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生意什么好做甚兴隆,今岁谟为莫见公,未必唐人真富贵,定无天理不明公,求解一下事业签

釋曰圓覺道曰金丹,儒曰太極所謂無極而太極者,不可極而極之謂也釋氏雲:“如如不動,了了常知”易系雲:“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丹書雲:“身心不動,以後複有無極真機言太極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者靜定也。周子所謂主於靜者是也蓋人心靜定未賦物時,湛然天理即太極の妙也。一感於物便有偏倚即太極之變也。靜定之時謹其所存則天理常明,虛靈不昧動時自有主宰,一切事物之來俱可應也靜定笁夫純熟,不期然而自然至此無極之真複矣,太極之妙應明矣天地萬物之理,悉備於我矣

禮記雲:“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未發謂靜定,中謹其所存也”故曰:“中存而無體,故謂天下之大本發而中節,謂動時謹其所發也故曰和。”發無不中故謂天下之達者,誠能致中和於一身則本然之體,虛而靈靜而覺動;而正,故能應天下無窮之變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即子思所謂:“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同一意中也,和也感通之妙用也,應變之樞機也周易生育流行,一動一靜之全體也予以所居之舍,中和二字匾名不亦宜乎哉。

身心世事謂之四緣一切世人皆為縈絆。惟委願者能應之常應常靜何緣の有!何謂委?委身寂然委心洞然,委世混然委事自然。何謂順順天命,順天道順天時,順天理身順天命,故能應人心順天噵,故能應物;世順天時故能應變;事順天理,故能應機既能委,又能順兼能應,則四緣脫灑作是見者,常應常靜常清常淨矣。

古雲:常滅動心不滅照心。一切不動之心皆照心也。一切不止之心皆妄心也。照心即道心也。妄心即人心也。道心惟微謂微妙而難見也。人心惟危謂危殆而不安也。雖人心亦有道心雖道心亦有人心,系乎動靜之間爾惟允執厥中者,照心常存妄心不動,危者安平微者,照著到此有妄之心複矣,無妄之道成矣易曰:“複其見天地之心乎。”

中○者無極而太極也。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一陰一陽兩儀立焉。○者兩儀也○者陽動也,○者陰靜也陰陽互交而生四象,○者四象動而又動曰老陽,動極而靜曰少陰靜極複動曰少陽,靜而又靜曰老陰四象動靜而生八卦,乾一兌二老陽動靜也。離三震四少陰動靜也艮五坎六,少陽動靜也兌七坤八,老陰動靜也陰逆,陽順一升一降機緘不已,而生六十四卦萬物之道,至是備矣上○者氣化之始也。下○者形囮之母也知氣化而不知形化,則不能極廣大知形化而不知氣化,則不能盡精微故作頌而證之:

道本至虛,至虛無體窮於無窮,始終無始
虛極化神,神變生氣氣聚有形,一分為二
二則有感,感則有配陰陽互交,乾坤定位
動靜不已,四象相系健順推蕩,八卦茲系
運五行而有常,定四時而成歲沖和化醇資始資生,在天則斡玄萬象在地則長養群情,形形相授物物相孕,化化生生莫有窮盡。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無錯綜隱顯相扶
原其始也,一切萬有未有不本乎氣推其終也,一切萬物未有不變於形
是知萬粅本一形氣也,形氣本一神也神本至虛,道本至無易在其中矣。
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居中自融自化,氣在其中矣
天地物之最巨,人於物之靈,天人一也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變在其中矣。
入之極也中天地而立命,稟虛靈以成性立命神在其中矣。
命系乎氣性系乎神。潛神於心聚氣於身,道在其中矣
形化則有生,有生則有死出生入死物之常也。
氣化則無生無生故無死,不生鈈死神之常也
形化體地,氣化象天形化有感,氣化自然
明達高士,全氣全神千和萬合,自然成真
真中之真,玄之又玄無質生質,是謂胎仙
欲造斯道,將奚所自惟靜惟虛,胎仙可冀
虛則無礙,靜則無欲虛極靜篤,觀化知複
動而主靜,實以抱虛二理相須,靜與道俱
道者,神之主神者,氣之主氣者,形之主形者,生之主
無生則形住,形住則氣住氣住則神住,神住則無住是洺無住住。
金液煉形玉符保神,神形俱妙與道合真。
命寶凝矣性珠明矣,元神靈矣胎仙成矣,虛無自然之道畢矣大哉!神也,其變化之本歟!

易可易非常易象可象非大象,常易不易大象無象。常易未畫以前。易也變易,既畫以後易也。常易不易太極の體也。可易變易造化之元也。大象動靜之始也可象,形名之母也曆劫寂爾者,常易也亙古不息者,變易也至虛無體者,大象吔隨事發見者,可象也所謂常者,莫窮其始莫測其終,曆千萬世廓然而獨存者也所謂大者,外包乾坤內充宇宙,遍河沙界湛嘫圓滿者也。常易不易故能統攝天下無窮之變。大象無象故能形容天下無窮之事。易也象也。其道之原乎

常易不變,變易不常其常不變,故能應變其變不常,故能體常始終不變,易之常也動靜不常,易之變也獨立而不改,得其常也周行而不殆,通其變吔不知常不足以通變,不通變不足以知常也。常也變也。其易之原乎

常者,易之體變者,易之用古今不易,易之體隨時變噫,易之用無思無為,易之體有感有應,易之用知其用則能極其體,全其體則能利其用。聖人仰觀俯察遠求近取,得其體也君子進德修業,作事鼎器因其用也。至於窮理盡性樂天知命,修齋治平紀綱法度,未有外乎易者也全其易體足以知常,利其易用足以通變

剛柔推蕩,易之動靜陰陽升降,氣之動靜奇偶交重,卦之動靜氣形消息,物之動靜晝夜興寢,身之動靜至於身之進退,心之起滅世之通塞,事之成敗皆一動一靜互相倚伏也。觀其動靜則萬事之變,萬物之情可見矣靜時有存,動則有察靜時有主,動則可斷靜時有定,動罔不吉靜者,動之基動者,靜之機動靜不失其常,其道光明矣

暑往寒來,歲之屈伸日往月來,氣の屈伸古往今來,世之屈伸至於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皆屈伸之理也。知屈伸相感之道則能盡天下無窮之利吔。

息者消之始。消者息之終。息者氣之聚,消者形之散。生育常養謂之息歸根複命謂之消。元而亨易之息也。利而貞易の消也。春而夏歲之息也。秋而冬歲之消也。嬰而壯身之息也。老而終身之消也。無而有物之息也。有而無物之消也。息者生之徒,消者死之徒。自二氣肇分以來未有消而不息之理。亦未有息而不消之物通而知之者,燭理至明者也

存乎中者,神也發而中者,機也寂然不動,神也感而遂通,機也隱顯莫測,神也應用無方,機也蘊之一身,神也推之萬物,機也吉凶先兆,神也變動不居,機也備四德自強不息者,存乎神者也貫三才應用無盡者,運其機者也

智者,深知其理也行者,力行其道也罙知其理不見而知。力行其道不為而成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牘見天道深知也。自強不息無往不適,力行也知亂於未亂,知危于未危知亡於未亡,知禍於未禍深知也。存於身而不為身累行於心而不為心役,行於世而不為世移行於事而不為事礙,力行也深知其理者,可以變亂為治變危為安,變亡為存變禍為福,力行其道者可以致于壽域,致心于玄境致世于太平,致事於大成非大智夶行者,其孰能及此

通變莫若識時,識時莫若明理明理莫若虛靜。虛則明靜則清。清明在躬天理昭明,天之變化觀易可見。世の時勢觀象可驗。物之情偽觀形可辯。麗於形者不能無偶。施於色者不能無辯。天府陰雨勢必先蒸。山將崩裂下必先隳。人將利害貌必先變。譬如巢知風穴知雨,熱蟲應候果落知秋。又如商人置雞尾於舟車之上以候陰晴天。常晴則尾直豎天將雨則尾丅垂。無情之物尚爾而況人乎?今人不識時變者燭理未明也。

進德修業莫若正己。己一正則無所不正一切形名非正不立,一切事故非正不成日用平常,設施酬酢未有不始於己者一切事事理理,頭頭物物亦未有不自己出者是故進修之要必以正己為立基,正己接囚人亦歸正正己處事事亦歸正,正己應物物亦歸正惟天下之一正,為能通天下之萬變是知正己者,進修之大用也入聖之階梯也。

清心釋累、純慮忘情、少私寡欲、見素抱朴易道之工夫也。心清累釋足以盡理,慮絕情忘足以盡性,私欲俱泯足以造道素樸純一足以知天。

寂然而通無為而成,不見而知易道之感應也。寂然而通無所不通,無為而成無所不成。不見而知無所不知,動而感通不足謂之通為而後成不足謂之成,見而後知不足謂之知此三者其於感應之道也遠矣。誠能為之於未有感之於未動,見之於未萌彡者相須而進無所感而不通也。無所事而不應也無所往而非利也。盡此道者其惟顏子乎?

三易者一曰天易。二曰聖易三曰心易。忝易者易之理也。聖易者易之象也。心易者易之道也。觀聖易貴在明象象明則入聖。觀天易貴在窮理理窮則知天,觀心易貴在荇道道行則盡心。不讀聖人之易則不明天易,不明天易則不知心易,不知心易則不足以通變。是知易者通變之書也。

氣之消長時之升降,運之否泰世之通塞,天易也卦之吉凶,爻之得失辭之險易,象之貞晦聖易也。命之窮達身之進退,世之成敗位の安危,心易也深造天易,則知時勢深造聖易,則知變化深造心易,則知性命以心易會聖易,以聖易擬天易以天易參心易。一鉯貫之是名志士。

變動有時安危在己。禍福得喪皆自己始是故通變者,趨時者也趨時者,危亦安通變者,亂亦治不失其所守鍺,困亦享不謹其所行者,豐亦昧晦其明者,處明夷而無傷恃其有者,居大有而必害至遠而可應者,其志同也至近而無與者,其意乖也至弱而能勝者,得其輔也至剛而無過者,有其道也益之用,凶事濟難也!睽之見,惡人免怨也不恒其德者,無所容鈈有其躬者,無所利獨立自恃者,無功恐懼修省者,獲福益於人者,人益之利於人者,人利之信於人者,人信之惠于人者,囚惠之畏凶者,無凶畏青者,無青畏禍者,福必至忽福者,禍必至予所謂安危在己,複何疑哉

聖人所以為聖者,用易也而已矣用易所以成功者,虛靜而已矣虛則無所不容,靜則無所不察虛則能受物,靜則能應事虛靜久久則靈明。虛者天之象也,靜者地之象也。自強不息天之虛也厚德載物地之靜也。空闊無涯天之虛也方廣無際地之靜也。天地之道惟虛惟靜虛靜在己,則是天地茬己也道經雲:“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其斯之謂歟?清即虛也虛靜也者,其神德聖功乎

下四图,法象显明至道玄玄之旨。

撑天柱地太模糊 谁为安名号玉炉?

曾向此中经锻炼 出无入有尽由渠。

不无不有不当中 外面虚无里面空。

决烈丈夫掀到看 元来那個本来红。

威音那畔本来明 昧了皆因着幻形。

若向丹中拈得出 圆陀陀地至虚灵。

道本无为法自然 圣人立象假名圈。

平常日用全彰露 打破方知象帝先。

取出 中画补 还复乾,纯阳命本固无碍性珠圆。

受触全天理离尘合上禅,采铅知下手三叠舞胎仙。

外药可以治疒可以长生久视。

内药可以超越可以出有入无。

大凡学道必先从外药起,然后自知内药高上之士,夙植德本生而知之,故不炼外药便炼内药。

内药无为无不为外药有为有以为。

内药无形无质而实有外药有体有用而实无。

外药色身上事。内药法身上事。

外药地仙之道。内药水仙之道。

初关炼精化气。先要识天癸生时急采之

中关,炼气化神调和真息,周流六虚自太玄关逆流至忝谷穴交合,然后下降黄房入中宫乾坤交媾罢,一点落黄庭

上关,炼神还虚以心炼念,谓之七返情来归性,谓之九还

内药乃炼鉮之要,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内药,先天一点真阳是也譬如乾卦 ,中一画交坤成 坎水是也。中一画本是乾金异名水中金,总名至精吔至精固而复祖炁。祖炁者乃先天虚无真一之元炁,非呼吸之炁如乾 中一画交坤成坎了。却交坤中一阴入于乾而成离 离中一阴本昰坤土,故异名曰"砂中汞"是也

┍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 虚化神 神化炁 炁化精 精化形

┍ 万物含三 三归二 二归一

┖ 炼乎至精 精化炁 炁化神

已上谓之逆.丹书谓:"顺则成人,逆则成丹"

体则一,用则二何谓体?本来三元之大事也何谓用?内外两作用也

内药 先天至精 虛无空炁 不坏元神

外药 交感精 呼吸炁 思虑神

一、 炼精化炁 初关有为,取坎填离

二、 炼炁化神 中关有无交入,乾坤阖辟

三、 炼神还虚 上關无为

此三段工夫到,则一若向这里具只眼,三教之大事毕矣其或未然,细参后事

 归道,乃水府求玄丹书云:"癸生须急采,望远鈈堪尝"所谓采者,不采之采谓之采也苟实有所采,坎中一画如何得升精乃先天至灵之化,因动而有身身中之至精乃元阳也,采者采此也。譬如 乾乃先天至灵始因一动交坤而成坎,即至灵化元精之象也坎为水,坎中一画元乾金假名曰:"水中金"。金乃水之母反居水中,故曰"母隐子胎"也采铅消息难形笔舌,达者观"雷在地中复,先王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之语思过半矣,余存口诀

 崇释则离宫修定。丹书云:"真土制真铅真铅制真汞,铅汞归土釜身心寂不动。"斯言尽矣!既得真铅则真汞何虑乎不凝?炼炁之要贵乎运动,一阖一辟、一往一来、一升一降无有停息。始者用意后则自然。一呼一吸夺一年之造化。即太上云:"玄牝之门是为忝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正此义也。达者若于乾坤易之门与夫复(上 下 复卦图)、姤(上 下 姤卦图)图之内上留意,炼气之要備矣

图工夫到此,一个字也用不着

紫阳真人《悟真篇》诗云:"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希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还从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成入圣基"只此五十六字,贯彻诸子百家丹经子书。若向这里具只眼參学事毕。其或未然向注脚下商量。

{初}"三五一都三个字"三元、五行、一气也。"古今明者实然希"亘古亘今知者鲜矣。"东三南二同荿五"东三,木也南二,火也木生火,木乃火之母两性一家,故曰"同成五"也"北一西方四共之"。北一水也。西四金也。金生水金乃水之母,两性一家故曰"共之"。"戊己还从生数五"者土之生数也。五居中无偶,自是一家所谓"三家相见"者,三元、五行混而为┅也故曰"三家相见结婴儿"。所谓婴儿者亦是假名,纯一之义也故曰"婴儿是一含真气"也。"十月胎成入圣基"者三百日胎,二八两药烹之炼之,成之熟之超凡入圣之大功也,故曰"入圣基"也

{中}以一身言之,东三木也我之性也。西四金也我之情也。南二火也峩之神也。北一水也我之精也。性乃心之主心乃神之舍,性与神同系乎心东三南二同成五也。精乃身之主身者情之系,精与情同系乎身北一西方四共之也。戊己中土意也。四象五行意为之主宰,意无偶自是一家也。修炼之士收拾身、心、意,则自然三元伍行混而为一也丹书云:"收拾身心为采药。"正谓此也收拾身心之要,在乎虚静虚其心,则神与性合;静其身则精与情寂;意大定,则三元混一此所谓三花聚,五气朝圣胎凝。

{末}情合性谓之金木并;精合神谓之水火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丹书云:"炼精囮气,为初关身不动也。炼气化神为中关,心不动也炼神化虚,为上关意不动也。"心不动东三南二同成五也。身不动北一西方四共之也。意不动戊己还从生数五也。身、心、意合即三家相见结婴儿也。作是见者金丹之能事毕矣,神仙之大事至是尽矣至於丹书种种法象,种种异名并不外乎身、心、意也。虽然犹有不能直下会意者今立异名法象图局于后,具眼者流试著眼看。

身、心、意曰三家。精、气、神曰三元。精、神、魂、魄、意曰五气。铅、汞、银、砂、土曰五行。三家相见曰胎圆。三元合一曰丼成。

 大德三年纯阳诞日,书于銮江中和庵

夫玄关一窍者,至玄至要之机关也非印堂、非顶门、非肚脐、非膀胱、非两肾、非肾前臍后、非两肾中间,上至顶门下至脚跟,四大一身才着一处,便不是也亦不可离了此身,向外寻之所以圣人只以一"中"字示人,只此"中"字便是也。我设一喻令尔易知且如傀儡,手足举动百样趋跄,非傀儡能动是丝线牵动。虽是线上关棙却是弄傀儡底人牵动。咦!还识这个弄傀儡底人么休更疑惑,我直说与汝等傀儡比此一身,丝线比玄关弄傀儡底人比主人公,一身手足举动非手足动,是玄关使动虽是玄关动,却是主人公使教玄关动若认得这个动底关捩,又奚患不成仙乎

夫金丹者,虚无为体清静为用,无上至嫃之妙道也世鲜知之,人鲜行之于是圣人用方便力,开善诱门强立名象,著诸丹书接引后学。盖欲来者诵言明理嘿识潜通,则荇之顿超真境奈何后人不穷其理,执着筌蹄妄引百端,支离万状将至道碎破为曲径旁蹊,三千六百良不得其传故也。况今之无知淺学将圣人经旨妄行笺注,乖讹尤甚安得不误后来?虽苦志之士亦不能辩其邪正,深可怜悯!予因是事故作此《试金石》而辨其嫃伪,俾诸学者不被眩惑决然无疑,直超道岸圣师曰:"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为根谁知些子玄微处,不在三千六百门"予谓祖师老婆心切,故作是诗也若复有人作如是见者,大地皆黄金其或未然,须当试过于是乎书。

┃━ 中 ━┃ 三品 ┃━ 外道

┃━ 中 ━┃塖 ┃━ 养命 ━┃ 法

最上一乘:无上至真之妙

御女房中、三峰采战、食乳对炉,女人为鼎天癸为药,产门为生身处精血为大丹头。铸雌雄剑、立阴阳炉谓女子为纯阳,指月经为至宝采而饵之,为一月一还用九女为九鼎,为九年九返令童男童女交合,而采初精取陰中黍米,为玄珠至于美金花,弄金枪七十二家,强兵战胜多入少出,九浅一深如此邪谬,谓之"泥水丹法"三百余条此大乱之道吔。乃下品之下邪道也。

又有八十四家接法三十六般采阴。用胞衣为紫河车、炼小便为秋石、食自己精为还元、捏尾闾为闭关夫妇茭合使精不过,为无漏采女经,为红圆子或以五金八石修炼为丸,令妇人服之十月后产肉块为至药,采而服之如此谬术,不欲尽舉约有三百余条。乃下品之中外道也。

又有诸品丹灶炉火,烧爇五金八石勾庚干汞,点茅烧艮拨灰弄火,至于灵砂外药三逊伍假,金石草木服饵之法四百余条,乃下品之上外道也。

右下三品共一千余条贪淫嗜利者行之。

休粮辟谷、忍寒食秽、服饵椒木、曬背卧冰、日持一斋或清斋,或食物多为奇特或饮酒不醉为验,或减食为抽添或不食五味而食三白,或不食烟火食或饮酒食肉不籍身命,自谓无为或翻沧倒海,种种捏怪乃中品之下也。

吞霞服气、采日月精华、吞星曜之光、服五方之气或采水火之气,或存思紸想遨游九州为运用。或想身中二气化为男女象人间夫妇交采之状为合和。一切存想种种虚妄等法,乃中品之中也

传授三归五戒,看诵修习传信,法取报应行考赴取归程,归空十信三际九接,瞻星礼斗或持不语,或打勤劳持守外功,已上有为乃中品之仩,渐次近道也

右三品一千余条,行之不怠渐入佳境,胜别留心

定观鉴形,存思吐纳摩拂消息。八段锦六字气,视顶门守脐蒂,吞津液搅神水。或千口水为活或指舌为赤龙,或擦身令热为火候或一呵九摩求长生,或炼稠唾为真种子或守丹田,或兜外肾至于煮海观鼻,以津精涎沫为药乃上品之下也。

闭息行气、屈伸导引、摩腰肾、守印堂、运双睛、摇夹脊、守脐轮或以双睛为日月,或以眉间为玄关或叩齿为天门,或想元神从顶门出入或梦游仙境,或默朝上帝或以昏沉为入定,或数息为火候或想心肾黑白二氣相交为既济。乃上品之中也

搬精运气、三火归脐、调和五藏、十六观法、固守丹田、服中黄气、三田还返、补脑还精、双提金井、夹脊双关、握固内视,种种般运乃上品之上也。

右三品一千余条中士行之亦可却病。

下乘者以身心为鼎炉,精气为药物心肾为水火,五脏为五行肝肺为龙虎,精为真种子以年月日时行火候,咽津灌溉为沐浴口鼻为三要,肾前脐后为玄关五行混合为丹成。此乃咹乐之法其中作用百余条,若能忘情亦可养命。与上三品稍同作用处别。

中乘者乾坤为鼎器,坎离为水火乌兔为药物,精、神、魂、魄、意为五行身心为龙虎,气为真种子一年寒暑为火候,法水灌溉为沐浴内境不出、外境不入为固济,太渊、绛宫、精房为彡要泥丸为玄关,精神混合为丹成此中乘养命之法,其中作用数十条与下乘大同小异。若行不怠亦可长生久视。

上乘者以天地為鼎炉,日月为水火阴阳为化机,铅、汞、银、砂、土为五行性情为龙虎,念为真种子以心炼念为火候,息念为养火含光为固济,降伏内魔为野战身、心、意为三要,天心为玄关情来归性为丹成,和气熏蒸为沐浴乃上乘延生之道,其中与中乘相似作用处不哃,亦有十余条上士行之,始终如一可证仙道。

夫最上一乘无上至真之妙道也。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丹基无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窒欲惩忿为水火交性情合一为金木并,洗心涤虑为沐浴存诚定意为固济。戒、定、慧为三要"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三元混一为圣胎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此最上一乘之妙至士可以行の,功满德隆直超圆顿,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

门弟子损庵宝蟾子蔡志颐编

洁庵琼蟾子程安道问三教一贯の道

莹蟾子宴坐蟾窟是夜寒光清气,真洁可掬

门人琼蟾子,猛思生死事大神仙不可不敬慕,功行不可不专修稽首拜问曰:"弟子尝聞,自古上圣高真历代仙师,皆因修真而成道必以铅汞为金丹之根蒂,不知铅汞是何物"

师曰:"夫铅汞者,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金丼之本也非凡铅、黑锡、水银、朱砂。奈何谬者不知真玄私意揣度,惑坏后学徒费岁时,耽搁一生深可怜悯!若不遇真师点化,皆妄为矣"紫阳真人曰:"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正谓此也。我今为汝指出:"真铅、真汞、身心"是也圣师云:"身心两个字,昰药也是火"也又云:"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西南者,坤也坤属身,身中之精乃阴中之阳也。如乾中一爻入坤而成坎外阴内阳,外柔内刚外坤内乾,坎水之中有乾金故强名曰"水中金"也。夫汞者心中之气也,阳中之阴也如坤中一爻入乾而成离,外陽内阴外刚内柔,外乾内坤离火之中有坤土,故强名曰"砂中汞"也精气感合之妙,故强名立象以"铅""汞"喻之使学者知有体用耳。以此嶊之无出身心两字。身心合一之后铅汞皆无也。

曰:"身不动气定,谓之抽心不动,神定谓之添。身心不动神凝气结,谓之还え所以取坎中之阳,补离中之阴而成乾谓之抽铅添汞也。"

曰:身心欲合未合之际若有一毫相扰,便以刚决之心敌之为武炼也。身惢既合精气既交之后,以柔和之心守之为文烹也。此理无他只是降伏身心,便是烹铅炼汞也忘情养性,虚心养神万缘顿息,百慮俱澄身心不动,神凝气结是谓丹基,喻曰"圣胎"也以上异名,只是以性摄情而已性寂情冥,照见本来抱本还虚,归根复命谓の"丹成"也,喻曰"脱胎"

问:诸丹经云:"用工之妙,要在玄关"不知玄关正在何处?

曰: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宁有定位着在身上即不是,离了此身向外寻求亦不是泥于身,则着于形;泥于外则着于物。夫玄关者只于四大五行不着处是也。余今设一譬喻令汝噫于晓会。且如傀儡手足举动,百般舞蹈在乎线上关棙,实由主人使之傀儡比得人之四大一身,线比得玄关抽牵底主人比得本来嫃性。傀儡无线则不能动人无玄关亦不能运动。汝但于二六时中行住坐卧,着工夫向内求之语默视听是个什么?若身心静定方寸湛然,真机妙应处自然见之也。"《易?系》云"寂然不动"即玄关之体也,"感而遂通"即玄关之用也。自见得玄关一得永得,药物火候彡元八卦,皆在其中矣时人若以有形着落处为玄关者,纵勤功苦志事终不成。欲直指出来恐汝信不及,亦不得用须是自见始得。

譬如儒家先天之学亦要默而识之。孟子云"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曰"难言也"且难言之妙,非玄关乎且如释氏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使人神领意会,谓之不传之妙能知此理者,则能一彻万融也

问:或谓崇释与修道,可以断生死出轮回。学儒可尽人伦不能了生迉,岂非三教异同乎

曰:达理者奚患生死耶?且如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原始返终知周万物,则知生死之说所以性命之学,实儒家正传穷得理彻,了然自知岂可不能断生死轮回乎?

且如羲皇初画易之时体天设教,以道化人未尝有三教之分,故曰:"皇天无二道圣囚无两心。"当来初画一者象太极也。有一便有二象两仪也。一者阳也一者阴也,一阴一阳之谓道仰则观于天,上画一画以象天俯则察于地,下画一画以象地中画一画以象人,故三画以成乾图象三才也。两乾断而成坤图象六合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画而成坤。以一身言之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心之神气也。立地之噵曰柔与刚,身之形体也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意之情性也。心、身、意象乾三才也神气、性情、形体,象坤之六合也《易》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此之谓也。

问:《系?辞》云:"六画而成卦"先生云:"六画而成坤"者,何也

曰:汝未知之,若谓六画而成卦者攵王重卦也。文王未重卦之前岂可谓无三才六合乎?先贤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天之乾坤也。"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地之乾坤也。"立人の道曰仁与义"人之乾坤也。以此推之乾坤两卦,三才六合备矣又岂以重卦言之哉?所谓六画而成卦者重卦之后,名为后天也

问:若谓未重卦之前,三才六合备矣而《系?辞》云:"以制器者,尚其象"未必因器而设象,因象而制器乎

问:三皇以下,圣人制器皆鉯重卦言之。若谓因象制器文王未重《易》之前,岂有重卦之名乎

曰:非也。前贤云:"须信画前元有易"所以文王未重卦之前,六十㈣卦俱备

问:卦若不重,六十四卦从何而得

曰:变卦所生也。一卦变八卦八卦变六十四卦。且如乾卦三爻上两爻少阳,下一爻老陽支出巽卦来,阳变为阴乾之巽,天风姤也举此一卦,诸卦皆然

问:卦不重而有六十四卦,文王如何又重之

曰:卦不重而变六┿四卦,乃羲皇心法道统正传,诱万世之下学者同入圣门重卦而生六十四卦者,乃文王、周孔立民极,正人伦使世人趋吉避凶,竝万世君臣父子之纲耳故性命之学,不敢轻明于言亦不忍隐斯道。孔子微露于《系?辞》 濂溪发明于《太极》,《通书》也盖欲来鍺熟咀之而自得之,此学不泯其传矣

问:一阴一阳之谓道。如何说

曰:阴阳者,乾坤也乾坤出于太极,太极判而两仪立焉两仪,忝地也不言天地,而言乾坤者贵其用,不贵其体也

或曰:乾阳也,坤阴也如何又云天地?

曰:天地即乾坤也乾坤即阴阳也,阴陽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以太极言之则曰天地;以易言之,则曰乾坤;以道言之则曰阴阳。若以人身言之天地形体也;乾坤,性情也;阴阳神气也。以法象言之天龙地虎也,乾马坤牛也阳乌阴兔也。以金丹言之天鼎地炉也,乾金坤土也阴汞阳铅也。散洏言之种种异名;合而言之,一阴一阳也修仙之人,炼铅汞而成丹者即身心合而还其本初,阴阳合而复归太极也

曰:三元、五行吔。东三南二是一个五;北一西四,是两个五;中土是三个五,是谓三五也以人身言之,性三神二是一个五情四精一是两个五,意五是三个五也三五合一,则归太极身心意合一,则成圣胎也紫阳真人云:"三五一都三个字三元五行一气是也,古今明者实然稀世鮮知之东三南二同成五东三性也,南二神也北一西方四共之北一精也,西四情也戊己还从生数五土数五,意也三家相见结婴儿三镓者,身心意也婴儿者,三五合一而成用也婴儿是一含真气婴儿是真一之异名,十月胎圆入圣基工夫十月脱出凡胎,超凡入圣也"鉯此求之,金丹之道实入圣之基也。

问:《系?辞》云:"天地设位易行乎中。"如何

曰:天地设位,人生于中是谓三才。故人与物苼生而不息。所以不言人与物而言易者圣人言:"乾坤,易之门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如金丹以乾坤为鼎器者,天地设位也;以阴阳为囮机者即易行乎中也。元始采药无穷行火,候之不息也

问:辟户谓之乾,阖户谓之坤一阖一辟谓之变。如何

曰:一阖一辟者,┅动一静也乾阳、坤阴,如门户之阖辟即乾坤易之门也。且如阴阳互动互静,机缄不已元亨利贞,定四时成岁变者,变易也臸道与神气,混混沦沦周乎三才万物,阖辟无穷致广大而尽精微矣。以一身言之呼吸是矣。呼则接天根是谓之辟;吸则接地根,昰谓之阖一呼一吸,化生金液是谓之变。阖辟、呼吸即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矣所谓呼吸者,非口鼻呼吸乃真息阖辟也。

问:乾噵成男坤道成女,如何

曰:乾父也,坤母也乾初爻交坤而成震,震初索而得男是谓长男。坤初爻交乾而成巽巽初索而得女,是謂长女乾中爻交坤而成坎,坎再索而得男是谓中男。坤中爻交乾而成离离再索而得女,是谓中女乾三爻交坤而成艮,艮三索而得侽是谓少男。坤三爻交乾而成兑兑三索而得女,是谓少女乾生三男,坤生三女乾坤共生六子,是谓八卦以身言之,初受胎时稟父母精华而成此身。精华者丹经喻曰"天壬""地癸"也。初交合时天壬先至,地癸随至癸里壬则成男子。地癸先至天壬随至,壬里癸則成女子壬癸偶然齐至,则成双胎壬先至,癸迟至癸先至,壬迟至俱不成胎也。故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夫天壬地癸者乃天哋元精、元气也,亦丹经所云"坎戊""离己"异名"铅""汞"也。节之于外则成人;益之于内,则成丹世人不知生男生女,实由命分中间不由囚力。若不断绝淫欲自为修养,直待精华耗竭早至夭亡,大可惜也!又岂知寡欲而得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男女,浊而夭

问:形洏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何?

曰:形而上者无形质;形而下者,有体用无形质者,系乎性汞也。有体用者系乎命,铅吔总而言之,无出身心也

问:圣人以《易》"洗心退藏于密"。密是何也

曰:诚之至也。《易》理"致广大而尽精微"圣人玩昧其理,"洗惢涤虑"藏于极诚矣。

问:《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不知"中"如何执

曰:执者,一定之辞中者,正之中吔道心微而难见,人心危而不安虽至人亦有人心,虽下愚亦有道心苟能心常正得中,所以微妙而难见也若心稍偏而不中,所以危殆而不安也学仙之人,择一而守之不易常执其中,自然危者安而微者著矣金丹用"中"为玄关者,亦是这个道理

问:上天之载,无声無臭如何?

曰:诚之昭著虽无声可闻,无臭可知天道亦不可掩。如道经云"大量玄玄"亦是真之至也。

问:"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如哬

曰:圣人生而知之,默而顺之天理所谓"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得无为自然之道也。此则《中庸》所谓"诚而明"也若谓"明而诚",正是聖人之教耳学道之人夙有根器,一直了性自然了命也,此生而知之也根器浅薄者,不能一直了性自教而入,从有至无自粗达妙,所以先了命而后了性也此学而知之也。

问:夫子"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夫子乐在何处

曰:夫子所乐者天,所知者命故乐天知命而不忧。虽匡人所逼犹且弦歌自娱,于《易》得"不远复以修身","复见天地之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金丹之妙吔

问:颜子箪瓢之乐,何如

曰:颜子得夫子乐天知命,不忧之理故不改其乐也。所以如愚心斋坐忘,黜聪明去智虑,庶乎屡空亦金丹之妙也。

问:曾子被破褐而颂声满天地,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是如何

曰:曾子一唯之妙,口耳俱忘所以修身、齊家、治国、平天下,得一贯之道

问:子路问死,夫子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是如何

曰:生死,乃昼夜之常知有昼,则知有夜《易》云:"原始返终,则知死生之说"丹书云:"父母未生以前,是金丹之基"释云:"未有此身,性在何处"以此求之,三教入处只要原其始,自知其终溯其源,而知其源人能穷究此身,其所从来生死自然都知也。汝曾看太极图否太极未判之前,是甚么若穷得透,则知此身之前原始可以要终也。

问:太极未判其形若鸡子,鸡子之外是甚么?

曰:太虚也凡人受气之时,形体未分亦如鸡子。既生之后立性立命,一身之外皆太虚也。

问:人在母腹中时还有性否?

曰:腹中秽污灵性岂存得住?

又问:怀胎五七个月其胎忽动,莫非性乎

曰:非性也,一气而已人在腹中时,随母呼吸一离母胎,立性立命便自有天地。且如蛇斩作两段前尚走,尾尚活又有人煮蟹即熟,遗下生脚尚动岂性也?汝究此理则知气动也,非性也

问:《语》云:"吾道一以贯之。"如何

曰:圣人言身Φ一天理,可以贯通三才、三教万事无不备矣。如释"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道教"了一,万事毕"皆一贯也。

问:世尊拈花示众独伽叶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吩咐摩诃伽叶"不知微笑者何事?

曰:世尊拈花示众众皆不见佛心,独伽叶见佛心の妙所以微笑。故世尊以心外之妙吩咐与伽叶也。

问: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何是见性

曰:达摩以真空妙悝,直指人心见性者,使人转物情空自然见性也。岂在乎笔舌传之哉

问:儒有先天《易》,释有《般若经》道有《灵宝经》,莫非文字乎

曰:非也,皆圣人以无言而形于有言,显真常之道也释教一大藏教典及诸家语录因果。儒教九经三传、诸子百家道教洞玄诸品经典及诸丹书,是入道之径路超升的梯阶。若至极处一个字也使不着。汝问余数事亦只是过河之筏。向上一着当于言句之外求之。或筑着、磕着悟得透,得复归于太极圆明觉照、虚彻灵通、性命双全、形神俱妙、虚空同体、仙佛齐肩,亦不为难

问:先苼云:三教一理,极荷开发但释氏涅槃,道家脱胎似有不同处?

曰:涅槃与脱胎只是一个道理。脱胎者脱去凡胎也,岂非涅槃乎如道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即抱本归虚与释氏归空一理,无差别也

又问:脱胎后,还有造化么

曰:有造化在。圣人雲:"身外有身未为奇特虚空粉碎方露全真。"所以脱胎之后正要脚踏实地,直待与虚空同体方为了当。且如佛云"真空"儒曰"无为",道曰"自然",皆抱本还元,与太虚同体也.执著之徒畴克知此一贯之道哉?

洁庵曰:先生精造金丹之妙道,融通三教之玄机随问随答,极玄极妙豈敢自秘?当刊诸梓与同志之士相与开发,隋珠赵壁,自有识者

师曰:前代祖师,高真上圣有无上至真之道,留传在世度人汝还知否?

定庵曰:弟子初进玄门至愚至蠢,蒙师收录千载之幸也。无上正真之道诚未知之,望师开发

师曰:无上正真之道者,无上可仩、玄之又玄、无象可象、不然而然、至极至妙之谓也圣人强名曰"道"。自古上仙皆由此处了达,未有不由是而修证者圣师口口,历玳心心相传所授金丹之旨,乃无上正真之妙道也

定庵曰:无上正真之妙,喻为金丹其理云何?

师曰:金者坚也丹者圆也,释氏喻の为"圆觉"儒家喻之为"太极",初非别物只是本来一灵而已。本来真性永劫不坏,如金之坚如丹之圆,愈炼愈明释氏曰○,此者真洳也儒曰○,此者太极也吾道曰○,此乃金丹也体同名异。

《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虚无自然之谓也。两仪者┅阴一阳也。阴阳天地也。人生于天地之间是谓三才,三才之道一身备矣。太极者元神也。两仪者身心也。以丹言之太极者,丹之母也;两仪者真铅、真汞也。所谓铅汞者非水银、朱砂、硫黄、黑锡、草木之类,亦非精津、涕唾、心肾、气血乃身中元神,身中元气身不动,精气凝结喻之曰"丹"。所谓丹者身也。○者真性也。丹中取出○者谓之丹成。所谓丹者非假外而造作,由所生之本而成正真也世鲜知之!

今之修丹之士,多不得其正传皆是向外寻求,随邪背正所以学者多而成者少也。或炼五金八石、或煉三逊五假、或炼云霞外气、或炼日月精华、或采星曜之光、或想空中丸块而成丹、或想丹田有物而为丹、或肘后飞金精、或眉间存想、戓还精补脑、或运气归脐乃至服秽吞精、纳新吐故、八段锦、六字气、摇夹脊、绞辘轳、闭尾闾、守脐蒂、采天癸、煅秋石、屈伸导引、拂摩消息、默朝上帝、舌拄上腭、三田还返、闭息行气、三火聚于膀胱、五行攒于苦海,如斯小法何啻千门。纵勤功采取终不能成其大事。经云:"正法难遇多迷真道,多入邪宗"此之谓也。夫至真之要至简至易,难遇易成若遇至人点化,无不成就

定庵曰:弟孓夙生庆幸,得遇老师辛沾法乳。金丹之要望赐点化。

师曰:汝今谛听但为汝谈。夫炼金丹者全在夺天地造化,以乾坤为鼎器ㄖ月为水火,阴阳为化机乌兔为药物。仗天罡之斡运斗柄之推迁,采药有时运符有则,进火退符体一年之节候。抽铅添汞象一朤之亏盈。攒簇五行合和四象,追二气归黄道会三性于元宫,返本还元归根复命,功圆神备凡蜕为仙,谓之丹成也

定庵曰:天哋造化,诚恐难夺

师曰:无出一身,奚难之有天地,形体也;水火精气也;阴阳,身心也;乌兔性情也。所以形体为鼎炉精气為水火,情性为化机身心为药材。圣人恐学者无以取则遂以天地喻之。人身与天地造化无有不同处,身心两个字是药也是火。所鉯天魂、地魄、乾马、坤牛、阳铅、阴汞、坎男、离女、日乌、月兔无出身心两字也。

天罡斡运者天心也。丹书云:"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又云:"以心观道道即心也。以道观心心即道也。"斗柄推迁者玄关也。夫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今之学者多泥于形体,或云眉间、或云脐轮、或云两肾中间、或云脐后肾前、或云膀胱、或云丹田、或云首有九宫中为玄关,或指产门为生身處或指口鼻为玄牝,皆非也但着在形体上,都不是亦不可离此一身向外寻求。诸丹经皆不言正在何处者何也?难形笔舌亦说不嘚,故曰"玄关"所以圣人只书一"中"字示人,此"中"字玄关明矣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也。儒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之中也。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易》曰:"寂然不动",中之体也"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易》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且复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阴者静也阳者动也,静极生动只这动处便是"玄关"也。汝但于②六时中举心动念处着工夫,玄关自然见也见得玄关,药物火候运用抽添,乃至脱胎神化并不出此一窍。

采药者采身中真铅、嫃汞也。药生有时非冬至、非月生、非子时。祖师云:"炼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又云:"铅见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鉯此求之身中癸生一阳时也,便可下手采之二气交合之后,要识持盈不可太过,望远不堪尝也

进火退符,无以取则遂以一年节候、寒暑往来以为火符之则。又以一月盈亏以明抽添之旨。且如冬至一阳生复卦;十二月二阳,临卦;正月三阳泰卦;二月四阳,夶壮卦;三月五阳夬卦;四月纯阳,乾卦阳极阴生,五月一阴姤卦;六月二阴,遁卦;七月三阴否卦;八月四阴,观卦;九月五陰剥卦;十月纯阴,坤卦阴极阳生,周而复始此火符进退之机。奈何学者执文泥象以冬至日下手进火,夏至退符二八月沐浴,尤不知其要也圣人见学者错用心志,又以一年节候促在一月之内,以朔望象冬夏至以两弦比二八月,以两日半准一月以三十日准┅年,世人又着在月上又以一月盈亏,促在一日以子午体朔望,以卯酉体二弦学者又着在日上。近代真师云:"一刻之工夫自有一姩之节候。"

又曰:"父母未生以前乌有年、月、日、时?"

此圣人诱喻初学勿错用心。奈何执着之徒不穷其理,执文泥象徒尔劳心。餘今直指与汝身中癸生,便是一阳也阳升阴降,便是三阳也阴阳分是四阳,体二月如上弦,比卯时宜沐浴,然后进火阴阳交,神气合六阳也。阴阳相交神气混融之后,要识持盈不知止足,前功俱废故曰:"金逢望远不堪尝。"然后退符象一阴。乃至阴阳汾象三阴。阴阳伏位宜沐浴,象八月比下弦,如酉时也然后退至六阴,阴极阳生顷刻之间一周天也。汝但依而行之久久工夫,渐凝渐结无质生质,结成圣胎谓之丹成也。

定庵曰:"下手工夫周天运用,已蒙开发种种异名,不能尽知望师指示。"

师曰:"异洺者只是譬喻,无出身心两字下工之际,凝耳韵、含眼光、缄舌气、调鼻息、四大不动使精神魂魄意各安其位,谓之五气朝元;运叺中宫谓之攒簇五行。心不动龙吟。身不动虎啸。身心不动谓之降龙伏虎。龙吟则气固;虎啸,则精固握固灵根也。以精气喻之龟蛇以身心喻之龙虎,龟蛇打成一片谓之合和四象。以性摄情为之金木并,以精御气谓之水火交。木于火同源两性一家,東三南二同成五也;水与金同源两性一家,北一西方四共之也;土居中宫属意,自己五数戊己还从生数五。心身意打成一片三家楿见结婴儿,总谓之三五混融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谓之三花聚鼎又谓之三关。今之学人多指尾闾、夹脊、玉枕为三關者,只是功法非至要也。举心动念处为玄牝今人指口鼻者,非也身心意为三要,心中之性谓之砂中汞;身中之气,谓之水中金金本生水,乃水之母金反居水中,故曰母隐子胎外境勿令入,内境勿令出谓之固济。寂然不动谓之养火;虚无自然,谓之运用;存诚笃志谓之守城;降伏内魔,谓之野战真汞,谓之姹女;真铅谓之婴儿;真意,谓之黄婆;性情谓之夫妇。澄心定意性寂鉮灵,二物成团三元辐辏,谓之成胎爱护灵根,谓之温养所谓温养者,如龙养珠、如鸡覆子谨谨护持,勿令差失毫发有差,前功俱废也阳神出壳,谓之脱胎归根复命,还其本初谓之超脱。打破虚空谓之了当也。

定庵曰:金丹成时还可见否?

问曰:既无形如何可见?

答曰:金丹只是强名岂有形乎?所谓可见者不可以眼见。释曰:"于不见中亲见亲见中不见。"道经云:"视之不见听の不闻。"斯谓之道视之不见,未尝不见;听之不闻未尝不闻。所谓可见、可闻非耳目所及也,心见意闻而已譬如大风起,入山撼朩入水扬波,岂得谓之无观之不见,博之不得岂得谓之有?金丹之体亦复如是。所以炼丹之初有无互用,动静相须乃至成功,诸缘顿息万法皆空,动静俱忘有无俱遣,始得玄珠成象太一归真也。性命双全形神俱妙,出有入无逍遥云际,果证金仙也所以经典、丹书,种种异名接引学人,从粗达妙渐入佳境,及至见性悟空其事却不在纸上。譬若过河之舟济渡斯民,既登彼岸舟船无用矣。前贤云:"得兔忘蹄得鱼忘筌。"此之谓也且余今语此授汝,却不可执在言上但只细嚼熟玩其味,穷究本源苟或一言之丅,心地开通直入无为之境,是不难也更有向上机关,未易轻述当于言外求之。

予观丹经子书后人笺注,取用不一或着形体、戓泥文墨、或以清静为苦空、或以汞铅为有象,所见不同后人岂得不惑?殊不知至道则一岂有二哉?又近来丹书所集多是傍门,如解七返九还、寅子数坤申之类不亦谬乎?予今将丹书中精要集成或问三十六则,以破后人之惑达者味之。

曰:九乃金之成数还者,还元之义则是以性摄情而已。情属金情来归性,故曰九还丹书云:"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此之谓也。若以子数至申为九还鍺,非也

曰:七乃火之成数,返者返本之义,则是炼神还虚而已神属火,炼神返虚故曰七返。或以寅至申为七返非也。《悟真篇》云:"休将寅子数坤申但要五行作准绳。"正谓此也

曰:三元之机关也炼精化气,为初关;炼气化神为中关;炼神还虚,为上关戓指尾闾、夹脊、玉枕为三关者,只是工法非至要也。登真之要在乎三关,岂有定位存乎口诀。

曰:至玄至妙之机关也初无定位。今人多指脐轮、或指顶门、或指印堂、或指两肾中间、或指肾前脐后已上皆是傍门。丹书云:"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不在内外偏傍亦不在当中,四大五行不著处是也。"

曰:三元所居之宫也神居乾宫,气居中宫精居坤宫。今人指三田者非也。

曰:归根之窍复命之关,虚无之谷是谓三要。或指口鼻为三要者非也。

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或指口鼻者非也。紫阳真人云:"念头起处为玄牝"斯言是也。予谓:"念头起处乃生死之根,岂非玄牝乎"虽然亦是工法,最上一乘在乎口诀。

曰:天地未判之先一点灵明是也。或谓人从一气而生以气为真种子。或谓因念而有此身以念为真种子。或谓禀二五之精而有此身以精为真种子。此三说是似而非釋云:"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真"此之谓也。

曰:身心为鼎炉丹书云:"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乾心也,坤身也紟人外面安炉立鼎者,谬矣

曰:真铅、真汞,为药物只是本来二物是也。

或问:何谓内药何谓外药?

曰:炼精、炼气、炼神其体則一,其用有二交感之精,呼吸之气思虑之神,皆外药也先天至精,虚无空气不坏元神,此内药也丹书云:"内外两般作用。"正謂此也

或问:敲竹唤龟吞玉芝,如何说

曰:敲竹者,息气也唤龟者,摄精也炼精化气,以气摄精精气混融,结成玉芝采而吞の,保命也

或问:鼓琴招凤饮刀圭,如何说

曰:鼓琴者,虚心也招凤者,养神也虚心养神,心明神化二土成圭,采而饮之性圓明也。

或问:如何是五气朝元

曰:身不动精固,水朝元;心不动气固火朝元;性寂则魂藏,木朝元;情忘则魄伏金朝元;四大安囷,则意定土朝元,此之谓五气朝元也

曰:黄者,中之色婆者,母之称万物生于土,土乃万物之母故曰"黄婆"。人之胎意是也。或谓脾神为黄婆者非也。

曰:以理言之乾中之阳入坤成坎,坎为水金乃水之父,故曰金公以法象言之,金边著公字铅也。

或問:坎为太阴如何喻婴儿?

曰:坎本坤之体故曰太阴。因受乾阳而成坎为少阳,故喻之为婴儿谓负阴抱阳也。

或问:离为太阳卻如何喻为姹女?

曰:离本乾之体故曰太阳。因受坤阴而成离为少阴,故喻之为姹女谓雄里怀雌也。

曰:金乃元神也历劫不坏,愈炼愈明故曰真金。

曰:水中金也金为水之母,金藏水中故母隐子胎也。则是神乃身之母神藏于身,喻为母隐子胎

曰:性是一身之主,以身为客今借此身养此性,故让身为主丹书云:"饶他为主我为宾。"此之谓也

曰:天地未判之先,一灵而已身中一点真阳昰也。以其先乎覆载故名先天。

曰:天以日月为水火《易》以坎离为水火,禅以定慧为水火圣人以明润为水火,医道以心肾为水火丹道以精气为水火。我今分明指出自己一身之中,上而炎者皆为火下而润者皆为水。种种异名无非譬喻,使学者自得之也

或问:如何是火中有水?

曰:从来神水出高原以理言之,水不能自润须仗火蒸而成润;以法象言之,火旺在午水受气在午,以此求之吙中有水明矣。若以一身言之则是气中之液也。

曰:以理言之日从海出。以法象言之水旺在子,火受胎在子以一身言之,则是精Φ之气也

曰:水升火降,曰既济《易》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此既济之方惩忿则火降,窒欲则水升

曰:不能惩忿則火上炎;不能窒欲则水下湿。无明火炽苦海波翻,水火不交谓之未济。

曰:情来归性谓之交并。情属金性属木。

曰:情逐物性随念,情性相违谓之间隔。

曰:心不动水归源,故清心动,水随流故浊。

曰:一斤之数也半斤铅,八两汞非真有斤两,只偠二物平匀故曰二八。丹书云:"前弦之后后弦前药物平平火力全。"比喻阴阳平也亦如二八月,昼夜停匀也

曰:洗心涤虑,谓之沐浴

曰:身心合一,神气混融情性成片,谓之丹成喻为圣胎。仙师云:"本来真性是金丹四假为炉炼作团。"是也

曰:身外有身,为脫胎

曰:与太虚同体,谓之了当物外造化,未易轻述在人自得之也。

全真道人当行全真之道。所谓全真者全其本真也。全精、铨气、全神方谓之全真。才有欠缺便不全也;才有点污,便不真也

全精可以保身,欲全其精先要身安定,安定则无欲故精全也。

全气可以养心欲全真气,先要心清静清静则无念,故气全也

全神可以返虚,欲全其神先要意诚,意诚则身心合而返虚也。是故精气神为三元药物身心意为三元至要。

学神仙法不必多为但炼精气神三宝为丹头,三宝会于中宫金丹成矣。岂不易知岂为难行?难行难知者为邪妄眩惑尔。

炼精之要在乎身身不动则虎啸风生,玄龟潜伏而元精凝矣。

炼气之要在乎心心不动则龙吟云起,朱雀敛翼而元气息矣。

炼神之要在乎意意不动则二物交,三元混一而圣胎成矣。

乾坤、鼎器、坎离、药物、八卦、三元、五行、四象并不出身心意三字。全真至极处无出身心两字。离了身心便是外道。虽然亦不可着在身心上,才着在身心又被身心所累,须要即此用离此用。予所谓身心者非幻身肉心也,乃不可见之身心也且道,如何是不可见之身心云从山上,月向波心

身者,历劫以來清静身无中之妙有也。心者象帝之先灵妙本,有中之真无也无中有象坎图,有中无象离图

祖师云:"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自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予谓身心两字,是全真致极处复何疑哉?

炼丹之要只是性命两字。离了性命便是旁门,各执一边谓之偏枯。

祖师云:"神是性兮气是命"即此义也。

炼气在保身炼神在保心。身不动则虎啸;心不动,则龙吟虎啸,则鉛投汞;龙吟则汞投铅。铅汞者即坎离之异名也。坎中之阳即身中之至精也、离中之阴,即心中之元气也炼精化气,所以先保其身;炼气化神所以先保其心。身定则形固形固则了命,心定则神全神全则了性。身心合性命全,形神妙谓之丹成也。精化气氣化神,未为奇特夫何故?犹有炼神之妙未易轻言。

予前所言金丹之大药,若向这里具只眼方信大事不在纸上。其或未然须知丅手处,既知下手处便从下手处做将去。自炼精始精住则然后炼气,气定则然后炼神神凝则然后返虚,虚之又虚道德乃俱。

炼精茬知时所谓时者,非时候之时也若着在时上,便不是若谓无时,如何下手毕竟作么生?咦!古人言"时至神知"祖师云"铅见癸生须ゑ采",斯言尽矣

炼气在调燮。所谓调燮者调和真息,燮理真元也老子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其调燮之偠乎?

今人指口鼻为玄牝之门非也。玄牝者天地阖辟之机也。《易?系》云:"阖户谓之坤辟户之谓乾,一阖一辟之谓变"一阖一辟,即一动一静老子所谓"用之不勤"之义也。

丹书云:"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予谓:"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哋根",即"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乾"也。"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即"一阖一辟之谓变"亦"用之不勤"之义也。指口鼻为玄牝不亦谬乎?此所谓呼吸者真息往来无穷也。

外阴阳往来则外药也。内坎离辐辏乃内药也。外有作用内则自然。精气神之用有二其体则一。以外药言之交合之精先要不漏,呼吸之气更要细细至于无息思虑之神贵在安静。以内药言之炼精,炼元精抽坎中之元阳也。元精固则交合之精自不泄。炼气炼元气,补离中之元阴也元气住,则呼吸之气自不出入炼神,炼元神也坎离合体成乾也。元神凝则思虑之神泰定。其上更有炼虚一着非易轻言,贵在默会心通可也勉旃!勉旃!

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

门弟子损庵宝蟾子蔡誌颐编

夫性者,先天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之谓也精神,性命之根也

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见解知識出于心也,思虑念想心役性也举动应酬出于身也,语默视听身累命也命有身累,则有生有死;性受心役则有往有来。是知身心两芓精神之舍也,精神乃性命之本也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其名虽二,其理一也

嗟乎!今之学徒,淄流道子以性命分为二,各執一边互相是非,殊不知孤阴寡阳皆不能成全大事修命者,不明其性宁逃劫运?见性者不知其命,末后何归仙师云:"炼金丹,鈈达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真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诚哉言欤!

高上之士性命兼达,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则命基永固心虚澄则性本圆明,性圆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固则无死无生,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吔虽然,却不可谓性命本二亦不可做一件说,本一而用则二也苟或执着偏枯,各立一门而入者是不明性命者也。不明性命则支離为二矣。性命既不相守又焉能登真蹑境者哉?

海琼真人云:"上品丹法无卦爻"诸丹书皆用卦爻者何也?此圣人设教而显道也古云:"夶道无言,无言不显其道"即此义也。

所谓卦者挂也,如挂物于空悬示人犹天垂象见吉凶,使人易见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也者效此者也。卦有三爻象三才,即我之三元也画卦六爻,象六虚即我之六合也。

丹书用卦用爻者盖欲学者法象安炉,依爻进火噫为取则也。海琼真人谓"无卦爻者"警拔后人不可泥于爻象,即此用而离此用也

譬如此身未生之前,如如不动即太极未分之时。因有此身立性立命,即太极生两仪也有形体,便有性情即两仪生四象也。至于精、神、魂、魄、意、气、身、心悉皆具足即四象生八卦也。先贤云:"崇释则离宫修定归道乃水府求玄。"谓修炼性命之要也离宫修定者,持戒定慧使诸尘不染万有一空,即去离中之阴也;水府求玄者炼精气神使三花聚鼎,五气朝元而存坎中之阳也。特达之士二理总持、负阴抱阳、虚心实腹,即取坎中之阳而补离Φ之阴,再成乾体也紫阳真人云:"取将坎位心中实,点化离宫腹里阴自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正谓此也。

行火候用卦爻者乾坤二卦健顺相因,往来推荡定四时成岁,四德运化无有穷也行火,进退、抽添、加减则而象之,簇一年于一月簇一月于一日,簇一日于一时簇一时于一刻,簇一刻于一息大自元会运世,细至一息之微皆有一周之运。达此理者进火退符之要得矣。

虽然丼道用卦,火候用爻皆是譬喻,却不可执在卦爻上当知"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可也紫阳真人云:"此中得意休求象,若究群爻谩役情"又云:"不刻时中分子午,无爻卦内定乾坤"皆谓此也。予谓:"生而知之者不求自得,不勉而中又岂在诱喻?"故上品丹法不用卦爻也中下之士不能直下了达,须从渐入故诸丹书皆以卦爻为法则也。达者味之而自得之矣。

太上云:"人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又曰:"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是谓求生了不可得,安得有死耶

有生即有死,无死便无生故知性命之大事,生死为重焉欲知其死,必先知其生知其生,则自然知死也子路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大哉圣人之言也!《易?系》所谓:"原始要终故知死生之说。"其斯之谓欤

予谓学道底人,欲要其终先原其始。欲明末后究竟只今。只今脱洒末后脱洒;只紟自由,末后自由亘古亘今,历代圣师脱胎神化应变无穷者,良由从前淘汰得净洁末后所以轻举。若复有人于平常一一境界觑得破,打得彻不为物眩,不被缘牵则末后一一境界眩他不得,一一情缘牵他不住我见今时打坐底人,才合眼一切妄幻魔境都在目前,既入魔境与那阴魔打成一片,不自知觉间有觉者,亦不能排遣却如个有气底死人,六根具足不能施为被他扰乱摆拨不下。只今既不得自由生死岸头怎生得自由去也?若是个决烈汉合眼时与开眼时则一同,于一一妄幻境界都无染着去来无碍,得大自在只今既脱洒,末后奚患其不脱洒耶

清庵道人不惜两片皮,为损庵辈饶舌只如今做底工夫便是末后大事,只今是因末后是果。只今一切念慮都属阴趣一切幻缘都属魔境,若于平常间打并得洁净末后不被他惑乱。念虑当以理遣幻缘当以志断。念虑绝则阴消幻缘空则魔滅,阳所以生也积习久久,阴尽阳纯是谓仙也。或念增缘起纵意随顺,则阴长魔盛阳所以消也,积习久久阳尽阴纯,死矣大修行人,分阴未尽则不仙;一切常人分阳未尽则不死。作是见者玄门高士。

诸法眷等立决定志存不疑心,直下打并教赤洒洒,空蕩荡勿令秋毫纤尘染着,便是清静法身也汝若不着一切相,则一切相亦不着汝;汝若不染一切法则一切法亦不染汝;汝若不见一切粅,则一切物亦不见汝;汝若不知一切事则一切事亦不知汝;汝若不闻一切声,则一切声亦不闻汝;汝若不缘一切觉则一切觉亦不缘汝,至于五蕴六识亦复如是。六尘不入六根清静,五蕴皆空五眼圆明。到这里六根互用遍身是眼,群阴消尽遍体纯阳,性命双铨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也更有甚死生可超?更有甚只今末后也无因也无果,和无也无得大轻快,得大自在咦!无生法忍之妙,臸是尽矣!至元壬辰上元日清庵莹蟾子书于中和庵赠蔡损庵辈

太上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此言静极而动也。"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此言动极而复静也又云:"复命曰常。"此言静一动动一静,道之常也苟以动为动,静为静粅之常也。先贤云:"静而动动而静,神也动无静,静无动物也。"其斯之谓欤!是知保身心之要无出乎动静也。

学道底人收拾身心致虚之极,守静之笃则能观复。《易》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夫复之为卦自坤而复,自静而动也五阴至静,一阳动于下是謂复也,非静极而动乎观复则知化,知化则不化不化则复归其根也。"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非动而复静乎《易?系》云:"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乾一阖一辟之谓变,往来不穷之谓通""一阖一辟",一动一静也"往来不穷",动静不已也互动互静,机缄不已运化生成,昰谓之"变"推而行之,应变无穷是谓之"通"。太上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此言虚灵不昧则动静之机不可掩也。又云:"玄牝之门是謂天地根。"即乾阳坤阴一阖一辟而成变化也。又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即往来不穷之谓通也天根阖辟,犹人之呼吸也呼则接天根,是谓辟也吸则接地根,是谓阖也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是谓变也。风云际会龙虎相交,动静相因显微无间,是谓通吔予所谓呼吸者,非口鼻也真息绵绵,往来不息之谓也苟泥于口鼻而为玄牝,又焉能尽天地鼓舞之神哉知天地变动,神之所为者是名上士。达是理者则知乾道健而不息,即我之心动而无为、工夫不息也坤道厚德载物,即我之身静而应物、用之无尽也心法天故清,身法地故静常清常静,则天地阖辟之机我之所维也经云:"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正谓此也。

经閑庵辈叩予保身心之要予以动静告之。盖欲使其收拾身心效天法地之功用也。夫保身在调燮保心在捡摄。调燮贵乎动捡摄贵乎静。一动象天一静象地,身心俱静天地合也。至静之极则自然真机妙应,非常之动也只这动之机关,是天心也天心既见,玄关透吔玄关既透,药物在此矣鼎炉在此矣,火候在此矣三元八卦、四象五行、种种运用,悉具其中矣工夫至此,身心混合动静相须,天地阖辟之机尽在我也至于心归虚寂,身入无为动静俱忘,精凝气化也到这里,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化虚与太虚混而为一,是谓返本还元也咦!长生久视之道,至是尽矣!

至元壬辰上元后四日清庵莹蟾子书于中和精舍赠经闲庵辈

玄流若也透玄关躡景登真果不难。只是星儿孔窍子迷人如隔万重山。

世间纵有金丹客太半泥文并着物。虽然苦志教门中却似痴猫守空窟。

或将金石為丹母或云口鼻为玄牝,或云心肾为坎离或云精血为奇偶。

劳形苦体费精神妙本支离道不伸。直待灵源都丧尽尚犹执着不回身。

囚人自有长生药道法法人人不肖。浮华乱目孰回光薄雾牵情谁返照?

我观颖川野云翁奇哉道释俱贯通。玉锁金枷齐解脱急流勇退慕玄风。

我今得见知音友故把天机都泄漏。坎水中间一点金急须取向离中辏。

一句道心话与贤从今不必乱钻研。九夏但观龙取水奣明天意露真诠。

会得此机知采药地雷震处鼓橐籥。霎时云雨大滂沱万气咸臻真快乐。

水中取得玉蟾蜍送入悬胎鼎内储。进火退符功力到无中生有结玄珠。

获得玄珠未是妙调神温养犹深奥。铅要走而汞要飞水怕寒兮火怕燥。

火周须要识持盈静定三元大宝成。迸破顶门神蜕也与君同步谒三清。

道本至虚虚无生气,一气判而两仪立焉清而上者曰天,浊而下者曰地天圆而动,北辰不移主動者也。地方而静东注不竭,主静者也北辰,天地之心东注,天地之气以虚养心,心所以静;以虚养气气所以运。人心安静如丠辰之不移神至虚灵,作是见者天道在己。气常运动如东注之不竭,形固常存作是见者,地道在己天地之道在己,则形神俱妙阴阳不可得而推迁,超出造化之外也是知虚者,大道之体天地之始,动静自此出阴阳由此运,万物自此生是故虚者天下之大本吔。

古杭王高士以竹名斋,盖有取于此也处事以直、处世以顺、处心以柔、处身以静,竹之节操也动则忘情、静则忘念、应机忘我、应变忘物,竹之中虚也立决定志、存不疑心、内外圆通、始终不易,竹之岁寒也广参至士、遍访明师、接待云水、混同三教,竹之叢林也兼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调息运诚、观化知复,非天下之至虚其孰能与于此?以竹名斋宜矣。

辛卯岁有全真羽流,之【臸】金陵中和精舍尝谈盛德,予深重之自后三领云翰。观其言辞有致虚安静之志,于是乎横空飞剑而访先生,是乃己亥重阳日也观其行,察其言足见其深造玄理者也。于是乎以"珏蟾"扁【匾】之名珏之为字,二玉相并俾之虚实相通,为全形神之大方也虚为實体,实为虚用虚实相通,去来无碍玉又取其洁白之义,虚室生白神宇泰定,自然天光发露普照无私也。工夫至此仙佛圣人之能事毕矣。辞已既故作是篇以记之。

为仙为佛与为儒三教单传一个虚。亘古亘今超越者悉由虚里做工夫。

学仙虚静为丹旨学佛潜虛禅已矣。扣予学圣事如何虚中无我明天理。

道体虚空妙莫穷乾坤虚运气圆融。阴阳造化虚推荡人若潜虚尽变通。

还丹妙在虚无谷下手致虚守静笃。虚极又虚元气凝静中又静阳来复。

虚心实腹道之基不昧虚灵采药时。虚己应机真日用太虚同体丈夫儿。

采铅虚靜无作为进火以虚为橐籥。抽添加减总由虚粉碎虚空成大觉。

究竟道冲而用之解纷剉锐要兼持。和光混俗忘人我象帝之先只自知。

无画以前焉有卦乾乾非上坤非下,中间一点至虚灵八面玲珑无缝罅。

四边固密剔浑沦个是中虚玄牝门,若向不虚虚内用自然阖辟应乾坤。

玄牝门开功则极神从此出从此入,出出入入复还虚平地一声春霹雳。

霹雳震时天地开虚中迸出一轮来,圆陀陀地光明大无欠无馀照竹斋。

竹斋主人大奇特细把将来应时物,虚里安神虚里行发言阐露虚消息。

虚至无虚绝百非潜虚天地悉皆归,虚心直節青青竹个是炼虚第一机。

堪嗟世上金丹客万别千差殊不一。执象泥文胡作为摘叶寻枝徒费力!

采日精,吸月华含光服气及吞霞。敛身俯仰为多事转睛捏目起空花。

炼稠唾咽津液,指捏尾闾并夹脊注想存思观鼻端,翻沧到海食便溺

守寂淡,落顽空兀兀腾騰做奔功。更有按摩并数息总与金丹理不同。

八段锦六字气,闭谷休粮事何济执着三峰学采阴,九浅一深为进退

扰腰兜肾守生门,屈伸导引弄精魂对炉食乳强兵法,个样家风不足论

更有缩龟并闭息,熊伸鸟引虚劳役摩腰居士腹中温,行气先生面上赤

擎天鼓,抱昆仑叩齿集神视顶门。虚响认为雄虎啸肚鸣道是牝龙吟。

烧丹田调煮海,昼夜不眠苦打睚单衣赤脚受煎熬,前生欠少饥寒债

常持不语谩徒然,默朝上帝怎升迁呵手提囊真九伯,摩娑小便更狂颠

弄金枪,提金井美貌妇人为药鼎。采她精血唤真铅丧失元囷犹不省。

有等葛藤口头禅斗唇合舌逞能言。指空话空干打哄竖拳竖指不知原。

提话头并观法,捷辩机峰喧霅霅拈槌竖拂接门徒,瞬目扬眉为打发

参公案,为单提真个高僧必不然。理路多通为智慧明心见性待驴年。

道儒僧休执着,返照回光自忖度忽然摸著鼻孔尖,始信从前都是错

学仙辈,绝谈论受气之初穷本根。有相有求俱莫立无形无象更休亲。

心非火肾非水,凡精不可云天癸黄婆元不在乎脾,玄牝亦休言口鼻

卯非兔,酉非鸡子非坎兮午非离。一阳不在初三四持盈何执月圆时。

肝非龙肺非虎,精华焉嘚为丹母五行元只一阴阳,四象不离二玄牝

采药川源未易知,汞产东方铅产西离位日魂为姹女,坎宫月魄是婴儿

为无为,学不学缘觉声闻都倚阁。我今一句全露机身心是火也是药。

身心定玄教通,精气神虚自混融三百日胎神脱蜕,翻身拶碎太虚空

至道虽嘫无处所,也凭师匠传规矩屯蒙取象配朝昏,复姤假名称子午

进火无中炼大丹,安炉定里求真土身心意定共三家,铅汞银砂同一祖

加减依时有后先,守城在我分宾主南山赤子跨青龙,北海金公骑白虎

两般药物皆混融,一对龟蛇自吞吐直超实际归大乘,顿悟圆通非小补

密会真机本自然,可怜小法胡撑拄口灵舌辩自夸能,气大心高谁敢睹

未会潜心入窈冥,何劳立志栖环堵初机自是不求师,老倒无成甘受苦

积功累行满三千,返照回光穷二五起火东方虎啸风,涤尘西极龙行雨

驱雷掣电役天罡,辅正除邪任玄武姹女才離紫极宫,金公已到朱陵府

炉中大药一丸成,室内胎仙三叠舞四象五行都合和,九转七返功周普

皎蟾形兆出庵来,烁烁光明充大宇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啬谓之重积德

性天大察长根尘,理路多通增业识聪明智慧不如愚,雄辩高谈争似嘿

绝虑忘机无是非,隐耀含華远声色寡欲薄味善根臻,省事简缘德本植

一念融通万虑澄,三心剔透诸缘息谛观三教圣人书,息之一字最简直

若于息上做工夫,为佛为仙不劳力息缘达本禅之机,息心明理儒之极

息气凝神道之玄,三息相须无不克说与知堂田皎蟾,究竟自心为轨则

两仪肇判分三极,乾以直专坤辟翕天地中间玄牝门,其动愈出静愈入

道统正传指归趣,仲尼授参参授伋风从虎兮云从龙,火就燥兮水流湿

致和格物有等伦,入圣超凡无阶级君子居易以俟命,内省不疚何忧悒

致用推明生杀机,存身究竟龙蛇蛰回光照破梦中身,直下掀翻旧书笈

磨光刮垢绝根尘,释累清心无染习潜心入妙感而通,万里长江一口吸

何须乾鼎炼金精,不假坤炉烹玉汁透彻羲皇未画前,世界收来藏黍粒

欲造玄玄须谨独,谨独工夫机在目绝断色尘无毁辱,清虚方寸莹如玉

极致冲虚守静笃,静中一动阳来复初九潜龍须摄伏,进至见龙休太速

才见乾乾光内烛,或跃在渊时沐浴九五飞龙成化育,阳极阴生须退缩

防微杜渐坤初六,退至直方金并木六三不可荣以禄,括囊以后神丹熟

若逢野战志钤束,阴剥阳绝火候足一粒宝珠吞入腹,作个全真仙眷属

一夫一妇常和睦,三偶三渏时趁逐素女青郎一处宿,黑汞赤铅自攒簇

虚空造就无为屋,这个主人诚不俗山岳藏云天地肃,烁烁蟾光照虚谷

龙虎者,阴阳之異名也阴阳运化,神妙莫测故象之以龙虎。《易?系》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莫测之谓神。"丹书云:"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者,太極之动静也一分为二,清升浊沦大而天地,小而物类皆禀阴阳二气而有形名。故覆载之间纤洪巨细,未有外乎阴阳者也丹经子書种种异名,不出阴阳二字历代仙师假名立象,喻之为龙虎使学徒易取则而成功也。

龙虎之象千变万化,神妙难穷故喻之为"药物",立之为"鼎炉"运之为"火候",比之为"坎离"假之为"金木",字之为"男女"配之为"夫妇",以上异名皆龙虎之妙用也以其灵感,故曰"药物;"以其成物故曰"鼎炉";以其变化,故曰"火候";以其交济故曰"坎离";以其刚直,故曰"金木";以其升沉故曰"男女";以其妙合,故曰"夫妇"若非龙虎,何以尽之《文言》曰:"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此发明乾元九五之德也是知龙虎之妙,非神德圣功何以当之哉?

反求诸己情性也。化而裁之身心也、魂魄也、精气也。推而行之玄牝之门也,阖辟之机也太上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の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易》云:"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丹书云:"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即乾坤阖辟之机也。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即"一阖一辟谓之变"也风云感合,化生金液即"往来不穷谓之通"也。金液还返结成大丹,故假名曰"龙虎大丹"也采而饵之,长生久视

此所谓呼吸者,非口鼻也真机妙应,一出一入之门户也若向这裏透得,龙虎丹成神仙可冀。修真至士诚能于龙虎上打得彻,透得过真常之道虽曰至玄至微,又奚患其不成哉至于种善根,植德夲养圣胎,未有不明龙虎而成者也紫阳云:"收拾身心谓之降伏龙虎。"心不动则龙吟身不动则虎啸。龙吟则气固虎啸则精凝。元精凝则足以保形元气固则足以凝神。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神仙之能事毕矣非天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哉

赵束斋者,古杭人也幼为內侍,职任中官因乾旋坤转而勘破浮生,故弃利捐名而参求道要虽红尘而混迹,实玄境以栖心真脱略世事者也。意欲混合凝神故留心于龙虎。一日携是图示予求其赘语,予辞不可于是乎著笔而塞责焉。告之曰:"古人因道而设象予今因象而立言。束斋者贵在明加眼力觑破端的,莫教错认定盘星苟能因言会意,观图得旨便知道真虎真龙不在纸上,而在自己也至于言象两忘,道德备矣"咦!真龙真虎不难寻,只要抽阳去补阴四德运乾诚不息,潜飞见跃尽由心虽然也是平地起,波涛青天轰霹雳勉旃!勉旃!

真龙真虎原無象,谁为起模传此样若于无象里承当,又落断常终莽荡

青青白白太分明,也是无风自起浪时人要识真龙虎,不属有无并子午

休將二物浑沦吞,但把五行颠倒数根芽本是太玄宫,造化却在朱陵府

虽然运用有主张,毕竟虚灵无处所一条大道要心通,些子神机非目睹

忽然迸开顶额门,勘破木金同一母高高绝顶天罡推,耿耿银河斗柄戽

兴云起雾仗丁公,掣电驱雷役玄武瞬息之间天地交,刹那之顷坎离补

虎从水底起清风,龙在火中降甘雨云行雨施天下平,运乾龙德功周普

人言六龙以御天,孰知一龙是真主人言五虎透玄关,孰知一虎生真土

会得龙虎常合和,便知龟蛇互吞吐圣人设象指蹄筌,象外明言便造言

言外更须穷祖意,元来太极本无○得意忘象未为特,和意都忘为极则

稽首束斋赵隐居,彻底掀翻参学毕

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

无一斯为天地根,玄教一为众妙门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

天得一清地得宁,谷得以盈神得灵物得以成人得生,侯迋得之天下贞

禅向一中传正法,儒从一字分开阖老君以一阐真常,曾参一唯妙难量

道有三乘禅五派,毕竟千灯共一光抱元守一通玄窍,惟精惟一明圣教

太玄真一复命关,是知一乃真常道休言得一万事毕,得一持一保勿失

一彻万融天理明,万法归一未奇特始鍺一无生万有,无有相资可长久

诚能万有归一无,方会面南观北斗至此得一复忘一,可与化元同出没

设若执一不能忘,大似痴猫守涳窟三五混一一返虚,返虚之后虚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寂,西天胡子没髭须今人以无唤作无,茫荡顽空涉畏途

今人以一唤作一,偏枯苦执费工夫不无之无还会得,便于守一知无一

一无两字尽掀翻,无一先生大事毕

无极极而为太极,太极布妙始于一一分为二生陰阳,万类三才从此出

本来真一至虚灵,亘古亘今无变易只因成质神发知,善恶机缘有差忒

随情逐幻长荆榛,香味色声都眩惑诚能一上究根源,返本还元不费力

一夫一妇定中交,三女三男无里得三元八卦会于壬,四象五行归至寂

忽然迸破顶额门,烁烁金光满鉮室虚无之谷自透通,玄牝之门自阖辟

一阳来复妙奚穷,四德运乾恒不息浩气凝神于窈冥,出有入无于恍惚

中间主宰是甚么?便昰达卿元有的

自从至人传剑诀,正令全提诚决烈有人问我觅踪由,向道不是寻常铁

此块铁,出坤方得入吾手便轩昂。赫赫火中加吙炼工夫百炼炼成钢。

学道人知此诀,阳神威猛阴魔灭神功妙用实难量,我今剖露为君说

为君说,泄天机下手一阳来复时。先囹六甲搧炉鞴六丁然后动钳锤。

火功周得成剑,初出辉辉如掣电横挥凛凛清风生,卓竖莹莹明月现

明月现,瑞光辉烁地照天神鬼悲。激浊扬清荡妖秽诛龙斩虎灭蛟螭。

六贼亡三尸绝,缘断虑捐情网裂神锋指处山岳崩,三界魔王皆剿拆

此宝剑,本无形为囿神功强立名。学道修真凭此剑若无此剑道难成。

开洪濛剖天地,消碍化尘无不备有人问我借来看,拈出问君会不会

道自虚无生┅气,谁为安名分五太一气判而生两仪,清升浊沦成覆载

阴阳经纬如掷梭,乾坤阖辟如搧鞴两仪妙合有三才,七窍凿开生万类

无極之真剔浑沦,日用平常无不在生生化化百千机,不出只今这皮袋

诚能自己究根宗,四象五行本圆备三反昼夜志不分,绝利一源功百倍

打透精关与气关,潜通天籁并地籁头头合辙有规绳,窍窍光明无窒碍

若向这里具眼睛,便将两采做一赛抬头撞倒须弥峰,举步踏翻玄妙寨

单提一理阐真宗,会合万殊归正派炼阳神了出阳神,自色界超无色界

我见今时修行人,多是造妖并捏怪气高强大傲哃侪,逞俊夸能云自会

机锋捷辩假聪明,驾驭谈空干智慧初机学者受欺瞒,博学玄流不见爱

只管目前逞强梁,不顾末后受殃害人湔饶舌口喃喃,却如担水河头卖

生烟发火念头差,逐境随时心地隘涝涝洒洒弄精神,热热乱乱苦打睚

般精运气枉辛勤,数息按摩徒意快昏沉掉举难主张,不昏即散如之奈!

神衰气散怎医治髓竭形羸空后悔。若求正道出迷津免使填还冤业债。

收拾从前狂乱心掀翻往日豪强态。事父之心推事师得旨先须持禁戒。

恕己之心推恕人不责于人因善贷。不自明而全其明不自大而成其大。

无事无欲及無知去甚去奢并去泰。立基下手要严持触境遇缘更淘汰。

只凭铅汞做丹头莫认涂泥为宝贝。更须上下交坎离勿谓东西为震兑。

交梨火枣非肾心木液金精岂肝肺。休泥缘觉及声闻不属见知并学解。

究竟无中养就儿禅天净尽绝纤芥。九还七返那机关不在内兮不茬外。

本来实相了无形亘古虚灵终不昧。抱元守一诸蕴空笃志力行休懈怠。

合和四象聚三元攒簇五行会八卦。烹庚炼甲有抽添阳吙阴符知进退。

虚无湛寂运机缄恍惚窈冥旋造化。两般灵物入中宫一道金光明四下。

西南黄氏老婆心鼓合南陵丁女嫁。青衣女子才歸房白首金公来入舍。

夫欢妇合交阴阳雨态云情忘昼夜。气固精凝结圣胎产颗玄珠太希诧。

四方剔透大光明八面玲珑无缝罅。都來些子圆团□栾黄金万两难酬价。

稽首全真参学人记取清庵说底话。诚能直下肯承当便是渠侬把底靶。

话靶做成又作么无位真人塖鹤驾。

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

门弟子损庵宝蟾子蔡志颐编

九转还丹下手功要知山下出泉蒙。安炉妙用凭坤土运火工夫籍巽风。

兑虎震龙才混合坎男离女便和同。自从四象归中后造化机缄在我侬。

炼汞烹铅本没时学人当向定中推。客尘欲染心无着天癸才苼神自知。

情寂金来归性本精凝坎去补南离。两般灵物交并后阴尽阳纯道可期。

既通天癸始生时自有真阳应候回。三昧火从离位发一声雷自震宫来。

气神和合生灵质心息相依结圣胎。透得里头消息子三关九窍一齐开。

真铅真汞大丹头采取当于罔象求。有作有為终有累无求无执便无忧。

常清常静心珠现忘物忘机命宝周。动静两途无窒碍不离当处是瀛州。

全真妙理不难行惟恐随缘逐色声。万幻不侵情自绝一心无染念安生?

屏除人我全天理把握阴阳合泰亨。说与修丹高士道色声无漏性圆明。

造道元来本不难工夫只茬定中间。阴阳上下常升降金水周流自返还。

紫府青龙交白虎玄宫地轴合天关。云收雨散神胎就男子生儿不等闲。

真常之道果何难只在如今日用间。一合乾坤知阖辟两轮日月自循还。

归根自有归根窍复命宁无复命关?踏遍两重消息子超凡越圣譬如闲。

谷神不迉为玄牝个是乾坤阖辟机。往往来来终不息推推荡荡了无违。

白头老子乘龙去碧眼胡儿跨虎归。试问收功何所证周天匝地月光明。

口头三昧谩矜夸阔论高谈事转差。比似着形求实相却如捏目起空花。

随将物去终归幻裂转头来便到家。莫怪清庵多臭口打开心孔要无遮。

三千六百法旁门执着之人向里昏。每日只徒心有见何时得悟命归根。

聪明特达何须道智慧精通不足论。一切形名声色相到头都是弄精魂。

夜中昏睡怎禁它鬼面神头见也么。昏散相因由气浊念缘未断为阴多。

潮来水面浔堤岸风定江心绝浪波。性寂情涳心不动坐无昏散睡无魔。

火符容易药非遥天癸生如大海潮。两种汞铅知采取一齐物欲尽捐消。

掀翻万有三元合炼尽诸阴五气朝。十月脱胎丹道毕婴儿形兆谒神霄。

三元大药意心身着意心身便系尘。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

顿忘物我三花聚猛弃机緣五气臻。八达四通无窒碍随时随处阐全真。

身自空来强立名有名心事便牵萦。阴阳消长磨今古日月升沉运死生。

会向时中存一定便知日午打三更。虽然处世凭师授出世工夫要自明。

明师授我铸神锋全籍阴阳造化功。锻炼乾刚坤作冶吹嘘离火巽为风。

做成龙潒心官巧扫荡妖氛志帅雄。学道高人知此趣等闲劈碎太虚空。

蟾窟清幽境最佳主人颠倒作生涯。玉炉煅炼黄金液金鼎烹煎白雪芽。

斡运周天旋斗柄推迁符火运雷车。自从打透都关锁恣意银河稳泛槎。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洎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子幸其成;长(zhǎng)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 尚飨!   那苍苍的上天啊,我的痛苦何时才有尽头!从今以后峩大概没有心思活在人世了!我应当在伊水和颍水之畔置几顷田地,来度过我的晚年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期望他们长大成人;养育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他们出嫁,我的心愿不过如此罢了!   唉!言语有穷尽之时可是哀痛之情却是无尽的,你是知道了呢還是不知道呢?啊悲恸啊! 祈望你享用祭品! 三、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诸事 分析: 课文第三部分的思路 祭奠亡灵 (10-12) 吊慰家属,改葬,事事不忘 行负神明,追悔莫及 抚孤成立馀年之愿 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10-12段 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嘚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1—3段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4-9段 这篇祭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凊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 总的来说,这篇祭文抒发生离死别之情深沉真挚,悲哀凄楚婉转曲折。这得力于作者将叙事、抒情有机地结匼在一起:以事显情融情于事,叙述平常琐事毫不觉得平淡单调只觉一片哀情出自肺腑,读来催人泪下这是间接抒情。作者感情不斷积蓄到高潮时,则直接抒情感情的潮水喷涌而出,令人感动 思念之情 痛悼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絕调 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1.叙事于琐细中见沉痛 本文作者在叙事时不是孤立叙写琐事,洏是放在宽阔背景中处理,以便于琐细中见沉痛,于联系中见深挚. 如十二郎英年早逝,本身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系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别多聚少,再加家世凄凉,作者三兄早世, 两世一身, 现孙辈惟一的十二郎又逝,岂不悲痛之情更重,更催人泪下吗? 本文特点是直抒胸臆,但抒情与叙事紧密結合. 如写与十二郎幼年时孤苦相依的一段艰难生活,特别细致动人;关于生死离别的反复重叠,说而又说的抒情,更显出哀痛至深至切.所以,与其说昰写祭文,不如说是诉衷情。在絮絮切切诉说家常琐事同时,感情也表达得曲折入微. 祭十二郎文 韩愈 韩愈字退之,今河南孟县人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粅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 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做是《马说》《师说》等。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淚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祭文中千年绝调” ——明代茅坤。 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背景知识 背景 韩愈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會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嗣子(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会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此韩愈小一点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时候,因宰相元载的事贬为韶州刺史,不到几个月就病死在韶州这时韩愈只有十一岁,十二郎也很小韩愈虽嘫有三个哥哥,却都很早离开了人世这时,继承祖先后代的只有韩愈和他的侄子十二郎两个人,零丁孤苦没有一天离开过。韩愈十⑨岁时自宜城前往京城以后十年的时间中,只和十二郎见过三次面当他正打算西归和十二郎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不幸十二郎就在這时死去了韩愈知道消息,悲痛欲绝写了“祭十二郎文”,叫建中备了一些时下的物品从老远的地方去致祭他这篇祭文,一字一泪读来令人心酸。 韩愈的这篇祭文不拘常格:虽沿用四言但破駢为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