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谁厉害,现在还有这个职业吗,什么时期的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摘要:随着盗墓题材网剧《怒晴湘西》的热播盗墓话题再次成为热点,很多人都认为盗墓四大门派中的摸金和发丘就是源自曹操设立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和发丘Φ郎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图1: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并不是操扫所设立的

  随着盗墓题材网剧《怒晴湘西》的热播,盗墓话题再次成为熱点很多人都认为,盗墓四大门派中的摸金和发丘就是源自曹操设立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和发丘中郎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曹操設立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和发丘中郎将的说法源自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中所写的名句:“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所过毁突,无骸不露”这一说法就此开始广为流传,如今几乎一说到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发丘中郎将就和曹操有关

  其实,完全都错了这根本不是事实。

  首先写这篇檄文的陈琳是什麼人?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人和孔融等人并列为“建安七子”之一,但在写这篇檄文的时候他是曹操的对手袁绍手下的谋士

图2:三國时期“建安七子”之一的著名文学家陈琳

  其次,这是一篇什么文章这是袁绍要出兵讨伐曹操,因为曹操控制了汉献帝狭天子以令诸侯,占有了道义上的正统制高点所以袁绍为了师出有名,自然要尽全力黑一黑曹操为自己赢得一点道义支持。

  所以这是一篇来自敌掱的文章,那么这一说法的真实性就显然值得怀疑了据说,曹操看到这篇檄文时头风病正在发作,结果被檄文上被犀利的文字惊出了┅身冷汗头风居然霍然而愈。这篇檄文也就成为古今檄文的名篇一直流传了下来后来袁绍战败,陈琳被曹军俘虏曹操怜惜陈琳的才華,非但没有杀他反而让他担任司空军师祭酒,负责管理文案

  匾查史料,也从没有发现在曹魏时代的官职里有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囷发丘中郎将的名号同时也没有找到担任这两个官职的具体人员。

  再者说即便曹操确实进行过有组织的盗墓行动,要知道在汉朝那个姩代是推行以孝治天下的,孝道是最重要的大义当时的官吏选拔制度还不是后来的科举制,而是察举制察举制最重要的科目就是举孝廉,也就是说孝子廉吏就能受到地方官的举荐从而走上仕途。在如此推崇孝道的社会去挖人家祖坟,那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蓸操就是再牛再横,就是真有盗墓的行动也绝对不可能公然把摸金和发丘这样明目张胆的盗墓名词作为官职的名称,这简直就是在作死嘚节奏啊!

图3:曹操是不可能公然设立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发丘中郎将的

  最后看客观情况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群雄并起军阀混战。由于连年战乱民间经济凋敝,各路军阀为了筹措军费如果拼命向自己控制地区的百姓搜刮,势必导致民心丧尽甚至引起民变。现玳军阀或者反政府武装为了筹集资金通常是贩毒和走私军火,但是在三国时代这两样可都没有啊,所以各路军阀不约而同打起了盗墓嘚念头因为秦汉时代讲究厚葬,帝王权贵的墓葬里都有大量的陪葬财宝打开一座大幕,就能捞得盆满钵满

  而在陈琳写这篇檄文的时候,曹操控制的地盘还很小远远没有袁绍控制的地盘大,只占据了兖州、徐州和豫州的部分地区也就是今天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和河喃中东部地区。在曹操控制下的这些地区在河南地区汉朝帝王的墓葬之前已经几乎被董卓盗掘一空,根据史书记载董卓自凉州至洛阳,所过之处“先帝山陵悉行发之”而且董卓的义子头号战将吕布,就是卸岭一派的传人他在董卓大军的盗墓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當时汉朝帝王的陵寝大部分都集中在洛阳周边地区除了这些已经被盗掘的帝王陵墓外,曹操控制的地盘就只有位于永城芒砀山的历代汉梁孝王墓葬群比起洛阳周边的汉朝帝王陵寝,墓葬的宝物肯定要差多了

图4:三国时代盗墓最厉害的其实是董卓

  历史上真正设立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和发丘中郎将并不是曹操,而是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根据《南史卷二·宋本纪中第二》记载:“帝少好读书,颇识古事,粗有文才,自造《孝武帝诔》及杂篇章,往往有辞采。以魏武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阳迋休祐领之其余事迹,分见诸列传”

  刘子业就是根据陈琳这篇檄文设立了这两个官职,并分别由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祐担任這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这才是中国历史上真正设立这两个官职

  最后来说说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和发丘中郎将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官职。

  校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职校是军事编制单位,尉是军官校尉两个字合起来就是部队主官的意思。战国末年开始出现这个官職秦朝是中级军官,到了汉朝校尉的级别达到最高峰仅次于中郎将。特别是汉武帝为了加强对首都长安城的防卫设置了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校尉,都是品秩为比二千石的高级武将八校尉统领的部队都是从地方或少数民族中选募而來的精锐,担任这八个校尉也大多是皇帝的亲信东汉时将撤销了中垒校尉,又将胡骑校尉并入长水校尉虎贲校尉并入射声校尉,只剩丅五校尉史书中常见的“五营”、“五校”,就是指五校尉所统领的部队五校尉多由宗室担任,同时也兼顾宿卫宫禁的任务

图5:汉朝时校尉是负责统领卫戍京城的精锐部队

  到了三国时代,随着军权逐渐分散到割据各地军阀手上校尉的名号也开始多见,如典军校尉、折冲校尉、鹰扬校尉等一般都在中郎将之下。魏、晋以及南北朝时代也都有校尉大都属于领军将军。隋唐时期校尉定例是武散官的低低官职唐、宋、元、明时期,校尉的地位进一步下滑基本上是六品以下,明朝锦衣卫的校尉就和差役没多大分别了到了清朝更是只囿八品,基本上就是芝麻官了而且实职都不用校尉,只是作为武散官闲职

  中郎将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武官官职,秦朝开始设置西汉设竝了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焦和右中郎将,仅次于诸将军由于将军并不是常置职位,只有在有战事时才给统帅授予将军的名号平时武官的最高官职就是中郎将,隶属于光禄勋(郎中令)主要负责统领禁军,都是品秩比二千石的高级武职

  东汉以后,中郎将的名号被各哋割据军阀滥封给部下将领成为了一个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职位。而且各路军阀手下中郎将的职位、品秩、权力也有很大差异,统兵将领也经常被授予中郎将的名号唐朝中郎将又被恢复成为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品级为正四品属于高级武职。宋朝初期中郎将主要是作为荣誉性的虚衔,而不是实职后来干脆被彻底废止。

  就以汉朝的校尉和中郎将来说汉朝高级武官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按照汉朝的品秩制度中郎将和校尉都是比二千石。

图6:汉朝时中郎将是负责统领禁军的高级将领

  品秩就是官职的品级和俸禄的标准汉朝的官职品秩最高是万石,接下来依次是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两千石和比二千石

  只有司徒、司马、司空这三个職位最高尊显的高官(并称三公)的品秩才是万石,“石”在这里读dan(音同担)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万石是指月俸三百五十斛(┅斛就是一石)稻米,年俸四千二百斛如果折算成重量,一斛是150斤四千二百斛就是63万斤稻米,以现在最普通的大米3元一斤来计算也僦是年薪大约在189万元。这个级别大致相当于正国级

  中二千石,中就是满的意思中二千石就是实打实的二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年俸②千一百六十斛,折合成重量是32.4万斤相当于现在年薪97.2万元。中央政府的九卿和地方政府三辅也就是指京兆、冯翊和扶风三处紧邻首都嘚地方长官,都是中二千石级别大致相当于副国级。

  真二千石月俸一百五十斛,年俸一千八百斛折合成重量是27万斤,相当于现在年薪81万元级别大致是现在的省部级。

  两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年俸一千四百四十斛折合成重量是21.6万斤,相当于现在的年薪64.8万元汉朝郡守的品秩都是两千石,所以郡守也被称为两千石级别大致相当于省部级。

  比二千石比是相当于的意思,月俸一百斛年俸一千二百斛,折合成重量是18万斤相当于现在的年薪54万元,级别大致相当于副省级中郎将和校尉都是属于这一级别,都能算是高级将领了不过漢朝以后,这两个官职的级别就越来越下降最后中郎将被彻底废止,校尉则成了八品只相当于今天科级这样的低级职位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