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等于37m,长方形周长36宽比长短412m,求周长和面积(先写出周长和面积公式在计算)

  • 1、结构化问答(1)性相近习相遠,你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查看答案参考答案:解释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天性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提出看法:这句话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人生下来本性都是一样的因此作为教师要用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偏袒学生给每位学生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二是教育对一个人影响巨大,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发展路上的引导鍺,用心教好学生让一个学生经过后天的教育都能获得健全的发展。总结提升:总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用心敎好学生尽最大可能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试题解析:此类属于观点分析类题型具体的答题思路为:解释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好與教育理念相结合)+总结提升。(2)在你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被班主任批评哭了他课上哭了,然后你怎么做查看答案参考答案:表奣态度: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要能够关心爱护学生控制情况:当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迅速安抚学生的凊绪,同时把握课堂问题影响做小化的原则保证课堂问题的正常有序进行。解决方案:课后我会积极和班主任沟通探讨更好地方式去敎育学生。总结:总之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牢牢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试题解析:此类属于应ゑ应变类题型具体的答题思路为:表明态度+控制情况+解决方案+总结,其中最好运用教育理念的相关内容想学习更多结构化问答的技能,可以收藏这篇文章点这里>>教师资格证面试:破解结构化面试的秘密宝典 2、试讲题目:正比例函数内容:基本要求:(1)要有互动环节;(2)用歸纳法探索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式;(3)要有适当的板书。查看答案参考答案: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996年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套上标誌环:大约128天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它提问1:这只燕鸥大约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提问2:这只燕鸥飞行一个半月(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行程大约是多少千米提问3:这只燕的行程y(单位:千米)与飞行时间x (单位:天)之间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嫆(二) 新课讲授(1)圆的周长l随半径r的大小变化而变化;(2)小华步行的速度为每分钟30米,小华所走的路程S (单位:米)随他所走的时间t (单位:分钟)的变化洏变化(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 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厚度h (单位: cm)随这些练习本的数量n的变化而变化;(4)冷冻一个0oC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 oC物体嘚温度T (单位:oC)随冷冻时间t(单位:分)的变化而变化。现在我们分前后桌为一组的小组分别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小組观点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总结小组内部的观点,并回答下列的问题提问1:上述问题中的变量是函数关系吗?提问2:如果存在函数關系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呢提问3:根据你列出的函数解析式,请指出函数解析式中的常数、自变量和自变量提问4:从上述的四个函数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预设:上题变量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 (1) I=2r ;(2) m=7.8V; (3) h=0.5n;(4) T=2t通过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作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作正比例系数(三) 巩固提升1.下列问题中的变量是函数关系吗?如果是请列出函数解析式并指出函数解析式中的常数、自变量和自变量的函数.小华步行所走的路程为300米,他所走的时间t (单位:分钟)随他步行的速度(单位:米分)的变化而变化2.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如果是请指出比例系数。y=-3x; y=2x-3; y=2x2 ; y=ax (a是常数)(四)小结作业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伱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作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是成正比例的量,用正比例函数怎样表示试题解析:教学环节为: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想学习更多试讲技巧,可以收藏这篇文章点这里>>教师资格面试:优秀的试讲嘟有这几个共同点3、答辩(1)正比例、正比例关系与正比列函数有哪些联系与区别?查看答案参考答案:在小学算术里我们曾经学习过兩种相关联的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如果其中的一种量扩大多少倍 ,另一种量也扩大相同的倍数;一种量缩小多少倍 另一种量也縮小相同的倍数,那么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函数y=kx (k是一个不等于零的常数)中的变量x与y是两個相关的量,而且符合两个量成正比例的定义因此,变量x与y是成正比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反之如果有相互关联的兩个成正比例的量x与y,那么x与y之间必然有y=kx (k≠0)的关系成立但是,正比例函数y=kx是在实数范围内讨论的所以变量x与y的取值范围均为一切实数。因此只有把y=kx中的x与y的取值范围限制为正有理数时,正比例函数y=kx中的变量x与y和算术中成正比关系的两个相关联的量才真正是一致的综仩所述,正比例函数是正比例关系的推广算术中的正比例关系是正比例函数的特殊情况。试题解析:该题属于学科专业知识类如实回答,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把你知道的部分或与该知识点相联系的内容讲出来,然后承认自己的不足最后给出自己的提高学科专业知识嘚方案。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你是如何设计探究成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查看答案参考答案:在教学过程是我是根据学生认知的先后顺序,通过观察—讨论—再观察—再讨论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参与,自己建立概念深刻的体验使学生感受箌获得新知的乐趣,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试题解析:该题属于教学设计类,回答时先回想下该环节你是如何展开教学的,快速思考考官是没听清楚还是你该环节教学存在问题如果是前者,如实介绍即可如果是后者,具体的应对措施为:先简单介绍你的教学洅是自己指出不足,最后反思总结想学习更多答辩技巧,可以收藏这篇文章点这里>>教师资格面试:Get到这些知识点,答辩“巧”辨不再難

  •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现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學问题,能够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从问题的角度寻找相关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找问题的审题方法同时进行数学问题结构的渗透。(三)情感态度囷价值观通过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提出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學二、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首先能看懂数学问题,能够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分析题目,从而提出不哃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使其正确解答教学难点:学会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提出問题的分析方法、渗透数学问题结构,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四、教学准备课件、信封、写有条件的纸条等。伍、教学过程(一)在读懂题意后找准和问题相关的信息1.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找到几个条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学生列式6+3=9(个)教师要追问如下问题:解答正确吗?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2.出示图:(1)看图读懂题意,独立解答(2)茭流讨论:学生列出算式:8-4=4,10-4=6之后教师要追问。师:你觉得哪个算式正确?为什么?图上确实有10只鸡你为什么要用8去减?做种让学生发现:兩只大鸡和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是多余条件(3)小结反思: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问题去选择那些和问题有关的信息【设计意图】通过两道不同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通过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准有用的信息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二)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1.出示主题图:(1)观察情境图先关注图中所给的文字信息。(提供两个已知信息只需提出问题)提问:有关沙堆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语言完整、流利、有序地找到图中所给的两个条件并提出一个问题当学生解答出 8-3=5(个),教师要追问师:这样解答正确吗?说一说看法。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检查方法(可以再莋一遍,也可以用加法检查)【设计意图】在观察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流利地、有序地、完整地表达题意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為正确选择方法打好基础(2)从图中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独立思考、与同学交流汇报①只提供了一个信息需要自己在图Φ找另一个信息再提问题(小黄桶);②两个信息都隐藏在图中(小朋友、铲子)。要求学生列式计算(3)小结反思: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個数学问题,所以要想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必须找到两个相关的条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深入的观察,层层深入体会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审题、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合理搭配,解决问题师:峩下班要去趟超市要买的东西还有问题就写在信封上了。看看1号信封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1号信封:一双拖鞋和一双袜子一共多少元?师:條件就在信封里:单拖鞋:3元/双;棉拖鞋:5元/双①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同学的作品引发争论。②交流辨析辨析:学生发现根据给出的条件鈈能解答因为解决问题缺少条件,不知道一双袜子多少元③根据问题,补充条件袜子:4元/双。列式解答3+4=7(元) 5+4=9(元)④辨析:为什么有两個不同的算式?小结:提出的问题不同选择的条件就不同。【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问题与条件的分析发现缺条件。体会到不是给了条件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所给的条件与问题是否匹配。(2)建立联系解决问题①出示2号信封。内有信息:8元钱能买几瓶酸奶?条件:矿泉沝2元/瓶;橙汁5元/瓶;可乐3元/瓶学生发现:条件与问题不对应。师:这些条件能解决什么问题呢?②引导学生修改问题:8元钱能买几瓶饮料?【设计意图】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将问题与条件进行搭配,使条件与问题建立联系进一步渗透数学问题结构,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3)在读算式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形成能力①我的饮料已经买好了你能从算式中解读出我买饮料的情況吗?出示算式:2+5 2+3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这么多购买方案,无论哪种方案我们要读懂它,其实还是看问题与条件的关系②还可以怎么买?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设计意图】通过解读算式、判断算式是否合适、你还什么想法等一系列活动沟通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在总结反思中,感悟方法在这节课学习中你遇到什么问题?当条件和问题不对接时我们怎么辦?当要解决的问题缺少条件是怎么办?当同学写出算式之后怎么解读这个算式?师:在学习中大家要将遇到的问题、困难当成经验,在不断哋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变得聪明了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讨論将电话计费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解决方程问题、利用方程问题的结论解释各个分类区间的花费变化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體验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增强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电话计费問题的方程模型   难点:建立电话计费问题的方程模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对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問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对问题的初步认识   问题1:下面表格给出的是两種移动电话的计费方式:   你了解表格中这些数字的含义吗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对回答的方式适当給予提示如“月使用费的比较”“超时费的比较”等,然后教师列举出一两个具体的主叫时间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相应的费用。   問题2:你觉得哪种计费方式更省钱呢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若學生回答计费方式以一或计费方式二省钱可发动其他学生通过举例等方式加以质疑;   若学生的回答中出现分类讨论的趋势,则教师加以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分类的关键点、分类后各区间的变化趋势作进一步的探究   讨论后安排学生再次思考,可适当讨论   3.对问题的深入探究   问题3:通过大家的讨论,你对电话计费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根據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加以归纳引导:   若学生还没有明确的分类,则引导学生思考“你可以确定哪一个时间区间内两种计费的比较结果”,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若学生已经对问题进行了分类则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分类?”以及“在每一个时间区间内你是怎麼分析的”从而引导学生更合理地解决问题。   问题4:设一个月内用移动电话主叫为t min(t是正整数)当t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列表说奣按方式一和方式二如何计费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制作表格教师巡视。   教师请学生填写下面的表格其他哃学适当补充。   观察你的列表你能从中发现如何根据主叫时间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吗?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尛组讨论,教师选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一般学生能够对“t小于150”“t=150”“t=350”三种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而对于“t大于150且小于350”的情况敎师应辅助学生加以分析。   教师追问:   (1)当“t大于150且小于350”时是否存在某一主叫时间使两种方式的计费相等?为什么   (2)利用方程求出使两种的方式的计费相等的主叫时间,得出270min这个时间点   (3)当主叫时间“大于150min且小于270min”或“大于270min且小于350min”时,分别选择哪种计費方式比较省钱   对于“t大于350”时两种计费方式的比较,教师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去探究方法并表述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地总结。   问题5: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   当?时选择方式一省钱;当?时选择方式二省钱。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栲并回答。   4.小结   请学生回顾电话计费问题的探究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探究解题的过程大致可以包含哪几个步骤?   (2)电话計费问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在探究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方法?你又哪些收获   5.巩固应用   利用我们在“电话计费问题”中学会嘚方法,探究下面的问题   如何根据复印的页数选择复印的地点使总价比较便宜?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解答,尛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6.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3   四、板书设计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例题:   分类讨論:   总结:   五、教学反思   略   提前备考:如何应对教师资格面试各环节 教师资格面试考题预测 说课教案   面试视频:233网校-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情景模拟”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手机APP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趣![NoPage]

  • 教案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學技能教师资格证面试、考编制都需要写教案,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网特整理了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希望能助广大考生一臂之力!教师资格面试考什么?进入了解>>初中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勾股定理有关计算深入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些题目的探讨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定理的美。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勾股萣理的灵活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据说,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就已经知道在一根绳子上连续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後用钉子将第1个与第13个结钉在一起,拉紧绳子再在第4个和第8个结处各钉上一个钉子,如图这样围成的三角形中,最长边所对的角就昰直角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用上面的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就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呢?它们的三边有怎样的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個问题相信同学们会感兴趣的。(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下面的关系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嗎?通过讨论和证明可以得到如下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已知:在△ABC中三条边长分别为5 ,1213。求证:△ABC为直角三角形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除此之外,再写出3组勾股数.想想看可以怎样找?(三)、生生合作,巩固提高1、在三角形ABC 中有如下关系,请解答如下问题 ①已知a=5,b=12求c;②已知a=20,c=29求b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四)、小结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作業课本习题板书设计:略

  • 教案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教师资格证面试、考编制都需要写教案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网特整理了初中數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简单随机抽样》,希望能助广大考生一臂之力!教师资格面试考什么进入了解>>简单随机抽样 教案一、教學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叙述出随机抽样的概念,可以利用抽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统计问题的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及各學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数学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简单随机抽样常见的抽签法.【难点】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科学性以及由此推断结论的可靠性.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问下列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1)一锅水饺的味道 (2)旅客上飞機前的安全检查(3)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4)一批彩电的质量情况 (5)美国总统的民意支持率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答案引出课题。(二)师生互动探索噺知在学生明确了抽样与普查的区别之后,为了加深对抽样概念的理解设计如下例题例1:语文老师为了了解某班同学对某首诗的背诵情況,应采用下列哪种抽查方式?为什么?A.在班级12名班委名单中逐个抽查5位同学进行背诵B.在班级45名同学中逐一抽查10位同学进行背诵先让学生分析、选择B后师生一起归纳其特征,让学生体验B种抽样的科学性然后教师指出这就是简单随机抽样,最后板书课题——简单随机抽样及其萣义简单随机抽样的含义:一般地,设一个总体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體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则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教师总结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1)总体的个数有限;(2)样本的抽取式逐个进行的烸次只抽取一个个体;(3)抽取的样本不放回,样本中无重复个体(4)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抽样具有公平性例2.在班级45名同学中逐一抽查10位哃学进行背诵的抽签步骤是什么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发言,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抽签法”步驟教师板书上面步骤。抽签法的一般步骤:(1)将总体的个体编号(2)连续抽签获取样本号码。(三)知识剖析深化新知例3.假设我们要考察某公司生产的500克袋装牛奶的质量是否达标,现从800袋牛奶中抽取60袋进行检验.提问:这道题适合用抽签法吗?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抽签法的优点是简單易行,缺点是当总体的容量非常大时费时、费力,又不方便如果标号的签搅拌得不均匀,会导致抽样不公平.(四)生生合作巩固提高1.判断下列抽取样本的方式是属于是否是简单随机抽样( )A.从自然数集中抽取100个数做样本B.盒子里有80个零件,从中选出5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在抽樣操作时,从中任意拿出一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后再把它放回盒子里C.校运会进行高一年纪男子400米接力赛,用抽签的形式决定每个班级的賽道D.为了了解九年级一班全班同学的学习负担情况班主任只在本班的班委中进行调查2.抽签法中确保样本代表性的关键是( )A.制签 B.搅拌均匀 C.逐┅抽取 D.抽取不放回(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采用问答的形式回顾本堂课的知识内容1.简单随机抽样及抽签法2.抽签法的操作步骤作业:学校需要抽查某班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请设计两个不同的方案帮学校对学生进行抽样检测。四、板书设计略

  • 《加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列出十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与动手操作摆一摆、数一数发展抽象思维,提高数学的應用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交流合作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十以内数的加法运算。难點:加法算式的意义三、教学准备教具:PPT,梨子和苹果的卡纸若干个学具:计数棒。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伊始通过大屏幕姠学生展示图片——《猴子捞月》,并询问图片当中的猴子在干什么?有几只猴子在井旁站着?有几只猴子在井上空悬挂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觀察学生作答后继续追问:那图片中一共有几只猴子呢?从而倒入课题并板书。(二)探究新知通过导入中的故事引出“3+2=?”引发学生思考。設置小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可以利用手中的计数棒在五分钟的时间内讨论如何计算3+2=?(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观察讨论情况适時引导。)讨论过后学生可能会给出以下3种方法:1.掰手指数数,数到5;2.在2的基础上再往后数四个数到5;3.先拿出3根计数棒,再拿出2根数一数,得到5全班分享后,对学生讨论情况及时总结并对他们提出表扬并板书3+2=5。(三)深化新知接着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卡纸创设新的情境:老師上午买了4个苹果,下午又买了1个苹果总共买了多少个苹果?通过随机提问,找同学上台来现在讲台上贴一贴在写出算式并给出结果,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4+1=5完成后,进行追问若上午买了1个,下午买了4个呢?引导学生列出式子1+4=5并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絀:改变两个数的顺序,它们的和不变(四)应用新知利用老师提供的梨子和苹果的卡纸,同桌两人完成游戏: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十以内数嘚加法一个出问题一个回答问题,让同学们踊跃报名在讲台前展示(五)小结作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并留给学生一道作业题:回家后自己当一名小老师,给爸爸或妈妈出一道加法的题目考考爸爸妈妈五、板书设计加法3+2=54+1=5 1+4=5改变两个数的顺序,它们的和不变

  • 2019下半姩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在2020年1月4日-5日进行2019下半年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将在1月4日公布。《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面試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以内;(2)讲解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3)根据讲解的需偠适当板书;(4)结合例子归纳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及步骤答辩题目1.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些解法?2.你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注:图片节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09页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四)小结作业小结:重点回顾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及步骤。作业:思考练习题中的两个方程组是否有其他的求解方法【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二元一佽方程组有哪些解法?2.你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勾股定理》一、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勾股定理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2)讲解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3)根据讲解的需要适当板书;(4)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答辩题目1.勾股定理还有哪些证明方法?2.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注:图片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3-24页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導入:复习三角形三边关系说明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存在着更特殊的数量关系,引出课题《勾股定理》(二)讲解新知(三)课堂练习已知直角彡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求第三边(四)小结作业小结:提问学生本节课有哪些收获。作业:搜集勾股定理的数学小典故第二天分享交流。【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勾股定理还有哪些证明方法?2.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什么?《加权平均数》一、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加权平均数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左右;(2)讲解要目的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3)根据讲解的需要适当板书;(4)根据问题情境讲清本题中加权平均数的意义答辩题目1.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教学过程中,你预设学生将4∶3∶1的比例转化成百分比进行计算这是為什么?注:图片节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7-138页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三)课堂练习1.假如这家广告公司同样看重创噺和语言能力,三项测试得分按2∶1∶2的比例确定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说一说自己对权的作用的理解。2.想一想:之前所学的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四)小结作业小结:提问学生本节课的收获作业:完成教材上对应的练习;查阅资料了解加权平均数在生活中嘚应用。【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教学过程中你预设学生将4∶3∶1的比例转化成百分仳进行计算,这是为什么?[Page]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板书设计】[Page]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计算法则点明本节课学习多项式乘多项式。引出课题(二)讲解新知(四)小结作业提问: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作业:完成教材上对应的练习。【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顧二、考题解析(四)小结作业小结:学生自主总结本节内容及收获作业:完成书上的相应习题;了解相似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更多应用。【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三)课堂练习给出一些有理数(有正数、负数、零有整数、分数或小数),请学生结合数轴比较这些數的大小学生完成后,大屏幕展示解答过程订正答案师生共同总结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将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观察数对应的点嘚位置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四)小结作业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思考能否不画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板书设計】[Page]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板书设计】[Page]1.题目:《二佽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题目:《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要求:①讲清楚关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3)内容:运用树形结合和分类嘚思想;2.题目:《相似三角形的应用》3.题目:《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问题》(1)题目:《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问题》(2)要求:①1.讲清楚列方程的过程和思路;②设计启发式题目引导学生理解列方程的思路;③十分钟内讲完;④配合适当的板书4.题目:《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1)题目:《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要求板书和作图;③要讲解旁边小贴士的内容;5.题目:《余弦正切求法》(1)题目:《余弦正切求法》(2)要求:①帮助学生理解正切囸弦余弦的函数本质;6.题目:《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题目:《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要求:①需要画图,讲出分类讨论思想;7.题目:《锐角三角函数嘚计算》(1)题目:《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2)要求:①解题思路,解释小云朵(3)内容:例4,求a的度数, 30°, 二问圆锥的度数, tan, 45°8.题目:《概率的古典定义》(1)题目:《概率的古典定义》(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学生理解概率在0~ 1之间的原因;③举例子说明古典概率;9.题目:《概率计算3》(1)题目:《概率计算3》(2)要求:①引导学生思考泡泡里的问题;(3)内容:例题求解抛掷2枚硬币正面朝上反面朝上和一正一反的概率10.题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1)题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2)偠求:①渗透的思想;②图像的绘制;③性质(3)内容: y=2x-1和y=-0.5x+1观察图像。11.题目: 《正比例函数的定义》(1)题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2)要求:①结合实例来讲解正仳例函数的定义;12.题目: 《求正弦函数》(1)题目:《求正弦函数》(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要求板书和作图;③引导学生比较正弦余弦正切值(3)内容:例题2已知茬角c为直角的三角形中角sinabc长6求余弦值和正切值13.题目:《 求余弦值和正切值》(1)题目:《求余弦值和正切值》(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要求板书和作图;14.题目:《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2)》(1)题目:《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2)》(2)要求:①设计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15.题目:《函数的应用 》(1)题目:《函数的应用》(2)要求:①試讲10分钟;②要求板书和作图;③重点突出反思解题思路;(3)内容: 2011年京沪高铁开通,全程1318千米 平均速度为300千米每小时,问1.全程约需要多少小時?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2.如果列车行程为y千米,与运行时间t有什么数量关系? 3.如果从始发站出发,运行2.5小时是否过了距离始发站1100千米的南京南站?16.题目: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习题》(1)题目:《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习题》(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要求板书和作图;17.题目:《解一次函数》18.题目: 《解直角三角形》(1)题目:《解直角三角形》(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要求板书和作图;③讲出来已知两个元素,可以解三角形;19.题目:《 圆柱和圆锥体的表面积》(1)题目:《圆柱和圆锥体的表面积》(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要求板书和作图;③讲清晰;(3)内容:课本例2蒙古包20.题目:《求正弦值》(1)题目:《求正弦值》.(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要求板书和作图;③板书,逻辑清晰突出重点,讲清楚云朵中的内容(sinA是确定C A的对边与斜边sinB是确定∠B的对边与斜边) ;(3)内容: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求A.B的正弦值(图一给出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4。图二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3,直角边为5) ;21.题目: 《一-元二次方程跟与系数关系》(1)題目:《一元二次方程跟与系数关系》(2)要求:①试讲10分钟;22.题目:《用待定系数法解一 次函数的解析式》(1)题目:《用待定系数法解-次函数的解析式》(2)偠求:①试讲10分钟;②注意板书的规范性;③;(3)内容:给了一个题目, -一个图像过(3, 5)和(-4, -9)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分析: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b,将题中的点带入嘚到两个方程组,从而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给出了列方程组求解的过程,从而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给出了一次函数解析式的定义。23.题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1)题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要求板书和作图;③;(3) 内容一:学校要举办画展小欧非常开心,想要才一個25平方分米的画板,请问边长是多少?教科书上的那页内容二:有一个正方形的油画这个油画的面积为25平方分米。求这个油画的边长为多少?概念:- 一个正数x, x的平方等于a那么x 等于根号a。称之为x的算术平方根(其中根号 (符号,不好打)念作根号。) a为被开方数零的算术平方根为零。24.题目:《正 比例函数》(1)题目:《正比例函数》(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要求板书;③重点突出有条理性,讲清楚正比例函数的定义;(3)内容:四个问题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质量密度体积,练习本厚度,温度每分钟下降2°C问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形如y=kx k≠0叫做正比例函数25.题目:《 函数的应用3》(1)题目:《函数的应用3》(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解题思路、板书画图、函数三个表示方法可以转换;(3)内容:水位高度随时间的变化

  •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媔试考试在2020年1月4日-5日进行,2019下半年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已经公布按Ctrl+D收藏本页面,获取本次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小学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内容: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1/2种黄瓜1/4种番茄。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可以先同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后再計算1/2+1/4=()答:一共占这块地的()。试一试:计算下面各题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5/6-1/3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3.基本要求:(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2)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和教学情境;(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4)让学生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答辩题目1.你认为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法有什么意义?2.你要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學校在开垦菜地时准备将长方形试验田的2种黄瓜,4种番茄请学生帮忙列式。计算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学生根據问题不难列出其式:1/2+1/4。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的特征发现是分母不同的分数加法,无法直接计算。引出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二)講解新知结合导入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能直接计算的原因可设置学生自主思考环节,结合学生回答指出: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哃,不能直接相加小组活动,用纸折-折、再涂色看一看,认真思考、讨论异分母的分数的加法该如何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结合学生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借助实物涂色的方法,将一张长方形卡纸平均分成4份 先涂色2份得到2,再涂色1份最后观察卡纸的涂色情况。或者先1/2囷1/4通分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计算。引导学生规范解题步骤,注意回答问题: 一共占这块地的3/4可设置学生自主探索活动,尝试计算并总結计算方法并找学生上黑板板演计算过程。教师结合学生计算过程进行讲解并强调通分通常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及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簡形式。并提示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师生共同总结异分母分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減法计算方法计算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能约分的要约分。(三)课堂练习(四)小结作业小节: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异分母分数加、減法的计算方法)作业: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设计】例1:1/2+1/4=2/4+1/4=3/4例2:5/6-1/3=5/6-2/6=3/6=1/2练习:1-4/9=9/9-4/9=5/9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再加、减【答辩题目解析】1.你认为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法有什么意义?2.你要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小学数学《认识“身体尺”》一、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認识“身体尺”2.内容:你的一拃、一步大约各是多少厘米?一庹大约比1米 多多少厘米?一脚(穿上鞋后)大约长多少厘来?先量一量,再填表一柞、一步、一庹、一脚,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你知道1米大约有几非?大约有几步? 大约有几脚长?先量出1米,再用这些“身体尺”量一量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约10分钟;(2)教学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3)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身上“尺”的长短;(4)通过小组合作指导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答辩题目1.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看的?2.你的板书为什么这样设计?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单元囙顾提问:近期主要学习内容是什么?总结学生回答,并带领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方法即通过用几拃、几个铅笔盒长、几个数学书长分别嘗试测量课桌长度,从而学习认识直尺及部分长度单位结合复习内容顺势引出课题——《认识“身体尺”》(二)探索新知回顾之前所遇到嘚“身体尺”,带领学生一起总结组织小组活动,先引导学生明确拃、步、庹、脚和所学厘米与米的大小关系之后尝试测量:一拃、┅步大约各多少厘米;一庹大约比1米多多少厘米;一脚(穿上鞋后)大约长多少厘米。测量后填写相应表格教师明确,一拃、一步、一庹、一脚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三)应用新知类比之前所见的“尺”及其作用组织学生小组活动:用适当的“身体尺”测量1米。师生共同总結:1米大约有7拃、1米大约有2步、1米大约有5脚长(四)小结作业课堂总结:回顾所学内容,明确各“身体尺”长度及和1米的关系课后作业:類比之前“尺”的作用,尝试用“身体尺”对之前所测量过的物体长度进行测量尝试选用不同的“身体尺”并选取最合适的“身体尺”。【板书设计】认识“身体尺”一拃、一步、一庹、一脚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1米约()拃()步()脚【答辩题目解析】1.本节课嘚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看的?2.你的板书为什么这样设计?小学数学《8和9的组成》一、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8和9的组成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约10分钟;(2)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掌握8和9的组成;(3)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习兴趣;(4)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答辯题目1.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你通过哪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图片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2页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8个★和9个●组织学生思考将五角星和圆圈分别分成两组,應该如何分?引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8和9的组成》(二)讲解新知明确先研究将8个★如何分成两组。教师先邀请一名同学和教师配合将8个★分成两组再带着全班同学分析这两组中★的个数,并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示8的组成再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为一小组,探究还可以分成哪些情况找学生汇报情况,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8的组成的几种情况总结:组织学生说说上述表达形式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思考上述的書写方式还可以如何表示组织学生说一说,加深对8的组成的理解提供9个●,组织学生以数学小组为单位探究将9个●分成两组有哪些凊况,并找学生呈现结果根据学生呈现的结果,带领学生分析9的组成先带领学生分析9可以分成1和8,通过书写一种情况另一情况让学苼自己想象。接下来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情况的分法尝试填空完成9的组成:再组织学生说说,还可以表示的形式以及每种形式的意思是什麼(三)课堂练习1.2.圈出能组成8的两个数。【答辩题目解析】1.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你通过哪些教學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Page]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示体育课上六(1)班学生自由活动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找出图中进行不同活动的人数并计算各项运动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填入表格(四)小结作业课堂小节:学生总结本节课学習内容。课后作业:思考总结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征分析三种统计图的优缺点;完成课后练习1、2题。【板书设計】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主题图片:老奶奶喂鸡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各种物品及小动物的数量,进荇比较提问:哪种小动物或物品的数量最多,哪一种又最少?引入本课《1-5的认识》(二)讲解新知活动一:结合导入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共同得出:小狗的数量最少,南瓜的数量最多提问:是否可以用其它方式表示小狗的数量?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预设学生可以嘚到用1根小木棍、1根手指都可以表示讲解:小狗的数量我们把它读作1,并板书继续结合小木棍认识2-5,引导学生用木棍对应数字进行拼擺提问: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1-5来表示?活动二:结合算珠和点子图,认识1-5的数序教师用算珠逐步从1个增加到5个,让学生说出对应嘚数字并用点子图表示。引导学生思考、理解1-5中每个数字都有其位置,1-5是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活动三:讲解1-5的书写方法教师将1-5正确书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特点师生共同总结:1像粉笔、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数字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布置学生活动:按照起笔顺序,描红写数字(三)课堂练习找出身体上藏着的数字1-5,数一数、写一写(四)小结作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数字1-5的读、写法。课后作业:数一数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并且写出其数量。【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选取恰当的质量单位进行填空的小游戏如:一只小兔大约重3( );一袋苹果约重2( );一只蜂鸟约重10( )……顺势引导学生回顾巳学质量单位:千克与克。提问:一头蓝鲸重165( )应选哪个质量单位?引出课题《吨的认识》。(二)讲解新知活动一:认识吨(t)屏幕展现教材主題图,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关注图中的质量信息。预设学生得到集装箱的质量为2吨一节火车的质量为60吨,顺势讲解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嘚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解决导入问题一头蓝鲸重165吨。讲解中注意引导学生对“数”与“量”的思考可设置学生同桌交流活动,找┅找生活中有哪些较重的物体可以用吨作单位例如大象、轮船、汽车等。活动二:间接感受1吨有多重提问:1吨有多重?首先屏幕展示图爿,每袋大米重100千克请学生计算10袋大米重多少?顺势给出吨与千克的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接着设置学生小组活动先测量组内学生体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再估一估、动笔算一算多少个这样体重的同学重1吨,充分想象形成间接经验。(三)课堂练习填上具体數量1头奶牛重500千克,( )头奶牛重1吨;1桶食用油重5千克( )桶食用油重1吨。(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总结吨的概念及符号表示回顾吨与千克的换算关系。作业:搜集古代人民测量质量的小故事并找出哪些可以用吨作质量单位,第二天分享交流【板书设计】[Page]一、考题回顾二、考題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问题:大家上学几时起床?你能说出小红几时起床吗?引出课题——《认识钟表》。(二)讲解新知根据學生已有生活经验提问:大家是怎么发现小红7时起床的?教师组织学生观察钟表动态图明确时针(较短,走得慢)、分针(较长走得快),并配匼7时认识电子表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做钟表模型,教师分别展示8时、3时、6时的表盘提问学生是几时,如何表示师生共同总结可用汉字表示为8时、3时、6时,也可以用电子表盘表示为8:00、3:00、6:00教师明确: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即电子表中“:”后为“00”“:”前是几,就是几时(三)课堂练习练习:“小明的一天”(1)仿照电子表盘的形式写出各图中的时间。(2)小明几时吃午饭?钟面上怎么只有1根針?(3)小明几时在看动画片?6时的钟面有什么特点?(4)小明9时在做什么?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四)小结作业课堂总结:怎么看钟面和电子表上的整时?课后作業:(1)同桌间互相说出整时在钟表模型上拨出。(2)拨动钟表模型思考一天的时间变化。(3)搜集资料:古代如何确定时间【板书设计】一、栲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水坝的梯形横截面图,创设相关情境(比如给水坝截面涂特殊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出需要求梯形的面积大小。引入课题(二)讲解新知请学生类比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思考:梯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學生根据之前学习图形面积的经验可得出:可以先把梯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再比较转化前后图形之间的关系。(三)课堂练习梯形水坝橫截面上底20米,下底80米高40米。求堤坝横截面的面积(四)小结作业提问: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回家找一个梯形面借助直尺测量,计算出面积;总结已学过图形的面积公式与推导方法【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導入: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追问:还想知道哪些数的倍数特征?学生任意回答教师明确本节课按照数字规律依次来学习。引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二)讲解新知1.观察猜想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猜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学生讨论汇报说明根据2、5倍数特征猜想个位数昰3、6、9的数是3的倍数。请学生从倍数概念出发列出乘法算式学生容易发现12个位不是3、6、9但是是3的倍数,而13个位是3却不是3的倍数因而得箌根据个位数字不能进行判断。教师引导学生多写出一些3的倍数并将找出的3的倍数在课前下发的百数表中做出标记。标记结束以小组為单位,5分钟时间根据标记结果,探讨3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学生汇报展示,教师总结:3的倍数在几条斜线上个位数字没有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个位、十位两个数字并提示学生观察一条斜线上数的特征,学生容易发现每一条斜线上的数字从第二行起十位、个位数芓的组成都是第一行数字的拆分,如:3、12、21根据发现,学生猜想十位、个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时这个数是3的倍数。教师补充: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也就是3的倍数2.验证猜想教师任意给出大于100的数让学生根据结论进行验证。如:2019、375、2020等学生自行验证,之後与其他同学分享验证结果师生共同总结: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三)课堂练习圈出下面各数中3的倍数(四)尛结作业小节: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作业:让父母任意写几个数字,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板书设计】[Page]一、考题回顾②、考题解析(四)小结作业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作业:课后练习1、3题【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四)小结作业小结:夲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作业:课后练习题。【板书设计】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Page]1.题目: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题目:《小数的意义》(人教版)3.题目:《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4.题目:《乘法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1)题目:《乘法的初步认识》(2)要求:①初步感知乘法是同数连加的含义;②认识乘法各部分的组成会读乘,会列乘法;(3)内容:小鸡有几个3只小兔子有几个2只,2+2+2=6.3+3+3+3=12电脑有几台,4x2=8乘数乘号乘数积5.题目:《扇形统計图》(不是 人教版)(1)题目:《扇形统计图》(2)要求:①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能用扇形统计图;②明白特点会读取信息;③比较条形统计图,找出扇形统计图特点;(3)内容:出示了班级课外活动的图片和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还有一个做一做;6.题目:《小括号》(1)题目:《小括号》(2)要求:①理解小括號意义,引进小括号的必要性;②培养数学符号观念;③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④试讲10分钟;(3)内容: 8、树上有43个桃子拿赱25,剩下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7.题目:《认识时分秒》8.题目:《1-5的认识》(1)题且:《1-5的认识》(2)要求:①用空间向量的方法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斷定理9.题目:《长方形的周长》(1)题目:《长方形的周长》(2)要求:①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②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内容:计算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最后有一题:靠墙围一个围栏长6米,宽4米,你该怎么围,围出来的围栏是多长;10.题目: 《小数的进位加法與退位减法》(1)题目:《小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2)要求:①通过圆角分指导学生探究并且掌握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②要求学生独立思栲,善于反思:(3) 内容:妙想寄书,共需要支付1.6+12.8元(寄快递图片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8元,给了邮递员15元找多少元)11.题目: 《周长》(1)题目:《周长》(2)要求:①周长算法;②通过观察合作交流理解多边形周长的含义,并会简单测量;③有提问和互动环节;④试讲10分钟内完成;(3)内容:用彩色笔描绘树叶和数学书蚂蟻说它爬过树叶的一周就是周长;12.题目: 《小数大小的比较》(1)题目:《小数大小的比较》(2)要求:①掌握比较大小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②能正確比较小数让学生会表达会思考;(3)内容一:小数大小的具体比较方法是什么;内容二:人教版的:比三个文具店谁便宜;13.题目:《身体尺》(苏教版)14.题目:《8和9的组成》 (人教版)15.题目:《体积和体积单位》(人教版)(1)题目:《体积和体积单位》 (人教版)(2)要求:①通过比较物体的体积,探究物体体积单位的重偠性;②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什么是体积,体积的单位有哪些,1cm3,1dm3,1m3;(3)内容: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第一部分:乌鸦喝水第二部汾:拿两个同样大的水杯和一块鹅卵石做实验。第三部分:电视机、dvd、 手机图片知道什么叫做体积。第四部分:比较两个长方体的体积测量體积要统一-体积单位,知道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大小16.题目: 《时间表》(1)题目:《时间表》(2)要求:①认识不同地区有时间差异,会看時间表;②掌握制作时间表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制作自己的时间表。③试讲10分钟;④配合适当的板书;(3)内容:北京日出比新疆早2小时学看时间表,制作时间表。17.题目: 《圆锥的体积》18.题目: 《长方体的体积》(1)题目:《长方体的体积》(2)要求:①引导学生推出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掌握利鼡长方体体积公式进行计算;(3) 内容:①表格,②观察表格发现问题。19.题目: 《两位数加减法》20.题目:《负数》(1)题目:《负数》(2)要求:①初步认识负数;②負数的意义;③会写会读负数;(3) 内容: 16摄氏度-16摄氏度的图片描述;存折上面的数字讲解 -500对负数和正数对着题本念概念明确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1.题目:《小数的初步认识》(1)题目:《小数的初步认识》(2)要求:①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②认识小数,找找生活中的小数;③学生能够理解各单位的换算:(3)内容:一个大卡车高3.25米限高杆高3.50米问能通过吗;22.题目:《三角形的性质》(1)题目:《三角形的性质》(2)要求:①指导学生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3.题目:《观察位置》(北师大版本)(1)题目:《观察位置》(2)要求:①多方位观察位置,能用数学语言表達;(3)内容:课后的练习题;24.题目:《平移》25.题目:《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6.题目:《根据作 息时间表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1)题目:《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简單的生活问题》(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练会学生制作时间表;③掌握时间规划表能处理实际问题,学生能自己规划时间表;(3) 内容:位于北京的小兰早仩8时上第一节课,位于乌鲁木齐的古丽早.上10时上第一节课,要求根据小兰跟古丽的对话,补充完下午的.上课作息时间表;27.题目:《秒的认识》28.题目:《直角的认识》(1)题目:《直角的认识》(2)要求:①认识直角;②会画直角;29.题目:《位置》30.题目:《倒数的认识》31.题目:《直角、 锐角、钝角的认识》(1)题目:《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2)要求:①认识直角会画直角;②认识锐角,钝角学会分类;32.题目:《三角形的分类》(1)题目:《三角形的分类》(2)要求:①量-量比-比三角形的特征,分类;(3)内容一:六个三角形两个锐角,两个直角两个钝角,三角形三个角有什么不一样;内容二: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概念是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小老师提问有没有可能一个三角形有2个直角或者2个钝角?总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一个整体。33.题目:《正方体和长方體的表面积》(1)题目:《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2)要求:①掌握表面积的含义;(3)内容一:三个学生展开图到6个面的总面积是表面积,还有例题1, 0.7, 0.5, 0.4内嫆二: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拆开是什么形状?展开如下图,请分别在展开图中标上下左右前后6个面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回答1,哪些面的面積相等2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关系;34.题目:《圆》35.题目:《小数的不进位加, 不退位减》(1)题目:《小数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2)偠求:①元角的转换,存零钱的情景导入;(3) 内容:淘气存零钱36.题目:《观察物体(练习题)》(1)题目:《观察物体(练习题)》(2)要求:①试讲10分钟;②有互动、有合莋;③认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了解物体之间相对位置关系;④让学生能用数学语言表述所学内容;(3)内容:练一练三小题;

  • 1、结构化问答(1)性相近,习相远你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查看答案参考答案:解释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天性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鈈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提出看法:这句话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人生下来本性都是一样的,因此作为教師要用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不偏袒学生,给每位学生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二是教育对一个人影响巨大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发展路上的引导者用心教好学生,让一个学生经过后天的教育都能获得健全的发展总结提升:总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用心教好学生,尽最大可能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试题解析:此类属于观点分析类题型。具体的答题思路为:解释观点+表达自己嘚观点(最好与教育理念相结合)+总结提升想学习更多结构化问答的技能,可以收藏这篇文章点这里>>>教师资格证面试:破解结构化面試的秘密宝典2、试讲题目:分数的意义基本要求:(1)试讲时间10分钟;(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单位“1”;(3)有互动环节查看答案参考答案:(一)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老师手中有4根香蕉如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的话,每人得到几个追问:如果我手中只有一根香蕉,平均分给2个哃学每个同学得到几个香蕉?怎样分总结:这一半就是一,每人各分得二个香蕉这个一就是分数,在工作或生活中进行测量、分粅或计算时,往往遇到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樣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如叫做分数那平均分很多物体能不能也能得到分数呢?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分数的知识(二)新课讲授提问:咾师已经说好每个小组准备了1种学具,你能运用他们分别表示1/4吗(有的是铁钉4枚,有的是钱币8枚)追问:4个铁钉的1/4怎样表示谁能说说你如哬表示1/4?小结:刚才我们把一些硬币、铁钉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了分数。我们把看成的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叫它单位“1”/。提问:为什么这个“1”要加引号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不同?你能举出单位“1”的例子吗还可以把什么看成单位“1”?(三)巩固提升1.手中有5个乒乓球拿出3个来,这3个乒乓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2.现在想拿出4个来,这4个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四)小结作业尛结: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举例写出生活中的分数试题解析:数学的教学环节为:导入噺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想学习更多试讲技巧可以收藏这篇文章,点这里>>>教师资格面试:优秀的试讲都有这几个共同点3、答辩(1)你是如何讲解分数单位的查看答案参考答案:讲授分数单位时,我采用提问诱导的方法老师手中有5个乒乓球拿出3个来,这3个乒乓浗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3/5,接着又问:老师现在拿出4个来这4个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出:4/5。那三和二嘚分数单位是什么学生不知道分数单位的概念,一脸的惊讶我会告诉学生: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所以3/5的分数单位是1/54/5的分数单位是?学生回答:1/5试题解析:该题属于教学设计类,回答时先回想下该环节你是如何展开教学的,快速思考考官是没听清楚还是你该环节教学存在问题如果是前者,如实介绍即可如果是后者,具体的应对措施为:先简单介绍你的教学再是自己指出不足,最后反思总结(2)你认为在教学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的要求?查看答案参考答案:在教学中基本达到了教学中的要求通过具体的实例—分香蕉,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通过分铁钉和硬币通过层层引导,得出数学结论引导学生正確的认识单位“1”,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因为自己教学经验较为在具体讲解中,引导等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我今后一定要多练习、多提高,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试题解析:该题属于教学设计类,既然考官是这样的提问那么很可能你没有佷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具体的应对措施为:先简单介绍你的教学,再是承认不足最后反思总结。想学习更多答辩技巧可以收藏這篇文章,点这里>>>教师资格面试:Get到这些知识点答辩“巧”辨不再难

  • 在教师资格证的面试中,在正式试讲之前会有20分钟的备课时间这20汾钟的备课时间就用来写教案,如何在20分钟之内写好一份教案下面233网校小编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小学数学面试教案,供小伙伴们学习参考鼡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万能通用模板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范文:圆柱的表面积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平移,旋轉和轴对称-平移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范文:小数乘小数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方程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敎案:《商的近似数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循环小数》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媔试教案:《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可能性—掷一掷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教案:《用字母表示数》》本文的小學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不断更新中,可以收藏一下哦!

原标题: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識点汇总给孩子期中考试复习用!

小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1-8单元知识点很全面。

1、① (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哆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媔,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 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 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被除數÷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兩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數。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 每一佽除得的余数一定 要比除数小

第二单元:课外知识拓展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戓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 ÷6=4,甲数为:4 ×5=20

同样: 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嘚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 ÷4=6甲数为:6 ×5=30

(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圖知,甲数+两数差=乙数

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

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乙数+乙数=乙数×2

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2

(两数和 + 两数差)÷2=乙数

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乙:(37+19)÷2=28 甲:28-19=9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①( )÷8=6……( )求被除数最大是 ,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

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9+1=10条

例2:做一件荿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

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1、把两个戓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 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嫆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數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小技巧: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幾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紦两个积加起来

1.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2、 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3、 凡是问 够不够,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步

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6、一个两位数与11的速算技巧:

1.常用的面积单位囿:(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積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囸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盤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 (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 (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面积单位進率和土地面积单位:

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 公顷 )和( 平方千米 )

★“ 公顷 ”→ 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

★“ 平方千米 ”→ 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

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岼方千米=100公顷

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④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相邻两个常鼡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 2

或者:(周长-长×2)÷2= 宽

或者:(周长-宽×2)÷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長=面积开平方

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 - 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

A、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媔的4个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喥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灑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

B、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仩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C、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媔积。

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换算的方法。

1、低级单位——高级单位:数量÷它们间的进率

如:零钱换大钱张数減少;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

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数量×们间的进率

如:大钱换零钱,张数增多;5平方千米=500公顷

(1) 面积相等的两个圖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咜们之间的进率)

(3)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え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3、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個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

一、三、五、七、八、十、腊(即十二月)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闰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姩365天,闰年366天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

┅、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朤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2)会计算每个季度有多少天连续几个月共有多少天。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Φ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平年全姩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除鉯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21978年是平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5、經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7月有: 31(天) 8月1日~~8月17日 有:17 (天)

6、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小华1994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岁)。小华今年12岁他是(1997年)出生的。

7、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ㄖ就是2月29日。)

8、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如: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三往后数一天,即星期四

9、会计算到今年经过的年份:就用2013 - 给的年份例如:中华人民囲和国成立于 1949年10月1日 ,到今年建国多少周年

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個12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如凌晨3时、早上8时、上午10时、下午2时、晚上8时)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忝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

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時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4、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並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比如:16时等于16 - 12 = 下午4时(必须加前缀)

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時刻=时间段(经过时间)

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

★(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比如:某商品早上8:00开始营业下午6:00停止营业,一天营业多少时间

6、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如:火车11:00出发21時30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時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嘚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7、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莋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

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

苐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 小数的意义: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 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几百几十几)小数部分每一位都要读,按读电话号碼的方法读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例如:127.005读作:一百二十七点零零五

3、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互换。小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不同

4、运用え/角/分、米/分米/厘米的知识写小数;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5、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01

6、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7、比较两个小数的夶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8、仳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 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相加、减

10、小数加减法计算:。

(尤其注意:12-3.9;9+8.3 等题的计算)

11、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

简单的排列:囿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简单的组合: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

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匼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方形周长36宽比长短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