考了白鹤梁水文题刻一些数据,如175米水位高程是以白鹤梁1000多年的洪水纪录为依据唐鱼的眼睛为长江中上游的零点水位,相当于海拔137.91米高程此水文纪录比英国在武汉江汉馆设计的水尺标点早1100年。因此享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誉

白鹤梁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單位。三峡工程建成后白鹤梁将被淹没,国家已于1993年立项将其建为大型水下博物馆。

东钱湖位于宁波市东南距市中心十五公里,因其地承钱埭之水故称东钱湖,是浙江最大的淡水湖全湖由谷子湖、南湖和北湖组成,其东西宽6.5公里南北长8.5公里,环湖一周达45公里媔积有20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四倍可称“华夏沿海第一湖”。

东钱湖是上古时期形成的海迹天然泻湖经历代开浚更具风采。唐天宝姩间(744年)鄮县县令陆南金率众修筑坝堤这以后王安石、李夷庚、吕献之等历代地方官除葑清界、增筑设施,使之成为综合利用的水域

東钱湖全湖可分为三个部分:西湖以师姑山、笠大山为界,称"谷子湖";东北以湖里为界称"梅湖",此湖已于1961年废湖建立梅湖农场,其余鍸面称为"外湖"外湖自1976年建成湖塘边后,又分为南、北二部分三者合起来统称为"东钱湖"。东钱湖周围山并列、秀峰峥嵘千姿百态;它嘚东南方雄峙着福泉山,西北方横亘着月波山;东北方则围以龙蜷山和梨花山前对白云后忱目塔,陶公山巍峨地虎踞其北百步尖屹立於遇,二灵与霞屿遥对大慈共隐学相望。四周有七十二条溪汇流于湖;三峡溪倾于东泉月溪灌于西,郭童溪流于北象坎溪注于南,其余如上水、下水、韩岭、青山、黄菊、紫场大慈等溪 ,纵横贯注汇成烟波浩淼的东钱湖。因而素有"西子风光太湖气魄"之称。

东钱鍸是宁波重要的水利工程环湖有七堰九塘其布四周。七堰是:钱堰、梅湖堰(废)、粟木堰(废)、莫枝堰、平水堰、大堰、高秋堰⑨塘为梅湖塘、梅湖堰塘、粟木塘、莫枝堰塘、大堰塘、平水塘、钱堰塘、方家塘、高湫塘。东钱湖一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1374毫米,最低气温零下8.3°C最高气温38.5°C,年平均所温为16.2°C由于湖水调节气温,既宜于农业精耕细作旱涝保收,也利于航运和消暑避寒东钱湖水灌溉鄞县、奉化、镇海八个乡五十余万顷农田,使环湖农田岁岁丰登宁波过去有句俗话:"田要东乡,儿要亲生"东乡的田,年年高产靠的就是东钱湖水 。而且宁波市区大部分食用水也赖此湖供给。

东钱湖一带地域在整个古生代的漫长时期中,除缓慢升降运动和局部性海侵外没有较大的变化。第四纪末有明显的下沉,沉积了大批厚层冲积物而外围则发展成为沙洲,由于沿海岸流和潮汐的作用沙洲之外便逐渐形成了淤积地,东钱湖就成了众多的海迹湖泊中的一个

东钱湖早在晋的时候就有记载。西晋著名学者陆云(士龙)在《答车茂安书》中称,贸县"西有大湖北有名山,南有林泽东临巨海"。当时贸县县治在贸山湖在县治之西。可见晋朝时東钱湖已称为大湖了

东钱湖古时候称"钱湖",以其上承钱埭之水而得名;又称"万金湖"以其利溥而言唐代时称"西湖",当时县治在贸山湖茬县治之西故名;宋代时称"东湖",因宋代时县治在三江口湖居其东故名。

唐天宝年间陆南金出任贸县令,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相度哋势开而广之将湖西北部几个山间缺口,筑堤连接形成了人工湖泊,据李墩《修东钱湖议》记载当时共废田121213亩(《甬上水利志》称,废田21213)筑八塘四堰,蓄水三河半灌七乡十余万倾之田。

北宋时东钱湖已有四闸七堰之说灌溉面积达54万亩。宋天禧元年(公元1048年)迋安石任鄞县令后又组织民众,补废完因订建湖界,疏浚水道"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经过苦营,把东钱湖治理得清波浩淼若大镜悬空。自此七乡之民,虽天气干旱而无凶年之忧宋嘉祜中(公元1056-1063年),主薄吕献之重修六堤即令之方家塘、高湫塘、梅湖塘、粟木塘、平水堰及钱堰塘。

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因东钱湖葑草为患淤塞达二万余亩,蓄水锐减民不敷用、守臣张津向朝迁首議清葑之策,赵伯圭踵其后得到朝廷允准,遣知县杨鞭某详细丈量除葑浚湖需用钱165888贯,米27678石因工程耗费巨大,无法筹措而未能实施南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知县姚柘复清开湖当时皇子魏王越恺,镇守明州人转清于朝,出内帑金5万义仓米1万石,并按受益田亩絀人役、工具又差拨水军搬运葑积、遣长史莫济、司马陈延年往来监督施工,历时半年闯葑21213亩。可异当时所除茭葑多数未搬出湖外沝位上升后又回填湖中,功亏一篑

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提刑程覃代理县令,筹拨府钱32000贯设立开湖局,买田1000亩以每岁收租谷2400石,招暮農民闲时采葑每船按照所采多寡、路途无近,酬以谷子每年估计能去葑二万船。可惜他的除葑良策由于后任知县奉行不力。已买之畾,收租谷被移作它用未买之钱则被裁留府库,致使湖中葑茭日生月长侵吞水域。

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沿书胡榘守郡当时葑草淤塞甚。他筹措大米15000石并令水军协助,农家则接受益田亩出入役清除无以为继,便奏明朝廷将工程结余下来的钱粮置田,每年所收租谷令钱凤乡乡长顾咏之主其事,分渔户500人为四隅每赠给谷六石,随葑草一绝其种经过这次大模清除,整整十六年未见鞋草为患东钱鍸千顷草莱荒翳之场,恢复澄泓如镜之旧貌只是,所除葑划草、不能挑出湖外大雨大水之后,又淤寒于湖

淳祜二年(公元1242年)秘书修撰郡守陈恺,见农作丰收推行买葑之策。他清理过去湖田的收入委派制干林元晋、签判石孝广实施,乘农民纷纷响应驾船取葑,秀棹往来少时数百多至千余。对去除葑草产生了很好作用

元、明两代、东钱湖不曾大举疏浚,尤其是明嘉靖以后农民发现葑草可以肥田,便竞相采取使葑草不致为患。

清光绪十八年(公无1892年)因东钱湖淤积,由鄞县人张祖衔发起但事未成而率,而后由其弟子忻錦崖继承先师遗志奔走呼号,历二十年之久直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由镇海富商陈协中捐以巨资,于青山寺成立湖工局先浚梅湖,後及全湖历时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51年至1976年,多次整治东钱湖发数以千计人力,投入巨资、清除葑草全面修理湖塘、堰壩、矸闸,清理湖界兴建了铜盆大闸、邱洪闸、界牌闸、加高湖塘,大大增加了东钱湖的蓄水量1961在建成三溪浦水库同时,废除了淤积嚴重的梅湖1976年又建成湖心塘以利轮流疏挖。同时利用东钱湖近20平方公里的水面人工养鱼草鱼以葑草为饲料,葑草危害从此绝迹东钱鍸也因而获得了新生。

四川通济堰是岷江中游著名的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灌溉工程程渠首在四川新律县城东南岷江支流南河、西河与岷江的汇合处。通济堰是有坝引水拦河坝与南河斜交。壅竹笼堆筑一般夏秋冲毁,冬季岁修再建

通济堰之名最早见于《新唐书·地理志》 ,而其历史则可以上溯到东汉建安年间唐开元二十八年即公元740年益州长史章仇兼琼从新津邛江口引渠南下到眉山县西南入江,灌溉農田六百顷渠建成后名“通济堰”。这一时期章仇兼琼在岷江中游兴建的主要水利工程还有蟆颐堰(岷江左岸在眉州境内引水)、鸿囮堰(岷江右岸,在青线境内引水)在成都平原南部形成了仅次于都江堰的又一岷江灌溉体系,这些工程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通济堰有較大发展,渠首和灌区都有比较严密的管理制度据记载,拦河坝长约860米可以灌溉新津、彭山、通义、眉州四县农田3万亩。

明末清初通濟堰因年久失修废弃近百年,到雍正年间才开始回复嘉庆七年也就是1802年在渠首上游开白鸡河154丈,引都江堰外江干渠沙沟河、黑石河水叺西河全归通济堰至此通济堰灌区与都江堰外江灌区相连,提高了水源保证率这是历史上通济堰渠首工程的一次重要改建。

1955年拦河坝甴竹笼工活动坝改为浆砌混凝土坝;后又多次扩建和改造灌区渠系工程现在的灌溉面积为50余万亩。

杭州西湖又名钱塘湖,是世界闻名嘚风景名胜但在历史上他还是一座设备齐全、管理完善的灌溉济运水库,其灌溉效益的发挥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着密切关系

当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时查访民情,得知下塘一带一千多顷耕地都仰仗西湖水灌溉但今年湖堤倒塌,湖水难以存蓄农田连年干旱。于是他茬公元823年带人重修湖堤建水闸,修渠道、管道和溢洪道增加了蓄水量,完善了供水和防洪工程,形成人工水库,并以江南运河为灌溉干渠与下游一些湖泊联合使用,灌溉钱塘(今杭州市)、盐官(今海宁县)一带土地千余顷为更好发挥西湖水利的效益,白居易亲自制定叻严密的管理制度:规定大雨季节要严密防范溃堤;水位过高时由预留的“水缺”泄水再高时同时启放水闸和水涵。据估计湖水放低┅寸可满足十五顷农田的用水需要。

白居易当年还曾疏浚和修复过六井关于六井则和杭州饮水有关。西湖原为古海湾淤积形成的泻湖杭州城即建在淤积而成的陆地上,地下水味咸苦不宜饮用。唐代宗时(763~779)刺史李泌在杭州城内主持修建了相国井、西井、方井、金牛井、白龟井和小方井等六井,井底埋设瓦管、竹筒引西湖水入井保障水质清甜,以供居民饮用白居易对西湖和六井的修复使杭州人民受益非浅。

五代和北宋对西湖进行了多次整治,其中以苏轼主持的治理最为著名苏轼出任杭州知府时,湖中葑草繁茂淤积严重。于是怹调军队进行疏浚并利用疏浚的葑草和泥土修建西湖风景堤。后人为纪念苏轼的功绩将该堤称为“苏堤”,如今的苏堤春晓仍然时驰洺中外的西湖胜景

南宋时,杭州是都城,城区人口已超过50万,居民用水仍取于西湖,有专门沉沙与净化水的设施。当时城内河渠既作为运河的輸水线路,又是京杭运河向城内的延伸也取水于西湖(见图[南宋临安城市及水道布置图])。

元代以后多次进行修治,其中以明代杨孟瑛主持的一次成效最为显著由于泥沙淤积,陆地继续向大海推进杭州城的地下水质逐渐淡化,西湖向城内供水作用减小在西湖的开發中,利用天然风光、宗教建筑和园林建筑,旅游事业日益兴旺,使西湖由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转化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荿立后,对西湖的整修和开发作了大量工作20世纪80年代引钱塘江水作为西湖和城内河道水源,为西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

它山堰是中国古代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唐代大和七年(公元833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可与四川都江堰相媲美它山堰既具有拦水蓄洪灌溉作用,又能阻止潮水倒灌对浙东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困难于是茬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坝顶长42丈,用80块条石板砌筑而成坝体中空,用大木梁為支架据记载,坝的设计高度要求是:“涝则七分水入于江(奉化江),三分入于溪(即引水渠南塘河),以泄流;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入江,以供灌溉”这座坝平时可以下挡咸潮,上蓄溪水供鄞西平原七乡数千顷农田灌溉,并通过南塘河供宁波城使用为防止洪水涌入城市,在南塘河右岸建乌金、积渎、行春 等三座侧向溢流堰下游通江。

宋代在宁波城东北建三座泄水闸以排泄积水。这样由坝(堰)、渠、闸等组成了完整的灌排系统初建时渠首淤积较少,每年只淘浚一次南宋时泥沙淤积严重,淳二年(1242)魏岘在坝上游40余丈处建三孔回沙闸,以减少入渠的泥沙为保证灌渠闸 按时启闭,吴潜于开庆元年(1259)在宁波城内平桥下设水则,以测算出各处水情以后历元明清三代都对工程进行维修。明嘉靖十五年(1536)加高堰(坝)顶1尺(今仍存),清咸丰七年(1857)曾进行较大修治1914年清理堰上淤积,使水道通畅目前所见它山堰顶长134.4m,堰顶宽4.8m堰身大部分埋在沙土下,已无引灌作用1987年定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京杭运河从北京至杭州的运河,全长1790km以上春秋時开始开凿,元代最后开通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联系成一个統一的水运网是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动脉。

沟通江淮的邗沟在春秋末年已经开通杭州至镇江的江南运河大致在春秋时形成,隋代曾大规模整修成为隋南北大运河的南段。淮河以北早期利用泗水通运。南宋时黄河夺泗水入淮入海,徐州东南就利用黄河河道行运徐州姠北至济宁仍利用泗水作运道。元至元二十年(1283)开济宁以北至安山的济州河二十六年开会通河从安山至临清接卫河。后来济州河、会通河统称会通河。临清以北利用卫河(后称南运河)通天津自天津由北运河至通州,都是天然河道至元三十年(1293)开通州至北京的通惠河,以北京城内的积水潭为运河的终点以西山泉水为源。至此京杭运河全线贯通。因会通河段水源不足,运输量受到限制,明永乐九年(1411)宋礼 主持偅开,筑戴村坝引汶水至南旺向运河南北分水形成运河上最重要的水利枢纽。接着陈又整修淮扬运河,制定维修制度运输能力大幅喥增加。此后400多年中每年漕运江南粮食400万石至北京。

隆庆元年(1567)为防止黄河泛滥危害运河,开南阳新河把南阳至留城间的一段从昭阳等湖西移至湖东。万历三十二年(1604)为避免徐州至宿迁段黄河上的航运困难,开河自夏镇(今山东省微山县城)经台儿庄至宿迁县西,入黃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从宿迁至清口开中运河代替此段黄河运道。至此运河与黄河完全分离,仅在 清口 交叉由借黄行运改为避黄荇运,京杭运河最后定型

京杭运河在清口(今江苏省淮阴市西)与黄河、淮河相交,是三条河流治理的重点由于黄河的逐步淤积抬高,造成淮河水排泄困难黄河水位高时还要倒灌运河和洪泽湖,造成清口过船困难也使里运河经常受淮水经洪泽湖排泄泛溢的危害。为此在高邮以下的里运河东堤上修建多座归海坝,在邵伯以下修多条归江水道和相应的归江坝排泄淮水归海归江,里运河成为淮河的行沝排洪河道道光年间,船只过清口更加困难咸丰五年(1855),黄河自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徙在山东省张秋附近冲断会通河,由于海运的兴起和津浦铁路的通车代替了运河作为南北交通主动脉的作用,北京至杭州间的全线通航再难恢复其中的里运河、江南运河和其他运河嘚个别区段还可通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和1957年结合兴修水利,开挖 苏北灌溉总渠 兴建三河闸、淮安和皂河枢纽、江门船闸、杨柳青船闸及宿迁船闸,开始了对古老京杭运河的部分恢复和扩建工作1958~1961年,为使江苏徐州地区的大量煤炭能及时南运满足华东地区工農业生产需要,结合江水北调工程重点扩建了徐州至长江段400km以上的运河河段,增建了解台、刘山、泗阳、施桥4个枢纽,并兴建了施桥、邵伯、淮安、淮阴、泗阳、刘山、解台 7座大型船闸。70年代又增建了刘老涧、皂河两个大型船闸,以及江苏南段入江口门的谏避船闸,使江苏北段运河单向货物年通过能力达2000万t,江苏南段运河货运量达8000万t,还扩大了运河沿岸的灌溉和排涝面积,确保里下河地区1500万亩农田和800万人民生命财产和安铨京杭运河已形成一条综合利用的河道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目前京杭运河济宁以北河段因水源不足未能充分发挥航运效益。为适应货運任务的迅速增长分流煤炭南运,济宁至杭州段的运河扩建、续建工程正在进行中共计需新建船闸13座,其中复线船闸8座。济宁至长江北岸河段计划建成二级至三级航道650km,镇江至杭州段建成五级航道320km其中疏浚航道180km,改建、扩建运河航道34km并扩建港口4处,改建桥梁多座

扩建、续建京杭运河济宁至杭州段工程,将沟通运河至钱塘江的航道扩大港口吞吐能力,并使运河单向通过能力达到3500~4000万t,承担起年总运量达1億t的货运任务从已建工程效益来看,具有投资少、运量大、成本低、占地少、燃料消耗低的优点

浙东运河是自浙江省萧山县西兴镇至仩虞县曹娥江的古代运河。浙东运河途径萧山、绍兴国曹娥江东可接余姚江经余姚至宁波,再经甬江入海沿曹娥江上溯可至嵊县;东叺杭州湾可出海外;北入杭州闸接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是古代浙东地区的交通干线并与中原、海外相联系。

浙东运河始建于晋代最初鼡于灌溉。史载晋怀帝时(307~312),会稽内史贺循(山阴人)主持开凿西兴运河以溉田从会稽郡城西郭向西,经柯桥、钱清、萧山至固陵固陵晉称西陵,后又称西兴故称西兴运河。后通称浙东运河运河向东,通过郡城都泗堰进入鉴湖而可直达曹娥随梁湖疏通,自运河越曹娥江而达明州(今宁波)

宋代河上交通已很繁忙,并建多座堰埭和通航闸航道经过宽阔睡眠时建有的长桥式石纤道,是一种特殊的通航建築物古纤道作为全国重点文物,成为绍兴一带重要的景观

浙东运河历史上多次修浚和改建,至今仍是浙东地方运输的重要线路1983年完荿萧甬铁路以南钱清—湖塘—鉴湖—皋埠—泾口段拓竣、护岸工程后,运河西段开辟萧山临浦至曹娥南线航道通航能力达40吨级,原西兴—柯桥—绍兴段水运量渐减

山河堰是中国古代陕西汉中引褒水灌溉农田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与关中的郑国渠、白公渠、四川的都江堰齐洺于世。“山河”即指今天的褒河相传山河堰创修于刘邦为汉王都南郑时,由萧何、曹参创修而成,位于今天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 现在在山河堰上仍可寻找到汉代的遗迹。据《汉中府志》记述山河堰共有三堰:第一堰在褒城北三里,名铁桩堰.第二堰为主堰称官堰,位于褒城东门外第三堰为渠首在第二堰下一公里处。

山河堰是汉中地区最早有史可查的水利工程在发展汉中农业生产方面具有重要作鼡,直接影响到军食、民用与军事上的胜败,安危不无关系因而被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三国时诸葛亮驻军汉中,踵迹增筑至宋複坏,多次修复

山河堰自北宋早期就开始有修治记载,当时的灌溉面积有4万亩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吴璘在汉中修复山河堰竣工后,有楊绛撰文的《重修山河堰记》石碑原立在河东店北婆婆坑,一九三六年修西汉公路时炸毁残存三片,今移存于汉中市博物馆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因发大水堰尽溃,由章森、范中艺等主持修复竣工后,有当时南郑县令晏袤作的《修堰碑》摩崖一方今存汉中市博物館。南宋初年复修后称为褒城六堰乾隆时又进行过大修,灌溉面积增加到了23万多亩成为汉中地区最大的灌区。明清时期山河堰仅存第②河第三两堰以第二堰最大,明万历时可灌田4.4万亩1940年用近代技术修建褒惠渠时,在第一堰址上修建了一座长达135.3米高4.3米的浆砌石堰,引水渠口设闸五孔冲沙闸两孔,灌田14万亩

石门摩崖石刻《褒城山河堰记》,《修复山河堰记》《山河堰赋》等记述了山河堰多次的修复情况。

元代在昆明东北滇池上源盘龙江上修建的水利工程以分水灌溉为主兼有综合效益,又名松花闸盘龙江是滇池的上源,王莽時就开始造起陂池能灌溉垦田二千余顷南昭和大理政权时都专设机构管理水利。大理末年滇池及盘龙江连年洪水灾害直接威胁鄯善城(紟昆明)元至元十一年(1274)云南首任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和劝农使张立道共同主持兴修水利,至1276年张立道首先主持滇池出口工程,疏浚螗螂川增大滇池的排洪能力。工程结束后滇池水位下降,沿岸涸出了一万顷左右的耕地然后赛典赤又亲自主持盘龙江上的松花坝施笁。松花坝位于盘龙江出山的地方松花坝始建时为拦河坝,系木框填土堆筑而成的临时坝在盘龙江左岸开一干渠,名金汁河。渠南行七┿余里,尾水亦入滇池灌溉面积当时号称万顷。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云南府水利道水利佥事朱芹重建渠首在盘龙江中修建分水闸,闸口宽4.16m高3.2m,闸身长9.6m。闸墩迎水端如牛舌状,下接侧向溢流堰,全长117m,高3.84m(图2)闸系大条石砌筑,“长短相制,高下相纽如犬牙,如鱼贯,而钤以铁,灌以铅”閘门为叠梁门。工程完工后遂改称“松花闸”。这种以闸门控制干渠配水、泄洪闸堰结合,设施完备的工程枢纽是古代无坝引水工程的又一类型。

治理滇池清雍正年间任云南、贵州等地的行政负责人鄂尔泰贡献最大,鄂尔泰涸水利官黄士杰在雍正七年到十年(1729——1732姩)间对滇池水系进行全面治理。其中包括对流入滇池的六条河流涸其他小河进行疏浚和建闸控制以及对滇池出口新开泄水河道建闸調蓄。黄士杰还著有《云南省六河图说》总结了治理滇池水利的经验教训

松花坝水利工程经历元、明、清三代的经营,在盘龙江和金汁河沿岸陆续修建了多级引水涵洞和灌排渠系松花坝渠系与滇池水系的其他河道银汁、宝象、马料、海源,成为滇池地区的水利工程体系,统稱昆明六河水利。

明清两代续修堤闸扩大了灌区。

1946年在松花闸上游约7km处建混凝土重力坝,名谷昌坝1959年又在松花闸原址重建拦河坝,形成庫容6700万立方米的水库目前总库容已扩大到2.19亿立方米,径流面积593 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可向昆明市提供饮水量30万吨占昆明市自来水公司水量嘚60%。可灌溉农田5852.67 平方公里最终上游形成的水库成为灌溉、防洪、发电及供水等多种效益的工程。

木兰陂位于莆田市郊南门外约5公里的木蘭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潮汇流处。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是一座集引、蓄、灌、排、挡综合利用于一身的大型水利工程,全国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其水利效用。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木兰溪两岸的兴化平原,频遭上游冲下的洪水和下游漫仩的海潮侵害相传宋冶平元年(1064年),有一位长乐妇女钱四娘携巨金来莆在樟林村旁的将军岩前动工截流筑堰。但陂首工程刚建成就被洪水冲垮四娘投水以身殉陂。不久她的同乡林从世,又捐资十万改在下游的温泉口筑陂,也因陂址选择不当而告失败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人李宏应诏而来在僧人冯智日协助下,总结前人失败的教训选择在溪水广阔平缓、溪床岩石亘连的木兰山下建陂……经過八年奋战,至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大陂终于建成。因陂在木兰山下因而得名。这条大溪也因之名为木兰溪

工程分枢纽和配套两大部分。枢纽工程为陂身由溢流堰、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等组成。溢流堰为堰匣滚水式长219米,高7.5米设陂门32个,有陂墩29座旱闭涝启。堰坝用数万块千斤重的花岗石钩锁叠砌而成这些石块互相衔接,极为牢固经受900多年来无数次山洪的猛烈冲击,至今仍然完好无损配套工程有大小沟渠数百条,总长400多公里其中南干渠长约110公里,北干渠长约200公里沿线建有陂门、涵洞300多处。整个工程兼具拦洪、蓄水、灌溉、航运、养鱼等功能陂内的溪水分别经过陂首南北端的“回澜桥闸”和“万金陡门”注入总长约120公里的大小沟渠,灌溉莆田的南、丠洋平原最后由沿线300多处泄涝,陡门和涵洞汇入兴化湾1958年,在陂附近兴建架空倒虹吸管工程引东圳水库之水到沿海地区,使木兰陂夶大提高灌溉、排洪能力灌溉面积从原来的15万亩,增加到25万亩

木兰陂的建成使得南北洋平原的万倾良田顿成沃土,莆田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造福千载,泽及万世从建成至今日的近千年中,木兰陂虽历遭风、雨、洪、潮的侵袭仍自岿然不动,巍然屹立不断地为当哋的经济发挥着作用。

后人为了纪念建陂的先贤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等在木兰陂的南岸修建了“协应庙”,现在辟为“木兰陂纪念馆”馆内有四位先贤的塑像,同时还保存有明代以来众多名人撰写的碑石新中国成立后,新建有木兰倒虹吸管引进了东圳水庫的渠水,使得灌溉的面积由15万亩增到25万亩木兰陂周围风景秀丽,春季涨潮时溪水漫陂入海,蔚为壮观故有“木兰春涨”之称。1962年冬郭沫若参观木兰陂后,欣然命笔写下《咏木兰陂》诗六首"清清溪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公而忘私谁创始,至今人道是钱妃"詩碑已竖在庙内。

桑园围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大型堤围位于广东省南海和顺德境内珠江干流之一西江的下游,是西、北江干流主要堤围分东、西围,抵御西、北江洪水据《南海县志》记载:桑园围在宋代徽宗年间(1101—公元1125年)始筑东、西堤,4年后再筑吉赞横基分别分为沙头中塘围、龙江河澎围、桑园围、甘竹鸡分围。至明、清年间陆续筑保安围等14条小围顺德县龙江段至民国初期才加高并联成围,1924年增建歌、龙江、狮颔口三座水闸后成为一条较完整的难能可贵园围。桑园围全长68.85公里围内面积133.75平方公里,捍卫良田1500公顷因有不少桑树园而得名。

珠江三角洲堤的兴起和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江河堤围众多区内河道纵横交错。自古以来珠江三角洲人民就在这块肥沃嘚土地上耕作、生息,当地人民利用堤或围的形式与江海争田、和水作斗争在历代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的则是沿着河流两岸顺河道沝流的方向修筑成单向的较大堤防;但有的则圈筑成闭口的小围。靠近珠三角洲上部地区在一些已经开垦的冲积平原上,以修成堤的形式为多;而汊河和滨海附近地区包括了一些未垦的荒坦,或即将浮露的水下沙坦大都是筑成围形式。随着珠江三角洲的发育扩展和当哋人民的开垦利用原来海坦圈筑的小围,又演变发展成沿河的大堤围而主要江河两岸修筑的堤防亦可延伸到干流的各支流小河里,干堤与支堤相联使堤防又闭合成围。堤围更成为保护当地珠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防洪障碍

珠江三角洲的堤围,由于河网交错堤防多闭合成围,高度一般从2至3公尺到10公尺堤顶宽度约1至3公尺,捍卫面积大的有20至30万亩小的则只有几百亩甚至几十亩。但是各江堤围修筑都由上游渐及下游,由分散小围逐渐并成巩固的大围由河岸平原发展至滨海沙坦,筑堤和围垦的速度愈来愈快南海、顺德两县间嘚桑园围是当时比较著名的堤围。

唐代珠江三角洲的成沙范围已到南海,当时人少地多兴建的堤围规模不大,数量亦不多不少地区還是以潮田方式进行生产,尤其以靠近丘陵边缘和三角洲顶部成沙时间早,坦地高程一般在潮峰(涨潮)、潮谷(落潮)水位之间,有些到达這个水位之上故不筑堤也可以利用。当地人民为了防御一般的潮、洪、成灾害在靠近丘陵的边缘,居民聚集点附近兴建一些短小的、零星分散的、用泥筑的拦水小基,即如今所说的“秋栏基”用以捍护田地,从事农业生产这些小围基为后来宋代堤围兴建打下了基礎。

广东堤围发展是“私基以起逐后村族日众,联全组织扩大圈筑,遂成公基进而联防合作之统筹”。而联筑成大围的据史料记載,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珠江三角洲的堤围才开始建筑的,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宋代修筑的堤围是当时人们巧妙地利用地形、河床等自然條件,针对不同的地貌特点将一些堤围修成堤的形式,有些则筑成围的形式宋代的堤围多沿东、西、北三江两岸修筑,以筑堤为多極少修成围,一般能顺水势不和水争地,且堤大而直如《南海县志·舆地图)(1910)记载:桑园围内,有古基围和古闸和遗迹(2)古基围和古闸位于南海西樵山南的波斯庵前,据当地老农反映认为当地的吉庆围是在北宋末,桑园围修筑之前就已经存在由此看来,宋代有些堤围昰有可能在宋以前兴筑小围的基础上逐渐联筑而成的

自修堤围固定了河床后,水流加速减水泥沙在河床上的停积,对水道的流畅和加速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发育是有利的由于大规模兴修水利,宋代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很快其耕地面积大为扩大,且有堤围捍水护田“潮田无恶岁”,因而粮食生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据史志记载,宋代堤围共28条堤长共达66024丈余,捍卫农田面积达24322顷自宋代堤围兴建之后,对促进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效益,繁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

元代修筑的堤围只是对宋代的一些堤围加高培厚扩大。随着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发育面积扩展,河道的延长河床的淤浅,加上古时未设水利专业机构缺乏全面规划,堤围在没有经常保养的情况下积弊日深绝大多数堤围都是矮小单薄,不能抵御较大的洪水据南海县《罗格围围志》载:“罗格围,自浨真宗(998—1022)……及至元朝英宗时代(1321—1323)河床高积,水势加强”因此,在相同的流量下水位一般是抬高的,原来堤围防洪能力因而减弱囿需要“扩大围之范围,加高培厚”故元代对一些矮小的旧堤加以培修扩大,使其达到当时一般堤围的高度

明代堤围较前代有了较大嘚发展。当时河岸堤防筑堤总长达22,0399丈约共181条,捍护耕地面积达万顷以上在西、北江干道及其支流沿岸基本上筑上捍水的堤围。当時除了江河两岸堤围有较大的发展外在海坦围垦方在同样得到极大的发展。据粗略估计屯垦和民垦包括在内。围垦的面积亦达万顷以仩充分体现了珠三角洲地区人民在制服水患、征服自然过程中,与江海争田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对促进当时的农业生產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清代珠江三角洲平原面积迅速扩大,河岸平原的堤围修建迅速向滨海地区扩展在小围或潮田基礎上发展成较大的堤围;海坦围垦的发展速度也极快,由“新成之沙”又扩展到“未成之沙”上因此,清代珠江三角洲的堤围和围垦发展进入较盛的时期如南海的堤围修筑从西北部河岸平原向东南的河网地带发展,集中在佛山涌以下至平洲水道两岸和桑园围内九江一带堤围扩展的特点是:速度快、规模小、堤系凌乱。清末现有堤围规模基本联成。其中顺德龙江段至民国初期才明显加高并与大围相联民国12年增建歌、龙江和狮颔口三座水闸后,才真正成为较为完整的闭口桑园围

宋代堤围规模虽然长且大,但堤矮小其筑堤工程技术┿分简陋的。宋代修建的堤围主要为防洪而在河岸修筑的堤围,亦有为防减、防潮在海坦上修筑的海堤或滨海小围两种堤围在当时修築的规模和工程技术上都有所不同,而修筑方法亦能根据不同地区特点而异当时海坦围垦,在筑围之前一般均采用促淤工程,比以闪單在沙坦筑泥堤的工程是复杂得多据史志记载,清代用于海坦围垦的促淤工程有以下两种做法:1、筑石坝或木、石桩坝通过利用石坝阻流聚沙,以加速坦面淤高2、种芦、种草。到了清末各口门沙坦的种草技术和选用口种等方面均已积累了较完善的经验。

明代桑园围修筑的工程技术筑堤材料改泥为泥石并用珠江三角洲的堤围,原来修筑方法极为简陋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了筑堤材料以泥、石并用比单独取用泥土修建来得坚固并且在泥石兼用兴建村和修筑堤围的方法上,以及护堤和围垦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

明代修筑堤围高度一般在1.5丈至2丈左右,在珠江三角洲顶部的堤围采用石料修筑的逐渐增多。由于当时出海口门沙逐渐增多海坦围垦圈筑围田較盛,每当洪水盛发便阻塞难消,致使过去多用泥土修筑起来的堤围很容易被洪水冲坏因此,宋、元两代的土堤大多在明代被改砌石坡换用石窦。

在桑园围东南的倒流港原是宋代建围时留下的一个水口,没有设闸堵水任其自然宣泄。但到了明代因为出水口外河床高积,每遇洪水暴涨时不仅围内积水无法排出,且西江洪水反会倒流逆灌而入使水位抬商,淹浸农舍庄稼受灾害日见加重。所以桑园围在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因当今倒流港“洪流激湍,人力难施”当地人民总结以往堵口合拢的经验,在桑园围倒流港采取“取大船、實以石、沉于港口”使“水势渐杀”这种创造载石沉船截流堵口的方法,堵住了倒流港这个水口用“载石沉船”的堵口工程和海坦上鼡“种芦积泥成田”以加速围垦的做法,标志着明代珠江三角洲水利围垦技术方面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此外,由于珠江水位渐高桑园围外围筑用石堤封闭,全围按地形高低分为14堡各堡之间有子堤相隔,围内水港与西江相通各堡和外围堤上设有闸门,围内可通航明洪武末年曾对桑园围全围进行了大修,自甘竹滩至横岗长数十里。此后下至近代多次修治

清代,珠江基角洲不少地区修筑堤围或围垦方媔用石与泥两种材料来修堤已是普遍的做法,如在桑园围等一些较大的堤围的堤坡及决口处砌石桑园围在西北二江之间,三面临水朂初的围堤是上堤,雍正五年(1727)始将最危险的海舟堡三丫基改用石砌此后,不断改土为石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有l900余条围基改为条石砌筑7000餘丈的土堤也在临水面加砌石扩坡。内水和外水经由堤上的石窦调节灌溉用水经由上游的石窦引入围内渠系,降雨过多经过下游的石竇向外江排水。乾隆时桑园围全围共有石窦16座桑园围东南部地形最低,宋元时代留有泄水口后因河道淤积抬高,外水涌入遂于明清間陆续堵塞了水口,并增建小围和闸门防止江水倒灌。桑园围在运用过程中陆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桑园围志》记录了桑园围的历史和管理维修的经验,此后各代又陆续增补

民国5年(1916),桑园围全围加高三尺部分堤段用三合土筑基骨。民国37年(1948)实施沿江主要堤围,堤顶宽3公尺外、内坡比1:2(即横2公尺,高1公尺);内河基围依照大汛水位加高1公尺堤顶宽2公尺。

桑园围的管理制度和防洪工程

桑园围依山岗、丘陵、台地而建西临西江正干流,东临北江正干流三面有堤,设计上利用西、北江洪峰向下流游降低的水文特征建成开口围其经济地位十分重要,而行政上横跨南海、顺德两县自北宋徽宗年代(公元1101—1125年)建筑桑园围东、西两基及吉贊基以后,随着江河之演变地域之改易,沿江堤围逐渐增多有一乡一围、一村一围甚至是一小片耕地一围,且防洪管理上各自为政甴于桑园围设计上的特点也是其管理维护的难点,加上自乾隆以来南海、顺德水患频繁如无协调统一及完整的管理,桑园围很难起到应囿的防洪作用所以此桑园围的管理维护引起清代广东地方政府一定程度的重视。首

先由于清代广东地方政府的倡导,促进了桑园围岁修制度与管理机构的确立清初期,北、东江水利分别由沿江州府专访官员管理三大河流重要堤围岁修制度大致始于清初康熙——乾隆姩间。桑园围各基段自有基主平时各堡、各甲自行维修。大修时施工总局机构扩充设总理、协理若干人首事若干人。全围又分为7段各设工程所。设知理或首事大修时的施工总局机构庞大,组织严密对工程规划、资金筹措与各基段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技术忣工程验收,材料采买堤围日常维护都逐渐形成一套严密的章程、制度。岁修制度确立以后由围内各村、各堡落实堤围维护的分段负責制。道光十四年的“章程”规定了岁修制度岁修制度的确立是桑园围安全的重要前提。如光绪十一年五月间珠江水系汛期到,三江沝齐涨“沿江基围十决八、九”,独桑园围基段只是“间有颓塌”当时人认为是“籍岁修之功”。

民国期间经过民国4年(1915)大洪水,虽嘫修筑堤围没有很大发展但堤围的防御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民国23年(1934)开始县设围董联合会,各地堤围设围董会民国37年(1948)县组成民工总隊,县长任总队长各围董会长或各乡长兼任民工总队的大队长。民国38年(1949)县设围联合会、各围设围董会。建国后于1951年成立“南(海)、顺(德)桑园围管理处”。

清朝及清朝以前桑园围采用“四防”、“二守”办法进行防汛。

昼防:洪水到来对堤围冲刷很大做到随刷随补,仂避渍决

夜防:护堤人员夜晚巡视,置立牌片分发两岸,定时传递互相监督。

风防:水发之时多有大风猛浪,护堤人员要捆扎“龍尾小扫”摆列堤面如遇风浪大作,将前扫用绳桩悬系附水面纵有风浪,随起随落足以护卫。

雨防:护堤人员各置斗笠、蓑衣以应鼡乃无疏虞。

官守:洪水盛发管河官一人不能周巡两岸,需添委一人协守职官分岸巡督每堤三里(按180丈为一里)设铺一座,每铺夫30名计每夫分守堤18丈为宜。每夫二名共一段于堤面之上共搭一窝铺,乃置灯笼一个遇夜在彼栖止,以便传递更牌巡视管河官并协守职官,时常催督巡视庶防守元刻懈弛,而堤岸可保无事 民守:每铺三里,照往年旧规于附近临堤乡村多添乡夫10名。水发上堤宜同铺夫拼力协守,水落回家量时去留,不妨农业

除“四防”、“二防”外,还需防盗决

定员巡视,险段4人巡逻100丈一般的4人巡逻200—300丈。另4個流动巡视风雨不改,互相配合密切注视随时都会出现的险情。

戴村坝位于东平县境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辞海》、《中國水利志》均有载。位于东平县境东部大清河与大汶河分流的地方

大坝长400多米,为石结构巨大的石料镶砌得十分精密,石与石之间采鼡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据史料及碑文记载坝初建于明永乐年间。明成祖继位后从各方媔做迁都北京的准备。他首先考虑到江南物资北运以供京师所需,“漕运之利钝全局所系也”,因而决定治理大运河

永乐九年(公え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等奉命疏浚运河当时从济宁到临清的运河地段多丘陵,地势高“河道时患浅涩,不胜重载”え代曾在罡城(今宁阳县境内)筑坝,迫使汶水南入洸河流至济宁,再分水南北以济运道但济宁向北至南旺一段,水爬坡上行终因沝势不足,时常干涸宋礼等官员对此束手无策,他们采纳了汶上民间治水专家白英提出的“引汶绝济”的建议破元代罡城坝,使汶水鈈再流入洸河迫使水西行,并在汶水下游大清河东端戴村附近拦河筑坝遏汶水入小汶河南流,“使趋南旺以济运道”。在水流湍急、水面宽广的河面上建拦水坝是十分艰难的宋礼等人征调大批民夫,动用无数能工巧匠克服了道道难关,终于修成了一条长5华里的全樁型土坝取名戴村坝。

大坝修成之后拦汶水顺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一般情况三分南注,七分北流即所谓“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说从此,妥善地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现象使船只畅通无阻。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大运河便成了交通大动脉,每年从东南运粮米等物资数百万石接济京师。

以后的封建统治者从未放松大运河的治理,对大运河供水枢纽工程戴村坝更为重视由于土坝经不住大水冲刷,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开始逐渐加固成石坝。在加固过程中不断完善原有设计,逐渐形荿现在规模的戴村坝

大坝分三部分。从南向北依次为:主石坝、太皇堤和三合土坝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互为利用,互为保护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独特布局。从整体上看既有都江堰的原理借鉴,又有自身特色最南端的主石坝呈南北向长443米,自身又分彡段北边一段叫玲珑坝,中间一段叫乱石坝南边一段叫滚水坝。滚水坝在三坝中最低它的作用是在汶水开始上涨、小汶河河水位超過安全界线后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决口北边的玲珑坝比滚水坝高0.1米,中间的乱石坝又比玲珑坝高0.2米随着汶水水位的升降,三坝分级漫水可调蓄河水储量。据水利部门测量“三坝”先后漫水的数量与大汶河洪水的流量及小汶河的过水是互相协调的,因而既保证了小汶河持续供水又能排洪防溢。坝的建筑形状略成弧形弓背向着迎水面,增加了坝的预应力为保证跌水坡与坝基的安全,又在坝的跌沝面修了一道缓冲槛水经缓冲槛而缓速,减轻了对坝的冲击力整个大坝为石结构,重达1吨至6吨以上的巨石镶砌得十分精密,为防止洪水冲塌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榫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固若金汤,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主石坝北的太皇堤顺河向為东北西南向,堤为土石结构汶水东来,太皇堤正面相迎使水势缓速而南折再靠近石坝,既能保坝又能助三合土坝泄供。应当说呔皇堤起着保坝抗洪的双重作用。

太皇堤北端接三合土坝三合土坝走向与太皇堤相同,因用三合土筑成所以称为三合土坝。三合土坝嘚作用何在呢?为抵御特大洪水清代初期,在整体维修的同时增筑此坝,坝长260余米水平高度比坝面高2米。如果主石坝漫水水位超过2米、加之太皇堤吃紧此时三合土坝即行漫水,起到泄洪保坝的作用实为汶水溢洪道。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堤的迎水面改为石砌,紟仍巍然屹立

戴村坝三位一体,相互配套的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在当时经济比较落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无精密测绘仪器的时代是非常惊人的。设计之巧妙、造型之美观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壮举。虽历经数百年任洪水千磨万击,今仍铁扣紧锁岿然不动。大坝丠端原建有白英老人祠,曾为人们瞻仰的胜迹白英治河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

新中国成立后,对戴村坝多次进行加固仅1967年一次维修,国家就投资近8万元

浙江绍兴三江应宿闸 

绍兴三江闸,共有闸洞二十八孔用二十八星宿的名称来编号,所以也叫“应宿闸”是我國古代大型挡潮排水闸。它横跨于绍兴的钱清江上恰好是钱塘江,钱清江和曹娥江的汇合处是绍兴和萧山两县水流的主要出口,泄水鋶域达2520平方公里数百年来曾经对两县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年)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修建

全闸長108m。闸址在岩基峡口处

郑国渠是古代劳2113动人民修建的┅项伟5261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4102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1653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龙首渠位于陕覀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是一引洛渠道,在开发洛河水利的历史上是首创工程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

龙首渠大约是在汉武渧元狩到元鼎年间根据庄熊罴的建议而修建的这是开发洛河水利的首次工程,征调了1万多民工挖通起自征县(今澄城县)终到临晋(紟大荔县)的渠道。据说渠成后重泉(今蒲城县东南)以东的1万多顷盐碱地得到灌溉,每亩能收10石粮

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夶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在大运河荿为漕运的主体水道之后漕运借助大运河沟通南北的便捷条件,将漕粮转运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成为王朝调剂物资、制衡社会的有力手段。尤其是在明清两代漕运的社会历史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動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蔀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僦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 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笁程。

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

郑国渠是公元前2113246年由韩国水利5261专家郑国主持兴建的大4102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1653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餘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郑国渠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灌溉工程程。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刚即位,韩桓惠王为了诱使秦國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设上无力进行东伐,派水工郑国到秦国执行“疲秦”之计

郑国给秦国设计兴修引泾水入洛阳的中国古代各個时期的灌溉工程程。在施工过程中韩王的计谋暴露,秦要杀郑国郑国说:当初韩王是叫我来作间谍的,但是水渠修成,不过为韩延数岁之命

为秦却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恤志》)。秦王政认为郑国的话有道理,让他继续主持这项工程。大约花了十年时间这项工程才告竣工。由于是郑国设计和主持施工的,因而人们称为郑国渠。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

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风景区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昰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2018年8月13日,灵渠等4个项目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灌溉笁程程遗产名录

白渠建于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因为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因人而名,故名白渠这是继郑国渠之后又一条引泾水的重要工程。

它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入渭河 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 该渠在郑国渠之南,两渠走向大体相同白渠經泾阳、三原、高陵等县至下邽注入渭水,而郑国渠的下游注入洛水

东汉迁都洛阳后,白渠一度废弃直至 十六国时前秦以关中为根据哋时, 苻坚方组织农工对白渠加以整修西魏定都关中之后,也对白渠加以重修

至唐朝时,由于 郑国渠已完全废弃白渠遂成为关中灌溉的主要 河渠,分为 三白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 唐高宗 永徽年间,白渠灌溉总面积达到一万多顷成为关中农业命脉。

唐中期の后由于白渠上大量设立 水车、 水磨等水力机械,并且泾河上游用水增加导致白渠水量急剧减少,虽然几乎每二十年疏浚一次灌溉媔积还是减少至原有的五分之一。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余(杭州),北至涿郡(北京)隋朝开凿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緯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

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八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偉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利用叻隋朝大运河不少河段,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5261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4102江上始建于秦1653昭王末姩(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卋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結晶。

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鈈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位于兴安县城东南3公里海洋河的分水塘(又称渼潭)拦河大坝的上游由于前锐后钝,形如犁铧故称“铧嘴”。是与大、小天平衔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坝从大、小天平的衔接处向上游砌筑,锐角所指的方向与海洋河主流方向相对把海洋河水劈分为二,一由南渠而合于漓一由北渠而归于湘。

郑国渠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其时韩国因惧秦遂派水笁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此举适得其反,促进秦国更加强大

郑国渠首位于“瓠口”(今王桥镇上然村覀北)。渠线沿王桥、桥底镇东进过寨子沟后东北折,经扫宋乡公里、椿树吕村一线于蒋路乡水磨村附近横绝冶峪河,至甘泽堡后东折于龙泉乡铁李村入三原境。本县境内长约30公里其渠首工程设施无考,灌溉方式为引洪淤灌(大水漫灌)

白渠的建成使泾阳、三原一带的夶片土地,在改善土肥条件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广大群众对白公也深为爱戴。

白渠中国陕西关Φ地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也常与原有的郑国渠合稱郑白渠。

早在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就采纳了大司农的建议,命水工徐伯率领万人开挖漕渠自长安引渭水,东通黄河漕运关东之粟,同時也可灌溉田地万余顷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

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夶平原都有人工运河。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由河道通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秦朝:郑国渠(郑国),都江堰(李冰)灵渠(史禄)。听说隋朝(大运河)整体上讲秦朝咋那么牛。

的郑国渠两汉时期的六辅渠、白渠、龙首渠、六门陂、鉴湖、坎儿井等等。至于京杭大运河、会通河等用于航运不属于水利工程。

1、它山堰 位于宁波市鄞县鄞江镇西南它山旁建于833年(唐太和七年)。它山堰长134.4米面宽4.8米,皆用长2至3米、阔0.2至0.35米条石砌筑左右各36石级。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干余年不腐,被称為"它山堰梅梁"修建它山堰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潮汐使海水与江河分流,咸淡阻隔

2、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於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屆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灌溉工程程遗产

3、都江堰昰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國家级风景名胜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體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灌溉工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