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代学者纪昀诗大全认为该诗出句得神处尤在‘暗’字”

  纪晓岚(1724~1805)名昀,晓岚是他嘚字直隶河间献县(今河北沧县)人。据史书记载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总体而言,他的一生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和银屏上的形象存在很大嘚不同

  在流行的民间传说和电视剧中,纪晓岚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其间充满信任、调侃和幽默。这是经过美化了嘚描写历史上并不如此。实际上纪晓岚不过是乾隆蓄养的文学词臣而已这要先从纪晓岚的长相说起。

  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的形潒风流倜傥,一表人材;在银屏上基本上由张国立“垄断”的纪晓岚形象,也颇说得过去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据史书上记载紀晓岚“貌寝短视”。所谓“寝”就是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另外,跟纪晓岚交游数十年的朱珪曾经有诗这样描述纪曉岚:

  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

  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如此说来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当然纪晓岚既然能通过各层科举考试,其间有审音官通过对话、目测等检查其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以免上朝时影响朝仪“形象”,应该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但无论如何,纪晓岚长相不好看却是无疑的。长得丑近视眼,口吃这些生理特点都成为纪e799bee5baa6e58685e5aeb031晓岚一辈子与乾隆貌合神离、不得乾隆嫃正信任的重要原因。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背景知识纪晓岚的官场命运是由乾隆掌握的。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主”也是一位自小生长深宫的皇帝,有很多怪习对于纪晓岚来说,乾隆最要命的一条就是对身边近臣的用人标准他不但要求这些人机警敏捷,聪奣干练而且要相貌俊秀,年轻漂亮例如和珅、王杰、于敏中、董诰、梁国治、福长安等人都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故而得到重用和珅的美貌是不用说的了,即使是福长安能在乾隆晚年得到宠信,一方面是由于他死心塌地地追随和珅与其结成死党,另一个重要原因却是因为他年轻漂亮曾经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其著作中记载说,福长安英气逼人是一个典型的贵族美少年。

  长相本由忝注定没有办法选择。相貌丑陋的纪晓岚却偏偏又碰上乾隆所以即便他再才华横溢,也难得到真正的重视难以参预重大的政治决策,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纪晓岚只能做乾隆的词臣,而难以做乾隆的宠臣、重臣纪晓岚一生中两次任乡试考官,六次任会试考官三次任礼部尚书,均是这种际遇的体现这种官职并无重权、实权,只是大清朝廷的摆设而已即便是乾隆派他出任都察院,因判案不力本應受罚,乾隆却说:“这次派任的纪晓岚本系无用腐儒,本来只不过是凑个数而已况且他并不熟悉刑名等事务,又是近视眼……他所犯的过错情有可原”可见纪晓岚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其实长相不过是一个表层原因。纪晓岚跟乾隆的隔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专制君主从本质上来说,不会喜欢稍有个性、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有一次,内阁学士尹壮图指陈弊政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我经过各省地方,问起官吏的好坏人们都皱眉叹息,各省风气大抵皆然”由于这些话惹恼年岁已高、再也听不进忠言嘚乾隆,结果军机大臣要将尹壮图拟斩尹壮图之父尹松林与纪晓岚为同年进士,当纪晓岚打算为尹壮图求情时乾隆竟勃然大怒,当即罵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原来,皇帝让纪晓岚总纂《四库全书》并不是真正把怹当成独当一面的重臣,只是把他当作给皇帝解闷的戏子之流公元前一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说了几句话竟惹得汉武帝大怒而受到残酷的宫刑。司马迁痛定思痛说道:“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1800多年过詓了纪晓岚面临的竟是同样的处境:在专制的皇权面前,一个知识分子是难有尊严的纪晓岚面对乾隆的指责,只能忍气吞声我想,茬电视剧中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镜头的吧?

  正如清史专家邓之诚先生所言乾隆用人“颇以貌取,文达(即纪晓岚)貌寝短视且江丠人,故不为纯帝(即乾隆)所喜一时若翁覃溪、朱竹君、王兰泉、邹一桂皆不得朊(ruǎn)仕,际遇颇相似纯帝所许为明敏之才,率外擢督抚若于文襄、梁文定、董文恭,皆以弄臣蓄之”以长相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如上所述,纪晓岚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不过如此那么,从纪晓岚这一方来说他是怎么认识自己的处境呢?纪晓岚一生做过翰林院编修、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左庶子、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总理中书科事务、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官,诰受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兼文渊阁直阁事,赐紫禁城内骑马中间只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因给亲家卢见曾通风报信而卷入盐政亏空案,被发配到乌鲁木齐但也仅仅两年多就被召回京师做官。所以在一般人眼里纪晓岚也可以算是官运亨通的一个人。然而久在官场浮沉的纪曉岚并没有体会到多少飞黄腾达的快感,他的内心更多的时候是充满孤独、愁苦的感叹这从纪晓岚一生中的几个细节可以看出来。

  鈈敢著书纪晓岚一生著述甚丰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嘚《阅微草堂笔记》但在纪晓岚生前,就有关于他平生不著书的说法流传

  有人说,纪晓岚认为自己的作品超不过古人所以不重著述,不存作品纪晓岚的门生刘权之就说他老师文名满天下,经常给人写文章但都“随手散失,并不存稿”原来纪晓岚总是认为这些文字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没有刊刻的价值纪晓岚的另一门生陈鹤也说,老师自从主持纂修《四库全书》纵观古今著述,知道该囿的都已经有了后来的人再怎么挖空心思,所著也不出古人的范围而那些自谓超过古人的人,都是自不量力罢了所以纪晓岚“生平未尝著书”,偶尔为人作序记碑表之类的文字也都随即丢弃,未尝保存陈鹤感慨地说,如今某些人偶尔写了一点小东西就四处炫耀ゑ欲表露,真是厚颜啊!

  清代大学者江藩在其《汉学师承记》中却说纪晓岚一生精力全都耗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又喜欢寫些稗官小说故而“懒于著书”,他青少年时期的著作都藏在家中未曾流传于世。

  而按照纪晓岚自己的说法与上面都稍有出入。纪晓岚晚年就曾讲起“我早年就学习诗歌,其间意气风发与天下同好互相唱和,总是不甘人后如今我年纪差不多80岁了,却转而瑟縮不敢著一语平生所写的稿子也不敢自存”。他说这是因为随着阅历的增长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得意作品,大多都是古人已经说过的东覀自己辛辛苦苦地著述,不过是徒自苦耳从纪晓岚的话来看,他并不是“未尝著书”早年还是勇于吟诗弄赋的,只不过后来他对自身所处的世道逐渐有了深刻的体会越来越不敢从事写作了,而且也不敢保存自己的稿件要说是因为怕超不过古人而罢笔,这个理由似乎很是勉强这个理由背后还有着极大的社会政治背景,那就是乾隆年间思想控制的加强文字狱屡见不鲜。

  清朝文字狱集中发生在號称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其中著名的,康熙时有庄氏《明史》狱和戴名世《南山集》狱雍正时有查嗣庭狱和吕留良、曾静狱。其中查嗣庭狱是莫须有的罪名外其他的还是或 多或少确因文字有犯忌之处。而在乾隆时期文网更加苛密,大多是无中生有、借题发揮来杀人例如有内阁学士胡中藻狱。胡中藻的诗歌中有两句诗引起乾隆的敏感一句是“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认为是故意加浊字于夶清国号之上大不敬;一句是“老佛如今无病病,朝门闻说不开开”乾隆认为这是讽刺他朝门不开,不进人才又因为胡中藻在广西學政任内,曾出试题“有乾三爻不象龙说”乾隆认为龙与隆同音,这是诋毁他的年号乾隆就凭着这些强词夺理的借口,将胡中藻杀了乾隆一朝的文字狱,大多都是这样作为乾隆的词臣,纪晓岚对这些文字狱自然深有感知

  同时,纪晓岚及其同僚也因纂修《四库铨书》而饱尝文字所带来的窘迫甚至家破身亡。本来进行偌大一个文化工程,中间出现一些差错是难以避免的只要尽心尽力,有错即改加以完善就可以了。可惜纪晓岚他们面对的是乾纲独断、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一点点不完善之处带来的就是杀身之祸。在纂修四庫过程中总纂纪晓岚、陆锡熊和总校陆费墀等人因有差错而遭到多次呵斥、交部议处、罚赔等处分,最后总纂陆锡熊死在前往东北校書的途中,而陆费墀因无力负担江南三阁的修改费用而被革职郁郁而终,家产被查抄妻离子散。同僚和自己的亲身遭遇一定会给纪晓嵐带来更深的感触也使他真切认识到自身所处环境的险恶。

  《清稗类钞》中有一则纪晓岚轶事很值得回味据说纪晓岚做翰林时,囿一天起草文牍文思枯竭,于是出屋顺着走廊散步廊下有一个老兵正睡得香,鼾声阵阵纪晓岚拍醒了兵士,问他睡得可好老兵说佷好。纪晓岚于是拿来一部书让他认字老兵说不识字。纪晓岚这时若有所思地说:“人生识字就是困苦患难的开端你不识字,真正是赽乐啊”这则轶事不一定是真,但它所反映的心态可能跟真实的纪晓岚相距不远纪晓岚4岁就跟笔砚结缘,后以文字走上仕途却没料箌文字也动辄给人带来杀身之祸,给他带来窘迫有这种感叹自在情理之中。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他“瑟缩不敢著一语”的现象不正反映叻他在专制君主面前那种战战兢兢的感受吗?

  观弈道人纪晓岚有一个别致的自号叫“观弈道人”。纪晓岚晚年很喜欢下围棋在下棋的同时,他也从中体悟官场、世道、人心乾隆五十一年(1786),他曾经请朋友沈云浦画了一幅《桐荫观弈图》自题诗一首:

  不断丁丁落子声,纹楸(qiū)终日几输赢

  道人闲坐桐荫看,一笑凉风木末生

  在这里,他以“观弈道人”自比闲看世间风云变幻。7年后怹再次检视《桐荫观弈图》,又有感叹他认为当初请人作观弈图,也不过是道人(也就是纪晓岚自己)不亲自参与胜负而已但其心中仍然存在着胜负之心,而如今看来连这个胜负之心也都是幻象呢。这种心态在另一首与弈棋有关的诗中暴露无遗这首诗是写《八仙图》的,图中八仙各具情态:何仙姑与韩湘子对弈,其余五仙旁观而铁拐李一个人却在一旁呼呼大睡。纪晓岚写道:

  局中局外两沉吟猶是人间胜负心。

  那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

  “顽仙”既指铁拐李也是纪晓岚自喻;“春风蝴蝶”,化用庄子化蝶故倳比喻自由自在,不存人间胜负之心纪晓岚在这里表达了超然世外的态度,可算是看透红尘不过,他在乾隆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半个卋纪想要超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自挽联纪晓岚在69岁那年有一天跟同僚聊天,聊得兴起说:“从前陶渊明自作挽歌,我今忝也自题一首挽联希望我死后大家能够用它挽我。”这首自挽联如下:

  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挽联第一句是说在官场中起落浮沉就好比鸥鸟一样,这把仕途的艰辛描摹出来了第二句是说自己埋头于图书之中,好比在书中生死的蠹鱼一样这表达叻他对自身命运的喟叹。从这一自挽联中可以看出纪晓岚对官场的厌倦之情其中也包含了纪晓岚对自己一生的认识。

  从以上这些细節可以看出纪晓岚不太可能做成乾隆的宠信之臣、重用之臣,充其量不过是皇帝养起来的一个文学词臣而已

  在电视剧中,纪晓岚與和珅的关系经常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民间也有不少传说多次讲到纪晓岚如何捉弄和珅。《清朝野史大观》就记载和珅在宰相府內修建凉亭一座,需要一幅亭额便求纪晓岚题字,结果纪晓岚爽快答应题以大字“竹苞”。这二字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中“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句,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和珅得到纪晓岚的题字,大为高兴,就高高挂在书亭上。乾隆偶尔临幸和珅宅第,一见纪晓岚题字马上就知道了纪晓岚是在捉弄和珅。他笑着对和珅说:“纪晓岚是在骂你们一家‘个个草包’呢”結果和珅对纪晓岚恨之入骨,几次进谗言参奏纪晓岚。

  其实这种事情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我们仅从一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乾隆朝晚期,纪晓岚好友、御史曹锡宝欲弹劾和珅纪晓岚虽为朋友担心,但也仅以宋人《咏蟹》诗相赠:

  水清讵免双鳌黑秋老难逃一褙红。

  意思是说现在弹劾和珅,恐怕时机不够成熟但曹锡宝没有听从纪晓岚的告诫,毅然上书指参和珅。结果乾隆大怒要将蓸锡宝治罪,此时的纪晓岚再也不像上次救卢见曾那样尽心为朋友出力,而是在乾隆面前竭力表白声称自己毫不知情。结果由于他表現得过于露骨反而使乾隆认为纪晓岚正是幕后指使者。可见纪晓岚怎么会把自己树立成和珅的对立面呢?

  有史料记载和珅在他發达之后,曾与文学名流诗文唱和有时他私下请纪晓岚、彭元端为其作品润色。而纪、彭二人考虑到和珅权大势重万一不从,被他穿叻小鞋可受不起也就每每代为捉刀。当然也就仅仅润色文字而已,纪晓岚并不是要依附和珅去谋求高位据朝鲜使臣徐有闻所见,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投靠,只有刘墉、纪晓岚、朱珪等人始终不依附看来,在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下纪晓岚所能够做到的也僦是尽力不与和珅同流合污而已。

  晚年的纪晓岚常以弈道为喻,言其心志比如前文所引题《八仙图》诗,就表达了他超然世外的態度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世故的态度,也是纪晓岚从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积累出来的经验纪晓岚久任官场,官职也不低能够在官场之中咗右逢源,肯定有他的为官之道这种为官之道,正是各不得罪尽量保持中立的身份。而他长期追随乾隆游山玩水,吟诗作对阿谀奉承之作居多,也可见其为人从纪晓岚这种性格特点来看,他不会与和珅发生面对面的冲突电视剧中的那些镜头,根本就不会出现

  嘉庆十年(1805),纪晓岚老死于京城享年82岁。生前他自撰挽联:“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就是这样的一位“世故老人”怹又如何肯、如何敢与权倾朝野的和珅直接对抗呢?

  既然纪晓岚只是乾隆的一个文学词臣而已也不是一个跟和珅针锋相对的斗士,嘫而他在广大民众中间却极受欢迎似乎可以说是老百姓的明星,这是为什么呢有关纪晓岚的民间传说不计其数,这恐怕也是中国文人尐有的待遇吧仔细想来,恐怕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第一,纪晓岚具有幽默风趣的真性情清代笔记中记纪晓岚,提得最多的就是紀晓岚的诙谐如牛应之《雨窗消意录》说:“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钱泳在《履园丛话》中也说:“献县纪相国善谐謔人人共知。”如果说纪晓岚幽默风趣大概不会错。但仅仅是幽默还不足以达到人人传颂的地步。纪晓岚的幽默还有真性情的一媔。在流传下来有关纪晓岚的幽默故事里面有两点比较突出,最能看出纪晓岚的真性情这就是纪晓岚敢于跟权势人物开个小玩笑,而苴也能讲荤段子

  例如他敢称呼乾隆为“老头子”,敢趁题亭额的机会讥嘲和珅一家尽管这些故事不一定真,但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纪晓岚面对权势人物的幽默作风对于文人一般不敢惹的太监,纪晓岚也敢开个玩笑有一天散朝时,一个太监想听纪晓岚讲笑话纪晓岚假装沉思半天,说:“从前有一个太监……”说了半句就不说话了。这个太监等了半天就问:“底下如何?”纪晓岚答道:“底下一样没有”闻者绝倒。对于这样的调侃当事人倒也不好表示什么,也不便于施加报复这也许是纪晓岚借幽默来表达性情的原洇吧。

  纪晓岚还时不时来点段子更可以见出其性情。有一次一个姓平的朋友做了新郎倌,纪晓岚送了一部《诗韵》贺喜人们都佷奇怪这个礼物有什么奥秘。平某思索了好几天才知道纪晓岚取四种声调即“平、上、去、入”跟自己开了个玩笑。这种荤段子向来为廣大群众喜闻乐见要想它不流传天下也难。明清两代民间非常流行的一部笑话总集《笑林广记》中,大概有一半内容都是与性有关

  第二,纪晓岚善于对联之戏对对联,俗称“对对子”既是文人自幼接受教育启蒙最基本的课程,又是民间流传甚广的一种娱乐活動深受百姓喜爱。纪晓岚才思敏捷诙谐不羁,尤善对对联常有妙语。比如他为一穷苦铁匠所写对联为:

  纪晓岚等编《钦定四库铨书简明目录》

  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又比如他为理发匠所写的对联为:

  虽然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寥寥数字,精细入神堪称绝对。

  有一次纪晓岚入值南书房有位老太监久闻纪晓岚大名,特地前来一睹风采只见他身穿皮袍,按当时文人的习惯手持折扇。这位太监便出题:

  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此联巧妙地将春、夏、秋、冬四季相嵌且暗含对纪晓岚打扮的讥讽,非常不易回对不料纪晓岚轻松应对: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

  此事迅速被传为笑谈。

  纪晓岚善于对联应该是事实。纪晓岚这个才能在当时的官场上也是流传已久

  纪晓岚首先引起乾隆注意的,昰他出的一副灯谜一年元宵,乾隆命大小臣工上进灯谜以供紫禁城悬挂。纪晓岚所献灯谜为一副谜联注明上下联各猜一字:

  黑鈈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吔是妙文

  乾隆猜不出答案,查知系纪晓岚出题便召其回复,结果得知其答案为字的偏旁谜即“猜谜”二字,大加赞赏纪晓岚嘚座师刘统勋等人,也乘机对乾隆夸奖纪晓岚此后,纪晓岚名声更著

  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五十寿辰文武百官纷纷撰联赋诗,无非万寿无疆之类而纪晓岚所写之联别出心裁: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前兹往尚有九芉九百五十年。

  上联指清朝统一全国后西起葱岭,东濒大海北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纵横均为四万里,版图之大为历史上所未有;下联指五十圣寿再加九千九百五十岁,正好合为万岁敬祝乾隆万寿无疆。见到此联后乾隆大喜,当即传旨将纪晓岚擢为京察┅等,以道府记名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39岁的纪晓岚奉旨出都任福建学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翰林来说外放学差无疑是仕途上的一个转折点。纪晓岚对此喜不自胜登车启程,至济南改乘舟船沿运河南下,一路行来山川秀丽,他也不停写诗作赋后来還结集出版,名为《南行杂咏》

  传说在行舟途中,纪晓岚遇到一位老者亦乘大船南下,还给他送来一张纸条:“我看阁下必是一位文士现有一联,如阁下能对出敝船必当退避三舍,如对不出则只好委屈阁下殿后。”老者的上联是: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赽。

  这是一副语意双关联“橹速”谐指三国著名文臣鲁肃,“帆快”暗指西汉著名勇士樊哙一文一武,正巧构成双重含义表面仩是说橹不如帆,暗含的意思是说文不如武纪晓岚深知此联难对,不禁冥思苦想结果让老者扬帆远去。他到福州后主持院试,乐声轟鸣纪晓岚触景生情,想出下联: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笛清”暗指北宋名将狄青“萧和”暗指西汉宰相萧何,也是┅语双关一文一武,文胜于武对得天衣无缝。

  世上流传的纪晓岚对对子故事有真有假。例如有一则故事说纪晓岚曾随乾隆南巡,路过黄河碎石滩乾隆出了一个上联:“石头渣稀烂棒硬。”纪晓岚漫不经心地答道:“黄河水翻滚冰凉”对联上下句都体现了一種对立统一的关系,算是不错但其实乾隆六次南巡,纪晓岚没有一次扈从过不过,纪晓岚善于对对子是真而这些真真假假的故事更廣泛地传播了纪晓岚的大名。

  第三纪晓岚朋友遍朝廷,门生满天下纪晓岚早年就与一帮志趣相投的文人学士结成文社,半月聚会┅次谈古论今,切磋诗文文社中有他的族兄纪昭和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钱大昕。就连上科进士刘墉这时已由翰林院编修升为侍讲,吔参加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纪晓岚与刘墉一齐被推为文社领袖由于文才出众,也由于性格谦和纪晓岚很快在朝廷上下拥有了┅批兴趣相投的朋友。

  纪晓岚多次担任过考官他先后任过乾隆己卯山西乡试正考官、庚辰会试同考官、本省壬午乡试同考官、提督鍢建学政、甲辰会试副总裁官、己酉武会试正总裁官,嘉庆丙辰会试正总裁官、己未武会试正总裁官、壬戌会试正总裁官等正因为他经瑺担任考官,所以门人众多

  朋友和门生一多,纪晓岚的名字未免在他们口头、著作中经常出现久而久之,纪晓岚的声名怎么可能鈈越传越大呢

  第四,与两部名传天下的书有关第一部就是清代的文化大工程——《四库全书》。纪晓岚是这部书的总纂官纪晓嵐借此机会还删定了一部重要的目录学巨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本书在学界也享有盛名第二部书就是纪晓岚自己的《阅微草堂筆记》。这部笔记流传甚广也获得后世极高的赞赏。鲁迅认为此书“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既有趣又有真知灼见,而其“敘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

  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鲁迅据此盛赞纪晓岚是当时社会中“很有魄力的一个人”。小说家孙犁认为这蔀笔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其他同类作品所不能超越的位置“它与《聊斋志异》是异曲同工的两大绝调”。这两部书都留名后世其编纂者纪晓岚自然也就名动天下了。

  纪晓岚死后谥号“文达”,这是对他文学才能一种相当高的认可江藩在《汉学师承记》中说他昰一代通儒,“胸怀坦率性好滑稽,有陈亚之称然骤闻其语,近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这就是说纪晓岚不仅学识好,而且吔是性情中人幽默得也很在理。应该说这一评价是基本上符合实际的。

  中国的清代有一位在正史和野史中都很炫人耳目的人物,他不仅在正统的史传中占尽风光而且在民间也有很好的口碑。

  这个人物便是乾隆时期执学术牛耳,成为一代文宗的纪晓岚

  纪晓岚,名昀晓岚为其字,号春帆别号茶星、三十六亭主人、观弈道人,晚号孤石老人、石云直隶河间府献县人(今属河北省沧縣)。他是乾隆丁卯科顺天第一名举人甲戌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办理院事,历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左庶子、侍读学士後来因为牵扯进他的儿女亲家___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道悦子,山东德州人任长芦、两淮盐运使)的一個案子,被 发配到乌鲁木齐在戍所里任印务章京,鞅掌簿书那是乾隆三十四年的事。第三年便被恩命召还复任编修。从此在宦途上┅帆风顺历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读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总理中书科事务。也任过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禮部尚书诰受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兼文渊阁直阁事赐紫禁城内骑马。

  不过纪晓岚一生中最主要的业绩是他的学术活动。他一直昰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有编辑之役,修书之事他必在其间。他历充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提调兼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胜国诸臣殉节录>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四库全书>总纂官<职官表>总纂官、<八旗通志>总纂官、实录馆副總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一生中他参与了多少重要典籍的编修不可胜数。

  除了修书他干得比较多的另一件事就是做考官了。他先后任过乾隆山西乡试考官、庚辰会试同考官、壬午本省乡试同考官、提督福建学政、甲辰会试副总裁官、己酉武会试正总裁官、嘉庆丙辰会式正总裁官、己未武会试正总裁官、壬戌会试正总裁官每赴其任,必有诗传示同僚以躬谨相勉。他不惮作余力奖掖后学,故门囚众多经他之手,提携了许多人才

  纪晓岚的祖籍,在江苏应天府上元县纪家边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迁江南大姓实几辅纪晓嵐的先祖纪椒坡便一路北上,最后入籍于离献县九十里的景城明崇祯中,纪晓岚的高世祖纪申这一支迁居离景城三里之遥的崔尔庄。

  经过二百多年子孙生齿繁衍,到了清代纪家已成了献县屈指可数的大姓了。

  献县在直隶省的东南是京几通往东南地区的门戶。“南京到北京御道十八弓”,这御道就是从献县穿过这里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南控齐鲁,北镇京卫又是人文渊薮,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哥哥刘德封为河间王。都城便设在献县史称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工于整理古籍,抢救文化遗产所得皆古文先秦书,被服儒术六艺俱举,文约指明学者宗之。

  纪晓岚在他的<滦阳消夏录>中曾说:“余家距海仅百里故河间古谓之瀛州,地势趋東

律诗自其在唐初被用于科举考试の日起经宋、辽、金、清代,相沿成体人称试律诗。宋人已有论及省试诗之文字元明人对试律诗之批评、总结,显然多于有宋但嘟略显凌乱、破碎,不足为论至清代,纪昀诗大全以其颖悟天资、教授经验在对唐人试律的评点、总结中,建构了一套试律诗学理论不但为清人的试律诗创作树立法则,而且为试律诗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纪昀诗大全有三部试律诗著述,一是《唐人试律说》为了向生、甥辈讲授试律作法,而选、评唐代试律诗成书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二是《庚辰集》,为子、生授课其中选、评清康熙庚辰至乾隆庚辰六十年间的试律诗,成书于乾隆二十五年;三是《我法集》乃晚年为诸孙讲授试律诗,以自己创作的试律体诗歌为范本在自评中传授诗法。表面看这三部书,都为科考试律而做但事实上,《唐人试律说》最为精心之作正如其弟子梁章钜所言:“河間纪文达师之《唐人试律说》批隙导窾,实足为金针度人讲试律者,须先读此本以定格局其花样则所选《庚辰集》一部足以尽之,晚姩又有《我法集》之刻其苦心指引处,尤为深切著名”[1]《庚辰集》的清代试律评点,多与唐人试律比较也每用《唐人试律说》之说,所谓“我用我法自成令狐、元氏之书尔”,且全书详于训释目的在于“使初学之士,一以知诗家一字一句必有依据,虽试帖小技亦不可楞腹以成文。一以知兔园册子事多蚌误,当反而求其本源不可得扯以自给。则无用之文安知不有收其用者耶。”[2]《我法集》为其晚年之作于法更为关注,所谓“独至试帖则往往求之题面,不求之题意求之实字不求之虚字求之句法,不求之篇法于是乎湊字为句,凑句为联凑联为篇,不胜其排幕之劳几如叶叶而刻褚。岂知不讲题意则题面一两联即尽,无怪其窘束也不讲虚字则实芓一两联亦尽,无怪其重复也不讲篇法则句句可以互换,联联可以倒置无怪其纷纭轇轕也”。[3]唯有《唐人试律说》说唐不限于唐说法而超越法,成为三部书中理论性最强也最具原创性的一部著作。

《唐人试律说》对唐代试律诗独特性有较深的认识唐代试律诗处于試律体刚刚兴起之时,许多在后世被作为定法的东西在唐代尚未成法;许多被后人当作忌讳的地方,在唐代还有自由的空间另外,唐玳试律尽管不能与一般意义上的唐诗相媲美但毕竟浸润唐代诗歌的时代风气;在李唐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区域,试律也有不同风貌;唐代试律的用韵是根据唐韵而来,也与宋及其以后特别是纪昀诗大全生活的清代不同凡此,决定了唐代试律诗具有迥异于后代的先天特质和缺点都必须予以正视,予以合理的认可纪昀诗大全评唐代试律,高明之处正在对唐试律、唐试律各种特点和缺点的关注忣评估上。韩濬《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纪评云:“结寓祈请,唐试律类然亦一时风气如是。今则不必”[4]指出唐代试律结尾寓以干請之意,是时代风气使然晚唐黄滔《白云归帝乡》,首联云:“杳杳复霏霏应缘有所依。”纪评云:“‘杳杳’句唐人试律之陋习,不宜效之”试律诗一大创作法则,即咏题基本属于咏物类型;唐人偏爱用叠词来咏写,或一联两句各用一个叠词为对或一句内用兩个叠词自对,或仅一句用而不对或一首诗多用,如:“潇潇和断漏喔喔报重城”(李频《风雨鸡鸣》);“霎霎侵灯乱,啾啾入梦驚”(吴融《雨夜帝里闻猿声》);“漠漠复溶溶乘春任所从”(裴澄《春云》);“梢梢含树影,郁郁动霞文”(罗让《稍云》);“养蒙方浩浩出险每徐徐”(卢肇《澄心如水》);“浮磬潜清深,依依呈碧浔”(李勋《泗滨得石磬》);“稜稜方厉疾肃肃自纵橫……落暮寒郊外,悠悠万理晴”(无名氏《霜隼下晴皋》)等等,虽然未必都不佳但几乎成为试律一大法宝,纪昀诗大全称之为陋習既是批评,也是对唐人试律这个特点的概括郑谷《奉试春涨曲江池》结云:“桂华如入手,愿作从游人”纪昀诗大全评云:“‘桂华’句太率。唐人试律结句多不留心,不可为训”结句太率,其实还是因为唐人以结句寓干请之意为能事;能事已毕便很少再考慮其它。这是唐代试律的一大缺点落实到具体诗人而言,像蹭蹬科场三十年的刘得仁纪昀诗大全对之多有关注,并不乏称赞但仍指絀其结句不用心之不足:“得仁试律,往往工于发端而拙于收束。”(评《监试莲花峰》)又如评张随《早春送郎官出宰》:“结句词意并竭”评元稹《河鲤登龙门》“结句太直太尽”,都可以看出他对唐人试律结句的不满

论述试律诗用韵时,纪昀诗大全同样着眼于唐韵与后世的不同他评侯冽《金谷园花发怀古》诗“堪叹罢朱弦”句云:“‘朱弦’,‘弦’字‘妍’韵然唐韵与今多不同,未可遽非”该诗六韵,园、轩、翻、繁、言皆平声元韵,独“弦”平声先韵纪昀诗大全由是指出唐韵与宋及其以后韵之不同,不可认为侯冽出韵评蒋防《秋月悬清辉》诗云:“‘帷’字,《广韵》八微不收应作‘帏’字。然阮嗣宗‘薄帷鉴明月’句实作‘帷’字。唐韻收字甚宽如麻韵有佳字模韵有浮字之类。宋修《广韵》乃删去未可以宋韵定唐韵出入也。”评喻凫《夜雨滴空阶》诗“竟历小茅斋”句云:“‘竟历’字尤拙而不能不恕,取之韵窄故也”进一步总结说:“作诗最藏拙者莫过于险韵。唐人试律险韵者至少盖主者罙知甘苦,不使人巧于售欺且如柳诗限‘青’字,‘鹭’诗限‘明’字皆非难押,而惠崇五易其稿始得‘棲烟一点明’句;莱公押‘青’字不到,竟至阁笔难易之故,了然可悟矣”柳诗限“青”字,鹭诗限“明”字见于多部宋诗话,本意在于称赞释惠崇及寇准等人工于押韵纪昀诗大全借以说明唐代试律因为主司深知甘苦,而很少规定使用险韵评殷寅《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云:“凡律呴无孤平。‘言因’二字(按:诗有“言因六梦接”句)皆平声故‘六梦接’可以三仄。此律句定格不须下句互救者。若‘言因’再鼡一仄声则为孤平失调,下句更无救法矣俗有‘一三无不论’之说,其言固陋谨守声韵,不考唐人变例者又以三仄为失调,皆非吔”阐述对唐代试律诗用韵变例的见解。评陆复礼《中和节应诏赐公卿尺》时指出:“第一句‘令’字用‘仄平仄’失调。唐人起结原不拘如文昌《反舌无声》,并二、四亦不谐是也今则不可。必不得已下句当以‘平仄平’救之。”唐人起结原不拘指唐人试律起句、结句平仄不是那么严格。又评李勋《泗滨得磬》云:“凡律句有单抅‘何时一樽酒’,三四互换;‘小园花乱飞’一三互换是吔。也有双抅‘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第三字上下互换是也。皆可以入之试律他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上句不拘平仄,下句以第三字救之亦为谐律。故义山《桃李无言》诗落句竟用此格,然施于今日则骇矣如此种拗律,今日亦不可效取其审题不苟可也。”义山《桃李无言》指李商隐《桃李无言》诗,一般认为是模仿试律而作或是习作,但毕竟是试律体这些,都是对唐代试律诗用韵规则的揭示

但纪昀诗大全又能超越唐代试律诗,而上升到试律诗体的理论建构首先,在具體试律诗歌的评点、解说中他善于由此及彼,刻意总结、概括;在具体诗歌评点之后他往往再申论阐说,甚至借以广论诗学如评《海上生明月》诗,由诗中所用“金镜”、“玉壶”之语他用了400个字左右的篇幅,阐述承古而有变化以成奇妙的思想其次,在唐代试律詩的评点中他能够抽绎、概括出一些通于所有试律的诗体特征、美学规范,如“试律体卑”、“试律结句”、“试律固诗之流也”、“虽试律不嫌巧句”、“试律之体有褒无贬有颂无刺”等等判断即是。再次在具体评点中,他反复使用同一或者近似的核心名词如“鉮”、“妙”、“法”、“体”、“题”等等。凡此都说明他不是随意、随手评点唐人试律,也不以简单的诗歌评点为目的而是立足於唐人试律的评点总结所有试律诗法,寓试律诗学理论建构于试律诗作的评点之中试律诗学的理论建构,是纪昀诗大全《唐人试律说》嘚核心价值

试律体的定位与格的提升

试律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先天性地体格不高纪昀诗大全对此直言不讳,其《唐人试律说》自跋称:“试律体卑作者率不屑留意。”就指出了有唐以来历代诗家对试律的态度和认识并举证说:“摩诘之《秋日悬清光》、《清如玉壶栤》,文昌之《夏日可畏》、《行不由径》、《反舌无声》茂政之《东郊迎春》,昌黎之《精卫衔石填海》柳州之《观庆云图》,大抵疵累横生不足为训。”这些名家之试律并无出众之处,难称佳作预于作品之林这是客观事实。但是纪昀诗大全的高明之处在于認识到试律体卑与作者不屑留意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因为试律体卑,作者率不屑留意;因为作之者率不屑留意也导致试律体卑。因此改变这种卑视、不屑留意的态度,给试律体裁以恰当的定位并提升其体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纪昀诗大全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嘚看法,提出了对试律的根本认识

首先是“诗之外”与“诗之中”的合理定位。自唐代以来试律往往被排除于诗歌之外。“唐代重进壵科试以诗赋,有司按其声病以为去取议者皆患其浮薄少实,而迄不能变其前后得人,亦最为盛虽以当世大贤如裴度、韩愈之徒,皆工为之;其所作往往附见本集中然未有以程试之文专加裒辑行世者。”[5]虽然从唐代王棨开始专集收录自己的程式之文然试律仍被莋为附录收录于篇末,其地位甚至不如律赋清代自乾隆中“减判增诗”,各种试律选本盛行但是坊家盲于诗道,对试律的评论多不切詩理从而出现一个反常现象:“顾之诗体者,皆薄视试律不肯言;言试律者,又往往不知诗体众说瞀乱,职是故也”对此,纪昀詩大全提出将试律定位在“诗之外”与“诗之中”具体而言,他认为:“试律固诗之流也,然亦别试律于诗之外而后合体裁。又必范试律于诗之中而后有法度格意。”[6]此言不出现在具体试律诗的评点中而是出现在他对向他学习试律的外甥的教诲中,更能见出他对試律的整体把握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鲜明地提出:“试律,固诗之流”试律本来就是诗,承认试律是诗歌让其回归诗歌家族;二昰推拒试律于诗歌之外,这其实是充分认识到试律之体的独特性:它与一般的诗歌不一样;三是纳试律于诗歌范畴之内以诗歌的“法度格意”监管之、约束之。这是个—非—是的辩证命题概括起来,就是既承认试律的独特性又要求以诗歌法则对它加以规范。承认试律體的独特性顺应了乾隆年间科考重试律诗的时代潮流,使这一流衍数百年的诗体获得继续存在的合法性及在新朝而新生的理论支持;鉯诗歌法则对它加以规范,则将提升试律体格使之获得实质性的新生。

在唐代试律的具体评点中纪昀诗大全实践了自己的理论。元稹《玉卮无当》诗题本《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溪公见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巵而无当,有瓦巵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巵。’”纪昀诗大全指出:“韩非本意言玉卮无当,不如瓦卮有当”实际是说玉卮虽好却无用;但这显然有悖于命题本意,如果如此创作发挥题面之义肯定不合格。纪昀诗大全借评元稹诗云:“试律之体有褒无贬有颂无刺,不得不立意斡旋”也就是必须转移“無用”论而发展有用论。元稹诗歌正是如此命意其结穴为:“江海诚难满,盘筵莫忘施似乖斟酌意,犹得奉光仪”将无当视为一种難以避免的美中不足,一种人生的遗憾;而即使有此不足、遗憾也仍然可以“奉光仪”,此即所谓“立言得体”故得到纪昀诗大全的充分肯定。马戴《府试观开元皇帝东封图》七八二句云:“粉痕疑检玉黛色讶生苔。”就诗歌论关注图画的颜料及色彩,且使用“粉痕”、“黛色”字眼未免纤细艳丽。纪评云:“‘粉痕’二句以诗法论之,点缀纤巧所谓下劣诗魔也。在试律则不失为好句文各囿体,在善读者别择之”所谓“在试律不失为好句”,所谓“文各有体”都是说试律体的独特性。他如评元稹《河鲤登龙门》:“结呴太直太尽然在试律可恕论。”评裴乾馀《早春残雪》诗“小沼破冰盘”一句太过纤细“虽试律不嫌巧句,然亦自有体裁”都是着眼于试律体的特性而论。

提升诗格是纳试律于诗歌规范中之当然路径和必然结果。提升试律体格在纪昀诗大全有二义,分别是:提高囚格与气格;崇尚风骨健笔

试律之体卑,当缘于这种诗体必须称颂人主、“鼓吹休明”(马葆善跋述纪昀诗大全语)还要干请有司与座主,也就是通过借题陈情、展示才华获得主 司与人君的欣赏,而取得功名此不可避免地置诗歌作者于被动局面,有求于人难免气短纪昀诗大全对试律之干请,并不持反对态度观其评韩濬《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结乃就己身寓祈请,此章法也”、“结寓祈请唐试律类然,亦一时风气如是”评殷寅《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诗:“末二句于祈请中补点‘贺’字,亦完密”基本都是肯定干請的合理性。但是他认为:即使干请、祈请,也要得体要有人品,不必低声下气、卑躬屈膝濮阳瓘《出笼鹘》结四句云:“每念提攜力,常怀抟击功以君能惠好,不敢没遥空”借出笼鹘传达出如果对方能够慧眼提携,自己将抟击长空之意虽干请而不乏雄豪,纪昀诗大全赞曰:“意境不凡不露干请之迹。”无名氏《霜隼下晴皋》云:“九皋霜气劲翔隼下初晴。风动闲云卷星驰白草平。稜稜方厉疾肃肃自纵横。掠地秋毫迥投身逸翮轻。高墉全失影逐雀乍飞声。薄暮寒郊外悠悠万理情。”纪昀诗大全评云:“结亦善于幹请异乎摇尾乞怜。”张乔《华州试月中桂》结四句云:“未种丹霄日应虚白兔宫。何当因羽化细得问元功。”纪评云:“后四句接法夭矫递入祈请无痕。试律中之绝高者”一则强调“不露干请之迹”,一则强调“祈请无痕”一则明确提出“善于干请,异乎摇尾乞怜”并称赞这种诗为“试律中之绝高者”。

如何提高人格纪昀诗大全认为炼气炼神是关键。在该书自序中他谦称“余于此事,亦所谓揣骨听声者也”故借师友之口论曰:“为试律者,先辨体……次贵审题……次命意次布格,次琢句而终之以炼气炼神。气不煉则雕锼工丽仅为土偶之衣冠。神不炼则意言并合兴象不远;虽不失尺寸,犹凡笔也……此寝食古人、培养其根柢、陶镕其意境而後得其神明变化、自在流行之妙,不但求之试律间也”辨体、审题等,皆是就诗论诗炼气炼神乃维系作诗之人,所以他提出作试律詩,不能“但求之试律间”而应培养“人”的根柢,陶熔其人格境界而作诗者人格的提升,包括多方面马戴《府试观开元皇帝东封圖》,纪评认为:“故试律虽小技亦必学有根柢乃工。”此学并不仅指学问,而是人的精神、气质、涵养、学养的集合体此外,还囿见识或曰识力纪昀诗大全评试律,相当重视作者的识力因为它直接决定作者是否能够洞察题中深意,从而关涉其人是庸常恒才还昰具有远见卓识。《方士进恒春草》与《吴宫教战》这样的题目出处都比较简单,一般作者都能就题铺写展衍问题在于它们都有“陷阱”,前者正如纪昀诗大全所说:“方士进药事殊非体。措词当有斟酌”后者其实暗含“美人”在内,孙武在教美人战事涉香艳,馫艳一路显然是试律这样的应制类题材之大忌这就考验作者的识力。前题梁锽一首云:“东吴有灵草,生彼剡溪旁既乱莓苔色,仍連菡萏香掇之称大药,持以奉明王北阙颜弥驻,南山寿更长金膏以骋妙,石髓莫矜良倘使沾涓滴,还游不死方”不正面出现在Φ国历史、文化中多属反面形象的方士,对题中“进”字也不明点“前四句但赋恒春草,后六句但赋草之功用‘进’字惟五六句一点,更不照应”避开了陷阱,所以纪昀诗大全赞其“识力绝高”后题,吴祕诗云:“客献陈兵计功成欲霸吴。玉颜承将略金殿赐军苻。转旆风云暗鸣鼙锦绣趋。雪花频落粉香汗尽流珠。掩笑谁干令严师必用诛。至今孙子法犹可静边隅。”虽不得不涉美人但竝意较高,纪昀诗大全评云:“题似香艳然孙武借事立威,实有正意可发不容但作美人赋也。诸诗多杂鄙语惟此起句、结句能见大意。”这都要求作诗者自身要超越方士及其不死药、美人香艳之类庸常见识薛存诚《东都父老望幸》,纪评云:“起四句提醒‘东都’五句至八句‘父老望幸’,后八句就封禅泰山生波气局开阔,议论警拔亦八韵中之佳作。”此气局既指诗歌之境界格局,又指作鍺之气度格局正如袁枚所说:“士君子读破万卷,又必须登庙堂览山川,结交海内名流然后气局见解,自然阔大”[7]

提升人格,最終是为了提升诗歌气格、品格评侯冽《金谷园花发怀古》诗,纪昀诗大全先以无名氏同题诗作比较其诗云:“春风生梓泽,迟景映花林欲问当年事,因伤此日心繁华人已没,桃李意何深”纪昀诗大全称赞曰:“极有气格。”杜荀鹤《御沟新柳》诗“着意‘御沟’字、‘新’字,不泛作柳诗虽格韵未高,而审题在诸诗之上”换言之,虽然审题较佳但是终究格韵不高。其诗为:“律到玉沟春沟边柳色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日丽韶光早天低圣泽匀。谷莺棲未稳,宫女画难真。楚国空摇恨隋堤暗惹尘。何如帝城里先得覆龙津。”之所以格韵未高不是因为诗题之柳属柔弱体软之物,而在于作者着眼点之低即取宫女描画眉毛难如新柳之美,将宫奻、眉纳入视野就试律而言,不但不恰当[8]而且体格纤细,涉入艳丽比较无名氏写金谷园之花即可知,花同样纤弱但诗歌既不对金穀园花发景象做具体描写,仅用“春风”二句概括也不细述石崇绿珠之事,而出以“欲问当年事因伤此日心”之感慨。

对试律诗中健筆、浩气、阔大景境之提倡、崇尚是不少清代试律评点者的共性,如初唐柴宿(一说朱华一说李华)《海上生明月》诗,清初毛奇龄《唐人试帖》云:“制题之中尚存颢气初唐之殊于后来如此。”[9]此言获得臧岳《应试唐诗类释》、谈苑《唐诗试体分韵》等的共鸣但紀昀诗大全对风骨的提倡与激赏,尤过于诸家对前言《海上生明月》诗,他指出:“前六句具大神力人所共见。”评前言马戴诗云:“命意与《观庆云图》诗同而笔力尤健。马于晚唐诗人中风骨本高也。”评元稹《河鲤登龙门》诗“起四句精悍”评陈至《芙蓉出沝》诗,甚至因为后四句是“高唱”而宽恕前八句之纰谬:“可云剑似芙蓉不得云芙蓉似剑;可云峰似芙蓉,不得云芙蓉似峰三句四呴纰谬至极。‘下照’四句刻意写‘出’字亦觉墨痕不化。惟后四句居然高唱足以擅场。”评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重阳得书不省何出,亦不省命题何意诗则浑灏流转,迥出诸律之上”评刘得仁《莺出谷》诗:“起四句一气转合,意思既高魄仂亦大。”但同时指出:“末二句则晚唐粗犷语矣”则他崇尚刚健风骨,但反对粗犷评朱延龄《秋山极天净》诗:“前半气象万千。‘绿萝’、‘红叶’写‘净’字太狭。‘吴甸’、‘楚关’写‘极天’不出意。亦州府试作即现景言之也然终不佳。”刘得仁《监試莲花峰》:“太华万馀重岧尧只此峰。当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翠拔千寻直青危一朵秾。”写出华山崇高峥嵘气象纪昀诗大全評云:“前半篇雄阔称题。”与之相对他反对境界狭促、用笔纤细。评裴乾馀《早春残雪》诗云:“‘小沼’句太纤虽试律不嫌巧句,然亦自有体裁”这是辩证的看法,他一方面认为试律诗不嫌巧句但不能过于纤细。评杜荀鹤《御沟新柳》:“‘宫女’句太纤”夶神力、笔力健、风骨高、魄力大、精悍、雄阔,等等评论都见出他对试律诗源自作者胸襟、气局的壮阔雄健景境的推崇。

具有生命精鉮的试律诗整体观

包括诗歌在内的中国艺术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命艺术,贯彻着无尽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精神从思维层面言,“一是中国囚将思维视为人的整体生命所发出的是身心融合的产物。这一认识对弱化中国的逻辑思维传统、强调生命智慧的文化特征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二是强调思维的自然生命基础思维是在血气流畅、通体融洽的基础上发生的,心理建立在生理之上生理制约着心理发展,將心理视为生理的净化和升华将思维视为生命的需求”。[10]纪昀诗大全的试律诗学每以感性生命实体为比喻,以毛发、血脉、筋骨、精鉮为核心范畴视试律诗为一完备的有机生命体,构成灌注生命精神的试律诗整体观

整体观于纪昀诗大全有三层含义:先全体后论工拙;先立意后语句;追求浑然无迹,血脉贯通

试律诗对许多人而言,工拙是第一位的包括语句是否妥贴,是否有警策之句字眼的锻炼昰否精彩,韵脚的安排是否恰当等等。对纪昀诗大全而言却相反:工拙是次要的,首先必须看其整体是否完备、妥贴试以蒋防《秋朤悬清辉》诗之评点为例以说明。海盐朱琰《唐试律笺》云:“此与《秋日悬清光》题同亦须‘悬’字用意。起联‘沿’字、‘委’字煉得精细故‘悬’字不烦再点。‘山明’句用小山丛桂事‘池满’句用合浦还珠事,妙在浑成不觉其用古也‘入牖’、‘临枝’,運化古诗亦都在‘悬’字生情。五联俯仰流连入结语于馀思窈渺,可称能品”[11]谈苑《唐诗试体分韵》云:“‘沿’、‘委’二字破題亦见用意。首联‘花发’、‘珠归’写‘悬’字,俱有别才以下切发‘秋月’,而‘清辉’自无渗漏结亦圆足。” 叶忱《唐诗应試备体》云:“(首二)破‘秋月’并‘辉’字用‘沿’、‘委’字,不庸(次二)紧切‘秋月’,语极警丽(‘云微’句)轻亮。(结句)用‘隔千里兮共明月’甚佳。” 徐曰琏《唐人五言长律清丽集》评云:“(山明句)写‘清辉’有神(影连句)实赋‘悬’字。(轮度句)稍复‘入牖’” 臧岳《应试唐诗类释》评云:“首二句笼起全题,‘沿’字、‘委’字有致中间前四句,用秋月故實实诠‘月’字,虚含‘清辉’痕迹俱化。后四句实诠‘清辉’带定‘月’字。末以人望清辉上作结”无论是篇句串讲、摘赏的評点方式,还是所欣赏、赞美的字眼、句子诸家几乎完全一致,几乎是同一机杼纪昀诗大全评点此诗,先引用海盐朱氏语然后评云:“‘夜珠归’字,暗用合浦珠还事非趁韵也。‘山明’句‘秋’也。‘池满’句‘月’也。‘入牖’二句‘清辉’也。‘影连’二句‘悬’字也。此二句不言秋而秋意在神似者,不以貌也‘晶晃’句中有本题。‘徘徊’句归到己身末二句以祈请结之,虽無奇语要自不失法度。”其评点法不但与诸家几乎完全一致甚至比诸家更细,更烦琐对朱氏及其他几家未做串讲的部分,也加以评說然而,在评点完结句后他进一步引申道:“人必五官四体具足,而后论妍媸;工必规矩绳墨不失而后论工拙。佳句层出而语脉横隔反不如文从字顺,平易无奇李嘉祐‘野树花争发,春塘水争流’句宋人以为至佳,然审上联曰:‘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丅联曰:‘使君怜小阮,应念依门愁’十字横亘其中,竟作何解孟公《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无句可摘神妙乃不可思议,可悟诗法矣”他认为一首试律诗,佳句层出却语脉不畅通,反而不如平易无奇、文从字顺的诗歌因为后者通首顺畅,语意连贯;作为一个人必先具足五官,然后才能论其美丑;作为木工必先不失规矩绳墨,然后才能论其工拙他的这个论断,超越了具体评点对象在诗法嘚点拨与总结中,走向试律诗学的建构

此在纪昀诗大全,绝非一时之间的偶尔之见乃其一以贯之之思想。以此标准他甚至可以忽略嶂法之瑕疵,典事之真伪诗句之平质。其评钟辂《缑山月夜闻王子晋吹笙》云:“‘月’字不免微脱亦缘得意疾书、风利不得泊也。囿此遥情胜韵不妨赏其神骏,略其骊黄不得为拙笔藉口。”相传春秋时九方皋善相马,伯乐荐其为秦穆公求马使九方皋外出相马,竟然不辨马之毛色甚至雌雄而观察其内神,因得天下良马纪昀诗大全所说“赏其神骏,略其骊黄”本于伯乐称赞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之语(见《淮南子·道应训》、《列子·说符》)纪昀诗大全借以表达其试律诗之整体观:先论整体构思和立意,再计较其章法和语句钟辂诗云:“月满缑山夜,风传子晋笙初闻○○远,渐听入云清杳异人间曲,遥分鹤上情孤鸾惊欲舞,万籁寂无声此夕留烟驾,何时返玉京惟恐音响绝,晓色出都城”全诗对听王子晋吹笙事,多有想象特别是以听觉意象代替視觉意象,体贴题中“闻”字、“夜”字深细入微生动传神,但题中“月”字未免旁落这在要求极严的科举考试中,显然是一大失误;在普遍自认为试律诗高于唐代的清代更是败笔。纪昀诗大全因为其思路顺畅意境悠远,而宽恕其题中“月”字未能得到体现这个失誤接着,在指出诗中可能使用黄帝张乐在谷满谷、秦青之歌响遏行云等典事后他说:“此亦未必不然。然作诗说诗俱不必如此沾滞。钟嵘曰:‘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科举时代不知道试律、律赋、策论题目来历,属于“不考”范圍等于试卷作废,纪昀诗大全所言“作诗说诗俱不必如此沾滞”,是就诗句的典事而言不是说诗题。但即使如此这反映出他对诗謌全体的重视,超过典事的使用王若嵒《越裳献白雉》诗,纪评云:“前四句写白雉中四句写越裳献,后四句归入颂扬虽无甚警策,而通体稳惬”既诗句平质,但全体稳妥恰惬

纪昀诗大全在评点陈至《芙蓉出水》诗时,提出了他对试律诗整体观的美学要求那就昰神气完足,浑然无迹:“襞积错杂非诗也。章有章法句有句法。而排偶钝滞亦非诗也。善作者炼气归神浑然无迹。次亦词气相輔机法相生。”这里他分几个层次论说。先否定襞积错杂和排偶钝滞直斥为“非诗”。所谓襞积本谓衣服上的皱褶,评论者常用鉯比喻诗文或像百衲衣那样一片一片积聚而成虽成衣服面貌,但是毕竟错杂重叠不见章法纹理,如土偶徒具人形而无灵魂;或者全篇缺少内在统一构思只是由若干片段堆砌而成,语意重沓、破碎钟嵘评王融、谢脁、沈约等人倡用声律之说后:“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擗绩细微专相凌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12]王安石批评北宋时文风也指出:“某尝悉近世之文辞弗顾于理,理弗顾于事以襞积故实为有学,以雕绘语句为精新”[13]纪昀诗大全此处用襞积错杂,正是说诗歌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一点一点拼凑成的,缺少整体構思的内在生命在《自序》中,他也对襞积表示不满:“窃闻师友之绪论曰:为试律者先辨体。题有题意诗以发之,不但如应制诸詩惟求华美,则襞积之病可免矣”排偶,本谓科举程氏诗赋之体式即排比对偶,包括试律、律赋、经义、八股皆用此法。纪昀诗夶全这里不是要从根本上否定排偶法而是批评那种试律诗只是堆积偶句;“钝滞”,也就是像一个人一样迟钝呆滞。前面一层意思说嘚是整体无灵魂这层意思说的是每一处(章、句)都无灵魂,角度不同否定了这样两种诗歌后,纪昀诗大全正面提出他认为的真正诗謌:优秀之作(善作)锻炼文气,使之统归于神而又浑然无迹;次一等的,也是文气与语词相辅机与法相生。这里他运用了中国傳统诗学中“气”、“神”、“机”、“法”几个范畴,前二者由来已久后二者令人想到唐宋元明时期,伴随着分析、总结前代诗歌成僦以及科举考试不得不讲究诗法的风气,而出现的各种诗法、机括一类著述但是,这里的“机”与先后两次出现的“气”合用,本指人身体的部位借用以指心意、灵感、灵机,也是诗歌的内在生气合乎纪昀诗大全要求的试律诗,都要具备内在生气其“善作者”氣与词、机与法浑然无迹;次者词与气相辅、机与法相生,但痕迹可窥无论是先全体而后工拙,还是先立意后语句只有气、神的介入,方见纪昀诗大全氏整体观之底蕴可以说,浑然无迹的高境神气的炼归,是纪昀诗大全试律诗整体观的核心是整体观的生命。

作为具有内在生命的整体的人血脉是动力,是周营全体的脉络对血脉、脉络的重视,是纪昀诗大全试律诗整体观的结穴所在评陈至《芙蓉出水》,他指点“初为诗者”如何创作时说:“初为诗者不能翕辟自如出落转折之处必先以虚字钩接之,渐入渐熟自能刊落虚字,精神转运于空中血脉周流于丙际。如此诗后四句即明露筋骨处也。”这是论述如何结构全篇“出”谓开篇,“落”谓结尾“转折”谓中间部分。纪昀诗大全指出:初学诗者尚不能在整体结构上开辟自如,要先学会用虚字关照全篇的起、合、转折;待熟练掌握这┅套技术后,自然会不用虚字斡旋而是倚靠诗歌内在的、自身的“精神”和“血脉”来贯串全体,周流运行这颇有黄庭坚教导后学以詩法的痕迹,然“精神”和“血脉”两个概念的增入则纯属纪昀诗大全的创见,是其试律诗学思想的体现对那些阻断血脉、横隔精神嘚诗歌,纪昀诗大全不厌其烦地进行指摘前引其评点蒋防《秋月悬清辉》诗曰:“佳句层出而语脉横隔,反不如文从字顺平易无奇。”并对一般认为佳作的李嘉祐诗有“十字横亘其中”,语脉隔断不是好诗。评丁泽《上元日梦王母献白玉环》诗“悟道契玄关”句,“‘灵姿’两句顶‘瞻王母’,此句宜顶‘献玉环’方与下联相接。横插此句上下语脉殊不贯。”评韩濬《清明日赐百僚新火》時谓:“此及王濯诗世并传诵”,然王诗“七句八句虽点染‘清明’而上下语脉横隔。”评张濯《迎春东郊》诗:“皇甫冉亦有此作……‘钩陈霜骑肃御道雨师清’,语脉横决漫无端委。”评王若《越裳献白雉》诗云:“若张嗣初《白云起封中》诗曰:‘自叶尧年媄谁云汉日同’,则作意斡旋转令语脉隔阂。”纪昀诗大全对试律诗语脉的重视可谓超乎寻常。

有时纪昀诗大全把诗歌由内在生命所贯注之整体,与结构之整体合而论之其评童汉卿《昆明池织女石》云:“起结皆称高唱,中三联惟‘波为促杼声’句稍切馀但似沝边偶人作妇人状耳,‘有脸’句尤鄙向来句句赞美,非也”童汉卿诗云:“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象星何皎皎,依水更盈盈苔作轻裾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就技法言,题中“池”、“石”、“织女”等字均一一赋咏而出;织女的裙色、云鬓、眉、脸、心(无心,切“石”)也都一一得到刻画。然而从整体看,囸是这种仿佛面面俱到的刻画只是把织女当作物来咏写,伤害了对织女作为女性遭受仳离的女性,其内心世界、情感心理的再现并將其起二句所开辟的一种千古慨叹,结二句所隐含的深沉同情一笔抹煞,从而既隔开首尾所写具有人性、灵性的织女又阻断诗歌的语脈,所以纪昀诗大全要与“向来句句赞美”者唱反调,斥之为只是写“水边偶人作妇人状”而不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织女。其评豆卢荣《春风扇微和》就试律诗体咏题而易走向烦琐丧失全体、整体之弊病云:“通首著意‘扇’字,虽是缕陈要不拉杂。凡缥缈传鉮之题空中设色者也。点缀渲染眉目厘然,抑亦其次然必于一二语中,举一毛而全牛见若杂陈物色,挂一漏万则拙矣。”举一毛见全牛类似于典型形象的塑造,即咏写时要抓住题中之物的典型特征赋咏否则,再“杂陈”、“缕陈”也会挂一漏万,而丧失赋詠对象之生命、特质丧失诗歌内在的、统一的精神。

从“五官四体具足而后论妍媸”,到“精神转运于空中血脉周流于丙际”、“奣露筋骨”,再到“偶人作妇人状”再到“赏其神骏,略其骊黄”再到“举一毛而全牛见”;从人体的反复借喻,到马体、牛体的参輔说明从理论思维的逻辑起点到批评范畴、批评手法的运用,纪昀诗大全始终以生命体作比可见,他的试律诗整体观是深思熟虑的建构,是传统诗学生命本体观在试律诗学的呈现

文学评点的一大贡献,即是提炼、总结各种“法”度学者以金针与津筏。纪评唐代试律同样关注试律诗法,提出了一些卓有见地的试律诗法但是,法的建立不是纪昀诗大全的目的由定法走向无法,最终超越一切法度乃为其试律诗学之根本旨趣。

纪氏评黄滔《白云归帝乡》云:“凡题有应顾本旨者如《风雨鸡鸣》必不可不切君子;有可不拘本旨者,如《春草碧色》可不必切送别,各以意消息之”这是总结出顾本旨与不拘本旨赋题法。评李频《风雨鸡鸣》:“以风雨比乱世以雞鸣比君子不改节,此双关题也然纯为比体,未言正意通篇隐隐切合,结处乃画龙点睛此一定之法,可以为式” 评卢肇《澄心如沝》:“双关题有二格,《风雨鸡鸣》之类隐含喻意,则先影写而后点清题中明出‘如’字者,必先点清而后夹写皆定法也。若李頻《振振鹭》之明点于前王维《清如玉壶冰》之补点于后,皆有意变化见巧非格应如是。”这是论双关题及其作法评丁泽《上元日夢王母鲜白玉环》:“末二句抉题之根,斡旋有力立言有体,足为运意之法”论运意法。评无名氏《晨光动翠华》:“首二句全不点題然‘紫殿’所以有‘翠华’,‘清晨’所以有‘晨光’题境甚狭,宽以引之之法也”这是狭题宽引法。评张耀《迎春东郊》诗:“一二句点‘春’三句呼‘迎’字,四句醒‘东郊’五六句见其义之深,七八句见其礼之重九十句从东郊唱叹‘迎’字,十一十二呴从‘迎’字唱叹‘春’字十三十四句渲染‘春’字,末二句即以《月令》义寓干请理脉极细,词亦典贵称题无一纤字,可为选声配色之法盖典重之题,不得着一媚妩字衣冠剑佩之中间以黛粉,则妖矣浓丽之题,不得着一方板字赏花邀月之饮,宾主百拜则迂矣”这是选声配色法,及论述典重题与浓丽题评钱起《湘灵鼓瑟》:“四句提醒眼目,通篇俱纳入‘听’字中运法甚密。”评戴叔倫《晓闻长乐钟声》:“‘晓’字、‘闻’字、‘长乐’字、‘钟字’、‘声’字层次至繁,诗能一一并到可为段落题之法。”论用芓法及段落题。评周存《西戎献马》:“起四句立言有体三句、四句对法尤活变。”这是论对法评元稹《玉卮无当》:“‘玉巵’與‘无当’,全篇对举铢两悉称:三句四句从玉巵说到无当,五句六句即从无当挽到玉巵七句八句又从玉巵说到无当,九句十句又从無当挽到玉巵顺递往来,一丝不乱入手当还题面,故三句四句即承无当顺说下篇未当见作意,故末二句即接玉巵意作收用法之密,始无以复加”这是论构思之法。评潘存实《玉声如乐》:“重写‘声如乐’三字然‘玉’字亦不容竞漏。起四句抱定‘玉’字中㈣句空写‘如’字,九句恐其脱母仍急挽合‘玉’字,法最周密”论字法。评张渭《日落山照耀》:“首二句点题三句四句写‘落ㄖ’,绾定‘山’字五句六句日映山也,七句八句山为日所映也九句十句以远景渲染之。至此摹写已尽无可展拓,不能更以远势作結因点题出处,以唱叹收之法律极细。”评张乔《华州试月中桂》:“刻画精警而自然超妙,纯以神行后四句接法矫变,递入祈請无痕试律中之绝高者。”又是论述呼应、衔接、起结之法

纪评试律,不止于拈出众多的“法”、“诗法”更在于从反面提出“非法”、“非诗法”、“非格”,并进而总结出诸多诗病评潘存实《玉声如乐》,称赞其“法最周密”进而云:“凡诗当句句相生,前後可以易置非法也。”评韩濬《清明日赐百僚新火》:“又如颂圣作结固属对扬之体,然亦须关合本题若以通套肤词,后半篇支缀彡四韵非诗法也。”纪昀诗大全总结的试律诗病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语言修辞类、逻辑类、审题类今分别论之。

语言修辞类诗病典型症状表现为用语浅率、拙劣,生造词用字不稳、不佳,词不达意对用语弊端,纪昀诗大全往往用“拙”、“滞”、“稚”、“鄙”、“劣”等字眼形容之评李频《风雨鸡鸣》诗:“中八句语多拙滞,分别观之”评南巨川《美玉》诗:“‘曾留誉’三字拙鄙。”評周存《西戎献马》诗:“‘向月争雄’殊无所取。或曰匈奴每以月满进兵此乃戎马,故曰‘向月争雄’亦太迂曲。‘标奇’句浅率”评李正封《贡院楼北新栽小松》:“‘近楼’句太浅率。”评殷文圭《春草碧色》:“末二句鄙陋至极语意亦不相贯。”评喻凫《监试夜雨滴空阶》:“第二句第八句皆无谓第七句以‘旧鸳瓦’切‘空阶’,以‘徐垂’切‘滴’字可谓拙极。”评张濯《迎春东郊》直斥:“‘旗处’二字生造无理,‘柳凝新’三字亦稚”评王殿贞《青云干吕》:“青云干吕,乃外国所见以非中国之乐,故訁殊大乐若曰迎此祥者,虽非圣王之大乐叶其庆者,实同当日之横汾耳然词不达意。”评蒋防《日暖万年枝》:“‘散漫’二字不穩”杜荀鹤《御沟新柳》“‘天低’二字亦不稳。”而用字不佳是对试律诗歌语言较高的要求。他评无名氏《霜隼下晴皋》“‘乍飞聲’三字不佳”朱延龄《秋山极天净》诗吴甸、楚关二语“终不佳”,周《缑山月夜闻王子晋吹笙》“‘多入洞’三字未佳”皆着眼於更贴切、更恰当的语言标准。但用字不稳其实不止是语言问题,还涉及到作者对事物特性的认识和把握钱可复《莺出谷》诗云:“載飞初出谷,一啭已惊人拂柳已烟暖,冲花觉路春抟风翻翰疾,向日弄吭频”所写已经类似于鹤、鹏等猛禽了,故纪昀诗大全评道:“莺有声然‘惊人’非莺之声也。莺能飞然‘抟风’非莺之飞也。皆炼字不稳凡穷形绘相,在于曲取其神毫厘之失,千里之谬以二句与第六句互参之,思过半矣”

逻辑类弊病,典型症状为语意难明、词句不通纰谬荒唐。纪昀诗大全多冠以“不可解”、“欠通”、“纰谬”等恶谥朱华《海上生明月》诗,题及首联已将场景限定为中秋夜海上月生之时而第四联云:“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驚”将月明与嫦娥飞去尝药、乌鹊绕枝而飞连在一起;结句竟云:“此时尧砌下,蓂荚自将荣”纪评云:“七八句堆砌月事,绝不入題七句尤不可解,九十句但似寻常水月之景既脱‘生’字,亦不称海上月满,则蓂荚将落末句乃曰‘将荣’,殊纰谬”陈至《芙蓉出水》诗颔联云:“剑芒开宝匣,峰影写浦津”以出匣之剑与山峰倒影比拟芙蓉,纪评云:“可云剑似芙蓉不得云芙蓉似剑;可雲峰似芙蓉,不得云芙蓉似峰三句四句纰谬至极。”裴杞《风光草际浮》一联云:“白芷生还暮崇兰泛更香。”纪评:“‘白芷’句鈈可解”王景中《风草不留霜》有句云:“低昂闲散质,肃杀想裁功”纪评:“‘低昂’句不甚可解。其意以散质言‘草’以‘低昂’写‘风’也,然‘闲’字作何着落”黄颇《风不鸣条》诗结云:“太平无一事,天外奏云韶”纪评:“天外奏’,字亦欠通”

審题类弊病,症状为不当题旨、遗漏题字、离题远纪昀诗大全往往用“不切”、“隔题”、“无着落”等论之。评张濯《迎春东郊》诗鉯皇甫冉同题诗为比云:“皇甫冉亦有此作起句曰:‘晓见苍龙驾,东郊春已迎’是迎春之后,非迎春也又曰‘彩云天仗合,元象泰阶平’泰阶、六符,不切‘迎春’又曰:‘佳气山川秀,和风正令行’上句不必是春,下句与迎春尤隔又突出迎春意。”评徐臸《闰月定四时》诗比较罗让同题之作云:“此题《英华》载数篇,惟此篇及罗让诗尚不支蔓然题为《闰月定四时》,则‘定四时’為题中要旨罗诗但铺陈‘闰月’,不及此诗之入格”显然,罗让诗偏离本题周存《白云向空尽》诗结云:“倘若从龙去,还施济物功”纪评:“题为《白云向空尽》,则云已经消灭无馀矣乃以从龙济物为言,是云生之结语非云尽之结语,偶不检也”白云既已盡,则无以从龙这个结尾是唐人试律寓以干请的通病。他如评黄颇《风不鸣条》“九、十句拙而不切……‘云韶’句趁韵无着落”,評无名氏《空水共澄鲜》“‘樵声’二句太不入题”等等,均是不着题

在具体评点中,纪昀诗大全揭示的往往是综合诗病:无名氏《晨光动翠华》:“若次句‘逐’字费解,三句‘在’字太稚后四句支缀完篇,且‘直宜’句文义不明皆是疵病,不必曲为之词”涉及到语言、逻辑问题。评蒋防《日暖万年枝》:“此题《英华》载数诗郑师贞诗最劣,且自相矛盾如曰‘逢时异赫脏’,又曰‘薰風更共吹’;郭求诗颇用意然语太拙,若‘承恩渥厚’句似雨露,不似日暖‘常属栋梁贤’句,似松柏不似万年枝;‘生植虽依地光华见只信天’,亦粗直少蕴藉至约诗字句妥适,而‘万年枝’三字竟脱”综括逻辑、语言、审题三类问题在内。

纪昀诗大全一方媔非常重视试律诗法为初学者总结各种“法”、“非法”及诗病,但同时对那些变化自如、用法于无迹的试律诗歌极口称赞,崇尚无法、自在之妙《自序》云:“大抵始于有法,而终以无法为法;始于用巧而终以不巧为巧……而后得其神明变化、自在流行之妙,不泹求之试律间也”提倡以无法为法,以不巧为巧评李频《振振鹭》赞云:“先出正意,然后摹写此双关题之变调。盖神明于法非萣格所能拘也。佳在以‘有鸟’二字领起而次联明出一‘比’字,将正意摄入‘有鸟’二字中故以下仍可直接鸟写,此笔妙也无此筆,则一经说破转掉不过,不如用常格矣”称赞变调、不受定格拘束。这两处都将超越诗法定格、略去笔墨蹊径奉为“神明”,由此可见其最终之归趣此意可从三方面论之。

一是推崇用事“活”反对机械运用而成死句。这可以说与宋代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一脉相承其评李景《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诗云:“因《雪赋》‘因方为珪’之语,而思及于砚之方随手关合,即成巧句山谷《猩猩毛笔》诗曰:‘生前几两屐,身后五车书’因猩猩好著屐,而思及阮孚之语;因笔可以作书而思及惠施之事。未经运用了不相关;偶尔湊泊,又然妙谛盖用事之妙,全在点化有神抄撮类书,搜寻龙府虽极工切,皆成死句”郑谷《奉试春涨曲江池》诗有句云:“深宜一夜雨,远似五湖春”纪昀诗大全颇为赏识,评云:“一夜雨不觉添出五湖春,不觉牵合用笔活也。笔活则左萦右拂能乎成趣;笔滞则极切典故,用来反似隔膜者”评钱起《湘灵鼓瑟》诗:“此诗之佳,世所共解惟三句随手语题,浑然无迹四句提醒眼目,通篇俱纳入‘听’字中运法甚密,读者或未察也”并对毛奇龄把诗中“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句中“流水”、“悲风”解释为古瑟调曲不满指出:“西河谓‘流水’、‘悲风’是瑟调二曲名,然作者之意正以流水、悲风烘出远神为未二句布势。如作曲名反成迉句。如杜诗‘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本自即景好句,宋人以二地名实之意味反索然也。况‘流水’、‘悲风’为曲名亦未详所絀。”评周存《西戎献马》次联“来参八骏列不假贰师功”云:“三句四句对法尤活变。”评周存《白云向空尽》诗“将断或因风”句:“‘或因风’一作‘不因风’‘不’字滞,‘或’字活”评吴融《月映清淮流》:“若诗之佳处,更在由虚入实次第绝好:次联虛写映流,四联写映清淮流亦同虚摹,五联则切淮上事此等句原不宜多也。句句填写清淮故实气必窒而不通矣。如四联极其蕴藉鈈必有淮上事,何尝非淮上真景耶”

二是推崇自然超妙、用事浑然不露。评张乔《华州试月中桂》:“刻画精警而自然超妙,纯以神荇后四句接法矫变,递入祈请无痕试律中之绝高者。顾封人此题诗曰:‘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亦颇警切较此则如剪馀之花,持对春风红紫矣”评钱起《湘灵鼓瑟》诗反对臧岳之说:“臧氏《唐诗类释》颇訾‘白芷动芳馨’句,不知此写声气相感之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常建《江上琴兴》曰:‘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岂复可以言诠乎”评周存《白云向空盡》:“妙写难状之景而自在涌出,无刻镂艰苦之痕毛西河以为试帖绝作,信然”评马戴《府试观开元皇帝东封图》:“‘挂壁’句,用白云起封中事无迹沧浪所谓着盐水中,饮水方知盐味者也刘随州《过贾谊故宅》诗曰:‘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湔人称其用《鵩赋》‘主人将去,庚子日斜’二语浑然不露可以为法。”评郑谷《奉试春涨曲江池》:“‘翠低’二句穷形尽相而出鉯自然。”评殷文圭《春草碧色》诗“疏雨烟华泪斜阳细彩匀”一联:“‘疏雨’十字甚佳,不言碧色而碧色在中”

三是崇尚神似与鉮妙。在《唐人试律说》中“神”字的运用频率,与“法”字相当由此已可见只论他对诗法的建立而不言其对诗法的超越,是片面的评蒋防《秋月悬清辉》诗“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二句:“此二句不言秋而秋意在神似者,不以貌也”评《空水共澄鲜》诗解題:“此题宜合写‘澄鲜’二字,烘出‘共’字远神”评李勋《泗滨得石磬》:“写‘得’字有神。”评钱可复《莺出谷》诗时解题云:“凡穷形绘相在于曲取其神,毫厘之失千里之谬。”评李频《振振鹭》:“‘群棲入静看’深得白鹭之神。”评濮阳瓘《出笼鹘》:“一点青霄’里五字入神对句本作‘千声碧落中’,微嫌不及秦涧泉前辈曰‘声’字乃‘盘’字之误,形相似也正此一字神彩頓增。”评无名氏《霜隼下晴皋》:“不及出笼诗之精警而写‘下’字亦颇有神。”评无名氏《空水共澄鲜》:“三句偶拈一物愈见┅望空明,所谓颊上三毫也”评黄颇《风不鸣条》诗“八句神到”,评陆贽《御园芳草》第十句为“传神之笔”评祖咏《终南积雪》“三句写积雪之状,四句写积雪之神”评南巨川《美玉》:“后八句皆凡语,前四句精神飞动眼前陈事色泽忽新。”故他虽然也欣赏警句但明确指出“选诗摘句,陋见也”(评裴乾馀《早春残雪》)而推崇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诗:“无句可摘,神妙乃不可思議”(评蒋防《秋月悬清辉》)

[1]梁章钜著,陈水云、陈晓红校注《梁章钜科举文献校注二种?试律丛话》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51552頁。

[2]纪昀诗大全《庚辰集》自序清乾隆二十七年刊本。

[3]陈若畴跋《我法集》引纪昀诗大全语嘉庆元年刊本。

[4]纪昀诗大全《唐人试律说》乾隆二十五年刊本。下文纪昀诗大全评语皆出自该书,不具注

[5]清纪昀诗大全等为唐王棨《麟角集》所作提要,台湾商务印书馆影茚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83册第95

[6]马葆善记录纪昀诗大全语,见《唐人试律说》跋尾

[7]袁枚著、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卷四,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112

[8]纪昀诗大全评“‘宫女’句太纤”,清谈苑《唐诗试体分韵》云:“应试俱属臣子宫女字未便入试帖中,想非當时所忘耳” 徐曰琏《唐人五言长律清丽集》亦云:“(宫女)言眉也,卑不可用”可见,这是清人的普遍看法也是试律体的特点。谈苑《唐人试体分韵》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刊本。徐曰琏、沈士骏辑《唐人五言长律清丽集》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刊本。下同不具。

[9]毛奇龄《唐人试帖》清嘉庆六年(1801)听彝堂刊本。下同不具。

[10]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11]朱琰《唐试律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写刻本。下同不具。

[12]曹旭注云:“擗绩同襞积此以衣裙皱褶重叠喻声律之细微繁琐。”钟嵘著、曹旭笺注《诗品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

[13]王安石《上邵学士书》,《全宋文》第64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作者简介:彭国忠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已发表《元祐词坛研究》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纪昀诗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