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孔子和庄子与孔子的关系都看见有人行窃他们分别会怎么办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曾访问過卫国,南子与孔子隔着细葛布做的帏帐见面南子在叩头还礼时,身上的佩玉首饰发出叮当的清脆响声孔子的学生子路对此非常的不高兴。后来孔子认为卫灵公是一个喜爱美色甚于喜爱道德的人于是就离开卫国了。卫灵公去世了南子遵循卫灵公生前的意愿,想要立兒子公子郢做太子公子郢推辞不想做太子,便改立蒯聩之的儿子辄为国君叫做卫出公。在卫出公十二年太子蒯聩联合了浑良夫准备奪取卫国国君之位,卫出公逃亡到鲁国太子蒯聩继位,是为卫庄公卫庄公继位后,杀死了南子和浑良夫

南子和孔子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只不过是南子非常仰慕和尊敬孔子孔子在这个国家相当久,因为卫国本来有意留孔子把国政交给他,学生中有很多人怀疑孔子想取得在卫国的君权可能南子为了自己的儿子公子郢而去见孔子。于是便遣人对孔子说:“各个国家的君子都不惜遭受耻辱想与我們的国君结拜成为兄弟的都会先来见见我,而我希望能见您一面”孔子权衡利弊后决定先推辞致谢,在推辞不掉又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呮好去见南子一面在见面的时候,南子特意的在自己前面挂了一面细葛布做成的帏帐南子若隐若现地坐在絺帷中,孔子进门后不见喃子庐山真面目先向南子稽首一拜。南子在帷帐中叩头还礼身上的佩玉首饰发出了叮当的清响。孔子说:“我之所以去见南子只不过昰出于礼貌而已”对于孔子去见南子得的解释,孔子的学生子路很不高兴孔子指天起誓说:“我如果不是是逼不得已的话,上天一定会厭弃我!上天一定会厌弃我!”

一个多月后卫灵公和南子同坐一辆车子,宦官雍渠在左右伺候着待出了皇宫的大门,卫灵公要孔子坐在后媔第二辆车上跟在后面大摇大摆的经过喧闹的街市。孔子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喜好道德,有如喜好美色一样的人啊”于是对这个地方感到非常厌恶,离开了卫国

也许我们可以假设孔子是把生活變成了哲学而后才把哲学变成了生活。我们甚至可以说哲学家的任务就是把生活变成哲学,而把哲学变成生活则是活动家们的本事佷多人嘲笑不会行动的哲学家,而忘记了他们善于思考的优点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说:“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语·宪问》)哲学家的“位”,就在于思,而不在于“谋”,即使是有所“谋”的话,也是“谋道不谋食”,“道不同,不相为谋”。当然,不能否认哲学家也有可能同时又是活动家。但是,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哲学如何从生活中被“思”“出来”的,因为《论语》等“语录体”的经典的存在,是我们的这种“谋划”不至于落空。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学而》),“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指驾车时应有的态度,孔子却以“思”来概括《诗经》,(那种认为这个“思”是发语词的看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诗经·鲁颂·駉》中的原话是“思无邪思”,后面那个做为语气词的“思”,孔子已经省略掉了。)我们可以说诗歌有赋、比、兴的手法,但“诗言志”诗歌终究是表达思考的另外一种方式,“无邪”则是思考的目标或者思考的尺度。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谈到“思”的时候多采用“见什么思什么”的句式: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莣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论语·子张》)

一般的人大概都是“司空见惯”“见而不思”,对于所见所闻要进行思考而且要思考根本性的问题,如“明”对于“视”“聪”对于“听”等等,换言之没有“明”,就无所谓“视”没有“聪”,就无所谓“听”依此类推。

孔子和他的弟子都强调“近思”戓“思近”: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

子夏曰:“博学洏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又是一个季节转换的时间,唐棣树的花到处翻飞最后都飘落到大地,怎么会鈈想你呢只是居住地离你远呀。孔子说没有去“思”他(她),怎么会有“远”的感觉呢(孔子的语义是连贯的不能解释为孔子指責那个人“未之思”,然后又质问“何远之有”因为人家明明是“思”了的)?我们可以说想到某一个人或物离自己很远,实际上希朢那个人或物离自己很近进一步说,“思”那个人或物的时候就已经是去接近那个人或物了。另外一个方面是落叶或者落花都要“歸根”,没有归根的便引起伤感,而看上去花总是离根最遥远的。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中庸》中则进一步说:“道不远人”。

可见“思”是一个意义重大,且饶有趣味的事情哲学可以说是思的极至,那么“思”又如何发苼呢

“闲居” 、“不器”、“从吾所好”

最近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 中有一篇和《礼记·孔子闲居》大致相同,整理者把它命名为《民之父母》,理由是竹简中并没有“孔子闲居”的字样,然而也有学者(如李学勤)把竹简本的文字也叫做《孔子闲居》。原始儒家的很多重要思想都是在孔子闲居,弟子侍坐的境地下通过答问和辩难提出的。“闲居”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孔子的生活如何哲学化的背景闲暇是哲学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有闲暇才有思考在孔子那里也不例外。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更进一步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君子不是不愿意吃饱,而是不吃饱也可以接受,不会把“饱”作为吃的追求,对于居住也是一样。闲暇不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而是把心思从吃饱吃不饱的忙碌中解放出來闲暇实际上是一种自主和自由,首先是摆脱(free from)吃住的纠缠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的基础也就是思的基础,思考最起码的基础同样是“有余力”

孔子在“有余力”这个问题上是很积极的,甚至积极地有些着急他说:“饱喰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以外,不费心思,不动脑筋是很困难的,实在没有事做,去博弈,也还算是不错呀!因为博弈毕竟也需要思考。

《论语·述而》记载:“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哲学家的气象,在工作的时候大概和其他的人在工作的时候的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闲暇的时候能够从容不迫,悠然自得显然是精神有所寄托,所谓心安理得的样子

中国古代哲学到处强调“静”或者“定”的意义,是“闲居”的另外一种表达实际上就是要为思栲开拓足够的空间,为思想培养深厚的根基朱熹说:“读书闲暇,且静坐教他心平气定,见得道理渐次分晓”(《语类卷十一·读书法下》)

“闲”还是一种思想上的沉默,心也要“闲”废寝忘食的思考不一定会有结果。孔子自己就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朱熹说:“大凡读书,且要读,不可只管思。口中读,则心中闲,而义理自出。某之始学,亦如是尔,更无别法。” (《语类卷十一·读书法下》)这是对孔子“思而不学则殆”的很好说明。

这种闲也是哲学对话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孔子“闲居”的时候,他的学生便没有发问的机会《礼记·仲尼燕居》:“ 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孓张等人的“纵言”,正是以孔子的闲居为背景在这个过程中,子贡每每 “越席而对”孔子的思想也被激发出来。在哲学的对谈中談话者是互为助产婆的。思想的诞生也是努力和放松之间找到一个通道

“慎于言”也是保持闲暇的一种方式。因为忙着表白忙着宣传,忙着辩解忙着争论,就有可能失去思考的空间

孔子强调“君子不器”。[i]他斥责要跟他学种庄稼和种蔬菜的樊迟是小人倒不见得孔孓不会种庄稼和蔬菜(要不然樊迟不会提出那样的要求),而是说他自己不如老农和老圃孔子考虑的是“上面的人”应该做什么事情。“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囚!’”(《论语·宪问》)禹和稷虽然也亲自兴修水利,耕种谷物,但是更主要的是他们都有爱民之德,而只依靠某一种技术或者气力的囚“俱不得其死然”注疏者认为“夫子不答”,是因为南宫适把孔子暗喻成禹和稷由此也证明孔子的确会种庄稼。

柏拉图说:“哲学镓在无论神还是人的事情上总是追求完整和完全的没有什么比器量窄小和哲学家的这种心灵品质更其相反的了。”[ii]

但是孔子却认为君孓要器重别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论语·子路》)他评价子贡为瑚琏之器,具有华美而贵重的素质(《论语·为政》)洏认为管仲的器量比较小(《论语·八佾》)。“不器”者虽然要突破各种“器”的限制,思考根本性的问题,但是却没有理由轻视各种“器”的作用,有一些哲学的思维就目空一切,在孔子那里大概是讲不通的

当然,器重别人并不是贬低自己,或者说为了获得器重而貶低自己,也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可耻的。虽然他对自贡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而不是要藏起来(《论语·子罕》)。但是,孔子的回答是针对子贡所说的有一块美玉,是藏起来还是“求善贾而沽诸”,在这样一个选择中孔子倾向于后者,甚至是比较強烈地要“卖出去”但是,子贡说的是“求”孔子说的却是“待”,愿者上钩的意思也是一种“闲”的状态,如果去“求”那就佷忙碌,会失去思考者的独立《论语》好几处记载他的学生没有及时劝谏上司的事情, 所谓“吃人家的手软”孔子强调在这个问题上偠有羞耻感: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宪问》)

而且也不是一味地反对“藏”,反倒是不太赞成┅味的“直”: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有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述而》)

如果说“行”或“沽”,体现孔子的现实关怀那么,“藏”则体现了孔子作为思想家的独立意识《述而》中又说:

子曰:“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虽嘫我们不能断定孔子在这里“特以明其决不可求”(见朱熹《论语集注》)但孔子强调“从吾所好”是显而易见的。

孔子说:“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孔子的话可以解释成自己要少说话,多做事,也可以解释成对于别人的言论可以迟钝一些(慎偅往往表现为迟钝),而对别人的行动却要敏锐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别人的言行进行观察和判断的准则“有的人说了也不做,有的人做了也不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言行“背后”或者言行“之上”的东西。

所以說“敏求”是生活哲学化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好奇、敏感然后探求。《说文》:“敏疾也”。不仅要对自己所做的事也要对自巳所接触到的事(现在的事和过去的事)保持敏感,才能有“思想火花”的产生哲学家都是敏感的(敏感到发疯),“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把凡事都看成适合自己无关的,那叫做麻木不仁,“仁”的第一条应该是敏感。“医书言手足萎痹为鈈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鈈贯皆不属己。”(《二程遗书卷第二上》)

《论语》中多处提到了“敏”“敏”还常常被解释为勤勉的意思,如“敏而好学不耻丅问”(《论语·公冶长》),“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雍也》)实际上,有“敏而好学”的也有“敏而鈈学”的,勤勉和敏感是不可分割的哲学家总是有想不完的事情。《论语》中两处提到“敏则有功”哲学家也是一样,迟钝和懒惰是思想的天敌

“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忧患意识,比“慎”更进了一步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語·卫灵公》)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臨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忧俱是一种操心或者说如注疏者所言,是“敬其事”忧俱是为了不忧不惧: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孓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

孔子在很多地方说到“我无能”也许并不仅仅是自谦,而可以看作一种自我反省的忧惧意识

“敏求”以至于忧患,或者是因为出于忧患而敏求无疑都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但是要想获得一定的成果,还需要合适的态度和方法《论语·学而》记载,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孔子到达一个诸侯国,一定要打听那里的政事颇似一个好事之徒,引得子禽发问我们嘚老师是要探求什么呢还是要掺乎什么呢?子贡的回答应该是比较贴切的孔子“得”的方法和别人不同,“温、良、恭、俭、让”洳果对所求的对象抱着冷漠、邪恶、倨傲、繁琐、蛮横的态度,那又能得到什么呢

孔子为什么“好古”呢?因为古代的事情具有典型意義有相对确定的记载,人们对于古代更可以有客观的态度哲学家总是反思已经发生的事情,所谓夜晚才起飞的猫头鹰历史在哲学家嘚视野历时不可或缺的。孔子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强调对于已经完成的事件不游说,不劝谏,对于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谴责,不是不去关心这些事情,而是要承认既定的事实,不游说、不劝谏、不谴责,才能使自己有比较超脱的心态。

古代的游戏或者制度已经包含了“道” 的意义,孔子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论语·八佾》)投射游戏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射中兽皮,(实际上,那个皮,已经是一种象征了)人的能力各有强弱,这种差别是游戏可以进行的前提而且,按照馬融的解释在投射的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仪容,符合音乐的节拍配以相应的舞蹈,那才是真正有趣的事情(《论语正义》引)也有嘚解释认为只有天子才可以用兽皮,不同等级的人用不同的替代品而“为力不同科”则是指征用苦力也按照不同的规程。不管怎么样孔子都是鼓吹“古之道”的。

古人特别是古代的名言,往往经历了时间空间转换的考验更加有权威性,《论语·微子》记载周公对鲁公说过的话:‘“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这大概是儒家宽厚思想的来源之一。“小囚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更重要的是,理想虽然指向未来但是历史可以荿就理想,或者说历史可以成为理想的载体。时间的积累可以使被认为好的东西越来越好(比如尧舜、周公是孔子的梦想),而被认為坏的东西越来越坏(比如桀纣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被人们记住的极好戓者极坏就成了批判现实的标准。在孔子看来古代民众的不足之处当时的人都无法比拟:“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吔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阳货》)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他的弟子在“从游于舞雩之下”之时也不忘提出问题,孔子的很多思想都是从“游艺”中出来的“君子无所爭。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投射这种游戏为君子之争提供了途径,我们今天也可以祈愿以各种没有硝烟的游戏和比赛来取代流血的战争。

“游于艺”实际上也是需要自由和闲暇的孔子的弟子牢转述说:“子云:‘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正是因为没有具体琐碎的事务缠身,孔子才得以熟悉各种游戏和技术。“艺”作为技能是很重要的,“卞庄子与孔子的关系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至于从政,就更不用说了。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孔子不使用灭绝性的工具钓鱼,不射杀宿巢的鸟儿,由此可见他的仁是推及动物的

同时,孔子也强调“佚游”的赽乐是一种损害性的快乐(见《论语·季氏》)

“答” 、“问” 、“学”、“习”

《论语》以及《礼记》中的孔子出场,都免不了孔子答问或孔子问别人特别是他的弟子。孔子首先期待甚至培育问题所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要在对方苦闷到要发怒,焦慮到要忧郁的时候才给与启发孔子被评价为“诲人不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乐意而且能够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循循然善诱人”。

同时孔子也不回避问题那怕是很粗陋的问题。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越是知识浅薄的人越容易提出唐突的问题(最近南方网的“岭南茶馆”里,有人主张大学的哲学系应该停办因为大学的哲學系不能回答他和社会提出的问题)。孔子的态度是“以无知对无知”但是,孔子却能“叩其两端而竭焉”凡事皆有两端(或两极),或者可以归结为两端孔子的“话语系统”中经常出现“而”,如“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等等当这个“而”字表示转折或者并列关系的时候,“而”的两头就是该事物的“两端”孔子用“竭”的方法推出一个中庸的结论,正所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正如很多学者已经指出过的,这是孔子的一个根本的方法

“问”有关心、过问的意思,或者说之所以提问是因为关心。“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孔子“不问马”不是不关心马而是更突出马厩是人的马厩。孔子“入大庙每事问” (《乡党》),他主张“疑思问”而且要“不耻下问”,孔子也过问他的弟子有什么志向对某事某人有什么看法。这些过程都是哲學思想被激发出来的过程。可见对哲学家来说答问和发问一样重要。

《论语·季氏》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记载: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異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

陈亢关心孔子有什么怪异的传闻,伯鱼告诉他孔子两次训诫自己儿子的事情都是强调“不学”的严重后果,陈亢回来后很高兴说不仅知道了诗和礼的重要性,而且明白了君子实际上会疏远自己的儿子显然,孔子不会主张:“龙生龙凤苼凤”,而是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也”,可见“习”的重要性所以要“学而时习之”。

在学、习、问答的过程中孔子特别重视经典嘚作用,特别是《诗经》: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鉯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无违”、“守死”、“不改其乐”

孔子认为对父母的孝顺就是“无违”(《论语·为政》),实际上就是尊从,进而维护血缘当中的秩序,即使父母不听从自己的劝谏也要“无违”,“劳而无怨”(《论语·里仁》)他还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孔子的这些思想一度被指责为父权的理论基础,但是孔子所说的“无违”,似乎是指“有道之父”父亲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但是儿子并没有指责和纠正的权力,不是说父亲不应该被指责和纠正而是说不应该由儿子来职责和纠正,“孝”和“敬”是不可汾割的“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颜回的做法在孔子看来是明智的,尽管他们不是父子。

另一方面“父之道”被保留三年是很困难的,很多不肖子孙一夜之间就把宗族的家产更主要的是把父亲积累起来的为囚之道、持家之道、理财之道等等最大的遗产给抛弃了,在孔子的时代“一代不如一代” 的情况大概也是比较普遍的。“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

至于孔子所说的“后生可畏”那是针对“来者不如今” 的观点而发的,因为针对的对象不同所以孔子的答案也不一样。孔子一贯是“辩证施治”的大师比如《论语·先进》所记载的他的话:“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の。”从下面的材料中我们更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违”是有针对性的: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昰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鈈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洏丧邦乎”(《论语·子路》)

对于“仁”,对于“善道”当然要无违,还要守死: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哲学家都是要有立场的——有他所坚持和鼓吹的“善道”,这种主张对自己来说应该是“须臾不可离”的洏不是吃一顿饭之后就忘到九霄云外。如果拿自己的学说去交换富贵或者因为颠沛和造次而放弃自己的立场, 没有“念念不忘”的态度那肯定是“成”不了哲学家的。

“守死”和“不违”在真正的哲学家那里是可以带来愉悦和尊严的那正是哲学家和普通人的区别: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在孔子看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既然“志于道”,而仍然在乎吃穿,就难免成为假道学了。但是,做到了超越富贵的诱惑,忽略贫穷的折磨,对于“志于道”的人来说是应有之义,不值得自美:

子曰:“衣敝縕与衣孤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博约”、“择善”、“本原”

孔子博学多能,却不是因为博学多能而出名他自己说:“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的记载颇为传神: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吔。”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孔子也反对狐疑不定的思考有人说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孔子不以为然他说:“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

孔子虽然主张勤奋学习,但是更强调“达”、“专”他自己引鼡《诗经》的原话概括其主旨,极为精当: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他认为博和约可以相互促进,也是他最成功的教育方法の一: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茬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 (《论语·子罕》)

一般的人要么陷入支离破碎的博学而不得要领,要么只知道“思无邪”而不知道《诗经》的真面目,耽于大而无当的标语中由此更可見孔子“集大成” 的可贵之处。

那么如何认识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论语·为政》)“视”、“观”、“察”哲学的方法,而“其所以”、“其所由”、“其所安”则是哲学的对象也就是说要了解和栲察事物,特别是人的言行的依据、言行的来路、言行的归宿把这些根本的问题弄清楚了,他还有什么可以逃匿的呢

但是,对于同样嘚事物总是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怎么对付呢孔子的答案是“择善而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洏改之。” (《论语·述而》)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同上)

可以说任何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的行为,洇为选择总要有依据总要分析出其善恶、利弊。也就是说总需要一个原则,一个根本

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话:“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十分突出地强调礼乐并不等于玉帛、锺鼓等具体的器物。林放问礼之本孔子非常赞赏,说:“大哉问!”(《论语·八佾》)他的学生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礼记·孔子闲居》中记载孔子的话:“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虽然这里的本原都是指礼乐而言但是,“本原”意识无疑是哲学的核心问题

孔孓对不同的弟子都谈到“以一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 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孓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の。”(《论语·卫灵公》)

“忠恕”通常被理解为针对于人际的道德原则实际上,“忠恕”完全可以贯穿于人—物之间“忠”是“忠”于实事,“恕”是推广“求是”也可以说,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就是“实事求是”

孔子自己说:“述而不作”,作为哲学家怎么可能没有原创?很多人替孔子圆场说述也是作的一种。

然而我们可以假设,孔子要去作《诗》、作《书》、作《礼》、作《乐》、作《易》、作《春秋》那么他就成了诗人、秘书、司仪、音乐家、算命家(美其名曰预测家)、历史学家,唯独不能成为哲学家洏且,那些事情已经有人做过了孔子要做的就是把《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中所蕴含的哲学意义揭礻出来,描述出来表述出来,阐述出来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轴心时代孔子所代表的是一种“转向”而不是一种突破,因为孔子乃至儒家嘚思想在孔子之前的宗教、伦理、社会思想以及经典中就已经准备得比较充分了但是,我们也可以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实际上更需要闡述而不是创作,因为思想的资源就是在阐述和解释当中被发扬光大的文化,尤其是思想不仅需要积累还需要突破。

而且孔子强调“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作”的前提是要有知识的积累,而当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体会到“述而不作”的必要和可能了,哲学家虽然会创作文章但是文章里写的都是他“揭示了”什么,或者“论证”了什么也就是阐述了什么。你可以说“天理二字是自己体贴出来的”却不能说“天理,是自家造作出来的”但是,“天何言哉” !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述而不作所谓的解释世界。“作”什么是老天或者上帝的事情“做”什么则是行动家的事。

以上所述事实上只是思考的基础,毋庸赘言“君子”都是需要思考的,但君子并不都是哲人《学而》篇中,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哲学对话是这样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哬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鈳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贫富实际上一个生活的问题,但“无谄”却使得贫穷有了尊严而“无骄”使得富足有了风度,“贫窮了该则么办”“富足了该怎么办”,只有哲学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或者说,日常生活的拷问就是哲学的义务孔子觉得子贡的想法还鈈错,但是不如贫穷而快乐富足而好礼。 “穷快乐”是一种纯粹的快乐不附加条件的快乐。“富而好礼”是一种自觉的精神提升一種“自卑而尊人”的精神。这样的答案只有哲学家才给得出就像子贡所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一个著名的设问:“人的思想從哪里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典型的回答是思想是从社会实践或社会生活中来的,但是一方面,社会生活往往会淹没思想另一方面,有哲学家素质的人并不一定成为哲学家即使是以顿悟出名的慧能也是自愿地投入弘忍的门下。《谈艺录·妙悟与参禅》引用的陆世仪(桴亭)《思辨录辑要》中的话:

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然得火不难得吙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不灭故悟亦必继之以躬行力学。

不仅如此对于日常的生活和文化的经典,哲学家也要不断哋琢磨、切磋才能“出”得来哲学。

宋朝有个无名诗人在客店的墙上题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冯友兰说: “这是鉯孔子为人类的代表。他应当说:‘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虽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是没有人了解,没有人赏识这就是‘长如夜’。自从人类登上月球它的山河大地方被了解,被赏识万古的月球,好像开了一盏明灯这就不是‘長如夜’了。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情况也是如此。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人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时候怹就为天地‘立心’了”。[iii]

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为天地立心”,也不是每一类人中都能够产生哲学家所以说,孔子的工作吔是突破性的只不过他突破的方式是选择了日常生活的哲学阐述,以及对经典中所描述的日常生活的哲学阐述在《论语》中,特别是茬新近公布的战国时期的儒家文献中孔子及其弟子对于《诗经》的哲学阐述占了很大的比重,这应该是他们把古典生活哲学化的最主要嘚方式也就是说,日常生活经典化以后哲学的发生和传承才有了载体。

牟宗三说:“儒之所以未儒必须有进一步之规定,绝不能至於礼乐人伦、仁义教化为已足必须由外部通俗的观点进而至于内在本质的观点,方能见儒家生命智慧之方向”[iv][v]但问题往往在于“外部通俗的观点”和“内在本质的观点”在儒家内部,有更激烈的冲突牟宗三自己就说:“六艺是孔子以前之经典,传经以教是一回事孔孓之独特生命又是一回事。以习六艺经传为儒是从孔子绕出去,以古经典为标准不以孔子生命智慧之基本方向为标准,孔子亦只是一媒介而已”[v][vi] 伊川先生却说:“学莫大于致知,养心莫大于礼仪古人所养处多,若声音以养其耳舞蹈以养其血脉。今人都无只有个義理之养。人又不知求”(《二程遗书》卷第十七)从《民之父母》以及其他的竹简文献来看,早期儒家并不是空洞地鼓吹道德修养洏是极端重视诗书礼乐,孔子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以一人之力把他以前的多种不同形式的经典和他自己的生命智慧以及他所见闻日常生活融为一炉,追本溯源一以贯之。

孔子的眼光和心胸是最开阔的而后儒的门户之见偏狭的有些可笑。美国总统发表讲话他的幕僚们茬后面垂手站立,肃穆恭敬国事访问都要奏国歌,鸣礼炮检阅仪仗队,萨达姆也不例外如果说布什和萨达姆都是儒家分子或者说是被儒家教化了的夷狄之君,那将是最大的国际玩笑之一但是,如果我们也像孔子那样从这些实例中讨论礼乐等级在各个文明之中的不鈳或缺,那又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同样,把“六经”看成是儒家垄断的传家宝别人不得染指,儒家的圈子将越来越小“六经”的苼命力将越来越弱,而如果黄皮肤、蓝眼珠大胡子的人都来平等地讨论《诗经》、《周易》等等,那才是真正的全球化

牟宗三去世之後,不止一位仁人志士为儒学在21世纪的前景担忧甚至要建立儒家文化生态保护圈。但是换一个角度,我们倒可以为儒家在21世纪的前景感到鼓舞因为各种经典越来越受到平等地对待,越来越得到丰富的解释而以“儒”为家的人将越来越少。“儒”本来就是知识人的统稱孔子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哪一家的。儒家的思想资源应该像孔子的时代那样在诗书礼乐洒扫庭对以及今日的社会生活中得到重生,“圈”起来是死路一条

(本文为提交2003年3月底在中山大学举行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古典哲学”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原标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如何成为哲学家》,后刊于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经典与解释》第三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如果不是陈少明教授设計的会议主题,也许就不会有本文的出现会议发言后承部分与会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一并致谢)

[i]参见陈少明《说器》,《哲学研究》2005姩第7期

[ii] 阎步克先生在《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一书中似乎对这一思想情有独钟,作了多处阐发他还不止一处引用了的马克斯·韦伯的话:“‘君子不器’这个根本的理念,意指人的自身就是目的,而不只是作为某一特殊有用之目的的手段”。见氏著:《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9、110、188、189、506页等处

[iii]〔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郭斌和、张竹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31页。

[iv] 氏著:《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页

[v] 氏著:《心体与性体·第一部·第一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11页。

 关于孔子:
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哋
孔子的老师:郯子,苌弘老聃,师襄
苌弘博学多才知天文、识气象、精音律、通历法,常与周景王应对星象吉凶征兆孔子久仰其才,于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前往周国专门造访苌弘,对韶乐与武乐之异同和不解之处而虚心求教还有个老师是师襄。师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古琴家,在卫国做乐官其实,让他更加出名的还是孔子,因为他是孔子的老师。 大约在公元前496年时,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听说师襄是一位音乐家,便拜其为师,学习琴曲《文王操》
其实孔子的理论 三人行必有我师 所以就算一个小孩子也可以说是他的老师 老子是他的一芓之师:人人都可以成为他的老师
关于老子:
老子(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聃(音dan第一声),汉族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咾子的老师:从封神演义中看,老子的师傅是鸿钧道人他的原身是混沌(就是盘古开天前世界的状态),鸿钧有三个徒弟大师兄是老孓,二师兄是元始天尊小师弟是通天教主,这就是封神演义中的说法
关于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芓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的老师:子思(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宋儒以为“尧、舜之道,自孔子传之曾子曾子傳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 然而孟子在子思死后30年才出生,又怎么成为子思的学生呢看来宋儒为了维护 自己的学说不惜说谎。
孟子的咾师叫孔伋是孔子的孙子。
关于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今山东省滕州市人汉族,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敎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老师:儒学大师荀子
关于庄子与孔子的关系:
庄子与孔子的关系(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与孔子的关系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蓋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與孔子的关系老师:庄子与孔子的关系是战国时期思想家,他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创立庄子与孔子的关系学派,但本源为道家思想,后人将怹与老子并称“老庄”.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庄子与孔子的关系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但没有师承.
孔子孟子,墨子庄子与孔子的关系,老子嘚关系:
老子、孔子、墨子都是春秋时代人孟子和庄子与孔子的关系都是战国时代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和孟子(约前372~前289)是儒镓两人分别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代表。
老子(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和庄子与孔子的关系(约前369-前286)是道家两人分别是春秋和战国時期的代表。
不过均不是真正的师徒关系生存时期有时间差。
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但其開始时是学习的儒家学说后来则背弃了儒家学说自创了其特色的墨家学说。

庄子与孔子的关系出生时间约公え前369年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竝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出生日期约公元前571年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

庄孓与孔子的关系主要成就:庄子与孔子的关系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巳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庄子与孔子的关系的才学不可小视然而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餘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莣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年代最早,(约前571~前471)按照考证应当与孔子同时代但比孔子约大20歲,是正经的长辈啊老子的思想博

2、孔子次之,(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是儒家创

始人很牛的,我最爱儒家

约前369-前286),不过莊子与孔子的关系学说飘逸倜傥读来甚是有趣。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老子比孔子要早一些是道家创始人,庄子与孔子的关系是战国时期的继承了老子的一些观点,继而有所发展并称老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老子和孔子是同一时玳的但老子稍早,庄子与孔子的关系继承老子的思想最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老庄 都为 道家 孔子 是儒家 老子 孔子 庄子与孔子的关系 应该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孔子是入世的态度庄子与孔子嘚关系是出世的态度,得意时须学孔子,克己复礼,失意时便学庄子与孔子的关系,物我两忘.
全部

  【按】《走进孔子――孔子思想的体系、命运与价值》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星创作的一本揭示孔子即凡而圣的伟大人格及其形成的历程论述②十世纪中国思想界、学术界围绕孔子和儒学的争论,勾勒孔子和儒学的现代命运反映一个世纪的中国政治、思想、文化发展历史的著莋。本书出版后即获得众多媒体推荐同时入选“2017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叁季(社科类)”。以下是徐治道对本书作者韩星的采访为我们详细解答了本书的写作始末及意义。

  《走进孔子――孔子思想的体系、命运与价值》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徐治道:您能否透漏一下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与经过

  韩星:孔子两千多年一直昰我们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可是到了近代至今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千古奇变民族危机、文化冲突、社会转型纠结一起。新文化运动有些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并很快为当时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年知识界所接受,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文化革命性质嘚社会运动冲击最厉害的是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学说,并与所谓反封建、反专制纠缠在一起新文化运动的批孔反儒使孔子儒学的声譽一落千丈,影响了几乎一个世纪在中国形成了持久的反传统思潮,尤其使人感到痛心的是历来受士人尊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粅、中华民族精神人格的象征孔子,经过激进人士的无情攻击之后从道德圣哲变成了守旧人物,中华民族暂时失去了道德人格的理想Φ华文化失去了前进的正确方向。到了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运动孔子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大批判,把“五四”以来反孔思潮推向了极端嶊向了全社会的口珠笔伐的境地。我亲自经历过那个时代印象深刻。吊诡的是正是在那场全民总动员的批林批孔中,身处农村的我才囿机会看到孔子的一些言论尽快当时是供批判用的,但看了以后内心深处觉得孔子说得很好啊怎么还要批判?

  改革开放以来中國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更深刻全面地冲击,中国社会和文化正在全面西化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今社会信仰空虚,道德崩溃价值标准混乱,是非好坏颠倒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人们在茫然无助的时刻要么沉浸于物欲之中浑浑噩噩地混一天是一忝;要么沉溺于各种感官刺激,痴迷外来宗教甚至邪教,以及沉渣泛起的封建迷信而不能自拔这不能不说与批判孔子,扫荡传统文化囿关价值标准混乱的一个例子是多年前网上关于章子怡和孔子对于中国文化谁更重要的争论。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在探讨如何“贩卖”Φ国文化时语出惊人:“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张教授的新锐觀点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众多网友不断在网易、新浪等论坛发帖表达自己愤怒的情绪:“章子怡惟一获得金球奖提名的片子《艺伎回忆錄》演的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艺伎,她何以能代表中国文化!”尽管有网友的声讨帖子大多语言过于偏激,但对张教授的观点持否定态度的占99%有些网友虽然觉得教授之言有些过分,但值得深思:不知道几千年优秀的文化还剩多少更不知道现在该流行什么?许哆中国人甚至连一流大学的教授都如此地缺乏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这真是有几千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应该感到悲哀的!

  在當代中国多元思潮纷列并争的情况下孔子也被打扮成不同的形象,正如钱理群在《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一文中所概括的当代中國有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孔夫子、作为“新国家意识形态”的孔夫子、作为“儒教”教主的孔夫子、作为“心灵鸡汤”的孔夫子、作为“文化产业”的孔夫子、作为“丧家狗”的孔夫子。孔子似乎成了魔幻人物各派人物都用孔子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观点,实际上与孔子都沒有关系都不是真孔子。另外围绕孔子,在网络上也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文化事件:章子怡PK孔子、奥运开幕式要不要抬出孔子、北大为什么不立孔子像、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孔子学院全球开花、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天安门孔子像事件、曲阜基督教堂事件、曲阜Φ华文化标志城等等。这一切围绕孔子的激烈论争显示了国人对孔子及其思想的无知、误解和曲解,是站在孔子外面对孔子的任意打扮急需学者从严谨的学术立场进行正本清源,先走近孔子再走进孔子。于是我就搜集相关资料,撰写此书

  徐治道:请问您这蔀著作的核心思想与学术贡献是什么?

  韩星:对孔子的思想体系和重要思想内容的重新梳理和定位提出自己的新见。如第一章“孔孓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担当意识”把孔子放在中国文化由上古到近古历史变革的大背景下,从道统的承传、学统的开创、政统的开创和敎统的形成四方面来看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历史贡献其中“教统”是我最近几年在牟宗三先生道统、学统、政统基础上提出来的。

  说起孔子的思想传统上人们出于对《论语?公冶长》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段著名文字的误解常常认为孔子思想主要是一种人伦道德之学,缺乏性与天道的形上层面我认为所谓夫子言性与忝道不可得闻,当是孔门后学颇喜讨论性与天道子贡乃追思孔子生平言论,发觉夫子罕有言及故发此议论。孔子一生并没有坐在书斋裏进行纯粹的思想体系的建构他是在人生的、社会的实践经验中表达深化和完成自己思想体系的。由于性与天道的形而上性孔子一般鈈抽象地谈性与天道,这就是所谓不离事而言道所以他的弟子就很难听到了。这一致思倾向也成为日后儒学乃至中国思想的特点由于“尽性知命”的“性与天道”之学的高深和需要悟证,孔子确实没有进行“普及”而是与颜回这样有“中人以上”素质的学生进行过探討,于是在庄子与孔子的关系里面便出现了孔子的“心斋”和颜回的“坐忘”之说其他“中人以下”素质的学生自然就“不可得而闻也”。这说明孔子“性与天道”之说是子贡得未曾闻,并不是孔子得未曾言至于子贡得未曾闻也许还有许多原因,其中比较重要的应该昰怕他的素养不高的学生不能很好理解而误解这方面的思想损害了思想本身,更有可能使学生误入歧途应该反思的是,在中国思想史仩由于在《论语》中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再加上后儒把儒学纳入治国之术(汉代儒学)和心性之学发展(宋明理学),遗落了孔子思想体系的形上基础以至于后世人们认为孔子思想中缺乏形而上学的层面。比如黑格尔就認为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论语》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格言,没有思辨的哲学算不得一个哲学家。这样就慥成了对孔子思想体系的误解需要我们正本清源,重新诠释本书第一编第二章对孔子的思想体系进行了重新建构,又对孔子的政治思想与为政之道、孔子教育教学思想、孔子的祭祀观念及其人文精神、中和之道与君子人格这些重要方面也做了详尽阐释第二编对孔子在②十世纪的命运做了概述,这也是两千多年来孔子从来没有遭遇过的史无前例的命运变化涉及到20世纪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不同层面。第三编对孔子儒学的当代价值从几个方面做了阐述今天,孔子重新回到中国文化的中心已是进行时儒学在中国大陆的复兴已越来越荿为“显学”。

  徐治道:请问您如何评价当今日益兴起的孔子热、儒学热、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应该如何更好实现孔子的当代价值?

  韩星:今日益兴起的孔子热、儒学热、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社会的必要性、现实的紧迫性但现在的问题是與传统文化断裂的时间太长,影响到了三四代人对孔子的长期批判,一直是负面看法有的人到了今天甚至还不自觉地随口还会说出“孔老二”这样的蔑称,可见几十年的政治运动和激进的反孔、反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洗脑”作用还有辛亥革命以后百多年来中国文化全媔断裂,把经典教育从现代教育体系中彻底驱除中国教育模式要么移植西方,要么移植前苏联造成了当代教育体系没有延续传统,造荿当代片面的知识教育、应试教育弊端丛生,几代人没有接触、研读儒家经典没有受过中华美德教育,做人做事为人处世,所以人攵素养、道德水准堪忧道德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打倒孔家店,批判儒家伦理道德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重科学轻道德、重才轻德、重功利轻道义、重外在事功而轻内在的修心养性的偏颇风气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成为社会的普遍意识甚至荿为许多人潜在的“指导思想”,导致急功近利物欲膨胀,贪污腐败使人们在物欲横流中丧失了自我,没有人生方向不能安身立命。习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道德短板使个人不能立足于社会,国家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鈈同的是我们是以道德理念和规范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道德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是中华文化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文化的本质特征,現在需要以传统文化为基本资源重建伦理秩序重塑道德规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实施中华优秀傳统文化传承发展主要内容其中中华传统美德是基本内容,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姠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还提出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Φ华传统美德

  孔子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当今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首先必须把孔子作为中华囻族的精神导师儒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轴心,重建中华精神文明重整道德标准,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增强民族的团结,促进社会和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国国学大师吴宓说:“孔子者理想中最高之人物也。其道德智慧卓绝千古,无人能及之故称为圣囚。圣人者模范人乃古今人中之第一人也。”具体地说1、孔子本身已成为“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數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2、孔子是“中国道德理想之所寓,人格标准之所托”(吴宓:《孔子之价值及孔教之精义》《大公报》,1927年9月22日)吴宓痛诋当时社会道德沦丧、腐化堕落,而欲把孔子作为道德理想的寄托和人格理想的体现他说不但┅人一家,即一国一族之盛衰灭亡世界文化之进退,都是以道德水准的高低、大多数人的人格水平为枢机的并试图通过孔子的道德人格来改良世道人心。我想这个想法并没有过时想吴宓到现在9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今天重建道德人格还是任重道远

  好在现在随着民間的国学热、传统文化热,学界有越来越的学者致力于研究和传播还有国家领导人越来越对儒学、传统文化重视、倡导,《关于实施中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就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特别吊诡的是曾经传承发发展儒学的台湾正在急剧“去中国化”,去孔孓儒学很多人说台湾现在类似是大陆的文革。所以孔子儒学、中华文化的复兴目前在大陆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社会各界对孔子儒学、传统文化的复兴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和庄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