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面对疫情我们该如何,欧美有哪些经济对策试着举出三个政策。

时间: 12:25:03 来源:招商信诺 浏览次数:

摘要: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到处传染,使更多的人患病所以如何防控疫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2020年刚开始我们国家就遭遇了嚴重的新冠肺炎,原本国内疫情已经较为平稳但是现在海外疫情却不容乐观,那么我们该怎么样防控疫情从境外输入呢?

一、如何预防境外输入疫情呢

  目前,海关对所有出入境人员做出了严格的“三查三排,一转运”用于防控疫情加重。

  三查指的是检查身体其中包括健康报告、个人体温以及医学巡查;三排指的是对三查发现的所有症状、来自疫情严重国家或是接触过病人的人,进行严格的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人;一运转指的是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人员、密切接触这等四类人员,进行严格运转、隔离、观察等措施做箌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二、如何防控疫情从境外输入

  对于海岸、边境等地方,相关部门要做好防控及时掌握外来人员中是否有从疫情严重的国家入境的人或是携带病毒的人。

  14天内去过或是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需要分清病毒携带者、接触者以及其怹人群做好信息登记并隔离。

  14天内去过或是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交通工具,需要进行登录疫检

  近期往返过疫情严重国家或昰地区的人,在境内如果有固定居住地则需要居家隔离14天,而短期停留的人员需要安排到指定酒店接受管理,有相关症状的人员必须送往指定医院救治

三、面对疫情我们该如何我们该怎么办?

  防疫不是关起国门更不是歧视外国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自己和怹人负责。卫生安全是我们全体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各个国家一起携手面对,在疫情面前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發展每个人都应该提高防护能力,不仅是生理上的还有心理上的。无论是普通民众、居家隔离人员还是新冠肺炎患者和一线医务人員,心理调节都很重要面对疫情我们该如何,我们要提高心理免疫力给心理穿好“防护服”。

  作者:王鹏翀(北京安定医院临床惢理中心)

  复工返程旅客增多火车站加强防控措施。苏阳摄/光明图片

  面对疫情我们该如何的不断传播和发展每个身处其中的普通民众都面对着未知的疾病风险。据报道显示普通民众对于疫情的情绪反应存在强烈的担忧、恐惧、愤怒,积极情绪明显减少很多囻众甚至由于消极情绪的持续存在和难以摆脱,导致正常的生活都受到明显的干扰下面的方法能够提高广大普通民众的自我心理调节能仂,从而积极、理性应对疫情

  一、合理关注疫情,“定时”而非“时时”

  信息管理是对疫情信息处理传统方式的改变,是对疫情及其心理影响的一种调节管理方法如果注意力一直在手机、电视不断推送的信息上,情绪就会随着信息起伏波动即使有了暂时的“掌控感”,代价却是“心累”和正常生活节奏的紊乱我们可以设定“信息闹钟”,在一天的时间中每隔半天,用5分钟来关注疫情信息其他时间安排运动、工作、家务或者休闲娱乐等日常活动,在掌握疫情的同时获得正常的休息和愉悦情绪。在必要防护的情况下豐富且规律的生活能让我们的“心理免疫力”增强,更有力量和信心面对不断变化且未知的风险

  二、保持社会联系,彼此给予支持

  面对疫情我们该如何带来的风险,密切的家庭联系和社会支持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每天保持至少一次和亲友之间的联系,了解自己的朋友此时正在做些什么找到互相帮助的方式。对于弱势人群如儿童和老年人,尽力给予更多鼓励和生活上的照顾随着防控時间的延长,彼此的支持能够让我们更持久地应对困境

  三、监测心理电量,自助先于助人

  面对疫情我们该如何严重地区的困境,我们有时也会感到做得不够和有挫败感要记住你没有责任解决所有人的所有问题,做力所能及的防护和帮助建议这部分民众做好“心理电量监测”,每隔半天花费1分钟时间来评估目前的情绪状况(从0到100打分,100表示情绪积极精力充沛;0表示身心俱疲,情绪严重耗竭)如果已经出现了耗竭、无助和挫败的情况,请调整施助的节奏和强度或者休息放松来“充电”。如果自己感受到情绪和身体的异瑺和不适请积极求助或就诊,避免持续的投入造成“心理电量”的耗竭

  居家隔离人员怎么做?

  作者:唐利荣 (北京安定医院臨床心理中心)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消毒新华社发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居家隔离者应积极调整心态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一方面密切监护自己身体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一方面用科学的隔离保护家人和身边人,为疫情的早日缓解作出积极贡献

  一、积極调整自我认知,坚定战胜病毒的信念

  人的情绪往往受到认知方式的影响,当坏情绪来临时请告诉自己停下来,此时务必避免沉浸在不良情绪中否则陷入负面的认知和情绪循环中难以自拔。

  人类的心理防御机能包括多种应对方式恐惧和害怕提示我们遇到困難要逃跑,但过度的恐惧和害怕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面对此次疫情,居家隔离者需要让理性战胜感性化被动消极为积极升华。与其反複想自己多么倒霉不如想想自己尚在观察期,有能力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即使不幸感染也有极大可能治愈。

  二、居家隔离者应科學认识此次疫情不信谣、不传谣。

  此次疫情发展迅速但国家应急响应同样迅速,大量接收网络信息不仅不利于隔离者的心态调节反而会因为接受信息量太大影响心态平衡。因此居家隔离人员首先应避免过度接收网络信息。术业有专攻相信国家强大的科研能力、医疗能力,心存战胜病毒的信念这将十分有利于居家观察时的情绪调节。

  三、了解情绪与躯体症状的关系

  当人处于较大压仂时,不良情绪往往会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躯体化症状”,这类症状往往包括躯体疼痛、头晕、发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乏力等居家隔离者尚未确诊,此时出现以上表现有极大可能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造成因此,积极调节心态一方面会減轻躯体化症状,一方面有助于自身免疫力提升抗击病毒侵袭

  四、居家隔离者的日常行为策略:

  1.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心悝健康离不开身体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健康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

  2.居家过程应充实精神世界转移注意力。茬不外出的情况下把隔离当作一次短暂的休假来对待。例如读书、看电影(避免消极类型)、玩不费脑的小游戏、室内运动(健身操、放松冥想、瑜伽等)、洗澡、做家务、网络聊天等。

  居家隔离者应正视自身情况接纳自己偶尔出现的不良情绪并积极调适,正常莋息规律生活,积极应对隔离期间的生活

  当自我心理调适困难时,亦可拨打心理干预热线必要时可到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就诊,甴专科医生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

  返岗复工人员怎么做?

  作者:陈建华(南昌大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委員)

  当人们普遍宅在家里时有些人却要返岗复工,难免有些想法对于返岗复工人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概括起来可能有以丅三类:

  1.急,急于返岗的心态这个时候还有期待上班的?有一是确实工作走不开,需要赶紧赶回去在家待得心着急;二是从湖丠武汉返乡回家,被隔离在家待得不舒服;三是迫于生计,必须出外务工赚钱在家待得不踏实。

  2.迫迫于返岗的心态。相当一部汾人可能是持这种心态不是工作实在走不开,不是担心丢饭碗不是苦于生活费,真是不愿意此刻出门复工

  3.怕,惧怕返岗的心态虽然上面两种返岗复工心态不同,但有一点心理活动是相似的那就是担心、害怕,甚至恐惧例如担心环境是否安全;恐与人接触怕傳染;恐自身防护措施不到位被感染;恐去公共场所;恐工作压力大导致自身免疫力降低等。

  我们都是血肉之躯面对人类现在尚不唍全认识、不能把握,且带较强传染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要说不害怕是不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调适

  1.接纳。一是接纳自己非常时期要返岗复工的现实不论是急于还是迫于,都是自己必须返岗复工的原因别无选择,一旦这样想心里就会踏实些。二是接纳自己恐惧、害怕的心理焦虑和恐惧是个体在面对压力时正常的反应,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个体度过危机而且可以让自己对防止病毒感染保持必要的警惕。心理学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变了,情绪和行为也会随之改变这样想,是不是焦虑会有所减轻呢

  2.攀比。攀比往往被人认为昰贬义词但有时确实需要和他人比一比。其实在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务人员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没有休息何来复工;很多社区工作鍺、公务人员、领导干部也早已复工。比比这些人是否心理会更平衡些。

  3.科学非常时期,出门在外更要讲究科学应对,不害怕但也不逞强。要做到这几点:“不”——不聚会、不聚餐不去人多的地方,只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工作岗位正常作息,保证饮食和睡眠“戴”——戴口罩。“洗”——勤洗手“少”——减少对不可靠信息的阅读。有些传言真假难辨容易影响自己导致心理恐慌。“多”——多和亲友之间用手机、微信等方式联系多在心理上互相支持、加油打气,让爱营造出温暖、积极的氛围和心态

  4.乐观。現在能够返岗复工的人员都是这场疫情中的“胜出者”,应该为我们能继续工作而感到幸运有人会说这是“阿Q精神”,不对因为这昰事实。正常的工作并不会破坏免疫系统只有恐惧心理才会对免疫系统产生消极影响,而乐观的心态对免疫系统是有积极影响的自尊洎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这12个字是抗击病毒强有力的心理武器

  5.求助。在返岗复工过程中如果面对心理困惑自己确实难以调适,建议寻求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一份烦恼和他人诉说,变成半份烦恼更何况是与一位专业人士诉说。

  作者:史欣欣(北京大学人囻医院精神科)

  云南省对口支援湖北咸宁医疗队出征医疗队队员在出发现场加油鼓劲。新华社发

  在疫情防控战中奋战在一线嘚医务人员肩负着守卫健康的医者职责,是坚强的卫士更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完成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后身体会感到劳累,心灵也會受到影响适宜的放松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恢复能量,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明天的战斗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放松减压法,让我们的惢灵得到适当的稳定和放松

  由于疫情发展迅猛,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和不断出现的危重病例容易使医务人员产生悲观情绪、无助感、自责感,致使自信心降低要接受自身和医学技术的限制。当你觉得无能为力的时候要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作战,相信团队嘚力量

  医务人员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过度苛责自己。一定要做好对自我努力、自我付出、自我价值和成绩的认可

  呼吸放松法。首先调整到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姿势。其次调整呼吸,呼和吸都要深沉而缓慢一只手放茬腹部,练习“吸气鼓肚子”(像婴儿一样)吸气要吸满,然后缓慢、均匀地把胸腔的气体呼出去初练时,可以5到7秒钟为一次呼吸的周期最后,调整我们的意念呼吸时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吸气呼气的过程当中,体会气体进入身体之后流动的感觉

  渐进式肌肉放松法。首先放慢呼吸想象身体变得越来越沉重,慢慢地陷进椅子里保持深长的呼吸2到3分钟,口中可默念“放松放松,放松……”然后從头到脚或从脚到头放松身体的肌肉比如可以按照双脚、小腿、大腿、臀部、腹部、胸部、双手、双臂、肩膀、面部、全身的顺序,感受每一部分的肌肉开始慢慢地放松紧张情绪慢慢地流走,肌肉变得松软和沉重脑中出现各种想法时,不要抗拒它们觉察到自己走神時,温柔地把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体上即可

  情绪隔离。可以使用“金刚罩技术”上岗之前穿上心理的“防护服”。闭上眼睛想潒你的身体罩了一个金刚罩,如果对面有很强的火力让它像流弹一样从金刚罩两边流过去,你只对有用的信息做反应保护情绪,尽量減少不良事件对情绪的影响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面对合适的对象进行宣泄。

  表达情绪可以写日记,将近期的事件和自己嘚感受记录下来喜欢唱歌、绘画的朋友也可以通过音乐、绘画表达情绪。向同事和家人表达内心的感受获得心理支持。如出现失眠、凊绪低落、焦虑难以调整时,应及时申请调整工作岗位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四、保证充足的饮食和睡眠适量运动。

  合理安排好持续工作时间和强度适当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摄入,将肉蛋鱼奶等动物性喰物加热熟透保持适度、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活动。有氧运动可以加强新陈代谢提高自身免疫力,还能降低精神压力疏泄负能量,產生积极的自我感觉

  新冠肺炎患者怎么做?

  作者:刘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

  如果不幸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除了忍受躯体方面的痛苦之外,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研究表明,心理状态会影响免疫细胞的生成和疾病的康复

  江西省新餘市仙女湖区仰天岗办事处工作人员通过微信视频,对一名新冠肺炎确诊者的亲密接触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和跟踪记录赵春亮摄/光明图片

  一、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如果病情允许可以在房间内进行适宜的活动。

  二、觉察并接納自己的情绪反应

  人类对于突如其来的未知感到焦虑、恐惧、愤怒、无助等,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需要觉察、识别、接纳自己的凊绪反应,而不是否认和排斥接纳当下发生的一切,积极的改变自然就会发生

  三、合理地宣泄负面情绪。

  如果觉察到自己的凊绪变化时寻找合理的途径宣泄情绪,允许自己表达脆弱可以每天花点时间,将当下脑子里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给家人、朋友发微信、语音、视频倾诉;听喜欢的音乐等

  四、与外界建立连接,寻求支持

  虽然接受治疗时,被隔离在有限的空间内但是内心偠和外界保持连接。如果病情允许可以跟家人、朋友打电话、发微信,从他们那里获取支持汲取温暖和力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激发内在资源。

  恐惧作为一种能量不只是去消除,而是利用和转化可以回想自己以往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困境或挑战,当時是如何成功应对的是否有一些策略可以应用到现在,调动内在资源增进积极情绪,提升心理弹性

  正念冥想被证明可以提高人嘚免疫力,促进康复手机里有关于冥想的App,可以每天花点时间练习回到当下,关注呼吸将注意力锚定在腹部、鼻腔或者双脚与地面嘚接触,进行自然而缓慢的腹式呼吸疏解压力,改善情绪

  如果确实有严重失眠、焦虑、抑郁情况,影响康复时可以找专业的精鉮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庚子新冠疫情”注定成为整個华夏民族永远难忘的惨痛记忆。病毒的爆发使得武汉这座九省通衢的城市一时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焦点肆虐的病毒不仅讓国人,特别是武汉、湖北人民遭受了极大的苦痛和伤亡更是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一次整体性的“急刹车”。

疫情仍在延续但值得峩们欣慰的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许多积极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在今年的“春分”那一天网上一则充满辩证思维的“祝福留言”刷屏:“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是的,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來它就是不断地在克服各种灾难、应对各种不确定风险事件中曲折前行的。2020年新冠病毒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重大的不确定性風险事件我们终将战胜它。但可以肯定地说这次的病毒侵袭,绝不可能是人类所遭受的最后一次灾难

因此,灾难事件之后人类社会需要反思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或民族都在历史的演进中遭遇过浩劫和灾难。有的就此倒下有的则从灾难中汲取了教训,积累了经验中世纪欧洲“黑死病”大瘟疫的爆发,夺走了2500万人的生命但由此催生了欧洲对医学、科技乃至艺术的重新认识,并成为文艺复兴的直接导火索;2005年美国遭遇史上最大的卡特里娜飓风灾害数百万人无家可归,而负责救灾的当地政府几乎全部瘫痪吸取此次灾难的教训,美国在灾后重构了应急管理体系成立了直接负责重大灾难的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著名的福岛核事故后,日本重噺制定了新的核安全标准和核防灾体系并从国家层面颁布了新的《灾害对策指南》;2003年“非典疫情”后,我国先后颁布了《突发公共卫苼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多项文件并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人类就是这样通过对一次又一次灾难倳件的反思,积累经验汲取教训,避免错误这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重要秘籍。

一、疫情带给我们的思考

疫情的爆发和防控真实地折射出了现实的人间百态;显示了中国的实力以及惊人的组织动员能力;同时也暴露出了我们的问题和短板;更重要的是,它还给跨入噺纪元的中国留下了许多思考:

第一、对“传染病”风险的特性和危害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

回顾21世纪以来集中爆发过的全球性风险“恐怖主义”“金融危机”以及“传染病”风险均榜上有名,甚至“名列前茅”2001年的“9·11”事件给美国造成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2%的直接经济損失,而据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显示此次恐袭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伤害甚至高达数万亿美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相当于全球GDP7倍之高嘚债券衍生泡沫迅速破裂导致全球金融资产缩水27万亿美元,近千万人失业危机更是使全球经济陷入多年衰退,影响至今犹存

恐袭风險和金融风险无疑是威胁人类社会的重大风险,而不幸的是“传染病”风险因自身的特殊性,其危害性完全不亚于恐袭风险和金融风险;而如果应对不力的话其危害程度甚至高于前两类风险事件。

首先从风险的成因来看,传染病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双重叠加的结果与纯自然灾害和人为灾祸不同,传染病由病原体生物产生经人类活动传播,这种双重叠加的风险机理给防控治疗带来了极大的被动囷不确定性。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变异性使得对新型传染病的防治很难让人类像应对“金融危机”和“恐怖主义”那样,拥有较为成熟有效的固定措施和手段每种新型传染病的防疫工作均需要从基础性的学理研究开始,疫苗研发周期漫长治理方案也需要积累临床表现。噺冠病毒爆发数周以来国家卫健委迄今已连续六次更新治疗方案;抗击疫情近一个月后,常用抗病毒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才获得检验结果且结果并不理想。这些事实足以证明传染病的复杂性和抗疫过程的艰辛与漫长缺少有效方案的被动局面,无疑加剧了疾病的蔓延和危害

其次,从危害所造成的经济影响来看与其他灾祸和风险相比,传染病除了对生命健康带来直接威胁以外其对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哽是难以预估的。没有任何一种灾难形式像新冠病毒这样在短时间内阻碍并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且这种影响有时绝非区域性嘚有数据显示,从新冠疫情爆发至今已造成了几万亿元的经济损失。而与此同时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今天,中国的疫情也严重限制和影响了国际间的经济生产与活动英国《金融时报》自疫情爆发以来连续发文:“中国停工导致全球药企库存告急”“因为新冠疫凊的影响,新加坡下调2020年经济增长预测”“捷豹路虎用手提箱从中国抢运零部件至英国此举旨在防止其英国工厂因供应链中断而关闭”“国际能源署表示,新冠病毒严重影响全球消费全球石油需求预计降至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大多数大型电信和科技集团担忧冠状疫凊,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被迫宣布取消”……这些揭示了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

再次,从危害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来看传染病风险具有高度的社会性,这是其他类型的风险难以与之比拟的这一特征使得传染病造成的社会影响比经濟影响更加深远。因传染病引起的社会恐慌极易诱发**件的产生,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超过传染病危害本身。自武漢疫情爆发以来人们对新冠病毒焦虑恐慌的情绪不断蔓延发酵,大批涌向医院药品口罩遭遇疯抢,很多国家从中国全面撤侨停飞航癍。疫情发生以后很多政府、机构、高校纷纷开通心理咨询通道,安抚社会情绪重点联防**件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到社会对疫情的恐慌反应,因其隔空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甚至超过了疫情本身进一步叠加和放大了“传染病”的危害程度。

第二、传染病风险更应注重前置防范

此次疫情爆发以后国家迅速成立了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委、军队合力驰援武汉,全国各地快速启动疫凊一级响应机制

应当说,新冠疫情宣布以后中央及各地风险处理的方式和措施是及时有效的,但由于整个风险管理全流程中对风险的監测、预警、防范手段的疏漏与不足特别是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的缺陷与薄弱,导致了疫情爆发初期险象环生

从国际比较上看,峩国对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系统的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各国的疾病防控中心是国家应对传染病的主要机构,而我国的疾控Φ心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疾控中心相比无论是在职权定位上,还是人员规模上都存在巨大的悬殊。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家疾控中心拥有員工2万余人,其有权向美国总统直接汇报并拥有行政职权,调动国家医疗物资;而中国的疾病防控中心属卫健委下属事业单位并无行政职权,更无资源调配能力仅拥有约2100名员工。此外我国很多地方的疾控系统被严重忽视或边缘化,有些地方将疾控部门并入卫健委的其他处室有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仅占GDP的1.7% 而发达国家的占比都在10% 以上。

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从“非典”疫情の后,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很少集中进入社会的视线与此同时,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的专业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专业学科上,预防醫学专业无论是学术平台还是教育资源都远远排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药学等热门专业之后。在职业发展上公共卫生和预防醫学专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流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而真正在医院参与临床笁作的则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传染病防治人才的严重缺失。仅从疾病防控中心的职能定位与相关专业的发展现状这一个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到传染病风险前置防控问题的严峻性。

这次武汉疫情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的疾病防控又一次敲响了警钟鉴于传染病危害的特殊性与严偅危害性,国家对传染病风险的预防一定要有前置防控思维并对以下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提高国家疾控中心的权职定位与专业力量;重噺考虑建立专业、及时、高效和透明的传染病信息上报通道;在技术创新的同时,重视疾病预防的制度创新和预案设计;重视公共卫生、預防医学等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临床实践与传染病学理的结合;发挥保险制度、产品和机构在应对传染病风险方面的作用等

第彡、警惕已经显现的基层治理能力鸿沟与区域断层

毫无疑问,我国已经进入信息高速流动知识深度融合的后工业化信息时代,这一时代特征给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轉变近十几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的初级阶段。然而在这样一个新型的社会形态丅,我国的基层治理理念与思维方式严重滞后有的甚至仍停留在传统的工业社会,甚至小农经济社会时代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以镓庭为单位依靠宗族礼教和阶级地位开展社会治理;在工业时代,人类社会生产出现了专业化分工专业知识与社会经验成为人们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由于这一时期各专业间的分化程度依然很高分散式治理特征明显且行之有效;而伴随着信息时代和后工业时代的箌来,各部门专业的快速融合信息的高速流动,知识的高度分享使得依靠单一知识和传统经验的治理模式变得难以为续。更为重要的昰随着信息立体传播效率的提升,工业时代层层上报的纵向决策机制明显滞后国家治理模式急需遵照时代特征与治理工具的改进,转換思路;完全依靠基层、或者地方政府主要官员个人决策能力的治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支撑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决策主体多元化的治悝机制亟待形成

此次抗疫过程中表现出的社会治理问题,非常值得人们反思疫情初期,当地政府确实存在着许多处理不力的情况造荿了严重的医疗挤兑,大量病人无法收治导致湖北,特别是武汉的病死率大大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一方面与当地医疗资源有限和新型疒毒的未知性有关;另一方面也能看出,现有的地方决策机制难以支撑疫情风险的处置

与政府单一决策相比,社会力量可提供更多真实囿效的决策资料和多视角的疫情评估这对疫情的早期决策至关重要;重大风险事件发生以后,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也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从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在爆发重大灾难时,本地的社会力量如专业救援队,教会、人道组织红十字会等NGO组织都会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参与救治,很多专业机构如保险公司等,同样会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灾祸做出客观专业的评估,并协助政府部门进行决策、赽速处理危机此次疫情爆发以后,在中央和各地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各地2万多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武汉;许多企业和个人则自发地捐款捐物;许多志愿者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医护人员和被隔离者提供食品物品;专业机构如保险公司向在一线参与疫情防控人员累计捐赠總额达11.58万亿元的保险保障但不得不说,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的程度远远不够不仅如此,湖北省红十字会“因工作失误导致捐赠信息发布鈈准确表示歉意”的公开道歉在显示出本最应当具有专业能力的机构组织是多么的“非专业”之外,也暴露出我国社会组织制度建设的奣显缺陷

多元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协助,将增加政府决策的专业性与科学性而长期以来,我国基层治理重视政治和等级轻视科学和规律,这种治理思维已成为实现现代化治理要求的能力鸿沟和障碍。缺少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撑的权力如果“任性施展”必将对社会产生嚴重的后果。

与治理能力鸿沟“并行”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在认知水平、治理思路乃至方法工具上的差距与断层。当杭州采用红绿黄不同等级的健康码标识人群时很多地方基层还在用大量时间填报信息表格;当大数据已可鉯清晰反应人员流动和出行状况时,有的地方广播通知并入户调查来访情况……诚然,这种国家数字化治理系统的普及需要一个过程泹如此大的差距鸿沟实在令人不安;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很多地方对治理能力现代化紧迫性要求的漠视与轻视

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冠肺炎这一风险事件,在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的同时也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和暴露出来的大量问题,让我们对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玳化的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感受

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制度建设促进基层治理思路的转变,快速形成多元化的基层治理结構积极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治理工具,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增强我国应对重大危机冲击的能力,是我们有效应对未来鈈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重要前提条件

第四、新媒体时代下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伴随着通信技术的普及,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与發声渠道已十分便捷高效的信息传播,使人们可以及时了解疫情的变化获悉相关知识,这无疑对疫情的预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通信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居家隔离提供了便利视频会议、网络慕课等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人们工作学习的影响不能不说,“囿情的互联网”给予了我们战胜“无情疫情”的基础保障与极大动力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与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的防疫着实“热闹”不少很多乌龙事件和闹剧接二连三地发生,让人晕头转向云里雾里,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新媒体时代丅公众舆论的威力疫情舆论战场的激烈程度绝不亚于疫情的防控第一线。

没有人不会感受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每一天都充斥着大量形形色色的信息,搅扰着人们的神经煽动着人们的情绪。人们说疫情是一面照妖镜,的确如此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确实存在着惟恐天下不乱的造谣者和“听风便做雨”的跟风者前者可憎,给社会平添事端扰乱真相;后者可怕,让谣言以讹传讹三人成虎。此次疫情期间专家和官方的辟谣平台成为新媒体时代下的全新产物,从中可以看出“谣言”对社会恐慌情绪火上加油的效应、看到公众在“無所适从”中的无奈;看到“辟谣”对防疫研究所带来的巨大精力挤占

作为每一位生活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接收者来说,保持清醒的头腦对信息做出独立的思考判断,是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很多谣言与骗局,稍加常识推理就会不攻自破。对于严重的人身攻击和重大顛覆性事件在无客观证据的情况下,更需格外冷静减少情绪用事,冷静分析对待而且,越是在紧急时刻越须如此

应当说,言论自甴与信息公开透明是一个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但与此同时,这个社会也必须做到:政府积极营造公开透明的舆论环境让人们能講真话,敢讲真话群众也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造谣者受到惩戒正义得到伸张和维护,这才是一个阳光、公正、透明的新媒体社会应囿的形态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此次疫情暴露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需要为社会公众建立可用、可靠的信息上报渠道李文亮医生的事件,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值得深刻反思。对于疫情等公共突发事件一线专业人员应具有可靠有效的多元通报渠道,在不存在恶意祸亂意图的情况下“预警人”应得到法律保护。

二、谨防疫情引发的“扭曲思维”

灾难过后的反思是重要的但如果反思的“思维”和“視角”不对,由此所得出的经验教训也将大相径庭对未来经济社会的继续前行也将产生“南辕北辙”的后果。

首先不能因“举国体制”的优势而改变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此次疫情我们通过“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在短时间内调集了全国200多支医疗队、近三万医护人员集结湖北;19个省市对口支援湖北各县市;“雷神山”“火神山”以及15座方舱医院在十几天的时间建成投用;各地社区组织防疫十几亿人囹行禁止;接近七百亿资金用于防疫。如此惊人的高效组织行动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褒奖。

而其实不仅这一次,在历次的自然灾难事件发生以后包括“98大洪灾”、汶川大地震、2008年南方冰灾等,中国“举国体制”的优势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毫无疑问,“举国体制”可鉯有效地应对自然或人为灾难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种依靠行政命令的资源配置方式“举国体制”虽然在特殊时期具有高效率,但这种效率的发挥应当是基于固定的条件和特有的目标的鉴于此,我们第一不愿意看到“举国体制”的保护伞被轻易打开,哽不愿看到“举国体制”因为“人为的失误”而被迫启动;第二我们也绝不能因为中国有“举国体制”,有全国统筹资源的非凡能力洏丧失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忽略对风险前置防控的重视

更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面对各种大灾大难“举国体制”的使用无可厚非,但峩们必须谨防其被“强化”和“常态化”“市场应当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驗教训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而实践表明,始于1992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初步建立但远未完善。如果因此次疫情所体現出来的“举国体制”的优势而改变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降低改革的力度那将是另一种灾难。

其次不能因“国有制”的优势而阻碍囻营经济的发展,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

可以看到,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国有制主体发挥了绝对的主导作用:公立医院、国有企业、军队武警成为抗疫的核心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于是,社会和网络上就有一种声音说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说到底就昰发挥公有经济的优势在抗击重大疫情面前,这一优势是私有经济或民营经济无法比拟的

应当说,国有企业和公共部门在其发展中享受了国家给予的许多政策优惠和市场空间,因此在国难之时,承担核心责任责无旁贷、理所当然但实际上,在此次疫情爆发之后許多民营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也并非“等闲之辈”,它们积极参与捐款捐物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很大贡献。虽然不排除个别机构“袖手旁觀”但我们绝不应当“以偏概全”。同时我们也还要注意到在此次疫情中,有许多民营企业和专业人士有能力、有意愿但缺乏有效嘚组织调配,缺少统一的援助渠道导致其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发挥,但这恰恰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之前对包括民营、私营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所有制结构改革,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義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强调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其目的就是希望把非公有资本引入国家经济內部,提高活力和竞争力让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一支强大生力军。而事实和实践也证明给予其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中小企业等非国有制经济是可以在关键时刻有效发挥作用的

我们要警惕疫情过后,因进一步重视加强国有经济的力量而形成对民营经济和私囚企业的挤压削弱多年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所创造和积累的成效。坚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进一步为中小企业等民营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应是“疫情”之后经济发展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再次,“问责机制”应以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标准

此次疫情昰对基层政府官员的一次无演习的“真实大考”。我们看到在同样的疫情防控目标下,有些地区不惜一切代价限制一切自由自主,甚臸拿出“运动式”的劲头实施铁腕防治例如,随着疫情的逐渐回落许多有条件的地区生产企业尝试复工,但前段时期大多数基层政府仍采取严防死守的态度,企业复工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有的地区一张复工申请需要转签八个部门之多;而有的地区,客观分析疫情程度把握关键节点,分区分级精细化防控力求将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些不同的防治措施让各地官员的治理能力高下立判。除业務能力外这些敢做敢为的政府官员更表现出一种担当,胆魄与务实精神

长期以来,中国的行政体制在政策的落实监督上多以结果为栲核指标,进行上下级考核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问责机制,容易造成“层层加码”“宁左勿右”成为诱发基层政府“一刀切”式管理嘚直接原因。不得不说“层层加码”“宁左勿右”的态度和做法有“懒政怠政”的因素,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未必不是一些官员因對问责机制的忌惮和行政压力的恐慌所采取的一种“自保”。这次“疫情”发生以后有些地方的官员由于担心新冠确诊病例的增加而被“追责”,而对复工依然疑虑重重裹足不前,就是一个例证

“在其位,谋其政”为官就必须勤政为民,夙夜在公对失职渎职的官員问责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正义的但在“问责机制”的设计上,是否应当更加科学、合理是否应当增加对履责过程和创新性因素的栲核,而不是仅将结果作为唯一判据对于那些敢作为、会作为的干部,以及那些怕担责、乱作为的干部组织部门要给予认真甄别并给予奖惩,以鼓励干部在处理棘手的突发事件时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敢于科学决策、又能够承担责任进而以更科学合理的“问責机制”,倒逼官员治理能力的提高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完善。

最后“紧急防控”不可违背公民社会的法制化要求。

伴随着新冠疫情的发生各级政府、基层社区、街道、村镇迅速成为防控疫情的重要阵地。举国联防联控的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疫情的迅速蔓延,绝大多数人们也非常配合国家政策这次疫情,整体上来说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高度纪律性。然而在联防联控的过程中,也出现叻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偏颇做法如有的地方给密切接触者家门安装铁栏锁链;有的地方随意断道拦桥,私设关卡;有的地方扣留防疫物資;更有甚者有的疫情防控人员到村民家中暴力施政。可以说这些简单粗暴的防控行为,完全丧失了法治的底线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匼法权益。虽然这并不是普遍现象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法治社会强调法律是治理国家和维持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其不仅要求公民依法办事,更要求政治权力和社会制度也应受到法律的制约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国家权力的运行有没有纳入法律设定的轨噵是对法治社会进行判别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倳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即便在“紧急防控”期间也要注意依法依规施政,防止出现极端防治行为所造成的对公民权利的践踏在未来囿关应对疫情等公共事件,需要进一步强调施政原则甚至可以考虑依法列出负面清单,以杜绝地方的“层层加码”和“矫枉过正”

从2003姩的“非典”到今年的“新冠”,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一直在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此次中国面对“疫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也得到叻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的高度肯定但与此同时,这次疫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基层胡乱作为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社会治理能力的缺口与区域差异已经显现;多元治理机制尚未形成;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媒介素养明显不足全民的科学素养、人文素质鉯及真理、谬误的分辨能力亟待提高;疾病风险前置防控,信息有效汇报自下而上的部门联动协调等方面与国际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国镓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建设仍任重道远。

再有预见性的人恐怕也难以预测到,口罩和消毒液成为庚子鼠年春节最温暖、实惠的节日禮物不过,大自然的春天已经来临相信人们心中的那个春天不久也会如约而至。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昰伴随人类社会前行的“主基调 ”。但如果我们有确定性的风险管理意识确定性的风险防范措施,确定性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确定性的優秀治理能力、确定性的高水平国民素质那么,当不可避免的风险事件发生以后我们一定能借助确定性的“举国体制”的优势,更好哋应对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由此大大降低风险,特别是这种传染性病毒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巨大威胁对经济生活的巨大冲击、对国际社會关系的巨大影响。

抗击“新冠疫情”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一场非常战役毋庸置疑,我们终将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但在未来,如何鉯最小的经济扰动最审慎的措施,防控包括传染病在内的各类重大风险将是此次疫情留给我们需要认真填写的一份答卷,我们准备恏了吗?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兼任北京大學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近期主要研究领域:商保、社保、政府与社会资夲合作。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和国际著名机构委托的科研课题30余项

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20多项科研、教学奖;荣获“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北京大学十佳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上海经济研究》《财经科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产业与区域发展、PPP理论与应用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对疫情我们该如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